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21 10:23:47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八下英語知識總結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2. task n.任務;工作
3. waitress n.女服務生 【對應詞】waiter n.男服務生
4. line n.排;隊;列
5. annoy v. 使惱怒;使生氣
6. annoyed adj. 惱怒的;生氣的
7. polite adj.有禮貌的;客氣的politely adv. 有禮貌地【反義詞】impolite / rude adj. 無禮的
8. perhaps adv. 或許;大概
9. door n. 門at the door 在門口
10. behavior n.行為;舉止;表現
11. Asian adj. 亞洲的;亞洲人的
Asia n. 亞洲
12. uncomfortable adj. 不舒服的【反義詞】comfortable adj. 舒服的
13. allow v. 允許;承認
14. voice n.聲音 in a low voice 低聲地
15. public n.公眾 in public 公開地
16. cough v. 咳嗽
17. smoke v. 抽煙 No Smoking! 禁止吸煙!
18. careful adj. 小心的;謹慎的carefully adv. 小心地
19. drop v. 扔
20. litter n. 垃圾
【短語小結】
1. wait in line 排隊等候
2. cut in line 插隊
3. keep one’s voice down 壓低聲音
4. at first 首先
5. take care 當心;小心
6. break the rule 違反規則
7. put out 熄滅
8. pick ... up 撿起
9. clean the yard 打掃院子
10. do the dishes 洗餐具
11. get out of 從……出來
12. be at a meeting 在開會
13. follow sb. around 處處跟著某人
14. the way to 去……的路
15. welcome to 歡迎來到……
16. seem like 似乎像
17. social behavior 社會行為
18. for example 例如
19. close to 離……近
20. even if 即使
21. be with sb. 和某人在一起
22. in public 當眾地;公開地
【句子運用】
1. ―Would you mind turning down the music?
―No, not at all.
Would you mind...? 表示說話人請求對方做某事,意為“(你)可否……;勞駕……”。回答時,如果表示愿意(也就是說不反對),不用Yes,而用Of course not. / Certainly not. / Not at all.等。例如:
―Would you mind closing the window? 把窗戶關上,行嗎?
―Not at all. 行(即一點兒也不介意)。
如果表示不愿意(也就是說反對),則用I’m sorry, but ...。例如:
―Would you mind turning on the radio? 打開收音機好嗎?
―I’m sorry, but I do. 對不起,別開吧。
2. I’ll put on another pair.
put on 與wear 的用法區別:wear意為“穿著;戴著”,強調狀態。例如:
We wear our rain boots on a rainy day. 我們常在下雨天穿雨鞋。
Are they wearing the same clothes? 他們穿著同樣的衣服嗎?
put on 意為“穿上;戴上”,強調動作。例如:
She put on a red coat and went out.她穿上一件紅色外套就出去了。
It’s raining outside. Please put on your raincoat. 外面在下雨,請穿上你的雨衣。
注意:put on 為短暫性短語動詞,不能與表示一段時間的狀語連用。
3. If you finish these tasks, we can go to a movie tonight.
task 意為“工作;任務”,是可數名詞,多指他人分派的任務。例如:
Her task was to wash and cook. 分派給她的任務是洗衣、做飯。
This is a difficult task. 這項任務有難度。
job 意為“工作;職業”,既可指固定的工作,也可指臨時的或某項具體的工作,是可數名詞。例如:
Tom’s father is looking for a job. 湯姆的父親正在找工作。
There were just not enough jobs here. 那時這兒恰巧沒有那么多的工作。
A teacher’s job is teaching. 教師的工作就是教學。
work 意為“工作;差事;業務;職業”,是不可數名詞,表示比較抽象的工作。例如:
I have a lot of work to do this afternoon. 我今天下午有許多工作要做。
She put a lot of hard work into writing that report. 她下了很大的功夫來寫那篇報告。
He was out of work then. 那時他失業了。
4. The pen you bought didn’t work.
句中you bought 是一個定語從句,修飾名詞the pen。you bought 前面省略了引導定語從句的關系代詞that。例如:
This is the house (that) we built last year. 這是我們去年建成的房子。
The watch (that) I found in the library is his. 我在圖書館里找到的那塊手表是他的。
此句中的work 是不及物動詞,意為“(機器等)運轉;(藥物)有效;(辦法、計劃、方法等)行得通”。 例如:
We can’t watch television because the TV set is not working. 我們看不成電視了,因為電視機壞了。
I think your suggestion will work. 我認為你的建議能行得通。
The medicine will not work. 這藥不靈。
5. In fact, we should also take care not to cough or sneeze loudly in public.
take care 與take care of用法區別:
take care 意為“注意;當心;留心”,可以單獨出現,后面也可跟動詞不定式。例如:
Take care! A bus is coming. 當心!公共汽車來了。
Take care not to wake the baby up. 當心不要把孩子吵醒。
take care of 意為“照顧;照料”,相當于look after, 后跟表示人或事物的名詞或代詞作賓語。例如:
Please take care of my house when I am away. 我外出時,請照看一下我的家。
You must take good care of your health. 你必須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
一、監測時間
2016年1月15日——16日。
二、監測科目及分值
七年級為思品、語文、數學、英語、歷史、地理、生物,共7科;
八年級為思品、語文、數學、英語、物理、歷史,地理、生物,共8科;
九年級為思品、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歷史,共7科;
七、八、九年級的語、數、英均為120分鐘120分,其余學科均為60分鐘100分。
各年級綜合實踐、地方課程、校本課程為考查科目,由各學校根據自己的開設實際,自行確定考查方式。
四、監測范圍及內容
按學期初下發的教學進度執行,其中思想品德有10%左右的時政內容;初二生物考八上和八下第七單元的全部內容。
五、監測要求
1、根據《山東省普通中小學考試管理規定(試行)》的要求,期末考試所有工作由各學校組織實施。
2、要進一步明確考試的作用和意義,加強對師生的誠信教育,嚴肅考風考紀,確保考試結果真實客觀。
3、要認真籌備召開考務工作會,明確各類人員工作職責,按照考試工作流程,嚴格考試工作的各個環節,確保考試各環節不出任何紕漏。
4、要確保試題安全,專人負責,明確責任;在考試過程中,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私自調動考試科目的順序及時間。
5、考場安排同桌異題,有條件的單位可實行單人單桌。
6、學校內部年級之間調換監場、閱卷,監考教師不得跨學校監場。
7、要嚴格執行省《規范》要求,不以任何方式公布學生考試成績及名次。
九年級的學習就是為了中考。如果說七八年級的學習是打基礎,養成學習習慣,形成各種能力,那九年級就是提高綜合能力。
二。九年級特點
1.教材特點:學生通過七八年級的學習,對九年級的教材接受度高。
九年級教材內容相對八下內容更容易些,只有賓語從句(2個單元),被動語態學(3個單元)的新語法點。而且,關于這兩個語法點,在七八年級都接觸過大量例句,學生有一定的語言基礎,甚至許多程度好的學生已經會運用。其余的語言知識在七八年級都已經學過,九年級的對話,文本又大量復現。再一個就是有大量的新單詞和新短語出現,其實,這有利于豐富學生的語言表達。看似內容增加,其實背誦單詞,短語對九年級的學生已經不是高難度的要求了。
2.學生特點:層次劃分明確。不過相對七八年級的學生來說身心發展趨于平穩和初步成熟。
一是具有強烈的學習動機和學習目的。二是有升學的愿望,有明確的目的,主觀上也想學習,可是自制力差或是學習習慣差,比較懶惰。三是對學習絲毫不感興趣,不愿學習,對升學不感興趣,升學希望很渺茫的學生。
3.學年特點:應試為主。任務繁重。
三。實施措施
1.堅持教授學習方法并幫助學生養成學習習慣。從而提高學習能力。
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放首位。一自主激發興趣。二主動練習并認真反思從錯誤中學習。要建立糾錯本。主動學習,堅持課課總結,科科總結。堅持每天看筆記(教師在九上要進行知識小總結)。要建立筆記本。三是主動詢問問題。
2總結+復述+檢測帶動聽說讀寫各項能力提升。
九上先進行小總結,要求學生每日復習鞏固筆記。
復述可以很好的鍛煉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所以課堂要做改革。一切活動和任務最終以學生有效輸出為依據。所以老師一定要精講。
檢測既可以有效復習,還可以提高應試能力。單元檢測,同步配套,閱讀檢測,寫作檢測等可以綜合立體的使用。
聽的能力提升,主要是聽說課專項訓練,口語表演訓練,教師課堂使用英語授課。輔助學生課下泛聽。學生可以配耳機在跑步時聽。
說的能力提升,主要是口語(2d)的表演訓練,學生的對于2D,3a和 2b的復述。
讀的能力提升,主要是課堂上3a和2b的精讀,課下同步與配套的相關訓練。抽出課活時間做閱讀訓練。
寫的能力提升,主要還是加強面批與課堂上集體批與講解。
3.抓落實。
單詞短語掌握全體無障礙。單詞的聽寫,短語的聽寫安排專人負責到底。
復述和背誦可以分層布置。復述由老師抽查,在課堂上完成。背誦加默寫安排專人檢查,課下完成。
一、背景
隨著新一輪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教育觀念在不斷變革,教育模式在不斷更新,教學方法在不斷變化。作業作為教學的基本環節之一,是課堂教學的有效延伸和補充。它是教師了解教學目標的落實情況以及學生知識和技能掌握情況的重要途徑,是學生課外學習的重要手段,對學生的學習起著診斷、鞏固的作用,同時又為教師反思教學、改進教學策略和方法提供了一定的依據和信息。美國學者哈里斯?庫帕曾經指出:首先,作業對學習內容的記憶和理解具有直接的作用;其次,作業能提高學習技能,改善學生對學習的態度,讓學生明白學習是沒有地點限制的。此外,作業能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責任心,具有培養非智力因素的優勢。最后,作業還可以使家長參與學校教育和管理的過程。
