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21 17:20:15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辯論的特點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電視新聞評論節目的兩大類型
我國電視新聞評論節目可以根據意見性信息與事實性信息在節目內容中占據的不同比例以及不同的組合形態分為:主評型和述評結合型兩大類。
一、主評型。主評型電視新聞評論節目中,意見性信息與敘述性信息的比例幾近4:1,敘述性信息基本是作為電視新聞評論節目的新聞由頭。這種類型的電視新聞評論節目與平面媒體的新聞評論文章有異曲同工之處。但是電視作為一種視聽兼備的電子媒介,必將要發揮它的傳播符號優勢。因此,在主評型電視新聞評論節目中,承載意見性信息的最佳傳播符號必定是口語,而最佳傳播渠道便是談話。根據日常生活經驗,談話的場景必將影響人們觀點的表達,從而制約意見性信息的傳播效果。為進一步加深對主評型電視新聞評論節目的認識,依據不同的交流方式結合成功的案例又將這類節目分為三種模式。
(一)以《時事開講》為模型的對話式新聞評論。《時事開講》作為我國第一檔“個人化的新聞評論節目”①自1999年創辦以來一直是鳳凰衛視的王牌節目,并引發了鳳凰衛視評論節目的成型。該節目采用兩人一問一答的交流方式,評論員是意見性信息的傳播主體,主持人扮演的卻是“發球者”的角色,因此評論員成為此類節目的核心競爭力。鳳凰衛視也因此成就了曹景行、石齊平、阮次山這些明星評論員。此外,這種模式的新聞評論節目還有《央視論壇》《新聞1+1》等。
(二)以《鏘鏘三人行》為模型的家常式新聞評論。《鏘鏘三人行》所表現的正是處于私密空間家人、朋友閑聊的場景。三個人,三杯茶,把大家關注的問題提出來,不設門檻,隨意輕松地閑談,甚至會經常跑題。這正是人們生活中每天都會體驗的交流方式,跟家人聊天尋求一吐為快,這些話也是聊給自己聽的。這也同樣成為《鏘鏘三人行》的與眾不同之處。因此,在家常式的新聞評論節目中,主持人和嘉賓都是意見性信息的傳播主體,主持人身兼“發球者”“踢球者”兩個角色,主持人成為了此類節目的核心競爭力。所以,有人評價《鏘鏘三人行》失去了竇文濤,也失去了它的品牌效應。蘇州電視臺的《三劍客》也是這種模型的代表。
(三)以《實話實說》為模型的沙龍式新聞評論。這里的《實話實說》是指早期由崔永元主持的以多方觀點交鋒為主要表現形式的部分節目。這些節目堅守了“每周一個話題,每題一個熱點,每點一次舌戰,每戰一道火花”的理念。這也正是沙龍式新聞評論的主要特征。目前正處于發展中的《一虎一席談》《時事辯論會》以及央視新開播的《我的今日之最》都是沙龍式新聞評論節目的典型代表。沙龍式的新聞評論節目中,嘉賓是意見性信息的傳播主體,主持人這時扮演的是“裁判員”的角色。主持人的不參與是為了保持辯論雙方觀點性信息的平衡,同時為現場嘉賓或者場外嘉賓預留第三方立場,最終使節目呈現出盡可能多元化的意見性信息。
二、述評結合型。述評結合型電視新聞評論節目中,意見性信息與敘述性信息比例大概分為兩類:一類比例近似1:1,另一類比例近似1:4。筆者將比例近1:1且以兩種信息交替出現來表現節目內容的電視新聞評論節目稱為邊述邊評型,將比例近似1:4且以兩種信息平行出現來表現節目內容的電視新聞評論節目稱為述后點評型。
同時,一方面,依據承載節目內容主要傳播符號的不同,將邊述邊評型又分兩種模式:一種是以《焦點訪談》為模型的調查式新聞評論節目。在這種模式的新聞評論節目中,畫面是承載節目內容的主要傳播符號,“用事實說話”的“鏡頭”是敘述性信息的主要表達方式。另一種是以《新聞會客廳》為模型的新聞當事人訪談式新聞評論節目。這種模式則是以聲音作為承載節目內容的主要傳播符號,敘述性信息主要是通過新聞當事人的“現場口述”來表達。
另一方面,沿用人們熟知的節目類型名稱,將具備鮮明的主持人點評風格的述后點評型分為三大類:一是資訊組合類,以《中國周刊》《世界周刊》為典型代表。在這類節目中,除了主持人尖銳的點評外,節目新聞信息的特別組合為主持人的點評起到了鋪墊作用。二是民生新聞類,以《1860新聞眼》《南京零距離》為典型代表,主持人通過“說新聞”,一語點醒夢中人。三是讀報類,以《第一時間?馬斌讀報》《有報天天讀》為代表。主持人
通過解讀后的總結來樹立節目的輿論導向。
兩類新聞評論節目的特點辨析
根據意見性信息與敘述性信息在節目內容中的不同比例以及不同的組合形態所劃分的兩大類新聞評論節目,在節目的基本構成要素、時效性、審美性以及受眾參與性等方面都具備各自的特點。
一、兩類新聞評論節目的基本要素辨析。主持人和嘉賓(或新聞評論員)是新聞評論節目的兩大核心要素。隨著近年來新聞評論節目的發展,主持人與嘉賓的關系已經走出了《焦點訪談》類評論節目“主持人核心式”的一元化模式,呈現出“主持人核心式”“嘉賓核心式”“主持人與嘉賓對等式”等多元化的形態,這些形態也是與新聞評論節目的兩大類型相互對應的,主要表現為:
(一)主評型新聞評論節目中主持人與嘉賓的關系主要呈現“嘉賓核心式”和“主持人與嘉賓對等式”兩大形態,這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嘉賓核心式”體現在以《時事開講》為模型的對話式新聞評論節目中。在這類新聞評論節目中,用“新聞評論員核心式”代替“嘉賓核心式”更為準確。另一方面,“主持人與嘉賓對等式”體現在家常式新聞評論節目和沙龍式新聞評論節目中,主持人和嘉賓之間的地位沒有主次之分,缺一不可,兩者都需要一定的穩定性,才能保證節目的固定風格。
(二)述評結合型新聞評論節目中主持人與嘉賓的關系主要呈現出“主持人核心式”的形態。主持人在這些類型的節目中,既是敘述性信息的載體又是意見性信息的載體,雖然敘述性信息的傳播方式不同,但主持人(出境記者)對意見性信息的點評才是節目的關鍵要素。因此,主持人的點評與這類節目密切相關,是節目不可或缺的要素。
二、兩類新聞評論節目的思辨性辨析。新聞評論節目中思辨的過程即是論點、論據、論證的構成過程。論點、論據、論證成立的基礎是客觀性。因此,新聞評論節目的思辨性是建立在新聞事實客觀性基礎之上的。作為載體的電視對新聞事實客觀性的表述方式,因為聲畫符號的優勢,以至于在電視新聞評論節目中,更多用紀實性來替代客觀性。新聞評論節目應以思辨性為核心,當電視的紀實性凸現時,評論節目的思辨性也隨之被弱化了,述評類新聞評論節目就是其典型代表。隨著新聞評論節目的發展,節目的思辨性將逐漸被凸現出來,而新聞畫面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節目思辨性深入發展的空間,因此,有聲語言才是拓展節目思辨性較好的傳播符號。當人們意識到這個問題后,對話逐漸成為了新聞評論節目的主要表達形式。節目思辨性也并非因畫面的缺失而失去了其依存的客觀性,眾多此類節目的成功說明主持人和嘉賓語言陳述方式的科學性能有效地保證事實的客觀性。
因此,思辨性隨著新聞評論節目的發展,其地位會越來越突出,發展領域也會隨之擴大,表達手段更是多樣化。目前,它既是主評型新聞評論節目的最大特征,同時是所有新聞評論節目的生存之本。
三、兩類新聞評論節目的受眾參與性辨析。主評型和述評型新聞評論節目因為傳播信息比例和節目形態的差異以至于受眾參與性在節目中也有不同的體現。
當新聞評論節目的早期形態――言論性短評和政論片出現后,有學者歸結了“以言論為主的電視評論節目在接受學上的效果越來越弱化”這樣的結論,同時將原因定為“節目對事實的轉述及其結論,使受眾‘可以選擇’和‘參與選擇’的內在要求基本不能實現。”②這種情形在《時事開講》《實話實說》等一系列言論節目成功后得以改變。以傳播意見性信息為主的主評型新聞評論節目其接受效果并沒有弱化,受眾“可以選擇”和“參與選擇”的要求也得以實現。受眾的“參與性評論”已經不是《焦點訪談》制片人趙微所說的“通過對記者提供的事實的理性思考,共同參與完成對事件的評論”,而是受眾具備了真正的發言權,我們可以在主評型新聞評論節目中隨時聽到受眾的聲音,無論是在現場,還是通過電話連線或者網上留言。
述評型新聞評論節目中受眾的參與性依然通過提供事實來獲得,受眾更多是作為新聞當事人出現在節目內容中。此外,眾多述評型新聞評論節目的受眾參與性還是有限的,主持人的單向主觀傳遞,成為了這些節目的特色。
通過以上對兩大類型新聞評論節目的評析,我們應該意識到新聞評論節目的發展將是多元化的,新聞評論節目間的區別將更加細化。只有綜合各方面的要素深入剖析,才能找到打造新聞評論節目品牌的關鍵點。
(作者單位:江西師范大學)欄目責編:胡江銀
中圖分類號:TB494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變頻空調指的是在原普通空調的基礎上使用了變頻專用的壓縮機,增多了變頻控制系統。變頻空調是目前空調市場的重要產品,市場上大部分的空調都升級成為了變頻空調,變頻空調的出現不僅節約了時間,也節省了能源,與現如今倡導低碳環保的可持續發展理念相互呼應。文章對變頻空調的特點和工作原理進行了分析探討,并在此基礎上對變頻空調的整體運行情況進行了系統分析。
2、變頻空調的工作原理
