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知識講座匯總十篇

時間:2022-06-15 15:37:10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健康教育知識講座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篇(1)

血脂異常是動脈粥樣硬化、心絞痛、心肌梗死、腦梗死、腎損害等動脈栓塞性疾病的獨立危害因素。為了加強對社區居民血脂異常的危害及防治的教育,我們在社區對部分居民進行了血脂知識健康教育講座,并對講座前后的情況進行了自身對照的現場試驗,現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曹家渡某社區居民42人,男23人,女19人,年齡21~77歲,平均(50.88±9.75)歲。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占26.2%(11人),中學占59.5%(25人),大專及以上占14.3%(6人)。

1.2 方法 2007年7月對42位社區居民進行健康教育課前問卷調查,隨后進行血脂異常知識講座,通過簡單、通俗易懂的畫面,講述總膽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對身體的影響,以及飲食與血脂的關系、煙酒對血脂的影響、降脂藥物治療的常識等。并現場回答問題、討論等,講座結束后再進行健康教育課后問卷調查。

2 結果

2.1 居民聽講座前對血脂與健康認識情況 參加講座者既往曾測過血脂的30人,占71.43%。講座前對血脂與健康的認識情況見表1。從表1看,居民對于血脂對健康的影響有一定的認識,66.7%的人認為血脂對健康有較大影響或很有影響;對飲酒與血脂的關系,92.9%的認為有影響。但在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對健康的影響方面存在較大誤區,當問及“血脂高就是吃得飲食不當引起時”,81%的人認為是;對降脂藥的能否長期服用問題上半數以上的人(57.1 %)持否定態度。

參加講座者講座前正確知道每日吃鹽量的占31.0%,每日吃油量占7.1%,回答錯誤和不知道的分別占69.0%、92.9%。表1 居民聽講座前對血脂與健康的認識情況

2.2 參加講座前后社區居民對血脂認識的比較 參加講座后,社區居民對血脂認識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表2是參加講座前后社區居民對血脂認識的比較,從表2看,講座前后居民對血脂中LDL對身體健康的影響的認識、對飲食與血脂的關系、藥物降血脂治療、每日吃鹽、油量方面的認識差別有非常顯著性;血脂對健康的影響、TC 高對身體有不良的影響差異有顯著性。表2 參加講座前后社區居民對血脂認識的比較注:*差異有顯著性,**差異有非常顯著性

轉貼于

3 討論

血脂是人體中一種重要的物質,有許多非常重要的功能,但是不能超過一定的范圍。高血脂是指血中膽固醇(TC)和/或甘油三酯(TG)過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過低,現代醫學稱之為血脂異常[1]。如果血脂異常,容易在血管壁上沉積,逐漸形成小斑塊(動脈粥樣硬化),這些“斑塊”增多、增大,逐漸堵塞血管,使血流變慢,嚴重時血流被中斷。這種情況如果發生在心臟,引起冠心?。话l生在腦,會出現腦中風;如果堵塞眼底血管,將導致視力下降、失明;如果發生在腎臟,會引起腎動脈硬化,腎功能衰竭;發生在下肢,會出現肢體壞死、潰爛等。

血脂異常的發病是一個慢性、隱匿過程,輕度血脂異常通常沒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覺,較重的會出現頭暈目眩、頭痛、胸悶、氣短、心慌、胸痛、乏力、口角歪斜、不能說話、肢體麻木等癥狀,最終會導致冠心病、腦中風等嚴重疾病,并出現相應癥狀[2]。

合理的飲食是治療血脂異常的有效和必要的措施。但由于人體內的脂肪大約66%由體內自己合成,僅33%來源于食物。體內幾乎所有的器官均可以合成膽固醇,但主要還是在肝臟和小腸,幾乎70%~80%的膽固醇有肝臟合成。肝臟合成的膽固醇是形成高脂血癥的主要原因。本次講座后居民對飲食與血脂的關系有了較正確的理解(χ2= 6.920, P=0.009)。

血脂異常病人的飲食要有節制,每日攝入的食物能量以維持正常體重的需要為準。盡管目前使用的降脂藥物均有一定的副作用,但在飲食治療無效時,仍要考慮藥物治療。血脂異常經過嚴格飲食控制3~6個月后,血脂水平仍明顯增高的,特別對于中老年人和有其他危險因素(如高血壓、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史等)存在者必須給予藥物治療。藥物治療期間仍應堅持飲食治療。降脂類藥很多,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病人應多運動,可以促進體內多余脂肪的消耗。

本次健康講座通過從血脂的形成、危害、防治措施,讓社區居民了解到血脂異常是可防可治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他們的文化程度及理解能力的不同,掌握的程度也各異,特別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最終他們對血脂知識的了解還有待于進一步觀察。

【參考文獻】

篇(2)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13―0039―01

做好健康教育工作是進行疾病預防的首要條件。多年來我院在做好兒童健康教育工作的同時,通過各種手段向家長進行了各種形式的兒童保健及健康知識的傳播活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加強組織管理

1.為了使健康教育工作有重要保證,我院建立了充實的組織機構,并且每2~3年改組一次。組長由主管院長擔任,副組長由醫務室主任擔任。組員由保教科科長、教研室主任、教師代表、醫務室成員及相關人員組成。

2.為了使健康教育工作在我院持久開展,并且落實到位,我院制定了健康教育制度,每年制定了健康教育工作計劃,并且每年年終進行工作總結。由于有制度做保障,使我院健康教育工作納入常抓不懈的軌道,并且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二、提高為幼兒健康服務的能力

提高教職工的健康教育素質及專業化素質是提高健康服務能力的核心要素。因此,要使教育者的健康素質首先得到提高,才能去教育兒童,通過教育者的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地提高兒童的健康素質。多年來我院在教育全院教職工提高健康素質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如通過宣傳欄、黑板報、校訊通、園內網、發宣傳資料、出《保健――橋梁》刊物、開講座、試卷問答、網絡研修、舉辦各種培訓班等方式,對全院教職工進行了兒童衛生保健、健康教育知識及操作技能方面的培訓,提高了培訓質量和全院教職工的綜合素質,近三年來共培訓保教人員1200多人次,年培訓率達85%左右。

三、利用各種傳播媒體做好健康教育知識宣傳活動

利用各種傳播媒體可增強宣傳教育活動的針對性、有效性和吸引力,形成家庭、保育院、社會的教育合力,營造關注兒童健康、重視兒童衛生保健的氛圍。

1.為了使全院教職工及幼兒的健康知識知曉率有效提高,我院征訂有《幼兒教育》《學前教育》《早期教育》等二十多種刊物,供教職工翻閱,還有醫務室自編刊物《保健――橋梁》;并逐年為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添置電腦及校園網絡,其經費占有很大比例;還制作了兒童健康教育活動光盤和衛生保?。ㄉ恚┙】倒獗P;每周兩次定時為幼兒播放動畫片,使幼兒逐步懂得用餐營養知識及其他小常識,以利于幼兒生長發育。

