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8-31 22:21:23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專業技術資格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一、申報評審時間
1、全省高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委員會、省直中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委員會受理申報評審材料的時間為8月15日至9月15日;各市中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委員會,以及市、縣初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委員會受理評審材料的時間由各市人事局根據實際情況具體規定。
2、9月份起為全省高、中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委員會開展評審活動時間。各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委員會應在今年12月31日前完成全部評審工作。
二、評審條件
今年申報、評審,仍執行年以來我省頒布的高、中級專業技術資格條件和*省人事廳《關于深化我省職稱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見》(粵人發〔*〕178號),以及省人事廳、省教育廳《關于我省教師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工作貫徹執行粵人發〔*〕178號文的通知》(粵人發〔*〕108號),并對以下有關申報條件進行調整或補充說明:
(一)學歷資歷條件
1、申報、評審初級專業技術資格,仍執行國家頒布的各系列(專業)人員專業技術職務的試行條例或省的資格條件。
2、中專畢業,取得小學(幼兒園)一級教師資格后,從事專業技術工作6年及以上,可申報、評審小學(幼兒園)高級教師資格。
(二)外語條件
(1)專業技術人員申報評審中、高級專業技術資格,凡有外語要求的,須按國家人事部全國職稱外語等級考試適用范圍的規定,報名參加相應等級的考試(政策規定可免考的除外)。專業技術人員憑年及以后人事部外語等級考試成績合格證書(或年*省職稱外語考試合格成績單),可申報評審相應級別專業技術資格,不受證書有效期的限制。同時調整*省人事廳《關于深化我省職稱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見》(粵人發〔*〕178號)、*省人事廳、教育廳《關于我省教師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工作貫徹執行粵人發〔*〕178號文的通知》(粵人發〔*〕108號),屬外語條件傾斜范圍規定內的專業技術人員,參加全國職稱外語相應等級考試,取得上述兩文件規定的外語傾斜分數線以上的成績,可申報評審相應級別的專業技術資格,取消當年有效的限制。
(2)從今年起,凡通過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協會組織的BFT考試的人員,可憑BFT考試成績合格證書,申報評審高、中級專業技術資格,其中,通過BFT(A)級者,可申報評審高級專業技術資格;通過BFT(I)級者,可申報、評審中級專業技術資格。
(3)轉換系列評審的專業技術人員,申報、評審與轉崗前同檔次專業技術資格,現資格是通過評審或認定取得的,可免試職稱外語。
(4)行政區劃變動地區(縣轉區)的專業技術人員,凡變動前報名參加了全國職稱外語等級考試,且取得有效成績的,在有效期內,可憑合格證或外語成績通知單,按變動前所屬縣及以下相關政策申報、評審相應檔次的高、中級專業技術資格。過了有效期的,應按現行政區劃和申報專業技術資格的檔次報考相應等級的職稱外語考試。
(5)*年全國職稱外語等級考試各語種及類別、級別的合格標準均為60分(試卷滿分為100分)。
(三)計算機應用能力和計算機網絡應用條件
除執行粵人發[]81號文的有關規定外,取得博士學位,或計算機專業專職教學的專業技術人員,申報、評審可免試計算機應用能力或《計算機網絡應用》。
(四)繼續教育條件
按照《*省科技人員繼續教育規定》參加繼續教育學習,并提交完成繼續教育的有效證明。
(五)對考取國家職業資格的人員,按國家有關規定可聘任為中級專業技術職務的,符合申報條件,可申報晉升高一檔次的專業技術資格。
三、評審委員會
全省高、中級評審委員會要按照《*省高、中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委員會評審委員庫管理暫行辦法》(粵人發〔〕101號)的規定,組建或調整評審委員庫,做好入庫委員的培訓及證書頒發工作,隨機抽取評審委員組成年度評審委員會,開展評審工作。凡未按要求組建評審委員庫,或評委會組成人員不是從評審委員庫中隨機產生的,其評審結果無效,并追究該評委會日常工作部門或單位的責任。
四、評審辦法
(一)今年仍按照*省人事廳《關于印發〈*省高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暫行辦法〉的通知》(粵人職〔〕17號)、《關于印發〈*省中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暫行辦法〉的通知》(粵人職〔〕3號)有關規定執行
(二)受理材料要求
1、各受理申報評審專業技術資格材料的單位,應及時對照相關政策規定,認真審核;凡符合要求的,應按時報送。
2、對不符合要求的材料或在評前公示中發現問題的材料,應寫明存在問題,及時退回。對在規定時間內補齊或更正材料重新申報的,應抓緊審核,及時辦理。凡公示后經核實舉報問題屬實無誤的,一律不予報送;對舉報問題一時難以核實的,可如實注明,先行報送,后在評審期間經調查核實舉報屬實的,評委會不予評審;已獲得評審通過的,評審結果無效,撤消已取得的資格。
3、凡送審的申報材料一律要求密封,并加蓋騎縫章,確保申報材料的真實性,否則不予受理。評委會不受理的申報材料,須密封并加蓋騎縫章后按原報送渠道退回。
4、申報者持同一職稱外語成績證書申報、評審兩個及以上系列(專業)專業技術資格的,其中一份申報材料應提供國家外語等級考試成績證書或通過BFT考試成績單原件,申報其他專業材料可提供證書復印件(須經省專業技術人員資格考試中心或地級以上市人事局職稱部門或考試機構加具的審核意見)。
