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28 10:34:09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一篇幼兒園個別活動研究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要求教師關注幼兒的個性和特點,針對幼兒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活動的開展。為了滿足幼兒教育的需要,教師要積極地開展個別活動,通過對幼兒進行個別教育的方式來給幼兒設計符合他們的教學活動,使幼兒可以產生學習興趣,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在體驗中感受到學習的快樂,不斷地提高。教師在設計個別活動的時候要了解他們的興趣和愛好,在教學中給幼兒設計符合他們實際的學習活動,促進幼兒主動參與,體驗學習過程。幼兒參與了學習過程會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增加自信心,提高成就感,體驗學習的快樂。
一、幼兒園個別活動的概念和內涵
個別活動是教師對幼兒進行的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是從幼兒的實際進行設計的,具有很強的個性化特點。教師在個別活動中單獨地對他們進行教育和指導,會發現幼兒的潛能,并對這種潛能進行深入挖掘,促進幼兒更加主動地融入到學習過程中。個別教育可以滿足每個幼兒的興趣需要,使幼兒充分展開個性,學習自我管理,學會自我學習,通過幼兒的學習來提高自己,真正地做到因人施教。教師給學生設計個別活動避免了盲目的活動,會發現幼兒的個性特點和興趣愛好,進而為幼兒提供適合他們的教學活動,促進幼兒的發展。幼兒園個別活動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使幼兒可以真正地發現,產生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進而在參與中不斷地習得知識,提高能力。
二、幼兒園個別活動的實施方法
1.精心設計,課堂有的放矢
為了是幼兒的個別活動可以很好地完成,教師要充分備課,確保活動可以順利地開展和進行。在集體活動前,教師可以鼓勵幼兒參與準備,這可以說是準備活動形式。如在“我長大了”活動前,教師就可以發動幼兒回家找自己小時候的照片、衣服、用品、根據孩子們帶來的小衣、小帽、奶瓶、尿布……布置“我長大了的展覽。”這樣在活動中,幼兒就可以根據自己提供的物體進行個別展示活動,使幼兒可以在活動中有話可說,主動參與。在進行個別活動時,教師要鼓勵幼兒用已經有的經驗,獨立探索完成任務,實現幼兒能力的提高。例如,在“我們的食物”教育活動后,教師給每一位幼兒發一張記錄表,統計自己每天吃的食物,這需要幼兒根據自己的特點來填寫,完成個別活動。又如,農歷八月十五觀察月亮后給月亮畫日記;記錄小蝌蚪的成長過程等,都是為了配合教學活動有目的進行的個別活動。
2.教師指導,幼兒充分參與
幼兒在活動區內游戲時,教師可以根據個別幼兒的需要,進行個別教育。例如,指導幼兒制作玩具;練習物品分類,做幻想畫等。教師的指導會使幼兒更加主動地參與活動,提高自己。但是,在指導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幼兒個別活動實踐,絕不是教師的休息時間,這時教師職責是布置環境,提供材料,觀察幼兒,參與活動,個別指導,使幼兒更充分地參與到活動中。教師要結合幼兒的個性特點對幼兒進行個別教育,真正地做到為教師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例如,小朋友認識5的分解、組成時總是感到吃力,教師可以帶領來到活動區,鼓勵幼兒選擇他喜歡的玩具或者是用品。當幼兒選擇了電子琴后,教師可以鼓勵幼兒通過按鍵的方式來認識5的分解和組成。鼓勵幼兒先隨意地按琴鍵一下,之后再按后面的4個鍵,之后按順序進行數數,提高對數的認知,掌握知識產生興趣提高能力。
3.關愛幼兒,進行情感教育
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教師都要充分利用時間和場合來進行個別游戲活動,融入自己的情感,對幼兒充滿關心和愛護,使幼兒主動地融入到課堂探究中。教師給幼兒布置的自我個性探索活動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是符合幼兒實際情況的,需要教師多花費一些心思和經歷,融入自己的情感去指導和教育幼兒,關心幼兒,進而產生學習興趣。教師的個別教育和關愛對于這些接受能力差的幼兒會有很大幫助,會幫助幼兒克服這些方面的短板,這對幼兒這些方面的不足來進行深入挖掘和探索,進而在教師的引導下逐步提高。當教師發現孩子在學習上碰到問題時,需要給他們更多的耐心和細心,對他們進行科學的指導和點撥,以情感教育促進智力發展。幼兒在這種個性化的教學活動中會消除恐懼感,因為這些活動都是符合他們的,可以通過他們的強項和興趣來進行深入探究和分析,在興趣的驅使下掌握更多的知識,提高能力。
三、幼兒園個別活動應注意的問題
1.善于遷移,激發欲望
巧妙利用游戲材料進行知識遷移是教師進行個別教育是應注意的一種有效方法。教師可以利用游戲材料,將知識與知識建立起練習,發揮最大功效。例如,在音樂角中樂器很多,教師可以在幼兒進入玩的角色時,進行提問和討論“誰叫了幾聲”“兩種動物一共叫了幾聲”“誰先叫的,叫了幾聲?”當重新演奏時,教師變換提問方式,這樣小演員在愉快的情緒中復習鞏固了數的概念,通過音樂游戲復習了計算知識,達到了預定的目的。
2.培養興趣,激發動力
教師巧妙地利用幼兒的興趣,選用幼兒樂于接受的游戲方式,不使幼兒產生厭倦,讓幼兒在不知不覺的情緒中學到知識。例如,王某小朋友喜歡圖書角,也愛去娃娃家,就不愛去數學角,如果教師強迫她進數學角,也是強扭的瓜不甜。假若王某在玩娃娃家時,教師把特意準備的計算材料在不知不覺中搬到娃娃家,并以娃娃的口氣說:“小姐姐,這些東西怎么玩,你教教我可以嗎?”教師及時鼓勵小朋友當娃娃的老師,這樣抓住了幼兒的興趣,寓教于樂會收到良好的效果。當她對數學知識有了興趣時,也就樂于走進數學角了。
3.了解幼兒,因人施教
為了使個別活動可以順利開展和推行,教師要了解幼兒的興趣,指導幼兒各種能力的發展水平,進而從他們的強項入手,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教師活動的組織形式要服從教育內容,對應教授與目標。集體形式適合全體幼兒進度統一的教育內容,分組形式適合不同水平與興趣需要的目標,而針對個別幼兒的教育自然采用個別教育形式。小班,應基本采用分組形式,安排適當少量短時的集體教學。中班后,可以實行集體與分組活動有機結合。大班、集體活動形式將占有更重要的地位。教師了解了幼兒的特點,才能夠真正地做到因材施教,給幼兒設計促進幼兒發展的活動。總之,教師給幼兒設計符合他們個性和特點的活動,使幼兒可以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這是促進幼兒成長和提高的必經之路。教師要通過個別活動來鼓勵幼兒自主地學習,在實踐和動手中不斷地產生學習興趣,形成良好的品質和性格。幼兒通過滿足自己的興趣和欲望的活動,會成長得更快,飛得更高。
參考文獻:
[1]王麗萍.淺談幼兒語言表達能力提高的有效方法[J].基礎教育,2012,(04).
[2]張琳.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實踐[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3]王志芳.音樂教學在幼兒語言教育中的重要作用[J].幼兒教育研究,2013,(09).
作者:魏利琴 單位:杭州市蕭山區益農鎮榮盛中心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