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18 17:06:56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醫療市場分析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一、全球電子醫療器械市場概況
1.市場現狀與特征
(1)市場現狀。2007年全球電子醫療器械市場保持兩位數的高速增長,同比增長13.3%。全年市場份額達到920.6億美元。隨著對電子醫療產品應用的普及,電子醫療器械在醫療器械整體市場中所占比重進一步增加,達到47%。
(2)市場特征。美國占全球市場主導地位,美國經濟發達、科技領先,電子醫療器械市場發展最早最成熟,在全球電子醫療器械市場所占比重也最大,在全球電子醫療器械市場中所占比重2007年達到45.5%。歐洲和日本市場緊隨其后分別占全球市場的25.4%和12.9%。美國、歐洲、日本這三個發達國家和地區共占全球電子醫療器械市場的83.9%,處于絕對領先地位。亞太地區增速最快,雖然美國、歐洲、日本占據全球電子醫療器械市場的絕大部分份額,但是亞太(除日本)卻是增長速度最快的地區。2007年亞太(除日本)地區電子醫療器械市場同比增長18.7%,超過全球市場13.3%的增長速度。
2.主要國家和地區發展概況
美國、歐洲和日本是全球電子醫療器械市場中最為重要的幾個國家和地區。美國是全球電子醫療器械市場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近年來一直保持穩定的增長,2007年美國市場規模達到419.3億美元,占全球市場的45.5%。2007年美國市場同比增長11.7%,連續4年增速保持在兩位數,近年來,美國企業不斷加大對研發的支持力度,使得美國在電子醫療器械領域始終處于領先水平。美國市場的穩定高速增長帶動了全球電子醫療器械市場的快速發展,歐洲電子醫療器械市場主要由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等幾個發達國家組成,2007年歐洲電子醫療器械市場規模達到234.1億美元,同比增長14.9%。由于歐洲人口老齡化現象越來越明顯,老年病人醫療設備市場將不斷擴大,包括主要是電子醫療設備的各種治療設備及病情監控設備。2007年日本電子醫療器械市場規模達到 118.6億美元,占全球市場總額的12.9%,日本的經濟發達,人口基數較大,使日本成為全球僅次于美國的電子醫療器械市場規模第二大國家,近幾年來日本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增速也都保持在兩位數。
二、中國電子醫療器械市場概述
1.市場現狀
由于中國經濟持續高速發展以及醫院信息化進程加快,中國電子醫療器械市場規模繼續加速增長。2007年中國電子醫療器械市場規模達到243.2億元人民幣,市場保持強勁增長勢頭,同比增速為16.3%,超過了全球市場13.3%的同比增長率。
2.市場結構分析
(1)產品類型結構分析。電子醫療器械按物理原理進行分類,可分為:醫用電子儀器設備、醫用超聲儀器設備、醫用激光儀器設備、醫用生化分析儀器、醫用射頻與核磁儀器設備等。其中醫用電子儀器設備占有超過50%的市場份額,2007年市場規模為126.8億元人民幣。
(2)市場層級結構分析。中國一二級市場(北京、上海、廣州,以及主要省會城市)電子醫療器械普及度高,主要采購需求來自產品更新換代,市場增長平穩,而增長最為突出的是五六級市場(行政區劃的縣級與鄉鎮市場),2007年同比增速為24.6%。得益于2007年初啟動的醫療體制改革,政府加大了對基礎公共衛生網絡,尤其是縣級、鄉鎮級醫院和衛生院的投入,給醫療器械市場注入了活力,五六級電子醫療器械市場在整體市場中的份額不斷擴大,由2005年的10.7%達到2007年的12.0%,增長率居于各級市場之首。
三、2008年~2010 年中國電子醫療器械市場預測
電子儀器市場是中國電子醫療器械市場最重要的組成部分,2007 年醫用電子儀器占有市場總額的一半以上。醫用電子儀器應用廣泛,市場廣闊,2007年同比增長14.4%。預計在未來三年,醫用電子儀器市場將繼續保持增長,增速將保持在15%左右。
【中圖分類號】R-1【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02-0247-01
1 我國藥品市場上的管理制度
藥品是一種特殊的商品,管理制的法律與法規國家、國務院發改委、醫藥衛生部、各藥品監管部門出臺了一系列有關藥品管理制的法律法規,主要有以下:
1.1 綜合規范藥品管理制的法律法規,如《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實施條例》等。
1.2 分環節具體規范藥品管制的法律法規,如《藥品監督行政處罰程序》、《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藥品注冊管理辦法》、《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
1.3 分散在其他法律法規中有關藥品管制的法律法規條文,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等。
2 管理機構及職責
中央藥品管理制機構主要包括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衛生部、發改委、國務院、中醫藥管理局等,國家醫藥食品監督管理局承擔并對藥品的生產、研究、流通使用進行行政監督和技術監督的職能。國家、國務院承擔著制度有關藥品的管理制度的法律法規,衛生部的職責是主要研究衛生工作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研究衛生事業發展規劃和戰略目標制定技術規范和衛生標準并監督。藥品的管理在藥品生產開發和流通的過程中包括市場準入管理制,質量管理制,價格管理制,流通秩序管理制。
2.1 市場準入是指新企業進入特定產業(或市場)。
2.2 質量管理藥品質量直接關系到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所以必須加強對藥品的質量管理。
2.3 價格管制,觀我國藥品市場競爭性對藥品的價格不能全以市場進行調整,必須對藥品價格實行國家政府管理制,維護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2.4 流通秩序管制,我國的藥品一般都由廠家、商再到醫院最后到消費者。
3 我國藥品市場混亂剖析
制造偽劣假冒不止,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打擊查處多起制售假冒偽劣產品,反應了我國藥品監管部門在深入的打擊制列品的專項斗爭,但還存在著一些不法分子制造假劣藥品和無證經營等廠家,未按國家要求生產,導致事故反復發生。
4 完善我國藥品市場政策
4.1 完善的藥品市場信用相關法律法規體系是實現依法行政公平公正執法建立晚上的信用法律法規,制訂了信用信息公開保護法律法規用法律法規形式杜絕欺詐懲罰不良動機的投機商。
4.2 藥品流通完善在確保藥品流通安全性的情況下,必須提高藥品市場透明度,推進藥品標準規范化,大力發展醫藥連鎖營銷方式保證安全用藥,保證藥品的質量,減輕消費者負擔,維護正常的藥品流通。
