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2 17:33:18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英語音標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音標教學對小學生來說是一項重中之重的知識內容和能力培養內容。為了小學生能夠輕松愉快地學好音標、順利地闖過語音關,我們就必須深入分析、研究音標和音標教學。
英語音標的作用和漢語拼音的作用是一樣的。英語音標能夠保證把每一個單詞讀正確,幫助學生記憶單詞,使學生形成正確的語音語調,同時形成一定的自學能力。那么,如何將48個國際音標教授給學生,使學生真正掌握并能靈活運用,是擺在教師面前急待解決的課題。
我認為小學英語音標教學最關鍵的問題是如何引導,如何去教。下面談談我對小學音標的幾點看法。
語言是溝通的橋梁,不同語言之間也有相通之處,小學生對漢語拼音比較熟悉,而英語音標和漢語拼音有許多相似之處,利用這一特點從拼音入手,進行了音標、拼音對比教學,效果較好。
一、輔音對比教學
16個輔音音標/b/、/p/、/m/、/f/、/d/、/t/、/n/、/l/、/g/、/k/、/h/、/r/、/s/、/z/、/v/、/w/,漢語拼音的形狀和音標的形狀基本相同,讀音也很相近,對于學生來說很容易就可以學會。48個音標一下子就學會了16個,感覺較為輕松。這樣就消除了學生的恐懼心理,使學生充滿信心學好音標。音標和拼音對比教學,由他們所熟悉擅長的知識引用新知,學生感覺新鮮有趣,大大提高了學習興趣,使他們的求知欲極度高漲。
二、大膽放手,結組探究
學生有了初步的成就感,更激發了他們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這時,讓學生結組去對比,尋找與拼音有聯系的其它英語音標。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找到聯系與不同,印象深刻,終生難忘。如:/ei/、/ai/、/ou/、/i:/、/u:/與拼音發音基本相似。
三、歸納小結,強調元音
圍繞教學26個字母,大部分(約10余個)元音和部分(約6~7個)拼音中不同的輔音,對學生是個挑戰。同時利用學過的單詞歸納五個元音字母長短音的讀法。應通過大量模仿發音朗讀練習及通過讀音規則歸納單詞讀音的形式來鞏固。
四、培養學生能力,提高學習效率
教學音標的目的不僅是認識48個音標,更主要的是培養學生運用音標的拼讀來學習英語的能力。能力的培養要根據教學內容循序漸進。
4.1教會學生拼讀音標詞。一開始,把音標詞的拼讀與漢語拼音相比較,引導學生進行最簡單的拼讀,即聲母和韻母拼讀一樣,用輔音和元音拼讀,如[t]-[i:][ti:],[b]-[i]-[g][big],[f]-[a:][fa:]等等。拼讀有一個熟能生巧的過程,只有反復多拼,才能達到熟練。教學中,我盡量設計游戲,讓學生高興地練。如:拼音標找到相應圖片的“找朋友”游戲,緊張而又愉快的音樂傳卡片拼讀游戲,“拼音標寫數詞”,“拼音標畫簡筆圖”、“拼音標涂顏色”等游戲,都是深受學生歡迎的。加上簡易的繞口令和歌曲的配合,既滿足了他們的娛樂愿望,又順利地完成了學習任務。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學習,在積極的情況中記憶,從而使音標教學真正從枯燥中擺脫出來。
4.2采用形式多樣的活動練習鞏固。學習48個國際音標如同一年級小朋友學漢語拼音一樣,有一個音與形的認識過程。課堂上模仿、拼讀過程一長,學生很容易厭煩。教學中,我常用“比一比,誰的發音最佳”的競賽來使學生集中注意力,養成仔細聽音、觀察口形、認真模仿的好習慣,鞏固音標的認讀游戲很多,如“快速認讀音標卡片記時賽”,出示三四張一組的音標卡片,迅速拿掉,讓學生按順序說出“你看到了什么?”;出一組卡片,讓學生讀過后,從中任意抽掉一張,然后打亂其余幾張再出現,問:“哪一張不見了?”,還有各種猜音標的游戲……學生十分喜歡做這類游戲,而教師又利用學生的興趣,在玩玩賽賽中鞏固了所教知識,教學效果很好。:
二、問題的根源
針對在成人英語的音標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主要是基于這幾個方面的因素:
1.在英語的掌握中缺乏實踐經驗。在我國的所開設的成人英語教育也就這幾年,實踐方面的經驗很有限,對于在教學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依然是處于一個探索的時期。在一些實踐的過程中,基于當前的教師背景和學生個體上的差異,音標教學有的成功了,有的處于失敗的階段。因此,人們對于音標教學所持有的看法非常的不一致。加上現在很多人的專業素質缺乏,不少英語教師只是為了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不會過多得關注成人英語學習的怎么樣。
2.實證和理論研究不夠。針對成人的英語學習,音標學習有著很大的價值,在國外的一些研究當中,還沒有見到一定的認可。我國的國內有關于音標學習方面探討的也不是很多。就當前的成果來看,大都只是主張、根本沒有確切的去討論相關的現象。即便是提出了一些不一樣的觀點,但是還是缺少普遍的實證探析。與此同時,出現的急性思維的現象也不容低估。針對很多的現象缺少認識的辯證觀念,這些都將給英語音標教學帶來一定的問題。
3.音標教學本身的復雜性。音標教學所涉及到的原因非常多,其教學的效果受到了老師、學生以及環境等因素的干擾,每一個因素的變化都將會對最后的效果有著很大的影響。由于涉及到了人為的原因在內,在成人音標教學中,每一個人的發音很難糾正過來,導致出現了根本不可能出現一個所謂的“正確答案”的情況。雖然這個結論的得出,讓很多人感到一種不安,但是,這確實是真實的事實。絕不是一件虛構的事情。因此,必須依靠一些外援性質的幫助。
三、應對策略
1.音標教學的實踐策略。
(1)音標介紹階段。這個階段主要是向成人介紹音標的概念,讓他們知道什么是音標,其作用是做什么的,以為今后的音標教學做基礎。
(2)音標輸入階段。這個階段主要是讓成人能夠正確認識每一個音標,在學習音標的過程中,熟練讀出音標的正確發音。國際音標一共有48個,可以將這些音標分為兩個大類,即元音和輔音。再將元音進行分類,教給學生,學生對于音標的基本分類掌握之后,下一步就要多加練習每一個因素的發音。其次,成人在學習音標的過程中,不僅要會讀,而且還要掌握音標的寫法,逐步將這48個音標學會。
(3)拼讀、拼寫輸出階段。這個階段主要是將學習到的音標知識,運用到實際當中。主要運用分層次的教學方法和鼓勵的方式進行。對于在發音方面有困難的學生,多加強對其基本的詞語的練習,對于拼寫有錯誤的學生,要教會他們如何掌握拼寫的技巧。
2.基本要求。
(1)音標教學要目的明確。在進行音標教學的時候,要特別注意音標教學的目的性要特別明確。“音標”對成人來說,太抽象了,他們根本不理解為什么要這么寫,因此,作為英語老師要讓他們從自己的意識中,理解音標到底是什么,學習音標有什么作用,只有這樣,才能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2)音標教學要系統、集中。有的成人英語教材中涉及到音標教學的內容太少,并且知識分散,沒有系統性,在拼讀方面,有的英語教師都將之弱化了。這樣的結果很容易導致成人學習音標的過程中,機械化地進行記憶,自主學習的能力基本沒有。因此,要逐步將這種現狀改變,必須要調整教學的計劃,讓學生真正將音標的使用和拼讀掌握。這樣就可以比較容易學會單詞的拼讀和寫法,促進對于英語的學習。
(3)成人音標教學也要注重加強趣味性的特點。我們知道,當教學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的時候,學習便能夠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好好地對知識進行學習。更好地去將知識掌握和理解。對于音標教學所體現出的枯燥特點,教師必須多增強音標教學的趣味性,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將音標的學習進行開展。
四、結論
一、情感態度目標的內容實質
新課標對于情感態度的定義為:情感態度指興趣、動機、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影響學生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的相關因素,以及在學習過程中逐漸形成的祖國意識和國際視野。關于情感態度目標的實現途徑和最終目的,新課標指出:教師應引導學生逐漸將興趣轉化為穩定的學習動機,以使他們樹立自信心,形成克服困難的意志,養成和諧和健康向上的品格。情感態度目標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情感態度既是教學活動的手段和途徑,又是教學活動的目標和內容。
2.新課標中情感態度的內容包括情感、意志和個性傾向等多方面的內容,超越了人們通常對于情感所理解的范疇。
3.情感態度目標不像其他教學目標那樣可以分割成明確的教學單元,他們之間互相滲透,同時與其他課程目標也存在交叉的情況。因而,實現情感態度目標是一個復雜且長期的過程。
4.情感態度目標的內容決定了其結果很難直接顯現出來,因而很難通過對情感態度進行明確的考核來檢驗其教學效果。
二、目前,在英語教學實踐中實施情感態度教育所存在的問題
1.很多教師錯誤地認為情感態度只是一種教學手段或途徑。誠然,恰當地使用情感態度不僅可以使課堂教學更加靈活和生動,還可以促進師生感情的交流;但是,如果教師認為情感態度只是作為一種教學的輔助手段而存在,那么新課標設立情感態度目標的意義何在?
