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2-02 09:28:38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北方的園林景觀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我國幅員遼闊,秋色葉樹種資源豐富,僅在北方秋色葉呈黃色的就有:白蠟屬、欒樹、梧桐、銀杏、樺屬等樹種;秋色葉呈紫紅的樹種有:火炬樹、柿屬、黃櫨、黃連木、地錦類、小檗類、槭類等。秋色葉樹種隨著季節的變化展現出不同的觀賞特點,使園林景觀變得更加豐富多姿,尤其是在季節分明的北方,秋色葉樹種更能體現出這種優點。
一、 秋色葉樹種的含義
秋色葉樹種就是在進入秋季后的時候,其葉色由綠色均勻的轉變為其他顏色(如黃色、紫色、橙色、紅色等),且持續時間長、觀賞價值高。出像這種變色現象的原因是:秋天氣溫降低,白天持續時間變短,樹葉不再進行葉綠素的合成,原有的葉綠素也被破壞,然而葉子中的胡蘿卜素、葉黃素很難被破壞,加之葉子中形成花青素,則葉片由綠色變為紫紅色或黃色。
二、 秋色葉樹種在園林應用中具有的美學特性
1、 秋色葉樹種獨特的色彩美
在城市園林中色彩是其主要構成要素,秋色葉樹種在春季、夏季郁郁蔥蔥,色彩亮麗,到了秋天,不同種類的秋色葉樹種又呈現出黃的、紫的、紅的色彩,給游人以極強的視覺感受。把秋色葉樹種同其他植物合理搭配,就可以營造出色彩和諧豐富的園林景觀。
2、 秋色葉樹種構成圖案美
中國園林同傳統文化有著極深的淵源,即使在現代建造城市園林時,也將秋色葉樹種和水體、山石、建筑等結合起來,利用畫理(符合繪畫經驗、國畫原理、技法論述的總結),使園林符合寫意和畫面構圖需要。在這種園林建造的構思下,秋色葉樹種本身所具有的形態美,同園林的其它構成因素形成一個整體,造就了城市園林的整體的圖案之美。
3、 秋色葉樹種形成意境美
在園林的構造中,秋色葉樹種為游人營造出一種意境之美。炎炎夏日,楓樹林一片綠色濃郁的景象,為人們提供納涼的方便,而其色彩也能給人一種清涼的感覺;秋高氣爽的時候,楓葉火紅如晚霞,帶給人一種秋天成熟之美的感受。
三、 我國北方城市園林一些秋色葉樹種的特點和應用
1、 秋色葉樹種—五角楓
五角楓為落葉喬木,秋葉暗紅、樹冠大而濃密。適于在路邊、草坪等處孤植;在溪邊和湖畔等處叢植。可以同一些常綠灌木搭配,再以松樹作為背景,形成四季皆宜的景觀。
2、 秋色葉樹種—青桐
青桐也叫做梧桐,樹冠呈卵圓形,一般高十五至二十米,枝葉茂密。可植于道路兩旁、工廠、居民區,用做綠化;也適用于庭院、湖畔、草坪進行叢植或孤植。用在園林中可與綠竹、芭蕉搭配。
3、 秋色葉樹種—黃櫨
黃櫨屬落葉灌木,枝條伸展、樹冠橫寬,進入秋季后,其葉色變為紅色,極為艷麗。一般在園林里用于在山坡、草坪、土丘中叢植,也可與其它樹群混合,有異常綠樹群為佳;也可在水庫、山地進行大規模種植以及作為荒山綠化的種植樹種。
四、 秋色葉樹種在北方城市園林中的配置原則
我國作為一個有著極為豐富的秋色葉樹種資源的國家,在城市園林中對秋色葉樹種的應用卻并不是太廣泛,尤其是在北方的城市園林中。隨著當前生態園林的快速發展,怎樣使秋色葉樹種在北方城市園林中發揮更好的作用、怎樣合理配置,成為了一個比較重要的問題。
1、 應將秋色葉樹種的觀賞性和功能性相結合
在將秋色葉樹種作為園景樹時,要選擇葉形和樹形都極具觀賞價值的樹種,像青桐、銀杏、柿樹、五角楓等;在作為行道樹時,要選用抗污染能力強、抗病蟲害、干性強、樹冠豐滿的樹種,如青桐、銀杏、五角楓等;在綠地條件較差時,可以選擇黃櫨、火炬樹等適應能力強的樹種。
2、 秋色葉樹種在北方城市園林應用中堅持適宜性原則
在城市園林應用中,要依照秋色葉樹種自身特性及當地的氣候類型、土壤情況來確定要選用的樹種。由于每年的季節氣候條件都會出現差異,在同一地區,樹種的表現情況也會因年份的不同而不同 。在適宜的低溫和濕潤的土壤、空氣、逼瘋的環境中,可以保持葉片的鮮艷、延長掛葉期,所以根據秋色葉樹種的實際條件,選擇合適的地區、樹種進行合理種植是一條很重要的原則。
結語:
我國的秋色葉樹種資源極為豐富,在城市園林景觀中,這類樹種在豐富園景、美化環境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其葉色依據季節變化而出現的色彩分明的改變,以及術中本身的形態美感,為園林造景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性。我國北方季節界限明顯,更能使秋色葉樹種展示出這種特點。
參考文獻:
[1]王常梅.我國北方秋色葉樹種的觀賞特性及園林應用[J].河北林業科技,2010(91)
[2]張丹.秋色葉樹種在園林中的應用[J].河北農業科學,2009(21)
1工程概況
1.1項目名稱
唐山灣國際旅游島濱海大道景觀提升項目園林景觀工程。
1.2建設地點
唐山市唐山灣國際旅游島段濱海大道。
1.3建設規模
綠化范圍為濱海大道道路兩側各50m綠化帶、兩側分車帶及道路中央分車帶,其中兩側分車帶綠化寬度為2m,中分分車帶綠化寬度為3m,項目總綠化面積約為810156.3m2。
2施工的管理現狀
該項目為典型的北方沿海區域景觀園林,它的建設是集多個學科于一體的綜合性科學,包括生物、建筑、藝術等。在施工的過程中出現了管理漏洞,導致難以滿足園林施工項目對質量管控的高要求,因此,管理部門需要同時加強專業人才的培訓與建設,完善園林施工項目的管理。園林的施工質量對園林設計的完成起著重要作用,施工中,各種裝飾物(假山、池水等)都需要配合周邊環境進行搭配,花草樹木都具有各自的生長特點,因此,需要注重對園林建設和養護的管理。
3北方沿海區域景觀園林綠化施工全過程管理淺析
3.1景觀園林綠化前期管理
3.1.1場地平整。該環節主要針對項目工程的場地區域范圍,主要是指對該域內的垃圾、雜草、雜物等廢棄物的清理。在該階段,施工方需要結合項目的設計標準以及物主對景觀的要求,對工程中的土方回填、場地翻挖、草坪種植等環節進行施工和質量管控,如花壇的種植涂層厚度不應低于40cm,草皮種植厚度不應低于30cm等,對破碎的表土按照圖紙設計要求進行整坡,將其整理成符合要求的平面或曲面。
3.1.2苗木等原材料的選購。原材料的質量是園林項目工程質量控制的關鍵,以苗木為例,其在北方沿海區域景觀園林中的需求數量較大。在一個園林項目中,苗木所使用的種類和規格繁多,因此,在選購物料時需要按照項目需求嚴格篩選苗木品種,要求園林施工項目管理部門能夠結合施工地點的地理條件等選擇適合的苗木,并調動項目各部門嚴格篩選供貨廠家。
3.2園林綠化施工中的管理