5、今年我省申報評審高級工程師(教授級)資格的評審材料除機電專業改報省機械工程學會之外,其余仍按去年報送渠道辦理。評審費交高評委會,評審依照去年的組織辦法進行。
(三)衛生專業的評審范圍、程序按年度相關規定執行
(四)實行公示制度
1、申報前公示。申報、評審高、中級專業技術資格的材料,由申報人所在單位在顯著位置進行公示,接受群眾的評議監督,公示時間不少于7天。申報人員所在單位應認真收集群眾反映的意見和問題,并調查核實。對與事實不符的內容,所在單位應要求申報人剔除或按事實予以更正。公示結束,所在單位應填報《專業技術人員申報專業技術資格公示情況表》,如實反映問題和意見,加蓋公章后作為其申報材料的一部分,按規定程序上報。對拒不更正與事實不符的申報材料的,單位有權拒絕上報。
2、評審結果公示。凡評委會評審通過的人員,應嚴格按照現行規定進行公示,經公示無異議的,報核準和在省人事廳網站上公布名單,發給資格證書。
五、紀律要求
各地、各單位以及職稱管理工作人員(含評委會組成人員)必須嚴格遵守申報評審的有關紀律要求,本著“以人為本”和“客觀、公正、公平、公開”的原則,切實按政策規定辦事,熱誠為廣大專業技術人員服務。
(一)申報評審專業技術資格是專業技術人員的權利,任何地方、單位、個人在審核、受理專業技術人員申報材料時,凡符合申報條件、提交規定材料,或按要求補齊、更正了相關材料的,必須及時辦理,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絕受理或乘機打擊報復;對不符申報條件的材料,要寫明原因,及時清退,不得。
(二)各有關部門必需遵守“加強專業技術資格統一管理”的規定,不得擅自擴大、增加或減少評審范圍、程序、標準和條件。凡違反的,評審結果一律無效。
(三)評委會組成人員在開展評審工作時,要堅持評審標準條件,全面認真細致審議申報人材料,堅持公正、公平、公開原則,客觀準確評價專業技術人員水平和能力,以無記名投票方式確定評審結果。各級評委會主任委員在評審中不得統一評委會評審意見,評委會成員不得投人情票、關系票、交易票,不得打擊報復申報人。
對違反職稱申報評審工作紀律的行為,一經查實,追究有關單位、人員責任。
六、評審信息化管理
(一)今年申報、評審仍使用《*省職稱管理信息系統》,數據上報郵址申報者應如實填寫信息錄入表,各評審委員會日常工作部門要認真做好評審數據的匯總、上報工作,以便準確、及時發放評審通過人員的資格證書,建好各級專業技術人才庫。
(二)今年起,個人申報評審、認定、確認的申報表、信息錄入表等表格可在*省人事廳的網站上下載,材料規格以表格上要求為準。
七、評審收費
按省人事廳《轉發省物價局<關于調整專業技術資格評審費標準的復函>的通知》(粵人職〔〕45號)規定的有關收費標準執行。
(二)專業及級別范圍:臨床醫學、預防醫學、藥學、護理、技術專業分為初級資格(含士級、師級)、中級資格。全科醫學專業起點為中級資格。
(二)考生應考時,須攜帶黑色墨水筆、2B鉛筆、橡皮。無聲無文本編輯功能計算器。
(三)初、中級考試均為客觀性試題,采取閉卷筆答方式。
(四)高級統計師資格考評結合試點考試為主觀性試題,采取開卷筆答方式,考生可以攜帶相關紙質參考書籍、資料。
(五)題型分為四種: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判斷題、綜合應用題。
(六)題量:總題量為90題,卷面滿分為120分。
關于考試大綱
2010年度的資格考試,考試科目不做調整,但各考試科目的考試目的和考試基本要求執行新修訂的考試大綱。報考人員可登錄國家統計局網站“統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專欄(網址http://stats.省略/tjzyjszgks)瀏覽查詢。
2010年度的統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與往年相比,第一,考試科目沒變;第二,初級資格考試兩個考試科目的考試模塊未做調整;第三,中級資格考試《統計基礎理論及相關知識》科目的考試模塊未做調整;第四,中級資格考試《統計工作實務》科目的考試模塊由三個調整為兩個,即:將原考試大綱中的《國民經濟統計》,《統計分析與寫作》合并為《統計工作實務》模塊;取消原考試大綱中的《計算機應用基礎》模塊,新增《統計法規》模塊。
關于考試用書
申報人:
年 月 日
茲保證 同志確系本單位正式在職在崗職工,經審核,其所報材料屬實。如有隱瞞,我單位愿承擔相應責任。
根據上級專業技術資格申報工作的部署,集團公司人事部下發文件,并在集團公司網站上公告。基層各單位(含機關各部室、公司、中介機構,下同)應以適當的形式及時向有關專業技術人員予以公開告知。
公開告知的主要內容為:專業技術資格條件、標準;申報程序;申報材料及時間要求。
二、專業技術資格的申報程序及公示制度
申報專業技術資格實行個人申請、民主評議、公示、所在單位考核推薦、集團公司審核推薦、評委會評審、集團公司審批下文的工作程序。
1、個人申請。一般由個人向所在單位口頭申請。對不符合申報條件的人員,所在單位應及時告知申請人。
2、民主評議。所在單位召集由相關專業人員參加的專門會議,對申報人進行民主評議。對申報初級資格人員評議的人數一般不少于10人,對申報中、高級資格人員評議的人數不少于15人。民主評議應由召集人公布申報資格規定的條件、標準,申報人作個人業務工作報告,與會人員對照申報資格規定的條件、標準以及申報人專業技術工作等方面的實際情況予以評議。
個人業務工作報告應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個人簡歷;專業工作經歷;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任現職以來的主要業務工作;主要業績及獲獎情況;繼續教育與本專業學識水平;論文、論著、譯著等;個人今后努力方向;申報的專業及職級;申報的理由及符合文件規定的條款。業務工作報告的重點為任現職以來的業務工作能力與業績成果。民主評議采取無記名投票。民主評議結果應當眾公開。申報人應回避民主評議。
群眾意見分歧較大者(民主評議贊成票不足三分之二)應由所在單位組織人事部門作出較為詳細的書面說明。報考專業技術資格(執業資格、職業資格)人員不進行民主評議,但必須進行公示。
3、公示。所在單位組織人事部門(含機關各部室、公司、中介機構)應對申報人的學歷、資歷、業績成果、論文、獲獎等申報材料,及所申報的專業資格、目前所從事的專業工作崗位、任現職以來的年度考核、民主評議結果等,在企務公開欄中予以公示,單位有局域網的,同時應在局域網上公示。時間一周。
