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9-21 09:48:43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財務公司財務指標分析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關鍵詞】財務報表分析;財務指標;作用
隨著市場競爭日益激烈,財務管理在加速市場經濟發展中的戰略地位日益明顯。財務報表分析,作為企業財務管理的主要環節,其地位也越發重要。
編制財務報表的目的,就是向報表的使用者提供有關的財務信息,從而為他們的決策提供依據。但是財務報表是通過一系列的數據資料來全面地、概括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情況。對報表的使用者來說,這些數據是原始的、初步的,還不能直接為決策服務。因此,報表的使用者應根據自己的需要,使用專門的方法,對財務報表提供的數據資料進一步加工、整理,從中取得必要的有用的信息,從而為決策提供正確的依據。
一、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分析概述
(一)上市公司的概念
上市公司與股份有限公司是不相同的,股份有限公司是指全部注冊資本由等額股份構成并通過發行股票(或股權證)籌集資本的企業法人。其特點是:公司的資本總額平分為金額相等的股份;股東以其認購的股份對公司承擔有限責任,公司以全部資產對公司債務承擔責任;經批準,公司可以向社會公開發行股票;股票可以交易與轉讓;股東不得少于規定人數,每股有一表決權,股東按其持有的股份,享受權利,承擔義務;公司應公開經注冊會計師審查驗證過的會計報告。按股票是否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股份有限公司又分為上市公司和非上市股份公司。上市公司是指所發行的股票經國務院或國務院授權證券管理部門批準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
(二)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
上市公司財務報表是公司必須向社會公眾公開披露的上市報告書,包括年度報告、中期報告和各季度報告。主要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及利潤分配表,現金流量表,以及有關附表和報表注釋等內容。
二、上市公司財務報表分析的指標體系
(一)變現能力比率
1、流動比率
流動比率=流動資產合計/流動負債合計
體現企業的償還短期債務的能力。流動資產越多,短期債務越少,則流動比率越大,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越強。當低于正常值,企業的短期償債風險較大。一般情況下,營業周期、流動資產中的應收賬款數額和存貨的周轉速度是影響流動比率的主要因素。
2、速動比率
速動比率=(流動資產合計-存貨)/流動負債合計
保守速動比率=0.8(貨幣資金+短期投資+應收票據+應收賬款凈額)/流動負債
比流動比率更能體現企業的償還短期債務的能力。因為流動資產中,尚包括變現速度較慢且可能已貶值的存貨,因此將流動資產扣除存貨再與流動負債對比,以衡量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低于1的速動比率通常被認為是短期償債能力偏低。影響速動比率的可信性的重要因素是應收賬款的變現能力,賬面上的應收賬款不一定都能變現,也不一定非常可靠。
總之,可以動用的銀行貸款指標、準備很快變現的長期資產、償債能力的聲譽可增加現能力。而未作記錄的或有負債;擔保責任引起的或有負債會減弱變現能力。
(二)資產管理比率
1、存貨周轉率
存貨周轉率=產品銷售成本/[(期初存貨+期末存貨)/2]
存貨的周轉率是存貨周轉速度的主要指標。提高存貨周轉率,縮短營業周期,可以提高企業的變現能力。存貨周轉速度反映存貨管理水平,存貨周轉率越高,存貨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動性越強,存貨轉換為現金或應收賬款的速度越快。
