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08 10:01:33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一篇中醫診斷學舌診實驗課教學實踐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1設計舌診實驗教學
1.1舌診實驗的教學目標
明確中醫診斷學舌診實驗教學的教學目標,包括知識方面、能力方面(學習能力、專業能力、情感態度方面等)。①知識方面。學習觀察和描述舌診的方法和注意事項;掌握正常舌象和病理舌象的表現和臨床意義;熟悉舌的形態結構、舌診原理和舌象分析要點。②能力方面。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分析歸納的能力;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專業能力:熟練運用舌診的方法;通過舌診為“四診合參”及診斷和證候的確立提供依據。情感態度方面:使學生在學習中獲得成功的情感體驗,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激發他們的學習潛能;培養中醫學專業興趣,培養熱愛中醫事業的情感。
1.2舌診實驗的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在于正常舌象和病理舌象的表現和臨床意義;舌的形態結構、舌診原理和舌象分析要點。教學難點在于病理舌象分析要點和臨床意義。針對教學重點和難點,可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例如啟發式、討論式、誘導式等,適時利用動畫、動圖、臨床實例討論等教學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和質量。比如在望舌的實驗教學過程中,運用多媒體展示若干較典型的中醫舌診圖片,由學生回答其舌象特點及臨床意義,并最后由老師作出分析和結論性意見。針對存在的問題及時分析、糾錯。
2學生專業背景知識與動手能力分析
首先,中醫診斷學課程開設于大一第二學期,學生已經在第一學期學習了陰陽學說、五行學說、藏象學說、氣血津液、病因病機等中醫基礎理論,具備了一定的中醫思維能力。但是因為大部分學生是剛接觸中醫,其學習思維方式和高中也截然不同,大多死記硬背,加之許多同學基本不看或看不懂古籍,所以中醫思維能力的形成仍處于起步階段,不能融會貫通。因此在舌診實驗教學時可以將散在的基礎理論進行有機結合及歸納,比如通過溫病的衛、氣、營、血四個階段利用動畫或動圖展示舌象的動態變化;也可適當增加一些中醫古籍相關的原文描述,幫助學生構建中醫學習思維[1]。其次,大學生進入大一第二學期,學生知識水平逐漸出現參差不齊的現象,一部分同學基礎知識扎實,接受及理解能力強,成績較好;另一部分同學學習方法不當或領悟能力不強,對課程有畏難情緒,成績不理想。因此如何在舌診實驗教學時考慮學生的這些特點,是在進行教學設計時需要思考的。比如在實驗課開始前,按照實驗目的和要求,安排學生就相關理論知識畫出思維導圖,課前抽取同學進行匯報。并在課后根據每位同學的思維導圖,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
3組織舌診實驗教學
3.1知識回顧
中醫診斷學舌診理論課和實驗課之間有一些時間間隔,舌診實驗課開始前,如何高效地復習舌診理論內容至關重要。“以問題為中心”,引導學生復習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可以提出以下問題,讓學生做課前鞏固:“舌診的原理及舌面的臟腑分候?”“舌診的方法及注意事項有哪些?”“舌象的分析要點?”“熟悉常見舌象及臨床意義簡表”,讓學生帶著這樣的問題去復習舌診理論內容,也同時起到了強化舌診重點內容的目的,為舌診實驗教學起到鋪墊作用。
3.2舌診實訓
上課開始時隨機抽取同學回答“知識回顧”的幾個問題,了解學生知識掌握熟悉程度,并適時針對回答薄弱環節進行點評及補充,再次強調重點內容。實驗教學要注重實訓,①首先,制作符合教材的舌象圖片PPT,通過多媒體手段,結合教材(《中醫診斷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三五”規劃教材,李燦東主編,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表4-1臨床常見舌象及臨床意義簡表,每一個舌象對應相應的舌象圖片,以加深學生的直觀印象,并逐漸建立舌象圖片資料庫,以便于學生共享和加強實訓。②接下來,教師運用多媒體展示較典型的中醫舌診圖片,以及讓學生觀看舌診模型,并將學生分組進行相互觀察,要求學生觀察不同對象,讓學生分析舌象特點及臨床意義,寫好觀察記錄和分析結果交給老師批閱并點評。最后由老師做出分析和結論性意見。③最后,采用案例討論式教學,引入病案,組織學生分析討論,最后老師總結,將上述的“問題引導式”教學方式進一步延伸,在病案的選擇上,選擇具有典型性的、并且符合教學大綱講授要求的、具有典型舌象的病案,同時附一些輔助檢查,盡可能真實完整地模擬臨床并融入實驗教學中,讓學生對臨床工作有較早認識,較早明確目標,促進其主動學習的積極性[2]。