公示的所有材料要經本單位組織人事部門審核,并注明申報人符合申報、評審條件的條款。未經審核或不屬實的材料不得公示。
公示應注明本單位及集團公司組織人事部門接受舉報的電話。對公示所反映的問題,所在單位組織人事部門應及時核實,未核實的不予推薦。
報送申報材料同時附公示報告。公示報告內容包括:被公示人姓名、公示時間、公示地點、公示內容、公示反映的問題及核實情況。公示報告應由所在單位組織人事部門負責簽字,蓋單位公章。
4、所在單位考核、推薦。考核一般以上一年度考核結果為依據,并結合民主評議意見與公示結果,對考核等次為“良”(稱職、合格)及以上的予以推薦正常晉升,對任現職以來至少有一次考核為“優”的可推薦申報破格晉升。
任現職以來,有下列情況之一的,在規定的年限上延遲申報:(1)年度考核為“中”(基本合格、基本稱職)及以下或受警告處分者,延遲1年以上;
(2)受記過以上處分者,延遲2年以上;
(3)偽造學歷、資歷,剽竊他人成果等弄虛作假者,延遲3年以上。
有下列情況之一的停止考試三年:
(1)偽造學歷或出具各種假證明的;
(2)請人代考或代人考試的;
(3)評卷時發現答卷內字跡不一致或有雷同、抄襲等現象,并經評卷小組認定的;
(4)夾帶、傳遞資料、紙條等或偷換試卷的;
(5)偷看他人答卷或有意給他人抄襲;
(6)利用移動電話、傳呼機等通訊工具作弊的。
上一年度沒有按要求完成專業技術人員年度考核的,不得推薦申報材料。
所在單位組織人事部門應對申報人的學歷、資歷、專業崗位、論文、獲獎、年度考核結果等進行認真審核,并由審核人簽名負責。所有復印件均應與原件核實,并簽署審核意見。業績成果等有關證明材料應由有關部門負責人審核簽名負責,并蓋部門公章。所提交的申報材料應真實、齊全、規范。組織推薦意見應包括申報人任現職以來思想品德、職業道德、履行職責、業務水平等幾個方面。
推薦申報政工專業資格的應蓋單位黨委(總支)公章,負責人簽章。推薦申報其它專業技術資格的蓋單位行政公章,負責人簽章。
所在單位組織人事部門應按要求上報申報材料,不得委托申報人個人送交申報材料。報考專業技術資格(執業資格、職業資格)人員,由所在單位組織人事部門審核、簽署意見、蓋章,負責人簽字。
5、集團公司審核、推薦。集團公司人事部對上報人員進行審核,對所有復印件要審驗原件,年度考核以單位年度上報的考核結果為依據審核。經審核符合申報條件、標準,申報材料真實、齊全、規范的予以推薦,不符合要求的不予以推薦。凡接受個人報名參加專業技術資格(執業資格、職業資格)考試的,基層單位報考人員不再經集團公司人事部審核,個人可直接報名。基層單位組織報考后,應及時將公示報告、報考人員
名單報集團公司人事部;機關各部室、公司、中介機構的報考人員由所在單位審查、公示后,報集團公司人事部審核同意,個人報名。
6、審批下發專業技術資格文件。集團公司評委會評審通過人員資格,經集團公司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職業資格)工作領導小組審批同意,并在集團公司網站上公示一周,無異議后由集團公司人事部下發文件通知。
經組織同意報考專業技術資格(執業資格、職業資格)合格人員,及推薦上報評審通過人員的專業技術資格,在集團公司網站上公示一周,無異議后由集團公司人事部轉發文件通知。未按規定程序申報、報考專業技術資格(執業資格、職業資格),不予下文。
7、退回評審材料。集團公司組織人事部按干部管理權限及時退回評審通過及考試合格人員的申報材料、成績通知單等材料,有關單位應及時歸入本人檔案。評審未獲通過或者職稱工作職能部門不予批復人員的評審材料,凡屬個人提交的證書、證明、業績、成果、論文、等退回申報者;凡涉及有關組織核查、評價和評審組織的結論,包括申報表,只退至單位組織人事部門,保存一年后銷毀,不退回申報者。
8、對違反有關政策規定或者有弄虛作假等行為而評審通過并獲得專業技術資格的人員,一經查實,即予撤消其資格。
三、工作責任制度版權所有
1、專業技術資格申報工作實行分級負責制。
2、沒有按要求規定審核、推薦,有下列情況之一的予以責任追究:
(1)沒有按要求公開專業技術資格申報文件規定,影響個人申報的,給予所在單位組織人事部門負責人、有關責任人通報批評,并經濟處罰200元;
(2)沒有按要求組織民主評議的,給予所在單位有關責任人通報批評,并經濟處罰200元;
(3)沒有按要求公示的,給予所在單位組織人事部門負責人、有關責任人予以通報批評,并經濟處罰200元;
(4)沒有核實公示中舉報申報人有關問題的,給予所在單位組織人事部門有關責任人通報批評,并經濟處罰200元;
(5)推薦材料由于審查不嚴,出現弄虛作假的,取消申報人當年申報資格,并延遲三年申報,有關責任人通報批評,并經濟處罰500元。幫助弄虛作假的,視情節給予有關責任人紀律處分,并經濟處罰500元,給予所在單位組織人事部門負責人通報批評,并經濟處罰200元;
(6)集團公司組織人事部沒有按規定要求審核,出現弄虛作假的給予有關責任人通報批評,并經濟處罰500元;
(7)推薦上報的申報材料沒按要求整理,不齊全、不規范,影響申報人評審的,對所在單位組織人事部門及集團公司組織人事部有關責任人予以通報批評,并經濟處罰200元;
(一)報考條件按國家統計局《關于印發〈統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暫行規定〉及其實施辦法的通知》規定執行。
(二)考試報名按屬地原則進行。先由本人提出申請,按規定填寫報名表,并交本人近期免冠正面照片一寸2張。經所在單位和主管部門審查同意,并由主管部門匯總后統一在規定時間內到指定地點報名。
(三)報名時間全省統一定為*月*日至*日(雙休日除外)。省直單位和駐杭中央部屬單位、部隊的統計人員由所在單位統一到杭州市統計局辦理報考手續。各市、縣(市、區)報名地點由各級考辦確定并公布。
(四)各級人事、統計部門對報考人員的資格要進行認真審查,并在報名表有關欄目內簽署意見、加蓋印章。
二、報考人員專業工作年限的計算
(一)專業工作年限是指取得相關學歷前后從事本專業工作時間的總和,其截止時間為2009年12月底。
(二)原從事與統計工作相近的其他經濟工作的專業工作年限,可連續計(換)算成統計專業工作年限。
三、考試時間及考點設置
(一)考試日期定為2009年10月25日。
初級專業技術資格考試時間及科目為:
上午9:00—11:30統計學和統計法基礎知識
下午2:00—4:30統計專業知識和實務
中級專業技術資格考試時間及科目為:
上午9:00—11:30統計基礎理論及相關知識
下午2:00—4:30統計工作實務
(二)考點設置。全省中初級資格考試考點一律設在各設區的市政府所在地條件較好的中學或其他專業學校。考場人數一般按30人或25人設置(5人以下不單獨設置考場),特殊設置需要說明情況。
四、其他
