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基礎理論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4-06 18:31:12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中醫基礎理論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中醫基礎理論論文

篇(1)

《靈樞•本輸》云:“心合小腸?!笔稚訇幮慕浥c手太陽小腸經相互屬絡于心與小腸,故心與小腸表里相合。《素問•靈蘭秘典論》曰:“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類經•藏象類》注云:“小腸居胃之下,受盛胃中水谷而分清濁,水液由此而滲于前,糟粕由此而歸于后,脾氣化而上升,小腸化而下降,故曰化物出焉?!庇纱丝梢?,小腸主化物、泌別清濁,其機能正常,則水液和糟粕各走其道而二便正常;反之,則會出現二便異常。由于“心合小腸”,故心火亢盛,常易循經下移小腸,火易“動血”,導致尿血?!端貑?#8226;痿論》曰:“悲哀太甚則胞絡絕,胞絡絕則陽氣內動,發則心下崩,數溲血也?!鼻?#8226;姚止庵注云:“包絡所以衛心,悲哀太甚,則氣急迫而包絡傷,絡傷則心病。蓋心屬火而主血,心病火發,血不能靜,遂下流于溲溺也?!倍靶牟』鸢l,血不能靜,遂下流于溲溺”,正與“心合小腸”密切相關?!吨T病源候論•小便血候》曰:“心主于血,與小腸合,若心象有熱,結于小腸,故小便血也?!毙幕鹣乱菩∧c所致的尿血,臨床以小便熱赤、尿中帶血、色鮮紅、心煩不寐、口舌生瘡、面紅口渴、舌尖紅、脈數為特征,此時宜遵循《素問•至真要大論》之“熱者寒之”之法,治宜清心瀉火,結合利水導熱下行,并配合涼血止血。

2腎上連肺

《素問•氣厥論》曰:“胞移熱于膀胱,則癃溺血?!痹诖?,《內經》將溺血的病因責于熱,病位歸于膀胱。膀胱熱盛,灼傷血絡而為尿血。然膀胱之熱,可由胞熱傳變而來。《素問•金匱真言論》云,腎“開竅于二陰”,故熱傷腎絡同樣可致尿血。那么腎臟之熱,可否從肺熱傳變而來?《素問•玉機真藏論》曰:“五藏相通,移皆有次。”由此可見,他臟病變同樣可累及腎臟,尤其肺臟病變極易影響腎臟,其理在于《靈樞•本輸》之“少陰屬腎,腎上連肺,故將兩藏”、《靈樞•經脈》之“腎足少陰之脈……入肺中,循喉嚨,挾舌本”。因此,上焦肺咽風熱,??裳浨址缸闵訇幠I,灼傷腎絡,而致尿血。此時宜遵循《素問•五常政大論》之“病在下,取之上”之法,治當清上(肺咽)以治下(腎)為主。驗之臨床,外感風熱后出現血尿,癥見發熱、咽痛,尿血,甚至肉眼血尿,舌紅,苔薄黃,脈浮數,運用疏風散熱、清上治下,并結合涼血止血之法,??墒寡虬Y狀得到有效控制[1]。此外,《靈樞•經脈》云:“肺手太陰之脈……氣虛……溺色變。”故對于肺氣虧虛,衛外不固,易感外邪而致尿血反復者,平素理應益肺以固衛,可用玉屏風散加味治療。

3脾主藏營

“脾藏營”出自《靈樞•本神》?!鹅`樞•營衛生會》亦云:“營出于中焦?!北砻髌⑴c營氣密切相關。其中原由,《素問•痹論》曰:“(營乃)水谷之精氣也?!北娝苤瑺I氣由水谷之精所化生,而水谷之精又賴于脾氣運化水谷而成,故脾氣健運,營氣方能充盛。氣能攝血,營行脈中,屬于血中之氣,具有統攝血液行于脈中,防止其逸出脈外的功能。且《素問•經脈別論》云,“脾氣散精,上歸于肺”,表明脾氣主升,從而防止精血下泄?!杜R證指南醫案•脾胃門》正是在此理論基礎上提出:“脾宜升則健?!碧热羝⑻摖I虧,中氣下陷,氣不攝血,可致尿血。此外,《素問•五藏生成》曰:“腎,其主脾也。”《醫經精義》云:“脾土能制腎水,所以封藏腎氣也。”可見,脾氣健運,有助于腎氣封藏;反之,脾虛氣弱,可影響腎之封藏,致使精血外泄,隨尿而出。因此,《靈樞•口問》曰,“中氣不足,溲便為之變”。脾虛無以統血所致的尿血,臨床以久病尿血,色淡紅,面色萎黃,體倦食少,舌質淡,脈細弱為特征。此時當遵循《素問•三部九候論》之“虛則補之”,以及《素問•至真要大論》之“散者收之”之法,治宜補脾攝血。顧氏將尿血分為四型論治,其中脾虛型選用歸脾湯加減(黨參、黃芪、當歸、白術、地榆、蒲黃、小薊、藕節、茯苓)治之[2],保留了原方補脾之藥,增加了止血之品,更好地發揮補脾攝血之功效。

篇(2)

