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7-16 15:11:44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恢復技術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伴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類對礦產資源,特別是石礦資源的需求呈跳躍式發展的趨勢,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的迅猛發展刺激了采石場的發展。這些采石場在促進整個社會經濟發展和基礎設施的建設過程中發揮了不可磨滅的作用,但是,同時我們也注意到采石場給環境、生態和景觀帶來了一系列的危害和問題,因此采石場的生態環境恢復日益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之一。
由于以前沒有成熟的采石場生態治理技術與資金支持,許多廢棄的采石場暴露在城市中成為一個個“傷疤”,影響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最近幾十年里,國內外生態專家與工程技術人員為采石場等邊坡的生態重建開展了深入系統的研究,并創造了各種各樣的生態恢復技術。近幾年,隨著環保意識的提高,我國地礦、公路、國土等部門對于生態防護越來越重視,設立了礦山生態環境恢復保證金制度,確保了廢棄礦山生態恢復的資金難題。結合現有成熟的邊坡生態環境恢復工藝,如客土噴播、植生袋、厚層基材等使廢棄礦山的生態重建成為可能。
在江蘇省與蘇州市進行的廢棄礦山生態環境治理規劃的指導下,蘇州吳中區旺山采石場于2002年關閉,同年5月21日杭州環復園林工程有限公司開始對旺山進行生態環境治理,成為江蘇省首批進行生態環境恢復的礦山,此項工程的施工期到2003年1月20日截止,共治理山體面積8萬平方米,通過2年的養護觀察,已經基本達到了生態恢復的要求。在旺山生態環境治理過程中,綜合采用了以厚層基材為主,包括植生袋,客土噴播等多種國內外的先進工藝。
本文就旺山生態恢復過程中使用的主要工藝進行介紹,并對旺山廢棄礦山的持續觀察效果進行重點闡述。
1旺山地區基本概況
旺山地區屬亞熱帶季風海洋性氣候,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溫度15.7℃,年平均降水量1088.5mm(最多1782.9mm,最少600mm):常年6月16日入梅,7月9日出梅,梅雨量194mm;無霜期240天;年日照時數1940.3小時,年日照百分率為45%。
2材料與方法
2.1噴播植物種子
根據旺山廢棄礦山所處地區的氣候、地質與水文條件,在前期采用了高羊茅(Festucaarundinacea)、彎葉畫眉草(Eragrostiscurvula)、狗牙根(Cynodondactylon)、百喜草(Paspalumnotatum)、白三葉(Trifoliumrepens)等禾本科和豆科草本植物,后期更多的采用了胡枝子(Lespedezabicolor)、紫穗槐(Amorphafruiticosa)、馬棘(Indigoferapseudotinctoria)、沙打旺(Astragalusadsurgens)、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等草灌木品種,并對前期單一的草本坡面進行了灌木種子補播。
表1種子用量表
Table1dosageofseeds
編號種子用量(g/m2)
前期后期
1高羊茅(Festucaarundinacea)153
2彎葉畫眉草(Eragrostiscurvula)31
3狗牙根(Cynodondactylon)10.5
4百喜草(Paspalumnotatum)21
5白三葉(Trifoliumrepens)41
6胡枝子(Lespedezabicolor)--5
7紫穗槐(Amorphafruiticosa)--5
8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2
9馬棘(Indigoferapseudotinctoria)--5
10沙打旺(Astragalusadsurgens)--5
合計2528.5
3工藝方法
3.1客土噴播工藝
客土噴播是以團粒劑使客土形成團粒化結構,加筋纖維在其中起到類似植物根莖的網絡加筋作用,從而造就有一定厚度的具有耐雨水、風侵蝕,牢固透氣,與自然表土相類似或更優的多孔穩定土壤結構。
3.1.1特點
1、錨桿、鐵絲網(土工網),混合在客土基質中的粘合劑、團粒劑、加筋纖維,有邊坡防護和支撐客土基質的雙重功能。
2、用空壓機、客土噴播機等設備對客土基質進行高壓噴播(0.5MPa),保證了基質在邊坡的穩定性,且機械化作業速度快、效率高。
3、植物根系生長,尤其是灌木根系的生長,給坡面的長期穩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時改善和美化生態環境。
3.1.2技術要點
1、噴播基材是保證噴播成功的重要因素。泥炭土是噴播的好材料,可和木纖維(或紙漿)按一定的配比混合使用,比單用純木纖維具有更優良的附著和保水性能,可在土壤層較薄且非常瘠瘦,甚至風化巖的坡面上進行噴播,一般噴播厚度在10~20cm。
2、保水劑及粘合劑用量。保水劑可根據各地氣候條件及石場特點的不同而做相應的調整;粘合劑可根據石壁的坡度而定,與坡度大小成正比。
3、掛網。先把錨釘按一定的間距固定在石壁上,然后掛網。
4、草種選擇。所噴播的草種應是根系發達、生長成坪快、抗旱、耐貧瘠的多年生品種;如果當地的冬季寒冷的話,還應考慮品種的抗凍性。
5、混播。利用草種的互補性,如深根性和淺根性、豆科和禾本科、外地與本地、發育早與發育晚等特性進行混合噴播。
3.1.3施工流程施工準備à作業面清理à截、排水溝施工à鋪網、釘網à客土噴播à噴播植物種子à覆蓋à養護管理
3.1.3.1施工準備
設安全防護區:施工現場附近,禁止行人、車輛通過,界定安全防護區,在施工場地兩頭設施工標志。根據施工安全操作規范要求,選擇安全防護措施,搭設鋼管腳手架,下鋪毛竹腳手片,上掛防護網,或從山頂下懸繩索,系安全帶施工。腳手架搭設按腳手架搭設施工規范進行施工,現場施工人員配戴安全帽及必要的勞保用具。
3.1.3.2作業面清理
清除作業面雜物及松動巖塊,對坡面轉角處及坡頂的棱角進行修整,使之呈弧形,盡可能將作業面平整,以利于客土噴播施工,同時增加作業面綠化效果。保證施工前作業面的凹凸度平均為±10cm,最大不超過±15cm;對低洼處適當覆土夯實回填或以植生袋裝土回填,以填至使反坡段消失為準,有條件的可在作業面上每隔一定高度開一橫向槽,以增加作業面的粗糙度,使客土對作業面的附著力加大。若巖石邊坡本身不穩定,應該采用預應力錨桿錨索進行加固處理。
3.1.3.3截、排水溝施工
作業面排水系統得設置是否恰當和合理直接關系到作業面植被的生長環境,對于長、大邊坡,坡頂、坡腳以及平臺均需要設置排水溝。并根據作業面水流量的大小考慮是否設置坡面排水溝。
3.1.3.4鋪網、釘網
采用高鍍鋅棱形鐵絲網或高強塑料加強土工網,網孔規格為5cm×5cm。巖石處用風鉆或電鉆按1×1m間距梅花形布置錨桿和錨釘。錨桿長90~100cm。錨釘長約15~40cm。掛網施工時采用自上而下放卷,相鄰兩卷鐵絲網(土工網)分別用綁扎鐵絲連接固定,兩網交接處至少要求有10cm的重疊,錨釘每平方米不少于5只。網與作業面保持一定間隙,并均勻一致,。較陡巖面處,可用草繩按一定間隔纏繞在網上,以增加附著力,使客土厚度得到保證。掛網可以使客土基質在巖石表面形成一個持久的整體板塊。
3.1.3.5客土噴播
客土噴播前澆水濕潤坡面,將泥炭、腐殖土、草纖維、緩釋營養肥料等混合材料經過專用機械的攪拌后噴播在鐵絲網上,厚度為2~8cm。由于基質水分喪失會造成基質厚度不夠,一般要求噴射厚度為設計厚度的125%。
