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的癥狀及預防匯總十篇

時間:2023-08-24 17:15:49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高血壓的癥狀及預防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高血壓的癥狀及預防

篇(1)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對在2012年4月―2014年10月期間我院住院的22例高血壓患者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對照組和實驗組各11例。對照組男5例,女6例,年齡分布在42-79歲,平均62±10.8歲,病程2-8年,平均4.1±2.3年;實驗組男4例,女7例,年齡50-78歲,平均68±9.9歲,病程2-7年,平均3.3±2.1年。兩組患者經過相關檢查均具有高血壓的典型癥狀。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情、病程等方面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明顯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患者均為高血壓患者,經過相關檢查收縮壓≥139mmHg和/或舒張壓≥89mmHg。

1.3 防治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的高血壓防治措施,如限鹽、運動、服藥等方式。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預防醫學原則,從病因預防、發病預防、臨床預防三個方面進行預防,結合相應的護理治療措施,具體措施如下:①改善飲食結構,?限鹽建議每人每日5克以下的標準,增加鉀的攝入,增加鈣攝入,鈣可降低血壓②防治肥胖和超重,一是防止從膳食攝入過多的熱量;二是增加體育活動;③減少飲酒和戒煙④家庭護理,堅持長期規則治療和保健護理,不可隨意添加或停用藥物。定期督促患者測量血壓,以觀察病情。定期帶患者回醫院檢查等等。

1.4 觀察指標

通過患者的血壓狀況及是否又頭疼、頭暈現象判斷臨床療效。①改善明顯:血壓基本恢復正常,頭暈、耳鳴、眼花、失眠等高血壓癥狀基本消失;②好轉:血壓有所降低,離正常值相差不大,已無頭痛、耳鳴、眼花、失眠等高血壓癥狀;③未見好轉:未達到以上兩標準,尚有頭痛、頭暈、眼花、失眠等高血壓癥狀。將明顯改善數和好轉數為總有效病例,計算總有效率。

1.5統計學處理

將統計后的臨床數據資料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P

2 結果

兩組患者治療結果結果如下表1

篇(2)

高血壓病雖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但還沒有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雖然高血壓病的發病原因還不清楚,但它的易患因素應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

1. 有高血壓病的家族史;

2. 超重或肥胖是高血壓病發病的重要危險因素;

3. 營養不均衡,過多地食用鹽、高脂肪飲食及大量飲酒等;

4. 長期工作生活在競爭激烈、壓力大的環境中,導致心理失衡也是引起高血壓病的危險因素之一。

只要從思想上高度重視,采取積極的預防措施,高血壓病是完全可以預防和控制的疾病。

預防高血壓病的措施有:

一是保持心情舒暢,避免大喜大悲。人在情緒波動,出現大喜大悲時,交感神經就會興奮,使心跳加快,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舒張壓明顯上升,如此反復,血壓升高,便會引起高血壓病。

二是生活要有規律。有規律的生活, 對預防高血壓非常重要。做到勞逸結合,每天保持充足的睡眠,白天要有1~2小時的活動時間。

三是合理飲食,避免肥胖。合理的飲食是指高纖維素、低鹽及低脂飲食,應多吃水果、蔬菜和谷物等,以免引起肥胖。嚴格控制食鹽的用量,每天以4~6克為宜。鈣劑有降低血壓的功效,多食用含鈣較高的食物,例如:牛奶、蝦皮、蘿卜、蜂蜜等。

四是積極參加體育運動。適當的運動鍛煉,能舒筋活絡,暢通氣血,對預防高血壓病有積極的作用。可根據各自的情況不同,選擇快步走、慢跑、游泳等有氧運動。每做一項運動都要注意運動量,循序漸進,持之以恒方可見效。

此外,根據自己的愛好特點。常聽聽優美的音樂,能使心情舒暢,身心得到放松,從而避免因過度緊張而使血壓升高。如果已患高血壓病,經自我調節治療無效時,要及時到醫院就診,通過合理用藥來控制高血壓病。

糖尿病:

是一種嚴重危害人們身體健康的慢性終生性疾病。易患糖尿病的主要因素有:

1.有糖尿病家族史;

2.中老年人和肥胖者;

3.高血壓、高血脂患者;

4.長期精神緊張或受到嚴重傷害等。

有易患糖尿病因素的人群要定期到醫院檢查血糖、尿糖,以便早期發現糖尿病并及時治療。糖尿病的典型癥狀是“三多一少”(多食、多飲、多尿、體重減輕),但糖尿病早期不一定出現“三多一少”癥狀。對于有可懷疑糖尿病對象的人,如肥胖、高血脂、高血壓、皮膚瘙癢癥、久治不愈的皮膚感染、飲食正常而無任何不適的消瘦等,都應及時到醫院進行血糖、尿糖檢查,以免延誤病情造成不良后果。預防糖尿病關鍵是做到“多懂少吃勤運動,精神放松少得病”。多懂,即對糖尿病的知識多懂一點,對其危害多懂一點,對其預防措施多懂一點;少吃,就是讓攝取的總熱量少一點,不只是主食要少吃,而且副食,特別是高熱量的副食要少吃,要科學合理地吃,不要胡吃亂吃;勤動,要經常保持一定的運動量。在控制飲食的基礎上,再加上鍛煉,身體就不至于過胖,不肥胖,得糖尿病的機會就會減少,控制體重是很重要的一條;精神放松,是指做好自我心理調節,一個好的心態對預防糖尿病具有積極的作用。這四個要點希望大家能切實做到并長期堅持,糖尿病就不會來“侵擾”你了。

高血脂癥:

是指血液中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等脂質成份含量異常,超出正常值。

高血脂癥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原發性高血脂癥是指原因不明的高血脂癥,目前認為它與環境及遺傳兩大因素有關,最常見的原因是高飽和脂肪及高膽固醇飲食,明顯的血脂異常多數是遺傳因素所致。

