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01 18:58:30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餐桌安全總結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農產品質量安全,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關系到經濟社會協調發展,關系到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深受政府及社會各界高度關注。1992年,我國政府作出了發展高產優質高效農業的決定,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開始得到重視。從20世紀90年代末起,隨著我國農業發展進入新階段,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力度逐步加大。1999年開始加強對飼料、化肥、農藥等農業投入品的監管。進入新世紀,農業部門以實施“無公害食品行動計劃”為主線,以推動農業標準化生產為基礎,強化農產品產前、產中、產后全程監管,全面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2006年個別地區發生紅心鴨蛋和多寶魚事件后,國務院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問題提出了進一步要求,農業部等部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強監管。通過各地、各部門密切配合,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
我國已經初步建立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農村改革開放要求的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一是《農產品質量安全法》于2006年11月1日正式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進入依法管理的新階段。二是農業標準化生產能力顯著增強,已建設了一批省級農產品標準化生產示范區,促進了全社會標準化意識的提高。三是強化產地和市場監測,對影響農產品質量安全較為突出的農獸藥殘留、瘦肉精、氯霉素和孔雀石綠等進行例行監測,農業部定期向社會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結果。四是品牌農業加快發展,截至2006年底,全國累計認證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和有機農產品3.8萬多個,實物產量超過2億噸。五是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框架基本形成,已建設國家級(部級)質檢中心323個,省地縣級農產品檢測機構1780個。
“十五”期間,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呈穩定提升態勢,蔬菜農藥殘留超標率和畜產品中“瘦肉精”檢出率大幅度下降,農獸藥殘留超標導致的食用農產品急性中毒事件明顯減少,食用農產品的質量安全總體狀況得到根本改觀,居民食用農產品的消費安全基本得到保障。根據農業部2006年11月份組織的第五次例行監測結果,37個城市蔬菜農藥殘留監測平均合格率為94.3%;22個城市畜產品中瘦肉精污染監測平均合格率為98.0%,磺胺類藥物殘留監測合格率為98.8%;8個城市水產品氯霉素監測平均合格率為99.2%,孔雀石綠監測平均合格率為94.4%; 2006年與2001年相比,京津滬深四城市蔬菜中農藥殘留監測合格率提高了近30個百分點,畜產品中瘦肉精污染監測合格率提高了近32個百分點。
二
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總體上是安全、放心的。但是,與城鄉居民日益提高的消費要求相比,與技術性貿易壁壘日益加劇的國際貿易形勢相比,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還存在一定差距。瘦肉精、紅心鴨蛋、多寶魚等事件的發生,值得我們認真地總結和思考。
