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語文教學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8-21 17:21:49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初三語文教學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篇(1)

散文是初中語文教材中數量較多的一種文體,將近占了課文總數的一半。教材中的散文根據內容和表現形式,可以分為記敘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和議論性散文。散文教學是達成課程標準在閱讀方面所提出的具體要求的一個最佳途徑。散文教學在中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占據極其重要的地位。筆者認為散文教學要圍繞散文的基本特點展開,讓學生實實在在地了解有關散文方面的知識,學會閱讀、欣賞散文,引領學生邁進散文所營造的情感世界及理趣世界中,品味散文獨特的魅力。

一、教學散文要發揮朗讀的重要作用

散文是美的載體,生動的描寫、清晰的敘事、精致的語言、雋永的思想、感人的情懷,無不讓人對散文情深意篤。因此,教師指導學生學習散文,就應該把散文的美呈現給學生,引導學生感悟美、欣賞美、享受美,這才是散文教學深遠的追求,也是老師應追求的目標。而要實現這一目標,教學散文就要以讀為本,尤其要發揮朗讀的重要作用。筆者認為,朗讀能夠調動學生的情緒,讓學生很快融入散文所營造情境中,最終實現情感熏陶。教學中教師要引領學生體會作者的情思與感悟,讀出文章的思想內涵,品味出文章的意韻理趣。朗讀的形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如自由朗讀、教師范讀、配樂朗讀等。筆者教學散文時,根據文章或語段內容有時安排齊讀,以營造一定的氣勢;有時安排學生自由朗讀,以感知課文內容;有時指名作展示朗讀,給學生一個展現的機會……多種朗讀形式的運用,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生對文章主旨的體會及對文章形式之美的感知。再次,朗讀要抓住文本中精彩的、重要的、關鍵的語句,適時地進行有針對性的朗讀指導,由讀好句子到讀好語段,直至讀好整篇課文。

三、教學散文要培養學生的欣賞能力

初中語文教材中的散文都是經過編者精選篩選的經典作品,無不蘊含很高的文化價值和藝術價值。如范仲淹的《岳陽樓記》、歐陽修的《醉翁亭記》等,都是膾炙人口的經典佳作,讀起來無不給人以美的享受。散文教學要從思想內涵、藝術形式和語言風格這三個方面引導學生深入文本、研讀文本、觸摸文本語言。思想內涵方面要領會散文的主旨,感受散文的意境美;藝術形式要理清散文的行文思路,體會散文的線索之美、結構之美;語言方面,要著重了解散文獨具特色、與眾不同的語言藝術。

閱讀散文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領悟思想內涵和品味語言,對此,《語文課程標準》提出這樣的要求:“欣賞文學作品,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現力的語言。”教材中的散文,語言或流暢、華美,或自然、樸素,在教學中要指導學生品味語言的格調、情味,揣摩語言的內涵、理趣,推敲語言的文外含義,想象語言的空白形象,以提高學生對語言的欣賞能力。

通過探究活動,引導學生鑒賞文本的表達技巧,是散文教學的另一個重要任務。散文的構思及表達是自由的、靈動的,如朱自清的《春》,情景交融、條理清晰、結構嚴謹精美;老舍的《濟南的冬天》,層次分明、布局合理、融情于景;史鐵生的《秋天的懷念》,運用象征手法,敘事中寄托強烈的感情;莫頓?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由事推理,富有哲理性,巧用伏筆和照應,記敘周密。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領略、欣賞作品構思的藝術匠心、語言的優美及表達方式的巧妙。散文是充滿詩意的,閱讀散文就要從中品出詩味。散文的詩意往往表現在畫面的意境深遠、抒情的濃烈、想象的神奇和詩一般的語言等方面。在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從作者寄情的事物中捕捉詩意,尤其要抓住作者抒寫的“動情的事”和“動情的物”,要抓住“動情點”指導學生閱讀、欣賞,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如朱自清從其父親的背影中感受到父愛的偉大,那背影就是一個“動情點”,教學中要引導學生細細品味關于對背影描寫的語句,咀嚼出其中蘊含的情感。

三、教學散文要樹立“對話”的理念

“閱讀是運用語言文字獲取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教科書編者、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這是《語文課程標準》中關于閱讀教學“對話”理念的闡述。語文教學活動的本質就是一種對話與交流。教師要努力搭建對話、交流的平臺,把閱讀、思考、分析、批判的權利還給學生,“培養學生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通過課堂上學生與作者、與文本的對話,通過生生對話、師生對話等方式,實現多向的互動交流與溝通。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張揚學生的個性。散文文質兼美、內涵豐富,在美的語言和形式中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因素。教師要綜合運用各種閱讀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欣賞散文的內涵美與形式美。如《春酒》一文的寫作特色是通過富有情趣的細節描寫,展示家鄉的民俗風情和作者對童年、母親及家鄉的眷戀之情。教學本文要著力引導學生品味文的細節描寫,感悟其作用。具體方法是通過朗讀、思考和對話的方式,品析文中的細節和富有表現力的詞語,領悟文章的意蘊。在交流過程中讓學生各抒己見、暢所欲言,表達自己的見解與觀點,逐步提高自己的認識。

