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23 09:44:26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圖書館秘書部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關鍵詞 剖宮產 米索前列醇 宮內給藥 直腸給藥 口服給藥
The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different routes of administration of misoprostol for the prevention of cesarean section hemorrhage
Wang Zhaofen
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Yanshan Count,Wenshan State,Yunnan 663100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intrauterine administration,rectal administration,oral administration of misoprostol for the prevention of cesarean section hemorrhage.Methods:666 cases of pregnant women were selected from January 2013 to January 2014.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intrauterine administration group,the rectal administration group and the oral group with 222 cases in each.Three groups were given 20μg uterine oxytocin injection after the delivery of fetus.Three groups were respectively given 400μg misoprostol by the intrauterine administration,rectal administration and oral administration.Results:In the intrauterine administration group,the amount of intraoperative bleeding,the average amount of bleeding of postpartum 2 hours,the average amount of bleeding of 24 hours were 125.8±42.1ml,199.8±39.6ml,229.6±39.2ml.In the rectal administration group,the amount of intraoperative bleeding,the average amount of bleeding of postpartum 2 hours,the average amount of bleeding of 24 hours were 187.8±48.5ml,225.3±61.2ml,305.3±61.2ml.In the oral group,the amount of intraoperative bleeding,the average amount of bleeding of postpartum 2 hours,the average amount of bleeding of 24 hours were 131.2±40.9ml,205.8±42.1ml,258.9±55.1ml.The amount of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of the intrauterine administration group and the or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rectal administration group (P0.05).The average amount of bleeding of 24 hours of the intrauterine administration group and the or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rectal administration group(P
Key words Cesarean section;Misoprostol;Intrauterine administration;Rectal administration;Oral administration
產后出血是產科常見的并發癥[1],特別是近年來,隨著剖宮產率的不斷上升,米索前列醇可以減少產后出血[2]。采取口服給藥、直腸給藥和宮內給藥,臨床效果不盡相同。
資料與方法
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剖宮產分娩產婦666例,隨機分成宮內給藥組、直腸給藥組、口服組,各222例,其中宮內給藥組年齡21~41歲,平均26.9歲,初產婦160例,經產婦62例,胎齡38~42周;直腸給藥組年齡21~42歲,平均27.8歲,初產婦167例,經產婦55例,胎齡38~42周;口服組年齡19~42歲,平均27.2歲,初產婦165例,經產婦57例,胎齡38~42周。3組產婦在年齡、胎齡、產次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方法:3組均在胎兒娩出后宮體注射催產素20μg,同時經不同途徑給予米索前列醇。①宮內給藥組:胎盤娩出后,干紗布擦凈宮腔,將米索前列醇400μg用卵圓鉗夾持放入宮腔內;②直腸給藥組:米索前列醇片400μg置于產婦直腸內;③口服給藥組:米索前列醇片400μg舌下含服。
結 果
宮內給藥組、直腸給藥組、口服組療效結果術中出血量比較:宮內給藥組術中出血量、產后2小時平均出血量、24小時平均出血量分別為(125.8±42.1)ml、(199.8±39.6)ml、(229.6±39.2)ml,直腸給藥組術中出血量、產后2小時平均出血量、24小時平均出血量分別為(187.8±48.5)ml、(225.3±61.2)ml、(305.3±61.2)ml,口服組術中出血量、產后2小時平均出血量、24小時平均出血量分別為(131.2±40.9)ml、(205.8±42.1)ml、(258.9±55.1)ml;術中出血量方面,宮內給藥組和口服組明顯優于直腸給藥組(P0.05),24小時平均出血量方面宮內給藥組和口服組明顯優于直腸給藥組(P
出血率比較:宮內給藥組發生產后出血1例,出血發生率0.045%;直腸給藥組發生產后出血4例,出血發生率1.8%;口服組發生產后出血2例,出血發生率0.045%;直腸給藥組發生產后出血1例,出血發生率0.9%。3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
討 論
米索前列醇是人工合成的前列腺素E1衍生物,現臨床上廣泛用于人工流產、引產、產后出血。其活性強,可軟化宮頸,引起子宮平滑肌收縮[3],對各期妊娠子宮均有明顯的收縮作用。近年來,國內外陸續報道米索前列醇對減少產后出血效果良好[4]。米索前列醇片臨床給藥途徑較多,可口服、直腸給藥、宮腔內給藥。本組資料結果顯示,術中出血量方面,宮內給藥組和口服組明顯優于直腸給藥組(P0.05),24小時平均出血量宮內給藥組和口服組明顯優于直腸給藥組(P
參考文獻
1 方景春,吳東保.米索前列醇在有高危出血因素剖宮產術中的應用[J].實用婦產科雜志,2010,26(8):628-629.
(1)科研用戶的分類
