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技術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4-28 08:50:41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微波技術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微波技術論文

篇(1)

病理內窺鏡標本一般包括胃鏡、腸鏡標本,喉鏡、氣管鏡標本及膀胱鏡標本。這類活檢組織標本較小,使用常規石蠟制片技術,需要3~4天完成制片,在病人急需手術或治療時,常因等待病理報告時間過長而耽誤臨床診治工作。為此,我們將微波技術應用于內窺鏡標本的制片中,只需1~2小時就完成制片,極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且制片質量近似于常規石蠟制片技術,完全符合病理診斷的要求。

1材料與方法

1.1材料選取內窺鏡活檢標本100例,其中胃鏡標本40例,腸鏡標本40例,喉鏡標本20例。要求組織塊小米粒大小,便于固定脫水。

1.2儀器設備三星STG88型微波爐一臺。輸出功率800W,分六級調節(800W、600W、450W、300W、180W、100W)。

1.3所用藥液①固定液:95%乙醇,無水乙醇。②透明液:按質量比3:1配制的硬脂酸-石蠟液態混合物。③Harris蘇木精染液。

1.4微波制片①將組織放入盛有5ml95%乙醇的青霉素小瓶內,用兩層紗布及布繩將瓶口封好,用450W功率微波輻射30秒,至乙醇沸騰。②取出小瓶,將剩余液體倒掉,換成5ml無水乙醇,用450W功率微波輻射30秒。③倒去無水乙醇剩余液體,用硬脂酸-石蠟液態混合物透明,用450W功率微波輻射4~5分鐘。④用熔點為56~58℃的液態純石蠟浸蠟,450W微波輻射5分鐘。⑤組織包埋、切片:包埋時盡量用最小的模具,把所有組織包在一個平面上,切片時待多個組織充分暴露時再切,爭取選擇多個切面,切片厚4~5μm。⑥用微波烤片:450W微波輻射3分鐘。

1.5微波HE染色①切片常規方法脫蠟、脫苯、水洗,經微波烤片后,脫蠟時間減少至5分鐘,脫苯時間也相應減少,水洗時間正常。②吸Harris蘇木精染液3~4滴滴于切片上,完全覆蓋組織,用600W微波輻射30秒,水洗。③1%鹽酸酒精分化1~3秒,碳酸鋰飽和溶液藍化至切片泛藍后水洗1分鐘。④伊紅染色,梯度酒精脫色,中性樹膠封片,鏡下觀察。

2討論

篇(2)

1.1建立和完善安全傳輸技術維護管理制度

不同的廣播電視單位具有不同的傳播程序特點和自身的實際情況,在此基礎上建立健全廣播電視安全傳輸技術維護管理制度。技術維護管理制度的內容要全面,需要包括安全、考勤、檢修、網絡、用戶和維護等方面的內容。管理制度的全面性才能保證規范化、程序化、高效化、目標化的運行廣播電視的各個工序。健全完備的技術維護管理制度可以推動和指導廣播電視安全播出。所以,需要將技術的維護管理制度應用到實際工作中。單位管理者在遵守相應技術維護管理制度的同時,也要督促和監督下屬所有工作人員嚴格按照規章制度辦事,從而確保技術維護管理制度真正的保證廣播電視的安全播出。

1.2加強對廣播電視各個環節的技術管理

廣播電視對國家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傳播起到積極的作用,其具有傳播速度速度快、覆蓋范圍廣的特點,這些特點直接決定了廣播電視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所以,廣播電視各個環節的技術維護管理與國際民生有一定程度上的關系。如果一部廣播電視作品的技術質量、藝術價值和社會價值都非常高,人們可以從中受到積極的影響。所以,保證廣播電視作品的質量是廣播電視工作的核心。因此,廣播電視部門各環節的技術人既要具有很強的責任心和事業心,還需要時刻具有高質量的意識,這樣制作出來的廣播電視節目才能夠更加精良、圖片更清晰、伴奏更符合主。

1.3連續性的維護廣播電視播出系統

廣播電視播的工作性質就是連續作業,這也決定工作數量和工作強度都非常大,在這種情況下機器設備很容易出現毀壞、磨損的現象。所以,需要連續的維護廣播電視播出系統,從而保證電視廣播設備能夠安全、高效的運行和確保廣播電視節目的播出質量得以提高。廣播電視播出系統維護主要包括以下幾點,第一點是連續檢測和及時維修數據庫服務器,數據庫是傳播數據的核心內容。第二點是定期的檢測和維護視頻播放器,磁盤列陣的使用很頻繁,容易出現損壞,所以需要及時的檢測和維護。第三點是廣播電視各部門之間要做到及時溝通和聯系,這樣才能保證播出的素材、控制系統、節目編輯有條不紊的進行。