2.情感態度目標不同于語言知識等其他幾個課程目標,教師不可能像講解知識點一樣,通過講解的辦法,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交給學生。
3.情感態度目標的內容不像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目標那樣明確,不同的人對于情感態度目標的理解不盡相同,理解上的差異導致了實施過程的不同。
三、如何在教學中實施情感態度目標
情感態度作為一種特殊的課程目標可以通過教學中的長期滲透和課堂教學得以貫徹和實施。
1.在教學中長期滲透情感態度目標
興趣、動機、自信和意志等作為情感態度目標的一部分,屬于隱性目標。這類目標雖然不可能像語言知識或語言技能那樣通過特定的教學環節來實現,但這并不意味著教師在這些方面不能對學生施加影響,使其好學和樂學。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各種途徑培養師生之間的感情,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使學生能夠親其師而后信其道。教師還可以通過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教師在教學中應關注和尊重每位學生,鼓勵他們在學習中積極嘗試,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和積極性。
2.通過創設情景教學實現情感態度目標
SEFC教材以單元主題的形式進行編排。教學內容的設計充分考慮到了中學生的心理特點,其內容涉及友誼、語言、旅行、電影、科學、環保、文明禮儀、運動、音樂、藝術和建筑等許多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教師應當以教材為依托,把情感態度目標滲透到課堂教學中去。
(1)利用人物傳記類文章,引導學生學習成功人士的優良品質
SEFC教材中出現了許多學生喜歡的人物,他們在各自的領域中都取得了非凡的成績。教學這些單元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開展課外閱讀,了解這些人物的生平、作品、事跡和生活環境等各方面的信息。在學生充分閱讀的基礎上,教師可以先在課堂上開展呈現活動,再結合課文內容讓學生討論這些人物所具有的令人欽佩的品質,分析他們成功的原因以及學習他們是如何面對成功的。
(2)直接利用教材內容,豐富個人情感體驗
利用教材中故事性較強的文章可以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教學這些文章時,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問題讓學生梳理人物的心理變化。例如,教學Rescue一文時,筆者設置了以下一些問題:Whathashappened?What’sthewoman’sreaction?Howabouttheman?在學生充分討論的基礎上,筆者又讓學生閱讀課文第一段,弄清楚以下問題:Whoarethetwopersons?Whathashappened?What’stheirreaction?之后,筆者引導學生一起閱讀文章的剩余部分,最終梳理出文章女主人公Flora的情感歷程:surprised(doesn’tknowwhathashappened)—withalookoffright(findsitdifficultforthemtoescapefromthedisaster)—startedcrying(beginstolosehope)—bothweresilent(hopeless,despairing)—chimney(fullofhopeagain).
通過以上的討論、梳理和分析,不僅加深了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而且使學生體會到Flora從驚訝、恐慌、絕望到充滿希望的情感變化。另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將本篇課文改編成短劇進行表演。
(3)利用教材中音樂或電影等專題,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教學以音樂或電影等為主題的單元時,教師可以組織“MusicWeek”專題活動周。如,教學Music(SEFCModule2Unit5)時,讓每位學生自主選擇他們所喜愛的音樂,利用每天上課前Dutyreports的機會,向全班介紹自己所準備的歌曲和歌手的背景資料,并進行音樂賞析和歌曲學唱活動,學生的熱情和積極性都非常高。此外,教師還可以相應地組織PoetryWeek,FilmWeek和ReadingWeek等專題活動。
(4)結合單元主題,滲透社會責任感和愛國主義情感教育
利用教材中涉及文化方面的內容,教師可以對學生在情感教育方面進行適度的拓展。例如,在教學TheOlympicGames(SEFCModule2Unit2)時,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北京2008年的奧運會,中國為奧運會作出的貢獻及所取得的成績,談談自己的感想;教學CulturalRelics(SEFCModule2Unit1)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嘗試描述中國的長城和故宮等文化遺產;教學Wildlifeprotection(SEFCModule2Unit4)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先了解中國有哪些特有的野生動物,及我們應該如何保護它們;教學Festivalsaroundtheworld(SEFCModule3Unit1)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收集有關中國傳統節日的知識,并按專題進行討論。:
教師還應該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關注國內外大事,學會用英語描述國際和國內發生的重要事件。比如,海地特大地震后,筆者讓學生課外及時了解有關信息,并引導學生用英語新聞的形式對這一事件進行簡要報道;教學語法“非謂語動詞”的用法時,筆者結合即將在上海召開的“世博會”,呈現這一句子:AlthoughChinaisadevelopingcountry,sheisonthewaytoadevelopedcountry.讓學生區別領會developing和developed不同含義。通過這些方式,學生既學習了英語,又增強了祖國意識。
綜上所述,只要教師深入學習新課程標準和教育心理學知識,并結合教學實際不斷總結教學中的點滴體會,即使實施情感態度目標非常困難,我們也能有所作為,最終使學生樂學,教師樂教,讓情感教育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人格,塑造學生的心靈,使他們形成積極向上和活潑開朗的個性,發展與人溝通和合作的能力,增強祖國意識和拓展國際視野。
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進步,互聯網成為了人們獲取信息必不可少的工具。人們不再局限于從報紙、廣播以及電視等媒介獲取新聞,網絡獲取新聞以方便、快捷、省時、省力及時效性等優點備受人們尤其是青年人們的青睞。然而當今各大新聞媒體競爭激烈,網絡新聞媒體為了在激烈的媒體競爭中生存,除了采用新穎的材料外,在標題的制作上也是別出心裁。隱喻作為比喻的一種,以鮮活生動的特點備受新聞編輯的青睞,被廣泛地應用到新聞標題中去,實踐證明隱喻新聞標題吸引讀者注意力方面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VOA(the voice of America)為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新聞網絡媒體,不僅為大家提供了時新的英文新聞信息,而且也為全球英語學習者提供了寶貴的學習素材。本文隨機選取2014年6-12月VOA網絡新聞素材,以關聯理論為關照,從明示刺激、認知語境、語境效果以及最佳關聯性應四個方面定性分析闡述網絡新聞標題中隱喻的運用。
二、理論介紹
(一)關聯理論
關聯理論作為語用學的重要理論,首先是由Sperber和Wilson在《關聯性:交際與認知》提出,從此將語用學研究的重點轉移到認知理論上來。
首先,關聯理論認為言語交際實際上是個認知過程,而關聯性是人類認知的基礎。人類是根據自己的認知假設去理解話語的,而人類認知假設形成的條件便是關聯性,即根據與自己相關聯的信息認知事物。其次,言語交際涉及兩種意圖:信息意圖和交際意圖。信息意圖是指說話人說話時有傳遞某種信息的意圖;交際意圖指說話人說話有傳遞這種信息意圖的意圖。再者,聽話人之所以能識別說話人的目的或意圖是由于談話雙方具有共同的認知環境。
此外,言語交際的過程實際上是明示一推理過程。首先,發話者在其話語中設置明示刺激信息,該刺激一方面向聽話人明示并傳遞信息,(即信息意圖),而另一方面又明示發話者傳遞信息的意圖。而聽話者根據發話者提供的明示刺激信息和相關認知語境,努力尋找話語的最佳關聯,從而推斷出說話人的交際意圖,這便完成了“推理”過程。最后,關于最佳關聯性,Sperber和Wilson認為,每個明示交際行為都應設想為本身具有最佳關聯性,即認為在正常交際中,聽者總是力圖以付出最小的努力來獲得最大的認知效果。在關聯理論中,語境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概念,它和話語的關聯性以及語境效果有直接的關系,“選擇處理話語最佳語境的過程就是尋求話語最佳關聯的過程”。
(二)隱喻
英國修辭學家Richards指出“我們日常會話中幾乎每三句話中就有一句隱喻出現”??梢婋[喻在人們日常生活中使用之頻繁。那么何為隱喻呢?
