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翻譯教學匯總十篇

時間:2022-06-19 18:17:08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英語翻譯教學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英語翻譯教學

篇(1)

一、翻譯與翻譯教學

翻譯是運用另一種語言表達一種語言的意義。翻譯過程中僅僅知道某些單詞,看懂某段文章并不意味著就具備了把源語轉換成合格的目的語的翻譯能力。翻譯過程是一種再創造的過程,在理解原文的基礎上創造性地運用另一種語言再現原文的過程。其中包括理解與表達這兩個基本環節。學生翻譯實踐中經常出現的問題翻譯過程是一種再創造的過程,在理解原文的基礎上創造性地運用另一種語言再現原文的過程。其中包括理解與表達這兩個基本環節。

英語翻譯教學不同于英語教學。然而,在我國翻譯教學研究領域普遍存在的一種觀點是:“教學翻譯指語言教學中的中外互譯,它對譯文的要求較低,比較適合與翻譯專業課之外的其他形式的外語教學;而作為教學目的的翻譯教學則是專業的,它對譯文的要求較高”。眾所周知,在我國的英語教學中,教學翻譯主要應用于大學英語教學而很少應用于英語專業教學。筆者以為,譯界學者之重翻譯教學而輕教學翻譯的態度有將教學翻譯邊緣化之嫌。事實上,教學翻譯的確被邊緣化,甚至有研究者有失偏頗地將翻譯教學之不良影響歸咎于教學翻譯。正如羅選民所指出的:誰也不能保證現在所教的非外語專業學生將來改行從事口筆譯或從事業余翻譯;非語言專業畢業生在工作中需要翻譯技能; 非語言專業工作者翻譯了大量的非文學作品; 翻譯具有優化教育的功能。因此,改進大學英語翻譯教學,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是當前需要共同探討和解決的問題。

二、大學英語翻譯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學實踐與重視程度脫節

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頒布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以下簡稱《要求》)中,對英語翻譯能力的培養有三個不同層次的具體要求。從《要求》中可見對翻譯能力的培養標準明確而具體。但縱觀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當前我國大部分高校,尤其是一些偏遠地區的地方高等院校的大學英語翻譯課程開設量明顯不足,有些學校的英語專業每周僅僅開設2課時的翻譯教學課程,甚至英語翻譯在讀寫課程上附帶練習。而公共英語課中幾乎沒有設置翻譯課,導致學生的翻譯能力停滯不前。不夠重視翻譯教學,直接導致學生在翻譯課程中逐漸產生消極對待情緒。此外,大學英語教材中很少涉及翻譯理論與技巧。沒有對翻譯基本理論和方法進行系統的介紹,很少涉及培養翻譯能力的具體標準,課后翻譯練習多是以課文中出現的詞匯或語法現象為主,局限于檢查學生對語言知識理解掌握的程度,難以體現針對翻譯教學需要的連貫性和整體性訓練。

2.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缺乏創新

在現實中,由于翻譯教學長期處于英語教學的邊緣地帶,很多人對于翻譯教學存在模糊認識,把翻譯教學等同于外語教學,常常以語言教學的模式來講授翻譯課,重技法講解,輕實踐解讀,把大量時間和精力用于講解詞和單句練習。這種教學方法不能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和專業培養目標,有效運用翻譯理論指導學生的翻譯實踐,把重點放在學生的翻譯思路和翻譯能力的培養上,而只是單純為教會學生具體怎么翻譯詞匯,翻譯句子。教學方法大多仍然是以課本為中心的傳統方法,以單一的課堂教學為主。大學英語翻譯教學大多仍然停留教師為主體的方式課堂傳授翻譯知識理論,而忽視了學生的翻譯實踐和翻譯能力培養。目前國內的翻譯教學設置不夠系統,連基本的翻譯課程都是一些公共選修課,更不必說在課程之外主動設立一些讓學生交流翻譯的活動平臺。換言之,這種傳統的翻譯教學缺乏師生互動,對不同的學生個體情況不夠了解,不能及時掌握學生的英語翻譯基礎,進一步造成學生不重視,教師也不重視的惡心循環。

三、高校英語翻譯教學的對策

針對大學英語翻譯教學存在的問題,高校應當充分認識和肯定翻譯教學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同時,更要側重學生的翻譯能力的提高,為社會培養一大批具備扎實專業知識和英語應用能力的復合型人才。

1.完善大學英語教學大綱,加強對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的重視

當前的大綱盡管提及翻譯能力的培養,但總體上其注意力還集中在培養英語聽說讀寫能力上,忽視了翻譯能力。修改教學大綱需明確大學英語教學大綱提出了對非英語專業學生中不同層次的翻譯水平要求,明確翻譯教學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作用和地位,要重視對學生翻譯能力的培養。強調翻譯理論和翻譯技能的重要性,在相應的英語等級考試中也要加大翻譯的比重,以引起廣大師生對翻譯課程的“教”與“學”的足夠重視。同時,高校應編寫適合當前經濟文化發展形勢和翻譯教學新理念的翻譯教材,教材中應加入翻譯教學的內容和大學英語教學方式以指導實踐中的翻譯教學,更好地完善大學英語翻譯課程的教學體系。

2.轉變大學英語教學模式,優化教學組織合理的教學模式主要體現在 “以學生為中心”的現代教育理念。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自然而然向以學生為中心靠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校則應針對不同水平的學生開設不同的翻譯選修課,包括基礎性質的選修課和綜合性的選修課。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具體需要進行授課,并及時獲取學生的反饋信息。教學方法應提倡學生為主體,鼓勵學生探究問題式學習,并且運用現代多媒體等手段,營造一個平等和諧的課堂氛圍。教師應時刻查詢最新的實踐翻譯材料,結合一些影視資料,讓翻譯課堂不再枯燥,并結合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因材施教,設置相應的教學任務與教學方法,再以設疑為中心鼓勵學生探索總結,重視教學互動。具體來說,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法應該讓學生主動思考一些比較常見而又深刻的問題,通過這些問題激發學生學習熱情,主動的進一步探究英語翻譯的深層內涵。

綜上所述,翻譯教學促進了學習者翻譯能力的發展,因為正是翻譯教學賦予學習者運用翻譯技能與技巧的能力,構建了學習者翻譯能力和水平逐步提高的基石。翻譯教學已經成為提升大學生英語實際運用能力的主要手段,是學好外語需要掌握的重要技能。高等院校可以通過翻譯教學檢驗學生英語技能,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我們需要進行大膽的探索研究并付諸實踐,最終實現高校人才培養的優勢化轉變。