2. 多渠道發放健康教育資料,對全院教職工、各班及家長發放健康教育資料,三年來共發放健康教育資料3600份,口腔保健知識宣傳資料840份,眼保健知識宣傳資料830份,兒童補鈣知識宣傳資料450份,“保健――橋梁”刊物300份,傳染病防治知識宣傳資料820份,麻腮風防治知識宣傳資料840份,手足口病防治知識宣傳資料1600份,健康行為歌宣傳資料820份。

3. 廣泛開展多種多樣的健康教育宣傳活動,做好家園共育。多年來我院十分重視健康教育宣傳活動,通過黑板報、宣傳欄、刊物、開家長座談會、專題講座(衛生保健知識講座,眼保健講座,耳保健講座,營養知識講座,預防接傳染病防治知識講座,口腔衛生保健知識講座、兒童意外事故預防與處理等)、家長開放日等活動,使全院教職工及家長的健康教育知識知曉率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為我院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奠定了基礎。

四、建立檔案,并對教師進行保育保健工作技能操作考核

我院針對院內體弱兒、肥胖兒、行為異常兒童開展家園互動,建立專案、聯系檔案和管理記錄,并且每年有針對性地對教師進行保育保健工作技能操作考核。

五、有效評價

做好形式多樣的健康評價,了解健康教育的適宜性、有效性,并調整和改進工作,提高保教質量。其評價工作有:家長問卷調查;兒童生理方面的整合和個案評價,如兒童生度發育評價;營養調查、五官保健等方面的評價;健康教育活動課后評價;教師考核評價;統計處理的信息資料等。

六、活動難點

1.部分衛生行政及教育行政部門對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影響了健康知識的普及、促進。

2. 家園共育有待于加強,尤其是家長的健康素養需要盡快提高。

篇(3)

1 工作方法

1.1確保健康教育及促進的得到保障

健康教育工作由院長親自抓,分管院長具體負責。院領導重視健康教育和健康的促進工作,督促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和完成,要求各崗位樹立開展健康教育責任感和使命感,并提供大力支持。保證健康教育與促進的經費足額到位,使健康教育宣傳內容豐富、形式多樣。

1.2加強居民健康知識宣教及慢性病病人管理

1.2.1依托“愛心健康教育學?!焙透哐獕骸⑻悄虿【銟凡?,對社區居民和慢性病病人通過講座方式進行健康教育,包括公民健康素養66條、糖尿病知識講座、孕期保健知識講座、高血壓知識講座、心血管知識講座、腦血管病防治知識、膽囊炎膽石癥、酒精性肝硬化知識講座等。利用對慢性病回訪時間,把健康教育與促進作為一項重要內容,開展針對性的干預[1]。

1.2.2醫療服務進牧區、社區:通過義診形式為社區、牧區百姓進行健康體檢(托老所、周邊嘎查索木、街道居委會等)。

1.2.3傳染病防治宣傳日活動:發放宣傳單、義診、咨詢,利用宣傳日活動,加大對結核、艾滋病等防控宣傳力度,針對乙肝等其它傳染病,加強門診宣教,并針對高發人群給予重點宣教。。

1.2.4社區服務站每月舉辦慢性病知識講座,每月更換健康教育宣傳板內容,發放健教處方,口頭宣教等四種方式進行健康宣教。

1.2.5愛心健康教育第二課堂:與南區街道辦事處合作,利用其機構上的優勢和我院技術資源優勢,更廣泛地為廣大南區居民提供更優質的、更實效的、更規范的健康教育服務。將不定期的根據實際情況和需要開展流行病學、傳染病學、院前急救知識,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簡單防護,以及國家醫療政策的培訓。每年召開一次居民座談會,虛心聽取居民對健康教育的意見和要求,并根據實際反饋情況,本著什么內容更有效、更科學、更貼近人民群眾,老百姓更需求的原則,調整講座計劃和內容。

1.2.6深入轄區各大單位站所開展公民健康素養66條及“健康四大基石”等宣教活動。

1.3院內職工健康教育。

1.3.1全院職工健康教育培訓:每季度一次,有教案有筆記。

1.3.2院內職工業務培訓:為了提高醫護人員的業務素質,為了獲得臨床醫學新進展,對院內職工進行多途徑培訓,要求有筆記,字跡工整,便于鞏固和領會。(1)業務知識培訓:以科室為單位,根據具體專業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業務知識培訓,注重實用性業務的提高,增強服務患者和居民的本領。(2)傳染病防治知識的培訓:每月一次,由感控科負責安排。(3)醫學法律法規培訓:每月一次,醫務科負責安排。(4)科內帶教:具有主治醫師資格的醫生在科內進行臨床診治指導,利用早交班、早查房隨時帶教,要求實習生或見習生以及新職住院醫師不滿三年者均要有上級醫師帶教筆記備檢;院部利用業務查房進行帶教工作。

1.4針對門診病人、住院病人的健康教育。

1.4.1門診病人就診時由醫生進行健康教育。(1)門診醫生由于就診病人數量較多,可給予口頭的針對其疾病進行相關的健康教育工作,并有選擇性地發放健康教育處方。有發放登記本,患者或家屬簽字;(2) 導診臺:導診護士發放健教處方,負責回答病人提出的問題,并給患者提供專科技術信息;

1.4.2住院病人健教:(1)入院時由接診護士作入院須知介紹(介紹完畢可由患者或家屬認定簽字);(2)住院期間由醫生、責任護士針對病情實施健康教育(口頭形式);(3)發放健康教育處方:①上級衛生主管部門印制的有54余種:小兒肺炎防治、孕期衛生指導、中風等;②我院制定的健康教育處方有11種:急性心肌梗死的自救、得了高血壓怎么辦、痔的形成及預防、糖尿病等;③蒙文健教處方5種;(5)進行出院指導和電話回訪:口頭指導與書面指導書相結合。內科患者住院用藥手冊、內科出院指導書總計11種、外科手術疾病出院指導書7種(石膏固定、顱腦損傷、疝修補、胰腺炎病人、肛腸手術、闌尾炎術后)、婦科正常分娩出院指導、剖宮產分娩出院指導和出院后電話回訪。

1.5健康教育宣傳櫥窗4塊:門診每月更換一次,康復病房每季度更換一次內容,宣傳內容通俗易懂、實用性強,各期均留有底稿。

1.6電視、VCD光碟:靜點室、產科病房、兩個社區衛生服務站備有VCD光碟,播放《健康之路》、《電視門診》等健康教育宣傳片,宣傳內容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針對性。

1.7控煙健康教育。

1.7.1加強控煙健康教育工作,辦公室、走廊、大廳明顯處張貼控煙標志。

1.7.2成立控煙督導組,不定時抽查,履行獎懲制度。

1.7.3病區設立無煙區、吸煙區。

1.8加強重點人群及院內職工健康促進。

1.8.1對轄區內65歲以上的居民及糖尿病、高血壓病人每年進行一次健康體檢,定期隨訪,進行動態干預。開展老年飲食、運動、情緒調整、合理用藥及老年人自身傷害的防護等知識宣傳。

