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16 15:27:14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三年級語文教學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一、小學三年級學生的主要特點分析
其一,小學三年級是學生培養自尊心和自信心的重要階段,在這一階段,三年級學生可以敏銳地感知別人對自己的鼓勵,通過被鼓勵,學生會變得更加自信。如果評價過低會導致學生自卑心理出現,學生會因為成績不好或者其他方面的原因受到周圍學生的嘲笑,非常不利于學生自信心的培養。但是如果評價過高則會讓學生表現為自負和驕傲,會存在藐視他人和不尊重他人的情況。其二,小學三年級是小學課程由淺入深的關鍵節點,在這一階段,部分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會因為天資聰穎而缺乏努力,隨著知識的逐步加深,學生的粗心大意會讓學生的成績迅速下滑,成績的提升存在一定的難度。同時,三年級作文和閱讀的出現也會增加三年級學生的學習難度,因此,學生自己、教師、家長都會更加重視三年級的教學成績。
二、三年級語文課程的主要特征分析
三年級語文課程重點考察以下幾方面的內容。一是三年級語文的重點是提高學生的溝通表達能力,讓三年級學生在表達過程中以較好的邏輯能力和語言的連貫性提高溝通的效率和效果。二是在三年課程中學習一定的語文知識,積淀一定的語文素養,這為以后的學習提供了良好的基礎。三是從語文的角度來分析,語言之所以會成為交流的工具,是因為具有古代和現代的文化傳承和積累,才會讓溝通具有特點,不會空洞和無效率,因此,表達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教學中,學生的生活經驗、情感表達和語言能力都是不同的,因此教師可以讓學生多表達,讓學生在實踐中體會語言的魅力,提升語言的表達技巧。四是三年級語文課文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經典文章,教師應當盡量讓學生體悟文章的優美之處,在語言的使用、思想的表達和環境刻畫中了解到文章的妙處。
三、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的使用
(一)情境教學法的概念
所謂情境教學法是20世紀50年代左右在西方出現的,我國從70年代引入并進行了改良,主要內容是教師為了達到一個較為理想的教學結果,在考慮了各位學生的特點之后,設置一個生動的場景,讓學生放松身心融入教學活動中,通過與學生的共鳴和互動,讓學生主動思考,提升學生的學習技能和理解水平。這種方法從心理上更為貼近學生的內心世界,顛覆了傳統的古板的教學方式,主要優勢在于寓教于樂,將學生的情感、行動和知識進行了多方位的整合和概括。
(二)如何使用情境教學法
1.充分結合三年級語文的課程特點
在三年級語文教學中使用情境教學,主要在于如何創造一個語文學習的環境。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使用影視、音樂、情境劇等多種方式演示美好的畫面,將藝術要素和語文學習充分結合在一起,給學生身臨其境的感覺,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快領悟到文字的魅力。
2.提高學生體會和感悟的能力
在三年級語文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情感能力,學生的愛好、興趣、態度的培養和改變很大情況下是靠教師來培養的,通過教師對課堂的熏陶和渲染,讓學生可以在情感上對語言的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從這方面來看,教師真正從學生的心理入手,這樣,教師所建立的教學情境才有深刻的意義,并發揮更大的作用。
3.快速引導學生融入語文的學習
在教學中,閱讀者對語言意義、語言情感、語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與學生的生活經歷、知識積累、認識能力、理解水平有關。小學語文課本中的每篇課文都是文質兼美的佳作,其語境描述的美妙、語言運用的精妙、思想表達的深邃、見解闡述的獨到,都是引導學生感悟的重要內容。
4.讓學生能夠自由的表達
在情境教學中,教師不僅要給予欣賞和包容,還要給予引領和點化:要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習作,要引導學生用時尚的語言習作,要引導學生用優美的語言習作,要引導學生用創新的語言習作。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習作的語言真正地生動起來。
參考文獻:
[1]王先東.注重過程學習以促進語文能力的提升:小學三年級語文教學心得[J].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旬刊,2012(8):135.