隱喻作為比喻的一種,是指是用一事物做本體,暗指另一事物,被暗指的事物指喻體。但是隱喻不僅是修辭學中的一種修辭現象,也是人類認知和體驗世界的基礎,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本方式,是一種通過語言表現出來的思維方式。可見隱喻是一種認知表達和心理過程。
Lakeoff&Johnson提到,“隱喻的實質是用一類事物理解和體驗另一類事物”。要想做到兩事物之間的理解和體驗,就要要求隱喻的本體和喻體具有相關性。而關聯認知原則認為:人類認知常常與最大關聯性相吻合。隱喻的本體與喻體之間存在著關聯,但是在英文新聞標題中這種關聯性是怎樣吸引潛在讀者注意力,改變他們的認知語境,本文作者接下來將結合VOA網絡新聞標題進一步闡釋。
三、關聯理論對英文新聞標題中隱喻的闡釋
(一)明示刺激與隱喻
明示就是說話者把意圖明確地表達出來。關聯理論首先肯定交際者的明示行為后面一般都有意圖。新聞作為一種新聞作者與讀者之間的特殊互動交際方式,目的是把新聞信息傳達給讀者。所以在制作新聞標題時,新聞作者在標題中設置明示刺激信息,吸引讀者的注意力。隱喻作為比喻的一種,以將一事物喻作另一事物,本體與喻體之間的關聯性構成了標題中的明示刺激信息。例如:
(1)Smartphone App Gives Sight'to the Blind
這則標題蘊含一處隱喻,隱喻本體是"Smartphone App”,喻體是“sight”。所傳達的信息是:智能手機的一份軟件能為盲人帶來“光明”。對于盲人來說重見光明是最為重要的,所以“sight”一詞最能吸引讀者的眼球,達到了明示刺激的效果。通過進一步閱讀,讀者會發現原來是智能手機的一個有聲閱讀軟件為盲人帶來了極大方便。
(二)認知語境與隱喻
關聯理論認為,在語言交際中,聽話者對世界的假設以概念表征的形式存儲在大腦中,構成用來處理新信息的認知語境。明示刺激發生之后,讀者會調動自己大腦中儲存的概念表征進行推理,而先前認知語境是這些概念表征的重要組成成分,進而對標題中的隱喻做出關聯假設,并根據這些概念表征對標題做出真假判斷。在標題制作中,作者運用隱喻的修辭手法努力制作出與讀者的認知語境相關的標題,以引起讀者聯想。例如:
(2)In Kenya,Family Planning is an Economic Safeguard(2014-12-30)
這則新聞標題中的隱喻以“family planning”為本體,“safe-gard”為喻體。眾所周知,safegard有守衛、護衛的意思。“safe-guard”的含義構成了讀者共有的認知語境,從而讓讀者依據自己的認知語境進行聯想、推理判斷,即保證出生率,創造勞動是經濟持續發展的前提。
(三)語境效果與隱喻
按照Sperber和Wilson的理論,語境效果指新舊信息相互作用產生的語境含意,即在交際中對已有認知語境的改變,產生新的認知語境。在交際過程中,發話者所提供的信息未必是新信息,只要能改變聽話者的認知語境,便能產生語境效果。請看下面一則VOA網絡新聞標題:
(3)Chocolate:The Food of the Gods'(2014-06-23)
這則標題運用了隱喻,隱喻的本體為“chocolate”,喻體為“Food of the Gods”。根據已有經驗或認知,讀者對巧克力可能做出如下關聯假設:(1)巧克力由來已久(2)巧克力價格很貴(3)巧克力很美味,深受大家喜愛(4)巧克力來自西方國家(5)巧克力是從可可樹的種子中的提取制作而成,不易獲得。然而作者在這里運用“上帝的食物”喻指巧克力,這一新信息對讀者舊認知語境做出了改變,從而可能產生了如下新的關聯假設:(1)巧克力為優質食物(2)巧克力是上帝對世人的恩惠等。通過進一步閱讀文章,讀者會發現,新聞介紹的是科學家的最新研究成果,食用巧克力具有預防心臟病的功效。所以說,標題中的隱喻提供了新的認知語境,改變了讀者的舊語境假設,產生了新的語境假設,通過進一步閱讀驗證了假設,從而產生了語境效果。
然而讀者還會發現,新聞中提到,可可樹的學名為“Theo-broma cacao”,意思為"food of the gods”。對于了解這一信息的讀者來說,這不是新信息,但是繼續讀文章,發現食用巧克力有益身體健康,所以即便不是新信息同樣也改變了讀者的認知語境,產生了語境效果。
(四)隱喻本體、喻體與最佳關聯性
最佳關聯性就是話語理解時付出有效的努力之后所獲得的足夠的語境效果。人類認知往往與最大關聯性相吻合,因而交際只期待產生一個最佳關聯性。隱喻利用一種概念表達另一種概念,需要這兩種概念之間的相互關聯,這種關聯是客觀事物在人的認知領域里的想象。隱喻本體與喻體之間的關聯性被運用到標題的制作當中,讀者讀到,并做出推理判斷,在新舊信息之間得到最佳關聯性。請看下面一則VOA網絡新聞標題:
(4)'Electronic Heroin' Spawns Chinese Internet AddictionCamps(2014-9-28)
這則標題使用的隱喻的本體為Internet Addiction,喻體為Electronic Heroin。標題中沒有提到網絡成癮的危害,而是通過運用隱喻,將網絡成癮喻成“電子海洛因”。這樣喻體“電子海洛因”構成了明示刺激信息,而“海洛因能使吸食者成癮,并危害身體”的常識則構成了作者與讀者之間共同的認知語境。隱喻本體與喻體之間的這種關聯性使讀者在付出有效推理努力之后,推導出標題與讀者語境之間的最佳關聯性,從而改變了讀者的認知語境,產生語境效果,使讀者認識到上網成癮的危害性。
二、理論基礎與研究設計
遷移理論是語言習得研究的一個重要理論,根據原有知識是否發揮積極作用可分為正遷移和負遷移。即已習得的語言知識對另一門語言在學習和處理上起到積極作用,產生正面影響,叫做正遷移,反之為負遷移。本文研究的具體問題為:如果高校學生學習現代漢語,之前英語的字母的語音及單詞的國際音標是否會對現代漢語國際音標的學習造成干擾,如果有干擾,干擾程度如何?如何避免這種干擾,本文試圖通過調查實驗的方法來解決這些問題。在調查時考慮到有無學過英語國際音標的差異,非中文專業學際音標的差異,特別是其中英語專業和非英語專業的差別。
三、中文系中英語對漢語國際音標學習的負遷移
我們在中文系中選取了130人進行調查,其中以前學過英語的有100人,未學過英語的有30人。在設計調查材料時盡量選取與漢語音節相近的英文單詞。如can在英語中國際音標為[k?n],而在漢語中為[tshan],同時考察其中元音和輔音的影響情況。為方便論述,將學過英語的學生簡稱為A,未學過英語的學生簡稱為B,現將對輔音的影響列表如下:
根據調查的結果,現代漢語國際音標的學習明顯地受到英語國際音標的影響,呈現出以下特點:(1)m、f、n、l等字母的漢語英語國際音標形式與其字母完全相同,無從考慮其影響,在記音時準確率很高。(2)同一字母在英語中的音標形式越復雜,對漢語的干擾即負遷移就越大,如zh、ch、sh、z、c、s等字母的音,在英語中有一些相似的音[d?]、[t?]、[?]、[s]、[z]。(3)不僅英語國際音標會對漢語國際音標的學生產生干擾,而且漢語拼音也會對漢語國際音標的學習產生干擾,特別是從沒學過英語,沒接觸過國際音標的學生,他們更多地是受到漢語拼音的干擾,相當比例的學生將這些音標和漢語拼音混在一起。
對元音音標學習的影響。漢語普通話中有10個元音,按照同類的方法,作了調查,結果如下:
通過以上的調查結果,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英語對漢語音標學習的影響極為復雜。因為英語中的一個字母可對應多個音素。如a可對應的音素有[?][?][ei][e][?][唬],漢語中/a/音位也存在著四個變體:[A][a][][?]。其中字母o也是如此。因此調查結果較為復雜,但總體上學過英語的學生在記錄漢語音標時明顯受到英語的影響。
(2)對于英語中所獨有的而漢語中沒有的音,或者漢語中所特有而英語中沒有的音,英語對漢語的影響幾乎沒有。如長元音僅出現在英語中,而漢語中沒有,因此學生在記錄漢語音標時不會出現這些長元音。另外是漢語中所獨有的音,英語中沒有的音,如er,雖然記音時會出現錯誤,但不是受英語的干擾造成的,因為英語中根本沒有此類音。
(3)除了受英語的干擾之外,還受到漢語拼音的影響,特別是er、-i(前)、-i(后)的音標更多地是受到拼音字母的干擾。
四、非中文專業學習現代漢語語音的情況
在高校中可以利用課余時間選修其他專業的課程,其中有英語專業和非英語專業的學生,雖然非英語專業的學生也學習英語,但是卻沒有英語專業的學生那么精通,那么他們學習現代漢語國際音標的情況怎樣,受到英語的影響是否有差別。我們在英語專業和非英語專業各抽取100名學生進行調查,為方便進行論述,英語專業學生用C代替,非英語專業的學生用D來代替。他們對漢語輔音音標學習的影響如下:
此表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非英語專業中,英語專業和非英語專業的漢語輔音音標學習效果相差無幾,但是還是可以明顯地看出英語專業更易受英語國際音標的影響。
(2)在記錄漢語國際音標時,英語專業和非英語專業的學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漢語拼音字母的影響,特別是zh,ch,sh,ng的音標,將其記作[zh][ch][sh][ng]就是受到漢語拼音字母的影響,因為英語和漢語中根本沒有這些音。
對漢語元音音標的學習干擾調查結果如下:
通過此表,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非英語專業中,英語專業和非英語專業的漢語元音音標學習效果相差無幾,但是還是可以明顯地看出英語專業更易受英語國際音標的影響。
(2)字母對應的音素越復雜,受到的影響越大,正確率越低,如字母a,無論在漢語中還是英語中對應的音都較多,因而學生標注的音標五花八門,受到的干擾就大。
通過輔音和元音的調查,我們發現非漢語專業學生漢語國際音標的學習效果不如漢語專業學生。原因在于非漢語專業學生把中文作為第二專業,學時較短,而且集中上課,因而學習效果不太理想,正確率普遍偏低。
五、應對策略
針對漢語國際音標標音出現的錯誤,建議采取以下策略幫助學生學習:
第一,加強漢英國際音標的比較,在漢語音標學習之前,學生已接觸很長時間的英語音標,因此,英語音標在學生頭腦中根深蒂固,在學習時要加強漢英國際音標的比較,特別是其差異之處。
第二,加強練習,為防止英語國際音標的干擾,要加強練習漢語國際音標,使其與英語國際音標相區分,在不斷地練習、復習的反復過程中,完全掌握國際音標。
第三,在教學中注重教學技巧,認識到反遷移在漢語教學中的干擾,掌握語言習得的遷移理論,減少英語國際音標學習對漢語國際音標學習的干擾。
總之,本文通過調查問卷的方式,分析了英語國際音標學習對漢語國際音標學習的反遷移,并提出了應對策略,在此過程中發現漢語拼音也對國際音標的學習產生了干擾,具體干擾情況如何,仍需專文論述。
參考文獻:
[1]董燕萍,魯守春.外語對母語的負遷移:來自漢語拼音學習的證據[J].中國外語,2010(05).