1.4提高技術人員綜合素質

工作人員的技術操作能力的高低直接決定了廣播電視節目是否可以順利、安全、高質量的播出。所以,保證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的的重要途徑之一就是提高工作人員的技術水平。尤其是近些年,社會逐漸進入了數字化和網絡化的時代,相關部門也要緊跟時代的腳步,做到以下幾點。一是加強技術人員隊伍的建設、專業培訓。二是各部門做到多交流、互相學習、及時掌握最新的技術和設備。三是舉辦相應的活動,提高技術工作人員工作的積極性。

篇(3)

2加強對廣播電視各個環節的技術管理

作為直面民眾的大眾媒體,廣播電視同時也是國家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傳播的重要途徑,其傳播速度快、覆蓋范圍廣的優勢逐漸使其成為黨和國家“予民關懷、予民溫暖,實現溝通、暢快交流”的重要工具,于是加強對廣播電視各個環節的技術管理,一定程度上成為關系國際民生的大事。眾所周知,一部好的廣播電視作品是高技術質量、高藝術價值、高社會價值的統一體,因此,廣播電視部門各環節的技術人員一定要具備強烈的責任心、事業心和高度的高質量意識,要確保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精良、伴奏洪亮、內容精彩、圖片清晰而凸顯主題。另外,一部好的廣播電視作品制作完成后,不應該馬上投放和播出,還要經過專業部門的嚴格審查和檢驗,確保內容合理、質量達標了才能播出。加強對廣播電視節目由素材選取、制作、后期播出等各個環節的技術監督,嚴格檢測技術指標,狠抓驗收質量,對提高廣播電視質量,實現廣播電視安全播出至關重要。

3不間斷對廣播電視播出系統進行維護

廣播電視播出設備在一天二十四小時無休止的運作之后,難免會因為工作數量多、工作強度大等原因出現機器設備毀壞、磨損的現象,給廣播電視安全播出造成很大的障礙。因此,只有不間斷對廣播電視播出系統進行維護,確保電視廣播設備的高效運行,才能提高廣播電視節目的播出質量。對廣播電視播出系統進行維護主要應做到以下幾點:一是不間斷對數據庫服務器進行檢查,并及時維修。數據庫關系到傳播信息儲存與管理,是傳播數據的核心,因此必須確保其安全無誤。二是加強對視頻播放器的檢查與維護,磁盤列陣是視頻播放器的重要裝置,其頻繁讀寫容易造成經常性損壞,發生數據存儲錯誤,因此經常維修和更換硬盤很關鍵。三是加強廣播電視各部門之間的溝通與聯系,除了對重點系統進行維修管理之外,素材管理系統、播出控制系統、節目單編輯系統等也需要定期維護。

篇(4)

主管單位: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主辦單位:中國電子學會

出版周期:雙月刊

出版地址:江蘇省南京市

種:中文

本:大16開

國際刊號:1005-6122

國內刊號:32-1493/TN

郵發代號:

發行范圍:國內外統一發行

創刊時間:1980

期刊收錄:

CBST 科學技術文獻速報(日)(2009)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榮譽:

聯系方式

篇(5)

 

1 引言

我國歷史悠久,土地遼闊,蘊藏著極豐富的中草藥天然資源,在遠古時代人們就已經開始利用各種中草藥治病,如常山治瘧疾,樺樹皮止痛,都證明有很好的療效。同時大量臨床試驗表明,相比人工合成藥物,中草藥的副作用小得多。免費論文。因此,傳統藥物尤其是中草藥,在歐、亞、美等各洲越來越受到歡迎和重視。免費論文。

中藥材一直是我國出口創匯的重要商品。目前我國中藥材出口已擴展到世界130多個國家和地區,2008年出口金額為13.09億美元,同比增長10.94%。但是在我國中藥材出口貿易不斷擴大、面臨良好機遇的同時,也面對著一些隨之而來的挑戰,造成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中藥材的質量問題。傳統中藥材干燥加工過程中所造成的性味劣變、生物活性物質(特別是藥用有效成分)的損失以及安全性等問題,正是目前我國中藥材面臨的主要問題。在國際市場對中藥材質量要求提高的同時,我國的中藥材生產、產地加工相對不夠規范,產品外觀、色澤劣變、有效成分含量低。微波干燥由于具有干燥速度快、干燥均勻、產品質量好、可以選擇性加熱干燥、熱效率高、反應靈敏等優點,而日益成為重要的中藥材干燥方法之一。

2中藥材干燥方法

我國對中藥材干燥方法的研究已經有很長歷史。早在公元1~2世紀左右,我國現存最早的中藥材專著《神農百草經》中已有對中藥材“陰干、曝干、采造時日、生熟土地所出”等有關干燥方面的記載[1]。唐代孫思邈著《千金翼方》一書中也有“夫藥采取,不以陰干曝干,雖有藥名,終無藥實”等具體描述[2]。這是最經濟的方法,成本較低。但是存在著許多工藝上的問題,如干燥時間長、有效成分破壞大、遇到陰雨天氣容易霉爛變質、易被灰塵、蠅、鼠污染等缺點。

