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3 15:03:09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園林景觀設計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園林景觀設計是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因而它就要在各方面都盡可能的滿足城市人群對它的需求。于此,基于節約理念下的園林景觀設計就要求設計師在進行設計時要從不同年齡層次、不同需求層次的使用者的心里需求出發,設計出符合他們需要的園林景觀布局。設計師可以從當地的場地特點,使用者的活動內容、園林周邊的環境等情況來的提供相應的設施。
如何建設節約型園林景觀設計:
1對園林植物進行優化配置
在對園林進行配置的過程中,有科學依據指出園林的景觀設計應該以書目為主,實現喬、灌、草相結合的復層結構,強調綠量和生態效益,并且草、灌、喬的比例盡量保持在1:3:6最為適合。而在過去的實踐過程中也表明,在耗水量當中草遠遠高于喬和灌木,在生態效益中則是草低于喬和灌木。所以,在路旁和廣場宜多栽樹木;而簡易的喬、灌木就多長于居民小區之中。
2保持原生態,做到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是做到節約的根本所在,從而要充分的利用各類資源來保持城市園林的原生態,保護當地園林的花草樹木,對園林做好綠化、養護、修理等日常工作,在園林景觀中達到完美的綠化效果,并體現出當地的特色綠化。此外,也應該根據園林的特點要盡量的節約水資源,多種植耐旱植物,這樣既可滿足景觀的營養需求又可以減少多水分的使用。
3運用科技手段進行技術創新
在城市的園林景觀設計中,若能運用科技手段來實現灌溉和對城市的污水進行回收,從而實現開源節流,那么必將降低園林綠地對城市水資源的消耗程度。這既節約了水資源,又利于城市水污染的處理,達到一舉兩得,兩全其美的效果。
4運用科學合理的手段來進行管護
園林景觀設計的基礎就是地形,這也是園林景觀設計的必要條件。不同的地形就會有不同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充分利用地形的優勢,不斷挖掘自然美景為園林景觀設計所用。地形的規劃對景點的布置起著決定性作用,在景觀設計必須根據地形的特點,因地制宜地發揮主觀能動性。
1.2地形與環境相協調
園林中的地形是具有連續性的,園林中的各組成部分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彼此不可能孤立存在。在園林景觀設計的時候,充分考慮地形與環境的協調性,可以有效達到自然過渡的效果。
2文化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文化是一個非常廣泛的概念,文化不僅一種社會現象,是人們在社會活動中形成的產物,同時也是一種歷史現象,是社會歷史發展的見證。文化是凝結在物質之中,又游離于物質之外,能夠被傳承的國家或民族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范、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是人類之間進行交流的普遍認可的一種能夠傳承的意識形態。在園林景觀設計中,利用文化既可以彰顯文化的歷史價值,同時還能使得文化景觀設計更富有內涵。
2.1文化在園林景觀設計中得到傳承
隨著現代化的城市建設步伐不斷加快,園林景觀設計已經成為城市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園林景觀設計中應用文化元素,通過園林景觀將我國優秀的文化展現給大家,讓大家對中國文化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和了解,使得文化在園林景觀中得到發揚和傳承。
2.2文化在園林景觀中得到升華