3.1.3.6噴播植物種子
根據施工作業面土壤或巖面性質、當地氣候條件、施工季節,并結合各種植物生長特性選擇植物的種子,并增加當地類似地貌作業面上的鄉土樹種種子,使次生植被在今后的數年內逐漸與自然生態植被融合,不顯人工雕琢的痕跡。喬、灌木種子用60~80℃熱水(含浸種劑)浸種1天,草本植物種子在噴播前浸種1-2小時使種子吸水濕潤即可。將處理好的種子與纖維、粘合劑、保水劑、復合肥、緩釋肥、微生物菌肥等經過噴播機攪拌混勻成噴播泥漿,在噴播泵的作用下,均勻噴灑在工作作業面上。
3.1.3.7覆蓋
為保證多雨季節,植物種子生根前免受雨水沖刷;寒冷季節,植物種子和幼苗免受凍傷害;以及正常施工季節的保溫保濕。要求采用無紡布(或稻草簾)覆蓋、并力求仔細,這樣可防早期無紡布被風吹跑,其目的一是預防成型后的作業面被雨沖刷;二是可保溫保濕,促進植物的生長。
3.1.3.8養護管理
植物種子從出芽至幼苗期間,必須澆水養護,保持土壤濕潤。從開始堅持每天早晨澆一次水(炎熱夏季早晚各澆水一次),澆水時應將水滴霧化(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安裝霧化噴頭),隨后隨植物的生長可逐漸減少澆水次數,并根據降水情況調整。在草坪草逐漸生長過程中,對其適時施肥和防治病蟲害,施肥堅持“多次少量”的原則。噴播完成后一個月,應全面檢查植草生長情況,對生長明顯不均勻的位置予以補播。
1.4適用范圍
客土噴播工藝主要應用在旺山廢棄礦山坡度小于60°,巖石風化或有較薄土層的邊坡上。在更為陡峭或貧瘠的邊坡上需要采用厚層基材工藝。
2厚層基材工藝
厚層基材噴射植被是采用混凝土噴射機把基材與植物種子的混合物按照設計厚度均勻噴射到需要防護的工程坡面的綠色護坡技術。厚層基材噴射植被護坡技術主要針對巖石邊坡的植被防護而開發。巖石邊坡不同于土質邊坡,目前常用的植被護坡(如撒播、液壓噴播、植生帶、框格植被、三維土工網植草等)無法應用于巖石邊坡,因為巖石邊坡無法供給植物生長所需的土壤、水分和養分。
2.1基本原理
將泥炭土、腐植土、陶土、保水劑、黏結劑和長效復合肥、木纖維等混合,制成巖質陡坡植被生長所需要的大量和持續性較強且具有較持久肥力的活性土(人工土),在巖坡上設置塑料PVC樹脂鍍鋅網或鋼筋網,將配制好的活性土與草種、鄉土草木種子及防止水土流失的土壤安定劑、黏合劑、保水劑等摻和后,經攪拌機拌勻,在干料狀態用空壓機和混凝土噴射泵輸送,在噴射口前與水混合噴射到作業面,形成噴射厚度較大,粘稠度較高,能促進植物長期生長所需的基材。
3.2.2施工流程施工準備à作業面清理à截、排水溝施工à鋪網、釘網à噴射混合土à噴播植物種子和營養液à覆蓋à養護管理厚層基材工藝主要體現在噴播基質的厚度與強度與客土噴播不同,其他主要步驟類似。
3.2.2.1鋪網、釘網
①鉆孔:石質邊坡硬度大,必須用風機鉆孔,孔向與坡面基本垂直。
②鋼釘:用直徑6mm、長度為30㎝的L型鐵釘(或鋼釘)固定鍍鋅網,每平方米為4-5根左右。
③對于個別不平順的坡面,為保證鐵網貼附坡面,可增設錨釘。
④網面不須緊貼坡面,可留8cm左右空隙。
3.2.2.2噴射混合土
將曬干的泥炭土、腐殖土(過篩)和木(紙)纖維、粘結劑、保水劑,用攪拌機攪和均勻,然后用噴射泵和空壓機將混合干料送到噴射管,在噴射管口與適量的水混合后噴射在坡面上,厚度為10cm。
3.2.2.3噴播植物種子和營養液
對于選好的種子應進行催芽處理,而后用木纖維、粘合劑、保水劑、復合肥、緩釋肥等,經過噴播機攪拌成噴播漿,在噴播泵的作用下,均勻地噴灑在巖面上。
3.2.3適用范圍適用于坡度高陡的巖石斜面(坡度大于75°、未風化巖面等高難度巖);景觀要求高的綠化坡面,是旺山廢棄礦山生態恢復的主要工藝。
3.3植生袋工藝
3.3.1基本原理
植生袋是將選好的草、花、灌木種子、保水劑、微生物肥料等材料,通過機器設備均勻的復合在兩層可降解的無紡布中間,并覆上一層抗老化綠網,然后將復合好的材料按一定的規格縫制成的袋狀,是一種新型邊坡綠化材料。
3.3.2施工流程施工準備à作業面清理à截、排水溝施工à填裝基質à鋪設植生袋à養護管理省略步驟參見客土噴播工藝。
3.3.2.1填裝基質將植生袋平鋪,把混合好的基質填裝到每個袋口中,飽滿度達到80%時扎緊袋口。
3.3.2.2鋪設植生袋
將裝好基質的綠生(植生)袋,平整的鋪在作業面上,并以緊固件加固。緊固件擬采用鐵釘或Ø6mm的鋼錨釘,一般采用200mm-400mm等不同長度。巖石處用電鉆鉆孔后用錨釘緊固。緊固件每平方米不少于5只。鋪設前將作業面澆足澆透水,每鋪設一塊,固定后再澆水保持袋中基質濕潤。
3.3.3適用范圍主要用于反坡、地形不規則的巖石邊坡的綠化。
圖1旺山廢棄礦山治理前原貌
Fig1.OriginallooksofWangshanabandonedmine
圖2坡面噴播后效果
Fig2.SceneofWangshanabandonedmineafterspraying
圖3施工完成2個月后效果
Fig3.2monthsofmaintenance
圖4施工完成6個月后效果
Fig4.Sixmonthsofmaintenance
圖5施工完成2年6個月后效果
Fig5.Twoyearsofartificialmaintenanceandhalfayearofnaturalmaintenance
4養護管理
在施工完成后,隨即進行養護管理,并根據蘇州吳中區地區的氣候特點制定了養護方案,在植物種子處于萌發與植物幼苗階段,特別注重保持濕度和平衡養分。在植被成坪后加強對植物抗逆性的鍛煉,逐漸減少澆水、施肥次數,促進深根性的灌木生長。由于噴播的植物種子以豆科和禾本科植物種子為主,因此特別注意對銹病、斜紋夜蛾的防治。
5結果
旺山廢棄礦山生態恢復工程經過兩年的精心養護,植被生長良好,沒有引發地質災害,工程質量與養護管理效果都令人滿意。撤除人工灌溉、施肥等管養措施半年后,植被表現良好,整個坡面基本上已經形成1~2米的灌木為主的草灌植物群落,植物基本上能自然生長。安然度過了3個雨季,植被與土壤基質沒有被沖刷的現象,周圍山林的鄉土草木本也逐漸侵入到邊坡上來,達到了人工快速過渡的效果。而且恢復的植被基本上與周圍的環境融為一體,趨于自然。
6討論
蘇州旺山廢棄礦山生態環境治理工程在綜合采用客土噴播、植生袋和厚層基材工藝結合科學的施工、養護、管理手段,實現了石質邊坡植被的重建與邊坡的穩定。說明了利用植物進行廢棄礦山的生態環境恢復是可行的。可以在2~3年內形成植被的有效覆蓋、防止地質災害、水土流失、綠化美化了環境,具有良好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
同時我們也注意到,同樣的工藝在不同地區、季節,或不同的施工隊伍進行施工,效果就大相徑庭。說明在對廢棄礦山生態環境恢復工作中還缺乏統一、科學的技術標準,單靠經驗進行施工往往阻礙了我國的生態環境恢復技術的發展。
因此,我們在對更多廢棄礦山進行生態環境治理的同時,還需要對植物種子配方、基質配方等進行研究,提高技術、管理內涵,促進生態環境恢復產業與技術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玲,陳永安,康用權,黃滔,李軒.客土噴播在潭邵高速公路石質邊坡防護中的應用[J].草業科學,2005,22(7):107~110.
2.謝鋼,李克儉,客土噴播技術在高速公路邊坡防護中的運用[J].公路與汽運,2005(3):80~82.
3.章夢濤,邱金淡,顏冬.客土噴播在邊坡生態修復與防護中的應用[J].中國水土保持科學,2004,2(3):10~12.
4.陳曉斌.客土噴播法在石質邊坡綠化中的應用[J].公路,2004(8):307~309.
5.朱峪增.客土噴播施工工藝技術要點[J].草業科學,2003,20(11):76~78.
6.王琦,梁占訓.太原繞城高速公路陡坡客土噴播技術初探[J].甘肅林業科技,2004,29(2):60~62,65.