然而,在應試教育的教學中,作業逐漸成了教師“教的補充”“教的強化”,明顯存在以下缺陷:
1.作業內容機械重復,缺乏創造;
2.作業形式單一,缺乏研究;
3.作業脫離生活和學生實際,缺乏實踐;
4.作業多書面形式,少口頭形式,缺乏交際;
5.作業完成方式封閉,缺乏合作和探究。
這種封閉的、僵化的作業模式嚴重阻礙了學生個性的發展和潛能的發揮。鑒于上述現象,我們必須依據新課改的要求更新英語作業觀念,重新全面認識英語作業的意義,賦予它新的價值,優化英語作業的設計。英語作業的設計應該著眼于轉變教師教的方式和學生學的方式,有效減輕學生學習英語的負擔,培養學生的認知能力、自學能力、自主意識和創新思維的能力,從而使學生達到樂意學英語、有效學習英語的目的。從課改精神和新課程標準出發,優化初中英語作業設計已經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急待解決的問題。
二、思考
(一)概念界定
所謂實踐性作業,就是優化英語作業設計,是指改變過去阻礙學生個性發展和潛能發揮的傳統的作業模式,使學生從過去機械地抄寫,煩瑣重復的和脫離實際的書面練習中擺脫出來。使英語作業的內容由偏重書本轉向重視應用,體現個性化、社會化和生活化。作業的形式由單一化轉向多元化,強調開放性、探究性和合作性;作業的完成方式由獨立完成趨向于協同合作,追求多感官、多角度。實踐性作業的優化設計應著眼于學生的發展,努力實現課內外聯系、校內外溝通、學科間融合,讓英語作業成為培養和發展學生能力的一座橋梁,從而優化英語學習的環境,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因此,筆者盡力設計形式多樣的實踐性作業,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在實踐中體驗,真正成為英語學習的主動探索者。將英語實踐性作業的內容和形式與其他學科的學習活動相結合,從而培養學生運用英語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設計原則
1.自主性原則。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學習的主人。教師要把凡是學生能夠自己獨立完成的事情留給學生自己去完成,讓學生有機會去選擇、決定、思考、體驗、感悟、創造、實踐、應用。因此,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放手讓學生自行設計和編寫作業,盡可能地給學生創造自主學習、自主探究和獨立獲得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可以嘗試讓學生自己編寫單元測試卷。測試卷可以自己做,也可以同學之間交換著做,交換批改,最后評出優秀試題。通過這樣的自主性作業,使學生在探究知識的同時也獲得了探究事物之間聯系的方法,增強了學生的自主意識。
開發學生的創新潛能,一個很重要的方法就是促使學生參與實踐,使之帶著問題自主探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上,這種需要特別強烈。”針對學生的這種心理,初中英語作業應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再通過自己的實踐、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或途徑,然后指導學生把自己探索的過程記錄下來,這樣不但能解決實際問題,而且能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利于創新意識的形成。因此,英語教師在作業的設計中也要鼓勵學生主動探究,挖掘自身的創造潛能。
2.趣味性原則。美國心理學家布魯諾認為,最好的學習動機是學生對所學材料有內在的興趣。同一件事情,如果用學生喜歡的、感興趣的方式去做,效果會事半功倍。英語教師應通過有趣的方式激發學生是學習興趣和積極的情感體驗,從而激活學生的創新思維。初中英語作業的布置要打破常規,敢于創新,使作業擺脫原來的單一形式而呈現其多樣化。通過聽、說、讀、寫,結合唱、畫、演、編、論等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把英語基礎知識的掌握,基本技能的訓練和自主意識、創新能力的培養巧妙地結合在一起。
3.開放性原則。生活是學生對語言進行實踐和檢驗的廣闊天地。英語實踐性作業可以把學生從課堂引向社會、家庭和生活。只有在社會實踐和社會生活中,學生才能體驗到真實的交際。因此,英語作業的設計應該讓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自己走進社會、走進生活,從而感受到真實的語言環境,并能從中體會到英語學習的重要性,感受到英語學習的迫切感,從而加倍努力學好英語。
三、實踐
英語新課程改革強調在發展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基礎上應著重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情感態度和學習策略等。一些學者認為,課堂只為學生提供了學習環境,而“真實的學習”往往是在學生完成作業時發生的。這是因為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學生需要通過調動自己原有的知識儲備,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合乎邏輯的聯想,并通過動腦和動手來完成。在完成作業的同時,學生也構建了新的知識體系。筆者在一年新教材的使用過程中,精心設計了不同類型的實踐性作業,旨在通過實踐性作業來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
B:Yes. I won first prize in my group.
A:Congratulations!
B:Thanks.
3.畫一畫,說一說。學完課文后,讓學生把所學的內容畫下來。鼓勵學生以看、聽、摸和想象等多種感官感受知識的存在、進行學問的探討,完成生動活潑的、精彩紛呈的作業。通過畫圖,讓學生在課文情境的再現中加深理解,獲得新知。
例如,在上七上Unit4 Where’s my backpack?Section A 2b后,筆者設計了如下的作業:四人一組,每人畫一幅自己房間的畫。然后用本單元的句型進行問答
S1:Where is your bed?
S2:It’s near the window.
S3:Where’re your books?
S2:They’re on the dresser.
……
或者每人先寫好自己房間的布局,然后說,讓其他學生把聽到的用筆畫下來。
4.看一看,說一說。教師應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拓寬學習和運用英語的渠道,豐富教學內容和形式,促進學生課堂學習。教師可以利用網絡、電視等視覺等手段向學生展示豐富多彩的影視內容,并要求學生簡單地對其中的主題、人物或某一段場景進行評論。影視材料是聲畫結合和視聽兼備的一門藝術,影視欣賞與評論不僅能夠最大限度次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的動機,增強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
如在上完八下Unit4 He said I was hard-working Section A后,讓學生觀看影片,同時完成以下表格
之后可以讓學生轉述影片中人物的話語,鞏固間接引語的運用。
5.辯一辯。《英語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應通過真實的、符合學生生活實際的語境,進行豐富多彩的練習活動,減少講解,加大學生的實踐,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動機,以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使他們積極參與語言實踐活動,從而使語言技能發展成為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將“辯論”引入英語課堂,就是在教學實踐中總結出一種假想情境,根據教材的編排與學生的親身感受,設計出不同的情境和主題,讓學生身臨其境展示才華,既激發學生的興趣,又能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在教學中針對學生存在爭議的問題,可以讓他們進行辯論。辯論的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是由多種能力構成的,可以說它反映了學生英語的整體素質。
如在學了八下Unit5 If you go to the party,you’ll have a great time!SectionB 2b后,筆者設計了這樣的作業:把學生分成兩組,一組支持Michael應該加入獅子隊,另一組持反對意見,展開辯論。
G1:We think Michael should join the Lions. If he joins the lions, he will have the chance to be a great soccer player
G2:We think Michael shouldn’t join the Lions. If he joins the Lions,he’ll never go to college.
…
(三)課后作業
是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和提升,也是對學生知識水平,理解水平,應用水平和綜合水平的檢測,因此設計的作業盡量挖掘教材和拓展教材內容。
1.議一議。“討論法”,是基于問題學習的一種方法。它由教師創設問題情境開始,引發學生論知經驗同信息之間的矛盾沖突,激起質疑探究的興趣。并在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式的對話交流中,通過質疑、析疑、辨疑,最后達到解決學習問題的過程。運用討論法開展英語教學可以大大提高學生參與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可以使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獲得足夠的思維啟迪而萌發求新、求異的動力,從而促成知識與能力,智慧與品質的同步協調發展。
例如,Go for it八上Unit 2關于eating habits讓學生談論做作業的習慣。
Different children have different habits. What’s your habit in doing your homework?When do you do it?
提示內容:Have you got any homework?
I don’t like any homework at all
When do you usually do your homework?
(Make a conversation with your partner.)
學生作業展示如下:
Li:Hi,Zhang. Do you do your homework every day?
Zhang: Yes. Every day I have too much homework to do.
Li:When do you usually do it?
Zhang:I like doing my homework after I get home. What about you?
Li:When I get home, I like watching TV first. After dinner, I begin to do my homework.
Zhang;I like to finish it before dinner.
Li:That’s a good habit. but that’s too hard for me.
Zhang: Why don't you try it?
Li: OK. I’ll try it.