欄目設置:
語文論壇、教學隨筆、教材教法、課改研究、教案選粹、閱讀與作文、命題與解題、漢語研究、文藝評論、德育與黨建、治校方略、素質教育、名校巡禮、語林學人
來稿要求:
1.為尊重作品版權、維護本刊權威性及作品質量,作者保證論文無抄襲、不涉及保密、署名排序等爭議,請勿一稿多投,來稿文責自負。凡向本刊所投稿件,本刊即認定作者將該文的復制權、發行權、信息化網絡傳播權、翻譯權、匯編權等權力在全世界范圍內轉讓給本刊。如作者有異議,請在投稿時聲明。
2.歡迎廣大教師和教育研究工作者投稿。論文應論點明確,材料翔實,行文流暢,文字簡練。篇幅一般在2100-7000字符數為宜。
3.本刊實行無紙化辦公,來稿WORD文檔投稿。凡給本刊來稿者,必須符合以下規范:文題一般不超過18個漢字,必要時可以加副標題;標題下注有作者姓名及單位全稱;正文前放置摘要和關鍵詞;文尾注明作者簡介(姓名、出生年月、性別、工作單位、職稱、研究方向)、通訊(單位全稱、省市名、郵編)。來稿如果是基金項目,請注明項目名稱、來源和批準文號。
理解單元目標目標在教學中起導向、激勵和檢測的作用,任何有效的教學活動都必須有明確的目標。單元教學目標是單元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點,是單元教學的靈魂。它決定單元教學的總體方向,影響單元教學的設計、單元學法的確定及單元教學的實施。我們對單元目標的研究主要從“理解單元目標”和“分解單元目標”這兩方面進行。單元目標的正確理解是實施單元目標的基礎,單元目標的理解主要是針對單元學習提示而言,理解的內容有:本單元的訓練重點及其含義、操作要求、學法和與此相關的舊知識等。為了使“單元教學目標”落實得更到位,我們還必須對單元目標進行分解。只有把目標的各個層次、各個方面進行分解,才能做到目標實施分工明確,有的放矢,而不是囫圇一片。
2.單元教學的基礎
分析單元教材現代教學論認為,教師、學生和教材是構成教學過程的三個基本要素。教材在三個基本因素中發揮著紐帶和橋梁作用。它是教師組織教學的基本憑借,是學生獲取語文知識的主要源泉,也是培養語文能力的必要階梯,陶冶情操的重要園地。單元教材是進行單元教學,落實單元目標,進行單元教學設計的憑借,我們對單元教材進行分析,是實施單元教學的基礎。只有對單元教材有足夠的認識,我們才能有的放矢地進行單元教學設計,使單元目標落實到位。單元教材分析主要有小學階段所有單元教材的分析和一個單元的教材分析兩大類。縱觀小學語文單元教材的編排,它具有以下特點:其一,教材編排具有階段性。如三年級主要安排的訓練項目是讀懂一段話,四年級側重訓練的是學生分段和概括段意的能力,五年級側重的是篇章的訓練。這樣的編排體現了單元教學的階段性,使各個階段的教學更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其二,教材編排具有聯系性。小學語文單元教材雖具有獨立性,但各單元之間并不是毫無關系的獨立體,而是相互聯系的粘連體。“單元重點訓練項目分析”是單元教材分析的重點,由“重點訓練項目的內容”、“重點訓練項目的體現”、“重點訓練項目的落實”三部分組成,是單元教材分析的重點。它通過分析“重點訓練項目的內容”,可以清晰地認識到該訓練項目與另外一些訓練項目的聯系,使知識成為一個相互聯系的組塊,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可以掌握單元訓練重點的操作方法與步驟,認識教材安排此訓練的目的,增強教師進行單元重點訓練的目的性。通過分析“重點訓練項目的體現”,不僅能使單元重點訓練內容在單元各課中的體現一目了然,而且通過前后文聯系,還可挖掘出已學課文所包含的重點訓練內容,使學生對單元重點訓練內容的理解做到融會貫通。“重點訓練項目的落實”分析能使單元各課所承擔的訓練任務分工明確,使訓練不盲從,不走過場。“單元內容分析”由“課文分析”、“習作分析”、“練習分析”三部分組成,通過這三個內容的分析,可使教師對本單元課文的寫作特點、習作任務和練習內容及意義有全面的了解,從而在單元設計時能把單元內容統籌于胸,不會顧此失彼。
3.單元教學的關鍵
