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3 15:05:13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茶酒文化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中圖分類號TB47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1-7437(2004)05-77-06
引言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市場上正規渠道銷售的手機有近800個品種,加上水貨品種已超過1000種。如此多的選擇使手機消費完全進入了買方市場。廠商除了采用屢試不爽的價格這個有效的杠桿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以外,還有沒有別的手段呢?我們認為,價格戰如果作為一種短期的戰術手段對市場格局進行重新洗牌是可行的,但如果把它作為一種戰略手段來操作,則只會引發惡性競爭,拉動行業進入惡性循環。而真正能帶動企業和整個產業鏈良性發展的只能是設計生產消費者真正喜愛的滿足其需求的產品,這就要求我們轉變過去粗放式的經營模式,具備精細化操作的能力。
1、手機分類的依據
如果把消費對象定位于所有顧客,必然會降低消費者的滿意度,因為我們的某一款手機不可能滿足所有顧客的要求,這樣最直接的結果是導致顧客對品牌缺乏忠誠。我們都知道品牌滿意和品牌忠誠之間是存在差異的,如圖1,要想把顧客抓牢,就必須有針對性地細分市場,對不同消費層次的人群采取不同的戰術手段,把合適的產品交給合適的人。只有持續的滿意才能造就真正的忠誠,否則這種忠誠客戶也不能成長為牢固客戶。
按照消費者需求與欲望進行市場細分和定位,能有效分解、消化多種多樣的消費需求。手機的性別分類則是針對不同性別消費群體的群體特點及其對手機外觀與功能的性別認同差異性,即滿足其性別指向需求進行的分類。這樣就意味著一款手機面對的將不再是所有的手機用戶,而僅僅是一部分人群,這個人群甚至可能是非常狹隘的一個市場,如對于女性手機,我們還可以將其進行細分成更小的、特點更加鮮明的細分市場。
2、性別分類的內涵
2.1、女性手機
如圖2.1,所謂的"女性手機"大體上具有如下之共性:其一,外觀小巧輕薄,曲線柔美,多采用大弧面過渡。其二,比"男性手機"或"中性手機"更具時尚美感,具備一些特定功能。其三,產品導入期價位較高,以彰顯時尚、品位的訴求。女性手機并不是說所有的女士都要用這個類型的手機,關鍵在于這種類型的手機更多地考慮了女士的要求,以更小更輕更漂亮作為賣點,至于性能如何并不是其關注的首要因素。
2.2、男性手機
手機作為數碼消費品并非越小就越好,例如男性手機主要面對的是體型較大的消費者。那些手掌稍微大一些的用戶,如果使用圖2.1所示類型的手機,一個拇指就可以覆蓋兩個按鍵,是無法進行操作的。所以,男性手機必須要大,大手機才有大屏幕,才有大按鍵。
如圖2.2,男人用的手機,需要能突顯持有者特有的男性品味,體現他的氣質,和他的衣著打扮相協調。典型的男性手機一般是功能強、外形偏大、顏色穩重、鈴聲清晰的產品,它的線條多比較硬朗,色調也以冷色調為主,見后文的統計。
2.3、中性手機
既然有性別取向意識明顯的消費人群,那么同時也就還存在大量希望模糊性別界限的人群。因而,廠家在此類產品設計上采取折中路線。精致小巧的外殼整合多元化的功能,強調外觀的夠炫夠出彩,功能豐富,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以達到網羅更多消費者的目的。這也成了很多手機廠商對此類消費人群廣告的主導方向:性別不是差距,玩的只是時尚,見圖2.3。
手機的市場細分在不斷進行,越來越多的細分市場將伴隨著用戶的需求以及手機與其他數碼技術的交叉而誕生,但無論怎么分,只要其未來還是給人使用的產品,那么性別的需求指向就始終會存在。
3、不同性別手機市場調查情況
國內市場與歐美市場的不同在于國人更加偏好于使用折疊手機,對手機的外觀美感更加關注,所以像諾基亞、西門子、阿爾卡特等一貫生產直板機的廠商也開始在中國市場銷售折疊手機。以下,我們提取了幾十種較為典型的折疊手機進行分類,對其特點進行了歸類分析,以期找到具有共性的地方。
3.1、女性手機市場調查情況分析
圖3.1.1顯示,綠色塊a系列為外形較為修長類型,其長度居于76--81mm之間,集中于78--80mm之間,寬度居于40--42mm,集中于40mm,其長寬比為2左右;
b系列為略微寬短型,其長度居于74.3--78mm之間,集中于77mm左右,寬度居于43--46mm之間,其長寬比為1.7左右;
c類為目前女性手機的主流集中區域,長度在76--81mm之間,寬度在40--46mm之間;
d類為小巧型,在長寬尺寸上均小于市場一般產品,其長寬比為1.85左右;
e類為肥短型,其長寬比為1.4左右。
圖3.1.2顯示,女性手機在色彩取向上多采用紅色、銀色、藍色,其中紅色為首選色。紅色是一種帶有民族審美傾向的顏色,在個人用品特別是共用物品的配色上,紅色一般都是作為女性色來使用的。女性偏愛紅色一般來講會基于以下幾點理由:一是紅色更能襯托出女性膚色白皙紅潤,嬌媚動人。二是紅色熱情奔放,是一種感性色,和女性天生的在感性思維上所具有的優勢相吻合,能產生共鳴。三是紅色所具有的心理暗示功能對女性特別具有殺傷力,如紅色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嬌艷的花朵,午后的春光,浪漫感性的生活等。
在外觀形態風格上,女性手機多采用飽滿的曲線形態,偏重于整體大弧面體形,光順轉折處理,在局部細節上,采用柔態圖形或飾物化鑲嵌。為了傳達女性嬌柔嫵媚的氣質,會較多地采用透明材料、軟性材料、鑲嵌寶石、高光面處理等手段,同時通過一些手機小佩飾的應用,來傳達女性細膩特點的理念。
3.2、中性手機市場調查情況分析
如圖3.2.1,首先,中性手機是一種曖昧的產品。考慮到女性機針對的是純粹的女人,男性機針對的是絕對的男人,所以中性機針對的就是那些對性別定位認同不是很強的人。他們所喜好的可能只是某種功能,也可能只是某種色彩搭配,甚至只是某種外形或材質的運用。他們不會因為自己是女人就要去買女性機,作為男人就一定要用定位于男性的手機。所以,針對他們所定義的中性機,所體現出的性別偏向,自然不能簡單的用尺寸大小來規定,更合適的應該是體現在色彩的搭配上、外形線條的采用上、特定功能的設置上等等。
如圖3.2.2所示,中性手機在配色上多采用銀色,藍色和紅色,其中銀色是首選色。銀色被人們叫做太空色,是一種代表未來和高科技的顏色,所以銀色在手機這種具有IT高科技特點的產品上得到大量的運用并被人們所認可。銀色因為其所具有的科技時尚感,對男性和女性具有同樣的吸引力,它是一種真正能讓男女都認同的顏色,所以廠家在做配色方案時,如果拿不準或為了保險起見,都會把銀色作為一種必備方案來使用。
對于中性偏女性的手機,可以考慮在色彩上采用一些柔性的搭配,如采用粉色系或同類色等,當然傾向不能很嚴重,否則就不能形成一種定位上的含混與曖昧。對于中性偏男性,同樣,采用酷一些外形,色彩上采用明朗一些的對比色,會取到比較好的效果。
中性手機的外形風格較為復雜,它以強調時尚為主訴求,形態上并不拘泥于一格,材料運用上也顯得豐富,因而并無明確的界定。
3.3、男性手機市場調查情況分析
對于圖3.3.1所列舉的市場上較為典型的男性手機,其尺寸特征較為明顯,a類為不帶攝像頭的手機,其長度居于82--88mm之間,集中于86mm周圍;寬度居于42--46mm之間,集中于44mm周圍,其長寬比以1.95左右居多。b類為攝像手機,且均為日系手機,個頭大,長度為100mm左右,寬度為48mm左右其長寬比為2.1左右。
如圖3.3.2所示,男性手機在色彩上多采用藍色和銀色。藍色多采用顏色較深的藍色。藍色是一種理性的色彩,帶有科技感和機械感,比較適合男性硬朗、理性的氣質。
在外觀形態上,為了強調男性的睿智、冷靜、大度、從容等特點,多會運用金屬、電鍍、皮紋面處理等手段。線型上多采用較為硬朗的直線性,面與面的過渡處理采用轉折較為強烈的硬連接,顯得棱角分明,但在與握持直接相關的轉折面處會采用較為柔和的過渡,以增加手感的舒適度。
4、手機規格的人體工學分析
根據現代人對手機的使用習慣來看,手機在操作方式上與手的接觸是最密切的,因而手機的人體工學分析中最重要的對象是手。手指的操作是一項精細運動,手指的運動需要多組細小的肌肉和神經參與,醫學專家指出,經常鍛煉手指有利于大腦的鍛煉。人體工學專家Hunt指出,拇指機能占手掌40%,食指和中指20%,其余兩指10%,因此手機人體工學評估應將機能高的手指列入考量。在手機使用過程中,拇指的使用頻率最高,手機正面的按鍵都由拇指來控制,側面按鍵則會由拇指或食指控制,極少機會中指也會參與。[2]
