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房護理管理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4-08 11:25:59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病房護理管理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病房護理管理論文

篇(1)

海洛因依賴危害極大,依賴者藥物濫用更為嚴重。由于海洛因依賴者的人格特征和行為模式與正常人有極大的差異性,使自愿戒毒病房難以管理。為此我們針對自愿戒毒者自制力差、易沖動,對有強烈的心理渴求,依從性差等特點,制定了一系列戒毒病房護理管理措施,現介紹如下。

1護理管理措施

1.1建立健全各項管理規章制度。杜絕來源是自愿戒毒病房管理的重點,也是管理的難點,戒毒者一方面想戒除毒癮,一方面又無法忍受強烈渴求的精神煎熬,使他們千方百計、想方設法夾帶,或叫人送入病房,因此我們制定了一系列的規章制度來約束病人的行為,切斷與外界毒友的聯系,以保證脫毒治療的順利進行。

1.1.1簽署知情同意書。對入院戒毒者詳細說明自愿戒毒病員知情同意書的內容、目的,取得自愿戒毒者的認可與合作。主要內容包括:在戒毒期間應遵守病房管理制度,接受封閉式管理;遵醫囑服藥,不私自服藥,不藏藥;住院期間隨時允許工作人員進行安全檢查;嚴禁攜帶、私藏,一經發現立即銷毀,經教育不聽勸阻,交公安機關處理;對住院期間傳遞、唆使他人吸食、注射、提供用具、販賣者,交公安輯毒處處理。戒毒期間不準探視接見,不準對外打電話及接電話,不準攜帶水果、煙、飲料、食品等。入院者如能接受以上條款,服從管理者,在知情同意書上簽字后辦理入院手續,否則勸其到公安強制戒毒所,避免患者入院后因違反規定而造成的矛盾沖突。

1.1.2入院前的安全檢查。檢查由兩名工作人員進行,仔細檢查自愿戒毒者隨身攜帶的物品,嚴把入院關,防止的夾帶。自愿戒毒者所帶現金及貴重物品全部由工作人員代為保管,建立現金使用帳本,不允許相互轉帳,杜絕自愿戒毒者之間的交易。

1.1.3嚴格病區管理制度。在日常工作中工作人員嚴格遵守病區管理制度,認真履行各自職責,每周定期對病區的環境、物品及病員進行安全檢查,對病房內出現的可疑現象,立即組織工作人員進行檢查,及時發現安全隱患。

1.2堅持“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

1.2.1注重服務意識的轉變。自愿戒毒者屬特殊人群,他們既是違法者又是受害者,既是行為越軌者又是藥物依賴者[1],他們也能切實體會到吸毒的危害,而主動要求戒毒。如果對吸毒者的吸毒經過作一個客觀的、全程的、細致的分析,就會發現絕大多數吸毒者是受害者,并且是年輕的受害者。他們因各種原因誤入歧途,成為“癮君子”。我們不應將吸毒者看成染有陋習的壞人,而應把他們當成病人來看待,以誠懇、寬容、克制的態度關心他們,不冷淡、不歧視,尊重他們的人格,理解他們的痛苦,從思想情感上接納他們,為他們創造一個人性化濃厚的戒毒環境。

1.2.2密切觀察病情。認真觀察病情變化,正確識別戒斷癥狀,發現異常應及時報告醫師處置,對病人的討藥行為要認真分析并作好相應處理,必要時使用安慰劑。靜脈穿刺時力求一次成功,贏得病人的信任。

1.2.3加強營養護理管理。長期吸毒者飲食無規律,食欲下降,胃口差。為此營養食堂專為戒毒者增開了小灶,滿足不同的需求。特別注重飯菜、營養的合理搭配,并送餐到床邊。對不能正常進食者給予靜脈補液,并指導他們飲用營養豐富的流汁飲食如牛奶、麥片等。

1.2.4加強健康教育。我們在病區走廊墻壁上粘貼了各種宣傳板塊,內容有國家的禁毒法律法規、的危害、如何脫毒、警示語等,形成一種戒毒的氛圍,同時也美化了病區的環境。在活動室內建立了健康園地,宣傳戒毒知識,每季度更換一次內容。工作人員經常主動與病人聊天、談心,耐心解答他們提出的問題,在閑聊中潛移默化地傳授有關吸毒的危害等知識,強化吸毒對軀體的損害和成功脫毒的事例與成功經驗,幫助吸毒者樹立起戒除的信心,更好地配合治療。對出院病人,規勸他們遠離,回避毒友,每人贈送一張連心卡,以方便病人隨時與我們聯系。同時我們也定期與他們電話聯系,了解他們的現狀,指導解決病人在康復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2結束語

一般情況下,戒毒病人均能切實體會到吸毒的危害而主動要求戒毒,但他們對的心理需求太大,常常無法遏制自己的求藥行為[2]。因此理解、寬容的接納,嚴格的管理和人性化的服務,以及良好的誡斷治療是矯正患者的行為、改變吸毒者人生觀的最有效的方法,也是打開戒毒者主動配合治療局面的一劑良藥。

篇(2)

收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8月兒科住院的患兒820例作為觀察組,其中男460例,女360例,年齡2~14歲,平均年齡5.6歲。同時收集我院2012年3-12月住院患兒790例作為對照組,其中男450例,女340例,年齡2~14歲,平均5.9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方法:對照組進行一般的護理。觀察組嚴格執行護理操作規程,規范護理記錄、護理文書的書寫,制定護理風險管理干預措施,對患兒進行護理干預,干預措施內容:把全科護理人員均作為風險管理對象,并對風險事件進行界定,將管路脫落、壓瘡、護理意外、護理給藥錯誤等均視為風險事件,對發生風險事件的人員立即進行通報批評,并與績效掛鉤,定時召開護理會議,針對出現的風險事件進行總結和分析,防范類似事件發生。加強對護理人員的“三基三嚴”培訓,組織護理技術操作培訓、考核和護理業務查房。完善各項護理規章制度,工作中做好“三查七對”,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樹立工作責任心,完善工作流程。統計學方法:所有數據采用SPSS18.0進行統計分析,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兩組患者護理不良事件發生情況及患者的滿意度比較:觀察組共發生不良事件3例,不良事件發生率0.36%,其中給藥錯誤1例,管路脫落1例,意外傷害1例,患者滿意771例,滿意度94.0%;對照組共發生不良事件10例,不良事件發生率1.27%,其中給藥錯誤3例,管路脫落2例,壓瘡2例,意外傷害3例,患者滿意677例,滿意度85.7%,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討論