血脂過多容易造成“血稠”,在血管壁上沉積逐漸形成小斑塊(即動脈粥樣硬化),最終導致冠心病的發生。高血脂還可以引發高血壓,誘發膽結石、胰腺炎等多種疾病。

高血脂癥主要表現有頭暈、頭痛、失眠、胸悶氣短、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健忘或體型肥胖,四肢沉重或肢體麻木等癥狀,這些癥狀都是高血脂癥的前兆。當出現這些癥狀時,就要盡快到醫院進行血脂化驗,根據化驗結果判定是否已患高血脂癥。

哪些人易得高血脂癥?主要是有高血脂家族史者、體型肥胖者、中老年人、長期高糖飲食者、絕經后婦女、長期吸煙、酗酒者、習慣于靜坐的人和生活無規律、情緒易激動、精神處于高度緊張狀態者。肝腎疾病、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者也易患高血脂癥。

高血脂癥的預防措施主要有:

一是合理調節飲食結構,限制攝入富含脂肪、膽固醇的食物,選用低脂食物(植物油、酸牛奶等),增加維生素的攝入量(水果、蔬菜、面包和谷類食物等)。

篇(3)

引言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壓的發病率呈現出逐年攀升的趨勢,到今年為止高血壓的發病率已經達到了45%,并且嚴重地威脅著人們的生活和健康。高血壓是導致腦梗、腦出血、心功能不足等心腦血管疾病的主要誘因,所以應該引起人們的重視,同時要正確合理地對高血壓進行預防和治療,這樣才能減小高血壓并發癥的發生幾率,使身體的其他臟器免受損害。本篇文章中,我們對2012-2014年的50例高血壓病人進行了藥物和飲食方面的治療和預防,并取得了非常好的臨床效果,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 臨床資料

對2012-2014年來我院進行治療的50例患者,經過正規合理的檢查后確診為高血壓,并對這些患者進行統計分類。其中,男性患者有28例,女性患者有22例,患者的年齡一般在60歲以上85歲以下,平均年齡是70歲,患病時間一般是1年以上10年以下,平均患病時間是2.8年。在這50例患者中,患病時間不超過3年的有40例,患病時間在3-5年之間的有8例,患病時間超過5年的有2例。

2.方法

2.1 治療方法

根據我國的高血壓防治指南作為標準,我們把150/90mmHg作為這50例患者的降壓標準。對這50例患者進行合理的藥物治療和心理飲食方面的治療,一段時間后對這些患者的血壓進行測量,同時把測量的患者血壓分為達標組和非達標組。在達標組中再統計有過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人數,把這些數據都記錄下來,并進行對比分類。

2.2 統計學方法

把統計出來的數據信息用SPSS13.0系統進行統計研究,患者的資料信息用(x+s)表示,同時用t檢測,統計學的計量結果用卡方檢測,P<0.05為差異這樣的結果才具有統計學價值。

3.結果

3.1患者的基本情況

這50例患者經過半年時間的治療后,患者都做到了合理用藥和規律的飲食,同時這48例患者的高血壓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和治療,其中只有1例病情控制的不是特別理想,還有1例出現心功能衰竭的癥狀,其他的48例患者的高血壓癥狀都得到了改善和治療。

3.2監測指標情況

在高血壓的50例患者中,我們分成了降壓達標組和未達標組,通過監測發現,降壓達標組中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幾率要比未達標組中心血管的發生幾率小28%,同時監測到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通過監測還發現,患有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脈壓差要比沒有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脈壓差高。

4.討論

4.1高血壓發生的特點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的血壓呈現出這樣的趨勢:收縮壓會越來越高,同時人體的舒張壓會越來越低或者是比較穩定的狀態,這樣的話脈壓差便會增大。從上面的數據中我們可以發現,高血壓的發生主要以老年人為主,因為隨著年齡的增加,人體的壓力感受器對血壓變化的感受力會越來越弱,不能及時有效地調節人體的血壓變化。因而在平時生活中如果運動量增加、情緒波動大或者是季節變化明顯時,就會出現血壓波動的情況。隨著年齡的增長,動脈血管壁的韌性會變小,同時血管壁的硬度增加,當出現情緒波動或者是變化時,血管中增加的血液不能有效的儲存在大動脈血管中,變現為收縮壓變化明顯。人體還會出現性眩暈或者是心臟供血不足等癥狀。激素水平也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的降低,因而不能有效的通過調節血容量來改善高血壓的癥狀。

高血壓經常會伴隨許多的疾病出現,比如:高脂血癥、糖尿病、心梗等等,人體的血壓增高時也會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如果這種高血壓的癥狀長期不給予治療的話,就會發生很多嚴重的并發癥,比如:心肌肥厚、心衰、腎功能不全等等,嚴重的情況下會導致猝死。所以在對高血壓的患者進行檢查時不要忽略血糖和血脂的檢查,防止高血壓并發癥的發生。一般情況下,高血壓患者的癥狀并不統一,同時高血壓的起因也不相同,因而進行治療時要因人而異,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有效的治療。同時治療時要運用藥物治療、飲食治療和心理治療等多種方法結合的綜合治療方法。

4.2高血壓的治療

高血壓的患者主要是中老年人,心臟和身體的各大臟器處于功能逐漸衰退的狀態,因而在進行治療時要遵循合理的治療原則,使患者的血壓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圍,并有效的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臨床上常見的比較合理的治療原則有以下幾點:①密切的觀察患者的血壓變化情況;②選擇使用的高血壓藥物必須讓患者從小劑量開始服用,在服藥的療程中醫生要密切觀察患者的血壓變化情況,以及是否出現不良反應,根據患者的個人情況合理的調整劑量水平,必要時醫生可以讓患者用多種藥物同時服用的方法從小劑量開始服用;③在高血壓的治療過程中,要注意高血壓的并發癥,有條件的可以合并并發癥一起進行治療;④盡量使用一些長效的降壓藥物,這樣可以有效的減少藥物的不良反應,同時可以增加患者對藥物的順應性,使高血壓得到有效的治療。

在對高血壓進行藥物治療的同時,也要注重非藥物的治療。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合理飲食減輕體重。肥胖是引起高血壓發生的主要因素,合理飲食盡情體重,制定一個有效的減肥計劃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把肥胖這個危險因素降低,高血壓才能得到更好的控制和治療。②避免過度勞累。適量的體育運動可以使增加動脈的韌性,從而減少血壓的波動,但是一定要避免過度的勞累,過度勞累會增加心臟的負擔,從而引起突發癥狀的發生。

參考文獻

[1]劉福平. 中老年心腦血管疾病的預防及治療[J]. 當代醫學,2011,25:47-48.

