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03 15:43:09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小品設計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1.校園環境的整體性建構
現代大學校園是有機的整體,其景觀設計中,多以系統的思維來思考校園景觀的整體性,而不是把校園空間割裂成片段。其校園環境從整體總布局到建筑實體及其外部綠化環境。強調綠化的獨立性,建筑實體是主體,外部環境是背景與襯托,兩者相互統一形成完整的環境系統。
2.人性化的空間環境營造
高校校園空間環境的營造,歸根結底是為了生活在其中的學生,教師。環境是課堂的外延,對學生的健康品格的塑造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大學生特有的學習和生活方式,決定了大學生人際交往中的開放性、易變性、復雜性、自主性。因而決定了大學校園戶外環境的需求要因人、因地、因時而異,將人文空間的規劃思想融入到校園環境設計中,使校園環境更具人文關懷的深刻內涵。
3.開放性的功能分區環境
為了滿足校園師生學習和工作的需求,學習的生活區大都規劃在靠校園外出的位置,以便社會化管理;同時開發相應的科技園區,并與校內科研區相聯系,后勤分區也更加的分散化、外向化、社會化。這些傳統的功能分區,都逐漸加強其開放性,將校園環境與城市環境密切聯系,使校園環境與城市環境高度結合構成系統。
4.校園環境的文化個性
校園文化與社會發展,與時代進步是密切相關的,校園環境文化體現了校園人的生活方式、理想追求,審美情趣,精神風貌等等。校園環境各個構成要素作為媒介和載體,都以各種形式反映,表達著文化品位,通過人的認識與體驗活動以隱性形態完成的。校園環境景觀小品就是其文化表達的要素之一,既要體現時代科技文化特征又要具備學校的文化品位特點。
二、高校環境景觀小品設計原則與方法
1.高校環境景觀小品設計原則
(1)環境小品布局少而精:根據人的視力的局限性,觀看活動是有選擇的行為,決定了我們在特定視覺范圍內能看到的和仔細看到部分,以及我們所不能看清楚的部分。一個突出的標志性景觀,可能勝過我們對整個場地的注意,因此在高校校園環境小品的平面布局過程中,要尋找和創造視線焦點,形成場地中的主景,使主題更加突出,這在景石、雕塑、亭廊類小品的布局設計中尤為重要。(2)比例、尺度與環境相協調:和諧的比例可以引起人的美感,高校環境小品與高校環境是一個有機整體,它們的尺度、比例需與其所處的環境相協調,才能取得均衡的視覺效果,使人感到愉悅。而其中的尺度一般不是指要素真實尺寸的大小,而是指要素給人感覺上的大小印象和其真實大小之間的關系,平衡好兩者之間的關系,才能獲得預想的藝術感。(3)明確環境小品的主要功能:在高校校園室外場地中,環境小品設計根據景觀軸線的需要是環境設計的主題要素,是否滿足休憩功能還是增加趣味性等,對確定小品的形式,大小,色彩等十分重要。(4)注重校園精神和文化內涵:環境小品能夠體現當代大學校園的文化特色,是很好的文化傳承載體,能夠起到美化環境,提高環境品位以及“環境育人”的作用。無論是在弘揚校風學風精神,理論宣傳方面,還是在展示先進科技,體現學習專業特色等方面,環境小品都能體現出很大的優勢。
2.高校環境景觀小品設計方法
(1)根據校園環境規模和規劃設計:根據不同校園環境的規模和規劃設計手法,確定需要布置的環境小品種類。從實際使用功能考慮,在綜合性的校園環境中,休息類結合照明的功能性小品是必需的,裝飾性類小品,往往根據景觀軸線或室外空間組織的需要確定是否布置。(2)依據校園觀賞視線設計:依據觀賞視線的流動性分析,將環境小品與周圍建筑廣場、道路、綠化等空間因素相協調,確定環境小品的尺度,比例。同時注意最佳觀賞空間的營造,并確定該小品的主要景觀界面及朝向。(3)從展現校園文化需要設計:從展現校園文化的需要考慮,根據校園歷史和學科設置特點(如師范類院校,醫學類院校、理工科類院校等),統一構思小品的精神和文化內涵,并對主題性,科教性、紀念性的要素加以意境上的提升。(4)根據整體環境風格和投資預算設計:根據整體環境的風格和投資預算,確定環境小品的風格,色彩和圖案內容,在高校校園內,低造價的環境小品同樣能夠實現美觀、實用效果。用量較多的功能類小品,重點考慮風格協調,堅固耐用,便于管理,物美價廉等因素,多年來已經形成了完善的產品體系和豐富多樣的產品類型,適當體現出地方特色。
三、高校環境景觀小品設計的意義
1.實用價值與精神功能的結合
校園環境小品既具有實用價值,又具有精神功能。滿足人體需要的小品,如涼亭、柱廊、公共衛生間等;滿足人們所需信息的小品,如路標、電話亭等;滿足點景需要的景觀要素,如雕塑、花壇、噴泉等;滿足生活必需品的小品,如垃圾箱、路燈、郵筒等。校園環境小品作為校園景觀設計的元素,具有提供空間界定、轉換、點景,甚至成校園地標的作用。良好的環境小品設計與布局,還是校園空間中富有吸引力的許多活動的前提,是觸發學生與教師積極使用戶外環境的重要因素。能夠成為凝聚能量、釋放活力的區域象征,而并不只是局限于“室內家具外移”的意義。校園環境小品的整體性,藝術性,文化性和休閑性等特征,能夠與校園環境有機地融為一體,同時有能體現藝術性和文化性,本身還具備一定的審美價值,針對不同的主題,其造型、色彩、材質亦會不同,從而體現現代高校不同的特點和校園文化背景,并使整個校園空間的層次更加豐富。
一、園林建筑設計的構成元素――建筑小品
著名的建筑大師密斯曾經說過:“建筑的生命在于細部。”在城市環境中,作為體量較小的園林建筑小品也同樣影響著城市的形象。
隨著社會的進步,園林建筑小品在現在園林建筑中的運用越來越普遍了,園林建筑小品是指園林景觀中體量較小的、造型獨特、功能簡單、富有情趣的建筑物。園林建筑小品是為了在園林綠地中為市民提供服務、方便綠化管理而設計的,可以用作裝飾、照明、休息的小型建筑設施,屬于園林中小型裝飾品。園林建筑小品包括園燈、園椅、展覽欄、園墻、雕塑、臺階、花格、垃圾箱等小型裝飾品。
園林建筑小品是構成園林空間設計的要素,起到豐富園林和強化景觀的作用,既可以成組設置成景,也可以獨立成景。園林建筑小品不管是在景物或建筑中,還是相對獨立存在,其造型取意都需要精心設計加工,才能與整個園林的環境協調一致,在整個園林環境中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合適的園林建筑小品,不僅僅需要滿足園林景觀特定的功能需求,還要從整體環境的角度出發,巧妙把各個園林小品組景,來增加園林意境,讓人們更能感覺到園林環境更富有詩情畫意。所以,在園林建筑小品設計方面,不僅要有關于園林建筑小品的設計要求,還要具有園林建筑小品在空間上的造型組合美感要求,更要注重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與環境的緊密結合,從而滿足園林建筑小品使用和造景的雙重功能。
二、建筑小品的分類
建筑小品屬于園林景觀中體量小的造型功能豐富多樣的很有特色的小型藝術裝飾品。無論是園林中比較實用的園桌園椅,還是用來供游客欣賞的雕塑、噴泉、山石,又或者是小巧精致的裝飾構件,以及展示欄、標示牌、照明燈、果皮箱等,都是園林景觀環境中的建筑小品。建筑小品可分為兩大類:
1、觀賞小品
如園林中的山石、噴泉、假山等各種裝飾物,這類小品的作用就是通過自身的美來刺激游客視覺感官上的美得情趣,并使得園林與環境更加的和諧。這類小品大多位于園林景點的中心,并成為主要景點構圖中心。觀賞小品是藝術品,使人精神生活質量提高的標志,能夠愉悅身心,使人得到美的享受。如杭州西湖的“三潭印月”就是以傳統的水庭石燈的小品形式“漂浮”與水面,每當夜晚,月明如洗,在湖面上出現了燈月爭輝的綺麗景象。又如北京大觀園庭院中人工山水池中放置一組人物雕塑,使庭院藝術趣味煥然一新。
