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08 11:26:46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一篇圖書館口述歷史人才培養研究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一、現狀調查
1.培養機構
通過調查了解,我國高校圖書館在21世紀初就開展口述歷史人才培養工作。汕頭大學圖書館在2002年實施了以“汕頭埠老街”為代表的潮汕口述歷史項目,并多次邀請專家進行專題講座。2005年起,清華大學圖書館開展了“一九七○年‘保釣’”口述歷史工作,并針對口述歷史訪談人員開展了學術講座和業務培訓。隨后,中山大學圖書館、武漢大學圖書館、吉首大學圖書館等都在口述歷史項目實施過程中對口述歷史工作人員進行了培訓。2019年,西南民族大學圖書館積極參與該校“口述歷史研學與實訓中心”的建設。隨著開展口述歷史工作的高校圖書館越來越多,口述歷史人才培養受到越來越多圖書館的重視,但相較于口述歷史發展成熟的英美高校圖書館,目前我國高校圖書館開展口述歷史人才培養的數量還較為有限。
2.培養對象
在筆者調研的15家高校圖書館中,圖書館館員作為高校圖書館口述歷史工作的主力軍,是高校圖書館口述歷史人才培養的主要對象。此外,部分圖書館在不斷加強對口述歷史志愿者的培訓,比如:西南交通大學圖書館在與當地社區聯合開展“西南交通大學社區口述歷史”項目中,共同成立了“西南交通大學社區共建志愿服務隊”,并通過口述歷史工作交流論壇的方式重點對志愿者進行業務培訓。中國礦業大學圖書館將該校學生志愿者吸納進口述歷史采編隊伍,并進行口述歷史采編流程等業務知識培訓。還有部分圖書館與其他機構聯合開展口述歷史人才培養,如湖南師范大學圖書館與三湘都市報、湖南圖書館等共同籌建了湖湘口述歷史研究實踐平臺暨青少年口述歷史培訓基地,著重培養口述歷史青少年人才。
3.培養方式
目前,我國圖書館口述歷史人才培養主要通過專家講座和學術研討等方式進行,部分高校圖書館,如中華女子學院圖書館還連續開展多期婦女口述歷史訪談員培訓班,對口述歷史訪談員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進行了系統培訓。還有部分高校圖書館積極探索口述歷史人才培養的新形式,如西南交通大學圖書館針對口述歷史志愿者開展了口述歷史交流論壇,參與本論壇的專家學者和志愿者就口述歷史理論和業務工作等進行了深入交流和研討。西南民族大學圖書館積極參與該校“口述歷史研學與實訓中心”的建設,為口述歷史人才的培養做出了貢獻。
4.培養內容
我國高校圖書館開展口述歷史人才培養的內容主要有:口述歷史項目策劃、口述歷史項目訪談及技巧、口述歷史資源采集、口述歷史資源保存、口述歷史資源管理、口述歷史服務和口述歷史倫理等。例如,中國礦業大學圖書館在開展口述歷史培訓中,重點講授了口述歷史策劃、訪談提綱編制、訪談互動技巧和音視頻錄制等口述歷史業務工作流程;湖南師范大學圖書館通過青少年口述歷史培訓基地,為當地青少年提供了口述歷史的發展歷史、口述歷史學術研究和口述歷史訪談技巧等多方面的培訓;中山大學圖書館學在參與該校教學改革工作過程中,為嘗試將口述歷史融入圖情教育體系中,組織師生開展了口述歷史相關學術研究。
5.培養支撐
口述歷史人才培養依賴一定的師資隊伍、資金支持和培養機制等,高水平的師資隊伍、穩定雄厚的資金支持和完善的培養機制有助于為高校圖書館口述歷史人才培養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從師資隊伍角度來看,當前我國高校圖書館口述歷史人才培養主要由圖書館資深館員、口述歷史專家學者和相關專業教師等以學術講座、學術研討、業務培訓等形式進行,尤其口述歷史專家學者是當前我國高校圖書館口述歷史人才培養的主要師資力量;從資金支持角度來看,我國開展口述歷史人才培養的高校都有一定的資金支持,資金主要來源于館內財政撥款,部分資金來源于口述歷史項目資金,資金的其他來源渠道較少;從培養機制來看,由于當前我國高校圖書館口述歷史人才培養還處于初步探索階段,尚未形成固定的培養機制,但“館社”聯合培養、多單位聯合打造口述歷史培訓基地的培養形式開始興起。