參考文獻:

篇(2)

    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和科學技術全球化的發展,中國國際商務活動日益頻繁起來,那么,商務英語翻譯便成為溝通中外經濟、文化等的手段,其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如何搞好商務英語翻譯教學,就成為重要的研究課題。

    一、引言

    高職院校的商務英語專業是為了滿足我國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的需要而產生的。商務英語翻譯課程是高職商務英語專業的必修課,具有很強的實踐性。但作者發現在實際的英語翻譯教學中卻存在許多不盡人意之處。

    二、商務英語翻譯教學現狀

    在崗位需求調研中,我們發現高職商務英語專業的畢業生無法勝任實際工作,主要原因就是商務英語翻譯能力的欠缺。21世紀的職業商務翻譯工作者不僅需要具備一般性的基本翻譯能力,如語言理解能力、表達能力、查找資料獲取相關信息與專業知識的能力等,更需要具備從事職業商務翻譯工作必須具備的個人心理素質,包括團隊工作中的組織與協調能力。傳統的翻譯教學模式以培養學生的翻譯技能為主要目的,沒有實際的或模擬的翻譯情景,使用的翻譯材料也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與社會的需求存在較大的差距,這樣就會導致學生在進入社會后,不能真正適應崗位的需求,勝任他們的翻譯工作。這樣的教學既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不能調動教師的教學激情。翻譯教學變成了簡單的譯例分析、講解,然后模擬練習的過程。因此,這樣的翻譯教學急需改進。而改進的關鍵首先在于改進教師的教,然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當然合適的教材也是必不可少的。

    三、商務英語翻譯改革淺談

    1.改進教師的教

    從學校的角度來說,應鼓勵教師向雙師型的方向發展,鼓勵教師進修商務知識,擔任商務方面的課程以及深入企業了解商務活動的全過程,這樣才不會造成教師知識片面,對商務活動一知半解。從教師的角度來說,要給學生一瓶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或是一缸水,要把商務英語翻譯講精講透,必須掌握充足的商務知識。因此,作為高職商務英語翻譯課的教師,要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培訓進修,不斷提高自我。

    應運用任務法、項目法等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鼓勵學生主動參與探求。校外實訓基地,讓學生零距離地接觸翻譯實踐,向學生演示工作中遇到的翻譯難點。運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創造更多的翻譯實訓實踐機會,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2.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翻譯教學中的主體不是教師,而是學生。牢記這一點,對從事翻譯教學的教師是非常重要的。一味地講解翻譯的基本理論、翻譯的基本技巧或是相關的商務知識,都不能使學生的翻譯水平得到提高。

    可以讓學生先搜集一些翻譯資料,找出文化色彩對翻譯的影響,再啟發學生思考為什么這樣或那樣譯,然后讓學生翻譯一些商務資料,幫助學生學會處理其中的文化信息。教師應該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各種各樣的教學活動在商務英語翻譯的教學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純粹的翻譯理論和實踐的教學是枯燥而乏味的,為了活躍課堂氣氛,為了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也為了使學生能夠身臨其境地體會商務翻譯活動的情景,創造一些活動情景就顯得十分重要和必須了。在模擬或仿真的情景中,學生通過相互合作、相互協商完成一定的任務,從而把翻譯貫穿其中。學生既可以了解真實工作所需要的技能,又可以體會翻譯工作的不易,同時為更快更好地適應社會需求奠定一定的基礎。同時從課堂教學的方法入手,改變現狀。首先,更多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的翻譯活動。如采取一些激勵手段,如把翻譯得好的句子、段落張貼在教室里,或成立班級翻譯網頁,鼓勵學生把自己的翻譯作品上傳;或鼓勵學生大膽修改他人的譯文,只要提出更好譯文的,全班同學共同探討,獲一致好評的,作為范例公布在班級里或網頁上,并在平時成績中予以表現。其次,除課堂教學外,可建立模擬翻譯實驗室,或是聯系校外翻譯工作室或校外的實訓基地,零距離地接觸翻譯實踐,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必將有很大的觸動。

    3.合適的教材

    現有的商務英語翻譯教材大多是只專注于翻譯理論及技巧的講解,不重視學生實際工作中應用能力的訓練。這就嚴重地限制了教師對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使商務英語翻譯的教學效果受到很大影響。要針對本校學生的特點和水平,有針對性地選擇合適教材。教材內容要與時俱進,有能力的學校也可以組織教師自編教材,為本校高職商務英語專業學生量體裁衣地編寫一套翻譯教材。無論是自編教材還是購買已有教材,必須堅持教材內容新穎全面,以商務知識為主體,重點突出且有針對性,難易程度能適合本校的學生水平。

    四、結語

    隨著我國對外開放步伐的加快,以及國際經濟的日益全球化,商務英語翻譯人才的培養將會變得越來越重要。作為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高職院校,深化商務英語翻譯課程的改革,加強商務英語教師的專業素質培訓,提高課堂效率已是勢在必行,而做到這幾點就必須首先從教師入手,從學生入手,創建具有高職特色、符合高職工作崗位需求的教學模式。同時,改進商務英語翻譯的教材、教學方法;加強商務英語翻譯教師的專業素質;注重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和提高,培養出更多能適應崗位需求的商務英語翻譯人才。

    參考文獻

    1.許國新.職業教育 商務英語翻譯人才的培養模式研究\.職業教育研究,2008,2

    2.宋興崎.試論我國高校商務英本語教學現狀及對策\.商場現代化,2008,8

篇(3)

1.引言

目前,在高校英語教學中,相對英語的聽、說、讀、寫教學來說,翻譯教學是較為薄弱的環節,也是大學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翻譯界早在上世紀60年代就開始關注翻譯教學,有關專家學者認為翻譯是一門獨立的學科,翻譯教學區別于純正意義的語言教學,翻譯教學需要進行專門的翻譯訓練。目前,翻譯早已從相關學科中脫離出來,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翻譯教學也已從和語言教學有關的翻譯行為中獨立出來,成為一門獨立的課程。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在國際事務中扮演語言轉換角色的翻譯人員日趨增多,中國各大高校逐漸將英語翻譯課設為必修或者選修,以便發掘并培養出一批英語翻譯的高端人才。我們可以從覆蓋面比較廣的大學四六級考試改革上看出英語翻譯的重要性。在1996年前的考試題中并沒有涉及翻譯這個重要的檢測標準,而由于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是我國英語教學中影響深遠的專業測試,它的指揮棒作用非常明顯,其結果直接導致師生追求英語過級率,對于翻譯教學非常不重視。為改變“高分低能”現象,大學英語四、六級題型進行了改革,從1996年1月增加了英譯漢新題型,要求考生在閱讀理解部分的英文原文中把指定的幾句話譯成漢語。從2007年開始,英語四、六級考試新改革全面實行,此次改革實行710分計分體制,增加了漢譯英的題型。雖然這十多年來國家和教育部愈加重視英語翻譯教學,但怎么讓其在高校中得到有效推廣與教學還是個難點,現今大學里的英語翻譯教學可以說仍然存在著諸多問題。