3.2.1加強施工人員的管理。區別于其它建筑項目,唐山灣國際旅游島濱海大道景觀提升項目園林景觀工程具有很強的專業性。一般隋況下,北方沿海區域景觀園林的工序復雜且注意事項多,在項目施工期間,施工人員的專業能力和素質培養將對項目的最終保質完成起著關鍵作用,這就要求園林施工管理部門加強項目管理隊伍建設,尤其是現場施工管理隊伍的建設,選用專業能力強的技術人員,建立完善的獎懲制度以提高員工的工作熱情。
3.2.2景觀園林項目的施工技術控制。景觀園林施工技術的控制和管理十分重要,這包括合理制定和分配施工現場任務,派遣專業的技術人員改進和調整項目的某個環節,合理修正和避免施工中出現問題,統一施工工藝,并嚴把技術關和質量關,加強對施工技術的監督和檢查,提高工程的完成效率和質量。
3.3景觀園林綠化竣工后的管理
3.3.1灌溉。景觀園林中的植物繁多,不同植物的灌溉時間和灌溉水量都有一定區別,一般與植物的吸水能力和葉片滲透壓有關,例如,大樹的滲透壓較小,其所需要的水量較小,灌溉頻率也不應頻繁。另外,季節也是影響植物需水量的一個重要因素,如絕大多數植物在夏季的需水量最大,而此時灌溉應避免在溫度較高的中午進行。
3.3.2排水。排水系統對保持園林的良好衛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能有效避免植物的腐敗和蚊蠅的滋生,常見的排水方式有土明渠和暗渠2種,土明渠即根據原有土質進行挖溝排水,“V”形挖溝占地少,但需要長期維護,常用于苗圃和公園花壇等場所,梯形挖溝便于維護,一般可采用1:1.5的坡比;暗渠排水指的是一種地下排水渠道,用于降低地下水位,給不耐水的植物創造水旱的條件。這2種排水方式在具體選擇和使用時,可以結合園林的實際特點進行取舍。
【緒論】:近年來,高校擴招,造成的校園用地需求擴大,校園景觀因其廣泛性與特殊性隨之進入人們的視野。色彩作為環境美的重要組成部分,校園景觀中表現最為直觀的景觀要素――色彩,作為環境美學必不可少的部分,主要決定了人在環境中的心理感受。而在設計過程中,色彩卻常被忽視,即領導的個人審美和建筑的表面材料顏色決定了景觀空間中的主要色彩,使得環境中色彩隨意化、混亂化現象嚴重,導致使用者心理的不適,進而破壞高校形象。
1、景觀中色彩對心理感受的影響
因為色彩對人的溫感產生的影響,受地理位置影響的氣候因素就成為了校園景觀色彩的主導因素。如南方院校因氣候溫和,植被四季常青,色彩豐富,因此各景觀因素就不必有具有鮮艷的色彩;而林大所處的哈爾濱則因長達四個月的結冰期,植被色彩單一,因此各景觀因素就要相對豐富,如橘紅色、紅褐色等,給人以溫暖的感受。再比如,鮮亮的紅色給人以熱情與活力之感,而紅色明度降低或加入紫色系因素時將會帶給人穩重、莊嚴的感覺。
2、東林校園綠地景觀中的色彩要素
教學區:因其嚴謹的氛圍,選用灰色、黑色等無彩色,冷色調的鋪裝小品,配以深色調規則式的植物,或以少量淺色系花卉小品進行點綴,在沉穩之余不失活潑。一些秋色葉樹種(如白樺)的引入,反映了求學者求實又不失創新的態度。
生活區:學生生活區建筑多具有暖色系外墻,適合長達半年的哈爾濱。而家屬區和少部分學生生活區的外墻為灰色,冬季感覺寒冷而難以接近。植物則選用深色調的松、柏類植物,缺少生活的朝氣,缺少明亮色調。相較之下,家屬區四季多彩的花卉和明度較高的喬木,都使人感覺心情愉悅、舒適。
道路綠地:與深色系的路面鋪裝進行對比發現,冬季綠地色彩較為單一,景觀、小品和道路也未選取暖色系或較豐富的色彩。春夏秋三季色彩較為和諧,但冬季較為單一。
體育綠地:選取了一些冠幅高大的樹種,但多屬深色調或灰度較高,地面也為灰色系。缺少明度較高的色彩,也就缺乏活力感,不與體育精神相符,也不滿足使用者的要求。
公共綠地:色彩豐富,季相豐富,植物種類也較為豐富。但因配置方式,缺少較好的景觀可賞,也因季相樹種分布零散而缺少季相變化。
3、調研景觀現狀總結
隨著高校不斷擴招及教學用地擴張的使用需求,在總用地無法擴張的前提下,各類建筑從其他原有建筑的夾縫中生長出來。面對建筑風格的不統一,加之公共設施、地面路況和綠化植被縱橫交錯、多樣復雜,僅僅通過點、線、面的外形或樣式的歸納根本無法視線校園視效的統一。但通過調節色彩的明度、純度及色相因素卻能夠直接有效的平衡校園建筑、地面、植被等各環節之間的外在形態差異,從而在整體上建立協調、統一的色彩秩序和實現校園環境的整體美。
4、|林校園綠地景觀改造建議
教學區:鋪裝主要采用灰黑色等無彩色,搭配以規則式的植物配置。引入更多的季相樹種和花卉,保證其三季有景,又不至喧賓奪主,僅起點綴作用。如二教門前的空曠區域,采取改變中心廣場構圖,將綠地面積擴大,人行路路寬增大。
體育綠地:場地充滿活力,色彩應較明艷,用以襯托熱烈氛圍。且由于地面主要為無彩色,應配置以各類具有較高明度色彩的植物,增強活力感。栽植的植物主要以高度不太高的灌木和草本搭配為主,虛隔空間,既保證視野的通透性,又將活動綠地進行一定程度的劃分,還能解決場地積水的問題。
道路綠地:為了與深色系的道路鋪裝進行對比,應選取更多色調較為明亮的喬木,或者引入一些季相樹種,但車行道旁行道樹顏色不宜過于明艷。此外,可引入一些觀干或冬季具有其他色彩的樹種(如紅瑞木),用以解決積雪終日不化導致的單調感。如理學樓門前的道路綠地,由于觀賞面包含了校外人行道,應注意兩個方向上的植物景觀層次。可以通過引入一些草本植物,豐富冬季外季節景觀;或引入幾株高大彩葉喬木,還能增強圍合感與私密感。
生活區:學生生活區與家屬生活區綠地區別較大,因此將二者區分開提供改造方案。
(1)學生生活區:植物主要為松柏科的深色系植物,應在保留大部分原有植物的基礎上,替換上一部分較大冠幅的變色葉喬木,配以一定灌木和草本,提供三季豐富的色彩,同時將空間進一步圍合,保證生活區所需的私密性。如11號樓前的小型綠地,僅有草坪和列植樹木搭配。在樹下栽植一些色彩較為豐富的陰生灌木和草本,或者去除一部分高大喬木,替代以秋色葉樹種。
(2)家屬生活區:植物搭配較為合理。但在家屬區中心綠地,植物配置卻顯得有些單一,也就導致了其色彩變化既不明顯也不豐富。可引入一些花卉或一些季相樹種,改變其單調的色彩設計。
公共綠地:色彩與季相都十分豐富,但配置不合理,導致色彩分布過于零碎,缺少較好的觀賞景觀。應將同色系分布的過于零散的植物點,進行一定程度上的拼湊,重新成組。將季相樹種也進行一定程度上的調整,使各個季節的可觀的植物形成組團而不至于給人過于零散。如專家公寓門前草坪,單調的色彩、冷靜的綠色系,缺少對比色,也就缺少視覺中心。難以讓路人產生進入其中的欲望。而加入一些色彩豐富而鮮艷的花卉提供視覺沖擊則會改變這一狀況。
結語
目前,色彩學在高校景觀設計中的應用仍處于探索階段,目前所表現的各類問題也會持續較長的時間。缺失的彌補需要高校領導與各位設計者在高校文化認知上的統一,進而在景觀色彩混亂、校園景觀趨同的今天詮釋出對高校文化的個人理解。
【參考文獻】:
1 我國北方園林景觀建筑介紹
