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5-02 08:49:01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醫院急診科門診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市中心醫院門診科技樓工程總建筑面積29600 m2,分三個區段,一區段為主樓,框剪結構,地下一層,地上16 層;二區段為附樓,框架結構,地下層,地上4 層;三區段為消防水池,容積約700m3。該工程具有面積大、層數多,結構復雜,施工場地狹小等特點,我公司對此項目工程高度重視,按照項目法施工的管理機制對該項目的組織機構、人員、物資、設備等的配備進行精心的策劃,以科學的管理,精細的施工,精誠的服務全面履行合同內容,實現所承諾的工期、質量目標,為建設單位及×××市人民奉限一項完美的精品工程。
(一)項目部的組織機構
項目經理部代表公司對該工程項目的質量、施工進度、工期、安全、文明施工等進行全面管理,對整個工程項目行使組織、指揮、計劃、協調、控制、核算等職能。項目經理是項目經理部的最高行政領導,按照公司授權對整個項目進行管理。本工程的項目經理部組織機構按照精干、高效和職能劃分明確,管理科學的原則設置。由項目經理、項目副經理及項目總工組成最高管理層對整個項目行使管理和決策職能。同時按照分工負責的原則,項目總工負責工程管理組行使工程的技術管理,質量控制職能。項目副經理負責施工生產組行使進度控制、安全控制、組織協調及生產指揮等職能。項目經理直接領導經營核算級行使資源供應、勞務管理、成本核算、資金使用等職能。作業層以各專業工長及技術人員組成為主體,負責每一道工序的施工,項目部組織機構
(二)項目經理部的人員配備
1.項目經理
為保證該工程優質高效的建成,讓建設單位放心滿意,我公司擬選派具有一級項目經理資質的馬建寧同志擔任該工程的項目經理。該同志具有豐富的高層建筑施工經驗,近年來先后組織施工了×××市政協8 層辦公樓、陜西理工學院12 層教學樓等工程項目,其所負責施工的工程均取得優良工程證書,并獲得.省明文明工地.稱號,其中陜西理工學院四號教學樓工程獲得了省級.科技示范工程.稱號。其所領導的第五項目部是一支社會信譽好,作風過硬、善打硬仗的隊伍,完全有實力承建該項工程。
2.項目部管理層 本工程項目部的管理人員按照公司《項目法施工管理辦法》的規定,采用競爭上崗的辦法在全公司范圍內選拔和聘任。要求進入項目部管理層的人員應當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業務能力強,作風過硬,具有高層建筑施工經驗,并具有相應崗位的資格證書和技術職稱證書。按照該標準我們對項目部管理人員進行了選拔和配備。
3.項目部作業層:項目部作業層按照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由項目部擇優選拔競爭上崗,要求進入作業層的人員必須技術素質過硬,質量意識高,工作責任心強,施工經驗豐富,通過優化組合,形成一支素質過硬,能征善戰的隊伍,全面完成工程的施工任務。
(三)項目部主要管理人員職責
1.項目經理職責
(1)施工中認真貫徹和執行國家及地方政府有關工程建設方面的法律、法規和條例,自覺維護企業及職工的利益,與建設單位、監理密切協作,確保各項施工目標的順利完成。
(2)科學組織和管理進入施工現場的人、財、物,并做好人力、物力、財力的調配與供應協調工作,及時解決施工中出現的問題。
(3)對工程項目有經營決策和生產指揮權,有對項目部管理人員、作業隊進行選擇權和資金分配權及項目部資金使用權。
(4)全面負責項目部的施工管理,認真抓好施工進度計劃及施工組織設計的編制工作,組織制定質量及安全生產措施并組織實施。
(5)全面履行施工合同,按合同約定圓滿完成施工任務。
2.項目副經理職責
(1)項目副經理要協助項目經理搞好各項工作,首要任務是施工生產,搞好務方協調工作。
(2)落實施工組織、質量規劃、安全生產工作的實施工作,有權對作業隊施工人員進行調配。
(3)掌握施工進展情況,及時解決施工中出現的問題,對材料、設備有權協調。
(4)貫徹國家有關文件、法律、法規。
3.項目總工職責
(1)全面負責工程施工的技術管理工作,負責貫徹執行國家的技術法規、規范、驗收標準。負責圖紙會審及施工組織設計的編制工作,并負責實施。
(2)對圖紙中出現的問題及時反饋給建設單位及設計單位,以便得到解決,并辦好設計變更及簽證手續。
(3)負責審核技術交底、安全交底及質量安全措施的編制工作,及時組織隱蔽工程的檢查及各項復核工作。
(4)組織好工程的測量放線工作,及時對工程實體、軸線、標高進行復核,并簽字認可。
(5)組織施工現場的試驗檢驗工作,對進場的各種材料嚴格按規定組織復檢,對現場試驗要經常檢查,對各種材料及各個部位的試驗,復檢數量心中有數。
(6)負責組織施工資料的積累和整編工作,各分部分項工作工程資料齊全完整,確保資料簽字蓋章齊全,并負責工程完工的質量評估和備案。
(7)積極組織進行新技術推廣應用工作,針對施工中所涉及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應認真組織試驗并實施。
(8)組織開展技術培訓,總結及交流工作,編制工藝流程圖,為確保順利施工,搞好天氣預報的收集記錄工作,參加驗槽、基礎、主體及竣工驗收。
4.施工員職責
(1)組織落實施工方案、進度計劃、質量及安全措施。
(2)參加圖紙會審、隱蔽驗收、技術復核及中間驗收,人工工資的測算。
3)切實安排好施工班組的任務交底工作,確保人員及時到位,檢查技術交底,安全交底的實施情況,出現問題及時解決。
(4)組織腳手架、提升架及各種大型設備的安裝驗收,落實保養措施。對腳手架、提升架、大型設備的拆卸有可行的操作措施。
(5)參加質量安全檢查評比,搞好工序交接工作。
5.質檢員職責
(1)認真貫徹執行.質量管理條例.,掌握各種檢查驗收規范及標準,執行質量.一票否決.制度。
(2)及時對分部、分項工程進行檢查評定,搞好日檢、旬檢、月檢工作。
(3)參加隱蔽工程驗收及復核工作,參加工程驗槽、基礎、主體和竣工驗收。
(4)對不合格品要及時下返工通知書,做到不合格的部位不隱蔽、不漏檢,并重新評定等級。
(5)及時向項目部領導匯報質量情況,負責監督砂漿,混凝土試塊的制作及養護,送檢工作。
(6)有權按項目部規定對出現不合格品的作業人員進行罰款,確保每個分部分項工程質量。
二、施工方案
(一)施工測量方案
1.建筑物軸線和高程的控制:
經市測量大隊對建筑物進行定位及有關水準點的確定后,我施工單位將以此為依據及時建立施工軸線控制網和水準點。對主樓橫向設三條控制軸線即1.9.14 軸,縱向設兩條控制軸線即A、D 軸;對附樓橫向設兩條控制軸線即1.11 軸,縱向設兩條控制軸線即H、L 軸。這樣建立起軸線控制網,以保證軸線偏差不超過規范允許范圍。水準點確定后,將高程及時引測到施工范圍內,高程點應選擇穩固,不再發生沉降,便于測量的建筑物或構筑物上進行標注。
2.基礎及主體工程施工測量
基礎工程施工主要用經緯儀、水準儀對建筑物的軸線和高程進行控制。主體工程施工時,為提高測量精度,減少測量偏差,運用激光鉛垂儀同經緯儀,水準儀相結合進行施工測量。主體施工中,用激光鉛垂儀將控制軸線依次由下向上傳遞到施工層,經復核無誤后,再用經緯儀投測各軸線,確保軸線位置正確。
3.主體工程施工中的高程傳遞:
施工中,由下層向上層傳遞標高,以使層高、樓面、門窗口、室內裝修等工程的標高符合設計要求。標高傳遞采用鋼尺直接丈量方式,在一層最少應設立三個±0.000標高基準點,施工中以這三個基準點為依據向上傳遞高程。
4.建筑物的沉降觀測:
按照施工圖紙對沉降觀測點的布設要求,正確埋設沉降觀測點。首次對沉降觀測點的高程進行測定時,必須保證初測精度,應在同期進行兩次觀測后決定其高程。主體工程施工中,每施工完一層,應進行一次沉降觀測,主體工程完工后,每個月應進行一次沉降觀測,直至交工。在沉降觀測過程中,如發現沉降異常情況,應及時與設計院聯系。竣工后對該建筑物仍應做沉降觀測,第一年應每月一次,第二年每兩個月一次,第三年每半年一次,第四年開始每年一次,直至沉降穩定。沉降觀測是一項較長期的系統觀測工作,為了保證觀測成果的正確性,應盡可能做到四定:
(1)固定人員觀測和整理成果。
(2)固定使用水準儀及水準尺。
(3)使用固定的水準點。
(4)按規定的日期、方法及路線進行觀測
(二)基礎土方開挖及深基坑支護方案
1.基礎土方工程
(1)本工程土方開挖共分三段,土方開挖工程量約26000m3(含放坡及坡道)。平面位置見結施3,各段±0.000 所對應的絕對高程詳見建施。地基基礎采用大開挖方式,施工機械采用2臺1m3液壓式挖掘機挖土,8臺10t自卸汽車棄土。基礎開挖順序為_段主樓先行施工,待_段主體結構完成后再進入主入口處雨篷及_段附樓基礎開挖,待_段主體結構完成后進入_段地下水池基坑施工。
(2)土方分層施工
由于本工程各組成部分的開挖深度不同,(_段為-7.25m,_段為-6.95m,_段為-6.35m,局部-7.35m)均超過常用挖土機的最大挖土深度,同時結合基坑標高,邊坡的臺階做法及挖土機的生產效率等,本工程擬分兩層開挖;第一層_段為-3.25m,_段為-2.95m、_段為-3.35m;第二層分別挖至各段的坑底標高。
(3)邊坡確定根據本工程各段分層的開挖深度,地質勘探報告和施工現場周邊情況參照規范要求及有關規定確定邊坡坡度。由于本工程地勘不詳,按本地區較好地質情況擬定(除_段東南角局部土釘墻外)第一層為1:0.5 放坡,第二層按1:0.75 放坡。層間加設1m寬平臺,具體參見第11 頁_段基坑開挖剖面示意圖。
(4)坡道開設
本工程因設計要求及場面局限性,分三段且在不同時間段分別施工,因此需設三個一層坡道,其坡度1:6,寬6m,基坑挖完后,除土建施工要求留置外,均要對坡道進行回填處理,以確保施工安全。
(5)臨時排水設置
由于本工程基坑開挖范圍較大,坑底距地下水位3~4m,因此,采用坑底和坑頂明溝排水。具體做法是:在坑底邊側及坑頂1m 以外開挖500mm 深,底寬400mm 明溝排水,周邊均此做法設置。在坑底設置1~2 個集水井,直徑不小于800mm,深度不小于1m,井壁用木板或鋼筋籠加固。每個集水井配備50mm 潛水泵一臺,坑上應鋪設ф300mm 水泥管排水管道,將污水排至城市排污管網井內。
(6)基坑開挖至設計標高后,應將基礎平面范圍內的填土全部挖除,并按《建筑場地基坑探查與處理暫行規程》Q/×J104-64的規定進行探查與處理,處理采用砂石墊層,其壓實系數不小于0.97。
(7)基礎開挖后如遇異常情況,應及時上報監理公司和建設單位,由建設單位會同設計與勘察部門進行現場處理。土方開挖及深基坑支護必須經監理工程師、建設單位代表、設計及質檢部門驗收,并在地基驗槽記錄上簽字確認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
2.深基坑支護
(1)土釘墻支護工藝
1)本工程_段局部與現有建筑相鄰部分采用土釘墻結構支護,基坑側壁的安全等級為二級,其支護范圍為伸出已有建筑基礎邊不少于3m。土釘墻結構施工部位參見結施03。
2)土釘墻施工順序:開挖工作面修整邊坡埋設噴射混凝土厚度標志噴射第一層混凝土鉆孔、安設土釘、注漿安設連接件、綁扎鋼筋網噴射第二層混凝土養護并設置排水系統。
3)施工方法及要點
(a)基坑開挖和土釘墻施工應按設計和規范要求自上而下分段分層交叉作業,上層土釘注漿及噴射混凝土面層達到設計強度的70%后方可開挖下層土釘施工。并保證每一施工階段基坑邊坡的穩定性。
(b)鉆孔采用YQ-100A 輕型架式潛孔鉆,鉆孔直徑為100mm。土釘鋼筋采用ф22,土釘水平間距為1.2m,豎向間距及孔深詳見結施03 中土釘墻剖面詳圖。配置ф8@200 的鋼筋網,坡面上下段鋼筋網搭接長度為400mm。
(c)土釘必須與面層有效連接,應設ф16 加強筋與土釘鋼筋焊接連接,按土釘水平、豎向間距通長設置。
(d)注漿前應將孔內殘留或松動的雜土清除干凈;注漿時,注漿管應插至距孔底250~500mm 處,孔口部位設置止漿塞及排氣管;注漿開始或中途停止超過30min 時,必須用水注漿泵及其管路;孔內注漿材料為水泥漿,強度等級為M15。
(e)噴射混凝土作業應分段進行,同一分段內噴射順序應自下而上。一次噴射厚度不小于40mm;噴射混凝土時,噴頭與受噴面應保持垂直,距離為0.6~1.0m;噴射混凝土終凝2h后,應噴水養護時間根據氣溫確定,宜為3~7h。
(f)施工與檢測應遵守《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 120-99)及《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范》(GB 50330-2002)的有關規定。在基礎施工過程中,派專人對土釘增支護部位的邊坡進行變形觀測。如果發現異常情況應立刻通知現場監理及建設單位代表,會同設計單位做現場處理。驗收時應做土釘抗拔試驗。
(2)深基坑其他部位支護
1)除對距現有建筑較近的基坑邊坡按結施03圖要求支護外,其他部位基坑支護按照《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 120-99)及《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范》(GB 50330-2002)的有關規定施工。
2)由于本工程基礎較深,在周邊場地許可的情況下,可采用分兩級放坡進行施工。分界面臺階應大于1m 為宜,邊坡坡度為1:0.5,下層為1:0.75。
3)如果開挖后局部或總體,土質狀況不穩定,須對局部或總體邊坡采取10~30mm 厚1:3 水泥砂漿護面(必要時增設ф6@300~500 鋼筋網片)。當坡體存有地下水時,應在坡面設泄水孔。以保證基坑邊坡的穩定和周邊建筑物及人員的安全。_段基坑開挖及基坑邊坡支護剖面示意見圖2-1。
圖2-1段基坑開挖及基坑邊坡支護剖面示意圖
3.基坑施工的質量措施
(1)開工前要做好各級技術準備和技術交底工作。掌握現場測量控制樁及水準點位置尺寸和標高,并對永久性樁位加以保護,同現場監理、建設單位代表辦理驗樁、驗線手續。
(2)開挖邊坡時,盡量采用溝端開行,挖土機的開行中心線要對準每一層邊坡下口線。要堅持每層先修坡(護坡)后挖土的操作方法,機械開挖與人工修坡交叉進行施工。
(3)土釘成孔施工、噴射混凝土面層、鋼筋網鋪設、注漿工藝及土釘墻質量檢測等應嚴格遵守設計圖紙及《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 120-99)中的有關規定。
(4)施工中配置專職測量工及專職質檢員對施工質量進行控制,按設計圖紙和施工規范的有關規定進行檢測和驗收。整理各種技術資料及質量記錄臺賬。
4.基坑施工的安全措施
(1)開工前要做好各級安全交底工作。根據本工程施工機械、人員調配、運土路線、土質條件及周邊環境等特點,制訂詳細的安全技術措施并組織貫徹落實。
(2)向全體施工人員做好現場地上、地下障礙物交底。各類機械及各工種必須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在施工時注意相互間的安全距離,以免發生機械碰撞及人員傷亡。
(3)挖、卸土場出入口要設安全崗,配備專人指揮車輛,按指定路線行駛,按指定場地棄土,汽車司機要遵守交通法規和市容、環衛、場容管理的有關規定,防止輪胎帶土或行駛中車輛撒土影響市容。
(4)機械開挖邊坡嚴禁挖陡,并及時進行坡面加固。基坑開挖及在基礎施工過程中,應設專人對土釘墻支護及其他邊坡支護進行變形觀測或嚴格檢查,發現有異常情況應立即上報并及時處理。
(三)基礎工程
1.基礎施工順序:基坑施工基底平整軸線定位混凝土墊層底板防水筏板基礎框架柱混凝土墻地下室防水防水磚墻回填土地下室頂板回填土
2.施工要點及方法:
(1)基礎工程中因有防水工程的施工,故施工時間比較長,在基礎施工中,首先應采取措施,預防基坑內積水。
(2)按設計深度土方開挖到位后,應通知有關部門組織基坑驗槽。經驗收合格后,施工混凝土墊層。
(3)地下室防水層施工必須在基層符合要求后進行。
(4)防水層施工完后應加強對其進行成品保護,避免在進行下道工序時,防水層損壞,地下室發生滲漏。
(5)基礎鋼筋施工:
1)按施工圖紙和規范規定進行制作加工。
2)鋼筋連接方式:直徑大于20的鋼筋采用冷擠壓套筒連接,直徑不大于20 的鋼筋采用閃光對焊。
3)筏板鋼筋進行綁扎安裝時,應保證筏板鋼筋、柱子插筋等。位置正確,底板鋼筋按設計要求正確放置鋼筋馬凳。
4)墻鋼筋綁扎時,應按設計要求綁扎,分清內、外鋼筋、插筋等暗柱鋼筋按圖紙綁扎,不得減少或遺漏。
(6)基礎模板施工:筏板基礎梁采用組合鋼模板,墻模板采用定型組合大鋼模板,支撐系統用鋼管。墻模板校正加固后,再用螺栓對拉固定。
(7)混凝土工程:除墊層混凝土為普通混凝土外,其余均為防水混凝土。
1)拌制混凝土的原料砂、石、水泥、外加劑、水均應符合質量要求。
2)由有資質的試驗室提供混凝土配合比。施工中,嚴格按配合比現場拌制混凝土。
3)按要求留置試塊,并每班隨時抽檢混凝土坍落度。
4)澆筑,振搗混凝土要符合《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204-2002)。
5)混凝土的養護時間相對普通混凝土的養護時間要長,不少于14d,以保證抗滲混凝土的質量。
6)按施工圖紙設計正確留置底板與墻間的施工縫,施工縫處加設鋼板止水條。
7)基礎土方回填應分層,每層250mm,用蛙式打夯機夯實,壓實系數不小于0.94。
8)防水層保護磚墻在防水層施工完后應盡快施工,墻與防水層間要用水泥砂漿填實。
(四)主體工程:
主體工程主要分為四個分部分項工程:鋼筋工程、混凝土工程、模板工程、砌體工程。主導施工順序為:定位放線柱梁、板砌體砌筑。
1.鋼筋工程:
鋼筋施工順序:調直切斷制作鋼筋連接綁扎安裝
(1)鋼筋的檢驗與存放:
采購鋼筋時應選擇質量可靠的鋼材生產廠家的產品,鋼材進場時,應按批進行檢查和驗收。每進場一批鋼筋,都應按規定進行抽檢,做到見證取樣送樣,經檢驗合格的鋼筋才能使用到工程中。鋼筋應分類存放,下部加設墊木,并做好標識。
(2)鋼筋的制作
按照施工圖紙的要求,對鋼筋進行制作配筋。鋼筋下料時其長度應力求準確,其允許偏差為±10mm,斷口不得有馬蹄形或起彎等現象。鋼筋進行彎曲制作時,應保證制作形狀正確,平面上沒有翹曲不平現象;未端彎鉤的凈空直徑不小于鋼筋直徑的2.5 倍,對_級及_級以上的鋼筋不能彎過頭再彎回來;鋼筋彎曲成型后的允許偏差為:全長±10mm,彎起鋼筋起彎點位移±20mm,彎起鋼筋的彎起高度±5mm,箍筋邊長±5mm。分段制做好的鋼筋要設標簽,分類存放在鋼筋成品存放地。
(3)鋼筋的焊接:
1)閃光對焊:為了降低鋼筋損耗,梁內_級直徑不大于20mm
的鋼筋采用閃光對焊。焊接場地應防風雨,施焊人員應有上崗證。對焊接頭應進行外觀檢查和抽樣檢驗力學性能。外觀檢查應每批抽查不少于10%的接頭,并不得小于10 個。接頭應符合下列要求(a)接頭處不得有橫向裂紋。
(b)鋼筋表面不得有燒傷。
(c)接頭處的彎折,不得大于4 度。