2、存貨周轉天數
存貨周轉天數=360/存貨周轉率=[360*(期初存貨+期末存貨)/2]/產品銷售成本
企業購入存貨、投入生產到銷售出去所需要的天數。提高存貨周轉率,縮短營業周期,可以提高企業的變現能力。存貨周轉速度反映存貨管理水平,存貨周轉速度越快,存貨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動性越強,存貨轉換為現金或應收賬款的速度越快。它不僅影響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也是整個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
3、應收賬款周轉率
應收賬款周轉率=銷售收入/[(期初應收賬款+期末應收賬款)/2]
應收賬款周轉率是指指定的分析期間內應收賬款轉為現金的平均次數。應收賬款周轉率越高,說明其收回越快。反之,說明營運資金過多呆滯在應收賬款上,影響正常資金周轉及償債能力。應收賬款周轉率,要與企業的經營方式結合考慮。以下幾種情況使用該指標不能反映實際情況:第一,季節性經營的企業;第二,大量使用分期收款結算方式;第三,大量使用現金結算的銷售;第四,年末大量銷售或年末銷售大幅度下降。
4、應收賬款周轉天數
應收賬款周轉天數=360/應收賬款周轉率=[(期初應收賬款+期末應收賬款)/2]/產品銷售收入
應收賬款周轉天數表示企業從取得應收賬款的權利到收回款項、轉換為現金所需要的時間。應收賬款周轉率越高,說明其收回越快。反之,說明營運資金過多呆滯在應收賬款上,影響正常資金周轉及償債能力。應收賬款周轉率,要與企業的經營方式結合考慮。以下幾種情況使用該指標不能反映實際情況:第一,季節性經營的企業;第二,大量使用分期收款結算方式;第三,大量使用現金結算的銷售;第四,年末大量銷售或年末銷售大幅度下降。
5、營業周期
營業周期=存貨周轉天數+應收賬款周轉天數={[(期初存貨+期末存貨)/2]*360}/產品銷售成本+{[(期初應收賬款+期末應收賬款)/2]*360}/產品銷售收入
6、流動資產周轉率
流動資產周轉率=銷售收入/[(期初流動資產+期末流動資產)/2]
流動資產周轉率反映流動資產的周轉速度,周轉速度越快,會相對節約流動資產,相當于擴大資產的投入,增強企業的盈利能力;而延緩周轉速度,需補充流動資產參加周轉,形成資產的浪費,降低企業的盈利能力。
(三)負債比率
負債比率是反映債務和資產、凈資產關系的比率。它反映企業償付到期長期債務的能力。
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
反映債權人提供的資本占全部資本的比例。該指標也被稱為舉債經營比率。負債比率越大,企業面臨的財務風險越大,獲取利潤的能力也越強。如果企業資金不足,依靠欠債維持,導致資產負債率特別高,償債風險就應該特別注意了。資產負債率在60%―70%,比較合理、穩健;達到85%及以上時,應視為發出預警信號,企業應提起足夠的注意。
(四)盈利能力比率
盈利能力就是企業賺取利潤的能力。不論是投資人還是債務人,都非常關心這個項目。在分析盈利能力時,應當排除證券買賣等非正常項目、已經或將要停止的營業項目、重大事故或法律更改等特別項目、會計政策和財務制度變更帶來的累積影響數等因素。
1.銷售凈利率
銷售凈利率=凈利潤/銷售收入*100%
該指標反映每一元銷售收入帶來的凈利潤是多少。表示銷售收入的收益水平。分析提示:企業在增加銷售收入的同時,必須要相應獲取更多的凈利潤才能使銷售凈利率保持不變或有所提高。銷售凈利率可以分解成為銷售毛利率、銷售稅金率、銷售成本率、銷售期間費用率等指標進行分析。
2.銷售毛利率
銷售毛利率=[(銷售收入-銷售成本)/銷售收入]*100%
表示每一元銷售收入扣除銷售成本后,有多少錢可以用于各項期間費用和形成盈利。銷售毛利率是企業是銷售凈利率的最初基礎,沒有足夠大的銷售毛利率便不能形成盈利。企業可以按期分析銷售毛利率,據以對企業銷售收入、銷售成本的發生及配比情況作出判斷。
(五)現金流量分析