[2]李月芹. 心腦血管疾病的預防和治療[J]. 大家健康(學術版),2011,18:47-48.

篇(4)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A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發病率為7%~12%,是孕產婦圍生兒發病率及死亡的主要原因,患者常出現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嚴重并發癥,包括腦出血、心力衰竭、難治性HELLP綜合癥、急性腎功能衰竭,故規范的圍產保健、早期認識、積極防治嚴重并發癥,才是減少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導致孕產婦死亡的關鍵。

1臨床特征

妊娠高血壓是產科常見的疾病之一,多見于年輕的初產婦,發生于妊娠24周以后,有自限性,產后短期即康復,再次妊娠極少再發生。妊娠高血壓的血液獨立學特征是心搏出量比日常妊娠時更進一步增強,伴隨明顯的血管收縮,使得血管內容積的下降更甚于血容量減少,孕前血壓正常的孕婦,更易發生高血壓腦病。

(1)輕度妊娠高血壓:可僅有水腫而無其他癥狀,血壓輕度或中度升高。

(2)中度妊娠高血壓:指水腫、蛋白尿、高血壓(很少超過160/100mmHg)三大癥狀,任何兩項同時出現,并伴眼底小動脈痙攣。

(3)重度妊娠高血壓:除上述三大癥狀外,還有頭暈、頭痛、惡心、嘔吐、視力減退等癥狀,血壓常超過160/100mmHg,伴眼底小動脈痙攣,視網膜水腫及滲出,甚至可發生視網膜剝離。還可由于肝臟損害而出現黃疸,左心室勞損過重而引起充血性心衰。如癥狀加重,同時出現全身肌肉強直或陣發性抽搐、昏迷、高血壓達180/110mmHg或以上稱為子癇。一般說來,中度及重度妊娠高血壓的血壓升高程度,常與尿蛋白量、眼底改變的輕重及其他癥狀相平行。如妊娠高血壓的孕產婦收縮壓200mmHg,大多為合并高血壓病或慢性腎炎。如高血壓出現于妊娠前或妊娠早期,則可能不是妊娠性高血壓,而是高血壓病或慢性腎炎等合并妊娠。還應指出的是,高血壓病婦女妊娠時,常較易發生妊娠高血壓綜合癥。妊娠高血壓常需與妊娠合并慢性腎炎,妊娠合并高血壓相鑒別。

2治療

2.1妊娠高血壓

降低血壓但不影響子宮胎盤灌注可降低子癇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治療原則為側臥位,正常納含量的營養餐及對舒張壓>100mmHg,并有腎功能受損及有明顯的子癇預兆者予降壓治療。輕度妊娠高血壓孕婦應慎用降壓藥物。傳統上僅限于甲基多巴,當舒張壓持續高于100mmHg時,應予降壓治療。降壓藥勿重,唯一屬禁忌的藥物是轉化酶抑制劑。應該類藥可誘發新生兒腎功能衰竭和低血壓。因妊娠高血壓只有孕婦應住院觀察。這時始終妊娠,能最大限度地保證母嬰的安全。

2.2適時終止妊娠

妊高癥胎兒的肺成熟常比正常孕婦的胎兒早,孕34周的胎兒成熟率已有所提高,可能與應激性刺激胎兒腎上腺分泌皮質激素有關。故應適時終止妊娠,降低母嬰發病率及死亡率,并且終止妊娠也是妊高癥最為根本的治療措施。終止妊娠的主要方式有引產和剖腹產。

(1)引產適用于宮頸成熟、無陰道分娩禁忌者,產程中保持安靜密切注意血壓變化,縮短第二產程,預防產程出血,產后繼續應用解痙劑至產后24小時,預防產后子癇。

妊高癥經陰道分娩時,應該注意以下事宜:一旦臨產,硫酸鎂仍給足量;嚴密觀察血壓,必須保持良好的宮縮,應爭取在12小時內完成;縮短第二產程,助產前應給予杜冷丁100mg,肌肉注射硫酸鎂5g,動作宜快、細致,預防子癇的發生;第三產程積極預防產后出血,仔細檢查軟產道有無撕裂或血腫形成。

(2)剖宮產適用于有產科指證或宮頸不成熟、胎盤功能嚴重減退、胎兒明顯宮內缺氧而不能短時間內經陰道分娩者;視網膜出血或血腫嚴重,有剝離可能者;持續多量蛋白尿治療無效者;腎功能不全合并宮內生長遲緩(I-UGY)和羊水過少者;引產失敗者;合并其他產科情況需要剖宮產者。

2.3慢性高血壓

對于有慢性高血壓接受降壓治療的婦女懷孕后,應繼續服用包括利尿劑在內的降壓藥物。未接受降壓治療的慢性高血壓孕婦用肼苯噠嗪或甲基多巴治療能明顯降低妊娠高血壓的發生率。

2.4子癇的處理

(1)解痙。應用硫酸鎂預防驚厥的效果較好。一般硫酸鎂的總量是20~30克/日。用法如下:25G硫酸鎂16~24ml+5G葡萄糖20ml,靜推;25G硫酸鎂20~30ml+5G葡萄糖500ml,靜滴,1~2g/小時,通常1.5g/小時。

(2)鎮靜。地西泮50mg/次,2~3次/日口服;苯巴比妥0.03g/次,3次/日口服。

(3)降壓。血壓增高對維持子宮循環有一定意義,但是血壓過高會使腦卒中危險性增加,故當血壓R160/110mmHg時,為防止腦卒中須用降壓藥,值得注意的是,妊娠癥降壓不能過快,舒張壓不應90mmHg,以保證胎盤血液灌注量。

(4)抗凝治療。適用于DIC傾向較明顯,尚未終止妊娠者(尚無明確創面者)。肝素25~50mg加5G葡萄糖500ml靜滴,維持6~8小時,1次/日,共3天,注意動態觀察凝血時間,控制試管法凝血時間15~30分鐘,懷疑腦出血、血壓很高或不穩定者不用肝素。