d 接頭處的鋼筋軸線偏移,不得大于鋼筋直徑的0.1倍,同時不得大于2mm。抽樣進行力學性能檢驗的試件,應按規范從每批焊接件中隨機抽取,在同一班內,由同一焊工,按同一焊接參數完成的200個同類型接頭作為一批。一周內連續焊接時,可累計計算。一周內累計不足200 個接頭時,也按一批計算。
2)電渣壓力焊:柱內直徑不大于20mm 的豎向鋼筋,均可采用電渣壓力焊。電渣壓力焊應由有操作證的施工人員施工。分別對其焊接接頭逐個進行外觀檢查。并應符合以下要求:(a)接頭焊包應飽滿和比較均勻,鋼筋表面無明顯燒何等缺陷。(b)接頭處鋼筋軸線的偏移不得超過鋼筋直徑的0.1 倍,同時不得大于2mm。(c)接頭處彎折不得大于4°。外觀檢查不合格的接頭,應切除垂焊或采取補強措施。抽樣時應將每一樓層中以300 個同類型接頭作為一批,不足300 個時,仍應做為一批。
(4)鋼筋的機械連接..套筒冷擠壓連接直徑大于20mm的梁、柱內鋼筋可使用冷擠壓套筒連接方式。這種連接方法不受氣侯及焊工技術水平等的影響,有速度快、安全節能等優點。該工程中,冷擠壓套筒接頭應符合A級要求,按規范要求對接頭應進行外觀檢查和單向拉伸試驗。按材料、等級、型式、規格、施工條件相同的500 個接頭為一批,不足500個接頭也作為一個驗收批。對每一批,應隨機抽取10%的接頭作外觀檢查,抽取三個試件作拉伸試驗。連續10 個驗收批單向拉伸試驗合格率100%時,可擴大驗收批所代表接頭數量的一倍抽檢。擠壓接頭的外觀檢查應符合下列要求:
1)擠壓后的套筒長度應為1.10~1.15 倍原套筒長度,或壓痕處套筒的外徑為0.8~0.9 原套筒的外徑。
2)擠壓接頭的壓痕道數應符合型式檢驗確定的道數。
3)接頭處彎折不得大于4°。
4)擠壓后的套筒不得有肉眼可見的裂縫。如外觀檢查合格率大于等于抽檢數的90%,則該批合格。如不合格數超過抽檢數的10%,則應逐個進行復檢。
(5)鋼筋的綁扎與安裝
1)綁扎與安裝施工順序:核對成品鋼筋準備材料、工具準備墊塊(或鋼筋撐腳)劃出鋼筋位置線綁扎、安裝鋼筋。
2)鋼筋綁扎形式復雜的結構部位,應注意逐根鋼筋穿插就位的順序,調解好支模和綁扎鋼筋的先后次序,以減少綁扎困難,提高工效。
3)鋼筋綁扎與安裝應符合施工圖紙要求和規范規定。綁扎接頭的搭接長度,位置、綁扎數量等應符合要求。焊接接頭的位置,數量均應滿足規范規定。鋼筋綁扎與安裝過程中,應與水、電安裝預埋管線相配合,發現問題及時反映到監理等有關部門,處理完后再進行下部施工。
4)鋼筋安裝完后,應依據施工圖和規范進行檢查。首先應檢查鋼筋的鋼號、直徑、根數、間距是否正確;鋼筋接頭的位置及搭接長度;混凝土的保護層;鋼筋綁扎有無松動變形現象;鋼筋位置的允許偏差項目是否符合要求。經檢查合格后,在混凝土澆筑前應報告監理進行驗收,驗收通過再進行混凝土澆筑,并及時做好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5)鋼筋工程中,從原材料、成品加工、鋼筋連接、鋼筋綁扎與安裝等各個環節,均應嚴把質量檢驗關。嚴格做到見證取樣、送樣,堅持上道工序合格后再進入下道工序的施工原則,確保施工質量達到優良標準。
2.混凝土工程:
_段高層結構部分混凝土強度等級為:
基礎墊層C15;基礎梁板C45;
16.160m 標高處及以下梁板C45; 墻與柱C50;
16.160m~27.860m 標高處梁板C40 墻與柱C45;
27.860~59.06m 標高處梁板C35;墻與柱C40;
59.06m 標高以上梁板C30;墻與柱C35;
_段多層框架及_段主入口處雨篷混凝土強度等級為:
基礎墊層C15;基礎梁板C25;
8.36m 標高處及以下梁板C25; 墻與柱C30;
8.36m 標高以上梁板C25; 柱C25;
_段地下水池混凝土強度等級C25;抗滲等級為S12。
(1)_段高層結構部分混凝土工程
地下室部分采用抗滲混凝土,抗滲等級為S6;射線室采用重晶石混凝土,其他部位采用普通混凝土。
1)地下室混凝土的施工:
混凝土原材料的要求:對于混凝土強度等級大于或等于C40以上的混凝土,其水泥應采用52.5 水泥,其余的水泥強度等級不低于42.5,出廠日期不超過三個月的合格水泥。
砂、石除應符合現行《普通混凝土用砂質量標準及檢驗方法》和《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質量標準及檢驗方法》的有關規定外,石子最大粒徑不宜大于40mm,含泥量不大于1%,泥塊含量不大于0.5%;所含泥土不得呈塊狀或包裹石子表面,石子的吸水率不大于1.5%,砂含泥量不大于3%,泥塊含量不大于1%。水應采用一般飲用水。按設計要求,混凝土內摻HEA 抗裂防水劑,摻量按膠凝材料8%~10%配制。按試驗室提供的配合比進行混凝土拌制,混凝土的攪拌時間比普通混凝土略長,不少于120s。
基礎梁、板混凝土澆筑應分層,每層厚度不宜超過30~40cm,相鄰兩層澆筑時間間隔不應超過2h。底板混凝土澆筑不得留施工縫,按澆筑方向依次順序澆筑。必要時,采用保溫覆蓋,溫度配筋、延長養護時間等措施降低水化熱,預防裂縫發生。
混凝土振搗采用振搗棒機械振搗,振搗應按現行《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的有關規定依次振搗密實,防止漏振、欠振。基礎梁板與墻壁混凝土間的水平施工縫應留置在距底板面不少于20cm 的位置,施工縫外按設計要求加設鋼板止水帶。混凝土的養護對其抗滲性能影響極大,特別是早期濕潤養護更為重要,混凝土進入終凝即應覆蓋,保持濕潤養護時間不少于14d。
2)射線室、重晶石混凝土的施工
配制重晶石混凝土的水泥強度等級應為不低于32.5 的普通硅酸鹽水泥。水用一般飲用水,PH 值不小于4。混凝土重量配合比為:水泥:重晶碎石:重晶石砂:水=1:4.54:3.4:0.5。施工要點:嚴格按照配合比配制,坍落度一控制在2~4cm。振搗混凝土要密實。混凝土從攪拌至澆筑完的時間不得超過2h。澆筑混凝土要連續進行,不準留施工縫。保持混凝土的濕度,養護方法同普通混凝土。
3)±0.000m 以上結構混凝土的施工:
混凝土原材料的要求:水泥為出廠日期不超過三個月的合格水泥(混凝土強度等級≥C40 的混凝土,采用強度等級52.5 水泥,其余采用42.5 水泥),砂、石應符合現行《普通混凝土用砂質量標準及檢驗方法》和《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質量標準及檢驗方法》的有關規定,水采用一般飲用水。按照實驗室提供的配合比進行混凝土的拌制,澆筑混凝土過程中,平臺梁板應連續澆筑,如需留施工縫時,應在結構受剪力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正確留置施工縫。施工縫的位置應為:
(a)柱子留在基礎的頂面、梁的下面。
(b)有主次梁的樓板,宜順著次梁方向澆筑,施工縫應留置在次梁跨度的中間1/3 范圍內。
(c)墻留置在門洞口過梁跨中1/3范圍內,也可留在縱橫墻的交接處。
(d)樓梯應留在長度的1/3 處。2 層~15 層各層樓板的9~10 軸間設置有寬度為1.6m 的后澆帶。設計要求后澆帶應在兩個月后施工,填筑混凝土的強度等級比原結構強度提高一級,施工時應對后澆帶處的混凝土至少進行15d 的濕潤養護。施工縫、后澆帶處再次補澆混凝土時,都應做到以下幾點:
(a)清除垃圾、水泥薄膜表面上松動砂石和軟弱混凝土層,同時加以鑿毛,用水沖洗干凈,至少提前24h 進行濕潤。
(b)鋼筋上的油污、水泥砂漿及浮銹等雜物應清除。
(c)澆筑前,水平施工縫宜先鋪上10~15mm 厚的水泥砂漿,其配合比與混凝土內的砂漿成分相同。
(d)加強對施工縫接縫的搗實工作,使其緊密結合。
(2)_段多層框架及_段主入口處雨篷混凝土工程。
地下室部分采用抗滲混凝土,抗滲等級為S6,其他部位為普通混凝土。
1)地下室混凝土的施工:
混凝土原材料的要求:水泥強度等級不低于32.5,其余的砂、石、水的要求同主樓。按設計要求,混凝土內摻AEA-S抗裂防水膨脹劑,摻量按凝膠材料8~10%配制。施工中,應嚴格按照試驗室提供的配合比進行混凝土的拌制,混凝土的攪拌時間比普通混凝土略長,即不少于120S。地下室的底板混凝土澆筑不得留施工縫,機械振搗,底板與墻壁混凝土間的水平施工縫應留在距離底板面不少于20cm 的位置,并按設計要求加設鋼板止水帶。混凝土要保持濕潤養護不少于14d。
2)±0.000m 以上結構混凝土的施工:混凝土的原材料要符合《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中的有關規定。按實驗室提供的配合比正確拌制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平臺梁、板應連續澆筑,不得留施工縫,柱、樓梯等處應在正確的位置留施工縫。混凝土澆筑后應濕潤養護不少于7d。
(3)_段地下水池混凝土工程:
地下水池混凝土為C25.抗滲等級為S12,采用了AEA-S型防水劑,摻量按膠凝材料8~10%配制。混凝土原材料的要求:水泥強度等級不低于32.5,其余的砂、石、水的要求同主樓。混凝土的拌制、澆筑要求同主樓地下室。池底板不得留施工縫,底板與墻壁混凝土間的水平施工縫應留在距離底板面不少于20cm 的位置,并按設計要求設置鋼板止水帶。混凝土澆筑完,應保持濕潤養護不少于14d。混凝土工程施工中,應按《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中的有關規定,正確留置混凝土試塊,認真執行見證取樣制度,對試塊按要求進行標準養護。如需同條件養護時,應增加混凝土試件進行同條件養護,到齡期時,及時進行強度檢驗。
3. 板工程
(1)板配制的基本要求:
工程模板及其支架必須符合以下規定:
1)保證工程結構和構件各部分形狀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確;
2)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所澆混凝土的重量和側壓力,以及在施工過程中所產生的荷載。
3)構造簡單、裝卸方便,并便于鋼筋的綁扎與安裝,符合混凝土的澆筑及養護等工藝要求。
4)模板接縫應嚴密,不得漏漿。
(2)模板配制:
1)地下水池墻壁和樓板模板采用竹面膠合板,支撐系統采用60×100 方木和鋼管共用。模板拼縫處用塑料膠帶粘貼,支撐模板的方木,其間距不得大于30cm,且在模板拼縫處應有方木支撐。鋼管支撐系統為:水平撐從墻底部開始向上每隔1~1.2m一道,斜撐和水平撐間距不大于1.2m,斜撐和水平撐應頂在可靠
的支撐部位。模板就位后,對池壁部分采用止水對拉螺栓對模板進行加強固定。
2)梁模板:
模板采用組合鋼模板,支撐系統采用鋼管。支撐系統按具體情況對其進行加固,水平間距不大于1.5m ,豎向間距1.0~1.5m,應設有掃地桿。
3)柱模板:
柱模板采用竹面膠合板拼制成定型模板周轉使用。加固時下部的箍柱間距應小些,往上可逐漸增大間距。柱箍間距應根據柱斷面大小確定,宜在0.5~0.8m 之間。
4)剪力墻和電梯井模板:
為了保證工程質量,我公司決定采用北京中辰技術工程有限公司CJ85 系列大鋼模板和專項支撐系統,來保證其清水混凝土效果及提高工效。
(3)模板拆除:
模板的拆除應注意以下幾點:
1)防水混凝土的模板適當延長時間,不宜過早拆除。
2)遵循先支后拆,先非承重部位,后承重部位以及自上而下的原則。
3)側模的拆除應以能保證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受損壞為標準。
4)底模拆除應按《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的有關規定執行,懸挑構件的底模在混凝土的強度達到100%時,方可拆除。
5)拆模時,施工人員應站在安全處,以免發生安全事故
6)拆下的模板按指定地點堆放,并做到及時清理、維修和涂刷隔離劑。
4.砌體工程
±0.000m以下部分:設備用房、電梯井道四壁采用MU10 普通燒結磚砌筑;
±0.000m以上部分:外圍護墻及走廊兩側、衛生間內隔墻采用非承重空心磚,其余內隔墻采用加氣混凝土砌塊。分段砌筑所用的普通燒結磚、非承重空心磚、加氣混凝土砌塊等應先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砌筑所用砂漿應按試驗室提供的配合比,用合格的原材料進行拌制使用。
(1)普通燒結磚的砌筑:砌筑前,應將砌筑部位清理干凈,放出墻身中心線及邊線,澆水濕潤。在柱或墻上畫出皮數,轉角處及交接處立皮數桿。
砌筑應采用.三一.砌筑法。磚墻水平灰縫和豎向灰縫寬度宜為10mm,但不小于8mm,也不大于12mm。水平灰縫的砂漿飽滿度不得小于80%,豎縫宜采用擠漿或加漿方法,不得出現透明縫,嚴禁用水沖漿灌縫。磚墻的轉角處和交接處應同時砌起,對不能同時砌起而必須留槎時應砌成斜槎,斜槎長度不應小于斜槎高度的2/3。磚墻每天的砌筑高度不宜超過1.8m,并在正確的部位留置腳手眼。
(2)非承重空心磚的砌筑:砌筑時應先試擺,不夠整塊的部位,應用燒結普通磚來補砌。磚墻下部應砌筑不小于3 層的普通燒結磚。其他砌筑要求同普通燒結磚。
(3)加氣混凝土砌塊的砌筑:按砌塊每皮高度制作皮數桿,在砌筑位置放出墻身邊線。砌筑時,應向砌筑面適量澆水。砌塊墻底部應用燒結普通磚,其高度不宜小于20cm。不得用其他磚、砌塊混砌。在墻底、墻頂及門窗洞口處局部要采用燒結普通磚。灰縫應橫平豎直,砂漿飽滿。水平灰縫厚度不大于15mm。豎向灰縫宜用內外夾板夾住后灌縫,其寬度不得大于20mm。砌塊墻的轉角處,應隔皮縱、橫墻砌塊相互搭砌。砌到接近上層梁、板底時,宜用燒結普通磚割角斜砌擠緊,磚傾斜度為60°左右,砂漿應飽滿。墻上不得留腳手眼,每天砌筑高度不宜超過1.8m。燒結普通磚、非承重空心磚、加氣混凝土砌塊墻的上部,應預制三角混凝土塊進行填充。墻體砌筑過程中應隨時檢驗,以保證偏差項目不超過規范規定,為下一步工序的施工打下良好的基礎。
(五)樓地面工程
電梯、機房、水箱間為水泥砂漿樓地面,其余樓地面為水磨石地面。
1.水泥砂漿樓地面
(1)施工順序:清理樓地面澆水濕潤掃水泥漿水泥砂漿底層水泥砂漿面層原漿壓光。
(2)施工要點及方法:
1)底層水泥砂漿宜按1:2.5,面層水泥砂漿宜按1:1.5 的體積比進行施工,施工中應采用干硬性水泥砂漿,以手捏成團稍出漿為準。
2)面層壓光宜用鋼皮抹子分三遍完成,并逐遍加大用力壓光。壓光工作應在水泥終凝前完成。
3)水泥砂漿面層鋪好后的7~10d內,每天應進行澆水養護,保持面層濕潤。
2.現澆水磨石樓地面
(1)施工順序:清理樓地面澆水濕潤掃水泥漿水泥砂漿基層養護彈分格線貼分格條養護刷水泥漿鋪設水磨石拌合料養護第一遍磨修補孔隙、凹痕第二遍磨修補孔隙、凹痕第三遍磨草酸清洗上蠟打磨。
(2)施工要點:
1)分格條應用靠尺板比齊,兩邊粘埋牢固,水泥稠漿應比分格條低3mm。分格條上平一致,接頭嚴密。
2)水泥、石粒應先預配,預配好后再大面積施工。施工中應按預配的比例嚴格操作。
3)水磨石拌合料的鋪設厚度應高出分格條1~2mm。
4)面層撒石子時應均勻拋撒,以使磨完后石粒清晰,分布均勻,美觀大方。
5)開磨前應先試磨,表面石粒不松動方可開磨。
(六)防水工程
地下室部分采用兩道防水,即結構自防水,鋼筋混凝土外側做1.5mm 厚三元乙丁防水卷材。衛生間采用1.5mm 厚三元乙丁防水卷材。屋面防水采用兩道防水,即2mm 厚聚氨酯防水層,1.5mm 厚三元乙丁防水卷材。
1.地下室防水
結構自防水見混凝土工程章節,地下室底部和墻外側做1.5mm 厚三元乙丁防水卷材。
(1)防水卷材的施工條件:
1)施工期間必須采取有效措施,使基坑內地下水位降低到墊層以下不少于30cm 處。基層含水率宜小于9%。
2)防水基層應堅實、平整,不得有突出的尖角和凹坑或表面起砂現象;用2m直尺檢查時,空隙不應超過5mm,空隙只允許平緩變化,且每米長度內不起過一處。相鄰表面構成的轉角處。應做圓弧形或鈍角。
3)不宜在負溫以下施工,適宜5~35_氣溫下施工。
4)卷材復檢合格,施工操作人員有防水專業上崗證書。
(2)防水卷材的施工。分段采用冷粘法施工。
1)用基層處理劑對基層進行刷涂,用以隔絕底層滲出的水分,提高基層粘結性。
2)復雜部位增強處理。對陰陽角、管口處等薄弱部位用聚氨酯涂膜防水材料處理。
3)涂布基層膠粘劑及鋪設卷材。鋪設前應預先量好尺寸,扣除搭接寬度,在鋪貼面彈好線。轉角處及立面上,卷材自下而上鋪貼。粘貼時應將空氣排除凈。
4)卷材搭接縫及收頭處理。卷材接縫搭接寬度為10mm ,卷材鋪好后用刷子將粘劑均勻涂刷在翻開的卷材接頭的兩個粘結面上,待不粘后時即可從一端開始邊壓合邊驅除空氣,然后再用膠粘劑沿卷材接縫騎縫粘貼一條寬12mm的卷材膠條。卷材接縫兩側邊用密封膏予以密封。在其他部位的卷材三層重疊之處必須用密封膏封閉。卷材收頭必須用嵌縫膏封閉。封閉固化后在收頭處再刷涂一層聚氨酯涂膜防水材料。
5)施工保護層。防水層經檢查質量合格后,即可施工保護層。保護層施工時應注意保護防水卷材,不得損壞。砌筑磚墻保護層時,在轉角處及每隔5~6m 處斷開,斷開的縫中填以卷材條或瀝青麻絲,保護墻與卷材防水層之間的空隙應隨時以砌筑砂漿填實。防水卷材施工完后,應進行整體觀察,不得有滲漏現象。
2.衛生間的防水工程:
衛生間內的卷材防水要求及方法同地下室卷材防水。衛生間的卷材防水層施工完后,應做蓄水試驗。蓄水深度超過地漏2cm,蓄水時間不少于24h。無滲漏后才能進行防水卷材保護層的施工。
3.屋面防水工程:
按設計要求完成水泥焦渣找坡層,瀝青膨脹珍珠巖保溫層、水泥砂漿找平層的施工。水泥砂漿找平層,應設分格縫,縫寬2cm,間距不宜大小6m。水泥砂漿找平層含水率不大于9%時,即可進行聚氨酯防水層的施工。
(1)防水層的施工:
1)對雨水口、天溝、檐溝、管道、泛水等節點部位做聚氨酯防水涂料加強層。
2)大面積刷涂2mm 厚聚氨酯防水涂料。
3)涂布基層膠粘劑及鋪設1.5mm 厚三元乙丁防水卷材。鋪設方向宜于行于屋脊,由屋面標高最低處向上施工。搭接寬度為10cm。
4)卷材搭接縫及收頭處理同地下室做法。防水屋施工完后,應加強成品保護,可在雨后或在持續淋水2h 以后檢驗,屋面有無滲漏和積水、排水系統是否通暢。或進行蓄水試驗,蓄水時間不少于24h,經檢查確定屋面防水合格后,再進行保護層的施工。
(七)門窗工程:
按設計要求,除木門安裝與開啟方向墻面平齊外,其他基本為居中設置。門窗框的安裝應在室內粉刷前施工,并做好框的成品保護工作。門窗扇待室內外裝修基本結束時安裝。
1.鋁合金門窗:
(1)鋁合金門窗制作工序:斷料鉆孔組裝保護或包裝。
(2)鋁合金門窗框組裝完后,用塑料膠紙將所有桿件的表面嚴密包裹起來,以防鋁合金的表面氧化膜遭到破壞。門窗扇制做好后,可先存放,待室內外裝修基本結束時再安裝。鋁合金門窗通過連接件與墻體的連接方式可為膨脹螺栓或射釘連接。安裝時應按標高線正確安裝,安裝誤差控制在允許偏差范圍內。
(3)鋁合金門窗安裝好后應達到以下要求:
1)門窗扇關閉嚴密、間隙均勻,開關靈活,彈簧門扇自動定位準確。
2)附件安裝齊全,位置正確、牢固,靈活適用,端正美觀,達到各自的功能。
3)門窗框與墻體間的縫隙應嵌填飽滿密實,表面平整、光滑、無裂縫,填塞材料、方法符合設計要求。
4)門窗表面潔凈,無劃痕、碰傷、銹蝕現象。
2.木門制作木門的木材含水率不應大于12%,否則易發生變形。
(1)制作程序:配料裁料刨料畫線、鑿眼開榫、裁口整理線角堆放拼裝。制做好的木門應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規定。安裝時,應按施工進度安排將木門分層陸續安裝。