高校的科研團隊組成通常三級制。第一級是決策者主要承擔著研究的總體規劃和部署,他們往往是國家級項目及其他省部級項目的獲得者;第二級是研究人員,主要有中青年教師和研究生組成,主要承擔著信息資源搜集整理、分析提煉,實驗數據的獲取等工作;第三級是科研工作人員,主要負責科研事務性工作。這三類科研人員之間相互協作共同完成科研任務。
(2)科研用戶的特點
無論是哪一個級別的科研人員,他們需要廣泛收集文獻信息、快速消化文獻信息、創新利用文獻信息。除了對文獻信息需求,科研人員同時更加關注研究領域發展趨勢。這些需求特點都給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融入科研過程提供了很好的契機與服務內容。
二、服務科研具備素質
(1)科研能力
融入科研過程要求學科館員有一定的科研能力,熟悉大多數科研課題的科研過程,這樣才能在適當的階段為科研提供有針對性的服務。具備較強的文獻分析能力,能夠對科研領域及其相關領域的文獻進行較深層次的分析研究對某一領域的發展進行總結和科學預測,才能得到科研人員認可和依賴。
(2)信息素養
具有敏銳的撲捉信息的能力,走在科研人員的前面,推動科研不斷前行,是融入科研團隊的敲門磚。把握最快的科研申請訊息,獲取不同的課題申請材料,收集以往成功的課題名稱,進行全面分析,為科研保駕護航。
(3)營銷能力
學科服務融入科研過程,就像銷售商品一樣,首先要讓買家感到商品的好處和自己的需求。學科服務要成為科學研究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求學科服務團隊必須具備營銷專家的素質和能力。
(4)專業背景
融入學科要求具備扎實的圖書館專業知識,同時要求具備學科專業背景。只有具備了學科背景或者對某一領域深入的研究,服務科研過程中才能不偏離方向,緊跟研究的步伐,起到促進作用。
三、服務科研的具體內容
(1)科研秘書常助力
高校的科研秘書是院系科研教師與科研管理部門的橋梁,參與到科研秘書的工作中,不僅能減輕科研秘書事務性工作的繁瑣,更能獲得他們信任,形成他們對圖書館學科服務的依靠。通過助力科研秘書融入科研管理,同時又架起了與科研院長溝通的橋梁。也了解更多科研用戶的現狀和需求,有針對性的開展主動學科服務。
(2)科研課題常跟蹤
跟蹤課題一般分三步走,第一課題申報跟蹤,對申報信息及時把握,提前通知老師做準備。第二及時關注學校公布的課題申請項目名單并做記錄。第三找到自己有能力跟蹤的課題,主動提供二三次文獻,進行實時跟蹤,以架起溝通的橋梁。
(3)科研教師常溝通
1.科研團隊帶頭人溝通
科研帶頭人重視服務的深層次和服務的連續性,所需信息的層次高級化,如許多研究人員特別需要二次文獻來跟蹤自己的研究進展和評價自己的研究成果。在重大課題申請和結題的時候都需要查新,可以主動開展此工作。及時地跟進,提高用戶信任感和支持度,互相促進。
2.科研教師的溝通
科研教師所需信息專業化,非常關注自己科研領域相關專業的期刊,這些期刊多是他們經常閱讀的或是投稿對象;溝通不能只限于面對面的溝通,網絡虛擬世界如博客(B10g)、簡易聚合(RSS)、論壇(BBS)、社區(SNS)、即時通訊(QQ、微信)等。為我們搭建了新的溝通平臺。
(4)科研服務平臺構建
近年來不少院校由專科升為本科,部分圖書館更換了新館長,在新形勢下提高辦館水平,提升服務質量,關系到學校整體辦學水平和辦學質量的提高。為提升各圖書館領導的辦館理念及管理水平,經教育部高教司批準,北京大學圖書館與高校圖工委秘書處于2011年9月19-23甘聯合舉辦“新建本科院校圖書館館長高級研修班”。來自上海金融學院、徐州工程學院等12位專升本圖書館館長、副館長和館長助理參加了此次研修,順利結業,獲得了由教育部人事司和高等教育司共同簽章頒發的“高校青年教師高級研修班研修證書”。
此次研修班邀請了國內諸多專家學者前來授課,包括教育部高教司處長李曉明、武漢大學圖書館館長燕今偉、清華大學黨委書記高碹、清華大學圖書館副館長姜愛蓉、南開大學信息資源管理系教授柯平、北京大學圖書館館長朱強、北京大學圖書館副館長肖瓏以及CALLS聯機編目中心常務副主任喻爽爽等。研修班的班主任由北京大學圖書館辦公室主任別立謙擔任。
研修班采取集中授課與分組討論的形式進行。李曉明處長作了題為“《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程》與高等學校圖書館事業”的報告,她從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程》說起,從宏觀上論述了中國高校圖書館事業的發展,尤其闡述了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體系(CALLS)和大學數字圖書館國際合作計劃(CADAL)的建設,對推進我國高等教育資源的合理優化配置,實現信息資源共建、共知、共享,深化資源的有效利用和開發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朱強館長作了題為“中國圖書館事業發展述略”的報告,燕今偉館長作了“高校圖書館藏書發展策略與案例研究”的報告,肖瓏副館長作了“國內外圖書館信息資源共享理論與實踐”的報告,柯平教授作了“高校圖書館服務提升――館長如何抓服務”的報告,高書記作了“面向新時期的高校圖書館人力資源建設與管理”的報告,姜愛蓉副館長作了“數字圖書館相關技術”的報告等。分組學習討論中,學員們結合所學,圍繞著高校圖書館資源建設和共享、高校圖書館服務創新、高校圖書館人力資源建設以及圖書館現代化及數字圖書館等課題展開討論。研修班還組織學員參觀了國家圖書館、清華大學圖書館及北京大學圖書館,深入學習這些圖書館的管理及運營模式、館藏分布及特色館藏等。
(劉彥麗 張健)
1 背景
教育部高等學校圖書情報工作指導委員會(以下簡稱“教育部高校圖工委”)從1999年開始收集高校圖書館統計數據;2004年開始利用高校圖書館事實數據庫系統(以下簡稱“事實數據庫)收集圖書館的基礎設施、資源、服務等情況;2006年開始對系統收集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并高校圖書館發展報告。事實數據庫比較完整地記錄了高校圖書館事業近十年來的發展情況,有助于了解高校圖書館的發展歷程、成就與不足。
2010年12月3日,教育部高校圖工委秘書處召集專家,結合以往統計中出現的問題和高校圖書館發展的實際情況,對事實數據庫的統計項目作出修訂,調整層次結構,增刪某些項目,明確項目定義,細化填報細則,并針對高職高專、普通高校、人選“985計劃”和“211工程”的高校的圖書館,分別推出精簡版、基本版、擴展版。新的統計項目于2010年底發給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校圖工委秘書處和全體圖工委委員征求意見,并根據匯總意見再次作了修訂。
隨著統計項目的調整和變化,原有的事實數據庫在功能和性能上都已經不能滿足高校圖書館統計工作的實際需要。為此,教育部高校圖工委委托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CALLS)開發新版系統,以推進和提升高校圖書館的統計工作。CALLS從2011年初開始新版系統的設計和開發工作,歷時5個月完成開發。新版事實數據庫系統于2011年5月3日正式上線運行,網址是http:∥:18080/。新系統在易用性、個性化方面有較大改進,擴大了各省圖工委秘書處的管理權限,如可以自行增刪本省高校圖書館用戶,自行添加符合本省需要的統計項目等等。為保持系統的延續性,圖書館代碼等信息未作改變。新版系統能自動識別高校圖書館的身份,并給出推薦填報的相應統計項目。圖書館既可以參照系統填寫相應版本的統計報表,也可以就高填報其他版本,但不能就低填報別的版本。
2 設計理念
新版事實數據庫的指標體系秉承CALLS云服務的理念,采用軟件即服務(SaaS)的共享服務模式設計。根據使用系統的三類用戶類型(教育部高校圖工委、省高校圖工委和圖書館用戶),將該系統設計成三級架構方式:教育部高校圖工委擁有最高權限,可以制定并修改全國范圍內高校圖書館適用的統計指標,并可以把指標同步到省高校圖工委和圖書館用戶層面。省高校圖工委的權限次之,可以制定并修改本省的統計指標并同步到本省所轄圖書館和用戶層面。圖書館用戶在利用教育部高校圖工委和本省高校圖工委的統計指標開展統計工作的同時,可以針對本館的情況,利用該系統制定自己的統計指標。三個層面的統計指標各成體系,相對獨立,同時相互呼應。成員館在填寫統計指標時,既可以照顧到教育部高校圖工委、省高校圖工委和成員館三個層面,也避免了成員館指標的重復建設和統計,形成一個自上而下、靈活的指標體系。
