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5 14:54:09
序論:好文章的創(chuàng)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yōu)槟扑]十篇小學安全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zhì),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1.農(nóng)村小學安全管理應遵循的原則
農(nóng)村小學在安全管理的過程中必須要遵循以下的原則:第一,遵循以人為本原則。農(nóng)村小學在安全管理的過程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保護師生的人身和財產(chǎn)安全,要時刻做到以人為本。財產(chǎn)可以再生,而生命一旦失去將無法挽回。當財產(chǎn)安全和師生的人身安全同樣受到侵害時,我們首先必須要選擇的就是保護師生的人身安全。第二,遵循預防為主原則。農(nóng)村小學在學校安全管理的過程當中,需要事先制定一系列的安全管理預防措施,從而預防可能發(fā)生的安全事故。如果沒有事先制定相關的安全管理預防措施,一旦發(fā)生安全事故時,我們很容易就會手足無措,不知從何處下手,更無法有效應對。第三,遵循綜合治理原則。農(nóng)村小學在學校安全管理的過程當中,必須要對可能發(fā)生的各種安全隱患進行綜合治理。諸如,學校的火災隱患、偷竊事件、食堂食品安全以及校外人員的校園入侵等。對可能危及校園安全的各種問題必須要進行全面綜合治理。
2.農(nóng)村小學安全管理的具體方法
農(nóng)村小學安全管理的方法有很多,至少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要做到明確安全管理責任。對農(nóng)村小學來說,要想真正做好學校的安全管理工作,首先必須要做到的一點就是明確安全管理責任。明確安全管理責任之后,學校安全管理的各級人員才能夠真正用心做好學校的各項安全管理工作。上至校長下至我們的教師、學生家長都應該對學校的安全負有安全職責。因此,建議有關學校安全管理的各級人員必須要簽訂安全責任狀,擔負起自身應有的安全職責。一旦學校發(fā)生安全管理事故,相關責任人必須要負全責。諸如,如果班級內(nèi)發(fā)生打架斗毆事件,班主任必須要負全責;如果學校發(fā)生外來人員偷竊事件,學校保衛(wèi)人員必須要負全責;如果體育課堂上學生發(fā)生嚴重的運動損傷,體育教師必須要負全責。在這樣的高壓之下,我們的相關管理人員必定會恪盡職守,嚴防可能發(fā)生的安全管理事故。目前,國內(nèi)很多農(nóng)村小學均采取了這樣的做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安全管理成效。因此,這種做法應該在全國范圍內(nèi)大力提倡。第二,增強安全管理教育。實施安全管理教育是增強農(nóng)村小學安全管理有效性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但是現(xiàn)實情況卻是:很多農(nóng)村小學過分注重學校的學科教學工作,對于安全教育卻鮮有涉及。有的農(nóng)村小學雖然訂有安全教育課本,但是卻把它束之高閣,僅僅要求學生進行自學。總體來說,目前我國農(nóng)村小學的安全教育是不合格的,有待完善。事實上,農(nóng)村小學進行安全教育的途徑有很多。諸如,在每周一的全校師生大會上,我們可以實施相關的安全教育;在各學科的課堂教學當中,我們可以實施相關的安全教育。除此之外,我們農(nóng)村小學可以適當?shù)亻_展一些安全教育講座,對師生進行必要的安全教育。還可以開展一些安全教育實踐活動,對師生進行必要的安全教育。系統(tǒng)化的安全教育對于我們的師生來說會在內(nèi)心深處建立自我保護意識,在日常的生活和學習過程當中一旦發(fā)現(xiàn)相關的安全隱患也會立即警惕起來。這對我們農(nóng)村小學的安全管理工作來說是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的。第三,完善相關管理制度。農(nóng)村小學要想做好自身的安全管理工作,還需要制定和完善相關的安全管理制度。科學的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對提高農(nóng)村小學安全管理的有效性是非常有幫助的。諸如,可以建立完善的門崗值班制度。對門崗守衛(wèi)人員必須要求他們二十四小時值班。對不是該校人員進入該校必須要進行嚴格的檢查,一旦發(fā)現(xiàn)有任何可能侵犯學校安全的隱患存在,必須要嚴格禁止相關人員進入校園之內(nèi)。又如,學校必須要制定嚴格的校園巡邏制度,巡邏人員主要由學校保衛(wèi)人員和學校教師組成,每天必須要定時和不定時對校園進行巡邏,一旦發(fā)現(xiàn)有任何安全隱患,必須要及時進行處理。再如,學校必須要求各學科教師以及班主任嚴密觀察班級內(nèi)可能發(fā)生的安全管理隱患,一旦發(fā)現(xiàn)必須要及時進行上報和處理。