1.8.2每年開展婦女病普查工作,根據疾病譜排序開展定向的宣教活動。開展經常性孕期保健促進活動,通過講座、隨診、座談會,推廣科學的保健常識。

1.8.3兒童保健方面:重點做好計劃免疫接種的同時,加強兒童保健工作,毫不懈怠地抓好兒童四病的預防,做好“421”管理。

1.8.4對學校及托幼機構要開展宣傳教育,如正確刷牙、合理用眼、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以及青春期的心理教育等。

1.8.5對中心職工每年開展健康體檢,建立健康檔案,動態管理。

2評價及分析

2.1發放轄區居民健康知識問卷,居民健康知識知曉率較三年前提高了5.1%。

2.2對照65歲以上老年人年度體檢,雖然位居前五位疾病,高血壓、脂肪肝、高血脂、膽囊炎、冠心病發病率沒有明顯下降(考慮氣候及以往長期生活習慣所致),但是高血壓、糖尿病控制率各明顯提高。

2.3對轄區鐵路站段1430名職工三年調查結果對照,排在前五位的健康危險因素為缺乏鍛煉、高鹽飲食、超重或肥胖、生活與工作緊張、吸煙,均有顯著改善,對合理飲食、適當鍛煉、戒煙限酒、平和心態的健康理念接受并努力實施者達79%。

2.4高血壓、糖尿病發生年齡趨于年輕化,但是40-55歲之間群體健康行為依從性遠遠低于60歲以上群體,分析原因:(1)低齡段群體從事工作,參加健康活動少,對相關知識的了解少于高齡段群體;(2)低齡段群體自身身體素質較好,早期自覺癥狀不明顯,自身重視程度低,容易錯過飲食、運動控制的良好時機[2]。

2.5轄區內無傳染病爆發,開展過三輪兒童計劃免疫效果監測均達標。

3結論

不論是健康、亞健康人群,還是患病群體,也不論人從孕育、出生到成長、衰老的每個階段,健康干預都會對其健康產生重要的意義,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承擔著這項艱巨的任務,我們不僅要重視健康干預這項工作,也要不斷探索,尋求更為有效地方法和途徑,更好地作用于靶器官,提高轄區居民健康指數。

篇(4)

二、 健康教育內容

1. 做好健康教育資料的發放及信息回饋。

2. 積極開展健康教育知識講座,宣傳健康教育知識,緊密抓住居民所關心的健康問題和所需的健康知識,以宣傳健康知識和健康理念。

3. 結合衛生主題宣傳日,在群眾中開展公眾健康咨詢活動,提高群眾對健康知識的認識。

4. 根據轄區內常見病、多發病以及季節性多發病等特點,進行相應的健康教育和宣傳。

5. 做好檢查指導和效果評價,要定期對健康教育工作進行檢查指導,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完善健康教育活動執行過程中的各種活動記錄和資料收集整理,對健康教育工作進行總結和評價。

三、 活動時間與形式

一月份:教育重點是開展冬季節慢性病預防知識宣傳,活動形式以健康教育講座及板報宣傳為主。

二月份:教育重點是兒童佝僂病防治知識,要求父母合理安排兒童膳食、預防佝僂病的發生,活動形式以健康教育講座及板報宣傳為主。

三月份:結合三八婦女節,結核病防治日,重點宣傳女性生殖健康知識,結核病防治知識,活動形式以街頭宣教、板報宣傳,發放宣傳資料和公眾健康咨詢活動為主。

四月份:針對目前高發的禽流感H7N9進行防控知識培訓?;顒有问揭越】到逃v座,發放宣傳資料和板報宣傳為主。

五月份:結合國際勞動節、世界無煙日、碘缺乏日、世界高血壓日等,重點宣傳吸煙有害健康,高血壓病防治,職業衛生等宣傳,活動形式以健康教育講座和公眾健康咨詢活動為主。

六月份:結合國際兒童節,世界禁毒日,重點開展兒童保健,遠離宣傳,活動形式以健康教育講座和公眾健康咨詢活動為主。 七月份:通過板報宣傳,重點宣傳夏季養生保健知識及意外傷害防范。

八月份:結合母乳喂養宣傳周,在計劃生育和婦女門診宣傳母乳喂養,宣傳預防接種知識和傳染病知識,開展健康教育知識講座。 九月份:結合全國愛牙日、老年節,重點開展老年病防治知識,冠心病預防教育,活動形式以健康教育講座為主。

十月份:結合世界精神衛生日,開展精神衛生宣傳、殘疾人的康復訓練等,活動形式以街頭宣傳和康復指導為主。

十一月份:結合世界糖尿病日,開展糖尿病防治知識宣傳,活動形式以健康教育講座。

篇(5)

學校領導對創衛工作十分重視,把創衛工作擺上了學校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為了使我校認真、扎實、全面、有效的開展創衛工作,我校成立了"創衛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由***校長擔任,副組長由**書記、**副校長和**副校長擔任,成員由學校中層領導、年級組長、教研組長、班主任及衛生保健教師組成,明確工作目標,落實責任。下設創衛工作辦公室,主要負責創衛工作的資料收集、整理和學校衛生工作。對創衛工作,校領導親自抓,創衛辦公室負責整個學校的創衛工作的協調和安排,使創衛工作的各項任務層層落實,任務明確。學校要求各個機構及相關人員嚴格按照制定的計劃開展工作,做到有目標計劃、有檢查評比、有總結表彰,同時將工作責任落實到每位教職員工。

學校對創衛工作非常支持。校級領導經常過問、指導創衛工作。本年度學校安排了三次全校性個人衛生和環境衛生大檢查,幾位校級領導帶頭行動,并積極落實、檢查。在檢查中對存在問題的處室明確提出,提出尖銳的批評,并責令當場改正。校級領導分工明確,責任到人,教學校長主管健康教育,總務校長主管學校的環境衛生。

二、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良好氛圍

創衛工作是一項社會性很強的系統工程,但僅靠領導重視是遠遠不夠的,只有把全校師生真正發動起來,形成全面動員、全體師生員工齊動手的態勢,營造良好的氛圍才能從根本上保證創衛工作的落實,保證創衛工作的持續發展。為此,我們采取了以下措施和做法來加大宣傳力度,讓廣大師生能了解創衛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并積極參與到創衛活動中來。

1、強化了輿論宣傳。學校利用校、團、班會、"國旗下講話"等形式,充分利用學校廣播站、健康教育墻報、班級板報等宣傳陣地,向廣大師生宣傳各種衛生小常識,幫助師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學校設置有健康教育專欄,每月一次;各班一學期3-4期關于創衛的黑板報。

2、舉辦衛生健康知識講座。以專題講座等形式對學校師生進行創建衛生城市宣傳,并開展相互監督活動、爭創衛生標兵及創建文明衛生校園實踐活動。幾年來,學校根據季節的變換、上級布置的任務等定期舉辦各種專題的知識講座,如"中學生防近視知識講座"、"中學生青春期衛生知識講座"、"防控非典知識講座"、"心理健康知識講座"、"校園紅絲帶講座"等等。通過這些活動,更有效、更深入的進行創衛宣傳活動。