2.大學英語翻譯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

2.1翻譯教學未將理論與實踐結合

目前高校翻譯教學覆蓋面不廣,其設置的翻譯課主要針對學校英語專業的學生。而對于此類學生,教授翻譯課的老師上課時大多偏重講理論知識,而讓學生在課余時間做課后練習或者進行翻譯實踐,但結果是學生沒有自覺性去進行翻譯練習,導致所學的翻譯理論知識與實際運用脫節。針對此種情況,教師應該加強對學生翻譯實踐的監督,定期抽查學生作業。同時,由于如今網絡技術的發達,學生可能會借助其他方式完成翻譯作業。因此,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在每節課講授翻譯理論的同時,留一定時間讓學生們互動,通過課堂互動提高翻譯練習的趣味性。另外,高校應該重視英語中的翻譯教學,使非英語專業學生也能有機會學習這門課。教師們應該把握理論與實踐的關系,采用切合非英語專業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法,創造性地提供各種實踐的機會和設計鍛煉方式,培養和提高學生在未來的經濟社會中,使用英語交際的能力和素質。要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既系統學習一些原理和技巧,又多實踐,在實踐中運用翻譯理論,培養技能,并進一步總結出經驗。

2.2翻譯教學內容過于單一

目前高校英語翻譯教學涉及的內容主要為文學作品或文章的翻譯,學生受到此傾向的驅使,便將注意力集中在對文學類詞匯及作家的了解上,而在日后對職業影響比較多的領域上的翻譯則感到特別棘手。文學類與非文學類翻譯的要求與側重點不同,這里引用王佐良的話:“非文學文體主要傳遞信息功能,翻譯的語言要求準確、平實、邏輯性強;而文學文體除了傳遞信息功能以外還有情感功能、審美功能,因而翻譯語言的要求多樣化,或是平實、自然,或是精練、灑脫。”可以看出,文學類翻譯強調語言優美及感情表達,而非文學類翻譯強調精準性與對專業背景的了解。大學教育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與發展方向,在現今多元化國際環境中,我們需要的翻譯也應該是多元化的。因此,對于培養學生的方案應該涉及各個領域,既應有培養學生語言駕馭能力的文學翻譯教學,又應有擴大學生知識面的各類專業領域翻譯教學,最終改變高校翻譯教學內容單一的現象。

2.3翻譯教學缺少了對語言背后文化背景的介紹

一些語言學家認為只有充分了解英漢兩種文化之間的差異,才能真正理解話語和文章所隱含的文化內涵,進而從表面意義深入到語言所要傳達的真正的隱含意義。現在學生翻譯遇到的“瓶頸”即是無法理解一些語句的意思,并非因為對詞意本身的不理解,而是對于英語一些地道的習慣表達缺乏了解。如“Achilles’s heel”――阿喀琉斯的腳踵,代表一個人的致命弱點。這個典故出自于希臘神話,阿喀琉斯是古希臘神話中的一位偉大英雄,他有著超乎普通人的神力和刀槍不入的身體,最后卻遭太陽神阿波羅悄悄一箭射中了他唯一的弱點,即他的腳后跟。原來在他還是嬰兒時,他的母親曾捏著他的腳后跟,把他浸在能使身體變得刀槍不入的斯提克斯冥河中,可那個被母親捏著的腳后跟由于浸不到水,成了阿克留斯全身唯一的弱點。當我們遇到這樣的詞匯語句時如果不知道其出處就根本無法做到準確翻譯。因此在大學翻譯課堂上,教師要適當加強對學生西方文化背景的教育培養,做到讓學生至少知道這是出自于哪里的文化,在翻譯時需要進行查閱,而不是一概而論。對于英語專業學生的教學,由于平日已經有這類文化課程,因此可適當減少對此類知識的介紹,但需時刻提醒學生注意語言文化背景的重要性。

3.結語

在英語翻譯教學中,課堂教學的主體是教師,但教師在課堂中主要扮演組織者、促進者、監管者、引導者等角色。教師既是翻譯理論的研究者,又是實踐者,也就是說,教師應該深諳翻譯理論,善于從翻譯的實際操作中厘清和歸納出翻譯理念,并最終給學生講清為何如此翻譯之道。學生要積極參與、認真學習,翻譯作為英語技能的全面展現,可以加深學生對所學語言材料的準確理解,提高掌握和運用所學語言知識的能力。學習翻譯不僅是對英語學習水平的鞏固與提高,更是對中文能力的檢測,好的英語翻譯者也是好的中文掌握者,他們能在這兩種語言中應對自如。高校的英語翻譯教學應該加長教學時間,讓同學們盡量多地進行翻譯鍛煉。許多同學會抱怨說這樣會影響專業知識的學習,然而,隨著中國的國際化進程加快,英語已經涉及各個行業。要想成為某項領域的專業人士,英語的學習尤其是英語翻譯的學習是必不可少的。在高校加大英語翻譯教學的同時,應盡量彌補以上的不足之處,相信中國未來的翻譯人才會逐漸增多,我們會告別目前高端翻譯人才短缺的狀態。

參考文獻:

篇(4)

二、聯想意義是語言所產生的能引起交際對象聯想的意義

一些多義詞的義項會引起人們不好的聯想,因此譯者在翻譯過程中的遣詞造句就需要格外慎重,盡量避免選擇會引起不好聯想的義項。同樣的詞句在不同語境不同文化中,所表達的聯想意義也會有所不同。如漢語“不到黃河心不死”和“不撞南墻不回頭”中的黃河和南墻,對于西方人來說不過是兩個普通的名詞而已,很難會像中國人那樣聯想到不達目的不罷休、鍥而不舍的精神。作為文化載體的語言,它的聯想意義對于外國譯者來說無疑是一場災難,這就要求譯者充分而深刻地了解不同語言的文化背景和交際語境。

