投資哲學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1-06 21:43:50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投資哲學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投資哲學論文

篇(1)

行為金融學(BehavioralFinance)是金融學的最新研究前沿,它突破了傳統金融學“理性人”、完全套利和EMH的假設,從投資者的實際決策心理出發,重新審視主宰金融市場的人的因素對市場的影響,使研究更接近實際。該理論在上世紀80至90年代得到迅速的發展。行為金融學家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Kahneman獲得2002年度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從而使得這一理論受到全球金融界的關注。

國外行為金融學的發展,引起我國學者的高度重視,1999年北京大學劉力教授在《經濟科學》第三期發表的《行為金融理論對效率市場假說的挑戰》一文,是我國最早系統介紹行為金融理論的文章。

2002年行為金融學被諾貝爾經濟學獎的肯定后,國內掀起了行為金融學介紹和研究的熱潮。2003年11月29日,在南京大學舉辦了全國首次行為金融學與資本市場學術研討會,將國內行為金融學的研究推向了。

1對投資者的心理研究

金曉斌、唐利民(2000)統計分析顯示,在影響股市異常波動的因素中政策性因素是最重要的因素,其影響遠大于市場因素、擴容因素、消息因素和其他因素。孫培源、施東暉(2002)通過對1992-2002年初上海股市52次異常波動的分析表明,由政策性因素引起的異常波動達30次之多,而且當月出臺的政策對該月的股價波動具有顯著的影響,直接影響投資者入市的意愿和交投的活躍程度,中國個體證券投資者存在政策依賴性偏差。利好政策的頒布導致在相當長的交易周期內投資者交易頻率明顯上升,加劇了投資者的過度自信傾向,而利空政策出臺卻導致在較長的交易周期內投資者的交易頻率大幅度下降,表現出較強的過度恐懼心理。這種強烈的“政策依賴”傾向是中國證券市場有中國特色的一種現象。張華慶(2003)認為中國證券投資者的行為有明顯的過度反應的傾向,而深層次的根源是投資者的種種心理偏差,其結果將導致市場會對信息或政策的反應超過應有的幅度,加劇了市場的波動性,導致市場風險的放大。這些心理偏差包括過度自信、過度樂觀、賭博心理、暴富心理、從眾心理以及過度恐懼心理。

2對投資者有限套利行為的研究

現代金融理論普遍認為,當金融資產的價格存在誤定時,眾多的“理性套利者”就會在相應低估的資產上“做多”,而在高估的資產上“做空”,不但可以最終消除價格誤定,而且可以獲得無風險利潤,從而使市場保持有效性。應該說套利機制是金融市場的重要機制,套利行為的存在具有“價值發現”的功能,它推動著資產價格向基本價值的回歸。但是,中國的證券市場有以下特征:信息的獲得是有成本的;信息的傳遞存在時間與空間上的差異,交易者并不能同時獲取信息;交易者的行為是存在著差異的,并非都是理性的;交易者所持有的信息是不對稱的。因此,機構投資者憑借優勢,往往扮演著理性套利者的角色,而個人投資者卻因先天不足淪為噪聲交易者。張華慶(2003)認為,在中國證券市場中,當理性套利者進行套利時,不僅要面對基礎性因素變動的風險,還要面對噪聲交易者非理性預期變動的風險。在噪聲交易者的影響下,不但理性套利者的收益將受到影響,甚至會導致越來越多的基金經理放棄原來奉行的成長型或價值型投資理念,在某種程度上蛻化為“追逐熱點、短線運作”的投資方式。

3對投資者羊群行為的研究

“羊群行為”(HerdingBehavior)是信息連鎖反應導致的一種行為方式,當個體依據其它行為主體的行為而選擇采取類似的行為時就會產生“羊群行為”。換而言之,當“羊群行為”產生時,個體趨向于一致行動,即所謂的“趕潮流(Bandwagon)”,這時個人往往放棄自己所掌握的信息和信號而附和他人的行為,雖然他們所掌握的信息和信號,按理性分析可能顯示他們應采取另外一種完全不同的行為。宋軍、吳沖鋒(2001)使用個股收益率的分散度指標,使用市場公開的價格數據,對于我國證券市場的羊群行為進行了實證研究。結果發現我國證券市場的羊群行為程度高于美國證券市場的羊群行為程度,在市場收益率極低時的羊群行為程度遠遠高于在市場收益率極高時的羊群行為程度,這個結果可以用期望理論中決策者對于損失、收益的不同態度來解釋。孫培源、施東暉(2002)根據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建立了較為靈敏的檢驗羊群行為的回歸模型,并據此對我國股市進行了實證檢驗。結果表明:在政策干預頻繁和信息不對稱的嚴重的市場環境下,我國股市存在一定程度的羊群行為,并導致系統風險在總風險中占有較大比例。從投資運作層面來看,羊群行為將削弱組合投資分散風險的效果,特別是在市場發生大幅度漲跌時,通過多元化投資分散風險的效果將極為有限。就政策層面而言,羊群行為意味著投資者的買賣決策并非基于理性的決策過程,因此股價極有可能偏離其均衡價值,從而破壞了市場的價格發現功能和資源配置功能。常志平(2002)采用橫截面收益絕對差(CrossSectionalAbsoluteDeviationofReturns,CSAD)方法,對我國股票市場是否存在“羊群行為”進行了實證檢驗。結果發現:在上漲行情中,我國深圳證券市場與上海證券市場均不存在“羊群行為”;但在下跌行情中,深圳證券市場與上海證券市場均存在“羊群行為”。并且深圳證券市場比上海證券市場具有更多的“羊群行為”。張華慶(2003)指出“羊群行為”對中國證券價格會產生一定的影響:由于“羊群行為”者往往拋棄自己的私人信息追隨別人,這會導致市場信息傳遞鏈的中斷;如果“羊群行為”超過某一限度,將誘發另一個重要的市場現象——過度反應的出現,使中國證券市場的穩定性下降;所有“羊群行為”的發生基礎都是信息的不完全性,因此,一旦市場的信息狀態發生變化,如新信息的到來,“羊群行為”就會瓦解,這意味著“羊群行為”具有不穩定性和脆弱性。

4行為金融學在我國的應用性研究展望

4.1對實證研究結果的應用

從以上可以看出證券市場的參與者存在一定的非理性,而且市場也不是完全有效的。如何克服這些非理性,使投資者能在并非完全有效的市場生存,是市場參與者最想解決的問題之一。