現金流量表的主要作用是:第一,提供本企I現金流量的實際情況;第二,有助于評價本期收益質量,第三,有助于評價企業的財務彈性,第四,有助于評價企業的流動性;第五,用于預測企業未來的現金流量。
三、財務報表分析對上市公司的作用
通過對上市公司財務報表的有關數據進行匯總、計算、對比,綜合地分析和評價公司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對于股市的投資者來說,報表分析屬于基本分析范疇,它是對企業歷史資料的動態分析,是在研究過去的基礎上預測未來,以便做出正確的投資決定。
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向各種報表使用者提供了反映公司經營情況及財務狀況的各種不同數據及相關信息,但對于不同的報表使用者閱讀報表時有著不同的側重點。一般來說,股東都關注公司的盈利能力,如主營業務收入、每股收益等,但發起人股東或國家股股東則更關心公司的償債能力,而普通股東或潛在的股東則更關注公司的發展前景。
參考文獻:
[1]韓文利.淺議現金流量表分析方法與應用[J].財經界(學術版),2009,(11)
[2]李曉博.基于現金流量的企業償債能力研究[D].北京: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08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創立于1995年,總裁王傳福,總部位于深圳市龍崗坪山新區比亞迪路,是一家擁有IT、汽車和新能源三大產業群的高新技術民營企業。公司主要從事二次充電電池業務、手機部件及組裝業務,以及包含傳統燃油汽車及新能源汽車在內的汽車業務,同時利用自身的技術優勢積極拓展新能源產品領域的相關業務。該公司是全球領先的二次充電電池制造商之一,同時還是全球最具競爭能力的手機部件及組裝業務的供應商之一,主要客戶包括諾基亞、三星、摩托羅拉、華為、中興等手機領導廠商。公司汽車產品包括各種高、中、低端系列燃油轎車,以及比亞迪汽車模具、汽車零部件、雙模電動汽車及純電動汽車等。代表車型包括F3、F3R、F6、F0、G3等傳統高品質燃油汽車,高端SUV車型S6和MPV車型M6,以及領先全球的F3DM、F6DM雙模電動汽車和純電動汽車E6等??傮w水平處于行業領先地位。
《財富》2015年“最受贊賞的中國公司”排行榜,比亞迪上榜,并排名汽車行業第一。近年來,比亞迪為中國汽車產業轉型升級貢獻自己的力量。在傳統燃油車領域,比亞迪率先研發出TID動力總成并成功推向市場。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比亞迪先進的純電動大巴、出租車服務全球。比亞迪的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技術更是受到市場好評。2015年,隨著動力電池產能跟上,比亞迪秦產能釋放,唐、宋、元、商等車型逐步上市后,公司業績開始爆發式增長。比亞迪正在往“中國的特斯拉”路上前進。
二、三大財務報表分析
(一)資產負債表分析
1.資產負債表水平分析。如表1所示,比亞迪公司的資產和負債都同時增加,資產的增加主要由流動資產的增加引起,負債的增加主要由流動負債引起。流動資產的增加主要由貨幣資金、應收賬款、存貨引起的。流動資產的增加使公司的資產流動性增強,貨幣資金的增長對公司的償債能力、滿足資金的流動性需要都是有利的。存貨周轉率降低,可能是由于近年來汽車行業緊張,競爭激烈。另外,該企業采用賒銷的方式,放寬信用條件,應收款的回收力度不夠,持續經營風險加大。非流動資產的增加主要是由固定資產、工程物資、開發支出引起。2015年比亞迪加大投入,根據年報顯示,公司當期研發投入金額為307 567.4萬元,研發人員為21 356人,按照上述粗略算法,公司當期研發人員人均投入為14.4萬元。
流動負債的增加主要由短期借款、應交稅費、應付利息引起的。流動負債占總負債的比重較大說明企業短期負債壓力較大。非流動負債的大幅增加主要是由于應付債券引起的。
2.資產負債表結構分析。如表1所示,比亞迪公司固定資產與流動資產比例有所下降,有利于提高資產的流動性。但負債變動額達1 434 210萬元。流動負債占總負債的83.2%,企業短期償債壓力上升,資產負債率上升居高不下。