中圖分類號: G623.31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一、問題的提出
語音是在人類大腦神經支配下由發音器官發出的負載一定意義并能為人們所理解的聲音。[[1]邢福義. 吳振國語言學概論. 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64.][1]語言學習涵蓋了語音、詞匯和語法的學習。語音是語言的本質,是語言存在的物質基礎,沒有語音就沒有文字,離開了語音,語言就不能存在。人類通過語音相互了解思想、情感,相互傳達信息。學習語言,必須首先學習語音。要搞好語言教學和語言學習必須從語音教學開始。因此,要學好英語,語音是關鍵。
二、目前五年制高職學生的英語學習現狀
五年制高職即五年制高等職業教育,招收初中畢業生,實行五年一貫制的培養方式,修業時間為五年,畢業后發省教育廳驗證的大專文憑。選擇五年制高職的學生大都是中考的“失利者”,他們的中考分數通常達不到普通高中的要求,退而求其次選擇了五年制高職。這些學生的英語學習呈現以下特點:
首先,基礎薄弱,能力較差。大部分學生在初中階段就出現英語考試不及格的現象,有的甚至從未及格過。大量的學生單詞認讀無法獨立完成,尤其是多音節詞,即使標注音標也不能讀準;單詞的拼寫錯誤百出,聽對話、讀短文更是艱難。
其次,自信心無,積極性低。不少同學戲稱英語為“天書”。會者不難,難者不會,這是亙古不變的規律。因為基礎差,學習英語缺乏信心,英語學習的積極性自然就低。
再者,興趣缺乏,內驅力少。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些學生因為英語差,對英語學習缺乏應有的自信,沒有興趣,自然就不會產生“想學好”的內驅力。
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的英語教學主要采用交際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交際法的優點是強調教學過程的交際化,以培養學生交際能力為宗旨,強調培養學生語言的運用能力。具體而言,是要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然而長久以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大部分教師一味地向學生灌輸所謂的“知識點”和“語法點”,把英語的語法教學當作重中之重;卻忽視了語言的技能性和交際性,忽視了學生的聽說能力。很多學生從幼兒園就開始接觸英語,上了大學卻還只停留在“啞巴英語”的水平。其根本原因是基礎沒打好。
三、語音之于英語學習的重要性
3.1語音是英語學習的堅實基礎
語音、詞匯和語法是語言的三大要素,其中語音是最基本的要素。作為人類進行交際的重要工具,語言依附于言語(口頭語言)和文字(書面語言)兩種形式。語言的交際功能首先是靠聲音,即“說和聽”來傳遞的。據美國語言學家M.S.Temperl的統計,在人類語言交際活動中,聽占45%、說占30%、讀占16%、寫占9%。正確的讀音是聽、說、讀、寫的基礎,是打開英語大門之鎖的鑰匙。換言之,口頭的有聲語言是書面語言的根基,要將一種語言真正學好,必須有聲地來掌握該種語言,因此,語音就是基礎中的基礎。
3.2語音是英語學習的必備技能
其一,掌握語音有助于學生讀得準。語言的最小表意單位是詞,學習詞首先是掌握它的發音,發音的正確與否直接影響著詞義,如,sheep [英] [ʃi:p]和ship [英][ʃip]兩詞的拼寫不同,詞意各異,但讀音有相似之處,讀不準就容易產生誤解。其二,掌握語音有助于學生聽得懂。語言的表達通常富含特定的語調情感。重讀、連讀、爆破都是說好英語的基礎,該重的不重,連讀讀錯都會影響意思的表達,甚至造成誤解。準確掌握,溝通無礙。其三,掌握語音有助于學生拼得準。學好語音,掌握發音規律,有利于學生更好地記憶英語單詞,拼讀和拼寫才能準確。其四,掌握語音有助于學生說得出。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應用,更好地進行交流,因此,語音學好了,學生自信了,說的膽量和底氣自然增強了。
3.3語音是學生自信學習的前提
“授人以魚僅供一飯之需,授人以漁則終生受用無窮”。學會語音,具備單詞拼讀能力,為學生進一步鍛煉并培養預習能力、自學能力及運用英語交流的能力的打下基礎。過了基礎關,學生對英語學習不再恐懼,不再抵觸,自信心得到樹立,英語學習自然不再是“水中月,鏡中花”。
現代英語教學要求學生具備“聽、說、讀、寫”四會能力,正確的讀音不僅是聽、說、讀三者的根基,而且是正確拼寫的基礎,從這個意義上說,正確的讀音是打開英語大門之鎖的鑰匙
四、如何在五年制高職中有效開展語音教學
4.1語音教學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語音教學得到的重視不夠
語音教學得到的重視不夠,有兩個層面的含義:一是師資力量的薄弱。小學、幼兒園的英語老師水平參差不齊,大部分沒有接受過專業的訓練,自身的語音存在一定的問題。城區和農村的英語教師基本功及能力差異更大。二是初中以前的英語教學沒有強化語音教學的具體要求,學生大都是機械地模仿。這就和孩子不會走路,就讓他們跑,是一樣的道理,無疑學生學習英語一開始就處于被動的地位。
(2)語音教學的系統性不夠強
現行中學英語教材將語音教學的內容安排在初一和初二的第一學期。跨度為三個學期,要完成單音教學、讀音規則、重音、連讀、爆破等語流音變的教學。如此教學安排,無論是否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但存在的問題顯而易見:語音教學過于分散,戰線太長,看似延續一定的規律,卻恰恰缺乏系統性。
4.2五年制高職有效開展語音教學的對策
(1)改革英語教學與測試
國家不斷提倡素質教育,但不可否認,我國的教育始終沒有走出“考什么教什么”的怪圈。測試是教學的主導因素,兩者密不可分??茖W的測試推動教學,促進教學發展。改革目前的教學與測試模式,在英語教學大綱中納入語音教學和測試的內容,要求教師在制定教學計劃時,明確地將語音列為統一測試的范疇,從根源上解決語音教學得不到應有重視的弊端。
重新確立五年制高職英語的教學要求,將其目標定位為:應用為先,口語為主。以此為導向,建立以口語測評為主的教學和考核模式,促進教師把精力放在語音教學上,強化語音訓練和口語訓練,將學生從死記硬背的狀態下解脫出來,步入英語學習的自由天地。
(2)普及注音知識是首務
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教好語音的前提是對注音有足夠的認知。我國目前普遍使用的是國際音標(IPA)。IPA是1888年經英國的H?斯維斯特倡議,由法國的P?帕西和英國的D?瓊斯等人完成,發表在《語音教師》上(“國際語音協會”前身“語音教師協會”的會刊)的一套標音符號。主要適用于標注印歐語言、非洲語言和一些少數民族語言。我國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使用IPA注音方式,至今它我國英語教學界一直占據著統治地位。
清華大學外文系程慕勝教授,我國德高望重的語音專家,力推“音形”結合的“自然拼讀法”,他認為國際音標是導致我國英語教學一直以來嚴重存在的“音形分家”問題的源頭:教師和學生往往把單詞的“音”和“形”分割開來,似乎這兩者之間毫無聯系。這種錯誤的做法引起三個后果:1)音,發不準;2)形,常拼錯;3)記憶單詞,很費勁
所謂“自然拼讀法”就是根據語言發音的自然規則歸納而成的一種發音學習方法,它是根據26個字母及字母組合在單詞中的發音規則,建立字母及字母組合與發音的感知,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了解和學習英語字母組合的奧妙,掌握英語拼讀規律,從而達到“看到單詞就會讀,聽到單詞就會拼”的學習目的。
“自然拼讀法”的優勢在于:1)音形一致,簡單易學,費時少,見效快;2)有效利用漢語拼音的正遷移作用;3)避免學習國際音標帶來的干擾;4)可以因地制宜;5)培養自學能力
英語屬于拼音文字,英語單詞的“音”和“形”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而與“義”卻毫無關系。英語單詞的“形”是由拉丁字母按一定的規律拼寫出來的,80%以上單詞的“形”和“音”之間是有規律的。根據統計數據,在50萬英文單詞中,屬于音形不一致的只占2.6%,音形一致的占97.4%。運用“自然拼讀法”教學,讓學生掌握單詞中字母及其組合的發音,見詞能讀;并利用讀音和拼寫間的規律記憶單詞,聽音能寫。
對于大多數英語初學者,“自然拼讀法”是一門實用的工具與方法,如能掌握,不需要借助音標就都能夠讀出80%的英語單詞,把枯燥無味的背單詞變成一件簡單的事,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五年制高職的大部分學生英語基礎差,某種程度上無異于初學者,自然拼讀法相較于國際音標更易于他們學習掌握。
(3)加強教師基本功培訓
教師的語音能力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語音掌握,加強英語教師的語音培訓是治本之舉。教師的培訓應包含語音能力和語音教學方法兩個方面,教師不僅要自身基本功過硬,而且要會教學生, 教師采用科學有效的方法傳授語音知識更利于學生又快又好地掌握發音技巧。到目前為止,我國絕大部分的一線英語教師學習的是IPA注音方式。要推廣使用“自然拼讀法”,首先要培訓的是教師。
(4)引導學生大膽嘗試,幫助學生重拾自信
2000年,我國香港和臺灣地區率先將此方法引入,并進入大規模推廣和普及階段。這種教學法簡單高效,符合人類學習語言的規律,即使從來都沒有學過英語的人通過學習和訓練,在不依靠國際音標的情況下,就能達到“看字讀音,聽音拼字”的驚人效果,學習效率飛速提升。教學實踐證明,自然拼讀法是任何年齡、任何學生學習單詞最快、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
在五年制高職英語教學中推廣“自然拼讀法”,引導學生大膽嘗試,指導他們根據26個字母的發音規則來學習,突破語音制約的瓶頸,帶領他們破除“英語是天書”的魔咒,幫助他們重拾英語學習的信心。
參考文獻:
[1]邢福義. 吳振國語言學概論. 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64.