2.做調查。調查類作業以學生的直接經驗為基礎,密切聯系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體現了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布置調查性作業時,變個別性作業為合作性作業,讓學生在彼此合作中完成作業。
如:在上完八上Unit 1 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SectionA 3 后,筆者設計了如下的作業:
暑假剛剛過去,大家在假期里都有哪些活動呢?請你做一個調查,兩人一組調查完后,作一個書面報告,報告調查結果。
以下便是學生的調查結果和報告:
Report:Swimming 10%
Sports 50%
Reading 30%
Watching TV 90%
Surfing the Internet 85%
Others 15%
Here are the results of the children’s summer time activity survey. During the holiday, most children watched TV and surfed the Internet every day. Some children were very active and they went swimming or did sports every day. As for reading,there were some children reading two books during the holiday. Some children also did other activities,like going to the movies and climbing the hill.
(四)回家作業
1.做一做。讓學生回家動手操作課文中的實驗,以驗證課文所學的辦法或嘗試自己設計方案以達到體驗生活的目的,這也不失為是一種很好的作業類型。操作性作業是以思維的可顯性促進理解的科學性,改變以往以文字和作業本,以學生個人為對象進行的單一的作業形式。這樣把作業設計與學生的家庭生活、社會生活及其他各科的學習活動結合起來,不僅有趣,還構成了一個和諧的學習整體,使學生在社會實踐中鞏固英語語言知識,發展語言能力、創新能力,在豐富的社會生活中得到提高。
如在上完八上Unit 7 How do you make a milk shake?的Section B后,筆者設計的作業是回家做一碗簡單的湯,然后把做的過程寫下來。學生的作業展示如下:
Here is a recipe for you to cook egg soup with tomato. First, wash the tomato and cut the tomato into slices. Put an egg into a bowl,and beat it with chopsticks. Boil some water. Pour the tomato into the boiling water. Cook it until it boils again. Then add the egg to them and mix the tomato and egg up. Finally,put some salt and relish in the water. A bowl of soup is finished.
2.讀一讀。課外閱讀作業是課內閱讀的自然延伸和必要的補充,它可以讓學生將課內的知識遷移到課外去。課外閱讀作業可以引起學生濃厚的學習愛好和探求知識的強烈欲望,豐富學生知識,開闊學生的視野。新課程改革對課外閱讀量做了大幅度調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給學生選擇材料時應把握以下原則:思想性強,內容健康;材料難易適合學生的實際水平,最好選取循序漸進的讀物,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生理、心理的發展;文章體裁多樣,題材豐富,涉及面廣,且內容生動有趣;語言地道、規范。這樣的閱讀材料可選的范圍還是較大的。
(1)英文報刊。一些能很好地把握時代氣息,精心選材,緊扣學生心理和閱讀興趣的報刊,內容豐富多彩,融知識性與實用性為一體。內容上有文化、體育、保健、娛樂、歷史、地理、科技等多方面的知識,形式上則有新聞報道、原版讀物、分析推理等等。而且運用的語言能夠涵蓋學生所關心的話題,且可以從多種角度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正所謂題材廣泛,體裁多樣,圖文并貌,集知識性與趣味性于一體,是學生了解世界,懂得生活的一個重要窗口。如:English Test,Learning English,21st Century,English Weekly,雙語報,瘋狂英語,等。
閱讀教學旨在于培養學生從文本整體來理解作者的觀點、意圖及對文章進行綜合的解讀、評價。教師在關注文本、處理閱讀中的語言教學時始終應把握兩個要點:一是語言學習是為了加深對文本的解讀。二是語言學習和操練不能脫離文本語境。
一、閱讀教學中如何進行文本解讀
1.正確處理文字、文學與文化三個層面的關系
閱讀文本,可以從文字、文學與文化三個層面進行解讀。按照從單詞到句子,再到段,這是文字性解讀,重點學習有關目標語言。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對文本塑造的人物,承載的寫作意圖、觀點和技巧進行分析,是對文本的文學性解讀,重點訓練閱讀技巧。而文字、文學與文化三個層面的解讀,都離不開對文本語言的研讀,而這些文本語言也構成了閱讀課的目標語言。
2.優化文本資源,注重自主閱讀和主動探究
文本是英語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質載體,也是學生獲取豐富語言信息的橋梁。這種優化文本資源的方式,首先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理解概括能力,即要求學生能夠在充分閱讀理解的基礎上運用文本的核心詞匯來表達文章大意;其次是要求學生體味文本中的重要信息,培養其語言信息篩選能力;最后則是注重培養學生的拓展延伸能力,即要求學生在發揮自身想象思維的基礎上能夠深入體味文本的思想情感及其拓展價值和意義。
3.感悟文本內容,提高學習思維和感知能力
閱讀教學既然是基于對文本的理解感悟基礎之上,那么在教學中注重對學生的理解感悟能力培養則是其中的核心。筆者認為,培養學生的感悟文本能力,應該在發揮學生學習主體作用的基礎上,注重對文本的語言信息、深層內涵等方面予以關注,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語言學習思維。學生感悟文本應該在閱讀的基礎上了解文章大意,并以此來提高他們的整體閱讀理解能力;其次是注重對文本主要信息的提煉,以此來加深對文本內容的理解;最后則是要求學生在“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的學習思維中不斷總結。
二、新目標英語(Go for it)閱讀教學過程
一般分為三個階段:Pre-reading,While-reading,Post-reading三個階段各有側重。
1.Pre-reading
Pre-reading階段是課堂教學的重要一環,主要目的就是設法激發學生的興趣,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氣氛,為接受新知識做好準備。因此,這一階段要復習文本相關語言知識、設計有趣味性、體驗性、可說性的問題,拓展學生視野,預測文本內容,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的想象力和英語表達能力得到鍛煉和提高。
2.While-reading
課文文本處理是課堂教學的中心環節,是學生接受新知識的關鍵所在,課文是文化背景、詞匯、語法、篇章等知識的載體。通過課文處理,要求學生能把握課文基本思想和篇章結構,了解作者思路等,具有語篇理解能力。
這個階段要加強文本語言、文本內容和文本結構等的指導,使教學語言與閱讀相融,加強師生交流,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學會閱讀方法,培養閱讀能力。
3.Post-reading
在課文文本處理完成以后,設計一些問題,對文本內容進行復習、復述、總結、表演、辯論、小組討論等進行鞏固,以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了解、掌握。這一階段的活動應與文本密切相關,但不能拘泥于文本本身。這一階段應讓學生發揮想象,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原文,培養其思維和應用語言的能力。
三、操作實施
我選取了人教版新目標八下Unit 9 Section B 2b Singapore―A Place You Will Never Forget!作為閱讀教學內容來進行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掌握重點詞匯(thousand,thousands of,on the one hand...on the other hand,safe,simply,fear,whether,Indian,Japanese,fox,all year round,equator,whenever,spring );完成相應練習。
2.技能目標:
(1)Skimming技巧之――抓住語篇主題句了解語篇的主旨
大意。
(2)Scanning技巧之――抓住問題中的關鍵詞在語篇中尋找信息。
(3)結合語境猜測詞義能力的培養
3.學習策略:合作學習,取長補短,學習策略共享。
4.情感態度:通過描述旅游交通,提高對旅游和英語的興趣。
5.文化意識:了解國外旅游景區。
閱讀教學程序設計:
Ⅰ.Pre-reading(激活知識,引出話題,激發興趣)(8分鐘)
活動一:Brainstorming(頭腦風暴)復習有關詞匯。
活動二:運用wordmap方式復現相關詞匯。
活動三:Background介紹:
課件呈現:(學生自讀下面信息)
走進新加坡
新加坡是東南亞的一個島國,也是一個城市國家。該國位于馬來半島南端,毗鄰馬六甲海峽南口,其南面有新加坡海峽與印尼相隔,北面有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相隔,并以長堤相連于新馬兩岸之間。新加坡是亞洲最重要的金融、服務和航運中心之一……因此,新加坡每天都吸引著將近12000名來自世界各個國家的旅行者前來旅游觀光。
最佳季節:四季皆宜。新加坡一年四季差別很小,年平均溫度在23-33℃之間,全年都很溫暖。一年中的降水很多,全島經常會有陣雨及雷雨。不過下雨的時間都很短暫,雨后清涼舒爽,而且沒有臺風,日夜溫差不大。雖然沒有明顯四季,但是6、7、8月也會相對較熱,11月到次年2月是雨季,怕曬怕淋雨的朋友也可以選擇避開這些月份。
Ⅱ.While-reading(訓練閱讀技巧.理解語言知識;完成相關練習)(28分鐘過)
step 1:閱讀策略指導:(4分鐘過)
Skimming技巧之――抓住語篇主題句和文中標題了解語篇的主旨大意。
First reading:學生自讀課文運用Skimming技巧完成Activity 2的練習――為語篇的四段文字各選擇一個標題。完成后學生小組交流,核對答案。最后由老師在全班核對答案,答疑。
step 2:Second reading:(7分鐘過)
(1)首先瀏覽Activity3“check the true statements”學生帶著問題再讀課文,強化學生和文本的互動。運用Scanning 技巧之――抓住問題中的關鍵詞在語篇中尋找信息,獨立完成活動三的六個判斷題,最后在學習小組中交流討論,為小組匯報做準備。在活動中,老師在學生間巡回指導。
(2)由每個小組指派一名學生代表回答活動三中的問題,全班核對答案,老師對存在的問題點撥指導。總結scanning的技巧。
step 3:Third reading 猜測單詞詞義訓練(6分鐘過)
課件呈現需要猜測詞義的單詞:safe simply equator
三讀課文,結合上下文的意思,猜出上述三個單詞的漢語
意思。
step 4:語言知識總結與運用(7分鐘過)
[完成練習]
Match the words with their meaning
1.ten hundred a. simply
2.people who are in India b.fear
3.people who are in Japan c.thousand
4.very easy d.Japanese
5.be afraid of e.Indian
Step5 Prounciation (4分鐘過)
參考文獻:
