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醫學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22 17:33:17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美容醫學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美容醫學論文

篇(1)

關鍵詞:亞裔美國文學 發展 繁榮

眾所周知,美國是一個世界各國移民聚居的國家,因此,除主流文化之外,還存在著少數族裔文化。移民少數族裔文化與主流文化之間的“碰撞”是不可避免的,但又逐漸匯人主流文化。這一現象也充分地反映到文學創作中來。二戰以后,少數族裔文學迅速崛起,爭奇斗艷,為美國文學增添了光輝的異彩,有的已完全匯人美國文學主流,為美國贏得了國際聲譽,提高了美國文學在世界文壇上的地位。作為當代美國文學的重要一支,亞裔文學像一棵一直在長大的樹,不僅它的內容和形式日漸豐富繁榮,而且涵蓋的范圍也越來越廣。

一、亞裔美國文學界定

所謂亞裔,顧名思義,包括生活在美國的華裔、日裔、菲裔、朝裔、印度裔、印尼裔、越裔、緬甸裔等族裔,他們的文學自然是亞裔美國文學,若再細分,則有華裔美國文學、日裔美國文學等,但對它的界定,遠非如此簡單,不同的學者,作家或評論家對它有不同的界定。

金伊蓮(Elaine H Kim)在《亞裔美國文學創作及其社會背景導論》一書中,把亞裔美國文學定義為“中國,菲律賓,日本和韓國族裔作家用英語創作的關于美國經歷的文學作品。”

集美國亞裔劇作家,評論家,小說家等頭銜于一身的趙健秀(Frank Chin)認為,出生和成長在美國的亞裔作家,他們對自身所屬民族的所在國的了解是從新聞媒體和書本中獲得的,這樣的作家用英文寫的作品才算亞裔美國文學。

對亞裔美國文學批評有重大貢獻的林英敏(Amy Ling,1939-)把包括她自己在內的華裔美國作家,從他們共有的華裔美國人經歷中創作出令人感動的富有藝術性的文學稱為亞裔美國文學。

因此,亞裔美國文學可以界定為:出生、成長在亞洲或出生在其他國家的亞洲子女,但受教育,工作,生活在美國的亞裔或華裔的作家,用英文描述他們在美國的生活經歷和體驗的文學作品。

二、亞裔美國文學的誕生和發展

1972年,第一部主要的亞裔美國文學選集《亞美作家》出版時,編者許芥昱和海倫•帕努賓斯加斯就表示,他們的選集是為了“代表在美國有過廣泛生活經歷的亞洲血統作家的作品。首先考慮的是生于美國長于美國的作家,并且一直待在這兒的作家”,但是,這部選集只收入了華、日與菲律賓裔的作家作品,因為在70年代初還未產生有影響的越南、韓國、印度裔的作家和作品。

1974年趙健秀、陳耀光、稻田和徐忠雄被稱為亞裔美國文學的四位騎手合編了《哎呀!:亞裔美國作家選集》。這里包括的亞裔作家同樣只有菲律賓,中國和日本裔的美國人,他們是在美國出生和長大的,他們已經把美國亞裔作家同“美國化的中國作家”和“白人化的亞裔作家”區分開了。

1976年湯亭亭的《女勇士》出版,日裔美國詩人加勒特•洪果評價道:“70年代中期對于亞裔美國作家來說,最重要的事件也許是湯亭亭的《女勇士》的出版和隨后的暢銷,該作品的文學成就和熱銷在簡短而轟轟烈烈的亞裔美國文學史上是空前的。”

1989年譚恩美出版《喜福會》,此書當年在《紐約時報》暢銷書榜連續保持9個月,后來拍成的電影幾乎使它在美國家喻戶曉,湯亭亭也承認譚恩美比她擁有更多的普通讀者。1991年譚恩美出版《廚神之妻》,2001年出版《接骨師的女兒》。

1991年,趙健秀等四人編了一本續集起名《大哎呀!:華裔和日裔美國文學選集》,這本書僅僅包括華裔和日裔作家,但是篇幅加大了不少,在這部作品中亞裔作家有了真假之分,這也引發了一場關于何謂亞裔文學正統的爭論。

隨著亞裔作家的不斷涌現,尤其是新移民民族的作家加入到這個集體,越來越多的作品得以出版,并且引起讀者和批評界的關注,亞裔美國文學選集也“擴容”了,從不到300頁的《哎呀!》(還是袖珍本)到619頁的《大哎呀!》便是一次大的“擴容”。

