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課與翻轉課堂在中醫中的應用

發布時間:2022-09-25 09:30:10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一篇慕課與翻轉課堂在中醫中的應用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慕課與翻轉課堂在中醫中的應用

隨著互聯網技術廣泛應用于教育領域,開放教育的理念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可,社會化學習成為主要的學習方法[1]。“慕課”和“翻轉課堂”作為一種新型的教育方式,越來越受到眾多教育者的追捧和效仿。

一、概述

1.“慕課”和“翻轉課堂”的定義及概況。“慕課”是一種大規模的公開式的在線課程,簡稱MOOC,這種教育形式自2012年誕生以來,迅速在全球廣泛應用,得到國內外各大高校的廣泛認可。目前比較著名的MOOC平臺有coursera、udacity、edx。MOOC的教與學并重是區別于傳統教學形式的最大亮點。由于MOOC在2012年取得了迅速發展,《紐約時報》將2012年稱為MOOC元年[2],然而在CNKI中國學術期刊全文數據庫中,與MOOC有關的文章并不多,應用于中醫基礎理論教學有關的文章就更少了。“翻轉課堂”也可稱為“反轉課堂”或“反轉教學”[3],是指打破傳統的教學過程,讓學生在課前通過觀看教學視頻、查閱資料、完成課前練習來達到傳統教學的徹底反轉。這樣的課堂將講師與相關的受眾通過網絡相關聯,師生之間通過線上互動的方式將知識進行交流和學習。教師在課堂上利用大量的時間與學生進行交流,解答學生的問題,指導學生完成作業。最先將翻轉課堂應用到課堂教育的是美國科羅拉多州林地公園高中,2011年薩爾曼?汗創立的漢學院對“翻轉課堂”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2.“慕課”和“翻轉課堂”的優勢。“翻轉課堂”的應用是將傳統的學習方式進行變革,由曾經教師對學生的傳道授業、一講眾人聽的被動接受的“接受性學習”變革為師生在課堂上進行有機互動交流的“探究性學習”。這一新型模式是對傳統教育模式的創新和翻轉即“先學后教”。這一方式是在教師沒有講授之前,學生通過MOOC平臺提供的教學視頻自行預習,在預習過程中將遇到的問題與其他同學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解決,小組不能解決的再由教師講解。這樣的好處在于使用“探究性學習”的方法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推導、實驗、求證得出結論,可以有效地構建知識的框架,對即將學習的知識有更加系統的認識,通過前期對相關問題的自主學習和思考,講師再結合課程綱要提出自己的見解,提綱挈領,可以使學生的學習效率大幅度地提升。MOOC技術先進,受眾面廣,以全新的在線形式進行教學,發揮了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等多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教學注入了活力。現今網絡無處不在,可以說在任何地點都可以進行慕課學習,這種形式既具備傳統教學的優點,又彌補了以前線上教學的不足。

二、當前中醫基礎理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忽略學生的主動性。傳統教學方法是以教師為主體,采取“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學生只能被動接受。中醫基礎理論的內容多,任務重,并且課上時間緊張。各大中醫院校都采取“滿堂灌”的方法,勢必會對學生學習知識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產生很大的影響,學生將會逐漸喪失主動學習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影響教學效果。

2.過度重視理論輕實踐。中醫基礎理論是學習中醫的入門必備,其主要功能在于為初學者提供一種學習此門學科的基本思維方式,讓學習者掌握中醫學的基本哲學范疇和中醫學基本技能。在傳統中醫基礎理論教學中,教師總是就如何讓學生掌握思維方法和哲學基礎施展教學而忽略了學生基本技能的培養。雖然“中醫基礎理論”這門課程以基本理論為主,但是中醫是在多年的實踐中成長的,所以基本技能培養也同樣重要,離開臨床實踐的知識是抽象的、難以理解的。學生即便是充分掌握了理論知識,也不知道如何應用,應用于何處。理論和實踐能力同時提高是當前中醫基礎理論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

3.教學手段單一。中醫基礎理論的陰陽、五行、天人相應、藏象、經絡是很抽象的概念,理論術語和原理不易理解。教師授課難,學生上課難。教師賣力地教,學生似懂非懂。如何將深奧的理論與更多的信息相結合,使抽象的知識變得更具體、更鮮活是目前中醫基礎理論課程最大的難題。

