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11 05:00:51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高中英語聽力訓練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英語聽力是英語的重要的組成部分,在英語教學中占據了重要的位置,通過英語聽力訓練,才能夠提升英語表達能力以及英語理解能力,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因此,英語聽力訓練在英語教學中至關重要,加大英語聽力訓練具有重要的意義,是提升學生英語學習質量,取得良好英語成績的關鍵。
聽力教學是英語教學的關鍵,影響著英語教學質量,當前,英語聽力教學效果普遍不佳,教學效率低下,學生缺乏學習興趣,英語聽力教學現狀不容樂觀,為解決此問題,需要對高中英語聽力教學現狀進行分析,對高中英語聽力教學進行進一步了解。高中英語聽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聽力訓練方式較為單一,當前,教師的聽力訓練方式較為單一,傳統,主要是對教材中的內容進行聽力訓練,除此之外,再無其他的訓練內容,且教師在聽力訓練完成之后,只是簡單的進行答案講解,在學生沒聽出來的情況下再次播放一遍,得不到切實的鍛煉效果。第二,相對而言,聽力訓練時間較少,訓練強度較低,在一般情況下,教師會利用早自習時間進行聽力訓練,一般是三天的時間,而在平常上課過程中,很少進行聽力訓練,且在做卷子的過程中,一般是不進行聽力解答的,只是對后面的單選、完形、閱讀理解等內容進行訓練,從而導致英語聽力訓練效果不佳,學生的聽力能力較差。第三,學生缺乏聽力訓練學習的興趣,聽力訓練是一個較為枯燥的過程,高中W生課業繁重,枯燥,對于分值相對較少,較為枯燥的英語聽力訓練不夠重視,興趣低下,訓練效果不佳。
二、提高高中英語聽力的訓練策略
1.傾聽較長的語篇,強化記憶
在聽力訓練過程中,傾聽較長的語篇,能夠實現學生記憶的強化,使學生在進行短對話聽力訓練時,可以準確掌握不熟記聽力對話中的有效信息,從而有效解決問題,提高高中英語聽力訓練質量。傾聽較長的語篇,強化記憶需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選擇難度適中的較長的語篇,聽力難度較大,學生學習訓練困難,因此,教師需要選擇恰當的、難度適中的語篇材料,保證訓練的有效性,以免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第二,教師需要選擇趣味性強的,與題目內容密切相關的語篇材料,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強化記憶,提高聽力訓練效果,以學習“The Olympic Games”為例,教師可以選擇有關奧運會盛況、奧運會小故事的聽力內容,實現英語聽力的有效訓練。
2.堅持聽說培養,訓練,提升語音技能
做好聽說培養,訓練十分重要,是提升語音技能,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堅持聽說培養訓練能夠實現熟能生巧,能夠達到理想的聽力訓練效果。堅持聽說培養,訓練,需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多聽,多練,持之以恒,滴水穿石,通過持之以恒的聽力訓練,一定能夠達到理想的聽力訓練效果,提升學生的語音技能,提高學生的英語成績。第二,為學生講解聽力技巧,在聽力訓練過程中,不能夠盲目的訓練,需要講究一定的技巧,例如抓住重點詞匯,思考題目重點點,以達到針對性訓練,提升學生語音技能。
3.進行閱讀寫作訓練,形成語感
閱讀和寫作是語言學習中兩項重要的語言技能,一直被認為是語言教學的重點。閱讀寫作訓練有助于語感的形成,對聽力訓練也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通過閱讀寫作訓練,可以提升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可以提升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學生能夠理解語句,表達語句,自然能夠形成一定的語感,以便更好的進行聽力訓練,因此,進行閱讀寫作訓練尤為重要。進行閱讀寫作訓練需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根據聽力內容進行適當的延伸,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閱讀聽力材料以及聽力對話,通過閱讀聽力能力,形成語感,并了解聽力內容的重點與形式。第二,要求學生自己編撰對話,創作聽力內容,從而不斷提升語感,提高學生的聽力能力。
4.選擇恰當的聽力材料,開展第二課堂教學
選擇恰當的聽力材料,有效進行聽力訓練,延長聽力時間,加強聽力訓練強度,能夠達到理想的聽力訓練效果,提升學生的聽力能力。選擇恰當的聽力材料,開展第二課堂教學主要需要注意聽力材料的難易程度以及聽力時間的長短,選擇恰當難易程度的聽力材料尤為關鍵,聽力材料太簡單無法達到訓練目的,太難又會打擊學生學習積極性,因此,選擇恰當的聽力材料,開展第二課堂教學十分重要。
綜上所述,高中英語聽力訓練在英語教學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是英語學習的基礎,促進高中學生英語聽力水平的提高是英語教學中一項長期且最艱巨的工程,尤其應該重視課堂中的英語聽力教學,這是提升學生聽力的核心工程,它對教師的聽力教學效果起著關鍵性的作用。通過英語聽力訓練,能夠使學生具備較好的語感,在此基礎上進行英語理解與表達,提高英語教學質量,提高英語的應用能力,只要教師與學生在平時的教學與訓練中充分重視并通力合作,關注課堂的英語信息輸入與輸出,提高課堂聽力教學效率,就一定能大幅度地提高學生聽力水平,為學生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為高考做好充足的準備,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梁天妍.成才視域下高中英語聽力訓練教學施教的策略研討[J].才智,2016,(20):116
[2]龍婕妤.提高高中英語聽力水平的教學策略分析[J].英語廣場,2015,(11):160-161
[3]孟慶宏.高中英語聽力材料的特點及訓練策略[J].英語教師,2015,(03):123-125+128
中國的市場經濟和改革開放步伐正在加快,社會對各種人才尤其是掌握外語技能的人才需求越來越多,對英語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對于語言學習而言,聽、說、讀、寫樣樣不可少,其中,“聽”是目前年輕人尤其是高中生學習英語的一大頭疼問題。在浙江省恢復高考英語聽力以來,如何加強聽力方面的策略訓練便搬上了學校的教學日程。本文先概述了目前高中生英語聽力的現狀,并指出了一些普遍存在的問題,接著主要分析了為什么要加強高中英語聽力策略的訓練,最后詳細論述了加強聽力訓練策略的措施。這對于學校加強高中生的英語聽力訓練,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和聽力水平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加強高中英語聽力策略訓練的意義
英語學習以“聽”為首。只有通過多聽、多讀,才能多寫多看,聽懂了也就不覺得英語難了,聽不懂就會對英語的學習產生抵觸心理,自然也就學不好英語,聽力考試也就成了一大攔路虎。