5 我國醫療市場現象成因分析
信息不對稱是醫療市場的重要特征。由于醫療技術獨有的專業性和復雜性,使得醫療服務的供給方代表——醫生具有獨特的優勢地位。與患者相比,醫生對疾病嚴重程度,治療手段的有效性、醫療服務的適度性等更為了解,實際成為需求方人角色。而患者則具有“無知性”的特點,且其信息搜索成本高,不可能通過市場的力量評價和監督所接受的醫療服務的數量和質量,這勢必導致醫生為了個人利益而產生機會主義行為的激勵,從而引發道德風險。而在當前按服務付費的制度下,醫生往往利用其信息優勢,對患者進行過度檢查、過度用藥、過度治療等,以獲得更高的收入。這些行為顯然都是基于醫生的利己動機做出而又與患者利益不符的,所以信息不對稱導致道德風險是醫療市場現象出現的重要原因。
壟斷性是醫療市場的另一個重要特征。我國醫療系統90%以上都是國有醫院,國家行政事業的單位的基本醫療定點也都在國有醫院,所以國有醫院具有天然壟斷條件。而且由于醫療產品缺乏價格彈性,醫院提高醫療產品的數量和價格,并不會失去消費人群,這進一步加重了供給方醫院的壟斷性。不僅如此,我國醫療市場還存在較為嚴重的區域壟斷問題,各級政府掌握著醫療市場的各種主要資源,如用地的審批、醫療設備的引進,醫療資金的分配等。在地方保護主義思想指引下,他們用這些資源來設租,人為地設置障礙和門檻,扶持本地的體制內醫院,排斥外地醫院,最終導致病人不能合理分流,醫療服務區域間的競爭不足和醫療資源配置失調。我國醫療市場的行業壟斷和區域壟斷的雙壟斷性,為醫療市場提供了外在條件。
醫療體制市場化改革以后,各類醫療機構包括公立醫院逐步被推向市場,成為獨立經營獨立核算的市場主體。與此同時,政府對醫療衛生事業的投入比量逐年下降。目前,政府預算撥款和專項補助兩項合計占綜合性醫院收入的比量不到10%,政府為了補償對醫院財政補貼的減少,開始允許醫療機構通過藥品經營的差價以及高科技診療項目收費來獲得經濟補償,即所謂的“以藥養醫”。這種醫療機構價格補償機制使得醫院收入更多來自于藥品的差價收入和檢查費用,而醫生的個人收入由于醫院的經濟效益直接掛鉤,在目前我國主要實行后付費的付費制度下,必然導致醫生“開大處方”、“用高價藥”來提高醫院經濟效益從而提高個人收入的誘導需求行為。
6 結語
在某些醫療發達的省份,醫療衛生機構密度過高,遠遠超出當地人們的實際需求。且其中大部分省份為經濟發達省份,在競爭壓力下,他們為了滿足自己的收入需要,只能選擇利用自己在醫療信息上的優勢,誘導病人的醫療需求,創造消費。因此,早日打破這種醫療資源分配嚴重不均的狀態,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促進和諧社會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價值。
參考文獻
[1] 何靜.藥品市場的政府監管與有效市場的建立〔J〕集團經濟研究2006(15)
[2] 楊立人.邱仲琴,藥品市場價格研究〔J〕價格與市場2004(6)
隨著醫療體制改革市場化進程的推進,各類醫療機構逐漸走向了自負盈虧的經營道路,另外,病人權利意識的提高,醫療服務的多元化,醫院所在區域的分布和病源的經濟狀況的區別,以及國家公共衛生支出提高所帶來的國民衛生意識的提高,都使得各級醫療機構需要為病人服務的同時,不斷開拓醫療市場。
一、醫院醫療市場營銷管理現狀分析
醫院醫療市場營銷的任務,就是為了促進醫院目標的實現而調節需求的水平、時機和性質。當前醫療市場已經進入了買方市場,但是醫院醫療市場的理念還并未在醫療行業樹立起來。綜合分析醫院醫療市場營銷目前存在的問題主要有:
1.缺乏現代醫療市場意識
與其他市場不同的是,醫療市場并不是消費者愿意主動進行消費,而是在有診治需要或必要的時候才會產生市場。因此醫院一般不愿意進行市場調查,預測并重視和實現潛在消費者的現實需求以及潛在需求。另外醫療市場有一定的地域限制,在同一個地域,醫療條件越好的醫院,很可能越有市場,這一是因為優質醫療資源過度集中,另外就是醫療消費是一種剛性需求,而且隨著國民對醫療衛生的重視,這種需求只會越來越大。因此,醫院往往并沒有憂患意識,對醫療市場的開拓不積極。
2.醫院沒有明確的目標市場
對于醫療市場,每一個病人群,每一個消費能力群都是一個細分市場,這種服務不是對醫療服務產品進行分類,而是對需求各異的病人進行分類。而現實中醫院往往以自身所提供的醫療服務產品作為驅動,對市場進行劃分,小醫院將服務目標針對所有患者群體,大醫院對患者來者不拒。因此醫院逐步走向綜合化,但是其醫療服務能力,治療水平可能未得到提高,其結果就是最終失去部分患者。
3.營銷策略出現問題
常見的手段就是平面廣告滿地轟,做電視廣告,甚至是虛假廣告。如何提高廣告營銷成功率,并未受到醫院的重視。有些醫院根本就沒有相關的醫院營銷部門和相關的市場策劃活動,導致整個醫院營銷都比較盲目,既沒有明確的市場定位,也沒有明確的客戶群體。
二、醫院醫療市場營銷創新
1.樹立全員營銷和口碑營銷的觀念
全員營銷服務是通過每一位員工來實現的,其實現的結果又直接關系到每位員工的利益,因此全員營銷有助于培養和深化干部員工的營銷觀念。全員營銷要做到三級:新員工培訓,院內交流,以及市場專題會。以十堰太和醫院為例,該院每年年初都要召開醫療市場拓展專題會議,所有院領導、臨床醫技科室和行政后勤科室中層以上干部必須參加,分管副院長、職能部門和臨床科室主任代表都要作專題發言,從不同的角度總結和介紹上年度市場拓展工作經驗,查找不足,最后院長布置醫療市場任務,同時,該院的公關部及時通報市場動態和市場拓展工作存在的問題以及應對的方法。通過這種全體員工被動員的方式,積極挖掘內部潛力,提高其醫療市場份額十分有效。
口碑傳播是一個被消費者經常使用且深得消費者信任的信息渠道。醫療市場的特殊性在于其有一定得地域限制,因為除了臨時暫住的人口,其主要目標客戶群都在當地。這種市場非常適合運用全員營銷和口碑營銷手段。據統計在醫療市場上,有47%的消費者會通過親朋好友介紹獲得相關信息。可以說,口碑營銷的理論基礎——“250法則”在醫療市場上得到了充分驗證。而且客戶的口碑是在給醫院免費做廣告,并且這種廣告的可信度和信息量要遠遠大于媒體的宣傳。對于醫院而言,應通過多種手段,通過優質服務,獲取客戶對醫院的有真實的內容的口碑價值。在實踐中,應積極運用醫院的各種關系,他們都是進行口碑營銷的載體,如醫院內部職工,醫院投資者,政府,社團,專家,社區關系(包括公安、消防等)還有醫院設計單位,施工單位,裝修單位,配套單位等。如此龐大的關系群里,人員眾多,通過250法則讓可以讓更多的患者了解醫院的優勢所在,成倍增加了潛在客戶群數量。 2.細分醫療市場
醫療服務呈現多樣化,根本原因就在于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醫療市場客觀存在需求差異性。常見的影響醫院消費者需求的因素可以概括為四大類:即地理因素、年齡因素、消費者消費水平和購買行為因素。一是按地理因素劃分市場,即按照社區位置,交通等因素劃分,顯然這種細分對于醫療條件較好的醫院并無多大意義,但其對于社區醫院,衛生所,農村醫療服務站特別有效。二是按病人年齡、性別人群因素細分醫院市場。如老年人市場、婦女兒童市場和青壯年勞動人群市場等。三是按病人消費水平因素細分醫院市場。這是最難劃分的市場,因為醫療消費是剛性消費,一般以醫療服務質量為準,可以分為高檔、中檔和低檔市場。(四)按購買行為因素細分醫院市場。如根據利用動機把市場細分為體檢市場、美容市場、預防市場、醫療市場等;根據追求利益把市場細分為急診市場、便民門診市場、專家門診市場;根據利用者情況將市場細分為利用者市場、曾利用者市場、潛在利用者市場;根據消費者對醫療服務產品的偏愛程度可將市場細分為忠誠病人市場、中等偏愛病人市場、偏愛移情病人市場、無偏愛病人市場等。將醫療市場進行細分后,醫院就可以結合自身的醫療條件,發展狀況,地理位置等多種因素進行目標市場定位,并有針對性的進行醫療市場宣傳,提高專項服務知名度,占領細分市場。