圖1給出了事實數據庫的基本設計思路。從圖中可以看出,數據庫分為三類用戶,其中成員館用戶又根據身份(包括高職高專、普通高校、入選“985計劃”和“211工程”的高校)的不同,填寫的統計報表有精簡版、基本版和擴展版三個版本。所以事實數據庫對權限的要求比較高,各項功能要做到既對用戶透明,又能有序控制。
考慮到成員館每年產生大量基礎數據和統計數據,并在一定時期集中上報,事實數據庫在設計時具備在線大數據量查詢和統計功能,以保證業務查詢和統計效率,保障和滿足全國大吞吐量數據的需求。
針對數據填報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問題,系統提供自動計算、糾錯及輸入校驗功能。輸入校驗保證用戶輸入的正確性,同時對非法和破壞性的輸入有很強的容錯能力。當用戶進行正常的數據輸入時,系統對數據要做有效性檢查和完整性檢驗,保證其正確性;對于用戶錯誤的輸入,不但拒絕接受,而且給出明確的錯誤提示,供操作者改正;如果用戶輸入非法的和對系統具有破壞性的數據,系統能夠加以識別,并做出相應的處理,避免造成系統的死機和癱瘓。
事實數據庫保存的是高校圖書館每年的基本信息和業務統計數據,對數據的安全級別要求非常高。為此,系統設置了三級安全控制,即:網絡安全級、處理安全級和用戶安全級。系統對用戶的驗證采用網絡登錄、數據庫登錄、應用系統使用三種驗證方式。為保證采集和處理數據的安全,系統采用了重要原始數據網絡加密傳輸、數據庫加密傳輸或應用系統數據加密相結合的技術。
3 系統功能
事實數據庫的主要功能有通知通告、用戶管理、信息管理、統計分析和系統設置等。由于該系統是根據用戶的不同身份來劃分權限的,為了清楚地描述系統的功能,表1按圖書館用戶、省高校圖工委、教育部高校圖工委三種角色對系統功能進行說明。
對于圖書館用戶來說,最重要的是數據填報工作。考慮到高職高專、普通高校、入選“985計劃”和“211工程”高校圖書館的統計指標不同,系統在登錄時就對學校的情況進行判斷,對各類學校進行個性化設置,提供不同的人口,使界面簡潔明晰,提高了填報質量的可控性。考慮到統計項目非常多,在一個頁面顯示和填寫數據容易出錯,系統將統計項目拆分成若干小項,用戶可隨時填報隨時保存,所有信息填寫完畢并確認無誤后,才最終提交。
對省高校圖工委用戶來說,最重要的是本省用戶的管理和個性化填報項。比如管理本省圖書館用戶信息的添加、刪除,審核本省圖書館的用戶信息,其中涉及到并館、改名等多項操作。
對教育部高校圖工委來說,最重要的是統計匯總和數據分析,生成全國范圍的各類報表/排行榜,開展跨年度數據比較和館際數據分析等,同時需要維護數據字典等系統數據。
以上三類用戶都可以利用指標體系管理的功能來構架權限范圍內的統計指標。教育部高校圖工委可以創建和修訂全國高校圖書館普適的統計指標;省高校圖工委首先要采用教育部高校圖工委公布的統計指標,在此基礎上可以創建和修訂本省高校圖書館個性化的統計指標;成員館首先需要采用以上用戶創建和修訂的統計指標,然后添加本館個性化的統計指標。這樣就需要保證三類用戶的統計指標分別下達到用戶相應的權限范圍內。
4 應用效果
從2011年投入使用到2012年底,新系統的圖書館用戶數達到1828個,省高校圖工委用戶數為34個。目前該數據庫已包含了高校圖書館2010年和2011年的統計數據,正在收集2012年的統計數據。教育部高校圖工委已經利用新版系統搜集的統計數據,對2010年和20兒年的圖書館發展情況進行了分析,了高校圖書館工作人員總數、館舍總面積、在建館舍設計建筑面積、文獻資源購置費、紙質資源購置費、電子資源購置費、存儲總容量、主干網帶寬等多項排行榜。此外還了2010年和2011年高校圖書館發展報告,引起高校圖書館界廣泛的關注和重視。
教育部高校圖工委成立了專門的文獻資源工作小組,利用新版事實數據庫,對“211工程”院校圖書館的資源發展情況進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了資源發展狀況區域對比報告。
教育部高校圖工委還可以根據需要,利用數據庫搜集到的統計數據開展館際數據的比較,生成各類對比分析圖表。例如,圖2給出了幾所學校讀者總數、年度經費、文獻資源累積量、書刊外借量和電子資源下載量的對比分析結果。這些圖表和數據都是系統自動生成的,圖書館可以利用此功能開展和目標院校的資源、服務、館舍等各項統計數據的對比分析,為本館下一步的發展方向提供一定的借鑒和依據。
目前利用事實數據庫填報2010和2011統計數據的高校圖書館只有近600所,不到圖書館用戶數的1/3;另外省高校圖工委對創建本省統計指標的功能也沒有充分利用。鑒于此,圖書館對事實數據庫的利用還有很大的空間,其應用還需要加大推廣和宣傳力度。
5 應用前景
對于事實數據庫的應用前景,主要有以下三點考慮:
第一,收集和保存圖書館資源、服務、基礎設施等方面的定性和定量數據,記錄圖書館的建設和服務現狀,記載圖書館的歷史信息。教育部高校圖工委和省高校圖工委可以利用該數據庫各類統計數據的排行榜,撰寫全國和省內高校圖書館的年度報告。這是新版事實數據庫已經實現的系統應用。
第二,為圖書館的高效管理提供依據。2010年國際圖聯了《圖書館統計宣言》,該宣言指出“圖書館統計對于圖書館的高效管理是必要的,對于不同類型的利益相關者促進圖書館服務尤為重要”。事實數據庫可以擔當這樣的重任,將統計數據呈獻給政策制定機構、圖書館出資機構、已有的和潛在的圖書館用戶,展現圖書館的社會價值,為圖書館的未來發展提供思路。
第三,用戶和同行之間的對比和分析。對此《圖書館統計宣言》也有明確的要求:“國家級以及由此產生的國際級圖書館統計的質量,既取決于每一個圖書館正確、及時地遞交統計數據,又取決于精心地編輯以糾正錯誤和誤解。為了使統計結果能夠在地區間或國家之間進行比較,必須對統計項目采用相同的定義和方法。”事實數據庫將在我國高校圖書館對統計項目采用相同的定義和方法方面起到決定性的作用,為全國及世界范圍內各種類型的圖書館之間的比較分析、合作交流提供依據和參考。
讓來新夏教授感慨的這個東洋文庫早先叫莫理循文庫,也稱亞細亞圖書館。它神秘的前身有個復雜的故事:文庫搜集者是20世紀初在中國很有名氣的澳大利亞記者喬治?厄內斯特?莫理循(George Ernest Morrison)。這個人的著名還體現在,曾經的王府井大街被使館界和來華外國人稱作“莫理循大街”,如今卻鮮為人知。據稱,1949年前,在王府井大街南口西店鋪的墻上還釘有“Morrison Street”的路牌。當時北京火車站的人力車夫,一旦拉上洋客,也不問上哪,就會直接把他們拉到莫理循家,因為人力車夫以為所有外國游客都是來拜見莫理循和來看莫理循藏書的。
莫理循在中國工作20余年,后期的傳奇在于他曾任過的政治顧問。在中國期間,莫理循的一大興趣是:廣泛地搜求與中國有關的圖籍,創立了一個在當時蜚聲海內外的莫理循圖書館。“莫理循無疑是中國近代歷史20世紀初歷史轉型期的歷史見證人和文獻的搜集者。”來新夏評價說。
建立私人圖書館
1897年3月以英國《泰晤士報》駐京記者身份抵達中國的莫理循發現“這里沒有值得稱道的圖書館;只是一些私人手中多少有點零散收集”,“沒有關于中國植物學、自然歷史和地理的任何書籍”,“需要迫使我建立這樣一個圖書館”。這是1924年東京出版的英文《莫理循亞洲文庫目錄》披露的他熱心搜購的一個原因。
“當時在來華外國人中還沒有人像他那樣有意識、成規模地收集書刊。”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竇坤說,“海關總稅務司赫德爵士曾有一小部分收藏,但多與海關有關,范圍比較狹窄。李鴻章的英文秘書畢德格有一些英法文書籍,但他沒有莫理循那樣有計劃性。”
竇坤說,閱讀使莫理循收集了大量圖書,在此基礎上,他開始收藏書籍。“莫理循一生喜好徒步旅行,閱讀為他的旅行增色。每次旅行后,他都要撰寫文章加以介紹。這種介紹不是單純地對旅行本身的描述,而是重點闡發他對親歷事件及地區的感受。他習慣于將他的體會與書中的信息加以比較。這在他的游記《一個澳大利亞人在中國》中表現得尤為突出。”