4.2對參與者的心理學實證研究

從以上可以看出針對市場參與者的心理學實證研究,一般還是基于行為金融學的舊有框架中的心理學理論,今后的研究應該更多地結合中國文化、國情或者利用更多心理學的最新研究成果,只有這樣的研究才更適合中國的現實。

4.3在金融產品的設計和銷售上的應用研究

隨著我國的金融改革進一步深入,出現了越來越多的金融產品。金融產品的開發和銷售變得也越來越重要。其實,人們對于經濟學和心理學相結合的研究最早就是從消費者心理學開始的,隸屬于市場營銷學中的消費者行為學是一門理論系統完整的科學。其中對消費者的調查、研究方法完全可以借鑒與行為金融學的實證方法相結合用以來研究金融產品的購買者的行為,根據投資者的不同偏好來設計金融產品,制定營銷戰略,從而為金融產品的開發和銷售打出一片新天地。

參考文獻

[1]金曉斌,唐利民.政策與股票投資者博弈分析[J].海通證券研究報告,2000.

篇(2)

一般來說,人們稱秦統一中國之前的哲學為先秦哲學。公元前221年秦王朝建立了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國家,基本完成了由奴隸制向封建制的過渡。在這個漫長的歷史時期中,哲學思維從原始時代人們對精神和自然界關系問題的兩種自發的對立傾向,經過殷周奴隸社會的天命神權論和早期陰陽、五行觀念,發展到春秋戰國時代的諸子百家之學,在劇烈的社會變動中形成了反映各階級、階層利益的各種對立的哲學體系和哲學派別。它們之間互相辯難,百家爭鳴,成為中國哲學思想發展史上第一個輝煌時代。

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文明的開拓、創新時代。當時,禮崩樂壞,天下大亂,諸侯爭霸,列國交兵,憂國憂民的學者們有感于時局之不穩,紛紛提出自己的救世主張。他們或周游列國、獻計獻策,或退隱林下、聚徒講學,或獨善其身、著書立說。一時間,學派峰起,百家爭鳴。特別是儒、道、墨、法、陰陽等學派系統地提出了自己的哲學思想和社會政治主張。這是中國古代一次思想大解放、大飛躍,一批哲人迸發出的原創性精神智慧,在中國文化史、東亞文化史乃至世界文化史上譜寫了光輝燦爛的篇章。

《史記·太史公自序第七十》有載易大傳:“天下一致而百慮,同歸而殊途?!狈蜿庩枴⑷?、墨、名、法、道德,此務為治者也,直所從言之異路,有省不省耳。嘗竊觀陰陽之術,大祥而眾忌諱,使人拘而多所畏;然其序四時之大順,不可失也。儒者博而寡要,勞而少功,是以其事難盡從;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禮,列夫婦長幼之別,不可易也。墨者儉而難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疆本節用,不可廢也。法家嚴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名家使人儉而善失真;然其正名實,不可不察也。道家使人精神專一.動合無形.贍足萬物。其為術也.因陰陽之大順.采儒 墨之善,撮名法之要,與時遷移,應物變化,立俗施事,無所不宜,指約而易操,事少而功多。儒者則不然,以為人主天下之儀表也,主倡而臣和,主先而臣隨。如此則主勞而臣逸。至齡大道之要,去健羨,細聰明,釋此而任術。夫神大用則竭,形大勞則敝。形神騷動,欲與天地長久,非所聞也。

夫陰陽四時、八位、十二度、二十四節各有教令,順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則亡,未必然也,故曰“使人拘而多畏”。夫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經也,弗順則無以為天下綱紀,故曰“四時之大順,不可失也”。

夫儒者以六為法。六藝經傳以千萬數,累世不能通其學,當年不能究其禮,故曰“博而寡要,勞而少功”。若夫列君臣父子之禮,序夫婦長幼之別,雖百家弗能易也。

墨者亦尚堯舜道,言其德行曰:“堂高三尺,土階三等,茅茨不剪,采椽不刮。食土篡,吸土刑,析粱之食,黎霍之羹。夏日葛衣,冬日鹿裘。”其送死,桐棺三寸,舉音不盡其哀。教喪禮,必以此為萬民之率。使天下法若此,則尊卑無別也。夫世異時移,事業不必同,故曰“儉而難遵”。要曰疆本節用,則人給家足之道也。此墨子之所長,雖百長弗 能廢也。

法家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樸法,則親親尊尊之 恩絕矣。可以行一時之計,而不可長用也,故曰“嚴而少恩”。若尊主卑臣,明分職不得相逾越,雖百家弗能改也。

名家苛察繳繞,使人不得反其意,專決磚名而失人情,故曰“使人儉而善失真”,若夫控名責實,參伍不失,此不可不察也。

道家無為,又曰無不為,其實易行,其辭難知。其術以虛無為本,以因循為用。無成執,無常形,故能究萬物之J清。不為物先,不為物后,故能為萬物主。有法無法,因時為業;有度無度,因物與合。故曰“圣人不朽,時變是守。虛者道之常也,因者君之綱”也。群臣并至,使各自明也。其實中其聲者謂之端,實不中其聲者謂之簌。簌言不聽,奸乃不生,賢不肖自分,白黑乃形。在所欲用耳,何事不成。乃合大道,混混冥冥。光翟天下,復反無名。凡人所生者,神也;所托者,形也。神大用則竭,形大勞則敝,形神離則死。死者不可復生,離者不可復返,故圣人重之。由是觀之,神者生之本也,形者生之具也。不先定其神,而曰“我有以治天下”何由哉?

