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醫學院校圖書館員能力培養策略

時間:2022-07-04 03:23:00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一篇甘肅醫學院校圖書館員能力培養策略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甘肅醫學院校圖書館員能力培養策略

“互聯網+”,指以互聯網為平臺,以信息通信技術為手段,讓互聯網與傳統行業進行深度融合,創造出新的發展生態,具有跨界融合、創新驅動、連接一切三大特點[1]。2015年3月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總理首次提出“互聯網+”戰略[2],“互聯網+”成為現代科技、經濟社會、文化教育等領域創新發展和變革的重要方法論,是推動各個行業發展的新動力[3]。圖書館的發展必須適應時代要求,從圖書館的數字化、自動化及信息化的發展史看,新的信息技術、服務理念、服務模式等都能引起圖書館領域的關注,進而推動圖書館的轉型與升級[4]。“互聯網+”時代,圖書館的核心競爭力已不再是各類資源,而是館員以及其開展的服務工作,更多地聚焦于信息開發與服務創新[5]。由于醫學學科呈現高度分化、高度融合、發展迅速、知識更新快、信息量大的特點,用戶對醫學院校圖書館的服務內容、服務模式、館員能力等方面有更高的要求。在“互聯網+”背景下,對醫學圖書館館員的素質及專業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

1“互聯網+”背景下加強甘肅醫學院校圖書館員能力培養的必要性

傳統圖書館以物理空間為依托開展服務,互聯網、移動技術、云計算等信息技術僅僅作為技術工具拓展服務方式、豐富服務內容。“互聯網+圖書館”不是簡單的技術運用,而是互聯網和圖書館的深度融合,服務理念的更新,服務模式的創新,服務技術的革新,服務內容的精準化等。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智能制造等信息技術的發展正在改變整個圖書館的生存方式[6]。越來越多的理論研究者和圖書館管理者,提出了提升圖書館管理與服務水平的設想并進行嘗試,而這一切技術的運用、模式的創新都離不開圖書館館員。印度著名圖書館學者阮岡納贊[7]曾說“一個圖書館成敗的關鍵在于圖書館工作者”。圖書館所發揮的服務作用,5%來自館舍建筑,20%來自信息資料,75%來自圖書館員的素質[8]。館員能力是新技術、新理念運用的重要保障。圖書館發展的轉型期,館員能力提升顯得尤為重要。對于醫學院校圖書館這類專業圖書館來說,面對的用戶是醫學院校師生、醫療機構醫務人員,因醫學學科特點,館員的專業素養、信息技術能力、服務意識等綜合素質顯得尤為重要,是做好服務工作的重要保障。

2“互聯網+”背景下加強甘肅醫學院校圖書館館員能力培養策略

2.1加強職業道德培養

隨著社會環境變化,職業道德的要求也在與時俱進。隨著移動圖書館、智慧圖書館的發展,傳統的實體圖書館存在感進一步弱化,館員也存在職業倦怠,認為職業不被重視,職業成就感缺失,社會地位不高,個人價值難以實現;工作無積極性、創新性,缺乏危機感,導致服務能力下降,服務意識缺乏,提供的服務難以滿足讀者需求。在“互聯網+”時代,首先要加強館員職業道德培養,從道德、職業自律等方面開展教育,幫助館員樹立正確的工作態度,明確自身的工作價值;以完善的考核激勵機制,激發館員工作熱情。館員只有具備較高職業道德,才能進一步提升綜合素質。

2.2加強館員專業能力培養

“互聯網+”時代,圖書館要及時更新人才培養理念,重視圖書館人才隊伍建設,加強對館員的專業能力培養,通過多種方式的業務培訓,提高館員的業務素質,成為符合時代要求的復合型圖書館員。由于種種原因,當前醫學院校圖書館館員結構不合理,高學歷人才較少,館員中有較大部分缺乏圖書情報專業知識。同時,缺乏信息技術人才,嚴重缺乏具有醫學背景的館員,而具有醫學專業背景的館員是做好醫學學科服務的關鍵。當前的醫學信息服務已不再是簡單的信息推送,需運用醫學科研的方法對信息進行搜集、整理、分析、評價,才能做好醫學學科的信息服務工作。醫學院校圖書館急需加強館員隊伍建設,完善人才隊伍的層次結構和專業結構。館員隊伍建設,一方面是圖書館領域專業能力培養,“互聯網+”時代推動圖書館的轉型與升級,必然會豐富圖書館理論體系,需要服務內容的豐富,服務模式的創新,服務手段的提升,這些都需要館員與時俱進,提升專業能力。另一方面,圖書館領域除與信息技術融合,也需與醫學各專業深入融合,館員不僅要有扎實的圖書館學專業知識,還要有廣博的文化知識,能針對醫學院校各專業,更好地開展學科館員服務工作。應有目的地引進具有醫學專業背景的館員充實館員隊伍,圖書館專業與醫學專業的館員通過互助協作,針對讀者需求,提供更為豐富的服務內容,推送更為精準的信息,滿足讀者的個性化需求。館員專業能力培養除館員的自我學習外,圖書館要利用各種機會,選派館員參加學術會議、參與國內外圖書館的交流學習等活動,擴大視野,了解學科領域發展趨勢,完善知識結構,達到提高館員專業能力的目的。

