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思政教育管理研究

時間:2022-07-13 02:48:12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一篇高職院校思政教育管理研究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高職院校思政教育管理研究

一、引言

在面對探索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而出現問題時,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解決。在高校的思政課程改革中需使用互聯網技術,有效發揮思政教育的作用。思政教育是高職院校教育的組成部分,可以培養大量的技術人才。因此,思政教育的好壞決定著高校學生之后工作發展所具備的態度。

二、互聯網時代高校思政教育存在的困難

(一)在思政教育中不重視實踐教學

我國部分高職院校不夠重視思政課程的教育,只重視專業課,在教學中也比較偏向專業課,忽視了思政課程育人的重要作用,直接阻礙了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我國大部分高職院校都有重視專業教育、輕素質教育的狀況,從短期看重視專業教育的確對學生畢業后的發展有所幫助,但從長遠的角度看影響學生發展的都是沒有良好的素質教育。思政課程不單是一門課程,還能有效提高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培養學生良好的品格,可以有效解決學生的思想問題。

(二)藝術類學生學習積極性低

與其他專業相比藝術類學生在思政課程學習上都表現的不主動不積極,究其原因是藝術類專業的特點要求學生追求流行趨勢,以及認為思想政治對自身發展的影響不大,只是為了獲取學分而學習的任務。思政教師在這方面也有不足,認為藝術類學生難以管理,對藝術類學生有抵觸情緒,教師持有這種情緒上課其教學質量也會受到影響。另外,藝術類學生思政課程的及格率比較低,學生無興趣學思想政治課,導致教師的積極性也變得不高。

(三)思政教師專業素質低,需提升教學方法

高職院校持續擴招讓學生數量呈持續不斷上升的趨勢,而教師的數量和能力已經不能滿足此狀況。院校在任用教師時也降低了標準,以至于教學質量下降,教學水平不足。思想政治課程是教育的重要目的,由于大部分教師受傳統觀念影響,在教學方法上還在使用一人講,只重視理論缺少實際的教學模式。這樣大多導致學生的參與度低,課堂上與學生零互動。在教學內容上部分教師沒有針對性。思政課程是學生從小就在學習的,因為之前思政課程不好的影響,而對大學的思政課程產生抵觸心理。另外,思政教材比較乏味和無趣與藝術類學生平時所追求的世界文化發展產生抵觸。教師隊伍不合理,帶思想政治課的大多是年輕教師,但年輕教師缺乏知識,教學經驗不足,在教學方法的創新上以及課堂上與學生互動等方面都有不足之處。更加不合理的是上思政課程的教師極少,的教師多為部門行政人員和輔導員,不能滿足思政課程的教學質量。

三、互聯網時代解決高職思想教育困境的對策

(一)提升思政教師的教學能力

為提高思政教師的教學水平,學校要定期安排思政教師參加教研活動,不定期檢查教學資料和上課情況。加強教師的業務培養,把部分缺乏經驗的思政教師送到高層學校,加強對馬克思理論的研究,深入社會調查,加強理論知識的學習,讓教師走進藝術類企業,感受企業文化,從而提高自身業務水平。最后,提高思政教師的政治素養,由于教師的政治立場不足,把育人當成副業,課堂上缺乏對馬克思主義精神的教授。教師上課不投入,立場不堅定導致學生對此課也缺乏正確的認識,使用討論式教學易于藝術類學生接受,學生轉化為靈活的教學主體。比如,在學習《中國近代史綱要》這一課時可以利用藝術類學生的專長,用音樂合唱、繪畫的形式展現當年人們的長征精神,用豐富的形式展現課程主題,從而更好的接受理論。所以,一名合格的思政教師一定要有自己的立場和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使用自己踏實過硬的業務知識和強大的人格魅力影響學生。

(二)搭建“大德育”工作體系

高校的思政工作與學生工作在教育理念上是貼切的,在內容和形式上都有相通性。所以,將兩者結合起來搭建了三個平臺。(1)以思政課程為核心,容納教育課、黨課、團課、就業指導、人文素質課、心理健康課的思政教育教學平臺。思政教師組織教學各黨員組織實施其他教學的形式。(2)開展校園文化活動、公益活動、社團活動等為主體的思政教育實踐平臺。(3)搭建網絡、報紙、宣傳欄等思想政治教育平臺,學生處和團委聯合起來搭建網絡平臺開展。在網絡上進行思想政治宣傳工作,對重大事件需要從多個角度多個層面進從分析,營造一個良好的宣傳氛圍,構建健全的大德育工作體系。