雖然搜購圖書的舉動從莫理循初到中國時就已經開始了,但專門辟出房間建立私人圖書館則是1902年他搬到王府井大街以后的事。
搬家前,莫理循同大多數外國人一樣,住在使館區。“但莫理循并不喜歡生活在一群外國人當中。他的天性是不愿意被禁錮在某個地方的;其次,作為一名記者,他需要了解各方面的情況和消息。”竇坤說,因此,后,他開始尋找公使館以外的房子,但希望距離使館不遠,以便隨時與使館取得聯系。
莫理循在北京城里的住所先后位于使館區現臺基廠大街北部(前居于路西、之后為路東)、王府井大街路西和金魚胡同三教庵,其中以王府井大街路西的住宅最廣為人知。據竇坤考證,莫理循故居的具置應在大阮府胡同北,即現在百貨大樓舊樓的東北角及相應東部廣場和它們以北至菜廠胡同的位置。
“雖然莫理循故居不是典型四合院格局,而且建成洋式面貌,但這幾所院落依稀還可以使我們追憶當年故居的環境:他的家與庚子后做過議和工作的英文秘書曾廣銓及美國外交官司戴德為鄰,東面是位于東堂子胡同的外務部,南面是使館區,西面靠近紫禁城,這是一個可以迅速探訪各方動向的理想居住地。”竇坤說。莫理循就是在這里建立了有名的圖書館。
文庫藏書盡搜無遺
莫理循為他的藏書命名為“亞細亞圖書館”。自從圖書館建立,書刊資料就成為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在日記中寫道,當他訂購的書籍未到時,他是那樣地坐立不安,而書到以后,又是極度地興奮。
關于圖書館的樣子,莫理循的好友、中國近代醫學衛生事業先驅伍連德在其回憶錄中有這樣的記述:“圖書館是個長方形的屋子。面積是60英尺×100英尺。書架是硬木制成的,由地面幾乎直抵屋頂。兩邊均可取書。地圖及其他文件如圖版等,放在西墻角的大抽屜里。為防風和陽光,書籍放在藍布制成的書套中。”
從1897年到1917年20年間,莫理循收集的西文關于亞洲,特別是關于中國的書籍、小冊子達24萬冊。其中小冊子7000多份,大部分是在其他圖書館無法找到的珍貴資料。地圖、圖版1000余份。語種包括英、法、德、意、日、西、葡等十幾種,涉及了政治、外交、法制、軍事、歷史、地理、考古、地質、植物、動物等多個領域。其中凡歐洲各國記載中國本部、藩屬各種事件之新舊書籍,大之如鴻篇巨制,小之如寸紙片,靡不具備。
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周振鶴用了一個贊賞有加的“完璧性”來彰顯莫理循文庫的特色。他說,莫氏收集有關中國的印刷物,即使一枚傳單也不漏。至今,在莫理循文庫中,連他在北京租房的契約,總統的宴會菜單都原封不動地保留著。對于書籍而言,則新刊與古本盡搜無遺,同一著作的不同版本也一網打盡。以至今天的讀者發現,文庫中竟然保存著從1485年最初的拉丁語版本,到二十世紀初出版的近50種《馬可波羅游記》,還有十七八世紀來華基督教傳教士的所有著作,以及120多種英、法、德等歐洲諸國的學會所出的定期刊物、中國的海關報告等。
精心的布置和完美的收藏,莫理循圖書館在當時吸引了眾多中外名士。伍連德在其回憶錄中說,莫理循喜歡邀請在京各種國籍的來訪者吃飯,特別是那些對他的圖書館感興趣的人更是如此。外交官以及其他在華外國人也對他的圖書館感興趣,德國公使海靖、英國使館人員戈頒、艾倫賽等都是莫理循圖書館的常客,而李鴻章的英文秘書畢德格、英國漢學家巴克斯等則得到過莫理循的圖書饋贈。
中國人當中,地質學家丁文江、劍橋醫學博士伍連德、兵部員外郎曾廣銓、幕僚蔡廷干等人,對莫氏藏書很是欽佩。有資料記載,他們和其他更多的、多是會英語的人士曾經參觀過莫理循圖書館,并從那里借閱過圖書。
文庫東渡
1912年,單身漢莫理循已經50歲了仍未婚,但愛戀著比他小27歲的女秘書羅賓小姐。也許是對穩定家庭生活的憧憬,令他反思目前飄泊不定的生活狀態。此時,莫理循的心情出現了自1882年以來從未有過的迷茫。“我提職無望,心情苦悶,厭倦那東飄西蕩的工作。今天我終于下決心:1、從《泰晤士報》退休;2、賣掉我的圖書館;3、離開中國返回澳大利亞。”這
是莫理循第一次提到他想賣掉圖書館。
數月后,深感“缺錢”的莫理循為他的圖書館開價4萬英鎊。他在給《泰晤士報》白克爾的一封信中說:“在為《泰晤士報》效力期間,我幾乎沒攢下幾塊錢。現在,我償還所有債務后,還剩不到250美元。我收藏有關于中國的書籍。雖然我實在不想賣掉我的圖書館,但我別無選擇。”
這一年,莫理循辭去《泰晤士報》的工作,接受中國政府的邀請,出任的政治顧問,獲得了一筆可觀的薪水,8月份與羅賓小姐結婚,擁有了他夢寐以求的愛情,賣掉圖書館的想法暫時被他放下了。
但到了1913年,莫理循再次有了賣掉圖書館的想法。他在一封私人密信中寫道:“我發現這項工作占據了我太多的時間和精力,我已經感到力不從心了。”
莫理循在政治顧問這個職位上一直做到第四任總統徐世昌時期。“莫理循后來也很后悔自己的這個選擇。”周振鶴說,“因為總統顧問的職位不過是一種擺設而已,重大的事情根本不同他商量。”因此,1917年他回到澳大利亞,看看是否可能開始他第二個人生。這一次,莫理循是痛下決心要把圖書館賣掉了。
在莫理循展露售書意圖后,美國、日本、中國等政府或學者、賢達紛紛表示關注,他們都希望得到這批珍貴藏書,其中以美國的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和加利福尼亞大學最為積極。但莫理循其實是想把圖書留在中國的。早在1912年莫理循剛剛有了賣掉圖書館的想法時,他就提出“如果中國人購買,我將把我在北京的不動產,即建有防火設備的圖書館送給政府”。
但1917年正好趕上、軍閥混戰,社會動蕩不安。“北洋軍閥政府把大量錢款充作軍費,忙于戰爭,已無暇顧及文化方面的事業。”南開大學歷史學教授來新夏說,“這是貽誤莫氏藏書留在中國的主要原因。”其間雖也有人接洽過,近代著名實業家、教育家張謇就曾經表示,希望莫理循的圖書能夠成為南通圖書館的收藏,但詢問過價錢后便沒了下文。
最終,莫理循決定以3.5萬英鎊的價款賣給了日本三菱財團奠基者巖崎彌太郎長子巖崎久彌。“他的想法是,即便這批圖籍不能留在中國,也要盡可能將它留在遠東。”來新夏說。1917年8月8日莫理循在致丁文江的一封信中這樣寫道:“我的藏書要賣掉我覺得很難過,但是要維持它也是一個很大的負擔,使我的時間和財力都大感緊張。我本來希望它能留在北京,可是辦不到。”
為豐富圖書館的藏書,促進書香校園氣氛,有效利用資源,在此校學生會和大學生讀者委員會倡導畢業生捐書。
二、活動主題
捐一縷書香,獻一片愛心;感恩母校,真情回報。
三、活動宗旨:
節約資源 實現共享
捐贈愛心 留存書香
用愛心傳遞真情 送書籍成就夢想
建設和諧河院 我為母校驕傲
四、活動目的
1、 響應黨的十關于“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號召,弘揚大學生感恩精神。
2、加強同學之間交流溝通,共同學習,促進校園和諧。
3、倡導積極、健康、向上的“畢業文化”。
4、培養大學生感恩之情,提倡大學生奉獻愛心。
5、節約資源,物盡所用,構建互助和諧校園。
五、組織單位
組織單位:河西學院校團委及逸夫圖書館
策劃承辦單位:河西學院校學生會及大學生讀者委員會
六 、活動對象
主要面向XX級畢業生,其他年級同學也可以參加
七、 活動時間、地點
時間:6月9—6月22號
地點:七角和一教門口
八、 活動開展
1、廣泛宣傳捐書活動,營造良好氣氛。向各學院下發通知書和倡議書,在圖書館附近張貼海報、橫幅等;在畢業生宿舍樓張貼海報;利用校園廣播進行宣傳。
2、活動開始,統一分配校學生會及大學生讀者委員會成員到每個寢室去宣傳并征求捐贈。即時做好記錄和登記捐贈者姓名聯系方式。
3、來捐書的同學,讓他們簽名留念,活動結束之后在弄潮上刊登祝福語。
4、活動過程中,即時記錄同學們反饋的關于此次捐書或者對于大學生讀者委員會提出的寶貴意見。并對每位捐贈圖書的人表示感謝。
5、即時與捐贈者交流溝通,并且回饋具體信息,讓他們知道可以閱讀圖書店具體時間、地點。明確他們圖書的去向,若有不明白的問題,詳細解說。
6、若有突發事件,由校學生會及大學生讀者委員會統一商定解決,如果仍不能解決,上報團委及圖書館。
7、活動中挑選一人進行攝影留念工作
8、活動中應該注意活動場地的秩序。
后期工作
