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幼兒教師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2-10-24 13:22:57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中國幼兒教師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中國幼兒教師論文

篇(1)

一、參賽對象

凡全國普通中、小學、幼兒園、職業教育院校、高等教育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包括在職教師、教育行政管理人員和教育科研工作者)以及社會各界關心和熱心于教育改革及課題研究的人士均可獨立或合作撰寫相關教科研論文并參加評選。

二、論文主題

征文要求涵蓋教育課程改革的各個領域,重點關注當前深化課程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進程中的新情況、新問題、新經驗、新成果、新思路、新舉措,可以就德育、教學、教研、管理、評價、課程等某一側面的某一具體課題,在深入研究的基礎上撰文參賽。具體包括:

1.關于國家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的解讀與思考;對于近十年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反思與回顧性的專題研究。

2.關于基礎教育新課程和新課標改革的實踐與探索;如何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與培養的理論和實踐研究。

3.關于新課改理念指導下的課堂教育模式與教學方法的實踐與探討。

4.關于職業教育的校企結合、工學結合、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職業教育招生與就業制度建設的思考與探索;對職業院校將教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路徑、過程研究,以及產學研結合的意義、模式、產學研基地建設等問題進行探討。

5.關于高等教育專業建設的科學定位、品牌及特色的開拓創建,優質專業資源的共建共享,新知識、新理論和新技術對專業內容的充實,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與高校課程建設、教學改革的關系,專業教學和實驗的結合,人文、科學教育的融入以及文理交叉、學科融合等研究與探討。

6.關于開拓高校管理“依法治校”、“以人為本”的新思路,研究現代大學制度的完善和構建以及高校內部行政權力和學術權力的制衡,從不同層次為高校的改革和發展提供管理制度的保障和平臺的專題研究與實踐。

7.關于幼兒教育中的業務精良、結構合理的幼兒教師隊伍的有效方法,關注幼兒教師地位和待遇的落實問題,以及學前教育師資培養培訓體系的完善問題研究。

8.探索公辦幼兒園與民辦幼兒園的發展狀況,探討幼兒園在辦學過程中實現特色發展的經驗和模式。

三、參評要求

1.參評論文的形式,可以是教育基本理論與實踐的研究,也可以是調查報告,實驗課題,教育隨筆,教育活動案例與分析、個案研究、日志等。

2.論文要注重“教育科研”含量,要求立意新穎、主題明確、論據充分,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實用性。

3.所參賽論文一定是原創、無抄襲,引文要注明出處,署名排序無爭議,文責自負。參評論文如已產生社會影響(發表、交流、獲其它獎項等)者請在文末注明。此次論文報送截止日期為2012年12月28日,以后為每年的12月28日。

4.郵局或銀行匯款。

每篇論文收取評審費80元,主要用于評審、授獎和印刷優秀論文集等。評審費可采取郵局匯款或銀行匯款方式。

(1)郵局匯款至:武漢市武昌區黃鸝路39號《新課程研究》編輯部收(郵編:430077),請注明詳細地址和電話及文章標題(郵局匯款勿寄個人。鑒于時效性問題,請盡量選擇銀行匯款方式)。

(2)銀行匯款,開戶行:中國建設銀行湖北省分行,卡號:6227 0028 7382 0169 705,收款人:楊慶。

四、評選及獎勵辦法

1.主辦方將邀請本市相關領域權威專家組成評委會,堅持公平、公正的原則,經過初評、復評、終評三個環節對征文進行認真、嚴格的審閱,評出等級獎。其中一等獎比例為參賽總人數的10%,二等獎為參賽總人數的20%,三等獎為參賽總人數的30%。

2.參評論文須經初審、復評、評定三個階段,分設一、二、三等獎。本刊將全文發表一等獎獲得者的文章,并將一等獎獲得者吸收為本刊特約通訊員;對二等獎獲得者的文章將刊發主要觀點及精華部分;其他獲獎教師均可獲贈一份精美禮品并頒發獲獎證書。此外,獲獎教師均可免費參加本刊組織的大型教學研究活動,免收會議門票。