(三)建立健全的課程能力考察標準

在思政課上也要像專業課一樣建立出能力標準,教師可以把課程分為幾個項目,從學生需求出發,制定出具體的課堂教學任務。具體包括案例再現、任務設置、討論完成、評價與反思。結合教、學、做,讓學生從產生如何做到了解這樣做,再到做什么,最后到學生能夠熟練掌握為止。學生完成了具體的項目也就掌握了知識點,了解知識來自于實踐的道理。另外,對思想政治課程的考核方式不能與專業課一樣單一,要使用綜合評價的方法,從學生的知識、能力、情感方面考察和評價學生對課程的學習情況。考核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主要檢查基礎教學要求掌握的知識點、平時作業的完成率和運用知識分享解決問題的能力,依據學生平時的作業、筆記、考試、實驗和課堂練習,使用小組互評和教師評定方式考核。能力是對基本技能的考察,包括口語表達、寫作能力、邏輯能力。通過課堂練習、項目訓練,實踐總結作為依據。考核方式是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動手能力以及解決問題進行檢定,素質方面通過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協作能力進行考察。三個方面的考察由學生自我評價、小組互評、教師評價組成。

(四)加大思政教育的技術投入

使用現代教學設備可有效提高教育水平,因為使用教學設備提高思政教學水平沒有引起重視,所以在設備的投入上普遍不足。需要建設一個思政教育信息庫以及培訓思政師資熟練運用現代技術這兩方面的問題。要認識到思政信息庫的建立是個復雜的社會課題,學校不能自行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學校采取國際政策解決。思政信息庫的建設由軟件問題、基本思政教育內容、信息收集組成,并根據不同學校的特點開展;而在國家公共平臺上完善的包括愛國主義、傳統道德品質教育、法制教育、紅色文化等;職業素養教育應該建立在有投入保障的前提下,由不同單位共同分析自身專業特點一起完成。

(五)在實踐活動中開辟互聯網技術

用互聯網建立思政教育平臺,讓思政工作在網絡上進行。通過網絡強調工作的重要性和挖掘學生思想動態。了解學生思想,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政學習觀。在網絡上形成良好的思想環境,建立學生黨員隊伍,讓學生可以在手機上與同學聯系展開思政教育工作,促使學生改正自己的不足之處。除了互聯網技術外還需使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比如組織學生辯論、講課、舉辦課堂討論和演講活動等。此外可以開設專家講座,聘請專家用生動有趣的觀點對當下熱點話題進行演說,為學生疏導思想認識問題。在課堂、圖書館、社區,政府機關等和思政教育內容有關的社會資源都可以加強高職院校的思政教育。但是對高職院校的思政教育也可利用社會資源。同時還可以組織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思政情景中體驗社會,增加學生使命感,提高學生探索意識。

四、結束語

思政課程是藝術類大學生與所有大學生都應必修的公共課,需要校方引起重視。在互聯網時代加強高校思政工作是一個復雜的課題,需要有效的方法面對思政教育工作中出現的各種困難,從而發揮思想政治課在教育中的作用。要利用互聯網平臺營造一個良好的思政教學氛圍,提高思政教育水平。

【作者簡介】賴曉玲(1989-),女,研究實習員,研究方向為高職思政教育、學生教育管理

【參考文獻】

[1]夏俊.網絡時代大學思政教育面臨的問題與對策[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8(4):25-26.

[2]孫潔.網絡環境下高職院校學生思政教育面臨的挑戰與對策[J].考試周刊,2017(81):129.

[3]馬忠秋,藍嵐.自媒體語境下高校網絡思政教育宣傳現狀與對策分析[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5):144-147.

[4]范萬年,吳萬勝.互聯網+時代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職思政教育路徑探索[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8(3):54-57.

[5]張騰.互聯網時代高校思政工作面臨的挑戰與對策[J].文學教育(上),2017(7):130-131.

[6]邱國婷.互聯網思維模式下的高職院校思政教學[J].知識經濟,2017(19):108-109.

上一篇: 高校思政教育策略研究 下一篇: 經濟高質量發展策略
相關文章
精選范文
友情鏈接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 一区二区三区高清aⅴ专区 三级网站免在线看 | 一级a一级a爰片免费免免在线 | 色综合中文字幕色综合激情 | 亚洲日本va午夜中文字幕久久 | 人成精品66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