上述相關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保障農(nóng)村小學安全管理的一把利器。因此,我們農(nóng)村小學必須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并且對相關的制度必須要進行細化,從而有效提升農(nóng)村小學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性。第四,增強硬件設施建設。事實上,由于處于農(nóng)村地區(qū),我國很多農(nóng)村小學的安全管理硬件設施都是非常不完備的。因此,我們的農(nóng)村小學必須要不斷增強自身的安全管理硬件設施建設。如在學校圍墻、大門口以及校園的各個角落必須要安裝一定數(shù)量的攝像頭,供相關的安全管理人員全方位對校園進行監(jiān)控,一旦發(fā)現(xiàn)存在安全問題可以做到快速反應、快速解決。又如,很多農(nóng)村小學連圍墻都沒有,這些學校必須要盡快砌圍墻,以防出現(xiàn)外來侵犯校園的安全事故。再如,農(nóng)村小學可以為相關的保衛(wèi)人員提供一些必備的安全管理設備。例如為保衛(wèi)人員配備一定數(shù)量的強光手電和警棍等,從而保證校保衛(wèi)人員更好進行安全管理。除此之外,上級相關教育部門也應該對該問題重視起來,加大農(nóng)村小學安全管理硬件設施的投資,不斷提升農(nóng)村小學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性。第五,打造學校安全文化。除了上述幾點,打造學校的安全文化也是非常重要的。農(nóng)村小學可以在校園的各個醒目角落張貼巨幅標語,如“校園安全,人人有責”,“讓安全隱患遠離校園”等,時刻提醒學校的師生要注重學校安全。另外,學校還可以打造一個長期存在的安全管理宣傳專欄。在該專欄內(nèi)可以宣傳學校安全管理重要性的相關內(nèi)容,可以宣傳國內(nèi)最新發(fā)生的學校安全管理事故,可以宣傳學生自我保護的相關方法等。學校還可以定期開展安全管理演講和辯論活動,通過演講和辯論活動讓師生明確學校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明確進行自我安全保護的重要性。通過長期的耳濡目染,學校師生的整體安全意識也會在無形中得到有效提升。這對于提高我們農(nóng)村小學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也是非常有幫助的。希望我們農(nóng)村小學在學校安全文化的打造上多下工夫,在校園內(nèi)建立一個優(yōu)秀的安全文化。第六,增強學校之間交流。為了做好農(nóng)村小學的安全管理工作,我們學校還應該積極做好與兄弟學校之間的交流,交流雙方優(yōu)秀的安全管理經(jīng)驗,取長補短,不斷提高農(nóng)村小學的安全管理工作有效性。諸如,校際之間可以經(jīng)常舉辦安全管理實踐活動,進行安全管理實踐演習。在演習的過程當中學校雙方積極獻言獻策,提出有效的安全管理手段供雙方參考。除此之外,還可以采用座談會的方式進行經(jīng)驗的交流。這樣的交流活動對于學校雙方來說都是非常有幫助的,有助于有效提升自身的安全管理經(jīng)驗。
1.安全專訓
安全防衛(wèi)也是一門專業(yè)課,為了幫學生樹立安全意識,提升他們對安全風險的把控和應對能力,我們首先就要開設安全知識講座和安全活動實踐,讓他們系統(tǒng)地掌握排查和應對安全隱患的知識和技能。農(nóng)村小學由于教育資源有限,可以讓已經(jīng)接受安全培訓的教師召開安全教育主題班會,專門抽時間對學生進行定期的安全教育和宣傳的活動。安全專訓時,我們要多發(fā)放相關材料,多方位了解和掌握學校安全防衛(wèi)發(fā)展的信息和動態(tài),然后再根據(jù)學校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的認知能力,設置有針對性的切實可行的安全認知和實踐方案。比如,我們就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集聲影于一體的優(yōu)勢,通過學校火災、踩踏等事故報道,給予學生心靈上的震懾,引起他們從心理上對安全知識的重視,這樣才能充分激發(fā)他們的主觀能動性。然后我們還可以制作圖文并茂的多媒體課件,讓一些安全法規(guī)及防衛(wèi)方式(諸如防火、滅火、火中逃生)等以生動、形象的方式展現(xiàn)出來,讓學生通過觀摩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防衛(wèi)操作要領。
2.學科滲透
小學安全教育是一項長期而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除了專門的安全專訓以外,我們還要讓各位任課教師通過學科教學適時滲透安全教育。由于農(nóng)村環(huán)境多柴草、水坑,道路車輛行駛也往往沒有約束,對于這些安全隱患,語文教師和品德與社會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及時引導學生認識到水火無情,讓學生養(yǎng)成不亂玩火、不亂玩水,不在大街上亂跑的良好生活習慣。這樣設置,讓安全教育常態(tài)化,學生才能在潛移默化中提起對安全隱患的警惕,才能讓他們?nèi)嬲莆瞻踩佬l(wèi)知識和技能,從而達到安全教育的目的。