不同的城市都會有屬于自己獨特的文化背景,獨特的園林景觀反應了社會生活和城市的人文壞境,是一個城市發展的見證。在園林景觀設計中,利用文化元素,可以真實地反應人們生活狀態,并且在不斷的實踐過程中將文化升華,使園林景觀更加具有價值。
2.3園林景觀與文化互融
在園林景觀設計當中,文化不僅可以得到有效傳承,還可以與不同地段的文化在社會交融中互相融合,將文化應用到當地的園林景觀中去,展現給人們一種全新的視覺享受。景觀文化的展現會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而逐漸從小環境融合到大環境中去。
2.4園林景觀設計與文化結合更有藝術感和價值
我國文化多種多樣、歷史悠久,有著地域性、傳統性和文化性,同時還有著文化價值、歷史價值和鑒賞價值,文化可以為人們的行動提供方向和可供選擇的方式。通過共享文化,行動者可以知道自己的何種行為在對方看來是適宜的,可以引起積極回應的,并傾向于選擇有效的行動。將文化應用到園林景觀設計中去,人們在對設計出來的園林景觀進行文化鑒賞的同時,也是對園林景觀藝術的肯定,從而提高園林景觀的藝術感和價值。
2古典園林的營造手法
2.1崇尚自然
中式園林講究崇尚自然,講究的是把人工美與自然美整合到一起,達到水融之境界。讓觀者欣賞到“天人合一”佳作的同時,感受到建造師們對自然的崇尚。要做到此點,務必要協調好建筑與自然景觀之間的主次關系,使園林在時間與空間上實現完美地銜接,既可以體現出中國古典園林的淡泊與含蓄,又可以讓世人看到四季不同的風姿,自內心深處開始崇尚自然。
2.2移步異景
對中國古代園林與建筑的處理,關鍵是空間上的藝術處理。尤其是江南,基本都是私家園林,面積是有限的,要想讓此園林呈現出秩序井然、視野開闊的藝術效果,要借助于多種多樣的組景方法,比如蘇州的“拙政園”,其設計的經典就在于借用了“北寺塔”之景。北寺塔高聳而美麗,輝映在“遠香堂”到“倚玉軒”再到“凌波曲橋”之間,讓觀者感受到無限生機,難免心生敬意。此外,憑借著添景、漏景等絕妙的設計手法,讓傳統園林美不盛收,置身其中,移步異景時,感受到它的妙趣橫生。
2.3筑山理池
俗話說得好,山有脈即貴,水有源則貴。實現了脈源融匯貫通,就會滿園生動起來。古代園林師們,就是從自然的山石之中提煉出了形態,并將其神韻融于園林山石當中,使其自成一景。水體是除山石外的一個重要自然元素之一,園中無水便不成園。在傳統園林建筑中,組景離不開山石、植物、建筑的相互組合,才能達到詩情畫意的效果。2.4植物配置中國古典園林植物配置,講究因地制宜,且取法自然,使花草依然可以展現出人性化的內涵。在配置時,務必要講究三美:色彩美、姿態美、香味美。通過自然的色澤、優美的姿態、迷人的花香來展示園林的清幽、自然。讓植物豐富園林的建筑,為其增添了諸多生機,比如蘇州拙政園的“聽雨軒”,就是借助于琵琶、殘荷,實現了與建筑的遙相呼應,人們聽到風雨拍打琵琶、殘荷的聲音,即刻會感受到園內充滿了生機,享受到大自然般恬靜。
3古典園林空間營造手法在當今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當代人的審美標準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生了變化,對于園林的建筑,既要美麗實用,還得功能齊全,所以傳統的中式園林建筑再也無法直接指導當代園林建筑了。可是,古老園林的構成元素———山石和水體等還是必不可少的,還有些借景等設計方法依然會被當代園林的設計建造者們所借鑒。當代園林設計者追求的是簡潔、合乎目的,注重的是功能和使用,這與傳統園林注重觀賞性,強調裝飾性是完全不同的。當代的造園思想先進了不少,其設計方法也豐富了許多。不但要講究視線上的合理,還要進行明確的空間劃分,要的就是美觀實用,這一切都體現出了傳統園林的時代延續性。由此可以看出,“新中式”風格貫穿于現代園林的建造之中,在設計與建筑中體現出來的時代潮流、傳統文化與現代時尚元素完美結合,融入其中的現代設計語言等均屬于“新中式”的特征。以蘇州博物館新館為例,來感受“新中式”的風采,此建筑為現代與傳統、美學與功能完美整合的典范,它的“白墻黑瓦”與周圍的環境協調相映,又把中庭的粉墻、假山背景同曲折蜿蜒的廊橋、周圍建筑,巧妙地組合在一起,宛若一幅出塵脫俗的水墨畫。多邊形的漏窗設計被運用于建筑的內部之中,巧妙地把室外的美景拖到了室內,使建筑不再受空間的限制。不管是建筑的形態,還是色彩的搭配,新館的設計師們都尊重傳統和歷史,采用新的材料,運用了新的思維,卻詮釋了古典園林的詩情畫意,并且借助于古典園林的設計方法,結合現代的時尚元素,實現了拙政園與新館的完美過渡。
