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科技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23 15:06:06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英語科技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英語科技論文

篇(1)

(2)大量使用縮略語縮略語的大量使用是科技英語詞匯的另一特點??s略語主要分三類:①首字母縮略語如VCD(VideoCompactDisk)、ADC(Analog-DigitalConverter);②將原來的單詞縮略一部分字母變成新詞如inf(oinformation)、lab(laboratory)、kil(okilogram);③將兩個詞合成縮略為一個詞,如transceive(rtransmitter+receiver)、positro(npositive+electron)。此外,科技英語詞匯有不少源于希臘語和拉丁語,使用詞根、詞綴如friction(摩擦力)、expansion(膨脹)、radiatio(n輻射)、combinatio(n組合)等。此外,還有不少新興詞匯,這些詞匯有的屬于新造詞,有的則為活用詞,如hyperon(s超子)、antimatte(r反物質)、cyberspac(e信息空間)等。理解縮略語的使用方法后,在翻譯科技文章時就會胸有成竹。

(3)需要時使用減詞和增詞英語與漢語在語言使用和表達方面有些不同,在翻譯中,為更好地消除語言差異,翻譯者應在準確理解和把握文章內涵的前提下,翻譯出符合中文表達習慣的內容,這樣有時勢必要使用到一些增減詞,才能使翻譯表達順暢、正確。只有增減都恰到好處,才不至于讓讀者摸不著頭腦或產生歧義。減詞翻譯法又稱省略法或省譯法,指在譯成漢語時,把原文中的某些詞不譯出來。常見的有代詞、冠詞、動詞、介詞、連詞的省略。例如Allofusknowthattheconductivityofsemiconductorschangeswithtemperature.翻譯為“眾所周知,半導體的導電性隨溫度而變化。”(省譯引導賓語從句的連詞that),如果不使用減詞翻譯法,則失去了中文句子表達的嚴謹和規范性,無法體現科技英語簡潔之美,甚至產生理解方面的歧義。增詞的翻譯是指譯者在英譯漢時,為了使譯文通順表達,在譯文中增加某些必要的詞,正確使用增詞法,能使譯文順暢、語義清晰。常見的增詞法有增加動詞、某些概括性的詞如inshort等。如TheletterIstandsforthecurrentinAmperes,Etheelectromotiveforceinvolts,andRtheresistanceinohms.字母I代表電流的安培數,E代表電動勢的伏特數,R代表電阻的歐姆數。(E和R后均省略了standsfor),這是增加原文中省略部分的翻譯法,如果不使用增詞法,則中文句子無法成句,意思無法準確理解。增譯和減譯都是科技英語翻譯中的實用和重要的技巧。翻譯者唯有牢牢把握科技原文的風貌,對專業、英語、中文都有一定了解,才能做到熟練、準確地翻譯,才能真實展現科技英語的科學之美。

二、電子科技英語的語法特點與翻譯對策

(1)普遍使用被動語態電子科技英語作為工程技術類知識的載體,其語法特點之一是被動語態的使用頻率遠高于主動語態。原因是被動語態可以使科技人員在句子的開頭就引出最重要的信息,被動語態將主語放在句首,讀者可以第一時間關注到關鍵信息,而且使用第三人稱的被動語態與使用第一、第二人稱主語的主動語態相比可使描述減少主觀色彩,更能體現科技論文側重推理和客觀準確的特點。如Threemachinescanbecontrolledbyasingleoperato“r.三臺機器能由一個操作者操縱?!薄lectronicsclosertothenucleusareheldmoretightlythanthoseintheouterorbits.“靠近原子核的電子比外層軌道上的電子結合得緊?!薄heelectricresistanceismeasuredinohms“.電阻以歐姆為測量單位?!?、Ithasbeenprovedthatamaterial’sdimensionisoneofthefactorsinfluencingitsabilitytoconductelectric.“據證明,材料的尺寸是影響其導電能力的因素之一。”在翻譯中如能準確把握各種時態的“be+V.過去分詞”的被動語態結構,加之一定的科技英語專業知識和中文素養,那么就不難做到翻譯的“忠實、準確、通順”,也就是“信、達、雅”。

(2)廣泛使用名詞化結構名詞化結構指表示動作意義的“名詞+of+名詞+修飾語”的語法結構??萍加⒄Z經常使用名詞化結構代替日常英語中用動詞表達的內容,能使文章更為簡潔明了并能在有限的篇幅中承載更多的信息和內容。電子科技英語中也廣泛使用名詞化結構,使行文簡練、結構緊湊。對比以下兩種翻譯:原文:數字集成電路對現代社會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譯文1:Theimpactofdigitalintegratedcircuitsonmodernsocietyhasbeenpervasive.譯文2:Itispervasivethatdigitalintegratedcircuitshasimpactonmodernsocietygreatly.顯然,譯文1的名詞化結構要比譯文2的動詞結構要言簡意賅、淺顯易懂。英漢互譯時也要注意此點并將名詞化結構準確翻譯,不犯理解上的錯誤。

(3)大量使用定語從句和非謂語動詞結構電子科技英語闡述定義或描述現象時常常需要對一些核心詞匯進行限定修飾。采用定語從句進行修飾,可使被描述的定義或現象的適用范圍更準確,如Thefirststageisatunedradiofrequency(RF)amplifier,themainpurposeofwhichistoimprovesignal-tonoiseratioandtoprovideasufficientdegreeofselectivity.翻譯為“第一級為調諧高頻放大器,其主要作用是改進信噪比并提供足夠的選擇性”,通過非限制性定語從句對RF的作業進行修飾,使得句子更為簡潔,表達更為嚴謹精確。又如Theinductorisacoilofwirethatmayhaveanaircoreoranironcoretoincreaseitsinductance.翻譯為“電感器是一組線圈,有的電感器是空心的(空氣芯),有的線圈中有可增加其電感量的鐵芯”。通過限制式定語從句對核心名詞wire進行限定修飾,使inductor的定義更加清晰準確。動詞不定式是非謂語動詞的一種,可在句中起名詞、形容詞和副詞的作用,可擔任除謂語以外的其它任何成分,它使整體句子結構緊湊合理,指代關系更加明確、簡潔明了。如Theabilityofamaterialtoconductcurrentdependsuponthenumberoffreeelectronsinthematerial.“材料的導電能力取決于材料中自由電子的多寡”。Whenonewantstomeasuretheelectriccurrent,voltageandresistance,onehastouseelectricinstruments.“人們想要測量電流、電壓和電阻時需要使用電子儀器?!标P注科技英語中的非謂語動詞用法,有助于準確和順暢翻譯好英語句子和篇章。

(4)詞序表達與中文不一致科技英文篇章中,還時有詞序表達與中文不一致的情況,此時,應清楚區分中英文表達習慣的不同,不生搬硬套,而是在正確理解原文的基礎上對語句加以結構重組,以達到次序調整,保證翻譯的準確性。如Themaindevicefailuremodeissecondarybreakdown.如果直接譯為“主要器件的實效模式是二次擊穿”就錯了,應調整語序翻譯為“器件的主要失效模式是二次擊穿”。Whileacurrentisflowingthroughawire,thelatterisbeingheated.錯誤譯法是“電流流過導線時,電流在后面發熱”,正確譯法應為“電流流過導線時,導線就發熱。”

篇(2)

a)如何指出當前研究的不足以及有目的地引導出自己的研究的重要性

通常在敘述了前人成果之后,用However來引導不足,比如

However,littleinformation..

littleattention...

littlework...

littledata

littleresearch

orfewstudies

fewinvestigations...

fewresearchers...

fewattempts...

orno

noneofthesestudies

has(have)beenless

doneon...

focusedon

attemptedto

conducted

investigated

studied

(withrespectto)

Previousresearch(studies,records)has(have)

failedtoconsider

ignored

misinterpreted

neglectedto

overestimated,underestimated

misleaded

thus,thesepreviusresultsare

inconclisive,misleading,unsatisfactory,questionable,controversial..