1、書籍整理
A、對所有書籍進行整理,分類、貼標簽、蓋章。
B、對捐書突出者進行張榜公布,公布捐書去向,做好捐書總結。
C、符合圖書館入藏標準的收入圖書館并建立“愛心圖書庫”,為這些書籍單獨開設了一個“學友閱覽室”,在校同學可以自由借閱學長們的贈書,他們享受到恩惠后為以后他們的捐書增加積極性,有利于文化交流和資源再利用。
D、把大一新生可以用到的書歸類整理,在大一新生入校后積極宣傳,讓他們更快的享受到圖書資源,其中貧困的大一新生可根據自我需要向學校申請借書,到大四畢業時必須返還,使得圖書能循環利用,同時這也測試了誠信度。
E、剩下的一部分用不到的書將義賣,所得的善款將捐給圖書館為“愛心圖書庫”購買新書,豐富圖書館館藏,給同學們提供更豐富的圖書資源。
2、活動資料
活動資料由大學生讀者委員會秘書處整理,并歸檔。活動記錄,用于活動總結用。
3、活動總結
在活動結束后的第一個常委會討論此次捐書活動過程中的問題,總結,給下次活動做以借鑒。
4、整理完整的材料,交由老師。
5、所有的活動資料歸檔。
6、活動結束。
九、捐書種類
1、專業教材類,包括專業教科書、公共課教材、選修課教材、各科輔導資料、學術科研書籍等。
2、工具書類,包括專業辭典、外文詞典等。
3、課外書籍類,包括文學類、名著、歷史類、地理類、科普類、藝術類等。
4、報刊、雜志類,文摘、包括學術科研報刊、新聞報刊、文化娛樂報刊、英文報刊等。
5、其他各種內容健康的書籍。
十﹑活動安排
(1)學習部:寫出本次活動的策劃書﹑倡議書及工作總結﹑、統計圖書數目、協助圖書館老師貼標簽。
(2)宣傳部:出海報、宣傳板、公示榜。
(3)信息服務部:掛橫幅,協助宣傳部抬宣傳板,搬運圖書到圖書館。
(5)秘書部:負責打印圖書分類登記表,無課人員統計表,值班人員安排表,考勤表。
十一、注意事項
(1)所有學生會干事必須佩戴工作證。
(2)工作人員應對捐贈者熱情接待。
(3)工作人員配合圖書館老師對書籍進行詳細分類,認真負責。
(4)海報及宣傳板內容要新穎。
(5)活動當中應嚴格考勤。
圖書館是搜集整理、保管、傳播利用圖書情報資料,為一定的社會的政治、經濟服務的科學、教育文化的機構。圖書館是一個多功能的課堂,它雖然沒有老師講授,卻能“傳道授業、解惑”,卻能滿足廣大讀者對知識的渴求,還能為讀者提供圖書情報知識,使圖書館在教育、科學文化領域中逐步實現其自身價值。為了更好的向讀者服務,我們圖書館管理員必須做好以下幾點工作:
1讀者服務是圖書館的根本
圖書館是傳播科學文化、收集、開發、研究和利用的中心,圖書館作為文化教育機構,社會文獻中心的性質與任務決定著它以服務社會、服務讀者為根本宗旨。讀者服務工作是圖書館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為讀者服務,既是圖書館生存之本,也是圖書館的發展之本。圖書館的讀者服務工作就是“為人找書”和“為書找人”,也就是使圖書館收藏的大量文獻資料找到最需要利用它們的讀者,使廣大讀者找到他們最重要的文獻資料。這是一項既平凡,而又很需要耐心和責任心很重的服務工作。它不僅要求管理工作人員具有全心全意為讀者服務的奉獻精神,而且還要了解讀者的閱讀興趣其閱讀規律,掌握一定的科學服務方法和技能。在服務工作中,千方百計為讀者著想滿足讀者的需求,樹立“寧肯自己麻煩千萬,不愿讀者稍有不便”的信念,想讀者之所想,急讀者之所急,努力為讀者提供“滿意十驚喜”的服務。同時,圖書館又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窗口,我們圖書館人員更應以優質的服務吸引更多的讀者來利用圖書館,更好地為廣大讀者服務,為圖書館事業做出自己的貢獻。
2愛崗敬業
在工作實踐活動中,逐步形成共同具有的一種思想共識和精神風貌,是圖書館全體人員政治業務素質、職業道德水準和管理水平的綜合反映,也是圖書館人員共同的價值觀念,行為準則和思想精神面貌的外在總體表現。圖書館工作人員必須熱愛圖書館工作,保護圖書館工作的榮譽,向讀者提供全面、準確、客觀、誠實的服務。此外,我們管理人員還必須把讀者利益放在第一位,滿腔熱忱地為他們服務,牢固樹立讀者第一、服務至上的宗旨意識、公仆意識,真正樹立“一切為了讀者”的思想,甘為人梯、甘作蠟燭、舍得清貧、樂于奉獻。與此熱愛本職工作,刻苦鉆研業務知識,勇于創新,不斷開拓本職工作創新領域,不斷更新知識,調整知識結構,追蹤科學前沿,努力提高自身業務素質,愛崗敬業,做到認真負責,細致周到,充分發揮自己的一技之長,積極為讀者服務,使圖書館成為讀者的精神家園。
3閱讀指導
七氟醚;利寧凝膠;氣管異物
Approaching Anesthesia of Inhalational anesthesia of evoflurane and Lining germ used for intratracheal topical anesthesia For Tracheal Foreign Body Removal in Children
LOU Feng.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people hospital,Xintai,Shandong 2712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naesthetic effect of inhalational anesthesia of sevoflurane and lining germ used for intratracheal topical anesthesia for tracheal foreign body removal in children.Methods The chosen 136 tracheal foreign body children aged from 10 monthes to 5 years old,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3 groups:the group A(56 children)are anesthetized with Sodium,γHydroxybutrate and ketamine;the group B(40 children)usedinhalational anesthesia of sevoflurane;the group C(40 children)was the same as the group B,besides Lining germ used for intraltracheal topical anesthesia.We observd many symptoms of the three groups,such as HR,SpO2 and glottis opening breathholding,bucking,crying,and disgorgingetc,before induction(T0),after steady anesthesia induction(T),at the moment of putting scope 1 min(T1)、2 min(T2)、5 min(T3).Results The group A and B children’s RR increased at T2 and T3 moments,SpO2 decreased(P0.05).The group C’s complication was lower than that of group B and A,(P
【Key words】
Sevoflurane; Lining germ; Foreign body in trachea
DOI:10.3760/cma.j.issn 16738799.2010.01.29
作者單位:271200山東省新泰市人民醫院麻醉科/泰山醫學院附屬新泰醫院麻醉科
小兒氣管或支氣管異物取出術的麻醉方法常采用氯胺酮和γ羥丁酸鈉復合麻醉。該麻醉方法具有咽喉部分泌物增加,麻醉深度不易控制,屏氣、嗆咳等不足[1]。觀察七氟醚吸入復合利寧凝膠涂布氣管鏡表面用于該類手的麻醉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選擇136例小兒氣管或支氣管異物患者,男84例,女52例,年齡10個月~5歲,體重7.5~22 kg。異物種類包括花生米、瓜子等。誤吸時間12 h以上72例。術前脈搏血氧飽和度(SpO2)