因此,加強英語聽力策略訓練,不僅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幫助學生改掉聽力中的詬病和不良習慣,提高學生的整體英語水平和成績,對于學生自身而言,也能樹立起他們學習英語的信心,全面提高自己的英語技能,還有利于加強英語口語的練習。提高英語技能,真正掌握這門外語,為學生以后的英語學習和考試打下堅實的基礎。對于國家而言,則為社會培養了急需的英語人才,有利于加強同國外的經濟聯系,發展友好合作關系,加強國際交流與溝通,促進經濟發展。
二、高中英語聽力的現狀
2009年浙江省恢復了高考英語聽力測試并采用全國公共英語2級的聽力測試試卷,聽力訓練和測試由此越來越受到眾多老師、家長和學生的關注。但是,目前廣大中學生的英語聽力水平仍然比較低,聽力仍是學生在考試中的一大弱點。
一方面,高考英語聽力考試的恢復必然會引起學校、老師和家長的重視和關注;另一方面,現實條件的缺失,如高中學校多媒體教室有限、掌握英語聽力技巧的師資力量缺乏、班級人數太多而無法做到一一訓練等都阻礙了學生英語聽力理解能力的提高,導致他們對聽到的英語句子缺乏敏感性,對語境的判斷能力差,無法識別不同的文化背景,不能抓住關鍵信息作答。所以,高中英語教師必須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強化英語聽力的策略訓練,提高學生的聽力技能。
三、加強高中英語聽力策略訓練的措施
首先,必須了解說這門語言的國家的文化背景等相關知識。只有了解了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的風俗習慣、社會制度、思維方式等,在聽力材料中才不會用“中式思維”去理解聽到的內容,從而不會因誤解而選錯。因此,在平常的練習中,應該多看看此方面的期刊或者電影短片等,這樣既豐富了課堂內容,也有利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其次,要想聽懂地道的英語,自己的發音和語速等也是重點訓練內容。如果自己的語速和發音等與錄音帶中放的相差無幾,那么聽力肯定不成問題。俗話說,熟能生巧,平常英語教師應該多糾正學生的發音,加強學生的語法及常用口頭語的練習。
再次,應試技巧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學生普遍反映,在聽力材料中有眾多干擾項,或者正確答案的地方總是讀得很輕很快,還沒來得及聽清楚就說完了。對此,教師應多教學生英語聽力的方法,在課堂教學中,要注重精聽和泛聽相結合。先就一段材料泛聽,聽前讓學生瀏覽問題和答案,并進行適當預測,然后再對該材料精聽,聽懂文章的意思,并在聽的過程中講解與選項和問題有關的內容,應該怎樣去判斷,讓學生學會記錄關鍵詞,抓住材料的主旨,通過主旨去選擇正確答案。二級聽力測試中,第一大題的最后兩個小題通常都是長對話,這時候記錄關鍵信息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如,第十題問的是How does the woman feel about the service?在對話中女士在第三句說了breakfast和problem,在后面男士又一遍遍地向女士道歉,這說明女士對此項服務不滿意,很失望,這樣通過前后語境相連就可以選出答案C。
綜上所述,研究和分析如何加強英語的聽、說、讀、寫等各項技能已成為廣大高中英語教師和學校義不容辭的責任,采用全國公共英語2級聽力測試的試題進一步強化了這種責任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本文主要闡述了高中英語聽力中存在的種種不足以及強化聽力訓練的意義,并提出了些許建議,旨在加強各級教育機構、學校、老師和家長、學生對高中英語聽力訓練的重視,提高聽力水平和聽說技能,成為一個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新型人才,為國家和社會發展作貢獻。
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 G424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新時期,國家逐漸加強了在聽力方面對于學生的英語掌握能力的要求,聽力作為高中的英語教學中極其關鍵的一個環節,在當前更是成為了英語教師對學生進行教學的重中之重。然而,在高中學生的英語學習中,聽力一直作為一種難點存在,是困擾教師教學以及破壞學生學習興趣的主要因素。面臨這種問題及目前的教學要求,采取有效的訓練策略突破聽力的教學及學習現狀,已經成為教師在教學中必須著力達成的一項任務。本文出于幫助高中英語教師實現有效的聽力教學的目的,從聽力的技巧訓練方面談論了相關的教學策略。
一、高中英語聽力中把握關鍵信息的技巧訓練策略
聽力作為高中學生英語學習及測試的重點,其在學生學習中的難點定位對于學生的學習存在著諸多的不良影響,推動此問題的有效解決勢在必行。而單就高中學生存在聽力學習困難的原因來講,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學生無法做到對語音拼讀方式與表達語氣、有效語句中的重點詞匯以及篇章內容的主線等關鍵信息的掌握。下面本文就針對這幾種關鍵信息來談論一下具體的技巧訓練策略:
首先,就語音的拼讀方式以及表達語氣的訓練來講,高中英語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要以教材中的單詞教學為載體,引導學生就語音的重讀、輕度、爆破以及不同語音連讀時的省略等進行總結以及發音訓練,并借助相關的聽力試題為他們進行實際的語音示范,幫助學生在進行聽力訓練時把握住特殊發音情況下的整體語句的信息。同時,英語詞匯蘊含著豐富的情緒變化,重點詞匯的語氣可能直接決定整篇聽力材料的情感基調,教師在進行日常詞匯教學以及主題聽力訓練時,都要側重對某些容易通過語氣變化而傳達不同語義的詞匯的總結以及訓練。
其次,就有效語句中重點詞匯的把握來講,學生的聽力測試或者是學生對于聽力的把握,都決定于對有效語句以及有效語句中重點詞匯的領會,英語教師在進行聽力訓練時,要側重幫助學生從這一方面去把握聽力資料所傳達的信息。以在高中英語聽力測試中最常見的“此對話發生在什么場合”的題目為例,教師要引導學生對關鍵的地點、人物稱呼以及發生時間等進行把握。比如“manager”這一單詞在某一對話中的存在暗含著發生地點不是圖書館而是書店的信息。
再者,就篇章內容的主線來講,這種題目一般存在于較長的短文中,它借助諸多的語句或詞匯信息對內容進行貫通,教師要幫助學生利用關鍵語句、關鍵詞匯、關鍵語氣等方面的理解來為文章構筑主線,以幫助學生在聽力中養成從整體方面把握文章內容的習慣。
二、高中英語聽力中對于解讀題目的技巧訓練策略
學生在進行聽力訓練或測試之前,對題目及預設答案進行通讀,把握題目設問中所暗含的關鍵信息,是確保其聽懂聽力材料以及選擇正確答案的必要保證。因此,高中英語教師還要在教學中著重訓練學生解讀題目的技巧。本文下面就具體分析幾點訓練策略:
1、以題目關鍵信息預測材料內容的策略
高中英語聽力測試中對于題目的設問以及題目答案的設定,一般都會由不同題目的相同性質選項來構筑一種潛在的聯系,或者是直接指向某種定性的內容,至少題目中也會蘊含指導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聽讀的信息,所以,英語教師一定要注重培養學生借助題目給定的信息,來預測材料內容的聽力技巧。具體來講,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聽力訓練時,要借助某些典型的題目信息蘊含答案的題目,來強化學生提前閱讀聽力題目的意識,督促他們在每次做題之前對題目進行通讀。同時,教師還要努力地就短文、對話等各個題目后面的答案,來為學生進行題目預測的示范,比如以各個答案中有共同指向的信息作為預測基點的方法。