3.課外活動
小學生處于身心飛速發(fā)展的初期,劇烈和不當?shù)幕顒尤菀壮霈F(xiàn)意外,造成身體傷害。所以,我們還可以借助課外活動來滲透安全教育。比如我們可以利用知識交流的課外活動平臺,讓大家搜集和整理材料,舉辦一期以“安全防范”為主題的演講會、剪報、知識競賽、手抄報等活動。當然,條件允許的話,我們還可以定期舉辦由公安消防人員參加的安全專題講座和火災自救演練活動。此外,每學期我們還要召開以安全教育為主題的家長會,使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機結合,形成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合力和嚴密的安全教育體系。
2規(guī)范學生的動作
另一方面,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學生的動作是否規(guī)范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例如,在籃球教學中,部分學生運球、拍球的姿勢不對,這就極容易導致學生指關節(jié)受到損傷。在跑步訓練中,學生的姿勢不規(guī)范,也容易導致學生的韌帶拉傷,或在奔跑過程中跌倒,進而造成嚴重摔傷。因此,要規(guī)避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安全問題,教師就必須規(guī)范學生的動作,引導學生按照標準的姿勢和動作進行體育鍛煉。這就需要教師不斷提高體育教學的質(zhì)量和效率,讓學生真正掌握規(guī)范的姿勢。同時,教師必須加強監(jiān)管力度,要針對學生在練習和運動過程中的姿勢、行為進行有力監(jiān)督,及時矯正學生不規(guī)范的姿勢。這種監(jiān)督和管理還包括針對學生之間的相互打鬧,甚至有部分學生握著羽毛球拍相互追逐打鬧。因此,教師在規(guī)范學生姿勢的同時,還必須及時制止學生做出上述危險的舉動,避免學生在無意識的情況下造成不可避免的損失。
3適當降低運動的強度
同時,一般而言,運動強度越高的運動項目越容易出現(xiàn)嚴重的安全問題。因此,小學及小學體育教師可以適當降低體育運動的強度及體育教學的項目。例如,部分教師喜歡組織學生進行籃球比賽,進而對體育教學的效果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但是,籃球比賽本身是一項激烈的體育項目,而小學生的紀律性相對較差,籃球技術也達不到相應的層次。因此,組織小學生進行籃球比賽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在比賽過程中,學生對比賽規(guī)則的認識不夠深刻,進而在比賽過程中更易做出犯規(guī)的舉動。因此,在小學體育教學內(nèi)容的安排和設計中,教師應該充分切合小學生的特點,安排相對柔和、運動強度相對較低的體育項目,進而降低安全隱患。教師可以開展多樣化的游戲教學活動,也可以以太極、羽毛球等體育項目作為主要的教學內(nèi)容。適當降低運動的強度,從小學體育教學內(nèi)容的角度降低了安全隱患,這既符合小學生的生理特性,也對小學生身體素質(zhì)的提高起到更明顯的促進作用。
小學體育教學的內(nèi)容雖然只涉及了簡單的田徑運動和體操運動,但對體育設施和器材的應用卻不少。常用的體育設施和器材包括了籃球、足球運動場、單雙杠、攀爬杠、跳繩、毽子、籃球、足球等,這些體育器材都有可能對學生造成傷害。例如,籃球架或者足球球門老化,有鐵圈或鋼管掉落的危險;單雙杠扎地不穩(wěn),學生在上面運動平衡性難以掌握,容易摔倒;足球和籃球老化漏氣,彈力不足,容易傷害學生的手腕、手掌和腳踝。
(二)運動過程中的安全隱患
即使學生身體健康狀況良好,體育運動設施和器材都比較安全,體育運動過程中的一些活動仍可能給學生帶來運動損傷。例如,由于學生運動鞋穿著不當造成的扭傷或拉傷、踢足球或打籃球時由于球的撞擊造成的傷害、運動前熱身不足造成的心肺不適等,甚至連學生在運動中配戴的眼鏡由于學生摔倒而摔碎,都可能造成割傷。在體育教學中,很多細節(jié)都會影響到課程的進行,威脅到學生的運動安全,而這些運動過程中的安全隱患,也是小學體育教學中最常見的安全問題原因。
二、在體育教學中規(guī)避和應對安全隱患的方法
(一)積極了解學生的身體基本情況
為了有效規(guī)避由于學生本身身體狀況造成的運動安全隱患,教師要主動進行學生身體基本情況的了解,可以采用以下兩種辦法:第一,在正式進行體育活動之前,向學生提出幾個問題,以確定學生的身體狀況是否適合體育運動,問題應該包括至少三個方面:學生的身體是否處于特殊的狀況(如女生的生理期、感冒期間、手術愈合期);學生是否有感覺到身體不適(肢體或器官疼痛、眩暈等);學生的飲食和休息是否正常。如果有學生報告身體或飲食、睡眠存在特殊情況,則教師應考慮學生有可能存在運動風險,應適當降低該生的運動強度或避免運動;第二,體育教師可以向各班的班主任求助,請班主任提供學生家長的電話號碼或其他聯(lián)系方式,在體育課之前通過短信群發(fā)或者在QQ群內(nèi)提問的方式,請家長報告學生的身體狀況,以便判斷學生是否適合進行體育運動。