由于他們的出身不同,立場不同,因而在解決或回答:現實問題時,提出的政治主張和要求也盡不同,他們著書立說,雖然各有優缺,但是為我們留下了寶貴且豐富的文化遺產。

他們面對社會的大變革,諸侯爭霸,群雄割據,戰爭頻仍,連年不絕。而社會變革的劇烈,也正因為各諸侯國力爭霸主地位,以主宰中國,所以采取了種種政治和經濟的改革措施,富國強兵,勵精圖治,推動了社會的快速向前發展。與此同時,諸子百家之說應運而生,“九流”、“十家”異說紛呈,學術思想空前活躍。因此,先秦這個大動蕩的時期,成為中國古代社會大變革時期,同時成為雅斯貝斯稱之為“軸心時代”的歷史分界線?!拜S心時代”不僅是一種有說服力的新的史學觀念,而且這種理論為所有歷史學提供了一個新的視野。在中國,“軸心時代”大致相當于春秋戰國時期。這一時期,中國古代學術思想空前繁榮,諸子峰起,百家爭鳴,出現了儒、墨、道、法、名等許多學派,產生了孔子、老子、墨子、孟子、莊子、孫子、楊朱、惠 施、公孫龍、商鞍、申不害、荀子、鄒衍、韓非子、李斯等一 大批思想家。

我國今日的思想,試默察之,無不有先秦學術之成分在其中者。不知本原者,必不能知其支流。欲知后世之學術思想者,先秦諸子之學則不可不知也。也就是說,先秦哲學是中國哲學的發端,是形成學派和建立哲學體系的重要歷史時期,具有自己的歷史特點。它廣泛地探討了宇宙本原和自然規律問題、天人關系問題、人性善惡問題、認識論和邏輯學問題等,把哲學研究伸展到各個領域和各個方面,內容極為豐富,已包含著以后各個歷史時期各種哲學觀點的胚胎和萌芽,對中國哲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就其探討問題的廣度和深度而言,可以和古希臘哲學相媲美,是中國亦是世界哲學史上的燦爛篇章。

篇(3)

該競賽堅持“崇尚科學、追求真知、勤奮學習、迎接挑戰”的宗旨,自創辦以來,已分別在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武漢大學、南京理工大學、重慶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復旦大學、南開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大連理工大學、蘇州大學等高校連續舉辦了13屆。已形成校級、省級、全國的三級賽事,參賽同學首先參加校內及省內的作品選拔賽,優秀作品報送全國組委會參賽。

競賽章程規定,凡在舉辦競賽終審決賽的當年7月1日以前正式注冊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各類高等院校在校中國籍??粕?、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均不含在職研究生)都可申報作品參賽。申報參賽的作品分為自然科學類學術論文、哲學社會科學類社會調查報告和學術論文、科技發明制作三大類。自然科學類學術論文作者限本??粕U軐W社會科學類社會調查報告和學術論文限定在哲學、經濟、社會、法律、教育、管理六個學科內??萍及l明制作類分為a、b兩類:a類指科技含量較高、制作投入較大的作品;b類指投入較少,且為生產技術或社會生活帶來便利的小發明、小制作等。

競賽以學校為單位計算參賽得分,團體總分按名次排列,按位次公布。最高榮譽“挑戰杯”為流動杯,授予團體總分第一名的學校;設“優勝杯”若干,分別授予團體總分第二至第二十一名的學校。累計三次捧得“挑戰杯”的學校,可永久保存復制“挑戰杯”一座。

大賽影響

篇(4)

我們正處于一個前所未有的時代,一方面,全球變暖、環境惡化、網絡黑客以及克隆技術等等,使我們亟待把握自身所應遵循的倫理法則,以應付越來越不可預料的周邊世界,尋求外界的有序和內心的祥和;另一方面,傳統的倫理資源被解構,大量的恒定倫理準則被碎片化,與此同時,我們想獲得的新的道德文化資源有待整合、有待獲取普遍有效的價值認同。如何多維度地把握和重建我們的道德文化,展現倫理學應有之思和應承之責呢?樊浩、成中英兩位教授主編的《倫理研究》(道德哲學卷·2006)無疑是彰顯了“東大倫理”之問題意識與學術特質。

一、道德哲學:篳路藍縷。闡幽發微

如果要重塑道德、再構倫理,道德哲學基本理論研究無疑是最為基礎,同時也是最繁復的工作,因為一系列的倫理核心問題需要深入解決。而首先要面對的是道德哲學深層次的研究路向問題,以及道德哲學理論突破的研究對象問題。樊浩教授的《論“倫理世界觀”》一文則對這些問題做出具有“東大標識”的解答。

他認為“倫理道德作為實踐理性,當以‘意識一意志’的復合為研究對象”,接著他提出道德哲學的研究路向應是“現象學意義上的意識和法哲學意義上的意志,就是合理的倫理體系和倫理精神的兩個理想要素,由此倫理學的研究必須實現現象學與法哲學的璧合”,整個問題的關鍵點就在這里被發掘出來,即“如何找到現象學與法哲學之間的概念中介”。為解決這個問題,樊浩教授從黑格爾的《精神現象學》與《法哲學原理》中導出一個至關重要的中介概念“倫理世界觀”,即意識與意志整合、現象學與法哲學璧合的概念。通過這個概念,把握住“倫理與自然、義務與現實在倫理精神中原初的對峙與對立,絕對義務意識對倫理與自然關系的抽象統一,倫理行為達致的倫理與自然的現實統一”,這都是“倫理世界觀的辯證結構和其生長的具體一抽象~具體的辯證過程”;而這個概念的“根本價值追求和基本品質”即是“倫理與自然之間的和諧”。“倫理世界觀”從“倫理世界”的形成、“倫理實體”的造就、“倫理規律”的體現三方面申言其理論與現實意義,成為“民族倫理精神造就的理論基礎和現實基礎”。

樊浩教授行文中的“思之浪”翻騰而來,宏大且細密;其文間表露的思之深邃,靈動且厚實,讓人在為其倫理之思的飛揚嘆為觀止的同時,也深感其篳路之繁累、深耕之艱辛。

高國希的《當代倫理學對道德基礎的探索》立足于當代倫理學,試圖重新找到道德的真諦;在《論社會事實與三種價值的內在關系》一文中,龔群論述了“價值包容于社會事實之中,并且不同的價值決定了社會事實的不同特性”;陳澤環以馮契、張世英為例,探尋面向未來的道德哲學;江暢探討的人類生存的四種基本方式,等等論文,無不勾勒出倫理學人對道德哲學基礎研究的深入而細致、精致而宏大。

二、傳統資源:追本溯源,返本開新

道德哲學的研究離不開

三、科技哲學:砥立潮頭,運思構哲

科技倫理是東南大學的傳統學科,也是為了與道德哲學形成學科結構互補互動而展開的前沿科學。從上個世紀中葉迅速發展的科學技術使人類面臨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價值與規范課題,在科技賦予人類全新的可能性的同時,也將可能造成的種種威脅擺在人們面前,因而必須對這些最新技術予以倫理學的評判,以廓清前景。無疑,東大學人做了不少這方面的工作。