(一)各地務請在5月底前將中初級考試報名資料通過《人事教育在線處理系統》的“中級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和“初級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功能模塊分別錄入或導入數據庫,7月底前編排好考場設置,9月底前做好準考證的核發工作,10月20日左右做好試卷接卷工作,10月21日之前上報值班人員姓名、職務和值班電話等工作。
(二)考務費收取標準仍按浙統考辦1號文件規定執行。各市考辦在報名結束后一個月內,統一上交省考辦。匯款地址及賬號如下:
單位:浙江省省級機關會計核算中心
賬號:33001619880056618170
001藥學
002中藥學
003護理學
004口腔醫學技術
005放射醫學技術
006臨床醫學檢驗技術
007病理學技術
008康復醫學治療技術
009營養
010理化檢驗技術
011微生物檢驗技術
初級(師)考試專業
代碼 專業名稱
012藥學
013中藥學
014護理學
015中醫護理學
016口腔醫學技術
017放射醫學技術
018臨床醫學檢驗技術
019病理學技術
020康復醫學治療技術
021營養
022理化檢驗技術
023微生物檢驗技術
中級考試專業
代碼 專業名稱
024全科醫學
025內科學
026心血管內科學
027呼吸內科學
028消化內科學
029腎內科學
030神經內科學
031內分泌學
032血液病學
033結核病學
034傳染病學
035風濕與臨床免疫學
036職業病學
037中醫內科學
038中西醫結合內科
039普通外科學
040骨外科學
041胸心外科學
042神經外科學
043泌尿外科學
044小兒外科學
045燒傷外科學
046整形外科學
047中醫外科學
048中西醫結合外科
049中醫肛腸科學
050中醫骨傷學
051中西醫結合骨傷科
052婦產科學
053中醫婦科學
054兒科學
055中醫兒科學
056眼科學
057中醫眼科學
058耳鼻咽喉科學
059中醫耳鼻喉科學
060皮膚與性病學
061中醫皮膚與性病學
062精神病學
063腫瘤學
064腫瘤內科學
065腫瘤外科學
066腫瘤放射治療學
067放射醫學
068核醫學
069超聲波醫學
070麻醉學
071康復醫學
072推拿(按摩)學
073中醫針灸學
074病理學
075臨床醫學檢驗學
076口腔醫學
077口腔內科學
078口腔頜面外科學
079口腔修復學
080口腔正畸學
081計劃生育
082疾病控制
083公共衛生
084職業衛生
085婦幼保健
086健康教育
087藥學
088中藥學
089護理學
090內科護理
091外科護理
092婦產科護理
093兒科護理
094中醫護理
095口腔醫學技術
096放射醫學技術
097核醫學技術
098超聲波醫學技術
099臨床醫學檢驗技術
100病理學技術
101康復醫學治療技術
102營養
103理化檢驗技術
104微生物檢驗技術
105消毒技術
(二)申報專業:建筑材料、建筑學、城鄉規劃、結構、暖通、電氣、給水排水、燃氣、巖土、風景園林、建筑智能化、材料檢測、樁基檢測、房屋安全鑒定、城市照明、道路與橋梁、工程監理、質量監督、工程造價、咨詢、招投標、建設工程管理、測量、隧道工程等。
二、申報條件
(一)政治素質、職業道德要求
遵守國家法律和法規,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符合規定的學歷、資歷要求,年度考核均為合格(稱職)以上。
出現下列情況之一,在規定的年限上延遲申報。
1.年度考核基本合格(基本稱職)及以下或受警告處分者,延遲1年以上。
2.受記過以上處分者延遲2年以上。
3.重大工程質量、安全事故的主要負責人,延遲3年以上。
4.偽造學歷、資歷,偽造申報材料,剽竊他人成果等弄虛作假者,延遲4年以上。
(二)學歷、資歷要求
必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獲得本專業或相關專業以下學歷(學位),經考核合格,可初定建設工程工程師(建筑師、城市規劃師)資格:
(1)博士研究生學歷(博士學位)。
(2)碩士研究生學歷(碩士學位),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3年以上或我取得非本專業專科以上學歷、取得助理工程師資格后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滿5年,參加市住房和城鄉建設主管部門組織的專業測試或答辯成績合格。
2.大學本科學歷(學士學位)或大學專科學歷(本專業),取得助理工程師資格后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4年以上。
3.在企業工作,取得本專業(相關專業)本科學歷、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滿5年,或取得本專業(相關專業))專科學歷、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滿8年,或取得本專業(相關專業)中專學歷、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滿15年,非本人原因至今未取得助工資格的,可由本人申請、單位或人事機構核實后直接申報。
4.非本專業專科以上學歷、取得助理工程師資格后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滿5年,或非本專業中專學歷、取得助理工程師資格后從事本專業技術工作滿10年,參加市建筑工程主管部門組織的專業測試或答辯成績合格。
5.取得助理工程師資格后,業績顯著(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市(區)級科技進步(及相應獎項,下同)二等獎1項以上獲獎項目的主要完成人(以個人獎勵證書為準)。
(2)省優秀設計(及相應獎項,下同)三等獎1項以上,或市(廳)級優秀設計二等獎1項以上,獲獎項目的主要完成人(以個人獎勵證書為準)。
(3)省優質工程獎1項以上,或市優質工程獎2項以上獲獎項目的主要完成人(以個人獎勵證書為準)。
(4)取得1項以上發明專利或2項以上實用新型專利,并轉化為生產力,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5)市(區)級以上的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優秀科技工作者.