3、分發衛生健康知識宣傳材料。如"健康知識"小冊子、《學校健康教育實施細則》、健康行為實際操作說明、《教研簡報》創衛專刊等等。通過這些宣傳活動,廣大師生對創衛工作有了更深入的認識,自覺地參與到活動中來,同時又把這些知識帶入家庭,影響他人,服務社會。

4、組織教職工和學生廣泛開展愛國衛生、城市管理、環境保護、消防、道路交通等法規的宣傳教育和義務勞動。使教職員工和學生的城市衛生、衛生保健、疾病預防、交通知識知曉率達到95%以上。

三、加強健康教育,搞好衛生工作。

學校創衛工作在全面抓緊抓好的基礎上,重點是抓好健康教育工作。學校將健康教育列入學年度教學工作計劃,并保證課時,開課率。教師、教材按要求落實。學校利用?!督】到逃穼谛麄鹘】到逃WR,搞好校園凈化、美化工作,積極做好學生的衛生防疫工作,使我校健康教育和學校周邊環境達到國家衛生城市的要求。

具體表現在:

1、初中三個年級均開展健康教育課,由生物教師和政治教師兼任健康教育教師。選用規定教材及教學參考。嚴格保證了課時安排為0.5課時/周,嚴格保證了開課率達到100%。做到了有課時、課本、教師、教案、考核評價。其中初一、初二年級側重于健康教育方面,而初三年級則側重于心理健康教育。通過幾年以來的課程開展,學生普遍反響良好。能夠在健康課上學習到許多非常有用的知識。幾年以來學生的考核評價資料完整,書面考核成績全部達標。學生健康知識知曉率達100%,健康行為形成率90%以上。

高中各年級根據具體情況開展每月一次的健康教育知識講座,由我校生物課教師主講,通過講座活動的開展,使高中學生無論是在生理健康方面還是在心理健康方面都獲得了有益的知識補充。

2、我校選用陜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健康教育教材,所用教具、掛圖完全達到教學的要求。

3、各教室共裝8只以上日光燈管,每個燈管為40W,整個教室共計至少320W,符合教室安裝6-10只40W日光燈的標準。黑板采用特制鐵皮制成,1999年由市教育局直接招標購買,至今使用完好,無裂縫、無反光、無眩光、書寫清楚。

4、學校課桌椅是由市教育局統一指定的廠家供應。符合國家頒布的衛生標準(GB7792-87)。

5、學校因為基建,自2000年后,無食堂。學生和教職工飲用水由西安市東安公司供給。水質檢測合格。

6、學校教學樓內男生廁所有57個蹲位,女生廁所有80個蹲位,在校學生1185名,612名男生,573名女生,學生與廁所蹲位數遠遠高于國家標準(男40:1,女20:1)。

7、各年級健康教育教師根據學校教學計劃中有關健康教育的要求,制定具體詳實的教學計劃,在具體教學的過程中進度與計劃內容相符,教學中概念明確,邏輯清楚,板書工整。運用啟發式教學等多種教學手段。語言生動感人,并善于理論聯系實際。在學期結束的時候根據情況寫出詳細的教學總結。

8、教案嚴格按照規定書寫(包括課時、課題、教學目的、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具、教學內容及過程、教學小結等八項內容);此外,教案書寫無概念錯誤、書面整潔、簡練。按課時備課,按教學計劃進行。學校在期中考試和期末考試前進行兩次檢查。

9、學校積極開展教學研究。我校20055學年度出外接受培訓達4人次,如"中小學心理咨詢與健康教育教師培訓班"、"校園紅絲帶培訓"、"心理咨詢培訓"等。此外,健康教育教師還通過組內集體備課、教研活動以及上觀摩課的形式極大限度的提高了健康教育教師的個人基本功。健康教育教師人均學年度接受培訓完全達到要求的120學時以上的標準。

10、學校每年多次利用宣傳欄、家長會、班隊會、校園廣播、衛生小報以及環保小報等多種形式向學生和家長宣傳不同內容的衛生保健知識。

11、學校每月由校醫和政教處聯合,對學生的個人衛生進行檢查。按照頭發、指甲、面部和衣著四項,組織班干部,由各班生活委員統計,造表上交。所有原始資料保存完整齊全。

12、政教處制定有早操和課間操的檢查評比辦法,由政教處組織實施檢查,各班主任以及各任課教師督促、配合。檢查評比資料詳實完整。

13、2005學年度,學生除事假以外的原因造成的缺課共447節,缺課率為3.9‰。

14、教師辦公室地面和墻壁干凈清潔,嚴格做到無煙頭、無紙屑、窗明、桌椅凈、物品擺放整齊。

15、經過一年的努力,我們做到了學校校園無雜草、無亂丟廢棄物、無痰跡、無污水洼地、無亂寫亂劃,學校廁所無臭、無蚊蠅蛆滋生、無亂拉亂尿、無亂寫亂劃。

四、制定規章制度,保證創衛順利進行

為確保創衛工作有序、有效的進行,規范廣大師生的行為舉止,我校創衛辦領導小組充分考慮了本校的具體情況,在廣泛征求群眾意見的基礎上,制定、完善了多項規章制度,如《衛生管理制度》、《學校衛生保健制度》、《****控煙制度》等,各處室、年級組、教研組、各辦公室制定了詳細的創衛計劃。這些制度、計劃把對廣大師生行為的要求規范化。學校把這些制度納入于日常管理工作中,與評先評優工作結合起來,取得了顯著的成效。

五、采取有力措施,保證工作開展

1、由政教處牽頭開展"文明班級"評比活動,內容涉及環境保潔、學生儀容儀表檢查及教室及衛生區的檢查,做到日日有檢查,事事有人管。要求學生穿戴整潔,儀容儀表合乎要求,不亂丟垃圾,不隨地吐痰,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教室布置規范整齊,教室、走廊衛生整潔,天花板無蛛絲、地面無紙屑、痰跡;衛生無死角,廁所天天沖洗,無垃圾,水溝無積泥,無積水。政教處每周評比頒發"衛生流動紅旗",樹立典型,以促進學校的德育工作,使其躍上新臺階。

2、總務處負責校園環境衛生及操場、樓內走廊等的衛生清潔工作。定期到各處室及教師辦公室檢查衛生工作,并及時公布檢查結果,督促存在問題的部門或個人整改。針對今年"愛衛、除四害"工作的部署和安排,按照上級的統一要求,由總務處牽頭,衛生室人員具體落實,在全校范圍內積極開展滅蚊、滅鼠、滅蟑、滅蠅的行動,每次行動都做到有計劃、有布置、有匯報、有總結,落實責任到人,確保行動的順利進行。

3、學校針對師生飲水問題,專門組織討論,審核飲水資質、檢測報告等文件后,決定使用"東安"公司的供水,以保證師生的飲水衛生和安全。

篇(6)