北京園林景觀由于自身的歷史背景,以及自然氣候地理條件的限制,形成了自己特殊的景觀風格。和南方小橋流水,富有詩情畫意的南方園林景觀不同,北京園林景觀更加顯得規模宏大、氣勢磅礴,這與北京曾是諸多朝代的首都有關,其中,最特別是還是明清2代王朝遺留下來的園林景觀,明清2代園林景觀建筑多屬于當時的王家貴族宮苑。景觀建筑不僅高大、富麗堂皇、氣勢宏遠,更加顯得有一股來自建筑本身的威嚴,縈繞在園林景觀之中,同時,又不缺乏實用性,形成了北京園林景觀獨特的風格以及特點。
另外,北京園林出現了由眾多小的景觀建筑形成一個大的整體景觀建筑特點。這些景觀多與自然山水相協調,既獨立又協調一致,避免單一乏味的情況出現。北京園林不僅極度發揮著本身景觀風格特點,也海納百川,吸收著其它園林景觀風格設計特點。例如模仿南方園林景觀的詩情畫意,以及西方的園林景觀設計特點,這些都讓北方園林景觀得到很好的發展。
2 西班牙風格景觀介紹
和我國園林景觀涉及歷史相同,西方園林景觀的歷史同樣源遠流長,可追溯至古埃及以及古希臘這2大文明古國。隨著西方文化發展,特別是文藝復興之后,西方園林景觀得到進一步快速發展。意大利整齊排列的臺階式園林景觀,法國規則、對稱的園林景觀,以及英國田園風格的園林景觀,都在當時脫穎而出,成為西方王公貴族爭相修建的景觀建筑。在這樣的園林景觀發展之下,地中海國家西班牙也慢慢開始形成屬于自己的園林景觀風格特點。特別是西班牙自20世紀以來的新藝術運動,更加將西班牙風格景觀技術提升到了另一個層次。
在吸收了歐洲諸多其它文化建筑風格后,西班牙風格的景觀建筑既有來自英國的田園風光、浪漫的藝術景觀,也有來自意大利以及法國的規則以及不規則的自然景觀,同時西班牙景觀還吸收了來自遙遠東方的園林景觀風格特點,最后將自身奔放的地中海浪漫氣息完美融入其中,形成了現代西班牙風格景觀特點。
3 西班牙風格景觀在我國北方的應用
西班牙地處歐洲西南部伊比利亞半島,地中海地區,屬于溫帶海洋性氣候,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可謂是冬暖夏涼。同時,西班牙境內河流眾多,與我國南方有很多相似之處,西班牙風格景觀建筑多結合了西班牙本身氣候條件。我國北方屬于暖溫帶,半濕潤大陸季風氣候,冬天寒冷濕潤,夏天炎熱干燥,與西班牙氣候完全不同。想要完全將西班牙風格景觀應用到北方園林景觀中,是不可能的,必須結合北方氣候特性,進行西班牙景觀風格的再造。
首先,在園林景觀植被方面。西班牙風格園林景觀很注重植被的運用,其中,更是利用這些植被來對整體園林景觀進行分區,達到自然和諧浪漫的目的。顯然,西班牙風格景觀中慣用的植被,不能夠在我國北方得到應用。就需要我國景觀設計師們認真思考,在可替代又不影響整體景觀美感的情況下,結合西班牙景觀風格中常用的組團式栽植模式,進行植被的更換。景觀小品(景觀建筑物)是景觀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我國北方景觀建筑多為大型建筑,顯得氣勢磅礴,而西班牙風格景觀中,對于拱門、亭廊、臺階等的運用非常之多。因此,就需要在2者之間尋找一個結合點,將2種風格完美結合在一起,既體現出有異域風情的味道,也讓我國北方自身文化繼續得到傳承。
水體同樣是景觀布置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如何將水與景觀建筑完美搭配在一起,也被看做是整體景觀設計是否成功的關鍵所在。西班牙風格景觀中,水被譽為是一種對田園生活的回歸,同時也是對浪漫主義的追求。而在我國北方的景觀中,水被賦予了靈性,水的流動讓整個景觀建筑活了過來,兩者并不矛盾,相反卻有異曲同工之妙。通過點式、線式以及面式的設計串聯景觀空間,可以讓西班牙風格景觀完美融入到我國北方景觀文化之中。
對于景觀材料,可以完全應用西班牙風格建筑立面中的石材、文化石等材料,營造出純正的西班牙氣息,也能夠使得景觀和建筑形成統一的對話關系,更加自然。
綜上所述,想要將西班牙風格景觀完美運用到我國北方景觀建筑中,需要考慮到很多因素,比如氣候、當地文化以及地域的限制等。這就需要景觀建筑師們有目的地去汲取西班牙風格景觀設計中的優點、長處,既滿足了我國居民對于景觀風格建筑的需求,也能夠滿足當前我國居民對于異域風情的追崇。
一、居住區園林的認識
(一)欣賞效果
園林景觀拓展了城市的空間,能夠巧妙地增強事物的觀賞效果,城市中建筑物眾多,園林景觀可以有效地修飾生硬的建筑,是一個城市觀賞性是否強勁的重要標志。觀賞植物的形態、色彩,各種植被之間的相互呼應,在人們的視野中構成了五彩斑斕的富有詩意的圖像,在視覺上給人們帶來了強的美感。賀知章曾在《詠柳》中這樣寫道:“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描繪出了植物景觀的優美。陸游在《初冬》中也這樣寫到:“平生詩句領流光,絕愛初冬瓦上霜,楓葉欲殘看愈好,梅花未動意先香”, 描繪出來植物在季節變化中的萬千變化,從視覺上的享受轉為心理享受的過程。
(二)生態環境修復
園林景觀不僅能愉悅身心,還能降低噪音、大氣的污染、改善殺菌、改善局部地區小氣候。同時許多發達國家都非常重視園林的作用,莫斯科的綠地總面積占全市總面積的35%以上,華盛頓每人平均所占綠地面積在40平方米以上,新加坡被譽為花園城市。而我國的園林建設進度相對落后,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空氣污染、土地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等已經日趨嚴重,嚴重地影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根據居住環境質量調查,100%的城市居民都希望所居住的環境有更多的綠色。因此,我國的園林建設工作勢在必行。
二、北方寒冷地區居住區園林植物配置現狀:
隨著世界經濟和城建設步伐的加快,環境污染狀況已經到了不可忽視的地步,園林景觀建設是改善生態環境是有效手段之一,但從北方一些城市的調查中發現,很多園林景觀建設都沒有達到應有的標準。因此,雖然近幾年城市園林景觀建設速度較快,但是在植物的配置上仍存在很多不科學的地方。在植物的配置上只注重景觀效益,而忽略植物的生態作用,不能很好地改善城市的生態環境;另外在園林植物的配置上盲目地追求“奇”、“異”,忽略的生存習慣,造成植物成活率低的現象。要使北方居住區生態環境得以改善,除了減少污染,還要從園林景觀的配置出發,根據北方的氣候、土壤等因地制宜,選擇適合在北方生長的植物,從生態角度出發使喬灌草相結合,使寒冷地區的園林景觀突出北方的地域特色。
三、寒地居住區園林植物配置的原則