現代中藥材干燥技術為了保證中藥材藥性及有效成分,在人工控制條件下,對中藥材進行適當的干燥處理,包括常壓或減壓環境中以傳導、對流、輻射方式或在高頻電場內加熱使之干燥,以促進水分蒸發,達到要求含水率,保持較高的產品品質,便于包裝、儲藏、運輸。目前常采用干燥技術包括:烘房干燥、廂式烘干機、網帶式干燥機、隧道式干燥機、翻版式干燥機、振動流化床干燥。上述幾種方式多采用熱風干燥原理,生產成本較低,因此廣為采用,但有效成分損失也大,甚至有嚴重的品質衰退現象。另外,中藥材干燥前需要適當的預處理,但由于程序較繁雜、費工時,實際干燥生產中往往不重視;干燥過程自動化程度不高,不能分時間段對中藥材的含水率、水分活度,以及干燥介質的溫度、濕度、流速進行自動監控,都造成干燥品質不佳、最終含水率不符合要求,嚴重地影響中藥材產品的品質。

隨著新型干燥技術及設備的開發及應用,人們對中藥材干燥質量的提高、能量單耗的降低、操作的可靠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干燥將朝著提高產品質量、有效利用能源、減少環境影響、運用計算機提高自控水平、操作簡單等方向發展。結合當前中藥材的特性,正在開發研制的干燥技術主要有:真空冷凍干燥、微波干燥、遠紅外干燥、熱泵以及太陽能干燥。真空冷凍干燥與其工藝相比,設備昂貴,加工成本高,但它是保證中藥材干燥品質的較佳工藝,增值率高,將被十分廣泛地應用到生產實際中去;微波干燥作為一門先進工藝,技術上是可行的,但生產成本較高,使用時還對監控手段和供電條件有苛刻的要求,所以尚未能大規模應用;遠紅外干燥設備簡單,輻照均勻,干燥速度快,干燥時間為熱風干燥的1/10左右,生產效率高,可連續操作,實現溫度、風量、進料的自動控制 ,不會引起中藥材物理結構的變化,較好地保持性味及有效成分,因此在實際干燥生產中普遍應用;熱泵干燥能夠很好地保障干燥產品的品質,中藥材的顏色、外觀形態和有效成分等在熱泵干燥都能得到妥善的保護,其還有不污染環境、操作方便等優點,因此越來越受到中藥材干燥行業的重視;太陽能干燥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且無污染的能源,中藥材采用太陽能干燥可以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

3微波技術在中藥材干燥的應用

隨著微波技術的發展,微波干燥技術在中藥領域的應用得到一系列的進展,尤其是在中藥材干燥滅菌上。盧鵬偉等對六味地黃丸進行微波干燥與烘箱干燥比較,發現微波干燥時丹參酚含量損失率平均降低2.4%,滅菌率平均提高1.9倍[3]。鞠興榮等對不同微波功率條件下銀杏葉的干燥規律和對有效成分含量的影響進行了初步研究,結果不同的微波功率對干燥速率影響比較大,脫水恒速期結束時銀杏葉的水分含量在10%左右,過高強度的微波輻射導致黃酮苷和萜類內脂等主要有效成分部分降解[4]。楊張渭等把微波干燥滅菌工藝試用于丸劑生產,用微波干燥滅菌工藝對水丸、水蜜丸、和濃縮水蜜丸3種丸劑類型的5種產品進行試驗,結果表明成品的形狀、溶散時限、水分、微生物限度檢查等質量指標均符合標準規定。一般干燥250—300kg丸藥,耗電僅83kw,能源利用率達到70%,將微波頻率控制在2450 MHz,時間為1.5min,對5個批號的玄駒膠囊進行微波滅菌,細菌平均降低率為98.11%[5]。王茂學利用改進的實驗室微波爐進行人參干燥,提出微波與熱風干燥相結合,能有效地保護人參的干燥質量,有效成分總皂貳含量損失小,且在自然對流的情況下,干燥的時間僅為熱風干燥的1/10~1/5[6]。王紹林認為采用微波——真空冷凍干燥人參,微波能量達到物料深層轉換成熱能,使深層水分迅速蒸發形成較高的內部蒸汽壓,表里溫升均勻,消除了干燥表層常見的皺皮萎縮現象[38]。免費論文。

4 基于微波技術的中藥材干燥設備

采用微波進行中藥材干燥是指利用微波能量使中藥材內水分氣化的過程。微波加熱穿透性強,能使中藥材表里溫升均勻,微波能量達到中草藥物料深層轉化為熱能,使深層水分迅速蒸發形成較高的內部蒸汽壓,消除干燥表層常見的皺皮萎縮現象,較好的保護干燥品質,這是常規加熱干燥所不及的。同時微波還對物料伴隨著生物效應(非熱效應),在較短時間內殺死蟲卵和大腸桿菌等微生物。

微波干燥設備主要有直流電源、微波管、傳輸線或傳導、微波爐及冷卻系統等幾個部分所組成。如圖1-1所示:

5 結語

在中藥材干燥質量方面,和其他技術相比,微波技術有明顯的優勢。但應用微波技術進行中藥材干燥,也有很多不足之處且技術比較不完善。隨著技術的發展,這些不足之處必會逐步被克服,或許會有更先進的技術將應用于中藥材干燥。

參考文獻:

[1] 陳重明. 本草書[M]. 南京:南京工業出版社,1994

[2] 孫思邈. 千金翼方(卷一)[M]. 北京:人民醫生出版社,1982

[3] 盧鵬偉, 楊晨華, 何穎等. 濃縮六味地黃丸兩種不同干燥方法的比較[J]. 河南大學學報,2002,21(4):21~22

[4] 鞠興榮, 汪海峰. 微波干燥對銀杏葉中有效成分的影響[J]. 食品科學, 2002, 23(12):56~58

[5] 楊張渭, 周定君, 任琦等. 微波干燥滅菌工藝在丸劑生產中的應用[J]. 中成藥, 2000, 22(7): 468~469

篇(6)

作者簡介:梁玉英(1968-),女,河北無極人,軍械工程學院電子與光學工程系,副教授;劉進(1968-),男,河北景縣人,軍械工程學院基礎部,副教授。(河北 石家莊 050003)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3年軍械工程學院教學研究立項課題(課題編號:JX1X1346)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3)32-0118-02

“微波工程基礎”是軍械工程學院(以下簡稱“我院”)電類專業重要的專業基礎課,該課程的教學效果對后續課程的學習乃至技術崗位任職能力至關重要。但是,隨著近年強化“寬打基礎”,各類基礎課和體能訓練課不斷增加,微波課程學時相應大幅度減少,再加上新裝備、新體制、新技術的復雜度呈指數規律上升,學員的崗位專業技能出現了令人焦慮的下滑趨勢。在新形勢下如何提高學員的崗位任職能力,成為擺在面前的重要課題。本文試圖通過改革考核模式帶動教學模式的全方位改革,從基于學習時間的考核模式改變成基于學習效率的考核模式,由基于知識的考核模式改革為基于能力的考核模式,最大限度地調動學員的積極主動性,達到培養學員知識、能力素質的目標要求。下面就從微波課程的考核過程、考核主體等方面的改革入手,研究提高學員綜合能力的途徑。

一、改革考核過程,提高知識能力

對學員知識、能力的培養貫穿于微波課程學習的全過程,因此考核模式也應體現全過程的學習狀況,而目前的考核機制并沒有充分體現出來。在微波課程的學習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之一是前期所學的基礎知識大多已經遺忘。事實上,前期的很多基礎課公認授課質量很高,學員當時的成績也不錯,為什么不能很好地為后續課程服務呢?關鍵問題在于對知識的掌握不牢,或者說所學的內容沒有內化為學員的知識和能力。因此,在微波課程的教學過程中,要以未來的任職崗位需求為導向,強化過程控制,提高過程考核的成績權重。

過程考核可以是隨堂口試、課后作業、小組討論、論文和閉卷考試等方式。在這一過程中,課后作業和閉卷考試在形式上已經過多年的實踐積累,相對比較成熟。下面就隨堂口試、小組討論和論文考核等方面進行研究。

1.隨堂口試

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能力都基于所掌握的知識。古希臘阿斯基洛斯曾說過,“記憶是智慧之母”。很難想象,一片空白的大腦里會出現什么發散思維。如何高效地掌握知識、戰勝遺忘,是考核的目的之一。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研究了人的遺忘規律,在1885年發表的研究成果定量地給出了人的遺忘曲線。他認為,人的遺忘在學習之后立即開始,遺忘速度由快變慢,前5天遺忘過半,5天到一個月的時間里遺忘很慢。因此,利用隨堂口試和及時的作業考核,可以驅動學員及時復習學習內容,挑戰遺忘過程。在現有的考核方式中,平時提問和作業也占有一定的比重,改革的重點是設計口試題目,規范成績管理。

2.小組討論

微波課程內容抽象、工程實踐性強,單純依靠課堂講授使學員獲得知識顯然是不夠的。因為課堂講授的思路由教員引導,學員處于相對被動的位置。要啟發學員主動學習,就要設計題目讓學員分小組自由討論,相互輔導、活躍思維。通過相互之間思想和信息的交流,他們的收獲會更大,因為主動參與的討論過程一定比被動的聽課過程更加專注。專注能夠保證大腦皮層興奮中心對作用于大腦的直觀材料產生最清晰的映像,而且這些直觀材料在大腦里形成的記憶最快、最深刻,保持得也最牢固。

討論的效果取決于討論題目的設計,這對教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討論題目應有一定深度,同時又是學員經過努力可以達到的。對于理論部分,可就某一重要知識模塊設計討論專題,而實驗部分則可根據某一難點設計情境進行討論。