(二)及時檢查和修理教學器材
為了規(guī)避由于體育運動設施和器材造成的安全隱患,在體育課程開課之前,教師應該對課程所涉及的體育設施進行細致的檢查。而對于跑步類的體育鍛煉項目,教師要注意檢查操場中是否存在果皮紙屑、硬石塊、堅硬物體等,觀察是否有凸起或者低洼地帶,突然低洼凹凸的地面會造成小學生跑步的過程中突然崴腳或者摔倒,不利于小學生的安全體育運動。
(三)進行運動安全準備并加強安全教育
教師可以采用兩種方式帶領學生進行運動安全準備,第一種方法是請學生自查:保證穿著合適的運動鞋、檢查鞋帶是否系好;檢查身上是否有可能造成運動損傷的硬質(zhì)物品,如鑰匙、手表等,如果有,應交由教師保管。第二種方法是將學生組成固定的“安全小組”,可以將學生兩兩配對互相檢查對方的運動安全準備情況,也可以形成幾個學生為一組的安全小組,設立組長,請每個組員負責檢查小組成員安全準備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有學生專門負責檢查運動鞋,有學生專門負責排查不利于運動的物品。這種安全準備可以在上課之前進行,不僅節(jié)省課堂時間,還能夠有效規(guī)避學生自身原因導致的安全問題。
三、規(guī)避和應對小學體育教學中安全隱患的重要性
(一)提高小學體育教學的質(zhì)量
教學質(zhì)量由教學目標的達成效率以及學生對教學的評價和教學對學生發(fā)展的作用等多種因素決定。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忽視了對學生運動中的安全隱患的規(guī)避,很有可能引發(fā)運動危險,即便是學生在跑步中的扭傷也會影響學生的運動質(zhì)量,降低體育教學對學生發(fā)展的積極作用。因此說,規(guī)避體育教學中的安全隱患,能夠從側面提高小學體育教學質(zhì)量。
(二)促進學生素質(zhì)全面發(fā)展
規(guī)避和應對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安全隱患,還能夠促進學生素質(zhì)的全面發(fā)展。體育教學的安全保障越完善,體育課堂時間的利用率越高,學生就更有可能從運動中獲得知識和精神教育;另外,體育教師對學生個人狀況的了解過程以及對體育教學器材的檢查過程、對學生一次又一次地進行安全教育,都能夠影響學生對待體育運動的態(tài)度,通過對教師行為的觀察,學生更有可能以教師為榜樣,養(yǎng)成負責、認真、仔細的優(yōu)秀品質(zhì)。
1.學校領導層對于安全管理問題認識不足,缺乏重視
當前,小學的領導層對于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缺乏重視,導致了相關措施政策乏力。尤其是對于一些學生人數(shù)有限、辦學規(guī)模較小的學校來說,安全管理工作會增加學校日常運轉的負擔,因此,在此方面更是懈怠。多數(shù)高校只是重視喊口號,而具體的措施制訂卻非常滯后,不切合學校實際,難以實施。對安全管理工作認識不到位主要體現(xiàn)在認識偏頗,存在一定程度的工作推脫現(xiàn)象。認為安全管理工作只是校長或者是直屬負責人的事情,沒能主動承擔起應盡的義務和責任。在這樣:請記住我站域名的校情之下,安全管理部門負責人員的責任意識就會逐漸淡化,最終導致工作松散,缺乏力度。
2.校方安全管理體系不健全,教育水平滯后
當前的多數(shù)小學對教學的重視遠超過安全工作,不僅沒有建立起完善的安全管理體系,日常的開展也存在諸多阻礙。首先是小學的硬件設施存在不足,對于偏遠地區(qū)更是如此,有一定的安全隱患。其次,管理體系的不健全導致職權不明,發(fā)生安全問題時難以高效處理,沒有及時的應對措施。另外,小學對于師生的安全教育滯后,沒有在平日的管理中重視安全宣傳、安全演習以及安全教育等工作的開展,師生的安全防范意識淡薄,防范能力匱乏,導致安全問題發(fā)生時不能盡可能降低損失,處于被動承受問題的狀態(tài)。
二、小學學校安全管理工作的改善對策與建議
1.加強小學學校良好校風建設工作
筆者認為,對于一所學校而言,良好的校風是開展教學、安全、后勤以及其他一切工作的最直接保障,也只有基于良好的校風,才能有效規(guī)避校園安全問題的發(fā)生。學風對學生的影響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學生在良好學風的影響下能夠形成謙讓互敬的風氣,有效減少學生之間的打架斗毆。學風的建設主要可以從以下兩方面入手:(1)建立起對不良行為的懲處制度,并嚴格執(zhí)行;(2)對正確的具有模范引導作用的行為應該給予一定的公開獎勵,獎懲分明。除此之外,筆者認為建立完善的安全糾紛調(diào)解單位與調(diào)解機制是非常必要的,能夠有效保障校內(nèi)的師生在與校外人員發(fā)生沖突時正當權益不被侵害。
2.做好安全巡邏與安保工作
安全巡邏與安保工作主要包括校內(nèi)與校外兩大方面,校外的主要負責方是當?shù)氐恼块T。政府對于學校附近的安全工作要重視,并設置一定的報警地點與巡邏廳等,利用附近的交警、民警等加強安全巡邏工作,保障學校周邊的安全,并且有針對性地對放學、上學等人員密集地點進行安全排查,重點治理,消除學校周邊的安全隱患。對于學校內(nèi)部,主要發(fā)揮作用的是安保部門與安保人員,加強安保隊伍建設,提高安保人員專業(yè)及技能的同時,還要加強對其的思想教育工作,建立起問責機制。