由于人種特征的不同,東亞黃色人種的手掌要小于歐美白色人種。一般來講,中國男性手掌長度范圍在17.5--20cm之間,寬度在8--9cm之間;女性手掌長度范圍16--18cm之間,寬度在6.5--8cm之間。
由于手掌大小的限制,因此手機寬度小,在手機的單手開蓋過程中,會有利于拇指的操作;手機的長度短,在手機的單手閉合操作過程中,會有利于食指的按動上蓋動作。不過矛盾的是,由于拇指與手機按鍵需要一個合適的接觸面積,導致手機的寬度不能做得太小,否則,按鍵面積的減小會導致操作困難與手感的下降,一般來說,男性機的寬度如小于43mm,則手感會下降;女性機的寬度如小于38mm,手感會下降。
對于手機的厚度,無論是從攜帶的角度,還是從握持的角度來看,薄相對于厚來說,都具有優勢。雖然也許有人會認為厚的握在手上感覺會更飽滿,但是從現代人所需要攜帶的越來越多的便攜工具的角度來看,我們認為,在可能的情況下,手機需要做到盡可能的薄。在目前市場同類產品比較的情況下,手機厚度如小于18mm,則能感到有顯著的薄的感覺。
5、結論
5.1、手機外觀規格要求
在綜上所述,在考察了市場上相關同類產品的規格以及對手機使用的人體工學分析后,我們認為不同性別取向的手機外形體積規格上,應該符合以下大體的尺寸要求才可以進行市場細分,見表1(折疊手機類)。
5.2、手機色彩的適用性及材料運用趨勢
在配色的選擇上,作為必備的配色,女性手機為紅色,男性手機為藍色,中性手機為銀色。從環保角度和材料運用發展趨勢看,未來幾年手機上會大量運用免噴涂注塑料,新材料的運用同時能夠降低生產成本和提高手機外觀使用壽命、降低顧客投訴,進而提高顧客的滿意度。
5.3、手機形態風格的適用性
在外觀形態的風格類型上,由于手機本身屬于高科技IT產品,因而,更多的體現的是一種現代主義簡約派的風格,但是也會不斷的有設計師加入后現代的要素進來,使手機的形態語義更加豐富。相對而言,男性手機要比女性手機在形態上更趨于簡潔干凈,線型比較質樸硬朗,直線運用較多,轉折采用硬過渡以強調棱線。女性手機在形態風格上多會采用圓潤飽滿的曲線形態,整體圓滑光亮,在局部細節處理上不斷糾纏,以撩撥女性細致感性的心理。
隨著產業的不斷發展,3G技術的成熟,手機將會具備更多的功能。未來的手機將演變成一個強大的個人移動終端,整合個人電腦、數碼相機、全球定位儀等諸多產品的功能,產品的外形也將發生改變。但是究其根本,功能和外觀都不是至上的,無論是功能還是外形,都必須以人的需求為前提,這也是我們人本主義產品設計關注的焦點之一[1]。尋找差異化需求,制造差異化的產品,才能使我們的產品在眾多的競爭者中脫穎而出。
參考文獻
1、期刊:汪崟,李彬彬.滿意度導向之人際化設計研究.江南大學學報,2003,(4):109-112.
2、期刊:陳建旭,史杰州.手部訓練評估系統之發展.工業設計(臺灣),2000,(2):60-67
TheMarketingDisintegrateResearchOnMobilePhone
--ADifferenceResearchOnSexualPerception
Wangyin1,geqin2
(1.KONKATelecommunicationsDevelopmentCenter,Shenzhen,518053,China
(1)網點優勢。目前,郵政儲蓄擁有儲蓄營業網點3.6萬個,匯兌營業網點4.5萬個,國際匯款營業網點2萬個。其中,有近60%的儲蓄網點和近70%的匯兌網點分布在農村地區,成為溝通城鄉居民個人結算的主渠道。
(2)品牌優勢。多年來持續經營形成較高的客戶認知度,特別是在偏遠地區,郵政儲蓄的品牌更是深人人心。
(3)規模優勢。作為全國統一的法人模式銀行,郵政儲蓄銀行不僅能夠做到系統內的資源優質分配,有較強的抗風險能力,同時也具有全國一體化的儲蓄、匯兌、中間業務信息系統。
(4)成本優勢。郵政儲蓄銀行依托于中國郵政的運營體系,作為郵政普遍服務的一部分,基層網點的設立時間長、運作經驗豐富,單位成本低。在此基礎上新開展更多的基礎金融業務所增加的邊際成本較少。
(5)文化優勢。多年來,郵政儲蓄在全國范圍內廣泛的提供基礎金融業務,鍛煉了一支了解群眾基本需要、服務能力強的基層工作隊伍,樹立了為廣大城鄉居民服務的企業文化。
相對于為居民提供金融服務的比較優勢,郵政儲蓄銀行由于資產業務開辦時間短,特別是參與大型企業融資和項目融資的經驗有限,綜合化經營也存在下列明顯的劣勢:
(1)對企業經營和行業發展了解有限,企業客戶營銷經驗和能力不足。郵政儲蓄多年來未開辦企業業務,對企業發展過程中的金融需求了解有限,同時缺乏行業和企業分析技術。持續性的企業客戶關系尚未建立,企業業務營銷能力有限。
(2)風險承受能力和管理能力有限,業務開展范圍有限。郵政儲蓄銀行資本金有限,風險承受能力較弱。
(3)產品創新和基礎服務深加工能力有限。
2郵政儲蓄銀行實施差異化經營的四個領域
(1)挖擁有效播求,為“三農”服務。現有的農村金融機構和網點無法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務是金融服務不足的主因。我國的二元經濟特點決定了農村、農業和農民弱勢性,有效金融需求挖掘難度大,農村業務成本與收益不匹配。但農業的產業化和農村地區工業化、城市化進程是不可阻擋的。農村地區對存款、貸款和結算三大傳統業務的需求最大,在這類基本金融服務的提供上,郵政儲蓄銀行具有一定的競爭優勢,因此,挖掘、培育“三農”的有效金融需求能夠成為郵政儲蓄銀行錯位競爭的一個切人點。
(2)全面開展城鄉居民的零售金觸服務和社區銀行服務。當前各商業銀行均將利潤較高的高端客戶理財服務作為未來業務發展的重點,很多中低端客戶的金融需求都被忽視了。郵政儲蓄銀行應利用郵政金融傳統的比較優勢,開辦符合我國居民財富結構現實,適合居民大眾、社區的全面金融服務。提供“便捷、低廉和可靠”的基本金融服務,填補市場真空地帶也是差異化竟爭的重要手段。
(3)為中小企業成長提供金融服務。在開展個人零售信貸業務的基礎上,利用其經驗開展微型企業和中小企業貸款。發揮郵政儲蓄深人基層的信息優勢,有利于挖掘信貸需求,防范信貸風險。
(4)資金批發業務。郵政儲蓄銀行資金規模大,自主運用資金規模已經超過一萬億元。如此巨大的資金規模可以有力的支持各級城市商業銀行、城信社、農村金融機構和社區、村鎮銀行,為他們提供穩定、長期的資金來源。
3郵政儲蓄差異化經營的實施
(1)堅持郵政儲蓄的服務精神。為城鄉居民提供優質基礎金觸服務。20年來,郵政儲蓄銀行一直為城鄉居民,特別是偏遠地區的居民提供基礎金融服務。這不僅是今后郵政儲蓄銀行培養核心競爭力的基礎,也是多年來塑造郵政儲蓄品牌價值的核心體現。郵政儲蓄銀行今后新業務的發展也只有在維護、發展現有網點和客戶的基礎上實現,堅持郵政儲蓄的服務精神,以為客戶服務為核心,正是“人嫌細微,我寧繁瑣,不爭大利,但求穩妥”的精神在新時代的體現。
(2)學習世界郵政金觸先進經驗。做好產品創新和精細化服務。世界各國郵政金融依托于郵政普遍服務的網絡,都在繼承和發揚郵政服務的公用型和普遍性原則,以為客戶提供全面、滿意的金融服務為己任,不斷開發出靈活、新穎和實用的金融創新產品。荷蘭郵政銀行把自己比作沒有門檻的金融商店,以“方便、可靠性”為最重要的服務理念。在竭力向客戶提供便宜且通用化的標準產品的同時,時時跟蹤客戶需求,創造出“便士賬戶、貸款專線”等新產品.德國郵政銀行在日常經營中提出了“產品、網絡、技術和業務創新”四大戰略,以支付轉賬業務為核心,創造“活期賬戶郵政劃撥、家庭儲蓄貸款和一站式購齊”等新產品.日本、韓國的郵政銀行也都推出了各種“一臺清”的全面服務。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也應向世界先進郵政金融企業學習,在現有存、貸、匯基本業務的基礎上,不斷開發出“方便、便宜和可靠”的高質量金融產品。
(3)發揮深入基層的信息優勢,激勵自下而上的業務創折。遍布城鄉的郵政儲蓄銀行網點不僅僅是郵政服務的窗口,也是信息收集的最好渠道。20年來郵政儲蓄高速發展的負債業務培養了一支了解群眾基本需要、服務能力強的基層工作隊伍,他們了解基層情況和居民的實際金融裕求。郵政儲蓄銀行應通過合理的激勵機制和管理制度充分利用這種信息優勢,將其轉化為切實的產品創新和風險管理能力,這也是體現郵政儲蓄銀行網點競爭力的重要方面。
(4)正規金融向非正規金融形式學習,開拓農村信貸市場。郵政儲蓄銀行要想為“三農”服務必須解決農業金融市場很多固有的難題,實現“三農”經濟與金融機構的和諧發展。農村金融市場中的眾多非正規金融形式,操作簡單易行、靈活、便捷,有信息化的優勢,監督控制能力強,搜長于小額個人和中小企業貸款。郵政儲蓄銀行在開展農村金融業務時向非正規金融形式學習能夠更有效的開展業務、控制風險。
(5)賦予網點功能和信息化渠道同等的重要性。廣泛的分支網絡和復雜的IT基礎設施是世界各郵政金融機構向零售金融市場進軍的利器,電子信息化系統令大銀行可以減少管理層次,實現扁平化管理,向客戶提供最新、最便捷的服務。
每接一屆新生,要做的第一件事,是調查摸底,了解學生,如查看各科成績,召開學生座談會,調查問卷,家訪,與學生談心等。