3.切合國家醫療衛生管理制度,積極發展社區和農村醫療服務
隨著國家對公共衛生的重視,衛生公共支出逐年在提高。而和諧社會理念的逐漸深入人心,國家在醫療衛生管理方面越來越注重全民化,因此醫院應把握這一政策導向,積極開拓醫療市場。一是基本醫療保障市場,該市場包括城鎮職工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和農村合作醫療人群,政策覆蓋面廣,就醫需求量大,是醫院市場拓展工作的重中之重。首先要擴大醫院的定點范圍,吸引更多患者就診。定點醫院可以在醫療費用報銷,質量服務方面為患者提供保證;如太和醫院,通過發展定點醫院病人持醫保卡可以在醫院直接刷卡結賬,同時在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實施后,醫院計算機中心根據各縣政策編制了院內結算程序,解決了合作醫療病人和周邊省(區)病人出院靠手工結算的難題,極大的方便了參保患者在我院就醫。二是商業保險市場。商業保險市場是保險業發展的必然要求,醫院為商業保險市場提供服務,有利于客戶在醫院體驗到方便、快捷的服務并得到真實的體檢結果。對于商業保險的客戶,在保前體檢和住院,門診資料的查閱、復印工作,體檢和病歷資料及其歸檔應以高標準進行,這一方面可以喝保險公司,財險公司建立良好的關系,另一方面也做到了對客戶負責。三是基層醫院(社區)市場。隨著我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小病到社區,大病到醫院的就醫理念正在逐步為群眾所接受,基層醫院和社區成為病人就醫的首選,同時也是決定病人轉往哪家醫院的關鍵所在。為了拓展這一市場,醫院有必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開展同城市社區的雙向轉診工作,并可以同時采取大型義診和小型坐診的方式,安排醫務人員定期到社區開展義診、幫扶活動,鞏固同社區衛生服務站的合作關系。通過這種雙向轉診措施,即不延誤患者病情,又可以有效化解社區醫院的醫患關系矛盾,提升患者對醫院的認同感。二是開展下鄉活動。醫院應該有良好的口碑和深厚的群眾基礎,因此廣大農村市場不應被醫院所忽略。醫院可以安排本地籍的行管、后勤、臨床、醫技科室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對口聯系家鄉的醫療單位,以太和醫院的管理理念和醫療技術,幫助和扶持家鄉醫療單位提高醫療技術和管理水平,改善家鄉的醫療條件。這既達到了全員營銷的目的,又提升了醫院口碑。
現代醫院經營者面對醫療市場的逐步開放、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和中國加入WTO后,全球一體化的市場經濟局面。醫院之間的競爭必然會越來越激烈,因此醫院的經營和管理必須適應市場,適應國家的衛生經濟管理理念,并積極開拓市場,提升醫院的服務質量和效益。
參考文獻
[1]孫忠河,潘淮寧,馬振華,南京市屬三級醫院所處的多元化醫療市場環境及發展前景思考[J].中國醫院管理,2009,29(3):28-29
[2]肖俊輝,對我國醫院服務營銷現狀的思考[J].中國衛生經濟,2007,26(5):47-49
[3]黃海,醫院市場營銷與品牌塑造[J].醫院院長論壇,2009(2):16-18
市場意識也稱市場營銷觀念,它是以患者為中心的經營觀念。這種新的醫院經營思想認為,醫院在新的形勢下,要善于了解和滿足患者的需要,根據患者需要,提供良好的醫療服務。現代醫院市場意識是一種現代的經營觀念,它同以往的經營觀念比較,是一種革命性的演變。在這種觀念指導下,醫院特別重視市場調查、預測,特別注意如何適應和開拓患者現實需求和潛在需求,組織醫院的整體經營活動。然而,我國現有的醫院無論是在觀念上還是在組織上均缺乏現代醫院市場意識。尤其是醫院經營者,他們缺少的不是知識,不是技能,而是戰略思維、戰略意識和戰略管理能力,確切地說就是缺乏一種市場意識。不少醫院的經營者往往只重眼前,忽視長遠,只重戰術,忽視戰略,只關注眼前的經濟利益,而對醫院的發展市場、戰略定位、戰略目標很少思考和研究,因而在醫院發展決策上帶有較大的盲目性和感彩,這正是不少醫院發展不快的重要原因。這種現狀是有歷史原因的,幾十年來醫院一直是承擔一項福利職能的社會公益事業的醫療機構,是人們心目中救死扶傷的神圣殿堂,是不以營利為目的的,不能與賺錢扯上關系。醫院靠“計劃”來安排醫療消費和進行醫院補償,不僅未能有效地配置醫療資源,反而形成醫療資源的過度浪費和基本醫療服務得不到保障這兩種情況同時并存。醫院補償機制的惡性循環,導致了醫療費用的非理性攀升現象。醫院主要考慮的是社會效益,因此就不講效率,不計成本,靠政府、等政策、要撥款來維持醫院的運行。醫院就成為“坐堂醫”,讓上門“求醫”的患者排隊坐等就醫,不管不顧就醫患者的需求發生了何種變化,致使有的醫院發展緩慢甚至停滯不前。所以醫院普遍缺乏市場意識和競爭意識,觀念之陳舊,管理之低下,服務質量之差,己遠遠不能適應競爭的、變化的醫療市場需求。
二、醫院目標市場不準確
醫院市場細分是指根據醫療市場中不同病人的需求特點、消費行為和消費習慣等不同特征,按一定的標準,把市場分割為具有類似的不同的病人群。其中,每一個病人群就是一個子市場,或稱為一個細分市場,每一個細分市場都是由類似需求傾向的病人構成,實際上是一種求大同存小異的市場分類方法。它不是對醫療服務產品進行分類,而是對需求各異的病人進行分類。任何醫院和任何醫療服務產品,都滿足不了所有病人群的全部需求。目前的問題是,有些醫院并沒有認識到這一點,他們根本不考慮市場細分的問題,更談不上科學地細分市場,只是盲目地認為自己的醫院可以滿足患者的所有需求,對上門患者來者不拒;有些中小型醫院資金有限,技術落后,在整體市場或較大的細分市場上缺乏競爭能力,卻不懂得揚長避短,在較小的力所能及的細分市場中推出相應的醫療服務項目或專長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執意來瓜分整體市場這塊大蛋糕;有的醫院細分市場缺乏穩定性,做了市場細分后在很短的一段時間內就加以調整,將眼光投向其他市場。受醫院自身條件的限制,醫院只有在對病人群進行細分的基礎上,才能找到適合本醫院特長的服務對象,才能滿足病人的需求。市場細分并不意味著把一個醫療大市場加以分解,實際上它是一個聚集的過程,就是把對某種醫療服務最易做出反應的病人集合成群。聚集的過程可以依據各種變量連續進行細分,直到鑒別出規模足以實現醫院利潤的千個病人群。醫院市場細分作為一種策略,蘊含著這樣的思路:醫院不是滿足于在整體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而是追求在較小的細分市場中占有較大的市場份額。這樣一種價值取向,不僅對三級醫院開發市場具有重要意義,對于一、二級醫院的生存和發展也十分重要。