7.杜娟.客土噴播施工法在日本的應用與發展[J].公路,2000(7):72~73.
8.馬萬權,沈康健,鄧輔唐.客土噴播技術對石質邊坡防護的運用[J].云南交通科技,2003,19(3):7~11.
9.蔣鵬飛,舒安平,等.客土噴播在臨長高速公路石質邊坡防護中的應用[J].湖南交通科技,2002,28(4):68~69.
10.鄧輔唐,鄧輔商.植生袋在高速公路石質邊坡生態防護中的應用[J].中國水土保持,2005(1):42~43.
19世紀末是整個西方歷史上最大膽、最富冒險精神的時代。現代繪畫在這個時期初露端倪.繪畫史上出現了一個空前的裂變繁衍的階段,這種裂變對藝術史所造成的分割,大于文藝復興以來上所有風格的變遷;各種藝術思潮在這個時期萌芽、蔓延,未來主義、立體主義、表現主義以及與藝術傳統徹底決裂的達達主義和超現實主義等藝術流派交相輝映,繪畫到達了一個空前的激蕩人心的高度。同時,現代服裝開始從服裝的普通含義中脫蛹,在法國巴黎——當時世界藝術家的活動中心.開始出現了高級時裝店,標志著服裝進人了一個新的紀元,這無疑是與當時的現代藝術活動有著緊密的聯系的。20世紀初,在英美出現的POP藝術等更為新潮的藝術現象,在這些藝術思想和表象里已經宣告20世紀現代美術不同方向的特征成熟起來.與此同時,現代時裝的概念也被C?F?沃斯的設計轟動初步定義。
繪畫與時裝雖不是一回事,但兩者之間的聯系已經歷了很長的時間,而現在則愈發地深人和復雜,現代繪畫的一顰一笑都影響著服裝設計師的靈感動機。藝術家們將自己全新的藝術觀念通過全新的藝術語言表達出來,推向社會,這些來源于現代繪畫的藝術觀念溶人歐美國家的各個社會階層,并在社會道德方面、生活方式乃至言行舉止都有著深刻的烙痕.服裝在此方面更是有著明顯的追隨、呼應。
服裝是人們生活狀態中不可缺少的一種基本狀態,作為人們生存的一個基本前提之一.它具有實用性、科學性和藝術性,因而服裝本身是一門造型藝術.是區別于繪畫、雕塑等造型藝術類別的一門新的藝術。同時,它與這些藝術類別又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它包括其他藝術的各種特征甚至美學原理.如比例、節奏、平衡、對比等.因而服裝設計本身就是一種藝術創作活動。
每年在巴黎時裝節會上的新藝術服裝樣式.就是從立體派、黑人雕刻、古埃及美術等藝術形式中汲取營養.其特征是多采用直線的、幾何紋樣的形式,新藝術樣式本是來源于巴黎的裝飾美術博覽會.脫離新美術的趣味和裝飾過多的傾向而產生的。它把藝術和產業融合在一起,深受大眾的青睞,它給服裝帶來的影響.使女性們脫掉緊身胸衣,開始穿著機能實用的筒狀服裝;追求由于身體活動而展開現服裝魅力;強調衣服的動感.這無疑是現代畫藝術對服裝所帶來的一種積極的影響。但是.繪畫畢竟是以畫面表現為目的,而服裝則是通過服裝表現人.過份注意繪畫的表現方式.往往會贊成喧賓奪主,追求形式的新奇也應有節制、分寸,如超出限度,就有可能流于怪誕,如崩克(Punk)服裝.著裝的顏色令人毛骨悚然,有給人以不快之感的攻擊性。
抽象廣義繪畫一度是現代繪畫的主流,它的色彩及構圖、造型都給服裝以巨大的影響.畢加索、馬蒂斯、布拉克、蒙德里安等現代繪畫大師還曾親自參予過戲劇服裝設計。他們的繪畫作品也給時裝設計師們以啟迪,曾是他們設計時裝的靈感源泉.如法國Y?S羅朗設計的蒙德里安式套裝。另外,POP藝術也給羅朗以創作的靈感而發表了著名的一系列POP藝術之唇、之軀等裙裝。
現代繪畫的創作精神、技法、原則更是對服裝有著巨大的影響與指導。這些技法在時裝設計中屢用不鮮。最典型的莫如超現實主義對服裝的影響了超現實主義(Surrealisn)的哲學定義是純精神的、不受正規意識支配的行動。另一種解釋是指擺脫理性的控制和審美及道德上的偏見,結合象征主義、浪漫主義思想。用夸張和反常的語言形式來追求神奇的藝術效果它在服裝領域里的影響相當廣泛,如曾經出現了西歐的夏帕瑞麗(Schiaparelli)及其影響下的K?拉加菲爾德,Y?S?羅朗等設計大師,他們都曾熟練地運用超現實主義的精神和技法設計作品倒置設計——將人們固有的視覺習慣或使用、欣賞習慣打翻,倒置而進行設計是超現實主義繪畫的觀念在服裝設計中的典型表現形式之一。例如夏帕瑞麗受畫家東根?達利等人的啟迪,于l973年設計的一套上衣,前后反轉的款式及倒置于頭頂的高跟鞋帽子等。設計效果十分出人意料,從哲學意義上來講,正是這種非理性精神的選擇。使服裝設計中滲入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東西,使之面目一新。
今年上半年以來,世界經濟繼續復蘇,國內經濟回升向好勢頭進一步加強。在國內外良好經濟環境的支持下,我國對外貿易也延續了去年年底以來較快的恢復性增長態勢。但是,由于主要發達經濟體持續的高失業率,消費仍然不振,以及由歐洲債務危機的影響將逐步顯現,下半年,世界經濟復蘇的步伐可能放緩,我國外貿發展仍面臨諸多不確定因素。縱觀全年,我國外貿形勢仍不容過分樂觀。
1、我國外貿持續恢復性增長
從2009年11月起,我國進出口已經延續了8個月的恢復性增長。據海關統計,今年1-6月國際貿易論文,進出口總值13548.81億美元,同比增長43.1%。其中出口7050.90億美元,增長35.2%;進口6497.92億美元,增長52.7%;貿易順差552.98億美元。與金融危機前2008年1-6月相比較,進出口、出口和進口分別增長9.8%、5.8%和14.5%。除了全球經濟逐步復蘇,進出口商回補庫存的因素外,今年上半年我國進出口較快的恢復性增長也與去年同期全球經濟下滑,進出口商品價格下跌,外貿基數較低有很大關系。
6月當月進出口增速放緩,而順差有所擴大。6月進出口值2547.69億美元,增長39.2%。其中,出口1373.96億美元,增長43.9%;進口1173.74億美元,增長34.1%。當月貿易順差200.22億美元。
表1 2010年以來我國月度進出口情況
年 月
出 口
進 口
貿易差額
(億美元)
金額(億美元)
同比(%)
金額(億美元)
同比(%)
2010.01
1094.75
21.0
953.07
85.5
141.68
2010.02
945.23
45.7
869.10
44.7
76.12
2010.03
1121.12
24.3
1193.48
66.0
-72.36
2010.04
1199.21
30.5
1182.39
49.7
16.81
2010.05
1317.61
48.5
1122.28
48.3
195.33
2010.06
1373.96
43.9
1173.74
34.1
200.22
2008.1-6
6662.51
21.8
5675.49
30.6
987.03
2009.1-6
5215.29
-21.8
4245.95
-25.4
969.33
2010.1-6
7050.90
35.2
6497.92
中圖分類號:TP311.5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3044(2010)13-3362-02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Asian Games Scientific Papers Report Council Web Site
LI Xiao-qiang
(Guangzhou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Modern Education Technology Center, Guangzhou 510015,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report of the Asian Games will be the functional design, performance design and security design, and then we have put forward a detailed implementation program on this design, finally, we use Java Struts framework technology to achieve the entire site development.