補液后仍持續少尿的嚴重驚厥病人,應做血液動力學監測,以便決定是否繼續補液或減少前后負荷。

3預防

篇(5)

【中圖分類號】R5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5-0669-01

1 資料 1220例高血壓患者于2008年2月至20012年6月體檢普查出高血壓;根據1999年WHO/ISH高血壓診斷標準[1][除外繼發性高血壓];男性786例,女性434例;男:女為1.8:1。平均年齡26歲-86歲。其中為高血壓1級125例占10%;2級為432例占35%;3級為663例占54%。

2 結果 高血壓1-3級中測出ECG S-T段改變輕重不同。高血壓1級為125例ECG: S-T III,avF平坦改變; 高血壓2級為432例ECG:S-T II,III,avF,V5平坦及輕度下移; 高血壓3級為663例ECG:S-T II,III,avL,avF低平及下降0.5-1mv,S-T V3 -6平坦及下降1-2mv,T倒置可見u波。通過健康體檢及普查中發現大多數1-2級高血壓平常沒有高血壓臨床癥狀,而測得血壓增高也忽略了調壓及降壓治療; 患有3級高血壓患者雖然口服降壓治療階段,但仍沒有將血壓調至理想水平。另外,基層醫療機構人員用不標準測壓計及不正確測量和患者自測時,將高血壓測量過低,從而忽略有規律的降壓治療。

3 討論 (1)我國高血壓病逐年呈上升趨勢,大多高血壓患者早期階段忽略了調控血壓,加上營養過剩及過量攝鹽。而長時間工作和生活處在緊張狀態,且血壓長時期處在高于和超出正常水平,使心腦腎重要臟器血管緊張性增高導致臟器缺血缺氧改變,如心臟心肌缺血缺氧時引起一糸列病理生理改變。早期一般不會出現明顯的臨床表現,容易被忽略,久而久之致機體靶器官受累,繼之出現心腦腎并發癥。(2)1-2級高血壓多采用一般治療,注意勞逸結合,保持足夠的睡眠,參加力所能及的工作,體力勞動和體育鍛煉。注意飲食以低鹽、低動物脂肪飲食為宜肥胖者者適當控制食量和減輕體重,不吸煙。服用少量鎮靜劑可減輕精神緊張和部分癥狀。如血壓仍過高不降者,適當藥物應用。對3級高血壓者必須降壓藥物,使血壓維持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對減輕癥狀延緩病情進展以及防止腦血管意外,心力衰竭和腎功能衰竭等并發癥。(3)早期高血壓ECG診斷及防治即為重要。能早期監測心臟因長期高血壓導致心肌缺血缺氧程度及判斷心血管病理性改變,用心電圖監測ECG S-T段改變指導臨床降壓治療,且早期預防高血壓病的病理進展和防治心腦腎并發癥發生具有重要臨床意義。

參考文獻:

篇(6)

這幾年來, 受到各方面不良因素的影響, 高血壓病患者數不斷增加。我國當前就有高血壓病患者大概1億人, 高血壓容易引起冠心病、腦卒中等, 給人們的身體健康及生活質量帶來很大的影響。臨床上將高血壓分成原發性高血壓和繼發性高血壓, 對高血壓病的治療, 主要治療方法就是降低患者血壓, 而降壓的目的就是為了減少患者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改善患者生存質量[1]。本研究為了更正確、更有效地對高血壓病進行防治, 在此探討了其用藥原則和用藥方法。現綜述如下。

1 中醫治療高血壓的用藥原則

中醫辨證用藥和西醫辨病用藥相結合;現代中藥研究成果和傳統中藥理論相結合;預防并發癥和降低血壓、改善臨床癥狀相結合。也就是在臨床用藥時, 使用的中藥要具有降壓作用, 不可使用升壓作用的中藥;要盡量根據高血壓病病理的不同選用中藥, 讓藥物協同作用得以發揮, 不但對臨床癥狀進行改善, 還有效預防并發癥的發生, 讓中藥一藥多效的作用得以發揮。根據這個用藥原則, 總結出了以下的用藥方法。

2 高血壓用藥方法研究

2. 1 按照西醫臨床分期處方用藥 在臨床用藥時, 要先掌握現代醫學對高血壓病的臨床分期情況, 然后再明確治療方案。高血壓患者除了血壓偏高外, 還會存在各種不同的臨床癥狀, 如頭暈、頭痛、眼花、耳鳴、失眠、心悸等。在高血壓患者中, 這些癥狀可以部分出現, 但也不全是由高血壓病引起的。如果血壓尚還在臨界狀態, 在治療時可以采用一般的辨證論治。也有部分患者沒有進行降壓治療血壓就可以恢復正常。如果用藥后臨床癥狀沒有得到改善, 或者血壓反而上升、高血壓病處于1、2期時, 才考慮根據高血壓病進行辨證論治。若高血壓病處于2、3期, 在使用中藥基礎上還可以和降壓西藥互相配合使用。若患者血脂或者尿酸比較高, 出現水鹽代謝障礙及血流動力學改變, 可以適當加些降血脂、降尿酸的中藥, 這時, 不宜使用青皮、細辛、枳殼、枳實等會讓血壓升高的中藥, 也不可使用黨參、陳皮、麥冬等一些可升高血糖的中藥[2]。

2. 2 按照中醫辨證分型處方用藥 若患者血壓偏高, 或者處在1、2期時, 就要采取辨證分型論治。

2. 2. 1 肝陽上亢型 患者表現為心煩意燥、頭暈目眩、舌紅少苔、脈弦。方中以天麻、鉤藤飲加減。常用的中藥有天麻、鉤藤、地龍、羚羊角、羅布麻等[3]。

2. 2. 2 肝火熾盛型 患者頭痛嚴重、目赤口苦、便秘尿黃、心煩意燥、舌紅苔黃、脈弦數。方中以龍膽瀉肝湯加減。常用的中藥有龍膽草、夏枯草、梔子、黃連、黃柏、決明子、苦參等。上述中藥比較適合高血壓病心率偏快的患者。