[1]黃國文.語篇分析概要[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二?p定性與定量分析理論
定性定量研究源于化學科學研究方法,主要是對事物質的層次展開分析與研究。在辯證唯物主義看來,事物的質是區別于其他事物的最好?p所特有的規定性,一事物區別于其他事物就在于他們的質的差異。事物的質是有一物質其內部特征與外部特征共同作用的結果。定性分析研究是通過直覺對事物內部與外部特征特征進行研究分析,運用分析?p抽象?p概括和總結認識事物的本質特征和內在規律,從而達到認識事物,區別事物的目的。
定量分析是以定性分析為前提,通過對事物量或成份的研究和分析,從量的角度來認識事物,從辯證法的角度分析,量的激增必定引起質的變化,定性與定量的研究與分析相結合能更好的認識事物。作為科學的分析方法,定性與定量研究已被廣大翻譯教育工作者用于日常教學,逐漸形成翻譯領域定性與定量的分析模式,指導翻譯實踐與教學活動。
三?p當前翻譯教學現狀
隨著中國經濟與綜合國力的不斷發展,對外宣傳則是一個重活,翻譯首當其沖被認為是推動中國走向世界的“推手”,如今只要有外語特別是英語的院校皆開設翻譯課。然而,翻譯的教學質量可謂是七上八下,對于如何培養學生翻譯水平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部分院校將翻譯課當成閱讀或精讀課來展開,將口譯課當成聽力與閱讀課的結合體,這不免嚴重損害了翻譯課的形象與本質,對學生來說也無法學習到翻譯的真實魅力。我國著名翻譯家余光中先生說,“翻譯教師要有二高,手高和眼高。眼高指老師自身要有學問?p見解,理論。手高指教師自身真能出手翻譯,甚至能“能拿出譯績”。
現在很多學校依然遵守的是傳統的大學翻譯教學方法,片面強調翻譯知識而非學生的翻譯能力與實踐,教師對課文的講解既傳統又隨意,這一點最能體現在非英語專業學生的英語翻譯課中。
四?p定性與定量分析法在翻譯中的運用與體現
在翻譯教學與實踐中,定性與定量分析法即保存了它的本質,又能體現它在不同領域極強的適應性。以英語為例,在翻譯中我們所說的定性?p定量分析法指:根據一定的英漢語言表達習慣?p方式,選出不同的譯入語(target language)表達形式,再從已有的形式中選出應用次數最多的那種表達形式。這種方法在翻譯實踐中能夠幫助學生(the potential translator)自主發現選擇最佳的譯入語表達形式,使譯文更加貼近以譯入語為母語的群體的表達習慣。
例;科學發展觀
根據定性分析法可得出以下幾種英語表達形式:
1.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2.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3.Scientific development view
4.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根據定量分析法原則,即將上述四種表達形式相互比較,選擇其中一種在以譯入語(target language)為第一語言的群體中,運用次數最多,最貼近他們的表達習慣的形式。以此為基礎,我們可以再利用豐富的網絡資源,資料或其他途徑來選擇最好的。在英語中,concept意思是an idea of how something is,or how something should be done. 而outlook其中有一條解釋則是 your general attitude to life and the world. 在漢語中“某某觀”意思是對事物的看法、認識,這種認識已上升到了一種理論高度。以此可見,outlook 更為貼切英漢語的表達習慣和思想。
教育家孔子說過“凡事預而立,不預則廢”。教師上課也是一樣,要想取得好的教學效果,必須課前認真備好課。教學過程不是單純地向學生傳授知識的過程,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思考問題。那么備課過程就不僅是考慮如何向學生傳授知識的過程,更重要的事考慮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過程,考慮如何培養學生具備上述兩種能力的過程。國家教育部制定的新英語課程標準,強調課程要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使語言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主動思維和大膽實踐、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同時,新標準要求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力求“突出學生主體,尊重個體差異”,強調“學生的發展是英語課程的出發點和歸宿。英語課程在目標設定、教學過程、課程評價和教學資源的開發等方面都突出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為此,我們必須在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牢牢樹立“學生主體發展觀”。教師在備課環節不僅要備教材,還要備學生,要考慮怎樣最大限度的發揮學生的主體性。那么初中英語如何在備課環節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呢?
一、有效確定分層的教學目標,讓每個學生都能自主選擇老師提供的分級奮斗的目標
確立教學目標是備課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教學目標具有導學、導教和導評的作用。確立教學目標直接影響著教學環節的有效性,教學目標的有效確立是有效備課的開端。教師應該在認真鉆研教學大綱和教材的情況下,結合學生的特點制定教學目標,目標應不僅僅局限于書本的東西,還應體現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其他方面。目標要有彈性,要顧及學生之間的差異,堅持上不封頂,下要保底的原則,要做到優生“吃飽”差生“吃好”,即要讓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奮斗目標!
案例:Go for it 八下 Unit 7 Would you mind turning down the music? 備課時我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語言技能目標:1、能夠向他人委婉地提出要求,如: Would you mind turning down the music? 2、能夠向他人表示歉意,如:Sorry, I will do it right away. 3、能夠表達自己心中惱怒的事情,如:I get annoyed when classmates borrow my eraser and don't return it.
語言知識目標:1、掌握句型“Would you mind + gerund ?"的用法,如:Would you mind moving your bike? 2、掌握could 表示請求的用法,如:Could you please take out the trash? 3、能夠對他人的請求做出恰當的應答,如:Not at all. I will do it right away. 4、掌握本單元中動名詞的用法,如:moving,making,keeping,turning等。
情感態度目標:1、培養學生尊重他人的品質和一定的社會公德意識,學習一些文明禮貌方面的禮儀 2、讓學生通過觀察自己周圍的學習生活環境,培養他們對社會和他人的責任心,以及積極向上的情感態度 3、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個人經歷,創造性地使用目的語,發表自己的看法,表達內心的感受。
文化意識目標:1、通過本單元的學習,了解中西方的禮儀文化差異 2、用恰當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請求與抱怨 3、對他人的請求做出恰當的反應。
學習策略目標,認知策略:通過自我反思,使學生能更熟練地運用目的語競選交際,有利于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通過一定的練習,使學生的聽、說、讀、寫技能均有所提高。
我任教的兩個班級在八上的期末測評中班級優秀率是18.8%,班級平均分是63.7,班級學困生率是20.2%。因此根據班級特點和學生實際的學習狀況,其中重點詞匯:mind ,yard,dish,brought,line,polite,perhaps,door,return,voice,term,Asian,Europe,impolite,allow,public,cough ,smoke ,drop, litter 等,要求全體學生能正確認讀、聽懂、理解,80%左右的學生能正確拼寫。重點句型:Would you mind washing the dishes? Could you please feed the dog? Not at all. I'll do it right away .因為學生之前已經學過并掌握了運用情態動詞表達請求的一般方法,能夠利用該句型來請求別人做某事。因此要求全體學生都能朗讀新學的這兩個句型,大多數學生能聽懂并給出合適的回答,70%的學生能夠寫出這些句型。單元涉及的話題ask requests, apologize and complaints要求75%的學生掌握并能運用。其余25%的學生在老師或同學的幫助或提示下能完成表達。因為目標明確分層,學生可以結合自己的情況主動地選擇完成,而老師還可以鼓勵他們“跳一跳摘更大的蘋果”。
二、做好課前學生的預習引導工作,讓學生主動地有方向的學
瑞士教育家艾米爾說過教育的藝術就是懂得如何引導。如果學生在上課之前對所學內容一無所知或知之甚少,課堂中教師和學生就很難有十分默契的配合,教學效果可想而知。因此引導學生在課前主動進行有效的預習,對將學的內容有比較具體的了解,課堂中才能學得有的放矢。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可將快要講到的內容和需要思考的問題提前布置給學生,讓他們預習準備,并提供一些資料信息讓學生參考,好像學生和老師同步“備課”一樣。當然老師要做好指導工作,要求要具體合理,兼顧聽說讀寫,并適時做些督促和檢查。這樣可以克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依賴心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自學能力。
案例1、Go for it 八上Unit 7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 Section A 課堂教學前,我布置學生預習,要求他們查閱相關資料或上網查詢,了解英美國家人們的飲食習慣,中西方飲食文化差異,并分小組具體要求預習制作水果奶昔、水果沙拉、爆米花以及中式面條所需的材料及數量和制作方法等。因為內容很生活,又很容易親自動手做,學生們都積極參與,努力完成預習要求。預習過程中他們制作了大量的詞匯抽認卡,記下了許多詞條和句子,并在小組之間互相討論補充。因為課前學生已做了充分的預習,熟悉掌握了部分詞匯和短語語言,伙伴之間已有了一定的配合默契,課堂上呈現新知時他們掌握很快,課堂教學效果很好,1b,2a,2b 中的聽力全班75%以上的學生都能完成,其余同學也能在老師或同學幫助下完成。1c和2c的對話練習和制作過程描述多數同學比較流利,40%左右的學生能脫離課本表達或表演。預習過程中學生們在小組合作過程中充分訓練了自己的交際能力和創造能力,體現了學習的主體性。
案例2、Go for it 八下 Unit 2 What should I do ? Section B 課前布置學生進行預習討論各自學習、生活、交友以及與家人相處時遇到的種種不如意,并且進行簡要記錄。課堂中經過3a、3b的學習鋪墊,有一部分學生當堂就完成了不錯的習作,能用英語表達簡單的煩惱和給出恰當的建議。
習作一:
Dear friends,
I don't feel well these days .I get lots of headaches and don't sleep well at night. My parents want me to get better grades. They send me to all kinds of after-school clubs. I'm under too much pressure. I really don't know what to do. Could you please give me some advice?
