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7-19 17:21:02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如何進行跟蹤審計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7月25日,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審議了市人民政府提出的《關于2012年度市本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以下簡稱“審計工作報告”)。從市審計局對市高法院等17個預算主管部門2012年度部門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財務收支的審計情況看,共發現10大類問題,有些問題屬于常見病、多發病,比如未嚴格按預算執行,17個部門中13個部門都有涉及;有些問題屬于屢審屢犯,比如部分收入未按規定納入預算管理,17個部門中仍有9個部門涉及。
對此,有的委員認為,“未嚴格按照預算執行的”達13個部門,這是一個不小的數字,到底是藐視法律權威還是其他問題導致未嚴格按照預算執行,需要繼續深入研究。有的委員指出,共性問題明年要想辦法避免,要將審計出來的共性問題告知未被審計的單位,讓大家都避免犯同樣的問題,促使審計工作上一個臺階。有的委員建議,政府要加強對審計出來的問題的查處力度,而且查處一定要動真格,要明確是故意還是過失,是業務不熟悉還是不盡責造成的,要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否則查了公布了,到頭來還是年年犯同樣的問題。
集思廣益、加大問責
按照常委會的議事程序安排,常委會根據委員和列席代表的分組審議情況,匯總形成了對審計工作報告的審議意見,提出“要建立和完善預防違反財經紀律的長效機制,對屢審屢犯的問題進行剖析,分類處理,要將審計出現問題單位的有關情況,提交組織部門,作為今后任用干部的參考”等4條意見報送市人民政府,要求市人民政府三個月內予以反饋。
8月12日,楊雄市長主持召開市政府第20次常務會議,專門聽取關于審計工作報告的匯報,并對落實審計整改作了部署,要求對執行財政紀律不到位的問題,切實加強管理,做到越管越嚴;對制度本身不夠完善的問題,不回避矛盾,切實研究解決。針對常委會的審議意見,市人民政府在督查、聯動、跟蹤檢查、問責、結果通報和公告等方面為推進審計整改工作閉環管理提供制度保障,提出了加強審計整改工作的操作細則、審計部門與相關監督管理部門加強監督成果共享、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內部審計工作等一系列制度措施。11月初,市人民政府向常委會對審議意見進行了反饋,《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關于市本級決算報告和審計工作報告的審議意見》的復函,對常委會審議意見逐條進行了回復,件件落實。
開展跟蹤、落實整改
審查監督政府部門的審計整改情況是人大常委會的法定職責。為進一步增強市人大常委會對審計查出問題整改工作的監督力度,增強預算執行的嚴肅性,常委會預算工委與市審計局充分協商,從“審計工作報告”中選擇各方反響較為集中、涉及社會民生的部門和項目開展跟蹤審計整改工作,同時邀請部分市人大代表一起參加對市食品藥品監管局等5個部門以及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征收及使用管理等4個專項審計查出問題整改落實情況的跟蹤檢查。跟蹤檢查的5個部門所涉問題金額2.9億元,占審計查出問題總金額的39.15%。從跟蹤檢查情況來看,大部分單位都成立審計整改領導小組,召開專題會議,分析問題存在的原因,制定整改方案,落實整改措施,對審計報告中查出的問題基本落實整改或承諾整改。同時,被檢查部門也對審計工作提出不同的意見和建議,比如:有些部門反映,本市政府購買服務人員經費不統一,導致服務人員不穩定,影響服務質量,針對類似問題審計部門可在審計過程中進行調查了解,然后向政府有關部門提出建議。預算工委將這些意見進行歸納匯總,并反饋給市審計局。
中圖分類號:TE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5)45-0046-01
在建設工程管理過程中,造價管理工作是很重要的組成部分。但是,現階段我國對工程造價管理的側重點放在事后核算階段,對其他階段的管理則相對薄弱。這種不合理的管理方式可能會導致投資失控現象的發生。所以,加強建設工程造價跟蹤管理是對工程造價的有效控制,對提高投資效益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結合審計實踐,對如何做好工程造價跟蹤審計作了粗淺分析。
一、工程造價跟蹤審計問題
(一)立項決策
在建設項目的論證投資決策過程中,由于部分項目投資者在工程管理專業方面經驗不足,可行性研究流于形式,在投資準備及論證上不夠充分,投資風險因素考慮不周,決策不當,盲目上馬,可能導致難以實現預期效益或項目失敗。
(二)圖紙設計
由于部分建設項目的圖紙設計欠缺科學性,脫離立項投資估算,或是設計人員的業務水平不高等原因,很容易引起圖紙設計高于估算造價、設計差錯與漏洞、設計在廣度與深度上不足等問題,甚至出現邊施工邊變更設計的現象,造成建設項目造價控制失去意義。
(三)項目招標投標
在工程招投標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招標文件編制不嚴密、程序不規范、招標控制價編制不準確、工程量清單描述不清、內容含糊以及合同主要條款沒有約定等問題,給以后結算環節留下諸多管理隱患。
(四)項目施工
由于項目投資者以及監理單位在施工現場沒有實施有效的全面控制,造成施工過程中出現大量的變更簽證,從而影響整體的工程造價。
(五)竣工結算
建設項目的竣工結算過程是對工程造價結算的確定與審核,也是對工程造價的最終控制和總體性把握。如果審計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不足、結算資料的不完整、簽證的真實性較差,都容易導致工程造價失真或者虛增等問題。
二、如何進行工程造價跟蹤審計
(一)立項環節
根據筆者調查的有關資料顯示,在整個工程建設過程中,立項環節對工程造價占大約80%甚至更高的影響,并且立項也直接影響到其后各環節工程造價的合理性與科學性。因此,對于加強工程造價跟蹤審計來說,立項環節是最重要的基礎之一。如何做好立項環節的跟蹤審計,就需要抓好以下三個重點方面:其一,認真審查項目建議書內容是否合規、完整,項目性質及用途是否模糊,擬建規模、標準是否明確,項目投資估算和進度安排是否協調等;其二,認真審查可行性研究報告的內容和格式是否明確,技術先進性和經濟可行性是否有機結合,與企業營銷狀況和走勢是否統一等;其三,認真審查立項的決策是否合理與科學,方案是否可行。認真核實相關資料的來源和取得途徑是否真實、可靠、充分,特別要對經濟技術可行性進行深入分析和全面論證。考察其項目是否能夠遵循“效益至上”的原則,從而選擇出工藝流程較為簡單、方案最佳的立項。
(二)設計環節
通過筆者的調查顯示,自初步設計至施工圖設計完成,能確定90%的工程造價;自施工開始,通過技術組織措施節約工程造價的可能性不到10%。因此,加強設計階段的造價管理,才能有效控制工程造價。通過審計實踐發現,項目投資者想要對設計環節進行造價控制,就應該盡可能采用限額設計,也就是按照批準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及投資估算控制初步設計,按照批準的初步設計總概算控制技術設計和施工圖設計,同時各專業在保證達到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按分配的投資限額控制設計,嚴格控制不合理變更,保證總投資不被突破。要通過分析,判斷設計采用的流程是否先進,操作條件是否影響造價,設計布局是否緊湊、合理,自然條件是否充分利用,設備、材料的選用是否正確,圖紙是否已經嚴格審查,應盡量避免采用價格昂貴的材料等。