篇(3)

將地震傷員與普通擇期手術患者分開,相對集中的安置于病區的兩端。將地震傷員安置在近護士站的病房,日間患者安置在距離日間患者接待室較近的病房。

1.2人力分配

為保證地震傷員的專科觀察和護理質量,眼科護理人員的基礎上增配腦外科護士5名。組織眼科護士利用床旁查房和病案討論等形式學習腦外傷患者的相關臨床表現和治療,通過書本學習和與腦外科護士的臨床經驗交流,學習腦外傷患者的觀察和護理要點。將護理人員分為2個護理組分別為眼科患者和地震傷員進行護理服務。各設1名高年資護士為組長,負責各組的護理專業知識和技能指導與質量把關。眼科護理組(1名護士)分管≤8名患者,地震傷員護理組(1名護士和1名實習護士/進修護士)分管≤7名患者。同時,護士長排班應保證每個班次均有眼科和腦外科護士在班,注意護士高低年資和能力的搭配,保證護士足夠的休息,避免疲勞工作。

1.3醫護配合

責任護士每日參加醫生的早晚查房,及時掌握患者病情并制定護理計劃,并配合醫生完成相關治療。護士及時將患者的病情變化匯報醫生,避免醫生遺漏患者病情,促進患者恢復。如在鼓勵1例進入康復期3歲男患兒下地走路時發現其走路姿勢異常,通知醫生經X線放射檢查后發現有左側股骨骨折,及時給與石膏固定;在為1例老年男性患者治療時,發現其左耳聽力喪失,詢問病史得知地震前聽力正常,地震受傷時左耳有出血,報告醫生進一步檢察提示:左側鼓膜穿孔,予抗生素滴耳液抗炎治療并觀察。

1.4病情處置及護理

①嚴密觀察病情。地震傷員護理組分管5~7例患者實施全面整體責任制護理,保持患者的清潔、病房環境的整潔,保證護理及治療的質量。嚴密觀察病情,避免患者情況遺漏。

②壓瘡護理。高度重視患者壓瘡的護理,使用Braden量表對每例高危壓瘡患者進行壓瘡評估,其中壓瘡評分≤14分患者為壓瘡高危患者,采取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在其床尾設置翻身牌,護士每2小時為其翻身1次,護士執行后需在翻身記錄單上寫明翻身時間并簽名。對高危患者每周進行至少1次再評估。

③醫院感染防控。嚴格無菌操作。做好手衛生,每個床旁備快速手消毒液,醫護人員接觸患者及其環境后進行手消毒;每個治療車上配備銳器盒,以方便護士治療時銳器的處置,避免銳器的分揀和傳遞,有效預防針刺傷;在收治患者前后使用空氣消毒機和移動式床旁消毒機對病房空氣和病床單元進行消毒,病床、床旁柜、床旁椅用5000mg/L的含氯溶液擦拭消毒。

④心理護理。與心理衛生中心聯合對地震傷員進行心理評估及疏導。因地震災害具有突發性、危險性、恐懼性,及身邊親人或朋友突然的受傷或離去,可使部分經歷者發生受傷后應激障礙。支持性心理護理是鼓勵患者改變憂郁悲觀情緒的重要措施之一。為患者建立社會支持系統,鼓勵其與家人、朋友或其他幸存者在一起,盡力讓其回到“該做什么就做什么”的狀態,給予希望和傳遞樂觀精神,鼓勵其積極參與各種體育活動,用心做事去淡忘回憶,并適當地將情緒發泄出來。護士經常接觸患者,可通過主動地、有耐心地與患者交流、談心,了解關心患者受傷情景、家庭成員近況,感知患者心理狀況,有針對性地開導患者,給予其心理護理,以增強其戰勝疾病的信心。

⑤飲食護理和健康宣教。對危重患者加強體外營養支持,如靜脈輸注胃腸外營養液。對恢復期患者囑其加強營養,鼓勵進高蛋白、高維生素、高纖維飲食,以促進恢復。

⑥護士針對壓瘡高危患者進行健康宣教。保證營養的攝入,指導并協助翻身;按摩受壓部位,如指導頸椎牽引患者按摩枕骨粗隆;保持皮膚清潔、干燥,為大小便失禁患者使用橡膠單、中單,并加蓋一次性尿墊,囑照護人員在患者便后及時清潔皮膚。

1.5充分的后勤保障

醫院建立地震物資后勤保障綠色通道流程,在后勤保障部的協助下抗震救災各項物資按迅速到位;患者的生活物資、膳食等問題,由工會、膳食科等多部門聯合解決;病房提前準備腦外傷患者治療和護理所需相關物資,如床旁心電監護儀、霧化器、濕化瓶、烤燈、換藥需要的敷料和拆線剪、一次性尿墊、靜脈治療所需的留置針和各類500mL靜脈注射液體等。

2結果

眼科共收治日間患者233例,完成手術232臺次,無不良事件發生。收治地震腦外科傷員21例,其中16例康復出院,2例因病情平穩轉入下級醫院繼續治療,3例因需康復治療轉入康復科繼續治療;無院內壓瘡、跌倒/墜床、院內感染等意外事件發生;收到表揚信1封。于患者出院后1個月進行電話隨訪,患者康復情況均良好。

3討論

地震是突發的應急事件。大量傷員涌入醫院時,醫院會緊急增設地震臨時病房,根據眼科住院患者短、平、快的特點,病房臨時征用較為快捷。但在短時間內收治大量地震腦外傷患者,要保證患者治療和護理的有效性,對護理管理提出了較高要求。地震腦外傷患者常常具有病情重,復合病、并發癥多,心理問題復雜等特點。在整個救護過程中,護士分工明確,各司其職,認真落實各項護理措施,保證了危重傷員的基礎護理質量及專科護理質量,對降低其傷殘率和病死率有重要的意義。

眼科病房對不同種類患者進行分開安置,使同種類型患者相對集中,即方便護士對地震患者的治療和護理,又方便了對日間患者的收治和宣教,提高了護士工作效率。地震傷患者的病情特點要求護理人員有敏銳的觀察能力和較好的護患溝通能力。壓瘡的預防是護理質量的重要評價指標,對患者的康復有重要的意義。地震腦外科傷員臥床時間長,其中有脊椎復合傷患者是發生壓瘡的高危人群。對壓瘡高危患者及早采取措施,持續監控及護理,可有效地降低壓瘡發生率。

篇(4)