2、學生在進行聽力訓練前做好思想準備
聽力測試對于題目的播放非常迅速,而且播放次數有限,學生如果不能集中全部精力必定會在面對題目時沒有反應的時間,同時,上一題目回答的不確定性也會影響到以后題目的解答,學生必須要有舍棄的意識,才能不至于受到上面的影響而錯過后面的題目。因此,英語教師在進行聽力訓練時,還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短時間內集中全部精力以及迅速做出反應和善于舍棄的意識。比如,為學生進行思想不集中與集中、冥思苦想與善于舍棄等相對立的狀態下的聽力訓練,來引導學生認識做好必要思想準備的重要性。
3、鍛煉學生把握對話者意圖的聽力技巧
高中聽力測試中對話類的資料占據分值比例較大,而每一段對話必定會通過關鍵詞匯、語氣、關鍵語句等,傳達出既定的對話意圖,學生對于其對話意圖的把握直接決定著學生在對后面題目進行解答時的指導思想的正誤。所以,在進行聽力訓練時,高中英語教師還必須著重培養學生以把握對話者意圖來進行解題的技巧。具體來講,這種說話的意圖一般都蘊含在對話情境、重點詞句、重復詞匯、整體語意以及語調等因素中,英語教師要分別就這些因素,來選擇典型的試題對學生進行重復的強化的訓練以及詳細的指導。
三、結語:
聽力訓練作為高中英語教學的重點,必須得到教師以及學生的充分重視。而教師所實施的聽力的教學水平,不僅僅決定于對學生實施訓練次數的多少,關鍵還在于學生對一些技巧的掌握以及靈活應用。因此,高中英語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以及訓練中一定要有意識地加強對于學生的技巧訓練。
參考文獻:
在高考英語試題中,聽力試題共30分,占了很大的比重。隨著高考的臨近,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就提高聽力分數進行有效的訓練呢?在此,筆者對高考英語聽力試題的命題形式做了個簡要評析,并根據自己的日常教學經驗,就聽力的有效性訓練提出一些自己的做法和建議。
一、聽力試題的命題形式
我們要了解高考英語聽力試題的命題方式,即明白出題者如何出題,所謂知已知彼,百戰不殆。在英語高考聽力測試中,出題者主要根據以下幾個方面出題,它通常包括以下幾種題型。
(1)理解主旨要義,這是考查對全文要義的理解。如:
What’s the passage mainly about? What’s the topic of the passage? 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talking about?
(2)獲取事實性的具體信息,如:時間、地點、人物等,常是聽力部分的重點考查項目。如:
When does the train leave? How much are these eggs? What was the man before?
(3)對所聽內容做出簡單推斷。這是考查話語發生的場合,說話者之間的關系等。 如: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conversation? What does the man imply? What can we infer from the talk?
(4)理解說話者的意圖觀點或態度。說話者的意圖或觀點有時是明確達出來的,有時則隱含在對話的字里行間和語氣語調中,這需要聽者自己去揣摩,推斷。如:
What does the man think of the concert? What does the woman mean? What’s the man’s attitude?
二、聽力技巧的訓練。
1.在聽錄音之前,我們要利用短暫的間隙時間抓每個設問句中的關鍵詞,在聽的時候,以關鍵詞為主線采集信息點。對所聽的內容進行聽前預測,利用關鍵詞和各選項中所包含的信息點,在腦海中迅速形成對所聽材料的主旨內容是什么的判斷。這樣就不會在聽的過程中很茫然,造成注意力分散,而沒有采集到信息點。例如:
Which would the woman like to apply for next year?
A. Economics B. Engineering C. Science
在這個問題中,woman,apply for,next year就是關鍵詞,我們從問題及答案大致可以推斷這個人可能在討論關于專業的選擇問題。那么在聽的過程中就應把注意力放在專業選擇上。
2.迅速瀏覽各選項,盡可能多地捕捉各選項的信息點及信息點間的異同。例如:
1)What do some smokers hope?
A. Antioxidants and other vitamins seem to offer protection against lung cancer.
B. Antioxidants and other vitamins seem to offer no protection against lung cancer.
C. Antioxidants and other vitamins seem to offer no protection against stomach cancer.
2)What is the date that Americans made first moon landing?
A. On July20,1960. B. On July 20,1969 C. On July 20,1965
在第一個例子中,只要你稍微注意一下,就會發現A,B,C三個選項中的不同之處,A選項中,是protection against lung cancer,;B是 no protection against lung caner;C是 no protection against stomach cancer。在第二個例子中,就更加明顯,一眼就可以看出三個時間的不同,分別是A..1960 B.1969 C.1965。在聽的過程中就要注意這些不同之處,只要抓住關鍵點就可較輕松找出答案。
3.注意逆推法的應用,即在平時的訓練中,多研究各種設問的技巧及各種設問和各項選擇之間的關系等。如:
1)What tickets did the woman buy?
A.Tickets for a rock concert. B. Tickets for a Broadway musical. C. Tickets for an opera.
2)What will they do after the Terry James’ concert?
A. Have dinner. B. Meet at the theater. C. Go to an opera
在第一個例子中,很明顯知道問的是買什么票,在第二個問題中的concert 就給第一個問題的答案進行暗示。根據暗示,我們可以大膽猜測第一題的答案便是A,而事實上,該題的正確答案正是A。這種逆推法會給學生前所未有的成功感和信心。
三、聽力類型及應試策略
除了以上所說的抓關鍵詞,找異同點及逆推法等聽力應試的基本技巧外,我們還要注意針對不同的聽力類型給予不同的策略。這樣才能在聽力過程中真正抓住說話者和問話者所聚焦的中心話題,明白說話者要說的內容。
1.主旨要義題
對于主旨要義的訓練題我們首先要集中精力聽發話人的問話,因為其問話中的某些詞語往往包含著對話的中心思想或話題,然后仔細聽答話者的答語,因為答話人的答語里常常有對發話人所說的話作出反應,由此進一步確定對話的中心思想。例如:
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A. double room B.A single room. C. The choice of rooms
原文 M:Do you want a single room or a double room?
W:Well, a single room, since I’ve come here to spend my holiday alone.