瘦肉精是鹽酸克倫特羅的俗稱,屬于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不僅影響動物的正常生長,而且人食用含有瘦肉精的畜產品后,對健康有負面影響,嚴重的可引發中毒,是國家明令禁止在飼料中添加的藥品。近年來,各地由于在飼料和飼養過程中違法使用瘦肉精已引發若干起居民中毒事件。瘦肉精對動物具有促進增長、大幅度提高瘦肉率、改善生產性能等作用,含瘦肉精的豬肉顏色鮮嫩,肥膘減少,一些唯利是圖的不法商販將其作為“秘密武器”在養豬業發達地區兜售,給養豬業的安全生產和人民健康造成嚴重威脅。非法制售、使用瘦肉精等違禁藥品問題已經引起我國政府的高度重視,并采取針對性措施開展專項整治。
去年,河北發生了紅心鴨蛋事件。鴨蛋經銷商以高價回收紅心鴨蛋為誘餌,向養殖戶銷售化工染料蘇丹紅,河北省平山、井陘兩縣的部分養殖戶飼喂蛋鴨時使用了從鴨蛋經銷商處獲得的蘇丹紅。事件發生后,農業部在全國范圍內組織蛋禽飼料和蛋禽養殖場蘇丹紅專項檢查。在抽查的2430個飼料生產企業中,產品未檢出蘇丹紅;在檢查的5598個蛋禽養殖場(戶)中,有8個檢出蘇丹紅,其中河北7個,浙江1個。河北、浙江畜牧行政主管部門共銷毀含有蘇丹紅的蛋鴨10400只、鴨蛋2025公斤,并封存飼料800公斤進行檢測,有關部門正追查向養殖戶非法銷售蘇丹紅的經銷商。
多寶魚事件發生后,農業部會同有關部門立即開展專項督查。有關地方政府高度重視,立即開展重點檢查和拉網檢查,對重點多寶魚養殖場、育苗場抽樣檢測。氯霉素、硝基呋喃類藥物是人用藥品,早已列入《食品動物禁用的獸藥及化合物清單》,孔雀石綠也是禁用獸藥,一些不法分子卻通過非法管道銷售給養殖戶使用。多寶魚藥殘事件已給整個多寶魚產業造成非常嚴重的影響,許多養殖企業、漁農貸款投資,辛苦養大的多寶魚不能出售,生產生活面臨很大困難。對于事件中暴露出的一些問題,如養殖增長方式亟待轉變,水產養殖業組織化程度低,藥品和飼料市場管理還存在薄弱環節等,農業部門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加大對漁業養殖的指導力度,統一檢測方法標準,規范市場準入程序,確保合格的多寶魚流通上市。
從這些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來看,除了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起步晚、基礎支持薄弱、檢測手段滯后、監管制度機制不健全、相關責任不落實等原因外,還存在一些深層問題:一是小規模生產經營方式與消費者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高要求不相適應。我國農業分散、小規模經營現狀短時期還難以完全改變,要實現按標準化生產保證農產品質量安全還有一個過程。二是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與社會期望值不相適應。社會輿論已經把政府能否管好農產品質量安全、防止質量安全事件發生作為衡量責任政府的一個剛性標準。目前各地對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的認識水平還不平衡,工作條件和手段還不到位,與社會要求還有差距。三是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與日益擴大的農業對外貿易不相適應。出口農產品因為質量安全標準問題屢屢遭遇貿易技術壁壘甚至被封殺,影響了農民利益,不利于我國農業對外貿易的發展。
可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是一個長期課題,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又面臨著嚴峻挑戰。我們既不能因為發生了一些質量安全事件,就全盤否定農產品質量;也不能因為通過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就掉以輕心。我們一定要從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戰略高度,增強做好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三