1.2 麻醉方法 擇期手術患兒術前禁食6 h,6例急癥手術,麻醉前30 min肌內注射東莨菪堿0.01 mg/kg、冬眠靈1 mg/kg。待患兒入睡入手術室,監測血壓、脈搏血氧飽和度和心率,建立靜脈通道。A組患兒緩慢靜脈推注γ羥丁酸鈉80 mg/kg,置鏡前靜脈注射氯胺酮2 mg/kg,術中根據患兒反應再分次注入氯胺酮1 mg/kg,用支氣管鏡側壁接口吸氧。B組患兒用麻醉機經面罩吸入七氟醚(丸石制藥株式會社,批號7Y06),濃度為8%;氧流量5~6 L/min,吸至下頜松弛,開始手術,術中將支氣管鏡輸入口外套長約5 cm塑膠管,另一端銜接氣管導管接頭;當支氣管鏡置入氣管后,立即將麻醉機螺紋管與上述氣管導管接頭連接行七氟醚吸入麻醉維持,吸入濃度6%,氧流量一般2 L/min。術中根據患兒反應調節七氟醚濃度。C組麻醉方法與B組相同,只是氣管鏡表面均勻涂抹利寧凝膠(西安利君精華藥業,批號20080109);A、B兩組的氣管鏡不做任何處理。三組患兒麻醉后,用2%的丁卡因2 ml,對患兒聲門及其周圍噴霧。術畢三組患兒均靜脈注射地塞米松10 mg,脫氧狀態下SpO2達95%,將患兒送回病房。所有患兒均有水平相當手術醫師操作。
1.3 觀察項目 分別在麻醉前(T0)、麻醉后(T)、置鏡1 min(T1)、2 min(T2)、5 min(T3)觀察HP、SpO2變化,以及聲門開放、術中嗆咳、屏氣、蘇醒時間。術中患兒屏氣程度,以4分法:0為無屏氣;1為輕度屏氣,即屏氣時間≤10 s、SpO2≥90%;2為中度屏氣,即屏氣時間≥10 s、SpO2≥80%;3為重度屏氣,即屏氣時間≥10 s、 SpO2≤80%,需麻醉機輔助呼吸[1]。手術醫生對麻醉滿意度評分采用100 mmVAS評分m[1]。術后24 h隨訪患兒有無與利寧凝膠有關的不良反應。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0.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成組t檢驗,組內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 χ2檢驗,P
2 結果
三組患兒一般資料無顯著性差異,手術時間A組(18.5±8.2)min,B組(16.2±5.4)min,C組(14.1±5.2)min,C組與A組相比有顯著性差異(P
表1
三組患兒各時段HP、SpO2變化(x±s)
指標組別T0TT1T2T3
HP(次/min)A組146.52±11.31140.30±11.21155.18±12.5156.20±10.23156.23±11.23
B組145.44±10.17140.41±10.11158.47±11.20158.65±10.23152.55±11.30
C組145.32±10.26140.12±10.15157.32±11.15136.45±9.21*130.41±9.31*
SpO2(%)A組98.53±0.9896.45±0.6595.56±0.8289.56±0.8890.53±0.92
B組98.43±0.8996.23±0.4597.88±0.90*95.67±0.92*95.23±0.82*
C組98.42±0.8796.17±0.4298.12±0.9197.32±0.6598.45±0.81
注:與A組相比*P
表2
三組一次置鏡率、并發癥、蘇醒時間
組別例數一次置鏡率(例,%)嗆咳(例,%)蘇醒時間(min)
屏氣程度
01 2 3
A組5632(57.1)44(18.6)55.20±4.310162812
B組40**32(80)16(40)14.15±3.22**122080
C組40**34(85)4(10)*14.17±3.26**241600
注:與A組相比**P
C組的患兒屏氣程度明顯輕于與A、B兩組,中度以上屏氣C組無一人,A組40人(71%),B組有8人占20%;中度屏氣的患兒經追加氯胺酮或增加吸入七氟醚濃度并經氣管鏡麻醉機輔助呼吸后緩解。術后手術醫生對麻醉滿意度C組92.5±9.7,B組 90.4±8.8,A組79.7±13.0,C組與A組相比有統計學差異(P
3 討論
小兒呼吸道異物發生突然,由于異物的阻塞和刺激常見氣道痙攣,重者處于窒息狀態。盡快取出異物是解除小兒缺氧的唯一途徑。硬質支氣管鏡下異物取出術要求麻醉平穩、無掙扎,能夠維持足夠的肺泡氣體交換,盡量減少術中屏氣、嗆咳,術后應盡快蘇醒,以恢復氣道的保護性反射。γ羥丁酸鈉+氯胺酮復合全麻用于小兒氣管異物取出術的缺點是:麻醉深度不易控制、術中常出現屏氣、嗆咳等、術后蘇醒延遲。本文A組患兒置鏡后心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快,血氧飽和度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有10例患兒血氧飽和度下降至70%以下,最低達54%,所有患兒均有不同程度的屏氣。既往通常采用加深麻醉的方法來預防或治療以上不良反應,但加深麻醉易引起呼吸抑制,造成術后蘇醒時間延長。
近年來我們采用七氟醚吸入全麻用于小兒氣管、支氣管異物取出術,結果發現術中血氧飽和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相比有統計學差異(P
為了降低術中屏氣、嗆咳和缺氧的發生率及程度我們將將含丁卡因的利寧凝膠涂布于氣管鏡表面觀察能否進一步使麻醉平穩。結果表明:C組置鏡后2 min、5 min心率明顯平穩,與B組相比有統計學差異(P
本觀察提示,七氟醚吸入復合利寧涂布氣管鏡表用于小兒氣管異物取出術的麻醉具有以下狀態:蘇醒迅速、深度易控制、降低術中屏氣、嗆咳、呼吸道痙攣,能有效抑制置入氣管鏡時的心血管反射,降低術后咽部不適等并發癥。
參考文獻
談起圖書館的建設問題,廖永忠仍然遵循著有選擇、有重點的原則,采訪一開始,他就給自己學校的圖書館定了位—中小館,工作原則也定了調—有所為有所不為。他反復強調,想做的事情很多,在資金和人力都有限的條件下,就要選擇一些“性價比”較高的事情去做。
有所為有所不為
我們不妨先隨著廖館長的介紹一起來了解一下這個“中小館”的基本情況。西南交通大學圖書館包括成都九里校區館、犀浦校區館和峨眉校區館及其他院系分館、資料室。由于峨眉校區館相對獨立,所以圖書館的主要工作范圍就在成都的兩個校區內。兩個校區的圖書館總面積近4.7萬平方米,藏書總量近300萬冊。目前圖書館共有職工120余人,其中40人為外聘人員。圖書館的管理結構為“五部一室”,即讀者服務部、綜合管理部、信息服務部、文獻建設部、系統與技術部和辦公室。
為了支撐學校的科研和教學,很多大學圖書館除了采購數據庫,也會自建一些特色資源庫,西南交大也不例外。廖永忠說,他們自建資源庫的總體原則是“有用”,而不能“自娛自樂”。如果圖書館只考慮自己對哪方面感興趣,或是哪個庫好建就去做,而建成之后放在那里沒人用,只會造成浪費。由于精力有限,所以對于可做可不做的事情,他們的選擇就是“不做”。這樣把精力集中在對一些重點學科的服務和支持上,比如交通運輸和土木工程是西南交大的傳統和重點學科,他們就優先保障這兩個學科的特色資源數據庫建設。2011年,圖書館完成了“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建設項目中有關軌道交通特色資源建設項目。同時,他們還把精力放在原來比較薄弱但現在需求又較大的地方,比如加大了外文原版圖書的購買力度。
數字化的改變和影響