2. 2. 3 陰虛陽亢型 患者表現為頭痛、頭暈、夜寐不安、顏面潮紅、四肢麻木、腰膝酸軟, 舌紅少苔少津, 脈弦細。方中以杞菊地黃湯加減。主要使用的中藥有地黃、石斛、女貞子、玄參、何首烏、桑寄生、杜仲等。

2. 3 按照患者突出癥狀隨癥加減 患者高血壓病若發展到了2、3期時, 會影響到腦、心、腎等各個臟器。這時應該中西結合, 取長補短。若要降壓, 可以選擇見效快、效果好的西藥, 而在改善癥狀, 對腦、心、腎并發癥進行防治方面, 則可選擇中醫藥。在使用中藥方面, 宜根據患者突出癥狀隨證加減, 如對于肝火偏盛患者, 可加龍膽草清肝泄熱;眩暈、肢麻比較嚴重的患者, 可以適當增加白僵蠶、膽南星等, 起到熄風通絡的作用;失眠患者可以適當增加棗仁、琥珀、五味子進行安神;頭痛患者可適當增加川芎、當歸、吳茱萸、延胡索等;對于容易健忘患者, 可適當增加何首烏、地黃、人參、枸杞子等。

3 小結

治療任何一種疾病時, 一般都是遵循西醫辨病用藥和中醫辨證用藥相結合、現代中藥藥理研究成果和傳統中藥理論相結合的原則。而改善患者癥狀, 降低血壓及預防并發癥的發生都是有針對性的治療原則。在辨證分型用藥及隨證加減用藥方面, 要盡量使用具有降壓效果又對癥的中藥, 不可使用升壓藥。而在用藥方法方面, 在辨證分型用藥時, 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使用中藥, 讓藥物的使用不但符合中醫藥理論, 而且又和現代藥理研究保持一致, 發揮出協同作用。

參考文獻

[1] 沙從桂, 張右孚.中醫治療高血壓療效觀察.中醫雜志, 2010 (3):3.

篇(7)

青少年高血壓病的定義、診斷標準與成人不同 因為青少年在各生理年齡發育階段血壓值各不相同,故還沒有一個固定值作為診斷標準,而采用百分位法,即非同日測量血壓≥3次平均收縮壓和(或)舒張壓≥同性別、年齡和身高青少年血壓的第95百分位數來確定。不同年齡采取不同的血壓標準,正常最高限如下:<6歲者<14.7/10.0 kPa(110/75 mm Hg);6~9歲者<16.0/10.7 kPa(120/80 mm Hg);10~13歲者<16.7/11.8 kPa(125/85 mm Hg);10~13歲者<17.3/12.0 kPa(130/90 mm Hg)。同時,青少年血壓測量的準確性,受到測量血壓時間、環境溫度、血壓計袖帶長度和寬度、體力活動、情緒等多種因素影響,故需多次測量,不能單憑一二次測量就草率診斷青少年高血壓病。

因此,在社區醫院最好要具備不同型號的青少年血壓測量袖套,初步測量血壓懷疑青少年患有高血壓時,最好建議患者到相關專業醫院作動態血壓監測及其他進一步檢查確診,以免誤診、漏診或過度診斷。

青少年高血壓病臨床特點是癥狀大多不典型或沒有確切癥狀 低齡的兒童可以表現為煩躁不安、哭鬧、過于興奮、易怒或夜間尖聲哭叫等,有的患者發育停滯;年齡較大者其非特異性頭痛、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效率下降等等往往與所謂感冒、神經衰弱、心理性格問題、自主神經或內分泌功能失調,以及各個系統疾病相互混淆,容易被誤診、漏診;而血壓明顯增高的青少年高血壓病患者可表現頭暈、頭痛、惡心、嘔吐、煩躁易激動、乏力和嗜睡、虛脫或暈厥等等神經系統或全身癥狀,甚至可發展為驚厥、昏迷、視力障礙等高血壓腦病癥狀;病程長的患者與成人一樣可以出現腦、心、腎等靶器官損害和功能障礙,或者青少年時期患高血壓,癥狀不明顯而成年后出現靶器官損害時才診斷高血壓病,因此,有的成年高血壓病可能就是青少年高血壓病的延續,或一度血壓穩定后到了成年期又升高。所以,社區醫師要對青少年高血壓病的表現不典型性有一定的警惕性,以免漏誤。

白大衣高血壓(WCH)不容忽視 通俗地講,這種現象是病人一到醫院測量血壓就升高,離開醫院回到家中血壓就正常的現象。青少年中的WCH大樣本研究在國際上還很少見,國內筆者曾經研究對診所血壓診斷的成年高血壓患者216例進行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發現38例為WCH(18%),但我國尚無專門青少年WCH研究報道。

Hollrw等研究354例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平均14.6歲),其中偶測血壓(CBP)升高但動態血壓正常的WCH占68%(240/354),提示青少年糖尿病中的WCH也比較多見,說明對CBP升高的青少年常規使用動態血壓監測鑒別WCH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尤其在CBP臨界或輕度升高的青少年中WCH發生率更高、更需要鑒別,從而避免不必要的抗高血壓藥物治療。

可見,社區醫院在沒有動態血壓監測設備的醫療環境下,要鑒別WCH很困難,但是不鑒別又容易造成錯誤的或者過度治療,因此,建議社區醫生采取兩個辦法應對,一是讓病人到上級醫院診斷,二是讓病人觀察家庭血壓,如果診所血壓升高而家庭血壓正常,就可以診斷為WCH病,采取非藥物療法干預為主。

青少年高血壓病分型 青少年高血壓仍然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高血壓2種。有明確病因所致的繼發性高血壓在青少年中較成人更常見,積極尋找并消除病因后,有望根治高血壓,故尤其需要重視。病史和實驗室檢查對于發現高血壓的繼發性病因很重要,青春期高血壓以原發性占優勢、年齡小而血壓升高明顯者繼發性高血壓可能性大,需全面鑒別。常見繼發性高血壓病因包括腎臟、血管、內分泌、藥物等多種原因,其中以腎臟因素最多見(占80%左右),如急慢性腎小球腎炎、腎動脈狹窄、腎上腺增生及腫瘤等。