[2],封婧超. 大學英語語音教學及英語國際音標使用狀況調查分析.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研究生論文???,2010年第37卷.
[3]王 毅,封婧超. 論非英語專業學生英語語音學習的必要性.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年第6期.
1.1對于英語基礎知識不熟而造成理解上困難如對于英語單詞、詞組、動詞過去式了解不深等51-論文-網-歡迎您
1.2學生自身語音素質不高而造成理解障礙如對單詞發音:bad-bed, sheep-ship, beat-bit等詞語51-論文-網-歡迎您
1.3英語發音語速上變化所引起一系列問題在語速較慢情況下聽力材料與學生語言水平相當學生聽力一般不會出現問題但當語速趨于正常即使所聽語言材料低于學生語言水平很多學生也會感到吃力這可能出于以下原因:
⑴語速連續情況例如: The cats are in the street. Put some of it in the box and some of it in the bag.
⑵失去爆破情況例如: Mary asked Jone to write soon. Shake your head if you don't want to go.
⑶出現重音情況 例如:There's a desk and a chair in it, too.
當以上現象同時出現在語速較快聽力材料中時通常會使學生感到錄音與語音或想象中發音很不相同因此會誤認為遇到了生詞或覺得速度太快。
1.4受母語影響頗深許多中國學生在聽到一段語言信息后習慣用中文將其逐字逐句翻譯出來而直接將語言信息轉化成具體情景或一幅畫因而影響了反應速度、理解程度和記憶效果如果注重情景常做一些看圖聽和看圖說訓練對于克服聽英語時母語干擾形成用英語思維是大有益處。
2提高英語聽力教學的有效措施
2.1嚴把音標關。學好英標是學好英語的前提,音標基礎的好壞決定了語音、語調的好壞。語音基礎打好了,對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會起到事半功倍之效。曾有這樣一位學生,他的英語發音受到方言的嚴重影響,導致聽力很差。我先究正他的語音,從音標到單詞,再到句子各短文。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他的聽力提高了,更可喜的是他的整個英語成績也提高了。
2.2朗讀也是提高英語聽力的一個好方法。注意朗讀技巧的訓練和培養。教師在教學上應有意識地向學生傳授諸如語句重音、節奏、音變、連續以及語調等知識。
2.3正確引導學生記憶單詞。任何一 門語言的學習都離不開詞匯的學習和積累。詞匯學習要邊學邊記,最有效的方法是根據讀音規則來識記。只有記住詞匯,才能理解所聽內容。
2.4重視培養學生聽力解題技巧和良好的聽的習慣。學生往往有這樣一種感覺,聽力內容不難但做起來沒把握。問題就出在聽力解題技巧不夠或平時沒有良好的聽的習慣。
2.4.1教會學生聽前快速濟習題,捕捉題面上一切可以得到的信息。如聽句選圖,聽前先仔細觀察圖畫,預測聽句型內容,就會做到有的放矢。
2.4.2聯系前后內容,專心致至,抓住要點。抓住重點詞語和要點,不要強聽清每一單詞。根據題中的信息摧摸意思。
2.4.3眼耳并用,動筆記錄。記錄時要有重點、講技巧、如數詞用阿拉伯數字記錄、地點人名用代號、長詞用縮寫、并主意時間數量的推算。
2.4.4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克服緊張的心理。
英語詞匯量在某種程度上反映著英語水平。因此,使學生掌握大量的詞匯對以后邁向堅實的英語學習之路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掌握一定數量的單詞是英語學習者必需具備的,所以單詞的記憶是英語學習的關鍵。對于中學生來說背單詞往
往是一件令他們頭疼的大事,英語教師要重視學生在起始階段的英語單詞教學,教會學生用科學方法學習記憶單詞,使學生學得愉快,學得輕松。那么,如何幫助學生把枯燥的單詞學得好,記得牢,讓他們對英語學習保持濃厚的興趣呢?