所謂市場細分,主要是指企業在選中目標市場的情況下,遵從市場特點開展市場營銷活動的主要依據。傳統市場細分理論,主要是根據市場當中消費者的需求情況,了解消費者的特性,對消費者的消費偏好進行類別劃分,最終明確具體的目標市場。醫療器械產品的主要營銷對象是醫院以及對醫療衛生有需求的個體,這些器械多在專業醫護人員的指導下使用。因此,個體消費者本身所具備的選擇權利較小,醫護人員反而成為決定醫療器械銷售情況的主體。本文調查了解醫護人員在醫療器械方面的需求特點,引入市場細分理論,討論醫療器械類產品的市場營銷活動。
一、市場細分概述
企業將會根據自身所具備的營銷條件以及營銷管理意圖,在遵從消費者需求特征的情況下,將消費者特征作為變量,劃分為不同需求的客戶群體類別。而在完成市場細分以后,企業能夠明確同一類別的產品在相同的細分市場當中所存在的共性情況,也能夠明確不同細分市場當中產品所存在的差異性[1]。起初,人們開展市場營銷主要是為了更加細致地了解顧客需求情況,只有了解顧客需求,才能夠從顧客的角度提升產品競爭力,從而提升產品的利潤空間。但在進入到20世紀70年代以后,能源危機已經成為資本市場所面臨的主要問題,社會各個階層的收入分配呈現出明顯不均衡的狀態,人們更加關注產品所具備的性價比。如果細分市場過度,反而會促使企業花費的營銷成本更多,從而壓縮產品的利潤空間[2]。在這種情況下,反對細分化的理論逐漸衍生出來。在營銷領域,學者們認為需要根據產品的實際情況適度細分市場,并且針對已經存在的過度細分行為進行校正。該種思想促使市場細分理論具備更加豐富的內涵,也使其處于不斷完善狀態,具備更強的市場操作性。進入到20世紀90年代以后,營銷活動呈現出全球化的發展趨勢,細分理論被賦予新的內涵,其需要識別全球各地消費者的共同需求,從而制定出合理的市場營銷策略,以便于降低營銷成本和拓展市場空間[3]。此外,在理解全球營銷的情況下,應明確市場細分并不是單純地為了滿足消費者當前所具備的消費需求,而是要挖掘消費者潛在的消費需求,從而引導消費者產生新的消費文化。
二、醫療器械類產品的市場細分依據與標準
醫療器械類產品不同于市場上其他類型的產品,市場細分標準主要遵從醫院的規模等級、醫院的屬性、專家學會的基本情況以及醫院本身的收費標準。從醫院的規模等級來看,醫院目前主要被劃分為一級、二級、三級醫院,其中不同的層級又被細分為甲乙兩個等級。而三級醫院屬于整體規模較大的醫院,該類型醫院不僅床位很多,前來就診的患者較多,且醫護人員的專業素養也較高。該類型醫院雖然市場容量大,但面對的市場競爭局面更加激烈,受到政府相關部門的嚴格管控。通常情況下,三級醫院的醫保費用處于超標狀態。而二級醫院在規模上不如三級醫院,其床位數量在300—1000張左右,醫療水平相對比較弱,市場容量介于一級醫院和三級醫院之間,所具備的市場競爭實力也相對軟弱。一級醫院多是社區醫院,其規模小,且床位也比較少,醫護人員的專業水平差異性較大,前來就診的患者多是簡單且常見的醫學病癥,其在市場當中競爭力非常低。從醫院的屬性來看,醫院可以被劃分為中醫院和西醫院,中醫藥主要呈現出在醫療保健方面的優勢,而西醫院則更注重采用各種醫療設備來對患者進行診療,從而及時迎合醫療衛生發展趨勢,不斷創新診療手段。部分醫院當中也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方式對患者展開治療。西醫診療手段中主要以手術的方式來幫助患者恢復健康,而市場當中需要手術的患者也非常多。中醫院當中主要是利用中藥材來完成診療活動,必要時候借助部分西醫手段。中醫患者主要包含慢性創面患者群體和開放性創面患者群體,該部分患者的主要需求是殺菌類產品以及創面愈合產品。從專家學會來講,專家學會本身也可以被劃分為諸多類型,主要包含了中西醫學、西醫學、中醫學等多個體系,其中西醫專家學會主要代表的是西醫方面的國際水平,很多醫學專家都具備留學的經歷。而處于該體系當中的專家會在開展西醫活動過程中迎合西醫發展的潮流趨勢,不斷創新西醫治療手段并沿用新的西醫技術,所使用的西醫產品也更容易讓人接受。西醫體系當中的專家注重學術交流,在世界各地開展學術交流活動,該種學術交流方式成為學術推廣的重點途徑。而處于中醫體系的專家們則主要借鑒中醫傳統理論,根據中醫特點開展部分西醫無法解決的醫學活動,中醫體系專家的該種醫學活動方式將傳統醫學作為基礎,又融入了現代醫學技術,促使中醫學得到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中醫學專業也注重開放性創面診療工作,并借助中醫理論獲得獨特優勢。在組建學術團體的情況下,中醫學專家也定期舉辦學術交流活動,還參與到國際交流活動當中,促使中醫學逐漸走向世界。中西醫結合體系當中的專家中,大部分專家本身具備西醫的教育背景,但又后續學習了中醫理論知識,在開展醫學活動期間,其將西醫作為主要知識理論,并參考中醫學理論內容,雙向解決比較困難的醫學病癥。從費用的角度來分析,不同醫院在藥品和醫療器械方面的收費標準都不同,如果根據醫院所制定的標準來收費,則在進行醫療服務項目申報期間將會遭遇諸多困難,且審核周期也相對較長。
三、醫療器械類產品在醫院方面的市場細分現狀分析
根據市場細分理論中關于市場細分標準的解釋,需要對醫療器械進行市場細分,按照醫院的屬性,可以將醫療器械產品劃分為不同的細分市場,具體劃分情況如表1所示。從表1中的信息可知,三級醫院未解決這個組別中細分市場規模最大,而一級醫院解決收費這個組別的細分市場規模則最小,其他的組別所細分的市場規模則處于兩者之間。四、醫療器械類產品對市場細分理論的具體應用例如,某小型醫療器械生產公司組建產品研發團隊,但因為團隊內的人數較少,所以研發出的產品類別有限,該公司在產品銷售方面所覆蓋的市場范圍相對較小,主要的銷售方式是銷售,因此需要投入的銷售資金也相對較少。但為了能夠進一步推廣公司的醫療器械產品,需要遵從公司在學術推廣方面的能力,了解公司具備的市場覆蓋狀況,并結合公司的資金實力情況開展與其他的醫學委員會的合作關系。為此,該醫療器械生產公司開始與某世界中醫聯合外科委員會達成學術合作關系,該委員會雖然自身面積比較小,但也意味著在開辦學術活動的時候不需要醫療器械生產公司花費過多的資金,能夠滿足公司在資金方面的要求。委員會的專家對該公司生產的醫療器械產品進行分析,認為該公司可以逐漸將自身的產品滲透到醫院市場當中。考慮到中國有很多一級醫院還無法完全解決公司的醫療器械產品銷售問題,因此,建議該公司在面對一級醫院市場的時候降低產品銷售力度,但也不能完全將該市場排除在銷售范圍之外。委員會建議該家醫療器械生產公司將目標市場劃分為6個等級,并且積極制定明確的市場銷售策略。
綜上所述,傳統的市場細分理論已經被市場營銷領域所認可,且成為醫療器械產品主要遵從的營銷理論。從本質上來看,醫療器械產品具備工業產品的屬性,但其同樣屬于特殊的消費品,雖然最終的使用者是患者,但購買的決定權卻不在患者。為此,需要將醫院市場作為市場細分的目標,了解醫院的市場特點,并從醫院等級、屬性等方面進行市場細分。根據醫療器械產品的生產企業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目標市場,利用醫療器械產品規律,達成可控性更強的市場營銷方案。如此,才能夠有效凸顯出市場細分理論在市場營銷方面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馬福昌.市場細分理論在珠寶市場營銷中的應用[J].營銷界,2019,(46):36-37.