(三)繼續教育要求
按照《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條例》的相關規定,取得市人社部門2012-2015年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4門公需科目合格證;未參加公需科目學習人員,可登錄“市專業技術人員服務網”或“市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網“進行網上學習、考試。
(四)計算機應用能力要求
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計算機專業大學專科以上學歷。
2.取得省專業技術人員信息化素質培訓考核合格證,或取得全國專業技術人員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核)規定科目[必須完成三個科目(模塊)的考試,其中“中文Windows操作系統”和“計算機網絡應用基礎”為必考科目(模塊),其他科目(模塊)可任選的合格證(職稱計算機成績長期有效)。
3.參加全國計算機軟件專業技術資格(水平)考試,成績合格。
4.截止申報專業技術資格的上一年年底,男滿55周歲、女滿50周歲的專業技術人員須參加省統一組織的職稱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成績不作合格要求(提供人事考試部門出具的成績證明)。
三、評審條件
(一)專業技術工作經歷要求:
符合規定的學歷,資歷或取得相關專業的職業資格后,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從事城鄉規劃的工程技術人員,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作為主要完成人,承擔縣(局)級以上城鄉規劃類科研項目1項以上,并通過鑒定;作為參與完成人,參與縣(局)級以上城鄉規劃類科研項目2項以上,并通過鑒定。
(2)參與承擔完成市(區)級以上城鎮體系規劃(區域規劃)、城市總體規劃1項以上,或縣級以上城市詳細規劃、近期建設規劃、專項規劃等3項以上,或主持(組織)并完成鄉鎮、村莊的各類規劃5項以上。
(3)參與編制市(廳)級以上的標準、規范、規程,并已頒布實施(以相關部門確認、頒布實施的文件為準)。
2.從事工程(建筑、結構、巖土工程、裝飾裝潢、風景園林、城市道路與交通、給水排水、城市燃氣、供熱通風與空調、電氣、建筑智能化、材料檢測、建筑材料等)設計(設計審查)、科研的工程技術人員,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作為主要完成人,完成縣(局)級以上科研項目1項以上,并通過鑒定;作為參與完成人,參與完成縣(局)級以上科研項目2項以上,并通過鑒定.
(2)作為主要完成人,完成1項市(區)級重點工程或中型工程,或2項小型工程或丙級巖土工程的單體設計(總圖設計或同類項目的審核與設計交底工作);作為參與完成人,參與并完成2項市(區)級重點工程或中型工程,或3項小型工程或丙級巖土工程的單體設計(總圖設計或同類項目的審核與設計交底工作)。
(3)作為主要完成人,開發具有較高水平的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新材料1項以上,或推廣應用具有較高水平的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新材料2項以上;作為參與完成人,參與開發具有較高水平的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新材料2項以上,或推廣應用具有較高水平的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新材料4項以上。
(4)獨立解決了本專業范圍內1個以上比較復雜的技術問題;作為參與人,參與解決了本專業范圍內2個以上比較復雜的技術問題。
(5)參加編制市(廳)級以上的標準、規范、規程或標準圖集,并已頒布實施。
(6)作為完成人,獨立完成5個類別以上的專項檢測項目(除見證取樣類檢測外的)和備案類檢測項目檢測工作,或2項大型、5項中型、10項小型以上工程項目質量檢測方案(含樁基檢測、主體結構檢測等)的制定并全過程實施。
3.從事工程(結構、巖土工程、風景園林、城市道路與交通、給水排水、城市燃氣、供熱通風與空調、電氣、建筑智能化等)施工、維護維修或技術改造的工程技術人員,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作為主要完成人,完成縣(局)級以上科研項目1項以上,并通過鑒定;
作為參與完成人,參與縣(局)級以上科研項目2項以上,并通過鑒定。
(2)作為主要完成人,完成1項以上市(區)級重點工程或中型工程,或2項以上小型工程或丙級巖土工程,或2項以上技術改造項目的施工;作為參與完成人,參與并完成2項以上市(區)級重點工程或中型工程,或3項以上小型工程或丙級巖土工程,或3項以上技術改造項目的施工。
(3)作為主要完成人,開發具有較高水平的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新材料1項以上,或推廣應用具有較高水平的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新材料2項以上;作為參與完成人,開發具有較高水平的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新材料2項以上,或推廣應用具有較高水平的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新材料3項以上。
(4)參與編制市(廳)級以上的技術標準、規范、規程或標準圖集,并已頒布實施。
(5)參與完成已頒布實施的省級以上施工工法,取得效益(以相關部門確認、頒布實施的文件為準)。
