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藝的技巧匯總十篇

時間:2023-07-13 16:44:46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茶藝的技巧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茶藝的技巧

篇(1)

【中圖分類號】H31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10-0114-02

漢語屬藏語系,英語屬印歐語系;漢語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語言之一,英語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語言之一。因為它們分屬不同的語系,在不同的文化中形成后承載不同的文化傳統,所以他們之間有很大的差別。本文以英語主語差異為向導對漢英進行比較了解學習,進而談一談關于英漢主語的常用翻譯技巧。

1.英漢主語的類型

1.1英語里通常所說的主語是指“語法主語”,是句子中與謂語相對存在的成分。它在句子中一般位于主要動詞之前,要求謂語動詞與之保持一致關系,并需要謂語動詞有所陳述。也就是說,主語是謂語陳述的對象,用來說明謂語所陳述的是“誰”或“什么”。從語法意義上講,英語的主語必須具有名詞性,常由名詞、代詞、數詞、名詞短語或名詞從句等擔當,其他詞類做主語必須轉化成名詞性質的短語,如不定式、動名詞形式。

1.2漢語的主語是位于一個句子的前半部的陳述對象,往往由名詞、數量詞或代詞充當,也可以由動詞、形容詞或詞組充當。此外,空間方位詞和時間名詞也可以充當主語。從語法意義上講漢語的主語和謂語之間不存在一致關系,主語在一定的語境里可以省略。

2.英漢主語的差異比較

英漢主語從理論上來說有著較多方面的差異,本文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探討。

2.1主語的組成成分不同。英語的主語可以是名詞、代詞、the+形容詞(或分詞)、不定式、動名詞、that引起的從句、疑問詞引起的從句、疑問詞+不定式、術語和隱語、介詞短語、省略。例如:①The young are to be educated.(the+形容詞)②It is clear that he has done his best.(that引起的從句);漢語的主語常常由名詞、代詞、名詞性短語組成,漢語的主語類型相對較少。

2.2主語突出不同。英漢的主語突出不同可以分為兩個方面來理解:

一是漢語句子中主語隱含無主語或不明顯的情況經常出現:如,實際環境不需要把主語顯示出來。例如:收到來信,非常高興;主語不必說出來,泛指。例如,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日常用語,往往沒有主語。例如:出太陽嘍!而英語的主語特征是主語突出,除了省略句外,英語句子都要有主語,或者是用形式主語。

二是在句法結構上,英語和漢語的主要區別是英語是主語突出的語言,而漢語則是主題突出的語言。英語的句子經常是“主語+謂語”結構,例如:He loves his son.而漢語則通常是“主題+述題”結構。例如:他會干這種事我不相信。但是漢語主語和謂語呈現一種松散的結構關系,主語不決定謂語的形態,因此可以以話題的形式出現。所謂話題,指一句話里作為新情況的述說對象的事物或事件,其特點是一句話的開頭部位,但并不等同語法系統中的主語。很多時候,說話會遇到這種情況,如昨天晚上他進過這間屋子,這里的“昨天晚上”是主題而非主語。

2.3物稱與人稱。英語較常用物稱表達法,即不用人稱來敘述而是讓事物以客觀的口氣呈現出來。而漢語則往往以自我出發來敘述客觀事物或傾向于描述人及其行為或狀態,因而常用人稱。

英、漢主語的傾向不同反映了英、漢兩個民族的不同思維方式。一般而言,西方民族在使用英語語言方面采取的是客體思維方式,強調“物我分立”,注重物對人的思維及行為的影響。因此往往突出“物”的重要性,讓物以客觀事實的形式表達出來,所以英語常用非人稱作主語,其主語可以是具體事物的名詞,表示自然客觀現象的時間名詞或表示抽象概念和觀念的名詞等。例如:The thick carpet killed the sound of my footsteps.(厚厚的地毯掩蓋了我的腳步聲)主語是表示具體的客觀事物the thick carpet,突出它對我的行為the sound of my footsteps造成的結果是kill。與西方傳統思維方式不同,中國講究人為主體,任何行為都可能是人這個行為主體來完成的。所以上述例子用漢語翻譯是:我走在厚厚的地毯上,一點聲音都沒有。

2.4形合與意合。許多中外學者認為,英漢語語法最基本的差別是形合和意合的對比。所謂形合就是依仗形式(包括詞的變化形態、詞形的銜接等) 將語言符號由“散”(個體的詞) 到“集”(詞組乃至語篇) 的語言組織手段;而意合則是依仗意義,即內在的邏輯關系組織語言的手段,分兩種表現形式:

(1)英語句子主語位置的靈活性,具體表現為主謂倒裝及主語的分割。如:①Hardly could he finish his test paper when the school bell rang.直到上課鈴響的時候他差點沒完成測試。②Old Henry and his wife Phoebe were as fond of each other as it is possible for two old people to be who have nothing else in this life to be fond of.像兩位老人一生中沒有其他什么東西可愛而彼此相愛一樣,老亨利和他的妻子芬比也互相愛慕。

(2)英語重形合,漢語重意合的另一表現形式是英語常用非人稱代詞“it”作形式主語,而漢語則經常省略主語。英語里的形式主語it用法比較活躍,常用來代替天氣、時間、距離等,本身無詞義,只是用它來占用一下主語位置,而漢語常用無主句,也就是零位主語。如漢語中說“幾點了?”“12點了!”問語和答語都沒有主語,而譯成英語則要借用it做形式主語“What is the time ?”“It is twelve o'clock. ”此外英語還常用it 作形式主語來代替句中真正的主語,而將實際主語置于句尾。這樣處理一是用它來平衡句子結構,二是強調后移的主語,例如:It is important to keep a good figure.而漢語里沒有這種用法。

總之,本文主要從主語突出點不同、物稱和人稱、形合和意合等幾個方面探討了英漢主語的差異比較,從而對英漢主語的差異比較有了一定的了解。通過對這些差異比較的學習,能夠更好的掌握一些關于英漢互譯的技巧,在以后的翻譯中起到很大的幫助作用。當然,主語差異的比較不止這些,英漢互譯的技巧也不止這些,但是這些差異比較和翻譯技巧會幫助一些英漢翻譯學習者帶來一些積極的幫助。

篇(2)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識碼:A

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在品牌的推廣過程中,廣告也跨出國門,同時也跨進了不同的文化領域。廣告如何在異域得到準確的宣傳。并最大化地擁有通達率,得依靠入鄉隨俗的翻譯。本文對廣告翻譯中中西方文化差異進行分析,并結合實例給出一些廣告翻譯的建議。

一、廣告翻譯中的中西方差異

翻譯理論家尤金?奈達指出:“對于真正成功的翻譯而言,熟悉兩種文化甚至比掌握兩種語言更重要,因為詞語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義?!睆V告翻譯也只有了解了中西方文化差異,才能用準確而又適宜的詞語來迎合當地消費者的心理,達到廣告傳播的目的。