Uncertainties(discrepancies)stillexist...

這種引導一般提出一種新方法,或者一種新方向。如果研究的方法以及方向和前人一樣,可以通過下面的方式強調自己工作的作用:

However,dataisstillscarce

rare

lessaccurate

thereisstilldearthof

Weneedto

aimto

haveto

providemoredocuments

data

records

studies

increasethedataset

Furtherstudiesarestillnecessary...

essential...

為了強調自己研究的重要性,一般還要在However之前介紹自己研究問題的反方面,另一方面等等

比如:

1)時間問題

如果你研究的問題時間上比較新,你就可以大量提及對時間較老的問題的研究及重要性,然后說(However),對時間尺度比較新的問題研究不足

2)物性及研究手段問題

如果你要應用一種新手段或者研究方向,你可以提出當前比較流行的方法以及物質性質,然后說對你所研究的方向和方法,研究甚少。

3)研究區域問題

首先總結相鄰區域或者其它區域的研究,然后強調這一區域研究不足

4)不確定性

雖然前人對這一問題研究很多,但是目前有兩種或者更多種的觀點,這種uncertanties,ambiguities,值得進一步澄清

5)提出自己的假設來驗證

如果自己的研究完全是新的,沒有前人的工作進行對比,在這種情況下,你可以自信地說,根據提出的過程,存在這種可能的結果,本文就是要證實這種結果。

Weaimtotestthefeasibility(reliability)ofthe...

Itishopedthatthequtestionwillberesolved(fallaway)withourproposed

method(approach).

提出自己的觀點

Weaimto

Thispaperreportson

providesresults

extendsthemethod..

focuson

Thepurposeofthispaperisto

Furthermore,Moreover,Inaddition,,wewillalsodiscuss...

c)圈定自己的研究范圍

前言的另外一個作用就是告訴讀者包括(reviewer)你的文章主要研究內容。如果處理不好,reviewer會提出嚴厲的建議,比如你沒有考慮某種可能性,某種研究手段等等。

為了減少這種爭論,在前言的結尾你就要明確提出本文研究的范圍:

1)時間尺度問題

如果你的問題涉及比較長的時序,你可以明確地提出本文只關心這一時間范圍的問題。

Wepreliminarilyfocusontheolder(younger)...

或者有兩種時間尺度的問題(long-termandshortterm),你可以說兩者都重要,但是本文只涉及其中一種

2)研究區域的問題

和時間問題一樣,明確提出你只關心這一地區

d)最后的原場

在前言的最后,還可以總結性地提出,這一研究對其它研究的幫助。

或者說,furtherstudieson...willbesummarizedinournext

study(orelsewhere)

總之,其目的就是讓讀者把思路集中到你要討論的問題上來。減少

爭論(arguments).

關于詞匯以及常用結構,要經??偨Y,多讀多模仿才能融會貫通。

以上是常見的語言結構,不算抄襲。

怎樣提出觀點

在提出自己的觀點時,采取什么樣的策略很重要。

不合適的句子通常會遭到reviewer的置疑。

1)如果觀點不是這篇文章最新提出的,通常要用

Weconfirmthat...

2)對于自己很自信的觀點,可用

Webelievethat...

3)在更通常的情況下,由數據推斷出一定的結論,

用,Resultsindicate,infer,suggest,implythat...

4)在及其特別的情況才可以用Weputforward

(discover,observe..).."forthefirsttime".

來強調自己的創新。

5)如果自己對所提出的觀點不完全肯定,可用

Wetentativelyputforward(interrpretethisto..)

OrTheresultsmaybedueto(causedby)attributedto

rsultedfrom..

OrThisisprobablyaconsequenceof

Itseemsthat..canaccountfor(interpret)this..

OrItispisiblethatitstemfrom...

連接詞與邏輯

寫英文論文最常見的一個毛病就是文章的邏輯不清楚。解決的方法有:

1)句子上下要有連貫,不能讓句子之間獨立

常見的連接詞語有,However,also,inaddition,

consequently,afterwards,moreover,Furthermore,

further,although,unlike,incontrast,Similarly,

Unfortunately,alternatively,parallelresults,

Inorderto,despite,Forexample,Comparedwith

otherresults,thus,therefore...

用好這些連接詞,能夠使觀點表達得有層次,更加明確。

比如,如果敘述有時間順序的事件或者文獻,最早的文獻可用AAadvocateditforthefirsttime.

接下來,可用ThenBBfurtherdemonstratedthat..

再接下來,可用Afterwards,CC..

如果還有,可用MorerecentstudiesbyDD..

如果敘述兩種觀點,要把它們截然分開

AApputforwardthat...

Incontrast,BBbelieve

orUnlikeAA,BBsuggest

orOnthecontrary(表明前面的觀點錯誤,如果只是表明兩種對立的觀點,用incontrast),BB..

如果兩種觀點相近,可用

AAsuggest

Similarily,alternatively,BB..

OrAlso,BB

orBBallsodoes..

表示因果或者前后關系,可用Consequently,therefore,asaresult,

表明遞進關系,可用furthermore,further,moreover,inaddition,

當寫完一段英文,最好首先檢查一下是否較好地應用了這些連接詞。

2)段落的整體邏輯

經常我們要敘述一個問題的幾個方面。這種情況下,一定要注意邏輯結構。

首先第一段要明確告訴讀者你要討論幾個部份

...Therefore,therearethreeaspectsofthisproblenhaveto

beaddressed.

Thefirstquestuoninvolves...

Thesecondproblemrelatesto

Thethridaspectdealswith...

上面的例子可以清晰地把觀點逐層敘述。

Or,可以直接用First,Second,Third...Finally,..

當然,Furthermore,inaddition等可以用來補充說明。

3)討論部份的整體結構

小標題是比較好的方法把要討論的問題分為幾個片段。

一般第一個片段指出文章最為重要的數據與結論。補充說明的部份可以放在最后一個片段。

一定要明白文章的讀者會分為多個檔次。文章除了本專業的專業人士讀懂以外,一定要想辦法能讓更多的外專業人讀懂。

所以可以把討論部份分為兩部份,一部份提出觀點,另一部份詳細介紹過程以及論述的依據。這樣專業外的人士可以了解文章的主要觀點,比較專業的討論他可以把它當成黑箱子,而這一部份本專業人士可以進一步研究。

為了使文章清楚,第一次提出概念時,最好加以個括弧,給出較為詳細的解釋。

如果文章用了很多的Abbreviation,兩種方法加以解決

1)在文章最好加上個Appendix,把所有Abreviation列表

2)在不同的頁面上,不時地給出Abbreciation的含義,用來

提醒讀者。

總之,寫文章的目的是要讓讀者讀懂,讀得清晰,并且采取各種措施方便于讀者。

一定要注意絕對不能全面否定前人的成果,即使在你看來前人的結論完全不對。這是前人工作最起碼的尊重,英文叫做給別人的工作credits.