寒地是指全年日照時間較短,四季變化比較明顯的地區,冬季氣溫通常在0 ℃以下,降水形式大部分時間為降雪,我國的寒地范圍較廣,黑龍江、遼寧、吉林、內蒙古東北部都屬于我國的寒地,這些地區因為氣候和地理條件較特殊,形成的景觀也較為獨特,與我國南方地區的景觀相比,寒地景觀形象比較厚重、單一。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條件的改善,人們對生活的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希望建設寒地園林景觀。在建設寒地園林景觀時要遵循一定的原則:
(一)人本原則
居住區域是人類活動的主要場所,居住環境質量既要滿足人的生存需求,也是體現居民生活質量的重要指標。寒冷地區園林植物配置要突出“人本思想”,園林的形式、內容都要以服務人們日常生活和休憩為種植,在自然條件允許下,選配最有利于人們生活的植被。
(二)穩定、持續發展的原則
可持續性發展是在經濟迅猛發展以及能源危機突顯的情況下應對經濟繼續發展的原則,同樣,寒冷地區園林植物的配置也要遵循這一原則,以不損害后代的利益為原則謀求當下的發展。園林設計的目的不在于改變什么,而是為了在原有的基礎上盡可能少的不去改變,“存在即合理”,任何在環境中既存的要素,都是園林景觀的一部分,所以在居住區園林景觀設計和植被配置中,要盡量保護、利用自然已有的要素,以最小的變化達到最佳的觀賞效果,既滿足人們的視覺享受,又改善生態環境,改善人們的生活空間。
(二)生態原則
“生態位是指一個物種在生態系統中的功能作用和在生態環節上表現出的時間、空間中的地位。”生態位體現了物種之間、物種和環境之間的關系。在居住區園林植物配置中,首先要考慮到園林的地理環境:如土壤酸堿度、光照、濕度、溫度等,充分考慮植物生態位,根據當地的地理環境合理選擇和配置植物,避免植物種群競爭,使園林植物種群穩定、結構合理、功能健全。同時因地制宜,如旱柳、花揪等植物應種植在陽光充足的地方;玉簪、鈴蘭等耐蔭植物應種植在樹蔭或墻角下,北方天氣酷寒,而且陽光照射的時間較短,因此在選擇植物時,應首先考慮植物不能遮擋陽光以及植物的耐寒性,因此裸子植物中松科、柏科中耐寒的植被。除了考慮自然環境以外,在園林植物配置中,還應該考慮地域文化,例如:糖槭、榆樹、松樹等都展示了北方人的強壯和堅毅,蘭花、竹林等都代表了江南人們的委婉,這些具有地域文化的植被,形成了地域園林景觀風格之間的不同。
(三)美化原則
植物的美包括形式美、形象美、使用美三種屬性。在園林植物配置中,更多的看重的是美化原則,觀賞性是園林的第一要義,園林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滿足人們的觀賞欲望,因此在植物的配置上要注重景觀的層次變化、比例協調性等。
(四)成本原則
寒地居住區園林的設計要把握注意控制成本,利益是商業存在的首要條件,如果成本控制得好,利益也會相應提高,因此在植物配置時,要以最小的成本達到最好的效果。
(五)觀賞期長的原則
四季更迭是不可變更的自然規律,為使景觀避免單一雷同,寒地園林在植物的選擇配置上要尤其注重。在寒冷的城市,要想園林“三季有花,四季常青”較困難,但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措施,使花期不同的植物相配合種植,例如:將榆葉梅、連翹、繡線菊、金銀忍冬、黃刺玫、金老梅等混栽或種植在統一的園林中,可以使觀賞期延續幾個月。
(六)色彩搭配相得益彰
居住區的園林是城市居民戶外活動的重要場所,同時也是一個城市的發展水平和居民生活品味的直接體現,園林的色彩搭配直接影響城市居民的生活感官。北方寒冷地區空間色彩比較平淡,缺乏生氣,在色彩的搭配上如果考慮到北方的地域特征和園林的整體效果,完美的色彩搭配可以讓人們在一定程度上忽略寒冷的氣候條件。
結語:
居住區的園林既要起到應有的美化人們生活環境的效果,還要修復生態環境,但北方寒冷地區適合園林種植的植被還相對較少,因此設計師在打造優美園林的時候要進行多重考慮:城市規模、經濟發展水平、自然條件差異、歷史淵源、因此園林植物配置時要因地制宜,結合當地特色,合理配置園林植物,使園林在景觀建設和生態修復中的重要作用,對改進城市的生態環境,提高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以最簡單的方式為居民的生活錦上添花,為建設和諧社會起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張東鐵,張斌.寒地野生花卉在城市園林生態修復中的利用價值研究[J].國土與自然資源研究,2011,(6)
中圖分類號: TU98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一 地域文化的提出以及概念
文化景觀是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的薩澳教授在1925年提出的,他認為“文化景觀風貌的文化群體是對自然環境的作用。文化是動機,自然環境是媒介,文化景觀是結果。”人類居住的地方,不只是生活的地方,更加是創造的對象,這是文化景觀論一直強調的觀點。
地域文化是屬于不同地方,有著悠久歷史傳承下來的獨特文化。它和當地的地形地貌特點和人文特點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密不可分。在我國,地域文化一般是指特定區域源遠流長、獨具特色,傳承至今仍發揮作用的文化傳統,是特定區域的生態、民俗、傳統、習慣等文明表現。它在一定的地域范圍內與環境相融合,因而打上了地域的烙印,具有獨特性。地域文化中的“地域”,是文化形成的地理背景,范圍可大可小。地域文化中的“文化”,可以是單要素的,也可以是多要素的。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地域文化是不斷發展、變化的,但在一定階段具有相對的穩定性。
所以每一個地域都有各自的特點,要巧妙運用不同地域文化的特點,造出有獨特魅力的園林景觀設計是現代中國園林設計的重要出路,尤其是能和當地的文化結合,就可以更好突出園林的美,因為不同地域,文化差異相差較大,但是如果能相互結合,又能有當地的地域文化特色,造就出不同的園林風格,才能夠更符合現代園林的發展趨勢。
二 中國南北園林的特點
中國的國土面積大,南北跨越緯度廣,造成南北景觀和自然地形地貌相差甚遠,造就了不同地域文化,在園林當中也體現無疑。拙政園與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蘇州留園并稱為中國四大園林,其藝術成就及影響力在不僅在國內無可替代,更是世界人民的寶貴財富。
(一)北方的園林特點:
北方園林以宮廷園林為代表。既然是朝廷修建的園林,那么,在人力、物力、財力、智力諸方面都是傾國而為之。并且,宮廷園林必然講究帝王氣派,雄偉高大、金碧輝煌,主體突出,強調中心。所有的宮廷園林都占地較廣,平面布局嚴謹,壯闊粗曠,厚重沉穩。北方園林有四合院基調。四合院是北方普遍的民居形式,貴族的四合院都是帶花園的。北京故宮的御花園,實際上是四合院花園的放大。北方園林的特色在皇家、寺觀、私家園林中都有表現,主要表現于前朝后寢、軸線對稱、一池三山、仿景縮景、障景漏景等方面,從內容的布局特點上看,主要表現為儒道佛三家對園林的滲透。北方皇家苑囿由于所處自然環境既優美,又開闊,所以多數景點、建筑群均取外向布局或內、外向相結合的布局形式,這樣,不僅可以廣為借景,而且本身又具有良好的外觀。少數園中園,雖取內向的布局形式而自成一體,但多少還要照顧到與外部環境的有機聯系。
(二)南方的園林特點:
南方的園林與北方皇家園林不同,多為私家園林,在氣勢上無論如何不能與北方的園林相比,但是江南園林的婉約細膩也同樣是皇家園林所無法比擬的。很多其實就是一些大戶人家的后花園。南方花園長于小中見大,于有限的空間蘊涵無限的意境。移步換景、曲徑通幽等詞用來形容南方園林真是貼切之極。南方園林最大的魅力就是在看似狹小的空間中創造最強烈的視覺效果,這種效果比起那些大氣恢宏的宮殿,同樣令人震撼。南方園林在立意上,超然出世;在規劃布局上:面積較大,主輔對比,建筑陪襯,園景、園宅相對獨立,空間多變;建筑裝飾上:建筑量較少,布局靈活自由,造型輕盈飄逸,裝飾淡雅;水面大,曲折有致,多天然水景;體現一種“潤、幽、雅”的境界。疊石理水、花木繁多、布局講究、建筑風格淡雅古樸是南方園林的最大特色。
三景觀設計中的地域文化景觀
當然不能忽略社會層面對地域文化景觀多樣性產生的影響。古典園林在中國文化中起到了一定的表征作用,所以從某種層次上來談,景觀中所流露的文化具有一種特別的品質。有些社會結構適合文化景觀的發展而有些結構會造成文化景觀的停滯。不同社會結構下人們在景觀文化藝術里滲透的程度也不同。
同時要注重多樣性文化。簡而言之,多樣性要從從物質、精神和行為三個層面,挖掘、保護與繼承地域文化和保護自然景觀,更加要研究開發、發展和展望地域文化的未來,以把握地域特征和品格,指導景觀物質空間建設,豐富和增強地域生活活力,提升其形象和品位,進而達到提高地域內公眾的文化素質與生活品質的主要目標。
地域文化要注重鄉土的保護性,因為文化是建立在土地上的,而土地大幅度的改造,會對地域文化產生嚴重的破壞性,令原本在土地上的文化受到沖擊,改變了和地域文化相輔相成的整體性,導致地域文化只剩下空殼,變成空洞沒有靈魂的園林。
地域文化的載體是人,當地生活的人們有著繼承當地地域文化的傳統,所以在園林景觀上要強調人的重要性,通過和當地人文的有機結合,令整個園林富有生命力,不會只是美麗的景觀而缺乏園林的靈魂。注重當地的人文狀況、風俗習慣,和園林建筑互相結合,創造出獨特的而有當地地域文化內涵的園林,是走出千園一面的重要一點。
四 小結
在園林景觀設計中加入地域文化可以令原本的園林設計更添活力,更能接地氣,可以更能帶出園林自身的靈巧。在和地域文化相結合的時候,要注意做到切勿胡亂按照不同地域文化設計,要根據當地的文化,以及周邊文化為主,和更遠的文化相融合時,要注意改良,不能生搬硬套,造成反效果。
參考文獻:
[1]謝耳又. 淺談風景園林規劃設計中的地域特征[D]. 北京: 北京林業大
學,2007.
北方住宅小區園林植物的選擇與配置應當遵循以下幾項基本原則:景觀植被的配置首先要從經濟角度出發,充分考慮到造價和后續的景觀維護費用;考慮到青少年和老年人活動的需要,必須將園林植被的配置無障礙地融入到住宅小區景觀規劃之中。當以草坪、綠色植被、攀援植物為主,盡可能建造自然景觀,極大限度減少人造痕跡,使居民充分感受到園林社區的舒適和意境氛圍。
1 景觀設計規劃分析
1.1 景觀功能劃分
①小區主入口景觀設計。為了彰顯小區的宜人景致,小區的主入口采用全國各地常用的表現手法。點綴植物景觀平鋪,直接映入眼簾,雖無新穎別致可言,但是亦能令人耳目一新,給人以宜人現居美感。此種設計可供居民飯后閑聊小憩,不失為一種小區居民的休閑小平臺。②小區道路景觀設計。小區的道路景觀設計是整個小區景觀配置的骨架,北方住宅小區通常采用的表現手法是配置中等規格的小喬木配合灌木綠籬叢植,這種別具一格的配置充分考慮到了小區的定位和業主人群的潛在需要。這樣的配置使得小區的交通主干道和休閑區的風格迥異,各自的景致給人以愉悅感。③小區休憩景致設計。居民住宅小區園林景觀設計的核心和靈魂非園林的休憩景觀設計莫屬了,它的設計的成敗直接影響到了整個小區景致設計的優劣。因此這里的設計通常采用的是在活動場地周圍配置喬灌木叢植和草坪加以點綴的經典方案。
1.2 植物配置
1.2.1 喬木的選擇。喬木是園林植物配置中的主要角色,通過選擇喬木的規格和色相以達到小區園林景觀設計的最佳效果。在選擇配置植物的時候往往選擇的是搭配比較單一且層次較低的植被。其中大規格的樹種主要是毛白楊、國槐、懸鈴木等,它們主要用于行道樹。中等規格的通常為海棠、白玉蘭等,它們用于點植、片植,效果在于點綴綠籬和草坪,同時也為單調的園林植被增加了不同的色彩和季相。
1.2.2 灌木的選擇。灌木可以彌補喬木景觀底部的缺陷,并且使得園林景觀在空間上有一定的層次感,所以說灌木是小區園林景觀配置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環節。但是又因為出于經濟性的考慮,該項目還是未引進任何名貴的新品種,而是采用了較經濟的傳統的白玉蘭、廣玉蘭、月季、桂花、金葉女貞、大葉黃楊和紫葉李等搭配,以營造出不同景致色相。
1.2.3 草坪的選擇。草坪在景觀配置中似乎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如果沒有草坪的鋪墊,整個園林景觀的配置就是美中不足的,是缺少背景元素的。北方地區常用的草坪植物是結縷草。草坪常常配置在住宅前后,可供居民休憩和娛樂觀賞。
2 植物配置在居民小區建設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2.1 植物不同于一般建筑材料的特性
2.1.1 適用性。在選擇植物的同時,應當充分考慮到我國北方地區的自然條件,目前,北方的氣候較寒冷,雨水不足,在選擇植物時,要充分考慮到這一事實,當選擇一些根深的抗旱性植物,首選木本植物和本地植物,這樣的植物成活率高,且節約成本。
2.1.2 美觀性。景觀設計的本質就是為了創造美,給居民以美的視覺,美的環境,美的享受。但是要在居住小區有限的空間里營造出美的環境是一個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對于配置園林景觀來說,不論它的價目、種類、規格等,都是為配置的美觀服務的。在園林植物的配置中應當充分考慮到布局的合理性、整體的協調性、建造的經濟性等諸多限制因素。特別是平面和立體的構圖色彩和季相的變化,還有水體、建筑、園路等都是必須考慮的因素。在不同植物配置之間的過渡、植物配置之間的合理性上也要頗下工夫。其中利用不同顏色的花卉組合各種奪目靚麗的圖案花壇、花鏡更是一個不得不遵循的美的原則。