3.每年度設立市、縣(市、區)及學校組織獎,凡集體組織100篇以上參賽論文的可獲一等獎,50篇以上的獲優秀組織獎,將獲頒獎勵匾牌和證書,一等獎單位的領導將獲邀作為本刊編委參與雜志的宣傳策劃和專題報道。

篇(2)

一是健全管理體制,率先將學前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2010年11月,江蘇在全國率先頒布《關于加快學前教育改革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發展學前教育必須堅持公益性、普惠性,建立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公辦民辦并舉的辦園體制。構建覆蓋城鄉、布局合理、優質均衡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2012年1月,《江蘇省學前教育條例》正式頒布,條例首次以法律形式規定“學前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的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會公益事業。發展學前教育,應當堅持公益性和普惠性,實行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公辦民辦并舉的辦學體制”。2011年和2012年還頒布了《江蘇省學前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區建設主要指標》和《江蘇省學前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區建設督導評估實施辦法》等一系列文件。對建立健全“縣級統籌、縣鄉共建”的學前教育管理體制,推進學前教育又好又快發展起到了重要促進作用。

二是實施專項規劃,積極推進學前教育資源均衡分布。2011年江蘇開始實施學前教育普及與提高工程,重點支持經濟薄弱地區新建和改擴建農村幼兒園。當年新建、改擴建幼兒園800多所,新增幼兒園建筑面積148萬平方米,全省資金投入總量約30.2億元。2012年再新建、改擴建幼兒園1200所,新增建筑面積236萬平方米。根據《江蘇省學前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區建設督導評估實施辦法》,目前全省已創建2732所省級優質幼兒園,有94個縣區的省級優質幼兒園比例達到60%以上。根據規劃,在未來的5年內,江蘇所有縣區優質幼兒園比例將達到70%以上,到2020年省級優質幼兒園比例將達到90%以上。

三是加大財政投入,健全學前教育經費保障機制。2011年11月,江蘇頒布了《關于加大財政投入支持學前教育發展的通知》,明確加大學前教育財政投入實行“市縣為主、省級獎補”的體制。近兩年來,省財政下達學前教育專項經費達8.1億元。2012年9月,省財政廳、省教育廳聯合頒布《關于建立健全學前教育經費保障機制的通知》,明確規定“從2013年春季學期起,各市、縣(市)應制定公辦幼兒園年生均公用經費財政撥款標準,原則上不低于200元”。截至到2012年10月,全省已有77%的省轄市和64%的縣區建立了學前教育生均公用經費財政撥款標準,絕大部分地區的標準都在200元以上。南通、宿遷、揚州等市還創新財政投入方式,建立了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生均公用經費財政撥款制度。將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納入公共財政支持范疇。

四是加強培養培訓,努力提高學前教育師資隊伍素質。幼兒教師承擔著保育和教育雙重職能,關系到全省數百萬幼兒的健康成長,關系到學前教育事業的健康、持續發展。按照教育部等四部門印發的《關于加強幼兒園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近年來,江蘇建立健全幼兒教師持證上崗制度、編制管理制度、專業發展機制和培養培訓機制,并從2012年起。每兩年組織開展一次全省幼兒園青年教師基本功大賽。積極引導教師提高幼兒保育教育水平。總體來看,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良、結構合理的幼兒園教師隊伍已初步形成。

五是科學規范管理,努力提升學前教育辦園育人質量。“辦好每一所幼兒園、成長好每一名兒童”是江蘇學前教育改革發展的宗旨和目標。近年來,江蘇從加強幼兒園常規管理、提升幼兒園辦園質量等方面入手,有效地解決了人民群眾期待的“人好園”問題。通過建立幼兒園信息管理系統。為學前教育決策和發展評估提供了重要的數據支撐,并實現了與國家學前教育管理系統的對接。通過加強幼兒園常規管理,以法律形式“禁止以集中授課方式實施漢語拼音以及漢字讀寫訓練、數字書寫運算訓練、外語認讀拼寫訓練”等違背幼兒成長規律的教育行為,取得了很好成效。