有些設計師設計出的作品與當地風土人情、地貌氣候等不相協調,往往設計出來的作品到真正應用的時候就存在水土不服的現象;施工隊只按設計師的設計圖紙進行盲目施工,沒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或者存在偷工、減料,設計圖與實際施工存在有天壤之別等情況;管理者專業水平較低,景觀的后期養護對整個景觀的營造非常的重要,植物它是有生命的,景觀的營造也存在有時間性,植物是否能成活,后期的生長是否健康,景觀的造型是否美觀,都與景觀的養護、管理者的專業管理水平有很大的相關性。
1.2破壞原有的生態環境
“綠色景觀”,是指與生態過程相協調,并使其對環境的破壞盡量小的景觀。北京大學景觀設計學俞孔堅曾指出:“景觀的生態化設計不是一種奢侈,而是必須;生態化設計是一個過程,而不是產品;生態化設計更是一種倫理;生態設計應該是經濟的,也必須是美的”。而現在的很多案例卻是花大錢,把原有的景觀去的一絲不留,在某個地方無中生有的造出一個景觀,這種設計違背了要和自然融為一體的理念,違背了要生態,經濟和合理。
1.3缺乏文化特色
園林景觀設計與建設應該與當地的地方文化特色相呼應,通過獨特的設計風格來彰顯當地的精神面貌和文化內涵,使園林景觀設計既做到與時俱進又充分展現地域性。然而,隨著改革開放的到來,人們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西方大量的園林景觀設計風格涌入我國,并為許多設計師盲目接受和模仿,甚至是出現了“復制品”的情況,使得當地的園林景觀跟其他地方的如出一轍。看著具有西方特色的園林景觀,看似很有國際風范,卻喪失了當地該有的風格。久而久之,當地的個性、特色文化就會慢慢地消逝,留下的是一處處漸漸引起人們審美疲勞的模式化了的園林景觀。
2解決辦法
2.1合理利用植物資源,營造穩定生態群落景觀
植物造景不是簡單的植物個體的拼湊,而應該是根據生態學原理進行獨具匠心的、科學合理的搭配。使之不僅美觀,還能起到改善環境,調節小氣候,保持水土,降低噪聲等作用。良好的植物景觀應該擁有穩定植物群落,具有物種多樣性、遺傳多樣性和生境多樣性。大樹移植這種立竿見影的園林綠化方式是不可取的。大面積觀賞草坪和模紋花壇等這類只可觀賞且養護費高昂的綠化方式也要謹慎應用,我們應該根據生態學原理,結合當地鄉土樹種,對植物進行科學合理的配置,創造穩定、生態、實用、美觀的園林景觀。
2.2提高從業者的專業素質
研究人員應該挖掘開發更多的觀賞植物,對可開發資源進行收集、評估、繁育和推廣應用,為造景提供更多植物資源。園林景觀設計和管護人員應該加強理論知識的學習,在了解植物學的前提下,結合園林生態學、園林景觀設計等知識,構建科學合理、生態美觀的景觀。
2.3注重生態效益,發展生態園林
進行園林植物配置時應盡可能大的效仿自然界中的天然植物群落,充分發揮植物的生態效益。復層植物群落有利于增高單位面積上的葉面積指數,增強光合能力,增大對生態系統的作用。例如喬、灌、草相結合的群落產生的生態效益能比單純的草坪高4倍。此外,復層結構的植物群落,穩定性、抗逆性強,防風、防塵、降噪、凈化空氣的能力也明顯增強。因此,在進行植物配置時應尊重原有群落,在保護原有自然植被的前提下,通過促進群落的自然生產力,形成復合的植物層次并表現出豐富多彩的季相景觀,實現低人工管理和景觀資源的穩定、持續發展。
2、園林景觀設計的特點研究