總之,在進行散文閱讀教學時,教師一定要講究策略、創新方法,既要注重誦讀,又要重視鑒賞;既要注重自主探究,更要注重對話交流,以此促進學生對整篇文章的理解,彰顯學生對散文解讀的個性,促進學生探究思維的發展,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和審美能力。

參考文獻:

篇(2)

1 通覽課文提出要點攻破難點。課文是教材的中心,是語音、詞匯、語法知識、聽說讀寫活動和培養聽說讀寫能力的綜合材料,是復習的主要依據。當然在復習課文時采用多種復習方法是非常必要的。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學英語的興趣,收到一定的效果。復習課文時要著眼于找基礎,抓基本功訓練,要注意在口頭練習的同時又要落實到筆頭練習。對有些課文又可以進行改寫或縮寫。對英語的習慣表達法及其與漢語不同的特點,在復習中要反復強調。例如,在復到有打電話的課文內容形式時,就要進一步向學生強調中國人與英美人打電話有著很大的差異,要注意打電話的習慣講話。在英美打電話問對方是誰時,應說Who is that?或者是Who'sspeaking,please?/Who's caling?/May I have your name?等,但絕不能說Who are you?而在打電話中回答對方或介紹自己時,只能說This is  sb.(speaking),或者My name is sb.絕不能說I am sb.另外課文里面的精彩句子或段落一定要求學生背誦,要督促檢查完成,以增強他們的語感。正如貫穿于對話中的日常生活交際用語——問路和應答。“Which is the way to…?”“How can I get to…”“Could you tell me the way to…”“Walk along the road.”“Take the first/second turning on the right/left.”“Turn right/left at the first/second crossing.”“It's about…metres/kilometres form here.”提供(幫助)和應答“What can I do for you?”“Can I help you?”“What would you like…?”“would you like…?”“Thanks”“I would like…”“Yes,plesase.”“No,thanks.”勸告和建議“You'd beter…”“You should…”“You need(t)…”“Shall we…?”“Let's…”“What/how about…?”“Why not…?”等等這些都要求學生熟練掌握,這對在中考試題中出現的“完成對話”、“完形填空”等都有著一定的幫助。還如象復習到“書信”、“日記”這些內容時,一方面注意復習“書信”、“日記”的格式,另一方面可要求學生動筆多實踐。這種練習在初三復習時再一次進行,對學生來講要輕松得多了,因為現在他們已經有一定的語言基礎,這樣可以進一步加深他們的印象,知識的運用又更深了一步。 

篇(3)

 

“三三六”模式杜郎口中學高效課堂的教學模式,要了解借鑒這一教學模式,首先要了解何為高效課堂。什么是高效課堂,說法法不一,我認為高效課堂就是在有效的時間內,即課堂教學45或40分鐘內,充分以學生為主體的、最大限度地獲取知識、形成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的教學模式。實現語文課課堂教學的高效,學生自學能力是保障,教師的語文素養是前提。

一、學生自學能力是語文高效課堂的保障

1、學生自學能力在語文高效課堂中的作用

從杜郎口中學的“三三六”教學模式課堂教學觀摩中,從展示的每個環節,都充分體現了學生的自學能力,由此說明學生自學能力在高效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性,它是課堂高效的保障。有了一定的自學能力,學生在預習中就能發現問題,并能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發現新的、難以解決的問題;有了一定的自學能力,學生在課堂展示中就能體現對問題理解的獨到性、解決問題方式多樣性,學習的目標性更加明確;有了一定的自學能力在分組學習討論時,學生才能在學習展示中各抒己見,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說出自己對課文或其他內容的感悟和體會。可以說,自學能力是高效課堂的助推器。

由此更加說明,無論是杜郎口中學的“三三六”教學模式[課堂自主學習的三大特點(立體式、大容量、快節奏)、自主學習的三大模塊(預習、展示、反饋)、課堂展示的六環節(預習交流、明確目標、分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鞏固、達標測評)],還是其他高效課堂的教學模式初中語文論文,學生的自學能力發揮了重要作用。

