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9-11 05:11:00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一篇小學數學微課教學探索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小學數學是一門基礎學科,不僅在考試中作為必考科目,在日常生活中也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學好數學知識,打好基礎對于學生的發展十分重要。小學時期的校園學習是一個人學習和生活的啟蒙期,也是綜合能力初步培養的時期。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現代的教學需求,微課這種新型模式就展現出了獨特的優點。[1]它可以有效避免傳統模式那種時間上、空間上和教學資源中的局限性,迎合小學生活潑好動的性格特點,在有限的時間內,把握教學重點,建設小學數學高效課堂。下面我將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與同我一樣奮斗在教學一線的小學數學教師們分享一下基于信息技術的小學數學微課教學探究。
一、微課的優勢
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已經步入信息化的時代,網絡信息技術和各種電子設備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大的便捷性。微課這種新型模式就是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來改變我們傳統的課堂。下面簡單介紹微課的特點和優勢:
(一)簡潔高效、方便快捷
微課以短視頻為載體,通過網絡平臺與班級學生進行交流、互動和學習。這種方法方便、快捷、簡單、高效。而且可以方便學生充分利用零散的時間對知識進行學習,對于重難點還能隨時進行鞏固復習。
(二)主題突出、有針對性
微課這種視頻教學形式,一般控制在5-15分鐘,具有時間短、重點突出有針對性的特點。小學生活潑好動,這種方式可以有效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達到讓學生高效學習的目的。
(三)內容簡短、資源豐富
利用微課這種模式給小學生上數學課,不僅時間短,內容突出,還能展示更豐富的教學資源,利用圖片、視頻、動畫等充分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給學生耳目一新的學習感受。
二、基于信息技術的小學數學微課教學探究
(一)課前預習
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我們的學習和生活都是如此。課堂學習之前做好充分的預習準備,甚至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傳統的學習方式,因為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均勻,所以老師布置預習作業并不能保證學生的預習效果。但是運用微課這種新的模式,老師可以將學生預習的知識制作微視頻到班級平臺上,讓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可以有效減小學生學習效果基于信息技術的小學數學微課教學探究加羊(甘肅省夏河縣達麥鄉中心小學甘肅夏河747100)的差距。例如在學習《圓柱和圓錐》時,我們先設置課前預習內容,制作微視頻,展示一些我們日常生活中出現的圓柱體。例如:桶裝水、聽裝可樂、生日蛋糕、筆桿等,讓學生找找有什么特點?我們稱之為“圓柱體”。以生日蛋糕為例,咱們說買大蛋糕,它到底是多大呢?這個“大”指的就是蛋糕的體積。體積又是如何計算的。結合生活實例進行課程的引導,引導學生對圓柱的初步了解和認識,理解表面積和體積的差別,為課堂學習打好基礎。
(二)課堂學習
課堂上開展微課教學,可以增強課堂的趣味性,打破教學資源的限制,結合圖片、視頻、動畫來設計我們的課堂,豐富課堂內容,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2]例如學習《認識人民幣》一課時,小學生都知道用錢可以買到他們喜歡的零食和喜歡的玩具,因此,對錢的學習也會很感興趣。在課堂中我們可以利用微視頻給學生展示不流通的前四套人民幣。問問學生知道這是什么嗎?認識他們嗎?學生們可能猜測是錢,但是又仿佛沒有見到過。而后給學生們講解人民幣的發展史,并認識現流通的第五套人民幣。理解1元=10角、一角=10分。然后引入生活實例,我們去買一根雪糕一般都是多少錢呢?通過這種形式,豐富教學資源,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開拓學生的視野。
(三)課后復習
課后復習階段,是對學生課堂學習內容的有效歸納和總結。俗話說“溫故而知新”,對于理解不透徹的知識點,我們可以通過課后復習階段進行鞏固學習。微課的運用在課后復習階段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微課的方式可以有利于學生在零散時間學習,對于需要老師重復講解的重難點,還能讓學生反復觀看,這可節省教師一大部分的精力用于新課的準備,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對于課堂的重難點,也能通過反復學習進行鞏固,若學生還是無法理解,老師還能通過微課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和教學,讓學生可以針對自身的不足進行反復學習,滿足學生的個性化教育,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三、結束語
總之,將微課這種新型教學模式引入到小學數學中來,可以充分增強課堂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把數學知識中較難理解、較抽象的知識直觀展現出來,增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學生通過視頻進行對重難點的反復學習,還能減輕教師的負擔,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提升教學質量。在老師的引導下,利用微課這種新型教學模式共同建設小學數學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孫娟,張明.小學數學微課教學設計模式探究[J].考試周刊,2018(51):90-90.
[2]司友軍.基于微課資源開發的小學數學教學研究[J].中國培訓,2015(6X):160-160.
作者:加羊 單位:甘肅省夏河縣達麥鄉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