設計單元教學簡案,簡稱單元簡案,它主要是針對單元重點訓練項目在各課中怎樣分層落實這一問題而設計的。它主要解決單元中每篇課文落實的是什么層次的單元重點目標,實施這一層次的目標會出現哪些情況,這些情況怎樣妥善處理這幾個問題。單元簡案由“單元學習提示的理解”(單元目標理解),“單元重點目標的分解”、“單元重點目標的實施”這三部分內容組成。在“單元學習提示理解”中要寫清本單元的訓練重點內容以及對該重點的理解情況。如理解第八冊第六單元的用“摘錄法”概括段落大意,就應寫清一般的段意概括有什么要求,“摘錄法”概括是什么意思,這種概括法又分哪些情況,各是怎么樣的,用這種方法概括段意的學法怎樣操作等。只有對以上內容進行分析,才能對單元學習重點有個全面細致準確的了解,為正確施教打下基礎。“單元重點目標的分解”如前所述,這里不再例舉。“單元重點目標的實施”主要解決單元重點目標在各課中的實施情況,寫出每篇課文對落實單元重點目標的操作步驟。特別是要將實施中學生可能出現的問題一一列出,并寫出解決對策,使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應付自如。設計單元學習方案,簡稱“單元學案”,是在單元教材分析的基礎上,根據單元學習目標和單元教學簡案制訂的。單元學案是學生進行單元學習的拐杖,是培養學生單元學習能力的重要手段,單元學案以單元目標為導向,分課分塊編排,注重單元學法的得出、鞏固、運用,使單元學法清晰可見,便于學生對學法的操作和掌握。單元學案由“單元學習目標”、“單元學習重點”、“單元學習過程”、“單元學習檢測”四 本論文由部分組成,“單元學習過程”可逐課按“學習目標”、“學習重點”、“學習過程”這三個內容進行編排,也可分“生字詞學習”、“課文理解”、“單元重點”這三方面把單元中的幾篇課文組合在一起分塊編排。
4.單元教學的保障
申明:本網站內容僅用于學術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告知我們,本站將立即刪除有關內容。 勞累時,需要一聲親切的問候;生病時,總希望得到溫暖的呵護;懷孕時,需要體貼的關懷;生小孩時,更需要無微不至的照顧……阿克蘇地區消方支隊阿克蘇市中隊中隊長彭世民的妻子、阿克蘇市第四小學的教師劉穎與丈夫同在一個城市,雖然近在咫尺,但這些享受對她來說是那樣陌生。
有人不解地問她,嫁給當兵的,還在一個城市都得不到家庭的溫馨,何苦呢?
對此,劉穎總是輕松地笑著回答:“我嫁給他,就是‘嫁’給了消防事業。”
盼望佳期一波三折推遲婚禮
1999年元月,劉穎和彭世民經過相識、相知、相愛,兩人準備好好熱鬧一番,把婚事辦了。時間就定在5月份。滿懷著對幸福的憧憬和喜悅,劉穎已經開始著手操辦婚禮了。好不容易把婚期盼來了,可是全疆消防部隊消防業務大比武開始了。作為阿克蘇地區消防支隊集訓隊隊長,彭世民的擔子很重,常常白天晚上忙個不停,連節假日都得上陣操練。
當年9月,彭世民在這次大比武中奪得了全疆消防業務掛鉤梯干部組第一名。這年秋天,正是瓜果飄香的收獲季節,兩位新人終于攜手踏上紅地毯,迎來了他們“遲來的婚禮”。
為了彌補對妻子的歉疚之情,彭世民答應在婚禮舉辦完之后,兩人回一趟四川老家,順便出疆旅游一次。誰知,9月18日結婚,9月19日支隊因工作需要就把他又召回部隊,赴內地飽覽祖國大好河山的美夢也就此化作泡影。
一波三折的結婚過程,并沒有使劉穎感到沮喪和失望。相反,她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了警嫂必須時時處處以寬容的姿態去理解和支持丈夫,“一人辛苦換得萬人甜”。她打心眼里明白了這句話的份量。
理解消防鼓勵丈夫多打頭陣
婚后,兩人就住在市消防中隊,前面是辦公樓,后面是家屬樓,中間就隔了個籃球場。劉穎覺得已經理解了丈夫的工作,可是對他值班時仍“死心眼”地呆在辦公室還是感到困惑。
“就那么近,在家不一樣嗎?何必守在那兒。”她有一次不高興地發問。彭世民對她認認真真算了“一筆帳”:家屬樓與辦公室之間有沒有距離?一旦有災情發生,從家到辦公樓要不要時間?我們消防兵的時間觀念只有以“秒”計算。這期間要減少多少損失你知道不知道?一席話把劉穎說得心服口服。
劉穎心細如發,丈夫每一次救火回來,她總要上下打量,反復詢問今天有沒有“掛彩”,要是有,那可不得了,得馬上采取措施,清洗、上藥、包扎,一點兒也不馬虎。彭世民打趣時說:“我的小事總成為她的大事,弄得讓人不得安寧,現在我碰傷已經不敢向她說,就怕她擔心。”