3.論文考核

論文考核培養的是學員嚴密的思維推理能力和創新能力,是學員在把握整體內容的基礎上,對知識的有機整合和升華,應當在一個大的知識模塊結束之后進行。論文主題可以是該模塊內容的延伸思考,也可以是相關的不同模塊的對比分析和交叉應用,還可以是查閱相關論文后,對知識模塊應用的總結。

論文的內容既可宏觀,也可微觀,可以從一個問題拓展開來或深入下去。通過論文中充分的發散思維和深入挖掘,一定會大大提高學員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由于論文考核在綜合能力培養中的重要作用,它所占的分值應當比較高。論文成績給定應分步進行,從選題、主要內容、各部分標題、摘要、結論等各個階段分別進行考察和指導,切實提高學員的能力。論文考核要落實到實質操作上而非形式上,會大大增加教員的工作強度和工作難度,但學員的收獲和能力提升也將是顯著的。

在論文的把握上必須避免兩種應付差事的情況:第一,論文不能是所學內容的簡單羅列,那樣僅僅起到復習的作用而起不到啟發創新的作用。第二,要嚴防抄襲,雖然是在課下完成,沒有教員臨場監督,學員也要對自己的人格負責任。2012年底美國哈佛大學就嚴肅處理了一批學生,原因是在課下開卷考核中存在抄襲現象,國外名校的做法值得借鑒。

二、改革考核主體,培養綜合素質

在現有的考核模式中,考核成績分為兩部分:平時成績和課終考試成績。課終考試表現在一紙試卷上,根據標準答案客觀給定;平時成績由任課教員根據每位學員的課堂表現和作業情況給定。總之,考核的主體都是教員,學員處于被動的位置。在這樣的評價機制中,學員為了獲得好成績,就要迎合標準答案而機械記憶或遵循一定模式強化訓練,培養出的學員往往循規蹈矩,缺乏主動創新意識。

事實上,大學本科學員都是經過了十幾年的學校教育培養的成年人,他們完全有能力參與考核評價。特別是對諸如討論、口試,甚至是作業、論文等考核環節,他們都會有自己的看法和評價標準。特別是這個年齡的學生單純、敏感、自尊,他們極為注重個人形象,評價特別要做到恰如其分。因此,發動學員參與考核評價,能夠激發他們的主動學習熱情和對知識的掌控感。教員應把學員參與的考核評價環節分為自評、互評和綜合評價分別進行。

1.自評

考核過程的每一個環節,學員都可以參與自評。自評能夠使學員客觀地審視自己,既能看到自己成功的一面而更加自信,又會看到自己的不足而明確努力方向。自評的過程是學員自我反思、自我批評、自我主動成長的過程。

與單純的教員評價相比,自評具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優勢。第一,學員更認同。教員的評價可能會使他們自滿、自卑甚至抵觸,而自我評價不會有抵觸情緒,自卑也會化為自我教育的動力。第二,認識更深刻。教員評價時,學員只知結果,但對自己的問題未必有充分的認識,而自我評價中他們會更加細致、耐心、盡心盡力,他們對自己更負責任,對存在的問題和努力的方向認識更深刻。第三,評分更準確。一個教員對幾十位學員進行評價,對于有標準答案的考卷會是準確的,因此成為傳統考核的主要依據,但對學員能力素質的評價未必恰如其分,因為每位學員的性格特點不同,有的活潑外向,有的沉默寡言,自我表現能力不一樣,教員的評價未必十分準確。學員的自我認識應該更全面,將自評分數在總分中占據一定權重,會更科學、客觀。

2.互評

互評就是學員之間的互相評價。作為成年人,無論是從自尊還是尊重他人的角度,他們的評價都會盡可能公正客觀。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學員平時多進行自我充實。而且就一般的心理活動而言,參與評價他人的學員一定愿意表現出知識優勢、能力優勢、道德優勢,這恰恰促使他們進行自我培養,成為自己所希望的人。只要把積極主動性調動起來,就會充分挖掘出每一位學員的潛能,進行高效率的自我培養和教育。

學員之間的直接面對和相互評價,使他們既要公平公正,又要注意交流方式,可以很好地培養他們的表達能力、溝通能力、交往能力。同時,互評也是他們相互學習、相互教育、互相促進的過程,做到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

3.綜合評價

不準確的評價帶來的消極情緒,會削弱學員對成績的天然重視程度,進而削弱他們的努力熱情。因此,自評和互評應在教員的引導下進行,并切實占到一定的比例,隨著評價實施的不斷成熟,還可適當提高自評和互評在總成績中所占的比例。

提高學員的培養質量落到實處在于培養每一個個體。評價改革是為了避免個體被忽視、被批處理,盡可能使個體的發展和進步受到關注,因為人在被關注時會表現得更優秀。只有個性化思維得到發展,才能培養出高素質創新人才。

三、結束語

微波課程考核模式的改革,既要注重理論知識的掌握,又要重視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不能走向任何一個極端。如果只重視知識的考核,忽視能力的考核,就容易培養出高分低能的學員,他們難以迅速適應崗位要求。相反,如果只重動手能力的考核,忽略理論知識的考核,又會培養出技工型本科生,缺乏分析問題的能力,難以適應不斷發展的新技術的需求。如何把握好這個度,是對教員的考驗,需要教員不斷思考,謹慎實踐,及時修正。

參考文獻:

[1]周鑫,張國良, 陳勵華,等.“最優控制理論”課程考核模式改革的思路與實踐[J].中國電力教育,2012,(34).