園林景觀設計的特點,最重要的表現就是與眾不同,是人或事物所具有的獨特的地方。我們研究園林景觀設計的目的就是為了探究它們的特點。前面已經說了,園林景觀設計的不同在于是否人造,人為的。大自然自身就存在曼妙的自然景觀,世界各地都有聞名遐邇的世界文化遺產和自然文化遺產。山,水這些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產物,如果本身就存在于我們的身邊,特別是非常有“緣分”出現在文教建筑周圍,我們應該怎么辦。往往事與愿違。很多施工單位挖山搬山炸山,讓原本巍巍青山面目全非;填水污水改道水,讓江河湖海風云變色。其實改造設計對于原有地的保護性開發設計才是最為重要的。我的母校中南林學院,坐落于湖南株洲,整個校園被群山環繞,自然環境宜人,風景秀麗,四季如春。學院按照山體走勢,順勢而上,主教學樓位于“九宮格”中軸線的正前方,左右裙樓相互輝映,高處俯瞰形似“凹”。校園園路基本都是圍繞“凹”左右前行,一直延伸到室內運動場,再四散分開。在這里沒有挖山搬山炸山,也沒有填水污水改道水,完完全全保留原始荷西樟樹下的原汁原味,別有一番滋味。
在進行古典風格的園林設計過程中要在道路鋪裝景觀設計中選擇原生態的景觀,堅持可持續發展與和諧的基本原則,為景觀設計塑造良好的環境和生態循環,設計過程中要注重土壤的透氣性和透水性,盡量保持水土質量,提升系統的新陳代謝能力。此外,在設計的過程中還必須將古典因素和園林的主題相結合,這樣才能夠實現現代美與古典美的融合,做到和而不同。
2、城市公園的道路景觀鋪裝
城市公園鋪裝設計工作必須具備獨特的風格,在設計中要展現出現代特色。公園是現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人們會在閑暇的時間在公園放松身心,尤其是老年人經常去的地方,因此在保留基本功能的基礎上公園設計還應該統一協調規劃,將空間功能版塊相結合。在設計的過程中要做到因地制宜,并且將環境特點充分考慮在內,根據公園的實際特征選擇最合適的設計類型對公園道路鋪設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要充分體現出園林景觀的特色和空間感,塑造出具備層次感的視覺效果以實現景觀設計的整體層次美感,與此同時采取原裝的輔助材料進行組合,營造出不同變化的組合方式突出園林設計的空間感和豐富性。
1、色彩可豐富園林景色
園林景觀包括很多美學特征,包括色彩、形態、味道等,是一種綜合性的藝術形式。園林景觀是由各種色彩通過一定的美化有效結合而成的,風格迥異、姿態多樣,暖系色彩給人一種溫馨、熱鬧的感覺,而冷系色彩則有一種冷艷、安靜的濃重感。色彩不同方式不同手段的運用制造出別樣的園林景觀,給人神秘而美妙的獨特感,作為園林景觀的而組成部分,色彩是必不可少的,也是不容小覷的。
2、色彩能夠創造不同意境
園林是城市生態環境的一個亮點,親和、唯美、與生態相適應的園林設計能夠給人帶來親切感。對我國而言,意境一直是我們幾千年來所追求的精神效果,就像古詩詞需要意境美與現實結合一樣,在園林設計中,意境是園林景觀中不容忽視的一部分。作為一種精神層次的表達,它能夠完美體現園林設計的思想和效果,既是人們主觀想象的產物,又是園林景觀的客觀反映。
3、色彩能過給人帶來美感
色彩既抽象地活在人們的思維中,也客觀而真實地地存在于園林設計中,色彩具有一種張力美,不同的色彩可以表現出不同的藝術形態,體現出不同風格的主題。園林設計主要是圍繞生態環境的,因此,色彩的表現上更加體現環境的主題,給人一種質樸、安然、和諧的美感。
2色彩藝術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具體應用
園林景觀建筑加之色彩予以補充和點綴,就更顯得多姿多彩,儼然是一幅天然美的圖畫。色彩在園林景觀中是富有多樣化的,其給予園林景觀生命和活力,把一個沒有生命的客觀物體點綴得活靈活現,仿佛在一瞬間擁有了生命。生態環境的要求是一定的,但是通過園林設計凸顯的主題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就此來說,園林景觀設計的依據是沒有一定界限的,園林景觀設計風格多樣,色彩不一,按色調的角度來說,主要有暖色系、冷色系、對比色、同類色、金銀色和黑白色等。
1、暖色系
顧名思義,暖色系所帶給人的感受就是溫暖、和諧、安穩的,是園林景觀設計中較為常用的色彩,主要有紅、黃、橙三種比較接近的色彩,因為其象征著歡快、熱情、溫暖、和諧等多種美好的含義,經常被廣泛運用于花壇、大廳以及一些熱烈的場面。另外,暖色系還具有平衡人們心理溫度和活動的重要作用,所以不宜大面積使用在可見度高的地方,如高速公路等,容易吸引人們的視覺,分散注意力,造成危害。