所以文章不要出現非常negative的評價,比如Theirresults

arewrong,veryquestionable,havenocommensence,etc.

遇到這類情況,可以婉轉地提出:

Theirstudiesmaybemorereasonableiftheyhad

consideredthissituation.

Theirresultscouldbebetterconvincedifthey...

OrTheirconclusionmayremainsomeuncertanties.

討論部份還包括什么內容?

1.主要數據特征的總結

2.主要結論以及與前人觀點的對比

3.本文的不足

第三點,在一般作者看來不可取。事實上給出文章的不足恰恰是保護自己文章的重要手段。如果刻意隱藏文章的漏洞,覺得別人看不出來,是非常不明智的。

所謂不足,包括以下內容:

1.研究的問題有點片面

討論時一定要說,

Itshouldbenotedthatthisstudyhasexaminedonly..

Weconcentrate(focus)ononly...

Wehavetopointoutthatwedonot..

Somelimitationsofthisstudyare...

2.結論有些不足

Theresultsdonotimply,

Theresultscannotbeusedtodetermine

betakenasevidenceof

Unfortunately,wecannotdetermienthisfromthisdata

Ourresultsarelackof...

但是,在指出這些不足之后,隨后一定要再一次加強本文的重要性以及可能采取的手段來解決這些不足,為別人或者自己的下一步研究打下浮筆。

Notwithstadingitslimitation,thistudydoessuggest..

篇(3)

(一)譯者的知識結構

在農業科技英語翻譯過程中,最難的部分是科技術語,雖然術語在整個文獻當中所占的比例通常只占5%—10%左右,但這些術語的翻譯往往影響到整篇譯文的質量。因此,對原文文獻的理解可以幫助譯者節省時間,避免語言含糊不清而導致誤解。這就要求譯者最好是既有良好的語言功底又有全面的專業知識,而這樣的譯者目前仍然比較短缺。因此在翻譯時可能會出現下面的問題。例如,Environmental-friendlyagriculture被譯成“對環境友好的農業”,而實際意義是“生態農業”。

(二)詞匯多重含義

英語詞匯的一個典型特征是多義詞,從一個環境到另一個或上下文特定的術語,其含義各不相同。而很多詞匯在農業科技英語的技術文本中的意義往往和普通詞義有所不同。例如,“container”這個詞通常使用的含義是“盒子,瓶子等,其中一些被保留,等等”,可譯為“容器”,它在運輸貨物時則被翻譯為“集裝箱”,這就為翻譯造成了困難。

(三)詞匯空缺

詞匯是語言的基本要素,語言反映了文化。如今,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出現了很多新鮮的詞匯。很多具有很強的中國特色的詞匯應用到農業生產中。一些表達獨特的民族特色的中國詞匯在其他語言無法找到其對應的單詞。例如,農業、農民和農村問題的“三農問題”。這些特征詞都很難找到適宜英文單詞。因此,在翻譯過程中,這是很容易出現的詞匯間隙,增加了農業科技英語翻譯的難度。

二、農業科技英語的翻譯技巧

農業科技英語主要關注的是描述一個過程或現象、澄清的原理,或傳遞信息。此外,非語言表達,如圖形、符號和公式,往往用以彌補語言表達的不足。(張迎梅,2011)因此,根據農業科技英語的這些特點,提出以下翻譯技巧。

(一)使用大量的被動句使用

被動語態是農業科技英語的寫作傳統。被動句通常比主動句更短,更簡潔。因為科學家們對行動和事實更感興趣而不是動作的發出者,動作的發出者大多數情況下被忽略。使用被動語態,確保實現更清晰的意義和更簡潔的結構。采用被動語態傾向于傳達客觀的信息,而這種信息,可在開始的時候通過被動的方式引入。因此,基于漢英兩種語言的不同,在翻譯的時候通常可以采取幾種方式。

1.保留原文中的被動語態的主語,把句子翻譯成漢語的被動句,通常在句中有“被……”“給……”“由”等字樣。例如:PeopleaffectedbyE.Colibacteriaoftensufferfromuncontrolledexpulsionofbodywastes.被腸病原性大腸桿菌病毒感染的人經常會腹瀉不止。

2.把原句中被動語態的主語轉換成賓語,把被動語態成主動語態,并轉化為一個句子沒有主語。例如:Differentformsoffoot-and-monthdiseasehavebeenidentifiedinAfrica,Asia,EuropeandSouthAmerica.在非洲、亞洲、歐洲和南美洲已經確定了不同種類的口蹄疫病毒。很顯然,被動語態在表達客觀事實的時候非常有用,因此,為了實現客觀性,被動語態在農業科技英語文本當中被廣泛使用。

(二)名詞化

名詞化是農業科技英語的特色之一。名詞化即把形容詞、動詞等非名詞性的詞語轉換為名詞,但表達同樣的意思。名詞化后的詞語既可以起到名詞的作用,也可以表達原本謂語動詞或者形容詞要表達的內容,從而使表達更客觀化;更重要的是,其名詞化后可以在名詞之前或之后進一步加入定語修飾成分,從而可以使表達的信息更飽滿更豐富。因此在農業科技英語的文本中,名詞化的現象廣泛存在。作為一個名詞短語包括多個單詞的意思,翻譯起來很復雜,不應該只停留在表面結構。例如:Polycultureisthedominantfarmingsysteminmanyareasoftropics.這個例子當中,polyculture這個詞的解釋,簡潔明了。

(三)廣泛使用

篇(4)

二、翻譯簡潔美

語言精練是科技英語的突出特征,科技英語的基本要求就是用最少的文字表達最多的信息。這種簡潔美不但體現詞匯層,也體現在句法層。科技英語中廣泛運用了名詞化結構,將句子簡化成名詞短語。一方面,減少人稱主語帶來的主觀性,只留下客觀的科技概念,另一方面,使得句子結構更為簡潔。除此之外,為了使得文章更具簡潔美,各類其他名詞作主語在科技英語文章中使用頻率也較高,人稱名詞和物質名詞是名詞的兩大組成部分。我們一般使用人稱名詞表明主觀意愿,使用物質名詞來強調表達內容的客觀與準確。以非人稱做主語有兩大修辭功能,第一,是優化句子的結構,以清晰明了的形式表達邏輯關系;第二,就是使句子更栩栩如生。因此,在科技英語翻譯過程中,要注意人稱代詞的使用,以傳達翻譯的簡潔美。

三、翻譯轉義美

我們把將原有意義轉化借代出新的含義稱為轉義。在科技術語不斷發展的今天,尤其是計算機和其他機械類領域科技專業術語不斷增加的大背景之下,對轉義的使用頻率也在不斷增加。如今科技領域的發展與日常生活緊密結合,促使科技術語也逐漸更幽默,更具美感。日常詞匯也融入了科技術語之中。這樣的過程使得科技翻譯詞義更豐富,更具備想象力,同時表現著隱語的形象。例如英文中的“表兄妹”用“cousin這一詞表示,而“cousin”這一詞匯,還在實際生活中表達“同類型作物”的意義。轉義詞的使用頻率升高等一系列的變化體現出日常用語轉化為科技名詞的現象,增加了轉義的美感,展示了別樣的趣味。

