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09 10:16:22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一篇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方法分析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一、引言
雖然“教本無法、教無定法”,但是在實際的教學教學實踐中,為了更好的開展教學一些教學方法及模式還是需要被應用起來的。尤其是對于一些學科教學基礎弱的教師、學科教學開展教學實踐尚未成熟的學科而言,采用相對穩定的教學方法對于教學成效的提升是很有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學校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其一般并不是一門相對獨立的學科,當然在課程教學中也不是一門獨立的課程。其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一般都是參照其他學科的教學的方法、教學模式進行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心理健康教育尤其特殊性,需要在更短的時間內對學生進行更為長久、深遠的影響,其課時量、教學內容相對而言不多,強化和鞏固的機會也不是特別的多,因此對于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及教學活動而言選擇好的教學方法及教學組織形式是十分重要的。
二、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可選擇的教學方法
1.教師講授法。講授法是最為主要的教學方法,屬于傳統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特點,貼近其實際生活,講授具體的知識內容,讓學生學生了解一些必要的心理知識,這種方法教學信息傳遞的方式比較直接,更多的是知識的傳遞,對于行為及情感的影響一般效果不是特別明顯。
2.課堂合作及討論法。合作、互動討論是學科教學中一種相對而言更為開放的教學方法,一般情況下學生們在教師的引導下,圍繞某個主題、問題進行討論,合作解決問題表。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中,小組討論法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參與學習與教學活動的主動性,學生能夠更為主動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引導特別的重要,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是非判斷能力的培養是很顯著的。
3.利用游戲活動組織教學。游戲可能是學生最為熟悉、最為喜歡的教學組織和活動方式,在游戲中寓教于樂,讓學生在輕松自主的游戲活動中完成知識的學習,情感的發展。教師在傳統的校園游戲中,是完全可以加入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在積極的引導下能夠更為有效的促進學生其人格的完善與發展。
4.角色扮演法與情景模擬。角色扮演法是心理活動中一種比較有效的、并且互動性、參與性都比較強的一種教學活動。在角色扮演中,學生模仿一些角色,通過角色的一些活動和一些觀點的描述表達想法。角色扮演其實就是一種行動的過程,在這其中,學生從他人的角度考慮問題,在模擬、想象、感受以及體驗的過程中,他們很好的對社會角色、自身原有角色有了比較深刻的理解,當然也會學會更加敏銳地觀察身邊的感受。同時角色的扮演也是表達自己的想法、舒緩緊張、發泄情緒很好途徑。對于自閉、自卑、內向的孩子而言,角色扮演還能更為有效的克服其羞怯、自卑等心理,對于交往能力、表達能力的培養具有積極意義。情景模擬與角色扮演基本類似,往往是放在一起來組織教學活動的,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將某一種情景、某一角色的體驗情緒情感等放在課堂教學中。結合情景、假設來測試學生的心理反應,這種情景大多數情況下都是模擬的情境或想像的情境,需要做好情景的構建。比如說,對于具有考試焦慮特點的學生,可以為其創設、設計出一個想像的(當然也可以是現實的)考試的場景,在這樣的情景中讓學生去反復的訓練,在強化中網學生的焦慮逐步消退,起到心理干預的作用。
5.實踐活動法。實踐活動一般都是放在課前、課后等課外活動中的,其的實踐方法有很多的類型具,一般參與社會活動(參觀、郊游等都是)、考察、社會服務、社會調查等都是常用的形式。在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學生通過社會實踐活動獲得的數據信息和資源,能夠為其分析解決很多的心理問題提供重要的依據,對于學生的服務意識、實踐能力、觀察能力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
6.基于案例分析的教學方法。案例分析是心理健康教育中一種很重要的活動形式,其可以和互動、討論、合作、探究等學生的活動結合起來。案例分析最好選擇一些真實的案例,當然教師和學生能夠現身說法最好,如某某講述自己的一些成長故事,講將家庭、朋友的一些趣事。這個過程能夠宣泄情緒、表達自我,也利于促進產生情感的共鳴,增進情誼。基于此,展開的分析能夠對心理現象的思考與理解更為的深刻。
7.個別輔導法。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是廣泛的和普遍存在的,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師要關注那些特殊的孩子。這些心理存在問題的學生往往是邊緣學生、差生,教師需給予其更多的關愛。對于問題學生要制定特殊教學輔導方案,幫助這部分學生盡快的解決問題,讓他們能夠更好的融入班集體中,參與到學習活動中。
三、結語
教學方法、教學模式本身就是一種可參考的內容,在教學實踐中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的選擇是多元的、開放的。每一種教學方法都有自己的優勢和不足,在教學中需要辯證的看待和應用,應用中需要因地制宜,不能生搬硬套。對于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及相關活動而言,更是要在認真的做好內容和學情的分析,做到方法和理念思想的靈活把握。
參考文獻:
[1]李佳.生本理念在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的實踐運用[J].新課程導學,2015(28):22.
[2]鄧曉明.初中生心理健康教學策略及實踐意義解析[J].新課程(中學),2016(05):198.
[3]劉旭賓.組合心理教學方法的建構及初步應用[D].湖南大學,2008.
[4]雷琴,李璐.現代心理技術在中職心理健康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17(17):44.
[5]殷麗華.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生本理念的運用[J].新課程學習(上),2014(03):159.
【作者簡介】李坤,單位,白城市洮北區保平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