2、語文自學能力的提高要以學生良好學習習慣養成為基礎

學好語文,五種學習習慣是必不可少的。一是養成正確運用工具書的習慣。運用工具書的習慣養成能有助于學生字詞句含義的正確理解,促進學生字詞句運用能力的提高。字音、字形、字義需要查字典解決,詞義、成語需要查詞典解決,要鞏固小學查字典、查詞典的方法,養成運用工具書的習慣,為學生自學語文打下基礎。二是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預習習慣的養成使學生在課前運用已有的知識,借助工具書解決問題,有效促進學生課前獨立解決問題能力的提高。預習習慣的培養要有針對性、實效性,預習的問題是學生能運用工具書、已有知識、文中注釋能解決的問題,學生在預習的收獲中,享受成功的喜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更加關鍵詞、佳句、名段積累,影視中經典語句的記錄,這些都是增大學生知識量、為學生寫好作文打基礎的有效途徑,教師要教給學生做讀書筆記的方法,養成做讀書筆記的良好習慣,增大知識容量,提高語文素養。五是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獨立思考的習慣養成能夠有效地促進一個人語文素養的提高,獨立思考習慣的培養,主要從課堂教學的自主學習中獲得解決問題的途徑,在人云亦云中有獨到見解,通過教師肯定性支持、善意的指正,逐步實現學生對問題理解的完善,養成良好習慣,提高學生運用語文知識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生自學能力的提高要以五種學習習慣的養成為基礎,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在引導點撥中提高。

二、教師的語文素養是課堂高效的前提

要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教師的素養是至關重要的。提高語文教師的素養,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首先,以研讀《語文課程標準》為基礎,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提高教師靈活運用教學方式的能力。根據語文教育的“人文性、實踐性”的特點,“遵循漢字、漢語自身的規律”,從中研究語文教學的方法、途徑。圍繞《課標》確立的總目標、年級目標,理清語文教學的總體思路,做到目標明確,思路清晰,提高語文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其次,以吃透教材為主攻目標,提高語文教師準確駕馭教材的能力。教師要通讀語文教材,結合《課標》對各年級的目標要求,做到單元教學目標清楚初中語文論文,每課應掌握的知識,心中有數,讀寫聽說的要求明確,結合課后練習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在此基礎上能夠靈活拓展教材,具有多元化的知識結構,準確駕馭教材。

第三,樹立正確的語文課程理念,提高教師的教學指導能力。《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提出:“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 語文教師的教學能力必須適應學生“四個能力”培養需要,根據漢字和漢語的自身規律,結合農村學生認知水平和生活實際,探討“讀寫聽說”能力提高的有效性和針對性,研究“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引導技巧,創新教學方式,提高指導學生學習的能力。

三、借鑒與創新相結合,實現語文課堂教學的高效

就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而言,高效課堂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模式則是矛盾的次要方面。我們不能就模式的探究忽略了高效課堂的根本。所以,實施高效課堂要因地、因學生、因教師而定,在不斷的探索實踐中,尋求自身的教學模式,實現自己課堂教學的高效。

首先,圍繞教學內容提出問題。問題的提出,可以是教師預設的,也可以是學生通過初讀發現的。讓學生把這些問題帶到預習中,通過預習在解決已提出問題的過程中發現新問題,把這些新問題匯集梳理成為課堂教學中的學習目標,這樣教師教有方向,學生學有目標。

其次,圍繞學習目標實施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結合自身教學班級和學生的實際,在預習交流、明確目標、分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鞏固、達標測評這六個環節中,選擇性地靈活運用這些教學環節。預習交流這個環節很重要,要圍繞預設或學生提出的預習問題進行交流,交流的形式可以是小組合作,個人展示,主要目的是檢查學生對預習問題的理解程度、效果。明確目標這個環節是在預習交流基礎之上的,這個目標最好是學生在預習中發現的新問題,或者是學生自學難于解決的問題,把它們作為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目標初中語文論文,明了具體。目標設置的內容是結合學生已有知識、通過查閱工具書、小組合作討論、教師點撥能夠解決的問題,目標設置要精要。小組合作這個環節是小組內學生圍繞學習目標、相互討論的學習活動,根據實際情況,學生能通過自學完成的,沒有必要討論,自學完成的問題可以在課堂展示中,直接由學生說出自己對問題的見解。展示或者是學生交流學習匯報這個環節,要充分展現學生對問題的理解程度,各抒己見,不管學生對問題理解程度怎樣,都要求師生耐心傾聽,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評價檢測環節,教師要引導學生站在語文學科自身特點的基礎上進行。學生對問題理解程度有深有淺,甚至有些離譜,無論如何,都要充分肯定其正確性,善意糾正有錯的地方。既要做到使學生獲得正確的有效的知識,又要做到尊重學生個人見解,在眾多答案中,讓學生感悟如何正確理解問題。

上一篇: 經濟糾紛的解決問題 下一篇: 化學跨學科教學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第一区二区视频网 | 色综合久久综合网观看 | 色国产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午夜精品大秀视频 | 欧美一二区一二区在线 | 最新99国产小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