(三)招標投標環節
對工程造價的管理與控制最為有效的手段是按照有關規定實施公開招標投標活動。對于強化工程造價跟蹤審計來說,做好招投標環節的審查也是重要的內容之一。首先,應對招標文件編制進行審查。查看招標文件是否符合公開招投標活動相關的法律法規規定,內容是否全面,招投標的程序及時間安排是否合理、合規,招標范圍是否明確,審查評標標準和方法采用是否科學,能否滿足客觀公正評標的要求等;其次,加強招標控制價和工程量清單的審核,此過程是造價控制的關鍵過程。查看控制價編制依據是否充分,市場因素是否考慮,招標控制價是否能控制在市場公允價格范圍內等。同時還要對工程量清單進行必要的審核。查看清單描述是否準確、細致,工程量計算是否滿足圖紙要求等;第三,審查合同簽訂是否嚴謹。工程合同中的專業條款對最終的結算審計具有關鍵作用,如果條款描述過粗,后期的結算審計會有爭議,對造價控制不利;第四,合同簽訂之前,應對中標單位的投標綜合單價逐項進行核對,避免出現錯項和畸高項等。
(四)施工環節
對于工程造價跟蹤審計來說,施工環節的造價審計監督也是關鍵點。要想更好地控制工程造價,就應把握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應對建材的品質以及價格進行審查。對一個建設項目來說,建筑材料大約占據了70%左右的工程成本,而建材的價格多變、品種繁多、供應渠道也很多。因此,審計人員不僅需要著力關注建筑材料的市場行情,還要掌握價格變化趨勢等方面的信息,從而更科學地、合理地確定材料的價格;其次,對建設項目的設計變更以及工程簽證進行審查,特別需要關注材料的代用、工程的變更以及預算外費用與用工等。同時應對其真實性與必要性進行監督。如果不是施工條件變化等特殊要求,應堅決抵制現場工程簽證與設計變更。而對已經通過了專家論證的設計變更,審計人員也要對其必要性和論證程序合規性進行審查。
(五)結算環節
從目前建設工程的實際情況來看,工程結算一般都采用工程量清單綜合單價計價法來進行計算。并結合合同的條款,對實際完成的工作量進行復核與審查,特別應關注工程變更簽證。如果前期的跟蹤審計比較到位,此環節就會比較輕松。此外,對于結算環節的審計來說,結算資料是否完整、價格材料是否真實有效等也是影響竣工結算的內容之一, 也需要對其進行詳細的審查與重點的關注。
小結,建設工程跟蹤審計是一項細致工作,每個環節都與資金有著密切的關系,任何細小的疏忽,都可能造成不應有的損失和浪費。所以,在跟蹤審計過程中應當客觀公正,實事求是,不僅要以立項、圖紙為依據,還要以現行的概預算定額和相關文件作為審計標準,在工作中尋找規律,不斷挑戰自己,并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管理能力。出色完成各項任務標準,交出合格答卷。
參考文獻:
建設項目跟蹤審計既是強化審計和經濟監督的一種具體體現,也是搞好投資效益審計的一種具體方法。隨著國民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工程項目投資主體的日趨多元化和多樣化,對工程投資乃至質量、進度等項目管理內容實施動態的、主動的監督、服務和控制的各種要求都迫切的需要審計部門開展好建設項目跟蹤審計工作。通過建設項目跟蹤審計,既可有效的提高審計監督效果,又能強化審計監督力度。
一、概念
傳統的工程審計是一種事后監督,存在“時間滯后、信息不對稱、問題隱蔽和隱含的審計風險”等問題。工程審計未能真正介入建設全過程,工作仍以事后監督為主,缺乏必要的事前預防和事中監控,盡管工程價款結算審計和竣工決算審計在形式上能夠核減部分費用,降低了工程造價,但事實上仍舊是事后的補救措施。建設項目跟蹤審計因其側重項目前期項目設計論證階段,兼顧項目中期實施建設環節,貫穿項目建設整個過程,即實施建設前期、建設期間、竣工決算的全過程跟蹤審方式,成為做好新形勢下建設項目審計工作的必然選擇。
建設項目跟蹤審計,是指在工程準備和實施階段,審計部門根據現行的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運用科學的項目管理方法和切合實際的審計依據,對工程投資乃至質量、進度等項目管理內容實施動態的、主動的監督、服務和控制。跟蹤審計的實質是建設全過程的綜合審計,包括經濟性審計(如造價審計)、效率性審計(如工期和進度審計)、效果性審計(如管理審計、投資效益審計等)
二、實施階段跟蹤審計
(一)意義
項目實施階段是工程實體的形成階段,建設項目的投資主要發生在實施階段。 在此階段采取跟蹤審計方法,審計人員可以及時發現問題,提出改進建議和措施,避免事后審計只能“揭示問題,無法挽回損失”問題的發生,真正實現項目投資控制、質量控制和進度控制的目標。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由于審計人員提前介入到項目建設的一些關鍵環節中,形成了全過程、全方位的監督管理機制,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從而保證投資目標值的實現。
(二)重要關注點
在實施階段,審計部門要著重關注和做好以下幾件工作:
(1)嚴格管理工程量計量。審計人員必須以工程施工圖及施工現場為依據,嚴格按照各專業定額規定的工程量計算規則逐項進行核對,審核工程量有無多算、重算、冒算和錯算現象。通過施工圖紙與施工現場的對比分析,擠出工程量中的“水份”。同時做好工程重要施工部位資料記錄和現場資料的積累,為工程結束做好工程結算提供依據。(2)完善現場變更簽證手續。在項目實施過程中,現場變更簽證的發生較為普遍,其原因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方面:現場施工條件變化、合同文件的不完善、工期調整、圖紙修改、業主原因、材料價格波動調整等。涉及實施過程中發生的各種變更簽證,必須首先以招標文件、工程合同和相關協議為依據,嚴格執行合同條款,確定變更內容是否在合同約定的調整因素和程度范圍內以及如何進行調整。為了更好地控制因工程變更簽證所增加的費用,工程現場簽證應經過技術分析、經濟核算,此階段審計人員可以會同相關單位商討對策,在保證工程質量和施工進度的前提下對變更簽證進行分析論證和經濟核算,提出經濟、合理、可行的方案。(3)加強投資動態控制。對項目資金及其運用的動態關注是保證項目資金有效使用和控制項目投資風險的重要方式,常以控制概預算建設內容,嚴格履行招標合同內容形式出現。在跟蹤審計工作中要始終堅持概預算控制意識,在重大設計調整論證、工程變更審批、現場簽證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建立和把關上,明確工作原則,設定控制目標,嚴控超標行為。實施過程中應監督檢查合同內容的具體履行,保證工程建設內容按合同要求完成,實現既定效益目標。
三、實施階段跟蹤審計方法
審計方法是根據建設項目的特點、跟蹤審計的方式和審計目的而采取的實際操作方法。跟蹤審計的常用方法是順序檢查法、逆序檢查法、分項詳查法、項目抽查法等方法的結合使用,具體實施方法以詢問、檢查、復算、分析性復核等方法為主。