變頻空調指的就是智能化的操作系統,在原先的空調的結構之上再增加一個電腦控制的變頻器。變頻空調器的作用是改變電源的輸出頻率,從而達到操縱壓縮機和風扇電機的旋轉速度的功能,從而實現空調的制冷功能。室溫傳感器設置在室內,在將室內的一個溫度進行分析和感應之后將這些信號傳到室外的操作運行系統之上,室外的系統就會對從室內傳送的信號進行分析,根據計算出來的數據來確定壓縮電動機的運轉頻率。如果內外溫差太大的話,則采用的是高速運轉,當溫差進一步縮短的時候,就逐漸地轉為低速運轉。如果出現室內氣溫變化太快的情況,運轉頻率也會出現大范圍的波動情況。變頻的出現,是對壓縮機運轉速度的一個調控,實現室內空調承受變化的一個需求情況。
3、變頻空調的特點
3.1恒溫節能
在變頻空調剛剛開始運轉的時候,工作系統主要是進行一個20~30Hz的低頻運轉,在經歷過一個簡單的熱身工作之后,再轉向告訴運轉模式,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室內的溫度調節到預設溫度,在達到預設目標之后,壓縮機處在一個低速運轉的狀態,用來進行對室溫的一個維持工作,這樣的高低變速在溫度的保持和能源的節省上都有出眾的表現。
3.2在運轉過程中,噪聲降低
以往的普通空調在使用過程中,由于風扇只有3檔的調節,所以往往造成空調的噪聲會很大。而現在的變頻空調安在室內的風扇風速變化有12檔,會隨著壓縮機的工作改變工作的頻率,這樣就能有效地降低噪音的產生,實現一種低噪聲的運轉模式。而且,變頻空調將室內溫度調節到預設溫度所需的時間只有普通空調的一半,所以,也降低機器的一個震動周期,這樣會顯得更加的安靜,不會對室內工作生活學習的人造成影響。而且變頻空調器的低溫制熱效果非常好,因為變頻空調器可以快速有效地進行化霜工作,并且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到制暖的工作當中,室內溫度不會因為外部的霜降等天氣的影響而降低太多,可以讓在室內的人覺得更加的舒服。
3.3對電網電壓的適應性更強
在夏季,由于用電的高速增長,會導致外部的電壓系統不穩定的情況,普通的空調在遇到這種情況下,可能會發生內部系統故障的情況。變頻空調器的出現就能將這種情況發生的概率消除。因為變頻空調器的適應電壓范圍都是在187~242V之間,這樣大的區間能夠讓變頻空調器完全適應外界的電壓變化。而且在標配電壓之下,大部分的變頻空調能夠比標配電壓還要低大約30%,也就是說即使是154V的外部電壓,空調也能正常地進行運轉和工作,這就完全解決了電壓起伏不定的問題。再者由于長時間都處在一個較低的額定值的狀態中,對壓縮機的機械耗損降低了,可以延長空調機的使用壽命,而且在使用過程當中的錯誤運行也會更少,讓使用者覺得安心。
3.4采用電子膨脹閥
在電子膨脹閥運用到變頻空調器中后,安置在室內的機器計算系統就會根據在膨脹閥進出口的溫度傳感器來進行一個收集溫度數據的工作,通過溫度數據對比,來實時控制制冷劑流量和變頻壓縮機互相協作著進行工作,能夠將工作效率大大地提高。
3.5發展適應新國際,APF有所提高
近幾年變頻空調的發展日益迅速,其不但在中國具有一定的占有率,同時在全球范圍內,其占有率也逐漸提高。據相關數據統計,2011年我國變頻空調市場占有率已突破50%,在日本則已達到100%。隨著空調普及率的不斷增加,對于空調的節能效率、運轉使用狀態的評價也愈加地受到重視,并且不斷變化提高,APF便是一種極為有效的評價指標。空調一般被用來夏季制冷使用,而制熱性能往往不受到重視,所以,在我國舊版變頻能效標準中,單冷和冷暖空調的能源效率評價指標都是SEER(制冷季節能效比)。而在新修訂的標準中,引入了全新的APF指標,對于轉速可控型房間空氣調節器能效限定值要考察在規定工況條件下,空調制冷和制熱運行時全年能源消耗效率(APF)的最小允許值。隨著我國關于變頻空調新標準的出臺以及空調產業的轉型和結構升級,變頻空調其自身獨特的節能效果吸引了越來越多人的廣泛關注。
4、變頻空調機常出現的問題及維修方法
4.1空調室外機不工作
第一,空調打開后,對室外機電壓進行檢查,確定其是否為220V,若不足220V,則需對外機和室內的連接進行檢查,確定室內機主板正確連接,否則需對室內機主板進行更換。第二,若上電蜂鳴器不響,則需對變壓器運行情況進行檢查。第三,若外機電壓為220V,則需對外機主板上紅色指示燈進行檢查,若正常則可能為外機連接線發生了松動,同時檢查電源模塊p+、N-間是否發生300V的直流電壓,若沒有,則需對電抗器、整流橋和接線情況進行檢查。若外機主板指示燈不亮,則需對電源模塊與主板信號之間的連接線(共10根)進行檢查,確定其未發生接觸不良或松脫,若不行,則需更換機器的電源模塊,模塊更換過程中,在模塊與散熱器之間應涂上散熱膏。第四,若室外機有獨立電源,且紅色指示燈亮,但外機仍未啟動,需要對內、外通訊情況進行檢查。第五,若開機11分鐘左右時停機,而且無法再次啟動,則需對室內管溫感溫包的開路情況進行檢查,若開機后再啟動,但是外風機無法啟動,則需對室內、外感溫頭是否發生短路情況進行檢查。
4.2空調開機后一直低頻運轉
對化霜感溫包、壓縮機、室外環境及室內管溫是否存在阻值不正常、短路或開路現象進行檢查。應根據房間的面積來確定所選變頻空調器 P 數的大小,一般 1P 機使用在不大于 14 m2房間。盡量避免在超面積的情況下使用,不要將溫度設置過低,使用時最好設置在“自動”檔,此時既舒適又節電。
4.3變頻柜機故障代碼及解決方法
第一,檢查是否存在壓縮機感溫包短路、過載保護器短路、模塊保護、排氣溫度過高、壓縮機過熱、空調壓縮機電流過大等現象。第二,檢查室內機蒸發器是否處于防凍結保護狀態,確定室內感溫包無開路。第三,檢查是否存在室內外通訊故障,確定室內外連接線無接錯,控制辦與信號線的連接處插口無松動,檢查是否存在控制器損壞現象。
4.4制熱時,室內機不工作
檢查內、外機電源連接線是否連接正確,電源線有無接地現象,若上述檢查均正常,則需及時更換室內機主控板。在空調器出現故障時,可先將室內機控制器上的開關放在“試運行”檔上,此時微控制器控制向變頻器輸出50 Hz的電源。如這時空調器能運轉,而且保持頻率穩定,一般可認為整個控制系統無大問題,可著重檢查各傳感器是否完好。假如這時空調器無法運行,則可能整個系統有故障。如果空調器出現頻率無法升、降與保護性關機等故障,應首先考慮檢查傳感器。可用萬用表電阻檔(R x 100SZ)測其電阻,然后試加熱,看其阻值是否變化。有時傳感器雖能隨溫度變化,但其控制特性已變差也會引起變頻器控制不正常。
結束語
變頻空調的出現是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的產物。在以后的生活總,將會有更多更好的產品出現,人們的生活會變得越來越便利。變頻空調的卓越優勢正將普通的空調全部淘汰下去,這就是強者生存的原理和法則。工作者只有正視變頻空調的問題并加以改進,才會使變頻空調立足于市場的不敗地位。
關鍵詞: 語言學;現代英語;變化規律;趨勢
Key words: linguistics;modern English;variation;trend
中圖分類號:H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1)23-0233-02
0引言
語言文字記錄著社會的發展和變化,反之,社會的發展促進語言文字的變化和創新。按照通用的語言學的研究,英語來自跟羅曼語族并立的日爾曼語族,但是英語在形成過程中受到了拉丁語族的重大影響。在古代,北歐和當今德國的大部分地區的人被稱作日爾曼人,他們使用的古語,被稱作日爾曼語(Germanic)。古日爾曼人的幾個族在大約公元5世紀左右入侵大不列顛島,這些部族包括盎格、撒克遜族(Anglo-Saxon),即為現今英格蘭人的祖先。古英語源自入侵大不列顛島的部族帶來的日爾曼語。
早期日爾曼人部落移民到英格蘭,英語就是從他們的語言中變化繼承而來。這些入侵者的語言逐漸變成了“古英語”,1066年諾曼征服后三百年內,英格蘭的國王只講法語,因此一大批法語詞匯進入了古英語,英語本身也失去了大部分曲折變化,進化為中古英語。1500年左右的元音大推移將中古英語變形為近代英語。古英語最著名的文學作品是《貝奧沃夫》,中古英語則是《坎特伯雷故事集》。 近代英語在莎士比亞所處的時期開始繁榮,一些學者將之作為早期近代英語與后期近代英語,分界線為1800年左右。隨著不列對全世界很多地區的占領和殖民,當地語言也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英語的發展。
經過諾曼征服,英語產生了很多的變化,許多語言元素進入了古英語并且造成了英語的逐漸變化,最顯著的是英語詞形變化更為簡單,復合詞減少,拉丁語詞和法語詞更多。公元16世紀的歐洲文藝復興(英語的文藝復興一詞renaissance,即來自于法語),造成了英語的極大變化,詞形的變化更加簡單,詞匯量卻大增,逐漸形成了現在的現代英語。隨著英國的殖民統治和美國的興盛,英語成為世界上使用最通用的語言(不是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也不是使用最廣的語言)。筆者以下要探討的重點是現代英語的變化發展規律及變化趨勢。