一、中心靜脈導管留置問題

1.1導管留置時間以中心靜脈導管作胸腔閉式引流,留置時間平均為3d。置管引流心包積液留置時間可為5~36d。雙腔導管建立血液凈化臨時血管通路留置時間平均為(35±8)d。頸內靜脈和鎖骨下靜脈置管留置時間一般為0.5~1個月。由于股靜脈置管容易受排泄物的污染感染率高,所以股靜脈置管留置時間不宜過長,以不超過72h為宜。雷娜[6]認為對于治療期較長且經濟負擔重的患者,應盡量延長深靜脈留置時間,只要導管留置期間無并發癥不影響留置不必換管。導管留置時間的長短與護理質量密切相關。若置管1個月后,無明顯感染征象,要做針眼處及管液的細菌培養,若有細菌產生立即拔出導管。

1.2穿刺處換藥有效的局部皮膚消毒可降低感染率,臨床上多采用0.5%碘伏作為皮膚消毒液。黃新武等報道碘伏能持續滅菌,防止細菌經皮下隧道入血。熊劍秋等的臨床研究顯示:中心靜脈置管部位更換敷料間隔時間與感染率有密切關系,建議72h更換1次敷料,在ICU可24h更換1次。但有滲血及敷料污染應及時換藥;患者出汗多、敷料松動須及時換藥。可采用3M型消毒薄膜固定留置導管,換藥1次/周。

1.3肝素封管液的配置教材中肝素封管液每毫升生理鹽水含肝素10~100U。鄧華瓊等研究提示125.0U/ml肝素鹽水封管是留置輸液的最佳濃度。肝素液配置應根據不同的病情配置不同的濃度,如體外循環術后患者肝素液濃度要低,而血液高凝狀態可較高,有人主張對高凝患者用抗凝液(含肝素250U/ml)15~20ml封管效果較好。有出血傾向的患者禁用肝素鹽水封管,而應用生理鹽水q8h封管1次。對于凝血機制正常者使用肝素鹽水封管是安全的,肝素液濃度越大,封管保留天數越長。

1.4封管方法正確的封管可以延長導管留置時間。目前臨床上多采用正壓封管,即邊推封管液邊退針頭的方法封管,每次注入封管液3~5ml,但此方法封管常有堵管的現象。張家榮等通過分組觀察指出,由于肝素帽橡膠密度極強,退針時容易將針頭一下退出套管外,達不到正壓封管的目的。研究認為只將針頭斜面刺入套管針內均勻推注封管液,又不會引起負壓封管,且保留時間延長。曲瑤等認為緩慢推注封管液,可使靜脈內壓力與套管針內壓力易于趨向平衡,使回流至套管針內的血量減少,抗凝作用得到加強。外周插入中心導管如用可來福接頭應采用正壓脈沖式封管技術。

二、并發癥的預防

2.1感染的預防Raad等一項隨機調查發現,插管中術者的口罩、帽子、手套、手術衣及大單等的嚴格無菌能明顯減少中心靜脈插管感染的發生率。蔡學聯[20]研究結果表明,導管型號、置管部位與血液感染具有相關性,使用單腔導管患者相關性血液感染發生率明顯低于雙腔導管。頸內靜脈與鎖骨下靜脈置管患者相關性血液感染明顯低于股靜脈置管患者。因此無特殊需要選擇中心靜脈單腔導管;條件許可盡量不行股靜脈置管。楊繼軍等認為導管的連接裝置可導致0.4%的污染機會,增加連接裝置,污染幾率將成倍增加。因此對導管的操作應嚴格無菌技術,加強消毒加強各連接裝置的安全管理。關于抗感染導管與非抗感染導管的應用,黎漸英等研究發現抗感染導管和非抗感染導管間無明顯差異,說明深靜脈置管相關感染的預防重點在于日常的護理及正確的無菌操作。

2.2堵管的預防置管時間越長,堵管的可能性越大。堵管最常見的原因是導管頂端的小血栓形成,防止血液反流可預防導管內血栓形成。如輸液時速度不要太慢,一般以30~40滴/分為宜。韓中秀認為輸液速度過慢會使導管內壓力低于靜脈壓,血液發生反流,凝血過程被激活,加上導管內缺乏纖溶物質,最終在導管形成小的血栓。患者下床活動或外出檢查,輸液瓶內液體平面不能太低;咳嗽、吸痰刺激、患者煩躁等使靜脈壓增高,血液回流到導管內,甚至回到三通和延長管內,應將回流的血液及時沖入血管內。間斷測量中心靜脈壓(CVP)時,每次測量時間不宜過長,測好CVP后需及時將三通開關打開保持補液通暢。持續動態監測CVP時,由于壓力換能器與肝素液相連,換能器可緩慢控制肝素液滴入,一般不會回血致導管堵塞,但如靜脈壓力高者,可人為定時擠捏換能器開關用肝素液沖洗管道。在推注不同藥物之間用生理鹽水充分沖管,防藥物配伍禁忌導致沉淀物而堵塞;每次輸液前回抽血液,了解導管通暢程度。

2.3預防空氣栓塞的發生中心靜脈在吸氣時常呈負壓狀態,在穿刺置管過程中應囑患者避免深呼吸和咳嗽。當導管直接插入中心靜脈后,如液體滴完容易造成空氣栓塞,因此輸液管必須有一段低于床沿水平以確保安全。輸液裝置連接必須緊密,防脫落后造成空氣栓塞。在更換接頭、注射器或進行插管時,均應囑患者呼氣或處于呼氣后的屏氣狀態下,迅速交換接頭或插入導管,以免吸入空氣。輸液結束前應及時更換液體或及時封管。

2.4預防皮下血腫的發生吳在德提出在中心靜脈置管穿刺成功后,均應局部加壓15min以上是防止皮下血腫形成的關鍵。拔管后局部加壓15min以上,如穿刺處仍出血,再次壓迫,重新開始計時15min以上。長時間穿刺處壓迫應為30min。血濾雙腔導管穿刺處壓迫0.5~1h。

三、導管留置期間的護理要求

中心靜脈導管置管成功后,在護囑單中詳細記錄導管留置時間和導管插入的深度。每次換藥后在敷料上注明換藥日期。這樣便于動態觀察導管護理的情況。

3.1認真交接班交接導管置入的深度,可通過觀察導管外露部分的長度,判斷導管在血管內的長度,并與護囑單中記錄內容對照,評估導管有無脫出,并在接科記錄和交班記錄中如實記錄。交接導管是否通暢,可通過回抽血液或檢查液體點滴速度。交接穿刺處有無紅、腫、熱、痛,有無滲血、污染等。檢查導管連接裝置有無松動、脫落、打折、牽拉及回血等。