1996年,徐忠雄單獨編輯了《亞裔美國文學:簡介與選集》。作為《哎呀!》和《大哎呀》的四位編者之一,徐忠雄從新的角度看待亞裔文學中的真假問題。

1976年,十來位婦女解放的積極分子為了促進美國婦女的社會,經濟與總體的利益,成立了一個名叫加利福尼亞亞裔婦女聯合會的組織。文學,尤其是表達了亞裔婦女心聲的文學作品自然是她們關注的對象。從準備開始,經過大約20年的艱苦努力,她們先后出版了兩本亞裔美國婦女的文學選集。為了表明她們的立場,她們特地將兩本書分別起名為《掀起波浪》(Making Waves: An Anthology of Writings by and about Asian American Women,1989)和《掀起更大的波浪》(Making More Waves:New Writing by and about Asian American Women,1997)。

三、亞裔美國文學的繁榮

當前,隨著東西方交流的頻繁,以“文化散居者”身份出現的知識分子和作家的崛起成為亞裔美國文學的發展的新生力量。如:戴維• 穆拉于1991年發表的《變成日本人:一個三世的回憶》,移民后裔梁志英創作了《鳳眼》,《茉莉花》的作者卜哈拉蒂• 穆克基和《疾病的譯者》的作者裘安帕• 拉依里,在印度,歐洲和北美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之間旅行,跨越文化的國界,尋求新的生活。

還有一些亞裔作家把目光投向其他邊緣人群和少數族裔。梁志英于1993年出版的詩集《夢幻和塵土的國家》涉及的不但有華裔散居者,還有來自越南的移民。日裔作家HisayeYamamoto 在《威爾夏汽車》一書中探討了華裔,日裔,韓裔等亞洲族裔之間的關系。任璧蓮的作品不但有對猶太人和猶太文化的描寫,在1999出版的短篇小說集《誰是愛爾蘭人?》中還涉及了愛爾蘭移民的文化。

2000年林玉玲編輯的《亞裔美國文學選集》出版,這本選集收錄的作家最齊全。這本厚達560多頁的選集除了收入華、日、菲、韓裔作家以外,還有越南、馬來西亞、緬甸、印度、巴基斯坦裔和夏威夷亞裔以及其他民族的作家,有著名的也有新崛起的;這本選集體裁豐富多樣。小說、戲劇、詩歌、回憶錄、論文,還有口述錄,應有盡有;這本選集主題全面,全書按主題分為8章,從移民的經歷到亞裔對祖國的認同,從個人的處境到整個民族或群體的斗爭,從“代溝”到亞裔民族屬性與性別屬性確立,涉及亞裔美國人的方方面面。

亞裔美國文學由于幾代人堅持不懈的共同努力,才造就出如今的繁榮局面,而這種局面是在美國多元化的人文環境里形成的。盡管它仍是處于邊緣的弱勢,但作為東西文化雜交的新品種,如上所述,它兼具亞,美文化的基因,保持著自身鮮明的特點和頑強的生命力。如今卻有不少亞裔美國作家為自己的作品被冠以美國文學而奮斗著,抗爭著。

參考文獻:

[1]ELAINE KIM. 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Writings and Their Social Context.Philadelphia:TempleUniversityPress,

1982.

[2]Jeffery Paul Chan, el al. ; eds. The Big Aiiieeee!

Chinese-American and Japanese-American Literature, New York: Meridan. 1991.

[3]KaryuHsu,HelenPalubinskas,eds,Asian-American Au

thors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76).

[4]Garrett Hongo. Ed. . The Open Boat: Poems from

Asian America, 1977 .

篇(2)

CombinationofAestheticQualityandSocialQuality

——TheLandscapeDesigninDanmark

LINQing

Abstract:Searchingforthecombinationofsocialqualityandaestheticquality,Danishlandscapearchitectsconstructedtheircharacteristiclandscapewithsimpleandclearlanguage,andbecameoneofthemostinfluentialgroupsinthefieldoflandscapearchitectureinEuropeinthepostwaryears.Thisarticleintroducestheideasandworksofthreewell-knownDanishlandscapearchitects,G.N.Brandt,C.T.SrensenandS.I.Andersson.