2.3加強信息技術能力培養

“互聯網+”倡導技術驅動與協同創新,與當前我國圖書館發展趨勢不謀而合。“互聯網+”環境下圖書館能否應對信息化變革所帶來的挑戰,拓展服務模式,完成圖書館的轉型升級,取決于圖書館是否有掌握信息技術開發與應用的人才[9]。數據挖掘與分析技術、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未來都將成為圖書館信息服務的工作手段,館員作為信息服務的主體,需要有不同層次的人才保障這些信息技術在圖書館的應用,這對館員的信息技術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對于醫學院校圖書館來說,這些信息技術的應用十分廣泛,信息服務方面,由于醫學學科文獻半衰期短,館員需要具備將分散無序的海量資源進行整合并及時推送的能力;信息建設方面,運用相應信息技術針對讀者需求開展信息資源建設,比如病例大數據的挖掘與分析、解剖學人體器官的3D建模、生理現象的動畫資源建設等;此外,信息技術在圖書館的運用,可能需要提升甚至顛覆服務全流程。加強館員信息技術能力培養,使其熟練地將相關技術運用到信息服務上,將信息技術的創新成果運用到圖書館的各項業務流程中,如開發與管理數據、挖掘與分析用戶行為數據、超用戶體驗、開發適合本館個性化服務需求的技術產品等,進而滿足讀者的個性化信息需求[1]。

2.4更新服務理念

以“互聯網+”所體現的敢于跨界、融合創新的精神重新定位和認識,從思維、思想和理念方面來重塑和拓展服務方式,重構并創新圖書館服務模式[6]。“互聯網+”強調跨界融合、創新驅動、連接一切,用戶是整個價值鏈上的核心要素,“以用戶為中心”服務理念在“互聯網+”時代必將得到進一步提升。在信息技術的推動下,形成了數字化圖書館、移動圖書館、智慧圖書館等多種圖書館形態,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服務模式,提升了服務水平,但這還遠遠不夠,資源、服務和管理等諸多方面尚未真正實現范式轉型[6]。作為服務的提供者,需與時俱進更新服務理念,創新服務模式,融合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在網絡空間構建圖書館服務新業態[10]。運用“互聯網+”思維,構建智能互聯的圖書館信息服務網絡平臺,用戶可隨時隨地使用圖書館的服務,高效獲取圖書館的文獻信息資源,接收圖書館推送的各項個性化、精準的資源[6]。2.5強化服務意識“互聯網+”時代,給社會帶來了全新的思維方式,推動著圖書館的服務轉型與升級。而館員作為圖書館信息服務提供主體,必須要認識到“互聯網+圖書館”是一種全新的服務體系,需要進一步強化服務意識,重視信息技術的運用,做好主動服務、個性化服務和精準化服務,從而實現圖書館服務的轉型與升級。

3結語

“互聯網+”時代,各項信息技術為醫學院校圖書館豐富服務內容、創新服務模式、拓展服務手段提供了可能,而館員作為信息服務提供的主體,要加強職業道德、專業能力、信息技術能力培養,更新服務理念,強化服務意識,以符合“互聯網+圖書館”時代要求,為用戶提供滿意的服務。

參考文獻:

[1]李海云.“互聯網+”時代高校圖書館員的素質要求與提升[J].長春師范大學學報,2018,37(10):164-166.

[2].政府工作報告[EB/OL].

[3]賈麗萍.“互聯網+”視域下圖書館員服務能力與建設機制研究[J].河北科技圖苑,2017,30(3):13-16.

[4]張興旺,李晨暉.當圖書館遇上“互聯網+”[J].圖書與情報,2015(4):63-70.

[5]汪婷,張兵.“互聯網+”時代高校圖書館核心技能研究[J].圖書館研究,2017,47(4):39-42.

[6]陶功美.基于“互聯網+”思維模式的圖書館服務意識探討[J].新世紀圖書館,2015(12):30-32.

[7]許雙華,施建兵.醫學院校圖書館的優勢及人性化服務的特點[J].淮海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10(3):130-132.

[8]孫繼林.圖書館改革要重視人力資源管理[J].圖書館論壇,2002,22(5):133-135.

[9]許佳羽.“互聯網+”環境下創新型圖書館員素質定位與培養策略[J].圖書館學刊,2016,38(7):31-33.

[10]王世偉.構建面向未來的國際大都市圖書館互聯網:關于大都市圖書館創新發展的思考[J].圖書情報工作,2014(1):17-22.

作者:楊躍 瞿曉林 單位:湖南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上一篇: 道橋施工現場管理措施 下一篇: 西藏醫學教育教學改革探索
相關文章
友情鏈接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日韩精品秘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专区 | 中文字幕欧美在线不卡二区 | 午夜中文乱码福利 | 狼人青草久久网伊人 | 亚洲午夜国产片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