為此,匯源果汁集團在今年10月研發推出了一款“奇異王果”的飲料,即國內首款超級VC營養飲料。中國農業大學教授高彥祥指出,“奇異王果”的出現,實際上是開辟了果汁飲料的一個新品類――“超級水果”飲料,中國果汁飲料的市場細分進一步升級。
橙汁飲料之外的廣闊空間
統計數據顯示,2005年,我國碳酸飲料月度生產基本上是超過果汁以及果汁飲料的,但到了2006年,碳酸飲料與果汁飲料之間則漸漸呈現出了一些“此消彼長”的趨勢,進入2007年之后,與碳酸飲料的頹勢相比,果汁飲料則呈現出了極其明顯的發展勢頭。今年前5個月,果汁飲料無論在生產還是消費方面都已經超過了碳酸飲料。
這就意味著,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觀念日趨成熟,消費者對飲料的需求也不斷升級,“能解渴、口感好”,已經無法滿足消費者,“不僅能解渴,還要有營養;不僅是時尚,還要更健康,消費者需求的變化,對于果汁飲料市場來說,是一個重大機遇”,高彥祥教授說。
從現實情況來看,中國雖人口眾多,果汁飲料的消費量卻較低,人均年消費量還不到1公斤。如果按7公斤的世界平均消費量計算,中國果汁飲料的市場容量應為910萬噸,這表明,果汁飲料在中國仍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不過,目前果汁飲料市場的主要產品還是橙汁飲料,在我國消費者中的接受率高達58%,各大企業推出的橙汁產品讓消費者應接不暇。口味差別不明顯,同質化競爭嚴重,贏利空間也日益狹小,而消費者日益增長的營養需求卻被絕大多數廠商忽視。
中國果汁市場正處于變局的前夜,品牌的整合與產品的多樣化并行推進,全面研究和開發差異化的市場及新產品正當其時。作為中國果汁行業的第一品牌,匯源果汁一直以來承擔著培育市場的責任,于是,在傳統口味的橙,蘋果、葡萄等水果品種之外,匯源果汁把目光瞄向了“超級水果”市場,“奇異王果”由此問世。
賣點:“超級”營養
衛生部最新的《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現狀》調查顯示,中國居民膳食結構不盡合理,維生素等營養素缺乏是我國城鄉居民普遍存在的問題。中國藥物研究專家所著《維生素及礦物質白皮書》指出,由于維生素具有外源性,也就是說人類只能通過食物獲取維生素,而飲食水果和果汁是獲取維生素的重要途徑。
8月22日,權威調查機構央視CTR的首份《中國果汁健康消費調查報告》顯示,三成的中國消費者開始意識到喝果汁補充維生素的重要性。來自互聯網的數據顯示,僅僅2007年元旦,春節期間,北京、上海、杭州、深圳、廣州、成都等地,果汁飲料的銷售額就平均增長了20%以上,并且這一增長勢頭仍在持續。
針對這項消費需求,匯源果汁特別研制了此款“奇異王果”果汁。
奇異果是一種典型的“超級水果”。根據美國Rutgers University的Dr?Paul Lachance發表的研究報告顯示,奇異果是所有經常被食用的27種水果中營養價值最高的水果,其中維生素C含量更是排名第一,是普通水果的幾倍到幾十倍,在水果王國里,和奇異果一樣,還有一些水果看似平常,但某種營養元素卻特別豐富,含量超過其他水果,它們被稱為“超級水果”。
超級水果飲料與傳統果汁飲料的明顯區別在于:更多營養價值,例如,“奇異王果”不僅包裝時尚,口感清爽,最重要的是富含VC――其VC含量是普通果汁的8倍。高彥祥教授指出,匯源的“奇異王果”開辟了果汁飲料的一個新品類,即“超級水果”飲料,這是中國果汁飲料市場的新大陸。
目前,國內只有匯源果汁可以規模化生產獼猴桃汁飲料,該產品在10月初一面市,就受到了行業與消費者的廣泛關注。“現在不是旺季,但是奇異王果在武漢等地區處于熱銷狀態,這讓我們感到很振奮”,“奇異王果”項目總監說。
依據國內外果汁市場的發展變化,具有健康和保健功能的飲料產品是全球飲料工業的發展趨勢。匯源的“奇異王果”解渴清爽、營養豐富,不僅符合當下消費者需求,也順應了全球飲料工業的發展趨勢,由“奇異王果”引領的超級水果飲料必將成為今后果汁飲料的主流。
“三多優勢”助力招商
在第九屆中國連鎖店展覽會上,匯源主推的“奇異王果”吸引了很多商家。匯源集團銷售總監鄧學良表示,這次“奇異王果”的推出對于全國廣大經銷商來說,最好的消息就是,“奇異王果”將在全國廣泛招納優秀的經銷商,為那些未能與匯源攜手的經銷商提供機會,甚至可以說是再造一個新的銷售系統,他表示,易拉罐、紙包裝這些產品就是專供餐飲渠道的產品,因此匯源也會積極發展酒類經銷系統,特別是在餐飲等渠道具有優勢的經銷商。
除此之外,匯源“奇異王果”以“做自己的王”為品牌主張,也希望給經銷商提供更多施展拳腳的機會。同時,鄧學良還歷數了此項目的“三多優勢”。
第一,利潤多。匯源將保證高毛利、穩定的價格體系,系統完善的分銷體系,加快產品的流轉速度,年度銷售獎勵的有效保障;以及不同階段的銷售獎勵政策支持。
第二,支持多。“奇異王果”將整合傳播的優勢,從線上線下全方位立體式的資源投入,在各地展開豐富多樣、高密度的促銷活動。專業的營銷團隊提供優質的銷售推廣服務。
[中圖分類號] R541.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3-7210(2008)03(b)-081-02
快速型心律失常屬中醫“心悸”、“怔腫”范疇,病位在心,以虛證為主,多為心經氣血虧損,血脈瘀阻,瘀久化熱,從而導致心率加快。筆者采用益氣養心、活血化瘀法治療快速心律失常62例,現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情況
122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均為房山區第一醫院2002年12月~2003年7月間的門診患者,中藥組62例,其中,男28例,女34例;年齡31~56歲,平均年齡43.2歲,病程6個月~5年,平均3.5年。62例患者中,單純心律失常者26例,冠心病8例,肺心病4例,風心病6例,病毒性心肌炎8例,高血壓性心臟病10例。心律失常類型:房早18例,室早20例,竇性心動過速及陣發性房性心動過速10例,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8例,心房顫動6例。對照組60例,其中,男性24例,女性36例, 年齡35~61歲,平均年齡49.2歲,病程9個月~6年,平均4.1年,60例患者中,單純心律失常者24例,冠心病10例,肺心病3例,風心病7例,病毒性心肌炎7例,高血壓性心臟病10例。心律失常類型:房早14例,室早18例,竇性心動過速及陣發性房性心動過速14例,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6例,心房顫動8例。兩組病例在性別、年齡、病程、病因、心律失常類型諸方面無顯著性差異,P>0.05。
1.2 病例選擇標準
1.2.1 西醫診斷標準病因診斷、心律失常分型及程度判斷參照1979年全國中西醫結合防治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冠心病)、心絞痛、心律失常研究座談會修訂的標準[1],以心電圖及24 h動態心電圖為依據。
1.2.2 中醫診斷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2]中關于心悸的診斷標準。主證:自覺心中急劇跳動、驚慌不安、不能自主;兼證:氣短乏力、神倦懶言等;脈象:促、結、代、數、疾。中醫辨證為氣陰兩虛。
1.2.3 病例納入標準包括:①符合快速心律失常中醫證候及西醫診斷標準,年齡18~65歲并簽署知情同意書者。②能堅持治療并完成療程者。
1.2.4 病例排除標準包括:①經檢查證實為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甲亢性心臟病、嚴重貧血、電解質紊亂、洋地黃中毒、心功能Ⅳ級等引起的心律失常。②妊娠及哺乳期婦女。③過敏體質及對多種藥物過敏者。④肝腎功能損害者不列入對照組。⑤3級高血壓或屬高危以上者。⑥精神病患者,大量吸煙飲酒患者。
1.3 研究方法
1.3.1治療組自擬益氣生脈湯,組方:人參(單煎)10 g、麥冬15 g、五味子10 g、當歸10 g、香附10 g、丹皮10 g、赤芍10 g、川芎10 g、熟地20 g、炒水蛭10 g、黃連10 g。水煎服,每劑藥煎3次,分早中晚3次溫服,每次服100 ml。
1.3.2對照組服慢心律[石藥集團中諾藥業(石家莊)有限公司生產,批準文號為:國藥準字H13021318]150~250 mg,tid。
1.3.3方法觀察指標。①安全性指標觀察:一般體檢,測定血、尿常規及肝、腎功能和不良反應,用藥前查1次,停藥后查1次。②療效性指標觀察:觀察心悸、氣短、乏力、失眠、頭昏、心煩、盜汗、咽干、舌燥、舌象及脈象等變化。③常規心電圖、24 h動態心電圖觀察治療前后的心率、心律失常改變。④所有入選病例連續用藥3個月,每兩周復查一次心電圖,每月復查一次Holter,停藥后隨訪2個月,用藥前后以統一調查表記錄患者的癥狀、體征及相關指標。