Keywords:Scandinavia;landscapedesign;GudmundNyelandBrandt;CarlTheodorSrensen;Sven-IngvarAndersson

丹麥位于歐洲大陸西北端,由400余個大小島嶼組成,南部毗連德國,北與挪威和瑞典隔海相望。屬于斯堪的那維亞半島的國家(斯堪的那維亞國家包括北歐的瑞典、芬蘭、挪威、丹麥和冰島五個國家),要想更好地了解丹麥的景觀設計,應該首先了解斯堪的那維亞國家的設計,因為這些國家的現代設計有著相似的特點,都追求樸實、實用和美觀,其風格自成一體、獨樹一幟,產生了世界性的影響。

斯堪的那維亞國家均地處高緯度地區,有些地方接近北極圈,那里有著漫長的冬季和冬季漫長的夜晚,特殊的氣候條件使人與建筑、室內、產品包括環境的關系顯得特別密切,設計非常重視人情味,建筑、景觀常采用磚、木等本土材料,從傳統中吸收設計語言,再與現代設計結合起來,形成具有本土特點的現代主義。

斯堪的那維亞的自然景觀非常平和,這里柔緩的地表變化、整體的植物群落、平靜的湖泊、緩緩彎曲的海岸塑造了人民平和的心態。斯堪的那維亞人民對自然有著強烈的熱愛,景觀設計表現出對大自然的向往。

斯堪的那維亞國家多是高稅收、高福利國家,人民享有平均的、良好的生活水準。社會各階層生活水平的接近,使工人階級的地位明顯上升。因此,不同于法國等一些國家,那里藝術的發展在經濟和道德上依賴于大城市里的上層階級。在斯堪的那維亞國家,這種發展依靠知識分子、中產階級和工人階級上層。建筑、景觀、工業產品沒有機會向奢侈品方向發展,功能主義占據了主導地位,現代運動得到了廣泛的社會需求的鼓勵,受到普遍的歡迎。為普通人提供普通的、但卻是精良的設計是斯堪的那維亞國家各個設計領域追求的最高境界。

在設計上,斯堪的那維亞國家從來沒有試圖以紀念碑式的形式或是以絢麗的外表與鄰國競爭,他們總是把對舒適和使用的追求放在首位,總是試圖改進現有的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是盼望著新事物的出現。設計不追求前衛、精英化與視覺沖擊效果,而是著眼于追求內在的價值和使用功能,所以多數設計作品在使用了數十年后,仍然非常實用,并且充滿魅力。斯堪的那維亞的景觀設計也是本土的,是貼近于日常生活的。可以說,日常生活的需要是景觀設計的重要出發點。然而在實用的同時,斯堪的那維亞的景觀并不缺少浪漫,設計師常常采用自然或有機的形式,以簡潔、柔和的風格,創造出富有詩意的園林景觀。

斯堪的那維亞的景觀設計師幾十年來較少地受到外部環境流行風格的影響,堅持走自己的道路,以功能化的、樸素的風格受到人們的尊敬。丹麥的布蘭德特(GudmundNyelandBrandt1878~1945)、索倫森(CarlTheodorSrensen1893~1979)和安德松(Sven-IngvarAndersson1927~)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他們常以簡潔而清晰的手法,構筑特點鮮明的景觀,追求社會品質與美學品質的融合,成為二戰后對歐洲景觀設計最有影響的團體之一。

社會品質與美學品質的融合

1布蘭德特

布蘭德特精通植物,善用野生植物和花卉,他的柔和的園林形式體現了丹麥人對自然景觀的熱愛。在哥本哈根市中心的蒂伏里(Tivoli)花園中,他設計了一系列并排的卵形種植池,池中綠地上點綴著數十個木盆噴泉。在大的環境中他借鑒了19世紀下半葉英國工藝美術運動時期的園林設計師杰基爾女士(GertrudeJekyll1843~1932)和建筑師路特恩斯(EdwinLutyens1869~1944)的思想,用精細的植物種植軟化幾何式的建筑和場地(見圖1及彩頁)。布蘭德特倡導用生態原則進行設計,他認為自己更是一位園藝家,而不是設計師,他的設計常采用規則式和自然式混合的形式(見彩頁)。

安德松認為設計最基本的事情就是確定一個空間,使人們能夠很好地使用它。如果設計師幸運的話,人們對這個空間的利用會超出他原來的預想。在巴黎德方斯凱旋門環境設計中,安德森在寬闊的場地上,用一條白色的大理石鋪裝步行道,斜向嵌入寬闊的場地中,旨在豐富廣場的視覺效果。這條鋪裝帶無意中成為溜冰愛好者訓練的場所,他們將障礙沿線布置,使這里成為溜冰訓練的課堂(見彩頁)。