中圖分類號:H05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4)08-0341-01

一、非文學翻譯及其特點

非文學翻譯,又稱文件翻譯,實用型翻譯或應用型翻譯。隨著全球化的發展,非文學翻譯在國際交流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在很長一段時期內,絕大部分學者和譯者認為出于非文學翻譯的實用性考慮,其文本往往包含了很弱的文化性和藝術性,因此非文學翻譯不過是簡單的直譯,硬翻。但事實是,語言本身作為文化的載體,不可能脫離文化而獨立存在,甚至文化因素的翻譯效果對譯文的質量,乃至國際交流活動本身都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如果沒能處理得當,可能造成無法彌補的后果,比如說商務活動中經常涉及的合同的翻譯,會引起法律和經濟層面的問題;醫用文本的翻譯如若不當,則直接關系人命。因此譯者應對非文學翻譯中文化因素這一重要因素的處理予以重視。

二、中醫翻譯與文化差異

在非文學翻譯中,中醫翻譯是一個相對特殊的領域,原因在于中醫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與其他領域相比其翻譯顯然涉及更為廣泛的文化因素,所以其翻譯難度也相對較高。

中醫典籍涉及中國傳統哲學、心理學、天文學、地理學等許多方面的內容。因此中醫典籍的翻譯可以在廣義上理解為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翻譯,那么在翻譯過程中就很可能出現源語在譯入語當中,從理論體系到語言表達的完全缺失。比如中醫的理論基礎“陰陽五行”,體現了中國古代獨有的辯證思想,那么作為譯者在英語語言文化中如果不能找到一個合適的對應語,怎樣才能最大程度的將信息和文化內涵展示在譯入語讀者面前就成為了一個很大的難題。此外,中醫典籍的另一個特點就是,文本用語具有很強的哲學色彩,這是不同于非文學翻譯中其他文本用語所具有的簡潔性特點的,那么在翻譯時,應該或者能多大程度上保留文本用語哲學性的這一特點,也是譯者應該認真考量的。另一方面,中醫體現著道教和儒家的思想,也正是因為中醫文化的獨特性和中醫典籍的哲學性,才造成了中醫翻譯的困難同時又很難被其他語言文化背景的人接受。鑒于中醫文化的獨特性,故翻譯過程中的文化因素便尤為突出,這對譯者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

三、中醫翻譯的策略和方法

假設譯者在中醫領域的專業知識是充足的,鑒于文化因素對中醫翻譯的重要作用,那么譯者應該采用怎樣的翻譯策略和方法才能既準確傳達中醫醫藥學的語言信息,又不流失其獨特的文化信息。筆者認為在中醫典籍的翻譯過程中,應該以歸化法為主,輔以異化法;直譯為主,意譯佐之。

從中醫典籍的翻譯目的來看,它是用于推廣中醫治病防病的方法,弘揚中醫獨特的醫療理念及文化,一旦被采用可涉及人的身體健康甚至生命。若以異化法為主,翻譯上就會遷就源語文化即中文的文化特征,雖然相對歸化法它能夠更大程度上保留中國傳統文化和語言風格特色,但出于非文學翻譯最大的特征―實用性,即中醫典籍的翻譯應該本著使譯入語讀者能夠準確了解中醫關于治病防病的知識和醫療理論的宗旨,筆者認為中醫翻譯應該以歸化為主,異化為輔。但這并不代表譯者可以完全忽略掉文化在兩種語言之間的傳譯,因為中醫古籍之所以如此有味道,恰恰是在于它所包含的中國文化、宗教、哲學方面的思想和術語,一旦失去就會大大降低讀者對其的興趣。此外,筆者認為中醫典籍的翻譯也應采取以直譯為主,意譯佐之的方法,一方面直譯能夠使譯文形神兼備,但出于中醫典籍術語的宗教性和哲學性特征,直譯的困難很大,所以要以意譯法輔佐。除此之外,隨著國際交流的不斷擴大,譯入語讀者對源語文化的了解和貯備量會不斷增加,因此在中醫典籍以致非文學翻譯中,譯者應該對譯入語讀者的接受能力有所了解,這樣才能準確定位翻譯策略和方法。

但是筆者也注意到,以歸化為主的翻譯策略,雖然能更為快速和有效的傳達信息,使譯入語讀者順利準確的理解文本內容,但這卻削弱了源語文化的功能,有礙于文化的交流。長此以往,會削弱讀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四、結語

目前,中醫翻譯研究發展仍處于較低水平。中醫典籍術語的宗教性和哲學性使得其翻譯難度較大,制約了它在對外交流中的發展。筆者認為中醫典籍翻譯,必須保留中國傳統文化的特色,因此為傳達源語文本的語言信息,在采用歸化法為主的翻譯策略時,也要兼顧異化法以保留中醫的文化特色,以便更好的弘揚中國傳統醫學。

參考文獻:

[1]李長栓.非文學翻譯[M].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9.