調查了解中發現,導至學生學習差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學生和教師方面的原因是主要的。這里既有學生學習方法和習慣、學習心理及智商因素,更有教師素質、教法等因素。差生一般都有自尊心強、求知欲低的特點,大致可分為三類:
(1)高能差生是由非智力因素引起的,其智商高,反應能力、接受能力強,學習成績暫時較差。以男生居多。特點是好動、貪玩,在學習上投入時間太少。
(2)智商差生成績差是由于接化學論文化學化學論文受能力弱,學習效率低。但真正屬智商差生者為數很少。
(3)偏科差生是指那些對化學不感興趣從而學不進去,甚至放棄學習者,較普遍原因是學習方法不對頭。
二、對癥下藥是方向
對于高能差生,采用“聚焦法”。這類學生腦子靈、反應快,稍微懂了就不愿聽,注意力很難集中。教師只要想方設法把他們的精力“會聚”到學習這個焦點上來,即可摘掉差生的帽子。一般采取兩種方法:
(1)吸收他們參加化學課外小組,組織他們開展“小創造、小發明、小實驗、小制作、小論文”等第二課堂活動,以增強其學習化學的興趣。
(2)鼓勵他們參加化學競賽,促使他們多看書、多練習、多動腦、多動手,把他們心思集中到鉆研化學上來。偏科差生中以女生為多,學習上死記硬背多,靈活運用少。可通過觀察和談心幫助其改進學習方法,并讓他們嘗到成功的喜悅。具體做法是:
(1)對上課害怕回答問題的,盡量提些簡單的問題讓其回答,以增強她們的自信心;
(2)預先培訓后讓其做演示實驗,使其從成功中認識到自己的能力。
(3)讓其擔任課代表,利用青年爭強好勝的心理特點,促使其非學好化學不可。
智商差生大都自卑,易“破罐子破摔”。一般采取感情傾斜法。具體做到:
(1)不歧視,更多地關心這些學習化學論文化學化學論文上的“貧困”者。
(2)促膝談心,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3)笑臉進課堂,以減少差生的心理壓力。提問、練習多請差生上來,答好者給予表揚,答錯了善言鼓勵。
(4)作業“高標準”,對差生的作業要求和優等生同樣嚴格,多采用面批,當面糾正。
三、鞏固提高是關鍵
要使差生徹底甩掉差生的帽子,并使班里不再有新差生出現,這是解決差生問題的關鍵。通過以下幾方面嘗試,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1)對學生進行學習化學重要性教育。課堂上舉例,盡量貼近生活實際,以縮短化學與日常生活的距離。結合授課內容講解化學元素發現史和化學家的故事,對學生進行熱愛化學,獻身科學的理想教育。這種教育要“化整為零”,采取生動活潑的形式。
(2)重視實驗教學。實驗教學是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培養其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途徑。教師既要重視教材規定的演示實驗、實驗習題和學生分組實驗,又要根據教學需要適當增做一些操作簡單、現象明顯的演示實驗,以幫助學生理解概念、原理。
(3)開放實驗室,實驗室是學化學論文化學化學論文生感到“神秘”的地方。只要學生提出合理的實驗方案,就讓他們進實驗室,差生可優先,教師作現場指導。以此鼓勵學生勇于探索,增強他們學習化學的“向心力”。
一、聽力材料發生的交際場合漢英言語交際皆有一定場合,離開場合的交際是不可能的,場合和交際伴隨始終。漢英兩種文化存在巨大差異,語言又是文化的載體,為此,漢英在很多相同場合中,由于文化價值不同,深刻影響著言語交際。了解相同場合在漢英文化交際中的差別,對熟悉聽力題材,提高學生的聽力有重要的意義。下面以人們在商店購物為例,進行漢英文化分析。英語文化中,在商店等諸如此類的服務性場合,服務人員常用:“CanIhelpyou?”“WhatcanIdoforyou?”“IsthereanythingIcandoforyou?”“Whatwouldyouliketobuy?”“Couldyou…,please?”“Wouldyouminddoing…?”等等,體現了西方國家發達的商品經濟的價值觀,體現了“顧客是上帝”的服務觀念。與英語文化價值觀相比,漢語文化中,人們處于不發達的商品經濟階段,似乎不像西方人那么重視顧客,表現在語言上,服務人員對顧客常說“你要什么?”(“Whatdoyouwant?”),這在英語中是極其不禮貌的,而在漢語中則是可以完全接受的。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認識各種典型場合所用言語的漢英差異,選擇聽力內容時,要考慮各種功能英語,在注意與漢語相比較的同時,使學生熟悉英語中“什么場合說什么話”,“什么場合涉及到什么詞匯”。如:發生在法庭上的對話,很可能會有諸如witness,judge,jury,criminal,guilty,sentence,verdict等類詞匯出現,而與英語文化相比較,漢語文化中的司法實踐有很大差異,因而要使學生盡可能熟悉題材并進行適當的漢英對比,才能有助提高學生的英語聽力水平。
二、聽力材料中的交際參與者人們交際時,參與者總是處于某種特定的關系之中,參與者之間的關系必然反映在語言文化中,它涉及許多因素。另一方面,不同的文化價值勢必造成一定的差異。下面僅就參與者之間的地位(Power)和一致(Solidarity)進行討論、比較漢英文化價值差異。地位在此的含義是“therelativestatusofaddresserandaddressee”,它的核心是“地位差”,是指話語交際雙方或多方之間的社會關系,如雇主與雇員、教師與學生、上級與下級等。一致的含義是“asharedsamenessbetweenaddresserandaddressee”,指話語交際過程中的雙方或多方的相同點,比如是否同鄉、同學、同一個階層等。地位和一致對話語形式有很大影響,如一般情況下,交際者間的地位差越大,地位低的方面使用的話語就越客氣。另一方面,一致的程度體現著交際者間的關系親密程度,一般來說,關系親密的人之間勿需太客氣。漢英文化關于地位和一致亦存在很大差異,如同樣是雇主與雇員、教師與學生、上級與下級,他們之間的關系在漢英文化價值中有很大差異。在英語文化中,雇主與雇員之間的地位差遠遠大于漢語文化中的雇主與雇員的關系,其深層次的原因是西由整理提供方國家處于發達的商品經濟階段,金錢至上,雇主與雇員之間的關系實質上反映了一種資本主義社會的金錢關系。而與英語文化價值比較,中國文化價值中上級與下級之間的地位差大得多,官本位意識較強,其深層次的原因是中國封建社會時間長,歷史上“抑商重農”,至今還處于商品經濟不發達的階段。與漢語比較,英語文化價值中的教師與學生的一致的程度較高,如在言語交際上學生可直呼教師的名字,體現了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平等地位。
而漢語中,教師和學生不強調一致,視教師為“尊者”,教師是“傳道、授業、解惑者也”,在言語交際上學生一般不直呼教師的名字。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認識漢英文化中地位、和一致的差異,一方面,善于通過聽力材料把握交際者之間的關系,從而進一步熟悉題材,更好地掌握英美文化知識;另一方面,通過把握交際者之間的關系,更好地熟悉聽力材料,最終達到有效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具體做法:(1)放音前先將典型聽力材料中的參與者的關系分析、講解一下,一方面讓學生體會一下參與者的關系對聽力材料的影響,另一方面也可提高學生的社會文化意識,以便更好地聽材料。(2)先把聽力材料放二三遍,教師有意讓學生根據材料,猜測參與者的關系,然后輔之以適當講解,如1999年6月四級試題A部分:W:Excuseme,sir.You’renotsupposedtobehere.Thisareaisforairportstaffonly.M:I’msorry.Ididn’tnoticethesign.這是航空公司服務人員和乘客之間發生的對話,“Excuseme”是套話,而“sir”是尊稱,“You’renotsupposedtobehere.”意為“按規定您不能在此”,決不能說成“You’renotallowedtobehere”。再如:M:Idon’tfeellikegoingout.Whydon’twejuststayhomeandwatchTVinstead?W:Comeon,youpromisedtotakemeoutfordinnerandtothetheateronmybirthday.這是發生在家庭成員之間的對話,語氣和用詞都直截了當。