三、搭配意義是詞語在具體的語境中由于搭配或固定組合所產生出的意義

由于語言習慣的不同,同一個詞在與不同的詞進行搭配時,它的搭配意義也有所不同,如pretty用來形容woman時表示“漂亮的”;而在prettygood中則為“很,非常”。同時語言中還有一些詞,盡管概念意義相同,但由于搭配不同,它們所產生的搭配意義也大不相同。語言的搭配意義一般都是通過具體的語境和上下文展現出來的,因此譯者在翻譯時一定要把握好語境,注意詞的搭配意義,這樣才能更準確傳神地表達出作者的意思。

四、主題意義是說話人借助語序、強調手段、信息焦點等組織信息的方式所傳達出的一種意義

即使是概念意義相同的句子,也會因為詞語的排列順序不同而表達出不同的主題意義。例如:①考試第一名的學生是小李。②小李是考試第一名的學生。二者的內容相同,卻傳達了不同的主題意義:前者強調考試第一名的學生是誰,后者則強調小李的成績如何。主題意義要求譯者在翻譯時需要把握好句子的組織結構和詞句的排列順序等方面,抓住原句想要表達的重點和焦點,否則就可能會造成理解錯位,使譯文與原文的語義表達南轅北轍。

篇(5)

1.引言

科技英語翻譯能夠彌補通用英語(General English)的不足,提高應用英語(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的學習水平,增強非英語專業大學生運用英語獲取專業知識的能力。文章提出科技英語翻譯教學的四原則:密切結合專業、區分普通英語和專業英語、典型翻譯、緊跟時展,進而培養具備科技英語翻譯能力和專業技能的人才。

2.密切結合專業的原則

各非英語專業具有各自不同的專業英語。大學英語教師經常為不同專業的學生授課,因此,如何結合學生的專業講授科技英語的翻譯是優化課堂教學效果的關鍵環節。

首先,需要讓學生熟悉自己專業的英語譯名。大一新生的第一堂大學英語課,英語教師用英語重點介紹上課班級的專業特色,能夠增強專業歸屬感,突出科技英語翻譯的重要性。如:Mechanical Design,Manufacture and Automation(機自);Process Equipment and Control Engineering(裝控);Materials Molding and Control Engineering(材控);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通信)等。

其次,注意同形術語在不同學科中的不同譯名,增強學生的專業術語區分能力。例如:cell:電池(電學)、元件(無線電學)、電解槽(冶金學)、比色環(化學)、細胞(醫學)、傳感器(自動化);power:權力(政治學)、電力(電學)、動力(機械學)。

最后,同一詞匯的不同搭配往往具有不同的專業含義,如:joint:建筑學的expansion joint(伸縮縫),醫學的phalangeal joint(指(趾)關節),地質學的rock joint(巖石節理),電學的supported joint(支撐接頭),機械學的lower link joint((懸掛機構)下拉桿鉸鏈),channel:電學的conducting channel(導電電路),機械學的channel-section(槽形截面),無線電學的modulated carrier channel(調制載波波道),自動控制學的signal channel(信號通道)。此外,“形容詞+名詞”和“名詞+名詞”的搭配含義不同,教學科技英語翻譯需要具體區分,如:

形容詞+名詞

efficiency expert(研究提高工作效率的專家)

obese specialist(肥胖的專家)

economic measure(經濟措施)

名詞+名詞

efficient expert(工作效率高的專家)

obesity specialist(肥胖專家)

economy measure(節約措施)

加強專業針對性教學,能夠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大學英語及科技英語翻譯的教學效果。

3.區分普通英語和科技英語的原則

普通英語文體和科技英語文體具有巨大差異,大學生學習普通英語的時間長,經常混淆普通英語和科技英語,翻譯時存在傾向于普通英語的思維定勢,造成科技英語翻譯的障礙。普通英語和科技英語的差別主要體現在詞匯、句法方面。

3.1詞匯

科技英語詞匯分為純專業詞匯和半專業詞匯兩類。純專業詞匯專用于特定的學科,主要是來自外來語的詞和利用某些構詞法構造的詞,詞義精確、單一、固定。例如:steroid(類固醇),quamtum(量子),embro(胚胎),cadinene(杜松烯),amethyst(紫水晶),rennin(凝乳酶),pneumonia(肺炎),parasite(寄生蟲),thermocouple(熱電偶),atomics(原子學),flowsheet(流程圖),impedance(阻抗),susceptance(電納),cantharidin(蕪菁素),caprate(癸酸鹽),acedia(淡漠性憂郁癥),amblyopic(弱視),baryencephalia(智力遲鈍)。教師須要求學生牢記純專業詞匯的拼寫和含義,不斷擴大數量,提高翻譯純專業詞匯的準確度。

半專業詞匯是普通詞匯專業化的結果,特點是一詞多義,同時具有普通含義和專業含義的雙重性質。教師必須編寫半專業詞匯表,避免學生混淆普通含義和專業含義的翻譯。如:

普通含義 專業含義

stain 污點、瑕疵 染色劑

bus 公共汽車 母線

finish 結束 光潔度

investment 投資 熔模

tolerance 忍耐 公差

翻譯半專業詞匯時,需要根據語境確定具體意義,避免風馬牛不相及的胡譯、亂譯。

3.2句法

復雜長句環環相扣,往往包含被動、從句等各種成分和復雜關系,是科技文體和普通文體的區別之一。科技英語翻譯教學必須培養大學生的長句意識,提高譯文的通順性和準確性。

科技英語復雜長句的翻譯特別需要宏觀思維和邏輯思維,從而忠實地傳遞原文信息。復雜長句的翻譯過程是:(1)搞清原句的結構,(2)確定主干和各個成分,(3)分析主干和各成分及各成分之間的邏輯關系,(4)形成符合漢語習慣的譯文。如:The construction of such a satellite is now believed to be quite realizable,its realization being supported with all the achievements of contemporary science,which have brought into being not only materials capable of withstanding severe stresses involved and high temperatures developed,but new technological processes as well.(現代科學的一切成就不僅是提供了能夠承受高溫高壓的材料,而且提供了新的工藝過程。依靠現代科學的這些成就,我們相信完全可以制造出這樣的人造衛星。)

英語的句子緊湊冗長,漢語的句子松散簡短,教學中需要讓學生比較這種差異;解決了復雜長句的翻譯問題,就能夠解決被動語態、從句等的翻譯問題,達到舉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

