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2-14 09:50:03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數控編程零基礎教學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1.1進行分層遞進式的學習
學生的職業是從零基礎開始,為了解決學生的基礎感性認識到高端技能的飛躍,必須是從機械設計加工基礎內容,到模具設計與制造一般能力,到模具設計與制造的單向能力(根據各個學生能力和實習崗位,進行崗前能力實訓),根據難易程度的分層次的進行學習,所以必須要進行分層遞進。
1.2必須以工學結合進行
職業院校的學生學習的是崗位職業能力,最接近實際職業崗位群的學習方法就是以職業的系統化工作過程與學習職業能力的實踐相結合教學模式進行學習,必須是從實踐和理論學習的拷貝過程、自主學習過程、創新學習過程的總和,加強以理論實踐一體化的教學,形成職業院校以職業生活為主的教學方法,必須是以工作過程系統化學習方法,這種方法加強了職業人才的實踐能力的鍛煉,提高了學生專業技能,縮短了人才的職業基礎培養的周期,是一個必然的學習與實踐過程的試驗階段。
1.3能力提升,231三段式
在模具專業學習單項職業能力培養中,主要以能力和在從零基礎開始、從基本素質開始、從實踐興趣開始,組織和運行教學,以做任務和項目方式進行工作過程系統化的培養。根據工作過程系統化的教學理念和職業行動領域的需要,篩選任務,并從簡單到復雜的序列化教學任務。能力分層次的逐步提升,從目前職業教育期限來看,基本上是以2學期寬泛的機械基礎和基本職業素質課程學習,3學期模具專業學習的單項職業能力的培養,1學期頂崗綜合職業能力和崗位職業能力實踐,這樣一個科學的職業學習過程。
2課程體系的組建
2.1職業能力定位、分析與行動領域歸納
通過中國模具工業協會統計和企業走訪與調研,結合對工作崗位、工作環境、職業管理標準、工作能力與素質要求等方面的綜合分析,確定了專業學生適應的職業崗位。模具設計與制造企業崗位為產品造型技術人員、模具設計師、產品成形工藝性分析技術人員、數控工藝員、模具CAM編程員、加工機床操作者,具有精通模具CAD/CAE/CAM一體化能力和先進制造技術能力的高端技能人才。使用模具生產的企業崗位為成型設備操作員、成型設備調試技術員。職業崗位按其性質分為工程崗位和制造崗位,通過對職業崗位的羅列,開展專業研討的方式分析其崗位的典型工作任務,歸納其行動領域,得到如表1所示的結論。
2.2課程體系
通過結合行動領域分析與職業能力分析,并根據時代的高速、高精、超硬新要求,調整其課程內容,增加模具企業交付的模具產品同時要交付設計、工藝、分析的數字化過程,甚至是在報價中都體現了這種數字化的內容,特別是模具產品在整個制造生命周期中是個共同探討修改的過程,教學要體現這個過程;加強成形工藝的教學比重、增加模具調試的技能培養;傳統材料變形與新材料變形的教學要有相當的分量;在傳統金屬切削加工、電加工的教學基礎上增加高速高精密銑床切削加工、逆向工程與原型制造等課程。對知識的結構進行序化,轉換為學習領域,做出主要課程體系框圖。其課程分為公共平臺課、專業平臺課、專業能力拓展課程三部分。公共平臺主要是培養學生通用職業素質的課程,另外還有50余門公共選修課,在其中選出4門以上,突出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專業平臺課程是以專業基礎課、專業核心課程和專業綜合能力實訓,其專業平臺課程主要是機械制圖、機械制造基礎、機械設計基礎、電工與電子技術、互換性與技術測量、液壓與氣動、模具外語和產品造型技術等課程。其核心課程形成“兩設、兩加、一藝、一輔”的格局,其中兩設為塑料成型工藝與模具設計和沖壓模具設計,兩加為模具特種加工和模具數控加工技術,一藝為模具制造技術,一輔為模具CAD/CAE/CAM。其拓展課程為高速加工工藝和程序編制,逆向工程與快速成型,數控機床電器控制,市場營銷,模具價格估算等課程組成。在專業課程體系中主要是由專業基礎、職業能力課程、職業拓展課程組成。通過對其行動領域歸納,按其工程特性與制造要求確定其教學目標為培養“懂理論、知工藝、精操作、會設計”高端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