江蘇在學前教育改革發展方面卓有特色的做法,特別是各地各校在推進學前教育發展方面形成的典型經驗,需要社會各界尤其是媒體進行深入總結和大力宣傳,這樣才能積極傳播學前教育的先進理念,大力推介學前教育成功舉措,并為學前教育改革發展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早期教育》雜志作為江蘇專業的幼兒教育宣傳主流媒體,始終擔負著學前教育改革發展宣傳主力軍、輿論主陣地、教學科研主平臺和教育信息主渠道的職責,特別是在打造品牌活動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如自2001年開始,《早期教育》雜志舉辦的“多多杯”全國幼兒繪畫比賽活動。至今已吸引了全國20多萬幼兒參加,有效地提升了幼兒園美術教學的質量,拓寬了雜志的教育宣傳服務功能。自2003年《早期教育》雜志開始舉辦的“早期教育新視野”全省幼兒教師論文評比活動,目前已成為江蘇教育報刊總社服務全省學前教育中心工作的知名品牌。自2006年起,《早期教育》雜志與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合作舉辦的“全國幼兒園園長大會”,參與面廣,影響力大,目前已成為提升雜志知名度和美譽度的主要品牌活動。

在充分肯定《早期教育》雜志30年成績的同時,我們還要放眼長遠,進一步提升期刊質量。進一步提升品牌影響,才能為江蘇乃至全國學前教育改革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篇(3)

一、提高待遇,調動教師工作積極性

2000年,我鎮教師工資平均508元,并且發放不及時,拖欠教師4個月的工資。由于我鎮教師工資低,再加上城鄉差別大,部分教師工作積極性不高,思想不穩定、進取心差;托熟人、找關系,要求往城里調;因心理不平衡,甚至出現說牢騷話、上訪、寫人民來信等現象,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高。在鎮財政十分困難的情況下,鎮黨委政府千方百計,壓縮其它開支,優先保證教師工資發放,落實各項福利待遇。近年來,我鎮教師工資的增長一年一個臺階,實現了步步高。2002年,教師工資做到按月按時發放,月增資102元;2003又月增資170元,達人均780元;2004年教師月工資人均達958元,比2003年月增資178元;2005年月平均工資達1250元,比2004年月增資292元,是2001年2.5倍,教師工資總額占財政收入的80%。今年1月,我鎮教師的工資實現全區統一標準按時足額發放,教師工資數額已超省定標準,并且教師的醫療保險等福利待遇也得到了落實。今年10月,我鎮教師工資人均月增近400元,月平均工資達1650元,是2001年3.2倍。

在落實教師工資、待遇的同時,我們還注重關心教師生活。我們先后投入470多萬元,在省莊一中、春雨幼兒園院內建教職工宿舍樓三座,較好地解決了教師的住宿問題;還利用教師節、中秋節、春節等重大節日慰問教師、表彰教師,形成了尊師重教的良好風尚,極大地調動了教師們的工作積極性。

二、加大校舍改造力度,學校面貌煥然一新

1999年我鎮劃歸泰山區,當時由于我鎮經濟比較困難,對教育投入不足,除鎮一中等一兩處學校是樓房外,我鎮大部分小學仍是平房校舍,且使用的是六七十年代的平房。由于建校時間長,多年失修,我鎮崗上小學、劉家莊小學、北許小學等學校已成為危房,對師生的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影響了正常的教學工作,危房改造工作已迫在眉睫。針對這種情況,鎮黨委政府克服困難,積極加大校舍改造力度,加快了中小學布局調整步伐,取得了明顯成效。2001年,建成德慧希望小學、省莊一中學生宿舍樓;2002年建成劉家莊小學,改造東苑莊小學;2003年,完成了許家埠小學、紅廟幼兒園的建設。2004年,改造省莊二中;2005年,改建宦家峪小學、中心小學。近五年,我鎮新建5處、改造4處學校,累計投資達1255萬元,為學生創設了良好的學習環境,有力地保證了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