2004年元月,阿克蘇市一家火鍋店突然著火。等到消防官兵趕到的時候,店內已經是火勢沖天,但是里面有 30多個液化氣鋼瓶,如果不迅速拿出來,整座大樓都會被炸垮。彭世民立即安排搶險。
由于家離這兒較近,劉穎趕來親眼目睹了丈夫處理消防事故的能力。液化氣鋼瓶都拿出來了,但樓上也著火了,還有一個鋼瓶被火烤了,必須迅速拖出來。一名新兵和一名排長先后失敗而返,在這危急關頭,彭世民一個箭步沖上去,抓緊把柄以后,立即吩咐消防戰士用水龍頭猛沖他自己和鋼瓶,十幾秒之內,鋼瓶便被安全處置。看著彭世民被燙傷的手,劉穎心疼地說,你就不害怕?彭世民說,這都是考驗一個人膽量和速度的時候,新兵上去容易出危險。
結婚兩年間,公公婆婆先后從四川老家來阿克蘇住了大半年。劉穎像侍奉親爹親娘一樣對待兩位老人,成了公婆眼中的“賢惠媳婦”。
剛聽說公公婆婆要來,劉穎就動手做準備,根據老人的生活習慣,她走了好幾家商店挑選了讓人感到舒適的床單、被套、枕頭等生活用品,安排好了床鋪,并收拾得干干凈凈,只求老人用起來習慣、方便。
婆婆初次坐火車,身體不大適應,再加上氣候干燥,與老家四川截然不同,一下子竟患了感冒。劉穎從繁忙的工作中抽出空來,把婆婆送到了當地最好的醫院。丈夫離不開單位,她一人守候在醫院照料老人,直到婆婆完全康復。連彭世民也說:“婆媳從來沒有見過面,一見面就跟和睦相處了好多年一樣,互相體諒、互相謙讓,爭著干家務活,真讓人感動”。
特別是2003年夏天,劉穎已經―懷孕七八個月了,活動很不方便。但恰恰就在這時候,婆婆患了腸胃炎。婆婆覺得沒啥了不起,一直沒聲張。可是心細的劉穎仍然看出來了,說啥也要讓她去醫院。到了醫院,劉穎似乎忘了自己已經快臨了,樓上樓下到處跑,又是掛號,又是咨詢,忙得不可開交。婆婆說:“你也該好好休息一會兒,本來我應該照顧你,現在卻要你照顧我,真拿你沒辦法。”
勤奮工作一腔愛心撒向學生
劉穎是阿克蘇市第四小學的語文教師,對工作,她總是拼著一股子勁兒干好。她每天的到校時間是10:00,可她給自己定了一條特殊的規定:早晨9:40分到校,提前20分鐘,幾年如一日,雷打不動。有時候早晨有事兒耽擱了,連早飯也不吃就去上班了。按理說,自己給自己定下的“規矩”,偶爾“機動”一下未償不可;但她就是不,作為班主任,她清楚自己的職責。“學為人師,行為示范”,她覺得嚴格要求自己是完全應該的。 在班里,她對每一名學生都深懷愛心,無論優生差生,她都一視同仁,循循善誘,諄諄教誨,從來沒有半點兒馬虎。班里有一名姓張的男生,十來歲,由于父母離異,性格十分孤僻,經常不交作業,上課也不認真聽講,而且愛逃課。劉穎多次到他家進行家訪,并通過談心,補課等多種形式,漸漸開啟了這個男孩的心扉,終于使這個學生有啥事兒、有啥話都來找劉老師講。性格也漸漸開朗了,興趣愛好也多起來,期末考試中,語文、數學成績均在90分以上。 2000年12月份,學校準備選派一名教師下鄉支教一年,劉穎毫不猶豫就報了名。第二年年初,她便收拾好被褥、廚具來到阿克蘇市托普魯克鄉小學,擔任三年級班主任,并且兼任該校的政教主任工作,每天都把工作時間表排得滿滿的。無論在哪個學校,她都把一腔愛心撒播給了她心愛的學生,教育他們學知識、學做人。
懷胎十月忍辱負重不添麻煩
對劉穎而言,最刻骨銘心的要算是2003年懷孕和生小孩期間的艱難。剛懷孕兩三個月的時候,她妊娠反應特別厲害,天天都得吃好幾頓飯,并且一吃就吐。特別是晚上,必須補充飯食。
可是,阿克蘇市消防中隊恰恰趕上落實基層部隊正規化管理規定的大忙季節,作為中隊長,彭世民得負責全面工作,從硬件建設到軟件建設,甚至于到每一個細節,都需要他來抓。怎么辦?他只好想方設法滿足妻子的要求:晚上經常在單位忙,他就買一些馕放在家里,讓妻子餓的時候充饑;沒有菜,他從朋友那里弄來泡菜,什么洋姜、蘿卜等等,放在床頭上。
有天晚上,彭世民終于抽空在家照顧妻子,晚上一點多,正要給劉穎燒口熱飯吃,不料中隊打來電話,說有個戰士病了,急需送醫院搶救。他二話沒說,慌慌張張就往外跑,因為醫院的醫生他熟悉。忙了幾個小時,當他回來的時候,看到妻子已經將馕和泡菜吃了,淚水不由得奪眶而出。劉穎經常對他說,多忙部隊的事,我沒事。醫生說,多活動才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