1現代英語的變化和發展
二戰以來,隨著英語國家在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生活諸領域的迅猛發展,現代英語自身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種變化主要體現在語法和詞匯兩個層面上,而詞匯層面上的變化尤為突出。我認為現代英語詞匯的變化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大量新詞生成、舊詞衍生新義以及借詞。
1.1 新詞的生成二戰后,隨著大最新詞的涌現,英語新詞逐漸成為一個倍受關注的研究領域。據不完全統計,英美國家在最近20多年中出版的新詞詞典多達20余種。國內也有許多學者從事這一領域的研究,并撰寫了大量文章。因此,可以說英語新詞研究己經成為當代英語研究領域的一個重要課題。
根據《牛津英語詞典(第二版)》主編John Simpson和Edmund的估算,每年進入英語的新詞有2,000左右。照此估計,二戰以來產生的新詞應不少于100,000個。從義類上分析,可以說二戰以來產生的英語新詞涵蓋了政治、經濟、科技、文化、教育、生活等各個領域。但是,從數量上分析,源于科技和經濟領域的新詞居多。從詞匯學的角度看,英語傳統的構詞法有六種:復合法、縮略法、派生法、轉化法、逆生法、和擬聲法。大多數新詞是通過這六種構詞法構成的;此外,還有部分新詞是使用者捏造出來的,我們稱之為杜撰新詞。因此,從構詞法角度分析,所有的新詞可以分為兩大類:通過構詞法生成的新詞和杜撰新詞。
1.2 舊詞衍生新義舊詞衍生新義是現代英語詞匯發展變化的另一個重要方面,是指賦予原本存在的詞語新的詞義,使原有的表達形式分化出一個新的詞位,從而滿足日益增長的表達需要的一個重要手段。根據單詞新義與其原義之間的關系,舊詞衍生新義有以下幾種情況:詞義擴大:詞義縮小:詞義轉化:詞義感彩的升揚或貶抑。
1.3 借詞借詞又叫外來詞,“是指一種語言從別種語言中吸收進來的詞語。”作為一種開放性很強的語言,英語有著吸收外來詞的歷史傳統。二戰以后,隨著世界各國之間經濟、文化交流的迅速加強,英語吸收外來詞的數量也日益增大,越來越多的外來詞成為英語詞匯的有機組成部分。進入英語的外來詞大多來自一些強勢語言,如法語、德語、俄語、意大利語、漢語、日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等。英語吸收外來詞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①直接借用,如discotheque, resume等;②音借即根據發音用拉丁字母拼寫成英語單詞,如otabu, zaitech, kirin等,但是源于漢語的借詞多是直接借用其漢語拼音如feng shui, ganbei等;③義借,即按原詞的意義翻譯成正式英語,又叫譯借。如black humor, found object;④音義結合,如漢語借詞chopsuey, 取漢語“雜燴”一詞的讀音,借用chop和cock的意思。
2現代英語變化的規律和傾向
2.1 舊詞產生新意這一點在前已有過敘述,但這同時代表了現代英語伴隨著科技的發展所帶來的一個主要的變化特點。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現代英語詞匯急劇增加,我們發現,現代英語詞匯有相當一部分是取得新義的舊詞,如,“input”(輸入電子計算機的數據),“store”(電子計算機的儲存器),“drive”(計算機驅動器)等。
2.2 口語語言應用的擴大化現代英語的變化,特別是口語方面的變化,口語不斷侵入書面語。學過英語的人都知道,英語有正式、非正式、書面語,口語,方言,俚語之分,然而當今它們之間相互滲透的現象越來越普遍。當我們的英語教師們仍在課堂上反反復復教學生“How are you?”之時,其實現代英語中“How are you doing?”更為流行。當我們的學生與外國人交談時,如果還用“Not at all”來回答別人的感謝;或者還堅持說“I should like to know”而不說“I would like to know”那么他們的英語未免太過時了。
2.3 網絡英語的誕生對于網絡,幾年前美國的調查就表明多數的孩子認為上網是很cool的事情。對此,五十出頭的加拿大社會學家、《網絡一代的成長》一書的作者坦普斯特這么說:“伴隨著數字化媒體成長起來的網絡一代,將會改變未來人類社會的觀念。我們所處的是一個以廣播模式為主的世界,但是這些網絡新一代的孩子們的生活、學習、娛樂、工作將會使社會的環境更開放、互動和理性。他們在孩子時所掌握的東西將會影響到一輩子的生活狀態。他們才是21世紀的主人。”如在現代網絡通訊中出現的一些聊天用語:
d u wnt 2 go out 2nite:Do you want to go out tonight?
lol:Laughing out loud
oic:Oh, I see.
mte:My thoughts exactly.
brb:I’ll be right back.
c u 2morrow:See you tomorrow.
fanx 4 ur elp:Thanks for your help.
gr8:great
btw:By the way
imho:In my humble opinion
asap:As soon as possible.
使用這些語言的年輕人大多是大學里的高才生,英語并非“三腳貓”,或許這也就是現代英語變化的方向,你能說這種英語是錯的嗎?隨著電腦走進千家萬戶,一旦連接了Internet,信息傳遞就成為一件非常輕松愜意的事情。
2.4 美式英語的變化現代英語在發展過程之初本來并無英國英語(British English―BrE)和美國英語(American English―AmE)的分野,不過到了20世紀,由于美國開始參與世界事務,至第二次世界大戰更充分展示了超強的國力在世界舞臺上扮演領導的角色,自然地美國人所講的英語在世界各地,甚至在英國本土都引起了各界人士的相當程度的注意、討論和研究。但是美語隨著時代的發展也在不斷的變化之中,我們可以從一則麥當勞的廣告生動地看到這一變化。麥當勞的廣告語是:I'm lovin' it.看似很普通的一句話,它卻反映出了美式英語的一些變化趨勢。與我們常見的NBA的宣傳語I love this game.相比,麥當勞的這句廣告語在語言風格上顯的有點特殊,它用的是現在進行時。靜態動詞使用進行體的-ing形式在年輕人中間被廣為使用,如“I'm liking that.” “I'm wanting to go.” “are you wanting to be leaving?” “I'm not understanding that.” “are you knowing what you're wanting?” “is your food tasting all right?”等。麥當勞的這句廣告語也是如此,其目的當然是商業性的,就是為了拉近與青少年這個目標消費群體的距離。但它也反映了美國英語的變化,即靜態動詞采用了進行體形式從麥當勞廣告語反映出的這種語體變異應該能說明美式英語的變化,因為它源于廣大青少年,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而語言學家認為,語言的很多變異都首先發源于年輕人,因此該廣告語可以說是較真實地反映了英語變化的一些趨勢。
通過以上分析和探討,我們已經可以以點帶面地看到現代英語的歷史淵源和發展以及目前的一些變化趨勢,這對我們語言工作者研究和探討英語的變化規律,促進英語教學與研究工作以及更好地運用這些變化去深入應用語言學的研究,都將起到積極而具有實際意義的幫助。世界在變化,社會在發展,英語也不例外,這也就是語言的規律和本質,總之,特定的時代造就特定的語言,語言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始終遵循著相對的穩定和絕對的變化這一永恒的規律。
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TN830.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7)07-0009-01
一、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研究的主要內容
對110kv及以上電壓等級變電站,以服務于電力系統安全、經濟運行為中心。通過先進的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的應用,為新的保護和控制技術采用提供技術支持,解決過去能解決的變電站監視、控制問題,促進各專業在技術上、管理上配合協調,為電網自動化進一步發展提供基礎,提高變電站安全、可靠和穩定運行水平。