(1)常用方法。順序檢查法是根據項目建設活動的業務程序而實施審計的一種方法,即根據項目的實施順序按照工程建設流程開展的審計工作方法;逆序檢查法則是根據項目實施活動的程序進行反向審查的一種方法,一般是根據項目實際特點判斷從某分項工程結果開始逆向審查項目流程、投資控制等工作;分項詳查法是對送審資料或現場工作按照工程結構分類逐一審查的方法;項目抽查法是從送審資料或現場工作中抽取部分具有代表性的資料進行審查的方法。(2)方法介紹。詢問法是審計人員根據審計目的向項目建設參與各方提出有關問題的方法,它主要以固定格式化詢問方式進行。固定格式化詢問是指審計人員以一定審計目的向被訪者詢問相同的事先設定問題,例如對工程各參與方關于某項工程變更的問詢;檢查法是審計人員按照實際情況與送審資料的情況相核實的審查方法,也是跟蹤審計現場工作的常用方法,主要方式有現場核查、重點追蹤、現場抽查、實地清查等;復算法是審計人員按照相關計算方式對送審資料進行復核性驗證的審查方法,是建設項目跟蹤審計中最為常用的方法,例如按照工程定額或者工程量清單的規定核實工程量及工程造價;分析性復核法是審計人員對送審資料與行業標準、歷史數據及其他數據進行分析核算審查的一種方法,主要包括縱向或橫向分析、趨勢性分析、單一比率分析等方法,該法主要應用于投資資金的效益分析中。
四、結論
項目實施階段跟蹤審計,是審計部門隨著施工進度對項目的投資進度、質量控制情況以及其他事項而實施的審計,科學合理地選擇審計方法確定介入的時機和內容,是高質量完成實施階段跟蹤審計的關鍵。
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TU723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在建設工程管理過程中,造價管理工作是很重要的組成部分。但是,現階段我國對工程造價管理的側重點放在事后核算階段,對其他階段的管理則相對薄弱。這種不合理的管理方式可能會導致投資失控現象的發生。所以,加強建設工程造價跟蹤管理是對工程造價的有效控制,對提高投資效益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結合審計實踐,對如何做好工程造價跟蹤審計作了粗淺分析。
一、工程造價跟蹤審計問題
(一)立項決策
在建設項目的論證投資決策過程中,由于部分項目投資者在工程管理專業方面經驗不足,可行性研究流于形式,在投資準備及論證上不夠充分,投資風險因素考慮不周,決策不當,盲目上馬,可能導致難以實現預期效益或項目失敗。
(二)圖紙設計
由于部分建設項目的圖紙設計欠缺科學性,脫離立項投資估算,或是設計人員的業務水平不高等原因,很容易引起圖紙設計高于估算造價、設計差錯與漏洞、設計在廣度與深度上不足等問題,甚至出現邊施工邊變更設計的現象,造成建設項目造價控制失去意義。
(三)項目招標投標
在工程招投標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招標文件編制不嚴密、程序不規范、招標控制價編制不準確、工程量清單描述不清、內容含糊以及合同主要條款沒有約定等問題,給以后結算環節留下諸多管理隱患。
(四)項目施工
由于項目投資者以及監理單位在施工現場沒有實施有效的全面控制,造成施工過程中出現大量的變更簽證,從而影響整體的工程造價。
(五)竣工結算
建設項目的竣工結算過程是對工程造價結算的確定與審核,也是對工程造價的最終控制和總體性把握。如果審計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不足、結算資料的不完整、簽證的真實性較差,都容易導致工程造價失真或者虛增等問題。
二、如何進行工程造價跟蹤審計
(一)立項環節
根據筆者調查的有關資料顯示,在整個工程建設過程中,立項環節對工程造價占大約80%甚至更高的影響,并且立項也直接影響到其后各環節工程造價的合理性與科學性。因此,對于加強工程造價跟蹤審計來說,立項環節是最重要的基礎之一。如何做好立項環節的跟蹤審計,就需要抓好以下三個重點方面:其一,認真審查項目建議書內容是否合規、完整,項目性質及用途是否模糊,擬建規模、標準是否明確,項目投資估算和進度安排是否協調等;其二,認真審查可行性研究報告的內容和格式是否明確,技術先進性和經濟可行性是否有機結合,與企業營銷狀況和走勢是否統一等;其三,認真審查立項的決策是否合理與科學,方案是否可行。認真核實相關資料的來源和取得途徑是否真實、可靠、充分,特別要對經濟技術可行性進行深入分析和全面論證。考察其項目是否能夠遵循“效益至上”的原則,從而選擇出工藝流程較為簡單、方案最佳的立項。
(二)設計環節
通過筆者的調查顯示,自初步設計至施工圖設計完成,能確定90%的工程造價;自施工開始,通過技術組織措施節約工程造價的可能性不到10%。因此,加強設計階段的造價管理,才能有效控制工程造價。通過審計實踐發現,項目投資者想要對設計環節進行造價控制,就應該盡可能采用限額設計,也就是按照批準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及投資估算控制初步設計,按照批準的初步設計總概算控制技術設計和施工圖設計,同時各專業在保證達到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按分配的投資限額控制設計,嚴格控制不合理變更,保證總投資不被突破。要通過分析,判斷設計采用的流程是否先進,操作條件是否影響造價,設計布局是否緊湊、合理,自然條件是否充分利用,設備、材料的選用是否正確,圖紙是否已經嚴格審查,應盡量避免采用價格昂貴的材料等。
(三)招標投標環節
對工程造價的管理與控制最為有效的手段是按照有關規定實施公開招標投標活動。對于強化工程造價跟蹤審計來說,做好招投標環節的審查也是重要的內容之一。首先,應對招標文件編制進行審查。查看招標文件是否符合公開招投標活動相關的法律法規規定,內容是否全面,招投標的程序及時間安排是否合理、合規,招標范圍是否明確,審查評標標準和方法采用是否科學,能否滿足客觀公正評標的要求等;其次,加強招標控制價和工程量清單的審核,此過程是造價控制的關鍵過程。查看控制價編制依據是否充分,市場因素是否考慮,招標控制價是否能控制在市場公允價格范圍內等。同時還要對工程量清單進行必要的審核。查看清單描述是否準確、細致,工程量計算是否滿足圖紙要求等;第三,審查合同簽訂是否嚴謹。工程合同中的專業條款對最終的結算審計具有關鍵作用,如果條款描述過粗,后期的結算審計會有爭議,對造價控制不利;第四,合同簽訂之前,應對中標單位的投標綜合單價逐項進行核對,避免出現錯項和畸高項等。
(四)施工環節
對于工程造價跟蹤審計來說,施工環節的造價審計監督也是關鍵點。要想更好地控制工程造價,就應把握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應對建材的品質以及價格進行審查。對一個建設項目來說,建筑材料大約占據了70%左右的工程成本,而建材的價格多變、品種繁多、供應渠道也很多。因此,審計人員不僅需要著力關注建筑材料的市場行情,還要掌握價格變化趨勢等方面的信息,從而更科學地、合理地確定材料的價格;其次,對建設項目的設計變更以及工程簽證進行審查,特別需要關注材料的代用、工程的變更以及預算外費用與用工等。同時應對其真實性與必要性進行監督。如果不是施工條件變化等特殊要求,應堅決抵制現場工程簽證與設計變更。而對已經通過了專家論證的設計變更,審計人員也要對其必要性和論證程序合規性進行審查。
(五)結算環節
從目前建設工程的實際情況來看,工程結算一般都采用工程量清單綜合單價計價法來進行計算。并結合合同的條款,對實際完成的工作量進行復核與審查,特別應關注工程變更簽證。如果前期的跟蹤審計比較到位,此環節就會比較輕松。此外,對于結算環節的審計來說,結算資料是否完整、價格材料是否真實有效等也是影響竣工結算的內容之一, 也需要對其進行詳細的審查與重點的關注。
結束語
綜上所述,建設工程跟蹤審計是一項細致工作,每個環節都與資金有著密切的關系,任何細小的疏忽,都可能造成不應有的損失和浪費。所以,在跟蹤審計過程中應當客觀公正,實事求是,不僅要以立項、圖紙為依據,還要以現行的概預算定額和相關文件作為審計標準,在工作中尋找規律,不斷挑戰自己,并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管理能力。合理控制工程造價,提高建設工程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 曹慧明.建設項目跟蹤審計若干問題研究[J].審計研究,2009,(5).
[2] 敖秋平.如何控制建設項目工程造價[J]_審計與理財,2010.