篇(3)

在傳統教育的弊端日漸顯露、人們對自身發展的要求越來越高之際,由建構主義理論提供了符合人們個性化以及創新性要求的教學原理和策略,奠定了學校教育的強大實踐基礎。所以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指導初中語文教學,是頗有探討意義的。

在當前的初中語文課堂上,不少教師還往往把知識灌輸給學生,用權威壓服學生。這種不提供實際情境,無視學生個體感悟和合作學習的課堂,使學生難以利用自己原有認知結構中的有關知識與經驗消化當前學習到的新知識,并賦予新知識某種意義,因而使學生對知識的意義建構發生困難,以致當學生遇到問題時,只會將知識拿來簡單套用,而不會針對具體情境進行再創造。這說明,教學不是知識的傳遞,而是知識的處理和轉換。這不是簡單“告訴”就能奏效的,而是需要與學生共同處于某個情境中針對某些問題進行探索,并在此過程中相互交流和質疑。由于個性的差異,學生對問題的理解常常各異,這些差異本身便是一種寶貴的學習資源。教學就是要增進學生之間的合作,使學生看到那些與他不同的觀點,從而促進學習的進行。因此,《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倡導建構的學習。建構主義認為:學生的學是與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聯系,在實際情境下或通過多媒體創設的接近實際的情境下進行學習,能有效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有對新知識的理解,而且有對新知識的分析、檢驗和批判。我們認為,語文教學如果以建構主義為基本理念,課堂上教師能提供合理的情境,使學生經歷特殊的學習過程,定能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使每節課都能收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建構主義的教育理論認為:“給學生提供活動的時空,讓學生主動建構自己的認知結構,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基于這種觀點,建構主義提倡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式,強調學生是信息加工的主體,是知識獲取的主動建構者;教師是建構活動的設計者、組織者和促進者。傳知已不重要,啟智才是良師。此背景下的語文教師比任何時候都應清醒地認識到:知識是現成的,可是知識的獲得卻是孜孜探求的結果;知識本身是多變的,可獲得知識的方法卻是少變的。因此,教會學生知之的方法,要比教給學生現成的知識重要得多。把“閱讀”、“理解”、“領會”、“體味”、“品味”、“感悟”還給學生,還學生以真正的“讀者”地位,讓他們自主閱讀,直接閱讀。在閱讀中伴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并從中加深理解和體驗,通過多角度變換形式的寫作體驗,建構自己有創意的、獨特的感受和表達,增加主觀性知識,是建構主義理論與初中語文教學結合的落腳點。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者不是被動地接受外在信息,而是主動地根據先前認知結構,注意和有選擇性地感知外在信息,建構當前事物的意義。組織學生自主學習,教師要注意循序漸進,為學生學習搭好“腳手架”,這樣學生學習才能輕松自如地沿著概念框架攀升。在語文教學中開展探究學習,更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建構,教師要善于營造民主寬松的學習環境,平等愉悅的學習氣氛,開放自主的學習內容,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學生充分展示自我,在自主體驗中形成積極的思維狀態。如在教學《春》時,一位教師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作者是怎樣描寫春天的?學生們經過認真熟讀背誦探究,給出了各種不同的答案,一部分學生認為用六幅圖畫描繪春景,六幅圖畫既是一幅幅獨立的春色圖,連接起來,由遠而近,由淡而濃,又構成了萬紫千紅的巨幅畫卷;一部分學生認為是從春天的六個節氣――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谷雨,寫了春天的全過程;還有的學生認為,是從冬天寫到春天,從早晨寫到晚上,從天晴寫到下雨,從城里寫到鄉下,從老人寫到小孩,從植物寫到動物,從視覺寫到味覺、觸覺、聽覺等繪出了一幅春意盎然的畫卷。雖然建構的角度不同,得出的問題答案各異,但都很好地完成了教學任務。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教師要注重情境的創設,要引導學生進行協作學習,以在此基礎上實現學習者對所學知識的自主建構。知識是個人與別人經由磋商與和解的社會建構,學生只有通過與他人進行經驗交流,才能形成自己對知識概念的理解,即學生通過不同觀點的交鋒、協商,使原來確定的多種意見相互矛盾,且態度不一的復雜局面逐漸變得明朗一致,從而建構起自己的知識體系。學完《春》這節課,該教師布置了如下課題:學習課文觀察方法,指導自己作文。學生們經過小組討論,達成以下共識:觀察首先要細致入微,課文中寫小草“偷偷”地鉆出來,寫花“像火”,“像雪”,“像霞”,不經過周密細致的觀察不行;其次,觀察要有重點,自然界的景物千姿百態,形形,春天萬物萌動,觀察不可能面面俱到,觀察要做到心中有數,選擇重點;最后,觀察還要把握事物的特點,馳騁聯想和想象,才能使觀察收到更好的效果。這樣的合作探究學習方式,效果不言而喻。

總之,近年來,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已經較為廣泛地運用于教學改革與實踐之中。在這樣的環境中,有著深厚哲學和心理學基礎的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而能否真正激活語文教學,以及激活后的語文教學的形態與功能如何,將是每個語文教育工作者關注的焦點,每個語文教師都應孜孜以求。

參考文獻:

[1]李偉才,楊程基.建構主義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語文教學與研究(綜合天地),2005,(9).

[2]楊麗茹.基于“西方建構主義教學觀”的情境型語文教學模式[J].中小學教師培訓,2004,(02).