在這個例子中,首先,要根據問題和答語推斷出大約的內容,那就是關于在旅館訂房。因此,聽的時候要抓住問話者說的 single room 和double room,然后再仔細聽答話者的話,相信不難判斷出答案。
2.綜合推理判斷題
對于綜合推理判斷題我們可能在對話中找不到直接的或較為明確的答案,必須通過語音、語調、談話內容的邏輯推理來進行判斷。關鍵是要注重對對話整體意義的理解,而不是一些簡單細節的記憶,這一點很重要,尤其注意言外之意。
3.數字計算題
而對于數字計算題我們要養成用速記符號把重要信息用簡單的數字記下來,然后根據題目要求,通過簡單的加減乘除運算,最后得出正確的答案。尤其要注意下面的一些常見詞語:half, double, twice, one-third, percent, a pair, a dozen, a quarter, pennies/pence, cents等。
4.有關明暗地點題
關于有關明暗地點的訓練題,我們根據關鍵詞的含義,結合生活常識進行邏輯推斷,就能準確地推斷出對話所發生的地點。例如:menu/food/order 那就在 restaurant, size/wear/color 就是在shop, stamp/mail/EMS 就是在post office, gas/diesel oil/fuel/fill就是在gas station, What’s wrong with you? /Nothing serious.就是在hospital, tickets/fare/conductor 就是在train, film/movie/cinema 就是在cinema,若是出現 accident/ turn right/cross the street/traffic light rush hour那一定是在street。
5.人物觀點或態度題
關于人物觀點或態度題,我們首先要弄清的是:誰是發問者?誰是應答者?因為設問中經常問哪一方的態度,即男方或女方的態度,其次是判斷對話雙方的態度是否相同,如果不相同,就要分清對話雙方對某件事或某個人的看法是什么。
注意:說話人的態度是通過語氣、語調和用詞等的變化來體現的,因此要辨別男女對話雙方語音語調的區別。
例如:How does the man feel about his exam?
A.He feels happy. As he can pass the exam.
B.May be he can’t pass the exam, so he feels sad.
C.He is sure he can pass the exam.
原文 W:Are you happy since the exam is over?
M:Happy? You’ve got to see my marks before you say that.
在這個例子中,說話者Happy用了升調,我們如果特別注意答話者說happy時的語調,就能輕而易舉的判斷說話者一點都不happy。倘若是關于人物關系題我們在聽音時,抓住一些中心詞句,即要把注意力集中在與說話人身份或談話內容相關的詞上出現 a heart attack, take your advice, take this medicine這些詞,這個人有可能是醫生和患者size, cheap, color 有可能是筆店員的對話。Speed, drive 有可能是警察和司機對話homework, hand in, failed, be late, sick leave, composition, test 有可能是老師和學生 honey, darling, dear 有可能是丈夫和妻子的對話。
6.較長對話和短文理解題
在聽力中有關較長對話和短文的訓練題是比較害怕的類型,它信息量大,干擾因素多,會給學生造成很大的困擾。因此,在聽的過程中我們應注意以下幾個事項:
1)聽錄音前,利用間隙時間迅速瀏覽各個設問,預測對話或短文的類型和主要內容:即幾個人物、幾個時間、幾個地點、幾個事件,有無判斷推理題,有無正誤辨析題。設問中若有否定詞,要多加注意。
2)聽時,明確聽音目的,有的放矢,提高答題效率和準確率。千萬不要糾纏沒聽清楚的詞句,以免延誤對下面試題的審讀。
1.1教學模式缺乏多樣化特點
在高中英語聽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會在學生們聽力完成之后便不在做過多的講解,大多采用播放錄音的形式,待錄音播放完畢后為學生提供相應的答案。這種不進行針對性講解的授課方式加深了學生聽力過程中的難度,生僻詞匯的大量堆積,對日后的英語學習帶來了不利的影響。同時在聽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付考試目的性較明顯,大多通過播放高考真題的聽力題目進行授課,授課形式死板缺少變通,久而久之會使得學生對英語聽力的學習興趣降低,甚至產生抵觸和排斥的心理。
1.2缺乏英語基礎詞匯和語音知識的積累
在英語聽力過程中,會出現很多生僻的詞匯或不易理解的長句子,這些都成為影響聽力效果的重要因素。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學生的詞匯量匱乏,對基礎知識的把握不足,都會導致聽力過程中難度的加大。同時,對于部分詞匯量較豐富的學生來說,依然存在聽力學習相對吃力的現象存在,這是因為學生對語音知識的識別能力較弱的情況引起的。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無法及時糾正學生的發音,導致很多學生在英語發音方面存在嚴重的問題,在英語聽力過程中,反而使得學生們無法識別正確的英語發音,造成聽力方面的誤差。
2.高中英語聽力教學相關問題的優化策略
2.1注重課前引導的重要作用
在聽力教學過程中,應打破傳統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的桎梏,在聽力教學開始前,教師可根據本次聽力課程的主要內容對相關事件的背景和常識等進行滲透,學生在聽力的過程中可將背景資料與聽力內容相結合,對其快速把握聽力的重點有重要的作用。因為在很多聽力題目的設置上,會要求學生們對所聽材料的中心思想或段落大意進行總結,因此相關背景資料的涉及會有助于學生們準確找到側重點,從而更好的完成聽力任務。比如在授課過程中,教師可首先將本次聽力的題目“En-vironmentalprotection”向學生們展示出來,并通過“Thecauseofenvironmentaldamageinourcountry”讓學生們進行分組討論,從而對本次的聽力知識進行大致的預判,同時將課前收集的環境污染圖片通過PPT的形式向學生們進行展示,為接下來的聽力教學做好充分的鋪墊。這種教學模式不但可以使學生們在聽力過程中更好的把握側重點,提升聽力效果,還可以激發學生們學習的興趣,使其主觀能動性得到充分的體現。
2.2對聽力教學形式進行創新
在高中聽力教學過程中,一成不變的教學形式會使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并逐漸使學生產生思維定式,不利于聽力任務的順利高效完成。因此在聽力教學的過程中,要求教師根據每個學生的自身情況和特點進行靈活教學,對聽力教學形式不斷創新和優化,將多樣化的教學模式融入到教學過程中,生動形象的開展教學工作。比如教師在聽力的教學中,可讓學生們對美國經典影片勇敢的心(Braveheart)里的片段進行觀看,并將其中的英文對白理解之后轉化為自己的語言進行演繹,對其中多人對話的場景,可引導學生們自由結組,通過表演的形式將其展現出來。這種情境融入的教學方式不但打破了原有聽力教學模式的桎梏,增強了聽力教學的趣味性和互動性,同時對學生語言應用能力以及自我展示能力也有重要的意義。
2.3強化學生的心理素質
在聽力教學過程中,由于聽力內容復雜且語速快的特點,使得學生們要具備良好的應變能力和信息收集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強化學生的心理素質,使其樹立克服難題的勇氣和信心。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緩解學生的心理壓力,對于難度較大的聽力材料要耐心進行引導,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來進行滲透。比如在聽力教學過程中,對學生感覺疑惑的部分可反復進行播放,同時可通過教師自身詼諧幽默的英語表達方式來緩解學生焦慮急躁的心情,并且可通過創設情景劇或進行分組游戲的方式使學生們放松身心,從而加深對聽力材料的理解。
3.結語
通過上述的分析討論可以看出,目前在高中英語聽力教學中依然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和不足。為了培養學生的語言理解能力和實際交流能力,在聽力教學過程中應在新課改的要求下對教學模式進行優化和創新,注重聽力教學的課前引導,通過情境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并逐步強化其心理素質,增強其對聽力學習的自信心,從而為我國培養更多英語應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謝春燕.探討高中英語聽力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師者講壇,2016(01).