田海平的論文《環境倫理與21世紀人類文明》認為:“環境倫理作為一種目光長遠的倫理,必須正視現代科學的本質并限定其控制自然的條件”;“環境倫理作為一種實際有效的倫理必然代表21世紀人的類型的轉變、文明的演進和倫理發展的基本方向”。于是,他指出:“對于21世紀人類文明來說,環境問題要求我們重新反省和思考生命存在的意義,地球生命是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對生命本質的思考展開了‘與存在相與’而不是‘與存在相對’的難題。”所以,人類“環境倫理與文明發展方向”應該 是“走出‘控制自然’的迷誤”。由于“環境倫理是與人類的原始存在經驗相一致的一種世界經驗或宇宙經驗,而遵循生態倫理是對人的原生命體驗的遵循”,因此“遵循環境倫理的問題,既是21世紀人類的必然抉擇,又最終指向我們對生命真諦的領悟”。

篇(5)

版本: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6月版

此書分上下兩篇,內容包括成思危、厲以寧、吳敬璉、茅于軾、樊綱、林毅夫、周其仁、陳志武、錢穎一、張維迎10位經濟學家的個人介紹、演講實錄,也包括他們的觀點摘錄,以及與改革30年有關的其他演講或論文。是中國經濟學者對于改革30年的思考、評價、展望......這些經濟學者中既有當年對市場化改革與股份制改革作出奠基性貢獻的老一代經濟學者,又有當前活躍在經濟研究第一線,正對中國的經濟改革作出直接和重要貢獻的少壯派經濟學者。書中還特別整合了10位經濟學家以往的主要著作,力圖在閱讀上給讀者更廣泛的選擇。

《理財規劃進行時》

作者:(美)杰弗瑞H.拉提納 譯:張楠

版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8年8月版

理財規劃師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商機,越來越多的金融專業人士希望轉行到這個盈利領域。當前,龐大的“嬰兒潮”群體正在為自己10年后的退休生活進行籌劃,這將為理財規劃師們帶來豐厚的利潤。并且,隨著投資數額的不斷提高以及投資的多元化,越來越多的人希望請理財顧問來幫助他們管理資金。杰弗瑞H.拉提納,這位經驗豐富的理財規劃師和教育家,為雄心勃勃的理財規劃師們提供了一個完善、系統的“總控鑰匙”規劃體系。從如何建立業務、與客戶進行溝通,到怎樣管理投資、為自己的服務開辟市場。此書將幫助新入行的理財規劃者順利進入理財規劃業,并指導他們在這個高利潤的職業領域獲得成功,書中所介紹的理財工具和技巧,在理財規劃師提升自身水平的各個階段,都能給予指導,從而幫助其成為更優秀的理財規劃師.

《贏在互聯網》

作者:曹喜蛙

版本: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08年7月版

起哄理論是學者曹喜蛙1998年提出的互聯網哲學,該理論被稱為互聯網時代的核心哲學。起哄理論認為,互聯網哲學的精髓就是不斷張揚的起哄精神,正是互聯網技術徹底實現了人類被封建時代、工業化社會所壓抑、隔離的那種原生態的起哄精神――人類精神最偉大的核爆炸能量,它將開啟人類文明的新篇章。起哄理論是針對權威主義和權威體系提出來的,是對權威及權威體系下的非權威、非體系內話語權的肯定。起哄理論從對人類數千年文明史追溯到互聯網社會,所提出的“起哄權”的概念,意義重大,其影響將不亞于現代民主、自由的概念。

《風險投資紅人館》

篇(6)

2017年就讀在職博士報考條件是什么呢

 

2017年就讀在職博士生報考條件,第一需要申請人獲得碩士學位后工作五年以上。在這當中,還需要在職博士生考生有相關的科研成果,譬如說在職博士生考生應在教學、科研、專門技術領域做出突出成績,在申請學位的學科領域獨立發表過高水平的學術論文,或出版過高水平的專著等等,才能夠獲得學術深造的機會。

 

2017年就讀在職博士生報考條件,第二具備申請博士學位基本條件的同等學力人員在規定期限內應向學位授予單位提交相關的材料。譬如說在職博士生的碩士學位證書;最后學歷證明;達到申請學校對博士生研究生要求的公開發表的有關學術論文等等的。

 

2017年就讀在職博士生報考條件,第三還需要有相關的介紹信的。也就是說在職博士生學員進修的時候兩位教授或相當專業技術職務專家的推薦書,最少有一名博士生指導教師,這樣的話被在職博士生項目錄取的幾率才會大一些的。

 

2017年在職博士招生學校不多,目前就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師范大學、中科院心理所三所院校,這三所院校招生的在職博士主要有以下幾類:

 

1、經濟學在職博士:勞動經濟學專業人力資源管理方向、國民經濟學專業、產業經濟學專業移動互聯網與電子商務創新方向;

 

2、金融學在職博士:證券投資方向、房地產金融方向;

 

3、法學在職博士:民商法、經濟法、訴訟法、環境與資源保護法;

 

4、哲學在職博士:易經與國學、國學與管理智慧、管理哲學、國學;

 

篇(7)

        海峽兩岸文化建設研究

        (1)發展海洋文化創意產業的認識誤區與理性思考 蘇涵

        (7)以旅游業為標桿的海洋文化創意產業探析——以福建省東山島為例 王惠蓉

        閩臺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

        (14)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困境的現代性診斷——以廈門市為例 林朝霞

        (20)海峽西岸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影像化生存 朱秀凌

        海峽西岸經濟運行研究

        (26)福建省環保投資效率評價——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數方法 鄒文杰

        (32)福建省全要素生產率低下原因及對策 黃浩

        (39)基于顧客的服裝品牌競爭力模糊綜合評價模型——以美特斯·邦威為例 尤晨

        (45)資產出售和資產置換遠期績效的實證研究 黃煒婷

        (52)原產地品牌策略探析 曾德國 陳剛

        (58)民事訴訟請求范圍之類案監督研究 梁開斌

        (64)《漢語大詞典》編纂的三個問題——以《邵氏聞見錄》的詞匯研究為例 雷冬平 李文赟

        (70)濃墨重彩的抒寫——論莫言《枯河》的創作特色 周藝靈

        (76)基于語料庫的話語標記語“well”研究 國防

        (83)英語學術論文摘要中時態的評價功能 林美珍

        (88)頂“叛逆”之名,做“翻譯”之實對翻譯“創造性叛逆”的幾點思辨 黃明妝

        (93)日語論文副標題的句式結構和使用功能 薛育寧

        (98)《周易闡真》之“中”觀念探析 王景霖

        (104)論戊戌時期在中國科學近代化中的歷史地位 岳世川

        (109)純粹微博平臺上的議程設置特點研究——以“切糕事件”傳播為例 陳雪麗

        (114)提升廈門志愿服務品質初探 方輕

        (121)以“誠”為本塑造當代大學精神——以集美大學校園文化建設推動學校內涵發展為例 郭金錠 沈哲瓊

        (127)大學生就業意向與用人單位需求的調查與思考——以廈門地區為例 肖輝

        無

篇(8)