2中小學校舍幾種結構類型建筑的加固
2.1多層砌體建筑的加固
適用條件是多層砌體的最大高度和層數(shù)符合“GB50023-2009”的第5.1.2、表5.2.1、第5.3.1、表5.3.1規(guī)定的要求,加固后的樓層、墻段綜合抗震能力指數(shù),按“GB50011-2010”驗算墻段截面抗震受剪承載力,在“JGJ116-2009”第5.1.4、5.1.5條中的公式5.1.4、5.1.5-1、5.1.5-2中的BO、VRO皆為原先樓層或墻段綜合抗震能力指數(shù),原有墻段的受剪承載力設計值,這些值均以“GBG50023-2009規(guī)范”的計算結果為依據(jù),各種系數(shù)仍按“GBG50023-2009”規(guī)定取值計算,加固的ψ1、ψ2取值按“JGJ116-2009”第5.1.4、5.1.5條條文說明,滿足相應條件均取1.0,那么公式5.1.4、5.1.5-1、5.1.5-2中只有“η”加固增強系數(shù),按不同的加固方法計算出不同的增強系數(shù),加固后驗算的實際是鑒定計算的“接力”,基礎數(shù)據(jù)來自鑒定計算。
2.1.1水泥砂漿和鋼筋網(wǎng)砂漿面層加固
“JGJ116-2009”第5.3.7條強調(diào)了以下幾點:①板墻與原有樓板,周邊結構構件應采用短筋,拉結鋼筋可靠連接;②板墻的鋼筋應與原墻充分錨固;③板墻應有基礎,條件允許時基礎埋深同原有基礎。第5.3.1、5.3.2這兩條明確規(guī)定了這種加固的設計方法、構造要求;加固后的樓層抗震能力的增強系數(shù)計算公式5.3.2-1、5.3.2-2,以及加固的磚墻剛度提高系數(shù)計算公式5.3.2-3、5.3.2-4、5.3.2-5,如何施工見5.3.3條,具體做法見09SG619-1第44~57頁。
2.1.2采用鋼筋混凝土板墻加固
“JGJ116-2009”第5.3.7~5.3.9條鋼筋混凝土板墻加固時,由于混凝土與磚砌體的彈性模量相差較大,混凝土不能充分發(fā)揮作用,因而其強度等級不宜過高,厚度也不宜過大,第5.3.7條強制性條文要求:①板墻與原有樓板,周邊結構構件應采用短筋、拉結筋可靠連接;②板墻的鋼筋應與原墻體充分錨固;③板墻應有基礎,條件允許時基礎埋深同原有基礎。板墻加固后,樓層抗震能力的增強系數(shù)可按“JGJ116-2009”公式5.3.2-1計算,其中板墻加固墻段的增強系數(shù),原有墻體的砌筑砂漿強度等級為M2.5和M5.0時可取2.5;砌筑砂漿強度等級為M10時可取0.8。其施工方法參照雙層加固要求做即5.3.3條,板墻可支模澆筑或采用噴射混凝土,其具體做法可見09SG619-1第17~44頁。
2.1.3增設抗震墻加固
“JGJ116-2009”第5.3.10~5.3.12條是增設砌體抗震墻加固設計的材料構造,連接做法,新老墻的連接,新墻基礎要求經(jīng)加固,橫墻間距的體系影響系數(shù)應作相應改變,樓層抗震能力的增強系數(shù)按5.3.10公式計算。采用增設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抗震墻加固砌體房屋時,應符合“JGJ116-2009”5.3.12條規(guī)定,加固后樓層增強系數(shù)按5.3.10公式計算,其中增設墻段的厚度可按240計算,墻段的增強系數(shù),厚墻體砌筑砂漿強度等級不高于M7.5時可取2.8,M10時可取2.5。
2.2多層鋼筋混凝土框架建筑的加固
2.2.1一般規(guī)定
本節(jié)與GB50023-2009第6章有密切關系,鋼筋混凝土房屋的加固,體系的選擇和綜合抗震能力驗算是基本要求,應注意以下幾點。①要從提高房屋的整體抗震能力出發(fā),防止因加固不當而形成摟層剛度、承載力分布不均勻或形成短柱、短梁、強梁弱柱等新的薄弱環(huán)節(jié)。②在加固的總體決策上,應從房屋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側重于提高承載力或提高變形能力或二者兼有,必要時,也可采用增設抗震墻,改變結構體系集中加固,而不必對每根梁柱普遍加固。③加固結構體系的確定,應符合抗震鑒定結論而提出的方案,當改變原框架結構體系時,應注意計算樓型是否符合實際,整體影響系數(shù)和局部影響系數(shù)的取值方法應明確。④加固的抗震驗算與砌體結構類似,也可采用與抗震鑒定同樣的簡化方法;此時,混凝土結構綜合抗震能力應按加固后的結構狀況,確定其地震作用,樓層屈服強度系數(shù),體系影響系數(shù)和局部影響系數(shù)的取值。加固后的驗算方法:采用綜合抗震能力指數(shù)方法時,就是采用“GBG50023-2009”第6.2節(jié)第二級鑒定規(guī)定的方法,取典型的平面結構計算;但其中,結構的地震作用要根據(jù)加固后的實際情況按“JGJ116-2009”第3.0.4條規(guī)定計算;構件的抗震承載力除了按“GB50023-2009”附錄C計算外,仍需按“JGJ116-2009”第六章規(guī)定考慮新增構件應變滯后和新舊構件協(xié)同工作的程度的影響,體系影響系數(shù)和局部構造影響系數(shù)也按本章的有關規(guī)定確定。