(2)安裝質量要求:
1)安裝牢固,固定點符合要求。
2)框與墻體間嵌填嚴密。
3)裁口順直、刨面平整光滑,開關靈活、穩定,無回彈和倒翹。
4)小五金安裝的位置適宜,尺寸準確。小五金安裝齊全,規格符合要求,便于使用。
5)安裝的允許偏差項目符合規范規定。
3.幕墻:依據建筑設計要求,由有安裝施工、設計資質的單位。再進行施工圖的設計(包括預埋件的設計),另行編制詳細的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應符合《玻璃幕墻工程質量檢驗標準》(JGJ/T 139-2001)的有關要求。
(八)裝飾與裝修工程
該工程裝飾與裝修項目較多,施工中可根據實際,情況安排內、外墻裝飾同步施工的立體穿叉流水作業。
1. 外墻裝飾
本工程外墻立面裝飾按設計圖紙要求分為:1)~_立面圖中A 軸4)~_線間,標高為-0.450~+0.850m 的外墻面;A軸6)~_線間,標高-0.450~+0.850m 的框架柱;1)~_線中的門廳柱及雨篷檐口均為花崗巖飾面板。1)~_立面圖中A軸2)~_線中除局部為平光外墻乳膠漆外均為玻璃幕墻。1)~_立面中1)~
2)線從底到頂及其余各立面外墻飾面均為平光外墻乳膠漆(顏色待施工圖紙定),其中外墻面中200mm 厚的裝飾線為深色乳膠漆(顏色待定)。施工時參見建施中各立面圖及建施44、建施45。
(1)花崗巖飾面板
1)施工工序:墻、柱面清理飾面板鉆孔剔槽預埋鋼筋飾面板與鋼筋網連接擦縫或勾縫板面清洗打臘出光。
2)施工方法及要點
(a)本工程花崗巖飾面板采用傳統鋼筋網掛貼法,具體施工及做法參見陜97J01-6-69。飾面板須先送樣品給設計院和建設單位,經建設單位和設計院鑒定同意后方可施工。
(b)首先對花崗巖石飾面板鉆孔剔槽;基層預埋ф8×150mm鋼筋,并綁扎ф6 雙向鋼筋網(鋼筋間距見具體施工圖設計或按板面尺寸決定)。
(c)飾面板上穿18號銅絲與鋼筋網綁扎牢,隨時用拖線板靠直靠平(與墻面、柱面間留50 寬縫隙);50mm 厚1:2.5 水泥砂漿灌縫,其稠度宜為8~12cm 。擦縫或勾縫時采用稀水泥漿。最后應對板面清洗干凈,并打臘出光。
(d) 工雨篷檐口花崗石飾面板時,應對滴水線進行細部處理。
(1)璃幕墻
本工程玻璃幕墻的構造及型材選擇參見建施門窗明細表及建施44和建施45 中的具體尺寸和要求,并選擇有相應資質的承包商負責施工圖設計與安裝。施工前必須對幕墻的類型、洞口尺寸、開啟方向、分格形式及安裝方法繪制成施工簡圖,設計和建設單位認可后方可制作安裝,并在土建施工時密切配合安置預埋鐵件。
(3) 墻飾面
1)施工工序:基層清理濕潤貼灰餅、掛線抹底灰粘分格條、抹面層刷封閉乳膠底漆噴或刷平光乳膠漆二道。
2)施工方法及要點:
(a)嚴格按陜97J01-6-17 及陜97J01-6-18 的做法和要求施工。
(b)基層為磚墻時,采用12mm厚1:3 水泥砂漿打底掃毛;基層為混凝土墻采用刷108膠素水泥漿一道,10mm厚1:3 水泥砂漿打底掃毛。
(c)封閉底漆涂料干燥2~3h 后噴(刷)涂合成樹脂乳膠漆二道,第一道干后再噴涂第二道,間隔時間約4h,以第一道手觸不粘為度。第二道成膜后至少保養24h。
(d)施工時根據設計圖紙設置分格線,并將不噴區域(如門、窗、洞等)遮擋保護,噴涂時如使用一般噴槍,噴嘴口徑可選1.5mm,空氣壓力為0.3MPa,噴完后立即起出分格條。
(e)施工時要注意對窗頂裝飾線及滴水線等細部處理。
2.內墻裝飾
本工程2、6 層手術室,4層洗手消毒間及各樓層衛生間、盥洗室、淋浴間均采用陶瓷墻面磚;三層拍片室、控制室、透視室及4 層銅鈀、CT 室、血管造影、.C.形臂內墻面與機房相鄰的一面均為重晶石粉刷;;6層腦干室、電測室及8 層腦電圖室均為銅網屏蔽;地下一層除電梯廳、樓梯間外均采用水泥砂漿抹灰;除上述各房間外,其余各樓層房間、走廊、樓梯間及電梯間等均采用平光內墻乳膠漆飾面。
(1)陶瓷面磚墻面
1)施工工序:基層清理濕潤貼灰餅、抹底灰彈線、排磚、掛線貼面磚勾縫、清理。
工方法及要求
(a)嚴格按陜97J01-9-171 的做法和要求施工,施工前陶瓷面磚的顏色品種必須經建設單位看樣定貨,面磚貼至吊頂底。
(b)將墻面基層清掃干凈,用清水打濕墻面;12mm厚1:3水泥砂漿打底,木抹搓平,隔天澆水養護。
(c)面磚鋪貼前應浸水2h以上,待表面晾干后方可使用。冬期施工宜在摻入2%鹽的溫水中浸泡2h,晾干后方可使用。
(d)鋪貼時在底層灰層上刷108 膠素水泥漿(內摻水重3~5%的108 膠)一道,5mm 厚1:2 水泥砂漿(內摻水泥重5%的108 膠)均勻涂抹于面磚背面,四周刮成斜面,按線就位,用手輕壓,橡皮錘輕敲擊實,靠尺找平。
(2)重晶石粉刷內墻面放射科、CT 室兩層的各控制室內墻面粉刷為:只用重晶石粉刷與機房相鄰的一面,其他三面同普通房間分刷。施工時配合比采用水泥:重晶石砂:水=1:4:0.8,重晶石砂漿粉刷30mm 厚,要求表面垂直、平整度符合設計要求及施工驗收規范的規定。
(3)銅網屏蔽
本工程銅網屏蔽室選擇專業廠家設計制作,施工中嚴格執行驗收規范及相關條文。屏蔽層與地面應有良好絕緣處理。施工時必須保持清潔,不得有施工廢料(如鐵釘、鋼筋等)留在內外屏蔽層之間。基層找平應平整,屏蔽層焊接完畢后應進行超聲波探傷檢查焊接的可靠性。內外屏蔽層施工完畢后,應進行屏蔽層性能測試。
(4)水泥砂漿內墻面
1)施工工序:墻面基層清理吊直、套方找規矩貼灰餅作護角抹底灰掃毛抹面層壓光門窗四周堵縫噴(刷)內墻涂料。
2)施工方法及要點
(a)嚴格按陜97J01-9-8及陜97J01-9-9的做法和要求施工。噴面材料及品種花色由設計和建設單位確定后,方可訂貨施工。
(b)磚墻面采用10mm厚1:2.5 水泥砂漿打底,8mm厚1:2.5水泥砂漿壓實抹充;混凝土墻面采用刷(噴)素水泥漿(內摻水重3%-5%的108膠)一道,13mm厚1:3水泥砂漿打底掃毛,5mm厚1:2.5 水泥砂漿罩面壓實趕光。
(5)平光內墻乳膠漆
1)施工工序:門、窗四周堵縫墻面清理粉塵、污垢澆濕潤墻體吊直、套方、找規矩貼灰餅作護角抹底灰抹面層壓光封閉乳膠漆一道噴(刷)涂白色乳膠漆二道。
2)施工方法及要點
(a)嚴格按陜97J01-9-25 的做法及要求施工,當溫度<5_,濕度>85%時,均不得施工。水泥砂漿基層含水率>10%時亦不得施工噴涂乳膠漆飾面。
(b)磚墻面抹灰采用13mm厚1:0.2:3水泥石灰膏砂漿打底,5mm 厚1:0.2:2.5 水泥石灰膏砂漿罩面壓光;混凝土墻面抹灰采用刷108 膠水泥漿一道(內摻水重3%~5%的108 膠),10mm 厚1:3 水泥砂漿打底掃毛,6mm 厚1:2.5 水泥砂漿罩面。
(c)所抹水泥砂漿基層常溫齡期須10d 以上,普通混凝土基層須20d 以上方可施工。當抹完面層灰表面不平整時,必須用水性膩子嵌平。
(d)待封閉乳膠漆干燥后,噴(刷)涂白色乳膠二道,第二道與第一道時間間隔約4h,以第一道用手觸不粘為度。噴涂時應將不噴區(門、窗、洞口等)遮擋保護。噴涂采用一般噴槍,噴嘴口徑為ф1.5mm,空氣壓力用0.3MPa。
3.磚墻裙裝飾
本工程除地下一層,電梯機房、水箱間及所有衛生間、手術室等特殊用房外,各樓層其他用房,樓梯間及走廊均設白色釉面磚墻裙,高度為1500mm 規格為200mm×300mm,與內墻面抹灰平。詳見建施03 各房間用料說明表。
(1)施工工序:基層清理濕潤貼灰餅、掛線抹底灰彈線、排磚掛線、貼面磚勾縫、清理。
(2)施工方法及要點
1)清理墻面粉塵、污垢,并用清水濕潤墻面,采用1:3水泥砂漿打底,木抹搓平,隔天澆水養護。底層抹灰厚度按內墻面厚度一面磚厚度-5mm 厚1:2 水泥砂漿貼面。
2)面磚鋪貼前應浸水2h 以上,待表面晾干后方可使用。冬期施工宜在摻入2%鹽的溫水中,浸泡2h,晾干后方可使用。
3)鋪貼時在底灰層上刷108 膠素水泥漿(內摻水重3~5%有108膠)一道,5mm厚1:2 水泥砂漿(內摻水泥重5%的108膠)均勻涂抹于面磚背面,四周刮成斜面,按線就位,用于輕壓,橡皮錘輕敲擊實,靠尺找平。
4.頂棚裝飾
本工程頂棚采用礦棉板吊頂、內墻多彩乳膠漆及混凝土板抹水泥漿三種裝飾,具體施工部位詳見建施03 房間用料說明表。
(1)礦棉板吊頂:由于吊頂不在本次發包范圍,施工工藝及做法暫時省略。
(2)內墻多彩乳膠漆頂棚
1)施工工序:清洗板底粉塵、污垢108 膠素水泥漿一道抹底灰抹面層壓光水性膩子找平封閉乳膠漆噴(刷)白色乳膠漆一道。
2)施工方法及要點
(a)嚴格按陜97J01-15-11、陜97J0115-12 的做法和要求施工。當溫度≤5_、濕度≥85%時均不得施工內墻多彩乳膠漆。
(b)施工前對現澆混凝土板底必須用加有10%火堿的水將油膩垃圾清洗干凈。抹灰前刷108 膠素水泥漿一道,采用5mm厚1:0.2:3 水泥白灰膏砂漿打底,5mm 厚1:0.2:2.5 水泥白灰砂漿罩面。
(c)基層表面不平整時應滿刮水性膩子,干燥后用砂子磨平。水泥白灰膏砂漿基層含水率>10%時,不得施工乳膠漆。新抹水泥白灰膏砂漿基層常溫齡期須10d 以上方可噴(刷)涂乳膠漆。
(d)封閉乳膠漆底涂料干燥超過2h后方可噴多彩合成樹脂乳液內墻涂料,并一次成活。上光時須涂罩光涂料一遍。
(3)水泥砂漿頂棚
1)施工工序:清洗混凝土板底塵土、污垢水泥素漿結合層抹底灰罩面灰噴防水涂料。
2)施工方法及要點:嚴格按陜97J01-15-6 及陜97J01-15-7的做法及要求施工,結合層采用素水泥砂漿一道(內摻水重3~5%的108 膠),底灰為5mm 厚1:3 水泥砂漿,5mm厚1:2.5 水泥砂漿罩面。噴防水涂料的品種、色彩等必須經設計與建設單位簽字后方可施工。
5.踢腳
本工程中凡有釉面磚墻裙的按墻裙做,沒有墻裙的做踢腳(同樓地面)。踢腳的厚度與墻面平,高度施工時設計單位確定,不可突出墻面,以免積灰。施工中嚴格遵循陜97J01-12-1 具體做法及要求。
6.施工注意事項所有裝飾材料施工前必須先拿樣品,經建設單位、設計院簽定后再使用。抹灰面在不同墻體材料交接處需加釘鋼絲網,寬度400mm,穿墻洞口的背面需加鋼絲網,周圍比洞口大300mm,用木條加墊空10mm,然后再抹灰。其他施工注意事項參見建施01 中建筑設計總說明。
7.內、外墻面磚及抹灰材料要求
(1)內、外墻所使用的不同規格的面磚應作強度復測試驗,不合格的面磚應禁止使用。施工前應經設計和建設單位簽定后方可施工。
(2)水泥使用前必須按照規范要求做復試,如果出廠日期超過3 個月時,應復查試驗,并按試驗結果使用。不合格產品堅決退場,嚴禁使用廢品水泥。
(3)砂漿(包括重晶石砂漿)經過嚴格計量并拌制,其配合比和稠度等經檢查合格后,方可使用。水泥砂漿、重晶石砂漿及摻有水泥或石灰膏拌制的砂漿,必須在初凝前使用完畢。
(4)砂采用中砂,含泥量<5%(試驗報告中必須反映),并不得含有草根及其他有機物等有害雜質,使用前根據使用要求過不同孔徑的篩子。
(5)石灰膏用塊狀生石灰淋制,淋制時必須用孔徑≤3mm×3mm的篩過濾,并儲存在沉淀池中。熟化時間常溫下一般不少于15d;用于罩面時,不得少于30d,使用時白灰膏內不得含有未熟化的顆粒和其他雜質。采用磨細生石灰粉時,細度通過4900 孔/cm2篩,用于罩面,熟化時間≥3d 石灰池上部用木板覆蓋,視氣溫情況加蓋塑料布(雨天)或巖棉被(冬天)。嚴禁使用脫水硬化的石灰膏。
8.抹灰中常見的質量通病及原因分析
(1)門窗洞口、墻面、踢腳板、墻裙等處抹灰空鼓、裂縫,其主要原因如下:
1)門窗框兩邊塞填不嚴,墻體預埋木磚間距過大或木磚松動,經門窗開關振動,在窗框周邊處產生空鼓、裂縫。處理辦法:設專人負責門窗框縫堵塞。
2)基層清理不干凈或處理不當,墻面澆水不透,抹灰后,砂漿中的水分很快被基層(或底灰)吸收。處理辦法:認真清理和提前澆水。
3)基底偏差較大,一次抹灰過mm 厚,干縮率較大。處理辦法:分層找平,每遍厚度宜為7~9mm。
4)配制砂漿和原材料質量不好或使用不當,必須針對不同基層配制不同的砂漿,同時加強對原材料的使用管理工作。
(2)面層起泡,有抹紋、開花(爆灰仔)。主要原因有如下幾點:
1) 抹完面層灰后,灰漿還未收水就壓光,因而出現起泡現象。處理辦法:適時掌握壓光時間
2)底灰過分干燥,又沒有澆透水,抹面層灰后,水分很快被底層吸去,因而來不及壓光,故殘留抹紋。
3)淋制石灰膏時,對過大灰顆粒及雜質沒有過濾好,石灰膏熟化時間短。抹灰后,繼續吸收水分熟化,體積膨脹,造成抹灰面出現開花(爆灰仔)現象。
(3)抹灰表面不平,陰陽角不垂直,不方正。主要是抹灰前吊垂直,套方以及操作時不認真。
(4)門窗洞口、墻面、踢腳板、墻裙等面灰接搓明顯或顏色不一致。主要是由于操作時施工縫留設位置不當。處理辦法:施工縫盡量留在分格條、陰角處或門窗框邊。
(5)踢腳板、墻裙和窗臺板厚度不一致,上口毛刺和口角不方等。主要是操作不細,墻面抹灰時下部接近踢腳板等處不平整,凹凸偏差大及踢腳板等施工時沒有拉線找直,抹完后又不返尺把接槎趕平、壓光。
(6)管道抹灰不平。主要是工作不認真細致,沒有分層找平、壓光。
(7)成品保護措施:
1)推小車或搬運物料時,不得碰撞墻角、門框等。壓尺和鐵鏟等工具不要靠在剛完成抹灰的墻面上。
2)拆除腳手架時要注意輕拆輕放,不得撞壞門窗和墻面。
3)保護好墻上已安裝的配件、開關、插座、電線槽盒等室內設施,對被漿粘上、污染的要及時清刷干凈,特別是粘在門窗框上的砂漿要及時清理干凈。
4)抹灰層凝結硬化前防止水沖、撞擊、振動和擠壓。5)保護好地漏等處不被堵塞。
6)門窗框上粘著的砂漿要及時清理干凈。
7)搭鋪平跳板不得直接壓在門窗框上,應在適當位置墊放木方(板)將平跳板架離門窗框。
8)搬運料具時要注意不要碰撞已完成的設備、管線、埋件及門窗框和已完成粉刷飾面的墻柱面。
9)砂漿水平運輸及垂直運輸裝在固定容器中,運輸前將容器邊沿擦洗干凈,不得溢灑。嚴禁在地面上拌制砂漿及直接在地面上堆放砂漿。
10)對于裝修、裝飾工程搞好成品保護是至關重要的。內外墻都與安裝有交叉作業,因此項目部要教育各專業人員,密切協作,干好本職工作,保護好成品,決不允許互相破壞,互相污染特別是門窗護角,墻、地面應加以重點保護。
(九)給排水工程
1、工程概況:
×××市門診科技樓集醫療、科教為一體,給排水工程所屬衛生潔具安裝具有醫用特點。本工程按照招標范圍所定給排水工程包括主樓與附樓冷水供應,泵類設備安裝,雨水、廢水及排水出戶工程。J1系統一路由市政接戶管通過三套遙控浮球閥控制進入地下生活水池,消防水池儲存;另一路分別為地下制冷機房、裙房屋頂冷卻塔補水。J2系統自市政接戶管分支進入戰時儲水箱。生活供水形式為:蓄水池生活泵立管屋頂高位水箱橫管、立管高區、低區、裙房用水點的上行下給方式。
(1)給水系統管材為鋼塑復合管,DN≤70 為絲扣連接,其他為卡箍管件連接;
(2)雨水、排水系統管材為UPVC 隔聲空壁管,粘接劑連接;
(3)廢水系統管材為無縫鋼管,絲接或焊接;
(4)水箱間30m3裝配式玻璃鋼水箱安裝:由于該箱體積大,位置高。在組裝時同供貸方共同商量組裝技術、安全措施,搞好各管口安裝,閥件配置,下墊枕木鋪設時,一定要使箱底與枕木面充分均勻接觸,避免應力集中現象發生,做好灌水試驗與記錄。
(5)水泵機組設備安裝:要按照《機械設備安裝工程驗收通用規范》(GB 50231-98),認真核對設備到貨清單與基礎尺寸,配合土建工程搞好基礎定位工作,吸水管穿鋼筋混凝土水池壁防水套管預埋定位,與電氣專業搞好相應接線與接地連接電氣測試工作,技術、質量操作人員一定要搞好穿池壁套管連接工作,杜絕穿管后滲漏水現象發生
以上各系統除冷水系統材料及連接方式屬現行新材料、新技術推廣使用范疇外,其余系統管道安裝及衛生器具,閥件安裝均為成熟工藝,因此,我公司在這一工程施工中,將把鋼塑復合管冷水系統配管作為重中之重,對于整個安裝工程本著積極同相關專業施工緊密配合,在板體澆筑時,搞好預埋,隨著土建進度安排布署安裝順序,杜絕野蠻施工、隨意打砸板洞及墻體現象發生,減少停、窩工現象,按照.精心施工、精心管理、精心策劃、精品奉獻、精益求精.的質量方針實施品牌戰略,確保該工程具有優良的使用功能。
2.施工順序
對于本工程所用主、輔材的采購,要按照公司質保體系及ISO2000 標準體系要求,搞好材料分供方評價,建立供貨檔案,考核.合格證、檢驗證、準許證.三證齊全,確保材料采購質優價廉,把好原材料進場關;材料檢驗、堆放領取要保證資料,標識移植可追塑性;余料歸庫也要按類歸存,遵照建筑工程相關條例執行。
統安裝管材、管件進場檢驗板洞定位預埋板體鋼套管支架彈線定標高墻上板底打眼裁管卡、埋脹管立管配管支管配管。
(1)生潔具安裝
陶瓷潔具進場檢驗木磚預埋、打膨脹卡勾就位安裝抹密封膩子保護。
(2)排水系統安裝
管材、管件進場檢驗板洞定位預埋板體鋼套管支吊架彈線定位鉆孔打眼裁管卡、埋脹管支管配管鎖衛生器具主橫管配管立管配管出戶管配管,閉水試驗,隱蔽通球試驗拆除表面塑料保護膜交工驗收。
(3)水箱安裝
組件進場檢驗排板打磨作基礎砌體鋪設枕木搭設腳手架組裝閉水試驗(二次刷漆)接管保溫交工驗收。
(4)水泵機組設備安裝
清單核對、水泵外觀檢查基礎尺寸核對安裝加注油盤車接管試運轉交工驗收。
3.給排水管道、機械設備及衛生潔具安裝質量檢驗標準、驗收規范
(1)圖紙、現場變更、技術交底、施工方案;
(2)《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GBJ15-88(97 版)],《建筑給水硬聚氯乙烯管道設計與施工驗收規程》(CECS4),《衛生設備安裝》(90S342),《建筑給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42-2002),《機械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通用規范》(GB50231-98),《壓縮機、風機泵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75-98),《衛生設備安裝》(99S304)。
(3)鋼塑復合管及管件生產廠家產品介紹及施工規范;
(4)公司ISO9000:ISO2000 標準質量體系文件。
4.質量保證措施及施工注意事項
(1)本工程給水管材選用鋼塑復合管,且有DN100 以上大口徑規格,此種管材應用及大口徑卡箍連接方法屬國家新型材料推廣試用范疇,在此工程中,由于落差較大、供水范圍廣,要干好此分部工程,安裝工人及技術、質量人員施工前要注意以下事項:
1)管材、管件、卡箍等配件要同一廠家供貨,嚴防兩廠供貨而造成配合間隙以及粘接性能不高等缺陷。
2)管材存放環境溫度一定要在5℃以上,避免發脆,造成管裂現象。切割管材時要使用鋒利的刀具,緩慢切割,減少管頭產生裂紋。
3)管道與設備及其他器具合槎處使用的絲扣接頭要選用專用配件,管件及連接件存放要歸類裝盒,減少浪費。
4)PVC法蘭與金屬法蘭連接處,要用PVC法蘭接頭,安裝前要仔細檢查PVC 部件有無裂紋等缺陷,密封墊及法蘭遇水材料是否有無毒試驗報告。
5)支架間距布置一定要按廠家說明布設,嚴防塌腰現象發生。
6)安裝時要注意保護管體外表,嚴禁砸、碰,在驗收前再剝去塑料膜。
7)卡箍用密封膠圈一定要有無毒檢驗報告。
(2)UPVC 排水管系統、室內衛生器具安裝:為解決室內排水噪音系統、溢臭問題,本工程選用了.合一.牌高水封防返溢地漏,空壁隔聲排水管材。我們做此分項工程時要注意以下問題:
1)PVC 排水管、配件、膠粘劑要用同一廠家產品,合理布設支架。
2)蹲便器、浴盆等衛生器具與排水支管連接時,一定要有足夠的插入深度,按照施工標準圖集要求填塞周圍填料,防滲水。
3)蹲便器沖洗管與皮碗綁扎及四周填塞料施工時,一定要與土建專業配合好,避免預裝后因作墊層而移位,引起使用壽命縮短現象發生。
4)安裝衛生器具后,要將外露之管口用廢料堵塞,杜絕碎建筑材料落入而引起排水不暢情況發生。
5)各類管材、管件、陶瓷潔具、金具堅持見證、取樣、送檢、名優品牌產品入樓使用的原則。
6)公廁所用紅外感應龍頭、沖洗閥等探測原器件,必須是配套產品,調整好合理的沖洗時間,達到靈敏啟用。
7)殘疾人所用帶扶手坐便器安裝,施工時一定要同建設單位溝通,確定房間位置,達到設計使用目的。
8)手術間、病菌室、傳染科潔具、肘式開關安裝要堅持防止污染水體原則,達到使用靈便目的。
(4)水箱、機械設備安裝:為節約能源,降低運轉噪聲,減少振動,我們在施工此分項工程時,除按照規范規定,質保體系要求外,更要注意以下問題:
1)使用合格供應商名優產品,定貨時會同設計,建設單位共同考察供貨廠家。
2)設備基礎就位后,仔細檢查減振墊的設置,確保二次灌漿飽滿程度及基礎塊與結構層隔斷情況。
3)進出水管柔性伸縮接頭與靜聲止回閥的設置一定要合理準確。
4)水泵進出水管穿剪力墻、池壁預埋套管時,確保中心位置,空腔按規范用軟性材料塞填。
(十)電氣設備安裝
1.工程概況
本工程電氣施工主要內容包括動力配電、照明、防雷接地以及弱電電視、電話系統。
(1)電力配電系統:采用ZR-VV-1KV 阻燃電纜沿配電間穿鋼管敷設至各層、各系統配電箱及控制箱,局部采用BV-500V塑料銅線沿配電間穿鋼管敷設。
(2)電氣插座回路、電氣照明系統:采用BV-500-4mm2、BV-500-2.5 mm2塑料銅芯電線穿KBG鋼管沿墻、地面、頂板內敷設。
(3)防雷接地系統:本建筑為二類防雷等級。利用建筑物基礎鋼筋作為自然接地極,建筑物混凝土柱內鋼筋作引下線,采用ф12鍍鋅圓鋼設屋面避雷帶,-40mm×4mm 鍍鋅扁鋼組成不大于10m×10m 的屋面避雷網格。建筑物綜合接地電阻R≤1Ω。
(4)電視、電信系統:主干線沿電氣豎井內電纜橋架敷設,分支線沿線槽敷設,至各個插座穿KBG 鋼管暗敷設。
2.施工工藝流程施工準備設備、材料驗收預埋電纜、電線保護管接地系統安裝鐵構件安裝、設備安裝電纜橋架、金屬線槽安裝線、纜敷設校線、接線單系統調試聯合調試交工驗收。
3.主要施工方法及技術措施(1)所有電氣設備、材料必須符合設計技術要求,且有出廠合格證書。
(2)設備、材料到達現場,質檢員會同技術員、監理進行驗收,并做好原始記錄。
(3)管子預埋及留洞工作要與土建、暖通、給排水專業配合進行,預埋后的管口及分線盒要用廢報紙或破布臨時封堵,以免混凝土或砂漿涌入,堵塞管口和分線盒。
(4)樓板內的預埋管口,不得同一位置有3支管子交叉,墻壁內的橫向配管應盡量避免。吊頂內的管子敷設應與裝修工密切配合施工。
(5)配電箱的安裝應牢固,橫平豎直,且外殼可靠接地,地下室及配電間明裝,其余均暗裝,距地1.5m。
(6)電纜橋架安裝,其支架間距≤3.0m,懸臂段不得超過1.0m,垂直安裝時,離所在地平面2.0m 以內的橋架應加保護罩。
(7)線槽安裝,支架間距≤2.0m,末端0.2m 處及轉角處應加裝吊裝支架。
(8)橋架、線槽的外殼僅作承載用,不得作為保護地線,應采用6mm2編織鋼線跨接作等電位連接。
(9)線、纜敷設工程要在抹灰粉刷及地面工程結束后進行,敷線采用先長后短的原則。
(10)纜線敷設時應防止機械操作如壓扁、絞擰、護層破裂等現象,嚴格按照施工驗收規范要求施工,且在設備、分線盒外要留有足夠的余量。
(11)線、纜在橋架、線槽內敷設時,要排列整齊,中間不能有接頭,不同系統中間加隔板分開,并每隔1.0~1.5m 及終端處進行固定。
(12)照明燈具同一室內安裝,中心線及高度偏差不大于5mm,同一室內安裝的開關、插座應與設計要求一致,高度偏差≤5mm,有線電視插座、電話插座應盡可能與電源插座靠近,信息插座與電源插座距離不小于0.2m。
(13)電訊線屏蔽層、放大器、分支器外殼要可靠連接,首端接地。
4.調試
(1)對各系統回路進行檢查,確認無誤后,進行單系統調試。
(2)調試工序:供電電源調試備用電源調試電話系統調試有線電視系統調試防雷接地調試交工驗收。
(十一)腳手架工程
1.主樓:主樓外腳手架采用雙排外挑架。腳手架支承在三角懸臂鋼架上,鋼架固定在結構框架上。腳手架搭設采用扣件鋼管搭設。立柱縱距為1.8m,橫距1.0m,內立桿距墻0.2m,步距1.8m。挑架沿樓四周搭設,一次懸挑搭設10 步,高18m,共搭設4 層挑架。挑架花轉角處設剪刀撐,同時每隔4~5 根立柱應設一道剪刀撐,剪刀撐應由下向上連續設置。為保證腳手架穩定,豎向每層應與主樓結構主體拉結一道,水平方向應每隔6m 與結構拉結一道。三角懸臂鋼架采用角鋼和槽鋼共同制作而成,通過結構上預埋件與主體結構相連。
2._段多層框架外腳手架采用扣件鋼管搭設落地式雙排外腳手架。立柱縱距為1.8m,橫距1.0m,內立桿距墻0.2m,步距1.8m,搭設高度18m。轉角處設剪刀撐,每隔4~5 根立柱設一道剪刀撐,剪刀撐由下向上連續設置。同時,豎向每層與結構拉結一道,水平方向每隔6m 與結構拉結一道。
3.腳手架搭設要求
(1)懸挑腳手架在施工前應編制詳細的施工方案,嚴格按方案搭設、驗收。
(2)落地外腳手架的搭設場地應平整、夯實并設排水溝,立桿底部加設寬度≥200mm,厚度≥50mm 的墊木。
(3)搭設之前,必須對進場的扣件、鋼管、腳手板、螺桿等配件進行嚴格檢查,禁止使用規格和質量不合格的桿配件。
(4)搭設作業必須在統一指揮下進行。依據編制的搭設方案,從一個角部開始向兩邊延伸交圈搭設。剪刀撐、拉結桿等隨腳手架的搭升及時設置。
(5)腳手架處于頂層連墻點之上的自由高度不得大于6m。
(6)作業層的腳手板應滿鋪,鋪穩后用鋼絲固定,嚴禁出現探頭板或活板。
(7)作業層應設防護欄桿。腳手架外部懸掛密目網,每隔兩步設安全平網。
(8)搭設中不得隨意改變構架設計,減少構配件設置。確需調整和改變時,應提交技術主管人員解決。
4.搭設質量的檢查驗收
(1)搭設結構符合搭設方案。
(2)節點的連接安全可靠。
(3)立桿垂直度應≤1/300,且最大垂直偏差為≤50mm。縱桿水平偏差≤1/250,且全架長的水平偏差≤50mm。
(4)作業層鋪板,安全防護等符合要求。
(十二)垂直運輸設備_段垂直運輸設備選擇QT63 塔吊一臺,雙籠施工電梯一部,電梯井道內設專用提升機一臺,混凝土輸送泵一臺。_段垂直運輸設備選擇QTZ25 塔吊一臺,主體封頂后設置SEE100-42 井字提升架一部,主體施工階段,塔吊為主要垂直運輸設備,從進入砌體工程開始,施工電梯、電梯井內提升機、井字提升架即要投入使用,裝修階段后期塔吊可拆除。
(十三)冬、雨期施工措施
1.冬期施工措施:
(1)冬期施工前認真組織有關人員分析冬期施工生產計劃,根據冬期施工項目編制冬期施工措施,所需材料、設備要在冬期施工前準備好。
(2)編制冬期施工方案及有關分部分項工程冬期施工措施,組織相關人員進行一次全面檢查,做好砌體、混凝土裝修等保溫防凍工作。
(3)各種機械設備施工所需的油料的儲備和工程機械油的更換補充以及其他檢修保養工作,以便在冬施期間運轉正常。
(4)冬期施工要加強天氣預報工作,防止寒流突然襲擊,合理安排工作,同時加強防寒、保溫、防火、防煤氣中毒等項工作。
2.雨期施工措施
雨期施工前認真組織有關人員分析雨期施工生產計劃,根據雨期施工項目編制雨期施工措施,所需材料要在雨期施工前準備好,成立防訊領導小組,制定防訊計劃和緊急預防措施。夜間設專職的值班人員,保證晝夜有人值班并做好值班記錄,同時要設置預報員,負責接收天氣預報。組織相關人員進行一次全面檢查,檢查施工現場的準備工作,包括臨時設施、臨電、機械設備防雨、防護等項工作,檢查施工現場及生產生活基地的排水設施,疏通各種排水渠道,清理排水口,保證雨天排水暢通。在雨期到來前,作為高聳塔吊和腳手架的防雷裝置,安全部門要對避雷裝置作一次全面檢查,確保防雷安全,并對主要分項工程采取以下措施:
(1)鋼筋工程
1)現場鋼筋堆放應墊高,以防鋼筋泡水銹蝕,有條件的應將鋼筋架空堆放。
2) 雨后鋼筋視情況進行除銹處理,不得將銹蝕嚴重的鋼筋用于結構上。
3) 下雨天避免鋼筋焊接的施工,以免影響施工質量
(2)模板工程
1)雨天使用的竹塑模板拆下后應放平,以免變形,大雨過后
2)模板支設后應盡快澆筑混凝土,防止模板遇雨變形,若模板安裝后不能及時澆筑混凝土,又被雨水淋過,則澆筑混凝土前應重新檢查,加固模板和支撐。
3)大塊模板落地支設時,地面應堅實,并支撐牢固。
(3)混凝土工程
1)混凝土施工應盡量避免在雨天進行,大雨和暴雨天不得澆筑混凝土,若特殊情況下澆筑混凝土,或澆筑不得中斷時,應采取措施,所澆筑混凝土應立即覆蓋,以防雨水沖刷。
2)可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坍落度。
(4)腳手架工程
1)雨期前對所有腳手架進行全面檢查,腳手架立直底座必須牢固有效不得遺漏掃地桿,多排外架必須認真檢查連墻桿是否牢固并滿足規范要求。
2)外架基礎應隨時觀查,如有下陷或變形,應立即處理。
3)腳手架應設置接地防雷系統,確保施工安全。
(5)屋面工程
1)保溫層的鋪設必須避開雨天,并及時做找平層和防水層,以免保溫層含水過多,影響保溫隔熱效果,如做防水前遇雨,應將保溫層或找平層覆蓋,雨后繼續施工時,必須對保溫層進行取樣測含水率,含水率低于9%方可施工。
2)做的防水層遇有下雨天氣時,應用塑料薄膜蓋牢,不得使已做好的防水層遭到沖刷。
(6)基礎工程
本工程基礎工程施工回填必須保證土質質量,夯實不能在雨天進行,以免雨水浸泡基礎。
(7)管道、電氣
1)預留孔洞做好防雨措施,現場外露的管道應用塑料布或其他防雨材料蓋好,特別是鋼管更應加強保護。
2)直埋電纜敷設完畢后,應立即鋪砂,蓋磚及回填夯實,防止下雨時,雨水流入溝槽內。
3)敷設于地下室等潮濕場所的電線管盒、管口、管子連接處應作密封處理。
三、施工進度計劃及措施
(一)施工進度計劃
根據招標文件要求,結合我公司的施工能力、技術裝備及人員素質,確定該工程施工工期為650d,并向建設單位承諾確保在規定的工期的完成該項工程任務。我們采用了網絡計劃技術對整個工程進度進行了統籌安排,對各分部分項工程的施工工期進行分解。具體實施時,要求各分部分項工程的完成時間只能提前,不能拖后。設備、資金、材料、勞動力等資源必須按計劃安排保證供應。各分部工程的施工工期如下:
1.主樓施工工期:
其中:(1)基礎工程施工工期:100d。
(2)主體工程施工工期:240d。
(3)裝飾裝修施工工期:234d。
(4)水電安裝施工工期:203d。
2.附樓施工工期:
其中:(1)基礎工程施工工期:70d。
(2)主體工程施工工期:60d。
(3)裝飾裝修施工工期:126d。
(4)水電安裝施工工期:117d。
3.全部工程的總施工工期為650d。
4.施工進度計劃安排詳見附圖:施工進度計劃網絡圖。
(二)施工進度計劃保證措施
1.進度計劃管理方面的保證措施
(1)建立嚴密的施工計劃的檢查制度,在施工中嚴格按照網絡計劃來控制施工進度與各作業隊(組)插入時間,施工管理人員應根據總進度計劃來制定日、月、旬作業計劃,合理安排工序搭接和施工流向。
(2)在計劃管理中,必須確保工程的主要環節。本工程主要控制環節有:基礎工程、主體工程、安裝工程、裝飾裝修及竣工驗收。要采取有效措施確保各控制點如期完成。
2.在資金上的保證措施
(1)在資金使用上,必須建立獨立的資金賬戶,實行專款專用,凡用于本工程的資金,任何人不得挪作它用。
(2)積累必要的流動資金,保證施工的正常進行,特別是材料、設備維修及生活方面的資金要有充分的保證。
3.杜絕返工的保證措施實行質量管理目標責任制,加大質量監督及管理力度,高標準、嚴要求,搞好工序交接,上道工序不合格,不允許進入下道工序,確保工序一次成活,杜絕返工現象。
4.組織協調的保證措施
(1)要理順土建及安裝施工的協調關系。以土建施工為主,水電安裝要積極配合,在土建主體施工時,安裝要及時預留、預埋,避免二次打洞,項目經理對出現的問題要及時解決,不得推諉扯皮,影響進度。
(2)協調好各專業施工的關系,要精心組織,合理安排施工順序,避免窩工、待工現象。
(3)認真協調好與建設單位、監理公司及分包單位的關系,開好各方協調會,統一認識,步調一致,保證施工順利進行。
5.勞動力的保證措施
(1)加強勞動力的組織調配工作,實行黑白兩大班工作制,人換機不停,節假日不休息,農忙時間合理安排,保證施工進度。
(2)管理人員實行輪流帶班制,以保證解決施工中隨時可能出現的問題。
6.管理方面的保證措施項目部建立合理的分配制度,根據按勞分配的原則,實行多勞多得,獎優罰劣,分配上向一線操作人員及管理人員傾斜,對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前提下,提前完成的分部、分項及節點,應給予獎勵。
7.材料供應保證措施保證材料供應數量及供應質量,是保證工期的關鍵所在,材料必須根據材料計劃按照施工進度及時組織材料進場,對外委加工的構件提出計劃及時委托加工,杜絕因材料、構配件供應不到位而影響工期。
8.水電供應的保證措施
(1)為保證現場供電24h 作業,現場配備1 臺柴油發電機備停電使用。
(2)在施工現場設一個蓄水箱,設在攪拌站處,確保因故停水而能夠繼續施工。
9.技術保證措施施工中采用混凝土輸送泵、塔吊等大型設備,提高機械化作業程度,從而加快施工進度。同時做好設備的維護和保養工作,避免因設備故障而影響施工進度。
四、質量、安全保證措施
(一)質量保證措施
1.質量承諾:確保工程質量等級優良,爭創.長安杯.優質工程及國家科技示范工程。
2.質量保證體系:建立項目部質量保證體系,是確保工程質量的關鍵所在,詳見圖4-1。(略)3.質量管理和控制所依據的文件:
(1)公司質量手冊,程序文件;
(2)本工程設計圖紙及設計變更文件;
(3)本工程施工組織設計;
(5)本公司編制的相關工序作業指導書。
4.控制工程質量的措施
(1)認真做好標后施工組織設計的編制工作。中標后由項目部負責編制實施性的施工組織設計,經公司總工審查后,報監理審批。并依據審批后的施工組織設計進行施工。
(2)堅持技術、質量交底制度。項目總工組織技術員及各專業工長認真學習設計圖紙,明確設計意圖、工藝標準。組織交底會,進行技術、質量、安全交底。施工班組必須依據交底要求組織施工。交底必須采用書面確認形式。
(3)認真執行“三檢制”,成立QC 活動小組,開展全員參與的全面質量管理活動,做好關鍵工序的質量控制。
(4)做好進場材料分批檢驗。重要原材料如水泥、鋼材、防水材料等應具有合格證,并分批次抽樣復檢,采樣應在現場監理的見證下進行,確保工程使用合格原材料。
(5)施工配合比及試塊管理。凡工程中用到的各種強度等級混凝土、砂漿均應具有試驗室給出的配合比,依據設計配合比作出施工配合比,配料嚴格計量,依據規范要求留足試塊并放入現場標準養護箱內養護。
(6)施工階段.混凝土澆筑令.制度
1)混凝土澆筑必須嚴格執行簽署施工準可令制度。
2)簽發條件:
(a)模板的支撐系統按施工方案施工完畢。
(b)模板、鋼筋及其支架質量符合規定、驗收合格。
(c)技術復核、隱蔽工程確認簽證。
(d)施工范圍內安全設施落實。
(e)施工機械正常運轉。
(f)材料準備工作完畢。
(g)交底已下發并確認,工藝流程、質量標準明確,控制手段具備條件。
(7)分項工程質量控制樣板制度在分項工程施工前,由技術員依據施工方案,技術交底以及現行的國家標準,規范要求,組織進行分項工程樣板施工,并在施工部位掛牌注明工序名稱,施工責任人、操作班長、施工日期,檢查驗收人等。可將每一樓層的第一個施工段的分項工程及重點工序作為樣板工序,請監理共同驗收,樣板未通過驗收前不得進行大面積施工,做到整個工程施工統一質量標準,統一操作程序,統一施工做法。
(8)施工過程控制掛牌制度
1)技術交底掛牌制度。
在每道工序開始前針對施工中的重點和難點現場掛牌,將施工操作的具體要求,如鋼筋規格、設計要求、規范要求等內容寫在標牌上,既有利于管理人員對工人進行現場交底,又便于工人自覺閱讀技術交底,達到理論與實踐的協調統一。
2)施工部位掛牌制度
在現場施工部位掛.施工部位牌.,牌中注明施工部位,工序名稱,施工要求,檢查標準,檢查責任人,操作責任人,處罰條例等,保證出現問題可以追查到底,并且執行獎罰條例,從而提高相關責任人的操作責任和質量意識,確保工序施工質量。
3)操作管理掛牌制度注明操作流程,工序標準及要求,其他相關要求和注意事項、管理責任人等內容。如對同條件養護試管的養護就應在標牌中注明其養護條件與所代表部位混凝土的養護條件相同。
4)半成品、成品掛牌制度
對施工現場所用的鋼材、水泥、防水材料、構配件及半成品等均進行掛牌標識,標識須注明使用部位、規格、產地、進場日期及檢驗和試驗狀態等。對于易變質材料及易燃易爆材料必須標出存放要求。
(9)協調好土建施工與安裝施工的穿插與配合。結構施工期間安裝施工人員要安排專人配合土建施工進度進行預埋和預留,混凝土澆筑前要由質檢人員進行專項檢查和核對,防止漏埋和漏留,嚴禁事后打洞安裝。
(10)嚴格執行質量獎罰制度
實行獎懲公開制,貫徹質量否決權制度,在施工過程中一直把質量放在首位,由項目總工、施工員、技術員、質檢員及現場監理共同對所完成分部分項工程進行檢查驗收,對質量達到優良的班組和個人進行獎勵,對未達到質量要求的單位和人員除要求返工外,并進行罰款。以達到獎優罰劣,保證質量的目的。
(11)深基坑施工質量控制
1)施工前應學習和領會設計圖紙、地勘資料及有關規范規定,編制詳細的基坑開挖施工方案,并經公司總工審核,監理、設計和建設單位審批。
2)施工測量應根據建設單位提供的座標點及水準點,按照施工圖紙及施工方案要求測量放線,并將測量結果報現場監理、建設單位審批。
3)土釘墻施工時,應對所使用的原材料進行檢驗和復驗,對混凝土、水泥漿配合比嚴格計量,并按現行施工及驗收規范中的有關規定進行質量檢驗或檢測。
4)開挖施工中應采取有效措施保證基坑邊坡的穩定及周圍建筑物和人員的安全。除土釘墻按圖施工外,其他部位基坑邊坡支護均應遵守《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及《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范》的有關規定。
5)基坑開挖后應采取有效的防雨措施,防止雨水浸泡或地面水流入已處理和未處理的基坑內,造成嚴重的質量、安全事故。
6)基坑及基礎施工中,應對土釘墻、邊坡及周圍原有建筑物加強變形監控。
(12)外加劑使用質量控制
1)外加劑使用前必須對其合格證、性能等進行檢查和試驗,嚴禁假冒偽劣產品進場。
2)混凝土施工前外加劑的專項試配,應提前報送有資質的實驗室進行試配。
3)混凝土攪拌時,嚴格按實驗室配比進行計量,攪拌時不得小于120s。
(13)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
本工程筏板基礎混凝土約1800m3,按設計要求不留施工縫,且不能產生裂紋,因此必須采用以下技術措施:
1)混凝土攪拌應采用兩臺500 型攪拌機,一臺HBT50 型混凝土輸送泵,以滿足混凝土澆筑施工需要。
2)采用緩凝外加劑,延長混凝土終凝時間。
3)為防止混凝土因溫度產生裂紋,采取埋設降溫鋼管(管內注循環水),混凝土施工完后,將管內注漿填實。