艾滋?。ˋIDS),即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英文名稱為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是人類因感染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后導致免疫缺陷,并發一系列機會性感染及腫瘤,嚴重者可導致死亡的綜合征,迄今為止人類尚未找到預防艾滋病的有效藥物和疫苗,是全球面臨的嚴重公共衛生問題和社會問題。隨著社會生活方式不斷變化,包括性觀念和的變化,使許多青少年成為艾滋病傳播的易感人群。據報道,我國艾滋病感染者已近100萬,感染者中青少年占80%。在校大學生一般都在17~24歲,正是易感人群,并且大學新生處于性觀念的形成階段,缺乏性健康知識、存在無防護措施的、增多等問題。因此,加強大學生艾滋病健康教育具有明顯的重要性與緊迫性。為了相關知識進行普及和找出最適合的健康教育方式,我們特意對某醫藥專科院校的大學生進行了艾滋病相關知識問卷調查,以了解這個具有主觀學醫背景的學生對艾滋病相關知識了解情況,然后進行分組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在課程結束后,再次對相關同學進行問卷調查,對數據進行分析發現大學院校進行艾滋病相關知識的講座和主題討論的方式是最有利于學生對相關知識的全面了解,最有利于艾滋病防御工作的開展的方式。

一、對象與方法

(一)調查對象 為四川省某醫藥專科院校一年級300名在校大學生。對所有調查對象發放問卷,回收有效問卷300份,有效問卷回收率100.00%。調查對象中男生56人(18.7%),女生244人(81.3%);民族:漢族292人(97.3%),少數民族8人(2.7%);家庭居住地:鄉鎮農村235人(78.3%),中小城市57人(19.0%),大城市8人(2.7%)。

(二)調查方法 分兩次進行調查,第一次調查為學生進行艾滋病健康教育前。第一次調查后將這些學生分為3組,每組100人:第一組發放資料讓學生自行學習,為自學組;第二組由學生與同伴相互交流,為同伴教育組,第三組由專業老師進行知識講座并讓學生進行主題討論的方式,為知識講座加討論組。學習后進行第二次問卷調查,分析結果后找出參與度最高、效果最好的健康教育模式。兩次調查均自行設計調查問卷,問卷不記名,除有性別、來源、專業等一般項目外,主要包括艾滋病傳播途徑和預防措施的知曉情況、艾滋病知識來源途徑等條目。由統一培訓的調查員按統一方法和標準對調查對象進行問卷調查。

(三)數據錄入與統計分析 采用Excel2003錄入和數據處理,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描述分析。

二、結果

自學組和同伴教育組的學生提高都很少,提高的方面也主要是基礎知識的知曉情況,而知識講座加上討論的方式學生參與度最高,效果最好,下面主要針對這部分學生進行調查問卷的分析。

(一)大學生對艾滋病常識的知曉情況

健康教育前:在被調查的大學生中,對艾滋病基礎知識知曉率較高,13個答案中有6項準確率達到90.0%左右。如艾滋病是由什么引起的?回答正確269人,占89.7%;艾滋病主要破壞什么系統?正確回答288,占96.0%;艾滋病傳播途徑有血液傳播、性接觸傳播、母嬰傳播?正確回答數為286、282、278,分別占95.3%、94.0%、92.7%。被調查大學生對一些知識有認識,但不夠深入,如國際艾滋病日是哪一天?230人回答正確,占76.7%;艾滋病主要破壞什么細胞?190回答正確,占63.3%。對艾滋病感染窗口期的知曉率,對何時檢測新生兒艾滋病較低這類問題知曉率較低,占18.7%1和48.0%。

教育和討論后:13個答案中有11項準確率達到95.0%左右。如艾滋病主要破壞什么系統、艾滋病傳播途徑有血液傳播、性接觸傳播、母嬰傳播?正確回答均提高到100.0%;艾滋病是由什么引起的?回答正確96.0%;艾滋病主要破壞什么細胞?回答正確占93.0%;對艾滋病感染窗口期的知曉率,對何時檢測新生兒艾滋病較低這類問題知曉率較低,占92.0%和90.0%。

(二)大學生對日常生活中艾滋病的傳播知曉情況

健康教育前:在被調查的大學生中,對日常生活中艾滋病的傳播情況認識較好。

康教育前:在被調查的大學生中,僅有15.7%的學生認為艾滋病病毒攜帶者應該退學;67.7%的學生認為艾滋病病毒攜帶者可以從事食品工作崗位;75.7%的學生認為不可以將艾滋病病人隔離到病愈或死亡;84.0%的學生認為HIV 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應該得到人道主義的幫助;70.7%的學生愿意做預防艾滋病宣傳員去關愛 HIV 感染者或艾滋病人。

教育和討論后:有8%的學生堅持認為艾滋病病毒攜帶者應該退學;50%的學生認為艾滋病病毒攜帶者可以從事食品工作崗位;96%的學生認為不可以將艾滋病病人隔離到病愈或死亡;99%的學生認為HI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應該得到人道主義的幫助;85%的學生愿意做預防艾滋病宣傳員去關愛HIV感染者或艾滋病人。

(四)大學生獲得艾滋病相關知識的途徑

健康教育前學生獲得艾滋病相關知識的主要途徑包括電視、網絡、報紙等;經過健康教育,學生了解了更多的知識,并希望通過學校教育和醫務人員這些專業人士進一步獲得艾滋病更多的知識。大部分學生認為學校艾滋病防治教育不夠重視,宣傳內容過于理論化,形式單一,缺乏長期穩定的教育模式,急需改進,71.3%的學生認為應該把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列為必修課。

三、討論

結果顯示,具有主觀學醫背景的大學生對艾滋病相關知識了解程度較高,但在系統健康教育前對個別知識了解程度不夠,尤其是比較專業的知識如艾滋病感染的窗口期(18.7%)、如何檢測新生兒艾滋病(48.0%)、產道傳播方式(47.3%)。大部分學生對艾滋病病毒攜帶者采取寬容、關愛和幫助的態度,并愿意做艾滋病宣傳員,他們希望從大眾傳媒特別是學校教育上獲得更加專業的知識。

醫學生是未來的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直接組織者和參與者,在今后的工作中將擔負著維護人民健康的使命,他們對艾滋病的認知水平、態度及行為取向直接影響到艾滋病的防治。所以絕大部分學生希望能掌握艾滋病的理論知識、傳播途徑、臨床表現、檢測方法、預防、治療措施和相關政策。他們希望學校更加重視,并開展多途徑的健康教育。

綜上所述,目前大學生對艾滋病相關知識認知情況較好,但缺乏專業性的教育。因此,開展在校大學生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勢在必行。通過我們調查分析的3組學生中,專業醫師的知識講座加主題討論的方式學生參與度最高、掌握相關知識的效果最好,因此,在今后的健康教育中,我們要以知識講座加討論的方式為主,宣傳資料發放、知識競賽、同伴教育為輔的教育方式,多形式多角度的為學生進行艾滋病健康教育,逐步改變學生對艾滋病的恐懼與歧視態度,促使他們建立健康行為模式,從根本上預防艾滋病。

參考文獻:

[1] 施亞華,薛麗.大學生和中專生艾滋病知識、態度和行為的調查[J].現代預防醫學,2004,31(5):773~774.