對35KV及以下電壓等級變電站,以提高供電安全與供電質量,改進和提高用戶服務水平為重點。側重于利用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系統,對變電站的二次設備進行全面的改造,取消的保護、測量、監視和控制屏,全面實現變電站綜合自動化,以提高變電站的監視和控制技術水平,改進管理,加強用戶服務,實現變電站無人值班。
(一)變電站綜合自動化要實現的內容
(1)隨時在線監視電網運行參數、設備運行狀態;自檢、自診斷設備本身的異常運行,發現變電站設備異常變化或裝置內部異常時,立即自動報警并閉鎖相應的出口,以防止事態擴大。
(2)電網出現事故時,快速采樣、判斷、決策,迅速隔離和消除事故,將故障限制在最小范圍。
(3)完成變電站運行參數在線計算、存儲、統計、分析報表和遠傳,保證自動和遙控調整電能質量。
(二)變電站綜合自動化應包括的方面
橫向綜合:利用計算機手段將不同廠家的設備連在一起,替代或升級老設備。
縱向綜合:在變電站層這一級,提供信息、優化、綜合處理分析信息和增加新的功能,增加變電站內部和各控制中心間的協調能力。
二、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系統的特點
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系統具有功能綜合化、系統結構微機化、測量顯示數字化、操作監視屏幕化、運行管理智能化等特征。同傳統變電站二次系統不同的是:各個保護、測控單元既保持相對獨立,又通過計算機通信的形式,相互交換信息,實現數據共享,協調配合工作,減少了電纜和沒備配置,增加了新的功能,提高了變電站整體運行控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的優點有:
(1)控制和調節由計算機完成,減少了勞動強度,避免了誤操作。
(2)簡化了二次接線,整體布局緊湊,減少了占地面積,降低變電站建設投資。
(3)通過設備監視和自診斷,延長了設備檢修周期,提高了運行可靠性。
(4)變電站綜合自動化以計算機技術為核心,具有發展、擴充的余地。
(5)減少了人的干預,使人為事故大大減少。
(6)提高經濟效益。
三、數字化變電站自動化系統的特點
(一)智能化的一次設備
一次設備被檢測的信號回路和被控制的操作驅動回路采用微處理器和光電技術設計,簡化了常規機電式繼電器及控制回路的結構,數字程控器及數字公共信號網絡取代傳統的導線連接。換言之,變電站二次回路中常規的繼電器及其邏輯回路被可編程序代替,常規的強電模擬信號和控制電纜被光電數字和光纖代替。
(二)網絡化的二次設備
變電站內常規的二次設備,如繼電保護裝置、防誤閉鎖裝置、測量控制裝置、遠動裝置、故障錄波裝置、電壓無功控制、同期操作裝置以及正在發展中的在線狀態檢測裝置等全部基于標準化、模塊化的微處理機設計制造,設備之間的連接全部采用高速的網絡通信,二次設備不再出現常規功能裝置重復的I/O現場接口,通過網絡真正實現數據共享、資源其享,常規的功能裝置在這里變成了邏輯的功能模塊。
(三)自動化的運行管理系統
變電站運行管理自動化系統應包括電力生產運行數據、狀態記錄統計無紙化;數據信息分層、分流交換自動化;變電站運行發生故障時能即時提供故障分析報告,指出故障原因,提出故障處理意見;系統能自動發出變電站設備檢修報告,即常規的變電站設備“定期檢修”改變為“狀態檢修”。
四、數字化變電站自動化系統的結構
數字化變電站自動化系統的結構在物理上可分為兩類,即智能化的一次設備和網絡化的二次設備;在邏輯結構上可分為三個層次,根據IEC6185A通信協議草案定義,這三個層次分別稱為“過程層”、“間隔層”、“站控層”。
(一)過程層
過程層是一次設備與二次設備的結合面,或者說過程層是指智能化電氣設備的智能化部分。
(二)間隔層
主要功能是:1.匯總本間隔過程層實時數據信息;2.實施對一次設備保護控制功能;3.實施本間隔操作閉鎖功能;4.實施操作同期及其他控制功能;5.對數據采集、統計運算及控制命令的發出具有優先級別的控制;6.承上啟下的通信功能,即同時高速完成與過程層及站控層的網絡通信功能。
(三)站控層
主要任務是:1.通過兩級高速網絡匯總全站的實時數據信息,不斷刷新實時數據庫,按時登錄歷史數據庫;2.按既定規約將有關數據信息送向調度或控制中心;3.接收調度或控制中心有關控制命令并轉間隔層、過程層執行;4.具有在線可編程的全站操作閉鎖控制功能;5.具有站鵲鋇丶囁兀人機聯系功能,如顯示、操作、打印、報警,甚至圖像,聲音等多媒體功能;6.具有對間隔層、過程層諸設備的在線維護、在線組態,在線修改參數的功能;7.具有變電站故障自動分析和操作培訓功能。
五、數字化變電站自動化系統中的網絡選型
網絡系統是數字化變電站自動化系統的命脈,它的可靠性與信息傳輸的快速性決定了系統的可用性。常規變電站自動化系統中單套保護裝置的信息采集與保護算法的運行一般是在同一個CPU控制下進行的,使得同步采樣、A/D轉換,運算、輸出控制命令整個流程快速,簡捷,而全數字化的系統中信息的采樣、保護算法與控制命令的形成是由網絡上多個CPU協同完成的,如何控制好采樣的同步和保護命令的快速輸出是一個復雜問題,其最基本的條件是網絡的適應性,關鍵技術是網絡通信速度的提高和合適的通信協議的制定。
六、數字化變電站自動化系統發展中的主要問題
在三個層次中,數字化變電站自動化系統的研究正在自下而上逐步發展。目前研究的主要內容集中在過程層方面,諸如智能化開關設備、光電互感器、狀態檢測等技術與設備的研究開發。國外已有一定的成熟經驗,國內的大專院校、科研院所以及有關廠家都投入了相當的人力進行開發研究,并且在某些方面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但歸納起來,目前主要存在的問題是:(1)研究開發過程中專業協作需要加強,比如智能化電器的研究至少存在機、電、光三個專業協同攻關;(2)材料器件方面的缺陷及改進;(3)試驗設備、測試方法、檢驗標準,特別是EMC(電磁干擾與兼容)控制與試驗還是薄弱環節。
七、結束語
本文論述了數字化變電站綜合自動化系統的特征、結構及其發展。數字化變電站自動化是一個系統工程,要實現全部數字化變電站自動化的功能,還有許多技術問題需要攻關解決,相信在將來數字化的變電站自動化系統,將有一個蓬勃的發展期。
引 言:隨著我國高速鐵路建設的飛速發展,直立鎖邊金屬屋面系統廣泛應用在高速鐵路站房,如廣州南站、深圳北站等。為了滿足屋面系統防水、抗風、耐久、保溫等性能的要求,以便于我們日常的維護,首先要了解其工作的特點和原理。
1 直立鎖邊金屬屋面系統的主要特點
1.1適用性強
直立鎖邊金屬屋面系統的底板及面板采用現場壓制成型,生產方便快捷,不受運輸條件的限制,可以現場根據需要生產各種長度的屋面板,屋面板在長度方向上不需搭接縫,金屋面板能壓成各種形狀,不僅能壓成直線、折線、弧線,還能壓成各種扇形板,故可實現平屋面、坡屋面到球形屋面、雙曲屋面等形式,從而滿足建筑師的設計要求。
1.2可靠的防水性
金屬屋面板采用鋁合金固定支座與屋面板咬合,固定支座用螺釘固定在檁條上,屋面板扣在固定支座的梅花頭,而不是用釘直接穿過屋面板固定,金屬屋面板沒有釘洞,具有良好完整性和防水性。
1.3 抗風壓性能好
屋面所承受的荷載,通過受力桿件全部傳至金屬屋面板系統上。由于其特殊的固定方式,避免了一般的螺釘固定系統在遭遇大風時,因反復受正負風壓而在釘孔產生的應力集中。此系統經實驗證明,在 7 kPa 的反復受荷實驗測試中試件無損壞,系統單肋單點在 1.5 kN 的模擬集中風荷載力的作用下仍處于彈性變形,未發生破損。
1.4 抗變形能力好
采用直立鎖邊固定方式,固定支座只限制屋面板在板寬方向的移動,并不限制屋面板沿板長方向的移動,因此屋面板在溫度變化時能夠在固定座上自由伸縮,不會產生溫度應力,有效解決了其他板型難以克服的溫度變形問題,保證了屋面性能的可靠性。
1.5 抗腐蝕性、耐久性好
鋁合金與空氣中的氧發生化學反應時會在表面產生一層致密的氧化膜從而保護金屬,同時在金屬面板受到破壞時可以自動形成氧化膜復原創傷面,防止進一步的腐蝕。鍍鋁鋅板一般有15年的使用壽命, 鋁鎂錳板具有40 年以上的生命期。
1.6保溫性能好
保溫材料采用100mm厚玻璃纖維保溫棉(16kg/m3),屬A級不燃性材料,防火、防潮、防霉變性能好。
1.7 防火性能可靠
直立鎖邊金屬屋面系統所采用的金屋面板、鍍鋅鋼檁條包括玻璃纖維保溫棉、防潮貼面以及不銹鋼螺釘、鋁合金配件等,均為不燃材料,在出現火災等意外情況時,屋面系統絕不會發生燃燒,更不會產生有毒氣體,所以在防火方面是安全可靠的。
2 直立鎖邊金屬屋蓋體系的構造原理
2.1、構造原理
直立鎖邊金屬屋面是通過帶肋的金屬板互相咬合,從而達到防水目的的一種新型、先進的屋面系統(如圖2-1)。金屬板可以是鋁鎂錳合金板,也可以是鍍鋁鋅板。其主要結構形式是:首先將T型固定支座(一般為鋁合金材質)固定在主結構檁條上,再將屋面防水板扣在固定座的梅花頭上,最后用電動直立鎖邊機將屋面板的搭接扣邊咬合在一起。 圖 2-1 固定支座咬合示意圖
2.2、構造形式
直立鎖邊屋面系統通常有經典一型、經典二型、經典三型三種構造形式。
2.2.1.直立鎖邊經典一型
如圖2-2所示,直立鎖邊經典一型主要由直立鎖邊屋面板、固定支座、拔熱鋁箔、玻璃絲棉或擠塑泡沫板、無紡布、壓型沖孔彩鋼板、檁條等構件組成 。
2.2.2.直立鎖邊經典二型