4)加強保溫及養護。
5)增設測溫孔,派專人對混凝土溫度進行監控。
(14)超過C40 以上混凝土施工質量的控制
1)本工程C40以上混凝土必須采用52.5 水泥,并報送有資質的試驗室進行配制。
2)粗骨料采用2~4cm 碎石,含泥量不超過3%;砂采用中砂,含泥量不超過3%。
3)混凝土攪拌嚴格按施工配合比計量,攪拌時間不得少于90S。
4)混凝土運輸采用混凝土輸送泵,振搗要密實。
(二)安全保證措施
1.安全生產目標
該工程安全生產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堅決杜絕重傷和死亡事故、火災事故及重大治安事故,輕傷事故控制在3.以下,現場管理按JGJ59-99 標準實現安全達標優良。
2、安全保證體系:是項目部安全管理的核心,只有體系良好運行,才能保證安全生產,見圖4-2。(略)
3.安全生產保證措施
(1)建立以項目經理、項目總工、副經理、安全員、工長和各段勞動負責人組成的安全管理網絡。根據工程具體情況制定安全生產責任制,責任落實到人。
(2)對所有進場的工人和勞務人員,由項目部專職安全員負責組織安全教育,各作業班負責人負責對各自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并認真做好記錄。
(3)特種作業人員必須經培訓合格后持證上崗,操作證必須按期復審,不得超期使用,同時證件必須隨身攜帶上崗,以備查驗。
(4)項目部安全員每天要進行安全巡視和檢查,對查出的問題或隱患及時認真的做好記錄,糾正或整改時必須做到定時、定人、定措施。
(5)項目部要認真抓好每周一次,每月一次的安全周例會和大會,及時通報安全情況、總結工作經驗,表揚好的,批評差的,并提出下步安全防范要點或目標。對每一次會議都要認真做好會議記錄。
(6)對進場的施工隊,項目部及時與其簽定安全生產責任合同,以提高安全意識和責任心。并各執一份,歸檔保存備查。
(7)施工現場安全防護:
1)分項工程施工前,必須進行安全技術交底并簽字存檔。
2)做好.三寶、四口、五臨邊.的防護工作,對重點部位進行重點防護,分層施工的樓梯口、電梯井口必須設高度1200mm的防護欄桿,通道口要求底層搭設挑出架外2m 防護欄,上設雙層竹笆防護。對陽臺臨邊及屋面周邊,卸料平臺的周圍,固定出入通道應搭設防護棚,滿鋪木板一層,加鋪竹笆一層。
3)高空作業人員必須佩戴合格安全帶。作業中應選好牢靠的懸掛點高掛低用,扣好鐵環,嚴禁將繩帶打結使用,更應禁止拆卸安全帶上的各類部件。
(8)施工用電安全措施
1)施工現場供電采用TN-S 系統。安裝、維修與拆除臨時用電工程,必須由電工完成。
2)各類用電人員應做到熟悉用電基本知識和所有設備的性能,工作時必須配備相應的勞動保護用品。停用的設備必須拉閘斷電,鎖好開關箱,發現問題及時報告。搬遷設備必須經電工切斷電源
3)腳手架的外側與外電架空線路邊線之間的距離不小于4m。
4)現場照明一般用220V 電壓,照明電線應用絕緣子固定,不得使用花線或塑料膠線,導線不得隨地拖拉或綁扎在腳手架上。照明燈具的金屬外殼必須接地,單相回路內的照明開關箱,必須裝設漏電保護器,碘鎢燈必須架設牢固。
5)電箱必須有門鎖及統一編號,電箱安裝高度和絕緣材料要符合規定。電箱內應設漏電保護器,開關箱與用電設備實行一機、一閘、一保險。
(9)腳手架
室內外腳手架搭設,按本施工組織中第三章第十一節執行。對操作人員須進行嚴格的安全技術交底方可進行搭設。嚴禁違章、盲目的搭設。搭設架子的鋼管、扣件質量必須符合規范要求,嚴禁使用嚴重銹蝕、彎癟和有裂縫的鋼管、扣件。搭設完畢的腳手架,必須經項目副經理、技術人員、安全員、搭設方和使用方共同認可,依照方案和規范要求檢查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不合格的禁止使用。
(10)機械設備管理
1)各類機械設備位置的設定必須嚴格按照現場總平面布置圖設計的方案進行。
2)大型機械設備,如塔吊的安裝、拆卸要有方案和措施,并嚴格按方案實施。整機固定要穩固、安全。
3)機械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作業期間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和制度,牢固樹立安全意識,嚴禁違章、野蠻作業。
4)操作人員對所操作的機械或輔件認真管理,經常進行維護保養,確保機械設備完好,防止帶病工作。
5)操作人員在崗期間必須精心工作,禁止脫崗或聊天、干私活;特別禁止無證人員代為操作。
(11)分析安全隱患,確定安全管理重點
1)安全生產隱患按以圖4-3(略)進行分析。
2)在每個施工階段開始前,分析該結段的施工條件,施工特點,施工方法,采用統計技術中因果圖的方法分析預測施工安全難點和事故隱患,確定管理重點和預防措施。根據本工程特點,安全隱患可能集中在:
(a)基坑防護措施不到位,監控不及時;
(b)高層施工高空墜落,立體交叉施工物體打擊;
(c)塔吊等用電設備使用中的違章操作,以及施工人員的防范意識不強;
(d)檐口、樓梯邊,電梯井口,管道井口墜落事故;
(e)外腳手架的安全防護措施及使用前的檢查,驗收和整改;
(f)各種電動工具的不安全使用,對臨時用電設施的維護,檢修。
以上各條均應逐條分析,逐條落實檢查,特別是要抓住人,抓住管安全的人,抓住操作人員的安全意識,是確保安全的首要條件。具體分析可按圖4-4(略)進行,并針對性的制定預防措施并組織實施。
五、施工部署及總平面布置
(一)施工準備
1.施工技術準備
(1)組織技術員、質檢員、施工員等有關人員學習有關現行建筑安裝施工驗收規范、建筑安裝施工操作規程、建筑工程驗收評定標準及《陜西省建筑工程管理條例》等;熟悉設計圖紙,并做好圖紙的自審和會審。
(2)由項目總工牽頭,組織有關技術人員編制標后施工組織設計,對有技術難度的分部或分項工程編寫詳細的施工方案以及質量創優、安全達標的規劃。
(3)依據施工圖紙由技術員提出混凝土、砂漿施工配合比申請送有相當資質等級的試驗室進行試配;組織施工人員對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的應用進行學習和培訓。
(4)依據施工進度網絡計劃由預算員負責編制施工圖預算,并作出工料分析及編制月材料用量計劃,根據工程實物量制定勞動力計劃安排。
(5)在建設單位及現場監理參與下,做好軸線控制網及水準點的交接和復核工作。
2.生產準備
(1)完成施工區域內舊有建筑物的拆除,主要包括現有門診樓化驗室、放射科部位及配電室、機瓦平房等。修通進入施工區域的運輸道路。
(2)按照創建文明工地要求砌筑高2.5m 臨時圍墻,對施工區域進行封閉,搭建臨時設施。
(3)按總平面布置圖安裝施工機械,鋪設臨時供水管路及臨時供電線路。
(4)平整現場材料堆放場地,修整施工臨時道路,做好攪拌站及擬建建筑物四周排水工作。
(5)材料的采購與供應:材料員根據材料計劃的數量規格,按質量要求確定質量可靠、信譽良好的供貨廠商供貨,并按材料檢驗的程序對材料進行抽檢、復檢,確保原材料質量合格,供應及時。
(二)施工部署
1.施工部署的總體原則
為保證該工程主體、裝修均盡可能有充裕的時間施工,按期完成施工任務,應考慮各方面因素對工程的影響,充分籌劃任務、人力、資源、時間及空間的總體布局。總體施工部署按照.先結構、后裝飾裝修;先土建后安裝;先室內后室外.的順序進行。
2.在時間上的部署原則.季節性施工考慮根據總的工期安排,該工程結構工程施工天數為442d,裝飾裝修施工天數為311d,水電安裝施工天數為203d。全部工程總工期為650d。_區基礎及地下室必須保證在100d 內完成,_區基礎及地下室必須保證在65d 內完成,主體框架必須保證12~15d一層,這樣就必須采取措施安排好冬期施工和農忙季節的施工,要保證在農忙季節有充裕的勞動力資源,以免影響工程總體進度。
3.在空間上的部署原則
為了貫徹空間占滿時間連續,均衡協調有節奏,力所能及富有余地的原則,保證工程按總進度計劃完成,在施工組織上要考慮安排主體與裝飾裝修,主體與安裝及安裝與裝修的交叉流水作業。
4.在人力的安排和部署原則
在人力資源上,各專業均按作業班進行人力配備,并且人員要保證黑白兩大班的作業力量。主要作業班組有砌筑作業班、鋼班、電氣作業班及機械作業班。
5.在資源上的部署原則
根據該工程的結構形式及工程量,現場配備QTZ63 型、QTZ25型塔吊各一臺,施工外用電梯、HBT-50型混凝土輸送泵、激光鉛直儀、500型混凝土攪拌機和PL-800型自動配料機各一臺,鋼筋加工、機械連接及木制作機械設備,以保證施工需要。
(三)施工流程
1.根據該工程結構特征,分主樓和附樓二個區段,施工組織上按照先進行_區主樓基礎及主體施工,待_區主樓主體封頂后,再進行_區附樓施工。主體框架與圍護砌體組織主體交叉作業,即在主體框架施工至第三層時,開始插入底層圍護砌體作業。
2.裝飾施工階段按照內裝修、外裝修、樓地面及門窗安裝等作業進行立體交叉和平行流水施工。水電預埋及預留隨土建施工進度穿行,水電安裝與室內裝飾裝修作業合理穿插,互不影響進度。
(四)施工用水
現場生產用水和生活用水量經計算如下:
現場生產用水:q1=4.05L/s
現場生活用水:q2=0.58L/s
生產及生活總用水量:Q=q1+q2=4.63L/s
經計算,供水主管選用ф65mm 鋼管由水源引至攪拌站;再用ф25mm 鋼管引至現場辦公用水點及生活用水點;施工層用水選用ф15 鋼管作立管,每層留直徑10mm 鋼管接頭一個,用膠皮軟管引至使用地點。
(五)施工用電
采用TN-S 接地保護系統,供電線路由工地配電室引至總配電箱,由總配分四個回路向外供電。第一回路為攪拌站用電回路,從總配至1 號配電箱;第二回路為垂直運輸回路,從總配至2號配電箱;第三回路為辦公及現場照明回路,由總配到3 號配電箱。第四回路為鋼筋、木工、加工設備回路,由總配至4 號配電箱。
(六)施工現場總平面布置
1.現場大門布置
根據現場實際情況,擬建場地西半區砌筑2.5m 高圍墻進行封閉,東半區由于舊有建筑物較多,可在舊建筑物間砌筑若干段圍墻對現場封閉,以防非施工人員進入現場。現場設置兩處大門、安裝標準樣式鋼制門。在主大門處顯要位置布置.六牌一圖.。大門旁設置值班室,晝夜安排專人值班。
2.現場臨時設施
項目部辦公及住宿用房利用建設單位提供的32 間磚混、磚木結構房屋。施工現場內布置的臨時設施主要有混凝土攪拌站、水泥庫、鋼筋棚、木工棚、安裝工棚、材料庫房及材料堆放場等,約需占地面積750m2。此外,按文明工地標準要求,現場內設置標準養護室、總配電室、淋浴室及水沖廁所等。
3.垂直運輸設備
主樓施工配備一臺TQZ63 塔吊、回轉半徑50m,布置于主樓正立面基坑開挖線以外,基本覆蓋主樓區域,同時再配備一臺SCD100/100 施工外用電梯,作為主樓輔助垂直運輸設備。附樓施工配備一臺TQZ25塔吊,回轉半徑26m,最大起重量2.5t,最小起重量1t,工作半徑基本覆蓋附樓施工區域,同時再配備一臺SEE100-42 提升機作為輔助上料,可滿足作業要求。混凝土運輸采用HBT-50 型混凝土輸送泵。
4.現場材料堆放
裝飾裝修材料、電氣、管道所用材料及構配件均存放在室內,這樣既保證安全,又防止污染。油漆、涂料等揮發性材料存放在庫房內,其他材料可現場露天堆放,但應根據需要采取遮擋雨措施。
現場總平面布置詳見附圖:施工平面布置圖。
六、使用新技術、新工藝的可行性
(一)深基坑支護——土釘墻結構支護技術
本工程局部與現有建筑相鄰基坑采用土釘墻支護技術,此項支護技術是一種原位土體加固技術,由原位土體、設置在土中的土釘與噴射混凝土面層組成。通過土釘、面墻與原狀土體的共同作用,形成以主動制約機制為基礎的復合體,具有明顯提高邊坡土體的結構強度和抗變形能力,減小土體側向變形,增強整體穩定性的特點。此技術已在我公司石泉新世紀大廈、寶雞國貿大廈等多項工程中得到應用,效果顯著,且可降低工程成本,屬國家重點推廣的十項新技術之一。
(二)粗直徑鋼筋連接——電渣壓力焊連接技術對于框架柱中直徑18~20mm 的_級豎向鋼筋采用電渣壓力焊連接技術,該連接技術已在×××市政協綜合辦公樓、漢師大、漢師校等工程施工中應用,并已取得了成熟的施工經驗。此連接技術接頭質量穩定可靠,連接速度快、施工安全,并可以節約鋼材。具體工藝見施工方案中的鋼筋工程。
(三)粗直徑鋼筋連接——套筒冷擠壓連接技術由于該工程基礎、主體梁柱中直徑20mm 以上粗直徑帶肋鋼筋,均采用冷擠壓套筒連接。根據建設部推廣十項新技術,套筒擠壓連接技術已在我單位施工的多項工程中廣泛應用,并已取得了成熟的施工經驗。此連接技術不但提高了接頭強度,也確保了接頭質量穩定可靠,施工安全、無明火,不受氣候影響;適應性強,可用于垂直、水平等方位鋼筋的連接,并達到了節約鋼材的目的,具體施工方法及質量要求見施工方案中的鋼筋工程。
(四)框架輕墻建筑材料——石膏板隔墻該工程1 層至8層局部內墻采用石膏板輕質隔墻,該材料具有質輕、隔聲、防火、保溫隔熱等特點。不但能減輕主體結構的自重,且可劇、可刨、施工簡單、安裝方便、減輕勞動強度及提高施工效率。
(五)新型墻體材料應用技術——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
本工程一層內墻砌體采用加氣混凝土小型砌塊,該材料具有質輕、保溫隔熱的特點,其重要作用是進一步提高了建筑砌體的保溫隔熱性能,降低了主體結構的自重,減少了土地資源的浪費,并利用大量的工業廢渣,變廢為寶,改善環境。具有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六)新型墻體材料應用技術——非承重黏土空心磚本工程1~16層框架外圍護結構均采用非承重黏土空心磚砌體,該材料相對普通黏土磚體積大、自重輕、抗震性能好,施工工藝簡單,工程進度快,并且保溫隔熱效果好,屬國家十大重點推廣應用技術之一,近十幾年來取得了較好的綜合技術經濟效益。
(七)新型模板的應用——組合大鋼模板
目前,隨著高層建筑的大量建造,大模板施工方法越來越得到設計、施工和建設單位的青睞,建設部十大推廣項目推廣之一。本工程地下一層及主體結構四周和電梯間的混凝土剪力墻均采用定型組合大鋼模板。該新型模板主要由鋼框與膠合板組合而成的。施工中可利用機械代替人工進行大塊模板的安裝、拆除和搬運;采用流水法進行施工,從而提高施工工效,節省勞動力,縮短施工工期等;拆模后混凝土墻面平整光滑,沒有接縫。我公司在寶雞國貿大廈、石泉新世紀大廈等多項工程廣泛使用這項技術,效果非常好。
(八)新型模板的應用——竹膠板
本工程基礎及主體結構的框架柱、梁及板均采用竹膠合模板。該模板的強度、剛度和硬度都比木材高,而其收縮率、膨脹率都低于木材。它能有效改善混凝土的外觀質量,施工方便,價格便宜,使用壽命長,能多次周轉使用。我公司已在陜西理工學院4 號教學樓、×××師范學校學生公寓、石泉新世紀大廈等工程中成功運用。本工程從基礎到主體框剪架梁板柱均采用竹膠合板模板,具體拼裝及支模方法詳見施工方案中的模板工程。
(九)給、排水管材——鋼塑復合管、UPVC 塑料排水管應用
1.鋼塑復合管是一種內襯鋼質材料外敷有機塑料的復合型管材,具有抗壓強度大、耐腐蝕性強、抗老化,可適當彎曲,有一定安裝自由度,施工勞動強度低,因此施工工藝簡便。本工程生活給水系統全部使用該種材料及專用配件施工,操作中應注意事項詳見施工方案。
2.UPVC 塑料排水管:本工程雨水系統、生活排水系統均采
用該種管材,它具有:質量輕,內、外壁光滑、美觀,施工勞動強度小,不需要起重設施,粘接安裝后,抗滲漏性強,勞動生產率高,并具有耐酸、堿腐蝕,因此適應于醫院排水。
(十)新型電氣導——KBCT 套接扣壓式薄壁專用管
本工程除主干線外,分支線及弱電部分均采用KBR 套接扣壓式薄壁電氣專用導管系列產品,屬建設部科技成果重點推廣產品,其主要特點:
1.表面經鍍鋅處理,無需涂刷防銹漆,具有良好的屏蔽性能,能使電氣線路不受電磁干擾。
2.產品配套,無需現場制作配件,整體連接性好,不需作跨接處理,施工簡便,比普通焊管提高工效6~8 倍。
3.價格合理,重量輕,便于施工現場的搬動。具體施工工藝及方法詳見施工方案中的電氣工程。
(十一)施工現場管理——微機管理技術為強化施工現場的現代化管理手段,不斷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達到省級文明工地的要求,本工程將在施工現場配備微機,對施工進度、勞動力資源實施動態管理。同時對施工技術、質量檢評、文明工地等資料利用微機歸檔管理,確保工程資料收集的及時性和準確性。
七、主要材料、構配件計劃
本工程主要材料、構配件計劃見表7-1:
八、主要機械設備供應計劃
本工程基坑開挖配備兩臺1m3液壓式挖掘機,8 臺10t自卸汽車運輸;土釘成孔配備一臺YQ-100A 輕型潛孔鉆,一臺HB8壓漿泵注漿。垂直運輸主樓配備一臺QTZ-64 型塔吊,另配置一臺雙籠施工電梯,電梯井配備一臺電梯井專用提升機;附樓配備一臺QTZ-25 型塔吊,另配備SEE100-42 提升機一臺作為輔上料;現場水平運輸配備三臺5t 平板汽車;混凝土、砌筑及內外墻飾面工程等配備混凝土攪拌機(二臺)、自動上料機(一臺)及灰漿攪拌機(一臺);混凝土運輸采用HBT50 型混凝
土泵一臺。主要機械設備供應計劃見表8-4。(略)
九、勞動力安排
本工程施工分為_段主樓、_段附樓、_段地下水池三段,各段施工交叉流水作業,具體詳見施工部署及施工總進度計劃。因此,勞動力組織應按照各段地下基礎(地下室)、地上主體、裝飾等施工階段綜合安排;作業班組的確定依據分部分項工程計劃、工期要求、施工預算、勞動定額等因素綜合考慮,并盡量保持各作業班組勞動力的均衡及相對穩定。土方工程施工階段:按機械挖運、基坑支護組織兩個作業隊進行平行流水交叉作業。基礎(地下一層)施工階段:按基礎(剪力墻)、磚基礎和回填土(地下室砌筑和回填)組織兩個作業隊進行平行流水施工。主體施工階段:按主體結構與砌體砌筑組成兩個作業大組交叉作業。裝飾施工階段:按室內裝修與室外裝修組成兩個作業組立體交叉作業。水電安裝及預埋組成一個大作業組隨土建施工穿叉作業。各階段勞動力組織見表9-1。(略)
十、文明工地措施
(一)創建文明工地組織體系
文明施工是建筑施工企業形象的窗口,是施工現場綜合管理水平的體現,創文明工地是文明施工的重要體現,項目部先建立創文明工地領導小組,組長由項目部經理親自擔任,創建文明工地領導小組體系詳見圖10-1。(略)
(二)施工現場管理
1.保持現場臨建的標準統一:對現場所有臨設房屋按公司統一標準進行粉刷、整修;辦公室、會議室配置,按公司統一要求進行,辦公用房、食堂、廁所等按統一相應規定裝修、配置;保證現場各辦公室、會議室門牌、各類指示性、警示性標牌的統一。
2.項目全體人員佩帶由本單位統一制作的胸卡。安全帽有單位統一標準,現場管理人員、現場操作人員、分包隊伍、專職安全檢查員的安全帽要有明顯的區分標志。
3.現場大門采用鋼制鐵藝門,兩門雜貼工藝面磚裝飾,兩側相應放置工程簡介、現場平面布置、組織機構、公司簡介、安全生產、質量保證、消防保衛、環境保護等其他標牌。現場圍墻高2.5m,外粉后噴白,寫紅色標語。
4.設專人負責工地周邊地區的清潔工作,保證施工期間周邊環境清潔,樹立建設單位及公司的良好形象。
5.施工腳手架搭設完畢后,結構主體統一用綠色密目安全網安全封閉圍擋,其中在施工層用專用限聲防塵幕布圍擋。主體施工完畢后,在最高層臨街面或四面張掛紅色橫式條幅,橫幅內容為公司名稱及工程全稱。