1.思維模式的差異

思維制約著語言,什么樣的思維模式產生什么樣的語言表達方式;什么樣的語言表達方式折射出什么樣的思維模式。思維模式的差異正是造成文化差異的一個重要原因。

美國學者認為,西方人的思維模式是直線式的,表達簡潔明了,而東方人的思維則屬于螺旋式,說話委婉含蓄。英語廣告語言受其思維模式影響,往往言簡意賅。正如麥斯威爾咖啡的廣告詞“Good to the last drop”,當這句簡練的廣告詞飄至中國時,其最佳翻譯并非逐字照翻的“好到最后一滴”。這樣直白的廣告語太硬,缺乏意境,無法植根中國人的腦海。含蓄的中式表達方法對其進行修飾,譯為:“滴滴香濃,意猶未盡”。如此的廣告語同咖啡的余香、無窮的回味融合到了一起,讓大家在品味廣告詞的同時,勾起了品一品這款咖啡的欲望。

2.價值取向的差異

價值取向直接決定著消費者對廣告的接受與否。從而影響消費者的消費行為。

價值取向的差異源于文化背景的差異。中國人注重群體,強調群體觀念,求大同,而西方則崇尚個人主義,個性的張揚,重差異。因此,在中國的廣告用語中推崇的是“用了都說好”“男女老少皆宜”“哪家人多就進哪家”等從眾性語句。英語廣告中卻是常用“you(你)”以針對個人的口吻對消費者進行說服,使其感到被尊重,進而產生消費的欲望。例如天津出租汽車公司的廣告語“接天下客,送萬里情”被譯為了“Ready to meet you fromall over the world”。如此澤法在西方國家能大大縮短消費者與廣告商之間的距離。若將“客”字直譯為“guests”則顯得生分,有距離感。

如此看來,有了對價值取向差異的了解才能翻譯出誘發消費渴望的廣告。

3.文化背景的差異

每種語言都有其深遠的歷史背景和文化內涵。這種文化背景的差異往往造成中西方對事物描述方法的差異。這在廣告翻譯中有著較大影響。例如“zephyr”的翻譯。這個單詞的字面意思是“西風”。基于特定的地理文化背景,英國的“西風”是帶來溫暖的風,其意是美好的。但在中國,困于類似“窮得喝西北風”的說法,“西風”已毫無溫暖之意,而變成了寒風。由此“zephyr”商標來到中國后被改譯為“和風”。

4.民俗差異

語言包含了使用同一語言的社會成員之生活經驗和風俗習慣,不同的民俗在語言表達中能得以體現。因此,在廣告翻譯時民俗也應得到相應的重視。例如,狗在西方被看作人類的朋友,像子女一樣的家庭成員。到了中國,狗卻沒有這樣的地位。自然就出現了英語中的“luckydog(幸運兒)”和漢語中的“狐朋狗友”這樣的褒貶差異。再例如喜鵲在中國象征著吉祥,諺語有云“喜鵲叫,喜事到”。就憑其名中有個“喜”字便可見一斑。英語中的"magpie(喜鵲)”常用來比喻“喋喋不休”“令人討厭”的人。如果真有“喜鵲”這一品牌被直譯到西方國家,估計其市場前景堪憂。

5.審美觀差異

各地域受地理環境、經濟發展影響,審美情趣也有所不同。廣告翻譯要尊重當地大眾文化、審美水平和視角。例如,曾經上海的“白翎”鋼筆由于被譯為“White Feather”,在英國無人問津,因為“白色的羽毛”在英語中象征的是膽小鬼。

三、關于廣告翻譯的建議

前面分析了一些廣告翻譯中的中西文化差異,了解了地域文化差異對廣告翻譯的影響。下面就如何結合當地文化背景,對廣告給予準確而合理的翻譯,提出筆者的一些建議。

1.了解商品的受眾特點

廣告翻譯中了解商品的自身特點重要,了解其受眾特點更為重要。進行廣告翻譯時,原文一般都能將商品最主要、最重要的特點進行描述,但由于文化差異,原文對商品特征描述的方式方法未必能迎合目標語所在地的受眾。因此,結合當地文化背景,考慮當地受眾的思維模式、價值取向、審美觀,作出恰到好處的翻譯,是廣告翻譯的關鍵。例如眾所周知的可口可樂翻譯,“coca-cola”中“coca”與“cola”本是兩種香料的名稱,商品名稱很準確的描述了商品的主要原料和特點。可能美國廣告受眾是知道這兩種香料的口感的,他們能很快聯想到在飲用這種飲料之后的感覺??墒牵@些香料在中國不為人所知,大家也就無法想象這種飲品的特點。因此將其譯為“可口可樂”,一下就表現出了口感和給受眾帶來的回味。這就是考慮當地受眾的廣告翻譯中非常成功的案例。

2.靈活運用翻譯手法,直譯意譯適時結合

廣告翻譯常用的方法有直譯法、意譯法、套譯法、音譯法。何時采用何種翻譯方法需要結合商品的自身特點,受眾特征以及相應的文化背景,有時還需要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方法靈活地結合起來使用。

(1)直譯法

直譯法就是在表達原文意思的時候,使譯文的表達形式和句法結構盡量同原文保持一致,做到“神”“形”兼備。這種翻譯手法主要用于原文和目標語之間具有文化共性的情況,它能讓人產生相應的聯想。例如,我們常用羽毛來形容物體輕巧,同樣在英語中"feather(羽毛)”也有此意。有一則眼鏡廣告中就用了這樣的比喻:Featherwater:lightas a feather。由于中英文中都有“輕如鴻毛”一說,此處廣告完全可以直譯。

(2)意譯法

意譯法是指通過對原文深層意蘊的理解和消化,將原文的表層結構打破和重組,然后轉化為譯文自然流暢的表層結構。意譯常利用更為符合當地消費者的形象、生動的語言吸引受眾。例如我國的“玉兔”商標,若直譯為“Jade Rabbit”很容易讓人誤解為玉做的兔子,且與其“月宮玉免”的典故毫無聯系,也使得翻譯完全失真。這時,需要對典故進行引用,將“玉兔”譯為

“Moon Rabbit”,以意譯的方式,更為準確地表達品牌的寓意。

(3)套譯法

套譯法就是借用目標語中的諺語、詩歌、習語、名言佳句、成語典故等進行翻譯的方法,以提升廣告的親和力和表達力。有一則輪胎廣告是“He laughsbest who runs longest”,它被譯為“誰跑得最久,誰笑得最好”。此廣告語的翻譯就套用了英語中很常用的一條習語“He laughsbest who laughs last”,用runslongest替換了laughs last,既體現了該品牌輪胎耐用的特點,又親切溫馨,易于接受,宣傳效果明顯。

(4)音譯法

音譯法就是根據原文發音和譯文發音的相似性進行翻譯的方法,以加深受眾的印象。例如“Puma”意思是“美洲獅”,但此品牌沒有根據其意進行翻譯,原因就在于中國大眾對美洲獅沒有概念,其形象模糊。當將此品牌音譯為“彪馬”之后,以“馬”的形象將品牌展現在中國受眾面前,更加突出了它作為運動品牌的特性。