3.3教師總結及拓展
將知識點關系理清、內容簡化、重點突出。并提出思路的新問題或研究性的課題,引導學生利用文獻檢索研究,并跳出傳統思維的束縛,訓練早期的科研能力。比如提出“脾胃系病證中醫證型及舌象與胃鏡下表現的相關性研究”“舌象與中醫體質的關系”“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與中醫舌象的相關性研究”等拓展創新性方向。
4評價舌診實驗課教學效果
4.1實驗教學方式多樣激發興趣
增強主動性中醫診斷學是一門實踐操作性很強的課程,實驗教學對于學生提高中醫臨床技能操作水平,強化中醫臨床辨證思維和動手能力的培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3]。我們通過精心的教學設計,采用靈活的教學方式,應用問題引導式、啟發式、臨床實例討論式、歸納法等教學方式,適時利用動畫、動圖、多媒體、圖庫等教學手段,通過課上提問、討論并發表個人觀點等采用及時性表現性評價。增強了學生的主動性、參與性,以表揚和鼓勵為主,激發了學習興趣,并通過加強舌診的訓練,促進了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記憶及運用。進而提高學習成績及學習能力,為日后臨床打下堅實的基礎。
4.2模擬臨床拓展教學
提高技能如何讓學生將所學知識轉化為臨床技能至關重要,是要求學生“早臨床、多臨床、反復臨床”的目的所在。“能合色脈,可以萬全”是中醫診斷學的較高境界,要使同學們真正掌握舌診的內容,必須通過臨床實踐[4]。因此我們在實驗教學中,采用臨床實例討論式的教學方法,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臨床教學資源不足的情況,解決了理論和實踐脫節的弊端[5]。使醫學生們在實踐中升華理論,培養了獨立思考的能力,完善認識,理清思路,也提高了自身的臨床素養。與此同時,通過拓展教學,激勵了學生的創新科研精神,不斷拓寬學生的思路,勇于科學探究、銳意創新。
5教學體會
與以往傳統教學模式不同,在倡導素質教育的今天,素質化、個性化、創新化教學顯得越來越重要,但是由于年輕教師過于注重知識點的講授,強調教師為中心,經常采用滿堂灌的教學,加之臨床經驗不足,臨床舉例不多或不當,而使學生積極性不高、學習效果不好。因此上好中醫診斷學實驗教學課,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辨證思維,提高臨床技能,是對青年教師的基本要求,因此,應當堅持做教學反思,不斷更新和改進,提高教學效果。
6結語
舌診是中醫的特色診斷方法,將其繼承和發展是中醫經典教育的重要任務。但是目前許多中醫藥院校學生普遍存在臨床動手能力差、中醫辨證思維弱的問題。并且教材中有關技能培養的內容少,臨床見習基地不足,典型病例少,學生實踐機會少等問題。所以更應當在實驗教學中運用多種媒介,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合理設計教學過程,結合臨床實例,拓展教學與思路,爭取更好的教學效果,培養高質量中醫人才。此外,要將實驗教學和理論教學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摒棄重理論、輕實驗的錯誤思想,更要改變實驗教學附屬于理論教學的舊思想,使實驗教學成為培養學生實踐和創新能力的具有獨立職能的重要平臺。
參考文獻
[1]賈微,唐亞平,劉燕平,等.淺談中醫診斷學舌診課堂教學設計[J].廣西中醫藥大學學報,2018,21(1):107-109.
[2]依秋霞,徐剛,魏紅,等.“學而時習之”與中醫診斷教學[J].實用中醫內科雜志,2017,31(4):92-93.
[3]孫雪蓮,劉淵.《中醫診斷學》實驗教學的探索與思考[J].光明中醫,2012,27(11):2360-2362.
[4]張紅梅,劉蘭林,張永跟,等.以學生為主體的溫病舌診教學設計[J].湖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5,17(5):128-129.
[5]白蕊,陳文輝,汪磊,等.標準化病人合五步教學法在中醫診斷學問診教學中的應用[J].廣西中醫藥大學學報,2016,19(1):137-138.
作者:馬麗娜·阿新拜 沙塔娜提·穆罕默德 史紅 單位:新疆醫科大學中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