3.2防止意外情況發生煩躁患者適當約束四肢防自行拔管。如果是股靜脈置管,由于不易暴露,在不需要快速補液的情況下必須在導管末端接上肝素帽,以防導管連接處脫落、牽拉及回血。肝素帽原則上每周更換1次,如脫開、有回血及可疑污染應及時更換。

3.3嚴格無菌技術凡接觸中心靜脈導管輸液、注藥、封管時必須嚴格堅持洗手。經中心靜脈導管進行輸液、注藥、測壓等操作時必須對導管接頭處消毒,操作結束后,接頭處必須用無菌紗布包裹,以防細菌從銜接處侵入。經深靜脈導管輸血結束后,應及時沖管,并立即更換輸血器。定時更換輸液導管系統,輸液器每24h應更換1次,更換時各連接處要常規消毒。一旦出現空氣栓塞,立即置患者于左側臥位,頭部低置以使空氣不能進入肺動脈,進入的少量空氣一般在30min左右可被吸收。

3.4用于引流胸腔和心包積液導管護理與靜脈置管一樣,接頭處保持清潔防污染;周圍皮膚消毒,3M貼每周換2次,每日更換引流袋,抽液或持續引流、注入化療藥物后,用生理鹽水沖洗,再用肝素液封管。

【參考文獻】

[1]劉晶星,溫娜,王海蓮,等.深靜脈置管的臨床應用及護理進展[J].護理研究,2007,21(3):661-662.

[2]趙宗河,張新.改良深靜脈留置套管針在緊急血液透析中的應用[J].天津醫藥,2002,30(9):32-33.

篇(5)

國外臨床護理專家發展現狀及對我國護理的啟迪 朱京慈,李濤,沈世琴

開展專病專護提高護理內涵 陳欣怡,馬繼紅,CHEN Xinyi,Ma Jihong

專病專護研究促進了護理管理質量的提高 李淑敏,LI Shumin

在專病專護研究中培養護士的科研能力 牛艷萍,吳渭虹,NIU Yanping,Wu Weihong

開展專科介入護理研究的探索與成效 李淑榮,吳渭虹,Li Shurong,Wu Weihong

上海市10所醫院開展導醫服務情況的調查 鄒建華,葉蓮華,ZOU Jianhua,YE Lianhua

濰坊市醫護人員針刺傷流行病學調查及相關因素研究 戴青梅,李法云,王志萍,王立英,劉素美

今后十年我國護理管理發展趨勢 李旭,LI Xu

門診部實施ISO9004-2國際標準加強服務質量管理 王云霞,張戰地,陸毅,Wang Yunxia,ZHANG Zhandi,LU Yi

神經外科基礎護理工作到位管理 李敏,閆明,楊梅林,許云霞,李明英,閆華,魏萍,金淑芬,趙南南

更新管理模式提高護理質量 李瑛

護理學術活動質量管理實踐與效果 畢越英,席延榮,張秀英,解葵,孫樹秦

護理管理論文的寫作思路及方法 謝貞,XIE Zhen

中國高等護理教育現狀及發展趨勢 沈寧,Shen Ning

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模式用于臨床護理教學 劉曉聯,靳曉玉,劉春梅,LIU Xiaolian,JIN Xiaoyu,Liu ChunMei