(二)利潤表分析
如圖1、2所示,近五年來,該公司的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凈利潤均呈現先降后升趨勢。2011―2012年,受宏觀經濟影響,汽車產業銷量整體增速下滑,手機出貨量下降,受太陽能產業持續低迷的影響業績同比大幅下降,拖累了整體業績。2013年,全球金融危機和歐債危機影響繼續發酵,全球經濟增長乏力,經濟復蘇仍顯脆弱??梢?,201―2014年期間,比亞迪公司營業狀況較2012年相比雖有好轉但仍舊不景氣。
值得關注的是,2015年是比亞迪公司扭?為盈的轉折之年,無論是營業收入、營業利潤,還是凈利潤都呈現出較大幅度的增加。2015年公司推出的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秦”、“唐”受市場熱捧,主導插電式混合動力私家車市場;太陽能業務方面,隨著行業回暖、銷售提升和成本的進一步下降,太陽能業務盈利狀況有所改善。得益于新能源市場推動,2015年比亞迪利潤出現大幅上漲。比亞迪公司2015年度實現營業總收入800.14億元,同比增長37.49%;凈利潤實現31.38億元,同比增幅高達324.2%。
(三)現金流量表分析
如圖3、圖4、圖5所示,經營活動產生現金流量凈額從2014年的3.8億元到2015年的38.4億元,在一定層面上說明了公司經營狀況的大幅好轉。由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持續數年增長率在-30%以下。2015年投資活動現金流入發生主要是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收回的現金凈額,占88%?,F金流出主要是投資支付的現金,占97%。2013―2015年現金流量增加更多依賴于籌資活動。
三、比率分析
(一)盈利能力
企業的凈資產收益率呈上升的狀態,說明企業充分利用財務杠桿撬動收益。由衡量盈利能力的幾個指標可以看出,比亞迪公司的盈利能力在2015年表現突出并達到近年來的峰值??傮w來看,公司的盈利能力良好,可能是因為銷售增加、營業收入上升所致。這種顯著的變化主要受汽車銷量影響,自2012年比亞迪推出F3新款車型、后又陸續推出唐和秦等混合動力車以來,比亞迪的汽車銷售一直持續增加。按照2015年國家對于插電式混動車型的補貼規定,比亞迪唐將可以享受3.15萬元/輛的新能源補貼,且地方政府還將進行1:1的補貼金額,補貼完后的售價僅20萬元出頭。所以說政策也極大推動了比亞迪汽車的銷量。
(二)營運能力分析
如表3所示,自2012年以來,比亞迪公司總資產周轉率呈波動狀態,流動資產周轉率不斷下降,表明營運能力整體水平有所下滑。考慮是由于2012年以來存在存貨問題造成的。如今汽車行業日趨成熟,市場競爭激烈,因此,公司應考慮加強存貨管理,擴大銷售,防止產品積壓造成存貨跌價損失。
(三)償債能力分析
通常認為行業合理的流動比率為2,合理的速動比率為1。但是比亞迪的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都處于小于1的情況,說明比亞迪公司的短期償債能力較弱,流動性風險大。比亞迪公司股東權益較小、資產負債率較大,所以企業的財務風險較大,償還長期債務的能力就越弱??傮w而言,比亞迪公司的償債能力處于較低水平,有一定的債務風險,公司應優化資產負債結構,加強債務管理能力。
(四)成長能力分析
比亞迪公司的總資產擴張率2012―2015年逐年增高,表明企業這段時期內資產經營規模擴張的速度很快。主營業務增長率也呈逐年增加的趨勢,說明比亞迪公司產品處于成長期,將繼續保持較好的增長勢頭,屬于成長型公司。凈利潤增長率和每股收益增長率除了在2014年有變化外均相同,基本無增發新股。比亞迪公司屬于成長型公司,有很好的長遠擴展能力。
(五)橫向比較
為更好體現以上指標所反映的信息,我們將比亞迪與同行業的公司進行比較。我們選取了兩家具有代表性的公司,國內汽車企業前十強――吉利,世界第一大汽車制造廠商――豐田。
