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14 09:40:42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一篇信息技術與職業教育教學的融合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信息技術的日益成熟,對職業教育的影響愈來愈大。信息技術與職業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不僅有利于推進職業教育信息化的進程,還有利于提升職業院校的教學質量,為職業院校現代化職業教育體系的建設提供一定的保障。因此,詳細研究信息技術與職業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是很有必要的。
1職業教育信息化深度推進中存在的問題
1.1教學理念保守,缺乏信息化意識
一方面,由于信息化建設成本比較高,所以大多數職業院校始終紙上談兵,并沒有改革的決心和勇氣。另一方面,很多教師缺乏信息化意識,他們沒有較為先進的教學理念,依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職業教育信息化的深度推進。
1.2組織機構缺失,經費投入不足
只有職業院校各職能部門之間相互協調,才能更好地推進信息化建設。目前,大多數職業院校都缺乏較為健全的組織機構,導致經驗豐富的教師不太了解技術,而懂技術的青年教師又沒有相關的教學經驗。隨著信息技術的日益成熟,各種軟件和APP接踵而來,這對校園網的沖擊是巨大的。但是,由于很多職業院校都缺少信息化經費,院校在引進新技術方面十分困難,導致教師無法獲取所需的專業技能,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職業教育信息化的深度推進。
1.3教學設施陳舊,體系不健全
雖然職業院校數字校園涵蓋了學校的各個領域,但是,由于教學設備陳舊,適用于職業院校的相關產品少之又少,導致信息化教學難以全方位開展。除此之外,職業院校在進行校企合作時,缺少信息化的支撐,使得職業院校的信息化體系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職業教育信息化的深度推進。1.4信息化隊伍建設不完善要想更好地推動信息化建設,必須構建一支完善的信息化隊伍。目前,職業院校的信息化部門依然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例如:人員不足、編制匱乏、機構缺失等,這些不利因素阻礙了職業教育信息化的深度推進。
2促進信息技術與職業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策略
2.1轉變觀念,突破瓶頸,開放合作
2.1.1轉變觀念,明確教學定位
一方面,職業院校應轉變觀念,明確教學定位,并強調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只有做好信息化建設,才能確保職業教育體系現代化建設的有效推進。另一方面,職業院校應充分掌握職業教育體系現代化與教育信息化之間的關聯,用教育信息化全面帶動職業教育體系現代化發展,這有利于完善信息技術與職業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
2.1.2突破瓶頸,完善相關體系
為改善職業教育教學現狀,職業院校必須突破瓶頸,不斷完善相關體系。一方面,職業院校應設立信息化建設領導小組,明確第一責任人,負責深度融合該校的職業教育教學發展戰略和信息化戰略,從而推進信息化建設的進程。另一方面,職業院校應構建支撐和服務團隊,以形成一個較為完善的協同體系,促使管理部門大力推、教學部門積極用、技術部門提供支撐服務等。
2.1.3開放合作,協同創新
要想更好地推動信息化建設,職業院校必須開放合作,協同創新。由于信息化建設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因此,職業院校僅通過自籌資金是難以滿足信息化建設發展需求的。職業院校應積極爭取上級財政的有力支持。同時,職業院校應加強與企業的合作,這對推進信息化建設來說很有幫助。
2.2需求為導向,應用為驅動
2.2.1需求為導向,完善基礎設施建設
在信息化建設中,職業院校應根據教師與學生的真實需求,合理推進數字校園建設。第一,營造先進的信息化基礎環境,例如:安設無線網絡、設立數據中心機房等。第二,構建高效的數字管理空間,例如:打通業務系統數據通道、統一數據交換與公共數據平臺等。第三,建立沉浸式的教與學空間,例如:完善頂崗實習管理系統、搭建網絡綜合教學平臺等。第四,建造共享的數字科研空間,例如:建設科研協作平臺、創立超星圖書館、引進萬方數據等。第五,設立便捷的數字生活空間,例如:自助洗衣、智能水控、自助洗浴等。由此可見,要想實現職業教育信息化,必須在職業院校的各個領域提供數字化服務,只有這樣,才能有效促進信息技術與職業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
2.2.2應用為驅動,不斷調整組織結構
在信息化建設中,職業院校應有效革新傳統的教育管理業務流程,不斷調整組織結構,從而使各項業務更加規范化,這不僅能降低辦學成本,還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信息相互脫節的問題,對全面優化院校教學管理以及后勤服務體系來說具有促進作用。依托信息化,對傳統管理模式進行革新,有效整合管理結構,有利于打破僵局,為實現職業教育信息化奠定基礎。
2.3推動教育教學的深度應用
首先,應融合信息技術,轉變傳統教學,不斷鼓勵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輔助教學。例如:虛擬仿真系統、VR/AR課件以及直播和錄播系統等,帶動學生學習熱情,使他們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提高教學成效。其次,應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例如:借助網絡教學平臺開展移動教學,鼓勵教師拓展教學形式,進行翻轉課堂授課等。最后,應強化虛擬仿真實訓。例如:利用信息技術構建虛擬生產環境、在課堂中播放企業生產實時視頻等。
2.4創新機制,持續發展
首先,應建立市場化的運行機制。要想實現轉型,必須充分發揮市場作用,同時引入社會資本和技術力量,以減少職業院校信息化建設成本。其次,應構建需求導向和應用驅動的建設機制。最后,應設立高效有序的保障機制。例如:健全職業院校信息化工作機構、設立信息化建設經費等。職業教育信息化只有適應教育改革和信息技術創新應用趨勢,才能從根本上實現職業教育現代化,促進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3結語
職業院校應注重職業教育信息化的意義和作用,大力支持信息技術與職業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推動職業教育信息化進程,從而促進職業教育的深入發展,為社會培養更多高技能的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李俊.談網絡公開課和微課對職業教育的啟發[C]//中國職協2016年度優秀科研成果獲獎論文集(學校二等獎),2016.
[2]顧玥.淺談“互聯網+”時代的職業教育信息化[C]//中國職協2016年度優秀科研成果獲獎論文集(學校二等獎),2016.
[3]王彩霞,劉光然,詹青龍.信息技術在職業教育中的應用[C]//全國計算機輔助教育學會“計算機與教育”研討會論文集,2004.
[4]袁罡,金偉紅,賈翌,等.職業教育與城市外來務工子女發展———來自上海徐匯區的調查建議[C]//科學發展觀與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報告———第五屆中國青少年發展論壇暨中國青少年研究會優秀論文集(2009),2009.
[5]張琳,詹青龍.遠程職業教育學習績效評價系統的研究與設計[C]//計算機與教育:理論、實踐與創新———全國計算機輔助教育學會第十四屆學術年會論文集,2010.
[6]閆文達.淺談職業教育信息化[C]//深化教學改革?提升高等教育質量(上冊),2015.
作者:李曉紅 單位:吉林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