青少年高血壓病的發現,需要加強體檢 目前,中老年人定期體檢的重要性已經深入人心,許多健康者也具有定期體檢的自覺性。但是,生活中青少年僅僅只有部分人員在升學、當兵的時候會例行參加體檢,從而發現問題。如果提前一些年定期體檢、早期治療,既能夠增進健康,又可以避免升學受限。所以,青少年定期體檢,這是一個很薄弱的環節,需要大力加強。

專家提示

就青少年高血壓病的不典型性特點,至少下面這些要點,應成為社區醫師著力思考、督促青少年體檢的重要提示:其一,兒童及青少年原發性高血壓有家族史者>50%,所以如果社區醫師診治的成年人高血壓家族史明顯,應該提醒其子女體檢;其二,>50%的兒童及青少年高血壓伴有肥胖,所以,社區醫師遇見肥胖癥的青少年,應該常規測量血壓;其三,對有明顯社會環境因素不良刺激,如家庭不和,父母離異的青少年應注意血壓測量;其四,對有急慢性腎小球腎炎、腎動脈狹窄、先天性泌尿系畸形、先天性主動脈狹窄、腎上腺皮質增生、腎上腺腫瘤等泌尿系、心血管、內分泌及神經系統疾病的青少年應測量血壓以明確有否繼發性高血壓;其五,對一些父母、老師認為有“身體不好”、“學習問題”的青少年,應該體檢測量血壓。

把握青少年高血壓病的社區防治策略

青少年高血壓病的社區防治策略應該是以預防為主、謹慎確診、個體化處理,不要因為偶然一次血壓升高就冒進采取抗高血壓藥物治療,必須按高血壓診斷程序謹慎檢查,排除WCH病、繼發性高血壓病后確診為原發性高血壓病再進行藥物治療。

青少年高血壓病預防策略

其一,預防肥胖是預防青少年高血壓的關鍵因素:我國青少年肥胖率約10%,而肥胖者伴高血壓的發生率為正常兒童的3倍;其二,監測遺傳因素是預防和早期發現青少年高血壓的哨點:高血壓病是遺傳相關疾病,高血壓患者的后代患高血壓病的發病率是血壓正常人后代的5倍,所以社區醫師對有高血壓病家族史的青少年應該特別注意甄別;其三,糾正不良飲食是預防青少年高血壓病的基礎:調查發現,60%~70%的兒童長時間攝入高鹽、糖、脂肪及低鈣、低維生素和低纖維素食物,這種“三高三低”的食譜,是典型危險因素之一;其四,改善緊張、缺乏運動狀況是減少青少年高血壓病的推手:學習壓力、精神緊張、睡眠質量差容易引起內分泌失調,從而導致血壓增高。所以,社區醫師要瞄準這些預防靶點進行宣教、健康干預,建立易患青少年檔案進行針對性預防。

青少年高血壓非藥物治療策略 與成年人高血壓病的策略一致,但有一定特點。其一,加強體育鍛煉、肥胖者減輕體重有助于降低血壓,一般規律是體重每減少10 kg,血壓可下降6/4.6 mm Hg,這個策略的重要性比成年人更大,否則,肥胖將使青少年高血壓病陷入惡性循環;其二,控制飲食總熱量、調整飲食結構,增加含鉀高、低動物脂肪、少膽固醇的食物及新鮮蔬菜,限制飲食鈉鹽攝入,但青少年高血壓病病人的依從性比成年人更低,執行難度大,需要很大的宣教強度干預;其三,營造寬松環境,以良好心態對待學習、工作、生活和人生事件,避免精神過度緊張、保證充足睡眠有助降壓;其四,生物反饋療法,作為一種非藥物、心理行為療法,對于高血壓、WCH以及其他心身疾病均有治療作用;其五,不吸煙,少飲酒;其六,緊張、睡眠障礙可以使用中醫藥辨證調理或鎮靜劑。

如果經過3~6個月非藥物治療無效,或癥狀明顯、已發生靶器官損害,則應及時采取必要的藥物治療以控制血壓,減少遠期并發癥。

青少年繼發性高血壓治療 疑為青少年繼發性高血壓者,千萬不能只用藥物治療掩蓋病情,應到上級醫院明確病因,及時經過手術等方法祛除病因才能治愈高血壓病。

青少年WCH病治療原則 主要是長期采取與青少年高血壓預防策略、非藥物治療策略一致的措施,暫不用降壓藥物,并密切觀察、隨訪血壓變化,如果存在容易緊張、自主神經功能紊亂表現,可以適當使用谷維素、β受體阻滯劑等藥物加以調節。

青少年原發性高血壓病治療策略 面對一個青少年高血壓病人,如果社區醫師認真觀察、并且經過上級醫院檢查排除了繼發性高血壓和WCH,青少年原發性高血壓病的診斷就成立了,不論患者癥狀是否明顯、只要血壓程度比較高、有靶器官損害或合并糖尿病、非藥物治療6個月無效,就應該在積極地進行上述非藥物干預措施的同時采取積極的藥物治療。

雖然轉換酶抑制劑(ACEI)、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滯劑(ARB)、β受體阻滯劑、鈣通道阻滯劑(CCB)和利尿劑都可使用,但基于青少年高血壓特點,原則要使用療效好、服用方便、不影響發育、常規劑量下不良反應小的藥物,從單一用藥、小劑量開始,故常首選ACEI、ARB或CCB;利尿劑或β受體阻滯劑常用于重癥或聯合使用,長期用藥應注意血糖、血脂等的影響;其他個體化用藥原則與成年人相似,但是劑量更應該個體化。

篇(8)

中圖分類號:R473.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959(2017)13-0158-02