 

一、FDI促進新疆產業結構升級的機理分析

1、FDI通過資本供給促進新疆產業結構升級。根據新古典經濟增長模型,經濟增長的源泉是技術進步和資本增加,同樣產業結構的升級也需要資金的有效供給。一般地說,新疆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主要矛盾是積累能力不足,亦即資本供給不足,特別是在產業結構調整過程中新疆地區,往往需要大量的固定資產投資。新疆地處中國大西北,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增長速度較快,區內有效資金供應不足,利用外資可以很大程度上彌補區內資金供給的缺口論文怎么寫。通過利用外資,可以增加中國現有的資金存量,加速資本的形成,大大提高新疆的投資水平。

2、FDI通過技術提升促進新疆產業結構升級。國外直接投資促進技術水平的提升主要是通過技術外溢實現。所謂技術外溢又稱“外部效應”,是指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或地區進行直接投資,其先進技術、經營哲學、管理經驗等能夠通過一定途徑滲透到東道國或地區的其他企業,從而對該國經濟的發展和增長發揮作用。技術外溢主要通過以下方面實現:一是技術波及;二是示范效應作用;三是競爭對技術的刺激作用;四是對人員的培訓作用。

Borensztein等人(1998)構建的包含FDI的內生增長模型較好地闡釋了FDI通過溢出效應對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結果表明:以外資企業生產的產品數量占東道國或地區產品總量的比率來衡量FDI的水平,其比例越高,東道國或地區引入新技術 (新產品)的成本越低,可獲得的新產品的數量也就越多。技術水平越落后的國家新疆地區,與先進國家的技術差距越大,即N/N*比例越低,引入新產品的成本越低,從而增長率越快。而且,FDI對經濟增長率的影響與人力資本的水平正相關,也就是說,新疆地區的人力資本水平越高,其相應的技術吸收能力越強,從而FDI對其經濟增長率的影響也越大論文怎么寫。

二、FDI促進新疆產業結構升級的實證分析

1、方法。本文采用新疆自治區1990年――2008年時間數列數據。

運用多元回歸的方法,來考察FDI對新疆產業結構升級的影響作用。衡量產業結構升級有許多評價指標,考慮到數據的可獲取性,本文采用第二產業產值占總產值的比例來衡量新疆的產業結構變化,用符號PGDP(2)表示。

外資促進產業結構升級的主要途徑之一是資本供給新疆地區,本文采用本區FDI占本區國內生產總值的百分比來衡量外資引進的規模,用PFDI表示。

外資促進產業結構升級的另一條主要途徑是技術外溢,總量為N的資本品由本地企業和外資企業共同生產,n為本地企業生產的數量,n*為外資企業生產的數量,則有N=n+n*,從博仁斯坦等人的分析可 知,n*/N與技術采用的固定成本成反比,因此,n*/N的值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地區的產業結構變化。

由于新疆缺乏外資企業的年產出值,本文用本區工業企業的年工業總產值來代替N,用“三資”企業的年工業總產值來代替n*(本文因數據所限,用“其他類型工業企業”年產值代替“三資企業”年產值)新疆地區,因為外商對本省的直接投資主要集中在制造業,所以這樣計算出來的n*/N不失一般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衡量技術外溢過程中的固定成本。

新疆地區的人力資本存量關系到該國的技術吸收能力從而影響外資對新疆地區經濟增長進而影響對產業結構的變化作用,本文采用本區每萬人中高等院校的在校學生人數來衡量本區的人力資本存量,用HC表示。

不同的投資方式可能產生不同的技術外溢效果,因而會對產業結構產生不同的影響,本文將分別考察合資企業、合作企業及外商獨資企業對產業結構的影響,具體用3種投資方式占外商直接投資的百分比來衡量3種方式的投資情況,分別用PJV、PCE和PFE來表示,但是鑒于新疆數據可獲得度,本文僅以外商獨資企業占外商直接投資比例計算論文怎么寫。

另外,由于中國多年來一直實行出口導向型的產業政策,出口對產業結構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作用新疆地區,在設立模型時,不能忽略出口的作用,本文采用本省的出口額占國內生產總值的百分比作為控制變量加入到模型中來衡量出口對產業結構的影響作用,用PEX表示;本區居民的消費支出結構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FDI與本區產業結構的關系,本文中用居民的儲蓄額表出,用DES表示。

出口額用當年的人民幣對美元的名義匯率換算成人民幣。

需要說明的是,對相關變量采用比例的形式是為了消除通貨膨脹對其產生的影響。數據1990年――2008年《新疆統計年鑒》。

2、模型。經分析設定如下形式的計量經濟模型:

PGDPt=β1t+β2PFDI2t +β3 n*/N 3t +β4HC4t +β5PJV5t +β6PCE6t +β7PFE7t +β8DEP8t+μt

其中:PGDPt――第t年的第二產業產值占總產值的比例

n*/N―― 三資企業占本區企業工業年產值比例

PFDI――FDI占本區國內生產總值的千分比

HC――本區每萬人中高等院校的在校學生人數

PJV――合資企業占外商直接投資的百分比

PCE――合作企業占外商直接投資的百分比

PFE――外商獨資企業占外商直接投資的百分比

PEX――新疆的出口額占本區國內生產總值的百分比

DEP――本區居民年底儲蓄額

為估計模型參數,將新疆1990年――2008年的統計數據整理,如表1所示:

表1 1990年――2008年新疆外商直接投資(FDI)的相關數據

 