2.2.2加固方法:
“JGJ116-2009”第6.2.1條列舉了結構體系和抗震承載力不滿足要求時,可供大家選擇的有效加固方法。在加固之前,應盡可能的卸除加固構件相關部位的全部荷載(起碼是局部停止使用)。原有的A類混凝土框架結構體系屬于單向框架時,需通過節(jié)點加固成雙向框架,當節(jié)點加固程度較大,也可按GB50011-2010框架—抗震墻結構的墻體布置要求,增設一定數(shù)量的鋼筋混凝土墻體并加固相關節(jié)點而改變結構體系,從而避免對所有的節(jié)點予以加固;對于B、C類混凝土框架結構,當時執(zhí)行的GB50011已經(jīng)明確規(guī)定設計為雙向框架,一般不會出現(xiàn)單向框架。單跨框架對抗震不利是十分明確的,當鑒定報告結論明確要求加強時,可按本條規(guī)定選擇增設墻體、翼墻、支撐或框架柱的方法;需注意增設墻、支撐、柱的最大間距,應按多道防線的設計原則,符合設計規(guī)范。框架—抗震墻結構的墻體布置最大間距的規(guī)定,且不得大于24m,框架—抗震結構的抗震墻之間樓、屋蓋的長寬比見GB50011-2010第6.1.6表6.6.1;各種加固方法在“JGJ116-2009”第6.3節(jié)中有詳細敘述。
2.2.3加固設計及施工
本節(jié)將從設計、材料、施工詳細的介紹幾種近年來成熟的加固補強的具體方法。
2.2.3.1增設抗震墻或翼墻
增設抗震墻的加固方法,通過改變結構體系實現(xiàn)多道設防,避免對梁、柱的普遍加固,設計按框架—抗震墻結構進行,為了使增設抗震墻加固有效,以下幾點應注意:①墻體的最小厚度;②墻體的最小豎向和橫向分布筋;③新增構件的應力滯后,在進行抗震承載力驗算時,新增混凝土和鋼筋強度均應乘以折減系數(shù);④加固后抗震墻之間樓、屋蓋長寬比的局部影響系數(shù)應作相應改變。增設鋼筋混凝土抗震墻或翼墻加方法的構造要求及加固后截面的抗震驗算方法,地基承載力、復核梁跨度減小,以及確保新老構件連接的三種方法:錨筋連接、鋼筋混凝土套連接、錨栓連接及施工要求見“JGJ116-2009”的第6.3.2、6.3.3條,施工加固可參見09SG619-1第94~99頁。
2.2.3.2鋼筋混凝土套加固
“JGJ116-2009”第6.3.7條強制性條文規(guī)定了采用鋼筋混凝土套加固的基本要求,使用這種方法,必須注意以下幾點。①混凝土套的縱向鋼筋要與其兩端的原結構構件如樓蓋、屋蓋、基礎和柱的上下等可靠的連接。②應考慮新增部分的應力滯后,作為整體構件驗算承載力,新增的混凝土和鋼筋的強度,均應乘以折減系數(shù)。A、B、C類建筑不同,采用鋼筋混凝土套加固的設計要求不同;對新增的箍筋,應采取措施加強與原構件的拉接,如采用錨筋、錨栓、短筋焊接等方法。加固后的梁柱可作整體構件進行抗震驗算,其現(xiàn)有的承載力,A、B類鋼筋混凝土結構可按現(xiàn)行“GB50023-2009”規(guī)定的方法確定,C類鋼筋混凝土結構可按現(xiàn)行GB50010-2010規(guī)定的方法確定。其中,新增鋼筋混凝土的強度折減系數(shù)不宜大于0.85;當新增的混凝土強度等級比原框架柱高一個等級時,可直接按原強度等級計處而不再計入混凝土強度的折減系數(shù)。對于A、B類鋼筋混凝土結構,按樓層綜合抗震能力指數(shù)驗算時,梁柱箍筋、軸壓比等的體系影響系數(shù)可取1.0。鋼筋混凝土套的施工要求見“JGJ116-2009”第6.3.9條,施工詳圖可參見09SF619-1第91~99頁。
2.2.3.3粘貼鋼板加固
“JGJ116-2009”第6.3.10條是參照《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guī)范》(GB50367-2006)制定的,該條規(guī)定了采用粘貼鋼板加固方法的要求,加固前應卸載,且應注意防火和防腐的要求。GB50367-2006規(guī)范中承載力計算公式是針對靜載的,膠粘劑在拉壓反復作用下的性能與荷載下有所區(qū)別,從偏于安全的角度,采用GB50367-2006的計算公式時,原有混凝土構件的抗震承載力與抗震鑒定時的取值相同,需取rRa(其值依據(jù)后續(xù)使用年限的不同而變,均小于1.0),而鋼板部分的承載力的“抗震加固承載力調(diào)整系數(shù)”取1.0,例如斜截面受剪承載力驗算公式為:V≤V0/rRa+VSP,式中V0/rRa為原有鋼筋混凝土構件的抗震承載力,對于A、B類,可按“GB50023-2009”第6章的有關附錄計算,即材料強度、計算公式與現(xiàn)行GB50010-2010規(guī)范不同。為了解決粘貼的鋼板與原結構構件的有效粘接,宜采用膨脹栓壓緊鋼板使膠粘劑均勻。
2.2.3.4粘貼纖維布加固
“JGJ116-2009”第6.3.11同樣來自GB50367-2006規(guī)范,但對采用粘貼纖維布加固梁柱時提出了一些要求,與粘鋼一樣,也提出了加固設計和施工要求,加固前應卸載,并強調(diào)對碳纖維的防火要求。GB50367-2006規(guī)范中的承載力計算公式也是針對荷載的,與粘鋼加固一樣,對原有混凝土構件的抗震承載力與抗震鑒定時的值相同,需取rRa(其值依據(jù)后續(xù)使用年限的不同而變,均小于1.0),碳纖維部分的承載力的抗震加固承載力調(diào)整系數(shù)取1.0。無論梁、柱原有混凝土構件抗震承載力與抗震鑒定時的取值相同,需取rRa(其值依據(jù)后續(xù)使用年限不同而變,均小于1.0);施工前應先卸載,具體做法詳見09SG619-1第85、86頁。