Key words: asian games; scientific papers report council; design
亞運會科報會網站是為了在廣州亞運會舉辦之前能給大家提供一個很好的交流平臺。亞運會科報會網站是基于B/S結構開發的,亞洲各地區都可以通過網絡來訪問我們的網站,向我們的網站投稿論文。整個網站系統的管理是基于中心服務器來管理的,數據中心在學校的網絡中心主機房,各地區用戶都是通過網絡訪問中心服務器。集中式的管理有利于數據的統一管理,保證了系統的實時性,有效性和完整性。
1 系統的功能設計
亞運會科報會網站分為前臺系統和后臺管理系統兩大功能模塊。前臺系統的主要功能有首頁、用戶注冊、用戶登陸、會議介紹、會議動態、征文事項、重要時間、交通路線、下載專區、參會注冊、聯系我們。后臺管理系統的主要功能有系統管理、用戶管理、內容管理、文件管理、論文管理、我的信息、緩存管理、基礎數據。在系統功能設計中,用戶管理功能和論文審核功能這兩個是系統實現的關鍵,現在將具體來分析這兩個功能。
1.1 用戶管理功能
亞運會科報會的用戶非常的多,他們之間是分為三類:一個是系統的管理員用戶;另一個是普通用戶;最后一個是評審專家用戶。系統管理員用戶負責整個網站信息的和用戶的審核、權限的分配以及其他的管理功能。普通用戶主要是把自己的論文投稿到我們的系統中。評審專家用戶主要是負責評審投稿過來的論文,然后給普通用戶發送具體的評審結果。這個用戶權限的管理我們采用了角色的管理,也就是說把這三種類型的用戶分配到三個不同的角色中,然后再給每個角色定義不同的權限。這樣就有利于我們這種多用戶數量的權限管理功能。
1.2 論文審核功能
論文審核是本站設計的重點內容,亞運會科報會網站的設立就是為了能征集更多的有關于亞運會的論文資料。但是,征收到的資料可能很多是不合格的,所以,我們專門成立了專家組來審核這些論文,把有價值的論文抽取出來,然后在大會上來交流,從而有利于亞運會的順利召開和圓滿閉幕。具體的審核流程如圖1所示。
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論文的審核流程首先由系統的普通用戶提交論文,然后由我們學校科研處工作人員做簡單的形式審核,通過后再提交給評審專家審核,專家審核后一方面把審核意見發給作者,另外一方面發信息給我們學院的財務處。最后對論文進行歸檔整理。
2 系統的實現
亞運會科報會系統的實現采用Java Struts框架來實現各功能模塊,采用Oracle數據庫作為數據的存儲。系統的開發完全按照軟件工程的開發的思想來進行。下面主要對系統實現過程中的關鍵技術來做探討。
2.1 Java Struts 框架技術
Java技術是目前非常流行的一種網站開放技術,Struts就是java技術的一種框架技術。Struts框架技術是MVC技術的一種,它實現了頁面和程序的分離,在頁面上都不會出現處理邏輯的java代碼,從而提高了程序的可靠性和可維護性。亞運會科報會網站的實現就是采用了Java Struts框架技術。
2.2 緩存技術的實現
緩存是“以空間換時間”策略的典型應用模式,是提高系統性能的一種重要方法。緩存的使用在訪問較大的情況下能夠極大的減少對數據庫操作的次數,明顯降低系統負荷,提高系統性能。本系統的緩存是一個功能比較完善的緩存,它能夠對自己進行管理。它自身設置一個線程,隔一段時間就檢查緩存的使用情況,對于過期的內容進行刪除,如果緩存的內容占有它所擁有的空間的97%,淘汰內容,直到它占有空間不超過90%。緩存實現的具體過程如圖2所示。
從圖我們可以看出,當視圖JSP需要一些常用信息時,先到緩存讀取信息,緩存根據視圖JSP提供的條件所對應緩存的索引,查找相關信息。如果緩存里面有相關信息,將相關信息返回給視圖,如果沒有找到相關信息,到數據庫查詢相關,查詢完畢,把相關信息放進緩存,同時也返回相關信息到視圖。由圖可以看到,緩存可以減少對數據庫的操作。
2.3 系統安全性的實現
2.3.1 用戶權限管理
通過建立不同的用戶組和用戶口令驗證,可以有效地防止非法的用戶進入網站的核心數據庫;另外,通過授權來對用戶的操作進行限制,允許一些用戶對數據庫服務器進行訪問,而大多數用戶只能在同組內進行讀寫或對整個數據庫只具有讀的權利。
2.3.2 病毒防護
在網絡入口,我們需要采用防病毒過濾網關,并要確保用戶終端和服務器要安裝網絡版的防病毒軟件,管理員要及時進行防病毒軟件或系統的升級,完成各類操作系統和系統軟件的補丁、防病毒軟件的病毒庫的更新。
2.3.3 數據備份與恢復
核心數據庫必須建立完善的數據備份及恢復機制,定期對數據進行備份,當計算機的軟硬件發生故障時,利用備份進行數據庫恢復,以恢復破壞的數據庫文件、控制文件及其他文件。還要記錄數據庫中所進行的各種操作,包括修改、調整參數等,在數據庫內部建立一個所有作業的完整記錄,即日志。另外,要備份控制文件,因為控制文件中的某些狀態信息在數據恢復期間可以用來引導數據庫。
3 結束語
亞運會科報會網站的完成給廣州亞運會的舉行提供了交流平臺。亞洲各地區的人都可以通過這個平臺來,提出自己的建議,為亞運的召開增添光彩。
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 P61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一.前言
煤炭資源的大規模開采和利用對我國的經濟發展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但采煤沉陷也給人類的生存環境產生一系列的消極影響,采煤沉陷區的生態恢復與治理直接關系到礦區的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是我國礦區所面臨的一個亟待解決的難題。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和“十二五”規劃均將礦區生態保護及恢復技術的開發作為工作重點,提出發展綠色礦業,推進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和礦區土地復墾工作。因此,對采煤沉陷區進行綜合治理,恢復礦區生態環境將成為近些年我國礦山工作者的主要研究課題之一。
二.煤炭資源開采及沉陷現狀以及采煤沉陷區治理技術現狀
1.煤炭資源開采現狀
煤炭是我國的主要能源,自1988年以來,我國煤炭的產量在世界上一直居首位,占世界總產量的30%左右。中國原煤產量自2000年降至0.999Gt的低谷后,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而加速增長,2002年原煤產量為1.415Gt,2005年突破2.0Gt為2. 113Gt,至2009年我國原煤產量破3. 0Gt。2002~2010年全國煤炭產量見圖1。
圖一 我國煤炭產量變化
2.采煤沉陷區治理技現狀分析
(一)農業復墾技術現狀分析
采煤沉陷使大面積耕地受到損害,生產力降低甚至無法耕種,保護和恢復耕地是栗煤沉陷區治理的主要任務和目標,我國經過幾十年的積極探索逐步發展了疏排法、就地取土法、挖深墊淺法和固體廢物充填法等農業復墾技術。在我國淮南、淮北、徐州、充州等礦區對采煤沉陷區進行綜合治理,本著因地制宜、綜合治理、綜合利用的原則,堅持“宜農則農、宜林則林、宜建則建、宜水則水”,開發了集種植業、漁業、家禽養殖業為一體的綜合治理模式。將煤矸石、粉煤灰等礦業固體廢物作為充填材料進行充填復墾,釋放了大量的壓占土地,改善了礦區生態環境,破解了采煤沉陷區失地群眾的居住、就業、后續發展等系列難題,實現了礦區經濟、生態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二)建筑復墾技術現狀分析
城鎮化建設是我國“十一五”和“十二五”的主要發展目標,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的加快,理想的工程建設用地日趨緊張,綜合應用采空區探測技術、采動區地基穩定性評價技術、采空區處理技術及建(構)筑物抗變形等技術,將沉陷區開發為建設用地是緩解我國城鎮建設用地“瓶頸”的有效途徑。在不斷的應用和實踐過程中,我國采煤沉陷區建筑復墾技術不斷地得到發展和完善。如開灤礦區在開采50年以上的老采空區地面建設了大型工業廠房、在開采30年左右的老采空區地面建設了2~3層樓房、酒店、會議中心等建筑物;焦作市工業聚集區在采煤塌陷區上進行工業園區建設,建設抗采動變形的框架結構工業廠房14棟,總建筑面積19 37hm2,居民住宅樓34棟,總面積95hm2,建筑采取了基礎圈梁、變形縫等挽變形技術措施.所有建筑自投人使用以來一直安全使用。
(三)景觀生態復墾技術現狀分析
將景觀生態學、恢復生態學等理論引進到采煤沉陷區治理中,這一復墾模式改變了過去以恢復采礦受損土地為重點的土地復墾理念,土地復墾更加關注礦區的景觀生態協調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安徽淮南、河北開灤等礦區將景觀生態復墾技術應用于采煤沉陷區的治理工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唐山市在開灤礦區開采百年的沉陷區范圍內,建設了集生態保護、休閑娛樂、旅游度假、文化會展、住宅建設、商業購物、高新技術產業為一體的新城區——南湖生態城,城市中央生態公園面積達28km2,其中有11.5km2的湖面面積,18km2的城市森林,引入各類昆蟲、鳥類等動物,形成了良好的生態系統,在全國樹立了采煤沉陷區治理的典范。