一、中學英語單詞學習的技巧
針對以上誤區,為了讓枯燥的英語單詞學習變得讓學生喜歡,一些英語單詞學習技巧應被老師和學生掌握:
1合理使用不同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興趣。在中學英語單詞教學中,老師應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利用現代的教學設備,例如:電腦、PPT、視頻等。在教學過程中,合理采用情景教學法,把英語單詞形象地、生動地呈現給學生,采用多種教學方式,把學生的嘴和大腦都調動起來。結合多種教學活動,提供英語單詞學習和運用的機會,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給學生更多鼓勵,鼓勵他們主動參與,積極表達,使學生更好的學習英語,并能借助英語交流。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全身心地參與到活動中來,培養學習英語的興趣。此外,還可以結合游戲,使課堂氣氛活躍,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結合不同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英語單詞的學習不是一個孤立的過程,它是英語學習的基本環節。在中學英語單詞學習的過程中,不能只是學習單詞,而是應該在學習單詞的基礎上,加以拓展。這樣學生才能更好的理解句子和語境,才能熟練的在日常生活中運用英語,實現語言的交際功能。老師要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逐漸深入,采用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學生要端正態度,學好基本詞匯,漸漸的掌握句子和語篇,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例如,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采用以下的教學方法:(1 review環節。老師可以以一首歌曲作為引子,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然后讓學生在紙上寫上他們知道的職業名稱。然后把他們畫在紙上,和小組的成員交流。在這些圖片下面寫上相應的英語單詞,最后把這些單詞寫在黑板上,總結學習。(2)學習新單詞。老師用這些圖片和動作介紹新單詞,學生在圖片的幫助下學習新的英語單詞。然后,小組學習,一個人做動作,其他人說出新的英語單詞。(3)task。小組之間用采訪的形式記錄有關職業的單詞,然后鞏固學習單詞。在游戲過程中,要做到復習已學的英語草詞,還要有新的英語單詞,這樣學生才會感到挑戰性,不僅可以復習鞏固,還可以學到新知識。(4)練習。鼓勵學生用所學單詞組織句子,然后小組交流。這樣可以鍛煉交際能力,更好的學以致用。
二、一單詞音、形的教學
英語單詞音、形的教學,也就是單詞讀音、拼寫的教學,一直是英語詞匯教學中的一個重點,也是學生學習的一個難點。談到單詞音、形的教學,首先要牽扯到音標。音標是人工擬定的記音符號。它將人們通過聽覺才能接受的聲音賦予視覺也可以接受的特性,因而能傳達聲音,并可激活聲音記憶。國際音標符號簡明,描述精確,是中國學生打開英語學習之門的利器。通過掌握音標來學習和掌握英語語音是英語學習人門的一條捷徑,也為學生以后學習、擴大詞匯、自行解決單詞讀音問題鋪平了道路??梢栽谝婚_始不教國際音標的情況下讓學生學會單詞的發音。國際音標只是到后來才教,其作用是用來驗證發音是否正確。但用英語字母描述英語音素有一音多符的缺陷??雌饋韺W生少學了48個音標符號,而多個字母或字母組合描述一個音素反而會帶來更多的麻煩。模仿也是學習和掌握英語語音的一個方法,但它的缺陷是增加了記憶的難度。至于是先學音標還是先學字母,則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教師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優勢、習慣。以及教學效果來確定孰先孰后。不過,許多教師的教學實踐證明,提前集中教學音標的做法還是有很多好處的。拼讀規則是描述英語單詞讀音與拼寫之間對應關系的規則。英語單詞的拼寫形式與讀音并不總是一致的。這是學生感到十分頭痛的難點。治療這一頭痛癥的良藥就是讓學生切實掌握拼讀規則。拼讀規則教學中的突出問題是“夾生飯”,一種讀音的幾種拼寫形式還沒有掌握起來,另外一種對應關系開始教學。解決“夾生飯”的辦法就是每一鍋飯要少下點米,一把火燒到熟。一種對應關系還沒有完全確定下來,就不要開始學習另外一種。這里的意思就是適當集中教學。適當集中教學雖然一時難以顧及其他,雖然一時放慢了進度,但那是勢與力的積蓄,隨之而來的必然是迅猛的一躍。單詞的音、形、義是固有的,是不可分拆的。之所以把單詞的音、形教學拆出來單獨給予說明,并不是拋開單詞的語義不管,而是因為學生在學習英語單詞時知道了詞義而讀不出、寫不對的情形往往比讀得出、寫得對而不知道詞義的情形多得多。
三、記憶時間
死記硬背單詞往往是記得快忘得也快,對于持久記憶單詞就收效甚微了。我認為,以死記硬背的刻苦勤奮精神輔之以教育心理學上艾賓浩斯遺忘規律的指導就是一種很好的、科學的英語單詞記憶法。根據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人的遺忘從識記后便開始,先快后慢。因此,復習的時間間隔就應是先短后長。應在第一次記憶后隔二十分鐘記一次,第二天記第三次,一周后記第四次,一個月以后記憶第五次,這樣進行經常使用的,有著特定的語義和結構,而且以固定或者半固定形式存在的,在很大程度上能提高語言綜合能力的詞組、固定搭配、習慣表達或句式。據統計,詞塊在自然語言中占90%的比例,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大部分交際是通過詞塊的組合而成的。我們說母語之所以流利,是因為我們并不是孤立地記憶單詞,而是把它們看做是有意義的詞塊,不必臨時組合,從而減少了大腦認知、處理信息的負擔。
結語:
實踐證明,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有針對性地運用詞匯教學策略進行詞匯深度知識的教學是有效的。它不僅能有效地增強高中生英語詞匯的記憶效果,而且能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尤其是閱讀和寫作的能力。
一、遷移理論
早在我國古代,人們就注意到了遷移現象。春秋時期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就曾提出“舉一反三”,“溫故而知新”等教學思想,他還要求學生“由此及彼”。 被稱為“語言學之父”的Fries指出,第二語言與第一語言的學習任務不盡相同,語言的第一習得對第二語言的學習上會造成特定的語言遷移。Marton指出,在課堂或者外語環境中,母語的干預總是存在,因為學習者老是使用他們的母語,這就強化了對目的語的前攝抑制作用。他們認為,應該對比分析兩種語言系統,找出它們之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就能夠預見和描寫引起和不會引起學習困難的模式。教師也就可以根據學生將會遇到的困難及錯誤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并通過大量的反復的練習使學生形成正確的習慣,減少母語引起的錯誤的機會。
著名語言學家俞理明提出,母語思維的負遷移對第二外語學習者來說很容易按照母語思維進行外語的學習。按照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原有的習慣會影響新習慣的養成,因此,對于外語學習者來說新的語言系統必然受到母語思維的遷移。故此,我們便說母語思維對外語學習產生的負遷移更具明顯,尤其產生在語音學習方面,而在方言區域的學習者更是感同身受,由于初級教育對聽說的中重視程度不夠,往往學習者很容易把方言音域中的發音習慣帶到外語學習中,產生負遷移作用。下面從幾方面探討河北省方言對英語學習者的負遷移。
二、河北方言的音韻特征對英語語音的遷移
(一)正遷移作用
對中國人語言學習方面,我們熟知的漢語拼音對學習者起到一定作用。例如英語的輔音和部分單元音和雙元音對學習過漢語拼音的學習中來說很容易。這便是語言遷移的正遷移,體現在母語思維對新進思維的相似性上面,固容易掌握新進理論。
(二)負遷移作用
1、ai在[]、[el以及[ai]中的遷移。河北省的很多地區比如秦皇島、唐山、保定等地區在發[]、[e]音時候控制不好口型的大小,很容易受到母語思維的負遷移作用發成英語音標ai,導致出現flag與bread音、shall與shell音一樣的錯誤。糾正方法為:舌尖觸碰下齒齦,舌前端略微向上,發音位置比[i:]低。唇形中開,口型開得比[i:]要寬,發音空間為齒間可容納一個食指;發大口[]時,舌尖需抵下齒齦,口型兩側平伸,扁平形,唇齒間可容納食指和中指。此外存在一些學生無法對比漢語拼音ai與英語語言[ai]之間的異同,容易把[ai]發成另一個語音[]或[e],此時易于把I[ai]讀成、把like[laik]讀成[1k]或[1ek]的發音。此種發音的糾正方式為需要注意英語音標[ai]的發音舌尖抵下齒齦,舌尖部稍微抬起,唇形扁平,從英語音標[a]逐漸向[i]的位置滑動。
2、z、c、s在[d]、[t∫]、[∫]中的遷移。保定的部分縣城,石家莊周邊的縣城,衡水市桃城區、邯鄲和秦皇島部分地區的方言中把所有的zh組字都讀成z組字,這便說明在這些區域二語學習者只存在z、c、s卻沒有zh、ch、sh的發音。而受到母語的負遷移便很容易把漢語拼音中的zh、 ch、sh同英語音標[d]、[t∫]、[∫]一起發成[z]、[c]、[s],所以就有類型jeep讀成zoo、peach讀成peats、shock讀成sock的現象。此時的發音誤區在硬腭齦音錯發為齒齦音。因此在發這樣音的時候應該掌握其發音特點,齒齦音需要舌尖部接近上齒齦,留有空隙,上下齒成關閉狀,但不要關閉,氣流從舌根部與上齒齦之間的空隙出來,形成摩擦音。硬腭齦音需要嘴型成方形,上下齒稍微張開,往外出氣便可,此時舌尖在口腔中部成騰空狀。
3、zh、ch、sh在[d]、[t∫]、[∫]中的負遷移。在秦皇島、唐山、邢臺、邯鄲的部分市縣城市中把漢語中帶z的發音都發成zh的發音,因此在這些地區的學習者也只有zh、ch、sh而無z、c、s音,因此英語音標的[dz]、[ts]、[s]錯誤發成[d]、[t∫]、[∫],如beads [bi:dz]讀成[bi:t∫]、beats [bi:ts]讀成[bi:t∫]、supper[sΛp ]讀成[∫Λp ]。解決此種發音便是,軟顎輕抬起,舌尖部靠近上齒齦,發音阻隔形成摩擦音。
4、a在[a:]與[]中的遷移。秦皇島撫寧、昌黎、盧龍地區,尤其是這些區域的農村更是如此。漢語韻母a音及一系列帶a的復合韻母發音太靠后,而體現在英語音標的[a:]和[]出現偏差。正確的發音:舌尖不觸下齒,口張大,舌身平放后縮。
三、加強對方言正遷移的促進作用,避免母語負遷移
(一)在教學策略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熟悉各地區漢語方言區的語音障礙,了解各區域發音特點,教學過程中逐一解決,針對因材施教,做到有的放矢,使學生能掌握標準地道的英語發音,把母語思維對英語語音的負遷移降為最低。
(二)鼓勵學生多聽地道的英語發音,模仿語音語料,不僅能幫助學習者提高閱讀理解能力,還能提高學習者更好的了解英美風俗,提高語言文化的交融。
(三)建立良好的語言習得環境,培養習得者英語表達的感知度。由于方言區域習得者語音基礎差,對語言輸出存在恐懼心理,因此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應該鼓勵學生張嘴說話,并培養習得者語音學習興趣。
C.單位:長沙市雨花區稻田中學
D.論文摘要:本論文談論的是任務型教學中的音標教學,文章首先從理論方面談論任務型教學中音標學習的重要性,然后把根據音標記單詞和死記單詞的效率作比較,從實踐上證明音標教學的重要性。第二,談論怎樣激發學生音標學習的興趣,其中談到本人在任務型音標教學中采用的一些新方法。第三,談論怎樣系統地開展任務型音標教學及音標教學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其中既談到音標教學的傳統方法,又結合實際,談本人的心得體會。文章最后闡明音標的重要性是相對的,有限的,因此教學中不能喧賓奪主。
E.關鍵詞:任務型音標教學 重要性 激趣 教學方法
A.Title: Teaching Phonetic Symbols in Modern "Task Teaching and Learning"
B.Writer: DaiYue Zhu
C.Place: No.41Middle School, Yuhua Region, Changsha
D.Abstract: This paper is talk about teaching phonetic symbols in modern "Task Teaching and Learning". It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talks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phonetic symbols. The second part talks about how to stimulate the students' interests of phonetic symbols learning. The third parts shows that "how do I teach phonetic symbols". At last, it reminds that we should not treat teaching phonetic symbols as teaching phonetics.