如圖2-3所示,直立鎖邊經典二型與經典一型基本相同,主要區別只是取消了無紡布這一墊層或用壓型彩鋼板代替壓型沖孔彩鋼板。
圖2-3 直立鎖邊經典二型
2.2.3.直立鎖邊經典三型
如圖2-4所示,直立鎖邊經典三型的構造組成為直立鎖邊屋面板、固定支座、玻璃絲棉或擠塑泡沫板、PVC加筋膜、鋼絲網、檁條等,主要區別是屋面的結構基層改為鋼絲網。
圖2-4 直立鎖邊經典三型屋面系統
3、直立鎖邊金屬屋面系統的維護
金屬屋面系統的耐久性,十分依賴于定期或不定期的檢查與正常使用年限內的日常維護工作。直立鎖邊金屬屋面系統的日常維護主要是檢查屋面是否出現破損、變形、松動等情況,還有一些關鍵部位,如檐口、天溝等部位是否有破損。天溝內部要及時進行清掃,防止落葉、垃圾等雜物將落水口堵住,造成屋面滲水。
3.1 巡檢及日常維護要求
3.1.1.屋面板、檐口鋁板、泛水板
屋面上各種類型的屋面板、檐口鋁板、泛水板等,不僅需要每年常規檢查,而且每次臺(大)風前、后都應重點檢查,發現有配件松動、脫膠、開裂等情況應立即處理,否則有被臺(大)風吹起的危險,也容易在臺(大)風時引起屋面其它部位的連鎖松動,會給整個屋面系統的安全使用帶來影響。
3.1.2.天溝
天溝應及時清掃。清除一些因灰塵堆積成的泥塊與隨風飛揚上來的塑料袋、樹葉等輕質雜物,以免造成天溝排水口的堵塞。
3.2 屋面局部修理與更換
3.2.1.屋面板
(1)若屋面板破損,破損面積不大(200mm×200mm以內),可采用補丁法進行修補。具體步驟如下:
①將破損處屋面板整平。
②根據破損面積大小剪一塊同樣材質的屋面板作為補丁板,板四周均超過破損孔邊100mm以上。
③將板洞蓋嚴后,四周交錯鉆兩排孔,孔間距為50mm左右。
④掀起補丁板,將內排孔兩側各打一道耐候密封膠,密封膠必須閉合。
⑤輕輕放下補丁板(不得用力壓,孔洞對齊),待一小時后,打拉鉚釘。
⑥將鉚釘頭和補丁板四周再打一道硅膠,清除鋁屑等垃圾,并保持24小時不受力。
(2)若屋面板破損嚴重,就必須局部更換屋面板。基本步驟如下:
①選擇晴好的天氣,并確認須更換的屋面板范圍,按預定方案劃線,確定鋸切部位。
②以無齒圓鋸(或石材切割機)縱向切開需要更換的板段,注意靠近不需更換的屋面板兩端須留30mm不切,以免在鋸切時損傷兩側相鄰的不需要更換屋面板塊。
③用螺絲刀撬開咬合邊,并用克絲鉗逐段拉起咬合板邊緣。
④用手動鐵皮剪,剪開咬合邊尚存的30mm未切斷部分,掀起切下的板塊,并將被咬合邊從相鄰的板塊下抽出這塊損板。
⑤重新制作一塊同材質,同型號的板塊,但兩端個長200mm,撬起相鄰板的咬合邊,并將新換板塊的被咬合邊填入,按圖3-1所示的1234順序安裝并安置平整。
⑥在支座處咬合上新板塊。
⑦在兩端以50mm間距交錯打兩排鉚釘孔,在兩端切口處向內充填滿耐候膠,待一小時耐候膠初步干后,打拉不銹鋼鉚釘或不銹鋼螺栓上下板連接,并在鉚釘頭上和新換板四周邊緣打入耐候膠。
⑧清除鐵屑和換下的板塊,做好標記,并24小時不得受力。
3.2.2.泛水板
泛水板個別位置出現破損時,可用電動切割機或專業工具設備拆下損壞的泛水板,按原標準和圖紙規格、尺寸制作新的泛水板進行更換,并在泛水板搭接處設置拉鉚釘及注入密封膠。
3.3金屬屋面漏水處理
3.3.1.漏水點查找
下雨天發現屋面有滲漏并從屋面滴落至地面,一方面做好漏雨記錄,另一方面派人到達漏水點附近查找,查找范圍擴大到漏水點對應屋面上方周邊大約10m的范圍;尋覓漏水的縫隙、孔洞和進入室內的渠道,設法查找漏水的原因。尤其要注意因溫度升降引起屋面面板、天溝伸縮縫,屋脊和檐口、山墻節點等處密閉性可能喪失的情況。
3.3.2.滲漏點處理
(1)自攻螺釘處滲漏處理:清除失效的防水膠,緊固原自攻螺釘;當原有自攻螺釘失效時,在其附近重打自攻螺釘。最后用防水膠對自攻螺釘處及失效孔洞進行密封處理。自攻螺釘的緊固要求如圖3-2所示。
(2)銹蝕滲漏處理:使用專業的防銹底漆對銹蝕部位進行防銹處理,使金屬面板表面形成一層致密的防銹層,然后在表面貼防水材料。
(3)接縫、泛水滲漏處理:使用專業的高性能密封膠對金屬屋面所有搭接縫、穿出物部位、螺釘等部位 進行防水密封處理。
3.4在使用維護中的注意事項
1.不得在金屬屋面上施加設計以外的其他荷載,如果確實需要增加屋面荷載時,要計算將荷載進行較大范圍內的擴散,并通過在立邊上設置固定夾具,把荷載傳遞到逐個固定支座上,并且確保每個固定支座承受的壓力不超過其抗壓承載能力。
2.不得在金屬屋面上隨意設置霓虹燈、招牌、廣告牌等。
3.不得在金屬屋面上任意開洞、開窗、不得任意鋪設金屬導線、管道等。
4.不得在金屬屋面上留存或堆放鋼材、木材等可能引起電化腐蝕的材料,確實需要臨時堆放時,不能超載且采取隔絕(如墊橡膠板等)保護措施。
5.不得將污水或有害物質的液體向金屬屋面排放、流淌。
4 結語
目前,金屬屋面在大型建筑工程中已十分常見,而直立鎖邊屋面系統具有防水、耐久、防火性能好以及安裝方便等特點,相信它將會在越來越多的工程中得到應用。通過直立鎖邊屋面系統主要維修維護方法的介紹,相信會對實踐中的維修工程提出有針對性維修方案有所助益。
一、《夕陽簫鼓》創作背景
《夕陽簫鼓》由黎英海先生改編琵琶文曲《夕陽簫歌》,此外還有《潯陽琵琶》、《潯陽夜月》、《潯陽曲》等不同版本流傳于世。說到“潯陽江”與“琵琶”,不禁讓人聯想起白居易《琵琶行》中所描繪的“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這種憂傷彷徨的意境。事實上,《夕陽簫鼓》的意境與《琵琶行》大相庭徑,史上更多人認為《夕陽簫鼓》展示的內容與音樂意境與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更為相似。在1925年上海大同樂會上,柳堯章和鄭覲文將其改編成民族管弦樂曲,便以元曲《琵琶行》中“春江花朝秋月夜”題名為《春江花月夜》,此外還有管弦樂、交響音畫、木管五重奏、吉他獨奏等形式多樣的演奏形式,無一例外的都表現出了極具東方的詩情畫意,描繪出了人間的良辰美景。
然而,在眾多的改編曲中,由黎英海先生所編寫的鋼琴獨奏《夕陽簫鼓》卻是影響最大,藝術價值最高的。黎英海先生說過,要創造出有中國特色的音樂,要有民族性,民族的感覺和民族的審美習慣,更要有民族精神。并且他一直在做研究民族音樂,創作有民族風格的和聲等方面的大膽探索,著有《漢族調式及其和聲》、《民族五聲性調式概述》等書,還譜寫了《千里草遠把身翻》《在英雄墓旁》等兩百多首歌曲,改編的歌曲也非常多。而《夕陽簫鼓》的改編則成功體現出中西方結合之美,用西方的樂器之王鋼琴,表現出了東方綿延的文化之美,巧用裝飾音,琶音等演奏技巧巧妙的模仿出了琵琶獨具特色的推拉吟揉之音,向我們展示了暮色中潯陽江頭之景。
《夕陽簫鼓》經歷過兩次編寫,最早編寫于1972年,并收錄到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的《鋼琴五首》中。到1975年,黎英海先生又對它進行了大的改編,減少了對琵琶演奏手法的過多模仿,使得整首曲子更具有鋼琴的特點,更有益于表現音樂。這個更加成熟的《夕陽簫鼓》廣受中國鋼琴家們和眾聽眾的喜愛,成為學習鋼琴之人必彈的經典曲目。
二、《夕陽簫鼓》改編曲的演奏
在保持原曲的意境上,利用鋼琴寬廣的音域,《夕陽簫鼓》被分為十個片段,分別是引子,主題,七個變奏和尾聲。與西方傳統音樂飽滿的和聲,緊密交織的旋律發展不同,這首曲子的魅力在于,它的主題音調始終貫穿全曲,將各段緊密連接,疏中有密,并且運用鋼琴多聲化特點,利用七個變奏層層推進,將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意境娓娓道來,讓人暢游其中,回味無窮。
引子由疏到密的弱奏緩緩拉開序幕,營造出一種由遠及近的視聽效果,讓自由的散拍節奏也副有一定緊張度。接下來反波音,琶音,以及華彩部分將主題漸漸推入,仿佛江面上浪花翻涌。因此,該引子又被稱為“江樓鐘鼓”。開頭以左右手相互交叉彈奏的形式模仿遠處江畔鐘樓上的鼓聲,給聽眾一種置身在前行的漁船之上,耳畔是水浪翻涌的聲音與逐漸清晰的鼓聲,眼前是暮色中秀麗的美景的立體感受。
伴隨著引子尾音的漸慢與漸弱,主題旋律在“月上東山”中完整的呈現了出來,悠揚的旋律伴隨著適當的行板節奏,給人豁達大氣的感受。在該段中出現的主題旋律在后面各段中都有反復出現,由于速度,節奏,力度等音樂要素以及織體形式上的變化,使得聽眾們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從而也使各段落貫穿聯系了起來。
后面的段落“風曲水回”,右手由單音變為八度以及和弦音,左手則是高低起伏的三十二分音符。由于主旋律的升高四度以及織體形式的豐富,使得主題旋律再次被強調,音樂內容逐漸生動豐富了起來,仿佛就像江面上躍起無數魚兒,讓畫面熱鬧了起來。
接下來的“花影層疊”,此段描繪的是“春江花月夜”中的花景,該段音樂表情與速度由“稍活躍”到“自由處理”以及后面的“更快些”,“保持、綿遠”,豐富的速度變化是該段的難點。開頭為右手由慢到快的顫音,模仿民族樂器中笛類的聲音,清脆的笛聲從夜下綻放的花叢中傳來,使得曲子更添意境。左手運用由高至低的琶音以及回環式流動的音型,模仿出了民樂中古箏的演奏感,增強了旋律的流動性。進入自由處理的散板后,結構被拉寬,變得悠揚平緩起來。隨后速度加快,以主題調再次呈現作為段落結尾,體現了“起,平,落”的音樂表現手法,使得音樂形象層次清晰,層層相印,無不描繪著風吹花搖,湖中影動的靜謐美景。