(四)充填開采技術現狀分析
在煤炭資源開發的同時減少生態環境的破壞,實現綠色開采是時展的必然需求,充填開采已成為煤礦綠色開采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煤礦充填開采經歷了由水砂充填、低濃度膠結充填、高濃度膠結充填和膏體泵送充填階段,目前充填開采有超高水材料充填、膏體充填、固體物充填3種。現階段充填開采將煤矸石、粉煤灰、劣質土等固體廢物作為充填材料,通過泵壓或重力作用,經過管道輸送到回采工作面,形成以充填體為主的上覆巖層支撐體系,有效控制地表沉陷在建筑物允許值范圍內,實現村莊不搬遷,矸石零排放,安全開采“三下”壓煤,保護礦區生態環境。充填開采具有充填材料來源廣泛、成本低廉、制漿與輸送工藝簡便、充填體強度高等顯著優勢,目前已在我國河北邢臺、山東兗州、黑龍江雙鴨山、七臺河等礦區試驗應用,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三.煤沉陷區治理技術的發展趨勢分析
1.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國有骨干大中型礦井“三下”壓煤量達到14Gt以上,其中建筑物下壓煤占整個“三下”壓煤量的60%以上,水體下壓煤占28%左右,鐵路下壓煤占12%左右,然而,到目前為止,我國僅從“三下”采出的煤炭約有1Gt,只占整個“三下”壓煤量的7%左右,這些壓煤量嚴重制約著礦區的生產和可持續發展。隨著資源可采儲量的減少及對煤炭資源采出率要求的提高,如何實現綠色開采成為近些年煤炭企業急需解決的技術難題,充填開采技術已取得了一定階段性成果,近些年來將會不斷完善并逐步推廣應用。
2.合理規劃開采布局是減輕甚至是避免開采沉陷損害的必要手段和措施,要充分利用變形規律和地面規劃要求有機結合,做到有的放矢,避免開采和治理的脫節。
3.伴隨著煤炭資源的大規模開采,我國中東部煤炭資源將逐步枯竭礦井相繼關閉,我國煤礦的關閉開始于上個世紀末,自2000年我國集中關閉40個國有煤礦后,到目前為止,已經先后關閉了約300個國有大煤礦。關閉礦井綜合生態問題越來越凸現出來,其特點是修復的綜合性和復雜性,進行集關閉煤礦的塌陷地植被、水環境、工業垃圾堆積為一體的綜合生態修復再造,是資源枯竭型礦區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迫切需要。
4.隨著資源逐步減少,開采難度加大,我國能源重心西移趨勢越來越明顯,晉陜蒙寧甘等5省區煤炭資源儲量占全國總儲量的68%,2010年晉陜蒙3省煤炭產量占全國煤炭產量的50%以上,并有逐年增加趨勢。西部地區由于獨特的干旱氣候和地理環境,生態環境極為脆弱,環境容量低下,敏感性強而穩定性差,抵御外界干擾能力弱和自然恢復功能差。因此,西部生態脆弱礦區采煤沉陷區治理及生態環境保護的任務艱巨。
四.結束語
煤沉陷區治理技術對于我國環境生態的保護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時這也能更好的促進我國采煤業的發展,促進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楊本水 宣以瓊 孔一凡 皖北礦區開采沉陷區土地生態環境及其綜合治理技術(被引用 2 次)[期刊論文] 《能源環境保護》-2007年1期
[2]王列平 吳志紅 嚴家平 徐良驥 張集礦動態沉陷區灌排系統恢復治理技術[期刊論文] 《煤炭科學技術》ISTICPKU-2008年6期
[3]夏軍武 于廣云 吳侃 王東權 劉衛群 采動區橋體可靠性分析及抗變形技術研究(被引用 11 次)[期刊論文] 《煤炭學報》ISTICEIPKU-2005年1期
[4]徐良驥 嚴家平 高永梅 安徽省兩淮礦區地質環境治理技術(被引用 2 次)[期刊論文] 《煤田地質與勘探》ISTICPKU-2007年6期
[5]章立清 于廣 云盛平 淮南礦區鐵路橋沉陷治理技術研究(被引用 1 次)[期刊論文] 《中國煤炭》PKU-2007年8期
USB2.0(通用串行總線)已經成為PC外設接口標準。但USB2.0接口芯片技術只被Intel,Philips等少數國外大型半導體廠商占有,在國內還是空白。無論從市場需求,還是從促進我國芯片設計能力來說,開發具有我國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USB2.0接口芯片都是非常迫切的一個問題。
接口芯片中高速(480Mbps)及模擬電路部分是設計的難點所在,本論文首次引入基于數字的模擬化設計技術(DBA),并成功應用到發送器電路、數據恢復電路、時鐘發生電路(DLL)等關鍵模塊的設計之中。 DBA技術的核心在于:將數字電路設計的思想滲透到模擬、混合信號電路設計中,使用數字算法將盡可能多的電路設計放在數字一邊。由于采用了數字技術來實現模擬電路部分的功能,因此這種全新的設計方法可以避免模擬、混合信號電路中參數調整和工藝控制的難點,提高電路設計精度和穩定性,并降低噪音影響,是一個好的解決方案。
在發送器電路的設計中,論文在同一結構電路中兼容高速和全速兩種模式,不僅降低了芯片設計復雜度,而且減少了芯片引腳處的額外電容及芯片面積;在接收器電路的設計中,論文采用了經優化的新型拓撲結構,提高了數據采樣和接收精度;在數據恢復電路中,論文提出了新穎的基于5-倍DLL-過采樣的數字算法和查找表技術,可省去繁雜的時鐘恢復過程,同時提高了高速數據信號對相位偏移(skew)和抖動(jitter)的容忍度。
基于TSMC0.25um CMOS混合信號工藝,用于功能外設的USB2.0接口芯片采用自頂向下的設計方法。芯片的核心組成部分,即發送器、接收器電路以及能隙基準電壓源已經在上海集成電路產業化基地參加MPW流片,測試結果表明:在正確的基準電壓偏置下,芯片發送、接收功能參數指標符合USB2.0協議要求。 另外,Link層中新型數據處理電路、“PLL+DLL”結構的五相高精度等間距時鐘產生電路也在相應的后仿真結果中得到成功驗證
會議論文集均由德國Springer出版社作為LNCS系列出版。ICICS2013歡迎來自全世界所有未發表過和未投遞過的原始論文,內容包括訪問控制、計算機病毒與蠕蟲對抗、認證與授權、應用密碼學、生物安全、數據與系統安全、數據庫安全、分布式系統安全、電子商務安全、欺騙控制、網格安全、信息隱藏與水印、知識版權保護、入侵檢測、密鑰管理與密鑰恢復、基于語言的安全性、操作系統安全、網絡安全、風險評估與安全認證、云安全、無線安全、安全模型、安全協議、可信計算、可信賴計算、智能電話安全、計算機取證等,但又不局限于此內容。
作者提交的論文,必須是未經發表或未并行地提交給其他學術會議或學報的原始論文。所有提交的論文都必須是匿名的,沒有作者名字、單位名稱、致謝或其他明顯透露身份的內容。論文必須用英文,并以 PDF 或 PS 格式以電子方式提交。排版的字體大小為11pt,并且論文不能超過12頁(A4紙)。所有提交的論文必須在無附錄的情形下是可理解的,因為不要求程序委員閱讀論文的附錄。如果提交的論文未遵守上述投稿須知,論文作者將自己承擔論文未通過形式審查而拒絕接受論文的風險。審稿將由3位程序委員匿名評審,評審結果為:以論文形式接受;以短文形式接受;拒絕接受。
ICICS2013會議論文集可在會議其間獲取。凡接受論文的作者中,至少有1位必須參加會議,并在會議上報告論文成果。
投稿截止時間:2013年6月5日 通知接受時間:2013年7月24日 發表稿提交截止時間:2013年8月14日
會議主席:林東岱 中國科學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研究員
程序委員會主席:卿斯漢 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北京大學軟件與微電子學院 教授
Jianying ZHOU博士 Institute for Infocomm Research,新加坡
2“體育科研方法”課程的局限性