隨著我國民生工程建設腳步的不斷加快,政府投資項目日漸增多。作為國家資金使用管理的關鍵,強化政府投資項目審計工作是保障國有資金安全使用的重點。在傳統政府投資項目審計中,多采用竣工結算審計方式對投資項目進行設計。這樣的設計方式極易造成審計內容的遺漏及資金流失,影響了政府投資項目的建設與管理。為了保障國有資金的有效使用、保障政府投資項目建設進度及施工質量,現代政府投資項目審計工作應采用跟蹤審計方式開展審計工作。以跟蹤審計優勢對政府投資項目投資立項及施工過程中各階段經濟活動進行審計,保障投資資金的有效使用、保障經濟活動真實合法,維護政府投資安全、提高投資效益。
一、政府投資項目跟蹤審計的意義
傳統的政府投資項目審計以項目竣工后的事后決算審計為主,這樣的審計方式造成了審計人員脫離了具體的建設過程,影響了審計人員對問題的發現。即使在決算審計時發現了問題,其實損失已經造成。由于政府項目投資較大、建設周期較長,因此問題發生后極難改變,進而造成了、資金流失等問題,影響了國有資金的使用安全、影響了政府投資項目建設目標的實現。針對政府投資項目審計現狀,運用跟蹤審計方式能夠對政府投資項目的各個階段進行全過程跟蹤審計。通過全過程跟蹤審計工作的開展,及時發現施工過程中的問題,及時做出正確的處理,保障國有資金安全、保障項目建設的順利進行。因此,在我國政府投資項目的審計管理中應加快跟蹤審計方法的運用,通過全過程跟蹤審計減少項目損失、監督項目的實施,實現民生工程投資建設目標。
二、政府投資項目的跟蹤審計
(一)明確政府投資項目跟蹤審計的方式
根據政府投資項目的特點,政府投資項目跟蹤審計工作主要通過事前審計、事中審計、事后審計實現對政府投資項目的全過程跟蹤審計。在政府投資項目跟蹤審計中應明確跟蹤審計方式及要點,以提前介入的審計、全過程的跟蹤監督,及時發現政府投資項目建設施工中的問題,及時進行改進。利用政府投資項目跟蹤審計工作規范、監督項目施工管理工作,促進政府投資項目投資建設目的的達成。通過明確政府投資項目跟蹤審計方式,使審計單位能夠根據跟蹤審計方式對投資項目進行分析與評測。針對政府投資項目的實際情況及審計需求開展審計工作,促進跟蹤審計目標的實現。
(二)根據跟蹤審計需求建立審計管理體系
為了實現跟蹤審計目的、提高跟蹤審計工作效率、規范跟蹤審計工作,在實施政府投資項目跟蹤審計前應建立科學的、完善的審計管理體系。根據政府投資項目的實際情況,確定跟蹤審計工作內容及重點。以針對性、適用性為基礎建立科學的審計管理體系,指導項目跟蹤審計工作人員的具體工作。在審計管理體系的建立中,還應將審計管理工作目標、內容分解落實到各個崗位,以此指導審計人員的具體工作,實現跟蹤審計管理目標。
(三)政府投資項目的跟蹤審計內容與重點
1、投資階段的審計重點
投資階段的審計工作是對項目資金、項目法人、招投標工作以及合同管理等工作的審計。針對政府投資項目的特點,對資金落實情況、法人確定機制、資金籌集與責任制度等進行審計。同時,針對項目勘察、設計、建立以及招投標活動中的審計需求開展審計工作,避免暗箱操作等情況損害國家利益、避免串通舞弊影響項目招投標工作的開展。以公平、公正、公開的招投標實現市場經濟體制下政府投資項目投資階段審計目標,并確保項目施工前準備活動滿足施工需求,保障政府投資項目施工管理基礎工作的落實。
2、建設施工階段的審計分析
政府投資項目施工階段的審計工作是在工程施工期間對工程管理、施工進度、使用材料以及變更等事項的審計。通過對內容控制體系建立與執行情況的監督審計、通過施工過程中進度及資金情況的審計、通過對造價執行情況的審計保障工程的順利進行,保障投資資金的安全與使用。在施工階段的審計中,跟蹤審計人員應著重對項目資金的撥付、管理及使用的真實性、合法性進行審計,并根據工程造價對資金使用效率進行監督審查。通過資金撥付、使用的監管審計保障工程進度及工程質量,滿足政府投資項目審計管理需求。
3、竣工結算審計的分析
由于投資階段審計與施工階段審計工作的執行為竣工結算審計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因此竣工結算審計工作量也較傳統竣工結算審計有著較大的減少。通過結算編制依據、各項定格套用情況餓審計、標底及工程量計價清單執行審計、工程款項審計等工作,實現跟蹤審計目的,保障審計工作質量滿足審計工作需求。
(四)注重跟蹤審計評價,提高審計能力及審計質量
在政府投資項目的跟蹤審計執行中,建立有效的評價體制是保障審計效果、實現審計目標的關鍵。在審計工作開始前應針對政府投資項目的實際情況、審計工作管理體系及管理目標建立績效評價與審計工作評價體系。通過評價體系的建立對跟蹤審計管理體系、審計工作執行情況進行評測與評價,了解跟蹤審計工作開展中的實際情況及存在問題。通過評價結論及跟蹤評價及時發現跟蹤審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實現跟蹤審計管理體系改進、審計能力提高的目標,預防審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造成的資金安全隱患。
三、政府投資項目跟蹤審計工作的附加作用
政府投資項目跟蹤審計工作的開展不僅能夠保障政府投資資金的安全、保障投資項目施工質量,政府投資項目跟蹤審計工作的科學開展還能夠促進施工單位管理水平的提升、促進監理工作職能的有效發揮。通過跟蹤審計工作提高項目建設施工單位對質量、資金管理人士,促進施工單位施工管理水平的提高。以跟蹤審計使施工單位財務管理與施工管理更加 協調的開展工作,為保障項目施工進度及施工質量奠定了基礎。而且,在政府投資項目跟蹤審計過程中,通過審計內容、審計工作能夠提高建立單位對施工過程的監督與管理。強化監理工程師對施工過程中各環節的關注,進而保障項目施工進度及施工質量。通過動態的跟蹤審計對工程項目分時段、分內容的開展動態化審計工作,提高施工數據的審計質量,避免短時間處理大量數據造成的誤差及漏洞,保障政府投資項目的順利開展。
四、結論
針對我國國民經濟發展過程中公共建設項目管理需求,在政府投資建設的項目管理中必須強化審計工作的開展。利用跟蹤審計方法提高對政府投資項目的審計管理能力,保障國家資金的有效使用。針對政府投資項目多樣性特點,審計部門還應強化自身審計能力。針對政府投資項目特點加快審計人員的培訓與培養,通過科學的跟蹤審計與管理保障政府投資項目的順利開展。在跟蹤審計活動中,審計單位還應建立評價評測體系,通過評價評測體系對跟蹤審計活動進行實時評價,及時發現審計活動中存在的問題,保障審計工作目標的實現。
(1)公安部投資的工程項目;
(2)單位自籌資金投資的工程項目;
(3)地方資助經費投資的工程項目;
(4)合建的工程項目;
以上投資的項目資金一般都在100萬元以上,甚至有可能達到上千萬元。因此,加大對招投標的審計力度,已成為一個十分迫切的任務。通過對工程招投標的跟蹤審計,可及時有效發現和糾正招投標過程中的漏標、串標等不正當行為,確保工程項目招投標在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下進行,工程能按時按質的交工。
而在基建工程項目招標投標過程中只所以進行跟蹤審計主要是因為:1、消防部隊基建項目建設項目越來越大,投資也越來越多,各級領導、地方政府都非常關心,對于跟蹤審計就很重要了。審計人員不僅要向上級領導匯報,還要向地方政府有個滿意的交代。2、進行基建項目招投標跟蹤審計有利于彌補事后審計對前期情況不清楚的缺陷。如若只是進行事后審計有兩個缺陷。一是由于時間問題,審計人員對于某些問題已無法進行審查;二是對于發現的問題,也很難挽回全部損失。3、進行跟蹤審計有利于完善監督體制,增加基建項目招投標過程的透明度。
那么如何進行科學有效的審計監督,確保工程項目招投標在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下進行,工程按時按質的交工。從而積極推動消防部隊建設發展呢?筆者認為:關鍵應抓好一下三個環節。
一、招標前的審計監督
(一)招標條件的審計
1、審查建設項目立項情況,審核此項目是否申報,是否已經審批,是否符合當地經濟發展狀況。
2、審查招標前的準備工作情況,審計人員通過現場調查,看招標單位是否已準備好場地,是否已通過通水、通電、使投標單位一但中標后,便可盡快進駐施工。
3、審查建設項目總投資落實情況,審計人員著重審查招標單位是否已準備好充足的資金,資金情況是否與申報時一致,有無隱瞞資金短缺情況。
4、審查建設項目招標工作機構設置是否完備,內控是否嚴密,組織形式是否合規。
(二)招標方式的審計
1、審查招標方式是公開招標還是邀請招標,若是公開招標,招標人要在指定的報刊,電子網絡或其他媒體上招標公告。招標公告應當載明招標人的名稱,地址,招標項目的性質、數量。實施地點和獲得招標文件的辦法。若是邀請招標,首先審計人員在審計時應注意招標單位是否邀請超過三家建設單位,而這些單位又是否具有建設此項目的資質,是否有掛靠外部建筑公司的投標人。
2、審查委托機構。委托機構招標,審計人員應加大對此機構的審查與監督管理力度。因為目前招標機構問題也很多,招標機構行為不規范,也加大了監督難度。而且招標機構熟知招投標法以及相關的法律法規,善于鉆法律的空子;有的機構公然違法,所以必須加強對招標機構的監督和管理,防止其與投標單位患通。