在聽力測試時,都有聽力材料和題干。題干中包含著豐富的信息,學生可以根據這些信息猜測聽力材料的內容,帶著明確的目的去聽材料,提前做好聽力準備,驗證自己的推測,從而達到提高聽力效率和準確率的目的。教師通過訓練學生的聽力技巧,使學生可以從容的應對聽力測試。比方說,高中英語聽力測試有這樣一道題:WhatkindoflifedoesPeterlike?A.Thecountrylife.B.Thecitylife.學生從題目中就可以猜測到聽材料的內容是關于“城市、農村生活”的,心里面已經預設出了各種生活形態。當聽到材料中說:“Well,Peter’dlovetosharewithyoumypersonalopinionsoncitylifeandlifeinsmalltowns.Hesaidhepreferredlivinginthecoun-try.”學生聽到第一句話,知道沒有任何意義,注意力集中到最后一句話,很容易的就聽出了“country”這個詞,從而得到了正確的答案。由此看來,依據聽力題目,從中抓住一些有價值的信息,借助語言環境,合理的推測聽力材料的內容,提前為聽力做好準備,從而迅速的進入聽力狀態,高效的完成聽力訓練。
2.按照聽力內容及時捕捉信息,關注細節內容
在第一步對于聽力材料內容進行合理推測的基礎上,在聽的過程中,還需要全神貫注的聽材料,及時的把握材料中的信息,對于前面自己的推測進行驗證,同時,抓住一些關鍵詞,聽準材料內容,不斷豐富自己的語言表達,達到提高聽力水平的目標。比方說,當學生聽到材料中一位男士這樣說,“Doyouhavesometimetotalkaboutnextweek’stripwithme?”就可以初步的判斷,這篇聽力的主題是圍繞著“trip”展開,學生再結合題目的答案,就可以知道接下來的聽力中要注意“旅行方式”“、時間”、“目的地”這些細節的內容,所以,帶著很強的目的去聽材料,提高了聽力的準確率。由此發現,認真聽材料,不但是學生準確的解答聽力題目的重要手段,而且可以訓練學生的聽力。對于學生普遍聽不懂的材料,可以多次反復聽,讓學生真正聽得懂。
3.重視聽力訓練之后拓展交流,總結聽力經驗
在學生提前推測以及認真聽材料的基礎上,完成了聽力測試,似乎聽力測試訓練應該結束了。其實不然,在這個基礎上,教師還需要重要第三步,即關于聽力訓練的內容,組織學生進行拓展交流,加深學生對于聽力材料的理解,同時,也幫助那些一知半解的學生真正弄懂聽力的內容,更好的應對聽力測試。比方說,在學生解答一種比較不了的題目時,難免會遇到困難,有模棱兩可的感覺。這種情況下,更加需要進行聽力訓練后的拓展交流。如,學生在解答聽了Whichofthefollowingcancausesleeplessness?A.Eatingcheesebeforegoingtobed.B.Lackofsleeponweek-ends.C.Toomuchexerciseintheevening.時,由于學生對于sleeplessness不太了解,聽時也比較模糊,盡管有些學生解答了題目,但還是需要通過拓展,舉例讓學生反復的聽聽力材料,獲得足夠的信息,對于題目的答案形成準確的判斷,造成失眠的原因是Eatingcheesebeforegoingtobed。由此說明,聽力訓練之后的拓展交流環節不容忽視,在提升學生的英語聽力水平,強化學生的聽力技能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這個環節中,鼓勵學生用英語進行交流,還可以達到以說促聽的目的。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8.078
語言的物質載體有兩個:聲音和文字。一些少數民族語言至今還沒有形成文字,可依然存在著。這證明,語言的第一性是聲音。
聽力在英語學習中舉足輕重。眾所周知,英文是在記錄發音的書寫系統。再復雜的英語單詞,原則上,學生只要聽得見,就能拼寫它;在語言學習的四項技能中,聽排在第一位;高中聽力考試占30分。
英語聽力的實質提高,需長期訓練才能達到。但由于高中學生不是專業學習英語,沒有太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繁瑣的外語學習,所以,在聽力考試之前,組織學生進行一段時間的更加有針對性的聽力訓練,是有必要的。
第一,它是一貫的英語知識講授課的很好調劑,能讓學生學到鮮活的口語表達而增強學習興趣。第二,由于聽力材料往往淺于同期閱讀材料,所以它能很好照顧那些英語學習上較為后進的學生,幫助他們刷新基礎,為他們提供英語學習再次入門的機會;第三,它能使學生習慣于聽英語,樹立起碼信心,考起試來不至于慌亂;第四,由于對所謂的知識點掌握完全可以通過聽的練習來突破,所以它直接服務于書面考試,
那么,如何訓練學生去聽,才能實用、有效呢?
第一,精選材料,有的放矢。
聽力考試考查的主要是對一些談論日常活動的話題的理解,如學習、聚會、購物、問路、上網、出行、體育娛樂、醫療健康、興趣愛好、計劃打算等等。所以教師在選擇聽力訓練材時要仔細考慮。實踐證明,組織學生去聽比如教材上the Beatles、Mardi Gras、或Kip Keino等等人的生平與成就,是吃力不討好的事情。這樣的材料不但不考,而且若無教師做出充足的介紹,足以讓學生文化休克。教師可以不拘于課本,這是有理論依據的。在《如何成為一名新型教師》的視頻報告中,英方主編Simon Greenal 就目前這套高中英語課本是這么說的:…What we would like to do with New Standard English is to encourage teachers to use the textbooks creatively. If there’re things they’re unhappy teaching or ways that don’t appear to them as teaching methods, it doesn’t matter as long as they’re relaxed with some material and are clear about their objectives, (and ) then they can teach the material in the way they choose…
第二,預期內容,一舉兩得。
選定一個話題之后,組織全班從可能會聽到的詞匯和可能被問到的問題兩個方面進行預期。這么做既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要聽內容的障礙,又在一定程度上刷新了學生英語基礎。比如,如果選定的話題是校園生活,就可以向下面這樣開展:
Frequent Vocabulary: dormitory library biology experiment language lab intelligent hard-working attend a lecture study for an exam ask for a leave renew a book etc.