“水深云際”位于全區的中心位置,隨著慢板的步伐緩緩到來,左手在低音區以純五度的音程跟隨著右手旋律緩慢、平穩的演奏著,襯出旋律的深沉醇厚。接著雙手齊奏同一旋律,營造出一種空靈飄逸的意境,尤其是后面右手在高音部分倚音的演奏,配合延音踏板更是有一種云霧繚繞,飄渺無垠之感,在情緒上也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
“漁歌唱晚”特點就是節奏上的對比,右手前面帶有附點的節奏與后面緊接的流動琶音形成了對比。左手三連音與三十二分音符的結合更像是模仿船夫有力的搖櫓時,船槳劃過水面的聲音,自然之景與人融為一體,呈現出了“天人合一”的文化精髓。
“回瀾拍岸”右手用和弦奏出由慢到快的旋律,并且配有重音符號,意在模仿琵琶中掃弦的演奏方式,左手則用四五八度構成的和弦來表現“琵琶和弦”。因此在演奏時,必須將右手的每小節第一拍做重音彈奏處理,才能表現出琵琶掃弦的頓挫有力,從而體現出漁船破水,掀起波瀾拍岸的動態景象。
接下來的“橈鳴遠籟”,慢起漸快的節奏,左手波音開始右手顫音接后的演奏方式好似模仿波光粼粼的水面。接著,由同一個音反向八度加五度構成的六連音開始,右手先左手后交替,由弱到強,由快到慢,將本段推向,營造出眾船劃破水面,齊齊前進的熱鬧場面。
第八段,乃歸舟,該段由慢到快,從中板急板到寬廣的中板,音樂情緒從急切的盼歸到爽朗愉悅的豐收喜慶。作者將同一旋律在三個由低到高的八度內展開,伴隨著越來越快的速度以及旋律的推高,給聽眾描繪出漁船在一浪高過一浪的江面上行駛著的音樂情景,與上段的“橈鳴遠籟”交相呼應。隨著旋律線的拉寬,進入寬廣的中板,左手八度奏出骨架主題音調,右手則用四音變位和弦和五音和弦的分解上行,模仿古箏的演奏,極富氣勢,展示了人們為了生存挑戰自然的恢弘場面。
最后尾聲段落,將主題旋律展現在了左手低音部分,右手用空五度和弦的分解上行,體現出一種“水天一色”的意境,同時結尾中主題旋律的再現也體現著一種首尾相合的傳統思想,全曲在模仿鐘聲的兩個空五和弦的反向進行中結束,既在遠處樓中的鐘聲開始,也收于這回蕩在天地間的鐘聲中。歸舟遠去矣,海上明月升,江面又恢復如初的靜謐,世間猶如一幅美好的潑墨山水畫。
三、藝術特點
在上面淺談夕陽簫鼓的演奏中不難看出,它最突出的一個特點就是,每一段都有屬于自己的一個小標題,非常具有文學性特征。這些標題無疑使得樂曲內容更加形象,有助于激發聽眾的聯想從而獲得欣賞的樂趣。黎英海在原作的七段擴展成了十一段,更加細致的描繪出春、江、花、月、夜的美景,并采用西方樂器之王鋼琴來演繹,其獨特的音響與廣闊的音域便可將整個民樂團攬括其中,帶給人們聽覺上的盛宴。
為了使鋼琴能更加完美的演繹出綿延千年的中國古韻,整首作品以五聲調式為基礎,在創作過程中,采用“承遞”的方法,即前小節的尾音與下一小節的首音采用同樣的音相連,如同鏈子一環扣一環,也被稱為“連環扣”、“魚咬尾”,使得音與音之間聯系加強,如同波浪般相互推動著向前進,十分具有流動感。同時,整首曲子以“月上東升”中出現的旋律為主題動機,即樂曲的樂思,并且在后面各個變奏部分中都以不同織體形態衍生開來,這種手法被稱作“合尾”,首尾相合,這恰恰可以體現中國人追求完滿的思維習慣。
該曲的成功之處還在于,對于中國傳統樂器音色的模仿。由中國古曲改編而來的鋼琴曲需要傳承古韻,就決定了它不能局限于傳統西方演奏技巧,要創新出具有中國民族獨特風韻的演奏技巧,這對于塑造出具有中國風格具有重大意義。
doi:10.14033/ki.cfmr.2017.17.02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7)17-0047-02
多年臨床證明,在骨科疾病治療過程中應用中醫藥治療具有十分明確的良好效果,但需要注意是,在醫療機構內中成藥多有西醫師開具出來。而西醫師對中成藥的藥性、組方之法了解不深,導致中成藥的不合理應用[1-2]。因此,如何探究方藥特點,在中醫辨證論治理支持下選擇合適的中成藥用于治療骨科傷病,已經成為相關領域的研究熱點。在應用過程中,如何評估骨科病情、根據辨證論治分期結果,選擇合適中成藥,不僅能夠有效提高治療效果,縮短疼痛緩解時間,加速骨科患者愈合速度,這對于臨床醫師而言是非常重要的[3]。本次研究以四肢骨折為例,選擇2012年7月-2016年8月在筆者所在醫院接受治療的四肢骨折患者75例,經中醫辨證判斷骨折病情分期后,給予相應的中成藥+鹿瓜多肽進行治療,取得良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選擇2012年7月-2016年8月在筆者所在醫院接受治療的四肢骨折患者150例,隨機分成對照組及觀察組。對照組患者75例,年齡20~75歲,平均(41.55±8.67)歲,病程3 d~6個月,平均(2.16±0.52)個月;按照骨折類型,肱骨骨折20例,尺骨骨折7例,橈骨骨折10例,股骨干骨折19例,股骨下端骨折12例,脛腓骨雙骨折5例,腓骨骨折2例;按照致傷原因,交通事故致傷39例,跌倒摔傷20例,墜落傷10例,其他6例。觀察組患者75例,年齡18~74歲,平均(40.87±10.06)歲,病程4 d~7個月,平均(2.54±0.53)個月;按照骨折類型,肱骨骨折18例,尺骨骨折10例,橈骨骨折12例,股骨干骨折21例,股骨頸5例,股骨下端骨折7例,脛腓骨雙骨折2例;按照致傷原因,交通事故致傷35例,跌倒摔傷22例,墜落傷13例,其他5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因、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
本次研究對象納入標準主要包括:(1)明顯外力或暴力導致直接或間接外傷;(2)局部疼痛,血腫,肢體功能障礙;(3)四肢局部畸形,出現異常活動,以及骨擦音;(4)經影像學檢查結果顯示,患者四肢骨連續被破壞,或骨完整性被破壞;(5)全身無明顯并發癥,單純閉合性四肢骨折;(6)本次研究前,及研究中均未除本次研究所用藥物以外的接受任何內服或外貼藥物,及其他治療措施[4]。
1.3 排除標準
本次研究對象排除標準主要包括:(1)由骨腫瘤、惡性腫瘤骨轉移等骨病導致的病理性骨折;(2)開放性骨折,局部出現感染或軟組織缺損;(3)對本次研究中藥物過敏;(4)心肝腎等重要臟器、內分泌系統重度疾病;(5)入院后接受影像學檢查結果顯示存在慢性炎癥;(6)精神系統疾病,無法耐受本次治療,或不配合本次研究[5];(7)治療后出現任何肺栓塞、下肢靜脈血栓等重度并發癥。
1.4 治療方案
本次研究中所有受試者均給予鹿瓜多肽注射液進行治療:鹿瓜多肽注射液10 ml+0.9%氯化鈉注射液250 ml,經靜脈途徑給藥,1次/d,直至骨折完全愈合方可停藥。其中鹿瓜多肽注射液生產企業為哈爾濱玉衡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3020001,藥物規格2 ml∶4 mg×10支/盒。觀察組基礎治療方案同上,在傳統醫學理論支持下,通過中醫辨證方式評估患者病情,并進行分期,不同分期治療原則及中成藥均不同,具體如下:(1)早期,治療原則以補氣血為主,兼以活血、補陽、理氣;中藥可選擇補陽還五湯,但桃紅四物湯亦可,二者均為筆者所在醫院自制中成藥,將原湯劑方更換成散劑,便于臨床服用,8 g/次,3次/d;其中,補陽還五湯組方主要包括黃芪、赤芍、當歸尾、川芎、桃仁及紅花,桃紅四物湯組方主要包括當歸、熟地黃、川芎、白芍、紅花及桃仁。(2)中期,治療原則以補益中氣為主,選擇參苓白術丸,6 g/丸,1丸/次,3次/d,生產廠家為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同仁堂制藥廠,國藥準字Z11020947;參苓白術丸組方主要包括人參、麩炒白術、茯苓、山藥、炒薏苡仁、炒白扁豆、山藥、砂仁等。(3)后期,治療原則以補益肝腎為主,選擇六味地黃丸,或左歸飲;六味地黃丸組方主要包括熟地黃、酒萸肉、山藥、茯苓、澤瀉及牡丹皮,生產廠家為北京同仁堂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制藥廠,國藥準字Z11021283,每6克30粒藥丸,6 g/次,2次/d;左歸丸,生產廠家為河南省宛西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41020696,每1克10粒藥丸,9 g/次,2次/d[6]。觀察對比兩組患者經治療后疼痛減輕時間、血腫緩解時間及骨折愈合時間。
1.5 統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選擇SPSS 13.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
2 結果