[2] Huang J,Bova C,FennieKP,et a.l Knowledge,attitudes,behaviors,and perceptions of risk related to HIV/AIDS among Chinese university students in Hunan,China [J]. AIDS Patient Care and STDS,2005,19(11):769-777.

[3] 林蔚,田小兵等.艾滋病健康教育四種方式的對比[J].中國艾滋病性病,2009,4(2):155、163.

篇(7)

近年來,我國積極開展健康教育進社區的活動,這對提高社區群眾的保健意識有很大積極作用。我國《母嬰保健法》也規定了母嬰享有健康的權力,國際也十分重視婦女、兒童的健康問題。因此,應充分利用國內、國際環境的條件,醫護人員主動走進社區,開展社區婦幼衛生服務,以提高婦幼的健康水平。

1開展社區婦幼健康教育工作的意義

社區婦幼健康教育以社區的婦女、兒童作為主要的教育對象,提供疾病保健、健康教育、預防疾病等一系列促進婦幼健康發展的一項連續性、綜合性的服務措施。通過此種方式改變社區婦女、兒童對健康的態度,增強自我保健意識。形成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生活習慣和行為方式,以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社區婦幼健康教育活動的施行是我國重視人們身心健康,服務人們群眾的表現,同時標志著我國的健康教育事業進入一個新的階段。開展社區婦幼健康教育是婦幼衛生事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實現醫學服務到家的需要。同時,這也有利于醫務工作者改善知識結構,樹立社會服務意識,實現經濟與社會的雙重效益。

2開展社區婦幼健康教育的有效方式

由于婦女兒童是社區中比較脆弱的群體,因此成為社區服務的重要群體。開展社區婦幼健康教育不能流于形式,而是應建立長期的、固定的教育計劃。充分利用技術、醫務人員等資源,深入各社區中開展豐富多彩、通俗易懂、內容豐富的健康教育活動。

2.1發放健康宣傳資料發放健康宣傳資料是開展婦幼健康教育最便捷的方式。宣傳資料的內容應根據健康教育的內容要點進行編寫。在編寫宣傳資料前可先進行社區健康問題調查,并結合相關的文獻資料,總結婦女、兒童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健康問題,如慢性疾病的發現與預防、季節性疾病的預防、流行病的預防等,并通過通俗易懂的方式印發在宣傳資料上。另外,宣傳內容還包括對不良的生活習慣、有害身體健康的行為等進行糾正。資料的發放可在患者來院就診時由咨詢臺進行發放,也可由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工作人員在開展大型活動宣傳、對社區居民進行義診和開展健康知識講座時進行發放。除此之外,還可充分利用學校、文化活動中心以及老年活動區等地進行發放。

2.2通過宣傳欄進行宣傳充分利用社區的公共宣傳欄進行健康教育宣傳活動。并安排專人專門管理宣傳欄,定期出版實用性、科學性、知識性強的內容,通過生動活潑的語言、靈活多樣的排版方式、豐富新穎的宣傳內容等充分吸引社區群眾的眼球。

2.3通過媒體進行宣傳媒體因其具有覆蓋面廣、影響力大、受眾廣等獨特優勢,成為開展社區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徑。醫務工作者可通過電視、電子滾動屏、廣播、報刊、雜志等進行健康教育的宣傳工作。

2.4通過知識講座進行宣傳醫務工作者可定期或不定期舉辦健康教育知識講座。邀請具有豐富臨床經驗的專家深入各個社區進行健康教育知識講座。講座的內容可圍繞婦幼關注的問題進行,如0-6歲兒童健康管理、兒童預防接種、疾病預防、婦幼保健等。開設健康講座,能有效帶動社區群眾關注健康保健問題,樹立健康的生活理念,并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提高預防疾病的能力,使社區群眾真正感受到健康教育帶來的益處。

2.5通過應急演練提高群眾處理突發健康問題的能力實踐是檢驗理論的最佳方式。以上所有的宣傳方式都是為了提高社區婦幼群體的保健意識,并提高在日常生活中處理突發健康事件的能力。應急演練則是檢驗人們應急能力的最佳方式。如針對易燃易爆物品或化學物品等的特點,舉行現場緊急撤離、搶險、救援、搶救等演練活動。針對兒童的年齡特點,進行日常安全防護演練;針對傳染病的傳播特點,進行突發疾病的應急演練。通過應急演練提升婦幼群體處理突發疫情和突發安全事故的能力。

3婦幼健康教育的主要內容

在進行健康宣傳時,除了進行與其他健康教育活動一樣的宣傳內容之外,還應考慮婦女兒童身份的特殊性進行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內容。

3.1婚前婚后的健康教育組織社區未婚或已婚的男女集中進行婚前生理知識培訓,培訓講授國家優生優育相關政策和知識,為年輕女性進行各時期的生理特點講解,包括月經周期表現、避孕方法、妊娠早期癥狀和注意事項、最佳受孕時間等。另外,為社區夫妻進行定期的身體健康檢查,以便及時發現和治療疾病。另外,可為社區夫妻制定生育計劃,協助其做好優生優育的計劃。設置家庭電話,以便出現突發健康問題隨時取得聯系。

3.2孕前的健康教育定期組織社區夫妻參加有關孕早期、中期、晚期,妊娠期間生理、心理特點等的專題講座活動。指導孕婦進行飲食營養搭配、心理調節、胎教、保健、母乳等。提醒孕晚期婦女定期行產前檢查,并提前給予其分娩過程中心理和生理方面的健康教育,以讓孕婦提前做好心理準備,緩解緊張心理。另外,建立高危孕婦檔案,安排專人跟蹤提供相關的健康教育咨詢工作。開展孕早期個人衛生、心理和營養保健指導,特別要強調避免致畸因素和疾病對胚胎的不良影響,同時進行產前篩查和產前診斷的宣傳告知。

3.3孕中期的健康教育指導孕16-20周、21-24周進行檢查,評估孕婦的健康狀況和胎兒的生長發育情況。

3.4孕晚期的健康教育開展孕產婦自我監護方法、促進自然分娩、母乳喂養以及孕期并發癥、合并癥防治指導。

3.5產后的健康教育孕婦分娩后,對產婦進行產褥期健康指導如:性保健、避孕、預防生殖道感染、純母乳喂養6個月和新生兒護理健康指導。

3.6“0-6歲”兒童的健康教育指導社區0-6歲兒童建立《0-6歲兒童保健手冊》。有針對性地對家長進行健康教育指導,如:進行母乳喂養、輔食添加、心理行為發育、意外傷害預防、口腔保健、預防接種、中醫保健、常見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導。

4小結

篇(8)