2、集觀賞與實用于一體的建筑小品
這類小品是園林環境中數量最多的人工景觀。如涼亭、長廊、園椅、園桌等。從古典園林到現代園林,凡造型獨特、小巧精致的小品均有其自身的特點?,F代園林建筑小品設計在繼承前人經驗的基礎上,又結合了現代人的審美意識用于園林景觀中,使得園林景觀得到長足的發展?,F代園林小品打破了傳統的建筑模式,憑其自身獨特的藝術感染力,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為現代園林環境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這類建筑小品是觀賞與實用于一體的完美結合。在當代社會中,合理地利用土地資源,在有限的地域內創造出既美觀又實用的建筑小品已成為當今景觀設計的趨勢。
三、園林建筑小品在園林建筑設計中的作用
1、建筑小品的功能
建筑小品一般設置在城市的街頭、廣場、綠地等室外環境中,在建筑設計中很少起到主導作用,多起到點綴作用。即“從而不卑、小而不賤、順其自然、插其空間、取其特色、求其借景”,人工設計的景觀中能突出自然,給人們一種美的情趣。毋庸置疑,使用功能是園林建筑小品的最主要功能,設計的景觀小品美觀不實用是不可取的。亭是園林景觀中最基本小品,主要是滿足游客在休閑活動之中的休息、納涼、避雨等需求。園燈是提供夜間照明的建筑小品,為的是方便人們在夜間的休閑活動。展覽欄及標牌用于為了使游客更好的了解園林的信息,園林的欄桿設計是用來防護游客的安全的,游樂設施是為了供兒童游戲、玩耍等等。園林建筑小品的設計往往要在技術上、尺度上和造型上進行藝術處理,是為了更好的表達園林景觀效果,給游客的視覺感官帶來沒得感受。園林建筑小品,以點綴裝飾園林景觀為主。一道曲折的圍墻可以使人頓生曲徑通幽之感,一座構思精妙的雕塑會是一個絕妙美景,美觀實用的休息桌椅更是園林空間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各種固定的或可移動的花缽、飾瓶,可以經常更換花卉。裝飾性的香爐、水缸,各種景墻、景窗,在園林景觀設計中起到了點綴作用。園燈的基座、燈柱、燈頭、燈具以及夜間光束都有很強的裝飾作用。通過景觀小品自身的美,給人從感官上激發其美的情趣,美的聯想,并將環境襯托得更加和諧,更加漂亮。我們在很多有景觀設計的公園里經常看見一些提示性的趣味小品,小品的設計優雅大方、俏皮可人、現代時尚,這類小品總是給我們帶來很強烈的感覺,有一種眼前一亮的感覺,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標識物。這類小品的作用就是要提醒大家,這是通往那個地方、這是通向那個廣場、這是哪個方向、這就是著名的景點等等。園林建筑小品在景觀中既能美化環境,豐富情趣,為游人提供文化信息和公共活動的方便。如標識牌、電話亭公共廁所等。還具有安全防護功能,以保證人們游覽、休息或活動時的人身安全。如各種安全防護欄、圍墻等。
2、建筑小品的特點
建筑小品在繼承前人的經驗的基礎上結合現在人的審美意識,打破了傳統的建筑模式,憑其自身的藝術感染力為現代園林景觀注入新的活力,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使得建筑小品設計在現代園林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和普及。建筑小品應該具備以下顯著的特點:
2.1、注重與周邊環境協調一致
一個好的建筑小品,必須注重與周圍環境的統一性,融入整體的建筑系統。建筑小品的應用總是處于一定環境的包容中。所以,當人們看一個設計精致的建筑小品時,不只是看小品本身的美,也要看這件小品與周圍環境相協調后所共同形成的整體的藝術效果。在設計與配置建筑小品時,要全面的考慮小品所處的環境和空間模式。保證建筑小品與周圍的環境和園林景觀之間做到和諧、統一,避免在形式、風格、色彩上產生沖突和對立。
2.2、設置與創作上的科學性
我們在設計建筑小品時要考慮到小品不能夠脫離現實環境。建筑小品設置后具有相對的固定性,通常是不允許隨意搬遷的。要考慮到當時園林的實際特點。結合各個方面各種因素來確定園林建筑小品的形式、內容、尺寸、空間規模、位置、色澤、質感燈光方面的營建方式。只有經過全面科學的考慮,才會有成熟完美的設計方案。、
2.3、風格上的民族性和藝術性
建筑小品的首要屬性就是具有相當的藝術觀賞性。建筑小品通過本身的造型設計、質地、色彩表達、肌理向人們展示其特有的形象特征,讓人們感覺到它在表達某種感情。同時也向人們反映了在特定的社會、地域、民俗其給人們帶來的的審美情趣。所以制作小品時,必須注意建筑小品在形式上的美的規律,在造型、色彩、質地、比例尺度等方面都應該符合統一和富有個性的原則。
2.4、內容上的文化性和地方特色
建筑小品的文化性是指其對本土文化內涵不斷升華、提煉的過程,它反映了一個民族、一個地區在自然環境、社會生活、歷史文化等方面的特點。所以,園林建筑小品的設計應與本地區的社會歷史文化背景相呼應。
參考文獻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房地產行業發展的日趨成熟,住宅區的景觀設計也在不斷地發展。小區景觀設計首先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綜合性也很強的新興學科,它在實踐中涉及和涵蓋了眾多的基礎學科。小區景觀設計必須考慮小區中諸多要素之間、人與環境之間的各種關系是合理、妥當;從藝術的角度出發,設計者則應考慮景觀的立意、空間、構圖、色彩,使人在視覺、聽覺、觸覺、嗅覺等諸方面得到享受。而在眾多的因素中,小區的人文關懷是最能打動人心,給予人們心靈的享受。蘊含著人文關懷的景觀設計將是具有生命力的景觀設計。小品設計在體現人文景觀的過程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園林景觀中的小品是園中的藝術品,耐人尋味,給以人們驚喜,震撼和感動。
“小品”一詞源于佛教經典,指簡略且篇幅較少的經典,后被引用于文學,指隨筆、雜感之類的短小文章,即為小品。園林小品起初是指園林中常用的小型建筑物,也叫園林建筑小品,包含供游人休息、欣賞以及點綴環境的小型建筑物和裝飾設施。隨著風景園林行業的不斷發展,園林小品范疇得以進一步拓展。
園林小品除具有裝飾藝術特點外,多具有部分實用功能。園林小品因其體量小巧,造型新穎,常能起到豐富城市景觀、展示地域文化、塑造城市特色、美化居住環境、豐富群眾精神生活、增添生活情趣等作用,是城市居民最為喜聞樂見的景觀元素。論文參考網。
1 園林小品在園林環境中的作用
1.1 空間聯系的紐帶
日本大阪府立大學農學生命科學研究科增田升教授認為:園林景觀設計的目標在于通過協調人、社會與自然環境的關系,來謀求實現三者美的統一,它涉及到人們生活的所有方面,屬于城市建設的范疇。園林小品作為城市建設和城市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平衡空間構圖、過渡景區、組織豐富視覺空間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能夠有效地把城市園林中的各種景觀元素有機的組織聯系起來,形成具有空間過渡性和連續性的序列。像江南古典園林中常見以白墻當紙,以竹、石等為墨的竹墨圖,營造出“睡竹弄影,疑是隔水笙篁”的國畫境界,這充分體現了園林小品在空間聯系上的獨特作用。
1.2 美學和文化價值的表現