Typical Questions to ask: 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Whose lecture are they going to? Which lesson does the man think is more interesting? When will the speakers meet again? Where does this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Why was the girl late for the second class? How long did the exam last? etc.
第三,正面評價,以褒激學。
設計一個旨在鼓勵的評價表。在每次聽力訓練結束、核對答案之后,讓學生按它作自我或相互測評。這么一來,學生不管選對多少,都能有成就感。這樣評價的目的在于最廣泛地策動學生參與聽的訓練,會次生不可預知的積極效應。如:
第四,回放細節,精心點撥。
對每次聽力訓練的內容,學生肯定是有疑惑的。但聽力題所考查的比對、計算、判斷、推理等能力對絕大多數高中學生來說本身不是問題――學生疑惑的根源要么是沒聽懂原話,要么就是沒聽懂言下之意或言外之意。所以針對學生的質疑,也有必要回放一些節點,作切要的解釋,以疏通學生對語言本身及所設問題的理解。
結束語:One man’s meat may be another man’s poison(張三吃著是美味,李四當它是毒藥)。這句諺語好比教學:照往屆成功的經驗,教本屆稀有產出;拿甲班總結的方法,到乙班堪被涂鴉。教書之于教師的最高境界,是以靈活多變為手段,以實用高效為目的,所以,本文旨在交流。
參考文獻:
[1]陳琳&Simon Greenall.普通高中新課標實驗課本《英語》[M].外研社,2006.
1 聽力的過程與本質
什么是聽力?簡單地說,聽力就是將有聲語言在大腦中轉變為意義的過程。聽力過程的始端是說話者將信息通過聲音反映出來;聲音在傳遞過程中其載體——信息——將不可避免地受到來自外界多方面的干擾;在該過程的末端,聽話者運用各種知識及技能識別有聲語言、理解其意義,達到接受信息的目的。所以,學生在聽力練習時必須專心致志地進行破譯工作:辨別語音語調、組合意義、接受信息、儲存記憶。其緊張程度并不亞于讀、說、寫。
2 聽力的錯誤分析
學生抱怨最多的一個問題就是語速。正常英語速度的確很快,這是英語口語的一大特點。根據弗斯引用的數字,正常英語口語的平均速度在160-220字/分鐘之間;快速英語在220字/分鐘以上。速度快帶來的一系列問題是:首先,單詞與句子問的停頓減少,甚至完全消失。這就縮短了聽者的反應時間,給區分語音及音義單位造成一定困難。解決這一問題的基本方法是多聽,逐步熟悉和適應快速英語的特點。
在聽力訓練中,語速快還帶來許多語音變化,連讀就是其中之一。連讀時,本來不發音的輔音字母與緊跟其后的詞首元音字母讀成一個音節。這種現象給沒有經驗的聽者造成一定困難,有時兩個詞被誤聽成一個詞或一個詞誤聽成兩個詞。例如:I know you wanted to go out this morning. 句中的“wanted”會誤聽成“want it”。在快速英語中,除個別重讀音節外,音素的讀音不再是字典中標明的標準讀音了,而是經過不同程度的弱化。速度越快,弱化的程度也就越強。例如:“different 讀成[‘difr?藜nt]而不是[‘dif?藜r?藜nt]; “looked back” 讀成[‘luk ‘b?覸k] 而不是[‘lukt ‘b?覸k]。
在英文中,大約有50個左右的單詞具有重讀式和弱讀式兩種發音,這些單詞大都是常用詞,其中有39個被列為英文100個重復出現率最高的詞,依次為:the, of, and, to, a, that, is, for, be, was, as, you, he, have, not, at, are, his, but, or, will, had, has, an, been, there, were, me, would, him, them, her, do, can, than, must, some, us, shall。這些常用詞雖然有兩種發音,但在大多數情況下都采用其弱讀形式。在快速語流中,要憑聲音把這些弱讀形式辨別出來是十分困難的,因此,學生在這方面犯的錯誤也較多。連讀、弱化、省音等現象無疑都是聽力中的消極因素,但聽者又無法去改變它們,聽者只有通過自身的努力去適應和克服它們。
3 聽力技巧與提高聽力的方法
除了語言和知識面外,聽力的另一大要素就是聽力技巧。聽力的技巧和方法很多,每個聽力好的人都有自己的一套作法。下面討論一些基本原則和技巧以及避免不該發生的誤聽所需要注意的問題。
(1)聽力雖是一項接收技能,但卻是一個主動的思維過程。把聽力看成是被動地等待信息進入大腦,是因為不了解聽力的內在的復雜性。較高的聽力水平要求聽者不是被動地等待,也不僅僅是全神貫注,而是要積極地去迎接信息的到來,也就是要養成不斷預測的良好習慣。預測下文可以利用語言的線索,例如固定句型、搭配、關聯詞語等(當聽到用升調讀出I’d like to…時, 幾乎可以肯定下文有but…出現);也可以利用邏輯關系及背景知識。冗余是提供比絕對需要多得多的語言線索,是言語運用的特點,它也為預測提供基礎,應學會利用冗余現象。這樣,速度問題就得以緩解,聽力就變得相對容易一些。
(2)在聽的過程中,一定會遇到一些聽不懂或沒有把握的問題。這時,應該從意義、上下文及語言等方面進行綜合分析,而絕對不能只憑聲音得出判斷。語言知識、背景知識和上下文是理解的三大前提,無論在閱讀還是聽力中都是這樣。
(3)聽力是譯音和接受信息的過程,也就是一個耳聽腦想的過程。耳朵聽到的東西經過大腦的識別和理解被吸收并儲存到記憶中。一般說來,腦與耳是不發生矛盾的,但偶爾也有例外的情況,即大腦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耳以為聽得很準確的東西,腦卻發現它不合語法,不合邏輯或在上下文中毫無意義。這時,大腦應該在聲音的基礎上作出理智地判斷,而不應只憑聲音印象作判斷。例如學生會將“for the”與“further”聽混。
(4)聽寫是聽力訓練的最高形式,它要求將語音信號完整無誤地用文字記錄下來。首先將聽力材料(如課本中Reading或Project部分)完整地聽一兩遍才動筆一句一句地寫。如果遇到聽不懂的地方就把它空下來。全文寫完后再回頭反復聽空白處。這就像做完形填空,可以充分利用上下文考慮應選的詞句;當遇到生詞時,可以根據讀音規則多設想幾種可能的拼寫形式,然后再對照詞典,根據語法和上下文確定該詞;當無法從聲音上判斷出聽到的是一個詞還是幾個詞,這時,聽寫應根據語法、上下文邏輯關系等判斷一下可能或“應該”是什么,然后再反過來檢驗是否與語音符號相符。這種方式也與鐘道隆教授的逆向式英語相似。因此,聽力訓練應從學生的語言基礎入手,改進其聽力方法,養成良好的聽力習慣,增加聽力訓練的有效性,從而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
參考文獻:
一、引言