護理人員專科教育的實踐與思考 劉志敏,王衛霞,萬曉金

采取跨越式方法培養新護士的探索 劉紅梅,LIU Hongmei

淺談深化整體護理的難點與對策 王寧,高幼軍

整體護理中加強病房巡視的做法及體會 章曉莉,云月,何惠玲,沈小青,王頔

整體護理查房形式及方法探討 羅文川,LUO Wenchuan

中國病人教育模式研究 黃津芳,李劍媛,王春生,HUANG Jinfang,LI Jianyuan,WANG chunsheng

健康教育在131碘治療甲亢患者中的應用 侯彩妍,HOU CaiYan

臨床路徑實施于人工關節置換術的可行性探討 寧寧,成翼娟,NING Ning,CHENG Yijuan

護士長如何適應護理改革發展的需要 史建莉,周榮慧,劉坤,Shi Jianli,ZHOU Ronghui,LIU Kun

門診服務模式的改革與創新 李瑋,LI Wei

應激因素對護士身心影響的研究現狀與對策 吳曉玲,張冀蒙

新形勢下護理工作中面臨的法律問題與對策 陳健

規范護理文書書寫標準完善護理病案質量監控 周榮慧

緊急情況處置中減少護患糾紛的對策 李桂萍,李偉,郭麗霞,古麗,趙雪枝

規范護理行為維護病人合法權利 王衛東,陳燦娣

談護理工作中病人隱私權的保護 車杰

運用"護理質量檢控點庫"進行全程質量控制 牛玉娥,張力,王在英

ISO9002 標準與醫院信息系統的護理質量保證 馮妙堅,梁遠蘭

手術室實施ISO9000族標準的探討 黃文霞,謝自茂,李艷華

實行護理部跟班查房的做法與體會 朱玉先

對高等護理專業學生實習護理管理的帶教與思考 彭南海

護理學繼續教育中的問題與對策 趙玉萍,李素慧

中專衛校開設《護理管理學》選修課程之我見 林秧,陳智

護士長優化護理臨床教學環境做法與體會 郭雅瓊,耿建英,劉軍英

護理工作中院內感染相關問題與對策 肖愛華

加強接觸抗癌藥物醫護人員的安全保護 袁鳳梅,唐建萍

開展多式樣護理活動提高護理隊伍整體素質 王茂桂,陳慧,山常芬

提高護生操作合格率的關鍵是抓好素質培訓 王素霞

預防護患糾紛重視護士情商的培養 王衛紅

成批硫化氫中毒搶救的組織與管理 沈金鳴,吳燕群,盛趣英,梁建英,顧月群

食療與保健軟件的研制與應用 遲鳳玉,蔡寶英,王衛霞,劉志敏,孫菁,畢義剛,張俊文

危機管理理論在門診護理管理中的應用 曹君君,于淑英,何曉冰

社區護理管理模式探討 彭惠仙

香港聯合醫院供應室的管理特色 王亞霞

護士長提高管理水平的關鍵之我見 李筱芬

一般病人護理病歷書寫過程中的問題與對策 康占菊,周榮慧

風險管理在臨床護理質量管理中的運用 鄒曉清

激勵理論在基礎護理操作教學中的應用 李艷菊,楊茜,楊帆,王靜

護理管理者在繼續教育中的組織作用 李洪瑞

加強護理實驗室建設注重護理實踐能力培養 葉蓮華,鄒建華,周小芳,黃群

通過培訓提高護士應對突發SARS疫情的能力 史建莉,周榮慧,夏婕,潭秀萍

SARS流行期間縣三級衛生網絡的防染管理措施 錢元惠,李勇,李一濤

檢測記錄單在SARS防護中的作用 關旭明,王麗軍,雷蕾,王燕

臨床護理教學網站的創建與管理 于瑞英,杜慧敏

醫院信息化管理中護理文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張華,劉春霞

從門診工作尋找病人流失的原因與對策 曹君君,于淑英,田靜,陳小英

建立手術室臨時醫囑本規范護理行為 謝自茂,田延利,黃文霞

急診科應對SARS需注意的幾個問題 劉穎青

膝關節鏡手術實施臨床路徑的護理管理與效果 張明學,王冬,沈研,李眾利,劉玉杰,王巖

實施護理投訴個案分析的做法 梁遠蘭

提高ICU護士法律意識減少醫療糾紛 唐永平,韓玉芳

住院病人告知書應用時機的探討 賀錦花,李菊英

提高護士長教學能力的做法與體會 賈萍,周林

住院病人費用日清單實施的體會 武志紅,殷方明,張芹

醫院藥物集中配送方法的實施及效果 王麗軍,楊娟,雷蕾,王燕,關旭明

篇(6)

通訊作者:申玉潔,女,本科,護師,助理護士長

王麗 張先紅 付利珍 吳序華 何莎莎 高雄 劉艷 代蓉華 申玉潔

摘要目的:探討“品管圈”活動在新生兒留置胃管意外脫管中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組,嚴格按照PDCA的步驟,通過確立活動主題,擬定活動計劃,把握現況,設定目標,分析原因,進行對策的擬定實施及檢討等程序,開展“品管圈”活動。結果:新生兒留置胃管意外脫管率由改善前的82.50%降至改善后的21.4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此外,活動后每個患兒在胃管使用方面成本節約了3.36元。結論:“品管圈”活動能有效降低新生兒留置胃管的意外脫管率,減輕患兒痛苦,并能有效節約成本,避免浪費。

關鍵詞 品管圈;新生兒;留置胃管;意外脫管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3.002

Effects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ies in reducing the unplanned extubation of neonatal gastric tube

WANG Li,ZHANG Xian-hong,FU Li-zhen,et al(The Childnen′s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Chongqing400014)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QCC) activities in the unplanned extubation of neonatal gastric tube.Methods:A QCC work group was set up. Group member carried out the activities according to procedure of P-D-C-A. The phrases of the activities were composed of determining the subject, drawing up a plan, grasping existing circumstances, setting target, analyzing reasons, planning of game and so on.Results:The incidence rate of the unplanned extubation of neonatal gastric tube decreased from 82.50% to 21.43% after intervention. Ther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Additional, there was cost savings of 3.36 yuan RMB for the neonate using neonatal gastric tubes.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QCC activities can effectively decrease the incidence rate of the unplanned extubation of neonatal gastric tube, alleviate the suffering of patients, save cost.

Key wordsQuality control circle;Neonate;Gastric tube;Unplanned extubation

隨著圍產醫學的迅猛發展,新生兒,尤其是早產兒的存活率已大大提高,但由于其吸吮、吞咽及消化功能都比較弱,往往帶來喂養困難或是消化道的疾病,因此留置胃管不僅成為新生兒胃腸道喂養獲得良好營養支持的主要渠道,也是評估及改善患兒胃內狀況的重要工具。據調查顯示,新生兒留置胃管意外脫管率顯著高于成人[1,2]。反復的插管不僅會造成患兒的損傷,使其住院天數延長、住院費用增加,而且也增加了院內感染的機會[3,4],此外還增加了護士的工作量,不利于護理人員安全意識及責任心的培養。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從事相同或相似工作的基層人員,自發進行的品質管理活動[5]。我院新生兒一病房自2012年成立QCC小組以來,針對患兒留置胃管意外脫管率高的問題,通過頭腦風暴方式,不斷發掘臨床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利用品管手法加以分析、改善,取得了良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組圈“品管圈”活動從2012年11月在我科首次發起,通過對全科護理人員進行QCC活動的知識培訓后,我們遵循指導性原則進行組圈,最終確定“品管圈”成員共9人,其中副主任護師1人,主管護師2人,護師6人。研究生學歷占11%,本科學歷占89%。此外,我們選出輔導員1人,圈長1人,圈秘1人,圈員6人,并明確輔導員、圈長、圈秘、圈員的職責。

1.2圈名、圈徽及圈歌、圈舞的選定每1個品管圈都有1個圈名和圈徽[6],我們也不例外,為了集思廣益,QCC小組成員發動全科護理人員開動腦筋,各自設計圈名和圈徽,最終通過兩輪投票,“搖籃圈”成為QCC小組活動的圈名。圈名的寓意為:小小的搖籃象征著溫暖的懷抱,它寄托著父母的期待,也承載著祖國的未來;新生兒一病房的每一位“臨時媽媽”愿用自己溫暖的雙手鑄就生命的搖籃,為折翅的小天使驅趕病痛,讓他們重新自由翱翔。整個圈徽由3部分組成,底部代表著“臨時媽媽”托起生命搖籃的雙手;中間部分代表著降臨人間的小天使甜甜的睡在溫暖的搖籃里,頂部的繁星點點象征著祝福與希望。此外,為了豐富“品管圈”活動的文化內涵,我科QCC小組成員還制作了圈歌、圈舞。

1.3方法

1.3.1主題選定召開“搖籃圈”全體圈員會議,利用“頭腦風暴法”,充分挖掘臨床護理工作中需要解決的問題,分別依據上級政策、可行性、迫切性、圈能力,按5,3,1分來進行評分,最終選出“搖籃圈”第一圈活動的主題為“降低新生兒留置胃管的意外脫管率”。將本課題報我院護理品管辦審批,通過后立即開展活動。

1.3.2活動安排一般3~5個月為1個“搖籃圈”活動的周期,一期活動解決1個主題,每1~2周召開1次圈會議,每次會議50~60 min,并有專門人員負責會議記錄。“搖籃圈”第一圈活動開始于2013年1月7日,歷時15周,按照計劃、實施、確認、處置分別占30%,40%,20%,10%的比例開展活動,每項具體的步驟都指定2名負責人,并且繪制了詳細的活動計劃甘特圖。