(一)會話的結構漢英交際先說什么,怎么說,后說什么,怎么說,存在很大差異,它既受文化的制約又反映文化的價值。20世紀70年代初,美國社會學家薩克斯、謝格洛夫和杰菲遜從大量的自然會話語料中抽象出一些言語交際的基本結構,通常有開頭語或開頭序列(OpeningSequence)和結束語或結束序列(ClosingSequence)。中國人講究謙遜、委婉,重視交際者的相互關系,言語中的開頭語比較長,涉及正題前往往需要寒暄一陣,這反映了中國文化中的講究禮儀的一面。美國人喜歡直截了當地提問和拒絕,其開場白簡短,不像中國人的開場白冗長和婉轉。通常,與中國人比較,美國人交談的時間短,如下例[4]:Student:John,helpmewiththis.I’mputtingitalldown.Supervisor:Whatisit?Student:I’malmostdone.Ijustneedtofixitupalittle.Supervisor:Whatdoyouwantmetodo?Student:I’mwritingdowneverythingjustthewayyousaid.Supervisor:Idon’thavethetimerightnow.可以看出無論導師(Supervisor)還是學生的言語,都很簡短,導師的兩次追問和答復都直截了當。
(二)復合句子的結構中國人往往把復合句的主句放在從句后面,而把原因從句、條件從句等放在主句前,這是明顯受到漢語復合句的排序影響,因為中國文化價值觀強調和睦,盡量避免互相間的摩擦,正如孔子曰“和為貴”,體現在言語上,中國人盡量避免因自己的魯莽而使對方為難,先列出理由可給對方以考慮的余地,若先提出要求,后面的理由就有被忽略的可能。這種先列理由后提要求的言語順序恰恰與英語的相反。英語語言中,主句一般放置在從句的前面,如[5]:Therewaslittlehope⑴ofcontinuingmyinquiriesafterdarktoanyusefulpurpose⑵inaneighborhoodthatwasstrangetome⑶.意為:這一帶我不熟悉⑶,天黑以后繼續進行調查⑵,取得結果的希望不大⑴。根據漢英句子結構差異,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善于捕捉主句和從句的相關位置,在聽力中把握表示句子結構部分之間的相互關系和表示各種關系的連接詞,排除母語干擾,更好地熟悉聽力內容,實踐中可安排一些典型的句子材料,先讓學生聽一遍,然后適當講解、分析,再繼續放音;也可不講解,讓學生邊聽邊討論。超級秘書網
(三)聽力材料的篇章結構大學英語聽力內容(包括四級考試內容)除了對話部分外,還有短篇聽力材料。從語篇的結構角度看,漢英模式亦存在差異:英語文章結構層次感和獨立性較強,且內容多圍繞一根主線展開,開頭點題并把TopicSentence放在段首,即先概括后具體,先整體輪廓,后具體細節,這反映了西方人的思維習慣,另一方面,也適應信息社會的特點,重要信息凸現。漢語文章受傳統文化和思維的熏陶,往往表達方式含蓄,開篇不點題,反復論證后,才將重要的信息放在最后。教學實踐中,教師應結合聽力材料,幫助學生適當進行漢英篇章結構的比較,旨在幫助學生提高對漢英文化關于篇章的差異,從篇章結構的角度,熟悉聽力材料,使學生既見“樹”又見“林”。
參考文獻:
[1]高等學校非英語專業英語教學大綱[Z].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2]吳一安.題型與聽力測試的有效性[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1,(2):134.
顧客就是差異
管理大師德魯克在描述企業的定義時曾這樣說過,企業的宗旨是存在于企業本身之外的,企業的宗旨只有一個定義,這就是創造顧客。那么,面對熙來攘往的人群,創造顧客又何從說起呢?從表面看,企業向不同的顧客提供的是同一種商品,但實際上,顧客所買的可能是根本不同的東西,同樣是買汽車,有的購買的是純粹的交通工具,有的則更多的附加了地位、聲望這些車外之物。同樣是買服裝,中老年人注重更多的是冬暖夏涼這些功能,而年輕人則可能把款式和是否流行作為首選內容。富有者,把高價和時髦作為身份、地位的象征,貧賤者把食飽腹、衣遮體當成衡量商品優劣的尺度。有貪虛榮的,有圖實惠的,如此等等,顧客對商品看法的差異決定了他是否作為最終消費者的主要因素,而從生產者來講,產品是否為顧客所歡迎,最主要的是能否把自己的產品與競爭對手區別開來,讓消費者一見鐘情。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創造顧客就是創造差異。有差異才能有市場,才能在強手如林的同待業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差異化營銷正是迎合了這種需要。所謂差異化營銷就是企業憑借自身的技術優勢和管理優勢,生產出在性能上、質量上優于市場上現有水平的產品,或是在銷售方面,通過有特色的宣傳活動、靈活的推銷手段、周到的售后服務,在消費者心目中樹立起不同一般的很好形象。
尋求差異的著眼點
對于一般商品來說,差異總是存在的,只是大小強弱而已。而差異化營銷所追求的“差異”是產品的“不完全替代性”,即在產品功能、質量、服務、營銷等方面,本企業為顧客所提供的是部分對手不可替代的。“鶴立雞群”就是差異化策略追求的最高目標。
現代營銷理論認為,一個企業的產品在顧客中的定位有三個層次:一是核心價值。它是指產品之所以存在的理由,主要由產品的基本功能構成。如手表是用來計時的,羽絨服是用來保暖的。二是有形價值。兇手與產品有關的品牌、包裝、樣式、質量及性能,是實際產品的重要組成部分。三是增加價值。其中包括與產品間接相關的或廠家有意添加的性能和服務。如免費發貨、分期付款、安裝、售后服務等。這些都構成了差異化戰略的理論基礎。在此基礎上,為研究問題的方便一般把差異化戰略分為產品差異化、市場差異化、形象差異化三大方面。
產品差異化是指某一企業生產的產品,在質量、性能上明顯優于同類產品的生產廠家,從而形成獨自的市場。對同一行業的競爭對手來說,產品的核心價值是基本相同的,所不同的是在性能和質量上,在滿足顧客基本需要的情況下,為顧客提供獨特的產品的是差異化戰略追求的目標。而實現這一目標的根本在于不斷創新。以我國冰箱企業為例,海爾集團滿足我國居民住房緊張的需要,生產出了小巧玲瓏的小小王子冰箱;美菱集團滿足一些顧客講究食品衛生的要求,生產出了美菱保鮮冰箱;而新飛則以省電節能作為自己為服務的第一任務。所有這些使三家企業形成了鮮明的差異,從而又吸引了不同的顧客群。
形象差異化。即企業實施通常所說的品牌戰略和CI戰略而產生的差異。企業能過強烈的品牌意識、成功的CI戰略,借助媒體的宣傳,使企業在消費者心目中樹立起優異的形象,從而對該企業的產品發生偏好,一旦需要,就會毫不猶豫地選擇生產這一企業的產品。如,海爾公司一句“海爾真誠到永遠”,并佐以優良的產品質量,自然就會消費者產生真誠可信的形象;雀巢公司雖說是國際著名的大公司,卻始終以平易近人的姿態宣傳自己,一句“味道好極了”讓人感到象小鳥入巢般的溫馨;柯達和富士兩大彩卷巨頭更是用一黃一綠為基調的包裝,突出了產品的外在形象,給人以明快的感覺。如此等等,不一足。如果說,企業的產品是以內在的器質服務于顧客的話,那么企業的形象差異化策略就是用自己的外在形象取悅于消費者,形成不同凡響的自身特征,更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企業經理人員的智慧。
市場差異化。指由產品的銷售條件、銷售環境等具體的市場操作因素而生成的差異。大體包括銷售價格差異、分銷差異、售后服務差異。
從價格上講,與同類產品相比,價格有高中低之分,企業是氣壯如牛似地選擇高價呢,還是先屈后伸選擇低價策略,抑或是高不攀低不就的中間策略呢?最主要的還要根據產品的市場定位、本企業的實力、再加上產品的生命周期來確定。海爾在冰箱市場上始終以高價位出現,給人以物有所值的感覺;長虹彩電多次打低價戰也屢屢行手。
分銷渠道根據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商的多少又有窄渠道與寬渠道之分。在同類產品中根據自己的特點和優勢彩合適的銷售渠道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美國雅芳公司根據化妝品的特點,采用上門直銷的獨特方式,從而取得非凡的經營業績。
售后服務差異。隨著買方市場的到來,相同功能、相同質量的產品越來越多,人們為什么樣要舍此擇彼呢?于是售后服務差異就成了對手之間的競爭利器。同是一臺電腦,有的保修一年,有的保修五年;同是銷售電熱水器,海爾實行24小時全程服務,售前售后一整套優質服務讓每一位顧客賞心悅目。
差異化策略的實施