從三家公司2015年的指標來看,比亞迪公司流動比率和速度比率均小于1,吉利公司和豐田公司的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較接近于合理比率,由此看出,比亞迪公司的短期償債能力比其他兩家公司弱。作為成熟且盈利能力很好的公司,吉利和豐田的凈資產收益率和主營業務利潤率均比比亞迪公司高出很多。從資產負債率可以看出,比亞迪公司資產負債率最大,所以比亞迪公司的財務風險較其他兩家公司大。從每股收益看出,豐田作為目前全世界排名第一的汽車生產公司,每股收益率遠遠高于其他兩家公司,比??迪公司又略高于吉利公司,說明在國產汽車之中,比亞迪公司的獲利能力算比較強的??偠灾拓S田公司是成熟的、經營完善的企業,而比亞迪則屬于成長型企業,前期收益小風險大。但是該企業具備創新精神,能夠持續研發新產品,并具有良好的長遠擴展能力,所以比亞迪還是很有發展潛力的。
四、綜合分析與業績評價
(一)杜邦分析
如圖6、圖7所示,兩年間,比亞迪的凈資產收益率有了飛躍式的上升。凈資產收益率反映股東投入資金的盈利能力,是一個綜合性極強、最有代表性的財務比率,也是杜邦系統的核心。比亞迪公司2014年凈資產收益率為1.71%,2015該比率為8.74%,說明企業投資籌資和生產運營等各個方面經營活動的效率有大幅上升。凈資產收益率取決于企業總資產收益率和權益乘數。兩個年度該企業的權益乘數基本保持不變,凈資產收益率的大幅上升歸功于總資產收益率的提高。
從銷售凈利率方面來看,2015年公司的銷售凈利率為3.53%,與2014年的0.74%相比有了大幅度的攀升。銷售凈利率反映了企業凈利潤與銷售收入兩者之間成正比關系。2015年良好的銷售凈利潤反映比亞迪一方面充分開拓了市場,包括新興的電動汽車市場,加之國家在綠色能源上的補貼助力,大幅增加了銷售收入。另一方面,在成本費用控制上,比亞迪充分利用經營杠桿,并且把期間費用控制在合理的水平上,大幅增加息稅前利潤。
資產周轉情況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盈利能力,是影響總資產收益率的關鍵因素,也間接影響到凈資產收益率。2015年總資產周轉率小幅度上升歸功于2015年度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7.48%,營業收入增長額高達218億元。雖然與此同時總資產平均總額也有小幅度上升,但資產周轉率依然上升了0.08,這在一定程度上也體現了這一年間資產管理處在不錯的水平,資產的運用效率更高也拉動了凈資產收益率。
(二)經濟附加值(EVA)分析
在計算EVA的過程中需要下列的數據:稅后凈營業利潤、股本資本成本率、債務資本成本率、債務資本和股本資本。在計算平均資本成本時,如何獲取股本資本成本率是個大難題,需要運用CAPM才能解決這個問題,以下是我們的計算步驟。
1.EVA=稅后凈營業利潤(NOPAT)-加權平均資本成本(WACC)*投資資本總額
債務資本=短期借款+一年內到期長期借款+長期借款+應付債券
股本資本=股東權益合計+少數股東權益
稅后凈營業利潤(NOPAT)=營業利潤+財務費用+當年計提的壞帳準備+當年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當年計提的長短期投資減值準備+當年提的委托貸款減值準備+投資收益+期貨收益-稅收調整
2.債務資本成本率
3―5年期中長期銀行貸款基準利率(來源于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數據)
3.股本資本成本率的計算(CAPM)
股本資本成本率=無風險收益率+BETA系數×(市場風險溢價)
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作為無風險報酬率。
2012―2015年5年間,滬深300指數的4年平均收益率作為市場預期收益。
BETA系數的計算,借鑒了其他學者的研究數據――“BETA值為1.04”[4]。
表7 比亞迪公司2012―2015年收益率指標 (%)
4.經濟增加值計算過程