6.現場施工道路、場地達到硬化。道路做混凝土路面120mm厚。其他地面做混凝土面層60mm 厚,基底灰土夯實。使現場道路暢通、平坦、整潔,現場用磚砌成排水溝,排水采用ф300 水泥管排入市政管網井,做到雨天施工不積水,道路及作業場地不起泥,無污染。
7.根據平面布置圖,布置臨時設施,原材料堆放,機械設備進場等。建筑垃圾按指定地點堆放,及時外運,施工做到工完、料凈、場清,消防器材按規定配置齊全有效,并放置指定地點。
(三)現場機械文明管理
1.現場使用的機械設備,要按平面固定點布置,遵守機械安全規程,經常保持機身等周圍環境的清潔。機械的標記編號明顯,安全裝置可靠,每臺設備有保護棚,張掛設備操作規程。
2.清洗機械排出的污水要有排放措施,不得隨地流淌。
3.塔吊應用無線對講機,作為司機和指揮員聯絡用。
(四)食堂、辦公室、宿舍管理
1.現場辦公室:用水泥地面,PVC板吊頂,達到整潔、衛生,每天由工作人員輪流打掃,墻上張掛各有關人員職責,辦公桌上用品擺放整齊,窗明地凈。
2.職工食堂:項目部應派專人管理職工食堂。食堂鍋臺用衛生磚鋪貼,生熟食品分開儲存,配有冰柜,各種鍋盆配網罩夏季有防蠅措施。現場設有茶水桶供應開水,夏季應有降溫用水。
3.職工宿舍:采用外租民房,實現室內整潔,一燈一線,床鋪整潔,管理制度健全,宿舍有住宿人員名單,冬期有采暖措施。
4.現場設有廁所,為水沖廁所,有專人清掃,各蹲坑之間有隔離墻,M10 水泥砂漿抹光。工地設立浴室盥洗間,生活垃圾定點堆放,及時清理。
(五)現場防止環境污染措施:
1.防止大氣污染措施:
(1)施工垃圾要及時清運,清運時,適量灑水減少揚塵。
(2)對于易外揚的細顆粒散體材料盡量安排庫內存放,如露天存放采用嚴密度遮蓋,運輸和卸運防止遺灑飛揚,以減少揚塵。
(3)施工現場制定灑水降塵制度,配備專用灑水設備及指定專人負責。
2.防止水污染的措施:
(1)攪拌機混凝土輸送泵、壓漿泵等排放的水要排沉淀池內,經沉淀后,方可排入市政污水管線,未經處理的泥漿水,嚴禁直接排放。
(2)施工現場設置專用的油漆油料庫,油庫內嚴禁放置其他物資,儲存、使用和保管要專人負責,防止油料的跑、冒、滴、漏、污染水體。禁止將有毒、有害廢棄物用作土方回填,以免污染地下水和環境。
3.防止噪聲污染的措施:
施工現場提倡文明施工,市中心醫院四周為居民住宅區,因此應建立健全控制人為噪聲的管理制度。盡量減少人力的大聲喧嘩,增強全體施工人員防噪聲擾民的自覺意識。夜間連續施工時,提前到環保部門辦手續,并與有關部門打招呼,盡量做到不干擾周圍居民的生活。
(六)保衛、衛生措施:
1.工地設門衛值班室,由2 人晝夜輪流值班,白天對外來人和進出車輛及所有物資進行登記,夜間值班巡邏護場,重點是工具房、鋼筋棚、辦公室、塔吊及成品、半成品保衛。
2.加強對外地民工的管理,摸清人員底系,掌握每個人的思想動態,及時進行教育,把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施工人員不得住在施工現場,施工時不許說話、打鬧說笑,講文明禮貌。
3.每月對職工進行二次治安教育,每季度召開一次治保會,定期組織保衛檢查,并將會議檢查整改記錄存入內業資料內備查。
4.對易燃、易爆、有毒物品設專庫、專管,非經單位工程負責人批準,任何人都不能動用,不按此執行,造成后果追究當事人的刑事責任。
5.施工現場必須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
6.施工現場要建立門衛和巡邏護場制度,護場守衛人員要佩帶執勤標志。
7.財會室及庫房等易發案部位要指定專人管理,制度防范措施,防止發生盜竊條件。嚴禁賭博、酗酒、傳播物品和打架斗毆。
8.做好成品保衛工作,制定具體措施,嚴防被盜、破壞和治安災害事故的發生。
9.施工現場發生各類案件和災害事故,要立即報告并保護好現場,配合公安機關偵破。
10.防火措施:
(1)現場設有明顯的防火宣傳標志,每月對職工進行一次防火教育,定期組織防火檢查,建立防火工作檔案,冬期要抓緊抓好。
(2)電工、焊工從事電氣設備安裝和電、氣焊切割作業,要有操作證和用火證。動火前消除附近易燃物,配備滅火用具,用火證當日有效,動火地點變換要重新辦理用證手續。
(3)使用電氣設備和易燃、易爆炸物品,必須嚴格防火措施,指定防火負責人,配備滅火負責人,配備滅火器材,確保施工安全。
(4)因施工需要搭設臨時建筑,應符合防盜、防火要求,不得使用易燃材料。
(5)施工材料的存放、保管,應符合防火要求,庫房應有非燃材料支架。易燃易爆物品應專庫儲存,分類單獨存放,保持通風,用火符合防火規定。不準在工程內、庫房內調配油漆、稀料。
(6)新建筑物內不準作為倉庫使用,不得存在易燃、可燃材料,因施工需要進入建筑物內的可燃材料,要根據工程計劃限量進入并采取可靠的防火措施。新建筑內不準住人。特殊情況需要住人的要報告,經上級機關批準并與建設單位簽訂協議,明確管理責任。
(7)施工現場嚴禁吸煙,必要時設有防火措施的吸煙室。
(8)施工現場和生活區,未經保衛部門批準不得使用電熱器具。
(9)氧氣瓶、乙炔瓶工作間距不少于5m,兩瓶同明火作業距離不小于10m。禁止在工程內使用液化石油氣鋼瓶,乙炔發生器作業。
(10)在施工中要堅持防火安全交底制度。特別在進行電氣焊、油漆、粉刷或從事防火等危險作業時,要有具體防火要求。
(七)建立良好文明氛圍
1.施工現場對職工、民工及協作人員進入進場時,進行文明職工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防火教育。
2.在大的節假日在工地開展業余文化娛樂活動。
3.以人為本,搞好班組建設。在工地開展.要創文明工地,先做文明人.活動,作業班組、民工包工隊層層建立班組項目創建文明計劃措施。
(八)建立文明施工檢查評比制度
每月進行一次文明施工檢查評比,檢查各作業班組對該項工作的執行情況,由項目經理部創建文明工地領導小組根據現場管理中的有關規定進行獎罰,并張榜公布。
(九)按文明工地要求施工
隨著口腔科診療項目的增加,口腔診療過程中發生醫院感染的潛在危險日益突出,口腔科已成為醫院感染的高位科室。口腔治療過程中的污染問題已成為醫院感染管理的一個薄弱環節,越來越受到醫務人員的關注,由于口腔診療操作人多在口內進行,操作中牙科器具與患者的血液、唾液、口腔組織接觸頻繁,許多經血液傳播的疾病,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都可通過此途徑造成交叉感染,因此切斷其經口腔器械和醫務人員手的傳播途徑,加強和規范診療過程小的醫院感染管理尤為重要。
1 門診口腔科的醫院感染危險因素
1.1 醫護人員自我防護意識不足:口腔科醫護人員如工作時著裝不規范,未嚴格進行手的消毒,手套未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均可導致醫院感染的發生。牙科治療中高速手機、氣、水槍、超聲波潔牙機都會產生飛沫攜帶著病原菌進人空氣,造成空氣污染,若易感者接觸到含有致病菌的飛沫,即有可能引起感染。
1.2 醫療器械消毒滅菌不徹底:口腔器械都為含腔器械,特別是渦輪機、快、慢速機頭、彎機頭、直機頭等形態不規則,價格昂貴增加了消毒滅菌的難度,且種類繁多,如潔牙手柄、高速渦輪手機、根管治療器械、牙挺、鑿子、牙周潔治器,可直接被患者的血液、唾液或分泌物污染,特別是高速渦輪手機,由于手機及其附件存在著復雜的腔隙和難以探入的管道,在鉆完牙齒后會產生一種回吸力,將患者的血液、唾液吸進機頭,而造成交叉感染。
1.3 醫務人員手污染:醫務人員直接與患者接觸,容易被血液、唾液等分泌物污染,增加了醫患之間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1.4 消毒滅菌不規范:口腔科醫療器械構造復雜,種類繁多,消毒難度大,若消毒劑選擇不當,消毒液濃度不合適,消毒時間達不到要求,紫外線消毒不規范,均可成為口腔科的醫院內感染因素。
2 門診口腔科的醫院感染預防措施
2.1 診室環境的消毒和防護:診室內配備空氣消毒設備,每天工作結束后要進行終末消毒處理,診室的工作臺面、綜合治療椅和地面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擦拭,空氣用紫外線進行消毒。
2.2 口腔醫療器械的消毒滅菌:使用過的非一次性口腔器械要按“消毒―清洗―滅菌”的程序處理。所有耐熱的口腔科器械每次使用后分類包裝采用快速高壓蒸汽滅菌器滅菌。不耐熱器械采用2%戊二醛浸泡滅菌處理,浸泡時間規定>10h,器械自消毒液取出后用無菌蒸餾水沖洗干凈后再使用,或者干燥處理后放置于無菌容器中備用。用于口腔內操作的高速手機部件和低速手機部件,采用高壓蒸汽滅菌后備用。口腔檢查器材一律使用一次性物品。
2.3 口腔科醫務人員的自我防護及洗手要求:口腔科醫務人員在治療過程中必須穿工作服、戴口罩、帽子、一次性手套及配戴防護眼鏡,治療過程中避免戴污染手套去拿無菌物品,盡量使用腳控開關調節治療椅。診治患者前后或直接接觸可能被血液、唾液、呼吸道分泌物污染的物品后必須洗手,因手套可能穿孔而致手污染,因此脫去手套后也要求洗手。肥皂和流動水洗手能去除因接觸患者而沾染的大部分微生物,因此必須規范的洗手,防止醫源叉感染。
【中圖分類號】R197.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6455(2010)08-0152-01
口腔科門診患者流動性大,病情各異,各種急慢性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均在一般患者中間就醫,在口腔疾患的診療過程中,口腔科醫務人員的手、器械可直接接觸患者的唾液、血液、病菌等,極易導致醫患之間、患者與患者之間的醫源叉感染。因此,了解口腔科門診引起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做好口腔門診醫院感染預防和控制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1 引起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
1.1 醫護人員自我防護意識不足:口腔科醫護人員如工作時著裝不規范,未嚴格進行手的消毒,手套未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未使用一次性手套等,均可導致醫院感染的發生。
1.2 空氣污染:牙科治療中高速手機、氣、水槍、超聲波潔牙機都會產生飛沫,攜帶著病源體形成氣溶膠,進入空氣,造成空氣污染,若易感者接觸到含有致病菌的飛沫,即有可能引起感染。
1.3 醫療器械消毒滅菌不徹底:口腔器械多為含腔器械,特別是渦輪機、快、慢速機頭、彎機頭、直機頭等形態不規則,價格昂貴,增加了消毒滅菌的難度,特別是口腔科診療過程中最重要的工具高速手機和低速手機,它們夾持車針和磨頭,治療中要進入患者口腔,接觸黏膜和組織。實驗證實,手機在口腔中停止轉動的一瞬間,機頭部位呈現負壓,使口腔中的分泌物、血液、組織碎片等回吸到手機內部,而使用消毒劑對手機進行消毒時,只能消毒手機表面,而對手機內部回吸物毫無影響,當再次使用手機時,回吸物質就可隨轉動中噴出的水霧進入其他患者的口中,而造成交叉感染。
2 感染途徑
2.1 吸入感染:在口腔疾病的診療操作過程中,可產生大量的直徑大小不等的微粒(氣溶膠),而這些微粒很容易被直接吸入肺部,甚至引起肺部感染(包括患者和醫護人員)。
2.2 接觸感染:患者口腔中的分泌物、血液、細菌等通過未徹底滅菌的醫療器械,傳給另一患者而致感染發生。此外,污染的醫療器械不慎刺破醫護人員的手,亦可導致醫護人員感染[1]。
3 對策
3.1 提高口腔科醫護人員對醫院感染的認識:組織口腔科醫護人員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醫院感染管理規范(試行)》、《醫療事故處理條例》提高對院內感染的認識,并在思想上重視起來,積極做好醫院感染預防控制工作。
3.2 加強環境管理,作好個人防護:各診室、治療室需每日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流通,室內用紫外線照射2次/d,1 h/次。診斷桌、窗臺、地面用500 mg/L含氯消毒劑擦拭,2次/d。醫護人員必須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規程,操作前后均做到規范洗手。醫護人員的手是醫院感染的重要傳播媒介,正確規范的洗手是避免醫院交叉感染、防止自身感染最有效的措施,僅此一項措施,就可以使醫院感染率下降50%[2]。為確保醫患安全,操作者應戴一次性手套,并做到一人一用一洗手。
3.3 更新口腔器械,改善清洗、消毒、滅菌方法:手機選擇耐高溫而又耐濕的品牌,且配備足夠的周轉基數。手機清洗:手工清洗不能將手機內部及回吸物清除,因此,使用后手機空轉30 s后,再清洗手機上的污垢,并使用超聲清洗消毒機在清洗過程中加入清洗劑、消毒劑或酶等,從而達到徹底清洗手機內部的目的,清洗消毒后的手機采取全自動注油,紙塑封包,然后再高壓蒸汽滅菌,真正做到“一人一機一高壓蒸汽滅菌”。高壓蒸汽滅菌是WHO及我國衛生部《消毒技術規范》中推薦的首選方法,應用最普遍,效果最可靠[3]。使用過的非一次性口腔器械要按:消毒-清洗-滅菌的程序處理。各類車針、擴大針、撥髓針、牙周刮治器、撥牙鉗、牙挺、潔牙器、牙齦分離器、牙鑿、骨鑿、持針器、刀柄、剔挖器、取模托盤、銀汞充填器、金屬調刀、三用槍等使用后用500 mg/L含氯消毒劑浸泡30 min,再清洗擦干后分類,獨立包裝,采用高壓蒸汽滅菌。
3.4 對一次性物品加強管理,并合理使用:口腔科檢查器械一律使用一次性物品,廠家商家必須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醫療器械注冊證、生產許可證、衛生許可證,并要求提供購進物品相關批號的質量檢驗報告。切實做到一次性物品一次使用。如:一次性口腔器械盒、吸唾器、漱口杯、注射器、手套等,使用后用500 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 min,浸泡容器要加蓋,初消毒后,用專人回收,送焚燒爐焚燒,并做好交接登記,嚴禁重復使用和回流市場。
3.5 印模材料的消毒:先用清水洗干凈,輕甩,在500 mg/L含氯的消毒液中浸泡10 min后灌模。
3.6 牙椅管道系統的消毒:下班前每張牙椅用0.5%含氯消毒液抽吸消毒,開診前、收診后用快速手機排氣、排水1 min,牙椅表面采用250mg/L含氯消毒液在治療結束后抹洗,痰盂隨時保持清潔。
3.7 積極配合醫院感染監測工作:對口腔科監測的主要內容包括:環境污染、消毒、滅菌效果、清潔衛生、規章制度、執行監測制度等。監測工作應作為常規、定期、定點、定項目地進行[4]。
參考文獻
[1] 陳力,閻黎津,傅體權,等.口腔器械消毒效果的調查研究[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1,11(6):448-449
1.1缺乏系統的預檢分診崗前培訓:擔任預檢分診的護士偏年輕,無臨床工作經驗,上崗前沒有得到系統專業的培訓,只是稍加訓練就上崗通過上崗后在工作中學習積累經驗,造成了對預檢分診標準掌握不精確。
1.2交流溝通困難:我院地處閩北山區,接診中60%―70%的患者是鄉鎮的,文化水平低、表達能力差且大多數患兒無語言表達能力其病情由家屬代為陳述造成溝通困難,易引起分診速度慢甚或分診錯誤。當患者有質疑因語言障礙無法正確交流產生護患矛盾,從而影響了正常的工作。
1.3家屬和患者對醫院認識上的偏差和誤解:患者及家屬認為我一到醫院就應該立即就診且都要求看主任醫師門診,不配合預檢分診護士的問診和分診認為是耽誤時間。
2.對策
2.1預檢分診護士的選擇及專業培訓:預檢分診護士應選擇具有一定婦產科及新、兒科臨床工作經驗從事過臨床工作3年以上的護士,上崗前要嚴格專業技能培訓,明確門診預檢分診的目的和重要性,加強專業知識培訓,努力學習增加知識面,把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增加自己思維的深度和廣度,提高思維敏銳性,培養良好的觀察力、判斷力和應變能力。
2.2溝通技巧的培訓:門診患者及家屬多且停留時間短,其年齡、習慣、文化水平及文化修養都不相同,要求護士要有熟練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良好的溝通技巧保持微笑服務。語言是護士與患者溝通的重要形式,預檢護士對患者必須講普通話,要求護士親切、講禮貌且語言和動作要規范,要掌握好語言交流的速度,注意語調的高低,聲音太大患者認為你對他的傾訴不耐煩,聲音太小患者聽不清影響溝通效果。
2.3加強責任心保持好心態:培養分診護士良好的職業道德,加強心情控制培養自制力。要真正做到“以病人為中心”不僅要有熱情的服務還要有扎實的理論知識和高度的責任心,要把責任心貫穿于整個工作中,不要把不愉快的心情帶到工作中,作為分診護士必須做到反應迅速、正確判斷、準確分診。
2.4宣傳求醫知識:為了糾正患者及家屬對就醫認識上的偏差和誤解,在門診大廳分診臺等醒目處放一些宣傳畫和宣傳單,通過播放健康知識錄像、發放健康保健常識卡等宣教形式讓患者在有限的時間里獲得醫學知識,積極配合分診護士的分診。預檢分診護士對來院就診的患者應主動快速查看、問診并做出正確的判斷,快速分診到各個診室。
[中圖分類號] R74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701(2009)23-142-02
我國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人們工作及生活節奏的加快,生活方式的改變,心理障礙的人群也逐年增加,抑郁障礙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已成為醫院最常見的心理疾病之一,也是危害人類健康的嚴重疾病。許多抑郁患者常以軀體癥狀為主訴到綜合醫院就診,造成誤診,延誤了治療,給患者帶來嚴重的精神和經濟損失。作者收集了我院2004年1月~2008年8月期間內科門診63例被誤診的抑郁癥患者進行臨床分析和藥物治療,探討抑郁癥的誤診原因和應對措施。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內科門診抑郁癥患者63例,其中男20例,女43例;年齡21~68歲,平均(34.0±7.5)歲。文化程度:文盲10例,小學12例,中學26例,大學15例。職業:農民5例,工人26例,干部23例,其他9例。誤診情況:63例患者均因軀體癥狀為主訴首次就診或多次復診于基層醫院內科門診,被誤診為內科其他疾病,誤診為神經衰弱21例,冠心病或心絞痛發作10例、病毒性心肌炎4例,消化道潰瘍或慢性胃炎12例,慢性腸炎3例,更年期綜合征6例,竇性心動過速4例,老年性癡呆2例,慢性咽炎1例。
1.2 診斷標準
符合中國精神疾病分類方案與診斷標準(第3版,CCMD- 30)[1]中有關抑郁、焦慮和軀體形式障礙的癥狀、病程和排除標準對非神經系統疾病所致臨床癥狀的患者進行診斷和分類。