園林小品在體現設計者和使用者美學觀念的同時,也滿足了人們精神層面的追求,可以反映出城市居民的藝術品位和審美情趣,使城市充滿了藝術氛圍和文化韻味。作為城市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園林小品不僅能夠塑造城市景觀、改善生活環境,還承擔了一定的城市文化職能,起到了展現城市文化、延續城市文脈的作用。
1.3 功能性與藝術性相結合
園林小品在為景觀服務的同時,必須強調其基本功能性,即園林小品多為公共服務設施,是為滿足人在瀏覽中的各種活動而產生的,像桌椅設施或涼亭可為游人提供休息、避雨、等候和交流的服務功能,而廁所、廢物箱、垃圾桶等更是人們戶外活動不可缺少的服務設施。論文參考網。同時,園林小品也必須考慮其在環境中的景觀效果,缺乏美感的園林小品是不完善的。功能性和藝術性是園林小品的兩個根本屬性,二者缺一不可,相互聯系。
2 園林小品的類型
2.1 建筑類小品
建筑類園林小品大多形式多樣,造型厚重,構思奇妙而獨特,具有點綴風景、圍合劃分空間、組織瀏覽路線等重要功能,帶有很強的藝術性、觀賞性和實用功能,在園林景觀的塑造中往往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2.2 雕塑類小品
園林雕塑小品多位于室外,題材廣泛,形式多樣。好的園林雕塑可以帶給觀者精神層面的藝術享受,并可反映一定階段的社會風貌,能夠較好的點綴園景,多成為園林某局部或整體的中心。
2.3 觀賞石小品
觀賞石按類型可分為特置石、群石、石壁、石磴、石林、石穴、壁石七大類。
2.4 植物類小品
植物是構園要素中惟一具有生命的組成元素,植物類小品兼備了隨季節而變化的特性。同時,植物類小品也可以充分利用其色、香、形態作為造景主題,創造出具有不同意境的景觀空間。
3 園林環境中的小品設計
園林小品是構成園林環境眾多形態單元的重要組成部分園林小品設計必須首先處理好與環境的關系,二者關系是密不可分、息息相關的。
3.1 構思與布局
園林小品的構思要有較高的思想境界,任何簡單的模仿都會削弱它的藝術感染力。園林小品在構思上要力爭達到寓情于景,觸景生情,情景交融的境界。園林小品無論是用于點景還是組景,在空間布局上都要主從分明、重點突出,在位置上要彼此呼應顧盼、距離避免均等。園林小品的擺設、背景選擇都要與地形、建筑、植物、水體協調一致,另外人流的走向,空間的閉合關系都是應考慮的重要因素。園林小品的構思和布局如不協調處理好與環境的關系,其藝術感染力就難以展現。
3.2 比例與尺度
美的東西就是要“恰到好處”。功能、審美和環境空間是決定園林小品尺度的主要依據,正確的尺度關系應與功能、審美要求相一致,和環境相協調。
3.3 色彩與質感
色彩與質感是決定園林小品最終藝術感染力的關鍵要素,兩者在表現上具有雙重屬性,并相互影響。利用好材料在色彩、質感上的特點,并依托其產生節奏、韻律、對比、均衡等構圖變化,就有可能產生不同凡響的藝術效果,提高藝術感染力。
4 園林小品設計的發展趨勢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快速發展,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新的城市景觀環境理念逐步形成。現代園林小品設計的發展趨勢有以下幾個方面:
4.1 人性化
現代園林小品設計在滿足人們實際需要的同時,追求以人為本的理念,并逐步形成人性化的設計導向,在造型、風格、體量、數量等因素上更加考慮人們的心理需求。
4.2 生態化
當前,人們越來越倡導生態型的城市景觀建設,對園林小品也越來越要求其環保、節能和生態,石材、木材和植物等材料得到了更多的使用,在設計形式、結構等方面也要求園林小品盡可能的與周邊自然環境相銜接,營造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關系,體現“源于自然、歸于自然”的設計理念。
4.3 藝術化
園林小品是城市地域文化建設的重要載體,承載著展現地方文化歷史和服務群眾游憩生活的功能需要。論文參考網。隨著我國精神文明建設的不斷深入,人民群眾對生態環境的要求進一步提高。因此,現代園林小品設計手法應更加個性化、藝術化,并需不斷創造出新的物質形態表達方法,更加深入的影響人們的精神生活。
4.4 綜合化
園林小品很少以單一個體出現,大多具有綜合性功能,并能夠與環境要素有機結合起來。
4.5 多樣化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多元文化的交融互通,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的不斷涌現,未來園林小品在形式和內容上將呈現多樣化、多元化的發展趨勢。
當今,我國正處于重構鄉村和城市景觀的重要歷史時期,園林小品的發展離不開創新,藝術需要創新,而這些創新就需要在前人的文化上尋找靈感,并深受社會環境的影響??偟膩碇v,人類社會生活文明程度越進步,園林小品設計就越以人為本。
參考文獻
[1] 增田升.景觀設計[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2.1.5
[2] 劉熙.藝概[M].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02.1
[3] 郭明.景觀小品工程[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6.18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建筑業的發展,建筑的類別越來越多,大家都很熟悉的建筑小品是在這樣一種多學科交織的狀態下逐步凸現的。很多構筑物和雕塑是純觀賞性的、沒有任何功能意義的,本文將建筑和小品結合起來,強調的是在其所處環境中的裝飾性。
一 建筑小品的類型
建筑小品是指既有功能要求,又具有點綴、裝飾和美化作用的、從屬于某一主體性建筑空間環境的小體量建筑、游憩觀賞設施和指示性標志物等的統稱。園林中體量小巧,功能簡明,造型別致,富有情趣,選址恰當的精美建筑物,稱為園林建筑小品,其內容豐富,在園林中起點綴環境,活躍景色,烘托氣氛,加深意境的作用。建筑小品也是相對大建筑而言,包括中國古代建筑中的牌樓、華表、香爐、影壁、須彌座、堆石等和現代建筑中的亭、臺、樓、閣、榭、廊、橋、徑、景墻、圍墻、花架、花壇、花境、假山、水溪、噴泉、跌水、園燈、園櫈等。
建筑小品可分為四種類型:1.服務小品,指供游人休息、遮陽用的亭、廊、架、椅,為游人服務的電話亭、洗手池,為保持環境衛生設的廢物箱等。2.裝飾小品,指各種雕塑、鋪裝、景墻、門窗、欄桿等。3.展示小品,指各種布告欄、導游圖、指路牌、說明牌等。4.照明小品,指以草坪燈、廣場燈、景觀燈、庭院燈、射燈等為主的燈飾小品。
二 建筑小品的創作意義
(1)人們審美情趣的要求
建筑小品分布廣泛,與人們的生活發生著緊密的聯系。它們在不同的環境中,與周圍不同的景物和人群發生關系,因而必須具有靈活多變的體態、氣質和表情。要做到這些,我們必須重視建筑小品的創作。
(2)環境藝術設計的要求
首先建筑無論大小,他們都是我們所創造的共享環境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對于部分環境中的標志性建筑小品,更是有著重要的意義。所以,對建筑小品的設計手法和藝匠經營決不可等閑視之。同時像車庫、鍋爐房、配電房、變電所、水泵房等,處理好了可以起到點綴環境和美化環境的作用,而處理不當,它們會破壞甚至會毀掉整個環境。這就要求在設計中,建筑小品的形式和風格與群體建筑協調,并盡可能的帶有“環境建筑”的意味。
三 建筑小品的構思技巧