直到1991年,國家教委出臺的第三套體育教育專業《教學計劃》中,才在限制選修的課程模塊中,設置了“體育方法學”課程,并明確規定在第8學期安排“科學研究與畢業論文”這一環節,其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和文字表達能力”[4]。2003年教育部出臺新課程方案中“體育科研方法”規定為一般必修課程,但不硬性規定學分、學時,明確其為研究方法的入門課程,其宗旨是讓學生掌握基本科研方法,培養體育科研的能力[5]。“體育科研方法”課程的學習對學生科研能力的掌握,撰寫畢業論文至關重要,但目前唐山師范學院相應課程教學存在一定問題。第一點,對課程的重視度不夠,體育教育專業培養大綱雖然將“體育科研方法”列為必修課,但考核性質安排為一般考察課,平時和期末考核比較松散,學生簡單完成一個考核作業即完成任務,大綱修訂時學分、學時的調整比較頻繁,效果不理想。第二點,課程安排和“體育統計學”重合較多“,體育科研方法”課程和“體育統計學”課程學時都安排為32學時,兩門課程在研究方法的章節教學中重合較多,較多內容重復教學,而且兩門課程都是以課堂理論面授為主,內容枯燥,課后實踐較少。第三,教師執教能力有待完善,同其他院校類似“,體育科研方法”課程教學由本專業科研能力突出的教師擔任,該課程需要教師有豐富的跨學科知識,不但要掌握一定扎實的統計學知識,對本學科科研特點及學術前沿要有深入理解,但近幾年教學工作以青年教師為主,教師缺乏系統的科研方法學習,只是根據自身優勢科研方向對“體育科研方法”進行一定角度的闡述,而且以理論性灌輸為主,與體育科研實踐結合較少。結果就是授課內容與學生畢業論文需要不相符合,如教師講授很多調查性研究方法,一旦學生選擇應用實驗法相關題目,論文如何撰寫就將極大困擾學生,不得不求教指導教師。
3體育教育專業畢業論文引入實驗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3.1選題內容可行性分析
體育學屬于交叉性學科,各專業均涉及大量文科及理科課程。根據黃漢升[3]對2004-2009屆全國優秀本科畢業論文的調查,認為運動人體科學類論文是學士論文中總體質量較高的文章,選題能夠反映該學科熱點問題,實驗設計較嚴謹,儀器比較先進,學生獨立操作的能力較強,優秀論文多集中在運動生理、生化方向。體育教育專業和運動人體科學專業雖然培養方向不一樣,但體育教育專業課程方案中依然保留大量自然科學類必修課程,可以從理科方向選題去探索體育實踐問題,分析動作技術特點,可以從運動生物力學方向選題,涉及人體機能評定,研究評價方法可以從運動生理等角度選題。但體育教育專業選題一大問題就是大量重復,選題困難,無新意和亮點,實驗方法應用太少,唐山師范學院體育專業近幾年學生畢業論文選題也存在同樣問題,學生選題追求簡單、易寫,以學校體育調查類選題為主,運動人體科學類選題極少。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學生理論基礎極為薄弱,缺乏應用多種研究方法去深度挖掘運動人體科學類論文的內容,不敢有質疑,不了解通過何種渠道去獲取文獻資料,因此對此類選題不敢涉及,實踐訪談中有學生對大學生減肥方法感興趣,但考慮到要進行實驗設計,使用體成分儀進行測試獲取數據,還要進一步統計分析,感覺困難,選擇放棄。此類情況不少見,實際上對于本科畢業論文的實驗設計和要求對于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并不復雜,需要相關課程教師,尤其是理論課教師教學中引導學生多思考,扎實掌握理論基礎。其次,教師的實驗教學工作不足,學生實驗課學習不夠扎實,不能利用現有條件去設計實驗思路,還有一個常見原因,那就是學生有良好的實驗基礎,但不了解此類選題而遺漏,個別地方院校教學和畢業工作思路較為保守,墨守成規,學生畢業論文工作以穩為主,很多指導教師并未引導學生在自然科學方向去選題,一屆照搬一屆,選題內容上無新意,沒有突破。唐山師范學院體育系針對以上情況,2010年開始引導學生選擇運動人體科學類選題,并進行精心指導,幫助學生充分利用實驗室,進行合理實驗設計,個別學生畢業論文質量明顯提高,同時也帶動了其他學生學習,取得不錯效果,證明利用實驗室,進行實驗設計完成運動人體科學類畢業論文是可行的。例如,有學生對運動性疲勞評價感興趣,設計體育課后各類恢復手段對疲勞消除影響的實驗,測定不同方式恢復方式后人體心率、血壓和血乳酸的水平,實驗采用重復測量設計,取得良好效果,觀察到了積極性恢復手段的應用起到加速心率和血壓恢復的過程,學生通過論文的完成也加深了對相關理論的學習。另有學生選擇應用性研究,比較不同力量訓練方式對跆拳道大學生運動員下肢肌肉爆發力的影響差異,取得預期效果,論文均入選本校優秀本科畢業論文。以上表明,體育教育專業學生采用實驗性、測量性等方法,充分利用實驗室條件,可擴大選題范圍,提高畢業論文的研究價值和質量。
3.2研究方法可行性分析
畢業論文引入實驗性工作,一個前提是必須具備相應的實驗條件,教育部2005年頒布的《高等學校基礎課教學實驗室評估標準表》及大學實驗室評估標準明確了高校實驗室應具備的條件,目前我國體育類院校、師范類體育院系均不同程度建有實驗室,唐山師范學院自2007年迎評以來,實驗室經過擴建,添置先進設備和儀器,條件滿足現有教學和師生的科研要求。實驗室條件滿足需要,但部分師生對實驗重視不夠,實驗課程沒有形成獨立的教學體系,實驗教學方法不夠靈活,考核評價體系不健全,儀器利用率不高,實驗教學師資隊伍薄弱。這些問題影響了實驗室的利用,這也是學生畢業論文利用實驗室較少的原因。理論課教師和實驗室相關人員要高度重視實驗教學,首先思想上予以重視,不能把理論課實驗邊緣化,改進實驗教學方法,增加綜合性、設計性實驗,讓學生主動利用實驗室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大力鼓勵學生參與到教師科研工作中,使其熟悉實驗,喜歡實驗,有能力完成運動人體科學選題論文。學院可以制定各種政策鼓勵師生充分利用實驗室現有的儀器設備,提高科研水平。以前學生畢業論文大部分是問卷調查類型,實驗室先進儀器設備利用率不夠,實質上與院系整體科研業務水平不高相關。不但實驗教學人員科研業務水平要提高,其他理論教學人員也需要熟悉專業理論知識,對實驗室加深了解,熟悉相關儀器的原理和用途,形成普遍能夠指導學生在自然科學領域選題的能力,建議定期培訓師生了解實驗室具備的條件和功能定位,也可通過運動人體科學領域學術講座給師生提供相關信息,要鼓勵師生積極學習實驗理論。
曹 鑫
延安市計量測試所
本文列舉了在實際操作中的一些實例以供大家參考書
隨著電子汽車衡的廣泛應用,其維修工作隨之日漸需求,然而由于用戶難以得到完整詳細的技術資料,給維修工作帶來了困難,為我們將幾例故障現象及解決辦法整理出來,介紹如下:
1、故障現象:零點示值正負跳變,稱量示值也欠穩定。
分析與處理:用稱重信號模擬器試驗,判斷出故障原因不在稱重儀表,故在接線調整盒中檢測,發現總絕緣電阻約為20MΩ,但分別檢測每個傳感器的絕緣電阻卻都能達到200 MΩ,因而臆斷接線調整盒中的印刷電路板受潮污絕緣下降。免費論文。對印刷電路板單獨測量,絕緣電阻只有30MΩ,左右,后用無水酒精擦洗,電吹風吹干,再測其絕緣電阻正常。在拆卸各傳感器時,發現接線盒的接線端子螺釘有微微的松動現象,提示接觸不良可能也是儀表示值不穩的隱蔽原因。經上處理,零中心指示光標亮,故障消失。
因接線盒內電路板絕緣下降的故障,在幾臺不同的電子衡中均有發生。生產廠家一般都是把接線盒置于戶外稱臺磅坑內,我們將其由戶外移至操作室內,有效消除了接線盒受潮絕緣電阻下降的弊端。在遷移接線盒時,又有意識的去掉盒內的連線端子,改螺絲連接為焊錫焊接,杜絕了接線螺絲松動造成的隱患,減少了故障點。
2、故障現象:稱重儀表(8142-0007)雷擊反儀表顯示:
“ ”
分析處理:檢查發現一只稱重傳感器輸入端呈開路狀態,激勵電壓加不上。更換一只新傳感器后,進行高度調試標定,儀表顯示數據基本正常,但在進行偏載壓點檢測時,發現其中一有承重點示值比其余五個承重點示值少約200kg,反復調整無法達到6個承重點示值的一致性。機械傳力機構方面也未發現異常,于是再測量各傳感器的Ri、R0、Rs,發現對應于重量偏的傳感器Ri=420Ω、 R0=350Ω、Rs=200MΩ,而其余五只傳感器的Ri為380Ω-390Ω不等,R0為349Ω-350Ω,Rs>2000Ω。兩者對比,主要是Ri相差30多歐,約為10%,從理論不難看出在同一個橋壓下,輸入電阻大的,輸出信號小。故再換一個稱重傳感器,經設定調試,衡器順利通過檢定。
此例故障提示我們,多個稱重傳感器并聯使用,不僅要注意輸出電阻的一致性,還要注意輸入電阻的分散性不可太大,要小于5%為好。
3、故障處理舉例
(1)故障現象:一臺60電子汽車衡開機后有時能正常工作,重車上后顯示負超載,重新開機后又有時能恢復正常,這種現象經常發生。
故障分析:故障時有時無,秤臺部分和儀表部分都可能發生這種故障,經模擬器判斷,故障發生在秤臺部分。按上表進行故障分析,發現一個傳感器的信號線被老鼠咬破,造成線之間的接觸不良。
故障排除:重新焊接好傳感器信號線。免費論文。用膠密封后再用熱縮管密封。免費論文。開機后,汽車衡恢復正常。
(2)故障現象:一臺50t電子汽車衡在稱量約15t時,前后相差很多。
故障分析:這種故障發生的在秤臺部分,檢查發生其中一個傳感器的偏載測試時比標準少約700kg,相鄰的傳感器比標準少約200-400kg。估計誤差最大的傳感器壞損。
故障排除:用萬用表測量懷疑的傳感器輸入、輸出電阻、發現阻值異常。更換傳感器,汽車衡恢復正常。
4、故障處理舉例
(1)故障現象:一臺60t電子汽車衡,儀表顯示負號,清零不起作用。
但重車儀表有顯示,且示值顯示穩定。
故障分析:這種故障有可能是傳感器輸出信號太小,也有可能是儀表調零電路出現故障,造成零點輸出很低超出接收范圍,經模擬器判斷,故障發生在儀表部分。
故障排除:重新標定,可以解決故障。否則,送專門技術部門維修或更換稱重顯示儀。
(2)故障現象:一臺30t電子汽車衡,示值顯示不穩定。