妊娠高血壓綜合征(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 syndrome,PIH),屬于繼發性高血壓病范疇,是只有妊娠期婦女才會發生的疾病,在臨床上又十分的常見,主要的臨床表現有高血壓、水腫以及蛋白尿,癥狀比較嚴重時會出現頭痛、眩暈,更嚴重的甚至表現抽搐、昏迷等,還可導致心腎功能衰竭、凝血功能障礙、胎盤早剝等嚴重并發癥,是導致孕產婦和圍產兒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妊娠高血壓綜合征一直都是產科工作者十分關心的疾病,其在我國的發病率為9.4%~10.4%,在國外的發病率為7%~12%[1],在孕產婦死亡的疾病中占12%[2],是圍生期新生兒預后及死亡的主要危險因素。近年來,隨著對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病因學、發病機制、高危因素、病理與生理變化、臨床表現、診斷以及治療方法等的研究進展,以及人們生活飲食、醫療衛生水平的不斷提高,妊娠高血壓綜合征致孕產婦及圍生兒死亡所占比例也在逐年降低。進一步研究與探討妊高征的預防及護理措施,對孕婦及胎兒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與現實意義。

1 妊娠高血壓影響因素及臨床表現

1.1妊娠高血壓的影響因素

隨著免疫學和分子生物學等基礎醫學研究進展,認為妊娠高血壓的發病與下列因素有關:①年齡:孕產婦年齡過大、過小都會增加妊娠高血壓的發生,一般年齡≤20歲或>35歲的初孕婦更易患妊娠高血壓。②遺傳與免疫:研究表明,妊高征與孕產婦自身的隱性基因或者隱性免疫反應基因相關。臨床上經產婦妊高征較少見,妊高征之女患妊高征者較多。孕產婦家族中有高血壓病史,如孕產婦的母親、姐妹等有子癇患者的相關孕產婦有較高的妊高征發病率。③身體素質:貧血、營養不良或者患有如原發高血壓、低蛋白血癥、糖尿病、腎炎等病史的孕產婦有較高的妊高征發病率。③種族差異與體型:研究表明,美國非洲裔或西班牙裔多高于白人,體重指數>0.24者更易患病。④子宮胎盤狀況:如果孕產婦是多胎妊娠、初產婦,或者有羊水過多、腹壁緊張、子宮膨大過度等癥狀,宮腔壓力便會增大,隨即引起子宮胎盤血流量減緩、缺氧以及孕產婦血管痙攣,以致其血壓升高。⑤前列腺素水平:通常,人體內血壓可以維持在一個較為相對穩定的水平,是由于體內一般處于平衡狀態的加壓與降壓物質,而前列腺素可以起到使血管擴張的作用,因此,當孕產婦血管中前列腺素減少時,血管壁對加壓物質的反應性便會增高,從而導致妊高癥的發生。

1.2妊娠高血壓的臨床表現

妊娠高血壓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幾點:①血壓升高:收縮壓≥18.7kPa(140 mmHg)或舒張壓12.0kPa(90 mmHg),且持續時間較長不下降。②蛋白尿:留清潔中段尿檢查,24 h的尿蛋白≥0.3 g。③水腫:下肢和腹壁水腫,重者出現腹水,且經休息后水腫未消失。一般體重增加過多的孕產婦易出現此癥狀。④身體異常:表現為頭痛、眩暈,惡心、嘔吐,上腹部疼痛等。⑤抽搐昏迷:抽搐昏迷可發生在產前、產時或產后,是妊娠高血壓病情最嚴重的臨床表現。抽搐時患者表現面部肌肉緊張,雙眼固定無神,牙關緊閉不開,全身劇烈顫抖,思想意識喪失,呼吸驟然停止,大小便暫時失禁等,癥狀較為嚴重時可致死亡。

2 中西醫結合護理干預妊高征的臨床觀察

2.1資料與方法

2.1.1一般資料 以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2月確診為妊高征的48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組,分為對照組24例,觀察組24例。其年齡為20~38歲,平均年齡27.8歲,孕周22~37 w,平均孕周35.6 w。對照組與觀察組患者一般資料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即P>0.05。

2.1.2方法 48例患者在患病入院時,均對其做相關檢查,并給予常規護理。其中,對照組給予西醫治療,主要具體治療方法為硫酸鎂靜脈滴注,滴注1 次/d,滴注速度為1~2 g/h,滴注配比為50 ml 25%硫酸鎂溶液與300 ml 10%葡萄糖溶液[3]。對觀察組,不僅對其采用硫酸鎂靜脈滴注的西醫治療,還對其結合一定的中醫治療,中藥成分為枸杞子15 g、24 g、熟地20 g、山茱萸15 g、澤瀉10 g、牡丹皮10 g、山藥15 g、茯苓10 g、菟絲子15 g、杜仲15 g、黨參15 g。

3 結果與分析

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收縮壓及舒張壓均優于對照組,痊愈數大于對照組,相比較來看,觀察組的護理效果更為顯著,見表1。

3 討論

妊高征是產科常見并發癥之一[4],通過本文分析可知,本病除需要積極進行常規救治外,正確的預防與結合中藥成分的科學護理也尤為必要。

針對妊高征的影響因素,認為正確的預防措施一般為:①按時產前檢查,做好孕期保健。在妊娠早期測量一次血壓,作為基礎血壓,之后定期測量血壓,在妊娠35 w以后,尤其應每周量血壓,測體重,以便及時發現妊高癥癥狀,及早治療。②合理安排飲食,注意日常休息。飲食、營養與日常休息與妊高癥的發生息息相關。加強妊娠期飲食營養,尤其是葉酸、蛋白質、維生素等的攝入,加上按時休息,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預防妊娠高血壓的發生。③重視遺傳因素,防治原發疾病。有家族高血壓病史,尤其是家族婦女有患過妊高癥,以及本身曾經患過慢性腎炎等可以引發妊高癥疾病的孕產婦,為了自身及胎兒健康,更應做好預防準備,防治妊娠高血壓的發生。

硫酸鎂可抑制中樞神經系統,具有解痙、鎮靜的作用,常用于血管擴張,降低血壓,治療子癇和妊娠高血壓[4]。中醫講究對癥下藥,枸杞子、、熟地、茯苓建脾益氣,其余補血活血、平肝潛陽。氣血雙補可以優化全身臟器血液循環,恢復可能有問題的腎小球功能,緩解小血管痙攣,提高身體機能。本文通過對48例妊高征患者的研究表明,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中西醫護理,能更有效地改善臨床癥狀,為更優質的護理干預提高途徑。因此,單純使用西藥對妊高征患者進行一般護理,效果不及與中藥結合護理,即中西醫結合護理妊娠高血壓療效效果更加明顯,應該在臨床應用中更多的推廣。

參考文獻:

[1]豐有吉,沈鏗.婦產科學[M].第一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74-82.