與普通建筑不同之處在于,建筑小品的構思出發點較多。由于功能上限制較小,有的幾乎沒有功能要求,因而在造型立意、材質色彩運用上都更加靈活和自由。從眾多設計實例方案中,分析歸納出以下兩種構思技巧。
(1)原型思維法
眾所周知,創作性的構思,常常來自于瞬間的靈感,而靈感的產生又是因為某種現象或事物的刺激。這些激發構思靈感的事物或現象,在心理學上稱之為“原型”。正是由于原型的出現,使得創作有了一個獨特的構思和立意。原型之所以具有啟發作用,關鍵在于原型與所構思創作的問題之間有“某些或顯或隱的共同點或相似點”。設計者在高速的創作思維運轉中,看到或聯想到某個原型,而得到一些對構思有用的特性,而出現了“啟發”。古今中外,無論大小的成功建筑都受到了“原型”的影響和啟發。如丹麥設計師約恩·烏松設計的悉尼歌劇院,就受到了帆造型的啟示。原型思維法從思維方式來看,是屬于形象思維和創造思維的結合。建筑小品,是具象思維(具體事物和實在形象)和抽象思維(話語或現象的感知)轉化為創作的素材和靈感。其在創造性、發散性和收斂性思維的作用下,導致不同方案的產生。在這過程中,原型始終是占據創造思維的核心地位。
(2)環境啟迪法
在建筑小品創作中,許多方面的因素都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建筑本身的體態和表情。從環境藝術設計及其原理來看,建筑小品所處的環境是千差萬別的,作為環境藝術這個大系統下的“建筑”,它的體態和表情自然要與特定的環境發生關系。我們的任務就是要在它們之間去發現具有審美意義的內在聯系,并將這種內在聯系轉化為建筑小品的體態或表情的外顯藝術特征。因而環境啟迪就是將基地環境的特征加以歸納總結,加以形象思維處理,形成創作啟發,從而通過創造性思維發散,創造出與環境相協調的建筑小品。
四 建筑小品的設計手法
在以上一種或兩種構思技巧的共同引導下,運用不同設計手法,對同一主題的詮釋是不同的。筆者結合工程實際和一些具體的設計方案共同探討了建筑小品的設計手法。
(1)雕塑化處理
這種手法是借鑒雕塑專業的設計方法,其設計出發點是將建筑視為一件雕塑品來處理,具有合適的尺度和使用功能上的要求,力爭做到建筑雕塑一體化。這是原型思維的一種表現。在某景區山門及公共廁所設計中,作者根據當地出產紅色巖石的特點,以雕塑化手法設計,模仿山石的自然組合形態,形成古樸自然的獨特建筑形象。
(2)植物化生態處理
手法的目的是為達到與自然相融合,使建筑小品有“溶入自然的體態和表情”。具體做法是在造型處理中,引入植物種植,如攀援植物、覆土植物等。通過構架的處理,在建筑小品上點綴或覆蓋綠色植物,從而達到構筑物藏而不露,達到與自然相協調。而建筑小品與植物一起配置,處理得當,不僅可以獲得和諧優美的景觀,而且還可突出單體達不到的功能效果。
(3)仿生學手法
運用仿生,即在設計中模仿自然界的生物造型,達到“雖為人工,宛若天成”的境界。在石梅灣旅游度假村的設計中,設計者布置一些生趣盎然的仿生建筑,將其造型特點與建筑功能相結合。并將生物的生活習性結合地形布置,如珊瑚(海洋音樂舞廳)、鸚鵡螺(多功能廳)、展鳳螺(海洋藝術展覽中心)等布置在人造島的水邊;海貝結合海岸的礁石群布置;菠蘿(風味食街)則如自然生長在土中。
(4)虛實倒置法
Abstract: Landscape sketch design is a part of the landscape design, whether it is in a scenic spot planning, or in courtyard design. Although in small size in garden, the landscape sketch is better than other scene with its profound impact, great role and strong feelings. A exquisite designed and graceful shaped landscape sket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visitors' interest in life and beautifying the environment, becoming the finshing touch loved by the visitors.
Key words: garden landscape; landscape sketch; design principle
中圖分類號:TU986.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104(2012)
隨著城市建設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化已給脆弱的城市生態系統造成諸多負面影響,城市中的居民面對“鋼筋森林”構建的生存空間,長期處于壓抑和緊張的狀態。園林景觀學是研究如何協調人地關系的學科,成為應對當下的“城市病”的“一劑良藥”,也為城市樊籠中人們打開了一扇通往自然之窗。城市園林是一種立體多維的藝術,通過以自然美為特征的空間環境規劃設計,創造豐富多彩的園林景觀和生動優美的環境氣氛,為人們放松身心、休閑健身、聚會交流提供了絕佳的去處。
園林小品在園林環境中雖屬園林中的小型藝術裝飾品,但其影響之深,作用之大,感受之濃遠勝過其它景物。設計精巧、造型優美的園林小品,對提高游人的生活情趣和美化環境起著重要的作用,成為廣大游人所喜聞樂見的點睛之筆。
1、園林景觀小品的含義
在實際應用中,園林景觀小品可以理解為園林營建中的主要組成部分,是園林環境中具有較高觀賞價值和藝術個性的小型景觀,具有體量小巧,造型多樣,內容豐富特點。在現代城市園林中,景觀小品除各類傳統景觀建筑、小品外,還包括城市空間中許多功能性和服務性設施,如城市標志等各類影響城市外在景觀效果的元素。
近年隨著人們對城市環境問題的重視,以及城市園林綠化的進程,景觀設計中新的思維方法和理論也在不斷出現。在城市規劃,建筑設計,園林營造中,景觀小品的設計已作為一項重要的環境設計因素加以考慮。著名的建筑大師密斯曾說過:“建筑的生命在于細部?!痹诔鞘协h境中,作為體量較小的園林景觀小品也同樣影響著城市的形象。人們不僅重視景觀小品的設置,更重視它的精神和文化內涵。園林景觀小品與城市建筑一起,為樹立城市的良好形象,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2、園林景觀小品的功能
(1)造景功能。園林景觀小品具有較強的造型藝術性和觀賞價值,所以能在環境景觀中發揮重要的藝術造景功能。在整體環境中園林小品雖然體量不大,卻往往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作為某一景物或建筑環境的附屬設施時,能巧為烘托,相得益彰,為整個環境添彩;作為環境中的主景時,又能為整體環境創造豐富多彩的景觀內容,使人獲得各種景觀美的享受。
(2)使用功能。園林景觀小品除藝術造景功能外,許多小品還具有使用功能,可以直接滿足人們的使用需求,如亭、廊、榭、椅凳等小品,可供人們休息、納涼和賞景;兒童游樂設施小品可為兒童游戲、娛樂、玩耍所使用;小橋或汀步可以讓人通過小河或漫步于溪流之上;電話亭則方面人們進行通訊及交流等。
(3)信息傳達功能。一些園林景觀還具有文化宣傳教育的作用,如宣傳廊、宣傳牌可以想人們介紹各種文化知識以及進行各種法律法規教育等等,有些小品則可提供各種信息,如道路標志牌可以給人提供有關城市及交通方位上的信息。
(4)安全防護功能。一些園林景觀小品防具有安全防護功能,在人們游覽、休息或活動時保證人身安全,并實現不同空間功能的劃分以及環境管理上的秩序和安全,如各種安全護欄、圍墻、擋土墻等。
3、園林景觀小品的分類