Yours,
Sandy
習作二:
Dear Sandy,
I am glad to help you with your problem.
I think you should understand your parents. You could talk about it with them. You should let them know you need time to relax, and you can't spend all the time studying. At the same time, you should work hard and try to get good grades. So they won't worry about your study.
Good luck!
Yours,
Mary
學生們預習時在相互交流的過程中,互相增進了解,互相幫助出主意解決問題,這不僅使他們儲備了知識,也達成了情感教育目標:反思自我,體諒他人,增強合作意識,發展他們的人際交往能力,發揮了他們的主體意識。
三、實現目標的途徑要充分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實現目標的途徑要充分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要改變滿堂灌的做法,以組織者、幫助者、引導者和賞識者的身份走進課堂,要轉變觀念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要求教師只在方法的運用、規律的形成過程作精辟的講解,要留有足夠的時間用于學生自己動腦、探究、總結,這樣學生通過主動的學習得出的結論,要比教師單純的灌輸效果好得多。因此教師的教學設計要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例如,怎樣引出新知識、新句型,怎樣用學生們熟悉的生活現象去解釋一個概念,怎樣創設情景,怎樣歸納學過的知識等,都要切合學生的實際,才能引起他們學習的興趣,調動他們的學習主動性。教師在教學設計時還要充分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和利用各種教學設施吸引課堂上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主動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初中生的特點是求知欲強,好奇心強,但自我控制能力比較差,注意力不能長時間集中。教師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運用不同的教學設施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使他們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果。
案例:Go for it 八上 Unit 5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 Period 1 (Section A 1) 新知的教學及活動設計:
教師借助問題導入,推動學生的思維與即將展開的新課內容掛鉤,喚起學生的參與欲望后,展示多媒體課件1系列:
T: Look at these pictures. I know you all have plans. What are you doing this weekend?
S1: I am studying for a test.
T: Good! What about you?
S2: I am going to the doctor.
S3: I am having a piano lesson.
……
本環節教師充分利用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設備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學生的聽說能力。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包含本課時新的短語的圖片: study for a test ,go to a doctor ,have a piano lesson ,help my parents ,visit my friend . 因為這里問答的句型是已學過的,比較簡單。教師點撥提問一兩個學生過后就可以讓學生互相提問回答,這樣是體現學生主體地位的一條重要措施。
接著展示學習情態動詞 have to ,邀請和應答(拒絕或接受)的表達。
T :(再次展示圖片1系列)I can go to the movies because I am free this weekend . But next weekend. I will not be free any more. I have to go to the doctor. What do you have to do?
S1: I have to study for a test.
S2: I have to visit my aunt.
……
T: (接著展示圖片2系列) My birthday is coming . I want to have a party on my birthday.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 on Sunday?
S1: Sure, I'd love to.
T: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
S2: Sorry, I can't. I have to help my parents.
T: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
S3: I'm sorry, I can't. I have a piano lesson.
這一環節教師創設了一個很溫馨愉悅的場景----生日聚會來教學新知,學生的興趣濃厚,能主動參與,充分激發了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在教師的帶領下,學生們熟悉了新學的句型后,教師應該讓學生擁有更多的話語權,讓他們互相練習新學的對話。教師只需給予適當的幫助和引導。
完成教材中的聽力任務后,為了鞏固新知教師設計了一個游戲環節:A game “What do I have to do this weekend?”:在一些卡片上寫著本堂課新學的短語,抽到卡片的學生表演短語動作,其他學生來猜,目的是復習鞏固本堂課新學的短語和情態動詞 have to 的意義和用法。游戲教學是英語課堂常采用的一種很有效的教學方法,它能很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
eg: S1 : Do you have to finish your homework ?
S2: No, I don't.
S3: Do you have to help your parents?
S2: Yes, you are right. I have to help my parents. Now it's your turn.
最后設計了Group work讓學生運用所學的句型和詞匯在真實情景中加以操練,讓他們說課本、說自己、說生活,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和語言綜合運用能力,進一步增強他們學習的“主體”意識。
eg: S1: Good morning , Linda !
S2: Hi, Jack.
S1: Are you free tomorrow?
S2: Yes. Why?
SI: Oh, tomorrow is my birthday, and I am having a birthday party.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
S2: Sure, I'd love to.
S1: Thank you. This is the invitation.
...
S1: Hi, Lisa! Are you free tomorrow?
S3: No, I have to help my mom with the housework.
……
四、課后反思注重學生的反饋及參與,提升學生進一步學習的能力
課堂的結束,并不意味著備課的停止。課后反思是一種經驗的積累;是自身理論的提升;是下一堂課的基礎;是下一次備課的借鑒之路。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說過:教師的專業成長離不開對自己教育實踐中經驗、信念、知識以及自身優劣勢的分析,當你著手分析、反思這些問題時,你就已經開始了自己的成長歷程。課后反思應該注重學生的聽課反饋。而學生進行課后反饋的一種很好的方法是讓學生參與練習的設計和編選,發動學生把學習過程中自己感興趣的、容易出錯的、與生活聯系緊密的好題,經自編、自選的方式呈現出來,然后組織學生自己分組進一步篩選出好題、妙題,效果很好。其顯著效果主要表現在:極大的刺激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學生的積極性大大提高;每個學生為了編選出好題,參閱了大量的圖書、資料,主動復習了所學內容,彌補了課堂學習的不足,同時也自學了不少課外知識,克服學習上的依賴性;學生相互之間通過比較所編題目,相互學到了題中的“精品”和“妙法”,提高了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肯定了學生的智慧結晶,使學生有了成功的喜悅和自豪,能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更好的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而且通過學生編選的題目,教師可以審視出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掌握程度,也可以對教師以后的備課和教學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
案例:Go for it 七下 Unit 5 I'm watching TV. 整個單元結束前有一個小組選編了以下兩個習題:
習題一、用單詞的適當形式填空
1.Look! Wang Lin is____(swim ) in the river.
2.---Are you ______ (make) a cake?
--- Yes, we ______ (be).
3.It's 7:20 now. I ______ (read) English.
4.Is she ______ (listen) to the teacher?
--- No, she ______ (be). She____(do) her homework.
5.Dad and Mom ______ (not watch) TV now. They ____(talk ) with each other.
6.Listen! The girls ______ (sing) in the room.
7.Where is the dog? Oh, it ______ (run) after a little cat.
學生的設計意圖是再次熟悉鞏固現在進行時的運用,掌握不同人稱、不同句型(肯定、否定、疑問句)的表達,能正確拼寫動詞的現在分詞形式。
習題二、復習背誦教材3b的短文后進行仿寫:描寫放學前師生們進行陽光體育活動和打掃衛生的情景,并給了一些參考信息:on the playground, play basketball/football, watch the game, run, jump, clean the blackboard, sweep the floor.
學生設計本練習的意圖是將所學的語言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學以致用。
備單元復習課時我采用了這些習題。習題一作為隨堂練習,仿寫就當成單元的寫作練習來要求。因為是班里的同學編選的題目,學生的參與欲望特別強,一個個爭強好勝,勇于表現自己。習作完成后,我選了好、中等、偏差等不同程度的三篇全班交流。首先三位同學自告奮勇向班級朗讀匯報,再實物投影全班一起批改,整個過程學生都積極主動參與,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活動使學生訓練了聽說讀寫能力,提高了語言綜合運用能力。以下是優秀習作之一:
It's 4:30 in the afternoon. There are many students on the playground.
Li Fei and his friends are playing basketball. Zhang Hao and other boys are playing football. Miss Dai is watching the games. She is looking after the clothes too. Where are the girls? They are over there. Some are running, others are jumping. The twins are on duty today. They are in the classroom. Liu Ying is cleaning the blackboard, Liu Li is sweeping the floor. They are working hard.