4.建設投資管理、施工、中介咨詢(含質量監督、工程監理、安全鑒定、工程造價、咨詢、招投標等)及建設管理單位中,從事建設工程科技管理的工程技術人員,有職業(崗位或職業水平認證)資格要求的,必須具有該職業(崗位或職業水平認證)資格,并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作為主要完成人,完成縣(局)級以上工程科研項目,承擔其中1項二級課題(專題或專項)實施方案和技術報告編寫,并通過鑒定;作為參與完成人,參與完成縣(局)級以上工程科研項目,參與其中2項二級課題(專題或專項)實施方案和技術報告編寫,并通過鑒定。
(2)作為主要完成人,完成1項以上市(區)級重點工程或中型工程,或2項以上小型工程、丙級巖土工程、技術改造項目的全過程的科技管理;作為參與完成人,參與完成2項以上市(區)級重點工程或中型工程,或3項以上小型工程、丙級巖土工程、技術改造項目全過程的科技管理。
(3)從事房屋安全鑒定的工程技術人員,承擔并完成1項以上的危險房屋鑒定,或民用建筑可靠性鑒定,或工業建筑可靠性鑒定,或抗震鑒定,或火災鑒定項目;參與完成2項以上的危險房屋鑒定,或民用建筑可靠性鑒定,或工業建筑可靠性鑒定,或抗震鑒定,或火災鑒定項目。
(4)從事建設工程抗震管理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參與并完成1項以上中型工程、2項以上小型工程的設計或建設管理工作,或獨立完成1個中心地震避難場所或2個固定地震避難場所的設計或建設管理工作。
(5)解決了建設工程管理中疑難問題,提出了2條以上創新管理的政策、措施或建議。
(6)參加編制市(廳)級以上的技術標準、規范、規程或標準圖集、并已頒布實施。
7.參與完成已頒布實施的省級以上施工工法,取得效益(以有關部門、頒布實施的文件為準)。
(二)業績、成果要求
符合規定學習、資歷,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縣(局)級科技進步三等獎以上獲獎項目的主要完成人(以個人獎勵證書為準)。
2.市(區)級以上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和優秀科技工作者。
3.在專業技術管理崗位取得顯著成績,2次以上受到市(區)級以上行業主管部門表彰者。
4.市(廳)級以上優秀設計和勘探方案獲獎項目的主要完成人。
5.市(廳)級以上優質工程1項以上的主要完成人,或市(廳)級以上優質工程2項以上的參與完成人。
6.作為主要完成人,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新材料1項以上,成果達到行業先進水平,或成功地推廣應用具有較高水平的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新材料2項以上,并取得較大的社會、經濟效益;作為參與完成人,參與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新材料2項以上,成果達到行業先進水平,或參與推廣應用具有較高水平的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新材料3項以上,并取得較大的社會、經濟效益。
7.解決建設工程管理中復雜的疑難問題2項以上,或在處理工程質量、安全事故或工程隱患中措施得當、效果顯著,或提出了2條以上創新管理的政策、措施,取得的效果得到市(區)級以上政府主管部門認可或推廣。
8.作為主要完成人,取得1項以上建設工程領域的發明專利或2項以上實用新型專利;作為參與完成人,取得2項以上建設工程領域的發明專利或3項以上實用新型專利,且已實施并轉化為生產力,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在本條(一)(二)(三)(四)(五)款涉及的獲獎項目中起重要作用的科技管理人員,須有獲獎單位和本單位的證明。
(三)論文、著作要求
符合規定的學歷、資歷,發表、出版、撰寫本專業有一定水平的論文(第一作者)、著作(主要編著者)、專業文章等,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1.出版本專業著作1部(本人撰寫2萬字以上)以上。
2.在市級以上期刊發表或在市級以上學術會議交流有學術價值的論文2篇以上。
3.為解決較復雜的技術問題而撰寫的有一定水平的專項研究報告、技術分析、技術總結、立項研究(論證)報告2篇以上。
四、報送材料內容和要求
(一)材料內容
1.《專業技術資格評審申報表》一式2份。
2.“市申報建設專業中級資格人員情況簡介表”(用A3紙打印)一式2份。
3.“市申報建設專業中級資格人員情況一覽表”(用A3紙打印,一人填寫1份)。
4.《個人申報專業技術資格誠信承諾書》
5.學歷證書、學位證書、專業技術資格證書和聘書的原件及復印件。仍從事專業技術工作退休人員的單位聘用合同。
6.省專業技術人員信息化素質培訓考核合格證,或全國專業技術人員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合格證,或計算機專業大專學歷(含以上)證書。
7.2014年、2015年度《專業技術人員年度考核表》
8.《繼續教育證書》原件、參加繼續教育的有效證明材料。取得注冊執業資格的人員,需提交執業資格證書及注冊登記證書原件及復印件
9.反映主要工作經歷、業績的專業技術工作總結和證明材料
10.專業技術論文或專(編、譯)著原件及復印件。
(二)材料要求
1.“專業技術資格評審申報表”封面上的“申報評審專業(學科)”欄填寫的內容應與一覽表、簡介表的“專業類別”一致,報送材料內容要與申報評審的專業(學科)一致。表格用A3紙正反面打印,用騎馬釘式從中間裝訂。
2.學歷、資歷、工作經歷和業績成果等均截止到2015年12月31日。
3.技術工作總結要全面、客觀地反映本人任現職以來的技術工作情況、技術學術水平。要求分為五部分:個人簡歷;參加繼續教育情況及目前的學識水平;主要工作業績及獲獎情況;論文、論著、譯著等情況。
4.業績證明材料包括反映專業能力和業績的項目建議書、設計圖的圖簽(含項目名稱、規模、日期以及申報者在該項目中的作用、地位等)、施工合同、技術交底資料、施工組織設計方案、反映確保工程質量和施工安全技術措施的相關材料、項目(課題)鑒定報告、竣工驗收資料、預決算書及審計報告、監理實施細則、分項或隱蔽工程驗收證明、招投標文件、房屋鑒定資料、獎勵證書、專利證書、成果鑒定報告等。