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也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我認為,應嚴格貫徹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法,重點建立三項制度,著力采取三項措施,實現從“農田到餐桌”的全程質量控制,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三項制度:一是農產品產地準出制度。生產環節是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重點和難點。要強化生產源頭管理,開展農產品產地環境安全評價和監控,根據農產品品種特性和生產區域大氣、土壤、水體中有毒有害物質狀況等因素,實行產地編碼制度。強化農業投入品使用監管,整頓規范農資市場秩序,保證安全放心農資的供應;規范農業投入品生產、經營,推廣使用低毒高效農藥、獸藥和無污染添加劑,依法嚴厲查處違法使用國家明令禁止的農藥、獸藥和其他有害化學物質的行為。強化生產全過程控制,按照無公害農產品生產的要求,合理使用化肥、農藥、獸藥,確保產品安全。在此基礎上,加快推行產地準出制度,種養企業和農戶要建立和交驗生產記錄、用肥用藥記錄,建立農產品質量自檢制度,同時加強產品檢測,禁止質量安全不合格的農產品上市。積極發展安全優質農產品,加強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地理標志農產品的認證和監督。
二是農產品市場準入制度。市場準入是保證上市農產品安全、健康消費的重要關口。推行農產品標識制度,鼓勵規范使用原產地標識、地理標志、基地標牌、認證產品標志等法定標志,并加強農產品包裝和標識管理。農產品批發市場、大型農貿市場、超市等經營企業要建立健全進貨檢查驗收制度、質量安全檢驗檢測和報告制度,嚴格查驗有關產品質量安全證書,決不讓不合格產品進入市場。鼓勵農產品生產基地、農民專業合作組織與農產品銷售市場直接對接或簽訂產銷合同。強化農產品營銷促銷服務,采取舉辦交易會、農業網上展廳、專銷區建設等多種形式,疏通優質農產品供給與銷售信道,擴大優質安全品牌農產品銷售市場。
三是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制度。建立質量安全追溯體系,是強化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質量安全職責、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的有效途徑。要按照從生產地到銷售地每一個環節可相互追查的原則,建立農產品生產、經營記錄檔案登記制度,記錄生產者以及基地環境、農業投入品的使用、田間管理、加工、包裝等信息。健全農產品編碼標準,確保全程質量控制信息的傳遞和可追溯。建立認證產品及產地環境、投入品使用等數據庫,創建農產品生產檔案、產品標識卷標信息等質量安全信息錄入與查詢系統,形成互聯互通、產銷一體化的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信息平臺。加強信用制度建設,建立產地農戶、生產企業、流通企業的質量安全信用警示系統,適時公布有關生產者、流通者的誠信狀況,并實行失信懲罰機制。
三項措施:一是推進農業標準化。農業標準化是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的基礎和主攻方向。應加強農業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制定工作,建設一批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范縣(農場)、無公害農產品生產示范基地、綠色食品原料生產基地、有機農業示范基地、出口農產品示范基地以及無規定動植物疫病區,促進農業增長方式轉變,帶動農戶、農民專業合作組織、企業實行標準化生產,建設質量安全控制和質量安全追溯系統,開展品牌培育和宣傳、培訓等工作,促進農產品安全生產、科學生產。
Abstract: Water safe and goo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the diameter of the reservoir and the surrounding gong foundation of exploitation and value. Face gong diameter reservoir fragil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the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of the severe situation, departments should enhance the sense of historical responsibility at all levels, establish a long-term struggle of ideas. Reservoir and the surrounding gong diameter for exploitation should be to protect the gong diameter