二、特點分析
1.開展人才培養的圖書館逐漸增多
在本次調研的15家高校圖書館中,截至2005年開展口述歷史人才培養的僅為1家,2010年為4家,2015年為8家,2021年達15家。以此來看,近年來,開展口述歷史人才培養的高校圖書館數量在逐步增長(詳見圖1),尤其是2015年以后的逐年增長趨勢更加明顯,這與近年來我國圖書館口述歷史研究和實踐工作的逐步興起密切相關,同時也說明了我國圖書館領域越來越注重口述歷史人才培養。不過,相對口述歷史發展較為成熟的美國有幾十家高校圖書館開展口述歷史人才培養,并成為美國高校口述歷史教育的主要機構和力量,我國開展口述歷史人才培養的高校圖書館數量還明顯不足,重視度還需進一步提升。
2.培養對象以館內人員為主
在本次調研的15家高校圖書館中,14家高校圖書館的培養對象涉及圖書館館員,10家高校圖書館的培養對象涉及在校大學生或研究生助理,5家高校圖書館的培養對象涉及在校相關專業的教師或工作人員,3家高校圖書館的培養對象涉及當地社區的志愿者,1家高校圖書館的培養對象涉及當地的青少年,具體詳見圖2。雖然以上數據不能全面反映我國高校圖書館口述歷史人才培養對象情況,但也一定程度反映了當前我國高校圖書館口述歷史人才培養主要以館內人員為主。同時,隨著口述歷史工作不斷拓展,部分高校圖書館口述歷史人才培養范圍還囊括了在校學生、相關教師及工作人員、社區志愿者和青少年學生等,培養對象越來越廣泛。
3.培養方式不斷豐富
當前,我國高校圖書館主要有學術講座、短期業務培訓、交流論壇、系列培訓班、學術研討會和實踐基地等形式。在筆者本次調研的15家圖書館中,其中13家圖書館主要通過學術講座、短期業務培訓、交流論壇等形式開展口述歷史人才培養,成為我國高校圖書館口述歷史人才培養的主流形式。不過也有部分高校圖書館通過系列培訓班、學術研討班和實踐基地等形式開展口述歷史人才培養,而且數量也在不斷增多,占比在不斷提升,這說明了我國圖書館口述歷史人才培養的方式在不斷豐富。
4.培養內容兼具理論和實踐
當前,我國高校圖書館口述歷史人才培養的內容既有口述歷史理論方面,如有些培訓班講授口述歷史學的形成與發展、口述歷史概念、口述歷史價值及作用、口述歷史倫理問題等,也有口述歷史業務實踐方面的,如有些培訓班講授口述歷史項目策劃、口述歷史項目訪談及技巧、口述歷史資源采集、口述歷史資源保存和口述歷史資源管理等。在口述歷史人才培養中,我國高校圖書館越來越重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如西南交通大學圖書館針對大學生志愿者提供了內容豐富的培訓,既邀請了專家講授口述歷史發展歷史等理論問題,還邀請經驗豐富的口述歷史項目負責人重點介紹口述歷史采集的業務流程和技巧,提升了口述歷史志愿者的理論與實踐水平。因此,從培養內容看,我國高校圖書館口述歷史人才培養能夠兼具理論與實踐兩個方面。
5.培養支撐體系尚不健全
從師資隊伍角度來看,相較于美國有著較為強大的專兼職教師隊伍,在本次調研中,發現我國高校圖書館口述歷史人才的培養主要由圖書館資深館員、口述歷史專家學者和相關專業教師等以學術講座、學術研討、業務培訓等形式進行,尚未建立穩定的專兼職口述歷史教師隊伍;從資金支持角度來看,相較于美國建立了類型多樣的激勵機制,我國高校圖書館口述歷史人才培養的資金主要來源于圖書館經費和口述歷史項目基金,其他渠道的資金來源較少;從培養機制角度來看,相較于美國已建立完善的人才培養機制和出臺人才培養方面的政策,我國高校圖書館口述歷史人才培養機制還有待進一步建立健全。由此來看,目前我國高校圖書館口述歷史人才培養支撐體系還需進一步完善。
