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學半期總結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03 15:44:01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高二化學半期總結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高二化學半期總結

篇(1)

(1)組織全備課組教師積極學習高中新課程改革理論,以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指導教學。

(2)全備課組統一課程進度、統一重點和難點、統一作業、講義、講評。

(3)加強教學的六“認真”的教育,充分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思想,多關注學生的思想波動,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組織材料,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用細化教學目標、細化學習任務來克服學生的懈怠,第二堂課前花5分鐘時間進行檢測,不過關則重背。做到知識的點點清、周周清。

(4)加強對青年教師的業務指導,使我組青年教師盡快地成長起來,走上一條老中青相結合、傳幫帶相結合的良性發展軌道。對于青年教師的備課筆記、聽課筆記、學生作業批改、等進行不定期的抽查,加強聽課并及時交流反饋。

(5)建立健全中心發言人制度。每次備課組活動預先指定中心發言人,中心發言人應精心備會,形成書面材料。內容包括一周教學的主干知識分析、易混易錯知識區分、涉及的典型高考試題分析、以及上周學生主要錯題總結等。

(6)開好公開課、觀摩課和研究課。本學期將圍繞高中新課改最新精神,積極探索在新形勢下的政治課課改工作,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工作業績接受家長和社會對我們的檢驗。

(7)具體教學進度

第一周講評摸底考試試卷、經濟學二課二節及作業講評

第二周——第五周哲學第五課、經濟學三課一節三框及作業講評、三月月考

第六周——第十周哲學第八課、經濟學三課二節及作業講評、半期考試

第十一周——第十五周哲學第六課、經濟學四課一節二框及作業講評、五月月考

第十六周——第二十周哲學第七課、經濟學四課二節一框及作業講評、半期考試

(二)研究性學習:

(1)加強理論學習。組織組內教師學習《普通高中"研究性學習"實施指南》,從思想上充分領悟新課程改革的重要性,并且就校本課程的開發等理論進行專題的研討。

(2)加強實踐指導,確定研究課題。本學期我們繼續在高二年級開設《生活中的哲學》的研究性學習課題。

(三)科研方面:

篇(2)

后來我采用問題探究教學法代替傳統教學方法,通過教師提問,學生回答的方式來完成教學,每一節課盡量落實學生主體地位,讓學生體會學習的過程,讓學生樂于學習,提高課堂實效。具體表現:

一、創設問題情景―――提高課堂教學實效的前提

新課程倡導的重要理念之一是“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景中學習”。教師可以利用源于自然、社會和生活中的問題,引導學生挖掘情景中的信息,引發認知沖突,產生探究的欲望;在選擇情景素材上,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生活經驗,認知規律以及教學內容特點,并能夠與學生已有經驗和認識產生聯系或沖突,激發學習興趣,自然引發學生思維活動。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參與到探究活動中來,才能落實主體地位,從本質上脫離“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實現有效探究。

案例:在講高一第四章第二節《鹵族元素》時,若按教材內容平鋪直敘,學生覺得枯燥無味。于是,我根據本節課內容增設一個美麗神奇實驗―――“滴水生煙”,馬上提問:“為什么鋅加單質碘,再滴加水,產生美麗的紫色蒸氣?”抓住學生好奇心,引出本節內容。

二、設計導思問題―――提高課堂教學實效的關鍵

設計導思問題,即在課堂教學中設計引導學生思考的問題。要求問題難度要適中,讓學生“跳一跳”就能摘到 “桃子” ,符合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要緊扣新舊知識的結合點和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生長點來設計和提出問題。如果太難,不適合學生的思維水平,學生就會無所適從,逐漸喪失探究的信心和樂趣,出現教師講授代答,學生被動接受的現象。比較大且難理解的問題,我們可以設計成階梯遞進式問題,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同時給學生以相關信息提示,輔助學生完成;同時導思問題要有啟發性,能達到最大限度的引發學生積極思維活動的目的,培養學生質疑、提問的能力。

案例:在講解高二第二章第一節《化學反應速率》時,通過實驗,得出結論:其他外界條件不變,增大反應物的濃度,化學反應速率加快。運用化學理論如何解釋這一結論?這是本節一個難點,如果直接提出這個問題,學生無從回答,就會出現教師講授代替學生回答,學生被動接受。為了提高課堂實效,突破這個難點,我先讓學生閱讀教科書相關內容,并提出階梯遞進式問題:①什么是有效碰撞?②什么是活化分子?③有效碰撞的條件?④什么是活化分子百分數?⑤為什么其他外界條件不變,增大反應物的濃度,化學反應速率加快(剛才那個問題)?通過設計階梯遞進式問題,使剛才那個問題迎刃而解;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實效。

三、調控課堂活動――――提高課堂教學實效的保障

在課堂上開展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合作、交流、評價活動,教師適時適度的指導與點撥,可以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獲得新知識,是實施課堂教學有效探究的保障。教師對課堂活動的調控能力,直接影響到一節課的教學目標是否能順利達成。

進行課內自主探究的活動,使活動完全按教師備課時預想的方案進行,這是不可能的,也沒有必要。因為只有開放、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才能真正有利于學生迸發出思維的火花,出現新的知識增長點,促進知識的自然生成,達到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目的。在這里要強調教師對課堂活動的調控,要鼓勵學生勇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及時引導學生走出思維的誤區,積極開展學生之間的交流評價,為他們搭建平臺。

要運用一些啟發性語言,來調控課堂氣氛與進度,如:“其它同學對這個問題怎么理解?有沒有不同的意見?”盡量避免出現教師代答或對學生的發言不予理睬。如果個別學生出現了意想不到的問題,也不要絕對否定學生,可以考慮與學生課下交流討論。