經過項目組的計算調整,最終得出比亞迪的經濟增加值,如表8所示。我們可以看到,處在高速發展階段的比亞迪的經濟附加值依然為負。盡管在2015年利潤非??捎^,業務成績已經大幅上升,但在較大的權益融資和債務融資面前,經濟增加值雖然接近正直但仍然為負數。項目組認為,這主要是因為汽車行業的密集資本和巨額的固定資產投入使得比亞迪在高速發展階段經濟利潤為負值。這就表明,在EVA的分析中,比亞迪的經營發展仍需不斷努力,還有繼續經營發展的空間。但是,鑒于比亞迪現在的明星業務新能源電動車有著廣闊的前景,結合這個行業和企業背景,比亞迪還是被看好的。我們相信,在2016年的財報中,比亞迪會有更為出色的業績。在這種趨勢分析下,我們預測比亞迪在下個年度中EVA會有更大的提升,極有可能大于0,在考慮機會成本的情況下,比亞迪是一個有價值的企業。
五、發展預測
比亞迪公司目前仍處于成長階段,從長遠來看還是比較有發展前景的,無論是營業收入,還是資產收益率、每股收益、每股經營現金流均有較大的持續增長空間。公司需要在提升管理、塑造品牌形象、提高質量等方面加大投入,尋求一條成功的轉型之路。
隨著我國GDP的快速增長和汽車消費需求的不斷升溫,汽車產業已經成為我國重要的支柱產業,帶動和影響著我國整個工業的經濟發展以及產業金融資本與非產業金融資本的流向和流量。汽車制造業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已成為公司、股東、債權人、員工、政府管理部門等利益相關者共同關心的焦點問題,并且亦成為整個汽車行業發展水準的風向標。
汽車制造技術是制造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先進汽車制造技術是制造業不斷吸收機械、電子、信息、能源及現代化系統管理等方面的成果,并將其綜合應用于產品設計、制造、檢測、管理、銷售、使用、服務乃至回收的制造全過程,提高對動態多變的產品市場的適應能力和競爭能力的制造技術。先進汽車制造技術正朝著精密化、柔性化、集成化、網絡化、全球化、虛擬化、智能化和清潔化的方向發展。
一、信度
信度(Reliability):它是指采用同樣的方法對同一對象重復測量時所得結果的一致性程度。信度也稱為可靠性,即當被測量對象本身發生變化,用同樣的“尺子”去重復測量時,總是獲得類似的結果。因此,信度也被稱為一致性。如果說一個財務指標的信度高,表示這個財務指標值經反復測試都保持一致。對不同汽車制造業公司來說,便是指這一財務指標值經反復測試都大致相同。如果說某次測試完全可靠,那么便指這次測試排除了一切誤差,絕對地準確。即這一指標值反復測試后完全保持一致,各個指標經反復測試后,其值完全相同。其實,絕對的準確是不可能的,因為受內外部影響較大。
二、效度
效度:效度(Validity)即有效性,它是指檢測工具所測定的現象與真實情況的吻合程度,即檢驗測定工具的準確性、真實性。測量結果與要考察的內容越吻合,則效度越高;反之,則效度越低。財務指標的效度(有效性)指這些指標是否能有效的檢測了它所要檢測的東西,是否達到了它所預定的目的。效度是一個相對的概念。這主要是利益相關者即公司、股東、債券人、員工關注的點不同,由此,推測的結果只能是相對有效,而不是絕對有效。從這個意義上講,效度是一個程度上的概念,它反映了根據幾個財務指標值作出推論或預測的準確性程度。
三、信度與效度的關系
評價財務指標的兩個重要參數:信度和效度。信度與效度可以簡單的概括為“兩斤白糖”,兩斤是信度,白糖是效度。如果測出來的是一斤半或者是兩厘米,那就說明信度有問題。如果測出來的是鹽巴或者大米,不是我們想要糖,那就是效度的問題。它們體現一種既各有側重、又相輔相成、密切聯系的關系。信度側重于指標測試結果的一致性;效度則強調達到其預期測試意圖的程度。高效度只能以指標的高信度為基礎。離開信度,效度就無法實現。同時唯有充分考慮到影響效度的因素,才會有效地增加指標的信度值,否則信度也就失去了實際意義。
四、財務指標
財務指標是指收集傳達財務信息,說明資金活動,反映企業生產經營過程和成果的經濟指標,是可以通過企業的財務報告中的數據計算的指標。
上市公司的財務評價內容基本應包括如下四個方面:第一,償債能力。反應企業資產的流動性,負債水平以及償還債務的能力。借以評價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風險;第二,營運能力,反映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借以評價企業的資產管理水平,資金周轉狀況和現金流量情況等;第三,盈利能力,反映企業的獲利能力,這一能力可以加強企業償還債務能力,提升企業信譽;第四,發展能力,反映企業的資產保值增值能力,借以評價企業發展趨勢與經營前景。