建筑小品:指園林環境中建筑性質的景觀小品,如亭、廊、榭、花架,圍墻(包括門洞、花墻)等。
設施小品:指園林中主要為滿足人們賞景、休息、娛樂、健身活動,科普宣傳、衛生管理及安全防護等使用需要而設置的構筑物性質的小品。如鋪地、步石、園燈、護欄、曲橋、園桌、庭院椅凳、兒童娛樂設施以及宣傳牌、果皮箱等文化衛生設施小品等。
雕塑小品:指園林環境中有生活氣息和裝飾的小型雕塑。如人物及動物肖像雕塑;反映現代藝術特質的抽象雕塑等。
植物造景小品:指園林中使用植物材料進行人工造型所創造的景觀小品。如盛花花壇、立體花壇、樹木動物造型與建筑造型。
山石小品:指園林中人工堆疊放置的山石景觀小品。如假山、疊石等。
水景小品:指園林中人工創造的小型水景觀。如水池、瀑布、流水、噴泉等。
竹木小品:以竹、木為材料建成的小品。這類小品色彩、質地容易與庭院環境相協調,取材也方便,而且較為經濟。缺點是不耐久,須經常維護。如竹花架、竹亭、木橋、木質涼亭、竹木椅凳等。
混凝土小品:以水泥、砂石等為原材料建造的小品,包括更為牢固的鋼精混凝土小品,取材方便,堅固持久,造價也不太高,是現代園林環境中廣泛應用的一類小品。如平頂亭、蘑菇亭、花架長廊等。
磚石小品:以磚石為材料建成的園林小品,如花墻、鋪地、石桌、石凳等。著類小品質感樸素自然雅逸,與庭園綠色環境和諧統一。
金屬小品:以金屬材料(如鋼、鐵、鋁、銅及合金材料等)建成的園林小品。這類小品通常精致、美觀、持久耐用,但造價高。除不銹鋼和鋁合金小品外,一般也需要定期保養,以防銹蝕損壞。如金屬椅凳、護欄、圍柵導游牌、園燈、雕塑、果皮箱以及各種兒童游戲設施小品等。
植物小品:以植物為材料建成的小品。這類小品既經濟,又美觀,還具有生態功能,但需要經常來修剪養護。如立體造型、綠雕、樹木建筑造型等。
中圖分類號:P901文獻標識碼: A
一、符號學與景觀設計
符號學(Semiotics)是研究符號系統的學問,最早是本世紀初由瑞士語言學家索緒爾(Sauaaure)、美國哲學家和實用主義哲學創始人皮爾士(Pierce)提出的。“英國女學者維爾比夫人(Lady Victorian Welby)建議符號學應當稱為sensifics, 或significs,即有關sense 或 significance的學說,也就是‘表意學’。??略谒?969年關于認識論的名著《知識考古學》中說:‘我們可以把使符號‘說話’,發展其意義的全部知識,稱為闡釋學;把鑒別符號,了解連接規律的全部知識,稱為符號學’”【1】
大約從本世紀60年代開始,符號學才作為一門學科得以研究,其理論成果也已經覆蓋到眾多學科之中。景觀設計與符號學關系密切,景觀設計這個詞來源于拉丁文的Designare,意思就是畫記號。現在被普遍采用的英文Design,也就是做記號的意思。研究和運用符號學的一些原理來幫助設計人員“做記號”,是從事設計人員的一個重要的處理手法。
景觀設計的英文“landscape design”是從國外風景油畫的單詞派生而來。18世紀,在尼德蘭風景畫派的影響下,英國也出現了一批風景畫家,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繪畫與文學這兩種藝術對自然的熱衷為英國自然風景園的產生奠定了基礎,形成了英國的自然風景園。這時期,英國造園和中國造園類似,出現了一批既是文學家又是畫家的造園師,如:申斯通,他在18世紀中葉第一次使用了“Landscape -Gardener”這個名稱,因為優秀的風景畫家就是風景園造園家。
二、景觀小品的符號性
1、景觀小品的主要類型
景觀小品在我國并沒有明確的定義,一般泛指室內外空間中一切具有美感的、為環境所需、能滿足人們某種日常行為而設置的人為小品構筑物,如一樘通透的花窗、一組精美的隔斷、一塊新穎的展覽牌、一盞靈巧的園燈、一座構思獨特的雕塑,乃至小憩的坐椅、湖邊的汀步等。建筑小品一般都既具有簡單的實用功能,又具有裝飾性的造型藝術特點;由于其體量小巧,一般不具有可供游人進入的內部空間。其既有技術上的結構要求,又有造型藝術和空間組合上的美感要求。因此,在環境中其造型的取意需經過一番精心琢磨、藝術加工才能與整體環境協調一致。
景觀小品與設施在景觀環境中表現種類較多,具體包括裝飾類的小品如:雕塑、壁畫、藝術裝置等;建筑小品類的如:亭子、園橋、廊子、水榭、座椅等;還有設施類的如電話亭、指示牌、燈具、垃圾箱、健身、裝飾燈等。藝術性是景觀小品設計的主要特征之一,但藝術性應以滿足功能為基本要求。這里的功能包括使用功能和觀賞功能,二者缺一不可。藝術性特征包含形體、材質、色彩等,一般表現為環境中的對稱與均衡、對比與統一、比例與尺度、節奏與韻律及給人帶來的流暢、自然、舒適、協調的感受與各種精神需求的滿足。
景觀小品設計的文化性特征應與使用者的文化層次、地區文化的特征相適應,只有如此,才能形成一個充滿文化氛圍和人性情趣的環境空間。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地域廣闊,南北差異大,各民族信仰各異,生活方式各具特色,居住環境千差萬別,因此,景觀小品的地域民族風格應符合各地的歷史文化特性。
2、符號的民族性
廣西壯族、侗族、瑤族等少數民族符號廣泛應用于普通日常生活中,表達了少數民族人民內心深處的思想觀和價值觀。這些符號的形象有時比較寫實,有時又比較抽象。對于廣西地區而言,歷史上長期與中原主流文化隔斷,因此逐漸形成了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相對獨立而富有民族特性的藝術形象。
現代設計的一個關鍵詞是如何提取民族元素的價值。從廣西的地理位置,我們可以看出少數民族大多居于交通閉塞的山區,正因為單調而追求喧鬧喜慶,故而我們看到的民族團具有多姿多異的色彩圖案,這也造就了少數民族特有的審美情趣和視覺符號,通過圖案紋飾反映出既抽象又寫實,既簡單又模擬的藝術風格。
3、符號的文化性
符號的起源是勞動。早在原始社會,人們就有了實用和審美兩種需求,并且已經開始從事原始的設計活動,以自覺或不自覺的符號行為豐富著生活。從我們祖先的結繩記事到歌舞圖騰,都是維護社會傳統秩序的信息符號。在春秋戰國時期,我國的著名思想家莊子在其著作《莊子外篇》中就已提指出:“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即:在語言和事物之間存在著表征物與被表征物的關系,語言是事物的表征物,事物是語言的被表征物,語言的任務是傳達事物的相關信息,符號正是利用一定的媒體來代表或者指示某一事物的東西。意大利著名符號學家艾柯也提出:將符號定義為任何這樣一種東西,它根據既定的社會習慣,可被看作代表其他東西的某種元素。符號是負載和傳遞信息的中介,是認識事物的一種簡化手段,表現為有意義的代碼和代碼系統。當然,符號這一概念的外延相當廣泛,設計中的符號作為一種非語言符號,與語言符號有許多共性,使得語意學對設計也有實際的指導作用。通常來說,可以把設計的元素和基本手段看作符號,通過對這些元素的加工與整合,實現傳情達意的目的。
三、民族類型符號在景觀小品中的運用
1、直接運用
作品本身包含具體符號。從北京的四合院,到安徽的老房子,再到山西的喬家大院、,現代人還能否在完成這種文化傳承?深圳萬科第五園吸收了中國傳統民居的建筑符合細節,如安徽的馬頭墻、北京合院的垂花門,以及 “徽州三絕”,木、石、磚三雕,在這里隨處可見。在第五園住宅小區中的景觀小品設計上反復運用傳統裝飾符號,如冰裂紋、回字紋、云紋。這些傳統民族符合在小區內的指示牌、園椅、花壇等小品上隨處可見。從徽州運來異地保護重建的老房子則布滿著那象征著悠悠歲月的斑駁痕跡和道釘遺留的銹跡,它仿佛能打開人們記憶的閘門,讓人們感受傳統文化的震撼,這就是一種典型的傳統符號的直接應用,給人一種“形”似為主的感覺。
2、間接運用