2、冷色系
冷色的色彩主要是指青、藍及其鄰近的色彩。由于冷色系的波長較短,可見度比較低,在視覺上給人造成距離感。在園林景觀建設中,對一些空間較小的環境邊緣,可以選擇冷色調的植物或者花卉來進行組織與設計,達到增強空間深遠感的目的。由于冷色系具有收縮感,同等面積的色塊,在視覺上冷色系就顯得比較小,在園林景觀的建設上,冷色系與暖色系合理搭配,可以渲染出一種明朗歡快的氛圍。現在一些城市的廣場設計上,一般將一些冷色系與暖色系的植物或者花卉擺在一起,給人帶來視覺上的滿足感。但是單調的使用冷色系一般會給人帶來非常肅靜,莊嚴的感覺,常被用于一些大型園陵的設計上。
3、同類色
同類色就是相差不大、比較接近的色彩,其在色相、明度、純度上都比較接近,很容易混淆,難以辨認,因而協調度很好,在空間和心理上都會產生柔和的感覺,并且對于造景來說,也能凸顯出層次感。
4、對比色
對比色主要是運用色彩的強大差異,合理科學的搭配與組織,比較醒目,張揚,能夠吸引人們的注意力。在室外環境設計中使用的比較多。對比色在園林景觀建設中,主要是通過利用對比色組成各種具有藝術感的圖案、花壇和建筑物等,能營造出強烈的視覺效果,讓人感受到快樂與熱鬧。另一方面,補色對比具有不同的明度與純度的對比,通過合理的補色,使園林在植物種植上的面積搭配合理,對比色彩在景觀植物造景中有著重要的運用,特別是在植物花卉的組合中,人們常常用“萬綠叢中一點紅”來形容此方式的特單。使用對比色,可以大大的提高園林的藝術效果,這也是園林建設中常用的一種手法。
5、金銀色和黑白色
金銀色和黑白色在園林景觀設計的點綴中很少用到,大部分應用在墻體、護欄等一些建筑方面,金銀色在現代園林建筑中是比較普通的色彩,其他環境中使用少;而黑白色被稱為極色,多應用在南方傳統的園林建筑中,表現出古代文人清雅的風格。
城市小區與其它建筑相比,更加安靜、和諧,因此,在城市小區的規劃設計過程中,應科學確定建筑空間,這可增強小區內部的歸屬感,小區應具備合理的規模,以此來保證后續工作的有序進行,并營造出一種和諧、自然的意境。另外,在住宅區的設計過程中,盡量減少人工痕跡,增添自然成分,營造一種簡單、溫暖的家居形象,充分展現住宅區的和諧與自然,并將自然之物淋漓盡致的展現出來。綜合來說,住宅區的景象應給人輕松的感覺,并能愉悅身心,對于小區內的色彩應遵循亮麗溫暖的原則,景觀外形和局部應突出,構建一個極具生活情趣且且個性突出的城市小區。
(二)城市小區園林景觀設計屬性
1.自然屬性
城市小區具備色彩、外形等可以感知的因素,擁有特定的空間形態,相對獨立且便于區分;
2.社會屬性
城市小區可供觀賞、使用,還能改善環境,它具備深厚的社會文化內涵,透過內涵,可引發心理活動和思維聯想等,這是景觀效應的具體體現。
(三)城市小區園林景觀設計原則
1.突顯地方本土特征
因當地地理條件、溫度氣候的不同,其生態系統各不相同。例如,對于植物而言,在北方地區,松柏較為常見,這是因為北方地區氣溫較低,應選擇具有一定抵御風寒和抗旱性的植物,而在南方地區,熱帶植物較為常見。各個地區的園林均具有獨特個性。但部分開發商為吸引眼球,不遵循植物的正常生長規律,追求異域風情,否定地方文化。作為一名出色的園林景觀設計師,不僅要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還應尊重地方文化,并注重挖掘,明確人們的精神需求,憑借創新理念,構建突顯本土文化的城市小區。
2.緊密結合現實情況
大部分城市小區的設計圖紙均堪稱完美,然而卻缺少對現實情況的體會和感受。在炎炎的夏日下,因太陽火辣,人們匆匆地穿梭在廣場中,根本沒有心情欣賞精心設計和修整的花草樹木。跨越度較大的平面布置,拉大了景觀設計和人們之間的距離,它們真真正正變成了一種裝飾品。因此,景觀設計師應深入到景觀現場中,并全面掌握現實情況,在設計景觀圖紙的過程中,應緊密現實情況,以空間角度為切入點,同時,還能從觀光者的角度來審視自己的作品,不斷改進,只有這樣,才能設計出優秀的作品。
3.設計與施工應保持一致