4.典型翻譯的原則

典型原則是實現科技英語翻譯教學“以點帶面”的關鍵,能夠幫助學生“掌握典型、拓展知識”。名詞化結構和倍數廣泛應用于科技英語,是科技翻譯教學的典型內容。

4.1名詞化結構

科技英語普遍使用名詞化結構,教學的核心首先是明確它們通常以“名詞+of+名詞+修飾語”的形式出現。其次要注重名詞化結構的翻譯方法:保持原來的偏正結構,如: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o the economy is best used in the networking of communication,or the so-called economy.(經濟中信息的應用主要體現在信息的網絡化上,也就是所謂的網絡經濟。)

4.2 倍數

數字是各學科科技信息的重要載體,倍數不僅是數字本身,更重要的是它們蘊含句子內部成分的關系,英漢語的倍數關系表達差異很大,倍數關系最復雜、最典型。表示倍數增加的結構主要有三種:

(1)increase(to/by)/grow+N/times/by a factor of N/increase N fold,英漢兩種語言恰好相差一倍,漢語的“增加了N倍”表示純增加的倍數,英語譯成漢語時,必須將倍數減一,常見的譯文形式有“增加了N-1倍”或“增加到N倍/是原來的N倍”,如:The drain voltage has been increased by a factor of four.(漏電壓增加了三倍。)The production of integrated circuits has been increased three fold/to three times as compared with last year.(集成電路的產量比去年增加了兩倍。)

(2)as much/many again as表示“是……的兩倍或比……多一倍”,如:The amount left was estimated to be as much as the zinc that had been mined.(當時估計,剩余的鋅儲量是已開采量的兩倍。)而half as much/many again則表示“是……的一倍、比……多半倍或比……多一半”,如:The melting point of this material is as half as again as the melting point of that material.(這種物質的熔點是那種物質的一倍半。)

(3)主語+double+…表示“增加(了)一倍、翻(了)一番、增加到兩倍”,treble或quadruple的用法則以此類推,如:The efficiency of the machines has been more than trebled or quadrupled.(這些機器的效率已提高了兩倍或三倍多。)

差之毫厘,謬以千里,準確無誤地翻譯數字特別倍數關系是保證譯文質量的條件,一定要要求學生記憶和掌握典型的句型,同時提高他們的數字應變能力。

5.緊跟時展的原則

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科技英語翻譯教學和時代保持同步,能夠培養大學生緊跟時展的意識,幫助他們捕捉最新的科技信息;語言和科技發展同步。科技新詞和科技新聞標題的翻譯充分體現出緊跟時展的原則。

科技新詞和科技發展密切相關,詞典編纂不可能全部及時收錄,教師須講授科技英語新詞的基本類型。科技英語新詞的基本類型主要有四種:(1)外來語,如:affaissement(法語)抑郁癥;(2)合成詞,如:nanoelectronics(納米電子);(3)派生的,如:genovariation(基因變異),gene therapy(基因療法);(4)短語化的詞,如:ligase chain reaction(連接酶鏈反應),DNA fingerprints(DNA指紋)。

6. 結語

科技英語翻譯教學能夠改善和拓展知識結構,培養出精通專業和科技翻譯的復合型、應用型人才,是大學英語教學的重要歸宿。科技英語翻譯教學是一項系統工作,需要結合課內和課外、理論和實踐、自身專業和翻譯技能,持續地學習和提高,才能培養出合格的科技工作者。

參考文獻:

篇(6)

    在對外經貿經濟活動中,企事業單位對于各層次職業翻譯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廣泛,為開拓學生的知識面和增強其英語學習的應用能力,在中等職業學校商務英語專業開設各類應用文體的實用翻譯課程已成為必需。為此,我們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為中職學生構建開放的整體學習環境,促進他們形成積極的學習動機和獲得良好的語言翻譯能力。

    一、從科目要求出發,淺談中職商務英語翻譯教學存在的問題

    目前中職學校商務英語專業在課程設置、教學目標、課時安排和教材使用等方面都亟待完善,其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課程設置缺乏科學性、系統性。中職學校商務英語專業翻譯課程開設較晚,為便于學生參加相關的商務英語等級證書的考試,課程一般設在二年級的下學期,課堂授課課時較少(一般為 60學時或80學時),學生對商務英語的翻譯理論和翻譯技巧的掌握僅為皮毛;另外,在學習翻譯課之前,盡管中職商務英語專業的學生已經學過商務英語聽說、商務英語閱讀及商務英語寫作等課程,但是因為學生的基礎較差、在校學習的時間較短,再加上學校未曾開設英漢對比、修辭、詞匯學等相關課程,因此,翻譯課教師的授課難度較大。2.教材內容過時、教學模式陳舊,與社會需求相脫節。教材雖然注重以“應用為目的,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的編寫原則,但所選用的實例不夠新穎,內容仍保留一些傳統教學色彩,對商務英語專業學生的聽說能力的重視也不夠;教材雖然注重實踐與形式多樣化的結合,但教師對現代教學模式的探索和實踐不夠,課堂教學依舊以傳統的授課方法為主,容易導致教學和實踐的脫節,培養出來的學生很難滿足行業的需求。3.以考試為指揮棒,課堂教學與職業教育相脫節。目前,各種形式的外語測試直接充當著指揮棒的角色,中職學校的商務英語教學也同樣沿襲著這樣的趨勢:即考試考什么,教師就教什么,測試哪方面的能力,學生就集中學習哪方面的內容。4.中等職業學校商務英語專業的師資力量相對薄弱。翻譯課教學的要求高、難度大,它不僅要求教師要有扎實的雙語基本功,懂得語言學、教學法、翻譯理論、商務貿易等相關學科的知識,還要有口譯、筆譯的實踐能力;同時,由于翻譯課程的備課量大、作業批改難度大、教學任務繁重等因素,導致教學效果不理想。

    二、根據目前現狀,淺議中職商務英語翻譯教學實踐的重點

    在中職商務英語翻譯課堂,如何擺脫傳統教學的弊端, 確實是翻譯教學改革的重點所在。針對目前翻譯教學的現狀,筆者認為,中職商務英語專業的翻譯教學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重點進行教學實踐:1.以理論研究作為教學實踐重點:在教學實踐的基礎上探索中職學校翻譯教學的整體語言教學模式,進一步完善翻譯教材和教法。2.以師資培養為重點:建設一支能實施翻譯教學與整體語言教學實踐的師資隊伍。3.以學生培養為重點:實現由傳統單一“知識型”人才培養向“復合型”、“實用型”、“創造型”人才培養的轉變;在新的教學理念的指導下,教師在課堂上應通過整體語言教學的方式不斷探索教學方法,在幫助中職學生建構知識的過程中,應更好地使學生了解語言學習過程,從而使他們養成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形成獨立獲取和應用信息的能力。