四、翻譯修辭美

修辭手法的使用,使語言更生動有趣,而近年來,修辭手法也逐漸運用到科技英語領域。比喻是科技英語翻譯中較常使用的修辭手法之一,通過運用不同現象,相同本質的事物來描畫某種事物或說明某種道理。比喻手法的運用使得邏輯與形象思維有機結合起來,更生動立體。另一種較常使用的修辭手法是擬人,通過將事物人格化,給予事物人的心理活動,從而使科技文更輕松自然,便于理解其含義和掌握其核心。在對科技英語進行翻譯的過程中,需要表現其審美想象力,避免生搬硬套。

篇(5)

    1.長句科技英語的主要特點之一就是長句。因為長句更能將信息表達的更加細致和準確。如果句子太長又會引起讀者的反感,所以大多數科技英語的長句通常會由逗號隔開。

    2.被動語態科技英語習慣用被動語態表達目的和精確的科技事實。

    (二)文體特征科技英語的作者都試圖將語言表達得更加準確、精煉??萍加⒄Z的行文樸素,目的就是告訴人們事實,文章結構緊湊嚴密,表達清晰準確,強調客觀性。

    二、科技英語翻譯技巧

    (一)名詞化在漢語中,名詞通常就只作為名詞使用。而在英語,尤其是科技英語中,名詞可能會指示特性,動作,或是抽象的感受,例如:kindness,movement等。在翻譯這些名詞時,可將其譯成形容詞或動詞。

    1.增減詞匯為了翻譯的更加通順,符合漢語的行文習慣。在科技英語漢譯時可適當增減詞匯。

    2. 將定語從句譯為狀語從句。

    (二)定語從句的翻譯

    1.將定語從句翻譯成定語修飾詞,直接放在關鍵詞前。通過對比中英兩種語言的句子結構,我們可以看出英語中的定語從句可以放在句子中的任何位置。但是在中文中,通常放在關鍵詞前面。所以大部分的定語從句翻譯都可以采用該原則。

    2.將定語從句譯為狀語從句。

    三、狀語從句的翻譯

    (一)時間狀語從句翻譯時,放在主句之前。

    (二)地點狀語從句翻譯時放在主句之前或之后。

    (三)目的狀語從句翻譯時在主句前增加“為了”。

篇(6)

科技文章不同于文學作品,它不要求辭藻華麗,描寫細膩。但它要求詞能達意,并且表達得十分準確,使讀者不致捉摸不準或甚至產生誤解。當然,要達到準確,很大程度上有賴于作者的英語水平,要求作者能對英語的詞、詞組、句子正確地運用。

1.詞的準確。

科學技術的發展取決于事實和思想的準確傳遞。寫作的最大障礙不是如何正確使用語法,而是用詞不準引起語意含糊。因為文字編輯可以幫助你改正語法錯誤,卻很難校正語意含糊或者核對實驗是否屬實。

(1)詞義要確切。科技論文中,詞義必須準確,盡量選用單詞的首要含義,避免利用單詞不常見、不正式或文學含義。使用簡單的詞可以減少用詞不準確而引起的錯誤。[1](P.122)因為,簡單的詞多是常用詞,而生僻詞的用法往往吃不準。無論簡單詞或生僻詞,單憑感覺是不保險的。因此,作者要養成勤查詞典的習慣,如affect和effect意思是不一樣的,不可互換。這在一般英語原版詞典的解釋中可以看出來。同樣,科學論文中content和concentration是不同的,也不能用level來替代。comprise也不等于constitute。判別這些詞的用法,普通詞典過于籠統,唯有查詞典、有關專業書籍和刊物才能區分。

(2)認真區別同義詞。認真區別同義詞,避免用詞造作或混淆不可以彼此替換的同義詞,如:避免使用ascertain,建議使用determine,establish。在科技文章中除了術語外,許多非術語也往往有特定的含義,不能任意更換。如在一般文章中sig-nificant一詞可解釋為“有意義的”、“重要的”、“有效的”、“值得注意的”,而在科技文章中它只是指“統計學上顯著的”,不宜作它用。又如approximately在科技上是指數值十分近似。若只是一個很粗略的估計就不能用它,而只能用about或roughly。

(3)注意起修飾、限制作用單詞的位置。有些詞則因為位置不妥而意義不同,甚至產生歧義。如only既可作形容詞,又可作副詞,要緊密靠近所修飾的詞。如:

Theyexaminedonlysixrats.(他們檢查了僅6只小鼠。)

Theyonlyexaminedsixrats.(他們僅檢查6只小鼠。)

Onlytheyexaminedsixrats.(只有他們檢查6只小鼠。)

所以修飾詞位置不當,句子意思截然不同。為突出論文的核心內容,應盡可能地將表達核心內容的詞放在句子的開頭,以便引起讀者的注意??萍颊撐囊蟊磉_準確,結構嚴謹。所以,只要思想概念的自然順序許可,應使相關聯的成分放在一起,修飾語應盡可能地靠近被修飾語,不可插斷,主語與謂語盡量相鄰,從而使表達的內容更清楚準確。[2](P.8)如:

Thereportedoccurrenceofagglutinatedgrainsinthewallbythesameauthorsremainsunconvincing.

簡析:“bythesameauthors”應緊接在“occur-rence”后面。也可將此句改成:Thesameauthors′re-portoftheoccurrenceofagglutinatedgrainsinthewallremainsunconvincing.

2.時態的準確。

使用一般過去時可正確地闡明“做了什么”。比如描述的內容為特定、過去的行為或事件,介紹研究過程,敘述或總結研究結果為關于過去的事實,回顧研究目的時,用過去時態。如:

Aratherunexpecteddiscoverywasmadeduringtheseinvestigations.

UV-visibleandfluorescencespectraweremeasuredonaPerkin-ElmerLambda17UV-VisspectrometerandaPerkin-ElmerLS-5Bluminescencespectrometer.

現在時適用于闡述事實和真理。比如敘述研究方法和目的,介紹研究結果,陳述結論,提出建議,描述的內容為不受時間影響的事實時,或是指出結果在哪些圖表中列出,用現在時態。如:

InthecontestoftheWoodwardandHoffmannrules,thethermalretro-[2+2]-cycloadditionissym-metryforbidden.

Absoluterateconstantsforawidevarietyofreac-tionareavailable.

現在時和一般過去時都可以用來表達結果、討論和結論。如:

Thismodeldemonstratedmonitoringofthehighlydisfavoredfragmentation.

Inconclusion,thefirstgeneralmethodforprotec-tionofthe2,3-πdoublebondofindoleshasbeende-veloped.