5.論文、論著。在季刊雜志發表的論文、論著須附封面、目錄、前言、有關編審人員的說明、出版刊號,以及申報人參與編寫章節的全文、申報人撰寫的文章全文等復印件,復印件應由單位蓋章。
6.報送的紙質材料除本文第三條1、2、3項外,均須按檔案目錄順序裝訂成一冊(膠裝),裝訂成冊的材料必須有反映材料內容及頁碼序號的目錄。各單位人事部門負責對報送材料要認真把關,審核人必須在提供的復印件上簽字并加蓋審核人所在單位公章。
7.申報材料須經公示程序。申報人所在單位或人事機構要將申報者的學歷、資歷、業績成果及考核結果在一定范圍進行公示(時間7個工作日),以便接受社會監督。
8.申報材料全部打印,申報手續要完備齊全,材料裝訂要規范。凡不符合要求的申報材料將不予受理。
五、報送程序、時間
各單位將申報人員的材料匯總后報市建管局綜合科報送材料截止時間:2016年5月20日。
報送材料地址:市建筑工程管理局405室。
聯系人:
1 項目背景
專業人員專業技術資格申報、評審涉及廣大專業技術人員的切身利益,也是各級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實施人才培養戰略的重要手段。經過多年的實踐,江蘇省建設工程系列專業人員專業技術資格管理已經形成申報、審核、分類、匯總、評審、票決、公示等一整套較為規范完整的工作體系,但每個環節均采用傳統的人工處理模式,存在工作量大、易出錯、分析能力弱等較多問題。建立一套符合建設工程專業技術資格申報、評審和管理要求的信息系統已是專業技術資格業務管理工作的當務之急,將對促進公平正義、方便申報人、減少成本、提高效率有著積極的意義。
2 總體架構
采用J2EE技術,基于Windows2003/2008 Server操作系統,Oracle 11g數據庫、Weblogic應用服務器進行開發,集成了MyBatis、Spring、Ajax、Pentaho、Mondrain等開源框架,具有優秀的穩定性和強大的擴展能力,滿足業務不斷擴充和靈活變化。
3 核心功能
建設工程專業技術資格電子化評審平臺建設的目標是利用先進的網絡通信技術、計算機技術、安全保障技術、構建全省專業技術資格評審服務系統,實現專業人員專業技術資格管理的信息化、數字化、陽光化、自動化等,使專業技術資格評審更為高效、經濟、安全、方便、快捷。通過制定統一的評審工作流程與操作規程,使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工作更加科學、規范、協調和統一,減少評審工作自由裁量權,避免人為因素干擾,提高評審工作的科學性,構建更加公平、公正的評審環境。
3.1 申報電子化。申報人員可以通過互聯網,在平臺上隨時隨地進行專業技術資格申報、提交和修改,不再需要拿著紙質材料來回奔波于專業技術資格管理部門,大大方便了申報人,提升了申報效率。
3.2 評審網絡化。通過電子化評審平臺,小組評委和執委會專家一律在平臺上完成資格條件審查、現場答辯、小組討論投票、大組會討論、大組投票等全部評審工作,實現紙質材料評審向網上評審的轉化,同時對評審工作進行全程自動記錄。
3.3 票決自動化。小組投票和大組投票均通過平臺的自動票決功能進行統一投票,在組織人員的全程控制下,由系統自動生成票單供專家進行投票,自動對票單進行實時統計,并同步將投票結果公布,完全排除人工處理環節。
3.4 抽查隨機化。評委評審結束后,通過平臺可以按照需要對評審材料進行隨機抽查,并對發現的評審質量問題進行進一步核查處理和過程追溯。
3.5 分析智能化。平臺可以對申報和評審過程的每個環節和評審結果進行自動數據統計,形成多級分析匯總數據,通過報表、KPI、OLAP等多種方式,對申報評審工作、專業技術資格人才庫等進行決策分析。
3.6管理協同化。通過省、市兩級平臺,實現了全省專業技術資格管理機構在預審、終審等不同環節的工作統一協同,實現了初級、中級和高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屬地化管理下的申報材料,評審結果等專業技術資格數據的充分共享。
4 項目創新
4.1 多源異構數據關聯應用
為了建立全省完整的專業技術人才庫,加強不同領域專業技術人員信息的互聯互通和整合應用,省住建廳對建設工程專業技術資格申報信息庫進行了充分共享,提供了多種開放信息共享接口,與其他專業技術人才信息庫形成充分對接,同時與權力陽光運行系統、優質工程評審系統、建設工法評審系統、執業資格注冊系統、建設領域信用平臺等上下環節的信息系統進行關聯應用,為提升建設領域的整體信息質量和業務處理效率提供支撐。
4.2 PDF文件切割傳輸顯示技術
申報人的申報材料繁多,在系統中產生的PDF申報材料文件也比較大,在審核和評審過程時,容易造成網絡傳輸顯示時等待時間很長。針對此問題,系統研發了PDF文件動態切割引擎,當超過指定頁數或大小的PDF文件需要傳輸顯示時,系統在后臺自動判斷,根據需要使用PDF文件動態切割引擎將其切割成若干個較小頁碼的PDF文件流,或者轉化為更小格式的圖片文件流,然后再進行網絡傳輸和顯示,這樣可以在不影響查看效果的前提下,大幅提升文件顯示速度。
4.3 PDF相似性比對顯示技術
申報人在填寫申報材料時,會盡量多的填寫業績材料,以往專家在評審申報材料時,需要人工去比對、剔除部分雷同的業績材料,來保證評審的正確性,這個對于紙質材料來說,工作量巨大,而且比對覆蓋面非常有限。
對此,系統采用針對申報材料PDF文件的相似性自動比對技術,判斷可疑的相似業績材料,在PDF文件上動態高亮顯示,對專家進行提醒,并可以一目了然的調看相關業績材料,大大減少了比對工作量。
系統在相似性比對時,首先會自動識別出材料中對應的項目信息、獲獎信息、論文著作信息等,然后進行分類相似性比對。對于項目信息和論文著作信息,自動與其他人的相關信息和歷史申報信息進行比對;對于獲獎信息,首先平臺中存儲的歷史主要獎項庫進行信息比對,比對獎項名稱、獲獎人和時間,然后再與其他人的獲獎信息和歷史申報的獲獎信息進行比對。