    三、結合專業性質,試論中職商務英語專業翻譯教學實踐的合理規劃

    針對我國翻譯教學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結合中職學校商務英語專業性質、特點及人才培養目標,中職商務英語翻譯教學必須進行科學系統的學科探索與規劃。

    首先,進行系統的課程設置。翻譯教學要貫穿于中職教育的全過程,體現其特有的教育思路,課程設置必須注重系統性、科學性、多樣性,即課程如何科學合理的設置,才能使各門相關學科從低年級向高年級過渡中進行科學合理的銜接。在低年級應注重培養學生的雙語語言基本功、普及人文社科等基本知識,為高年級各種應用文體的翻譯打好扎實的基礎。同時,針對商務、文秘、旅游、國商等不同專業方向,組織編寫富有時效性和實用性的校本教材,注重翻譯知識與翻譯技巧的專業應用能力的培養。

    其次,完善新的教學理念。要使翻譯教學從傳統的弊端中走出來,實施以人為本的教學,必須樹立新的教學理念。筆者認為全新的教學理念應包括:科學的教學方法、新型的師生關系、多樣的教學模式、優化的語言輸入、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綜合的測試手段。翻譯教學要從傳統的“滿堂灌”、“一言堂”改變成為精講多練的師生互動型課堂;在語言實踐教學環節,要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主導;在翻譯教學過程中應關注學生的興趣、動機、需求、目的、意志及學習策略等個人因素,從而使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組織者和指導者;課堂上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全方位地參與教學全過程,強化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實際運用能力;課堂教學可以采取模擬現場、演示報告、翻譯評論、項目協作等多種多樣的任務型活動,例如教師要求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情景翻譯練習;教師利用教學課件選擇具有實際意義的翻譯項目,指導學生上機練習;或者利用社會實踐活動,組織學生合作完成一些翻譯項目……在這一系列的活動中,教師既能培養學生的動口能力和工作責任心,同時又能使學生在整體語言環境中獲得學以致用的成就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給予充分的信任、鼓勵,將學生的課堂表現、作業情況和考試成績結合起來進行評測。

    最后,建立強大的師資陣容。學校必須不斷充實師資隊伍,滿足當前中職學校外語教學實踐發展和翻譯教學改革的需要。在師資隊伍的建設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知識結構現狀,借鑒現代語言學、符號學、傳播學等各個學科的發展,在教師翻譯教學實踐的基礎上加強翻譯理論研究;注重師資的培訓與交流,學校可通過加強校內外翻譯教學經驗的交流與合作,邀請翻譯人員來校授課,派教師到校外、國外學習進修等方式拓寬教師的知識面;作為教師本人還要自覺加強自身業務修養與理論學習,認真總結教學經驗,精心設計教學方案,為使自己具備“雙師型”教師的素質,取得相關證書和相關行業的從業經驗也理應成為教師自我提升的必需。

    總之,隨著社會對高技能復合型、實用型、創造型人才要求的不斷提高,中職商務英語專業翻譯教學的改革和創新勢在必行。在中職商務英語翻譯教學實踐的過程中,教師應堅持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的方向,注重教學內容的實用性和時效性,不斷加強理論學習和實踐,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為培養符合社會實際需要的人才,不斷開拓出符合中職商務英語翻譯教學的新思路、新方法。

篇(7)

淺議中學英語翻譯教學

摘要:中學英語翻譯教學是整個中學英語教學中不可或缺的內容,我國多數中學在英語翻譯教學中尚存在很大問題,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提升。當前中學英語翻譯教學需要從教學模式、教學內容等層面及步驟進行改進,以提升教學的質量和效果。

關鍵詞:認知偏差 教學模式及方法

篇(8)

一、翻譯教學的目的

近年來教學法在不斷改進,大多數人都在以聽說為主,而一改以往的傳統教學法——翻譯教學法。實踐證明,在外語的基礎學習階段,翻譯法教學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外語思維能力。但在學生已經具有一定外語水平的情況下,教學中應適當加強翻譯練習。只有通過英漢對比分析和翻譯,學生對語言才能從整體上作深刻理解。

翻譯也是一種具有交際能力的語言行為,是利用一種語言將另一種語言所表達的內容重新表達出來。翻譯過程是將原語義進行語義和語法分析,然后找出目的語的對應結構并按目的語的語義和語法規則重新組織語句,最后整理出語篇,如果不了解其中規律,即使掌握了外語,翻譯時也會有困難。可見,翻譯是一種復雜的認知現象,是一種細致的思維活動,它要求正確理解原文和創造性利用另一種語言予以再現,因此它涉及到語言的研究及文化背景的研究。翻譯教學則是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對上述幾方面的探討,以有目的的實踐訓練來培養學生各種綜合能力。這是翻譯教學的目的。

二、利用翻譯特點進行創造性的教學

第一,翻譯時確切地再現他人的筆意和筆法。所以譯者翻譯時既要對原文忠實,又必須發揮自己的創造性;不可止予形同,更要追求神似。翻譯是再創造,而不是照相式地機械重復,所以翻譯必然能夠提高創造性的思維能力。

第二,我國傳統的教學長期以來偏重于知識的授受,而忽視了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這很不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翻譯課雖然也講一些必要的翻譯理論知識以及方法和技能技巧等,但它們大多數只需理解而無須硬記。在翻譯中沒有解決一切翻譯問題的“萬能鑰匙”,只有遵循“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規律,不斷學習,不斷總結,才能逐步認識英漢兩種語言在表達方面的異同,從而有效地提高翻譯能力。

第三,翻譯除了要研究語言形式以外,還要研究語言形式所表達的思想內容,而思想內容五花八門,包羅萬象,往往涉及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等各種知識。可見,翻譯教學以語言學,翻譯學各方面的知識和技能為主,旁及其它許多學科知識,因而較有利于培養綜合運用知識,獨立解決問題的創造能力。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在翻譯教學中只要教師引導得法,注意啟發學生和調動學生積極思考,就可以提高和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

三、根據學生思維特點進行翻譯教學

根據成人學習語言的特點,尤其是在非外語環境中學習外語,無論我們采用直接法、聽說法、情景法還是交際法,學生總是本能地進行外語和母語的對比。實踐證明,除了一些較簡單的會話,學生可不借助母語思維,直接用外語反應外,大部分時間學生都在進行兩種語言對譯。即使是高年級學生,甚至研究生筆下的英語句子或簡單的文章中仍然錯誤不斷,并在很大程度上是“漢化英語”。所以在授課過程中一方面要注意提高聽、說能力的培養,而另一方面卻不可忽視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進行英漢兩種語言的對比。

這兩種語言在語言形式和文化方面距離都較大,兩種語言轉換時,形式的變化就很大。學生在翻譯時常犯的毛病如:

1、the young man standing on the stage is our teacher.