[2]孟濤,王宇紅.開放模式下電工電子實驗考核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電力教育,2012,(1).

篇(7)

六端口技術最初應用于微波和毫米波測量以及網絡分析儀。1972年,美國國家標準局Hoer等人提出六端口電路的概念并將它用于微波網絡分析。他們利用定向耦合器和功率分配器等具有特殊性能的微波分支元件組成六端口電路,并將信號源和負載接入6個端口中的2個端口,結果發現通過測量4個輸出端口上的電壓幅度或功率,便可得到輸入信號的幅度和相位信息。這種電路結構簡單,造價低,同時還具有多功能、寬頻段、高精度、高速度和自動測量的優點。Engen從對稱性角度出發,給出了六端口系統最佳條件經驗準則,即要使六端口系統能準確地測量復反射系數,最好使3個用來確定反射系數的圓的圓心120°對稱地分布在反射系數平面上,且其矢徑在1~2之間。但由于定向耦合器很難實現寬帶的60°相移,所以六端口結構無法完全符合最佳條件經驗準則,但是只要近似符合經驗準則仍可以得到很高的測量精度。因此,可以在最佳條件經驗準則的指導下,運用定向耦合器、功率分配器等微波元器件組成不同的六端口結構,而其中最常見的形式就是由1個功率分配器和3個定向耦合器所構成Engen的準理想六端口電路。

1設計目的

六端口測量技術是根據矢量分析原理,采用幅度測量代替相位測量來測量復反射系數的幅度和相位。利用六端口測量技術可以精確測量反射系數的相位這一特點,將其應用于接收機,認為接收信號是發射信號的反射波,測量接收信號與發射信號的相位關系,進而得到接收信號所包含的回波或通信信息。

本課題來源于某橫向合作項目,主要任務是完成某測相接收機的射頻前端的整體設計。該微波前端既有一般直接變頻接收機的優點又改善了它的弱勢。第一,它的電路結構非常簡潔,不存在鏡頻干擾,也就避免使用昂貴的高性能的濾波器和鏡頻抑制混頻器。第二,六端口的隔離度很好,有效抑制了直接變頻時的本振泄露。第三,檢波輸出的基帶信號要通過差分運放電路處理,這有效的降低了由自混頻引起的直流偏置的干擾。

2 設計思路

文中設計了由一個mini公司的GP2X+型功分器和三個mini公司的QCS-722+型耦合器構成的六端口電路,采用平方率檢波器作檢波電路。原理如圖1所示。

易知,這種六端口結的理想S參數為

[S]=0 0 0 0 -j +j 0 0 0 0 +1 +j 0 0 0 0 +1 +j 0 0 0 0 -j -1-j +1 +1 -j 0 0+j +j +1 -1 0 0(1)

可知

bi=a1?s1i+a2?s2i,i=3,4,5,6(2)

而理想平方率檢波器的輸出與輸入信號成正比關系

Vi=K?|bi|2,i=3,4,5,6(3)

其中K為常數,設f1=f2,φ僅為兩輸入信號相位差,所以

于是,圖1所示的四個檢波器輸出具有如下關系

V5-V6=α?K?α2?cosφV4-V3=α?K?α2?sinφ(8)

這樣,高頻信號就轉換為基帶信號,又通過ADC被數字化后,再送到DSP信號處理單元。通過一些數字計算處理,就可以計算出兩路信號的相位差φ。

3 相關電路

文中設計了一個功分器和三個耦合器構成六端口,采用平方率檢波器作檢波電路。出于六端口電路的對稱性和測試結果的準確性考慮,由于左右輸入端微帶線形狀不同,借助于HFSS軟件仿真,求當電氣長度一樣時,兩輸入端微帶線物理長度分別應為多少。選用Rogers RO4003板材作為基板,其相對介電常數為3.55,厚度為0.508mm。如圖2所示。

文中功分器選用mini公司的GP2X+型號芯片,帶寬寬(2.8-7.2GHz)、體積小、幅度不平衡性優異(0.1dB)、相位不平衡性好(3°)。耦合器選用也是mini公司的QCS-722+型號芯片,頻率范圍4-7.2GHz,高功率,低不平衡性(0.2dB和2°),在體積和帶寬方面都居于行業領先。

4實物圖

經過加工后我們得到了實物,各端口采用SMA接頭連接,在匹配端接入匹配負載,使用矢量網絡分析儀進行測試。實物圖如圖3、圖4所示。

5結束語

端口5和3、端口6和4之間的相位差在一定頻率范圍內可以被認為是一常數,那么六端口對信號相位的影響可以通過數字校準來補償掉,這是對于提高精度是關鍵的一點,也是六端口技術的重要優勢。根據式(8)可以判斷出六端口本身對兩路輸入信號相位差的影響很小。因此證明可以采用這種六端口結進行信號相位差的測量。?笮

參考文獻

[1] 楊健,劉發林.六端口技術在雷達中的應用[J].雷達科學與技術,2005,3(2):71-76.