觀察組患者75例骨折處疼痛減輕時間、血腫緩解時間以及骨折愈合時間分別為(3.22±1.80)d、(5.48±2.52)d及(4.16±1.55)周;對照組患者75例,骨折處疼痛減輕時間、血腫緩解時間以及骨折愈合時間分別為(4.31±2.68)d、(8.37±3.74)d
及(5.16±1.89)周;觀察組患者骨折處疼痛減輕時間、血腫緩解時間以及骨折愈合時間明顯都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2.5546,t2=4.2935,t3=4.0410,P均
3 討論
目前,四肢骨折患者多經手術及保守治療措施進行治療,根據病情結合患者實際需求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如無法耐受開放式手術者可選擇經微創手術,或保守治療,但無法承受過多花費者可選擇除微創手術之外的方法進行治療。但無論采用何種方法治療四肢骨折,都存在優缺點,如石膏外固定能夠從一定程度上限制患者肢體或關節的活動度,但操作便捷、應用范圍非常廣泛,微創手術雖然花費較大,但創傷小,恢復速度較快,開放式手術復位需在治療中剝離骨膜,很容易造成患者大出血,延緩愈合時間,但部分無法使用微創手術或內固定術治療的開放式骨折,或重度粉碎性骨折可擇其治療[7]。鹿瓜肽注射液由梅花鹿體內提取,或中草藥中提取的能夠促使血腫盡快消退、加速骨生長、促進骨愈合的活性物質,經由現代制藥工藝制成。在傳統醫學理論中,骨折能夠損傷人體氣血,根據中醫辨證后分期,根據不同分期的治療原則,選擇合適的藥物進行治療。本次研究中,骨折早期補氣血,選擇補陽還五湯(亦或者選擇桃紅四物湯),骨折中期選擇參苓白術丸以達到補益脾胃的目的,而骨折后期則選擇六味地黃丸(亦或者左歸飲),觀察組患者骨折恢復情況良好,同對照組相比較,疼痛減輕時間、血腫緩解時間及骨折處愈合時間均明顯短(P
但骨折經中醫辨證后用藥治療不僅限于本次研究內容。某項關于膝關節炎中醫辨C分型治療的報道中,氣滯血瘀型膝骨關節炎患者的損傷軟骨情況最重,可作為中醫辨證治療膝骨關節炎的參考依據[8]。而且,由于大部分中成藥開藥者是西醫師,而西醫師對中醫骨科方面內容以及中藥的深入了解,很多僅通過藥物名稱選擇中成藥進行治療,這從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骨科中醫藥治療的風險,不僅容易造成最佳治療實際延誤,還能導致毒副作用出現,甚至引發不可逆轉損傷,嚴重威脅骨科患者生命安全。基于上述原因,需根據患者實際需求,在了解方藥特點、中醫辨證論治理論的前提下,選擇合適的中成藥放入治療方案中,這需要醫生積極提高自我專業素養,加強理論及技術操作專業知識,明確辨證用藥理論,以及諸多中成藥的藥物組成,主要有效成分,臨床功效,毒副作用,藥物應用禁忌證,是否對肝腎有刺激作用等,降低中成藥在骨科應用的不良風險,提高用藥準確率及安全性,比如筋骨痛消丸為代表的療傷止痛藥物,內含竣猛中藥,如大黃、煅自然銅等,可造成患者動血、損傷脾胃等,孕婦及體弱者也禁止服用此藥。此外,部分患者脾胃損傷較大,可加用部分補益脾胃的中成藥,如補中益氣丸等。還有少部分患者患有骨質疏松,需在實施中醫治療的同時,加用仙靈骨葆膠囊等具有強筋骨效用的中成藥,能夠有效緩解骨質疏松癥狀[9]。
總之,臨床醫師需在詳細了解中藥現代藥理、傳統組方、注意事項的前提下,熟悉中醫辨證論治理論,選擇合適的中成藥與其他藥物聯合治療骨傷科疾病,能夠提高藥物應用安全性,避免中成藥濫用,減少并發癥發生,加速骨折恢復進程,值得進一步應用及推廣。
參考文獻
[1]鄭斌,梅偉,魏成建.中醫治療膝骨關節炎研究進展[J].湖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6,18(2):114-117.
[2]高云.中醫藥在治療骨科損傷中應用分析[J].光明中醫,2011,26(8):1610-1611.
[3]韋振.中醫藥用于創傷骨科治療進展[J].內蒙古中醫藥,2013,32(19):132-133.
[4]韓特.中醫骨科與西醫骨科學發展的比較研究[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6,14(12):130-132.
[5]孟向超.中醫骨傷科發展現狀研究[J].大家健康,2016,10(18):26.
[6]楊建春.中醫骨科治療老年骨性關節炎204例臨床療效觀察[J].大家健康,2016,10(6):108.
篇章分析環節旨在幫助學生在分析文章的內在邏輯以及連接詞語的同時,建構語篇概念。在該環節中,教師將閱讀文本切分成若干片段,讓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對零散的段落進行排序整合并思考排序的理由。學生完成該項任務后,主動地呈現答案并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思考過程。之后,教師不失時機地對文本中連接詞語的使用進行總結,啟發學生在閱讀本文的過程中注意連接詞語的語篇銜接和連貫功能。
語篇是學生獲取語言信息和學習語言運用的載體。學生只有具備了識別各種語篇體裁和結構的能力,才會有目的地實施閱讀策略,獲得必要的語篇信息,達到相應的閱讀目的。該環節的設計充分體現出閱讀教學中對語篇教學的關注,符合新課程標準的理念。
二、辯論技巧分析環節
辯論技巧分析環節旨在幫助學生以閱讀文本為依托,掌握一般辯論稿的邏輯、結構和語言特點,并了解辯論中除文本語言之外的其他關注點。
在該環節中,教師以問題鏈的方式,引導學生思考該辯論稿的結構特點。在問題回答之后,教師歸納出正方辯論稿的語篇常見模式:呈現問題―提出對策―分析后果,同時指出事實和數字的巧妙運用能增強辯論的效果。繼而,教師讓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閱讀反方辯論稿,并找出每段的主題句。學生大白板上畫出主題句。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反方的論述是如何對正方觀點進行反駁的?然后,教師對反方辯論方式進行總結。這兩個活動是在語言層面對辯論稿的撰寫提供必要的指導。接著,教師通過舉例,總結出辯論中的“禮貌原則”。再次播放辯論大賽選手的精彩視頻,指出體態語言等在辯論中同等重要。最后教師讓學生思考如何成為一個出色的辯手,在學生回顧本節課的所學內容后,將所有的辯論技巧及注意事項進行總結,凸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對辯論技巧的指導。
該環節的設計以體裁為文本解讀角度,引導學生從語言和技巧等角度分析辯論各個方面的特點,從而有效地指導學生辯論文本的閱讀和辯論實踐。
什么是辯論?
定義:辯論是人們持不同立場對同一對象展開爭論的過程。
辯論常常是一個批駁謬誤,探求真理的過程。因此,辯論的意義在于:明理即辯。
辯論的作用:
1.探求真知真理,弘揚價值觀;
2.關注社會生活,激發社會責任心;
3.培養科學的思維模式和思考方式;
4.吸收和鄭和多元化的知識和信息;
5.展示語言風采,弘揚口才魅力;
6.提升人際關系的能力,擴大人際交流的范圍,培養公眾情感。
一、辯論思維:辯論的靈魂和基礎
辯論中,對辯題的分析是否透徹,思路是否清晰,反應是否敏捷,想象是否豐富,推理是否縝密,引據是否合理,配合是否默契等等,都是以思維為基礎的。
辯論過程是一個充滿邏輯推理、演繹論證的過程,需要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廣博的知識。因此,辯論不但帶有濃厚的學術色彩,而且是一種滴水不可漏的思辨之戰。
1.思維方式:發散性思維
是在思維過程中,通過知識、概念的重新組合,找出更多更新的可能方案、設想和解決方法的思維方式,是能夠從不同起點、不同方向、不同角度、不同標準而得出結論,
再由這些不同方式得出的結論交織融合成一個思維體系。
又叫擴散思維、分散思維、輻射思維。
發散性思維的三個主要特征
1).表現為流暢、變通、獨特;
2).流暢是指反應迅速而豐富,能在較短的時間內表達出較多信息;
3).變通是指思維方式不落俗套,能夠打破傳統的思維定勢去創新,由此及彼,舉一反三。
獨特是指對事物有獨到見解。
層次:流暢——變通——獨特(最高層)
2.思維方式:收斂性思維
定義:將得到的素材在分析、綜合、比較、判斷的過程中重新組織,從不同的角度,將思維指向唯一正確的答案或最好的解決方案過程。即“收得攏”。
發散性思維和收斂性思維的配合運用
1).“散得開,收得攏”;
2).發散性思維為收斂性思維的選擇提供了可靠的、廣闊的依據。
3.邏輯推理:常用方法
(1).三段論
(2).歸納法
(3).類比法
(4).反證法
(5).兩難法
邏輯推理:典型錯誤
(1).偷換概念(主動而為之)
(2).概念混淆(被動而為之)
(3).偷換辯題
(4).循環論證
(5).斷章取義
(6).以偏蓋全或以全蓋偏
二、辯論語言
~漢語是辯論的血肉,辯論是漢語語言藝術的最高表現形式。
~辯論者要將自己的思想用語言完美地表達出來
1.辯論語言的特點
(1).精確性
要忠實于信息傳遞
(舉例:《恐韓·韓喬生語錄》)
(2).藝術性