2.1.3 多樣性。充分考慮到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具體要求,園林景觀的建造不僅僅局限于美,它更應該考慮到植物配置的生態環境,這就要求所選擇的植物必須形成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群落,這樣才能真正意義上達到園林景致配置的現實性的意義。所以說,在植物的選擇上要注意到他們之間的協調一致性和多樣性。最終造就一個引人入勝的園林景觀。
2.2 居住小區綠化項目的綜合性和經濟性
綜合性是指小區住宅的景觀配置不能單單考慮美化環境,更應該綜合考慮到它對于人的需求,這些需求具體來說包括植物的吸塵性,造氧性,防噪音性等。還要最大限度發揮它的美學價值,給居民以好的心情。
經濟性指的是在建造園林景觀時的經濟支出,這個直接關系到開發商的切身利益,政府在綠化程度上用政策法規調控,目前的園林景致配置才剛剛滿足要求。在以后的生態環境和住宅小區中所存在的矛盾還需要政府和企業做進一步的協調,為城市居民的優雅閑居爭取到更多的益處。
城市公園是一個給城市的居民提供休息娛樂的一個重要的場所,在城市的發展中,其也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對北方城市公園進行景觀設計的時候,一定要針對北方城市自身的特色去統籌設計思想,使得北方鮮明的季節特性得以充分的體現。
1 季節性景觀設計的原則
1.1 遵從自然因素的地域性
景觀的設計在整個城市的建設中在起到裝飾的作用,同時也是當地文化的一種非常重要的體現,北方的很多城市在溫度和濕度上呈現出了非常大的差異,所以也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北方城市公園的戶外活動空間有著非常明顯的季節性,同時我國的很多北方城市在冬季的時候通常是以冰雪景觀為主,在很多北方地區在活動上還有很強的自發性,,這也體現出了非常盛大的冰雪文化。
1.2 組織空間功能的靈活性
北方很多公園景觀都給人一種非常豐富的視覺感受,所以在不同的季節也要設計不同的景觀,這樣才能在多個季節保證其正常的使用、如果出現了非常惡劣的天氣會使得景觀在使用的過程中不能得到充分的使用,所以北方城市公園在設計的國產劇E中要把各個景觀之間的特點相互融合,這樣才能更好的保證景觀視覺效果的豐富性,給人們的戶外活動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1.3 考慮造景的協同性
在北方的城市公園景觀設計中,各個構成要素之間都應該有一定的關系,場地的特性和基本特征,在協同的過程中并不是簡單的融合,同時還要將各種因素進行適當的組合和調整,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體現出景觀的整體性。北方城市公園在建設的過程中一定要做到各個景觀要素的協同,在精神上也要更好的做到協同,這樣也使得城市空間有了更加豐富的實際意義。
2 北方城市公園季節性景觀設計的策略
2.1 優化北方城市公園景觀的格局
在設計的過程中要更加積極的去利用當地的氣候資源,氣候的變化是非常劇烈的,天氣對人的影響是非常顯著的,在不同的地區,會有不同的資源和表現,在夏季,陽光和水分相對比較充足的季節,人們的心情也是比較喜悅的,所以也會有更多的人進行戶外活動,冬季的時候,很多北方城市的人們都會看冰雕和滑雪等,所以對北方城市而言,樹木和陽光的種植更加的能夠凸顯出其實際意義。城市公園在運行的過程中,很多功能都是人工方式創造出來的,自然季節的更替使得公園內的設施必須要具有非常好的適應能力,所以采用人工景觀可以有效的提高整個景觀的適應性。
2.2 組織北方城市公園景觀功能布局
北方城市景觀資源和活動的相關內容都會和季節的變化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北方地區的城市在不同的季節就會存在著和季節相對應的資源。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說,其就是一種對資源的挖掘和利用。
在北方城市當中,冬季就會出現非常多的獨特資源,利用這些資源完全可以建設餐廳、旅館、或者是其他功能性的場所,每一個功能性的場所都能讓園林景觀更有自己的特色,甚至成為人們記憶中園林景觀的經典。
在設計的過程中也可以發起主體活動,這樣就可以更好的對景觀的形式和景觀的活動產生一些更加積極的作用,在設計中,應該將景觀和人以及情境充分的融合在一起,這種方式不僅體現了一個城市最為主要的特點,同時也更好的滿足人們進行室外活動的需要。
2.3 塑造北方城市公園景觀形態
在對公園進行規劃設計時,盡量建立在完整的生態系統和景觀的基礎上,合理開發和利用場地。盡量不要破壞原生態系統,同時要采取措施恢復己經被破壞的生態系統。特別注意保護優美的自然天際線和景觀節點之間的視覺廊道。
分散布置的水域形態在現有北方景觀的理論研究中,對于水體大都提及在北方城市適宜小而精致的水體。然而,在北方城市由于自然形成或是人工引水形成了一些大面積的水景,對于這樣的水面可以通過岸線限定和形式設定的手法,在不改變水體規模的同時減少水體占地面積。景觀中分散布置的水域形態不僅可以將水面分割成大小不等的面積,曲折環繞式的岸邊和植物種植更是起到了冬季氣候防護的作用。例如新疆克拉瑪依市中心風鈴水岸的景觀設計設置了豐富多變的水域形態,通過水體邊界的設定環繞形成了大小不一的水域面積,在夏季的水谷、花島、氣霧濕地、陽光沙洲和胡楊島林等空間中滿足多樣的水景活動。在冬季利用較大面積的水體設置為滑冰場,其他小型水體設置適宜場地需求的冬季景觀。
水體存在于自然界中具有極強的可塑性。其形態有賴于與水體相結合的景觀要素,因此通過水體與其他要素的結合也可以創造出豐富的冬夏景觀形式。例如在池壁的設計上可以考慮階梯式處理,上升的臺階可以在春季、夏季和秋季形成階梯式的跌水景觀,而在冬季臺階可以作為體息座椅,也可以作為景觀中的雕塑景觀。下沉的臺階在夏季呈現出水池的概念,在冬季可以人工澆筑成冰場,在冬季成為獨特的活動區域。水體與雕塑、植物、山石和鋪地的結合也是常見手法,這種設計增加了水體景觀的靈活性和生命力,展現水體的流動美和意境美。在冬季無水的狀態下,雕塑成為景觀中的標志物,植物展現自身的姿態美,而山石在冬季則營造出枯山水的意向設計,鋪裝則是戶外活動的廣場。