篇(4)

關鍵詞:醫學論文

1.統計研究設計:應交代統計研究設計的名稱和主要做法。如調查設計(分為前瞻性、回顧性還是橫斷面調查研究),實驗設計(應交代具體的設計類型,如自身配對設計、成組設計、交叉設計、析因設計、正交設計等),臨床試驗設計(應交代屬于第幾期臨床試驗,采用了何種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應圍繞4個基本原則(重復、隨機、對照、均衡)概要說明,尤其要交代如何控制重要非試驗因素的干擾和影響。

2.資料的表達與描述:用 x±s表達近似服從正態分布的定量資料、用M(QR)表達呈偏態分布的定量資料;用統計表時,要合理安排縱橫標目,并將數據的含義表達清楚;用統計圖時,所用統計圖的類型應與資料性質相匹配,并使數軸上刻度值的標法符合數學原則;用相對數時,分母不宜小于20,要注意區分百分率與百分比。

3.統計分析方法的選擇:對于定量資料,應根據所采用的設計類型、資料所具備的條件和分析目的,選用合適的統計分析方法,不應盲目套用t檢驗和單因素方差分析;對于定性資料,應根據所采用的設計類型、定性變量的性質和頻數所具備的條件以及分析目的,選用合適的統計分析方法,不應盲目套用χ2檢驗。對于回歸分析,應結合專業知識和散布圖,選用合適的回歸類型,不應盲目套用簡單直線回歸分析,對具有重復實驗數據的回歸分析資料,不應簡單化處理;對于多因素、多指標資料,要在一元分析的基礎上,盡可能運用多元統計分析方法,以便對因素之間的交互作用和多指標之間的內在聯系作出全面、合理的解釋和評價。

4.統計結果的解釋和表達:當P<0.05(或P<0.01)時,應說對比組之間的差異具有顯著性(或非常顯著性)的意義,而不應說對比組之間具有顯著性(或非常顯著性)的差別;應寫明所用統計分析方法的具體名稱(如:成組設計資料的t檢驗、兩因素析因設計資料的方差分析、多個均數之間兩兩比較的q檢驗等),統計量的具體值(如:t=3.45,χ2=4.68,F=6.79等),應盡可能給出具體的P值(如:P=0.0238);當涉及到總體參數(如總體均數、總體率等)時,在給出顯著性檢驗結果的同時,再給出95%置信區間。

篇(5)

2推導記憶法

學生只要掌握了最基本的公式,再進行推理,就能得到我們需要的公式.有些數據死記硬背暫時記住了,但過幾天就忘記了,而通過推導記憶就不會忘記.

3比較記憶法

將所要記憶的內容通過對比的方法加以記憶.對相似的物理概念、現象、工作過程或實驗裝置等進行比較,確定研究對象之間的差異點和共同點,找出它們的區別和聯系,從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它們的特點.

(1)電動機和發動機能量的轉化.有些同學將電動機和發電機能量的轉化搞混淆了,筆者上課時教同學們這樣記憶,電動機是先有電才會動起來,所以是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動能).發電機是先動起來才產生電,所以發電機是將機械能(動能)轉化為電能.

(2)壓縮沖程和做功沖程的能量轉化.同學們也容易混淆.上課時筆者教同學們這樣記憶,活塞向上運動,干什么?壓縮里面的混合燃料,使得混合燃料的溫度升高,內能增大,使機械能轉化為內能.做功沖程是燃料猛烈地燃燒后,產生高溫高壓的燃氣推動活塞向下做功,所以是內能轉化為機械能.

4“口訣”記憶法

“口訣”有助于學生對信息的獲取和深加工,有利于快速地對知識信息塊的儲存、重組和內化,并且省時、高效.

篇(6)

二、形象記憶法

很多地理知識,可以通過該事物的形狀借助某種具體的事物、數字或幾何圖形來記憶。例如,新疆的地形特征是“三山夾兩盆”,它的記憶可以與“疆”字的右半部分結合起來,“三橫”表示三座山脈,即阿爾泰山、天山和昆侖山,“兩田”表示兩個盆地,即準噶爾盆地和塔里木盆地。再如,我國省級行政區輪廓的識辨,云南省像孔雀開屏,陜西省像屈跪的兵馬俑,遼寧省像一個逗號,黑龍江省像一只欲飛的天鵝,青海省像一只奔跑的兔子。又如,地區和國家輪廓的識辨,印度半島像倒立的三角形,中國的輪廓像一只威武的雄雞,意大利的國土輪廓像一只長筒靴。利用形象記憶,有利于學生加深印象,鞏固記憶。