#文采中運理,妙用修辭。(比喻、引用、夸張、排比)
#語美中含力,語言要有美感。
*語言秀
過分夸大了語言的作用,辯手成為語言秀的表演者。
缺乏樸實語言。
(3).攻擊性
辯論語言是具有挑戰性的攻勢語言
(4).邏輯性
(5).簡潔性
語言精練,清晰明了。
(6).多樣性
有聲語言+無聲語言(人體語言、姿態語言、實物語言等)
無聲語言要給人們的感覺:精神飽滿、從容不迫、成竹在胸、正氣凜然、氣勢磅礴······
(7).新奇性
指語言的內容要有新意,表達要讓人覺得新奇。
(吸引評委注意,活躍賽場,一新制勝,給對手一個意外。)
(8).感染性:幽默
一是鮮明地表達觀點;
二是營造場上的氣氛;
三是給對方造成壓力。
2.辯論語言的要求(有理、有力、有節)
1).口齒清晰
2).言簡意賅
3).言之有別
4).言之有物
5).言而有序
6).言之有理
3.語音、語速、語調關系
三、審題與立論
審題
需要掌握的三個要點:
一是判別辯題類型:
1.矛盾型辯題
只需要論證本方的觀點即可。
2.對立型辯題
雙方的觀點都需要論證。
3.比較型辯題
比較標準。
二是界定包括關鍵詞在內的概念
(1).必要性
(2).基本方式
(3).注意事項
(4).關鍵詞的界定:題眼
三是對辯題的價值判斷
求真求實、抑惡揚善是基本價值。
立論
~立論的策略
(1).以哲學的眼光審視、分析命題;
(2).立足點高,超凡脫俗,縱攬全局;
(3).認識到雙方立論的薄弱點;
(4).立論要做到嚴、新、奇。
論據
~特點:
(1).準確性(來源也要準確)
(2).典型性
(3).充分性
(4).新穎性和復雜性
(5).簡潔性
變向論據
論證
(1).了解和把握論證因果關系;
(2).善于歸納論證的內容。
最佳立論
#能得到隊員感情認同,引發觀眾共鳴,評委得到認可的立論。
#特點:
(1).邏輯性
(2).創新性
(3).攻擊性
變向論點
定義:服務對方論點的論點。
出現的原因:對論點分析的不透徹、不到位。
糾正和拯救:再變向。
框架
底線
底線是一方必須堅守的基本立場,是不能更改的防線。
底線特點:(1).精練;(2).易懂易記。
底線一般以二至四條為宜。
尋找對方底線:觀點證明。
檢驗底線:站在對方的立場上進攻。
其他所有的觀點都是由底線衍生并為之服務。
四、反駁與攻辯
反駁是必須進行的階段。
反駁是反映辯手是否具有快速思維能力,敏銳的洞察力,迅速的語言歸納本領。
1.直接反駁
2.間接反駁
反駁的原則:服從真理。懷疑一切的反駁可能適得其反。
攻辯
注意事項:
(1).目的明確
(2).言簡意賅
(3).擊中要害
回答:
(1).設定條件回答法
(2).更換條件回答法
攻辯小結
五、自由辯論:核心
核心:形散而神不散。
自由辯論的準備
自由辯論的施行
六、辯論技巧
1.攻其要害
2.窮追不舍
3.利用矛盾
4.引蛇出洞
5.巧設圈套
6.李代桃疆
7.善用邏輯
8.慎用詭辯
七、儀態儀表
儀態:
1.頭部
頭部表現要沉穩莊重,頻頻點頭或搖頭都不適宜。
不能因表現不好而搖頭:自我否定。
2.眼神、眼光
辯手目光要親切、莊重、堅毅,表現出友好、沉穩、自信的風度。
3.笑容
辯手的笑容只能是微笑。
4.手勢
原則:貴精不貴多,要適中得體,干脆利落,自然大方,表意確切。
通病:(1).生硬;(2).繁多;
(3).松散;(4).隨意。
5.站姿、坐姿
儀表:著裝與化妝
~著裝
(1).莊重、統一,有特色。
(2).色彩上一冷色為主。
化妝
~效果:養眼(不是作秀)
八、辯風
1.隊伍辯風:
1).雄辯:北京大學、西安交通大學;
2).花辯:復旦大學;
3).戲辯:新南威爾士大學;
4).儒辯:武漢大學;
5).正辯:山西大學;
6).文辯:中山大學;
7).整辯:馬來亞大學。
2.隊員辯風
1).感情型和理智型;
2).權威型和非權威型。
3.培養辯風的途徑:
1).端正人生觀;
2).博覽群書;
3).有意識地進行。
4.有益辯風的整體配合
卡尼曼的“前景理論”:在不失個性的情況下,優編隊伍,分享亮點,而不是讓一顆星“灼傷”觀眾的眼睛。
九、辯德
(1).要樹立正確的辯論價值觀;
(2).要樹立正確的辯論道德觀。
十、辯論心理
1.適于辯論的心理素質:
(1).成熟的自信;
(2).強烈表現欲;
(3).求勝心強;
(4).從容;
(5).自然的平常心。
2.心理層次
三個層次:
(1).要我辯;
(2).我能辯;
(3).我要辯。
3.心理環境
解決方法:主動了解,提前適應。
(1).宏觀環境:比賽大環境;
(2).微觀環境:辯手對賽場的心理適應。
4.心理調動
5.心理壓力
~印象整飭
~怯場
6.辯論中的自我心理控制
(1).控制緊張
(2).擺脫沖動
(3).控制急噪
(4).避免壓抑
(5).擺脫心理障礙
(6).適度控制同情心
對方心理控制
最佳效果:逆認反應
控制對方心理以攻心為主。
觀眾的心理控制
觀眾的心理特點:
(1).對信息的棘手具有選擇性;
(2).對辯手的態度受自身的影響。
控制觀眾心理:
(1).以真情打動觀眾;
(2).用真心理解和尊重觀眾;
(3).以真本事贏得觀眾贊賞。
評委的心理控制
辯論中的心理干擾:
辯題是辯論活動中所使用的題目,一堂辯論課成功與否,學生發揮精彩與否,與辯題的選取與設計有直接關系。辯題的選取一般遵循以下三個原則:
1.趣味性
一方面,辯題要符合初中生的年齡特點、知識結構、認識水平,辯題設計切忌難度太大、切口太深;另一方面,辯題要有新意,必須是初中學生感興趣的話題。這是實施課堂辯論的基本前提。因為只有這樣,課堂辯論才會成為激發學生深入思考和勇于表達的強大推動力。
2.教育性
辯題要體現地理課標的重點、難點問題,要體現與地理學科相關的社會熱點問題。有關辯題的辯論不僅要有助于課標的落實,更要有助于課標的拓展和提升,引導學生從地理的視角看世界,體現地理學科的價值取向。即,科學的人口觀、資源觀、可持續發展觀,最終對學生起到教育作用。
3.公平性
公平性指辯題的設計對正反雙方而言都應有可辯性,在理論、事實、邏輯方面沒有傾向性。正反雙方觀點既有共同點又有不同點。共識點指對立雙方對辯題的提議、范圍具有大體一致的理解。爭論點是對立雙方觀點產生分歧的焦點。這樣使得論辯雙方課下均有充足的材料準備,在準備充足的前提下,論辯雙方才能據理力爭,在辯論中產生激烈的思維交鋒,辯出精彩、辯出火花,推動思維走向深入。
二、地理課堂辯論的組織環節
筆者組織的課堂辯論一般包括以下幾個環節:
1.聽取民意,組織發動
教師對辯題有了粗略的設想以后,要提前在課堂上拋給學生,觀察學生反應,如果學生發言踴躍、觀點不一,說明預設的辯題有辯論的“群眾基礎”,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順勢告知學生擬組織辯論的時間及具體要求,給學生充足的準備時間,讓他們在課前尋找材料,把自己的觀點和論據組織好,為辯論做好充分準備。
2.參考觀點,合理分組
課堂辯論辯題選擇好后,教師要合理分組,整個班級可以分成正方和反方兩個大組。為調動全班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教師最好不要強硬按一定模式分組,要依據學生個人觀點本著自覺自愿的原則,讓學生自己選擇支持哪方觀點。
3.組內交流,確定分工
為盡量擴大參與面,正反雙方可以打破正規的4人參與辯論的形式,可確定為每方8人左右參與辯論。同組成員需要經過內部討論選出反應敏捷、思辨能力強、口才好的同學確定為主辯手。其他同學作為副辯手,每個成員從不同角度準備論據,大家互相補充完善本組觀點。
4.辯論形式及規則
首先要選出辯論主持人及計時員。主持人負責主持全場辯論、規范辯論行為、引導好辯論的思路、引領辯論活動按規定環節緊張有序地進行等。計時員負責按規則要求對每位成員的發言計時并提醒發言人,同時負責協助主持人發現論辯過程中的違規行為并給出紅牌警告。
三、地理課堂辯論的調控策略
在辯論的課堂中教師退居幕后,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學生在課堂上有更大的發揮空間。正是由于辯論最大限度地發揮了學生的話語權,在辯論過程中也會出現一些預設之外的問題,這時教師的調控作用就顯得尤為重要。
1.自然選擇的分組使得正反雙方力量不均衡
調控策略:如果自然分組出現了力量不均衡的結果,教師就需要適當加以引導。如在筆者組織的“人類是自然之子還是自然之靈”的辯論賽中,學生看到辯題后,全班二十名學生中有十六名學生選擇了“人類是自然之子”的觀點,只有四名學生選擇“人類是自然之靈”的觀點,出現了正反兩方力量極度不平衡的現象。這時教師利用初一學生好勝心強的心理特點加以引導,在老師的鼓勵下,又有六名同學選擇了“人類是自然之靈”的觀點,高難度的挑戰讓他們躍躍欲試。
2.辯論內容偏離主題
由于學生在搜集素材時具有片面性,同時對一些問題理解得也不夠深刻,在辯論時心理緊張、情緒激動,有時會出現跑題現象。
調控策略:在辯論前教師培訓主持人,使主持人深刻理解辯題的含義,在辯論過程中及時發現問題并提醒辯論雙方回歸主題;同時教師要善于捕捉時機,適時做引發性提問,引導學生向更深處思考。
3.部分學生參與辯論不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