使用現在時描述結果,與使用過去式的差別是:使用現在時表示“該結果是在研究過程中所揭示的普遍事實”;相反,使用一般過去時則表示“這是我們在本次研究中在某些特定情況下所發現的事實”。[3](P.54)如:

Femalelistenersfindloudmusicmoreirritatingthanmalelistenersdo.(現在時,表示任何女性于與任何男性相比,女性比男性覺得大聲的音樂更使人激怒。)

Femalelistenersfoundloudmusicmoreirritatingthanmalelistenersdid.(過去時,表示本次研究的樣品中,女性比男性覺得大聲的音樂更使人激怒。)

二、簡潔性原則(Brevity)

任何文章都要求寫得短些,不要轉彎抹角,而應該直截了當,開門見山,科技文章尤其如此,特別要避免羅嗦冗長。一切文學性的描述以及空話、套話、長話、大話都應去掉。在不影響表達的前提下盡可能用第一人稱,短的句子、詞組和單詞??梢杂煤唵尉鋾r便不用復合句;可用單詞代替詞組時就用單詞;可用短的單詞時就用短的單詞。

1.刪除廢詞。

許多詞或短語對句子幾乎增加不了任何意義,因而被稱為“廢詞(wastedwords),空詞”。例如:quite,very,extremely,asitwas,moreover,basically,essentially,totally,completely,therefore,等等。因此,要刪除多余的詞及“空詞廢詞”。如:不用Alread-yexisting,而采用existing。一般說來,句子里不要含有不必要的詞匯;而段落里不能含有不必要的句子,這樣并不是要求寫出的句子都是短句,更不是要避開必須有的細節,而是要求所有的詞匯都是不可或缺的。要有“忍痛割愛”和“惜字如金”的氣魄,刪除修飾的和虛飾的、含糊不清的和帶主觀色彩的詞句,以及重復的段落。[4](P.2)

2.避免使用空洞的短語。

英語中不少詞組完全可以用一個單詞取代,并且往往意思更清楚。[5](P.8)有說服力的文章是簡潔的文章。只有官僚和學院式的文章才會對每個句子加上這樣的陪襯:Itshouldcontinuouslyberememberedtha,tmoreover,ithasbeenpreviouslyindicated,ithasbeenseentha,tithasbeenindicatedtha,titshouldberememberedtha,titshouldbenotedtha,tthus,itisimperativetha,tatthepresentmomen,tintime等等。

它們在書面文學寫作或者口語中很不錯,因而在科技寫作中,作者常常會受到習慣的誘惑而引進它們。然而,在科技文章寫作里,既沒有修飾的空間,也沒有修飾的必要。因此,盡量用簡明的單詞代替短語。如:避免使用amajorityo,f而建議使用most。

3.采用肯定的語句來代替雙重否定。

不用Thisreactionisnotuncommon.

采用Thisreactioniscommon.

Thisreactionisnotrare.

不用Thisresultisnotunlikelytooccur.

采用Thisresultislikelytooccur.Thisresultispossible.

4.避免句子冗長、笨拙。

盡量采用并列動詞代替疊加的名詞,以避免句子冗長、笨拙。如:

差:However,thedepletionofpotassiumisalsoknowntohaveanimpactonreabsorptionofsodiuminthekidneysimpairingboththeabilityofthekidneytoexcreteaNa+loadandtheabilityofthekidneytocon-serveNa+maximally.(41個詞)

好:Potassiumdepletionis,however,alsoknowntoaffectkidneysodiumreabsorptionbyimpairingthekid-ney′sabilitytomaximallyexcreteanNa+loadandcon-serveNa+.(25個詞)

避免同一句子或段落內部改變語態形式,以避免表達上冗長和迂回。如:

差:Thewriterspentthelasttwofieldreasonsinthearea,anditisexpectedthathewillreturnnextyear.

好:Thewriterspentthelasttwofieldseasonsinthearea,andexpertstoreturnnextyear.

怎樣才能做到文章簡潔?第一,要下功夫提煉思想。思想要達于精辟,才能寫出簡潔有力的文字,即通過簡潔的文字來表達思想。第二,下功夫提煉語言。要盡量節省用字,提煉最精辟的詞語,用在最恰當的地方。第三,寫完后多修改。

三、清晰性原則(Clarity)

這首先在于作者思維的邏輯性和條理性。其次,科技文章要能清楚地傳達信息必須有一定的格式。正確地應用圖(Figure)及表(Table)有助于文章的清晰性。文章要清晰,必須把題目(Title)、標題(Heading)、小標題(Sub-heading)、引言(Introduc-tion)和討論(Discussion)寫好。引言是說明研究什么和為什么要研究它,后者是研究的結果。兩者講清楚,文章就易懂。

1.簡潔明了的表格與插圖。

表格的優點是可以很方便地列舉大量精確數據或資料,圖形則可以直觀、有效地表達復雜數據。表格和圖形應具有“自明性”,即:圖表中的各項資料應清楚、完整,以便讀者在不讀正文情況下也能夠理解圖表中所表達的內容。對于表格或插圖的選擇,應視數據表達的需要而定:如果強調給讀者精確的數值,就采用表格格式;如果要強調展示數據的分布特征或變化趨勢,則采用圖示方法。

從根本上說,圖形是表格的直觀化。對于可以用較短的文字清楚表達的數據,就不要以圖形的方式來表達;也不要因為追求美術效果而將圖形做的過于花哨(如增加不必要的立體或陰影效果等)。

2.畫龍點睛的題目。

科技論文的題名是論文的畫龍點睛之處,是表達論文的特定內容,反映研究范圍和深度的最恰當、最簡明的邏輯組合,因此,題目應“以最少數量的單詞來充分表述論文的內容”。題目的作用是吸引讀者和幫助文獻追蹤或檢索。

題目一般不用完整的句子,不包含主語、謂語、賓語等句子成分。它是一個“標簽”,標明文章內容,因此它一般只是個名詞或名詞詞組,有時是兩個以上的名詞詞組并列。題目切忌一般化,而應盡量使之具有特定的含義,必要時可以加個副題。

3.一目了然的引言。

引言是說明論文寫作的背景、理由、主要研究成果及其與前人工作的關系等,目的是引導讀者進入論文的主題,并讓讀者對論文中將要闡述的內容有心理準備。有總攬論文全局的重要性,也是論文中最難寫的部分之一。因此,在引言中要簡潔而清楚地解釋:為什么要選擇這個論題?這個論題為什么重要?

在撰寫引言時,如果表達冗長、重點不突出,就有可能使讀者失去對論文中亮點的印象。因此,引言的撰寫中應注意以下基本要求:(1)盡量準確、清晰地指出所探討問題的本質和范圍,做到繁簡適度。(2)解釋或定義專門術語或縮寫詞,以幫助審稿人和讀者閱讀與理解。(3)適當地使用“I”,“We”,“Our”,以明確地指示作者本人的工作,如:最好使用“Weconductedthisstudytodeterminewhether……”,而不使用“Thisstudywasconductedtodeterminewhether……”。(4)敘述前人工作的欠缺以強調自己研究的創新時,應慎重且留有余地??梢圆捎妙愃迫缦碌谋磉_:Totheauthor′sknowledge……;Thereislittleinformationavailableinliteratureabout……

4.切忌繁瑣的討論。

這是論文中最難寫的部分,不但內容難寫,英語表達也難。這部分寫作上最大的毛病是講了一大堆廢話,而沒有講清實質性問題,即研究結果的意義何在,這里有兩種可能性:一是作者自己對其研究結果的意義也未弄清楚,二是作者的邏輯性不強。在科學史上有許多重大的發現其意義并不是當時馬上就能弄清楚的。討論的重點在于對研究結果的解釋和推斷,并說明讀者的結果是否支持或反對某種觀點、是否提出了新的問題或觀點等。因此撰寫討論時要避免含蓄,盡量做到直接、明確。在撰寫討論時應注意幾個方面:其一,對結果的解釋要重點突出,簡潔、清楚。為有效地回答所研究的問題,可適當簡要地回顧研究目的并概括主要結果,但不能簡單地羅列結果,因為這種結果的概括是為討論服務的。如:

Theslowresponseofthelead-exposedneuronsrelativetocontrolssuggeststhat……(由主要結果引導出相關討論)其二,觀點或結論的表述要明確、清晰。盡可能清晰地指出作者的觀點或結論,并解釋其支持還是反對已有的認識。此外,要大膽地討論工作的理論意義和可能的實際應用,清晰地告訴讀者該項研究的新穎性和重要之處。結束討論時,避免使用諸如“Futurestudiesareneeded”之類蒼白無力的句子。

篇(7)

培養復合型人才是當今教育界的一個熱門話題,現今社會所需要的人才不僅應具備較全面的本專業知識,還應有一定的其他方面的知識及獲取新知識的能力。許多理工大學文學院應運而生,諸多大學都開設了輔修專業。外語類院校都增設了專業傾向。我系科技英語專業于1987年設點,1989年正式招生,我們的辦學宗旨是為各醫療科研機構培養具有一定醫學知識的英語人才,現今已有四屆畢業生。那么,什么是英語專業復合型人才呢?有人曾形象地比喻:“英語專業復合型人才是一種以英語為基礎材料(basematerial),以另一門專業為增強材料(reinforeement)而鍛造出來的一種新型復合材料(reinforeedmaterial)。這種材料比原來單一材料性能優越,具有綜合效果?!被仡欉@些年走過的路程,我們在傳統英語專業辦學模式的基礎上進行了探索性的嘗試,努力朝英語與科技(醫學)相結合的方向邁進,在培養英語專業復合型人才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本文擬從我系科英專業課程設置、基礎階段教學、高年級教學、畢業分配等方面作較為深入的探討。

1.課程設置

在醫學院校辦英語專業就必須有別于綜合性大學及外語師范類院校所辦的英語專業,就必須有自己的特色,而這一特色又只能體現在如何把英語與醫學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這樣一來,我們的辦學模式就無法沿襲傳統的英語專業辦學路子,幾經嘗試、調整,我們科英專業課程設置已基本成型。在五年學制中,總學時4057,其中英語專業課占2698學時(含360學時用英語上的醫學課程),漢語及醫學課程占1323學時,具體情況如表1所示。

在課程設置方面,我們既要考慮到讓學生打好堅實的英語基礎及獲取必備的英語語言文化知識,又要顧及專業傾向,盡量使學生學習到較系統的醫學基礎知識。從幾屆畢業生反饋信息來看,這種模式總體上是比較有效的。

2.基礎階段教學

高等學校英語專業基礎階段教學大綱中明確規定:基礎階段教學任務和目的是傳授英語基礎知識,對學生進行全面的嚴格的基礎技能訓練,培養學生實際運用語言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作風和正確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獨立工作能力.豐富學生社會文化知識,增強學生對文化差異的敏感性,為學生升入高年級打好扎實基礎。

眾所周知,公共英語及英語專業近幾年都已實行四級統考,統考模式已步入正軌,形成的社會影響很大,無形中成了衡量教師教學水平與學生英語水平的杠桿之一,而應試教學也隨之產生.這就使得我們在基礎階段教學中首先要明確教學宗旨:教學是以應試教育為主,還是以素質教育為核心?

其實,統考的初衷是檢查學生是否達到教學大綱所規定的各項要求,正確處理好了教與考的關系,“測試就既可為教師提供改進教學的有用信息,也可為學生提供提高學習效果的有用信息.”(Madsen,1983)有了這種明確認識之后,我們建立了以素質教育為核心的教學模式.任課教師都積極主動地進行教學法改革,把以教師為主導的“填鴨式”教學逐漸過渡到以學生為主體的“啟發式”教學.精讀課上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主講某些課文段落,主講學生不僅要提前備課,還要在課堂上回答其他同學的提問,最后由老師進行總結;泛讀課上學生不僅要寫讀書報告,還要定期做classpresentation(課堂表演);聽力課要求學生每天作newsreport(新聞報道);語法課上學生根據章節內容提前準備,課堂上根據已有知識或課本內容自己總結須掌握的語法要點,再由教師補充講解.為配合課堂教學,我們還積極開展第二課堂,定期舉辦英語朗誦比賽、演講比賽、英語晚會,鼓勵學生辦英語學習園地等,并把樹立正確人生觀貫穿到這些活動中。諸如此類的教學法改革充分調動了學生主觀能動性,培養了學生學習上的獨立性及良好的學習方法,為培養高質量的復合型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但在實踐中我們又發現,在統考前,學生如果對考試題型、應試技巧一無所知,其水平往往不能得到正常發揮。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在實踐中摸索出“寓考于教、雙管齊下”的方針,把四級統考融匯到正常教學中,每月進行一次AchievementTest(學業測試)。測試以所學內容為主,題型模擬四級統考題型。此外,期中、期末考試也基本類似于統考題型。這樣做,既檢查了正常教學,使學生了解自己在學習中的不足之處,同時也使學生熟悉了統考題型并掌握一定的應試技巧.從近幾年我們學生英語專業四級統考成績(TEM)來看,我系學生的通過率、平均分均高于全國高校和理工科大學的平均得分,并接近最高平均分,絕大部分學生的統考成績與平日表現相符.這說明我們基礎階段教學是卓有成效的(見表2).

3.高年級教學

在高年級教學中,如何突出專業特色擺在了首要位置。在基礎階段,為讓學生打好扎實的專業基礎功,英語專業基礎課占了大部分學時,那么在高年級該如何擺正英語課程與醫學課程的關系呢?突出專業特色并不意味著英語課程必須退居次要位置,而是指英語課程與醫學課程要更加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相對于醫學專業學生來說,科英學生可用于醫學課程的學時少得多,針對這一特點,我們較有系統地開設了醫學基礎課程,學生上理論課、實驗課,不上臨床.此外,還開設了用英語講授的醫學文獻閱讀、醫學術語,醫學翻譯等課程,給學生創造了把醫學與英語結合的環境。

我們深知在高年級鞏固、提高學生語言水平的重要性。為此,我們堅持從三年級至五年級開設文學課程,正如國外語言學家所指出的:“既然語言是文學的媒介,那么文學本身就會給我們提供語言運用的例證……從文學作品中也可獲得詞義、詞義的延伸、詞義的構成,人們對各種語言形式所采取的不變化的態度以及書面語和口頭語之間的關系。"(杜瑞清,1997)要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就不可忽視文學這寶貴的精神財富。學生通過閱讀文學作品,可以了解西方國家社會情況、社會問題,豐富知識,開闊視野,因此,“要精通一門外語,必須閱讀用該語言寫成的文學作品。"(杜瑞清,1997)通過與外語院校畢業生相比,我們發現科英高年級學生口頭表達能力還遜色于外院學生。為彌補這一缺陷,我們在三年級翻譯課上逐漸增加口譯內容,讓學生有更多的語言實踐機會,并鼓勵學生踴躍參加英語專業八級統考,使他們認識到語言知識水平的重要性.我系93級學生在1997年全國八級統考中,通過率為67.65%,而全國平均通過率為55.56%。由此可以看出我系學生的語言知識和技能基本達到了高年級英語教學大綱的要求。