北方城市公園景觀的時序變化主要體現在季節性和自然演替等。時序美是指隨著季節的更替形成的差異性景觀,是景觀時間序列的綜合反應。以植物景觀為例,在城市公園中植物從發芽到凋謝的自然過程,夏季枝葉茂盛形成的閉合空間,冬季樹葉凋謝形成的半圍合的空間等,這些具有直觀的感受和觀賞價值,人們通過植物變化可以感受到季節的時間變化和環境的空間變遷。
景觀形態的規劃還應包含景觀意蘊的領悟,人們對北方景觀季相美的體驗是在主體的參與和環境依存中取得的。因此在北方城市公園景觀系統中強化參與性,一方面要將簡單的觀賞活動變為觀賞體驗活動;另一方面,要利用可激發多種感覺的造景要素,創造有利于觸發參與和體驗、感悟的空間和界面。
結束語
北方城市的園林景觀在設計的過程中和南方的很多園林景觀都有著非常大的區別,因為北方的環境和氣候和南方地區有著非常大的差別,在實際的設計工作中,設計者一定要把握好當地的氣候特點,同時也要將以人為本的理念融入其中,在給城市增添了一抹亮色的同時,也使得人們可以在城市公園中獲得更好的享受,真正的發揮城市公園的實際作用,為人們的生活創造更多的樂趣。
中圖分類號:TU98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0)09-0053-02
1 引言
園林景觀的狀態是隨著四季的變化,呈現出春、夏、秋、冬不同的季相景觀的,春季的桃紅柳綠、百花盛開;夏季的綠樹成蔭、群芳爭艷;秋季的層林盡染,嘉實累累[1]。相比之下,冬季的園林景觀就顯得單調、遜色很多。然而,園林景觀是給人們帶來美的享受和文化陶冶的室外藝術,不論是在哪個季節,都不應該消弱它所發揮的景觀作用,尤其是在北方寒冷的冬季,所以,挖掘園林景觀的冬季造景潛能,具有一定的發展前景。
2 冬季園林景觀造景元素
2.1 植物
2.1.1 常綠植物
冬季園林景觀表現力的減弱,在很大程度上,是落葉植物的枯落、花卉的凋謝所引起的,所以適當增加常綠植物的數量,對于保證冬季園林景觀的觀賞性有很大的幫助。北方地區常用的常綠植物,喬木有油松、樟子松、華山松、雪松、白、青、紅皮云杉、龍柏、沙松冷杉、白皮松等;灌木有紫葉小檗、側柏、鋪地柏、沙地柏等。所以為了保證冬季景觀的觀賞效果,可以適當地增加以上這些常綠植物的應用[2]。
2.1.2 植物的冬態
由于葉子的凋落,落葉植物冬季景觀的表現力雖然被減弱了,但是這些植物的景觀效果同樣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體現。
(1)色彩,植物的色彩除了可以從植物的葉子展現出來,在冬季的時候,植物的枝干,同樣也可以展現出不同的色彩,從而表現出不同的景觀效果。如紅瑞木,枝條莖干入冬后成鮮紅色,為著名的冬季觀莖樹種,下雪后,在白色的映襯下,枝條顏色更加鮮艷奪目,為北方的冬季增加了新的情趣[3];白樺的樹皮雪白紙質,細膩光滑;梧桐的樹皮綠色光滑,斑駁剝落;金枝垂柳小枝黃色;山皂角樹干布滿枝刺等,這些樹木的枝干在冬季都具有很好的觀賞情趣。
(2)形態。植物冬季景觀的表現力最重要的就是它的形態,人們在欣賞植物時,樹形是留給人們的第一感覺和整體印象。很多植物天生就具有優美的姿態,這種美在冬季會表現得更為突出。高聳挺拔的雪松,其優美的樹形符合現代人的審美觀,而當冬季皎潔的雪片紛織于翠綠色的枝葉上時,形成了高大的銀色金字塔,更為引人入勝(圖1)。華山松側枝輕盈有序,在白雪皚皚的冬季,更襯托出莊重嚴肅之美(圖2)。落葉植物的枝條在冬季更是得到了充分的展現,金枝垂柳,下垂的黃色枝條輕盈飄逸,很有吸引力;銀杏的樹干筆直,秩序分明,體現出一種有序的美(圖3);龍爪槐曲折的枝條,猶如游龍再現,具有虬龍多姿之態[4],所以冬季利用這些樹形奇特的植物能夠營造另一番耐人尋味的景象。
2.2 園林建筑
園林建筑本身不會像植物那樣隨季節的變化呈現出不同的景觀形態,但是建筑存在的樣式會直接影響到冬季園林植物景觀的表達,不同樣式的建筑與植物的搭配組合也會形成不同的冬季景觀。如在白色景墻前種植一棵京桃,其優美的樹姿在陽光的照耀下,與在白墻上形成的樹影形成鮮明的虛實對比,構成一幅美麗的立體畫卷[5]。建筑的色彩對組合景觀的影響也很大,色彩鮮艷的亭子在冬季里可以更好地點綴色彩比較單調的冬季植物。色彩艷麗的花架也可以為整幅園林畫卷增加絢麗的色彩,避免冬季整體景觀色彩上的枯燥。
2.3 假山
如果想把假山的冬季景觀展現得淋漓盡致,必須要在選材上下足功夫,這樣才能凸顯出假山冬季景觀中獨有的魅力。例如宣石非刷凈不見其質,所以越舊越白,揚州個園的冬山中就大量采用宣石來營造冬季雪覆假山的景觀[6]。太湖石以“瘦”、“透”、“漏”、“皺”聞名遐邇,然而其身上的這些溝、縫、洞,在白雪的覆蓋下更顯得耐人尋味,增加了這些山石的神秘感。
2.4 水景
2.4.1 水池
水池失去了水在景觀的表現力上被消弱了很多,但依然會存在于冬季景觀中,這就需要利用水池的形態和整體造型來彌補冬季景觀中水池的缺陷,主要可以從以下3個方面入手。
(1)利用水池的形狀。形狀富于變化的水池在冬季景觀中更容易體現出它的觀賞價值,如邊緣曲折的水池與園路的結合更富有動感和韻律。
(2)水池外飾面的色彩。飾面貼磚的顏色,色彩明快接近水色的藍色,更能彌補冬季沒有水的水池的缺陷,在視覺上讓人們找到水的感覺。
(3)水池與其他造景元素的組合。水池可以和山石、雕塑、小品等其他造景元素組合,這種組合的整體景觀在冬季更能凸顯出它的魅力,例如假山和水池組合的跌水景觀,在冬季沒有水的情況下,人們可以更近距離的和假山親近,玩味;水池和雕塑的組合景觀,在夏季雕塑可能是水的陪襯,被水的光芒所覆蓋,但是到了冬季雕塑獨有的藝術氣息會在水池的點綴下得到更充分的展現。
2.4.2 噴泉
沒有水的噴泉,在冬季似乎就失去了生命,但可以通過選擇噴泉的形式,最大限度地利用噴泉所占用的空間,把噴泉的冬季損失降到最低。旱噴廣場就是非常好的形式,夏季可以提供清涼、壯觀的噴泉景象;冬季沒有水的情況下,可以充分地利用廣場進行運動、鍛煉,用熱鬧的景象創造獨特的冬季景觀。
2.5 燈光
五彩繽紛的夏季,人們感覺不到色彩的枯燥,燈光的絢麗光亮似乎帶來的是更多的燥熱,而到了冬季,缺乏色彩的景觀,可以借助燈光獨有的魅力,為冬季的景觀增添一抹絢麗,如草坪上綠色的地燈,在燈光的渲染下,會讓人們聯想到春天的綠意;加樘窗式的景墻,中間安裝照明燈形成具有色彩的燈窗,增加園林建筑生動鮮活的氣息[7]。借助燈光會讓沒有生氣的冬季景觀變得更加鮮活明亮。
3 結語
通過對北方冬季園林景觀造景元素的分析發現,不論是哪一種造景元素,都具有它冬季景觀表現的獨特魅力,這些魅力在于我們去發掘、去體會,并給予它們發揮的空間和條件,而且冬季景觀作為北方園林景觀的必經狀態,必將得到越來越多的設計師的重視,也是日后設計方案的趨勢和重點。
參考文獻:
[1] 陳有民.園林樹木學[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0.