二、學校與交警部門及政府部門積極合作
學校作為學生交通安全行為教育的主導,與相關政府職能部門的聯(lián)系與溝通應由學校主動提出。在小學生交通安全教育過程中,要理順部門關系,明確各自教育職責,建立以教育、公安交通管理部門為主導,社會廣泛參與的教育機制。教育部門應把小學生交通安全宣傳與教育列入小學教育大綱,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應經(jīng)常對所轄區(qū)域內(nèi)開展中小學生交通安全宣傳與教育的落實情況進行檢查指導。只有各部門切實履行自己的職責,形成全社會齊抓共管的局面,才能形成良好的中小學生交通安全教育氛圍,保證中小學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制度化、長期化、規(guī)范化,深入持久地開展下去。教育部門可以探索將交通安全課程納入學生學習考核體系中的措施。交通安全課程作為一門必修的考試科目參與到學生的日常學習中,考試成績甚至可以作為學生獎勵及升學的依據(jù)之一,以此提高學校、老師、學生學習交通安全知識的積極性和緊迫性,并最終轉化為學生的切實行動,自覺遵守交通安全法規(guī),保護好自己的人身安全。
學校安全教育的機會
首先,我國目前的學校安全教育處于轉型時期,各級領導及教育主管部門對學校安全教育給予了足夠的重視。2006年以來,國家在法律、法規(guī)中都規(guī)定學校必須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這為學校安全教育提供了政策指導和法律依據(jù)。其次,國內(nèi)外也對學校安全教育進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產(chǎn)生了很多具有獨創(chuàng)性和實際操作性的研究成果。例如,家長與社區(qū)共同參與學校的安全教育等。最后,近些年來頻發(fā)的安全事故所帶來的教訓,使人們對安全教育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人們已經(jīng)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理念。總之,這些機會客觀上都為開展學校安全教育創(chuàng)造了條件。
學校安全教育的威脅
現(xiàn)代學校教育是開放式的,校園是一個多因素、多元化、多層次的社會活動場所。學校前所未有的開放性,使得各種各樣的具體安全問題沒有一個標準的萬能應對模式,要因事制宜、因地制宜、靈活機智地處理。安全教育工作的對象已不僅僅是校內(nèi)師生員工,還包括校外的學生家長及相關人員等,從而導致安全教育難度進一步加大。
師生的思想意識越來越多地受到來自不同途徑、不同主體的影響,師生意識形態(tài)安全形勢較以往更加嚴峻。此外,校區(qū)周邊環(huán)境復雜,校園周邊治安形勢嚴峻,道路交通安全違章、建筑違章比比皆是,攤點屢禁不止等,都在威脅著學生的安全,而社會管理部門的管理又跟不上,校園周邊治安狀況令人擔憂。
學校安全教育的對策研究
(一)營造安全文化氛圍,增強安全意識教育
營造安全文化氛圍一直是各類單位對全員進行安全意識和安全觀念培養(yǎng)的重要途徑,學校安全教育同樣也需要營造校園安全文化氛圍。通過在師生員工中宣傳“時時處處講安全”的理念,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樹立“安全規(guī)程必須時時守”的安全準則,使安全意識深入人心。根據(jù)目前師生平時上網(wǎng)時間較多以及心理問題較多的現(xiàn)實情況,應在安全教育中多利用網(wǎng)絡平臺,使“被要求安全”變?yōu)樽杂X地要求安全,從而使安全行為成為師生日常行動的一部分。學校面對現(xiàn)狀,應制訂相應的安全教育計劃,聯(lián)合學校的各部門及團體,從生活上和制度上保證安全教育無處不在,如通過安保、學生工作及各類社團進行安全教育宣傳,讓師生充分體會到安全教育的氛圍。
(二)進一步完善學校安全教育管理機制,強化管理力度
學校要切實履行安全教育的職責,加大人力和物力投入,落實各方面的安全教育措施,建立完善的安全教育管理機制。建立安全教育責任追究制,即每一層管理部門簽訂安全教育“目標責任狀”,落實安全教育責任,制定詳細明確的安全教育考核指標,定期檢查考核,從而保證安全教育工作的落實。同時依據(jù)學校的具體實際,建立規(guī)范合理的師生安全教育的制度管理體系。安全教育制度規(guī)范要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能落實到學校中的每一個人,從而達到及時預防和控制安全事故發(fā)生的根本目的。
(三)學校安全教育要抓重點,同時注重教育效果
在進行學校安全教育時,應該針對重點人、重點環(huán)境場所及重點時間段進行安全教育,以點帶面,全面進行。首先,對重點人的安全教育,如對有心理潛在安全危險的師生,要進行重點教育。