五、用因子分析法對汽車制造業上市公司財務數據進行排序
參照我國財政部頒布實施的《企業財務通則》,遵循評價指標的系統性,可比性和課操作性原則,所選11項財務指標均為我國上市公司財務報表中的常用指標如下:盈利能力(X1:凈資產收益率X2:主營業務利潤率X3:總資產利潤率);償債能力(X4:資產負債率X5:速動比率X6:流動比率);營運能力(X7:總資產周轉率X8:流動資產周轉率X9:應收賬款周轉率);發展能力(X10: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X11:總資產增長率)。
樣本主要選取我國滬市A股市場的30家汽車制造業上市公司的2013年1―4季度的財務報告(因數據量較大,本文不予列出)作為研究對象,其數據來自于新浪財經各公司披露的季報或年報,數據可靠性得到保證。
六、汽車制造業財務指標的效度的實證檢驗
1、因子分析法試用性檢驗
運用SPSS軟件對四個季度的樣本進行KMO檢驗和Bartlett檢驗,得出KMO值分別為:0.616、0.570、0.613、0.670,均大于0.5,基本適合因子分析,Bartlett給出的相伴概率均為0,小于均值水平0.05,適合進行因子分析。以季度一的檢驗結果為例:
2、確定因子載荷
首先具體分析第一季度的數據,通過SPSS軟件對第一季度數劇進行因子分析,以主成分法提取公因子,計算相關系數矩陣特征值,即公因子方差,從而得出各公因子對原始數據信息的貢獻率。得到表1、表2。
如表1所示,前四個因子的的方差累積貢獻率達到了84.613%,比較充分的反映了原始數據信息,將其提取出來以代表所選11項指標。如表2所示,因子成份矩陣中,因子F1絕對值系數比較大的有X5、X6這兩個指標,分別表示的是速凍比率,流動比率,這兩個指標體現了公司的償債能力;因子F2中所占比重較大的是凈資產收益率,總資產利潤率,體現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因子F3中所占比重較大的是應收賬款周轉率,體現了公司的營運能力;因子F4中所占比重較大的是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主營業務利潤率,體現了公司的發展能力。以此對后三個季度的數據進行因子分析,得到各季度的成分矩陣,依次如表3所示。
由表可知,后三個季度提取三個因子代表所選11項指標,有所得的后三個季度的因子成份矩陣表可得,各矩陣所示因子內涵一致(這里的F2’因子涵蓋了季度一中F2和F3)由各表歸納可得:因子F1中絕對值系數比較大的有X4、X5、X6,體現了公司的償債能力;因子F2’中絕對值系數較大的有X1、X3,體現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因子F3中絕對值系數較大的有X10、X9,體現了公司的營運能力發展能力。
七、分析結果
通過因子分析法,從11項指標中提取了四項公因子,分別充分反映了公司的償債能力、營運能力、盈利能力和發展能力。又根據成份矩陣表得知各指標在四個因子中所占比例,從而選取出了能最有效地反映公司情況的財務指標:最能有效反映公司的償債能力的是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和資產負債率;最能有效反映公司的盈利能力的是總資產利潤率和凈資產收益率;最能有效反映公司的營運能力的是應收賬款周轉率;最能有效反映公司的發展能力的是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
同時,各因子對評價公司綜合財務狀況的貢獻大小不同,貢獻最大的是償債能力;其次是盈利能力,營運能力和發展能力貢獻相對較小。因而,可以據此分析各公司財務優勢與不足,衡量其在汽車制造業所處位置,借此調整公司財務管理目標,改善公司綜合財務狀況,從而提升公司競爭力。