safety of drinking water reservoir and lake residents, focusing on accelerating the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of water pollution in the reservoir diameter gong, gong diameter reservoir to reduce the environmental load has to repair, protect gong diameter reservoi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Based on high standards development, protection use, vigorously develop the tourism industry, to avoid extensive development, overexploitation and disorderly development, sustainable use of resources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words: gong diameter reservoir water source protection zone protection policy
中圖分類號:TV697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開發利用要與水污染治理和生態保護修復相結合
開發利用的首要任務是確保三洲田水庫及沿湖居民飲水安全。各級各部門要充分認識三洲田水庫水污染綜合治理的緊迫性,以對人民群眾身心健康負責的高度責任感,加大三洲田水庫水污染治理力度,提高治理的科學化程度,確保三洲田水庫水資源安全,保障三洲田水庫及沿湖居民的飲水安全。
以發展旅游產業促進三洲田水庫及周邊產業結構調整和生產方式轉變。以旅游產業發展帶動生態農業、有機農業、觀光農業和環保節能產業的蓬勃發展,全面推進三洲田水庫周邊生態新農村建設和生態鄉鎮建設。對三洲田水庫及周邊低洼農田普遍實行退耕還湖,恢復重建濕地資源,發展沿湖及流域濕地水生作物和耐水林木帶,促進三洲田水庫及周邊生態保護與修復,營造良好的旅游景觀環境,豐富旅游資源。
高標準開發、保護性利用自然生態資源。對三洲田水庫及周邊水面、土地、林木等自然資源實行資產化管理,高標準有償開發。建立自然資源核算制度、規劃制度、補償制度。
2.開發利用要與規劃完整性及規劃銜接落實相結合
高標準做好三洲田水庫綜合治理和開發利用的長遠及近期規劃,并以地方立法的形式確保規劃的實施。三洲田水庫及周邊土地利用規劃、生態農業建設規劃、環湖鄉鎮發展詳規與三洲田水庫及周邊旅游發展規劃等應相互銜接。
3.開發利用要與整合體制內資源和動員社會力量相結合
進一步理順管理體制。明確和完善三洲田水庫管理局的管理權限和職能,細化工作職責。
在環三洲田水庫生態農業建設中,建立城市社區(或單位)與鄉村結對共建關系。讓城市社區居民親身參與、監督、體驗綠色有機農產品的生產與收獲過程,滿足合肥及周邊市民對綠色有機農產品日益增長的購買欲望和消費需求,實現綠色有機農產品從田園直接到餐桌的定產定銷,帶動鄉村觀光休閑和生態體驗旅游的發展,促進農民增收致富,保障城市居民食品安全,實現城鄉和諧發展。
定期向公眾三洲田水庫的各項信息。通過三洲田水庫信息的共享,讓公眾了解三洲田水庫、愛護三洲田水庫,在日常生產生活中考慮人與湖泊的關系,自覺參與三洲田水庫水資源保護管理與合理利用,積極使用農業用水循環利用設施、中水利用設施、家庭及單位節水設施,少用化學洗滌劑等,實現全民節水減污、減排。
招才引智。充分利用合肥的科教資源優勢對三洲田水庫及周邊魚類資源、水生植物以及特色旅游商品等開展研究,進行綜合開發利用。
4.開發利用要與突出旅游產業重要地位、提高旅游產業化水平相結合
將三洲田水庫及周邊旅游產業作為合肥市發展的支柱型產業。當前,要盡快解決基層反映強烈的旅游開發用地問題,出臺發展旅游支柱產業的扶持政策,加大旅游產業發展的資金投入,完善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整合旅游資源,優化旅游布局,打造旅游系列品牌。提供旅游產業金融服務,扶持旅游企業做大做強和上市融資,提升三洲田水庫及周邊地區旅游產業化水平。
圍繞湖光山色、溫泉古鎮開發觀光旅游和休閑度假旅游。盡快規劃實施三洲田水庫水上游、環三洲田水庫觀光游。利用環湖旅游資源,提升人居環境品質,營造生態旅游、環保生產、綠色生活的氛圍,帶動現代服務業的發展。
5.完善紅黃藍分區管理模式