只有設計與施工的緊密配合,才能向人們呈現完美的景觀作品。例如,配置樹種時,為獲取理想的效果,設計師應親身參與到選苗、施工等環節,并嚴格指導。在自然山水放樣以及具體的施工過程中,設計師的嚴格把關也是至關重要的,否則無法達到預期效果。特別是在地形復雜區域的施工過程中,時常出現一些質量問題。設計師若能走入施工現場,則更能準確把握小區與周邊環境之間的關系,這也是出色的景觀設計師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
二、城市小區園林景觀植物配置
(一)園林景觀設計類型
1.襯托型園林景觀
在緊密分布的高樓之間,在墻角位置或者小區主要出口處設置植物。
2.觀賞型園林景觀
此類景觀具有較為明顯的缺陷,便是景觀綠地均采用封閉模式,給人以距離感,讓人無法靠近。
3.綠化型園林景觀
綠地草坪在整個園林景觀中占據著較大的面積,假山、花壇等景觀較少,此種景觀設計簡單、普通,缺少新穎和亮點,單純保證了綠化率。
(二)植物配置原則
1.堅持適地適植物的原則
全面掌握地形條件、植物生長習性、土壤特性、光照輕度、濕度情況、植物開花期等,堅持適地適植物的原則;
2.堅持高度搭配合理的原則
位于上層的喬木、灌木植物類型較少且分桂點較高時,可選擇高度相對較高的地被植物充當下層。若綠化種植面積較小,應選擇高度較低的植物,并在花壇周邊種植高度更低一截的蔓生植物,以此來映射花朵的秀麗。另外,應保持色彩搭配的協調性。在具體的搭配過程中,應注意各個色彩之間的協調性和對比。在植物配置時,應全面考慮光、影、四季變化等因素。光與影的利用,可以賦予園林植物鮮明的層次和深度,植物如若和光與面搭配,將會形成不可言喻的唯美畫面。同時,在景觀設計過程中,應合理運用色彩,這是美化園林植物景觀和提升景觀藝術氣息的有效策略。色彩能夠使人產生一系列的聯想,借助絢麗的色彩還能烘托空間氛圍,營造一種溫馨、安靜、和諧或者壯觀、亮麗的感覺,這有效豐富了意境空間。在植物的正常生長過程中,花朵、果實和葉子隨著時間地推移會出現不同的變化。花朵綻放、果實熟稔以及葉子變色時,此時期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因此,季節是展現園林景觀的關鍵性因素,在植物配置環節,應合理利用植物季相特征。春景可搭配迎春、牡丹等;夏景可搭配荷花;秋景可搭配楓樹、銀杏;冬景可搭配梅花和松樹。
2園林景觀設計在小區規劃中的作用
2.1功能作用
早在20世紀初期,現代建筑剛剛啟蒙,建筑大師勒•柯布西耶根據研究經驗開始強調功能作用,并且呼吁居民注重小區規劃中的運動需求,從而滿足居民的休閑需要。同時,他還運用雞腿柱把樓層架空,通過將樓底的空間設計成綠地,就能將底層用地作為居民休閑娛樂場所,同時這樣也能滿足居民需求,讓土地得到更好的應用。隨著高層建筑的興起,讓很多居民遠離土地,針對這種現象,必須為居民保留一定的園林與運動場所。在這個過程中,景觀人性化是設計中必須盡量多的考慮人的生活與作息。例如:在廣場中,設計師應該根據氣候特征和審美理念設計小園林、林萌道、池塘以及運動實施等。運動景觀化,是將運動作為景點進行考慮,在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的基礎上,將休閑與運動作為居住區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充分展現出設計人員的獨到之處。
2.2空間作用
從當前的小區居住情況來看,對空間實用性的重視程度遠遠高于空間環境,由于不同的空間擁有不同的作用。因此,在小區規劃中,必須根據實際生活,對空間進行合理布局。例如:活動空間作為居民活動的場所,應該給予足夠的空間。靜止空間作為交往、休息、觀賞的區域,通常和綠地整合起來再設置,它可以在小區院落綠化以及組團綠化,也可以是人工綠化園林修筑,從而生成消閑、觀賞、活動與交往的場所。同時,園林綠化注重空間層次以及序列的統一性、完整性;在做到環境設計的藝術性、科學性統一的基礎上,讓整個設計成果更加精致完善,同時這也是讓人性化設計貫穿始終的重要依據。
2.3協調作用