進行相似性比對時,系統采用條件隨機域CRFs模型來建立比對算法。首先根據歷史信息建立項目名稱、獎項名稱等這些內容的特征詞庫,然后根據特征詞庫對文本進行快速識別和分段分詞,然后與其他人的相關信息和歷史申報信息進行分段匹配,自動計算文本的相似度,最后根據匹配的相似度以及時間、單位等輔助信息來綜合判斷,當某個業績與另一個業績的相似度達到指定閾值時,則認為其屬于雷同業績材料,在專家查看時給予高亮警示。
5、項目應用
5.1突顯嚴謹性
通過4大核心環節,充分體現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所有申報材料實施評審前公示,從源頭筑起預防作假的第1道防護墻 ;評審采用相似業績自動比對和警示,評審全程留痕,對破格晉升人員采用A/B角評審等方式,保證了評審的客觀公正,在評審過程中筑起第2道防護墻;采用隨機抽查方式,監督檢查專家評審質量,并將專家評審行為記入信用檔案,充分體現評審的公正性,筑起第3道防護墻;評審結果在平臺上統一公示,接受全社會監督,筑起第4道防護墻。
5.2應用便捷性
充分體現優質、便捷 、高效的服務原則。電子化申報縮短、簡化了申報程序,提高了效率。對申報人采用引導式填報模式,避免了信息誤填、缺填和同一信息的重復填報;通過網絡信息交互,大大縮短了往返于申報人所在地與專業技術資格管理部門之間的時間;采用平臺公告、短信通知、QQ群答疑等多種方式將所有應該公開的信息,包括評審進程,及時告知申報人,為申報人提供了高效,便捷,優質的服務。
5.3 體現科學性
充分體現科學、嚴謹、效率的評審原則。網絡化評審,自動化票決,隨機化抽查,對破格晉升人員實施A/B角評審,建立獲獎項目數據庫,對申報人申報業績實施智能化查詢和相似性比對、警示,對專家評審質量進行監督抽查,采用評審前后兩段公示接受全社會監督,充分體現評審工作的科學、嚴謹。網絡信息技術的應用,將評審專家從查找、比對、摘錄、謄寫、簽字確認等繁雜重復的手工操作中解放出來,聚焦于對申報人專業技術水平的研判,提高了評審質量,提升了評審效率。平臺的應用縮短了三分之一的評審時間。
5.4資源節約性
二、認證受理級別:汽車診斷、汽車營銷領域受理見習工程師、工程師、高級工程師、資深工程師4個級別,汽車管理領域受理工程師、高級工程師、資深工程師3個級別。
三、申請材料提交
需要提交的申請材料種類及相關要求詳見《汽車工程師專業技術資格認證非持證認證工作細則》、《汽車工程師專業技術資格認證持證認證工作細則》、《汽車工程師專業技術資格認證申請材料認定工作細則》和《汽車工程師專業技術資格認證外語水平與計算機應用能力認定工作細則》。以上文件可在應用與服務分會網站(WWW.省略)下載,也可向應用與服務分會秘書處索取。所有申請材料要求提交一套紙質材料,其中認證申請表、專業技術工作總結、評審論文另外提交一份電子版。
申請材料準備好后,紙質材料請郵寄至北京市宣武區蓮花池東路102號天蓮大廈四層馬立港(收),郵編:100055;認證申請表、專業技術工作總結、評審論文的電子版材料請發送至,郵件主題請注明申請人姓名、所申請專業領域和級別。注意:認證申請表上需貼本人一張彩色兩寸標準證件照,另提交一張同樣的備用。
四、入會申請
汽車工程師專業技術資格認證是中汽學會面向會員開展的一項服務,所以申請人必須是中汽學會個人會員。之前不是會員的申請人,可在提交認證申請的同時提交入會申請。入會申請表可在應用與服務分會網站下載,也可向應用與服務分會秘書處索取,如咨詢具體入會詳情,請與韓偉聯系,電話:63345599-837。
五、費用繳納
1、認證費用額度及繳費時間:見習工程師級別300元/人,工程師級別400元/人,高級工程師級別500元/人,資深工程師級別600元從。在提交認證申請時一次性繳納,對未能通過評審的人員,已繳納的費用不退還。
2、會費額度及繳費時間:60元從/年(原則上一次性繳納五年會費共計300元);在提交入會申請時一次性繳納。
2010 IBIS專題會議程序已確定
第10屆IBIS國際車身行業專題研討會會議程序在董事David Lingham和主席Chris Mann先生的確認下已經成型。“通過多次會議,我們已與全球市場建立了廣泛聯系。目前全球車身行業最為關注的問題是:行業標準、汽車技術及社會責任方面的立法問題。2010 IBIS會議方案、演講者名單的演變充分體現了這一點。我們必須把2010 IBIS作為行業變革的催化劑,使每一位關注行業未來的代表們確實成為行業發展與進步的引路人。”
經濟傾斜的關鍵時刻
E7新興經濟體的成長及影響力還沒有廣為人知,今年IBIS以專家對E7新興經濟體與G7大型經濟體的觀察和對比而開場,內容將涉及對車身修復行業的影響,誰會受到影響,為什么要與E7合作,如何與快速發展的市場展開合作等。
保險公司和行業標準
米切爾國際公司行業關系副總裁Greg Horn先生,將為本次IBIS會議帶來專業保險索賠知識方面的演講話題。Greg Horn先生在加入米切爾之前,曾任通用汽車金融公司材料定損索賠副總裁,之前他還在國家格蘭奇保險公司擔任材料定損程序主管。保險公司是碰撞修復行業主要的資金支付者,因此在行業標準的推動中,它將成為重要的影響力量并起到關鍵作用。蘇黎世金融服務公司北美地區汽車業主管Bob Tschippert先生,將以專家的視點、從保險公司的角度分析行業對于新標準的需要。Bob最近被任命為蘇黎世新成立的汽車卓越中心北美地區的負責人。他在保險行業有26年工作經驗,與汽車經銷商、獨立維修廠、碰撞維修業務、零部件運營及車輛回收等建立了廣泛工作關系。
有凝聚力的方式
IBIS為世界各地的行業領導者及影響力人物提供了獨特的聯絡平臺,同時為行業內的國際問合作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暫定為“使標準標準化”主題會議上,我們高興地請到主持人Quintin Cornforth先生,英國汽車銷售聯盟前總裁、CAPA歐洲分部項目經理,并為Thatcham公司帶來巨大成功。
車身行業另一個熱門話題是網絡現象。無論是獨立維修廠、聯合維修廠、授權修理廠還是合作性修理廠,它們如何影響行業,在行業標準執行方面,是獲益者還是設障者?針對這一主題主持人將分析:誰在關注網絡,什么可行/不可行,修理網絡為市場帶來了什么,以及行業標準深刻內涵等,他還將探討碰撞修復行業各大企業不同的網絡形式對企業發展的作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