大學生從高中時代的封閉式嚴格管理到大學期間的松散式管理,有一個不適應的過程,特別是大一新生,通常有許多困惑,學習問題、專業問題及人際交往問題,其中較突出的是人際交往,特別是與異性的交往中,往往容易出現偏差和扭曲,甚至出現性犯罪。目前,全國大部分高校都開設了心理咨詢和性健康知識講座。這些課程的設置能較好地引導大學生養成良好心理素質和樹立正確的性觀念。近3年來,本人與從事學生管理工作的高校教師共同在大一學生中開展較系統的性健康知識講座和學習,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 對象與方法

1.1對 象

湖南長沙某學院藝術系和信息系2007屆、2008屆全部大一新生作為研究對象。

1.2方 法

將藝術系學生作為觀察組,信息系學生作為對照組。所有藝術系學生(觀察組)在入校后的第一學年內,均接受性健康知

識教育,學習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聘請省內性學專家來學校進行一次性健康知識講座,專家講課的內容主要涉及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性病預防等。專家在講座時引用許多客觀翔實的材料進行說明和佐證,具有很強的說服教育力。第二種是發放性健康知識的學習資料給學生進行自學,學習資料由第一作者和性學專家一起共同查閱相關資料后匯編而成。其主要內容包括:男女生殖系統的解剖、生理結構、正確戀愛觀指導、婚前有哪些危害、如何應對異性的追求、避孕和性病預防等。每位藝術系學生在完成以上兩種方法學習后,再統一發放調查問卷,要求當場完成上交。未參加學習的信息系大一學生(對照組)也同時完成相同的調查問卷。問卷涉及專家講座和學習資料中的相關內容。

2 結果

兩年共發放調查問卷498份,收回有效問卷494份,其中觀察組228份,對照組266份。觀察組男生104人,女生124人;對照組男生168人,女生98人,兩組男女學生比例有齊同可比性。調查問卷結果見表1~表5。

經過X2檢驗分析,表1統計結果表明,認為對大一期間接受性健康教育有必要的,觀察組為82.9%,對照組為64.3%,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之間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5);表2統計結果表明,觀察組學生不提倡婚前者占85.5%,而對照組學生不提倡婚前者占67.3%,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表3統計結果表明,觀察組對艾滋病傳播途徑完全知曉率為94.7%,而對照組為38%,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表4統計結果表明,對常見避孕知識回答正確率觀察組為55。7%,對照組為33.8%,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表5統計結果表明,兩組大學生對在讀期間關于戀愛三種態度的比較,觀察組和對照組之間無顯著性差異(P>0.05)。

3 討論

本次調查表明,在大學新生中開展性健康教育,可以明顯提高學生對性健康知識學習的必要性的認識,讓學生掌握更多的性病防治、避孕等相關性知識,幫助學生樹立健康向上的性觀念,盡量避免婚前,杜絕未婚先孕。

通過對大學新生開展性健康教育,不僅可以幫助學生了解更多的性健康相關知識,還可以正確引導他們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和婚戀觀,有助于他們身體和心理的健康發育和成長。

篇(9)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城市化、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和生活行為的改變,慢性病人群的數量也在增加,特別是高血壓和糖尿病。提高慢性病人群的健康知識水平,改變其不良生活習慣,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提高生活質量,是目前慢性病防治的重點。健康教育是提高慢性病人群生活質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社區護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我院是綜合性縣級醫院,自2004年起,以慢性病支持小組的模式開展了對慢性病人群的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介紹如下。

1 建立支持小組

首先對慢性病小組的負責護士進行授課技能的培訓,旨在提高社區護士的授課能力及??浦R水平。以“自助互助齊共勉,共同邁進好明天”為主題制作宣傳單,向門診、義診和人戶調查的高血壓、糖尿病患者以及社區居民發放,讓他們了解健康支持小組的活動內容及目的。對通過醫院慢性病轉診系統轉介的高血壓、糖尿病患者進行跟蹤訪視,動員其參加支持小組活動。對參加者進行資料的收集及評估,利用問卷調查的形式了解他們原有的知識、生活習慣、生活方式、飲食習慣、所需知識、最迫切想知道的問題,并對個人相關資料進行匯總登記,如姓名、年齡、性別、電話、地址、文化程度等。由負責護士根據評估資料制定小組全年活動計劃、健康講座的內容和時間表、每次活動流程。制定相關表格,如:組員簽到表、健康信息記錄表或個人健康卡、相關疾病的宣傳單,為每位組員建一份個人健康檔案。

目前我們建立了高血壓支持小組、糖尿病支持小組,每小組30~50人。小組成員多數為老年人,每小組指定1名社區護士負責,并由1名經驗豐富的主管護師擔任二個小組的組長。小組每月進行一次活動,每次1.5~2h,每年一個輪回,對健康知識掌握不理想的組員,動員其繼續參加下一年的小組活動。

2 健康教育的方式和內容

2.1 集體講座二個小組分別進行不同疾病的講座,相近或相同的內容二個小組合并講座。

2.1.1 基礎知識講座(1)高血壓小組:內容包括什么是高血壓、高血壓的癥狀及并發癥、什么人易患高血壓、高血壓的預防等。(2)糖尿病小組:內容包括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的癥狀有那些、高血糖和低血糖的表現及正確的處理方法、合理的治療和合理的飲食對疾病的影響等。讓小組成員能夠進一步地了解和掌握疾病的相關知識,對健康教育能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2.1.2 飲食與營養方面講座(1)高血壓小組:講解合理膳食、限鹽,教會成員定量攝鹽,每人每日食鹽量不超過6g(約啤酒瓶內蓋一瓶蓋),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增加食物中鉀和鈣的補充。減少膳食脂肪,適量增加優質蛋白質,增加含蛋白質較高而脂肪較少的魚類、禽類。(2)糖尿病小組:指導組員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按時定量,均衡飲食,食物多元化,食譜要盡量包括五類基本食物,減少高糖食物及飲品,多食高纖維食物,烹調以清淡為宜,含鹽量高的食物也應避免,減少進食高脂肪、高膽固醇和油炸食品。

2.1.3 運動知識講座(1)高血壓小組:內容包括運動鍛煉的時間選擇、運動的頻率、運動的持續時間及運動的形式。如:指導小組成員運動前要做熱身運動、運動最好要結伴而行,早晨不宜過早,不要做過于低頭彎腰的動作,不要做大幅度快速動作,防止血壓突然升高;冬季運動要注意防寒保暖、增加熱身運動的時間;教會小組成員一些簡單的高血壓防治操、熱身運動操等。指導運動后測量血壓。(2)糖尿病小組:內容包括運動的好處、選擇什么樣的運動、什么時候運動最好、適宜運動的人群、運動的方法與步驟。如:指導小組成員在運動前測血糖,在血糖高于14mmol/L時不要運動;運動要有規律,強度應循序漸進,由低到中;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并合理安排時間;避免高強度運動,防止意外傷害,運動時佩戴胸卡,結伴而行,隨身攜帶易于吸收的碳水化合物食物,如軟飲料、葡萄干,以備出現低血糖情況下食用;穿著舒適合腳的鞋,并注意足部護理;運動會引起食欲增加,消化功能增強,應注意飲食控制;如果進行激烈長時間運動,應監測血糖并注意調整胰島素和口服降糖藥的用量;運動減體重亦應緩慢進行。