紅黃藍管理是水利部水資源司針對取水許可提出的構想,是在總結以往水資源管理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在深圳全市范圍內按一定的規則進行分區,根據各分區的水資源條件、開發利用狀況以及相關的生態和環境狀況,分析已審批的取水許可總量與水資源可利用量之間的關系,對各區域用紅、黃、藍三種顏色劃分,分別采用不同的政策和措施,為取水許可工作建立信息公開、許可透明、公眾參與的監督和管理體系。結合水資源司紅黃藍管理構想,深圳市根據行政區劃、水功能區劃和水量分配方案,結合水資源動態管理系統研究,完成了《深圳市水資源紅黃藍分區規劃》,對紅黃藍管理進行合理地運用。一是開展取水許可紅黃藍管理。嚴格執行廣東省行業用水定額標準及《深圳市藍線規劃》,明確總量控制、定額管理的原則。在地表水方面,將已超出水權配額的石獅市劃為紅區,要求其超出配額的水量必須通過水權轉讓獲得;在地下水管理方面,在已編制的惠安、晉江、南安地下水資源調查評價報告的基礎上,結合沿海地區地下水資源勘探與評估工作成果,劃定地下水禁采區(紅區)、限采區(黃區)、可采區(藍區),實施取水許可紅黃藍管理,有效管理和控制地下水開采。二是逐步開展入河排污口紅黃藍管理。加強與環保部門溝通合作,結合功能區管理,推進入河排污口紅黃藍管理,加大入河排污口的監管力度,進一步核定水功能區納污能力,向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各功能區的排污總量限制意見。
6.以建設節水型社會為契機,全面節約水資源
在水資源總量不變的情況下,節約用水是實現科學發展的唯一出路。作為水資源緊缺地區,建設節水型城市是深圳以有限的水資源支撐經濟無限發展的唯一途徑。
(1)出臺文件,健全機構。在市政府成立節約用水工作領導小組基礎上,于2005年7月掛牌成立深圳市節約用水辦公室(掛靠在市水利局),明確各成員單位職責分工,建立有力的節水管理協調機制,確立節水的目標、原則、措施要求,進一步規范和指導節約用水工作,并在全省率先出臺《深圳市節約用水管理規定》。
(2)開展節水型社會試點建設。去年深圳市被列入全國第三批節水型社會試點城市,計劃用3年時間(2009~2011年),完成建立以水權制度建設為核心的節水型社會管理體系、加強水環境整治與保護、加強節水型社會載體建設等6大項任務。對此,深圳市水利局以建設節水型社會為契機,通過不斷探索合理的水價體系,積極探討在沿海水資源緊張區嘗試節約農業用水、部分農業用水水權置換問題,積極推廣工業用水循環利用和中水回用,加大投資力度實施強化節水,加強節水宣傳等方式,積極推進節約用水工作,逐步建立以水權制度建設為核心的節水型社會管理體系,健全總量控制與定額管理相結合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形成以經濟手段為主的節水機制,建立以流域為主,區域與流域相結合的水資源統一管理模式。通過試點建設,努力探索出一套具有深圳特色的大節約、大配置節水模式,不斷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促進經濟、資源、環境協調發展。目前《節水型社會建設工作大綱》已通過水利部審查,《節水型社會建設規劃》正在編制中。
參考文獻:
[1]劉志強,洪亙偉.水庫保護與綜合利用的景觀規劃對策研究[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9,35(1):234-237.
[2]王文鍵,周方錄,林志方等.基于南引水庫保護生態環境重要作用的分析[J].黑龍江水利科技,2007,35(3):86-88.
[3]陽建強,尹超.基于生態優先的綠色規劃設計--以廈門湖邊水庫保護與利用規劃為例[J].城市規劃,2005,29(3):89-92.
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創建食品安全放心城區為主線,以四個專項整治攻堅戰行動為抓手,堅持“政府主導、屬地管理、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原則,鞏固食品安全專項整治階段性成果,按照“五個一批”的工作要求,突出重點問題、重點品種、重點領域,采取堅決措施,強化日常監測和監管,全面提升食品安全總體水平,確保人民群眾的飲食安全和身體健康。
二、工作目標
本著“標本兼治,著力治本”的原則,嚴厲打擊違法制售使用“瘦肉精”行為,堅決不允許我區發生任何“瘦肉精”案件;嚴厲打擊違法制售使用“地溝油”行為,建立健全餐廚廢棄物收運、處置等管理制度;嚴厲打擊在食品中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行為,加強非法添加行為源頭治理,規范食品添加劑生產使用,強化食品添加劑生產和使用長效監管機制建設;嚴厲打擊違法制售假冒偽劣酒類行為,進一步凈化酒類生產經營秩序。