(誤):那位年輕人正站在臺上的是我們的老師。

(正):那位站在臺上的年輕人是我們的老師。

2、我有幾篇文章要寫。

(誤):i have some articles want writes.

(正):i have some articles to write

學生錯誤的原因就是不了解語言的區別。漢語的定語習慣上都放在被修飾詞名詞前,而英語的定語,如果用形容詞、代詞、數詞,現在分詞、名詞所有格等單個詞或用“量詞+of”短語來充當,一般放在被修飾的名詞前,即前置定語;如果用不定式短語,分詞短語,形容詞短語,介詞短語及限制性短語從句來充當,一般則放在被修飾的名詞之后,即后置定語。另外,學生沒有很好掌握謂語動詞與非謂語動詞的形式和用法,結果把英語的動詞和漢語動詞等同起來,所以譯出來的句子不合語法規律。因此為了提高學生的翻譯能力,結合語法和詞匯進行教學,系統的講解一些翻譯技巧并多做一些英漢對譯是十分必要的。

就翻譯實踐而言,包括理解和表達兩方面。漢譯英和英譯漢練習是一種強迫性造句或作文,培養學生更好的掌握語法知識、句型及更多的詞匯,學生只有達到對英語的真正理解才能寫出合乎英語習慣的句子。究其原因,主要是學生的漢語基礎不夠扎實,知識面不夠廣泛,翻譯時往往受英語原義形式的束縛。另外對原文意思的理解也包括對其文化的了解,在不同的文化中,相同的語言可能有不同的含義。因此學習一種語言也要學習和了解此種語言的文化背景知識,這才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原文。

四、圍繞教學環節堅持啟發教學

1、講課:講課中教師應帶領學生共同進行科學思維,通過提出問題,分析問題,繼而解決問題來精心組織教學。在課堂教學中一定要注意適時發問,啟迪思維。提出帶有關鍵性和引發性問題,以問開始、利用學生求知欲急切的心理狀態,使學生積極地進行思維活動。當然問題不在多,貴在適時。二要注意例句的典型性和新穎性。典型和新穎的例句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而一例多用或一味重復書上的例句則極易使學生感到乏味。三要講課不偏執一說,適當介紹不同的學術觀點,讓學生有機會博采百家之長,這樣有利于開闊學生的思路,增長見識。對學生有創建的翻譯,要特別注意褒獎。對于敢于“標新立異”的學生應當倍加愛護。

篇(9)

一、我國中學英語翻譯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認知偏差

在現階段,中學英語翻譯教學并沒有獲得足夠的重視。現階段的中學英語翻譯教學只是為應試而進行的語言學習,而不是為提升學生的翻譯素質,為學生切實、更好地使用語言而服務。

翻譯并不是語言間簡單、機械地轉換,而是一個多種能力因素相互作用的過程。初中英語翻譯教學是通過系統化的教學對學生進行專業的翻譯訓練,使學生在了解英漢兩種語言差異的基礎上,懂得翻譯轉換的技巧和規律,使學生能夠建立并掌握與中學階段相匹配的翻譯能力的教學活動。

(二)教學方法不當

現階段,大部分中學英語翻譯教學多是教師在課堂中以介紹翻譯技巧和翻譯方法為主,有時甚至方法和技巧都不予與總結和教授,只是單純、盲目的練習。這種中學英語翻譯教學方法是不恰當的。忽略翻譯深層次的教學和指導,將不會使翻譯教學取得良好的效果。中學英語翻譯教學應重視中英文的文化差異、深層次的翻譯,不能回避翻譯理論對翻譯實踐的指導作用。我們應避免死板地從原文的詞性,詞序和結構,生搬硬套的搬出詞典意思,在用語法簡單的串起來,這不能叫做翻譯。翻譯應是在掌握基本語言點的基礎之上,熟練運用翻譯技巧,“信”“達”“雅”的傳達出原文要表達的意思,譯文精煉形象,能體現出原文的語言美感。

二、現階段,我國中學英語翻譯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以下幾種解決方法,以供參考和指正。

(一)端正教學認知,樹立正確的英語翻譯教學認知。

我們應該認識到中學英語翻譯不是簡簡單單的字對字的轉化,不是生搬硬套的轉換語言符號,而是在兩種文化之間建起一座橋梁,把兩種文化、兩種語言的差異降到最小化,讓譯入語更容易、更全面地為目標人群所理解。中學英語翻譯教學應以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實踐能力為目標,樹立并加強語篇意識。

例如,英漢兩種語言的差別最明顯、最直接的就體現在詞匯上。英語中常使用大量的簡單詞匯,其中包括動詞、名詞等,如fall, heat up, put, play, up, down, spur, present, sell, slow down等,這些大部分是人們生活中常用的詞匯,人們可以清晰明了的明白其內容。然而,漢語使用的詞匯較有“架勢”,多用四字短語,辭藻較為華麗。

例句:Ziggo holds the distinction of being the largest IPO by proceeds in the world for the quarter, raising $1.2 billion; DKSH was the second- largest, at $897 million, according to Dealogic.