(三)招標程序的審計
1、審計人員著重審查招標單位編制的招標文件是否已獲批準,是否已按規定招標公告或邀請書,其內容是否合規合法。
2、審查招標單位出售、的招標文件是否符合規定要求,是否對所有投標單位在投標前進行了解答疑難,是否對個別投標單位進行了特別解答。
(四)標底的審查
標底的審計是一個重要環節,是衡量中標與失標的重要依據,所以編制標底的造價人員是否有相應的執業物質,便是審計的重點。審計人員審查該標底是否依據圖紙,是否套用定額,有無提價與壓價現象,是否人為調標。編制標底的人員不得為了私利以任何形式將標底泄露給投標人,必須對標底保密,審計人員一經發現有泄露標底的現象,審計人員應追咎泄標人員的法律責任。
(五)對投標單位資格的審查
首先審計人員對投標單位進行嚴格的資質審計,審查該投標單位是否具備投標資格,是否達到工程建設所要求的資質等級,是否具有良好的社會信譽和良好的施工質量,是否擁有雄厚的技術力量和機械設備,是否具備優良的文明施工和安全生產記錄。還要結合投標單位近年來所承建得其他工程項目中哪些項目取得過工程質量監督部門出具的工程評定的等級證明。
二、招標中的審計監督
在整個招投標過程中,審計人員應嚴格審查是否有串通投標行為,即投標者與投標者之間采用不正當手段,對招投標進行串通,以排擠競爭對手或損害招標者利益的行為。
(一)投標者之間的串通行為:某一投標單位找一些單位來陪標或這些投標單位私下商定好一致抬價或壓價,以相互制約,輪流以高價或低價中標。而且我國建筑市場上施工隊伍眾多,為了承擔工程不惜血本,搞惡性競爭。最終失去了保證工程質量和提高工程質量的目的。
(二)評標的審計。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科學管理的原則,以招標文件為依據,不得臨時采取招標文件以外的標準和方式進行評標。評標招標依法組建的評標委員會負責。評標委員會由招標人的代表和有關技術、經濟等方面的專家共同組成,與投標人有利害關系的招標人不得參與招標工作。然后招標人授權評審小組將社會信譽好、標價低、工期短、工程質量高、施工組織嚴密、守信譽的單位確定為中標人。
(三)定標的審計,主要是經評審小組按法律和評標條件與標準,確定中標單位與招標人簽訂合同之前手續辦理的審計。
1、審查定標的程序是否合法合規,低標中標是否符合行情。審計人員必須考慮低標中標能否按時按質完工,必須考慮中標者是否故意投低標,以達到先拿到工程,然后再通過各種方法增加項目資金,審計人員應嚴格審查中標定價是否合理。
2、審查中標單位是否在規定時間內訂立合同,以及是否交履約保險金。招投標雙方是否按規定辦事,投標方是否交了保險金,是否少交。審計人員在這一過程中若發現了問題,應再一次審核中標單位的資質,是否中標者無能力交付履約或害怕無能力按時按質完成工程,履約金被沒收,審計人員必須對這一過程進行嚴格審查。
三、招標后的監督
(一)這一過程主要是反饋監督,應注意建立信息反饋和追蹤制度。
(二)審計人員應加強合同簽訂的監督,審計人員全面審核合同簽訂的全過程,審查合同簽訂過程是否完整,手續是否齊全,合同是否與招標文件和投標書相一致。
(三)要把握合同糾紛的調節關。在調解無效的情況下,依照仲裁法進行仲裁或直接進入司法訴訟程序。
近幾年來,政府出臺了財政投資建設項目一系列管理政策、措施、制度,成效顯著,但隨著新一輪城市基礎建設的實施,項目前期準備不充分、論證不到位、規劃不完善、設計不周密、程序不完備、制度不健全等問題逐漸顯現,而實行跟蹤審計管理,能較好地解決上述存在的矛盾。
跟蹤審計管理是概(預)算審核的一種拓寬延伸的新模式,就是對工程項目從設計到竣工全過程的評審管理,實行全過程造價管理,是造價管理的一種重要手段,目的是強化財政監管職能,規范評審行為,提高工作效率,保證評審質量,提高政府投資建設資金的使用效益,保障建設項目的順利進行。
現階段實施跟蹤審計管理的必要性
1.是彌補政府投資建設項目實施過程中監管缺位的有效措施。眾所周知,越是在項目建設的前期,審計監督的缺位現象越明顯。投資項目傳統審計范圍僅僅涵蓋了建設項目全過程后期施工及竣工結算兩個階段,由于未能對建設前期各階段進行有效監督,近年來建設項目決策不夠科學、建設前期準備不夠充分、論證不到位、設計不周密、程序不完善等現象時有發生,造成項目資金損失浪費、項目建設效果性不佳,大大降低了政府建設項目投資績效。而跟蹤審計實行審計關口前移,成為項目建設全過程不可缺少的重要參與者,能夠隨時就發現的問題提供審計意見,及時對管理漏洞進行修正完善,從而促進建設項目科學決策和管理,從源頭上提高項目投資績效。
2.是進一步規范政府投資建設項目管理的重要手段。建設項目管理與控制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政府投資建設項目周期較長,影響的因素較多,項目實施過程中面臨著許多不確定性,使得項目始終處于變化的狀態,需要及時進行調整、修補和完善。實行跟蹤審計,將審計監督貫穿于建設全過程,能盡可能早地發現設計、招投標、合同、變更、質量、安全等“十大”關鍵環節常見的、苗頭性問題,及時提出合理化審計建議,督促建設單位加強內控管理,幫助建設單位提高項目管理水平。
二、實施跟蹤審計管理取得的良好效果
1.提出合理化建議,節約建設資金。跟蹤審計管理人員可以利用自身的專業優勢,在充分了解財政投資項目建設和工程做法的基礎上,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議,供建設單位參考。比如在某市政管網工程中,需鋪設一條臨時性的排水管,設計的意見是采用HDPE纏繞管。跟蹤評審人員經研究,認為按照該排水管的性質、作用及所處位置,可以不必采用纏繞管,因而建議采用UPVC雙壁波紋排水管,與HDPE纏繞管相比,不影響使用效果,但單價上要便宜181元/米。最后建設單位、設計單位采納了這一建議,此項造價節約了近一半。
2.審減不合理的現場簽證。簽證是對施工過程的記錄,也是最終工程價款結算、索賠的依據。現場簽證往往會由于這樣那樣的原因出現不規范、不合理的現象,這就需要跟蹤評審人員嚴格把關,堅決拒絕不合理的簽證。如在某市政廣場工程中,施工單位對土方外運的距離增加提出索賠,簽證單上有建設單位和監理單位簽署“同意”的意見。但是跟蹤評審人員發現,建設單位和監理單位的意見中未注明外運土方的方量及運距,而且施工單位報送的變更預算中在直接工程費的基礎上計取了施工組織措施費、綜合費用等所有費用和稅金,存在多取費的現象,明顯違背了招標文件和施工合同中相關條款精神。于是跟蹤評審人員將此變更退回,要求重新計價、簽證后再報審,節約資金95.4877萬元。
3.合理確定暫定價。暫定價的確定由于材質、規格、市場、時間甚至主觀上等因素都帶有很大的不確定性,極易導致建設資金的浪費,也是對工程投標時其他未中標的投標人的不公平,所以必須謹慎對待。如在某宿舍工程中,投標時塑鋼窗為暫定價,在施工過程中,需確定此價格。跟蹤評審人員參與了建設單位組織、監理單位參加的市場調查,并對調查的廠商家名稱、材料型號規格等作了詳實的記錄。參加了建設單位組織召開的價格論證會,對會議的流程、各建設主體的職責履行作了監督,并對會議形成的紀要作了備案留存。通過這樣公開、公正的方式確定暫定價,既有效地控制了工程造價,又維護了各方的合法、合理權益。
三、實行跟蹤審計管理應處理好幾個關系
開展跟蹤審計管理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必須要準確定位職能,俗話說“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只有職能定位清晰了、明確了,才能更有作為。跟蹤審計管理的職能應是:參與建設項目工程造價形成的每一個環節的相關主要活動,了解工程造價形成的來龍去脈,發現其中的不規范、不合理、不合法的行為,向相關單位指出和披露,并在可能時盡量提供合理化建議,以此促進投資效益的提高。
基于此定位,在跟蹤審計過程中應著重處理好以下幾個方面的關系:
1.處理好監督與服務的關系。從建設服務性政府的要求出發,政府投資評審機構是財政管理的一個技術支撐部門,要充分發揮專業優勢,立足監督,著眼于服務,把服務寓于監督之中,通過監督搞好服務,在服務中監督,在監督中服務。牢牢把握“用心去執法,用情去感化”這一現代工作理念,加強干部隊伍建設,不斷開拓評審工作新思路。在跟蹤評審過程中,既不以監督者的身份代替管理者,也不以評審者的服務代替監理方,實現評審單位與被評審單位的和諧共處。
2.處理好協作與獨立的關系。跟蹤審計工作的開展離不開相關責任單位尤其是建設單位的配合,互相之間要有充分的溝通和協作。成功的跟蹤審計不僅是技術才干的成果,往往也是與有關各方面溝通與協調、集思廣益、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結果。在目前我國的法規框架下,采用“建議型”的跟蹤審計工作方式比較恰當。同時,建設項目跟蹤審計要以服務工程建設為己任,逐步建立起審計單位與被審計單位相互間的一種溝通機制。確保審計的獨立性。在任何情況下,審計監督都不能替代項目管理。目標和重點要明確。跟蹤審計是一項頗費人力和時間的審計模式,如果目標不明確,必然是“出力不討好”,導致“重點不突出缺點突出,成果不大風險大”的不良后果。善于溝通協商、充分調動各方的積極性。敢于發表審計意見,履行監督職能,不能隨大流。