實施差異化營銷策略,首先把科學、縝密的市場調查、市場細分和市場定位作為基礎。這是因為,市場調查、市場細分和市場定位能夠為企業決策者提供顧客在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的差異,準確地把握“顧客需要什么?”在此基礎上,分析滿足顧客差異需要的條件,要根據企業現實和未來的內外狀況,研究是否具有相應的實力,目的是明確“本企業能為顧客提供什么?”這一主題材。如果是耐用消費品,應以產品差異和服務差異為主攻方向;如果是目用消費品、食品飲料則應以建立形象差異為重點。
差異化策略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任何差異都有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展,顧客的需要也會隨之發生變化,昨天的差異化會變成今天的一般化。例如人們以前對手表的選擇,走時準確被視為第一標準,而如今在石英技術應用之后,“準”已有成為問題,于是人們又把目光集中在款式上;手機一度被視為高收入階層的獨享之物,今天早已進入尋常百姓的手中。如果手表生產企業再把走時準確作為追求的戰略目標,顯然是不宜的。手機廠家再把目光瞄準款哥、款姐也斷不能取勝。其次,競爭對手也是在變化的,尤其是一些價格、廣告、售后服務、包裝等方面,是很容易被那些實施跟進策略的企業模仿。任何差異都不會永久保持,要想使用權本企業的差異化戰略成為長效藥,出路只有不斷創新,用創新去適應顧客需要的變化,用創新去戰勝對手的“跟進”。
2正確運用教學方法和手段制作盆景用的材料,實驗所需的鮮切花、花泥、彩帶和包裝紙等材料均是消耗品,實驗經費開支很大。由于教學經費有限,在滿足學生技能訓練的情況下,應盡量控制實驗成本,并不斷推陳出新,采取靈活措施以適應教學的需求,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將實踐課時間集中安排,尤其插花部分實踐,以此減少鮮花用量,控制單個實驗內容的成本。在實踐過程中合理組織實驗內容,盡量重復使用鮮切花。如:首先練習插花花材的識別及整理造型;其次練習西方插花基本花型;最后練習現代花卉裝飾類型,造型順序上,先練習制作花束扇型插花三角型插花T型插花L型插花橢圓型插花半圓型插花胸花花環,這樣不僅節省了花材的用量,而且也達到了教學目標;采用接枝法和金屬絲纏繞法等,延長花莖;花朵的切割、粘貼造型等方法應充分利用花材,節省開支。實踐課的安排盡量避開節假日,到節假日時鮮切花供不應求,各種鮮切花的價格都比平時貴,因此,盡量避開在節假日前后實習。
3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盆景和插花的制作過程并不簡單,在制作過程中,學生常手忙腳亂,不能將課堂上學的造型原則很好地應用到實踐中。另外,一些學生不善于觀察,只專注插制,制作成的作品常上重下輕,沒有厚度,缺乏立體感,在插制過程中一定要多觀察、多總結,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實訓時最好2人一組,這樣旁觀的同學,可以及時提醒,完善作品的不足。
二、改革教學效果評價體系
課程考核采取理論加實踐的考核方式,為了理論聯系實際,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理論和實踐考核的比例由原來的7∶3改為1∶1,即理論考試占50%,實踐動手能力考核占50%,理論考核期末考試占70%。考試題覆蓋面廣,題量大,以便全面掌握基礎理論知識,平時成績占30%,平時成績內容包括考勤、課后作業、課堂小考、閱讀報告和專題討論等,檢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并培養學生動手能力。
三、注重基本操作技能
由于受歷史背景、地理環境、社會經濟等因素影響,漢英文化存在著明顯的差異,體現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嚴重制約了教學的實效性。我國大學英語教學受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把傳授知識和培養語言技能作為教學重點,而忽略了實際生活中漢英文化的差異性,導致文化與語言教學嚴重脫節,使得大學生的英語綜合素養水平較低。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為培養更多高素質的優秀人才,大學英語教學中必須滲透文化差異的教育,從而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以及英語的實際應用能力。
1 漢英文化差異在具體表現
1.1 思維方式上的差異
思維方式是語言與文化溝通的橋梁,反映出不同文化的特征,關系到語言的生成和發展。雖然人類的思維規律有一定的共性部分,但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由于受到不同文化氛圍的影響,思維方式表現出明顯差異,表現在語言的表達形式上。英語的表達以西方文化為依托,體現西方人的思維方式,而中國學生由于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以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去理解英語或者表達英語,容易造成文化的誤解,導致英語學習失去實際應用價值。例如,西方人在寫作中陳述個人觀點時,習慣直接使用“我”的第一人稱來進行表達;而中國文化一貫弘揚集體主義,盡量避免凸顯個人,因此中國學生在進行英文寫作時,也習慣用“我們”來陳述個人觀點,而較少采用“我”,以至于與西方人的思維方式出現較大差異。
1.2 價值觀上的差異
價值觀是一種能夠幫助人們區別美丑、善惡的價值體系,是一種持久信念,也是人們處世的哲學、道德標準和行為規范。每一種價值觀體系中其實都是一種文化,不同的價值觀所反映出的便是不同的文化。中西方價值觀的不同導致其文化差異的顯著性:比如在中國,自古以來人們便對謙虛和禮義十分推崇,以和為貴;而在西方,人們則推崇個人主義和人本主義思想。在這一價值觀影響下,西方人崇尚獨立思考和判斷,爭強好勝,對個人利益據理力爭,個人價值只為自己服務。
1.3 語言交際上的差異
漢語文化與英語文化在人們日常生活的語言交際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差別,很多學生在學習英語的時候由于不了解西方的文化背景和風俗習慣,直接套用漢語的表達方式,這樣就出現了很多中式英語,不符合英語的表達習慣。例如,當聽到別人夸獎“You look very beautiful today”時,因為中國人以謙虛為美德,中國學生常常會回答“No, it's just so so”,但是他們不了解西方人聽到別人的賞識和認可表示喜歡時,對別人的夸獎和贊美應回答“thank you”。又如,漢語習慣以個人職務、頭銜或職業加上姓氏來稱呼一個人如“李主任”、“王老師”、“陳經理”等,而英語中除professor、doctor、captain等少數詞可以這樣用以外,通常在姓氏前使用Mr.、Mrs.、Miss等,所以常常會聽到中國學生很多中式的表達方法,“Teacher Wang”、“Headmaster Li”均為中國式英語,是錯誤的。
2 面對文化差異的大學英語教學策略
以上的比較僅是漢英文化差異的部分表現,漢英文化之間還存在著許多其他方面的差異。大學英語教學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因此必須滲透文化差異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在了解文化的基礎上,實現英語學習效率的提升。對此,本文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2.1 重視跨文化教育
受傳統應試教育模式影響,我國大學英語教學一直把教學重點放在了學生的聽、說、讀、寫以及翻譯等能力的培養方面,而忽略了英語文化的教學,導致學生難以認清文化差異,只是機械地搬用漢語套路來表達英語,產生了諸多“中式英語”,使得大學英語教學效率明顯低下。對此,作為大學英語課堂的指導者,英語教師必須積極轉變教學觀念,認識到文化差異的重要問題,提高對英語教學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自身的英語文化素養。教師應該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識結構水平,不斷豐富跨文化交際知識,認真學習和研究漢英文化差異,同時與外教加強溝通交流,實現自身文化素養的提高,從而適應跨文化交際教學的要求。
2.2 優化語言教學模式