三、圖文結合法

地圖是地理學習的第二語言。學生在閱讀地圖的基礎上,理解、分析地理事物,進一步認識地理現象,以達到文字上的記憶。據不完全統計發現,人們對圖像的記憶要優于對單純文字的記憶。在地理學習中,只有圖文并茂,圖文結合,才能使地圖變得易懂,文字的記憶才能更簡捷。例如,在學習印度的季風氣候中,如何理解季風氣候與水旱災害的關系。巧用地圖學習,易理解,好記憶。由于印度南部瀕臨世界第三大洋———印度洋,在7月份,盛行西南風;在1月份,盛行東北風。夏季西南風從海洋吹向陸地,帶來豐沛的降水,如果西南風風力強盛,降水就多,易發生洪澇;相反,冬季東北風從陸地吹向海洋,降水較少,如果西南風風力再不足,降水就更少,易發生旱災。這樣一分析,印度的季風氣候與水旱災害的關系就清晰明了。再如,從《中國人口分布圖》中,可以發現中國的人口主要分布在東部地區,分析其原因時,可結合《中國地形圖》可知東部多為平原和低矮的丘陵地區,綜上所述:中國的人口主要分布在東部的平原和丘陵地區。利用圖文結合的方法,把知識點落實在實際生活中,便于學生的理解,加深學生的記憶。

四、濃縮記憶法

在初中地理學習的過程中,我們要對教材善于提煉,抓住知識的主要特征,用簡潔的語言進行濃縮概括,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例如,世界上1月、7月陸地和海洋氣溫的等溫線變化規律。通過觀察地圖,我們不難發現:北半球,1月份陸地氣溫低,等溫線向低緯度凸出,而海洋氣溫高,等溫線向高緯凸出;7月份陸地氣溫高,等溫線向高緯度凸出,而海洋氣溫低,等溫線向低緯凸出。同理,南半球,1月份陸地氣溫高,等溫線向高緯度凸出,而海洋氣溫低,等溫線向低緯凸出;7月份陸地氣溫低,等溫線向低緯度凸出,海洋氣溫高,等溫線向高緯凸出。根據這一規律,我們可以把等溫線的凸出方向概括為“高高低低”,即無論是北半球,還是南半球,如果某地氣溫高,等溫線就向高緯度凸出;某地氣溫低,等溫線就向低緯度凸出。

五、比較記憶法

在初中地理知識中,有些知識點很相近或者相反,我們可以通過比較的方法來記憶,找出其中異同點,進行歸納總結。例如,在中國地理中,秦嶺—淮河一線以南和以北的地理環境特點進行比較:1月平均氣溫,秦嶺—淮河一線以南高于0℃,而秦嶺—淮河一線以北低于0℃;年降水量,秦嶺—淮河一線以南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而秦嶺—淮河一線以北小于800毫米;耕地類型,秦嶺—淮河一線以南以水地為主,而秦嶺—淮河一線以北以旱田為主。通過比較記憶法,不僅獲得系統的地理知識,還加深了知識的理解和鞏固。

篇(7)

科學、準確、適時的原則。在教學中,教師對于學生的回答,對了就要肯定是對的。錯了就要指出錯之所在,不能含糊其辭。評價要抓住恰當的時機,不能過早,也不能太遲。評價過早,容易打斷學生的思維過程,不利于學生深入思考:評價過遲,浪費寶貴的課堂時間,不利于知識的反饋和課堂效率的提高。

啟發、鼓勵的原則。教師提問后,要根據學生回答的實際情況或啟發或鼓勵,保護學生發言的積極性。當學生不能正確回答時,要迅速分析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然后有針對性地進一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再次思考。對學生回答后的評價要多用鼓勵性、欣賞性的語言,樹立其學習的信心。不能在學生回答后諷刺或挖苦,這會嚴重損害學生脆弱的自尊心,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甚至會在學生心中形成長久的陰影。

教師評價主導性的原則。教師對學生的激勵與賞識在課堂評價中處于主導地位。在課堂上,教師的教學評價要準確簡練、自然真誠,能使學生產生情感的體驗,品味到成功和被老師賞識的喜悅,從而具有更強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課堂上要多激勵賞識,少批評指責。但這并不是說教師可以毫無原則地對學生進行賞識和激勵。作為教師,當發現學生理解上有偏差時,就要通過明確而有針對性的評價來引導學生的學習和情感走上正道。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態度,是思想品德課教學的重要內容。教師應該及時抓住學生認識上的誤區,因勢利導,使他們在啟發引導下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

評價多元性的原則。課堂終歸是學生的,課堂提問評價不是教師的“專利”,不應該由教師一手包辦。教師應把評價的權利適當交給學生。開放了評價的空間,就打開了學生的思路,開發了學生的潛能。要使每個學生都成為平等的參與者和對話者,都可以自由表達自己的觀點,可以是對他人意見的認可,也可以是對別人舉例的補充和更正,在評價中教師適當地“讓權”給學生??梢宰寣W生參與到評價過程中來。把師評、生評、自評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對學習情況包括知識掌握情況、能力發展情況、學習態度和情緒情感等方面進行評價,從而實現自我激勵、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和自我發展的目標。

二、應掌握五種方法

搭橋引路法。在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中。教師為了加強新舊知識的聯系,常常在交接點提問。教師提問后,如果學生一無所知或不知所云,出現了冷場現象,教師可以通過搭橋引路的方法,如提示思考的范圍、對象、方法等,為學生指明思考的方向,理順學生的答題思路。學生就會按照教師指給的方向思考問題,做出正確的回答,