篇(9)

高血壓患者警惕三種急癥

氣短、氣促、氣喘的癥狀,往往是心肺疾病的發病前兆,也就是肺源性氣喘和心源性氣喘,前者多為肺部氣管炎、哮喘等疾病,后者則多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其中最兇險的就是急性左心衰。

高血壓患者突然心悸氣短、口唇發紺,呼吸困難伴咳粉紅色泡沫痰,不能平臥,要警惕急性左心衰,因為該病搶救不及時就可能危及生命。

因此,高血壓患者要警惕三種急癥:首先要警惕惡心、嘔吐、心慌、意識模糊等腦中風的跡象;其次胸痛、胸悶、出冷汗等心肌梗死癥狀;第三要警惕氣促是否為急性左心衰之表現,一旦發病,應迅速讓病人采取坐姿,雙腿下垂,如家中備有氧氣袋,應馬上讓病人吸氧,并立即通知急救中心。

“高血壓急癥”在家如何急救

由于患者家屬,是發現患者發生高血壓急癥的第一人,又是可以立即給予最及時治療的第一人。因此,家屬及病人自己了解高血壓急癥治療知識,是決定病人預后的首要因素。高血壓患者出現下列情況時,應該這么做――

患者突發惡心、嘔吐、劇烈頭痛、心慌甚至視線模糊,并伴血壓突然升高,說明已發生高血壓腦病,應立即臥床休息,穩定病人情緒,不要緊張,及時服降壓藥。如果服藥和休息后病情無好轉,應通知急救中心送醫院急救。

若高血壓病人發病時,不但出現頭痛、嘔吐,還出現肢體麻木、癱瘓、意識障礙,發現這種癥狀,可能就是急性腦血管病。家人應馬上通知急救中心,同時要立即使病人平臥,將頭偏向一側,防止嘔吐物吸入氣道,造成誤吸,導致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高血壓患者突然心悸氣短、口唇發紺,呼吸困難伴咳粉紅色泡沫痰,不能平臥。可能發生急性左心衰竭,應迅速讓病人采取坐姿,雙腿下垂,如家中備有氧氣袋,應馬上讓病人吸氧,并立即通知急救中心。

高血壓病人在勞累或受到精神刺激后,突然發生心前區疼痛、胸悶、并放射至左肩或左上肢、面色發白、出冷汗……這時可能是發生了急性心絞痛或心肌梗死。要讓病人安靜休息,舌下含服一片硝酸甘油,并吸入氧氣,馬上呼叫急救中心。

高血壓急癥的預防措施

高血壓急癥要盡早治療、個體化治療、整體治療、長期治療,以便恢復功能、重返社會。救治高血壓急癥,最好是未雨稠繆,以預防為主,千萬不要“平時不燒香,急時抱佛腳”。那么怎樣預防高血壓和高血壓急癥呢?

篇(10)

青年高血壓的病因及發病特點,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

1.常常伴有明顯的高血壓遺傳因素及家族史(如父母患有高血壓病史)。據新近統計,高血壓病人中有家族史者可達59%。各種實驗也表明,本病有遺傳因素的存在。

2.往往起病緩慢,青年自覺癥狀較輕,體型常常比較肥胖。

3.繼發性高血壓病,發生于其它疾病之后,通常可找到比較明顯的病因。如急性或慢性腎小球腎炎、腎盂腎炎、腎動脈狹窄,青年婦女懷孕后期引起的妊娠高血壓,還有一些腎臟的腫瘤和內分泌疾病如多囊腎、腎上腺嗜鉻細胞瘤、腎上腺皮質醇增多癥等。這一類病人除了血壓增高以外,同時還存在原發疾病的癥狀。這類高血壓也叫做“癥狀性高血壓”。

4.植物神經功能不穩定引起的高血壓病,這種類型在青年人高血壓中占有相當大的比例。它常常與情緒緊張有關。一些注意力需要高度集中,精神緊張而體力活動又少的職業,如司機、會計、電報員等,易患此類高血壓病。此外,長期受到城市和工廠的噪音干擾,對視覺、聽覺形成慢性刺激的環境,也有可能導致血壓增高。因為精神過度緊張,使大腦皮層功能紊亂,血管收縮中樞長期處于興奮狀態,因而引起全身小動脈血管痙攣,血液通過這種痙攣變細的小血管,所受到的阻力增加,血壓自然要升高。此刪除了血壓升高以外,還常伴有心悸、汗多等癥狀。一旦情緒穩定,緊張因素去除,血壓可降至正常。

5.有些處在青春發育期的小伙子和姑娘,也會發生暫時性的血壓增高,俗稱“青春期高血壓”。人進入青春期以后,體態、功能、性的特征都有明顯變化,腦垂體、性腺和甲狀腺等內分泌活動比較旺盛,促使全身肌肉、骨骼、心肺等組織器官迅速地發育成長,但是,心臟的成長,比其它組織器官要緩慢些,這樣,無形中心臟的負擔就要相對加重,而青年人的血管又比較狹細,血液通過狹細的血管,就要靠心臟加大力量,再加上青春期的青年往往情緒不穩定,幾種因素加在一起,血壓便容易升高了。

青年人發現自己的血壓偏高怎么辦?

1.不要過分緊張,生活要有規律,注意勞逸結合,心情舒暢,積極參加體育鍛煉。

2.飲食宜清淡,少吃鹽。較胖的病人應少吃動物性脂肪,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有煙酒嗜好者要自覺戒除。

上一篇: 踐行低碳生活的建議 下一篇: 財務會計存在的問題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中文字幕无线精品亚洲乱码一区 | 亚洲成a人v电影在线点播 | 亚洲欧美久久夜夜高潮 | 亚洲国产综合视频 | 一本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精品 | 亚洲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