(5)音譯、意譯相結合

音譯、意譯相結合其實是一種巧譯,是有意識地改變品牌的文化內涵,轉換其原有的文化信息,以新的表達方式,以新的寓意來達到文化推銷的目的。此種翻譯手法運用于廣告翻譯時最為成功、眾所周知的經典案例是香港品牌“金利來”的翻譯?!癎oldlion”的翻譯結合了意譯與音譯,其中“gold”被意譯為“金、利”,“lion”被音譯為“來”,象征著財源滾滾而來,更能迎合中國受眾的心理,創造了一種巧妙的結合契機。

篇(3)

隨著全球化的到來和高信息化的發展,世界各國的各個領域交流日益加強,翻譯活動也日趨頻繁。翻譯是一種語言形式把另一種語言形式里的內容重新表現出來的語言實踐活動。因為語言不僅是交際和思維的工具,同時也是文化的載體,不同的語言形式所反映的是不同民族的心理思維、歷史文化以及,所以正如郭建中所說的“翻譯已不再僅僅被看做是語言符號的轉換,而是一種文化轉換的模式”。

一、文化差異具體體現

1.不同的民族由于民俗、宗教及價值觀念等方面存在著差異,表達同一理性概念的詞,對詞匯的解釋也必然能體現民族或文化之間的差異。較為典型的是“龍”一詞,因為中國人是很崇敬龍的,在人們的心目中“龍”是神圣、帝王的象征,所以在漢語里有很多詞褒義的語都與“龍”有關,如:真龍天子、藏龍臥虎、龍鳳吉祥、龍飛鳳舞、生龍活虎等。但是在英美等西方國家,“dragon”一詞給人們的印象則是龐大及兇殘的野獸,不僅無端吞食人類和動物,還制造災難,所以在英美人來說“龍”是可怕而邪惡的。同樣地,在西方國家人們將狗作為寵物來飼養,狗被認為是人類最好的朋友,所以英語里出現的“dog”大多數都是褒義,如:You lucky dog. (你這家伙真幸運)。He worked like a dog.

(你工作很賣力)。然而,在漢語中“dog”則是貶義,從漢語的成語中可以看出,如:狗急跳墻、狼心狗肺、狗仗人勢、雞鳴狗盜等。

2.不同文化的人生活習慣和思維方式的不同,交流的方式也會有所不同。在日常生活中,英語民族的人們在見面時喜歡談論天氣來作為交流的開始,說“Lovely weather, isn’t?”之類的話,而在中國則喜歡在見面時問“吃飯了嗎?”或“吃過了嗎?”聽到這些話中國人都知道這些只是見面時的問候或一種打招呼,說話人不是真的關心對方吃飯了沒有或吃了什么。但是西方人聽到這樣的問候,會想對方會不會想請他吃飯。其實這樣的問候方式議成英語就相當于“How do you do? 因為中國人喜歡客套,而西方人的思維方式則比較直接,喜歡直入主題。這就體現了英漢兩個民族思維方式的不同。

3.不同的地域差異造就了文化理解的差異性。因兩個民族所處地理環境的不同,所以對同一事物不同的民族會有不同的看法。例如“竹子”這種植物就與中國的傳統文化有很深的關系。竹子因高直挺拔、冬夏常青、中空有節、質地堅硬等特性,所以人們常用竹象征正直、廉潔、有氣節、有骨氣。而bamboo一詞在英語里除了介紹竹子的名字之外,沒有其他的內涵意義了。因為竹并不是土生土長在英國的。

二、英漢文化差異視角下的翻譯技巧

語言承載文化內涵,文化通過語言表達其價值、屬性和功能。因此對于翻譯實踐來說,對比英漢兩種語言的相異之處,從英譯漢的角度掌握兩種語言在詞義、詞法翻譯和句法翻譯的特點。

1.確定詞義、選詞得當。由于英漢兩種語言的詞語搭配存在很大的差異,所以譯者在翻譯時除了根據上下文來確定詞匯的含義外,還應該把詞匯置于漢語的環境中去確定具體的意思。例如:“Her grandson is the apple of her eye.”在這句話里“apple”一詞不能直接翻譯成“蘋果”了,根據整句話的分析應議成“孫子是她的掌上明珠?!庇秩纾骸癉o you see any green in my eye?”在這句話翻譯是“你從我眼睛里看到憤怒了嗎?”而不是“你從我眼里看到綠色了嗎?”。因此,譯者要根據中西方文化差異,靈活運用詞匯,使其更符合漢語的表達。

2.詞法翻譯技巧。在語言的各要素中,詞匯是基本要素,因文化差異在詞匯上有所體現,所以翻譯時需要采用不同的翻譯技巧。詞類轉換就是其中一項重要的翻譯技巧。由于英語和漢語在構詞法、語言表達方式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要確切地表達原文的內容必須改變英文的語言表達形式。如:漢語動詞使用頻率比英文高,即使一個短句子也可能有多個動詞,英語則要求每個句子只能有一個謂語動詞,其他動詞就得改變非謂語動詞形式,譯成漢語則需要轉換成動詞。英語名詞,動名詞,形容詞,介詞和副詞均可轉譯成漢語動詞。

3.句法翻譯。在英語翻譯時,最主要的部分是句子的翻譯。除了一些較短的句式之外,英語里有一些特殊的句式和長句,翻譯時是有一定難度的。比如:英語中存在著較多的定語從句、狀語從句、被動句、倒裝句、祈使句等。所以,翻譯時為了保障句子結構的完整,使翻譯的作品能忠實原文,必須巧妙使用翻譯方法。比如:換序譯法、斷句譯法、合句譯法、轉態譯法和正反譯法。由于英漢語言習慣不同,理解句子時還要根據漢語的表達習慣來翻譯。以正反譯法為例,有時必須把原文中的肯定說法變成譯文中的否定說法,或把原文中的否定說法變成譯文中的肯定說法。

三、結語

篇(4)

審計疑點是指審計過程中發生的違背常規、常理的各種現象。審計疑點的發現、追查或排除,是審計師審計工作的重要。正確掌握捕捉審計疑點和查證技巧,有利于提高審計工作質量和效率,能否及時地、準確地捕捉舞弊的疑點或線索,取決于審計人員的業務能力與工作經驗,下面就相關問題,筆者談一些粗淺認識:

1 審計應處理好的幾個關系

1 1 確立科學的假設觀念

審計人員在審計工作中,甚至在審計工作開始前,應假設被審計單位的資料或其他有關方面中,必定存在舞弊行為,只不過尚不知其具體表現形態及其存在環節。事實上,被審計單位也許不存在舞弊,但審計人員只有確立這一假設,對待和審視被審計單位中的每一件與審計有關的事項,才有可能從多方面、多角度檢查和評價被查單位會計資料和有關事項的真實性、準確性、合理性與合法性,也才可能及時、準確地發現或捕捉舞弊的疑點或線索。