三、增加內設投入,改善辦學條件

2000年,我鎮有小學24處,初中2處。由于我鎮財政比較困難,學校內部設施不能滿足教學需要。除省莊一中、中心小學達到一類標準以外,其它學校教學儀器、圖書配備才達三類標準。部分學校連演示試驗都難以進行,學生更無法動手操作,嚴重制約了學生的發展,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高。特別是計算機配備,缺口更大。面對這種現狀,鎮黨委政府堅持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加大薄弱學校建設,增加內設投入,改善辦學條件。各中小學建起了實驗室、儀器室、微機室,投資200萬元,購買了教學儀器、圖書、計算機,達到了一類標準,教學設施上了一個大臺階,滿足了教學的需要。截止目前,全鎮共購買微機409臺,達到了小學15生一臺、初中12生一臺的標準。中小學及春雨幼兒園均建起了校園網或網絡教室,開設了信息技術課。中學、中心小學聯通了因特網,中學、中心小學等8處學校聯通山東教育信息網、中國教育衛星網。另外,鎮教育辦公室、中學、中心小學創辦了“省莊鎮教育網站”,中學、中心小學及時宣傳我鎮教育信息,為教師提供研討交流和教育教學素材的平臺,與區教研中心的“泰山教育網”相聯。今后,我們將繼續加大投入,辦好教育網站,充分發揮教育信息的作用,為教師、學生創設一個新的學習、工作平臺,實現教育質量的大面積提高。

通過以上工作的落實,促進了我鎮教育事業的穩定、快速、健康發展,呈現出以下幾個特點:

1、教師工作熱情高漲,素質明顯提高。鎮黨委政府關心教師,提高教師待遇,促進了教師隊伍的穩定,調動了教師工作積極性。目前,全鎮廣大教師熱愛教育事業,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敬業愛崗,出色完成了各項教育工作。由于我們加強了教師的師德教育、新課程培訓、校本培訓,開展豐富多采的教研活動,引導廣大教師不斷鉆研業務,努力學習,使教師的素質得到進一步提高。2004年至2005年,我鎮有12名教師參加了市區中青年教師“教學比武”活動,中小學30余位教師的課在市區獲獎,近百篇教師論文在省市區獲獎,36人獲區教學先進個人、優秀班主任稱號,5名教師獲得泰山名師稱號,13名教師獲得區級教學能手稱號,11名教師重新認定為區級教學能手。

2、教育質量穩步提高。2004年中考,我鎮教學成績再次位居全區前列,報考率達100%,優秀率達30%,錄取率達90%。2005年中考,報考率達100%,優秀率達40%,錄取率達96%,我鎮總評成績繼續位居全區前列。音體美特長生,2004年錄取8人,2005年錄取18人,也有較大幅度提高。小學各科教學成績優秀率均在88%以上,及格率、鞏固率達100%,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一中、二中、中心小學、春雨幼兒園被定為全國嘗試教學實驗基地。一中、二中、中心小學被命名為泰安市教育科學研究重點實驗基地。今年,鎮教育辦公室被評為“區教育科研先進單位”,一中、二中、中心小學被評為“區教學質量先進單位”,一中、中心小學被評為“泰安市教學示范學校”。目前,我鎮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年鞏固率達到100%,無輟學現象;初中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年鞏固率達到99.1%;殘疾兒童入學率達100%;小學、初中畢業率分別達到100%、98%,初中升入高中階段比率達88%。

上一篇: 企業網絡策劃方案 下一篇: 護士長年底總結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日韩欧美乱国产日韩欧美 | 综合网在线观看AV网站 | 天天摸天天添在线视频 | 午夜性色生活片在线观看 | 亚洲思思久久99 | 一区二区三区欧美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