英語教學需要創設一定的語言環境和氛圍,因此,英語教師可以通過不斷優化教學模式,創設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的教學語境和文化熏陶氛圍。教師在進行備課時,可以根據教材中的內容,尤其是每個單元的對話,設置專門的課堂英語對話環節,讓學生積極發言;采用小組合作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加強合作,將英語課文改編成短劇,學生自己決定扮演角色,在英語故事的情境中感受獨特的文化氣息;教師還可以建立英語角等異國文化和英語交際原地,讓學生自由溝通交流,大膽參與實踐,從而提高其英語交際能力。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具體事例對漢英兩種文化進行比較,加深學生的印象。例如,在講解西方的圣誕節時,可以和我國的春節相比較,讓學生認識到兩種節日在起源、飲食、慶祝方式等方面的差異。此外,教師應該設計情景讓學生去實踐和感受,比如打電話、問路、看醫生、上飯店等,安排學生分角色表演,同時要讓學生了解常用的表達習慣和思維習慣,在實踐中讓學生深刻地感受西方文化,提高跨文化交際的能力。
2.3 提高學生對文化差異的認識
首先,教師可以通過課堂講解幫助學生正確認識漢英文化的差異,英語篇章和詞匯中常常蘊含著豐富的西方文化內涵,因此教師可以認真挖掘對英語詞匯的文化意義,不斷滲透文化因素,對詞匯所代表的文化含義進行詳細解讀以及延伸,讓學生了解到英語國家的飲食、地理、風俗等方面的文化背景,從而充分了解所學的英語知識,加深對漢英文化差異的認識。
2.4 開設文化課程及實踐活動,拓展學生視野
1引言
隨著網絡應用不斷發展,系統性能已越來越引起決策者的重視。影響系統性能的因素很多,低效的SQL語句就是其中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原因。論文首先分析導致SQL性能低下的常見原因,然后分析SQL調優應遵循的一般步驟,最后從如何降低I/O、避免對查詢結果的高成本操作和多表連接中如何提高SQL性能進行了研究。鑒于目前ORACLE在數據庫市場上的主導地位,論文將只針對ORACLE進行討論。
2影響SQL性能的原因
影響SQL性能的因素很多,如初始化參數設置不合理、導入了不準確的系統及模式統計數據從而影響優化程序(CBO)的正確判斷等,這些往往和DBA密切相關。純粹從SQL語句出發,筆者認為影響SQL性能不外乎以下四個重要原因:
(1)在大記錄集上進行高成本操作,如使用了引起排序的謂詞等。
(2)過多的I/O操作(含物理I/O與邏輯I/O),最典型的就是未建立恰當的索引,導致對查詢表進行全表掃描。
(3)處理了太多的無用記錄,如在多表連接時過濾條件位置不當導致中間結果集包含了太多的無用記錄。
(4)未充分利用數據庫提供的功能,如查詢的并行化處理等。
第(4)個原因處理起來相對簡單。論文將針對前三個原因論述如何提高SQL查詢語句的性能。
3SQL優化的一般步驟
SQL優化一般需經過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提出解決措施、應用措施、測試性能幾個步驟,如圖1所示。“發現問題就是解決問題的一半”,因此在SQL調優過程中,定位問題SQL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一般可借助于ORACLE自帶的性能優化工具如STATSPACK、TKPROF、AUTOTRACE等輔助用戶進行,同時還應該重視動態性能視圖如V$SQL、V$MYSTAT、V$SYSSTAT等的研究。
圖1SQL優化的一般步驟
4SQL語句的優化
4.1優化排序操作
排序的成本十分高昂,當在查詢語句中使用了引起結果集排序的謂詞時,SQL性能必然受到影響。
4.1.1排序過程分析
當待排序數據集不是太大時,服務器在內存(排序區)完成排序操作,如果排序需要更多的內存空間,服務器將進行如下處理:
(1)將數據分成多個小的集合,對每一集合進行排序。
(2)服務器向磁盤申請臨時空間,將排好序的中間結果寫入臨時段,再對另外的集合進行排序。
(3)在所有的集合均排好序后,服務器再將它們進行合并得到最終的結果,如果排序區尺寸太小,合并無法一次完成時,將分多次進行。
從上述分析可知,排序是一種十分昂貴的操作,它消耗大量的CPU時間和內存,觸發磁盤分頁和交換操作,因此只要有可能,我們就應該在SQL語句中盡量避免排序操作。
4.1.2SQL中引起排序的操作
SQL查詢語句中引起排序的操作大致有:ORDERBY和GROUPBY從句;DISTINCT修飾符;UNION、INTERSECT、MINUS集合操作符;多表連接時的排序合并連接(SORTMERGEJOIN)等。
4.1.3如何避免排序
1)建立恰當的索引
對經常進行排序和連接操作的字段建立索引。在建立索引后,當服務器向這些字段發出排序請求時,將直接引用索引而不進行排序操作;當進行等值連接查詢操作時,若建立連接的字段未建立索引,服務器進行的是排序合并連接(SORTMERGEJOIN),連接操作的過程如下:
對進行連接的兩個或多個表分別進行全掃描;
對每一個表中的行集分別進行全排序;
合并排序結果。
如果建立連接的字段已建立索引,服務器進行嵌套循環連接(NESTEDLOOPJOINS),該連接方式不需要任何排序,其過程如下:
對驅動表進行全表掃描;
對返回的每一行利用連接字段值實施索引惟一掃描;
利用從索引掃描中返回的ROWID值在從表中定位記錄;
合并主、從表中的匹配記錄。
因此,建立索引可避免多數排序操作。
2)用UNIIONALL替換UNION
UNION在進行表鏈接后會篩選掉重復的記錄,所以在表鏈接后會對所產生的結果集進行排序運算,刪除重復的記錄再返回結果。大部分應用中是不會產生重復記錄的,最常見的是過程表與歷史表UNION。因此,采用UNIONALL操作符替代UNION,因為UNIONALL操作只是簡單的將兩個結果合并后就返回。
4.2優化I/O
過多的I/O操作會占用CPU時間、消耗大量內存和占用過多的栓鎖,因此有必要對SQL的I/O進行優化。優化I/O的最有效方式就是用索引掃描代替全表掃描。
4.2.1應用基于函數的索引
基于函數的索引(FUNCTIONBASEDINDEX,簡記為FBI)提供了索引計算列并在查詢中使用這些索引的能力。FBI的實質是對查詢所需中間結果進行預處理。如果一個FBI與查詢語句中的內嵌函數完全匹配,CBO在生成查詢計劃時,將自動啟用索引范圍掃描(INDEXRANGESCAN)替換全表掃描(FULLTABLESCAN)。考察下面的代碼段并用AUTOTRACE觀察創建FBI前后執行計劃的變化。
select*fromempwhereupper(ename)=’SCOTT’
創建FBI前,很明顯是全表掃描。
ExecutionPlan
……
10TABLEACCESS(FULL)OF''''EMPLOYEES''''(Cost=2Card=1Bytes=22)
idle>CREATEINDEXEMP_UPPER_FIRST_NAMEONEMPLOYEES(UPPER(FIRST_NAME));
索引已創建。
再次運行相同查詢,
ExecutionPlan
……
10TABLEACCESS(BYINDEXROWID)OF''''EMPLOYEES''''(Cost=1Card=1Bytes=22)
21INDEX(RANGESCAN)OF''''EMP_UPPER_FIRST_NAME''''(NON-UNIQUE)(Cost=1Card=1)
這一簡單的例子充分說明了FBI在SQL查詢優化中的作用。FBI所用的函數可以是用戶自己創建的函數,該函數越復雜,基于該函數創建FBI對SQL查詢性能的優化作用越明顯。
4.2.2應用物化視圖和查詢重寫
物化視圖是一個預計算結果集,其中通常包含聚集與多表連接等復雜操作。數據庫自動維護物化視圖,且隨用戶的要求進行刷新。查詢重寫機制就是用數據庫中的替代對象(如物化視圖)將用戶提交的查詢重寫為完全不同但功能等價的查詢。查詢重寫對用戶透明,用戶完全按常規編寫訪問數據庫的查詢語句,優化程序(CBO)自動決定是否對用戶提交的查詢進行重寫。查詢重寫是提高查詢性能的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尤其是在數據倉庫環境中針對匯總、多表連接以及其它高成本的操作方面。
下面以一個非常簡單的例子來演示物化視圖和查詢重寫在優化SQL查詢性能方面的作用。
selectdept.deptno,dept.dname,count(*)
fromemp,dept
whereemp.deptno=dept.deptno
groupbydept.deptno,dept.dname
查詢計劃及主要統計數據如下:
執行計劃:
-----------------------------------------
……
21HASHJOIN(Cost=5Card=14Bytes=224)