間接運用即:符號學的借鑒:把舊的東西符號化―中層次的借鑒,將具有既定含義的圖形或實物作為設計基本元素。廣西的少數民族主要有壯、侗、苗、瑤等,民族建筑以干欄式建筑為主。干欄式建筑是我國古代建筑遺產的重要部分,在這些民族建筑中以侗族的建筑技藝最為高強,以鼓樓和風雨橋建筑最為有名。侗族橋梁和鼓樓都不用一顆釘子,只是在柱子上鑿通無數大小不同的孔眼用以銜接,結構精密,其堅固程度可延二、三百年不損。
廣西干欄式建筑多集中在廣西三江等侗族地區。這些地區多依山傍水,聚族而居,大的村寨有數百戶,小的二、三十戶。在三江、龍勝等地的侗族聚居區,幾乎寨寨都建有雄偉壯麗的鼓樓,是侗族人民娛樂和集會議事的場所。還有風雨橋,鼓樓等著名建筑。
侗族鼓樓層高都為奇數,“橫枋、四壁或門上彩繪龍鳳麒麟、飛禽走獸、花卉果實、山水人物,栩栩如生。這些鼓樓都是當地能工巧匠制作的,他們無需圖紙,匠師將竹竿去皮作‘香桿’,鼓樓的主要構件尺寸、數據都刻畫在香桿上,使用起來橫比豎量,得心應手?!薄?】
風雨橋亦稱花橋,是侗族的一種交通風俗。方便行人過往歇腳的同時,也是迎賓場所。通常由橋、塔、亭組成。用木料筑成,靠鑿榫銜接,建筑技巧高超。橋面鋪板,兩旁設置欄、長凳,形成長廊式走道。石橋墩上建塔、亭,有多層,每層檐角翹起,繪鳳雕龍。頂有寶葫蘆、千年鶴等吉祥物。在眾多的風雨橋中,以亭樓式的風雨橋居多,這種風雨橋于長廊頂部豎起多個寶塔式樓閣,樓閣飛檐重疊,少的有三層,多的達五層。橋面兩側有精致的欄桿和舒適的座位,可供人們憩息。橋壁上或雕或畫有雄獅、蝙蝠、鳳凰、麒麟等吉祥之物圖案,形象詼諧灑脫,栩栩如生。在程陽橋等侗族風雨橋的建筑裝飾細節上,我們可以看到民間傳統民族符號既有“原汁原味”的直接運用,也有“形神兼備”的間接運用,人們把對自然界的樸素審美先是運動到服飾上,再間接運用到建筑上,把傳統民族文化的精髓提煉升華形成建筑藝術的創作。
結語:符號是一個重要的設計元素,這種符號形式是不拘一格的,它可以是一個裝飾圖案、一件家具,也可以是一種植物、一塊石頭、還可以是一種文化、一種精神。少數民族通過長期的生活積累將生活中有意義的東西變成一種表現性符號,運用于衣食住行中。西部大開發設計到的民族符號的價值有待于時代的召喚。設計師們在現代環境設計中,學習傳承民族符號創造出個性化、人文化的全新文化符號和景觀,使人們感受到設計的真諦和文化的脈動。
一、校園環境景觀小品設計概念與分類
校園環境景觀小品,主要是指校園室外環境小品,同時也是校園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形式豐富多樣皆有具象形式和抽象形式。青年是國家的希望,高校承載著教書育人的特殊社會職能,高校校園的景觀小品由于所處環境的特殊性,必然在其分類以及功能上有著個性化的特點。它不僅能影響環境的形象,通過組織空間,美化環境,豐富園趣,為師生提供休息和公共活動的方便,而且能使人們從中獲得美的感受和良好的教益,集使用功能,觀賞功能和科教功能于一身,主要有純景觀功能和使用與景觀兼具的環境小品。
校園中的大門、亭、廊、花架、橋等,可以稱作建筑類景觀小品,在校園環境中,既可作為休息、停靠的場所,同時又具有一定的環境點綴和裝飾性;校園中純景觀裝飾類的小品主要是雕塑類小品,通常包含紀念性雕塑,主題性雕塑以及裝飾性雕塑。它們依托于校園的文化情境,其本身帶有比較明確的文化意圖,意義在于通過雕塑引起師生對此主題的共鳴,進而鼓勵他們去追求美好的事物或發揚積極向上的精神;還有部分雕塑小品依附于建筑或者其他類型的小品之上,起到美化主體的補充作用;校園中的座椅、垃圾箱、電話亭、花池等等,稱作校園戶外家具類景觀小品,主要發揮的是其實用功能,戶外家具設置提升校園整體環境品質為目的,還可以吸引人流的走向,為師生提供良好的休憩與交流場所,創造宜人的校園戶外空間環境,隨著高校環境規劃設計要求的不斷提高,這類小品在以實用性為主的前提下,也逐漸注重其審美性的提高。高校的應該以。
二、高校校園環境設計特征
高校環境景觀小品,是高校校園環境設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地點的選取、功能分類、造型的設計等等,都要與高校校園環境相符合,校園環境小品的設計必須在充分了解了校園環境特征的前提下,展開設計與布局。
1.校園環境的整體性建構
現代大學校園是有機的整體,其景觀設計中,多以系統的思維來思考校園景觀的整體性,而不是把校園空間割裂成片段。其校園環境從整體總布局到建筑實體及其外部綠化環境。強調綠化的獨立性,建筑實體是主體,外部環境是背景與襯托,兩者相互統一形成完整的環境系統。
2.人性化的空間環境營造
高校校園空間環境的營造,歸根結底是為了生活在其中的學生,教師。環境是課堂的外延,對學生的健康品格的塑造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大學生特有的學習和生活方式,決定了大學生人際交往中的開放性、易變性、復雜性、自主性。因而決定了大學校園戶外環境的需求要因人、因地、因時而異,將人文空間的規劃思想融入到校園環境設計中,使校園環境更具人文關懷的深刻內涵。
3.開放性的功能分區環境
為了滿足校園師生學習和工作的需求,學習的生活區大都規劃在靠校園外出的位置,以便社會化管理;同時開發相應的科技園區,并與校內科研區相聯系,后勤分區也更加的分散化、外向化、社會化。這些傳統的功能分區,都逐漸加強其開放性,將校園環境與城市環境密切聯系,使校園環境與城市環境高度結合構成系統。
4.校園環境的文化個性
校園文化與社會發展,與時代進步是密切相關的,校園環境文化體現了校園人的生活方式、理想追求,審美情趣,精神風貌等等。校園環境各個構成要素作為媒介和載體,都以各種形式反映,表達著文化品位,通過人的認識與體驗活動以隱性形態完成的。校園環境景觀小品就是其文化表達的要素之一,既要體現時代科技文化特征又要具備學校的文化品位特點。
三、高校環境景觀小品設計原則與方法
1.高校環境景觀小品設計原則
(1)環境小品布局少而精:根據人的視力的局限性,觀看活動是有選擇的行為,決定了我們在特定視覺范圍內能看到的和仔細看到部分,以及我們所不能看清楚的部分。一個突出的標志性景觀,可能勝過我們對整個場地的注意,因此在高校校園環境小品的平面布局過程中,要尋找和創造視線焦點,形成場地中的主景,使主題更加突出,這在景石、雕塑、亭廊類小品的布局設計中尤為重要。
(2)比例、尺度與環境相協調:和諧的比例可以引起人的美感,高校環境小品與高校環境是一個有機整體,它們的尺度、比例需與其所處的環境相協調,才能取得均衡的視覺效果,使人感到愉悅。而其中的尺度一般不是指要素真實尺寸的大小,而是指要素給人感覺上的大小印象和其真實大小之間的關系,平衡好兩者之間的關系,才能獲得預想的藝術感。
(3)明確環境小品的主要功能:在高校校園室外場地中,環境小品設計根據景觀軸線的需要是環境設計的主題要素,是否滿足休憩功能還是增加趣味性等,對確定小品的形式,大小,色彩等十分重要。
(4)注重校園精神和文化內涵:環境小品能夠體現當代大學校園的文化特色,是很好的文化傳承載體,能夠起到美化環境,提高環境品位以及“環境育人”的作用。無論是在弘揚校風學風精神,理論宣傳方面,還是在展示先進科技,體現學習專業特色等方面,環境小品都能體現出很大的優勢。
2.高校環境景觀小品設計方法
(1)根據校園環境規模和規劃設計:根據不同校園環境的規模和規劃設計手法,確定需要布置的環境小品種類。從實際使用功能考慮,在綜合性的校園環境中,休息類結合照明的功能性小品是必需的,裝飾性類小品,往往根據景觀軸線或室外空間組織的需要確定是否布置。
(2)依據校園觀賞視線設計:依據觀賞視線的流動性分析,將環境小品與周圍建筑廣場、道路、綠化等空間因素相協調,確定環境小品的尺度,比例。同時注意最佳觀賞空間的營造,并確定該小品的主要景觀界面及朝向。