通過對受教育對象的貼心訪談交往,使受教育者對安全觀念入耳、入心、入腦。做好這項工作,要不拘泥于形式,要講效果,要讓受教育者做到內(nèi)心接受。其次,對重點場所的安全教育,如對防爆、防火、防毒有一定要求的實驗室,要教育師生嚴格遵守操作規(guī)程,防止各種意外事故發(fā)生。另外,還要抓重點時期的安全教育,如冬天是易發(fā)生違章電器使用導致的火災安全事故的特殊時期。
(四)提高學校安全教育普及率,使安全教育系統(tǒng)化
2保證通用電器安全及設備檢修安全
學校中較多的通用設備主要有插座及一些攜帶式設備。插座包括單相兩孔、三孔、三相四孔。其中三孔及三孔的插座都有專用的接地或接零線的插孔,這些插孔必須與學校實驗室的地線、零線進行連接,同時明裝插座的安裝高度應不低于地面一點三到一點五米,暗裝插座應離地零點二到零點五米。攜帶式的設備在進行使用時經(jīng)常需要移動,因此比較容易出現(xiàn)碰殼的事故,并且這些設備容易由于拉、磨等因素而導致電源線的絕緣發(fā)生損壞。因此,對于這類設備必須做好絕緣安全措施,如對其進行接零接地、雙重絕緣等。對學校的用電器進行檢修時容易出現(xiàn)觸電事故,因此,檢修時應做好防護措施,可以采用部分或全部停電的情況下進行檢修。在進行停電時,應注意避免出現(xiàn)誤合閘的情況,并且應密切注意多回路的線路,防止其突然來電。同時還對已經(jīng)停電的設備及線路進行驗電,之后使用專門的放電設備來消除檢修設備上的殘存的靜電。
二、做好晨午檢、消毒通風的工作
我校的培智生除了智力低下,很多都伴有癲癇、心臟病、肢體殘疾、低視力等各種疾病,所以晨午檢的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在交接班時,就要把學生的異常情況告知值班教師,以便于值班教師有針對性地處理問題。此外,還要每天對學生宿舍、教室、餐廳進行消毒、通風。
三、對學生進行各項安全知識教育
1.加強學生的交通安全教育。我校學生都是一些殘疾孩子,他們很少出門,即便外出也大多由父母帶領,所以他們的交通安全意識淡薄,為此,我校把交通安全教育作為安全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務來抓,開展了各種形式的教育活動。例如,安全課上,班主任講各種交通安全知識;播放交通安全動畫視頻,出示交通事故的現(xiàn)場照片;各位教師群力群策編寫交通知識兒歌;開展“文明出行”活動等。通過一系列的活動,使學生認識到交通事故帶來就是災難與痛苦,從而將“自覺遵守交通規(guī)則”觀念牢記于心。
2.加強消防安全教育。由于培智孩子和聾啞孩子的特殊性,他們的自控能力與判斷能力都比較差,玩火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而面對緊急情況時,往往又不知所措。所以,對他們進行消防安全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在消防宣傳月活動中,我校都會安排一系列的活動對學生進行消防安全教育。例如,播放火災現(xiàn)場的照片,舉身邊的火災實例,讓學生認識到火災的可怕;利用每周兩節(jié)的安全課,對學生進行消防安全知識教育;背誦“報警兒歌”;認識消防器械,學習怎樣使用滅火器等。
3.加強防溺水教育。溺水事故在假期兒童傷害事故中數(shù)量最多。而我校學生的特殊性決定了他們判斷能力差、身體協(xié)調(diào)能力差,所以對他們更應加強防溺水教育。我校從六月初,每次周五的安全課上,班主任都要反復強調(diào):堅決不能去池塘、小河里游泳,去游泳館游泳時,必須有家長的陪伴。同時與家長取得聯(lián)系,共同把好學生的游泳關,以避免溺水事故的發(fā)生。
4.進行預防疾病和食品安全的教育。我校的培智生由于身體協(xié)調(diào)能力差,課外活動與體育鍛煉減少,再加上本身的疾病,他們大多身體比較弱,很容易生病,所以對他們進行預防疾病和食品安全教育也是我校安全教育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項內(nèi)容。首先,從鍛煉學生的協(xié)調(diào)能力入手,根據(jù)每個人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增加鍛煉的強度。其次,給一些兒歌編排簡單的小律動讓學生邊唱邊跳,增強活動的趣味性,最大程度地調(diào)動學生參與運動的積極性,提高了他們的身體抵抗能力。此外,還對學生進行講衛(wèi)生的教育和食品安全的教育,避免了病從口入。
四、加強安全逃生應急演練
為增強學生避險自救、緊急撤離的能力,我校結合各種安全教育,不定期舉行消防、地震、預防踩踏等各種應急演練,讓師生在實踐中驗證,在行動中總結,提高了師生緊急避險的能力。
五、制定相應措施,進行安全教育
針對本校學生的特點制定相應措施,進行安全教育。例如,上下樓梯有困難的學生,讓他們結成“手拉手”的對子;視力差的學生,教育他自己的東西放到固定的位置,教給他上下臺階的技巧等。
六、舉辦“家長大課堂”
舉辦“家長大課堂”,對家長進行教育,既普及安全知識,又教給家長教育學生的方法。通過寫小紙條、校訊通、打電話等形式及時與家長進行溝通,家校聯(lián)手,共同做好孩子的安全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