以上是筆者在教學過程中針對備課環節進行的一些嘗試,取得了一些好的效果,但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由于學生的知識儲備不足,學習存在著差異,學習時間很緊張以及部分學生缺乏好的學習習慣等,使得部分學生有時候不能很好地達成預習要求,預習過程中還需要借助母語幫助交流;有時課堂教學與教師的教學設計不合拍,不能完成教學目標;課后反饋的作業有時比較單一,不能緊扣知識點,主要以選編為主等。這些都是符合外語初學者的特點,教師應該做更細致的引導,給出更具體的要求,盡量提供更多的幫助信息,鼓勵學生相互之間多交流,并且師生之間也加強交流溝通,以期取得更好的效果。這些也是我今后教學工作中應繼續努力的一個方面。
【參考文獻】
[1]《全日制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02.
[2]《中學外語教與學》,2008,(4).
[3]皮連生.教學設計――心理學的理論與技術[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當前,中學語法教學處于"考試不涉及、學校不重視、教師不愿教、學生不愿學"的尷尬境地。語法教學是中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提高學生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實際能力服務。因此,筆者不提倡淡化語法知識,在中學階段學習語法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前人研究以論述為何要重視語法教學,深究了其意義和地位為主,本文就不再贅述,筆者將重點結合廣州中考、廣東高考涉及的語法知識和考點來探究如何加強中學語法教學。
一、新課標下的初中語法教學
2011年頒布的《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在附錄三對語法知識要點作出了明確規定:1.詞的分類;2.短語的結構;3.單句的成分;4.復句的類型。此外,還添加了對常見修辭格的要求:比喻、擬人、夸張、排比、對偶、反復、設問、反問。可見,語法和修辭是不可分割的。可語法知識卻零散地安排在人教版七到九年級的語文書里,如七年級下冊附錄2是"漢語詞類表(實詞)",八年級上冊后附錄2"漢語詞類表(虛詞)" ,八下附錄分別是"句子成分簡表"、"短語結構類型表"、"標點符號用法"。此外,教師期末趕課時連正常的課文也未必能講完,這些安排在附錄里的語法知識就更難以教給學生。很少學生會自覺去接收、理解和學習應用,以致現在的初中生語法意識淡漠,無論在口語交際還是寫作中容易犯語法錯誤。
病句是中考必考的語法選擇題,盡管它只出現在基礎知識部分,但學生卻常在分值最大的作文上犯語病。因此,如何正確地遣詞造句就顯得尤為重要,且極具實用性。我們不能把語言知識和文學知識割裂來看,不能把語言當成是一張皮,文學又是另一張皮。教師需要系統性地教授語法知識,與此同時,還要告訴學生常見的語法錯誤,避免在寫作時出錯。如修改病句中的詞類誤用、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或累贅、語序不當、句式雜糅、歧義;再進一步分析,如詞類誤用方面是誤用了詞性還是感彩等、而在搭配不當方面則是動賓搭配不當還是主謂搭配不當等;最后總結出各種類型的病句錯誤,讓學生在腦海中形成一個知識網絡,層次分明,邏輯清晰,那么在做題或寫作時就不易出錯了。
例:2014年廣州中考4.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通過使用"電子往來港澳通行證"自助通關,使旅客大大縮短了排隊等候過關的時間。
B.新建的廣州兒童公園為小朋友提供了觀魚池、滑梯、迷宮、超市等海爾設施。
C.有的寵物狗因其事跡和照片在網上傳播而成為明星,這樣的寵物狗被稱為"汪星人"。
D.如果考生考前吃得太飽或者太油膩,就會延長消化時間,降低復習效率和考試狀態。
【解析】選C。A"通過...使..."導致句子沒有主語。B"超市"不是"游樂設施",歸類不當。D"降低考試狀態"搭配不當。
二、高考考綱下的語法教學
由于大部分學生在初中階段忽略了語法這一方面的知識學習,所以會出現難以銜接高中語法知識的現象。而中學語法教學中又涉及語用、語義、語法的知識,才能完成高考對語法的考察要求"E.表達應用:指對語文知識和能力的運用,是以識記、理解和分析綜合為基礎,在表達方面發展了的能力層級"。故教師在傳授承接初中語文的語法知識外,還要把語用(語言表達簡明、連貫、得體、準確、鮮明、生動)、選用仿用變換句式方法等知識詳細教給學生,讓學生融會貫通、學以致用。
如2013年廣東高考 4.在文中橫線處填入下列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 ) 生產能力的增強,加上與生俱來的動物性,使人類對生物形成了過分的優越感,產生了過度的欲望, 。 ,更使一些人誤以為可以無視生物的生存權, 。但對自然界造成危害的不是生產能力和科學技術, , 。 ,可以使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從而使人類能夠在盡可能少地影響自然的情況下生存,并且能不斷改善自己的物質生活,還可更有效地保護物種和自然環境。
①生產力的發達和科學技術的進步 ②是人類的觀念
③科學技術的發達 ④看不到生物對人類的重要作用
⑤以至對生物的破壞和干預遠遠超出了維持生存的需要
⑥是人類怎樣運用它們的問題
A.④①⑤②⑥③ B.④③⑤⑥②① C.⑤①④⑥②③ D.⑤③④②⑥①
【解析】選D 。解答關鍵要注意橫線前后的語義銜接,并關注橫線后的標點符號提示的總分關系。根據第一空前的"欲望"與⑤中的"超出生存需求"相照應,第一空為⑤。排除AB。接著,從"生產能力""科學技術"等關鍵詞得出第二空為③,最后一空為①,排除C。
連貫題的難度比病句題大,六個空之間都包含不同的層級語義關系及邏輯順序,因此教師可適當滲透現代漢語語法學的句法分析當中的成分分析法、層次分析法及變換分析法入高中語法教學中,讓學生更好理清思路和掌握答題的要領。
又如2012年廣東高考22.以下是一家公司的招聘信息,請將這一信息改寫成正式的招聘啟事(以"本公司"開頭),要求內容準確、層次清晰、表達得體。不超過75個字(含標點符號,電話號碼占兩格)。
帥哥靚女,你大學本科畢業不?辦公室軟件使用熟練不?英語交流順溜不?有沒有駕照?會不會粵語?快來看哦,我這兒找人啦!這是個中日韓三國合資公司,馬上要在"2010亞運會"舉辦的地方廣州開業咯。現需要行政秘書3名。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哦!要是有意,可以電話168168,8月31日面試,海心大廈908,不見不散哦。
【示例】本公司系合資公司,即將開業,現擬聘行政秘書3名,要求會操作辦公軟件和粵語,英語口語流暢,有駕照,本科,性別不限,待遇面談,有意者請撥打168168。
這考查學生對現有信息進行概括歸納提煉表達的能力。雖然招聘啟事很少涉及,但教師也應教授各種文體的寫作方法。招聘啟事正文包括用人的單位、對象、詢問事宜、聯系辦法等內容,要實事求是。高考還考察學生如何將長句轉換成短句短語,或從零散的語言中提取有用的信息,這些知識和技能都需要日積月累,不能因為應試而讓學生去臨時抱佛腳而缺乏系統性條理性的學習和應用。
題目的用語不夠莊重,太口語化,宜改為較正式的書面語表達。口語交際也是中學語文的重要一環,在綜合性學習的口語教學中也要重視語法。當學生嘴里說出"好好耶"這個詞時,他們錯將"好"重疊,把它看作是表示性質的形容詞。珠三角的學生以講廣州話為主,受粵語影響,"好"往往充當了"很"的角色,變成了程度副詞。實際上,現代漢語是沒有"好"這個副詞。因此,教師還需注意區分方言詞和漢語在語法上的異同,給學生厘清界限,避免混淆。
結論
中學語文語法教學要與應試教育結合起來,引起師生的關注。初中階段掌握詞、短語、單句、復句;高中階段掌握多重復句、句群。語法的學習,對理解詞義句義、修改病句、做語用題及寫作都有很大幫助。教師應在日常的閱讀教學和語言知識教學中不斷教授系統性的語法知識,并讓學生多積累總結,提高其語法水平,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胡明揚.中學語法教學芻議[J].語文建設,1995.
期中考完試以后,我的心就像陰天一樣,愁眉不展:終于要宣布成績了,我的心撲通撲通跳個不停,該不會考砸吧!
我暈暈乎乎的聽到老師宣布:侯翔,語文95。5、數學94、英語69(滿分70)、科學98,我的心里有苦有甜:苦的是,自己的基礎還是不扎實,而且老也改不掉粗心的毛病,有好多題都是因為粗心做錯了,我以后一定要想法克服粗心,認真學習,爭取做的更好;甜的是,雖然我有一些小問題,但四門加起來,還是全班第一,但我不能驕傲,俗語說的好:“學海無涯苦作舟”。
我十分期待社會成績,我的心像云里霧罩一樣,七上八下,只恐社會成績把別的分拉下去,我好恐懼啊!
終于社會成績宣布了,我考了95分,排名下來我還是全班第一。雖然這次是全班第一,可我知道,我以后的學習任務會更重,競爭對手很多,稍有疏忽,就會被別人把我甩掉的!在學習上,我的缺點還很多,我必須改掉所有缺點,認真努力學習,爭取以后做的更好!
期中考試總結2
大家下午好!