由于主管系統與技術,廖永忠對數字圖書館的理解和感受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技術給圖書館自身管理帶來的改變。目前西南交大圖書館使用的是前些年他們自主研發的圖書館聯盟管理系統(BSLC),可徹底解決遠距離、大范圍、多用戶聯合作業問題,同時將各成員館的數據在邏輯上進行嚴格分割,保障了彼此間數據的獨立性和安全性。2009年至2010年,該平臺實現了虛擬化管理及遠程監控管理,減少了技術人員的人數和工作量,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同時解決了原來備份數據無法驗證的問題,可即時驗證數據的準確性,讓技術人員從繁雜的工作中解脫出來,去做些研究工作,可以說這是一種“性價比”較高的技術。目前系統與技術部門采用“三一三”模式,即三人從事開發工作,一人做維護,三人在數字資源建設崗位工作。未來,BSLC將向全面系統化方向發展,將設備、人員、考核、評估整合在一起,使圖書館的管理由原來的“以人管人”變為“以系統和規章制度管人”。
另一方面就是對讀者的影響。數字圖書館表面上看是載體的改變,使文獻資源變得具有可復制性,讓實體空間變小,但更重要的改變是在用戶需求上,圖書館所要做的是采用何種方式讓讀者消化和吸收這些資源。至于已經從主角走向邊緣化的紙本資源,在廖永忠看來其將來存在的意義更多是在延續人們傳統的閱讀習慣,滿足一種心理需求。所以他認為將來出版業可以走“按需出版、按需定制”的道路。出版商將圖書做成電子版放在網絡上,讀者看了這本書之后如果有需要,可將整本書或是其中的某個章節點擊打印并付費。如果有的讀者出于閱讀習慣或保存、收藏的需要,可以將多個興趣點或知識點定制成紙本圖書。這樣出版商就不必花錢印制大量圖書,如果賣不出去還要賠錢,造成浪費。對于傳統的圖書館服務,有需要的就維持,如果不需要就要改變,比如圖書的借還服務將來就有可能出現較大變化,讀者對圖書的使用可能會沒有借還的概念,想用就拿走,想還就還,下載也行,圖書的使用變得“隨心所欲”,沒有了目前的很多限制。
對于技術的選擇,廖永忠的觀點是不能站在圖書館的角度去考慮問題,而要更多地站在學校、社會和讀者的角度。他說:“技術更新太快了,讓人常有跟時間賽跑的感覺,一項技術的選擇要經歷從考察到應用的過程,有時當它投入使用時就可能過時了。所以選擇一項技術不能只顧眼前,要考慮它的兼容性、插件式、模塊化等問題。”
細分用戶做好個性化服務
要想滿足讀者需求做好服務,廖永忠認為首先要對讀者進行細分,這樣才能有的放矢地為他們做一些該做的事,基本原則就是“無限細分、特殊保障、集中力量”。比如對于學習型讀者,可為他們建立“學習中心”,將與他們學習相關的各種資料的各種形式集中起來,甚至將課程的知識點都提煉出來,供他們檢索使用。而對于各級研究型讀者,可為他們建設各級“學科推送平臺”,并且保證所推送的資料是最新、最齊全的。這種平臺應該多層次建設,第一層由圖書館來做,因為圖書館對各種資料,包括網絡上的和實驗室的資料等有較為系統的了解。第二層以上的就要有相關研究人員來參與。
談到學科服務,廖永忠說目前比較合適的辦法還是“團隊”對“團隊”,即圖書館組織一個學科團隊來針對某個重點學科的科研團隊進行深度服務,可以從研究策略到推送平臺一步一步去做。同時也可以和各院系共同培養“學科服務秘書”,因為即便圖書館將十分齊全的資料推送給教授,他們也可能沒有時間去系統地閱讀,因此可以讓研究生、博士生對這些資料進行二次篩選和加工,這些“秘書”有專業深度,圖書館則對其進行信息素養培訓,多方合作,一起努力做好學科服務。
呼吁建立“技術聯盟”
廖永忠說,現在高校圖書館的聯盟多為“文獻聯盟”,他特別希望能建一個“技術聯盟”。他笑言,圖書館總是說要做好學科服務,其實對自己都沒有做好學科服務。軟件開發、考察報告、戰略決策、合作項目進展情況,這些都極具參考價值,很多事情需要大家聯合起來才能完成。
數字化環境對圖書館的技術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技術人員不能沉浸在自己的技術世界里,需要站在未來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廖永忠認為,技術人員要想在和時間賽跑的過程中不落后,首先理念要跟得上,能看到事物的變化和差異,保留對未來需求變化的應變能力。而在有限的條件下,就要選擇“性價比”較高的事情去做,有的事情有錢也不做,有的事情沒錢也要做,如“移動圖書館”。其次要學會選擇適當的技術手段去實現理念,因為技術手段是有生命周期的,如果選擇一項處于“兒童期”或“衰老期”的技術來為自己工作,顯然是不合適的。第三就是要做效益評估,也就是要看看和時間賽跑的結果。他說:“雖然大家的起跑線可能不同,但是對于自己投入的資金和精力,要看看到底做了些什么,產生了什么結果。信息技術讓每個人更多地受制于系統,每個人都是系統中的一個零部件,單靠個體發揮的效能很小,所以今后技術協作將是主旋律。”
采訪后記:
中圖分類號:G252.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14)12-0045-03
收稿日期:2014-11-05
作者簡介:李彥芝(1964-),濱州醫學院圖書館副研究館員;李玉玲(1979-),濱州醫學院圖書館館員。
*本文系山東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知識嵌入視角嵌入科研項目知識轉移化服務研究”的階段性成果之一,項目編號:J13WL55。1嵌入式服務起航
近年來,起源于西方圖書館的嵌入式服務,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其理論框架越來越清晰,其實踐遍地開花,尤以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圖書館的“嵌入式信息專員”為代表[1]。嵌入式服務的主要特性是工作定位是以用戶為中心而非圖書館;服務主體是學科服務專家而非通才館員;依賴嵌入式館員精、深、廣、全面的知識而不是圖書館技能;目標是通過知識管理提供知識增值服務,進而提高用戶對圖書館的依賴度。嵌入式服務的實施將徹底改變單一的圖書館傳遞和交付服務。
目前國外的嵌入式服務開展得如火如荼,引入國內的嵌入式服務研究和實踐也呈蓬勃發展之勢。嵌入式服務作為學科化服務的升華,提升了高校圖書館的服務水平、科研水平,越來越得到國內圖書館界同仁的認可,越來越多的圖書館專家、學者開始關注、研究、嘗試探索多樣式的圖書館嵌入式服務,越來越多的圖書館加入到踐行嵌入式服務的行列。
濱州醫學院圖書館于2006年正式成立了高校圖書館學科館員服務組(8個學科服務組),從此邁開了面向濱州醫學院院系學科服務的第一步。期間,其遭遇了工作初始階段的“破冰”之難,也經歷了由點及面的“融冰”之旅,到今天,歷經8年曲折發展,其開展了一系列創新服務實踐活動。
1.1針對本科生讀者
從2006年至今,濱州醫學院圖書館連續7年聯合學生處、團委舉辦圖書館學科服務宣傳月活動,開展了讀者沙龍、讀者信息素質教育系列講座、數字圖書館應用知識系列培訓講座、圖書館走進教學基地、院系送書刊服務、圖書館應用知識競賽有獎知識問答、愛心人士圖書捐贈活動、網上報告廳展播、讀者問卷調查、大學生征文比賽、青年志愿者表彰及換屆大會、大學生讀書論壇等一系列活動,讓更多學生走進圖書館、走進學科服務,讓廣大師生更好地感受到圖書館服務的意愿和熱情。這一系列活動的開展,引導更多渴求知識的學生走進書香四溢的書庫,攀登書山,遨游書海。圖書館試圖用“智囊”這一角色為每一位求知大學生的校園生活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1.2針對教師
為更好地服務科研、服務教學,濱州醫學院圖書館開展了走進教研室微講座和微培訓活動。根據教師上課忙、時間寶貴的特點,圖書館提前聯絡好教研室,將講座和培訓時間控制在十幾分鐘之內,短時間內快速把圖書館所有資源和服務介紹給老師,現場解答學生利用圖書館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全方位征求其各種建議,讓圖書館在最短時間內為用戶提供更多的有效信息,讓老師真正青睞圖書館的便捷服務。
在傳承著多年學科服務的同時,面對今天很多高校學科化服務、不斷創新發展、不斷拓展升華的局面,濱州醫學院圖書館在廣泛調研、總結經驗的基礎上,于2013年4月7日啟動了“走進院系嵌入式服務”活動儀式,走進院系嵌入式服務正式起航。
2明確嵌入院系服務理念與目標