E.Key words: teaching phonetic symbols, Task Teaching and Learning, importance, teaching method
論任務型教學中的音標教學
一.首先要讓學生明確音標學習的重要性,即"為什么要學音標"
1. 音標在英語中的作用類似于拼音在漢語學習中的作用, 都是用來記錄和表示聽到的各種音素的書面符號。看到音標就可以聯想起某個相應的音。它的作用相當于對聲音的提示。英語中很多的單詞的拼讀不規則,學生在遇到新單詞時,可以在字典上查到音標,獨立讀出該詞的正確發音。
2. 音標實際上就相當于英語的"拼音"。以兩個字母組合為例:"zghno"和"zhong", 同樣的五個字母組合,后一組顯然比前一組好記。第一組字母,無規律可循,只能逐個字母的強記,即使記住,也只保留短時印象。而對于第二組字母,我們可以根據所學的拼音拼出"中"這個音,一旦這個音在腦海中形成印象,再根據發音把字母"還原"出來是非常簡單的。
3. 音標可以幫助記錄各種音素,各音素又對應著一定的字母,掌握了一定的規律,我們不僅可以看音標讀單詞,還可以聽音拼寫單詞。學單詞要求學生首先正確劃分音節,找出元音字母及組合在單詞中的發音,借助于錄音進行拼讀,這樣在課堂上就不需要花多少時間 去領讀單詞。有時聽到一個生單詞,可以用音標迅速記下它的發音,以便以后查詢。
4. 音標的作用不僅在于輔助單詞的拼讀,有時甚至可以"聽音生義"。有部分單詞,讀音和意義存在一定聯系。
一類是"音譯詞",如 sofa, chocolate, Coco-cola, model, MacDonald, 這些詞一旦知道了讀音,意義也同時明了了。另一類是"擬聲詞"。如:moo, 牛哞哞的叫聲,giggle,女孩子咯咯的笑聲 ,honk, 鵝吭吭的叫聲,roar,獅虎的咆哮, grunt,豬的胡嚕聲。當我們看到這些詞音標,音標就清楚了它們的意思。
5. 音標還可以用來教授語音的其他技巧,如連讀,失爆,弱讀等,通過視覺和聽覺兩個渠道的溝通加深加速對語音的把握。對于基本不具備語言環境的外語教學來說,音標的學習應該得到相當的重視。
6. 強調音標中的細微差別對句意的影響。以ship和sheep為例,兩音標極為相似,而意義大為不同,如 The sheep is eating grass. 在這樣一個句子中,如果把sheep發成了ship,則成了笑話。又如 bed 和bad, sing和sin 等等。
闡明以上道理,學生就對音標學習的重要性有了初步的認識。
7. 前面是從理論上而言的,現在從實踐上證明一下音標對于拼讀單詞的意義。實踐對于學生往往有更強的說服力。
給學生兩組詞,字母數相同,難度相當。組一給音標,每個單詞根據發音拼讀五遍;組二給出中文意思,按字母,逐個領讀五遍:
組一 組二
big sit 坐
desk kite 風箏
bless glass 玻璃
behind spring 春天
complicate optimistic 樂觀的
三分鐘時間記憶之后,請六位學生做聽寫測驗,組一的單詞給出讀音,組二給中文,結果如下:
組一:
全對 對四個 對三個 對二個 對一個 complicate正確
一人 二人 三人 無 無 一人
組二:
全對 對四個 對三個 對二個 對一個 optimistic正確
無 一人 四人 一人 無 無
盡管單詞難度一致,學生不變,操練時間相同,組一的結果明顯優于組二。由此,根據音標拼讀單詞的重要性一目了然。以behind 為例,[b],[h],[n],[d] 四個發音很容易讓人想到b, h, n, d 四個字母,[i]是字母e 音名,[ai]是字母i 的音名,所以容易識記。通過對比測驗,學生們可以切身感受到音標在單詞拼讀和記憶中的重要作用。
二.幫助學生明確了音標學習的重要性之后,第二步是要激發學生音標學習的興趣,樹立能學好音標的信心。興趣往往來源于教師生動形象的教學,信心則來自于教師給予學生的成就感。
1. 聯想教學。部分音標的形狀對發音方式,如唇形,舌位有暗示作用。如:可以提醒學生舌的位置,即在上下齒之間。
[Λ] 象把鑷子把嘴撐起來,口腔上下張開。
[?] 象但簧把口腔撐起來,口要左右張開。
[N ] 聯想到用氣流把物體從鼻腔經喉往下運送
的過程,常由字母組合ng (尤其在輔音前)發出。
2. 單詞輔助音標教學。即用一些使用頻率高的單詞幫助音標的記憶。如:根據yes 記[j],apple記[?] ,orange記[? ],good 記[u] .這些單詞學生都很熟悉,利用它們來記音標較牢固。
3. 在教音標時,既注意趣味性,又貫以知識性。如在教[?]這個音素時,可以運用這樣的順口溜:
That's a black cat.
It's big and fat.
Don't lash it.
It's playing its bap.
4. 比賽作為一種課堂活動方式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習的積極性??梢越洺Ee行小組或全班學生強記單詞比賽。如:把生詞、音標、漢語意思(一般10個)寫在黑板上,讓學生拼讀強記10分鐘,擦掉之后看誰記得最多。這樣做就迫使學生改變死記硬背單詞或在單詞下注漢語同音字的不良習慣,同時讓學生覺得是"在游戲中學習"。
5. 嘗試讓學生找出音標學習中的基本規律,如長短音,清濁輔音等。把若干對長短音,清濁輔音羅列在黑板上,放音給學生聽,引導學生模仿,讓學生在練習中自己找規律。
三.怎樣系統地開展任務型音標教學
1. 先聽音,后開口,聽清發準
先聽音,后開口,聽清發準有利于音標教學。在許多情況下,學生語音不準要歸咎于聽得不夠,或聽得不準就開口了。按照目的,可以把聽分為兩種:以模仿為目的的聽和以辨音為目的的聽。在以模仿為目的的聽中,教師可以用錄音帶,也可以自己讀。要求學生靜靜的聽,并告訴學生聽完以后要模仿。在以辨音為目的的聽中,學生的注意力在于區別和比較??梢园褍山M或多組音先后讀給學生聽,讓學生辨出哪一組發的是哪個音;也可以把一個音標寫在黑板上,讀一個句子或一組詞,讓學生辨出含該音的詞。每次聽的時間不需太長,但聽的練習應該經常做。
2. 適當教授發音知識
中學生學英語不同于兒童學母語.應該充分利用中學生的智力因素,以免在音標入門階段費時太多,使學生感到枯燥。
中學生對人體各部位的名稱及功能已經有了基本了解。因此告訴他們發音的常識比盲目被動地模仿要收效大。比如發音與發音器官的關系,唇,舌的運動軌跡,肌肉的緊張與松弛情況,聲帶的震動與否,氣流的通道是口腔還是鼻腔,聲音的長度等,都使學生具有理性認識。在理性的指導下模仿是積極的,能對自己的發音進行即使的調節和校正。
但是,不要把音標課上成了語音學課。如果學生對某個音模仿很準確,沒什么困難,那就不必畫蛇添足,過多地講授發音知識。
3. 在字母教學中貫穿音標教學。
在初一入門階段,英語教師往往要對學生小學已學過的26個字母進行回顧。這時應該從歸納字母讀音入手,開始逐步接觸音標,采取相對集中,難點分散的音標教學方案,把部分音標教學安排在字母教學當中,讓學生根據音標讀出字 母來,這樣克服了以往的初學者把"a[ei]",讀成漢語拼音的"a-啊"。同時注重進行字母和音標的比較,講清字母和音標的區別,講解一些簡單的發音要領;結合小學所學的大部分學生熟悉的單詞,對其音標進行分解,或單音素拼讀,或留頭去尾,讓學生嘗試拼讀,使學生初步分清開、閉音節和長、短音。
4. 這樣,利用兩周左右的時間,不僅可以完成對26個字母進行鞏固的教學任務,而且基本 完成了48個音標的教學任務,為培養學生的預習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5. 元音音素的認讀。
在教元音時首先要強調舌位(尤其是前元音),使學生有意識地感到音所發部位的前,中,后,高,低之分??谇粌炔蛔惴酱缰匾l出二十個元音,舌位稍有變化就會變成另一個音。以最難區分的[i:]和[i] 為例,初學者往往誤以為這兩個音是長短之分,其實首先是舌位高低之分。其高低相差不過一毫米左右。因此要特別仔細地體會舌位的變化。舌頭是彈性的,能伸縮的,要充分利用舌頭高低,伸縮時在口腔中的不同定位,發好單元音。舌頭又是可移動的,利用舌頭在發音過程中的移動,發好雙元音。其次要強調唇形(尤其是后元音)。以[a:]和[? ]為例,雖然二者舌位不同,但對發音影響大的,是唇形及舌的肌肉緊張度。
教元音時,還可以利用口形圖,還可以利用口腔活動模型,以加強直觀效果。教師可一面指圖或模型,一面發音;也可指點教具,讓學生發音。英語元音字母和元音因素數目差別較大。在教元音時,應把二者結合。這樣,就需要在單詞中教單音,并配合以基本讀音規則。讀音規則的教學開始時可不必教音節,開音節,閉音節等名詞術語,而以讀音模式顯示讀音規則,如:
came bag day car
face flag say star
late cap way dark
[ei] [Λ] [ei] [a:]
除了以上基本方法,本人認為元音教學還可以有以下方法:
1). 利用英語元音與漢語的韻母的相似性記憶。漢語韻母中的a,o, e,i,u 與英語元音存在相似性。由此可以把元音分成五組來記。
"a"組 [?][Λ ] [a:]
"o"組 [?: ] [?]