1 2 重視對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系統的了解、測試與評價

舞弊審計由于其自身特性及檢查對象或內容的復雜性、多樣性,決定其具有一定的盲目性。為避免或者減少這種盲目性,可通過調查、詢問、觀察等方式檢查和測試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以確定其是否健全、有效、可靠,據以判斷舞弊存在的重點環節及可能的表現形態,然后運用一般審計方法使用較快并準確地抓住舞弊的線索或疑點,進而審計其具體形成或作弊過程。這樣可以使舞弊審計工作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1 3 處理好順查與逆查的關系

一般說來,審計開始,宜先運用逆查法,通過對反映全面、綜合情況的會計報表的檢查,抓住舞弊存在的重點環節,然后,根據確定的重點環節確定需要檢查的會計賬簿并對其進行詳查。在檢查會計憑證賬簿時,若為了證實某項記錄是否存在舞弊線索,可從運用順查法開始,再結合逆查法??傊?,順查和逆查可交叉運用,順查中有逆查,逆查中有順查,順查法與逆查法相互結合、相互滲透。

1 4 處理好詳查與抽查的關系

在舞弊的審計工作中,應將詳查與抽查有機地結合起來,以便使審計工作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一般來說,審計開始應先運用抽查法確定或判斷舞弊存在的重點環節,對確定的重點環節的資料及其所反映的活動進行詳細檢查,并以其審查結果推斷整個審計范圍的審計結論,必要時,可擴大抽查范圍直至進行整個審計范圍的詳細檢查。當然,有時審計伊始即進行詳細檢查,但即使這樣,也應在詳查前確定詳查的會計資料及其所反映的經濟活動范圍,這種范圍的確定便體現了抽查的特性。

2 審計疑點的查證技巧

審計師對已經發現的審計疑點,可以運用以下技巧作進一步的查證。

2 1 動態審計疑點查證技巧

動態審計疑點是指在對經濟活動進行發現的正在發生的可疑跡象。查證動態審計疑點應該正確運用邏輯推理法和追蹤溯源法。邏輯推理法是指審計師運用邏輯學原理,根據事物的一般進行推斷,以確認審計結論的合理性。追蹤溯源法是指審計師按照動態審計疑點所提示的審計線索,進一步追蹤其產生的原因和動機,并順著經濟活動的運行軌跡查核相關資料和憑證,根據審核結果得出審計結論。

2 2 靜態審計疑點查證技巧

靜態審計疑點是指靜態資料如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會計報表及其他相關書面資料中反映出的踴些可疑的錯弊跡象。查證靜態審計疑點的主要審計技巧包括審閱法、核對法、調節法。審漳法是指運用相關審計依據,通過對會計記錄和其他相關書面資料的檢查和核對來得出審計結論。核對法是指根據會計記錄中的勾稽關系來查證審計疑點的真偽,從而得出審計結論。調節法是指通過將一些不可比會計數據調整為可比數據,然后利用差異來查證靜態審計疑點形成的原因,并得出審計結論。

3 審計疑點的排除

審計疑點的排除是指根據查證結果確定審計疑點的性質,并對其進行糾正處理的。對于任何審計疑點,只要有足夠的證據證明其有或沒有問題,都應適時排除。排除審計疑點的方式可分為:

3 1 正面排除

篇(5)

中圖分類號:TU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3973(2011)006-010-02

1 前言

據統計,拱橋在我國所有橋梁中的比例超過60%,在西部地區更是高達8成,舊橋中拱橋的比例更大。圬工拱橋建造費用低廉,需要鋼材數量少,且結構耐久性好,平時需要維護少。但是,考慮到設計、施工、使用、維護等各方面的原因,既有圬工拱橋在其運營階段產生各種病害,降低其承載能力,影響其在國民經濟建設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2 主要病害

2.1 主拱病害

西景橋主拱拱腹存在較大面積砌縫滲水和石料風化、鈣化現象。主拱側面與側墻連接處上下游均存在砌縫開裂、不密實,上游側拱頂位置石料破損、脫落。

2.1.1 拱圈滲水

病害特征:水滴、水流從拱石或砂漿縫間滲出,或沿拱上建筑側面流到拱圈表面,或橋面排水直接流到主拱上,再沿著拱圈或橫墻流到拱腳。

成因分析:(1)拱上建筑填料不密實,填料防水效果不好:(2)砂漿縫不飽滿,或橋面排水系統設置不合理等導致橋面積水滲透至拱圈。

危害:將引起拱石軟化、強度和耐久性降低等病害出現。

2.1.2 石料風化、鈣化

病害特征:拱石表面呈粉狀并伴有白色或灰色屑末狀覆蓋層,致使拱石強度、耐久性等削弱,呈鱗片狀脫落。

成因分析:周圍環境中空氣污染嚴重,各種有害氣體、污水長期侵害、腐蝕拱石,或橋齡較長,石料自然風化。

2.1.3 砌縫開裂

病害特征:砂漿等砌筑材料強度和密實度低,砂漿開裂、脫落形成空隙。

成因分析:(1)材料自身強度低,或因風化、水蝕只是強度降低;(2)因滲水或汽車沖擊力作用導致砂漿等砌筑材料開裂甚至脫落。

2.1.4 拱石脫落

病害特征:拱腹局部區段(特別是拱頂段)拱石被壓裂后脫落,拱圈表面極不平整,截面面積急劇變化,可能引發應力集中,加速各種病害的產生與發展。

成因分析:(1)砂漿不飽滿或脫落;(2)拱頂填料厚度不夠而導致超載超速車輛對拱圈造成極大的沖擊。

2.2 拱上建筑、橋面系病害

拱上建筑和橋面系是石拱橋的主要傳力構件,同時也起著分布荷載的作用:橋面系還承擔了保護拱圈、拱上建筑,避免它們受車輛沖擊和雨水等侵蝕的作用。拱上建筑和橋面系的工作狀態對石拱橋承載能力和耐久性有很大的影響。