三、“慕課”和“翻轉課堂”在中醫基礎理論教學中的應用

MOOC和翻轉課堂的成敗關鍵在于MOOC課程的設計。根據傳統教學的不足,筆者設計MOOC課程有以下理念。

1.以學生為教學中心設計課程。將“中醫基礎理論”課程中的各章節拆分成內容邏輯遞進的若干知識點,每個知識點由擅長的教師主講,一個知識點10—15分鐘左右,由問題入手,引導學生進行學習,設計問答、師生互動等環節。改變教育的主體,提高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傳統的經典課程只是將教學的視頻和PPT上傳到網絡,只是把教學地點變更了,而教學方式仍然是以教師為中心,學生仍然是被動的。MOOC則是增加了互動環節,使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彌補了“填鴨式”、“滿堂灌”此類傳統面對面教學機制上的缺陷。

2.理論聯系臨床設計課程。將中醫抽象的概念,如心腎不交、五行相生、五行相克等知識點制作成課件,以臨床病人和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象等作為對象,將單調難懂的理論知識與臨床實際聯系起來,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同時也通過此種方式填補了長久以來教學模式中不重視實踐的這一缺漏。

3.將抽象概念具體化提高教學水平。MOOC的亮點在于可以同時采用多元化的信息呈現手段,利用三維動畫將中醫的古代哲學體系展現在學生面前。例如:在元氣—陰陽—五行指導下,如何建立起哲學體系。一些抽象的概念,例如陰陽交感、五行制化、肺宣發肅降、肝風內動等,可以利用動畫展示,將抽象變具體,展現出中醫基礎理論這一課程豐富多彩而又不失傳統內涵的一面。通過視覺的感性認識,逐步達到理性認識,從而提高了教學水平,為以后的應用打下堅的基礎。傳統教學的方式呈現手段相對單一,通過現在多元化的信息技術可以使其內容更加地豐富,從而綻放異彩。

四、討論

中醫學的不斷發展,對中醫基礎理論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運用MOOC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雖然可以彌補傳統教學的不足,但是不能忽略傳統課堂的作用,教師的講解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可以使學生更直接地了解知識重點。MOOC和翻轉課堂的應用仍面臨很多挑戰。課程設計的挑戰:對教師的要求很高,教師在設計課程時需要考慮到很多相關學科的相關知識,對教師的教學經驗、臨床經驗有很高的要求。師生角色轉變的挑戰:在“慕課+翻轉課堂”教學中,教師由傳授者變成學習的促進者、指導者和推動者。教師面臨著如何鼓舞人心、組織面對面的課堂學習的挑戰。學生則由被動接受知識者變為自主學習者,要求學習者可以熟練操作和應用各類網絡教學平臺,使用各種多媒體資源,對學生的自控能力和學習意志也是極大的挑戰。不管是教師還是學生,首要的問題都是要適應角色的轉變。將傳統的學習時間重新分配整合是這一改變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教學模式的改變,使教師在課上有更多的時間和學生交流,而減少了教師講授課程的時間。

五、展望

“慕課”和“翻轉課堂”的興起,引起了更多的學生群體的關注和積極參與,只有將這種學習形式不斷融合、不斷深入才能真正地推進教學進程,將學習的主體地位還給學生,將會增加師生這兩個群體內和群體間的互動交流,積極調動學習者的主觀能動性。“慕課”和“翻轉課堂”在中醫基礎理論教學中的應用依然面臨很多困難和挑戰,需要中醫教育工作者不斷地探索與實踐。

參考文獻:

[1]吳淑平.MOOC課程模式下云學習環境研究[J].軟件導刊,2013,12(3):191-193.

[2]高地,吳桐.美國MOOC理論研究與實踐的若干前沿問題[J].高等教育管理,2014,8(4):49-54.

[3]曾貞.反轉教學的特征實踐及問題[J].中國電化教育,2012,(7):114-117.-191-

作者:梁偉 曲中原 李文蘭 李潔 單位:哈爾濱商業大學

上一篇: 化工自動化儀表檢修及維護 下一篇: 人工智能下工人就業崗位流失探...
相關文章
精選范文
相關期刊
友情鏈接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制服丝袜 | 日韩精品亚洲日韩精品一区 | 亚洲人成网999久久久综合 | 在线日本妇人成熟免费a√ 亚洲乱码精品不卡 | 五月丁香综合缴情六月在线 | 在线中文字幕亚洲欧美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