治療期間,所有入選病例停止服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藥,禁喝濃茶、咖啡,禁食辛辣食品,調整好情緒及睡眠,避免情志刺激。
1.4統計學方法
兩組計數資料均采用χ2檢驗。
2結果
2.1療效判定標準
心律失常療效判定根據1979年全國中西醫結合防治冠心病、心絞痛、心律失常研究座談會制訂的《心律失常嚴重程度及療效修訂標準》[1]。顯效為臨床癥狀消失或基本消失,心電圖復查正常;有效為臨床癥狀明顯改善,心電圖復查好轉;無效為臨床癥狀及心電圖均無明顯變化。
2.2結果
2.2.1 臨床總體療效(表1)中藥組顯效29例(46.8%),有效27例(43.5%),無效6例(9.7%),總有效率為90.3%。對照組顯效20例(33.3%),有效24例(40.0%),無效16例(26.7%),總有效率為73.3%。中藥組與對照組比較(見表1),總有效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95,P
2.2.2 中藥組患者心律失常類型與臨床療效的關系(表2)治療組患者各種類型心律失常的有效率比較有顯著性差異,以室上性心動過速的有效率最低,余各類型之間無明顯差別。
2.2.3 不良反應對照組2例患者出現心動過緩、惡心、胃脘不適等癥狀,囑其飯后服藥并減量后癥狀消失。中藥組未見不良反應,顯示了較好的安全性。
2.2.4藥效持續性觀察在停藥后隨訪2個月中,中藥組28(45.2%)例患者仍病情穩定,對照組只有16(26.7%)例患者病情穩定,χ2=4.52,兩者有顯著性差異,P
3 討論
心律失常是臨床常見病、多發病,常由原發病引起,有變化快、易反復發作的特點,其治療一直是臨床關注的焦點。近年來雖然抗心律失常藥物的運用已相當普遍,西藥在糾正心律失常方面也有靶性強、起效快的特點,但是用藥時間久,由于抗心律失常藥物有一定負性肌力和致心律失常的作用,常潛伏發生嚴重心律失常的風險,部分藥物有增加猝死的危險,故臨床選用抗心律失常藥物已很慎重,特別是肺心病心衰合并快速心律失常者,應用洋心黃的危險系數非常高,因此,采用祖國醫學的中藥辨證論治治療心律失常已顯示出很大的優勢。就本課題的研究結果看,中藥糾正心律失常的范圍大,藥效持續時間較長,且尚未發現不良反應。
在本課題的研究中,我們可以看出,中藥治療快速心律失常是有一定效果的。快速心律失常屬中醫脈象中數脈、疾脈、促脈、促代脈、澀數脈等范疇,主要病機為心臟虧虛、血脈瘀阻。《石室秘錄》[3]中說:“心悸非心動也,乃血虛,不養心;氣虛,不安神也。”因此在治療快速心律失常中,必須抓住“虛”這個關鍵,即使有熱,也要注意清補結合,臨床中才能取得好的療效。
本方以生脈飲為主方,四物湯為臣補血活血,香附理氣,丹皮、赤芍、黃連清熱涼血,炒水蛭以加強活血之效。現代醫學研究表明,生脈飲有正性肌力作用,并具有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脈流量、改善心肌供血作用;還具有調整心肌代謝,降低心肌耗氧量,提高耐低氧,調節脂代謝能力,對血壓有雙向調節作用;改善微循環,抗心律失常作用[4]。藥理研究證實人參皂苷對室性早搏及心律失常有非常明顯的保護作用[5]。黃連中小檗堿有明顯的抗心律失常作用,除能防治因氯化鈣、烏頭堿、氯化鋇、腎上腺素與電刺激、冠狀動脈結扎所誘發的動物室性心律失常外,臨床也證實,小檗堿對多種原因所致的室性、房性心律失常有效。小檗堿對心率的影響以負性頻率為主,此作用有利于心衰的治療。川芎嗪具有負性肌力效應、負性變頻、變導作用,對主動脈平滑肌松弛效應與異搏定相應,有慢通道鈣阻滯劑作用[6]。因此,本方是在中醫辨證論治理論與現代藥理學理論相結合的基礎上總結出來的,且在臨床運用中取得了一定的臨床療效。
中藥治療心律失常,雖然起效較西藥緩慢,療程亦較長,但療效相對和緩、安全,無任何不良反應,藥效持續時間長,如果辨證準確,選方恰當,往往可以獲得較為滿意的療效。
[參考文獻]
[1]1979年全國中西醫結合防治冠心病、心絞痛、心律失常研究座談會修訂.常見心律失常病因、嚴重程度及療效參考標準[J].醫學研究通訊,1979,8(12):18-19.
[2]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第二輯)[S]. 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1995.95-97.
[3]清?陳士鐸.石室秘錄[S].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1.22.
[4]魏執真.心律失常中醫診治[M].北京:北京醫科大學、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聯合出版社,1998.279-281.
[5]陳英杰,王紅燕,徐綏緒,等.人參化學成分及其抗癌抗心律失常構效關系的研究[J].中國科學基金,1995(4):46-48.
乙型肝炎(HBV)主要是由于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目前全世界約有3.5億人乙肝患者或者乙肝病毒攜帶者,中國是乙肝感染高發地區,給公共衛生事業以及社會發展帶來沉重的負擔。慢性乙肝肝炎極其容易發展成為肝硬化,繼而惡化成為肝癌,給患者的生命健康帶來巨大威脅[1-2]。失代償期肝硬化在臨床中無特異性體征以及癥狀,在肝功能檢查中無異常發現,但可在肝臟組織學中發現明顯病變,而乙肝引發的肝硬化發展至失代償期時往往患者病程已經較長。本研究通過對醫院收治的100例失代償期乙肝肝硬化患者治療方式進行回顧性分析,為醫院臨床治療提供參考。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收集本醫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100例失代償期乙肝肝硬化患者,其中男58例,女42例,年齡為32~74歲,平均年齡(49.53±5.29)歲,患者病情均符合相關的慢性乙肝防治臨床標準[3],并且排除由于心、肺、腦等器官病變或者其他疾病引起的肝硬化。
1.2方法 給予患者多烯磷脂酰膽堿注射液、人血白蛋白等藥物進行保肝、補充白蛋白治療,另外還有抗纖維化、免疫調節、利膽、利尿以及合適營養的對癥支持治療。在此基礎上,給予患者恩替卡韋進行治療,0.5 mg/次,1次/d睡前服用。患者以1年為1個療程,在治療過程中嚴密監視患者的病情以及身體狀況,出現異常情況及時采取合適的應對治療手段。
1.3觀察指標及評定 在治療過程中對患者疾病癥狀,如腹水、腹脹、精力差等,進行觀察,并及時對患者預后反應進行隨訪。
對患者乙肝病毒血液標志進行檢測[4],主要包括HBeAg轉陰率、HBV-DNA轉陽率以及Child-Pugh評分。對患者肝功能狀況進行監測[5],主要包括谷丙轉氨酶(ALT)指數、白蛋白(ALB)指標以及總膽紅素(TBIL)指標。
1.4統計學方法 研究所采集的數據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平均數±標準差(x±s)進行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檢驗結果以P
2 結果
2.1患者治療前后乙肝病毒血液標志物統計 治療后,患者HBeAg轉陰率為81%,HBV-DNA轉陽率為96%,與患者自身治療前HBeAg轉陰率、HBV-DNA轉陽率相比有顯著提高(P
2.2患者治療前后肝功能狀況統計 治療后患者谷丙轉氨酶(ALT)指數為(30±13)U/L顯著低于治療前的(95±34)U/L(P
3 討論
目前臨床上用于乙肝肝硬化治療的藥物主要分為兩種[6]:①α-干擾素,例如聚乙二醇修飾過的干擾素,這類藥物主要通過調節患者自身免疫系統,是患者免疫反應增強來清除體內的乙肝病毒,但是這類藥物有明顯的毒副作用,如感染等;②核苷酸類似物,如恩替卡韋、拉米夫定等,這類藥物主要作用于乙肝病毒DNA的轉錄以及反轉錄等繁殖階段抑制病毒增值。相較于其他藥物,恩替卡韋有顯著的抑制乙肝病毒的作用,并且可以顯著改善患者肝部各項功能,減輕炎癥反應,并且耐藥性較低,使用過程中病毒變異率明顯較低,是臨床治療失代償期乙肝肝硬化的的優選藥物。
在本次研究中,治療前后乙肝病毒血液標志物統計比較發現,治療后患者HBeAg轉陰率為81%,HBV-DNA轉陽率為96%,與患者自身治療前HBeAg轉陰率、HBV-DNA轉陽率相比有顯著提高(P
綜上所述,恩替卡韋治療失代償期乙肝肝硬化安全性高、治療效果顯著,患者體驗滿意度也較好。
參考文獻:
[1]羅紅彬, 胡中偉, 郭家偉. 恩替卡韋治療失代償期乙型肝炎肝硬化48周療效觀察[J]. 實用肝臟病雜志, 2009, 12(2):121-123.
[2]瞿志軍, 詹雨林, 李國航. 恩替卡韋治療乙型肝炎失代償期肝硬化的近期療效觀察[J]. 中西醫結合肝病雜志, 2008, 18(5):271-272.
[3]郎靜, 趙龍鳳, 許翠萍. 恩替卡韋抗病毒治療失代償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的臨床療效分析[J]. 中國現代醫生, 2015(14):28-31.