1.3.3現況把握為了對我科新生兒留置胃管的護理工作內容進行充分的掌握,“搖籃圈”小組成員首先繪制了“新生兒胃管護理流程圖”;然后通過腦力激蕩法討論并設計出“新生兒留置胃管意外脫管原因調查表”,充分利用“三現原則”進行現況調查,以便制定查檢表;最后根據查檢表,繪制了改善前的柏拉圖(圖1)。同時我們得出了新生兒留置胃管意外脫管的原因主要為:患兒煩躁,鎮靜約束不到位;胃管固定方式不當;患兒分泌物多,易打濕膠布;護士操作不當等,共占83%。依據80/20原則,將以上原因列為本圈活動改善的重點。

1.3.4目標設定根據品管方法目標值設定公式[7],對新生兒留置胃管意外脫管率進行目標設定。目標值=現況值-改善值=現況值-(現況值×改善重點×圈能力)。現況值通過現況調查得出為82.5%;改善重點從柏拉圖中得出為83%;圈能力通過圈小組成員的綜合評定為70%。因此,我們的目標值=82.5%-(82.5%×83%×70%)=34.57%,即擬定我科新生兒留置胃管意外脫管率由82.5%降至34.57%,降幅為47.93%。

1.3.5解析明確目標后,組織圈員利用魚骨圖手法(圖2),從人、物品、環境、方法4個方面對新生兒留置胃管意外脫管的原因進行分析,將所有的小原因進行評分,按80/20原則選定要因(橢圓框內表示要因)。

1.3.6對策擬定、實施及檢討針對要因,全體圈員通過頭腦風暴尋求改善對策,并對每一對策依可行性、經濟性、圈能力來進行評分,按80/20原則共擬定4個對策,經上級核準后進行改善實施。詳細的對策方案具體如下:

1.3.6.1針對患兒煩躁易自行拔脫胃管情況,首先排查患兒煩躁的原因,盡量減少外界環境給患兒帶來的不適,保持病區環境安靜、溫濕度及光線適宜,操作盡量集中進行,盡量減少對患兒的干擾;其次,嚴格落實基礎護理,增強患兒的舒適度;最后,強化護士的責任心及愛心,加大對患兒的安撫力度。

1.3.6.2針對胃管固定方法不統一、不規范情況,通過查閱大量的文獻資料后,制定了適合新生兒的合理有效的胃管固定方法,科室內小范圍試驗后,形成統一的標準,并組織全科護士進行學習。具體方法如下:清潔患兒一側面頰,然后均勻涂抹3 M液體敷料,涂抹面積稍大于半張3 M透明敷貼的面積,將胃管外露部分沿嘴角至耳垂連線方向固定,從嘴角旁開1橫指處起(以患兒示指為準),放置半張3 M透明敷貼,無張力平整覆蓋后塑形、粘貼。

1.3.6.3針對患兒口、鼻腔分泌物多,易打濕膠布,導致胃管滑脫,我們固定胃管前,首先清潔患兒口鼻腔周圍的皮膚,并選擇防水、透氣的3 M透明敷貼固定胃管;此外加強對患兒的巡視,發現口鼻腔分泌物及時清理,加強呼吸道的護理,如霧化、翻身拍背等,必要時遵醫囑合理使用抗感染的藥物。

1.3.6.4針對醫務人員、護理員過度牽拉導致胃管滑脫,我們首先加強管道、線路的規范放置,在胃管末端貼有醒目標識,同時床頭放有溫馨提示牌;其次,加強對全科醫務人員、護理員的培訓,尤其是新進科室人員(進修、實習、輪轉人員),反復強調胃管的重要性及接觸患兒動作輕柔的重要性,避免強行牽拉胃管。

1.4效果觀察為了檢驗對策的效果,我們又制定了改善后的新生兒留置胃管意外脫管原因調查表,通過將近6周的調查,經確認以上四種對策有效。

1.5統計學處理應用spss 16.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的比較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結果

2.1有形成果

2.1.1新生兒留置胃管的意外脫管率明顯降低通過QCC活動后,我科新生兒留置胃管的意外脫管率由活動前的82.5%降至活動后的21.43%,兩者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我們的目標達成率為:(改善后-改善前)/(目標值-改善前)×100%=(21.43%-82.5%)/(34.57%-82.5%)×100%=127.4%。進步率為:(改善前-改善后)/改善前×100%=(82.5%-21.43%)/82.5%×100%=74.02%。

2.1.2節約成本每根胃管的進價是5.5元,方法改進后,每位患兒在胃管使用上的成本節約為:(82.5%-21.43%)×5.5=3.36元。

2.2無形成果QCC活動前后對每一位圈員自信心、解決問題能力、團隊凝聚力、責任心、積極性、成就感、溝通協調能力、品管手法8項內容進行調查,每項內容1~5分,計算出每項的總分及平均分,繪制出雷達圖(圖3)。結果顯示,每項指標都有提高,尤其是在品管手法和團隊凝聚力方面提高最為明顯。

3討論

“品管圈”活動是通過科學的方法找出并確定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有針對性地解決這些問題[8]。我科通過開展QCC活動,全體圈員不僅學會了頭腦風暴法、甘特圖、查檢表、柏拉圖、魚骨圖、雷達圖等基本的品質管理工具,而且能夠從臨床護理工作的實際出發,由外及內,由點到面的層層剖析,從諸多因素中找出要因,制定長久有效的實施對策,達到降低新生兒留置胃管的意外脫管率,節約了成本,減輕了患者的痛苦和經濟負擔,同時也降低了護士的工作量,減輕了工作壓力,避免差錯事故的發生,從而使臨床的護理工作及質量管理更加科學化、系統化、精細化。

“品管圈”強調的是一種自下而上的新型管理模式,這種管理模式是對傳統自上而下管理模式的合理補充,使醫院充滿活力和創造力[9]。在QCC活動的過程中,圈員自動自發的參與活動,享有自主權、參與權和管理權,在這種輕松愉悅的現場管理模式下,圈員既是工作的實施者,又是工作的管理者,獲得工作中最大的成就感和滿足感,從而提高了工作積極性、責任感和團隊凝聚力等。

最后,通過成果匯報與學術總結提升了PPT制作能力,鍛煉了演講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學術論文撰寫及科研能力,并通過成果分享,逐步帶動全科及其他護理單元,推動全院實施科學管理,從而有效提高護理質量。

參考文獻

[1]許翠花,張艷紅,張玉俠,等.新生兒留置胃管非計劃性拔除的現況調查與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12,47(3):241-243.