緊張的期中考試已經結束了,我的心情非常激動。雖然我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成績,但是這次成績的取得,離不開一切幫助過我的人。在這里,我要感謝細心呵護我的父母,感謝耐心教導我的老師,感謝默默關愛我的同學們,是你們給了我信心和力量,在此除了感謝你們,我更想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學習方法。
1、好成績離不開正確的學習態度。一位作家說過:“態度決定一切。”一個擁有良好學習態度的人,才會認認真真地做好每一件事,我們要把學習當作是我們自己的事,認認真真地做好,那么我們才有可能走在別人的前面。
2、好成績離不開正確的學習方法。我認為語文關鍵是“記憶”,語文知識可分為四個部分:字、詞、句子和文章。學習一個“生字”,想想它怎么寫怎么讀,能組成什么詞,造成什么句子,在哪篇課文中出現,能幫助我們記憶。對于數學關鍵是“理解”,我們應該勤動腦,多思考。其實學習最關鍵的是錯題更正。只要我們把作業、練習冊、考卷上的錯題掌握了,弄懂了。我們的成績自然而然也就上去了。我們訂閱的學習報很不錯。我們應該好好地讀一讀,做一做。當然你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采取適合自己的方法。我相信一個好的學習方法,一定會使你終身受益.
3、好成績離不開勤奮。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曾經說過:
“天才等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靈感。”天才在于勤奮。學習需要勞逸結合。但我認為應該在學習任務完成后才能去開心的玩。我發現有一部分同學早上鈴不響不進班,這部分學生往往作業不能按時完成;而有一部分同學課間操當自習課,這部分同學往往作業完成的早,成績好。如果我們每天多學一點點,將來我們的成績能提高一大截。因此我們要抓住平時的每一分每一秒,用于學習。
我的暫時成功歸功于這些因素。雖然這次期中考試,給我帶來了成功的喜悅,但我不會沉迷于一次小小的成功中,這一次成功已成為過去,一切從零開始,今后我會加倍努力,讓我的人生寫下更多輝煌而又燦爛的篇章!
謝謝大家!
期中考試總結3
尊敬的老師,各位同學:
這次期中考試中,我名列全班第三十四中等偏下,如果這樣下去,一中肯定沒希望了。但是我想上一中,這是我的夢想,所以我對這次考試進行了認真分析。英語一直是我最不理想的科目,我對此也非常的著急,所以我在今后的學習中會更加重視學習。數學一直是我的強項,可這次發揮的也不是很令自己滿意 ,沒有發揮出自己應有的水平。這是什么原因呢?主要是自己思想上的問題,我總認為沒什么,靠自己的功底完全可以應付,但是事實與自己所想的是完全相反的。經過這次考試,我也明白了,不聽老師的話,我行我素是不行的,只能會害了自己,耽誤自己。隨著年級的升高,我們所需要掌握的知識也在不斷的增多,我以前學的那些知識已經遠遠不夠,所以, 既是自己的強項,就更不能落下,就更應該跟著老師好好的學。
期中考試總結4
期中考試考完了,還沒等成績出來,我已經預料到了這次考試的慘敗,我認為讓這次考試慘敗和這幾點有關:
1、考試前沒有好好復習
2、考試時心理狀態不佳,非常緊張
3、考試時精神狀態異常不好,沒精打采,根本沒有心思考試,只想趕快把題做完,結束考試
4、在考試的時候有部分題目不會做,放在了后面來做,結果后面沒有了時間,也忘記了還有這些剩余的題目
成績次日就下來了,結果非常令人驚訝,簡直不可思議,卷子錯誤連篇,叉叉隨處可見,上次期中222名,這次中期考試竟然409名,直線下降187名,接近翻番,如果在后半期還是這樣的狀態,留在宏志班是沒有希望、完全不可能的,因為在我后面還有許許多多的人想到宏志班來,而我在后退,他們在前進,所以我在后半期一定要努力,做到這幾點:
1、每天所有的課余時間均拿來學習、做作業、看書,上廁所除外。
2、提高每次作業質量,包括語文、數學、英語等其它科目,盡自己的力量完成會做的題目。
3、做作業認真審題,遇到選擇題、填空題不亂寫亂填,堅決做到先審題再思考最后再答題,不盲目的猜。
4、回家在沒有必要的情況下,不使用電腦,在有關學習的情況下才使用電腦
5、上課不和同桌及其周圍的人講話,在上課時不理睬與課堂無關的談論、事件
6、上課盡量精力集中,不發呆、坐飛機
7、不在上課的時候睡覺,特別是數學課的時候
8、不在上課時做與本堂課無關的事情,例如在數學課上做其它科目的作業之類
9、改變我自暴自棄、破管子破摔的觀念
八年級英語教學工作計劃1一、指導思想
針對本學年學校要求教材整合的實際,因此在本學期的英語教學中我準備應用:
1、整體設計,體現靈活開放,設計以學生技能,語言知識,情感,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的發展為基礎;
2、學生主體,尊重個體差異;
3、采用任務型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感知、體驗、實踐、合作;
4、注重過程評價,關注學生發展,激勵學生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發展的評價體系。
讓英語學生學習生活中成為最實用的工具而非累贅,讓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體味到輕松和快樂。
二、班級學生情況分析
八年級(3)(4)班從整體而言,學生成績兩級分化嚴重,這也是初二學生的特點。優秀的學生英語基礎好,善學習會思考,成績出色;而還有部分同學英語基礎差,個別同學甚至連26個字母都背不全,學習還懶散,對英語課興趣不大,主要表現在:
(1)在聽、說、讀、寫等的技能未達標,連音標和單詞的拼讀都有待提高;
(2)上課時精力不,對英語有的抵觸心理;
(3)學生自覺性很差。
(4)學生在情感,學習策略還諸多需要解決的問題。例如:學生學習英語的目的不明確,學習習慣有待進一步養成,課前預習課后復習有待加強。
三、教材分析
本冊書共有十個教學單元,每個單元都列出了明確的語言目標,主要的功能項目與語法結構,需要掌握的基本詞匯,并分為sectiona和sectionb、reading三部分。sectiona部分是基本的語言內容,sectionb部分是知識的擴展和綜合的語言運用。每個單元還附有selfcheck部分,學生可用來自我檢測本單元所學的語言知識。在本書主要安排了一般將來時,過去進行時,句子的成分,情態動詞,現在完成時及賓語從句等語法內容,增加了復習單元文化背景知識和學習策略等部分,并增加了任務型學習成份和語篇輸入。
四、工作措施:
(1)充分運用多媒體課件等,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提高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采取集體備課等形式,對教材認真研究,讓學生充分思考、討論,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
(2)針對教材整合的實際,在具體的英語教學中,為學生積極創設情景,盡量讓學生在較為逼真的情景中滲透文化,了解文化,設置任務,完成任務。
(3)規范晨讀制度:規定晨讀內容,每天朗讀課文中的對話和短文。目的:培養學生語感
(4)每周做1—2次聽力練習。
(5)關注學生的情感,營造寬松、民主、的教學。
八年級英語教學工作計劃2新的一學期又開始了,在聽完宗校長新學期工作計劃和對教科研室工作計劃介紹后,內心無比激動,受到很大鼓舞。為了更好地完成本學期的教學任務,我的工作計劃如下:
在教研工作方面,一如既往地進行業務理論學習,充實博客內容。針對學生情況研究本學期的教研課題。及時記錄教后札記并進行積極思索。按時教案以及精品教案。對于教學內容的設計要做到以下幾點:首先,嚴格要求抓基礎,抓單詞,在教單詞時,把單詞的讀音與拼寫有機的聯系起來,讓學生學會通過音標記單詞,黑體單詞與非黑體單詞分開抓,運用多種方式加大對單詞的考查力度;抓筆記,筆記是運用單詞的鑰匙,抓重點單詞、句子結構的用法,精講多練,通過練習,讓學生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做好單元檢測工作。其次,抓課文朗讀,默讀課文不等于他們能流利的朗讀課文,八年級的課文較長,知識點都在課文中,讓學生背誦課文較難,只能通過朗讀讓他們充分理解所學知識,本學期注重學生語音、語調、語速的培養,爭取讓大部分學生能快速流利的朗讀課文,以此提高他們對英語的興趣,通過此種方法也能讓他們的聽力水平有所提高,檢查朗讀情況,以小組為單位,組長負責把關,并且定期舉行朗讀比賽。第三,做好優等生的培養工作,通過各種方式,提高各班優等生的所占比例及質量,做好偏科學生的思想工作,讓他們意識到英語的重要性,教給他們學習英語的好方法,激勵他們努力學習英語,提高英語成績。第四,在教學中,我會用自己的激情去感染學生,用熱情去鼓勵學生,用方法去鞭策學生,用行為去指導學生,圓滿完成自己的教育教學任務。
本學期學困生轉化是五班的胡子卓。我會努力作好他的轉化工作,他反應很快但對學英語興趣不濃,學習不是很認真,性格外向,喜歡表現自己,所以我要根據他的特點多一點耐心,多給他一些鼓勵,爭取讓他有一個較大的進步。
教學進度及期末復習安排:
本學期共19周的時間,除去放假時間,教學時間為18周。
unit 15課時第一周----第二周
unit 25課時第二周-- -第三周
unit 35課時第三周-- -第四周
unit 45課時第四周- --第五周
unit 55課時第五周-- -第六周
review and mid-test2課時第六周
unit 65課時第七周----第八周
unit 75課時第八周- - -第九周
八年級英語教學工作計劃3一、本學期的指導思想
在本學期的英語教學中,堅持以下理念的應用:
1、要面向全體學生,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幫助他們建立學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培養創新精神;
2、整體設計目標,體現靈活開放,目標設計以學生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的發展為基礎;
3、突出學生主體,尊重個體差異;
4、采用活動途徑,倡導體驗參與,即采用任務型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等方式,實現任務的目標,感受成功;
5、注重過程評價,促進學生發展,建立能激勵學生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發展的評價體系。