在丹麥,安德松獲得了“將詩引入花園”的美譽。

布蘭德特、索倫森和安德松三人代表了不同的時代,通過他們的作品可以了解丹麥現代景觀設計的風格和特點。他們都曾在位于哥本哈根的皇家美術學院(theRoyalAcademyofFineArts)的建筑學院任教,通過教學、著作和設計,他們影響了丹麥幾代景觀設計師。

參考文獻:

[1]Bosselmann,Peter.LandscapeArchitectureasArt:C.Th.Srensen,AHumanist.LandscapeJournal,1998(1).

[2]Brown,Jane.TheModernGarden.ThamesandHudson,2000.

[3]Cerver,FranciscoAsensio.CitySquaresandPlazas.NewYory,1997.

篇(3)

該書具有以下特點:①內容豐富全面,書中不僅有美容整形的主體內容,還涵蓋了人體美學、美容心理學,并納入了相關醫療美容法規在內。②內容新穎,對當代前沿學科的新知識、新技術,如電腦、超聲、激光、光子、內窺鏡、生物材料、納米技術以及組織工程等在美容整形方面的應用作了較詳盡的介紹。③將康復醫學引入美容整形外科,進一步提高臨床術后效果。全書16開,1800頁,397萬字,銅版紙印刷。定價:680.00元(加郵資30元,共計710,00元)。

聯系人:重慶市沙坪壩區高灘巖西南整形美容外科醫院 胡曉佳

郵政編碼:400038

聯系電話:023-65410744

投稿數字寫作須知

根據《關于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規定》,本刊采用三位分節法(即從小數點算起,向左向右每三位分一節,節間留出一定空隙),不用千分撇分節法(如3,216改為3 216)。但年份、頁數、儀表型號、標準號不用三位分節法。中文出現的數字,凡屬計數數值,一律用阿拉伯數字表示。

2007年《中國美容醫學》征訂啟事

中國美容醫學雜志于1992年6月創刊,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西安交通大學和第四軍醫大學主辦的國家級醫學專業學術期刊,是國家科技部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美國《化學文摘》、俄羅斯《文摘雜志》和國內外多家大型數據庫與檢索機構收錄期刊。主要欄目有:基礎研究、整形美容、皮膚美容、頜面美容、齒科美容、眼耳鼻美容、中醫藥美容、綜述、精品講座、國外美容最新動態、國內最新書訊會訊等。信息量大(136頁)、內容涵蓋面寬、圖文并茂、實用性強,是美容醫學領域唯一月刊雜志。

《中國美容醫學》每期定價15元,12期,全年共180元(含郵費),全國各地郵局均可訂閱,郵發代號:52-27。2007年的郵局征訂工作現已結束,但編輯部還可訂閱,聯系地址:西安市新科路1號東興科技大廈12層《中國美容醫學》編輯部收,郵編:710043。咨詢電話:029-82218513,82251091-8833,網址:http://www.zgmryx.com,E-mail:bianjibu@zgmryx.com,zgmryx@163.com。

?告作者讀者?

有關作者署名的要求

作者姓名在文題下按序排列,排序應在投稿時確定,在編排過程中不應再作變動:作者單位名稱及郵政編碼排于作者姓名下方。作者應是:①參與選題和設計,或參與資料的分析和解釋者;②起草或修改論文中關鍵性理論或其他主要內容者;③能對編輯部的修改意見進行核修,在學術界進行答辯,并最終同意該文發表者。以上三條均需具備。僅參與收集資料者不能列為作者,僅對科研小組進行一般管理者也不宜列為作者。對文章中的各主要結論,均必須至少有一位作者負責,集體署名的文章必須明確對該文負責的關鍵人物;其他對該研究有貢獻者應列入致謝部分。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應征得本人同意,并有證明信。

《埋沒導引縫合技術》出版

《埋沒導引縫合技術》一書已由廣東科技出版社出版發行,李森愷教授主持編寫。埋沒導引縫合技術的核心要求是:從疾病的本質出發,以整形外科原則為準繩,在詳細掌握局部解剖層次的基礎上.采用隱蔽小切口的潛行分離和埋沒導引縫合技術手段,實現微創的組織調整和組織移植.該書詳盡介紹了整形美容手術的實用方法,可以作為一類新手術方法開拓人們的視野。適合整形、美容、口腔、小兒外科、普通外科等專業的臨床醫師和研究生閱讀和參考。對整形美容外科醫師的臨床手術實踐有實用性的指導作用。定價:120元,聯系電話:010-88703924,010-86641047;Email:lisenkai@yahoo,com.cn,frankchina@sohu.com;聯系人:王永前,李強。