2.2.1 腹拱病害

腹拱是拱上建筑中的最重要組成部分,其受力形態與主拱圈類似,因此腹拱的病害類型、特征和成因與主拱圈亦相當。

西景橋有8個腹拱,自城區至西山公園方向依次編號為1~8#腹拱。經檢測,腹拱石料普遍存在風化、砌縫不密實,部分腹拱滲水,石料表面剝落,砌縫開裂。

1#腹拱拱背上下游側面均存在砌縫開裂,拱腹石料風化嚴重,砌縫不密實:兩端橫墻均滲水,靠西山公園岸橫墻嚴重滲水,且下游側橫墻底部存在砌縫開裂。

1#腹供靠西山公園岸嚴重滲水

2#腹拱拱背上下游側面均存在砌縫開裂,靠西山公園岸拱腹嚴重滲水,石料風化嚴重:靠西山公園岸橫墻砌縫不密實,橫墻上下游側底部均存在砌縫開裂。

3#腹拱拱背上下游側面均存在砌縫開裂,拱腹石料嚴重風化,表面剝落,砌縫不密實;靠西山公園岸橫墻砌縫不密實,橫墻上下游側底部均存在砌縫開裂。

4#腹拱拱頂石料風化較嚴重,砌縫較寬、不密實且存在開裂,上游側面上緣存在砌縫開裂。

5#腹拱嚴重風化且表面剝落

5#腹拱石料風化嚴重且表面剝落,部分砌縫不密實。

6#腹拱石料風化嚴重且表面脫落,上游側面上緣存在砌縫開裂。

7#腹拱石料風化嚴重,表面剝落,砌縫不密實,砂漿部分脫落,上下游側面上緣均存在砌縫開裂。

8#腹拱拱頂石料嚴重風化、部分剝落,靠城區岸橫墻局部砌縫不密實,上下游側面上緣均存在砌縫開裂。

2.2.2 耳墻病害

城區岸耳墻采用石料砌筑,上下游側耳墻砌縫均嚴重滲水,石料均嚴重風化。西山公園岸耳墻采用混凝土砌筑,上游側耳墻下部存在寬度介于0.16~0.20mm之間的橫向貫通裂縫;下游側耳墻下部存在寬度介于0.15-0.22mm之間的橫向貫通裂縫,頂部靠岸處存在混凝土破裂。

病害特征:耳墻常出現順橋向、橫橋向裂縫;裂縫沿砂漿或石料發展,裂縫也可能同時貫穿砂漿和拱圈石料;裂縫寬度,多為上寬下窄形態;裂縫深度,不同病害導致裂縫有深有淺。裂縫走向、長度、寬度和深度因不同的病害根源而呈現不同的特征。

引起耳墻開裂的因素主要有:

(1)荷載過大,或其沖擊作用太強使耳墻承受的土側壓力增大。

(2)拱上建筑中的填料不密實,或填料質量不好,橋面破損后積水滲透至拱上填料,降低其強度。

(3)耳墻的砌筑砂漿或石料強度低。

(4)設計、施工等原因。

2.2.3橋面鋪裝病害

西景橋橋面采用瀝青鋪裝,橋面開裂較嚴重,并存在較多破損。城區岸至西山公園岸5m處存在多條裂縫和鋪裝破損。城區岸至西山公園岸約12m、17m、27m、30m、36m、41m、47m、52m、54m、55m位置處均存在寬度0.80~2.50mm的橫向貫通裂縫。人行道板部分破損,存在多條縱向和橫向裂縫。主橋橋面欄桿表面嚴重脫落,存在多處開裂、破損、露筋。

病害特征:橋面出現裂縫,出現推移、擁包等現象,造成行車道有坑槽、不平整。

成因分析:超重車對橋梁的損害:橋面排水等相關措施不力。

2.3 其它病害

2.3.1 引橋病害

引橋欄桿破損、露筋。橋面采用瀝青鋪裝,靠近下游側人行道位置鋪裝破損,與主橋連接的伸縮縫處存在寬度0.4~0.6mm的橫向貫通裂縫。引橋兩端伸縮縫均被泥土填塞。

引橋伸縮縫被泥土堵塞

2.3.2 挑梁病害

橋面上下兩側各支出1.78m挑梁,上下游側挑梁均存在破損、露筋現象。

3 處治建議

綜上所述,橋跨結構主拱、腹拱均存在較大面積滲水、石料風化,部分砌縫不密實、開裂,部分橫墻底部砌縫開裂;橋面鋪裝、人行道板及欄桿破損均比較嚴重,引橋伸縮縫填滿泥土。建議對開裂砌縫進行修補:對耳墻裂縫進行修補;對橋面及欄桿破損進行修補。

4 結語

本文基于南充市西景橋的現場檢測、調查結果,系統地介紹了西景橋各構件的病害及其成因。由于多數的石拱橋在運營階段都會出現類似的病害,因此可以建立石拱橋的病害檔案,為類似石拱橋的病害防治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篇(6)

(2)風俗習慣影響下的習語差異:中英兩國由于歷史文化以及所生活環境不同,導致了在風俗習慣方面存在很大差異,這一點在顏色和動物的認知方面表現得尤為明顯。例如:在漢語中,“狗”常用作貶義用法,如:狗扯羊皮、人模狗樣。然而在英語中,“dog”卻常常用做褒義詞,表達積極的事物,如:as honest as a dog,像狗一樣忠誠;a lucky dog命運的寵兒。

(3)宗教文化影響下的習語差異:西方世界是天主教起源地,西方人都信仰“神的力量”,在他們的思想意識中,“God”是主宰一切的,而且宗教神學世界觀在西方人的世界中占據著統治地位,因此英語中圍繞“God”產生很多習語。例如:my God(天啊),God helps those who helpthemselves(.天助自助者)然而,中國自古以來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生產靠天吃飯,而且經歷了母系氏族時期,因此遇到困難或緊急情況時,常常喊出“我的天啊,我的媽呀”。中國人的宗教主體是“佛教”,也出現了很多與佛有關的習語,如:“借花獻佛、佛祖保佑”。

英漢習語的翻譯技巧

(1)直譯法:這是一種對源語言真實再現的翻譯方法,能夠使雙方直接領會對方意思,不至于出現錯誤聯想,因此,常常在譯文中對語言的文化與風俗進行保留。例如:冷戰:cold war,功夫:kungfu這些都是通過直譯方法得出的習語,他們直觀地再現了源語言的意思,同時也保留了各自的語言文化特征。

(2)意譯法:由于兩種語言的內在差異,習語中有很多文化以及風俗習慣的不同,這些差異形成了翻譯困惑,在翻譯過程中無法找到對應習語,在這種情況下,翻譯人員毫無選擇,只好摒棄源語言的表面形式與字面意思,通過意譯的方法進行翻譯,深入詮釋其中隱含的意思。例如:漢語中的“管他三七二十一”,如果直譯成英語,未免會令人一頭霧水,所以只能根據它的意思(什么都不顧,不顧一切后果,放下一切憂慮),將其翻譯成“regardless of consequence”。又如“新官上任三把火”,譯為“a new broom sweeps clean”。

(3)直譯與意譯結合法:由于語言差異十分明顯,單純依靠直譯或者意譯無法達到良好的翻譯效果,在這時,就需要翻譯人員靈活應對,采用直譯與意譯相結合的方法,一方面能夠直接再現源語言的意思,另一方面也能夠達到語言文化的契合與有效傳達。例如:“事后諸葛亮”是中國一個比較常見的習語,如果將其直接翻譯成:to be Zhuge liang after the event. 英語國家人民如果不了解中國的歷史,就不能夠真正理解其中的意思,在這種情況下,為了能夠讓對方真正理解其中的意思,可以采取直譯與意譯相結合的方法,翻譯成:to be wise after the event.