撥亂反正法。教師提問后,學生可能答得不夠正確或出現答非所問的現象,教師可以提醒學生注意認真審題,通過審題弄清題目要求回答什么。進而撥正學生答題的思路。學生審清了題意,找對了思路后,自然就有了正確的答案。

由表及里法。在初中思想品德課堂中,如果學生的回答只浮于文字的表面,不夠深刻,教師可以通過~步步深入拓展其思路的方法加以指導。讓學生由表及里,透過現象認識事物的本質,而不是只停留在表象上。

廣開思路法。有時,學生的理解會不夠全面,比如答對了一部分,但不完善。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通過廣開思路的方法予以指導。如原因類問題,可指導學生。大的方面可以從內因、外因兩方面來分析,也可以從主觀原因、客觀原因來分析,還可以從主要原因、次要原因來分析:再如做法類問題,可以從”一大一小”兩方面來考慮問題,“一大”即國家、社會,“一小”即個人(公民、消費者、銷售者、經營者、生產者等)。

篇(8)

一、“問題意識”的定義

所謂“問題意識”是人們對某一事實或客觀現象產生解釋或處理的心理欲望。

問題意識與問題提出是科學研究的出發點,是有效開啟任何一種科學之門的鑰匙。強烈的問題意識不僅體現了人們個體思維品質的靈活性和深刻性,也反映了思維的獨立性和創造性。同時,作為思維的動力,能夠促使人們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直至進行新的創新發現。正如巴爾扎克所說:“打開一切科學的鑰匙都毫無疑問的是問號,而生活的智慧就在于逢事就要問個為什么?”

二、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意義

1.符合學生的學習心理

人類在認識與改造自然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并因此產生困惑、探究的心理。正是這樣的學習狀態促使個體積極思維,不斷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從教育的角度而言,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能夠滿足學生作為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心理需求。正如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說:“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這一點在學生的精神中反應尤為強烈,而問題情景恰恰能夠滿足之?!?/p>

2.幫助教師進行針對性教學

在初中物理教學的過程之中,通過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有利于教者發現學生理解概念和規律時的困惑與誤區所在,從而采取針對性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3.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

理論與實踐表明:問題意識是創新的源泉,一切創新都始于問題的發現。反之,如果沒有問題意識,創新精神及創新活動將成為無本之木。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說:“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在物理課堂教學中通過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可以開拓學生的思路,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需要指出的是問題意識不是天生的,它需要教師的勤于培養和精于激發。

三、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具體策略

1.轉變教師角色,營造民主氛圍

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必須轉變教師自身的角色。在平時的生活中,教師要熱愛學生,要像父母親一樣關愛的學生的成長。要努力與學生溝通,拉近師生的心理距離,尊重學生的人格,不在學生中人為的劃分等級,以此消除學生在課堂中的緊張感和壓抑感。在課堂教學中,教者要由權威的講授者變為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對于學生所提出的問題,教者應想盡辦法給予鼓勵和表揚,充分肯定問題中的“合理”成分,從而激勵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之中,捕捉“問”的契機,放心大膽地去問。

2.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提問

(1)在想象中提問

實踐表明,結合物理教材中的具體教學內容,創設自由想象的課堂空間,讓學生在想象中提問題,有利于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例:教學“電磁感應”一節內容時,教者首先為學生提供有關電與磁關系的背景材料,然后請學生設想:“假如你是當時的一位物理學家,你會提出哪些問題?”學生們提出各種問題,其中就有“磁場能否產生電流”的問題。教師及時鼓勵:“你和法拉第一樣聰明,真了不起?!痹诖嘶A上揭題導入新課。再如,教學習題時,對于一些典型的問題,也可引導學生先構想解題的結論,再去完成解題的過程;在演示實驗前,也可以要求學生依據實驗的目的、原理,設計實驗過程,猜想實驗結果。

(2)在實驗中提問

在平時的物理課堂教學中,教者可通過設計生動有趣的小實驗,創設良好的物理情景,引發學生的思維沖突,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例:教學“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一節內容時,在學生已掌握部分電路歐姆定律知識的基礎上,出示兩個不同的電源,一個為3V(內阻很?。?,12V(內阻較大)。再出示一個額定電壓為3伏的小燈泡。設問:如果將這個燈泡分別與上述兩個電源連接形成閉合回路,會出現什么情況?許多學生都認為前者燈泡會正常發光,而后者燈泡會燒毀。實際的實驗結果卻與同學們的認識完全相反,小燈泡與12V電源相接時不但沒有被燒毀,亮度反而比接在3 V電源上時暗一些。實驗結論與認知的矛盾沖突,教室里頓時議論紛紛,富有啟發性、爭辯性的問題一個個提出來。教者在梳理眾多提問的基礎上,最終歸結于所要學的“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

(3)在生活中提問

物理學科的許多知識源于生活,寓于生活。在平時的教學中,可引導關注大自然,留心觀察生活中的現象,利用生產、生活現象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例:教學“平面鏡成像”一節內容時,教者要求學生圍繞“平面鏡成像原理”提一些生活現象問題。