敬告作者和讀者

中國美容醫學雜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的國家級醫學專業學術期刊,是國家科技部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是從事美容相關專業的臨床醫生、護士和研究教學管理人員的必備讀物。

為體現媒體的時效性,加快稿件處理速度,縮短編審周期,便于作者和編輯部的溝通與聯系,歡迎網上投稿。投稿信箱:bianjibu@zgmryx.com,zgmryx@163.com。投稿時請寄稿件審理費30元,并在稿件后附第一作者詳細聯系方式(包括詳細通訊地址和手機號碼)。根據《著作權法》并結合本刊具體情況,作者文責自負,本刊可以對來稿作文字修改、刪節,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則提請作者考慮。來稿經刊載后,酌致稿酬,作者著作權的使用費將在本刊稿酬中一次給付并贈當期雜志兩冊,多作者請自行預購。

《國外醫學口腔醫學分冊》刊名變更的聲明

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批準,《國外醫學口腔醫學分冊》雜志將于2006年第4期起,刊名變更為《國際口腔醫學雜志》,新的國內統一刊號為CN51-1698/R。E-mail:gwyxkqyxfc@vip.163.com。

《國外醫學口腔醫學分冊》編輯部

社長?總編:辛映繼

編:朱宏亮

副 主 編:郭樹忠 高天文 祁佐良 李青峰 李薈元 楊壯群

副社長(兼常務副主編):李慶峰

副 主 任:李 諄 劉彥普 侯成群 韓 巖

責任編輯:張惠娟 李陽利 何志斌

外文編輯:張 穎(英) 夏 煒(英) 封興華(法)

潘寶華(日) 王勝春(俄)

學術編輯:孫林潮 劉仲榮 舒茂國 郭 麗 范巨峰 屠軍波

中國美容醫學雜志社

篇(4)

筆者1991年~1998年,3單位共為32例液體膠隆鼻患者手術清除硅膠,同時植入“L”型固體硅膠行隆鼻術,占同期隆鼻手術486例的6.6%,應引起美容醫學界的注意。

1 臨床資料

32例全部為女性,注射時的年齡17歲~36歲,平均22.6歲,來診時注入時間最短6個月,最長8年,平均4.5年。

要求取除隆鼻液狀硅凝膠的原因:①鼻部形態不佳24例,其中鼻根部過于飽滿、夸張14例;鼻梁偏斜8例;全鼻過于飽滿2例;②鼻部局限性輕度皮膚紅腫,自感鼻部刺痛3例;③無任何不適,外觀尚正常,因擔心液膠對人體有害,心理恐懼要求清除5例。32例患者尚無鼻部皮膚潰爛者,亦無全身自覺癥狀。

2 手術方法

2.1麻醉2%普魯卡因2ml+0.5%布比卡因2ml+1/10萬腎上腺液作局部浸潤麻醉。注射范圍要超出液膠分布區0.5cm。

2.2手術前標志范圍術前用食指仔細觸摸,標出硅膠分布范圍。

2.3分離兩條通道取鼻前庭切口入路切開鼻粘膜。用眼科尖頭彎剪刀插入切口,在鼻翼、鼻尖軟骨與皮膚之間分離再由下而上在皮膚與硅膠之間潛行鈍性分離直達鼻根部。分離要超出硅膠上界及兩側邊界,盡可能使此間隙達到充分游離。彎剪刀再退到鼻尖,從硅膠下鼻軟骨上之間隙向上分離經鼻骨膜上到達鼻根,將彎剪刀180°翻轉,剪尖朝上,緊貼骨膜向上分離超出硅膠上界。在鼻根部向兩側分離時不要過遠,以免損傷內眥血管。蚊式彎鉗進入皮下腔隙,鉗夾硅膠和硅膠與組織的混合體,逐一小心取出。遇到不易夾出的,再以彎剪進行分離,直到取凈為止。用生理鹽水與慶大混合液沖洗腔隙。