篇(7)

今天這次會議,對于飽受大海阻隔之苦的舟山人民來說,(來自)是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它標志著舟山連島工程前期工作又向前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在此,請允許我代表舟山市委、市政府,向關心、支持舟山連島工程建設的各位領導,向在百忙中抽出寶貴時間參加評審工作的各位專家,以及為金塘大橋初步設計文件的補充、完善付出辛勤勞動的有關人員表示衷心的感謝!

交通是一個地區國民經濟發展的先導和支撐。改革開放以來,舟山市委、市政府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下,立足舟山市情,依托海島得天獨厚的港、景、漁等自然資源優勢,以后來居上的氣勢,全面實施“登陸”戰略,以期實現舟山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二次飛躍、趕超經濟發達地區的理想。在這氣勢恢弘的“登陸”戰役中,加快舟山交通現代化步伐,傾全市之力建設連島工程,實現海島與大陸的陸路連接,是我市迄今為止作出的最具現實和歷史意義的重大決策。

篇(8)

在教師隊伍中大部分都是優秀教師。但是,也有少數師德不高、知識儲備不足、教育教學技能缺乏的“差師”。“差師”充當“良師”,是提高教師隊伍素質的重要問題。轉化“差師”就成了我們的首要任務,那么如何轉化“差師”呢?溝通就成了主要問題,因此,我們要注意溝通的技巧。下面談談我在實踐中的幾點體會。

一、明確溝通的目的

目的不明確,心中無數,說起話來就沒個準,不僅不能說服“差師”,還會招致對方反感。說服對方,就要分析問題的根源,問題出在什么地方,怎樣才能使對方接受,要求對方怎樣做,這樣才能有效地說服對方。

有效溝通需要明確的目標。根據目標的不同,選擇合適的溝通方法和溝通手段。這樣才能使得溝通有效進行。根據目標,在溝通前才能進行針對性的準備。確認目標,是接下來溝通的基礎,使得溝通的目的性更強,使溝通更加有效合理的進行。

二、注意溝通的方法

“一把鑰匙開一把鎖”。不能知人,就難以說服人。轉化者必須掌握和了解“差師”的情況,對不同的“差師”,采用不同的說服方式。例如,對性格內向些的“差師”,宜語氣平緩,話語婉轉,言辭中充滿激勵、信任和理解;對性格外向而又任性些的“差師”,宜單刀直入,明話實話,說話語氣明確,態度堅定,使其感受到話語的力量。針對不同的“差師”,剛柔相濟,才能收到轉化教育的實效。

對于問題,不能簡單的一刀切,一定要根據每個老師的不同情況,采取行之有效的、有針對性的方式方法。只有這樣,轉化者才能保證溝通的效果。

三、端正溝通的態度

“我說你服,我打你通”,這種居高臨下的溝通態度很難奏效。欲使人心悅誠服,就要平等相待,以誠相見。只有與人為善、平等相待、以誠相見,才會表現出誠懇耐心的態度。轉化“差師”也不能板著面孔,用空洞乏味的說教或成套理論來灌輸,而應當根據“差師”的理解水平,承受能力、心理狀況,和顏悅色,推心置腹,以情感化。端正態度,與人為善,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有耐心才有教育。

既然是溝通,那么人與人之間首先要建立在平等互信的基礎上,只有這樣,才能打開心扉。如果不能有一個正確的態度,那么溝通非但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反而會適得其反。

四、選擇溝通的時機

轉化活動都是在一定的時境、心境、語境中進行的。因此,溝通時要把握情勢,隨機應變,有時順水推舟,有時順事說理,有時順勢成趣,自然貼切,才易為人所接受。一時難以接受意見,轉化者可以從長計儀,不宜急于求成;一時難以達成共識,可以,說些寬容體諒的話,給別人留點面子,以待轉機。

改變一個人的想法,需要的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積累過程,不能急于求成。合適的時機往往來之不易,所以一定要抓住。但是,如果時機不成熟,也不應過分的強求。

五、消除溝通心理障礙

溝通時還必須注意消除“差師”的消極心理。“差師”常會出現緊張、畏懼、戒備、對立、猜疑、逆反等不利于談話的心理狀態。要使“差師”心悅誠服,接受你的意見,就必須從說理的內容和情態方面與“差師”的心理情感交融。

那么如何解決心理障礙,也就成為了溝通的一個重要的難題,筆者就此總結了幾點方法。

1.以心換心,摸清“心境”

轉化“差師”一定要摸清對方心靈的脈搏,了解他的“心境”。了解是溝通的前提,了解“差師”才能知道他們的愿望、要求、個性、情緒,才能“對癥下藥”,把話說到對方的心坎上。了解包含人的感情溝通,也包含轉化者對“差師”心理活動及其發展規律、發展過程的認識。有了理解,摸清“心境”,才能搭起溝通的橋梁。在這方面,轉化者重視調查研究,善于傾聽各方面的意見,勤于掌握第一手資料是十分重要的。只用精心的準備,轉化者準確地了解“差師”的實際情況,明確問題的根源。只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才能使得溝通效果事半功倍。

2.緩解氣氛,拉近“身距”

講打扮,談文學,緣于共同喜好,拉起共同話題,產生共同語言,謀求心靈溝通,這是正常的交往。然而進入教育教學話題,他們的心態常常緊張拘謹,個別性格倔強的“差師”,甚至會先擺出對抗的態度,對你的教育談話采用戒備或抵制的心理。這些都不利于轉化談話的順利進行。轉化者空洞的說教,冷漠的態度,輕率的訓斥以及談話時緊張的氣氛和不適宜的時間或地點,都不利于轉化談話。這時,轉化者要注意轉移話題,說一句輕松幽默或者表示親近友好的話,緩和、化解緊張氣氛,就成為消除雙方心理隔膜的首選良方了。如果雙方有隔閡,那么“差師”并不會接受勸導。這樣即使轉化者百般努力,由于“差師”內心早已經有了防御的心理,并不會接受。

篇(9)

現在將我院2009年9月~2013年10月的超聲診斷胎兒異常數據分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09年9月~2013年10月,在我院接受胎兒超聲篩查的孕婦7283例,年齡19~40歲,孕周為12 w以上。

1.2儀器 使用飛利浦IU22超聲診斷儀,凸陣腹部探頭,頻率3.5~5.0 MHz,選擇儀器預設的胎兒檢查條件。

1.3方法 胎兒超聲篩查方法分為3個階段,每個階段除了傳統常規測量,根據不同的孕周記錄觀察并記錄相關影像:①在懷孕早期(12~17 w),超聲在篩查頭結構的同時,也盡可能對脊柱、胸部和四肢大體進行形態學觀察。并對規定標準4個切面進行存圖記錄。②在懷孕中期(18~28 w)超聲篩查胎兒頭部為重點,還包括面部、脊柱、心臟、腹部器官、四肢、臍動脈結構等進行詳細形態學觀察。并對其標準切面進行圖像記錄。③妊娠后期主要是對畸形的補漏檢查,妊娠后期主要是收錄的圖片為中期部分標準切面。