聽是獲得語言信息及語言感受的最主要的途徑,據美國研究者發現,日常交際中人們有42%的時間用于聽力活動。作為二語習得中一項不可或缺的語言技能,克拉申認為聽是語言學習者獲取可理解性輸入的重要方式(Krashen, 981)。而對于身處非英語語言環境的中國學習者來說,英語課堂教學中聽力的訓練對于提高他們的聽力技能顯得尤為重要。多年以來,由于受到行為主義語言學的影響,相當部分語言老師在教學聽力中始終信奉刺激―反應的語言學習觀,通過“重復”播放材料旨讓學生聽懂聽力內容,忽視預測策略的訓練。長期孕育于該種教學模式下的學生被動地接觸聽音材料,試圖在聽的過程中利用自身所能激活的音、義與聽力原文內容進行匹配,匹配成功者則順利繼續聽解過程,不成功者便由此而產生緊張、焦慮、急噪或恐懼心理,影響正常聽力水平的發揮,導致反應速度和把握信息的準確性大大降低。
二、理論依據
“學習策略是學習者主動尋求的,旨在有效提高學習和信息加工效率的規則系統”(唐亮,2007)。而語言學習策略是學習者為了完成某項特定的語言學習任務或促進其語言學習時而使用的某些特別的方法或手段,周啟加(2000)通過調查研究發現學習策略對聽力有明顯的影響,聽力成績高的學生比低的學生更善于運用自我管理方法、相關語言能力的訓練方法及聽力技巧。聽力中的預測策略是指“學生在做聽力理解練習之前或在聽的過程中,根據已獲得的信息線索,如主題句、句子結構、句子的語法關系、語言換進等預測即將聽到的段落或對話的內容及情節的進一步發展”(范革新,2004)。由于目前“高中生英語學習的外在動機比較強,對英語聽力學習目的認知具有較強的功利性,學生語言知識的聽覺記憶比較薄弱,詞匯聽辨和句法分析常常是羈絆學生聽解準確度和聽解速度的兩大主要因素”(徐慶利、鞠玉梅,2009)。基于此,聽前預測策略訓練有助于他們在聽力過程中做到積極的心理準備,并對獲取的聽音內容不斷地進行修正與理解,有針對性地選取重點進行語言理解與信息加工,而不是平均分配注意力于所接受的聽音內容;更重要的是預測可以轉化聽力主體聽前被動接受信息的焦慮心理為主動獲取的積極狀態,從而減少聽力記憶負荷,有效增強聽力效果。在聽解過程中,由于新信息(話語)的輸入與學生的現有的語境知識之間很少存在著一種完善的配合,于是理解上就會出現困難或障礙。要克服這種困難與障礙,則要求聽者感知語言信息前、處理與修正信息過程中作出策略性的特殊努力。顯然,預測策略貫穿于聽力理解的整個過程,是聽力理解的關鍵因素(范革新,2004)。具體地講,聽前、聽中和聽后的預測技能是聽者在語言感知、詞匯識別、語法分析、語境推導、信息相互交迭與不斷修正過程中的三個主要環節。本文擬在前人有關高中英語聽力教學中“預測策略”定性論證的基礎上,以某高級中學09級秋季高一兩個班學生為研究對象,旨在檢驗“預測策略”運用于提高高中英語聽力教學的可行性、有效性。
三、研究方法
1.研究方案和對象
該研究是一項基于高一新生聽力“預測策略”訓練的實證研究,我們分別采用傳統教學法和有針對性地實施“預測策略”訓練教學法,把研究對象分成兩個組,即控制組和實驗組。其中,實驗組接受的是“預測策略”訓練教學法;而傳統的聽力教學法運用于控制組。整個實驗研究包括兩次測試:前測是在“預測策略”訓練教學法開始前對所有對受試者進行一次聽力測試;后測則是實驗組接受策略訓練三個月后實施。
某高中94名09級的新生參加了本實驗,他們分別屬于兩個不同的平行自然教學班:實驗組的學生48人,控制組46人。根據學生入學情況調查,兩組學生均從初一開始學習英語,平均年齡在14.9和15.1之間,兩組學生的年齡沒多大差別,都是從初中一年級開始學習英語。本實驗在學生高一上學期開學初進行,實際上實驗開始之前他們都是初中畢業生。兩個班學生英語中考綜合成績平均分是72.14和72.76(滿分100分);根據獨立樣本t檢驗計量,實驗組和控制組的兩個班學生的中考成績平均分沒有顯著差異(t=0.250;p=0.806>0.05)表明兩組學生的英語基礎相當。
2.教學方法與原則
本研究中實驗組48人接受以下表1中有關聽力預測策略的聽力訓練策略,策略內容擬以成彩云(2007)有關英語聽力預測策略的三個主要環節(聽前、聽中和聽后預測)為理論基礎,對高一新生進行聽力訓練,旨在檢驗該策略運用于教學實際課堂教學的可行性與有效性。而控制組46人聽力教學采用傳統教學中“講解生詞聽音核對或講解答案重復播放”的模式教學。
3.教學內容、目標及時間
考慮到訓練過程中師生對研究工具的可及度情況,教學內容主要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劉道義主編的現行高中英語教材(Senior English for China Student’s Book 1)中Unit 1和Unit 10中的Listening部分為參考資料。為期三個月的策略訓練主要考察在通過“預測策略”訓練后的實驗組學生在聽力成績方面是否比沒接受訓練的控制組同學成績高。整個訓練周期3個月,每周聽力教學0.5小時。
四、數據收集與分析
前測與后測所使用的試卷都是由某高中所在地的教育局教研組為衡量英語教學水平而編制的試卷,題型包括簡短對話、短文選擇和回答問題,聽力題分值均為25分。不同的是前測試卷內容是基于初中畢業生中考摸底而用,后測試卷主要用于高一年級上學期期末總復習測試。兩套試卷聽力均為客觀選擇,這為判卷的準確性提供了客觀保障。基于整個訓練計劃前后兩次聽力測試成績記錄,我們把實驗組與控制組的兩次聽力成績輸入SPSS13.0進行量化,其結果見下表2。
從表2SPSS量化后的實驗組與控制組學生聽力成績可以看出:在進行聽前策略培訓之前,實驗組與控制組學生的英語聽力在前測中的表現無顯著水平差異。這點從它們各自前測的兩個p值(p=0.766>0.05;p=>0.05)可以得到佐證。再者,前測考試中兩組學生的聽力平均成績僅相差0.17分,基本上處于相同的級別水平。而經過為期3個月的聽前、聽中和聽后預測策略訓練后,實驗組學生在后測中的平均成績提高5.54分,其t=0.456,p=0.00<0.05,充分說明接受預測策略訓練的學生的聽力成績在先后測試中有顯著性的差異;而接受傳統教學的控制組學生的前測與后測平均成績提高1.41分,其p值0.052>0.05則表明傳統教學模式下的聽力教學在提高學生聽力成績方面并不顯著,后側中平均分比前測提高1.41分可能是由于學生中考后假期英語學習處于松弛狀態與正常上課后水平恢復的結果。另外,下表3中的組內兩次測試分數分布對比則示了則可反映出英語聽力處于中等或中下等的學生接受訓練后聽力成績進步比較快;而受教于傳統教學模式的學生英語聽力提高的表現并不十分明顯。
表3 實驗組與控制組組內兩次測試分數段對比
五、結語
通過對高一新生進行聽力預測策略訓練后的研究結果可以看出:高中英語聽力教學中實施預測策略的訓練尤顯十分必要,因為貫穿于聽力整個過程的預測策略能促使學生轉化被動接受信息為主動預測的積極角色。教師在平時教學中應緊密結合所講授的聽音材料,培養學生充分利用聽前、聽中和聽后三個主要環節中的適當預測策略,不斷消除他們聽力理解中緊張、焦慮和恐懼的心理表現,從而優化聽力效果。
參考文獻:
[1]Krashen,S.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Oxford:Pergamon Press,1981.