2.4植入固體硅膠假體于鼻骨膜前腔隙植入事先雕塑、消毒的預置固體硅膠鼻模,術后肌注抗生素、止血劑3天,改口服抗生素至7日拆線。

3 結果

術后2~5天局部皮膚均有青紫,偶有瘀斑,8例暗紅(早期鼻部加壓包扎引起),多在7天~10天消退,遠期均恢復正常膚色。

本組32例術后無皮膚破潰、色澤異常、感染等并發癥;效果醫患均滿意的24例占75%;患者感到鼻根部高度不夠的4例占12.5%,感到鼻體部皮膚較薄,植入的固體假體部分輪廓能被看出的4例占12.5%。

4 討論

4.1再次術后不滿意率較高的原因是,以往注入的液體,于皮下組織呈浸潤性不規則分布,與正常組織間無明顯界線,取出的硅膠往往仍呈膠凍狀沒有完全固化,手術取除時,只能將皮下、骨膜上被液膠粘附浸潤的肉芽組織一起取除,致使鼻骨上軟組織欠缺,局部顯得空虛、低凹、高低不平,外觀不美。大多數患者難以接受單純液膠取除的手術效果,都有再次隆鼻的要求。同時筆者考慮,如果當時不行隆鼻術,鼻體皮膚與下面的骨膜粘連形成瘢痕愈合,再次手術時必然分離困難,甚至有穿破皮膚之慮,增加手術難度和病人的痛苦也加重病人多次手術的經濟負擔。因此,筆者主張只要鼻體皮膚無破潰、無感染,應盡可能同時植入鼻模隆鼻。但有時雖然植入較厚的“L”型假體,少數患者仍感高度不夠;植入較厚的假體還易出現假體輪廓顯露,以上兩點是此手術較難克服的缺撼。

4.2術中注射麻藥應準確在皮膚與硅膠之間和硅膠與骨模之間兩個層次注射,利用注射時的壓力增大兩個層次的間隙,術中沿此間隙較容易將硅膠上、下部完整分離,以利于鉗夾硅膠取除,也能減少術中出血。此手術較一般隆鼻術復雜,加入布比卡因可加強和延長麻醉效果。

4.3筆者術中使用眼科彎尖剪刀做分離工具,利用剪刀較薄、前端尖利的特點,以鈍性分離為主,銳性分離為輔,分離層次準確,尤其分離硅膠與鼻軟骨、鼻骨間層次,容易插入分離,可減少使用刮匙搔刮對骨膜的反復損傷[3]。分離后使用蚊式彎鉗進入鉗夾硅膠,蚊式鉗對周圍組織的損傷要小于使用刮匙搔刮,夾出物外形及手感均似明膠海綿,并具有較強的柔韌性,應耐心仔細反復操作,直至取凈。

4.4此手術分離面積大,創傷較一般隆鼻術嚴重,術后常伴有創面滲血,雖切口在最低位,因內有“L”型假體不便放置引流,大多伴有不同程度局部血腫。早期為減輕血腫,術后在鼻體兩旁紗布加壓包扎的8例,止血效果欠佳,鼻體皮膚血供受影響,呈暗紅色,血腫靠自行吸收腫脹持續約半個月之久。后改為術后鼻部不包扎,手術后24小時腫脹高峰時,讓病人平臥位,在鼻根部波動明顯處以8號針頭穿刺抽除積血[4],約1.5ml~5ml,平均3ml;必要時在術后48小時第二次抽除積血,血量已明顯少于第一次。本組一次抽除積血10例,二次抽除積血6例,術后腫脹時間縮短至7天~10天。

4.5液體硅膠的注射量以鼻根部注射比較大,多累及鼻背韌帶,手術分離鉗取時,不可避免地會損傷鼻背韌帶,植入的鼻模上端無韌帶固定,鼻模有漂移、歪斜的傾向。術后囑病人隔日復診一次,及時觀察,調整鼻模的形態,約10天~15天鼻模基本固定。

參考文獻

1 宋儒耀,張衛,秦偉.鼻梁注射硅橡膠并發癥淺談.中華燒傷整傷外科雜志,1987;(3)161

2 易傳勛,章時林,張一鳴等.液體硅橡膠注射隆鼻術并發癥的探討.中華燒傷整形外科雜志,1991;(3):162

上一篇: 空間結構論文 下一篇: 英語音標論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一欧美巨大中文字幕在线 | 中文字幕精品乱码亚洲一区 | 中日韩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视频三区 | 亚洲天码中字一区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