"e"組 [e] [E] [E:]
"i"組 [i] [i:] ? Λ ? ?эЭ3 e FW E T V ?
"u"組 [u] [u:]
當然,所以利用漢音與音音的相似性,只是輔助音標教學,不是讓學生用普通話發音習慣去套英語語音,二者有相似之處,但并不相同。
2). 收集繞口令
如練習元音[Λ]
How many cans can a canner can if a canner can can cans?
A canner can can as many cans as a canner can if a canner can can cans.
6. 輔音音素的認讀。
在教輔音時首先要強調聲帶的振動與否,這是區分清濁輔音的關鍵。輔音的清濁對語義的影響甚大。例如:
[pig]-豬 [d?k]-鴨
[big]-大 [d?g]-挖
可以讓學生把手放到喉部,去感覺發濁輔音時產生的聲帶顫振現象,清濁音一起練習。
還要注意一點的是,輔音除了摩擦音和鼻輔音以外,都不能延續。假如學生在發/t/ 時拉長了聲音,那么他一定是在后面加了元音[E]。輔音本來就不能單獨存在,所以輔音練習應以音節為基本單位。對于學生很感困難的輔音連綴,因為這是只有在詞中才有的現象,所以解決辦法也只能通過詞的讀音練習。如采用逐步合成讀詞法:
lack-black, tab-table,tar-star,ol-old
除了以上公認的教學方法外,本人認為輔音還可以這樣教:
1).利用26個字母的音名記輔音。如利用p 字母的音名記[p],利用b字母的音名記[p],類似的有[t] [d] 等。而[m] [n] [l] [f] [s] 就可利用m,n,I,f,s,的音名來記。
2).利用較熟悉的單詞來記。單音與單詞的結合
音標教學不能就音論音。那樣,既不符合統籌原則,也不能練好音。單音要在詞中反反復復地"鉆進去","跳出來",不斷"考驗",不斷糾正,不斷體會,才能"定型"。如:bag-gab-bad-dag-gaff-fat-tack-kans-nap-pat-tam-man
這樣一列單詞中,元音只有一個/*/,其他均為輔音,前后兩個單詞首尾接龍,學生很容易讀出這列單詞,并可從中熟練掌握12個輔音:
/b/,/g/,/d/,/f/,/t/,/k/,/n/,/s/,/p/,/t/,/m/,/n/
這種列單詞的方法又有趣,又行之有效,有利于輔 音的牢固掌握。同時,收集單詞的任務還可交給學生,由學生查閱字典來完成。學生在查字典的過程中,無意識地練習了他們的拼讀能力。很適應任務型音標教學。
3). 收集繞口令也不失為一種有趣而奏效的辦法,如:
[F] [s]
She sells seashells by the seashore,
The shells she sells are seashells, I'm sure.
So if she sells seashells by the seashore,
Then I'm sure she sells seashore shells.
7. 除了以上方法,音標教學還要注意這些方面:
1). 嚴格要求與適當寬容結合
在音標教學中,如合理的將嚴格要求與適當寬容結合,教學將會更加輕松,時間將會更加有效。
嚴格要求首先是就語音的整體和教學自始至終的整個過程而言,也是就學生聽音,辨音,模仿發音的態度和表現而言。認真對待每次的聽和每次開口模仿,耳口心齊動,并成為習慣。
適當寬容是就單個語音項目(如一個單音)的一次訓練而言,也指個人語音客觀存在的差異性。
在音標教學的過程中常常見到這樣的情景:教師不辭辛苦,不厭其煩地給學生糾正發音,直到學生的發音完全準確。這樣在一個單音上師生都消耗了過多的精力,花費了過多的時間。
有的教師每教一個因素就搞一次人人過關,這樣做忽略了一個事實:每個人對語音的接受能力是不同的,有快有慢。在音標教學中既要積極創造條件使學生盡快掌握,但又不能急于求成。
個人的語音是否準確,標準,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就是英國人,或倫敦人說英語,其語音也都是在大同之中有小異。這方面也說明語音教學嚴格過度,就會白白浪費時間。
2). 入門階段的語音教學與整個學程的語音教學結合
語音層次的教學重點在于使學生掌握語音的簡單標準或機械性標準。這種標準是純粹語言學上的,是假設所有性別,年齡,職業,地位的人在任何場合說話時都用同一種語音,語調。入門階段語音教學主要是這一層次。這一層次的教學方法以示范和模仿為主。發揮創造性只能在學習方法和技巧上。
3). 模仿練習與掌握規則結合
模仿練習是第一性的,掌握規則是模仿的深化和簡化
模仿的前提是示范。無論是單音還是語調,示范都要力求是對比性的,即把示范的音放在其他音的系統之中。如:[? ] [e] [E] (高低,前中對比)
對比示范幾遍后,即可突出所要重點示范的項目,連續重復幾次。可先慢后快,也可相反。模仿要先個別,后集體,高聲與低聲交替。
規則顯示單獨的音與其他音的聯系,即在共性之中 突出個性,把未知的音與已學的音聯系起來,突出新點,難點,重點。因此,規則實際上是對示范的解說和對模仿的指導,它化復雜為簡單,化難為易。象元音的發音部位和發音方法關系圖表,輔音分類圖表等,都屬于規則的基本范疇。
4). 集體活動與個別活動結合
大班進行語音教學,集體活動是必要的。為了防止學生在集體活動中有口無心或無口無心,要把"齊唱"和"獨唱"結合,穿插起來進行。在進行個別活動時,教師要巡回檢查,輔導,并指導學生相互檢查,相互糾正。全班性的個別活動結束后,一般要對幾名學生進行面對全班的考查和評價。這樣做,對督促全體學生認真進行個別活動,完成活動指標很有好處。
8. 強化音標教學
1) 保證時間:每個學生早上一起床必須大聲朗讀音標,時間為15分鐘;晚上聽三遍《國際音標磁帶》,委托家長督促落實并逐日簽字。
2) 配備統一的學習用具。每個學生備有一臺錄音機,一盒音標磁帶,一盒課本錄音磁帶,一盒空白磁帶,一本英漢小詞典。
3) 對音標的掌握要求必須人人達標,利用時間逐個檢查。
4) 每課結束后都布置一定的錄音作業,大力提倡學生模仿標準讀音。老師每次逐盒聽后評出等級,并在盒內夾一張紙條,指出其缺點和錯誤。獲得最好等級的學生錄音在班里播放。這樣,就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國際音標的積極性。
5) 及時幫助、輔導差生,消除他們對音標學習的畏難情緒,使之盡快跟上隊伍。
6) 每學期新課之前都讓學生查詞典或查詞匯總表,讓他們自己給生詞注出音標,并預習試讀。
經過以上任務型音標教學,學生的拼讀能力能夠明顯提高,絕大部分學生能根據音標熟練、正確地讀出單詞,對符合讀音規則的生詞不依靠音標就可以正確讀出,絲毫不感到英語難學;教師也覺得教起來得心應手;課堂上師生配合得好,雙邊活動也較前活躍。教師已不再占用課時進行單詞教學,而只對預習效果作一些必要的檢查。學生基本已不再靠機械重復記憶單詞。由于提高了自學能力,學生普遍有一種成功的喜悅感,因而學習積極性大為提高。這正是在關鍵期重視了音標教學,狠抓了拼讀規則教學的結果。當然,音標的重要性是相對的,有限的。因此教學中不能喧賓奪主,不能把音標教學課上成語音學課。
參考文獻:《英語教學法》,高等教育出版社,胡春洞 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