[4]宋偉泉, 徐堯江, 張要棟,等. 拉米夫定聯合阿德福韋酯與恩替卡韋單藥治療失代償期乙型肝炎肝硬化二年療效比較[J]. 中華臨床感染病雜志, 2012, 05(3):213-215.
人類跨入21世紀后,IT技術有了前所未有的發展,世界各地的各行各業都具有了劃時代性質的變革,人們開始越來越多地利用網絡來為自己服務。醫院作為人類文明與進步的重要象征的載體,越來越顯現出它在社會上的重要地位和職能,并且也同其他行業一樣受到了這股網絡浪潮的沖擊。隨著數字化技術的發展,以前的單一的病人親自去醫院看病的模式已經被逐漸改變,代之的是以網上健康咨詢、遠程診斷等形式獲取醫療信息。醫療網站就是基于網絡技術、現代計算技術和知識工程的,面向社會的為其客戶提供全面的醫療信息的服務平臺。
1 醫療網站的歷史以及現狀分析
20世紀90年代開始,一些醫療網站陸續開始建立。尤其在“非典”浩劫過后,形形的醫療網站如同雨后春筍數不勝數。據粗略統計,在短短幾年內,網上新出現了可以提供網絡醫療服務的網站數千家,而事實上目前國內醫療網站除少數有能力進行遠程會診外,其余大部分都只能提供簡單咨詢服務,內容包括醫療保健知識,介紹產品信息及進行藥品推銷。
總體來說,現階段的網絡醫療市場雖然在改變人們傳統醫療觀念上有著非常積極的影響,同時也為以后開拓網絡醫療市場提供了寶貴的經驗。但現階段網絡醫療市場整體比較混亂,優質網站為數不多,可信任度不高。
2 醫療網站的可行性分析
2.1 技術分析
(1)國內外技術發展環境簡介。美國是開展遠程醫療研究較早的國家,最早研制的遠程醫療系統用于對宇航員進行無創傷性監測和戰場傷病員急救。此后,醫療機構開始應用遠程醫療,并逐步開展了遠程會診、遠程咨詢、醫學圖像的遠距離傳輸、遠程控制手術等項目。其他國家如西歐、日本和澳大利亞等國對遠程醫療的發展也高度重視,紛紛投入巨額資金進行遠程醫療信息技術的研究開發。國外遠程醫療主要應用于:開展遠程會診和治療,利用各種通信線路(如ATM,ISDN,PSTN等)借助電視會議或其他通信系統進行醫學服務;進行醫學資料計算機管理和網絡化,共享醫學數據;目前一些西歐國家已研制并試用包含基本醫療信息IC卡,使任何一家聯網醫院都可以得到有關患者的最新治療信息。
我國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遠程醫療的探索,近年來發展迅速。1982年首次通過email進行病歷會診,這是最早的遠程醫療實踐活動。20世紀90年代初,成功應用遠程系統診斷患噬肌肉病菌疾病的山東姑娘和重金屬鉈中毒的北京女大學生,由此遠程醫療引起了社會的普遍關注。20世紀90年代后期,我國的遠程醫療從理論探索走向實際應用,國家衛生部、中國醫學基金會和解放軍總后衛生部先后啟動了金衛網絡工程、中國醫學基金會互聯網絡和軍衛Ⅱ號工程(遠程醫療網),一些著名的醫學院校、醫院都成立了遠程會診中心,與全國上百家醫院相繼開展了各種形式的遠程醫療工作,目前已可為各地疑難急重癥患者實施可視實時專家會診、傳輸共享診療數據、進行病理形態學診斷等。
(2)技術模型簡介。模型及流程說明見商業模型(見附圖):
用戶群:消費者可根據擁有的終端設備通過相應通信網絡將自己的基礎醫療數據以人工、自動方式按需要進行采集并傳送給服務提供方。
虛擬服務提供方:在網絡支持下以主動輪詢方式檢測具備終端條件的消費者,消費者以服務提供方的信息自行處理或按照提示到就近實體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和治療。服務方向用戶群提供通用的電子病歷。
終端設備:包括移動、固定電話,計算機及配套的醫療數據檢測產品如已商品化的電子溫度計、血壓計、計步器、心電儀等, 以及待開發的各種傳感器,用于不同環境條件下的生命跡象監視器、藥物釋放等應用器具。
服務方式:用戶群可以基于移動終端sms、wap等方式由用戶自己測試醫學數據后人工或運用個人計算機輸入到移動終端發送至服務提供方。
互聯網絡的應用業務平臺sms:其為網絡醫療示意模型的核心部分,sms的基本功能是依托互聯網以實際或虛擬的方式完成用戶群與虛擬服務提供方之間所有信息的傳輸、交換、數據資料的存儲、管理、安全、保密等以及網絡管理業務。簡而言之,其技術核心在于依托不斷演進的互聯網絡以及配套的終端產品,利用已商品化和不斷開發面向個人的醫用電子測量器具,滿足用戶群對疾病預防、健康保健需求。以醫院為后臺支持,用實際的和虛擬的方式組成“網上醫療”,為不同消費群體提供深層次醫療、保健服務。
2.2 市場需求分析
2.2.1 傳統求醫看病方式的弊端
從目前中國的醫療體制來看,存在著以下的問題:一是我國醫療資源總體嚴重不足,且分布極不均衡。中國人口占世界的22%,但醫療衛生資源僅占世界的2%。就這僅有的2%的醫療資源的80%都集中在城市,而在城市中又有80%的資源集中在大醫院。二是由于我國醫療資源存在配置不合理的問題,因此導致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普遍存在。一方面是不少人長途跋涉,異地就醫,即增加了就醫困難,又加大經濟負擔;另一方面造成大醫院人滿為患。根據第三次全國衛生調查數據統計,我國居民平均每次門診費用和住院費用從1998~2003年分別上漲了57.5%和76.1%,遠遠快于居民收入的增長速度。這使得看病成了很多人的難言之痛。
2.2.2 醫療網站的優勢分析
在看病難、看病貴越來越成為一個社會問題的時候,對于具有受眾面廣、信息獲取便捷的網絡來說,其優勢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醫療網站可合理的配置醫療資源。以北京為例,北京擁有國內60%的一流醫療設備和70%左右頂尖的名醫,按照北京1 300萬常住人口計算,這些高度稀缺的醫療資源基本上配置在和服務于國內1%的人口。即使按國內3億城市人口計算,國內仍然有95%的人很難享受到這些資源。而網絡具有信息成本低廉、受眾面廣、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的優勢。若能將網絡這個無形的溝通橋梁搭建于醫生和患者之間的話,可以預見的是,網絡可跨越由于時間和地域造成的阻礙,使得更多的患者能得到享有稀缺的醫療資源的權力,從而能實現醫療資源實現合理配置的目的。
(2)醫療網站可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從而可有效地降低看病的成本。相信在大醫院看過病的人,都對看病這個過程的艱辛深有體會。往往一次病看下來,除了承受病痛的折磨外,還要付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若利用網絡醫療網站,可以想象一下,在網絡上可以提前將病患的資料以及基本情況通過網絡及時傳輸于醫生,經過分析后,病患可再與醫生提前進行門診時間的預約。通過這樣簡單的過程,醫生即可對病患的基本情況有了一定的了解,而病患也省去了往返于醫院之間所需的時間和精力的消耗,同時病患也可對門診時所應該注意的問題提前進行了解。通過網絡往往幾分鐘便可解決的問題,卻大大降低了看病的成本,實現了加強病患和醫生之間溝通的目的。
(3)醫療網站可對醫院以及醫生起到宣傳作用。以實現網站、醫院、醫生共贏的目的。在看病的過程中,醫療網站可設置“論壇”等性質的服務反饋板塊,通過此板塊病患即可將自己的看病心得以及對于醫生服務的評價發表于網絡上,通過查詢其病患的留言以及對醫生的滿意程度即可對其看病的醫生的基本情況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因此,醫生為提高患者的滿意度,必將加強其服務的態度以及醫術水平,以提高自身的名譽度。然而在醫生提高自己的名譽度的時候,醫院以及網站也到達了宣傳自身的目的。
2.3 醫療網站的投資分析
就目前醫療網站的收益情況來看,多數醫療網站主要是以廣告以及醫藥為主要的收益來源。其中經營醫藥的網站利潤十分可觀,據賽迪顧問預測,我國醫藥電子商務的交易額近3年內年增長速度約為300%,如果以醫藥市場份額為1 500億計算,假設有25%的采購會在網上進行,平均交易費率在1.2%左右,就會形成5億元的電子商務市場規模,先期進入市場的公司將獲得很高的收益。最近的財務報表顯示,海虹在醫藥電子商務領域的毛利潤高達70%。
2000年在中國800億人民幣的IT軟件產品中僅有1.5億的產品是為醫療服務機構開發的,不到0.2%。即便加上數字化醫療設備產品市場,也僅為6億元人民幣。相對于其他行業基本穩定甚至已經飽和的市場,年增長率為兩位數的中國醫療服務消費市場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3 結論及建議
網絡醫療是市場的新寵,其技術環境已經成熟,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而目前市場上已有的醫療網站主要是針對藥品和醫療器械的推廣,同時提供醫療信息服務的網站存在同質化比較嚴重的問題,其共同弱點在于缺乏整合度較高的品牌化網站。
因此,在網絡醫療網站正處于走向成熟的初期,為能在此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主要在于能為客戶提供獨特的差異化服務,從而提高網站的競爭力,以達到樹立網站的品牌效應的目標。同時,在品牌的推廣時期也要注意產品推廣的風險以及服務模式被模仿的風險,針對此類風險可加強營銷策略的推廣并及時地加強服務的升級換代,以達到強化顧客的忠誠度、降低風險、鞏固其市場地位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許廬生,唐惠明.從信息技術看我國遠程醫療的發展[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06(1)
【關鍵詞】 腸易激綜合征;文拉法辛;森田療法
Curative effects of venlafaxine retarder plus Morita’s therapy in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venlafaxine retarder plus Morita’s therapy in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Methods Observational treatment of venlafaxine retarder plus Morita’s therapy was conducted in 50 patients with the IBS for 6 months, and one course of treatment was 2 months. Clinical effects were assessed with the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 and the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 and compared with national norm.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national norm IBS patients had marked anxious and depressive emotions(P<0.01); at the end of 2month treatment anxious and depressive emotions improved significantly compared with pretreatment(P<0.01); effectual rates were 65.2% and 83.6% at the ends of 2nd and 6th month respectively, difference was very significant(P<0.01). Conclusion The combination of Venlafaxine and Marita therapy coul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motional state of the IBS patients and relieve somatizations, and has marked effects ,higher safety and better compliance.