1.3 排除診斷
誤診的63例患者均做ECG、彩超、三大常規、肝腎功能檢查。疑為冠心病、心絞痛的患者做運動平板試驗及動態心電圖檢查。疑為消化道潰瘍或慢性胃炎的患者做了胃鏡檢查。疑為慢性腸炎的患者做了電子纖維鏡檢查,結果均被排除。
1.4 測試方法
按照抑郁自評量表SDS(20項),對評定對象1周以內的感受根據實際情況獨立完成量表的自我評定,由專人檢查確定無遺漏。對文盲和文化水平較低的評定者逐項解讀測試內容,不帶任何暗示。
1.5 治療方法
63例患者首選支持性心理治療,1次/周,4周為一療程。同時服用藥物治療,其中18例患者口服帕羅西汀(賽樂特)(國藥準字H10950043,中美天津史克制約有限公司)20mg/d,16例患者口服多塞平(國藥準字H37020797,山東仁和堂藥業有限公司)100mg/d,17例患者口服氟西汀(百憂解)(國藥準字J23,美國禮來公司)20mg/d,12例患者口服文拉法辛(怡諾思)(國藥準字20060015,愛爾蘭惠氏制藥有限公司)75mg/d,以上藥物均服用12周,前2周內酌情加用阿普唑侖(國藥準字H31021282,上海醫藥有限公司)0.4~0.8mg或艾司唑侖2mg qn。
1.6 療效評定
以SDS量表于治療前、后分別評分。療效評定以評分的減分率≥75%為痊愈,50%~74%為顯效,25%~49%為進步,< 25%為無效。以痊愈和顯效計算總顯效率。隨時記錄服用抗抑郁藥物后出現的不良反應。
1.7 統計學處理
所有計量數據采用t檢驗。
2 結果
63例患者治療前SDS評分(53.31±4.37)分,抗抑郁藥物治療5周后SDS評分(35.31±3.64)分,和治療前相比有顯著性差異(P < 0.01)。其中癥狀明顯好轉,臨床痊愈7例,顯效43例,總顯效率為79.3%。進步8例,無效5例。不良反應:治療中23例出現輕微的頭暈、口干、惡心、中上腹不適、食欲減退、體重減輕、腹瀉、血壓升高等不良反應。其中多慮平9例,氟西汀7例,帕羅西汀5 例,文拉法辛2例,整個治療過程中未見明顯的毒副作用。三大常規、ECG、肝腎功能檢查未見明顯異常。
3 討論
抑郁癥具有高發病率、高致殘率、高疾病負擔的特點[2]。心理障礙在各類醫院就診患者中是十分常見的疾病,2003年WHO調查了世界15個不同國家或地區內科醫生對抑郁癥的識別率平均為55.6%,中國內科醫師對抑郁癥的識別率僅為21%,明顯低于其他國家平均水平(55.6%)[3]。中國醫學會近期的數據表明12家三級甲等綜合醫院抑郁癥診斷率為5.5%~15.8%,治療率為3.6%~15.8%。Bridges等對綜合醫院的500例初診患者調查發現,當患者以慢性軀體不適為主訴時,抑郁癥的漏診率達48%[4]。
由于患者文化背景、教育程度及個人生活習慣差異,對健康與疾病概念的片面理解,心理衛生知識的缺乏,對抑郁癥的描述也有所不同,許多抑郁癥患者將情緒低落引起的頭痛、頭暈和失眠歸為內科疾病所致,往往到內科門診就醫或首診[5]。而不愿或拒絕去專科就診,給診斷增添了困難,加上基層醫院醫務人員缺乏對抑郁癥診斷知識技巧的培訓、傳統的生物醫學模式、習慣用已發現的軀體疾病或輔助檢查異常來解釋患者的臨床癥狀等因素,導致患者得不到正確的診斷和及時有效的治療。此類患者僅有少數轉精神專科醫院診治,使綜合醫院遇到的抑郁癥患者比精神專科更為普遍[6]。非精神科醫生往往沒有足夠時間或忽略詢問心理疾病的病史,在開展心理咨詢方面,基層醫院內科門診與社會的發展有一定的差距。與精神專科醫院會診的聯絡機制尚不完善,貽誤了患者的治療時機。沒有考慮到潛在的情感障礙,造成誤診,致使病情遷延不愈或進一步加重,出現自殺觀念或行為異常。
綜合醫院患者中各種類型的心理障礙高達25%~35%,其中以抑郁為主要表現者占第一位[7]。抑郁癥的典型癥狀包括情緒低落,睡眠障礙,思維緩慢,意志行為降低。抑郁癥患者并非只是情感癥狀,軀體化癥狀相當多見,軀體癥狀是抑郁癥發作的最早期癥狀,也是一些患者主要的或惟一的主訴。而且以軀體癥狀主訴的抑郁癥患者其就診途徑和對疾病的認識有其一定的特征。本組63例被誤診的患者均以軀體癥狀為主訴就診于內科各相關專科,而且都進行了各種檢查和治療,癥狀無改善,所有的患者均有睡眠障礙,經抗抑郁藥物治療后癥狀明顯緩解;最初癥狀的改善是睡眠障礙的好轉,隨著睡眠的改善,其他的軀體癥狀也逐漸得到緩解,總有效率為79.3%。因此,對有睡眠障礙的患者應警惕與精神因素有關。由于患者擔心藥物副作用,認為藥物療效不好,對診斷不認可,對疾病易復發性及治療的持續性不了解,家庭和社會支持差,患者的病恥感加上經濟等原因,未通知醫生便自行停藥,所以本組有41例抑郁癥患者在停止治療5~7周內癥狀復發,復發率為65.0%。所以加快基層醫院、特別是邊遠貧困地區的基層醫院精神心理科的建設步伐,提高基層醫院醫生對抑郁癥的認識和談話方式,提高患者家庭的關注和就醫依從性、社會的支持,才是減少和避免誤診使抑郁癥患者得到及時有效治療的關鍵。
總之,基層醫院醫生在治療軀體疾病時必須提高對抑郁癥的警惕性,善于識別以軀體癥狀為主訴的抑郁癥,提高識別率,對療效不佳者要考慮是否存在抑郁障礙,尤其對有睡眠障礙的患者,注意了解與精神及軀體因素的關系,及時轉心理咨詢或精神病專科,使其得到合理的治療從而提高臨床治愈率。精神病專科醫院應適應醫學模式和服務模式的轉變,加強與基層醫院的學術溝通、對全社會的宣傳教育,以加深人們對心理衛生知識的了解。培養健康的心理素質,出現心理衛生問題要及時求助,及時治療。重視和提高心理障礙的診斷及治療,提高依從性,減少復發減輕個人和國家醫療資源,迫在眉睫。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學會精神科分會.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CCMD-3)[M]. 第3版. 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83-115.
[2] 張明園. 21世紀中國精神醫學的思考[J]. 上海精神醫學,2000,12:1-2.
[3] 姚道遠,龔震命. 綜合性醫院中抑郁癥及軀體化癥狀的研究[J]. 四川精神衛生,1998,11:85-87.
[4] 任清濤,路英智,田明萍,等. 以軀體不適為主要癥狀的抑郁癥誤診分析[J]. 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2001,27(6):453-454.
[5] 王穎麗,李秋麗. 綜合醫院心理門診三種精神障礙的軀體癥狀調查[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6,20:411-412.
關鍵詞基層醫院;口腔科;健康教育
The forms of carrying out health education in basic level hospital outpatient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
Li Dongzhu,Wang Cui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Huantai County,Zibo City,Shandong 256400
AbstractOral health is a mirror of the human body health,and the incidence of oral diseases is very high,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carry out health education in hospital dental clinic.In daily work,it should take multiple health education forms.It can popularize oral diseases knowledge through the health education.It can improve self health care ability of patients,improve the compliance of patients,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Key wordsBasic level hospital;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Health education
醫院健康教育是社會發展和醫學進步的產物,人們在物質和文化生活日益增長的同時,對健康的認識程度也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口腔疾病的發病率非常高,幾乎占90%,位居百病之首[1]。因此,在醫院口腔科門診開展健康教育不僅十分必要,而且要有實效。我院口腔科門診自2006年6月以來,通過系統、規范的健康教育形式,對就診者及其家屬等大眾群體實施健康教育、傳播健康知識,收到非常滿意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基層醫院的特點
基層醫院就診患者主要來自城鎮、鄉村,文化層次參差不齊,受教育程度懸殊很大,尤其對口腔科的有關疾病的預防、治療以及口腔保健等方面知之甚微,在他們的觀念里,口腔科只是拔牙、鑲牙而已。因此,作為一名合格的口腔科醫生在做好診療的同時,進行系統、規范的健康教育將會使患者受益匪淺。
健康教育的意義
美國醫療協會指出,每花1美元于患者教育服務,就會節約6美元的醫療費用支出[2],可見健康教育在醫療服務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我們口腔科的健康宣傳口號是“健康始于齒”,充分體現了牙齒與健康的關系。通過系統的健康教育,能夠使得患者配合治療,且自覺采用有利于恢復健康的行為,從而提高治療的效果,對口腔疾病起到防止的作用。同時健康教育能夠對醫患關系起到改善的作用,從而能夠減少醫患糾紛的發生,提高了醫療工作滿意度。
口腔科開展健康教育的優勢與方法
口腔科開展健康教育的優勢:口腔就診患者囊括了各個年齡段的人們,從兒童到年老者,大部分人都會受到口腔疾病的干擾,有時會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學習與工作。因此,在完成治療的同時,規范的健康教育會起到影響面廣、社會效益大的效果。
健康教育的方法:第一,常規教育:主要有書面教育、口頭教育、示范性教育等。①書面教育:可通過報紙、宣傳欄或印制一些相關的健康教育宣傳冊,內容有口腔保健教育常識,例如介紹口腔新業務和新技術、定期檢查口腔的重要性、發生口腔疾病要去正規的醫院就診并及時治療,以及如何選擇牙膏、牙刷和正確的刷牙方法等,這種方式比較傳統,宣傳面廣且易接受,能使患者及家屬有時間自主地學習和理解。②口頭教育:適合相對簡單、易懂的問題,患者及家屬能極易理解和把握,醫生通過面對面與患者交流與溝通,能使他們了解最基本、最簡單的口腔保健常識。③示范性教育:在科室墻壁上懸掛健康教育宣傳圖片,在候診室內安裝閉路電視,利用圖文并茂的示范性講解,如牙齒的功能圖譜、牙周病的防治、齲齒的形成與預防等等,把口腔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更加形象地展示給大家。第二,個性化教育:是根據個人口腔健康狀況有針對性地對其進行健康宣教的方法。患者由于年齡、身體健康狀況不同,所患疾病特殊等,醫生有責任為其提供適合他們本人的口腔保健建議和全面治療計劃。
健康教育的要求
重視專業理論學習:健康教育的實施必須要有豐富的專業理論知識,由于患者具有不同的性格、文化程度等,所患疾病也不相同,這就要求醫生具有較高的知識水平,才能更好地對患者進行專業、系統的健康教育。可以通過書籍、網絡、學術交流等途徑不斷學習新理論,吸收新知識,豐富知識閱歷,從而達到專業理論水平的提高。
重視自身素質的培養:醫生的言談舉止會影響到患者的信任程度,即首因效應,也稱“第一印象作用”,是人與人之間第一次接觸時的第一印象[3]。因此,在掌握本專業的基礎上,有必要熟知心理學、人文學、社會學、康復學等方面的知識,提高醫生自身豐內在修養與專業素質,在給予患者良好印象的同時,建立起他們對醫生的信任感,從而有利于健康教育在科室內的開展與實施。
掌握有效的溝通技巧:在健康教育的實施過程中,醫生需要具備一定的溝通能力和溝通技巧,從而得到患者及家屬的信任,讓他們能夠接受你所傳授的健康知識,達到健康教育的目的。首先,應該選擇合適的稱呼,是與患者建立良好關系的前提,合適的稱呼體現了對患者人格的尊重和友善,讓患者感覺到被尊重。其次,醫生需要耐心地傾聽,患者由于長期受到病痛的折磨,他們往往都有傾訴的欲望,通過耐心傾聽醫生才能了解他們的需求,從而有針對性地去解決問題。再次,應重視非語言性溝通,如親切的眼神、得體的手勢等均具有較強的變現力和吸引力,它可跨越語言不通的障礙而顯示特有的魅力。
參考文獻
1.1醫療器械的污染
口腔門診擁有眾多不同種類、形狀復雜、較難清洗的醫療器械,通常與患者的口腔黏液、牙齒、血液以及唾液等進行直接接觸;同時這些醫療器械價格一般較為昂貴,不能一次性使用,一般都需要清洗和消毒滅菌后重復使用。但由于口腔門診的醫療器械結構較為復雜,常常在交接、空腔等部位殘存著不易清洗的組織碎片,這些未能清洗干凈的殘留物極易造成醫療器械的污染,進而造成患者交叉感染[2]。此外,口腔門診還存在一些手動牙科器具、牙科旋轉器具、牙科注射器具、根管器具等,都是傳染疾病的常見傳播媒介。
1.2診治環境的污染
口腔門診醫院的診治環境是極易被忽略的感染危險因素。口腔門診是集中對口腔疾病患者進行接待、診斷、治療的綜合性場所,眾多口腔疾病患者在此環境下進行呼吸、吐出唾液;同時在治療過程中,高速旋轉的機器會將帶有病原菌的唾液、組織碎片以及血液甩出在空氣中,極易造成治療環境空氣、地面以及物表的污染。有研究表明,口腔門診空氣合格率低于70.0%,治療期間飛出的唾液、組織碎片以及其他液體是造成口腔門診空氣污染的主要因素[3,4]。
1.3一次性醫用輔料的污染
棉簽、棉球、墊布、紗布以及紙巾等都是口腔門診常用的一次性醫用輔料,一般用來清理患者血液、唾液、止血等,這些與病原菌密切接觸過的一次性輔料如果不能合理回收處理,極易傳染病原菌,造成感染。除此之外,口腔門診常見的一次性杯子、醫用手套、鑷子以及注射器在給患者和醫生帶來方便的同時也是造成感染的主要危險因素。
1.4醫務人員交叉感染
口腔門診的醫務人員在對患者進行診斷治療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與患者的口腔病患部位、唾液以及血液等進行接觸,如果不具備較強的無菌防護意識,未能及時對與病原菌接觸部位進行清洗或者進行清洗時未按照規范進行,都會使醫護人員成為交叉感染的傳播源。
2控制感染的管理對策
2.1加強感染宣傳教育,提高醫護人員感染控制意識
首先醫院應該定期對全體醫人員進行感染防護知識的培訓和宣傳教育,對于口腔門診醫務人員進行針對性的口腔醫療器械清洗、消毒技術操作規范培訓;同時組織人員到上一級醫院進行參觀,提高醫護人員感染控制的意識。規范操作,在對患者進行診治時要戴口罩、帽子、一次性手套,必要時穿防護服;治療完成后及時摘取口罩、帽子和手套,做好手衛生,處理好一次性輔料。同時還應該定期對醫務人員進行健康檢查,保證自身未受疾病傳染或本身不是傳染源,將自身從交叉感染中摘除[3]。
2.2建立健全完善的醫療器械消毒管理制度
制定“口腔門診專業操作規范”、“口腔門診醫療器械消毒滅菌規范”、“口腔門診一次性醫用輔料回收管理制度”以及“口腔門診防護感染相互監督管理制度”,要求口腔門診醫護人員嚴格按照各項規章制度對醫療器械、一次性輔料等進行消毒處理[5]。①每次進行醫療器械消毒處理時都應保證至少2人在場進行操作,同時嚴格正確對過程進行記錄。②對于結構復雜、接觸病原菌的高危器械嚴格按照清洗-浸泡消毒-高壓高溫滅菌的流程進行。③在日常實踐過程中,口腔門診醫護人員應該及時對醫療器械的消毒處理,探討研究防護感染措施,不斷改進現有操作規范。④建立健全相應的相互監督、賞罰分明的制度,做到大家相互監督、改進有賞、違反必懲。
2.3定期對診治環境進行消毒
口腔門診環境的污染是造成感染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定期對診治環境進行清潔消毒處理是排除這一危險因素的主要方法。①地面清潔。定期打掃口腔門診的地面,重點清除治療時飛濺出來的血液、組織碎片以及灰塵,然后將新潔爾液噴灑在地面,仔細清潔門診室內的每一處。②全面消毒。在對整個門診進行清潔打掃后,必須對其進行必要的消毒處理才能達到排除診治環境污染的目的;每日用500mg/L含氯消毒劑清潔消毒地面、物表;用紫外燈消毒照射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30min。③日常保持。對口腔門診進行清潔和消毒的手段只能起到一時的作用,醫務人員在日常操作過程中嚴格按照規范進行,及時處理血跡,定期清洗門診內的牙床、手柄、頭托等。
2.4妥善處理一次性醫療輔料
根據國家的相關規定,科學合理地對一次性醫療廢物進行無害化處理。對于與患者黏液、血液或者組織碎片等有密切接觸的棉簽、棉球、手套等一次性醫療輔料應嚴格按照《醫療廢物管理條例》進行處理和回收;對于注射器、探針以及手術刀片等尖銳器械應放置在專用利器盒內,按醫療廢物處置。
2.5加強日常細菌檢測,確保消毒滅菌效果
醫院不僅要制定相關的醫療器械消毒滅菌規范和制度,同時還應該加強對常見病原菌的日常檢測,定期對口腔門診的空氣、醫護人員手、消毒滅菌醫療器械、物體表面等進行微生物培養檢測,以確保現行的消毒管理規范措施能夠達到目標效果。此外,對于用于口腔門診的消毒滅菌液應定期更新,以避免適應性耐受菌的出現;同時還應記錄紫外燈以及空氣消毒機的工作時間,做好日常監測。
3總結
本文對我院口腔門診感染現狀進行分析,總結口腔門診感染的危險因素主要是多次使用醫療器械消毒滅菌處理操作不完善,醫療廢物處理不當,缺乏科學合理的消毒滅菌管理制度以及從業人員自我防護意識不強等。針對上述因素采取了相應的管理措施:①加強感染宣傳教育和培訓,提高醫護人員感染控制意識;②建立健全完善的醫療器械消毒管理制度,科學合理地進行消毒滅菌處理;③注重日常環境維護,定期對環境進行清潔和消毒;④加強日常細菌檢測,確保消毒滅菌效果,改進消毒滅菌方法。只有這樣才可以有效降低口腔科門診醫院感染事件的發生率。
參考文獻
[1]武迎宏,陳致誠.口腔診療機構的醫院感染管理現狀[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5,15(8):912-914.
[2]秦紅梅,周麗,趙文捷.口腔專科醫院器械集中消毒效果評價[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0,20(14):2070-2072.
[3]胡秀琴.口腔科門診醫院感染的相關因素及防護措施[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9,6(12):73-75.