3.處理好責任與作為的關系。在建設過程中,項目建設相關責任主體都應該認真履行各自的職責,跟蹤審計既不越俎代庖,又不放松監督,審核與被審核單位既明確責任,又都有所作為。對于有些建設單位和監理單位的管理人員存在“買保險,甩包袱”、“少簽字,少負責”的思想,要從流程標準、規章制度的規范上來進行約束。業主代表、監理單位代表跟蹤監督在各個施工環節,各負其責,嚴格把關,即時控制,相互制約,對每項工程變更認真審核,仔細計量,按規定計價。所有變更簽證聯系單應做到內容描述清楚、真實準確,各責任單位的意見表述明確,簽字蓋章手續齊全,報批流程規范、有效。這樣才能防止施工單位巧立名目、以少報多,杜絕結算時靠回憶搞突擊簽證等現象,減少因變更而產生的不必要的損失。
跟蹤審計是新的嘗試,作為加強財政資金管理、控制工程造價的一種新手段,任重而道遠,工作的方式方法需要總結、完善和提高。我們要通過一系列的實踐,抓住重點,處理好相關關系,不斷學習提高,不斷積累經驗,科學發展,創新克難,不斷提高財政投資審計工作水平和審計質量,實現跟蹤審核的目的,為財政項目預算管理的科學化、精細化服務。
【參考文獻】
1. 時現,《關于建設項目投資績效審計的思考》,《審計與經濟研究》2003年
2. 武旭華,《做好跟蹤評審 提高評審效率》,《財政評審》2008年第6期。
二、工程質量審計開展現狀
為了配合工程質量監督管理,防止事故的頻發、提高工程質量,各國審計機構都在積極研究與實踐。以韓國來說,韓國國家審計機關提出工程審計的重中之重放在質量審計方面。具體表現在如下:第一,施工期間通過對工程進行跟蹤審計檢查工程的施工質量;第二,重點審計建設過程中相關資料的真實性與合理性程度;第三,重點對竣工交接手續的合法性和竣工程序的合規性進行審計;第四,有效性分析施工監理工作的審計;第五,工程交付使用后,在使用期對事后管理情況進行審計,并注意鑒別偽劣工程。在我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要求,重點審計工程概預算執行情況和竣工決算情況,還是以財務審計為主。而韓國的工程審計工作之重在于建設計劃的確定與遵循工程質量方面;另外,兩國的審計方法也不盡相同。韓國審計機關十分注重采用跟蹤審計及事前檢查的方法,防患于未然,而我國審計機關則著重于事后審計,用于揭示問題并作為日后的借鑒;同時,審計的制約力度也不同,在很多情況下韓國審計機關在審計中可以要求違規工程進行返工,并要求相關部門遵照執行,而在我國,相較于要求返工,則更重于對工程責任人采取相應處分或對有關部門進行經濟處罰,其目的在于確認責任,讓他人引以為戒;不僅如此,兩國工程審計的專業人員構成也不同。韓國工程審計人員大多數為工程技術人員;然而在我國,工程審計的眾多人員中,主要人員中鮮有專業工程技術相關人員。我國現處于工程質量審計的初建和探索階段,工程質量審計有著諸多待改進的方面。(一)開展工程質量審計欠缺法律支持傳統工程審計的重點在于造價審計,而對質量的審計只是一帶而過,但隨著審計工作要求的提高,工程質量審計逐步成為關注的重點。但相關法律的設立沒能跟上審計的步伐,其中工程領域的相關法律法規,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建設項目審計準則》中并沒有對工程質量審計給出明確的定位,這使得工程質量審計缺少了法律的支撐,審計署目前也未給出明文規定。(二)當前工程質量審計基礎理論不充分現階段,審計人員在開展工程審計實務中仍未將工程質量審計作為注重點,當然,工程質量審計現處于初步探索階段,多數還是用實踐經驗來進行審計,并參考監督部門的實用流程、手段,審計專業性缺失。也有這方面的學者和一線審計人員在對此進行理論研究,但目前工程質量審計還處于“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三)審計人員專業知識不足工程質量審計的專業技術多側重于土木工程方向,而工程投資額較大、建設周期長、專業技術性強的特點,造成工程質量審計工作也同樣具有耗時長,涉及面廣等,需要關注建設流程包含的方方面面,而我國當前審計人員工程專業知識不足,使得審計難度增加。(四)審計方式方法及技術設備需與時俱進工程質量審計過程中,審計人員對某工程實體存在質疑時,就需要對工程實體進行檢測,而通常出現問題的多為隱蔽工程和某些一次成型的關鍵構件,使用傳統的查資料的審計手段不能正確評價工程實體質量。工程質量審計應當適當的采用質量檢測的手段對實體質量進行檢測,例如混凝土壓強試驗,鋼筋抗拉試驗等,再與被審計方提供的資料復核,更好的得出審計結論。
三、工程質量審計定位
石愛中審計長提出工程質量審計不是單獨存在的一種審計類型,這一點是對工程質量審計組織定位的高度總結。一方面在工程質量與工程造價的平衡關系及工程審計與工程管理的相互獨立與相輔相成中,都能找到工程質量審計的影子,可見工程質量審計不是單獨存在,但也不可或缺;另一方面在工程審計中,委托人或授權人對工程質量審計有要求的情況下對管理監督部門的再監督。目前,工程質量監管體系的建立相較完善,而施工、監理、監督、審計都應當有各自合適的定位,而工程質量審計追求的結果并不完全是工程質量本身是否過關,更重要的是定位于對工程質量監督的再監督,而現階段工程質量審計的首要目標是推進政府和社會的監管力度的加強和效果的提升。我國正處于工程質量審計的初建和探索階段,工程質量審計到底是如何進行的,它的定位如何,相關法律是如何界定的,現在仍處于猶抱琵琶半遮面中。本人通過對近年來部分工程質量審計文獻的整理發現,很多學者對工程質量審計的定位與工程質量管理的定位混淆不清。多數文獻中提到,工程質量審計的審計范圍和內容為基本建設程序履行情況、設計質量、工程施工質量、工程項目運行質量等。但這些內容應由該工程項目管理人員進行監督管理,在此基礎上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對工程質量及工程質量管理應由我國相關工程質量監督機構應履行職責。對于工程質量審計而言,個人認為應當更加提升一個高度進行監督。也就是說,工程質量審計的定位應當是監督者而不是管理者。管理者負責對工程質量進行管理,工程質量監督機構對工程質量及該工程質量管理部門及人員進行管理和監督,而工程質量審計應當是立于這兩者之上的第三方。即工程質量審計在了解工程質量相關問題后,針對某工程對監督管理該工程的質量監督機構進行審計:為什么在管理和監督過程中諸多問題沒有得到發現和解決?既對工程質量進行了監督同時又發現了管理和監督部門的失職,在審計結果中,應當是審計追究監督和管理部門的失職而不是工程質量本身。使得相關部門在審計的監督下對工程質量管理和監督進行整改達到對工程質量本身的整改,這樣避免了工程質量審計直接對工程質量進行監督,而在實務工作中此處的“監督”時常履行的是“管理”的職責。從另一方面來講,借此可能還可以進一步解決當前工程質量審計的相關法律邊界難題。當然,工程質量審計的出現也就意味著工程質量監督和管理機構工作的不到位,所以相對于監督工程本身更應當對管理和監督部門進行審計。
四、工程質量審計開展的模式
通過對國內外其他類型審計模式的分析研究和比較,跟蹤審計已占據了審計大舞臺的主導地位,正如上文提到的,韓國在工程質量審計中,使用跟蹤審計的模式取得了較大的成功,同樣在我國工程質量審計中應當以跟蹤審計作為開展模式進行審計,其原因有三:第一,工程建設項目是一個全周期、不可逆的過程,事后審計模式在過程中的控制極為欠缺,多數隱蔽工程質量在事后是無法進行審計的,或者說即使審計出了問題,工程不可逆也同樣無法達到審計整改的目的,而跟蹤審計可以實時發現問題,及時整改;第二,在現有工程管理體制下,某些工程在整理工程資料方面,通常會在最后階段審計介入之前,臨時編造工程資料,不但增加了事后審計的工作量,而且即使在這些工程資料中審計出相關質量問題而工程已竣工,也無法根據資料對應某些實體工程部分進行實地審計、檢測。而跟蹤審計在全過程中,每個階段都將資料及實體工程對應審計,可以兩者相結合,完善審計過程,從多方面完成對工程建設項目質量的審計與整改;第三,我國現有工程質量審計專業人員較為稀缺,在工程質量審計中,采用跟蹤審計模式,既可以發揮上述兩者提到的跟蹤審計模式的優勢又能夠培養與鍛煉審計人員在工程質量審計方向的專業知識與素養,在完成某個工程建設項目審計的同時,加深了對工程質量審計的學識也擴充了工程質量審計專業人員的隊伍。綜上,跟蹤審計是最適合工程質量審計的模式之選。
中圖分類號:F5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2)04-0-01
一、高速公路建設各階段投資控制中易出現的突出問題
1.決策階段。投資估算不準是決策階段最突出的問題。主要原因是投資估算的編制依據不完善,對投資估算的審查不到位。
2.設計階段。一是設計招標流于形式。有的建設單位為了簡單省事,采用的直接委托的方式;有的建設單位在設計招標注重追求建筑造型、建筑面積等指標,忽視了對工程造價指標的審查。二是設計過程中與設計單位的溝通協調不夠。三是對概預算的審查不夠精細。