譯文:據數據提供商迪羅基的數據顯示,ZIGGO拔得頭籌。它的首次公開募股收益在本季度排世界第一,籌資12億美元。大昌華嘉排名第二,籌資8.97億美元。在本句中如果采用直譯法較為困難,所以使用意譯法,把一句具有復雜修飾限定成分的英文,分成幾小句漢語短句。“hold the distinction”為“享有(榮譽、成績等)”的意思,譯成“拔得頭籌”這個四字短語,對中國受眾來說,即形象、又通俗簡單,全面的傳遞了原文中的語義和文體特征。

(二)改進教學方法

在改變了教學認知上的基礎上,我們更應該著力落實行動,不斷的改進教學方法,舍棄落后的、不合時宜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逐漸培養和形成正確的、符合教學實際的教學方法,這是改善中學英語翻譯教學,提高教學水平的關鍵。

翻譯是一種設計說和寫的綜合交際能力,越來越被社會所重視。學生將來進行學習和工作,翻譯能力作為綜合運用語言的實用能力之一,是在工作中用得較多的一種技能。它是綜合性很強的技能之一,其中不但包括語言學、文化學、還包括文藝學和心理學等。它具有自身的規律和特點,既依靠于基礎教學,同時又需一定的技能傳授和不斷的翻譯實踐。

(三)大多數教師缺少應與有的翻譯理論知識

中國偉大的翻譯家穆雷曾說過:“翻譯理論是翻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翻譯教學絕對離不開翻譯理論”。我們可以通過教師的進一步進修學習,攻讀專業學科的教育碩士等,可以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這樣中學教師可以系統的學習翻譯理論知識,了解翻譯理論的最新發展和趨勢,這樣既可以解決我們對于英漢互譯間的諸多疑問,改變一線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

例如,我們可以通過學習奈達及其等效翻譯理論來指導中學英語的教學。

奈達翻譯理論自20世紀八十年代初傳入中國,是當代西方翻譯理論在中國介紹最早最多、影響最大的翻譯理論。

1969年,奈達與查爾斯?泰伯合寫《翻譯的理論與實踐》一書出版,在這本書中,奈達用“功能對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代替了“動態對等”。他解釋說:

“Translating means communicating ,and this process depends on what is received by persons hearing or reading a translation. Judging the validity of a translation can not stop with a comparison of corresponding lexical meanings, grammatical classes, and rhetorical devices. What is important is the extent to which receptors correctly understand and appreciate the translated text. Accordingly, it is essential that functional equivalence be stated primarily in terms of a comparison of the way in which the original receptors understood and appreciated the text and the way in which receptors of the translated text undertand and appreciate the translated text.”

篇(10)

二、翻譯材料與方法要適應各專業需求

大學英語教師要了解各專業學生的特點和需求,把英語教學與大學生專業特色和職業需求緊密聯系在一起,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為適應不同專業需求,翻譯材料要和各專業課程相聯系,以實用性為主,這是非英語專業學生對于大學英語的真正期待,是保持學生學習興趣的原動力。翻譯的基本要求是,表意清楚,讓所有讀者讀懂翻譯內容。翻譯文章前,先通篇閱讀掌握英語文章大意,正式翻譯時要仔細讀懂每段的大意。同時,翻譯文章還要做到脈絡清晰,重點突出,語言簡練,通俗易懂。另外,做到正確理解原文含義,準確表達原文內容,精通專業知識,熟練運用各種翻譯技巧,掌握各專業語言表達特點及規律,并在課堂上進行有針對性的練習。當然,不同專業翻譯的標準和側重點也有所不同。與此同時,教師要不斷充實翻譯材料,通過書籍、網絡等方式搜集與學生所學專業相關的實用材料,并講授一些專門用途英語詞匯、常用句式和翻譯技能,以滿足不同專業學生的發展需求。下面著重談幾個專業的翻譯選材與方法。目前,不少企業事業單位招聘會計人員,都要求其精通會計英語翻譯,運用英語處理會計業務,用英文對經濟業務進行記賬、算賬、報賬、賬務處理等。會計專業的英語翻譯材料涉及大量的專業術語和特殊句式,如翻譯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會計報表等賬表單據。且會計英語文獻中復雜長句較多,為了表意清晰,翻譯時可根據具體情況采用倒譯、分譯、增譯、省譯等方法。旅游英語翻譯是指向外國游客介紹中國旅游景點、特色民俗等相關內容,便于外國游客進一步了解中國文化。針對旅游專業的學生,教師可為其選擇關于中國歷史重大事件、歷史著名人物、各民族人文風俗、文化常識、各地區地理風貌、當今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現狀、教育制度、各民族家庭生活、風俗習慣、價值觀念等材料。旅游英語翻譯的基本要求是,表達準確明了,語言通俗易懂、生動形象,便于外國游客的理解和領悟。由于旅游資料的獨有特點,為了使景點和風俗在翻譯中不失去原來蘊含的內在意義,翻譯時可以在忠于原文思想內容的基礎上進行適當增譯和意譯,以幫助外國游客更好地理解相關內容。法律英語翻譯主要涉及法律知識、英漢語言和翻譯技能三個方面。譯者除了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識外,還要擅長法律英語這一專門用途英語。法律翻譯材料通常包括法律文書翻譯、合同翻譯、訴訟類文書翻譯、判決翻譯、法庭口譯、法學論文翻譯、涉外公證文書翻譯、判例翻譯等。法律英語具有規定性、約束性、用詞嚴謹、行文莊重的特性,所以,法律英語翻譯要求客觀、精確,不能添加感彩,確保翻譯內容與原文等同,以保證法律的權威性,維護法律雙方當事人的權益。在新聞專業英語翻譯教學中,教師可選擇美國的《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和英國的《金融時報》等財經新聞報刊作為教學補充資料。由于思維習慣與文化背景的不同,英文報刊的新聞標題不一定選擇直譯,必要時可依據整篇文章的主體內容進行重新命題。

三、翻譯實訓要適應各專業需求

實訓是一種綜合化、個性化、主動式的學習模式,是專業知識的綜合應用,實訓可以增加實踐經驗,降低就業風險,增加就業機會,幫助學生縮短工作適應期。翻譯教學本身枯燥乏味,但翻譯實訓是情景教學,可創設真實的交際環境,能激起學生的表達欲望,培養學生的英語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翻譯實訓既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高度概括能力。翻譯實訓通過模擬實際工作環境,教學采用來自真實工作項目的實際案例,使學生在英語語言表達、專業技能、實踐經驗、工作方法、團隊合作等方面都有所提高。非英語專業的翻譯實訓強調英語語言結合專業技能,突出學生的參與式學習,不同專業的英語翻譯實訓內容、模式不盡相同,教師應組織具有專業特色的校內外英語翻譯實訓活動。

上一篇: 通用實訓總結 下一篇: 道路整治工作經驗總結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一区漫画 | 最新熟女中文字幕97 | 伊人蕉影院久亚洲高清 | 日韩中文字幕v亚洲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巨大的乳专区 | 日本免码va在线看免费最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