【Keywords】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venlafaxine; Morita’s therapy
腸易激綜合征(IBS)是一種心身疾病,單純內科對癥治療效果欠佳。近年來有報道用心理治療或抗抑郁劑治療獲得良好效果[1]。為此,我們應用文拉法辛緩釋劑聯合門診森田療法對IBS治療進行了臨床觀察,現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選取2004年3月~2005年4月在新鄉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就診的50例IBS患者為研究對象。入組標準:(1)符合IBS羅馬2診斷標準(1999年)[2];(2)均經胃腸動力劑、抗生素、調整胃腸菌群藥及調整飲食不良習慣等正規內科治療效果不佳者。其中男21例,女29例;年齡24~58a,平均32±11a;病程6mo~4a,平均14.3±8.6mo。
1.2 方法
1.2.1 治療 對入組患者應用文拉法辛緩釋劑(商品名:怡諾思;美國惠氏百宮制藥有限公司提供)治療,劑量為75mg・d-1,2mo為1療程,同時給予心身疾病知識的健康教育,開展森田療法,使患者從思想上坦誠的接受癥狀,做自己該做的事情,并給予一定的作業,包括寫日記、體育鍛煉,輕、重體力勞動等,1h・1次・2w。
1.2.2 療效評定 于治療前及治療2mo末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及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定臨床療效并與全國常模進行比較[3]。根據患者的反應情況進行IBS臨床療效評定,分4級:痊愈,顯著好轉、好轉、無變化。鼓勵患者堅持繼續服藥鞏固,并按森田療法指導小冊堅持學習、實踐森田療法思想,效果欠佳者文拉法辛緩釋劑增加劑量至150~225mg・d1,再繼續觀察4、6mo末評估療效,并與治療2mo末療效比較。50例IBS患者全部完成了2mo治療,無脫落者。
1.3 統計方法 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U檢驗及χ2檢驗。
2 結果
2.1 療效評定 治療2mo末:痊愈12例(24.0%),顯著好轉21例(42.0%),好轉9例(18.0%),無變化8例(16.0%),顯效率(痊愈率+顯著好轉率)為66.0%。治療6mo末:痊愈24例(48.0%),顯著好轉17例(34.0%),好轉4例(8.0%),無變化5例(10.0%),顯效率為82.0%。文拉法辛緩釋劑聯合森田療法治療顯有效率6mo末顯著高于2mo末,差異有顯著性(χ2=8.699,P<0.01)。
2.2 IBS患者治療前后的SAS及SDS評定結果比較,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的SAS及SDS評定結果比較項目 注:治療前與常模比較P<0.01,治療前后自身比較P<0.01表1顯示,SAS及SDS評定IBS患者治療前與常模比較有顯著的焦慮、抑郁情緒,差異有極顯著性(P<0.01);文拉法辛緩釋劑聯合森田療法治療2mo末,焦慮、抑郁情緒與治療前比較有顯著改善,差異有極顯著性(P<0.01)。
2.3 不良反應 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程度輕微。治療初期部分患者出現頭暈、惡心、嗜睡等,但隨著治療的進展逐漸消失。
3 討論
文拉法辛緩釋劑在服藥后緩慢釋放,起效迅速,作用時間延長、血藥濃度平穩持久,避免了普通劑型的血藥濃度不穩定、不良反應大、每日服藥次數多等不足[4];國外近年的研究顯示,文拉法辛能有效治療抑郁癥的急性發作,長期治療可預防復發,并且可有效地治療廣泛性焦慮[5]。
IBS主要表現為腹痛、腹脹、排便習慣改變及大便形狀異常或粘液便等。癥狀可持續存在或間歇發作,但目前尚找不到形態學及實驗異常改變的證據。IBS發病機制復雜,與多種因素有關,如腸道感染、胃腸動力紊亂,個性異常等。近年研究顯示,情緒及心理社會因素在發病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1],而且發現IBS患者多伴焦慮、抑郁情緒,并可能與焦慮和抑郁有共病現象[6]。
本研究顯示,IBS患者較正常人群存在顯著的抑郁,焦慮情緒(P<0.01),而且這種負性情緒與IBS癥狀互為影響,形成惡性循環。受傳統生物醫學模式的影響,患者和內科醫生往往意識不到該病情緒因素的重要性,反復做一些無謂的檢查和不恰當的治療。文拉法辛緩釋劑聯合森田療法對IBS有顯著療效,隨著患者情緒的改善,IBS癥狀緩解,治療2個月末顯效率為66.0%,但通過加量文拉法辛緩釋劑并繼續治療4個月后顯效率為達82.0%。提示文拉法辛緩釋劑劑量應充足,療程應足夠長,IBS癥狀改善可能遲于情緒的改善。IBS患者常主訴較多,所以最好不用三環類等副作用大的抗抑郁劑,而選用SSRI類副作用少的抗抑郁劑,以增加患者的依從性。
森田療法的理論,尤其是“順其自然”的治療原則,與我國傳統的佛教、禪學有著相似的思想[7]。所以容易被患者接受,通過森田療法可打破IBS患者的精神交互作用,配合文拉法辛緩釋劑抗焦慮,抑郁藥治療相得益彰,加快IBS患者的恢復。總之,通過本研究,我們認為IBS與情障礙關系密切,如抑郁和焦慮,在內科治療的基礎上聯合抗焦慮、抑郁劑及森田療法對IBS治療更有效。
參考文獻
[1] 周德平,金海玲.IBS與抑郁癥[J].國外醫學・精神病學分冊,2001,28(2):125
[2] 戴瑞鴻.內科疾病診斷標準[M] 第1版.上海:上海科學教育出版社,1999
[3] 張明園.精神科評定量表手冊[M].第2版.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
[4] Harvey AT,Rudolph RL, Perskorn SH. Evidence of the dual mechanisms of action of venlafaxine[J].Arch Gen Psychiatry,2000,57: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