2結果

在檢測的孕產婦中,為57個畸形陽性病例,超聲檢測出胎兒畸形54例,超聲診斷符合率為94.74%,其中在18~24 w孕齡有28例檢出,為51.85%(28/54),提示妊娠中期是最關鍵的產前超聲篩查時間;合并羊水過多28例,神經系統和消化系統異常合并羊水過多(19例),為67.86%(19/28),4例羊水過少,尿路畸形合并羊水過少(3例)為75%(3/4),提示羊水過多常與神經系統和消化系統異常,羊水過少通常與尿路異常有關,應引起重視,見表1。

3討論

3.1誤診原因分析方法在本文中,1例FOT,1例唇腭裂,1例足內翻。FOT誤診的原因可能是缺乏經驗的醫生對胎兒心臟超聲切面和復雜的圖像不熟悉,在這種情況下的診斷為正常的心臟位置及連接,尤其是在心腔大小無明顯改變,大血管位置正常時超聲診斷困難。誤診唇裂和腭裂是由于孕婦孕36W才做第一個超聲,羊膜囊已破,胎頭位置較低,胎兒面部顯示不清楚,造成誤診。足內翻誤診原因可能是足內翻程度比較輕、且胎兒受壓迫肢體切面顯示不清而漏診。

3.2易漏診畸形的檢出技巧

3.2.1心臟異常檢測技術與儀器功能的提高,可以清楚地顯示心腔,室間隔,房室瓣、大血管的結構等,基本能滿足初步篩查胎兒先天性心臟畸形的要求,但不同的方法在檢查時間上對胎兒心臟畸形的敏感性有差異。胎兒心臟結構即胚胎早期形成,但超聲無法辨別其解剖結構,20~28 w是最好的檢查時機。"三切面"法可以改善胎兒先天性心臟畸形的超聲現象率,檢查第一步基于四腔心,接著顯示左心室流出道切面,及右心室流出道切面。正常胎兒心臟實時動態掃描是主要從肺動脈,十字交叉開始。這種方法應用于篩查胎兒先天性心臟畸形,檢測胎兒心臟畸形7例,敏感性為87.5%,較時春艷等[2]只用四腔心切面臨780例胎兒的產前篩查,靈敏度高出50%,

3.2.2檢測唇裂和腭裂畸形技能:通過觀察,認為孕21~32 w是最好的超聲波檢測時期。鼻唇冠狀切面,牙槽突橫切面、經口裂斜切面是診斷胎兒唇、腭裂畸形[3]的3個最重要的部分。打好這三個標準切面,并對其每個切面的解剖關系熟記。

3.2.3足內翻是最常見的出生缺陷之一,也是超聲篩查的困難之一,根據足部和腿部骨骼的關系可以提高超聲檢出率。足內翻的最佳時機18~28 w[1],孕周胎齡太小會出現現假陽性診斷、孕齡太大,相對減少的羊水,胎兒在子宮內的活動度小影響觀察。盡量讓胎兒在宮腔內多活動,多角度觀察,避免假陽性的產生。

3.3提高胎兒畸形超聲檢出率的對策,對孕婦的優生篩查宣傳,使之了解產前超聲篩查的幾個重點時間段,在孕早、中、晚期各進行一次規范化的超聲篩查是提高胎兒畸形檢出率的重要措施。并改進超聲技術,可運用NT、DVFW、 FCV三者聯合應用篩選胎兒早期心臟畸形[4]的方法。周啟昌、彭清海[4]等統計,57例胎兒心臟畸形中,NT+DVFW+FCV三種方法聯合進行篩選,敏感性提高至 93% (53/57),且檢測簡便、耗時較短。此外,檢查胎兒四肢時,根據肢體解剖連續性的特點,采用連續順序追蹤超聲法(SCSA)[5]進行檢查,可明顯提高肢體顯示率。李勝利、歐陽淑媛[5]等統計,39例胎兒肢體畸形中,采用連續順序追蹤超聲法(SCSA)進行檢查,敏感性提高至89.7% (35/39)。

超聲檢查是我國出生缺陷干預二級預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產前診斷胎兒畸形不可代替的首選方法。隨著超聲診斷技術的不斷發展,超聲產前檢查可獲得越來越多胎兒器官的形態結構及發育情況的信息,使畸形胎兒更多地在產被檢查出來,產前及時正確處理,可減少畸形兒的出生,對實現優生優育起著積作用。

參考文獻:

[1]李勝利.胎兒畸形產前超聲診斷學[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4:90-364.

[2]時春艷,宋雷,等.超聲心動圖的四腔心切面產前診斷胎兒先天性心臟病的價值[J].中華婦產科雜志,2002,37(7):385-387.

篇(10)

市場只有進行更加充分的競爭才能讓真正有實力的企業更加壯大。對于茶葉企業來說,世界市場才是其終極目標,不能僅限于將市場放在國內,各個企業只有擁有國際化的發展目光,積極參與到國際競爭當中,才能不被國際市場所淘汰。我國的茶葉企業也是同樣如此,茶葉的生產地廣闊、種植方式簡單,在全世界各地都有種植,茶葉市場競爭十分激烈,即便如此,我國作為茶葉大國應當力爭在國際茶葉貿易中占領主導地位,要想加強茶葉企業國際競爭力,就必須要重視茶葉國際貿易談判,確保在談判中獲得最大的優勢。

1茶葉國際貿易談判中商務英語的溝通技巧

1.1提升貿易雙方信息傳達準確性

在國際貿易談判中,信息傳達的準確性尤為重要,可以說談判就是雙方依靠自己所獲得的信息籌碼進行對壘的過程,這一過程中誰的信息更豐富、更準確,誰就占據了主導地位。在茶葉國際貿易談判中,需要茶葉企業對外貿易人員精通談判過程中會涉及到的各個專業領域,包括貿易、法律、政治、金融等等,這些專業領域中的詞匯在貿易談判中都可能會運用上,并且非常重要,如果對外貿易人員的商務英語水平低,對于其中的英語詞匯不甚了解、一知半解,而產生錯誤的意會,做出錯誤的應對,那么極小的疏忽都可能導致茶葉國際貿易談判的破裂。因此,商務英語的翻譯準確性以及對其用于貿易談判中的意義與內涵都要明確留意、格外注重,在將英語翻譯為漢語的過程中保證翻譯的明確詞意與其在普通英語溝通與談判貿易溝通這兩種不同環境下所代表的不同語義傳達給茶葉企業,讓茶葉企業在國際貿易談判中獲得的信息更加準確,傳達出的信息也更加有意義。這樣提升貿易雙方信息傳達準確性對于貿易的順利進行以及談判之后的實際貿易流程順暢有著巨大幫助。