32TABLEACCESS(FULL)OF''''DEPT''''(Cost=2Card=4Bytes=52)
42TABLEACCESS(FULL)OF''''EMP''''(Cost=2Card=14Bytes=42)
主要統計數據:
-----------------------------------------
305recursivecalls
46consistentgets
創建物化視圖EMP_DEPT:
creatematerializedviewemp_deptbuildimmediate
refreshondemand
enablequeryrewrite
as
selectdept.deptno,dept.dname,count(*)
fromemp,dept
whereemp.deptno=dept.deptno
groupbydept.deptno,dept.dname
/
再次執行查詢,執行計劃及主要統計數據如下:
執行計劃:
-------------------------------------
……
10TABLEACCESS(FULL)OF''''EMP_DEPT''''(Cost=2Card=327Bytes=11445)
主要統計數據:
------------------------------------
79recursivecalls
28consistentgets
可見,在建立物化視圖之前,首先執行兩個表的全表掃描,然后進行HASH連接,再進行分組排序和選擇操作;而建立物化視圖后,CBO自動將上述復雜操作轉換為對物化視圖EMP_DEPT的全掃描,相關的統計數據也有了很大的改善,遞歸調用(RECURSIVECALLS)由305降到79,邏輯I/O(CONSISTENTGETS)由46降為28。
4.2.3將頻繁訪問的小表讀入CACHE
邏輯I/O總是快于物理I/O。如果數據庫中存在被應用程序頻繁訪問的小表,可將這些表強行讀入KEEP池,從而避免物理I/O的發生。
4.3多表連接優化
最能體現查詢復雜性的就是多表連接,多表連接操作往往要耗費大量的CPU時間和內存,因此多表連接查詢性能優化往往是SQL優化的重點與難點。
4.3.1消除外部連接
通過消除外部連接,不僅使得到的查詢更易于讀取,而且性能也經常可以得到改善。一般的思路是,有以下形式的查詢:
SELECT…,OUTER_JOINED_TABLE.COLUMN
FROMSOME_TABLE,OUTER_JOINED_TO_TABLE
WHERE…=OUTER_JOINED_TO_TABLE(+)
可轉換為如下形式的查詢:
SELECT…,(SELECTCOLUMNFROMOUTER_JOINED_TO_TABLEWHERE…)FROMSOME_TABLE;
4.3.2謂詞前推,優化中間結果
多表連接的性能低下多數是因為連接操作與過濾操作的次序不合理,大多數用戶在編寫多表連接查詢時,總是先進行連接操作再應用過濾條件,這導致服務器做了太多的無用功。針對這類問題,其優化思路就是盡可能將過濾謂詞前推,使不符合條件的記錄提前被篩選掉,只對符合條件的少數記錄進行連接處理,這樣可成倍的提高SQL查詢效能。
如下圖所示的星形模型,現要統計最近三個月進貨的商品在各種銷售渠道上的銷售業績。
圖2產品銷售的星形模型
標準連接查詢如下:
Selecta.prod_name,sum(b.sale_quant),
sum(c.sale_quant),sum(d.sale_quant)
Fromproducta,tele_saleb,online_salec,store_saled
Wherea.prod_id=b.prod_idanda.prod_id=c.prod_id
anda.prod_id=d.prod_idAnda.order_date>sysdate-90
Groupbya.prod_id;
啟用內嵌視圖,且將條件a.order_date>sysdate-90前移,優化后代碼如下:
Selecta.prod_name,b.tele_sale_sum,c.online_sale_sum,d.store_sale_sumFromproducta,
(selectsum(sal_quant)tele_sale_sumfromproduct,tele_sale
Whereproduct.order_date>sysdate-90andproduct.prod_id=tele_sale.prod_id)b,
(selectsum(sal_quant)online_sale_sum
fromproduct,tele_sale
Whereproduct.order_date>sysdate-90andproduct.prod_id=online_sale.prod_id)c,
(selectsum(sal_quant)store_sale_sum
fromproduct,store_sale
Whereproduct.order_date>sysdate-90andproduct.prod_id=store_sale.prod_id)d,
Wherea.prod_id=b.prod_idand
a.prod_id=c.prod_idanda.prod_id=d.prod_id;
5結束語
SQL語言在數據庫應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性能的優劣直接影響著整個信息系統的可用性。論文從影響SQL性能的最主要的三個方面入手,分析了如何優化SQL查詢的I/O、避免高成本的排序操作和優化多表連接。需要強調的一點是,理解SQL語句所解決的問題比SQL調優本身更重要,因此SQL調優需要系統分析人員、開發人員和數據庫管理員密切協作。
參考文獻
[1]ThomasKyte.EffectiveOraclebyDesign:DesignandBuildHigh-performanceOracleApplication[M],TheMcGral-HillCompanies,Inc,2003
[2]KevinLoney,GeorgeKoch,Oracle9i:TheCompleteReference[M],TheMcGral-HillCompanies,Inc,2002
[3]Oracle9iSQLReferencerelease2(9.2)[OL/M],2002.10.http:///technology/
[4]Oracle9iDataWarehousingGuiderelease2(9.2)[OL/M],2002.03.http:///technology/
當今社會,酒店集團在經歷了價格競爭和質量競爭之后,最終必將走向企業文化競爭。越來越多的酒店意識到,滿足自身發展需求兼具企業特色的企業文化是酒店發展的軟實力,是酒店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的核心競爭力。然而,一個酒店企業文化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尤其是在全球一體化和國際化發展步伐加快的今天,酒店企業不僅要面對經營過程中新生的日常管理問題,還要面對因中西方文化差異導致的其他管理問題。因此,我國酒店要想在全球的競爭中占有優勢,就必須對中外酒店企業文化之間的差異有清醒的認識。
一、文化、企業文化及酒店企業文化
“文化”一詞,至今為止尚未有一個統一的定義,但文化對經濟、社會和人本身的影響之深刻已是不由爭辯的事實。廣義的文化指人類社會創造的物質和精神財富;狹義的文化則指后者。不管廣義狹義,文化作為一種社會現象,是人們創造的產物,是一種歷史現象,是社會歷史的沉淀物。
企業文化,或稱組織文化,是企業在經營活動中形成的具有該企業特色的精神財富和物質形態的總稱。根據企業文化層次理論,企業文化可分為企業物質文化、企業行為文化、企業制度文化和核心的企業精神文化。一般來說,廣義的企業文化是指企業的物質文化、行為文化、制度文化和核心的精神文化;狹義的企業文化指企業的精神文化。為了更科學全面地把握酒店企業文化的內涵,本文對酒店企業文化作如下定義:
酒店企業文化是指酒店企業在長期經營管理過程中,逐漸發現、總結并凝結成的,為全酒店員工所認同并遵守的經營理念、管理制度、行為規范、企業愿景以及價值觀和一切物質形態等的總和。其內容主要包括物質文化、行為文化、制度文化,以及處于核心地位的精神文化。
二、中外酒店集團企業文化的對比
(一)物質文化比較
酒店的物質文化指酒店的建筑和設施設備(即酒店的硬件)所表現出的文化,是酒店企業其他文化的物質載體。
通過對大量中外酒店的對比研究發現:相應級別的中外酒店在物質文化上差異不大。它們大多地處城市CBD,交通便利;建筑識別性強;客房格調雅致,并配備技術先進的服務設施;齊全的休閑康樂等配套設施;支持全球交互預定的銷售網絡。
(二)行為文化比較