[2] 吳喬.Ka波段六端口直接變頻接收機前端及寬頻帶MMIC功放的設計:[碩士學位論文]. 成都:電子科技大學,2008.

[3] 王建輝.雷達頻綜模塊和中頻接收模塊的設計與實現:[碩士學位論文]. 成都:電子科技大學,2008 .

[4] 仝仲彬.基于六端口技術的直接變頻接收前端:[碩士學位論文]. 成都:電子科技大學,2008.

篇(8)

作者Reza Rezaiesarlak博士畢業于弗吉尼亞理工學院暨州立大學電氣與計算機工程系,現為摩托羅拉移動的高級射頻工程師。擁有微波、天線、射頻和通信系統7年以上工作經驗,微波與天線結構的電磁特性深厚的理論基礎和專業知識,在射頻和微波系統的設計、實施和調試方面經驗豐富。發表超過10篇會議論文/報告和14篇期刊論文。

篇(9)

學院2016年計劃招收博士研究生46名,實際招生人數以總部下達計劃為準。

二、報考條件

我院博士研究生只面向現役軍人招生,報考2016年博士研究生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1、品德優良,遵紀守法,立志獻身國防事業;未受過紀律處分。

2、軍隊在職干部按師(旅)級單位推薦、軍級單位政治部審批、軍區級單位政治部干部部門核準、總政治部干部部備案的程序進行審批,由師(旅)級單位干部部門開具介紹信。軍隊院校應屆碩士畢業生經所在院校政治機關審批同意。

3、身體健康,體能達標,年齡不超過40周歲(1976年9月1日以后出生)。

4、在職干部須獲得碩士學位,其中本院在職干部報考工學博士須有被SCI或EI收錄的以第一作者發表的學術論文;應屆碩士畢業生須完成學位論文初稿,在中文核心期刊(含錄用通知)或國際會議發表2篇以上學術論文。

5、有兩名與報考學科相關的高職人員推薦。

三、報名手續

考生持公民身份證和軍官證(學員證)于2015年9月20日至30日到學院教學實驗綜合樓研究生招生辦公室(1127室)報名,外地考生可函報。報名時應提交:

1、填制完畢的《2016年報考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登記表》和《報考軍隊院校研究生政治審查表》(9月1日后,院內考生可從學院研究生處網站下載;院外考生可來電索要)。

2、已獲碩士學位者,提交碩士課程成績單、碩士學位論文及評閱意見書復印件;應屆碩士畢業生提交碩士課程成績單、碩士學位論文初稿、已發表學術論文版權頁或錄用通知。

3、碩士學歷、學位證書原件及復印件(應屆生于獲得證書后補交)。

4、檔案所在師(旅)級單位干部部門同意報考的證明信。

5、一寸正面半身免冠照片3張,報名費300元。

上述手續齊備,審查合格者發放準考通知,考生可于10月9日到研招辦領取《準考證》。

四、考試安排

博士研究生入學考試總分值為600分,包括六項內容:英語筆試、數學筆試、科研學術成果計分、碩士學位論文評分、專業綜合面試、綜合素質面試,每項內容滿分100分。

考試時間擬定于2015年10月11至12日,考試地點和具體安排詳見《準考證》。

五、其他

1、考生可于2015年11月初查詢錄取情況,入學時間為2016年3月份(詳見通知書)。

2、我院提供部分往年考試試題,考生可登錄學院研究生處網站下載。

六、聯系方式

聯系人:譚繼帥(參謀) 手機:13831189507座機:0311-87992123(地);0221-92123(軍)

E-mail:tanjishuai@126.com 通信地址:河北省石家莊市和平西路97號研究生招生辦公室(050003)

招生專業目錄

專業代碼、名稱及研究方向

導師

專業綜合(面試)

數學(筆試)