三、研究建議
1.進一步提升圖書館的重視度
隨著我國已有越來越多的高校圖書館機構開展口述歷史工作,口述歷史人才培養在我國圖書館口述歷史工作和館藏資源建設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據筆者調查了解,美國已有幾十所高校圖書館機構開展了口述歷史人才培養工作,并推動了口述歷史工作水平的不斷提高,而在我國高校圖書館中開展口述歷史人才培養的高校圖書館僅有十幾家,且尚未形成完善的培養機制。因此,筆者建議我國高校圖書館應進一步提升對口述歷史工作的重視度,積極通過各種方式開展口述歷史人才培養,采集豐富的口述歷史資源,為不斷豐富和優化我國高校圖書館館藏資源提供人才支撐。
2.不斷拓展培養對象的范圍
當前美國高校口述歷史教育對象和范圍越來越廣泛,不僅為美國高校內部口述歷史人才培養做出了重要貢獻,也在美國各領域口述歷史人才培養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受其啟發,筆者認為,一是我國高校圖書館首先要以館內和所在高校口述歷史人才培養為重點,優先考慮將館內人員和校內學生納入口述歷史教育范圍;二是我國高校圖書館在開展各種形式的口述歷史教育活動中,可適當考慮館外和校外口述歷史相關人員受教育的需求,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積極為外部人才培養提供服務;三是我國高校圖書館可與當地研究機構、檔案館、博物館和社區等開展合作,為口述史研究與實踐提供口述歷史師資、口述歷史資訊和實習機會等全方位的口述歷史教育支持。
3.進一步提升培養方式的多元化
美國高校圖書館不僅針對相關學員開設短中期培訓,還針對口述歷史領域某一具體主題展開集中研討交流會,也針對部分學生群體開設口述歷史必修課和選修課,此外還針對在校學生和研究學者開設學士學位或碩士學位等高層次教育。相較而言,我國高校圖書館口述歷史人才培養的方式還較為單一。因此,我國高校圖書館不僅可以發揮其館藏資源、專業人才、館所場地等優勢,嘗試開展口述歷史專題講座、培訓和專題研討等,還應發揮口述歷史研究和專業人才優勢,組織館內口述歷史相關學者和專家為學生開設口述歷史課程,或考慮將口述歷史教育融入相關課程教育,教授口述歷史專業知識。此外,我國高校圖書館還可以考慮與歷史學院系或圖書情報檔案學院系進行合作,嘗試在高校開設口述歷史專業,開展口述歷史本科或碩士學位教育,培養口述歷史高層次人才。
4.積極打造立體化的支撐體系
當前,我國高校圖書館尚未建立穩定的專兼職口述歷史教師隊伍,口述歷史人才培養的資金來源渠道較為單一,尚未形成固定的口述歷史人才培養機制。美國作為口述歷史工作較為成熟的國家,強大的師資隊伍力量、多渠道的教育激勵資金、完善的人才培養機制等為其高校圖書館口述歷史人才培養提供了多維度的支撐。筆者建議,一是有條件的高校圖書館可考慮在校內或館內選拔優秀的口述歷史工作者和研究者組建一支專業的教職人員,結合口述歷史培訓、工作坊和口述歷史課程等開展口述歷史人才培養,亦可聘任外部的口述歷史專家學者作為兼職教職人員,并鼓勵其積極參與校內的口述歷史人才培養活動;二是我國高校圖書館可借鑒美國經驗,進一步拓展資金來源渠道,吸引社會組織機構和愛心人士的資助,獲取更多的資金支持;三是圖書館相關政府主管部門應積極關注口述歷史研究,制定和提供有利于圖書館口述歷史資源建設的政策。同時,高校圖書館應不斷建立完善人才培養機制,為口述歷史人才培養提供立體化的支撐體系。
作者:高冕 盧祖丹 單位:河海大學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