[2]唐亮.學習策略的定義及診斷[J].科教文匯,2007,(11):54.
[3]周啟加.英語聽力學習策略對英語聽力的影響――英語聽力學習策略問卷調查及結果分析[J].外國語學院學報,2000,(3):62.
[4]范革新.英語教學策略與方法[M].北京:知識出版社,2004:28.
[5]徐慶利,鞠玉梅.一項基于學生視角的高中英語聽力教學現狀調查[J].基礎英語教育,2009,(6):62.
英語教學的基本方式是聽說讀寫。其中聽是第一位的。因此,在平時的英語教學中,遇到的一個突出的問題是學生的動手能力比較好。同樣一段材料,以閱讀、寫作、填空等形式出現,學生處理得很好。但是如果以聽力的形式呈現,學生就不知所云。一臉茫然,更談不上張口就說,交流也就成了一句空話。而說不出的根本是因為沒聽懂,聽不懂是因為平時的不重視,聽力的訓練少之又少,學生只重視筆頭訓練。久而久之,學的都是無聲的語言――啞巴英語。而這種情況的產生,歸根到底是平時教學重視詞匯、語法、寫作,忽視聽力能力培養,語言最后不能運用于實踐。久而久之,也就帶來了另外一個惡果――學生把英語的學習理解成了死記硬背,強化訓練,也便喪失了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所以說,聽力能力的培養,首先要求我們對聽力教學的作用和地位有一個全新的認識。
二、聽力訓練要著力解決的問題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在學習中有了濃厚的學習興趣,才能激發起學生的創造性和學習動機,這也讓學生的學習有了強烈的參與意識。學生在聽力過程中有了濃厚的興趣才能調動起他們最佳的心理因素,鼓勵學生積極地學習,讓學生對聽力學習產生強烈的興趣,要從以下幾方面下手。
(1)聽力材料的選材要有針對性
教師首先要清楚自己學生的聽力狀況,了解他們聽力的實際問題,意識到他們在聽力中困難所在,才能讓學生明確確立自己的努力方向。不要忽視聽力中一些低層次的問題:如有些同學可能區別不清there're,they are;live in,living;won't,want to等。因此,教師首先要把學生的實際問題解決掉。題材選擇上做到有的放矢,注重實用性,幫助學生克服學習中的實際問題,學生就會有豁然開朗之感覺。我在平時訓練學生聽力材料的選擇上基于兩條因素:一是材料的容易度,要本著相當于或低于現有大部分學生的聽力水平。同時,語句難易度適中,語速稍低于課程標準要求。當然,要根據學生的整體認知能力。這也有個度的問題,材料太難,多數學生會產生厭煩心理,太容易則達不到訓練的目的。所以說教師的選材十分重要。二是材料內容上呈多樣化,通俗化,兼顧中西方文化,盡量與教材相關的延伸。做到由簡到難,逐步提高的目的,這都是充分滿足學生的聽力要求,引起他們濃厚的探索情趣。
(2)注意學生心理情緒
說到心理因素,可能許多同學有這樣的切身體會,那就是在聽力材料的過程中,尤其是遇到語句過長,聽音模糊,干擾過多等諸多不利因素的作用下,容易緊張煩躁,情緒不安,直至注意力不能迅速地集中在所聽的材料上。這就是聽力過程中的心理作用。因此,教師決不能忽視這一點,這也要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有針對性的了解他們的個性差異,盡力幫助他們解決這些不利的聽力環境。降低他們的焦慮期望值,緩解并能克服焦慮心理,建立起心理層面的自信感。這樣才能有效緩解學生的心理負擔,激發起學習英語的興趣。那么怎樣才能解決好上面的問題呢?筆者在實際教學中總結出以下諸多方面:學生在聽力過程中的心理因素的緣起,說到底還是英語的基本功的問題。主要是語音、語調、詞匯、語法等基本因素。它們都是學生聽力能否提高的關鍵因素。學生要過聽力關,必須解決這些關鍵點。同時,在實際的英語對話中,還會出現連讀、重讀、弱讀、省音、加音等語音問題。所以說,學生還需熟練掌握正常語流中的這些變音現象,才能解決聽力過程的另一關鍵。這些都能制約學生的聽力理解水平。
三、聽力訓練中的對策和建議
(1)學會預測問題
學生在平時的聽力訓練中,要注意一些必要的聽力技巧。我在給學生做聽力材料前,要求學生快速瀏覽題干,抓住關鍵詞:what、why、when、where、how等。這樣帶著問題去聽,就能抓住中心點所在。只有抓住問題的出題形式,才能有策略性的選出正確的答案。一般來說,要求學生抓住題目中復現率較高的詞匯,努力思考它們的邏輯形式,這才是構成問題部分的主要成份。
(2)抓住段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