3.招投標階段。一是招投標流于形式。有的建設項目表面實行招標,實際是建設單位自行指定,直接發包,從中收取好處,給項目投資帶來損失。二是不平衡報價問題沒有被發現和整改。一些不施工單位憑低價中標,影響后期工程質量和投資控制。
4.施工階段。一是對工程設計變更管理不規范,從而導致工程項目的數量、單價、費用發生變化。二是征地拆遷進度慢,造成施工單位的索賠。三是監理的責任心不到位,沒有認真核實工程量和工程進度,從而給了施工單位弄虛作假的機會。
5.竣工及后評價階段。一是對竣工結算書的審核不嚴。虛報工程量的現象沒有得到很好的監管,使竣工結算審核工作流于形式。二是后評價方法不完善,沒有把定量和定性指標很好的結合起來。
二、抓好高速公路建設項目投資控制的對策
1.加強概預算和計劃管理。在項目建設初期,要完善投資估算的編制依據,要進行細致的概算分析,將總概算進行分項控制,并對分項進行細化,建立了概算控制表。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層層把關、嚴格控制。
2.加強招投標監督。選擇承包商應采取公開、公平、公正的招標方式進行,同時通過有利的合同類型將合同價款控制在預算的范圍內。因此,對招投標工作的監督就顯得尤為重要,要邀請上級主管部門和檢察機關進行監督,確保招投標工作在陽光下運行。
3.優化設計方案。組織設計單位、監理單位和有關專家,對設計工作進行優化,對設計施工圖紙與實際施工中不符的、有可能存在較大變更的地段、路基、涵洞、橋梁、隧道等進行深入細致的調查,完善變更方案。
4.嚴格控制設計變更。堅持工程變更必須有業主和總監辦人員到現場進行復核;堅持變更必須完善資料,特別是隱蔽工程變更必須有影像資料;堅持重大變更必須審計部門跟蹤審計和報上級主管部門批準。同時,要細化變更方案,以便能夠與各分項工程的投資控制目標進行比較,及時掌握變更動態,真正做到動態控制投資。
5.嚴格監管征地拆遷。一是想方設法盡可能少占用耕地、林地和臨時用地;二是對征地、拆遷的丈量結果進行嚴格審核,并隨機抽樣實地稽核征地的丈量情況;三是加強與沿線地方政府之間的關系協調,充分調動其工作積極性,加強征地拆遷工作進度。
6.嚴格計量支付程序。建立工程計量臺賬,為施工期間動態投資控制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框架。臺賬一旦確立,對工程臺賬的修改必須以變更的方式進行,從而保證工程臺賬作為基準的唯一性,避免重復計量、漏計、超計、少計等現象的發生。
7.認真審查竣工結算和后評價工作。對于高速公路項目建設的竣工結算環節,業主已不需要再投入過多的建設資金,但是并不意味著已完成了全過程投資控制。可以通過研究竣工決算的編定、竣工結算的審核、保修費用等來加強對竣工環節的投資管理,對虛報投資的違規行為起到有效的震懾作用。
8.開展全過程跟蹤審計。邀請審計部門對項目建設進行全過程跟蹤審計,包括對施工單位和地方協調指揮部的延伸審計,及時發現問題和進行整改,確保不發生違法、違規問題,確保建設資金的安全高效使用。
三、結束語
高速公路投資控制涉及面廣,環節多,因此要運用項目管理的各種手段與方法對投資進行控制,設置控制目標,監督管理相關人員,從而有效地降低高速公路的工程造價,提高投資效益。
參考文獻:
采用控制Unix系統提示符的進入,設立一個封閉的應用系統環境的方法。在正式的生產環境中,各種應用系統的直接用戶,如業務終端用戶和業務管理用戶對計算機知識一般不是很了解,他們的工作職責是在程序的控制下,用合法的系統用戶和口令字注冊并受限于程序畫面,執行規定的業務操作,而不能讓其接觸到Shell提示符,從而對生產環境中的程序和業務數據形成第一級保護屏障。具體做法是:編制Shell語言程序.safe文件,并在系統注冊用戶的.profile文件最后加入一行exec .safe。
.safe的源程序范例清單如下:
cond=true
while [ $cond ]
do
clear
echo “”
echo “業務處理系統菜單”
echo “”
echo “ ( $HOST )”
echo “”
echo “ 1)…… ”
echo “ 2)…… ”
echo “ q)…… ”
echo “”
echo “請選擇:\c ”
read choice
case $choice in
1) echo “請輸入口令:”
stty -echo
read passwd
stty echo
if test $passwd = one
then
…
fi
;;
2) echo “請輸入口令:”
stty -echo
read passwd
stty echo
if test $passwd = two
then
…
fi
;;
q) exit
;;
esac
done
.safe文件放在系統用戶的注冊目錄下,.profile和.safe文件權限建議設置為500,并在系統管理員的監控之下。該Shell程序可封鎖進入提示符的任何企圖,把用戶與文件系統、數據庫隔離開來;另外,在實際應用中為減少數據庫用戶線索數等應用開銷,同一應用系統常被分為不同模塊供不同權限的操作員使用。該Shell程序可以實現對一個系統注冊用戶提供多個操作分支,且每個操作分支都能設置自己的安全口令,同時還可將相關的應用列在同一個Shell菜單中,提供一個系統注冊名供用戶選擇使用,以減少增加注冊用戶的系統開銷。
二、程序維護的風險防范
采用歸檔在提示符下操作的方法,形成有力的監督機制。因為工作需要,一般在生產環境中單獨為程序維護人員建立一個系統帳戶,由于工作性質特殊,程序維護人員仍難免要直接到提示符下操作,如何如實記錄程序維護人員在提示符下的操作軌跡,以供事后稽核和備查,是程序和業務數據安全性方面第二層需要考慮的問題。
在Unix系統中,每個注冊用戶都有一個記錄其Shell軌跡的.sh_history文件,但卻不能區分是何時從局域網上哪臺機器用何身份發出的Shell命令,因而缺乏針對性起不到監督作用。在局域網中,程序維護人員一般每人配有一臺PC機,每臺PC機的IP地址確定了用機人的身份。對某一臺業務主機來講,可以生成一個文件.ipcode,該文件包含了局域網中每個IP地址與該業務主機每個系統注冊用戶的組合和局域網中每臺其它主機與該業務主機每個系統注冊用戶的組合。通過環境變量Histfile對.ipcode文件中每個組合設置各自相應的Shell軌跡文件,為每個具體的用機者建立一份詳詳細細的Shell檔案,使在Shell提示符下發生的每筆操作行為有證可查。具體做法是,在每個系統注冊用戶的.profile文件中加入如下Shell語句段:
NETTERM=‘tty|cut -c 6-’
NETIP=‘finger|grep $NETTERM “ ”|cut -c 60-’
NETTTY=‘cat /var/adm/shhist/.ipcode |grep $LOGNAME“|”$NETIP|cut -f1 -d “|” ’
HISTFILE=/var/adm/shhist/.shhist.$NETTTY
export HISTFILE
ksh -o vi
相應地,在類似上述.safe的文件中增加一個菜單選項,提供程序維護人員進入系統提示符的口令:
echo “請輸入口令:”
stty -echo
read passwd
stty echo
if test $passwd = shell
then
sh
fi
;;
.ipcode文件每行用管道線“|”作域間分隔符,格式為:
序號|注冊名|IP地址(或主機名)
初次啟動該機制時,一次性地在/var/adm/shhist目錄下建立.ipcode文件以及與其相對應的.shhist.1、.shhist.2等空Shell歸檔文件(/var/adm/shhist只是本文推薦目錄)。
在每天主機開啟時用Unix系統命令at運行/var/adm/shhist/.timer文件,給所有的Shell軌跡歸檔文件每隔一段時間加上時間標簽。本文中該程序設置為每晚11時前不間斷運行,.timer程序清單如下:
time= “‘date|cut -c 12-13’”
cond = true
if test $time -le 23
then
while [ $cond ]
do
for i in ‘ls /var/adm/shhist/.shhist’
do
echo ‘date’>>$i
done
sleep 60
done
fi
轉貼于 三、進庫處理的稽核審計
審計是要跟蹤重要的數據庫活動事件,防范進庫操作風險。在日常實際應用中,由于應用系統的不盡完善,特別是對一些特殊的業務處理無法一一編制相應的程序而仍不得不進庫操作。把原始的業務生產庫表數據直接暴露給程序維護人員,其數據的風險是極其巨大的,對數據有意的破壞或無意的維護處理不當,都有可能造成無法估量的損失。因此,對這些特殊的進庫操作行為如何進行有效的稽核和風險防范,就成為重中之重。原則上每一項進庫操作都應留有痕跡,記錄下該項操作的各種屬性,保留必要的時限以備審查,防止操作者否認該項操作而推卸責任。利用Informix 數據庫提供的audit安全審計技術,對一些重要的數據庫操作事件進行審計跟蹤,便可以構筑防范數據風險關鍵的、最后的一道防線。