醫療技術的快速發展,要求醫院建筑要具有一定的可變性和可持續發展性,該方案引入診療模塊的概念,使分期建設具有非常靈活的可操作性。
平面布局中由兩條軸線分成的4個診療模塊相對獨立又彼此緊密聯系,根據醫院管理的總體發展規劃要求,一期建設5層門診樓的4個診療模塊,滿足200床的使用要求;二期建設17層的外科住院樓,滿足500床的使用要求,屋頂設置停機坪,同時將門診樓的病房模塊置換為辦公模塊;遠期建設13層的內科住院樓,最終形成1000床的住院規模。
診療模塊內部形成庭院空間
通過建筑的架空處理和連廊穿插,形成各具特色的開敞式庭院,與不同層面的屋頂花園相呼應,塑造了立體化、多層面的綠化空間。在診療模塊之間,診療模塊內部形成了形式多樣、內外滲透的庭院空間。
縱向交通主軸運用“共享大廳”
門診醫技樓以門診大廳為中心,以兩條交通軸為紐帶,以門診、急診、醫技、辦公等為診療模塊共同組成一個功能齊全、聯系便捷、空間豐富的醫院建筑。
寬敞的醫院街與室內交通軸貫穿整個建筑,將各個模塊串聯起來,既方便患者到達,也極大地方便了醫護之間的聯系。縱向交通主軸運用“共享大廳”概念(貫通地上5層和地下1層,設回廊及天橋),改變了傳統醫院擁擠、狹窄、低矮與嘈雜現象,換之以寬松、開闊、高大、明亮的大廳,使人們的就醫過程變得更加便捷和舒適。
采用“醫療港”的設計理念
中圖分類號:R971.1; R969.3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6-1533(2016)13-0066-05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off-label use of aspirin in outpatients in tertiary specialized hospit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SUN Hui, YANG Zhenyu *
(Department of Pharmacy,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1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urrent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aspirin in outpatients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hospital and its medication analysis of off-label use. Methods: The data of 38-month prescription about aspirin from 2013 to 2016 were extracted and the situation of its clinical use was analyzed based on the drug instruction,relevant guidelines,expert consensus, and literature. Results: In our hospital, the most off-label use of aspirin was in gynecological clinic (n=1 751, 56.32%) and in the female patients aged 30~39 (n=1 691, 54.39%) . The most common off-label indication for aspirin was female infertility (n=945, 26.10%), then menstrual disorders (n=480, 13.26%) and spontaneous abortion (n=456, 12.59%). The highest dosage was twice a day at 25 mg each time (43.84%) specifically to deal with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conditions. Conclusion: Off-label use of aspirin in this study is all based on scientific evidences but its off-label use in pregnancy patients is still at an exploratory stage. More large-scale randomized and controlled trials and the confirmation of its safety by long-term follow-up would be necessary in the future so as to provide a basis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aspirin; off-label;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阿司匹林作為非甾體解熱鎮痛藥廣泛應用于臨床已超過百年之久[1],我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批準的適應證有抑制血小板聚集,解熱、鎮痛,抗炎、抗風濕,關節炎,用于治療膽道蛔蟲病和兒科用于皮膚黏膜淋巴結綜合征(川崎病)的治療。但現今它在治療心血管系統疾病,減少乳腺癌、前列腺癌、結直腸等腫瘤發生的風險等[2-5]方面的作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該藥的超說明書應用亦越來越多,特別是在婦產科疾病防治方面。對于育齡期婦女患者,國內外研究資料提出應用小劑量阿司匹林可有效預防子癇前期、改善復發性流產等疾病[6],曾有文獻報道國內阿司匹林超說明書應用中,在婦產科門診中處方率最高,且阿司匹林在婦產科和生殖中心的超說明書用藥風險明顯高于其他科室[7]。有研究在對比國內外各版阿司匹林說明書后,發現對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應用情況描述不一,特別國內說明書在妊娠期女性用藥方面未予明確用藥建議[8],因此,本文旨在針對相關指南關于阿司匹林在婦產科疾病的防治中推薦的用法不一以及對特殊人群臨床應用研究空缺的現狀,探討和分析我院阿司匹林在婦產科醫院專科門診的具體使用情況,以期為阿司匹林在婦產科疾病方面的超說明書應用提供參考。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調取2013年1月―2016年2月期間我院門診所有含阿司匹林的處方,共計3 109張,分別對患者年齡,疾病診斷,用藥情況進行統計分析。本次研究涉及的阿司匹林腸溶片規格均為25 mg(上海信誼百路達藥業有限公司生產)。
1.2 統計方法
使用電子表格軟件 Office Excel 2007,對上述處方數據進行匯總及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數值或百分率表示。本文阿司匹林超說明書用藥的依據參考Micromedex數據庫收載信息和采用Thomson證據評級[7-9]。
2 結果
2.1 患者基本信息
回顧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6年2月門診阿司匹林處方3 109張,其中年齡19~83歲,平均年齡為(32.10±6.50)歲。年齡在30~39歲之間的患者應用阿司匹林人數最多(n=1 691人)占54.39%;其次為20~29歲(n=1 145人),占36.83%和40~49歲(n=218人),占7.01%。年齡在20歲以下和80歲以上的應用人數相對較少,均占0.1%。
2.2 就診科室分布
開具阿司匹林處方最多的科室是婦科門診(占56.32%),其次為產科門診(占20.88%)和生殖免疫門診(占13.73%),結果見表1。
2.3 臨床診斷
對處方開具的臨床診斷分析得出,根據現有阿司匹林腸溶片的說明書,所有處方均存在超適應證用藥情況,結果見表2。
2.4 用法用量情況
有89.84%處方用藥的劑量≤50 mg/d,其中每日2次,每次25 mg的用法用量最常見,占43.84%,其次為每日1次,每次25 mg,占39.24%,結果見表3。
2.5 聯合用藥情況
阿司匹林單一用藥處方1 691張(占54.39%),聯合用藥處方為1 418張,多以兩藥聯合用藥為主,兩藥聯合中聯合西藥的主要為阿司匹林聯合雌孕激素制劑或促排卵藥物;聯合中成藥的主要為阿司匹林聯合活血化瘀劑或滋陰劑,該用藥方案常與女性不育癥、月經失調以及習慣性流產等臨床診斷相關。
3 討論
3.1 判斷超說明書用藥的參考依據
本文判斷阿司匹林超說明書用藥的依據主要參考 Micromedex數據庫收載的信息[10],其有效性以及是否推薦使用通常都有臨床試驗等循證醫學證據支持,其中依據等級包括有效性、是否推薦和證據等級3個方面信息。采用Thomson證據評級,其中有效性等級包括治療有效、證據支持有效、有效性具有爭議和治療無效4個等級,有效性等級依次減弱。推薦等級包括推薦使用、大多數情況下推薦使用、在某些情況下推薦使用、不推薦使用和不明確這5個等級,推薦等級依次減弱。證據等級包括A類(證據基于:隨機對照試驗的薈萃分析;多個、設計良好、大規模的隨機臨床試驗)、B類(證據基于:結論沖突的隨機對照試驗的薈萃分析;小規模或研究方法有顯著缺陷的隨機對照試驗;非隨機研究)、C類(證據基于:專家意見或共識;個案報道或系列案例)和沒有證據這4類,證據等級依次減弱[11]。
3.2 應用阿司匹林的情況分析
婦產科門診阿司匹林的超適應證用藥情況較為普遍,抽取的3 109張處方均存在超適應證用藥情況:①阿司匹林在我院超說明書用藥主要為女性不育癥,本次研究發現此為該藥最主要的適應證,小劑量阿司匹林可有效提高種植率和成功妊娠率。根據Micromedex數據庫收載的信息,美國FDA尚未批準阿司匹林超適應證用于女性不育癥的輔助治療。Thomson有效性、推薦等級和證據強度:有效等級Class IIb,有效性具有爭議;推薦等級Class IIb,在某些情況下推薦使用,證據強度B類。②超說明書用藥較多的為月經失調。根據中國專家共識月經失調治療原則是出血期止血并糾正貧血,在無排卵的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患者,子宮肌層合成前列環素明顯增加引起的月經過多,建議先行藥物治療,推薦的藥物有非甾體類抗炎藥(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可用于不愿或不能使用性激素治療或想盡快妊娠者[12]。③本次研究中妊娠狀態或妊娠狀態(早孕、中孕)常合并其他診斷如妊娠期高血壓、子癇前期、胎兒生長受限等。對于合并有既往有妊娠期高血壓、子癇病史、本次妊娠輔助生殖技術(IVF)、多胎妊娠、合并糖尿病、高齡等高危因素時多項指南推薦使用阿司匹林預防。根據Micromedex數據庫收載的信息,美國FDA未批準阿司匹林超適應證用于IVF妊娠相關性高血壓。Thomson有效性、推薦等級和證據強度:有效等級Class IIa,證據支持有效;推薦等級Class IIb,在某些情況下推薦使用,證據強度B類。美國FDA未批準阿司匹林超適應證用于子癇的治療。Thomson有效性、推薦等級和證據強度:有效等級Class IIa,證據支持有效;推薦等級Class IIa,大多數情況下推薦,證據強度A類。④習慣性流產根據其病因可分為非免疫因素和免疫因素,而免疫因素常有合并抗磷脂抗體綜合征、組織非特異性抗體、組織特異性抗體等異常的免疫因素的復發性流產,抗磷脂抗體形成是導致獲得性血栓前狀態的主要原因,引起胎盤微循環血栓的形成,對合并抗磷脂抗體綜合征的復發性流產,專家共識均推薦使用低劑量阿司匹林[13]。對于既往有復發性流產史的婦女,如懷孕前出現血小板聚集性增高應使用阿司匹林進行治療,有一項應用阿司匹林聯合或不聯合肝素的大型隨機試驗發現,對于不明原因的復發性流產女性,單用阿司匹林或者阿司匹林聯合肝素治療都不能提高其活產率[14]。根據Micromedex數據庫收載的信息,美國FDA未批準阿司匹林用于成人抗磷脂抗體綜合征。Thomson有效性、推薦等級和證據強度:有效等級Class IIb,有效性具有爭議;推薦等級Class IIb,在某些情況下推薦使用,證據強度B類。
在用法用量方面,婦產科應用阿司匹林以小劑量應用為主,主要以每日2次,每次25 mg口服和每日1次,每次25 mg口服為主,有研究針對子癇前期、胎兒宮內生長受限等預防劑量為每日50~150 mg不等[15]。因此,針對中國人種的超說明用藥的劑量范圍仍有待進一步探索。對于產科妊娠期高血壓、子癇前期預防多采用單一阿司匹林治療方案,而對于婦科疾病因發病原因和機制復雜,且存在月經周期,很多婦產科疾病存在聯合激素周期治療,如不育癥等婦科疾病等多以阿司匹林聯合1~2種西藥的治療方案常見,主要為阿司匹林聯合雌孕激素制劑和(或)促排卵藥物的方案,如阿司匹林聯合戊酸雌二醇和(或)氯米芬。
在阿司匹林臨床應用的安全性方面,有研究報道阿司匹林用于心血管疾病防治過程中引起的不良反應占8.4%,主要表現為胃腸道反應,另有文獻報道阿司匹林可引起過敏性表現如哮喘,神經源性水腫等癥狀[16]。回顧我院藥品不良反應監測系統2010年至今未收到關于阿司匹林不良反應的上報。而在阿司匹林妊娠期應用對胎兒安全性方面,有綜述報道,多項研究關于妊娠期服用阿司匹林對胎兒發育影響的結果報道不一,用藥的利弊尚存在爭議[17]。因此,在今后的應用中可加強患者以及其子代的長期隨訪以最大程度地收集女性患者特別是妊娠期女性患者阿司匹林超說明書使用的遠期安全性數據。
4 結語
本研究顯示,婦產科門診阿司匹林應用以年齡在30~39歲之間的患者人數最多。主要由于相關指南與資料推薦阿司匹林防治的疾病如子癇前期、妊娠期高血壓、復發性流產等疾病為育齡期相關疾病,在該年齡段特別是高齡產婦(>35歲)多見[18]。在我院以婦科門診應用最多,產科和生殖免疫門診次之。基于目前關于阿司匹林在婦產科領域的臨床應用有國內外文獻研究數據和證據,我院阿司匹林超說明書應用具有科學依據,但阿司匹林在婦產科領域的超說明書應用仍在探索階段,特別是對妊娠期阿司匹林的應用,由美國婦產科醫師協會(ACOG)、美國預防服務工作組(USPSTF)、巴黎聯合工作組(PARIS)、母胎醫學的健康與人類發展協作網(MFMU)、美國胸科醫師協會、以及Cochrane等機構的指南給出的建議或組織研究的結果間差異較大,對目標患者予以抗凝藥物預防尚無明確統一的評估標準和給藥建議[18-21],而國內的婦產科超說明書使用阿司匹林研究更為少見,因此有必要在基于臨床的實際應用下開展女性患者應用的數據研究。本次由于處方信息內容有限,無法追蹤到妊娠狀態患者的具體孕周,無法詳盡地體現妊娠期女性應用的實際孕周和治療療程,因此,未來還需要大樣本的研究和薈萃分析,來評估阿司匹林在中國女性人群中應用的遠期風險和并發癥,從而為育齡期女性特別是妊娠期女性超說明書應用阿司匹林提供更為詳盡的參考數據和保障其用藥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參考文獻
[1] Jack DB. One hundred years of aspirin[J]. Lancet, 1997, 350(9075): 437-439.
[2] Patrono C, Rocca B. Aspirin: promise and resistance in the new millennium[J]. 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 2008, 28(3): s25-s32.
[3] Thun MJ, Henley SJ, Patrono C.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as anticancer agents: mechanistic, pharmacologic, and clinical issues[J]. J Natl Cancer Inst, 2002, 94(4): 252-266.
[4] Rothwell PM, Wilson M, Elwin CE, et al. Long-term effect of aspirin on colorectal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20-year follow-up of 5 randomised trials[J]. Lancet, 2010, 376(9754): 1741-1750.
[5] Cuzick J, Otto F, Baron JA, et al. Aspirin and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for cancer prevention: an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statement[J]. Lancet Oncol, 2009, 10(5): 501-507.
[6] Caitis S, Sibai B, Hauth J, et al. Low-dose aspirin to prevent preeclampsia in women at high risk[J]. N Engl J Med, 1998, 338(11): 701-705.
[7] 何志超, 李幼平, 伍俊妍, 等.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2013年阿司匹林門診超說明書用藥回顧性調查[J]. 中國循證醫學雜志, 2015, 15(12): 1365-1371.
[8] 曾靜, 卓琳, 詹思延. 國內外阿司匹林腸溶片說明書的分析與比較[J]. 中國藥物警戒, 2015, 12(5):271-274.
[9] Harold J. DeMonaco HJ, Ali A, et al. The major role of clinicians in the discovery of off-label drug therapies[J]. Pharmacotherapy, 2006, 26(3): 323-332.
[10] Czaja AS, Valuck R. Off-label antidepressant use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compared with young adults: extent and level of evidence[J]. Pharmacoepidemiol Drug Saf, 2012, 21(9): 997-1004.
[11] 張波, 鄭志華, 李大魁. 超藥品說明書用藥參考[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3: 9-14.
[12] 中華醫學會婦產科學分會婦科內分泌學組. 異常子宮出血診斷與治療指南[J]. 中華婦產科雜志, 2014,49(11): 801-806.
[13] 林其德. 復發性流產免疫學診斷和治療共識[J]. 生殖醫學雜志, 2008, 17(1): 4-5.
[14] Kaandorp SP, Goddijn M, van der Post JA, et al. Aspirin plus heparin or aspirin alone in women with recurrent miscarriage[J]. N Engl J Med, 2010, 362(17): 1586-1596.
[15] Bujold E, Roberge S, Lacasse Y, et al. Prevention of preeclampsia and intrauterine growth restriction with aspirin started in early pregnancy: a meta-analysis[J]. Obstet Gynecol, 2010, 116(2): 402-414.
[16] Stevens W, Buchheit K, Cahill KN. Aspirin-exacerbated diseases: advances in asthma with nasal polyposis, urticaria, angioedema, and anaphylaxis[J]. Curr Allergy Asthma Rep, 2015, 15(12): 1-10.
[17] 鄭艷彬, 印杰, 錢莉敏. 阿司匹林臨床應用新進展[J]. 上海醫藥, 2004, 25(6): 273-274.
[18] 曹澤毅. 中華婦產科學[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4: 503-508.
隨著口腔專科門診醫療設備的不斷更新,新的診療操作技術不斷應用于疾病診療中,伴隨而來的醫療廢棄物日益增多,引起醫務人員乃至社會人群的關注。如何對廢棄物進行管理,成為醫院領導不容忽視的一項工作內容。規范管理是否到位,不僅關系到改善社會環境、醫院環境衛生污染狀況;而且關系到醫院醫務人員、就診病人的身體健康;重要的是關系到有效地減少和預防病原微生物流行傳播疾病。
1 門診醫療廢棄物種類
1.1 感染性醫療廢棄物 口腔醫院門診與綜合性醫院門診有所不同,每一項治療必須通過醫師雙手完成整個治療過程。治療結果必須通過護士及保潔人員完成污染器械收集、洗滌、消毒、滅菌各種廢棄物回收、分類、轉動等,由于廢棄物種類多、數量多,因而更具有傳染性及傳播疾病的危害。例如:高速手機和牙鉆;水汽槍、吸唾器;拔牙、修復牙使用各類器具等,及磨牙碎屑、棉球、牙膠、小紙捻等,數量眾多的敷料均染有血液、唾液,成為醫用廢棄敷料交叉感染的途徑之一。
1.2 非感染性醫療廢物 如汞、砷、鉛等X線膠片液;修復科、正畸科廢棄的技工印模材料、石膏砂等污水及殘余物;縫合針、擴大針、光滑針、金屬成形片、金屬車針等,均會產生污染源。同樣對醫院醫務人員身體健康及環境帶來不同程度的危害。
1.3 一次性醫療用品廢棄物 一次性無菌醫療器具的推廣使用,對預防口腔疾病診療起到了預防作用,受到病人、醫護人員的歡迎。但增多的醫用塑料廢棄物如:一次性治療盤、口鏡、鑷子、探針、漱口杯、手套、胸巾、印模、托盤、注射器、針頭等的處置使醫院難以承受。例如:就診人數日門診量1000~1500左右人次,需使用1000~1500套的一次性無菌治療用品。長此下去,每日、每周、每月、每年產生的廢棄物可想而知。這些廢物可成為最直接的污染源頭,成為血液性疾病傳播的傳染源。這些醫療廢棄物在醫院的產生不僅對醫院內醫務人員有造成感染的危險,也可能污染環境造成社會疾病的流行。
2 門診醫療廢棄物管理工作中存在問題
2.1 未建立主管和監管部門或兩者未能協調配合 長期以來未能引起各級部門重視。檢查、監督職責不到位。
2.2 分類環節控制不嚴格 在工作中時常表現:醫用廢物與生活垃圾混放、混送。
2.3 規范操作不嚴格 表現在:一次性手套、口杯、紙巾使用后丟棄在生活垃圾箱內等,既沒有保護病人,也未達到保護自身健康的目的。
2.4 缺乏社會的必要監督機制 缺乏對醫療廢物處置工作人員的培訓教育、知識培訓等。加之交接手續不完善、不規范,登記制度基本處于滯后空白,從而造成了醫療廢棄物不規范收集和運輸。
醫務人員對醫療廢物的危害性缺乏足夠的思想重視。
2.5 醫院環保設施滯后于醫療業務技術的發展 表現在:管理脫節,設備陳舊,廢水管網滲漏,廢水排放不標準。
轉貼于
3 門診醫療廢棄物管理工作中的對策
3.1 加強組織管理,完善規章制度 各科室按照國務院頒布的《醫療廢棄物管理條例》標準執行。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及管理標準。醫療廢物交接登記制度,回收人員體檢制度等,對醫用廢物有分類收集、分類裝置、分類標示。減少醫務人員及病人的直接接觸污染。每日科室有保潔人員對醫用廢物收集、分類、運送至醫院放置點進行交接記錄,每月統計上報,改變有法不依的現狀。
3.2 加強醫療廢棄物設施的建設 建立污水處理設施,防止醫療廢棄物在收集中丟失、遺棄或混入生活垃圾,給社會、醫院造成污染。
3.3 加強環節控制與規范操作 醫院應實行嚴格的統一采購;醫院負責廢物存放處理應有專業人員。
3.4 加強與衛生行政部門、環保職能部門的協調統一 醫院則應解決好醫療廢棄物暫時貯存場所,對貯存時限等規定進行監督檢查并做出判定,反饋給上級衛生行政部門。
3.5 加強醫療廢棄物管理的宣傳教育 尤其是口腔診療后的醫療廢物,如果處理不當,很易成為疾病的傳染源,形成交叉感染或二次污染。因此,對全院醫務人員進行醫療廢棄物相關的宣傳普及教育至關重要。使每個醫護人員都意識到醫療廢棄物的危害性,做好個人防護,并積極參與。從而減少和避免因醫療廢棄物而引起的醫院內感染的發生。
3.6 加強院務后勤部門的監管力度 做到萬無一失。對存在的問題及時指出、解決、關注、匯報,防止對醫院內外環境造成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