三、工作重點
(一)打好治理違法制售使用“瘦肉精”攻堅戰
按照《關于進一步加強瘦肉精監管工作的意見》文件精神,“瘦肉精”監管由區畜牧局牽頭負責,各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各負其責,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瘦肉精”涉及生豬、肉牛、肉羊等多種畜產品,從養殖環節蔓延到宰前運輸、販運等多個環節。對此,一是健全“瘦肉精”監管工作機制。畜牧部門牽頭,建立覆蓋生豬(牛、羊)養殖、出欄、屠宰、收購、販運、銷售和消費等環節的“瘦肉精”全程監管責任體系、檢驗制度和打擊機制。二是要強化“瘦肉精”的檢測。對重點區域、重點品種、重點對象,要采取超常措施,特別是對生豬、羊、牛、雞等重點畜禽產品;魚類、對蝦等重點水產品;畜禽養殖場,水產品養殖基地,畜禽屠宰場(點),獸藥經營店,飼料加工企業,畜禽屠宰專業村,畜禽育肥集聚地,熟食、水產品生產加工企業(含小作坊),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食品超市,小食雜店,燒烤店,火鍋店,工地食堂,小餐飲等重點部位,加大檢測密度,強化日常監管,形成嚴厲打擊的高壓態勢。三是嚴厲打擊喂食“瘦肉精”違法犯罪行為。各有關部門一旦發現可疑線索,要緊盯不放,追根溯源,一查到底。對“瘦肉精”案件,公安部門要提前介入,嚴查嚴辦,快速處置。要下定決心,采取堅決措施,集中時間,集中力量,切實打斷“瘦肉精”銷售、使用鏈條,堅決打擊違法制售使用“瘦肉精”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
(二)打好違法制售使用“地溝油”治理攻堅戰
按照《加強地溝油整治和餐廚廢棄物管理工作實施方案》要求,各有關部門要認真履職,加強協調配合,切實抓好落實。一是重點部位、重點企業反復查。以城鄉結合部和城市近郊區為重點區域,以火鍋店、學校、工地食堂、廢棄油脂生產企業為重點單位進行反復排查,確保不留死角。二是生產經營單位深入查。采取巡查、檢查、抽查、暗訪等多種方式,對全區食用油生產、批發、零售單位進行全面排查,重點檢查生產經營單位原輔料來源、索證索票、產品檢驗報告、購銷臺賬落實情況。三是餐飲環節著重查。嚴查餐飲服務單位餐廚廢棄物處置管理制度是否落實,加大對餐廚廢棄物產生、收運、處置單位臺賬記錄及餐廚廢棄物的種類、數量、去向、用途等情況的核查力度,嚴防地溝油回流餐桌。城管部門要抓緊研究制定我區餐廚廢棄物收集、運輸、處置的監管措施,從源頭上加強對地溝油的監管。食品安全監管部門要強化索證索票管理,重點是散裝油的監管和監測,堅決阻止“地溝油”流向食品生產、流通、消費各個環節。公安部門要形成嚴厲打擊“地溝油”的強大聲勢,一經發現,迅速立案,會同有關監管部門做好案件的調查取證工作。環保部門要加強廢棄油脂生產企業的日常監管,查清原料油來源和銷售去向。各有關部門要進一步強化部門職責,做到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加強合作,密切配合,做細做實“地溝油”整治工作,確保人民群眾的飲食衛生安全。
(三)打好食品非法添加治理攻堅戰
按照《嚴厲打擊食品非法添加行為切實加強食品添加劑監管的實施方案》要求,把打擊食品非法添加和濫用添加劑作為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按照國家公布的食品中可能添加的非食用物質、易濫用的食品添加劑品種名單和檢測方法,突出重點品種、重點環節和重點區域,嚴格監管食品添加劑的生產銷售,規范食品添加劑使用管理。一是加強非法添加行為監督查驗。各有關部門要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實行網格化監管,明確責任,分片包干,消除監管死角。督促食用農產品生產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嚴格依法落實查驗、記錄制度,并作為日常監管檢查的重點。督促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建立健全檢驗制度,加密自檢頻次。完善監督抽檢制度,強化不定期抽檢和隨機性抽檢。二是嚴格監管食品添加劑生產銷售。質監部門要嚴格執行食品添加劑生產許可制度,從嚴懲處未經許可擅自生產的企業;加強原料采購和生產配料等重點環節的日常監管,督促生產企業嚴格執行有關標準和質量安全控制要求。工商部門要監督食品添加劑銷售者建立并嚴格執行進貨查驗、銷售臺賬制度,嚴厲查處無照經營和違法銷售假冒偽劣食品添加劑的行為。三是加強食品添加劑使用監管。