P.B.Knap在1956年曾高瞻遠矚地提出:“圖書館用戶教育并非單獨由圖書館員提供,而應該與院系一道,將用戶教育融入到學校的教學、科研工作中去”[2]。這一遠見卓識應該稱得上是嵌入式服務理念最早的萌芽,此后,圖書館界開始了日漸深入的嵌入式服務理論體系研究和實踐性探索。隨著對嵌入式服務研究的深入,人們的關注點從服務主體轉移到服務客體,又轉移到服務內容。圖書館界開始直接呼吁館員跳出傳統圖書館環境,將其置身于與科研人員、教師協調合作的現場[3],并倡導嵌入式圖書館服務要“為有明確需求的特定用戶提供高度定制與高質量的信息與知識”[4]。因此,嵌入式圖書館工作的最佳境界,不是一個團體與另一個團體的聯合,而應是其在某種程度上的整合[5]。
在嵌入式服務理念的指導下,濱州醫學院圖書館打破原來8個學科服務小組的規模劃分,開始組織設計嵌入式服務模式,形成以嵌入式聯絡館員為輻射核心的區域性、層次性、梯隊式的服務團隊,設計嵌入館員聯絡服務組、層次性資源服務組、咨詢解答組、課題追蹤組,讓嵌入式館員與院系結成伙伴關系,架起與院系間的溝通橋梁,力圖把信息資源與知識服務按需及時推送給師生。
李彥芝,李玉玲:館員走進院系嵌入式服務自我創新與實踐*李彥芝,李玉玲:館員走進院系嵌入式服務自我創新與實踐*3夯實嵌入式服務目標
嵌入式服務不是一朝一夕的服務,不是急功近利的服務,是長期不懈,連續堅持,因此服務目標的制定不但要有連續性還必須要有前瞻性。濱州醫學院圖書館根據學校“十二五”發展規劃,并結合圖書館近期發展規劃制定了以“團隊、互動、合作、執著、雙贏”為總建設目標的服務戰略規劃,從2013年開始如下:①組建嵌入式館員服務團隊,搭建嵌入學院平臺。②設計嵌入“館員―教學科研”服務模式。③兩個一手抓。一是建立符合教學、科研需要的,文獻資源利用率最大化的一站式虛擬檢索平臺;二是強化圖書館實體服務便捷度。
3.1縝密部署、制度保障
嵌入式服務的順利推進,單依靠圖書館自身是難以完成和出效果的,需要院系配合,雙方溝通合作,大膽開創以圖書館為主、院系配合的模式。這需要圖書館有制度保障與約束。首先,圖書館要制定《圖書館走進院系嵌入式服務規劃》,并以正式文件形式在圖書館主頁和圖書館QQ信息服務群上進行公告,讓全館人員知曉和關注“嵌入式服務”。其次,選拔出一名德才兼備的專業情報人員擔任嵌入式服務組長,在業務館長的指導下負責服務整體規劃、設計聯系學院項目進度、協調和傳遞院系服務需求等,為制度建設、人員隊伍建設、服務業務規范化等方面提供充分保障。
3.2聯系院系、組織嵌入
嵌入式服務院系建設方案正式確定公告后,濱州醫學院圖書館領導召集8個學院教學科研主任進行了座談,專門研討“走進院系”相關工作。隨后,圖書館調研讀者需求,提出“你要求、我服務”的活動口號,大力推介服務,大張旗鼓地為推進嵌入式服務宣傳,并設立嵌入式服務機構,相繼聘請8個院系教科研秘書為嵌入式對接館員,預聘圖書管理專業研究生為教科研助手,從此與教學秘書建立起密切聯系。通過舉行正式啟動儀式,一方面可以在整個學院引起轟動效應,架起館員與行政人員之間的橋梁,保障館員與學院之間的長期良好互動;另一方面,可以讓圖書館嵌入式館員獲得自己的工作空間和宣傳陣地,并滲透到學院中去,及時解疑答問。
嵌入院系服務項目,讓館員走出圖書館辦公空間,每月為院系發送圖書館服務簡報、最新更新或出版的教師參考書;為教師當面解答有關基金、出版、教學等各種支持教學與科研的問題的信息咨詢,并收集反饋信息;提供專業知識資源聚合、熱門鏈接、課程作業支持、專業工具盒專業資源[6],并通過公開化手機、E-mail、QQ、微信等多渠道的聯系方式,提供零障礙信息通道,做到讓用戶知道你、首先想到你、方便找到你、高度利用你。
嵌入式館員聯系院系要做到“五個一”,即每月聯系學院一次,了解院系信息與服務需求;每季度參加學院教科研會議一次,收集廣大教師的服務訴求;每學期召開座談會一次,全面了解對服務的評價和指導性建議;每年重點跟蹤每個院系的一個科研團隊,全力以赴支持科研;每一個服務周期舉辦大型座談會一次,表揚成績,找出工作弱項。
3.3課堂嵌入、協同教學
課堂嵌入學科服務,是美國各大學圖書館實踐最多并做得有聲有色的服務。我國高校開設的課堂嵌入學科服務,借鑒國外羅斯島大學圖書館、范德堡大學圖書館的嵌入課堂實踐,主要是面對面課程,其主要內容可分為以下三個方面。
3.3.1每年4次新生素養教育課(每學期2次)。比如醫學院校,針對每年臨床醫學專業的新生,在開學時有專職嵌入式信息館員籌劃新生專欄內容設計(新生認知過程)。首先是參觀、宣傳圖書館微視頻。其次是通過相關情況了解圖書館,如圖書館布局、樓層資源分布情況、部門劃分、資源利用等。最后是利用圖書館,學習使用該圖書館的醫學文獻在線目錄、基本的醫學參考文獻。
3.3.2嵌入館員每年應邀方式。嵌入館員每年應邀為某一課程的學生或某一專業課的教師開展講座,有留學生的高校圖書館應大膽嘗試嵌入留學生入學教育活動和學生培訓。
3.3.3全程參與課程。嵌入館員以教學助手的身份參與教學團隊,根據授課老師需求,配合課程之需要,提前提供與課程內容相關的資源及咨詢解答,甚至協助教師設計課程內容、編制教學大綱乃至提供輔助材料、前沿性資料、課件修飾等;根據教師要求,及時整合圖書館的館藏資源、電子資源、網上資源,并將其設置成開放性信息資源,設置在線課程視頻、網上課件等。
3.4科研嵌入、助力科研
對科研領域的學科服務是高校圖書館多年來的服務難點和制高點,往往介入難度很大。圖書館學科館員受專業學科背景及知識面、專業英語水平限制,導致其獲取信息的數量不多、質量不高,影響其服務效果。實踐證明,科學研究終究離不開大量的文獻資源乃至各種有效信息與知識服務。在科研項目中無論用戶擔當什么角色,對反映原始成果的文獻信息的需求和獲取都是最基本的。目前,科研用戶在課題立項時,要投入大量的時間、精力進行海量搜索,選擇不可預知的知識和信息進行閱讀。在課題研究期,也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把握領域發展態勢,跟蹤學科研究的動態、方向、成果等。因此,一項科研課題的完成,從相關領域文獻搜集到信息篩選、知識聚合、獲取等,都是科研人員親自操作完成,耗費科研人員太多精力和實踐[7]。
科研嵌入就是采用館員嵌入科研項目的服務模式,把具體而繁瑣的資料搜集、知識聚合、知識整合等獲取科研信息的工作轉移給嵌入館員來完成,通過設立聯絡員項目、咨詢館員項目、建設項目跟蹤館員、輔助信息館員組成的嵌入式館員團隊,服務全校的科研課題用戶。咨詢館員協助完成科研項目基礎服務,幫助科研人員選準對口館員;聯絡館員針對各級別科研項目提供嵌入科研全程支持服務中的信息聯絡和溝通;跟蹤館員負責科研項目組的課題申請、研究、鑒定、結題所需的知識服務,團隊各個成員分工明確、各司其職、各盡其能。嵌入科研項目服務,為科研人員提供了一種適時服務,能真正讓嵌入式學科服務融入科研、助力科研,同時還提升了圖書館的價值和顯示度。
4嵌入式服務展望
縱觀十余年來國內的學科服務,其經歷了最初的簡單引進,開始步入自我創新,最終進入嵌入式服務階段。這項影響深遠的工作,作為圖書館服務創新和轉型的切入點已得到越來越多圖書館的認同。高校圖書館員走出圖書館、走向院系、嵌入教學與科研,也是對圖書館能力的重大考驗。嵌入式模式改變了學科服務的內容、方式、深度、手段,是一次圖書館服務的改革。以融入一線、嵌入過程為特征的學科化服務正蓬勃發展,在未來會有更廣闊的前景,嵌入式服務也將有更廣闊的空間。
參考文獻:
[1]初景利,閆軍.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圖書館考察報告[J].數字圖書館論壇,2011(1):53-60.
[2]Knapp P B.A suggested program of college instruction in the use of the library[J].The Library Quarterly,1956(3):224-231.
[3]Dewey B I.The embedded librarian: Strategic campus collaborations[J].Resource Sharing and Information Networks,2005(1):5-17.
[4]Dale J,Kellam L.The incredible embeddable librarian[J].Library Media Connection,2012(4):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