建立缺省和專用的audit mask,立足于對缺省的default_mask應盡可能多地設置審計事件,對缺乏維護經驗的用戶也應多設置一些審計事件,而且主要是對一些執行成功的事件進行審計跟蹤。使用操作系統的ps命令,通過終端號tty值獲得進程號pid和IP地址,以進程號pid值為關聯,將審計事件與相應的IP地址掛起鉤來,進行具體的定位,有關audit的設定和操作命令如下:
onaudit -l 1 (將審計機制置開狀態)
onaudit -p /usr/informix/adt/log (創建audit審計文件存放目錄)
onaudit -a -u _dml -e +DLRW,INRW,RDRW(創建審計跟蹤DLRW,INRW,RDRW事件的用戶模板_dml)
onaudit -a -u whyw -r _dml(將用戶whyw的審計模式定義為模板_dml的)
onaudit -o (顯示audit mask表sysmaster@sysaudit中的記錄)
onaudit -l -u whyw (查看whyw用戶的審計模式)
首先,應在每天主機開啟時用Unix系統at命令執行下述的/usr/informix/adt/.trace文件,生成/usr/informix/adt/.stand文件,/usr/informix/adt/.stand文件每行格式為用戶名|進程號|IP地址|時間:
cond = true
while [ $cond ]
do
time= “‘date|cut -c 12-13’”
if test $time -le 23
then
for i in ‘ps -ef|grep dbaccess|grep -v “grep dbaccess”|cut -c 34-40’
do
user=‘ps -ef|grep dbaccess|grep -v “grep dbaccess”|grep $i|cut -c -8’
ppid=‘ps -ef|grep dbaccess|grep -v “grep dbaccess”|grep $i|cut -c 10-14’
pid=‘echo $ppid’
ip=‘finger|grep $i|cut -c 60-’
date_time= “‘date’”
echo $user“|”$pid“|”$ip“|”$date_time >> /usr/informix/adt/.temp
done
for i in ‘cat /usr/informix/adt/.temp’
do
no_time=‘echo $i | cut -f1-3 -d “|”’
for j in ‘grep $no_time /usr/informix/adt/.stand’
do
grep -v $j /usr/informix/adt/.temp > /usr/informix/adt/.mide
cp /usr/informix/adt/.mide /usr/informix/adt/.temp
done
done
cat /usr/informix/adt/.temp >> /usr/informix/adt/.stand
cat /dev/null > /usr/informix/adt/.temp
sleep 10
else
break
fi
done
其次,應根據具體情況,選擇一些重要的、有針對性的事件進行審計跟蹤,以下項目僅供參考:
ADCK(Add Chunk)、ALIX(Alter Index)、ALTB(Alter Table)、CRAM(Create Audit Mask)、CRDB(Create Database)、CRDS(Create Dbspace)、CRIX(Create Index)、CRRL(Create Role)、CRSP(Create Stored Procedure)、CRTB(Create Table)、CRTR(Create Trigger)、DLRW(Delete Row)、DRAM(Delete Audit Mask)、DRBS(Drop Blobspace)、DRCK(Drop Chunk)、DRDB(Drop Database)、DRDS(Drop Dbspace)、DRIX(Drop Index)、DRRL(Drop Role)、DRSP(Drop Stored Procedure)、DRTB(Drop Table)、DRTR(Drop Trigger)、DRVW(Drop View)、EXSP(Execute Stored Procedure)、GRDB(Grant Database Access)、GRTB(Grant Table Access)、INRW(Insert Row)、LGDB(Change Database Log Mode)、LKTB(Lock Table)、ONAU(Onaudit)、ONIN(Oninit)、ONMN(Onmonitor)、ONMO(Onmode)、ONPA(Onparamas)、ONSH(Onshowaudit)、ONSP(Onspaces)、ONST(Onstat)、ONTP(Ontape)、RNDB(Rename Database)、RNTC(Rename Table/Column)、SOSP(System Command Stored ProCedure)、STDP(Set Database Password)、STLM(Set Lock Mode)、USTB(Update Statistics Table)、USSP(Update Statistics Stored Procedure)。
成功執行的審計事件名相應地貫以字母S即可,如SADCK、SALIX等。
最后,為方便對審計記錄進行保存、查詢和分析,可專門建立一個名為auditlog的表存儲審計記錄,并定期地把Informix生成的審計文件的內容裝載到該表中,該表具有與審計文件格式相對應的結構,具體如下:
create table auditlog (
adttag char(4),
date_time datetime year to fraction(3),
hostname char(18),
pid int,
server char(18),
username char(8),
errno int,
event char(4),
dbname char(18),
tabid int,
objname char(18),
extra_1 int,
partno int,
row_id int,
login char(8),
flags int,
extra_2 varchar(160,1))
同時,創建一個用戶表user,用來存儲用戶名、進程號、IP地址和時間信息,并通過進程號pid與auditlog表相關聯,user表結構如下:
create table user (
username char(8),
pid int,
ip char(15),
date_time datetime year to fraction(3))
假定auditlog表和user表在數據庫zxdb中,可以考慮在每天日結時,將當天的審計信息和用戶信息追加到auditlog表和user表中。對user表直接按上述生成的/usr/informix/adt/.stand文件格式內容進行load;對auditlog表則需先用Informix的onshowaudit命令進行格式整理,再用生成的audit.log文件進行load,整個處理可用Unix系統的at命令觸發下面的/usr/informix/adt/.daily文件自動地定時完成(假設只對whyw用戶設置了審計跟蹤機制,多個用戶審計跟蹤情形可類似處理):
onaudit -l 1
cat /dev/null > /usr/informix/adt/audit.log
for i in ‘ls /usr/informix/adt/log’
do
onshowaudit -l -u whyw -f /usr/informix/adt/log/$i|grep ONLN >> /usr/informix/adt/audit.log
rm /usr/informix/adt/log/$i
done
dbaccess zxdb
load from /usr/informix/adt/audit.log insert into auditlog;
load from /usr/informix/adt/.stand insert into user;
!
cat /dev/null > /usr/informix/adt/.stand
在Unix系統的/etc/rc2.d目錄下創建一個文件S99log,每天主機開啟時可定時觸發運行本文涉及到的.timer、.trace和.daily文件。S99log文件內容如下:
at -m -f /var/adm/shhist/.timer 0630am tomorrow
at -m -f /usr/informix/adt/.trace 0630am tomorrow
at -m -f /usr/informix/adt/.daily 0600am tomorr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