1.2具有商務專業英語翻譯特點

普通的英語翻譯只是進行簡單的語言溝通交流,能順暢地與外國人交流基礎上再加入一些個性化翻譯特點,例如將英語翻譯成我國的古文優美詞匯、語句等等,在普通的翻譯中這樣能增強翻譯的美感也能體現出翻譯者的專業能力,但是商務英語翻譯則完全不一樣。商務英語翻譯中一定要切忌加入個性化翻譯,翻譯者需要如實、準確的將英語意思傳達給貿易談判雙方,在茶葉企業的國際貿易談判中更是如此,我國作為茶葉的起源地,在國際茶葉貿易中要占據主導地位,就要發揮出一種茶葉專業商務英語翻譯超高的水準,這樣才能在談判過程中使對方認為這個企業可靠、持久促使談判成功。茶葉商務英語需要通過大量的實踐積累來尋找規律,如果對外貿易人員沒有相應的商務英語水平,那么就會造成雙方的茶文化差異,對貿易談判有著負面的影響。

1.3商務英語禮貌用語技巧

英語國際貿易談判在語言層面雖然不是非常困難,但是其又和普通人之間的溝通非常不一樣,國際貿易談判有一整套嚴格的規則,對規則的遵守體現了談判雙方對國際貿易準則的熟悉程度。在國際貿易談判中禮貌用語的使用十分講究,禮貌的用語不僅能顯示出企業的素養,體現企業本身較高的商業處理態度,又能幫助貿易談判過程中建立良好的溝通氛圍。商務英語溝通技巧中體現對事對人的禮貌,如在陳述合約、文件的時候英語用法態度謙和,英語與漢語一樣不同的詞匯雖然可能表達的意思相同但是給人的態度卻不一樣,比如說“canyougivemethatpen?”這句話與“Couldyougivethatpen”雖然表達的都是“能不能給我那支筆?”但是由于時態的不同“Can”相較于“Could”態度較為生硬,因此在茶葉國際貿易談判中運用“could”明顯會更好。商務英語中優秀的禮貌用語可以讓國際貿易雙方進行更加友好的溝通交流,幫助談判更順利的進行,即使是遇到文化差異而出現的矛盾也能更積極的去解決,促使茶葉國際貿易談判成功。

2茶葉對外貿易人員提升商務英語溝通技巧方案

2.1深入加強商務英語水平

商務英語翻譯并不是一個一蹴而就的過程,大部分的茶葉企業在國際貿易談判中對于商務英語的溝通選擇中都會采取兩種形式,一種是依靠專業的翻譯人員,另一種加強對外貿易人員英語水平。這兩種方式有著各自的優點,使用專業的翻譯人員作為國際貿易談判中橋梁的好處在于對英語的翻譯更加準確,專業翻譯人員的翻譯經驗豐富,能夠準確地將雙方的信息傳達給兩邊,而對外貿易人員加深英語水平來進行國際貿易談判的好處在于茶葉專業知識豐富,并且對茶葉企業的國際戰略發展了解十分深入,可以站在專業翻譯人員所不能達到的角度來為茶葉企業的切身利益進行思考。這兩種方式都屬于商務專業英語翻譯,但是兩種都有著一定的缺陷,茶葉企業要在國際貿易談判中消除這些缺點就需要將二者進行融合,茶葉國際貿易談判首先需要談判人員對于英語語言的掌握非常嫻熟,其次需要對茶文化,茶類專有名詞了然于心,此外,還需要談判人員對于國際貿易準則有基本的了解,只有這樣才不至于談判雙方在溝通中存在障礙。因此,茶葉對外貿易人員本身對茶葉相關領域非常了解,對相關名詞的掌握相比較一般人也會更好,所以其主要的工作就是提升英語語言的溝通交流技巧,通過培訓深入加強其商務英語水平,這樣才能讓茶葉企業在國際貿易談判中處于優勢地位。

2.2明確談判時商務英語內容含義

對外貿易人員的商務英語培訓過程中,可以讓其大量的觀看國際談判視頻,并進行實際性的練習,增強其商務英語溝通技巧經驗。在有了商務英語經驗的基礎上,對其詞匯、語句的內容含義進行深入的分析。有的時候在談判過程中,往往話有所指,對方不第一時間告訴你其真正的意圖就是為了揣摩我方談判者的水平,在這樣的情況下茶葉企業對外貿易人員就相當于茶葉企業本身,如果沒有及時明白其中的含義,不作出良好的應對,反而會被對方所瞧不起,在之后的談判中處于劣勢。因此在對外貿易人員應當在不斷的翻譯實踐與視頻學習中總結溝通技巧,提升商務英語靈活性與應變能力。

2.3深入了解談判雙方文化差異

文化差異是導致談判破裂很重要的一個因素,許多的國際談判中因為雙方的文化差異性導致無法進行順利的溝通,雙方的溝通理解有誤差,對整個談判過程造成了負面影響。茶葉企業對外貿易人員應當重視這樣的文化差異,提升自己的文化敏感度,并尊重對方的文化思想,通過積極的商務英語使用態度來緩和雙方的文化差異性。商務英語禮貌用語就是用來緩和文化差異十分常見的手段,無論是國外還是國內禮節都是一種對他人的尊重表示,在談判中更加有禮貌就能使對方感到認同感,同樣自身也會注重禮貌用語,這樣就很大程度的減少了雙方的文化差異,將茶葉國際貿易談判引向成功。

3結論

我國作為茶葉大國,國內茶產業十分發達,相應的想要進入國際化市場的茶葉企業也非常多。茶葉企業要進入國際市場第一步就是要學會進行正確的國際貿易談判,只有行之有效的談判才能讓整個茶葉企業的國際戰略效率提升,而在此基礎上,只有靈活地運用商務英語溝通技巧,才能讓談判更加順暢、有效率。

參考文獻

[1]潘小燕.試論在國際貿易談判中商務英語的應用及溝通技巧[J].中國商論,2016(35):68-69.

[2]白琳,王翕彤.國際貿易中商務英語談判技巧提升策略研究[J].特區經濟,2016(12):125-126.

[3]陳曦.商務英語在對外貿易中的應用及技巧分析[J].中外企業家,2015(35):248-249.

[4]楊秋影.提高商務英語工作人員在涉外貿易談判中的溝通技能[J].世紀橋,2012(19):155-156.

[5]楊艷.基于國際貿易談判的商務英語應用技巧研究[J].中國商貿,2012(6):216-217.

[6]顏旸.商務英語談判中語用原則與使用策略分析[J].中國商貿,2011(33):233-234..

[7]李識予.淺析商務英語談判中“碳關稅”對貿易的影響[J].價值工程,2014(23):207-208.

[8]李修莉.探討商務英語專業翻譯在國際貿易中的應用技巧[J].海外英語,2014(9):179-180.

上一篇: 財務報表審計的主要特征 下一篇: 經濟學的理論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在线日韩亚洲电影aⅴ | 一本本道综合久久久 | 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热线29 |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人高清 | 五月丁香六月综合激情在线观看 | 在线免费观看激情麻豆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