四、 師生反思總結――――提高課堂教學實效的目的

化學知識具有較零散的特點,通過課堂反思總結,不僅讓學生回顧課堂上新學過的知識點,從中發現存在的問題;還可深化對知識的理解。

反思的形式有多種,例如由學生談本節在知識和方法上的收獲或通過典型練習,達到鞏固知識與方法,培養遷移、發散思維能力的目的;也可引導學生思考一些綜合性、系統性問題。

篇(3)

尊重學生,不僅是老師寬容地對待學生,同時要培養學生寬容的品質。古人云:“誠以待人,寬以待下”。寬容與諒解是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的基礎,也是教育管理的藝術。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深入挖掘學生潛在的學習因素,確定優生培養對象,幫助他們樹立競爭意識,耐心細致做好優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隨時了解優生的思想動態,針對出現的問題,及時批評,督促其改正,幫助優生解決實際中存在的問題。注重以情育人,以自身的言行去感化優生,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如:

1.在每一次作業或試卷批改過程中,給學生寫上一兩句鼓勵的話語或評語,能讓學生從心理感覺到老師對他們的重視與尊重,以后他們做作業定能認真完成,每次交作業都有一種期待的感覺。

2.每次單元測驗或月考后,讓他們先自我分析錯誤點,再與學生共同分析試題的得失,老師從中加以提醒與點撥。在此過程中讓優生們多表達自己的審題與解題方法,從中體會到主人翁的感覺。

3.每次測驗后對于進步較快的優生給予適當的物質或精神鼓勵,能夠更好的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讓優生從中體會到“從學習中尋找快樂”的感覺。為了更好培養優生的奉獻意識,可以利用晚自習時間組織他們評講作業、為其他學生答疑、一幫一輔導等,有利于優生得到他人的認可,產生成就感和幸福感。

因此在平時教育教學中,應多善待學生、寬容學生的無知,要善于拿起表揚的武器,要利用“放大鏡、定位器”來給學生找優點,要利用“擴音器、互聯網”給學生積極的評價。這樣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激發出了學生內心上進的原動力,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效率得到顯著提高,才能培養更多的優秀學生。

二、指導預習,培養優生的自主性學習――培養優生的基石

對所任教的09級1班43位學生調查發現:課前預習的有12人,占班級人數的27.9%,預習中能完成課后習題的10人(約9.3%),大部分學生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有效的學習方法。在12級1班我運用了指導預習的策略,效果明顯優生率達到60%。我認為強化課前預習,優生先學后教,帶著問題進課堂,極大地提高了聽課的針對性。教師通過信息的反饋,精講精練,巧妙點撥,注重核心知識的突破,是有效學習化學的重要手段。

首先,學習每章節前,教師應先提出該章、節在期末考試或高考中所占地位,分值分布,常考題型,重難點及其分布情況,以及與實際生活聯系點等,讓優生心理有底,頭腦中有個大致概況,并帶著問題、知識網絡來預習教材。

其次,讓優生明確預習的重要性。預習可以搞清書本上的基本知識,并完成課后作業,讓優生明確哪些地方不懂,哪些知識不清,帶著問題進課堂,學習主動性和針對性增強、效率大大提高。也可以培養優生做讀書筆記的能力。如記好預習的重難點問題或尚未解決的問題,這樣就知道該記什么,不該記什么,哪些略記,哪些詳記。預習還可以培養優生的獨立思考能力。

通過預習,引發優生思維,讓優生明確每章節的學習目標,圍繞目標主動探索。優生學習熱情,從“我要學”轉變到“樂于學”的軌道上來。堅持進行課前1-2天預習為優生提供了“問題生長”的土壤,有利于優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有利于培養優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是培養優生自主性學習的重要方法。

三、抓好課堂教學,發揮優生優勢――培養優生的關鍵

素質教育的主陣地在課堂,理所當然,優生培養的主渠道也是在課堂。因此,我特別重視課堂教學,注意在課堂教學中激發優生的興趣,保護和培養優生的創新意識;注意把問的權力放給優生,優生提的問題要先讓其他優生回答,也就是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優生,放手讓優生參與質疑、討論、操作、歸納、推理,甚至講課等;要精心設計提問和作業,讓優生嘗試、訓練和提高。

在課堂教學中,要善于啟用優生,讓他們在學習中起好帶頭、組織、示范作用,以充分鍛煉和提高優生的能力,發揮他們的優勢。要格外關注尖子生的培養,好讓這部分優生早日脫穎而出,成為其他優生學習的榜樣和不斷進取的精神動力。

四、引導優生自我反思,培養反思習慣--提升優生的綜合素質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根據所教09級1班優生的情況統計:課后能做到及時復習當天所講內容的有30人,占69.8%;做到回顧反思有10人,占23.3%;主動向老師提問解答疑問的僅有8人,占18.6%。由此可見,優生在反思過程中欠缺主動性。怎樣解決呢?

1.反思解題過程,達到反思程序化

俗話說:“三天不練手生,三天不唱口生。”教師在每節課后針對當堂重點知識,選擇一些能涵蓋章節知識點的練習題,有針對性的鞏固知識點。通過一次典型的習題訓練后,引導優生進行如下反思:題目涉及哪些知識點?解題思路是否正確,嚴密?解題方法是否新穎?解題結果表述是否完整?還能有別的解法嗎?優生將反思所得記于錯題集上,以便在學習中隨時查閱。

2.開展反思活動,培養反思習慣

上一篇: 三年來工作總結 下一篇: 小區活動營銷方案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无线码 | 日韩亚洲欧洲美三区中文字幕 | 久久免费久久爰精品 | 亚洲制服丝袜自拍中文字幕 | 一区二区精品在线视频看看 |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