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和餐飲服務單位要嚴格執行食品添加劑進貨查驗、記錄制度,不得購入標識不規范、來源不明的食品添加劑,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的標準范圍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各監管部門要嚴肅查處超范圍、超限量等濫用食品添加劑的行為。衛生部門要明確餐飲服務環節允許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品種,指導餐飲服務單位規范食品添加劑使用,不得虛假宣傳、欺騙消費者。衛生部門要重點加強對提供火鍋、自制飲料、自制調味料等服務的餐飲單位使用食品添加劑的監管。四是積極建立食品添加劑監管的長效工作機制。努力做到強化部門監測預警,強化部門之間協調聯動,強化企業誠信自律,強化社會監督,做到問題早發現、早治理,將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對于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的典型案例要進行頂格處理,予以嚴厲打擊,并公開曝光,公布查處結果,有效遏制非法添加行為和濫用食品添加劑行為。
(四)打好違法制售假冒偽劣酒類治理攻堅戰
昌黎縣個別企業制售假冒偽劣葡萄酒事件,暴露了在酒類質量安全監管方面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環節。各監管部門要從這次事件中汲取深刻教訓,舉一反三,按照國務院食安辦《關于進一步加強酒類質量安全工作的通知》要求,全方位加強白酒、紅酒、啤酒等酒類質量安全管理。一是開展拉網式排查。工商和商務部門要針對重點地段、重點部位進行拉網式排查,以大大小小的名煙名酒店為排點,嚴查城鄉結合部閑置房屋和城市居民區空閑下房,堅決搗毀假冒偽劣酒類生產和儲存的黑窩點,徹查超市、商場、名煙名酒店銷售假冒偽劣和套用名酒商標的售假行為。二是徹底切斷售假鏈條。一旦發現售假行為,要堅決杜絕以罰代刑、人情執法、敷衍了事的現象。要依據線索,追根索源,切實查清假冒偽劣酒類進貨渠道、藏匿地點和上線銷售人員情況,并及時移交公安機關立案偵破,徹底切斷制假售假的犯罪鏈條。三是加快整合重組步伐。對于大型酒類企業,質監部門要實行嚴格的駐廠監管措施,督促企業落實內部質量控制機制,保企業、保品牌、保聲譽;對于小型釀酒企業,要加強分類指導,重點整治沒有發酵工藝、非法勾兌、生產假冒他人注冊商標的行為;對制假售假的企業,一律關閉取締;對產品質量控制不嚴格、生產條件不規范的企業,一律停產整頓。要通過生產許可證年檢、產業政策引導等方式,提高行業準入門檻,督促中小企業加快整合重組,推動全區酒類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升級、健康發展。
四、實施步驟
食品安全四個專項整治攻堅戰共分三個步驟:
第一階段:動員部署。各相關部門要專門召開會議進行動員部署,進行廣泛深入的宣傳發動。
第二階段:集中整治。各監管部門要通力配合,密切協作,集中時間、集中人員、集中精力,突擊打好四項專項整治攻堅戰,確保集中整治取得實效,確保食品安全年度工作任務圓滿完成。
第三階段:總結驗收。由區政府各督導組對各有關部門的專項整治情況進行考核驗收。對工作成績突出的予以表彰,對工作不力的要進行通報批評并追究責任。
五、工作要求
(一)要高度重視,切實加強組織領導。這四個專項整治攻堅行動都是我區食品安全的重點和難點工作。各有關單位要高度重視,加強組織領導,主要領導要親自研究部署,調度工作進展情況。分管領導要親自抓,靠前指揮,結合實際和重點工作任務,制定切實可行的專項整治行動方案。各部門要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明確責任,形成強有力的領導機制。要把四項專項整治攻堅戰任務層層分解,逐級落實責任,一級抓一級、一級對一級負責,切實把專項整治攻堅行動做深、做細、做實。
(二)要嚴格執法,狠抓大案要案偵破。各有關部門要按照各自職責分工,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同時加強工作溝通和配合,搞好工作銜接。對于重大案件、重點問題要建立聯合執法工作機制,對發現的問題要敢于較真碰硬,決不姑息,決不手軟。凡是發現食品安全違法犯罪行為,公安機關要提前介入,要把這次整治行動同公安部門部署的“打四黑、除四害”活動緊密結合起來,相關監管部門要提前收集證據,并及時移交公安機關。公安機關要快偵快辦,檢察機關要快捕,人民法院要從重、從嚴、從快審判。堅決依法從嚴查處一批危害巨大、影響惡劣的食品安全違法案件,徹底打擊食品安全違法犯罪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