(3)從展現校園文化需要設計:從展現校園文化的需要考慮,根據校園歷史和學科設置特點(如師范類院校,醫學類院校、理工科類院校等),統一構思小品的精神和文化內涵,并對主題性,科教性、紀念性的要素加以意境上的提升。
(4)根據整體環境風格和投資預算設計:根據整體環境的風格和投資預算,確定環境小品的風格,色彩和圖案內容,在高校校園內,低造價的環境小品同樣能夠實現美觀、實用效果。用量較多的功能類小品,重點考慮風格協調,堅固耐用,便于管理,物美價廉等因素,多年來已經形成了完善的產品體系和豐富多樣的產品類型,適當體現出地方特色。
四、高校環境景觀小品設計的意義
1.實用價值與精神功能的結合
校園環境小品既具有實用價值,又具有精神功能。滿足人體需要的小品,如涼亭、柱廊、公共衛生間等;滿足人們所需信息的小品,如路標、電話亭等;滿足點景需要的景觀要素,如雕塑、花壇、噴泉等;滿足生活必需品的小品,如垃圾箱、路燈、郵筒等。校園環境小品作為校園景觀設計的元素,具有提供空間界定、轉換、點景,甚至成校園地標的作用。良好的環境小品設計與布局,還是校園空間中富有吸引力的許多活動的前提,是觸發學生與教師積極使用戶外環境的重要因素。能夠成為凝聚能量、釋放活力的區域象征,而并不只是局限于“室內家具外移”的意義。校園環境小品的整體性,藝術性,文化性和休閑性等特征,能夠與校園環境有機地融為一體,同時有能體現藝術性和文化性,本身還具備一定的審美價值,針對不同的主題,其造型、色彩、材質亦會不同,從而體現現代高校不同的特點和校園文化背景,并使整個校園空間的層次更加豐富。
2.環境小品是校園景觀的文化性表達
園林園藝小品建筑歷史悠久,自古歷來就富有多種形式。其對于景觀和綠化建設都起到很好的裝飾作用。在古代曾經將靈臺、圖騰柱等建筑小品建筑在園林園藝中,在明清時期就已經形成了皇家園林和石刻等小品形式。現如今的亭臺樓閣、雕塑、休閑座椅、花架等都可以被稱為頗具美感的建筑小品,這些建筑小品大都規模不大,但對于整體的園林園藝的景觀和環境都起到了點綴作用。因此,本文就園林園藝小品建筑中的功能、分類以及設計等進行了簡單的闡述。
1 園林園藝小品建筑的功能
在不同的園林園藝設計過程中,因最終的風格有所不同,其小品建筑的功能也有所差異。例如,在公園的設計中,夜燈的設計是為了照明,座椅是供人們休息。連公園里的指示牌都可以成為一道風景線,它在給人們提示時還有觀賞價值,公園里的護欄能夠保護游客的安全,在一定環境下還能構建空間的立體化和層次化。為了增加美觀性,突出觀賞效果,園林園藝的小品建筑應做好藝術設計和加工處理,同時還要實現功能化,把握好尺寸,以及建筑大小和造型需要,將各個要求協調起來,才能實現既定目標,創設顯著的效益。園林園藝小品建筑在發揮功能的同時,還應實現裝飾點綴的作用,例如草坪中放置的小假山和蜿蜒的鵝卵石路,仿佛置身于一處自然景觀中,別有一番意境。
2 園林園藝小品建筑的分類
從功能性來說,園林園藝小品建筑可分為觀賞建筑和綜合實用建筑2種。所謂綜合實用建筑,又可以分為休息、服務和管理小品建筑。
在眾多的園林園藝小品建筑中,雕塑最具有代表性。其產生的時間較早,題材和形式也隨著時間的變化而不斷豐富,且用途廣泛。雕塑可以分為圓雕和浮雕等種類,雕塑一般具有紀念意義,對于宣傳主題、紀念歷史事件或人物都具有重要作用。書法作為我國一項獨具特色的文化,與石碑融合起來,使得園林園藝更具有濃厚的文化氣息。若單獨放置石碑則顯得略單調,可以在其周圍種植花卉等,這些要建立在有足夠場地的基礎上,將花卉按照特定的造型擺放,則將其觀賞性又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具體可以分為立體和平面2種。隨著季節的變化,花壇的種類和形狀也會隨著發生變化,還可以根據季節的不同來選擇種植的植物。園林園藝中不可缺少奇形怪狀的石頭,形態各異的石頭放置在一起,不僅能夠體現一些寓意,還能夠增加園林園藝的豐富性。因此,在園林園藝中賞石景觀如今已經成為一個獨特的風景,將園林園藝與石頭結合起來,會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 園林園藝小品建筑的設計
園林園藝小品建筑的設計主要分為設計原則和設計策略。
在設計園林園藝小品建筑中,首先要符合科學原則,不能違背其自身的特點,對于一些需求也要盡可能的完成,制定詳細的設計方案,準確定位,將園林園藝小品建筑選在一個合適的位置,既不會顯得突兀,又能與園林園藝的整體風格融合起來。其次,在設計過程中,要遵循因地制宜原則。適應自然環境,要根據其周圍環境進行規劃,既不能破壞原有的環境,又要將其自身的特點表現出來。因此,這就要求在設計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小品建筑的自身特點和與整體環境的融合度,既能夠恰到好處地裝點園林園藝,又不會格格不入。
從設計策略來說,首先要考慮的就是不能設計過多的小品建筑,制定合理的數量。園林園藝設計要充分體現人性化設計,過多的小品建筑會顯得冗雜且缺乏新意,恰到好處的點綴既會讓人們感到新奇,又能保持園林園藝的整體性。在設計過程中,不可忽視的一點就是安全問題。安全問題指的不僅是在施工過程中的安全,要詳細調查所在的環境;其次,設計的小品建筑也要考慮不會對游客造成安全威脅,這對于建筑的選材有一定的要求。建筑材料要充分考慮人的舒適程度,盡量滿足大多數人的要求;還要選擇環保節能材料,既能夠節約成本,還能夠保護環境。另外,室外的小品建筑要考慮天氣因素,選擇防水的材料等。
4 結論
綜上所述,園林園藝小品建筑的設計是實施的前提,做好設計工作是開展工作的基礎。因此,在設計過程中,我們要明確小品建筑的功能和分類標準,制定合理有效的設計方案,樹立科學的設計原則,對于設計的數量和規模有清晰的目標,擇優選擇材料,達到良好的審美效果,提高建設水平,達到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贏局面。
參考文獻
一、園林建筑小品的功用和特點分析
1、小品景點在園林建筑的具體功能
與自然風景結為一體的小品景點,園林景觀構圖的核心主體在于建筑園林,或局部特色小品景觀,對布局全園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在構圖園林小品景觀時,建筑園林的特色小品有其獨特的賞景功能。作為內外觀賞園的景物場所的賞景,構圖的重點在于此棟建筑,而游廊相連接的一組建筑物群,形成了動態全景觀賞線。對此,建筑所設置的建筑門窗大小及位置需周全考慮全景觀賞的引導。同時,具有一定起承轉合成效的園林建筑,當特色吸引力的園林小品碰觸游人視線時,相應的會延伸景點游覽的路線,引導視線的重要目標在于建筑小品,而通常所說的異境移步也即是分割空間的景點功能。設計園林小品空間組合及布局是尤為重要的內容,建筑園林小品一般以一系列多變的空間布局技巧給人以享受藝術之美的感受,而最佳組織與劃分空間的手段在于構成的多形式的建筑庭院或游廊等方面來實現。
2、園林建筑小品的特點
在布局園林建筑時,需立足實際,巧妙設置,排除功能考慮需求外,合理規劃與選擇建筑地址,巧用當地地形,有效的與自然景點相融合為一體。
二、園林建筑小品的應用原則
1、獨特性原則
園林建筑小品作為整個園林形象的裝點,只有具有自身的特色,才能彰顯園林整體的建設風格,體現出園林形象的與眾不同特性。無論從建筑小品種類的選擇以及不同種類相互之間協調搭配的方式上,還是從每個建筑小品自身的建設風格上,均應具有自身相對獨立、完整的特性,避免簡單模仿其他園林的建設風格,出現雷同化的無特色現象,不利于園林保持持久的生命力。
2、整體性原則
建筑小品作為園林整體建設的一部分,必須在設計以及建設中從園林的整體風格進行著眼。不僅要保證建筑小品與其他的園林建設方面相互呈現和諧狀態,且要保證建筑小品能充分照應和體現園林整體的建設風格,切不可另起爐灶,不僅不利于園林整體形象的美化,且因突兀而起到反作用。