五年級最后一學期安排學生實習,我系學生基本在系內進行教學實習.我們為每位學生指定指導教師,要求學生實習期間有教案,寫教學體會,實習結束時寫畢業論文,嚴格把好最后一關,讓學生在走上社會前樹立嚴謹認真的工作態度,并積累一定的工作經驗。

總之,在高年級教學中,我們堅持以素質教育為核心的教學方針,努力將英語語言知識同醫學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當然,在教材、課程設置、課時安排等方面學生仍時有微言,我們盡量根據教學需要和學生反饋信息進行必要改革、調整,但總的來講,我們高年級教學是比較成功的。

4.畢業分配

自1989年正式招生以來,我系已有四屆畢業生?,F在大學生畢業分配已完全打破了傳統的國家統分的框子,用人單位直接同學生見面,進行雙向式選擇,因此,學生畢業去向也在一定程度上能間接反映出學校的整體教學水平。各用人單位對我系四屆畢業生反映基本良好,有些用人單位,諸如北醫、上醫等,連續幾年向我系要畢業生,這說明我們的學生在社會上是很受歡迎的。在往屆畢業生中,有14%考上研究生,62.8%分配至各醫療科研機構,可以說,我們的辦學初衷基本得以實現。表3為我系四屆畢業生的分配去向。

5.結束語

回顧這些年走過的路程,我們在英語專業復合型人才的培養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辦學模式在傳統英語專業辦學模式基礎上進行了積極的探索性的改革,為國家、社會培養出了一批科技英語人才。但是,醫學院校創辦英語專業還處在起步階段,仍存在諸多不足,諸如師資短缺,沒有適合科英學生使用的用英語編寫的醫學教材等。但從長遠看,英語專業帶專業傾向是必然趨勢,醫學院校英語專業有著很強的生命力。我們愿意與各位同行一起為培養英語專業復合型人才做出更大的努力。

參考文敲

1Madsen,Harold.TeehniquesinTesting.oxfordUniversityPress,1983

2高等學校英語專業基礎階段英語教學大綱.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1

篇(8)

2.聽譯過程中的口音問題

口音問題在石油行業并不鮮見,一個項目可能會有美國人、英國人、澳大利亞人,甚至是英語非母語國家的成員,例如:俄羅斯人、印度人、馬來西亞人、巴基斯坦人等等。有一個形象的比方是一個大型跨國石油合作項目人員可以組成“聯合國”??谝魡栴}會導致聽譯中出現模糊詞語情況。各國家的發音習慣不同,如俄羅斯人習慣把字母“r”發成俄語里面的彈舌音“р”,印度人習慣性將字母“t”無一例外地濁化成“d”。所以針對石油科技英語聽譯中的口音問題除了要熟悉各主要石油國家發音習慣之外,還要依賴語境,用上下文來確定聽到的詞是否和語境主旨吻合。有的時候實在聽不出某個單詞可以記住單詞里某一、兩個音節,在掌握所談語境是設備工具還是施工流程基礎上,推測此句話要表達的意思是什么,準備可以填入句中的詞語,最后結合音節敲定唯一那個詞語。但是由于講課人是一位口音很重的加拿大人,而且吞音現象嚴重,所以在聽的過程中很容易將其混淆成“fast”,從而可能引起錯譯,翻譯成“油或氣(或者二者混合體)將井筒環空里的泥漿驅替,由于油氣的密度比泥漿小,從而加快流體速度”。根據上下文可知此處談論的是井噴,泥漿在被密度較小的油或氣驅替出井筒形成較大壓差情況下導致儲層流體涌入井筒這種事故。因此即使初次聽出來是“fast”也要深思熟慮,想想“液體快速流動”是否符合原文意思,結合語境,通過調低語速至0.9倍,甚至是0.8倍反復精聽,只要曾經接觸過這個詞,最后是可以拼寫出來的。

3.聽譯過程中的地名和人名

石油的勘探、開發、運輸既包括陸上作業也包括海上作業。覆蓋的范圍也越來越廣,所以在談論石油時不可避免會談到或已然耳熟或聞所未聞的“地點”“施工人員”和“甲方”“乙方”等地名、人名和公司名。這就要求我們對石油這個行業要有廣泛的認識,打牢行業必備基礎知識。從聽譯角度而言,就要從已經聽出部分的文章出發,順藤摸瓜,牽出文章主線,并從這個大環境出發,查找、補充其輻射范圍的信息(既可以是中文信息載體,也可以是英文信息載體)。該處的地名“Spindletop”初聽可能不知所云,只知道可能是美國德克薩斯州的某個地方,拼寫的時候甚至可能意識不到“p”其實是已經被濁化的,因此可能會誤拼成“b”,導致南轅北轍,以至于在字典里面無論如何都找不到“Spindletop”這個詞。這就需要譯者查閱相關資料,了解鉆頭設計和近代石油工業歷史來延展聽力能力的觸角和敏感程度。本文討論的話題是鉆頭的歷史,具體談論的是旋轉鉆頭的推廣使用促使了美國德州某油田油氣資源大發現和進一步對牙輪本身的更新換代。因此,通過再線查詢或是文獻查閱可以查出“Spindletop”這個詞語,將其放入文中也能從語境、語法、事實的角度滿足文章要求。該句中另外一個難點是人名“HowardHughesSr.”,不過該人名比較清晰,能夠順利聽譯出來。如果是比較生僻的人名不妨先試著拼寫出來,再查閱在線詞典或是專門的人名詞典進行對比,確定后再放回文中檢驗拼寫規則是否符合文章語境。

篇(9)

二、建構主義對科技英語翻譯教學的啟示

在建構主義指導下,科技英語翻譯教學圍繞以下環節展開:

1.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注意激發其創造性科技英語自身晦澀難懂的特點會讓學生難以建立興趣。這就需要教師在課程設計環節精心準備,注意興趣的調動和學習動機的引導,從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主動學習,并能發現問題,總結規律,在學習過程中鍛煉其創造性。

2.發揮教師在建構知識過程中的引導作用教師應注意角色轉換,改變“一言堂”式的被動傳授,通過各種預設問題逐步把學生帶入自主探索的過程。

3.重視“協作”在知識建構中的積極作用教學是一個教學相長的過程,師生之間應建立起一種協作機制,而非上對下的管理機制。同時,學生之間以集體討論等形式開展活動,促進團隊精神的培養。

4.利用先進教育技術教學引入多媒體、慕課、微課等先進的教育技術,在知識建構的過程中能提高教學和學習效率,優化最終的學習成果。

三、科技英語為主體的翻譯教學模式及策略

理工科院校的優勢集中在理工科專業上,學生對本專業知技能的掌握,對本專業前沿理論的了解將極大促進學生的擇業和職業發展。因此,依托院校的理工科優勢學科,在翻譯教學環節引入理工科專業的英文文獻,不僅利于跨學科、跨專業發展理念的實施,還能培養學生翻譯技能,增加學生對本專業英文文獻語言特點的了解,也拓寬了專業知識面。科技英語翻譯教學模式的確立要求在教學意識形態、師資建設、教學手段、教學質量保障體系上投入精力,開展系統的建設工作。

1.教學意識形態轉變教學管理部門及教師改變意識,統一行動,讓管理者、教師、學生都能正確認識科技英語翻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校方的大力支持和政策引導是實現科技英語翻譯課程體系順利建設的重要保障。

篇(10)

二、語體值的對比分析

本研究從2007-2008年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科技期刊中隨機抽取了100篇英文摘要,其中,中文期刊的英文摘要50篇,涉及理工、農業、電子技術與信息科學、經管等專業,包括《計算機工程》、《材料熱處理學報》、《電工技術學報》、《農業工程學報》、《振動工程學報》、《航空動力學報》、《粉末冶金技術》、《建筑材料學報》、《工程力學》、《系統仿真學報》、《管理科學學報》等中文核心期刊。英文期刊的英文摘要50篇,主要是從劍橋科學文摘(CSA) 隨機抽取的,包括:“Biomedical Materials”.