年份

第二產業產值占總產值的比例 PGDP

FDI占本區國內生產總值的千分比PFDI

“三資”企業的年工業總產值占外商的直接投資的比例 n/N

本區每萬人中高等院校的在校學生人HC

合資企業占外商直接投資的百分比PJV

合作企業占外商直接投資的百分比PCE

外商獨資企業外商直接投資的百分比PFE

新疆的出口額占本區國內生產總值的百分比PEX

年底存款DEP

1990

30.6

2.6943084

1.4959985

2.0449789

71.607041

11.584327

8.9775857

128.42

1991

32.1

7.2773302

1.186785

2.0181787

96.203766

7.5680688

162.22

1992

36.6

18.890905

1.3019356

2.141994

59.010526

9.6736842

7.8969451

193.8

1993

41.4

8.5564866

1.6012132

2.4558016

33.228242

89.314706

6.9977385

244.12

1994

37.6

103.23711

2.3606313

2.6757518

81.303381

4.8087048

60.8896

347.71

1995

34.9

9.0765172

4.4942116

2.7037048

61.276366

1.3412655

6.6044057

477.18

1996

34.8

8.9720622

4.7754456

2.6595789

90.785827

2.5633413

4.2714195

575.79

1997

37.1

3.1750733

5.8482565

2.6973133

57.039011

9.9588079

4.4797711

676.13

1998

35.8

9.9928633

15.378425

2.7163419

42.981124

15.093657

5.1088396

759.14

1999

36.2

9.0844846

20.899151

3.0962817

33.849415

14.123481

6.1831117

824.68

2000

39.5

7.7494206

68.744641

3.9400133

33.849415

14.123481

6.1812902

908.55

2001

38.5

6.7524806

80.763129

5.8530852

23.820492

28.832407

0.0079428

31.371883

994

2002

37.4

7.6609308

81.81369

7.0770369

30.790649

30.525157

5.6797383

1137.87

2003

38.1

6.8479338

85.142277

7.8210915

41.140769

31.120332

0.5202205

9.4338113

1371.59

2004

41.4

9.3381438

86.119304

8.5704316

37.865508

30.326534

1.0121772

9.653776

1534.67

2005

44.7

8.3672921

89.254419

9.3890119

32.885413

26.111539

1.310717

13.548304

1816.38

2006

48

9.5726473

90.044492

10.130341

33.848349

35.160131

3.7569637

16.410622

2035.63

2007

46.8

10.372279

89.181365

10.787184

43.402877

2.4540817

0.2517568

22.854985

2054.91

2008

49.7

12.286215

91.307862

11.323769

19.129425

33.452095

篇(9)

 

能源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氣、電力、焦炭煤氣、熱力、成品油、液化石油氣、生物質能和其他直接或者通過加工、轉換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種資源。它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資源。隨著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進展、科學技術的進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能源的需求也迅速增長,能源已成為制約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因素。然而,我國能源發展依然面臨著許多嚴峻的問題,必須進行合理的節能。所謂節能,是指加強用能管理,采取技術上可行、經濟上合理以及環境和社會可以承受的措施,減少從能源生產到消費各個環節中的損失和浪費,更加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

1.建筑節能降耗的必要性和重要意義

所謂建筑節能,就是在滿足居住舒適性要求的前提下,在建筑中使用隔熱保溫的新型墻體材料和高能效比的采暖空調設備,達到節約能源、減少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之目的。

能源是發展國民經濟、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物質基礎。隨著我國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能耗約占社會總能耗的1/3成本管理論文,而且我國建筑能耗的總量逐年上升,在能源總消費量中所占的比例已從上世紀70 年代末的10%,上升到近年的27.45%。而國際上發達國家的建筑能耗一般占全國總能耗的33%左右。以此推斷,國家建設部科技司研究表明,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質量的改善,我國建筑耗能比重最終還將上升至35%左右。如此龐大的比重,建筑耗能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軟肋,這加大了我國能源壓力,制約著國民經濟的持續發展,國民經濟要實現可持續發展,推行建筑節能勢在必行、迫在眉睫。

我國建筑用能浪費極其嚴重,而且建筑能耗增長的速度遠遠超過我國能源生產可能增長的速度,如果聽任這種高耗能建筑持續發展下去,國家的能源生產勢必難以長期支撐此種浪費型需求,從而不得不被迫組織大規模的舊房節能改造,這將要耗費更多的人力物力論文開題報告范文。在建筑中積極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就能夠大大緩解國家能源緊缺狀況,促進我國國民經濟建設的發展。因此,建筑節能是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實現國家節能規劃目標、減排溫室氣體的重要措施,符合全球發展趨勢。

建筑節能是緩解我國能源緊缺矛盾、改善人民生活工作條件、減輕環境污染、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一項最直接、最廉價的措施,也是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2.效益成本法

效益成本法是由中國礦業大學經貿學院財會科研組朱學義教授提出,并于 1993年4月25日發表在《成本與價格資料》上(1994年獲得江蘇省政府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此后天津財經學院會計系瞿文瑩教授和華南理工大學李定安分別編著研究生教材《高級成本會計學》和《成本管理研究》,瞿文瑩教授在《高級成本會計學》第十五章第三節中做了介紹,李定安先生在《成本管理研究》第七章第五節對此進行專門介紹。

綜上所述,所謂效益成本法,是從經濟效益的角度出發來確定成本是否發生、發生范圍、額度及其分配趨向的一種現代成本計算方法。

2.1效益成本法的效益分類

(1)按耗費產生效益的期間可分為當期效益、滯后效益(包括投資性滯后效益和決策性滯后效益)、延期效益三種。

(2)按耗費產生效益的行為層次可分為決策效益、挖潛效益和投資效益三種。如下圖所示:

決策效益

節約效益成本管理論文,如節水、節電、節料、節費、節資等

降損效益,如降低廢品損失、盤虧毀損等

成本性經濟效益 挖潛效益 質量效益,如提高產品質量,增加收入等

擴展效益,如增加生產、擴大銷售等

投資效益

(3)按耗費產生效益的單位可分為內部單位效益和全廠綜合效益兩種。

(4)按耗費產生效益的對象可分為直接效益和間接效益兩種。

2.2效益成本法的內容

它主要包括以下幾個內容:(1)分析產品生產過程中各種耗費對企業內部可計量的直接經濟效益的關系,確定各種效益成本。(2)確定耗費效益系數控制支出;同時確定效益獎勵率提高效益。所謂耗費效益系數,是指每元耗費可取得多少可計量的經濟效益,常用成本效益分析、專家調查、歷史數據測定等方法確定,一般應用于決策效益成本和投資效益成本兩方面。(3)采用經濟效益剖析法確定立項核算的效益成本。所謂經濟效益剖析法,是指利用實際核算資料剖析經濟效益關系中的各項因素,并通過實際調研,揭示其中最薄弱、最有潛力的項目作為主攻方向的一種方法。(4)確定效益成本的支出方式。有兩種支出方式:①全額掛鉤支出,即全部耗費都從所創效益額中支付。②單項獎勵支出,即對承包單位或承包人按項進行專門獎勵,正常耗費仍按現行辦法進行。(5)設置專門賬戶匯集各種效益成本,然后按現行會計制度規定的支出途徑進行結轉。

2.3效益成本法的主要特征

(1)耗費同效益掛鉤。即從耗費上計算效益;從效益上反省耗費,效益獎勵反過來又列作追加的工資費用。

(2)成本核算對象既不是產品,又不是責任單位(責任人),而是立項的成本性效益。這是區別于傳統成本法和責任成本法最主要的特征。

(3)核算具有階段性。雖然該方法也按現行成本計算期進行費用的歸集與結轉,但核算項目上的更替和時間上的斷續已呈現出階段性的特征論文開題報告范文。

(4)核算方法具有輔。一方面它在現行成本計算方法的基礎上補充使用;另一方面它又借助于管理會計中決策成本等方法。因而核算有帳內、帳外之分。

(5)核算對象領域管理目標相統一。效益成本法從單項效益的核算入手,最終是要提高企業的綜合經濟效益,這同企業管理的分目標和總目標一致。因此,該方法的應用過程也是經濟效益的提高過程。

3.效益成本法在建筑節能降耗中的應用

3.1科目和賬簿的設置

為了集中反映建筑節能降耗所需的費用同效益的關系,效益成本法在現行核算的基礎上還要在資金占用類增設“效益成本”一級科目。該科目借方反映創造建筑節能降耗效益耗費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直接費用以及計提的效益成本獎,貸方反映結轉的效益成本,月終一般不留余額。該科目按效益成本的種類進行明細分類核算,其明細賬采用多欄式成本管理論文,格式如下:

效益成本明細賬

賬戶:挖潛效益成本

 

憑 證

摘 要

借 方

貸方轉出

節約效益成本(效益額:元)

降損效益成本(效益額:元)

質量效益成本(效益額:元)

擴展效益成本(效益額:元)

合計

 

 

 

 

 

 

 

 

 

 

 

 

 

 

 

 

 

 

 

篇(10)

一、學科同行內部網絡科學傳播模式簡析

學科同行內部的科學傳播,主要指學術交流,而學術交流的重要手段之一為,論文的傳播模式對會議報告、開放課件等具有參考意義。學科同行內部網絡科學傳播模式,主要要素包括論文、網絡、學科同行,公眾也可以參與其中。本文提出學科同行內部網絡科學傳播模式見圖1。通過上圖我們可以看出,學科同行內部網絡科學傳播模式其實是一個開放的奧斯古德—施拉姆模式,是一個擁有反饋機制的循環模式,學科同行以網絡為載體,在同行內部和公眾之間進行科學傳播。下面我們來看一下這種傳播模式中的各個要素。對論文而言,無論是紙質出版還是網絡傳播或者其他傳播途徑,要想在作者、讀者、資助者間建立互信,必須保證傳播信息的高質量。在各種質量保證體系中,同行評議依然是最基本并且最重要的手段。因此,在網絡科學傳播模式中,同行評議將是一個重要環節。同行評議在傳播模式中的位置并無定規,既可以在于網絡之前進行,也可在于網絡之后進行。該模式中的網絡,一方面指論文在網絡上實時發表,另一方面指論文在網絡上進行典藏,即論文倉儲數據庫。學科同行需要了解同行的工作,論文得以典藏并能實時查閱,是學科同行內部網絡科學傳播模式順利進行的條件之一。該模式中的學科同行,是指能看懂論文并能進行反饋交流的科研工作者。該模式中的公眾,除了非科學共同體成員還包括非學科同行科學共同體成員———他們也難以對論文進行反饋,與非科學共同體成員并無太大區別。圖1是對學科同行內部科學傳播模式的抽象概括,這其實是一種無阻礙的理想描述———論文生產完畢,快速發表典藏于網絡,學科同行閱讀使用并進行反饋。在實踐中,相關工作者正努力實現這種理想狀態,其中以開放獲取模式(OpenAccess)為代表。

二、開放獲取思想與其特點

學科同行內部的科學傳播也即專業交流,除去面對面的交流,一開始是通過寫信等方式來完成,后來隨著造紙術和印刷術的發展與普及,以發表學術成果為目的的學術期刊出現。1665年在英國出版的《哲學會刊》(PhilosophicalTransactions),是最早的同行評議的科學期刊。同行評議是一種科學的專家決策制度,到目前為止仍被公認為最好的一種決策制度。以同行評議為基礎的學術期刊,幾百年來為科學的發展與進步做出了貢獻。但是一些問題也開始暴露。第一,學術期刊體量有限,一些很好的科研成果、科學思想等未必都能得以發表。由于成本等方面的原因,學術期刊每期不可能登載太多文章,科學共同體的一些工作和努力毫無疑問就被浪費。第二,時效性不強,不能及時捕捉科學發展的最新動態。在科學高速發展的當代,論文寫作到發表之間的周期過長,會影響科學信息的快速共享。有研究者對2006年中國科技期刊影響因子300名排行中的249名進行了統計,審稿時間不低于2個月的超過50%。第三,期刊價格快速升高,讀者不堪重負。紙質期刊價格升高,出版商又通過IP和密碼等控制電子版,信息費用被抬高。據LibraryJournal的統計,2004年到2008年,平均價格相對上漲最高的為哲學與宗教領域的期刊,上漲幅度達到178%,最低為數學與計算機學科領域,上漲幅度也達到27%。第四,傳播價值無法最大化。學科同行之外的公眾,基本不可能訂閱學術期刊,當其對某論文有需求時,路徑依賴導致其不知也難以查閱。紙質期刊數量有限,不易保存,后來者很難繼續利用。20世紀90年代開始,學術期刊漲價與圖書館經費減少、網絡使用范圍擴大與學術期刊電子版訪問受限、學術研究速度加快與學術期刊出版滯后等一系列矛盾逐漸凸顯,并導致學術交流危機,于是開放獲取(也稱開放存?。┑靡蕴岢霾⒅饾u得到認可。開放獲取是一種全新的文獻出版模式,它由作者付費而用戶免費,在全球任何地方都可獲取該學術資源。通過開放獲取,科研成果可以直接與公眾見面,避開了出版商和其它中介機構,促進了信息傳播。在網絡作用下,文獻檢索更方便,典藏也更有技術保證。