080200機械工程

01機械性能檢測與診斷

張英堂

測試技術與信號處理

矩陣理論

02地面運載平臺維修理論與技術

張培林

狀態監測與智能診斷技術

03機械振動與沖擊防護

白鴻柏

振動理論

04機電液集成系統控制技術

何忠波

車輛工程

05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

倪新華

斷裂力學

080300光學工程

01軍用光電系統設計與應用

劉秉琦

陳志斌

應用光學、物理光學、光電測試技術

矩陣理論

02激光技術

沈學舉

激光原理及應用

03光學信息安全

光學信息技術原理與應用、光學信息安全

04微納光學

汪岳峰

光電子技術

080402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

01測試性設計與分析

黃考利

測試技術

矩陣理論

02精密儀器與微系統

王廣龍

03裝備狀態監測與故障預測

李洪儒

測試與診斷技術

矩陣理論或應用數理統計

04網絡安全技術

王  韜

計算機網絡

081100控制科學與工程

01裝備測試與故障診斷

尚朝軒

測試與診斷

矩陣理論或應用數理統計

02火力與指揮控制理論及應用

全厚德

孫世宇

數字信號處理

矩陣理論

03武器系統建模與仿真

朱元昌

系統仿真

04電子裝備自動測試、故障診斷及可靠性

蔡金燕

測試與診斷

05目標識別與信息處理技術

王春平

圖像工程

06精確制導理論與技術

楊鎖昌

精確制導、控制與仿真技術

07無人機數據鏈抗干擾技術

陳自力

線性系統理論、數字信號處理

08目標探測與識別

馬彥恒

數字信號處理、現代控制理論

09飛行器控制

齊曉慧

線性系統理論

10無人機協同控制

李小民

現代飛行控制理論、導航控制技術

11無人機信息處理與傳輸技術

王長龍

數字信號處理

12非線性系統的穩定性與控制

徐  瑞

動力系統的穩定性理論

082600兵器科學與技術

01裝備輕量化技術

鄭  堅

火炮與自動武器原理、材料學

應用數理統計

02兵器試驗理論與技術

秦俊奇

火炮專業相關理論

矩陣理論

03裝備維修理論與技術

陶鳳和

火炮與自動武器原理、現代機械測試技術

04兵器性能檢測與診斷技術

房立清

機械裝備故障診斷與預測、武器系統裝備知識

應用數理統計

馮廣斌

火炮與自動武器原理、工程信號處理、現代機械測試技術

矩陣理論

05兵器結構動力學理論與應用

王瑞林

槍炮設計原理、振動理論、電磁場理論

06武器系統仿真與虛擬樣機技術

馬吉勝

振動理論、動力學仿真

07彈道學理論及應用

宋衛東

彈道學理論、制導理論與技術

08彈道修正理論與技術

彈道學、自動控制與導彈設計理論

矩陣理論或應用數理統計

09兵器性能檢測與故障診斷

唐力偉

振動理論

10兵器新材料技術

王建江

材料學

應用數理統計

11彈藥系統設計與試驗評估

高欣寶

系統仿真技術及其在信息化彈藥工程中的應用

矩陣理論

羅興柏

爆炸及其防護技術在彈藥保障中的應用

12彈藥保障與安全技術

安振濤

炸藥理論、彈藥保障及安全風險評估

穆希輝

彈藥保障

矩陣理論或應用數理統計

13信息感知與控制技術

齊杏林

彈藥引信論證、設計、試驗及評估理論與技術

14防護材料與特種能源技術

杜仕國

防護材料與特種能源技術及其在彈藥工程中的應用

矩陣理論

15電磁發射理論與技術

雷  彬

電磁場理論、測試技術

16武器系統建模與仿真

蘇群星

武器系統仿真與模擬器設計

17紅外圖像末制導技術

高  敏

彈道學、自動控制與導彈設計理論

矩陣理論或應用數理統計

18裝備維修保障理論與技術

賈希勝

石  全

康建設

趙建民

可靠性、維修性、維修工程

應用數理統計

朱小冬

可靠性、維修性、維修工程、建模與仿真

矩陣理論或應用數理統計

19裝備維修性理論與應用

郝建平

可靠性、維修性、維修工程、虛擬仿真

20電磁防護理論與技術

劉尚合

魏光輝

電磁場理論、微波與天線

矩陣理論

王慶國

大學物理、有機化學、固體物理、電磁場理論

譚志良

電子技術基礎、通信原理、微波與天線

21脈沖電磁場測試技術

朱長青

電路分析、電磁場理論和微波技術、數電模電

110900軍事裝備學

01裝備保障信息化

盧  昱

網絡信息安全保障

軍事運籌學

02裝備保障理論與應用

石  全

軍事裝備學、戰役基本理論

應用數理統計或軍事運籌學

于永利

可靠性、維修性、維修工程、建模與仿真

軍事運籌學

柏彥奇

篇(10)

采用類比方式優化學習效果移動通信課程內容更新快,基本理論和關鍵技術理解難度大,但是該課程和前期的通信原理等課程內容銜接緊密,很多內容有相似性.在教學過程中,以前期課程的知識點為例進行類比,加強課程內容的融合.在講解TD一SCDMA同步過程等具體系統知識點時,以教師為基站,以學生為終端進行上下行同步過程的講解.在進行移動通信呼叫流程和物理層過程講解中,以學生日常撥打手機和被叫等過程為例進行現場講解,同時結合手機終端和系統基站的具體結構進行類比和實例分析.

上一篇: 安全科技概論論文 下一篇: 輕化工程論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一区 | 亚洲国产有限公司 | 在线欧美日韩乱码中文电影 | 亚洲va不卡在线看 | 亚洲欧美中文在线视频 | 欧美v亚洲v中文v日韩v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