[2] 楊憲忠.開發園林樹木的冬態美[J].中國園林,1993,9(4):601~604.
[3] 富英俊.獨特的北方園林樹木的冬態美[J].中國園林,2003(1):20~21.
[4] 楊德威.寒地城市居住區冬季植物景觀探討[J].內蒙古林業調查設計,2005,28(1):49~51.
[5] 惠光靜,王 丹,劉 孟,等.青島市冬季園林植物景觀調查分析[J].福建林業科技,2008,(35)3:256~258.
植物是構成園林景觀的重要要素之一,同時也是應用范圍最廣、最不能缺少的材料。以前綠化環境的植物材料品種單一,綠化景觀比較單調。目前,人們對彩色植物的需求在不斷增長,尤其在我國氣候過于寒冷的北方,用作綠化景觀的設計材料更少,所以要大力地推廣彩色樹種的應用。
1 彩葉樹種的定義以及種類
彩葉植物是指在生長季或者是非生長季全部葉片或部分葉片呈現出非綠色的植物。一般情況下可以分成三大類:常色葉植物、春色葉植物、秋色葉植物。所謂的常色葉植物是指在整個生長期葉片都有色彩的植物。比較常見的主要有:紫葉小檗、紫葉李、金葉接骨以及金葉女貞等。春色葉植物、秋色葉植物的葉片只在生長期的某個階段內呈現出非綠色。主要的春色葉植物有:臭椿、紅葉石楠、黃花柳和衛矛。主要的秋色葉植物有:火炬樹、銀杏、槭樹、元寶楓以及鵝掌楸等。北方的園林規劃中應該多選取春色葉樹木跟秋色葉樹木。
2 彩葉樹種的造景設計和要求
園林觀賞中最重要的要素就是植物的葉色、花色、果色。彩葉樹木可以用它豐富的色彩、較長的觀賞期、明顯的季節性變化和其它組成園林的要素相結合,創造出讓人賞心悅目的園林景觀。
2.1 彩葉樹種的造景設計
同種彩葉樹種進行造景設計,可以充分地表現出群體美或個體美。如在大型公園和相對比較大的風景區,可以大面積地栽種同一種樹,形成疏林景觀,表現群體美;在公園道路的兩側也可以用這種方式造景,創造出一個林蔭路景觀。個體美可以以單株的形式種在小院內、草地上、山坡上、水流邊等局部空間里,讓它成為一棵園景樹。
不同種類的彩葉樹在搭配上要體現出豐富的色彩美、有層次的立體美。想要體現出色彩美,就應該將不同種類的彩葉樹合理地搭配在一起,這樣不僅可以凸顯出色彩美,還能夠表現出各個季節的絢麗多姿。如果想要表現出層次美,可以充分地利用彩葉樹中的喬木或者是小喬木,與草本花卉、觀花灌木合理配植,就能創造出多層次的優美景觀,而且還能延長觀賞期。
2.2 彩葉樹種景觀設計的要求
一要充分考慮樹木所具有的生物特征。例如,金葉黃楊必須在光照足夠充分的條件下才能呈現出自己的色彩美,光照一不充足,它的葉片就會變成綠色,不再具有彩葉效果,最終影響整個景觀設計的效果。二要將色彩不一樣的彩葉樹跟背景植物進行合理地搭配,這樣才能保證設計效果具有最高的觀賞價值。例如,可以將紫葉小檗和金葉女貞相搭配,這屬于彩葉樹木互為背景的設計模式;還可以在大草坪里面種植鵝掌楸,用綠色做背景,可以襯托出北方秋季的動人之處。
2.3 彩葉樹木的配植
彩葉樹木的主要配置方式有規則式配植和自然式配植。規則式配植主要是指按照設計好的幾何圖形進行栽植,每棵樹之間都有規定的距離。這種配植方式能夠體現出一種整齊、莊嚴的美。規則式園林以及需要體現莊重氣氛的場合,可以選取這種配植形式。主要包括:中心種植、對植、列植和環植。自然式栽植沒有固定的排列方式,也沒有特定的株距,變化形式很多,自然靈活。自然式園林、庭院的綠化以及風景林可以選取這種栽植模式。主要包括林植、孤植還有群植和叢植。
3 彩葉樹種的應用和選擇
3.1 行道樹
通常情況下選用高接金葉榆、紫葉稠李、白蠟、觀賞海棠以及臭椿樹等。
3.2 園林路兩側的樹種
通常情況下可以選用槭樹、紅楓以及紅葉李等。
3.3 孤植樹
主要有紫葉小檗、樺樹、臭椿、白蠟、黃檗、中接金葉榆球等。
3.4 對植樹
主要有金葉水臘等。
3.5 群植樹和林植樹
主要包括元寶楓、火炬樹、臭椿、黃連木等。
4 結語
彩葉樹種跟草本花卉相比,具有栽培簡單、方便管理以及觀賞時間長的特點。同時,可以形成面積很大的群體景觀和不同變化的季節性效果,符合北方園林綠化和美化的需求。應該廣泛地加以應用,以滿足城市園林建設的發展需要。(收稿:2013-04-24)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