三、開放獲取案例研究———以PLoS、中國科技論文在線為例

在美國的開放獲取政策中,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ationalInstitutesofHealth,NIH)的政策出現最早,得到了美國政府機構的認可和支持,對其他國家或機構相繼制定出更加合理的開放獲取政策起到了重要作用,該政策要求得到NIH全部或部分資助的科學家所完成的科研成果,在發表時應將作者最終手稿的電子版提交到國家醫學圖書館管理的一個網絡化知識庫PubMedCentral(PMC),以便公眾可以免費獲取。本文總結論文紙質出版后的網絡開放獲取模式見圖2。這種模式下出版商認為,若論文內容的復制版在別處可以免費獲得,出版商將沒有能力收回投資,也無法對科技出版持續投入。最后的妥協結果是,發表在學術期刊上的論文提交到開放獲取倉儲數據庫時,其文本只能是作者接受同行評議后的文本,而不是期刊編輯加工后的出版定稿。這雖有遺憾,但期刊編輯改變不了論文的科學思想、實驗數據,只能在文字上進行潤色或者統一格式等,對學術價值幾乎沒有影響。因此,圖2仍然使用論文字眼。

很顯然,圖2描述的論文出版模式,本質上仍是期刊電子版,但它與電子版仍有區別,區別體現在兩點:其一,用戶免費使用;其二,論文進入開放獲取倉儲數據庫,典藏更有保證。在圖2中,開放獲取倉儲數據庫的購買、維護等費用由機構或者政府等資助,但這里的論文仍然是同行評議后的論文,其質量與紙質版沒有區別。圖2模式的缺陷是明顯的:其一,中間多了期刊(出版商)這一環節;其二,期刊的出版體量決定了開放獲取的論文的數量;其三,論文的出版仍然需要紙質期刊讀者訂閱付費。雖然只要有紙質期刊出版,這一模式就可以維持,但這種模式是比較被動的模式。開放獲取的另外一種形式是開放獲取期刊,其中作者付費取代讀者付費,該模式的初衷是減少論文獲取障礙、增強論文交流性,其代表是科學公共圖書館(PublicLibraryofScience,PLoS)。在PLoS模式下,科學家提交論文的同時也要支付一定費用,這筆費用主要用于同行評審、存檔以及編輯費用等。PLoS強調,向作者收取出版費,其目的并不是把出版費作為額外的經濟負擔轉嫁給科學工作者,而是基于這樣的理念:科學研究成果的出版是科學研究過程的一個基本組成部分,而出版成本只是研究成本很少但又必須的一部分。論文經過同行評審后,就進入開放獲取倉儲數據庫,用戶可以免費長期使用。PLoS于2003年10月創辦的第一份開放獲取期刊PLoSBiology定位于學科領域的高端期刊,實施嚴格的同行評審制度。然而,對這樣高成本的運作來講,僅僅靠論文作者的版面費是難以維持下去的,于是,PLoS推出一種高級的科學出版模式———依靠較低質量論文的大批、廉價出版來資助和養活少數高質量旗艦期刊,甚至在某些期刊上采取了輕度同行評審體系,可發表任何在方法學上合理的文章,但其接受率高、發行文章的量較大,因而版面費遠遠高于其運行成本。除了版面費,PLoS類開放獲取期刊其實還應通過廣告等各種模式來增加收入。有學者曾擔憂開放獲取期刊文章的質量不高,但目前已有一些研究證明,開放獲取論文比傳統論文更容易被引用和使用。有研究者通過對PLoS旗下期刊影響因子的研究得出結論:PLoS的質量認證機制是健全和有效的。#p#分頁標題#e#

在開放獲取實踐中,還有一種免同行評議的預印本模式,這種模式以1991年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建立,現由康奈爾大學維護和管理的arXiv為代表。在這種模式下,不用同行評議,作者只須按照一定格式將論文排版后就可以自由上傳到網絡,滿足了且快速發表的要求。作者在論文上傳的同時,也可以將其提交給學術期刊,如果論文在期刊上正式發表,文檔庫相關信息中就會加入論文正式發表期刊的卷期信息。arXiv論文在開放獲取前并沒有同行評議環節,即沒有質量控制措施,其質量控制體現在論文在正式期刊發表后的補充信息環節,這種同行評議前就開放獲取的模式在中國也存在,創辦于2003年,由教育部主管的“中國科技論文在線”()是其中的代表。中國科技論文在線的特點可以歸納總結為以下幾點:

其一,速度快。作者提交論文后,“中國科技論文在線”的編輯只進行簡單的格式調整后就將其到網上,該時間周期縮短至7天以內,可以滿足科研成果快速的目的。

其二,同行評審體系在后有效運行。中國科技論文在線聘請專家擔任同行評議專家并形成專家庫,只要作者同意,后可自動分配給評審專家庫中的專家進行評議,并根據評審情況給論文標注星級,對一些質量優秀的論文,“中國科技論文在線”還結集出版專門的電子期刊和紙質期刊。

其三,采取強制性開放獲取。2006年,中國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對由教育部博士點基金資助的課題實行強制性存取政策,規定所有在研課題結題前課題承擔人必須在“中國科技論文在線”發表2篇以上論文,并注明“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資助課題”及編號,結題時認定與其他刊物等同。

其四,完全的公益性。據中國科技論文在線主編李志民介紹,中國科技論文在線的評審費由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提供,在網站上論文不收取任何費用,查閱、下載論文也不收取任何費用。

上一篇: 食堂安全工作計劃 下一篇: 社區雙報到活動總結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在线视频 |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最新不卡 | 亚洲日本电影五月天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日韩 | 伊人网在线观看动态图 | 婷婷激情五月天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