[2]朱洪琪,李欣.小兒外科非計劃性拔除胃管的相關因素分析及對策[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2,16(2):75-79.

[3]毛麗潔,鄭秀云,趙思思,等.ICU氣管插管患者非計劃性拔管的臨床特征分析及對策[J].護理學報,2011,18(1A):49-51.

[4]許翠花.小兒氣管插管非計劃性拔管的調查和臨床實踐[D].上海復旦大學,2012.

[5]張小紅,許月萍.運用品管圈降低非計劃性拔管發生率的實踐[J].醫院管理論壇,2012,29(7):19-21.

[6]章雪蓮,曹敏飛.品管圈在減少電話預約掛號登記錯誤中的應用[J].醫院管理論壇,2012,29(2):38-40.

[7]張幸國主編.醫院品管圈活動實戰與技巧[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0:5.

[8]王秀芳.品管圈活動對住院病人護理工作滿意度的影響[J].全科醫學,2011,9(4):1089-1090.

篇(7)

[中圖分類號] R197.3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6)15-0138-03

[Abstract] 5S management is a summary of 5 work steps: seiri, seiton, seisou, seiketsu, and shitsuke. Planned promotion of 5S management can specify job sites and goods, sort various kinds of materials, optimize foundation working process, improve foundation work efficiency and quality, and reasonably allocate work efficiency of all resources. 5S management can also enhance the brand image of hospital, and improve experience of patients in hospital. This article analyzes and researches the effect of 5S management on improvement of foundation work efficiency in hospital, and summarizes and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and achievements of 5S management in hospitals, willing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other researchers.

[Key words] 5S management; Foundation work; Efficiency; Achievement; Study

5S管理是整理(seiri)、整頓(seiton)、清掃(seisou)、清潔(seiketsu)、素質教育(shitsuke)5個管理工作的簡稱[1]。5S作為一種先進的管理方法,重點是創造工作高效率和整潔的工作環境,提升醫護人員素養[2]。

北京市大興區人民醫院從基礎工作、行業分工、單位特點角度考慮,從2015年1月至今,要求全院各科室從基礎工作入手逐步開展5S管理,使基礎工作能夠流暢有序,各種資源達到合理配置,實現優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的目標。本文研究的主要內容基于2015年1~12月的醫院開展5S管理的工作成果。

1 推行5S管理工作步驟

1.1 組織和計劃

(1)成立工作組織。院級層面,成立醫院5S推行委員會,設立培訓、宣傳、品質等推行委員,負責組織全院5S管理的培訓、宣傳和檢查等工作。科室層面,以各科室為單位,組建5S管理小組,要求全體人員參加。(2)制定工作計劃。院級層面,制定醫院5S管理工作方案,確定具體目標、工作計劃、保障機制和工作要求。科室層面,依據醫院5S管理工作方案制定本科室5S管理目標和工作計劃,及時記錄本科室5S管理的檢查結果,定期總結,及時改進。

1.2 推行的流程

(1)組織5S管理培訓。通過課堂培訓、現場培訓的方式對5S管理的內涵、推行5S管理的意義、醫院對推行5S管理的態度、5S管理的目標和工作計劃、有關的檢查和獎勵措施等進行培訓,并對科室骨干進行重點培養,促進科室5S管理工作的開展。(2)進行5S管理宣傳。召開5S動員會,激發職工開展5S管理的熱情,從意識上讓全體職工,特別是管理層人員認識到5S管理的重要性,通過推介會、宣傳欄、網站、院刊等形式宣傳5S管理理念、方法、效果,使全院職工從思想上對5S管理形成正確的認識。(3)規范5S管理內容。醫院規范5S管理的內容主要從門診環境、病房環境、行政辦公環境三個方面著手,要求各科室從實際工作出發,規范本科室5S管理內容。下面以病房治療室和行政辦公區為例進行說明。(4)制定5S檢查標準。根據各科室5S管理規范的內容,分別制定相應的檢查標準。仍以病房治療室和行政辦公區為例進行說明。通過5S管理,不論是治療室、搶救室、處置室、辦公室,還是庫房、值班室的物品都達到了分類放置、明確數量、標識醒目、使用方便的目的;衛生清潔,改善了工作環境,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護士隊伍的整體素質,達到了優質、高效、安全的目的[3]。(5)開展評比和獎勵。醫院組織推行委員會成員,按照制定的檢查標準,定期對各科室工作進行檢查,將檢查結果進行匯總,評選優秀科室作為樣板科室進行宣傳。制定5S管理評比方案,根據檢查打分結果評選出不同等次的獎勵科室,組織召開表彰大會。(6)建立臺賬并改進。各科室在推行5S管理過程中,應用PDCA的管理方式,建立5S管理工作臺賬,將工作中發現的問題以臺賬的形式進行管理,形成發現-解決-改進的良性循環模式,保障5S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實。見表1、2。

2 分析5S管理應用成果

通過以上措施,實現了工作標準化和規范化,物品擺放有條理,減少查找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4]。以病房治療室護士物品隨意取放率和取藥差錯率、行政人員物品隨意取放率和處理文件差錯率為例進行說明。

2.1 考核指標與統計分析

(1)選取5S管理前后護士物品隨意取放率和取藥差錯率、行政人員物品隨意取放率和處理文件差錯率進行考核。①護士物品隨意取放率:每周三上午調查護士在治療室取放物品的情況,調查護士取放物品總數300人次,對前后隨意取放數進行比較。②護士取藥差錯率統計:推行5S管理前一年時間某病區一年的住院患者總數1200例,護士取藥發生差錯11起;推行5S管理后的一年時間該病區的住院患者總數1320例,護士取藥發生差錯4起。計算護士取藥發生差錯與住院患者數比。③行政人員物品隨意取放率:每周一下午調查行政人員在辦公區取放物品的情況,調查行政人員取放物品總數200人次,對前后隨意取放數進行比較。④行政人員處理文件差錯率統計:推行5S管理前一年時間辦公室一年的文件總數1050份,文件處理差錯10份;推行5S管理后的一年時間辦公室文件總數1210份,文件處理差錯4份。計算文件處理差錯與文件總數比。(2)統計學分析:考核指標計量資料用(x±s)表示,SPSS18.0進行數據統計分析,5S管理前后的分類變量資料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