生活、發展作為人類恒古不變的主題,自然和人類在社會、生態、經濟、文化上都是互相存在的,而能否在某個地點安定下來,則完全取決于地方環境是否滿足精神、安全和生活需要。對于身心疲憊的人們更渴望自然、親近自然,所以生態綠色系統就成為了人們的最佳選擇。而綠色小區以生態、人為本,自然與人的和諧關系,也讓景觀綠地和自然界動物、植物、微生物、環境因子成為了有機整體,展現景觀和環境的多樣化。另外,從非自然造景來看,景觀、燈光、建筑、道路和人體行為作為綠地生態系統的重要方面,要求綠地空間不僅要有數量,還必須考慮功能與質量,也就是創造出適合自然發展的天地,讓景觀建設不完全拘泥于生理和生活需求,而是面向精神和心理、情感和美的高層次追求。也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保障小區活力,以及自然和人之間的設計理念和協調,讓居住區外和區內的景觀系統連接成綠脈。通過設置廣場性與過渡性綠地,讓居住區得到適當延續和過渡,最后生成綠色屏障,幫助凈化、美化空間,讓戶外和景觀內部的空間得到呼應。在園林設計中,必須以生態和人為本,盡量做到綠化系統、戶外、人文空間、建筑景觀的統一,并且賦予功能、空間兼容性、多樣性,從而生成生態景觀體系,讓自然和景觀相連。
2面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在園林景觀設計中,面的視覺效果比點和線的要大的多,在園林景觀中,任何一個大面積的形狀都會給人一種視覺沖擊。面是線在移動中形成的,面能使空間產生分割,是整個空間更加豐滿,將面應用在園林景觀設計中,能為觀賞景觀格局提供方便,增加園林景觀的立體感。在景觀中,涉及到的面有水面、地面、臺面等多個平面,這些面可以分為實面和虛面兩種情況,在圓林盡管設計中,為增加景觀的視覺效果,可以采用面的交錯、重疊等手法進行面的修飾。
3形體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形體是面在空間移動中形成的,在空間內,面從不同的方向做不同的運動,會形成不同形態的形體,在園林景觀中的具體表現為假山、樓閣、雕塑、建筑等,合理的運用這些形體能有效地提高景觀的視覺效果,增加園林的美感。在園林景觀設計中,加入形體元素時,要綜合考慮建筑、景觀總體格局安排、周邊環境等各種情況,只有根據環境加入形體元素,才能增加視覺效果。
4質感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質感也是園林景觀設計的重要視覺元素之一,質感是指物體表面的紋理特征,人們可以通過觸覺和視覺來感受物體質感的強弱。不同的物體其質感也不盡相同,有的物體質感光滑,有的物體質感生硬,有的物體質感粗糙。在園林景觀設計中,可以通過對不同質感材料進行搭配,制造出不同的視覺效果,設計人員可以利用對比法對巖石、金屬、陶瓷等質感材料進行分析,然后將不同的材料設計在不同的位置。
5色彩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色彩在園林景觀設計中有很高的地位,不同的色彩搭配能取得不同的視覺效果,人的眼睛受光線刺激,通過折射能看到不同的色彩,可以說,色彩對人們的視覺沖擊比其他元素要高的多,因此,在園林景觀設計中,要充分考慮到色彩元素的影響。在進行色彩設計時,設計人員要考慮色彩在不同形體之間的作用,色彩要和周圍環境合理搭配,色彩的強弱程度和亮度要和整個形體相呼應,確保色彩元素能為人們帶來良好的視覺效果。
6空間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空間元素對園林景觀設計也十分重要,空間設計是建立在其他視覺元素的基礎上,只有確保其他視覺元素的合理搭配,才能保證空間設計取得良好的效果。在設計領域內,空間設計包括三維空間、二維空間、矛盾空間、圖式空間等之間的組合、轉換,不同空間的變化、排序對園林景觀的視覺效果有很大的影響。設計人員在進行園林景觀空間設計時,要抓住空間變化對人們視覺的沖擊和人們的心理感受,設計出虛實相生、高低錯落的空間效果,從而給人們創建一個休閑的視覺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