2.1.4 治療知識講座 請醫院的??漆t生講課,內容包括正確的服藥方法、按時正確服藥的重要性,集體或個別解答小組成員對藥物治療的誤解,使小組成員能夠掌握服用的方法,了解所服藥物的作用和不良反應,解除小組成員對服藥的誤解并使其能正確服藥。

2.1.5 其他知識講座 根據季節的變化及組員的要求增加部分健康知識講座,如中暑的預防、飲水與健康、常見傳染病及流行病的預防、煙酒對疾病的影響、老年的自我保健、年長者如何預防摔倒等。

2.2 示教 二個小組分別進行,介紹各種血壓計、血糖儀、尿糖試紙的使用,講述血壓、血糖、尿糖的正常值、測量和記錄的方法及注意事項,由已掌握測量方法的前組員協助示教,讓組員互相測量血壓、血糖及尿糖。

2.3 發放印刷品將疾病及每次講座的內容以印刷品的形式制成宣傳單,發放給組員并在中心宣傳專欄擺放,以便社區居民、病人及有需要的人員取看。

2.4 同類病人的小組活動與游戲定期組織小組成員到公園及郊區進行戶外活動,內容包括唱歌、游戲、知識問答等。我們應組員的要求還舉辦了“參觀糖尿病專柜”、“歡天喜地食家宴”、二個小組“共慶重陽節攤位游戲”等活動,使組員更好地掌握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知識。

2.5 健康體檢對小組成員每年進行體檢,體檢結果由專科醫生個別或集體講解、分析,對有需要的人給予調整治療方案。

3 體會

通過運用支持小組模式開展健康教育活動,高血壓和糖尿病的支持小組成員對疾病有了明確的認識,學會了配合治療,改變了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使病情維持穩定。運用支持小組模式開展慢性病健康教育活動,其內容通俗易懂,實用性、互動性強,講座圖文并茂、生動活潑,能使組員們在開心愉快的活動過程中學習;能讓組員有機會分享經驗和心得,促進組員互相認識與溝通,發揮組員互助互勉的精神;能夠讓有需要的人群定期監測血壓、血糖、血脂、體重等,及時發現危險因素并進行干預,提高了組員的生活質量。通過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動,提高了社區護士的組織協調能力及授課水平,拉近了社區居民與醫療保健的距離。

篇(10)

當前,艾滋病已在全球范圍內成為嚴重危害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1],在青少年中的流行態勢已引起廣泛關注,在目前尚無特效治療方法和藥物預防時,健康教育是公認的預防艾滋病最有效的手段。目前我國主要的健康教育對象為在校學生。學校作為青少年學習、聚集的場所,在預防艾滋病方面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大學生既是艾滋病健康教育對象,同時也將是傳播預防艾滋病知識的主力軍。為此,本研究旨在了解一般大學院校學生對艾滋病的了解,同時評價傳統的講座方式對學生的干預效果,為探索艾滋病健康教育合理模式提供依據。

1 對象與方法

2006年4月,對某高校的在校學生進行調查。在該校以班級為單位從不同層次、不同年級按比例隨機抽取研究對象。自編調查問卷,問卷調查分兩次進行,第1次為基線調查:由教師在教室內發放問卷,內容包括艾滋病知識,對艾滋病的信念、態度與行為,已獲得艾滋病知識的來源和途徑,現場匿名答卷。第2次為效果調查:由專家實施專題講座1.5~2.0小時,1周后對相同的學生發放難度相同的問卷進行調查,同樣現場匿名答卷。統計分析專題講座前后的有關數據,評價干預效果。核查問卷后,利用epidata3.0程序錄入數據建立數據庫,應用SPSS 13.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

2 結果

2.1 一般情況 健康教育干預前發放調查問卷420份,收回有效問卷400份,其中男生275人(占68.75%),女生125人(占31.25% );最小年齡16歲,最大年齡22歲,年齡中位數19歲。健康教育干預后各發放調查問卷410份,收回有效問卷395份。

2.2 艾滋病防治知識知曉情況 學生對艾滋病的3種傳播途徑知效率較低,尤其是綜合知曉情況僅為35.0%。實施相關知識講座后其綜合知曉情況有了提高(χ2=174.67,P

表1 健康教育前后學生艾滋病相關知識知曉情況(略)

艾滋病知曉綜合指標為1-7的全部正確回答率。

2.3 艾滋病相關態度 反映學生是否對艾滋病病人存在歧視行為有3個問題,有48.7%同意被感染的同學留在班級或學校,接受家人中有感染者并給予照顧的有46.7%,有50.0%建議學生感染AIDS后學校應給予關心。但從艾滋病相關態度的綜合指標(三個態度指標同時不歧視)看,沒有歧視的比例只有25.1%;實施講座進行健康教育后沒有歧視的綜合指標比例較講座前提高(χ2=66.250,P

表2 對艾滋病病人態度調查(略)

3 討論

大學生對艾滋病了解是否深入,對艾滋病預防控制工作產生長遠的影響,本次調查數據顯示:該大學學生在干預前對預防艾滋病的知識了解甚少,綜合指標正確的比例只有34.9%,這與他們接受相關知識的途徑和社會或學校開展艾滋病知識健康教育力度不夠有關。干預后他們對艾滋病的相關知識的知曉率有所提高。表明以講座的形式開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有一定的成效,為探索健康教育模式提供一定的依據。建議對各高校學生增開或加強預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相關課程,增強即將進入社會的大學生自我保護和控制艾滋病蔓延的意識,同時由他們把艾滋病的防治知識當作常識傳授給周圍的家人和同學等人群。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的歧視,可能是由于他們對艾滋病相關知識,尤其是艾滋病的非傳播途徑知識的匱乏所致。調查結果顯示在該大學生中存在著很高的歧視比例(74.9%)。這種歧視的存在,將會阻礙艾滋病感染者或病人與社會的公開接觸,增加了感染的可能性,其結果必然會增加群體的易感性 [2]。有關調查資料表明: 由于受到歧視和不公正待遇,艾滋病患者有25%以上的人有過或曾經有過報復他人的想法;其中11%的艾滋病病人或感染者有了具體的行動準備[3],這對社會來說是一個潛在的危險。通過艾滋病知識講座,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的歧視比例下降到46.4%,表明講座起到一定的作用??傊髮W生對艾滋病的認識不足,有待于進一步提高;知識講座可能為較有效、適用的健康教育方式;建議各校根據具體情況采取相應的教育措施,不斷開展多元化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動,促進社會公眾對艾滋病的了解、關注,消除歧視,努力營造一個關注艾滋病問題、關懷艾滋病患者的社會氛圍。

參考文獻

上一篇: 房產人事工作計劃 下一篇: 教師結對幫扶總結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日韩免费福利视频 | 在线网站亚洲观看AV | 久热中文字字幕在线 | 在线人成视频播放午夜福利网站 | 午夜亚洲AⅤ在线影视 | 日韩精品青青久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