故障分析:經模擬器判斷,故障發生的儀表部分,按上表進行故障分析,發現顯示儀損壞,可能是電源部分出現的故障,也有可能是放大器濾波電容損壞。
故障排除:更換電源部分濾波電容和放大器濾波電容,汽車衡恢復正常。
5、維護保養
(1)保持秤臺臺面清潔,經常檢查限位間隙是否合理。
(2)經常清理秤臺四周間隙,防止異物卡住秤體。
(3)連接件支承柱要注意檢查保養。
(4)保持接線盒內干燥清潔、盒內干燥劑定期更換。
(5)經常檢查接地線是否牢固。
(6)排水通道應及時清理、以防暴雨季節排水不通暢浸泡秤體。
(7)車輛應低速駛入秤臺,車速應≤5km,然后緩慢剎車,停穩后計量。
(8)禁止在沒有斷開輸出信號總線與穩重顯示儀連接進行電弧焊作業。
(9)操作人員要嚴格遵守操作規定,進行日常維護。
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G80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7116(2010)11-0111-04
Analysis of theses written for a Master of Science degree in the human movement science specialty between 1999 and 2009 in China
LIN Hua,XIA Xue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Dalian 116029,China)
Abstract: By basing their research specimens on theses written for a Master of Science degree in the human movement science specialty between 1999 and 2009 in China, the authors analyzed these theses in terms of thesis topic selection, thesis research subjects, thesis research methods, and application value of thesis research achievements, summed up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hanging trend of these theses, and revealed the following findings: with the expansion of the scale of recruitment of graduate students studying for a Master of Science degree, in the selection of thesis topics written for a Master of Science degree in the human movement science specialty, there were more fundamental application researches than pure fundamental researches and developing researches, and there were signs of inadequate novelty of topic selection, repeated topic selection, and deviation of topic selection from sports practice; the thesis research subjects are mainly animals, seldom the human body; the thesis research methods were mainly experimental methods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 more thesis research achievements were applied to the competitive sport area than to mass sports fitness and scholastic physical education.
Key words: sports bibliometrics;human movement science;thesis written for a Master of Science degree;China
學位論文在某種程度上能夠集中反映某個領域的熱點問題和研究現狀,是衡量研究生學習、科研能力和培養質量的重要指標。本文以運動人體科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為研究對象,以中國知網“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為檢索數據源,檢索項為學科專業名稱,檢索詞為運動人體科學,檢索范圍從1999~2010年,匹配條件為精確,截止2010年5月12日,由此獲得963個檢索結果,其中通過篩選剔除與本研究不相關的學位論文35篇,最后將928篇運動人體科學專業全日制碩士畢業學位論文作為本文研究對象。
運動人體科學是體育科學研究內容的一部分,是研究人體從事體育活動過程中人體變化規律的科學,包括運動生理學、運動醫學、運動生物化學、運動解剖學、運動生物力學、運動心理學等,基本屬于自然科學的研究范疇[1]。根據體育科研成果的性質可將體育科學研究分為基礎性研究、應用性研究和開發性研究3類[2]。其中基礎性研究又可分為純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兩類,而應用性研究和開發性研究又常被歸為一類,以“應用研究”統稱[3]。
1碩士學位論文選題
選題是科學研究工作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英國著名科學家貝爾納[4]曾指出:“課題的形成和選擇,無論作為外部的經濟技術要求,或作為科學本身的要求,都是研究工作中最復雜的一個階段。一般來說,提出課題比解決問題更困難。”因此,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的選題具有重要的意義。
2002年以前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大多是以生物學傳統的動物實驗、生理生化指標測定、技術動作分析等微觀實驗研究為主,而近些年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逐漸采用一些新技術手段,如蛋白質組技術、基因芯片技術、激光共聚焦技術等,在運動性心臟、骨骼肌以及運動性疲勞方面的研究也有所突破,從傳統的生物學研究向多層次、全方位開展跨學科研究,以系統整體觀點來綜合宏觀和微觀研究,依托基礎性研究突出應用研究。
由表1可以看出,運動人體科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選題,應用基礎性研究論文有509篇,占54.85%,應用性研究論文次之,有327篇,占總數的35.24%,而開發性研究和純基礎性研究論文數僅占8.19%和1.72%。
結果顯示,純基礎性研究和開發性研究選題較少,雖說運動人體科學隸屬于自然科學范疇,具有應用基礎性研究課題的屬性,但其本身還是存在著基礎研究-應用研究-開發研究的內在結構,只有各研究類型均衡發展,才能夠有效促進整個學科研究的進步。因此,在研究生學位論文這個特殊科研群體中,應特別注重科學研究的均衡發展。
從運動人體科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的分析來看,研究內容豐富,選題方向多樣,能夠體現當前運動人體科學研究領域的新熱點、新問題。運動生理學、運動解剖學、運動生物化學、運動生物力學、運動醫學、體育保健學等傳統研究方向的研究內容不斷深化的同時,一些新型的研究方向也逐漸呈現在運動人體科學專業碩士學位論文中,如低氧訓練的生物學基礎、高原訓練和運動員機能監控、人體功效學、生物力學研究及運動器材研發、體育工程學等。
2002年以前運動人體科學碩士學位論文研究集中,在骨骼肌生理、心血管機能、疲勞與恢復、營養、激素及內分泌、機能評定、免疫等方面,研究高原訓練、代謝方面的論文分別有7篇和6篇[5],而現在碩士學位論文研究高原訓練和代謝的增加到37篇和96篇。如今運動人體科學碩士學位論文在傳統研究領域更加深入,同時還有些新的研究內容不斷增加,如基因多態性與運動能力的關聯性研究、納米技術、蛋白質組學技術、中醫保健以及運動人體科學網絡教學平臺的建立等。不過,近年一些研究如基于核磁共振的代謝組學方法、自由基生物學等生物工程技術已應用于運動人體中,但碩士學位論文中還甚少涉及。