本研究參照程雨民先生的語體計量研究方法及其語體成分表,結合科技論文摘要中上述三個語體因素,將這些語體因素量化得到語體值。根據語體成分表,被動語態、名物化以及非謂語動詞均為語體的正豐滿成分(+1),因此出現一個被動語態記+1分,名物化與非謂語動詞也這樣操作,然后分別累計這三個語體因素的得分,再分別除以總詞數,就得到了每一項的語體值。這樣中文期刊英文摘要的50個語體值就組成一個樣本,而英文期刊英文摘要的50個語體值就組成另一個樣本,然后做這兩個樣本的獨立樣本t檢驗,看兩者是否具有統計意義上的顯著差異,結果見以下各表。

如表1-1所示,在中文期刊的英文摘要中被動語態的語體值(3.5640)大于英文期刊的英文摘要中被動語態的語體值(2.8306),對這兩組語體值進行平均數差異性t檢驗,結果如表1-2所示樣本的方差齊(P=.250>α:0.05),兩組英文摘要中被動語態語體值有顯著性差異(P=0.020

如表2-1所示,在中文期刊的英文摘要中名物化的語體值(1.4506)小于英文期刊的英文摘要中名物化的語體值(2.5576),對這兩組語體值進行平均數差異性t檢驗,結果如表2-2所示樣本的方差齊(P=.075>α:0.05),兩組英文摘要中被動語態語體值有顯著性差異(P=.000

如表3-1所示,在中文期刊的英文摘要中非謂語動詞的語體值(1.7720)小于英文期刊的英文摘要中非謂語動詞的語體值(4.0784),對這兩組語體值進行平均數差異性t檢驗,結果如表3-2所示樣本的方差不齊(P=.009

三、討論

表1顯示兩組刊物的被動語態的語體值有統計意義上的顯著差別。中文期刊英文摘要的語體值顯著大于英文期刊的。在中文期刊中,有些英文摘要句句都是被動態,而且還出現如下嚴重失衡的句子,如:A strategy of feedback control optimization of stochastic dynamic systems via stationary response is proposed.這種頭重腳輕,信息分布不均衡的句子不符合英文表達習慣,但在中文期刊的英文摘要中俯首即拾,英文句型是頭輕腳重的,是正三角形的,是后續性的,而漢語句型恰恰是倒三角的,前置性的。受母語負遷移的影響,中國作者在寫英文摘要時善于進行RL逆線性擴展。按照英文主述位信息結構來講,主位提供的是舊信息,述位提供的是新信息,而這種句子結構的述位幾乎沒有提供任何實質的信息,而主位的信息負載量卻過大,這種句式不符合英文表達習慣。其實漢語也很少使用被動態,只是英文摘要一般都是從中文摘要翻譯而來,在中文摘要中使用的漢語無主句就被統統譯為英文被動句,直接把動詞甩到其他成分之后,然后給動詞披上被動態的外衣。這其中的原因是大家在學英語時,對被動態形式的習得普遍是很好的,在使用時似乎沒有什么障礙。再者是十九世紀以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英文科技論文中非常流行使用被動態,在大學英語和研究生英語的教學中,對于科技英語寫作,教師強調最多的就是被動語態的使用,并鼓勵學生把能變為被動態的句子全變為被動態。被動態的使用必須兼顧句子的平衡以及主位和述位的信息連貫,否則就顯得有些生硬了。中文期刊的英文摘要中存在被動語態濫用的情況,這不是讓我們拋棄被動態統統轉向主動態,也不是說被動語態這種語體因素喪失了它正式語體正豐滿成分的地位。應該看到的是,英文期刊摘要中被動態的使用頻率仍遠遠高于普通語類,被動語態仍然是語體正豐滿成分。但必須要意識到國際主流英文期刊在時態使用上發生的變化,主動語態比過去更頻繁地使用了。

表2顯示兩組刊物的名物化的語體值有統計意義上的顯著差別,英文期刊比中文期刊更多地使用名物化。通過對比這100篇英文摘要可以看出不論是中文期刊還是英文期刊都較少使用復句,句子結構傾向于簡潔,這是撰寫摘要的一個原則,但中文期刊的英文摘要多使用一致式,即通常用名詞體現過程的參與者,用動詞體現過程本身,用形容詞來體現事物的特征,這些動詞短語、名詞短語以及形容詞短語在一致式中都沒有經歷濃縮的過程,詞匯密度難以增大。較之漢語,英語屬于濃縮性語言,往往使用較低級階的句法單位,將意義濃縮在一個較小的單位里加以表達;而漢語取較高級階的語法單位,將意義擴展成較高句法單位來表達。而名物化是英文實現意義濃縮的主要手段,是語法中產生詞匯高密集度的主要來源。中國作者由于受到母語負遷移的影響,當語義需要擴張時往往斷句另起,信息較為分散。事實上,名物化屬于語法隱喻范疇,熊和劉(2005)指出二語習得中語法隱喻的個體發展遵循了從一致式到隱喻式的規律,也就是說要英語水平高的作者才會自覺自如地使用這種名物化的隱喻式。

表3顯示了兩組刊物的非謂語動詞的語體值存在統計意義上顯著差別,英文刊物中更頻繁地使用非謂語動詞結構而中文刊物則很少用這種結構。在中文期刊摘要中出現的非謂語動詞結構通常是些約定俗成的表達,如:based on,according to,compared with等,較少使用分詞作定語特別是分詞作狀語。產生這種情況的原因是漢語不是一種屈折語,形態特別是動詞的形態穩定自足,無限定性和非限定性之分,往往使用連動和兼動式,不恪守動詞形式的各種規范,如時態、語態、數等。由于母語負遷移的作用,中國人對英文句法的掌握往往遵從單句-復句-非謂語的發展路徑,并且在復句這一層次就停滯不前出現化石化現象。

四、結語

由于科技語域的名物化、分詞化與關系過程化的特點突出,科技語體的句法特點是名詞詞組龐大、復雜,但句子結構簡單。本文通過分析兩組摘要中被動態、名物化以及非謂語動詞的語體值,證明了中文科技刊物和英文科技刊物在這三方面有顯著性差異。為了和國際主流期刊接軌,在撰寫英文摘要時應注意在句法方面提升語體的正式性、正豐滿性。

參考文獻:

[1].沈育英:《科技論文英文摘要的特點及寫作》,《中國科技翻譯》,2001.2。

[2].方紅:《科技論文英文摘要寫作》,《西安科技大學學報》,2005.3。

[3].趙有斌:《科技論文英文摘要的特點》,《中國科技翻譯》,2001.1。

上一篇: 培訓管理論文 下一篇: 園藝技術畢業論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在线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亚洲激情五月天 | 亚洲国产综合专区在线观看播放 | 五月亭亭在线观看 |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福利 | 性做久久久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