2.2 效果評價

5S管理是目前現場管理中一種常用的、重要的管理方法,其核心思想是針對企業中每位員工的日常行為提出要求,倡導從小事做起,力求使每位員工都養成事事講究的習慣,從而提高整體工作質量的目的[6]。醫院通過推行5S管理,取得了重要的成效: (1)提高了職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現場的可視化程度:通過“整頓”工作,工作現場和操作臺面變得井然有序,隨時能取出想找的物品,節省了尋找物品的時間,工作效率明顯提升;通過“整理”工作,減少了不必要物品,存儲空間變得一目了然,能夠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2)提高了職工的職業素養和工作主動性:通過“素質教育”,提高了職工遵守既定規則的自覺性,如護士對病區的管理觀點發生了根本性改變,從認為病區管理是護士長的責任轉變為自覺參與到病區管理中[7]。(3)提高了職工操作的規范性和安全性:通過規范工作現場,制定各種物品存放標準,保障了工作安全,提高了工作質量,如將各種搶救藥品和物品歸類保存,使其能處于隨時備用的狀態,并定時對其狀態和質量進行檢查,可為患者的搶救和診治贏得時間,確保患者能得到及時、優質的護理服務,以降低醫療糾紛及事故的發生率[8]。

隨著5S管理工作的制度化、流程化,加快完善了醫院“制度管人,流程管事”的科學管理工作模式。

3 討論

3.1 推行5S管理是一項綜合性的工作

醫院在5S管理推行過程中應用了下列工作方法:(1)現場調查。以醫院管理研究所專家來院訪查后反饋的問題結果作為基礎資料,同時收集推行5S管理前醫院各科室工作現狀的文字和圖片資料。(2)查閱文獻。一是對國內外有關5S管理方法的文獻進行系統梳理,包括5S管理的概念、理論、作用、工具、發展等,并對這些內容進行總結。二是掌握目前國內醫院應用5S管理的研究報告和學術論文等,學習先進的工作方法和管理經驗。(3)問卷設計和調查。對5S管理推進工作進行階段性的問卷設計和調查,掌握工作進展情況,通過問卷調查及時發現問題并制定相應的解決措施。(4)專家咨詢。邀請醫院管理研究所專家來院進行工作檢查和指導,邀請其他醫院管理人員來院介紹5S管理經驗和方法。(5)評分表分析。通過5S管理實施過中各節點(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定期檢查的相關評分表的數據分析,掌握醫院5S管理實施效果、工作效率等狀況。

3.2 推行5S管理是現代醫院管理的必然趨勢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提高醫院工作的規范化和制度化,是建立現代醫院管理的必然趨勢。推行5S管理,對塑造醫院形象、節省工作成本、保障醫療安全、提升服務品質、提高操作標準化、加強職工素養教育、創造令患者滿意的就醫環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管理的核心是提高工作效率,按照 5S 管理“三定”:定點、定量、定容和“三要素”:場所、方法、標識,創造了良好的工作環境和工作氛圍[9]。醫院通過5S管理為患者和職工創造了良好的工作環境,提高了醫護人員的工作效率,也為患者提供了更加舒適的治療環境[10]。

3.3 推行5S管理要抓住環節要點

努力提高人員的修養,養成遵守規章制度的習慣和作風,這是5S管理的核心[11];沒有人員素質的提高,各項活動將無法實施,也堅持不了;故5S管理要始終著眼于提高人員素質[12]。常態化要求日常工作中職工認真執行各區域 5S 整頓制度,講究“人人5S,處處5S,時時5S”[13]。5S管理工作環節要點。1S整理,要區分出“要”與“不要”的物品,對“不要”的物品進行處理,節省空間,提高工作效率;2S整頓,要把必要的物品按規定定位,擺放整齊,明確標識;3S清掃,要清除工作場所內的臟污,設備異常馬上修理,并防止污染的發生,使不足、缺點明顯化,保障工作質量;4S清潔,要將前面3S的實施制度化、規范化,并維持效果,通過制度化來維持成果,并顯現“異常”之所在;5S素養,要人人按規定行事,養成良好習慣,提升“人的品質”,人人養成對任何工作都持認真態度的良好習慣[11]。

5S管理塑造了一流形象,激發員工士氣,是從事組織再造,增進工作效率的法寶[14]。5S管理法能有效解決工作場所物品混亂、無序的狀況,有效改善藥品、物品、設備器械的規范管理,能方便醫護操作,使管理更加人性化、制度標準化、流程合理化[15]。醫院通過推行5S管理,規范了基礎工作,改進和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質量,培養了職工良好的工作素養,為醫院帶來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但是,在推行過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問題,如職工的重視程度、工作習慣的堅持、工作獎懲等問題。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一是院領導對推行5S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二是開展工作前做好前期調研,運用科學合理的方法逐步開展;三是此項工作的開展需要全院職工持之以恒的堅持。

[參考文獻]

[1] 越前行夫. 5S推進法[M]. 北京:東方出版社,2011:10.

[2] 羅冠軍,張彥梅. 淺談5S 活動在門診外科環境管理中的應用[J]. 心理醫生,2015,21(13):254.

[3] 劉素素. 5S管理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成果[J]. 中國冶金工業醫學雜志,2014,31(2):222-223.

[4] 陳銳群. 病區急救車管理創新[J]. 中國醫學創新,2011, 8(4):170-171.

[5] 朱文珍. 5S管理法在病房及三室環境管理中的心得體會[J]. 醫藥前沿,2015,5(17):369-370.

[6] 楊宏強. 5S管理的概念、特點和實施[J]. 科技與管理,2011,13(3):101-104.

[7] 張小春. 5S模式對提升護士責任感的效果分析[J]. 醫院管理論壇,2015,32(6): 63-65.

[8] 徐珊珊. 5S管理在優質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 中國社區醫師,2015,31(17):161-162.

[9] 章冬梅,倪理琪. 5S 管理在醫院管理中的應用[J]. 現代醫院,2013,13(6):121-122.

[10] 孫軍連. 5S管理在醫院現代化管理中的應用[J]. 醫學信息,2015,28(10):239.

[11] 李家林. 5S精細化管理[M]. 深圳:海天出版社,2011:3.

[12] 葉遠青,黃華,羅文沈,等. 5S管理在檢驗科管理中的應用[J]. 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2,33(3):260-261.

[13] 薛晨輝. 5S管理在醫院設備科管理中的應用[J]. 醫療裝備,2013,26(11):50-51.

上一篇: 機電一體化畢論文 下一篇: 巖土工程畢業論文
相關精選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久久国产午夜精品理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一区二区 | 亚洲日本另类欧美一区二区 | 思思久久96热在精品国产精品 | 熟女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