運動人體科學是體育教育訓練學和民族傳統體育學的基礎[6]。交叉和綜合選題成為運動人體科學專業碩士學位論文中的普遍現象,不僅涉及到同級學科不同方向之間的交叉選題,還涉及到同級學科之間和跨學科之間的交叉選題,使研究課題具有更強的生命力。因此,運動人體科學研究生在進行論文選題時要拓寬研究視野,突破思維局限,敢于創新呈現更有價值的研究成果。
2碩士學位論文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是科研論文根據研究目的所選擇和組成的客體,本文通過對928篇運動人體科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的梳理,發現以動物模型為研究對象的有409篇,占44.07%;以運動員為研究對象208篇,占22.41%;以軍人、老年人、患病者等為研究對象的有104篇,占總數11.21%;以大學生為研究對象的有93篇,占10.02%;以少年兒童為研究對象有67篇,僅占總數的7.22%。
由此可見,運動人體科學專業的碩士學位論文以動物模型為研究對象最多,而以人體為研究對象的論文,選擇的群體相對廣泛,選擇研究對象最多的是運動員,其次是大學生,少年兒童相對較少。
3碩士學位論文研究方法
一門科學的發展依賴于研究方法手段,而研究方法的發展有利于該科學的發展,運動人體科學是體育科學中一門重要的基礎性學科,它的發展直接影響著體育科學研究的進程,作為體育科學的一個分支學科,它的發展同研究方法手段發展也是分不開的[7]。從本文分析的碩士學位論文看,大部分論文能夠從多層次、多角度、多學科的范圍研究問題,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獻資料法、調查法、實驗法、訪談法、測量法等,采用最多的是實驗法,這也符合運動人體科學專業的研究特點。而與體育人文社會學專業學位論文多采用文獻資料法,調查法等[8]不同的是運動人體科學論文的研究習慣以實驗為基礎,以客觀量化的數理統計為依據,以觀察法、訪談法、文獻資料法為輔助研究手段進行多種方法綜合運用的研究。
從質與量的角度可將研究方法分為比較、歸納、分類等的定性分析法,數理統計的定量分析法及運用數理統計而仍以定性方法研究的半定量分析法。在本研究中發現,運用定量分析法研究的學位論文占總數的63.79%,定性分析法研究占13.69%,半定量分析法研究占22.52%。其中運動生物力學、運動生物化學、體育測量與評價研究采用定量分析法的分別占82.27%、80.53%、70.15%。結果充分體現研究論文多以定量數據分析為主。
4碩士學位論文的應用價值
動物實驗在生命科學、醫學等研究中越來越顯示出它的巨大作用,也成為生物學、醫學的一門主要研究方法,是探討生命奧秘、人類疾病機制及治療等不可缺少的手段。運動人體科學與生物學、醫學一樣,同屬于自然科學的分支學科。單從研究對象選擇可以看出,運動人體科學專業碩士學位論文多以動物實驗為主,大多數運動機制是在動物實驗中實現的。近年來,隨著基因技術的日益發展,各種基因表達形式也逐漸成為運動人體科學研究的熱點。
研究動物的優點在于動物具有廣泛的遺傳基礎,個體差異較大,在模擬人體運動的某些研究中是比較有用的,其實驗結果也帶有一般性和普遍性,尤其在選擇一些誘發性動物模型時,能夠在短期內復制出大量模型,并能嚴格控制各種條件,使復制出的模型運用于不同研究目的要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如能正確的掌握和運用動物實驗方法,可使實驗者節省人力、物力和時間,同時還能獲得可靠的實驗結果,減少研究的盲目性。但動物實驗同時存在著很多缺陷。運動人體科學畢竟是要研究人運動的一些機能機制,動物的發生發展過程、運動特征及環境與所效仿的人類運動還存在不同程度的差異。在體育領域中,從實用價值角度看,人體實驗的研究更能直接說明問題。
縱觀運動人體科學專業碩士學位論文的發展,根據科學研究的目的、任務和需要,運動人體科學碩士學位論文研究成果應多從研究人類運動的角度出發,將基礎理論研究合理運用到運動實踐中。
除了以動物模型為實驗對象外的519篇論文中,研究成果與競技體育有關的論文230篇,其中基礎性研究63篇,應用性研究119篇,開發性研究48篇,主要研究運動員身體機能評定與訓練監控,運動員身體恢復的手段和方法、新技術、特殊儀器應用于運動員訓練等。如低氧訓練是當前運動訓練研究的熱點之一,在運動人體科學專業碩士學位論文中有40篇論文與低氧訓練的機制及應用有關。
從多維角度思考,研究成果的“社會化”既是滿足社會需要的程度,也是衡量體育科學研究社會價值的最好尺度[9],在運動人體科學領域,除服務于競技體育研究范圍外,在全民健身范圍內,人類健康與健身運動領域也應得到重視,大眾體育的發展,必將接受運動人體科學理論的指導,并將體育納入“一級預防”的“預防醫學”框架之中。在我國推出《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的目的就是為了建立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全民族的身體素質[10]。在運動人體科學碩士學位論文中與群眾體育有關的研究有115篇,占總數的22.16%,主要研究包括不同運動方式對人體身體形態、機能及身體素質的研究,各種力學負荷對人體運動功能的影響,慢性病患者的運動健身指導方案,“現代文明病”的根治及抗衰老與體育運動保健的研究,人體體質健康狀況及因素分析,不同人群運動健身的特點與方法,運動與營養膳食處方的指導等。
近年來我國的肥胖癥患病率呈上升趨勢,肥胖少年的增長比例更大,成為兒童時期一個重要的健康問題,兒童單純性肥胖可作為高血壓、高血脂、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等誘發因素之一。學校體育也成為現在體育科學研究的領域之一。學位論文的研究涉及到學校體育的有174篇,其中包括對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狀況、兒童青少年生長發育狀況、不同運動對學生生理機能評定、體育院校學生專項教學訓練素質等。
5小結
運動人體科學是一門綜合應用性很強的學科,通過對運動人體科學專業碩士學位論文的分析,發現運動人體科學專業研究生論文選題多以應用基礎研究為主,純基礎研究及開發性研究比例相對較少,選題方向不均衡,但隨著體育科學研究領域研究內容日益發展,創新性研究課題也將成為研究生學位論文的選題的必然趨勢。
運動人體科學專業碩士學位論文的研究對象大多以動物模型為主導,繼承自然科學研究傳統的研究模式,但為了能更好在體育運動領域發揮運動人體科學研究的作用,直接采用人體實驗將是運動人體科學應用于運動實踐的突破點。在設計實驗,采取合適的研究對象是科研論文成敗的關鍵,在碩士論文研究中應重點考慮如何將人體實驗與動物實驗的優勢相結合。
運動人體科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的研究方法,還是以傳統的實驗研究與定量分析法為主流驗證結論,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相結合的多元綜合方法應用將在今后運動人體領域科學研究穩步發展,移植更新更有效的研究方法必將成為體育領域科學研究的重點。
從運動人體科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整體分析來看,其學位論文的研究成果應用價值更多的還是局限在競技體育范圍內,應用于大眾運動健身以及學校體育領域相對較少。
參考文獻:
[1] 中國體育科學學會. 2006-2007體育科學學科發展報告[R]. 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
[2] 黃漢升. 體育科學研究方法[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王瑞元,周越. 體育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的關系:現狀與展望[J].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6,29(11):1441-1445.
[4] 貝爾納J D. 科學研究的戰略[G]//科學學譯文集. 北京:科學出版社,1980.
[5] 張瑞華,朱晗,張哲,等. 對我國運動人體科學專業研究生論文選題的分析[J].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6,29(9):1232-1234.
[6] 張雪霞. 從學位論文選題的跨學科現象看研究生的培養模式[J]. 體育學刊,2006,13(1):88-91.
[7] 黃翠,藏威,李國金,等. 運動人體科學研究方法的現狀及展望[J].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09,13(7):1367-1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