總之,讓學生在使用英語中學習英語,讓學生成為GoodUser而不僅僅是Learner。讓英語成為學生學習生活中最實用的工具而非累贅,讓他們在使用和學習英語的過程中,體味到輕松和成功的快樂,而不是無盡的擔憂和恐懼。
二、所教班級基本情況分析
今年我教的是八十班,整體來說,該英語成績不容樂觀,沒有尖子生;中部力量薄弱,是重點發展對象;個別同學嚴重偏科,對英語沒有學習興趣和動力。
三、奮斗目標
鉆研新課標,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真正做到教學相長,努力達到學校規定的教學指標。縮小班級學生之間的距離,使每個學生都能有所進步,有所收獲。
四、提高教學質量的可行措施
1、認真鉆研教材和課標,精心備課,認真上好每一堂課。
確定每堂課的基礎內容,預備內容和拓展內容,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不同需求。
2、充分利用現有的現代化教學設備,加強直觀教學,提高課堂效率。
3、多與學生溝通,了解學生學習狀況和需求,及時改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4、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英語活動,提高學生興趣。
如英語演講比賽、單詞聽寫比賽、朗讀比賽、英語手抄報比賽、學唱英文歌曲,課前五分鐘活動等。
5、注重個別輔導,在面向全體學生的基礎上,培優補差。
6、不斷學習,加強自身素質和業務能力的提高。
五、提高學生成績的可行措施
1、每天背誦課文中的對話。
目的:要求學生背誦并默寫,培養語感。
2、每天記當日學過的單詞或對話,每日進行檢查。
實施:利用“互測及教師抽查”及時檢查,保證效果并堅持下去。
3、認真貫徹晨讀制度:規定晨讀內容,加強監督,保證晨讀效果。
4、堅持日測、周測、月測的形成性評價制度:對英語學習實行量化制度,每日、每周、每月都要給學生檢驗自己努力成果的機會,讓進步的同學體會到成就感,讓落后的同學找出差距,感受壓力。
由此在班里形成濃厚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健康向上的人格和競爭意識。
5、對后進生進行專門輔導,布置單獨的作業,讓他們在小進步,小轉變中體味學習的快樂,樹立學習的自信,盡快成長起來。
6、關注學生的情感,營造寬松、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
7、實施"任務型"的教學途徑,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8、在教學中根據目標并結合教學內容,創造性地設計貼近學生實際的教學活動,吸引和組織他們積極參與。
學生通過思考、調查、討論、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學習和使用英語,完成學習任務。
9、加強對學生學習策略的指導,為他們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10.針對學生閱讀能力差的問題,本學期進行閱讀能力訓練,每周閱讀三篇英語短文,并準備專門的閱讀摘抄本,定期檢查。
(要求:翻譯并摘抄新詞匯、優美句子等)
12.準備聽寫本、短文本、筆記本、摘抄本,加大學生訓練的力度,培養各方面的技能。
八年級英語教學工作計劃4這一學年,我任教八年級英語一班和三班。結合上一學年教八年級的經驗和教訓,本學年我將重點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統籌安排,有的放矢。
人教版英語八年級,尤其是八下教材,內容偏多,對于農村地區學生來說,學好全部內容有些難度,我決定在備課上多下功夫,統籌安排,整合資源,將重復知識點,相關聯知識點和語言信息整合在一起,備課時力爭做到詳細,層層深入,追求高效。
根據初中英語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學生情況,對教材內容進行適當的刪減和增補,創造性地使用教材,使重點更突出,難點更容易突破,讓學生輕輕松松學好英語。
第二,激發興趣,引領學生主動學習。
八年級教材內容相比七年級難度加大,學生也過了剛入初中的新鮮期,一些學生在心理上對學習英語有所松懈,壓力加大,所以激發和維持學生的學習興趣極其重要。
我將采用的方法主要是充分詳細備課,安排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讓課堂的每一分鐘都有事可做,讓所有的學生都愿意參與其中。
每堂課前五到十分鐘進行復習,對學生情況進行各種形式的檢查,鼓勵學生養成復習的習慣,從復習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肯定他們的付出,尤其是基礎較薄弱的學生,讓學生獲得學習的成就感,引領學生主動學習。每堂課結束時也留出一個小問題讓學生思考和討論,使優等生有繼續拔高的機會。
第三,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學生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也就成功了一半。在開學前兩周重點進行學習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做到關注學生學習心理的調整,學習用品是否齊全,帶領學生制定學習目標和學習計劃。嚴格落實學生上課三大步:預習、聽講、復習。督促學生大聲朗讀,重視聽說,并讓學生養成善于總結,查漏補缺,不懂就問的學習習慣。
八年級英語教學工作計劃5一、教學目標
培養學生優良的英語學習興趣、習慣,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提高、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語言基本知識和技能,有較好的語感,獲得初步運用英語的能力,為實際應運打下扎實的基礎。同時注重綜合能力的開發、提高,培養他們的觀察、思維、記憶、想象和創造等方面的能力;讓學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培養愛國主義精神,增強世界觀意識,并結合課外學習,達到教學的最優秀性,培養學生良好的自學能力和習慣,并做到持之以恒,使本年段的英語教學能進一步發展、提高。
在這一學期中,主要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繼續培養學習英語的學習習慣,要很好地完成本學期的教學學習任務,重視閱讀能力的培養,在實際教育工作中把做好學生思想工作放在學科教育的首位,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為學科和學生本人再創佳績。
二、教材分析
八年級英語是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冀教版英語,教材編排有以下目的:
1、要使學生受到聽、說、讀、寫、英語的訓練,掌握最基礎的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以及培養初步援用英語交際的能力;
養成良好的外語學習習慣,掌握學習外語的基本方法;為進一步學習和運用英語打下扎實的基礎。
2、使學生明確學習英語的目的性,
3、培養初步運用英語交際的能力和自學能力。
三、教材重點、難點
本冊教材從語音、詞匯、語法、閱讀等方面著手
1、語音教學本冊課本在上冊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和運用音標和單詞的發音規則,著重抓好學生的預習,自學能力。
2、詞匯教學本冊課本所要學習、掌握的單詞約400個,另有固定搭配和習慣用語若干條,任務較重。
3、語法教學本冊課本的語法教學項目有:動詞過去完成時、過去進行時、情態動詞、五種簡單句的結構等。
4、閱讀教學是重中之重,本冊課本中的閱讀課文比上學期難了很多,仍以對話為主,還有一些簡單的短文。
因此,提高學生的聽說、表演對話的能力仍是本學期的一個教學重點,還應有一定的語法基礎,具備相當的句子表達能力,能運用一定的詞組和句型。
四、學情分析
從整體情況來看,學生英語基礎較差,興趣不高,甚至有部分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還不夠一年級水平,所以在課堂教學時,出現有學生不守課堂規則,不愿聽課、睡覺或是做與課堂無關事情的現象,這使得課堂難以調控,難以形成英語學習氛圍。有少部分學生基礎較好,自制能力較強,能認真聽課,按老師要求完成各項任務,。總的來說,本班的英語教學具有挑戰性,需要耗費不少時間和精力。
五、教學措施
1、依據學生基本情況,逐步激勵學生對英語產生學習興趣。
2、重視課堂教學質量,逐步提高學生英語交際能力。
3、有意識培養學生聽力、表述、朗讀、書寫和作業的基本能力。
4、重視思維過程系統編排,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已知到未知,循序漸進,點面結合,逐步擴展,循環往現,以加深影響。
5、特別注重閱讀能力的培養。
初二階段的英語教學工作十分關鍵,而這屆學生英語底子薄,興趣不高,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更加深入地研究教材,根據學科特點及學生特點研究切實可行的課堂教學模式。努力探索適合學生特點、學生樂于接受的教學方法及模式。同時,要進行分層次教學。對于好的學生要加大知識的容量,拓展知識的層面,使好學生成績更上一層樓;對于差生要因勢利導,因材施教,使差生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高。
重點:筆頭練習:
在教學過程中應保證學生在寫之前明確他們要做什么,應有一定的示范、例子,使他們明白該怎么做;聽寫是培養學生寫這一技能的有效方法。
【一】、閱讀訓練
1、讀材料題目
2、讓學生用較快的速度默讀一遍對話或短文
3、當學生找到答案時,鼓勵他們回答
4、再細讀一遍,進一步理解文章
5、對于生詞何習慣用語,讓學生推測
6、學生間的討論
7、加強閱讀訓練,培養閱讀能力
【二】、語法教學
教師應控制講解時間,重點必須在學生言語訓練上,啟發學生自己發現,探索和歸納。
【三】、其他方法、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