3、人文化原則
建筑小品在設計和建設時,應充分考慮到人的需求,從滿足人的需要出發,對建筑小品的類型進行選擇,并對建筑小品的整體布局進行設計,包括建筑小品整體顏色的布置等,均應保證能切實對放松人的心情,頤養人的精神,陶冶人的情操等具有一定的價值,能滿足人們休閑放松的基本需求。
4、文化性原則
建筑小品的設計不應僅僅注重形式的美觀,而應同時注意對各種類型的建筑小品在適宜的范圍內,賦予一定的文化內涵。應充分了解園林建設當地的文化特色,并兼顧園林整體的文化追求,為建筑小品進行一定的文化定位,并通過合理的設計布局,以及與園林其他設計的相互作用,體現一定的文化品位。
5、生態性原則
鑒于當下人們對回歸自然的渴望,以及對生態環境需求的不斷提高,應在設計中注意添加生態元素,保證建筑小品建設的低能耗,并盡量使得建筑小品的存在,可以使得整個園林更具有自然生態感,滿足人們的心理需求。
6、實用性原則
園林建筑小品盡管主要對園林的整體美觀發揮作用,但并非不具實用價值。建筑小品在建設中還應兼顧實用色彩,以最大化發揮建筑小品的功效。如,景燈以及景凳等的設計,除保證與園林整體建設風格相協調,并為美化園林起到相應作用外,還應具有較高的實用性,保證園林夜間燈光強度適宜,利于人們觀賞和活動;保證景凳設置在合適的位置,便于人們隨時休息。
三、園林建筑小品的設計
1、關于布景設計的探討
布景設計通常應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一是結合園林自然景觀及當地鄉土人情,認真構思,將園林建筑小品布置在園林的各個景點,且具有相互獨立的意境;二是盡可能將其與園林意識相結合,體現園林設計魅力;三是建筑體量應充分分析空間大小,在確保達到使用功能的原則下實現布局合理、精巧而得體;四是盡可能將其與自然景觀和人工景觀融入一體,在技術允許的前提下設計獨特的造型,并加大細節的處理,全方位、多視角體現園林設計的藝術美、生態美、形象美。
2、園林建筑小品表現形式
園林建筑小品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以下筆者就最為常見的亭和榭在設計過程中可以表現的形式進行分析。亭作為園林適應最為廣泛的敞開式建筑景點,位于樹蔭花叢的亭若隱若現,供人們駐足小憩。在納涼、避雨的同時欣賞園林的湖光山色,給人一種心曠神怡的美觀。所設計的亭大都只有亭蓋而沒有墻壁,猶如亭亭玉立的少女站在山水之中。因而在設計亭時,其結構應選用石、竹、木、鋼砼、鋼混等多種材料,平面造型則可隨意設計,可以是圓形,也可以是四角形或六角形、八角形,更可以是異形和組合型等形態。在亭內設計低矮欄桿靠凳可供人們起坐憑倚等等。榭則是水邊亭的延伸,亦是敞開式的建筑,通常臨水臨岸或引橋在水面上建造,并四面透空而立面開敞,也是供人們休憩和觀景的好去處。通常由由屋頂和水平構成和的梁柱構架。臨水邊開敞,簡潔明快外柱設欄桿供人們憑欄遠眺,在前有綠瘦后有青山四周有美景的環境中給人們帶來仙境般的感受,方能達到設計的最終目的。
街頭景觀小品概述
街頭景觀小品,簡單直觀的說:就是設置于城市的人行道上,或者街頭節點處,甚至就是道路上的公共小品設施。小品就是設計在城市公共空間中區別于大型的建筑、山石、裝置、水景以及綠化等元素,具有一定功能性,造型藝術性,體量小巧,與周邊環境相融合的這樣的小型建筑構造物或藝術造型體。
景觀小品一般分為建筑類小品、雕塑類小品、植物類小品以及室外家具類小品?,F在也出現了不少創新類的小品,例如將雕塑類與家具類結合,或者建筑類與植物類結合。
街頭景觀小品分類
公共標識類――直接傳達信息的公共設施。這類小品的設計要求簡潔明了、顯眼、易于辨認。造型和色彩的設計應該要符合環境以及要傳達的內容。一般分為指示牌、路標、文化景墻、告示欄、廣告牌等。
休息娛樂類――坐凳,兒童游戲區等。這種小品實用性很強,更重要的是人們參與其中的互動,所以還要注重人機工程學的設計。
實用功能類――護欄,圍墻,燈具,垃圾桶、殘疾人專用設施等。
美化裝飾類――這類所指范圍較廣,設置于街道上的各種設施只要經過精心設計,在自身功能最大化的前提下,外觀別致,與環境相襯,并給人們帶來美感體驗的,都算是美化裝飾了城市街景。
單體構筑類――例如街區上獨立的商亭、崗亭、公交站臺、公共衛生間等,也是街頭景觀的組成部分。獨立的使用空間具有更高的自主性,相對于周邊環境,單體構筑的色彩和形象更為突出。
我國街頭小品造型設計現狀
當今社會,城市建設飛速發展,建筑與街道都在不斷變化,但在很多城市,街頭景觀小品的設計卻沒有跟上快速發展的步伐。盲道被占,有些地方設計的彎彎曲曲、時斷時續;小品設施破壞了無人及時修理;有指示牌卻找不到正確的方向等等,這些都是大城市里長遇見的尷尬。
在造型上,缺乏獨創性是我國小品設計面臨的最大問題。一味的照搬模仿,或是流行哪種便跟風設計。這樣的背景下我國小品設計是很難取得進步的。再看國外有趣的街頭小品設計,首先從形式上改革創新,再帶動造型的創新設計。
例如紐約市中心設計建造了一個非常迷你可愛的景觀小品――免費公共圖書館。這個圖書館的目標是為路過的市民或游客提供一個快捷新穎的讀書形式。這個小品實際由一個倒著放的塑料罐改裝而成,并用木制支架將其固定,節約且環保。小品造型簡潔卻獨特,十分吸引路人們的眼球。小品上部分有圓孔,可以讓借閱者外向內觀察,看看是否有自己感興趣的讀物。這個公共小圖書館不僅是功能的創新,也是街頭景觀小品形式的一種創新。它新穎的造型給人們的城市生活帶來了有趣的新體驗。
街頭景觀小品造型設計的原則
1.從小品主體的色彩,形態,材料出發
色彩是小品造型視覺效果中最明顯、最引人注目的構成要素,一個好的景觀小品,在色彩構成上必定是協調的。街頭小品重要的是色彩要與環境協調,不要與環境色沖突,破壞了整個空間的統一感。
形態也是造型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是構成物體的主要特征,其它要素如色彩、材料都要依附于它。街頭景觀小品的形態設計應該從周圍環境及使用人群著手考慮,還有可以加入本地元素或時代特色造型。
在街頭小品的設計中,材料決定了小品的肌理,質感等,不同的材料也帶個人們不一樣的視覺感受。由于街頭小品是放置在戶外的,要求能經歷住各種自然條件的考驗,所以最好要選則堅固耐用的材料,來展現小品長久的藝術魅力。
2.從觀賞者的感受與體驗出發
放置在街頭的小品設施,其參觀者是來往行人,行人與小品無時無刻都在發生著關系,觀賞,使用,傳達信息。人們對小品的第一認識是通過視覺形成的,但其他全方位的體驗,如觸覺,聽覺,嗅覺等。優秀的街頭景觀小品會依據人類活動規律進行設計,最大可能讓人與小品產生互動。
景觀小品的設置會給人帶來不同的心里感受。例如在陰沉的天氣里,看到的是空曠單調的街道,會使人心情低落;相反,要是有趣味性的景觀小品出現,人得心情便會輕松許多。
結語
街頭景觀小品作為城市公共環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現在正越來越受到重視。作為設計者,應該做的就是更深入的挖掘小品的藝術與實用價值,不斷創造出更好的作品。街頭景觀小品的設計絕不應是表面化的,而是從內在的協調人與環境,物質與審美的關系的存在。
參考文獻:
[1] 董曉明 城市景觀設施 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 2007,6
[2] 陳 芬 公共環境中景觀小品的造型設計探析 岱宗學刊 2011,9
[3] 蔡 清 景觀造型的基本元素在景觀設計中的應用研究 中國農學通報 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