3.堅持記錄問題,培養提問習慣

對于自然現象中、實驗中出現的感興趣的問題,教者還可要求學生養成堅持記錄的習慣。以筆者的具體做法為例,在班級中設立了“問題本”。問題本由小組成員輪流記錄,可以是生活中的與物理相關的問題發現;可以是對以前同學提出的問題給出相關信息建議或答案;可以是對已有答案的評價。在這一過程中,教者密切關注學生問題本的記錄,定期組織全班學生進行討論交流,幫助學生解決一些所提的問題。同時,還適時教給學生觀察現象和提出問題的方法,引導學生用科學的語言描述物理問題。實踐表明,問題本的設立搭建了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交流的平臺,促進了學生提問習慣的養成。

【參考文獻】

篇(9)

實驗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具體來說,首先,實驗是初中物理教學的重要基礎。大家都知道,初中物理教學內容中有大量的物理實驗,初中學生通過對實驗的親自動手可以主動對物理知識進行獲取,掌握基本的操作方法和基礎知識,從而培養他們的學習能力;其次,實驗是初中物理教學的重要手段。實驗可以讓讓學生親身體驗科學家探秘的過程,通過實驗的演示和學生的親自動手,是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獲取物理知識的重要途徑;第三,初中物理教學中的一個重要內容便是實驗,對物理基礎理論的講解都離不開實驗。而且在每年的中考中,物理實驗的分數占有三十分,其重要性可見一斑。通過實驗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學生們具備了學習的興趣,才能激發他們主動去學,充分調動積極性。

二、當前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隨著當前初中物理教學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雖然初中物理教育工作者們都意識到了實驗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重要作用,但是根據當前教學現狀進行分析,還是存在不少問題需要改進。

1.傳統的實驗教學觀念

當前,很多初中物理教師都認為,預期讓學生們自己來做實驗,還不如自己來講實驗,甚至讓學生們直接對實驗進行記憶。這樣就造成了學生只會做題,而不會做實驗,更不用說去思考實驗相關的問題。究其原因,教師對實驗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甚至認為做實驗比較麻煩,可能還會帶來比較差的課堂紀律,于是就索性不做實驗。

2.單一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方式

大多數初中物理課堂采用的都是教師做實驗,而學生在下面觀看的模式,即使有條件的學校也會進行分組實驗,也大都是在教師的告知步驟下按部就班的進行。其實,這種僅僅是簡單的被動操作的方式,對學生的思維有著很大的限制,使得他們缺失了主動創新的精神,當然,這和新課程標準也是相悖的。

3.初中物理實驗設施的落后

我國不同的初中物理學校有著差距較大的辦學水平,條件好的學校自然可以投入資金進行實驗設施的采購和更新,對于條件落后的學校,無力購置和更新實驗設施,就造成學生不能親手做實驗。甚至在一些非常落后的學校,這種問題更加嚴重,學校甚至都沒有能力開設物理實驗課。

三、加強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有效對策

1.加強初中物理教師對實驗的重視

當前,無論是學校還是初中物理教育工作者都應該引起對物理實驗的重視,轉變傳統的思想觀念。摒棄那種擔心學生毀壞實驗器材和學生人身安全的錯誤認識。因此,這種落后的管理思想與制度嚴重地影響著物理實驗教學地開展,與新課程理念對物理實驗教學的培養目標嚴重相悖。學校領導應該對物理實驗教學的給予重視。

2.實現多樣化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

要改變傳統的教師講授、學生被動接受的模式,改變實驗為主的觀念。筆者認為,當前的物理實驗教學中,可以多多利用演示實驗、分組實驗和課外小實驗三種模式來實現多樣化的物理實驗教學。演示實驗是教師一邊演示、一邊引導學生對實驗進行觀察、思考和分析實驗現象,得出結論。分組實驗是以學生動手操作為主的實驗,教師不能安排過于詳細、過于具體的講授實驗,要創造一個讓學生充分動手動腦的環境。比如,可以為各分組學生準備一杯清水、一杯鹽水,讓他們只能通過小方木塊、鉛筆和橡皮泥等教學器材,結合所學的浮力知識設計簡單的實驗將他們區分開。根據各組采用的不同實驗方法,教師可以展開教學評說,從而牢固他們的知識掌握能力。還可以采用課外小實驗開闊學生的知識視野,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使學生將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

3.改善落后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實施

篇(10)

【關鍵詞】醫療管理 醫療設備管理 處理方法

作為醫生,除了有精湛的醫術之外,加強對醫療設備的管理,是提高對疾病診斷率和治愈率的一個重要因素。醫療設備是開展醫療、教學、科研的必備條件,是提高診療水平的物質基礎和先決條件。醫療設備對提高疾病的診斷率和治愈率、增強醫院的綜合競爭力、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具有舉足輕重的重要作用。加強醫療設備管理是醫院建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越來越受到醫院領導的重視。

而縱觀當前的許多醫院,對于醫療設備的管理卻存在一定的問題。特別是那些基層的醫院,對醫療設備的監管還處在一種不規范的狀態中。在基層除鄉鎮衛生院有部分“B”超、X光機、紅外線冷凝儀、二氧化碳激光治療儀等常用器械外,幾乎再沒有什么大型的醫療器械。在鄉、村醫療機構中使用最普遍的是一次性醫療器械中的注射器與輸液器,因此,在基層醫療器械監管工作中,如何做好對一次性醫療器械的監管,避免和預防醫療事故的發生,維護人民身體健康,是擺在藥監部門面前的一項重要任務。筆者結合自己的經歷,簡要分析了存在的幾點問題。