酒店的行為文化指酒店企業員工在企業經營、對外宣傳、人際關系活動、文娛體育活動、以及人員管理中產生的文化。它是酒店企業經營作風、精神風貌、人際關系的動態體現,也是企業精神、企業價值觀的折射。
中外酒店企業的行為文化差異顯著,究其根本是國家文化層面上的差異。具體到酒店內部,主要體現在服務顧客時的語言、舉止等方面。比如,“服務進房”和“衛生間貼身服務”在中國看來是酒店熱誠待客的表現,而在外國卻被視作不尊重顧客隱私,甚至嚴重侵犯顧客私生活的行為。
(三)制度文化比較
酒店企業制度文化指酒店企業為了自身生存和發展的需要在主動創制組織的規范體系時所表現出的文化,它是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中介。
中外酒店企業在制度文化上差異明顯,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決策方式不同。在國外,由于資本主義的自由平等精神的影響,企業上下級之間的權力距離較小。決策管理追求理性和民主,力求做到制度化、程序化,以此作為高效率的保證。相反,在國內,受中國傳統君臣等級文化的影響,企業內部存在較大的權力距離。許多酒店企業決策方式是“環鏈式”,即在做重大決策時,為了保證不出現或降低失誤,通常采取企業領導在集體討論的基礎上進行綜合決斷的方式。但是,隨著企業制度的不斷完善,中國酒店企業的管理模式也在逐步升級,呈現國際化的特點。
(2)制度理念不同。在國外,酒店企業十分注重規章制度的建立,并要求員工嚴格遵守,凡事對事不對人,因此顯得理性而缺乏人情味。在國內,由于大多企業都是家族式管理模式,成員之間都處在微妙的人情關系中,管理上更多靠的是無形的社會倫理秩序。
(四)精神文化比較
酒店企業的精神文化是酒店企業在經營管理實踐中,在社會文化背景和意識形態作用下形成的一種長期精神成果和文化觀念的綜合,它是酒店企業文化的靈魂,決定著酒店企業的物質文化、行為文化和制度文化。
本科生畢業設計(論文)是工科高等院校教學計劃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教學環節,占用一個學期,達大學教育階段的八分之一。這一教學環節能培養學生查閱文獻資料、使用各種工具書、應用計算機、外文翻譯、工程設計與科技論文寫作等方面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調研能力、實踐能力、動手能力、社交能力,同時通過畢業答辯培養和強化學生的材料組織能力、講演與口頭表達能力、反應敏捷能力。東北電力大學生物工程專業的教師經過多年的教研總結出:這些培養目標僅靠在校園里苦讀書本、紙上談兵是根本不可能實現的,要提高畢業設計(論文)的質量,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增加學生就業的機會,只有到社會實踐中去,走學科交叉、產學研合作辦學之路。
一、改革的措施
1.采用多元化畢業設計(論文)模式進行個性化培養
將參與畢業設計(論文)的學生分為考取研究生進一步深造型、簽約就業型和自主創業型三類。根據不同類型學生特點,進行個性化培養,指導教師有針對性開題,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長并結合自己的畢業去向選擇合適的畢業設計(論文)題目;也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提出新穎創新的畢業設計(論文)題目,由專業教師把關審題;也可支持學生到就業單位或實習實訓基地做畢業設計(論文),可使學生受到正規的科技開發訓練,熟悉未來工作單位的環境和要求,提前完成由學生向工程技術人員的角色轉換;支持學生參與大學生"綜合性、設計性、研究性、自主開放型"實驗項目的研究,參加大學生節能減排等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為日后的就業、創業和研究生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支持考研學生參與教師的科研課題,提前進入研究生課題的研究。這些措施能極大地激發學習的積極性,對增強我校學生的社會競爭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2.建立和完善獨具特色的多元化畢業設計(論文)聯合指導企業基地
積極探索與企業聯合開展科學研究、產品開發、共建研究等產、學、研合作模式,企業借學校人力資源進行研發工作,學校利用企業條件培養人才,互利互惠,建設一批工程實踐基地,形成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學生作為生力軍,直接參與工藝設計、產品研制、科技開發工作,鍛煉了學生的工程能力,形成了特色。我校地處各大類企業門類齊全的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吉林省,有優越的校企聯合優勢和校企合作傳統,同時,各企業中的工程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很多是我專業的畢業生,因此可依托本地建立多元化畢業設計(論文)聯合指導企業基地,在培養一批校外兼職指導教師同時,也解決了教學設施和工程訓練場地不足及到企業實習只能以參觀形式進行的困難,為學生工程能力的培養提供了有力的硬件支撐和保障。
3.建立和完善實效顯著的校內工程訓練基地
利用校內資源條件,發揮學科優勢,依托我院學生科技園、應用化學特色專業、省水處理實驗中心組建了培養學生工程能力的校內工程訓練基地,為畢業設計(論文)的順利進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4.對校內指導教師進行工程實際能力再培訓,增強題目的工程實用性
近幾年,我專業引進了一批青年教師,他們的學歷高、綜合素質高,但沒有工廠企業工作的經歷,缺乏深入的工程背景。因此,每年安排青年教師在學生到單位進行畢業設計(論文)過程中也下到企業鍛煉,親身體驗工程實際和生產管理運行過程,積累工程經驗,既可提高他們的理論教學水平和科學研究水平,同時,也能提高畢業設計(論文)的指導水平。
5.建立可操作性強的質量保證和評價體系
針對不同方式的畢業設計(論文)情況,制定相應的工作計劃要求及聯合指導協議書等教學文件,以保證畢業設計(論文)的有序進行。為考核學生的培養效果,制定了學生畢業設計(論文)質量評價內容和指標體系,提出了評價的操作及過程控制方法。在畢業設計(論文)中實行10~15%的末位復審制,保證了畢業設計(論文)的質量。
二、改革的可行性
"學科交叉、產學研結合"畢業設計(論文)新模式的研究與實踐是一種有益的嘗試,它是教師的一種自覺需求,教師既可以尋找科研立項課題,也可為企事業單位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同時在為社會服務的過程中,學習生產新技術,反過來又促進教育質量的提高,最終為教師提供了一個施展才華的更加廣闊的空間,有利于高校雙師型師資隊伍的形成。
這種模式也是學生渴望的,學以致用,用才是學習的終極目標。一方面考研學生參與教師的科研課題,提前進入研究生課題的研究,激發學習的積極性,也提高了我專業研究生的綜合素質;同時有計劃地指導學生在畢業設計(論文)過程中申請校級、市級、省級乃至全國的自主創新科研項目,參加大學生節能減排等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另一方面企事業單位委托的課題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學生真題真做感興趣,更易激發他們的創新潛能,培養合作和團隊精神,提高綜合素質;同時,企業在這個過程中也能了解到學生的真實情況,及時與優秀學生簽訂就業協議,在一定程度上防范人才流失,增加了引進人才的可靠性,節省了培訓費用。
通過這種模式的實踐有效地緩解了我們專業實驗資源不足的問題,充分利用企業或科研院所的實驗設備作為學生畢業設計(論文)實驗的有益補充,能有效地緩解學校因擴招而造成的資源緊缺的狀況,提高了企業與科研院所實驗設備的使用價值。
三、結束語
這種新模式的研究與實踐有利于造就優秀的應用型本科人才,可全面提高我專業的教學質量,是我專業教學改革的方向,符合高等教育綜合化的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1]冀滿祥.本科畢業設計(論文)質量控制的實踐與思考[J].山西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2(4):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