一、醫療設備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般來說,醫療設備的采購都需要有嚴格的要求和規范性,因此選擇好的廠家,就等于是選擇了一種保障。而當前的許多醫院,在采購醫療設備上邊,存在著許多問題。大部分的基層醫療機構所使用的一次性醫療器械都是在不同的藥品批發企業及醫療器械采購站之類的地方采購,這些經營企業對批發數量較少的采購者,找各種理由不提供有關資質證明,這種現象造成了藥監部門在日常監督中對其使用的一次性醫療器械的供貨渠道的合法性和產品的合格性無法準確判斷。

除了采購上的問題之外,另外一個問題就是針對那些一次性的醫療器械的銷毀上邊,許多基層醫療機構對使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輸液器等,只是倒入垃圾堆或河流中,或是銷售給一些非法收購人員,有的個別村衛生室甚至對一次性注射器消毒后重新使用等等,這些不僅造成了嚴重的二次污染,這種二次污染是很危險的,讓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收到了很嚴重的威脅。

再次,就是醫護人員對醫療器械的管理知識上的匱乏。許多醫務人員 許多基層醫療機構醫務人員對一次性注射器、輸液器使用缺乏科學性,沒有一點一次性醫療器械是無菌消毒器械,應按無菌要求操作的概念。在對一次性醫療器械的儲存上,基層醫療機構把一次性醫療器械隨意放置,造成一些一次性醫療器械外包裝破損,使一些注射器、輸液器嚴重受污染。

二、造成這些問題的具體原因

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這些問題的發生的呢?首先是醫療機構的原因。在基層的那些醫療機構,對于藥品及醫療器械監督管理的法律、法規知之者甚少,這些因素使醫療機構在使用管理醫療器械上既沒有明確的質量管理制度,也沒有專門的主管領導及科室。而更為嚴重的是醫務人員在醫療器械存儲和管理的知識上的匱乏,由于理論知識上的缺陷,導致了在實際管理中作出一些不當的違規的操作行為。

其次是在一次性醫療器械的銷毀上,大多數的基層醫療機構對怎樣科學正確的銷毀一次性醫療器械的完整程序都不知道,只能做到其中的某一環節,達不到正確的無害化處理的效果。這是處理一次性醫療器械必須了解的重要的步驟,因為這關系到這些醫療器械所帶來的后遺癥。

再次,產生這些問題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在法規上的不完善。一些處罰條款對基層小型醫療機構效益差、資金少,使用一次性醫療器械數量很少的情況來講,無法操作,只能給予警告處理,達不到處罰教育的目的。而對于不做醫療器械銷毀記錄或不按無害化處理的行為以及非法收購使用后的無菌醫療器械,法律、法規無處罰條款,使違法行為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整治。完善法律法規,是間接管理號醫療器械設備的重要手段。

三、如何做好醫療器械設備的管理

1.設備的選購上一定要嚴格。

購買設備不是兒戲,不是隨便就可以的,這需要經過嚴格的考察和篩選,經過對比,選出最優的廠家,經過綜合考慮確定可以購買后,則組織管理部門、采購部門、使用科室人員廣泛聽取意見和建議,做好科學論證和效益分析,決定購買設備的型號、規格、配置、種類和檔次。貨比三家,選擇國內外信譽好,有生產許可證、經營許可證,售后服務好的產家訂購。首先,要通過制定法規或制度,要求各醫療器械經營商要主動向采購者提品合法、完整、有效的資質證明,以保證基層醫療機構采購一次性醫療器械的渠道合法性。其次,要求供貨方與醫療機構醫療器械采購者簽定質量協議。再次,醫療機構內部必須建立一整套完整的醫療器械質量管理制度。

2.加強醫務人員理論知識的學習。

學習理論知識,讓醫務人員了解這是最重要的??梢酝ㄟ^宣傳培訓,使各級醫療機構的領導及醫務人員從思想上充分認識依法使用、處理醫療器械的重要性,而且要從一次性醫療器械所具有的特殊性要求,增強大家對一次性醫療器械科學合理使用管理的自覺性。對于一次性醫療器械的處理,更要加強處理人員的理論知識。

3.修正法律法規,完善醫療設備管理。

調整當前的《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使其更加完備,這不只是對下邊醫務人員的要求,這樣可以讓國家衛生部門的管理更加完善。

總之,解決當前醫院的醫療管理設備,是對醫院規范化管理的要求,也是醫生能夠提高診斷率和治愈率的一個重要保障。

【參考文獻】

[1] 袁紅靜.強化醫療設備管理提高醫院科學化管理水平.中國現 代醫生 2009年第31期.

上一篇: 體育教育論文開題 下一篇: 臨床教學論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玖玖爱国产在线视频 | 亚洲中文aⅴ中文字幕在线 中文字幕一级大片 | 日韩一级二级一区二区 | 午夜在线欧美曰韩精品影视 |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 日韩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