(注:湖北經濟學院法商學院課題組成員:郭攀,李瑤,黃陽,劉櫻子。)
二、三聚環保公司概況
北京三聚環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300072)在2016年這一
“十三五”開局之年,公司也面臨著跨越式的發展。據東方財富網提供數據來看,三聚環保的總市值在化工行業內排名第一,并根據三聚環保提供的2016年年度報告中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為1,753,110.15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07.66%;實現營業利潤188,670.06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97.25%;利潤總額為191,022.06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98.32%;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161,705.30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97.07%,結合我國對環保行業的需求來看,三聚環保具有良好的發展態勢與發展潛力。
三、三聚環保公司各項具體財務指標分析
本文根據新浪財經上提供的三聚環保公司2012~2016五年來的財務會計報表及相關資料,對該公司的償債能力、運營能力、盈利能力和發展能力四個方面進行分析,具體內容如下:
(一)償債能力
償債能力是指企業清償各種到期債務的能力,對企業的償債能力分析常常可以分類為短期償債能力和長期償債能力。本文通過匯總計算公司營運資金、流動比率、速動比率和現金比率、資產負債率和產權比率來分析三聚環保公司的償債能力。
根據計算結果顯示,2012~2016年來三聚環保的營運資金狀況呈逐年遞增的趨勢,近兩年增長幅度較大,表明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增強,可用于日常經營需要的資金增加;三聚環保2012~2016年的流動比率計算值分別為:1.74、1.49、1.56、1.90、1.94,每年都接近2,表明該公司的財務狀況穩定可靠,在滿足日常經營所需的流動資金外,有足夠的財務實力償還債務;同時,公司2012~2016年的速動比率分別為:1.51、1.25、1.36、1.78、1.85,與流動比率十分接近,可推斷出企業的存貨較少;由于通常認為正常的速動比率為1,故推測三聚環保的速動比率偏高,接近2,說明企業有過多的貨幣性資產,而可能會失去投資和獲利的機會。
(二)營運能力
企業營運能力分析主要是通過銷售收入與各項資產的比例關系,來判斷各項資產的周轉速度,只有讓企業的資產周轉運行起來,企業獲利的空間才會加大。本文從流動資產、固定資產和總資金周轉情況進行分析三聚環保2012~2016年的營運情況。
首先,企業2012~2015年的應收賬款周轉率分別為:1.26、0.94、0.84、1.1、1.17,指標總體呈現上升的趨勢,表明近兩年收款較為迅速,應收賬款占用的資金變少,壞賬發生的可能性減少,企業經營成果較好;同時,企業的存貨周轉率也在不斷上升,說明存貨占用水平較低,流動性強,企業擁有良好的流動資金來周轉。
(三)盈利能力
盈利能力是指企業獲取利潤的能力,本文主要通過財務報表各項目計算銷售毛利率、銷售凈利率、資產凈利率、凈資產收益率與資本保值增值率,進而分析三聚環保的盈利能力。
根據計算可得出,資產凈利率作為一個綜合指標,能全面綜合對比分析出企業的盈利能力。另外,企業近五年的凈資產收益率分別為:14.44%、14.07%、22.54%、23.42%、28.70%,該公司2012~2016年凈資產收益率穩步上漲,說明企業的獲利能力在不斷增強,運營效益在逐年變好,對企業投資人、債權人的保證程度也越來越高。另外,根據計算得出的企業資本保值增值率來看,企業近五年的所有者權益都大于100%,意味著所有者權益在不斷增加,在較2015年下降較多,對企業的利潤分配產生較大的影響。
(四)發展能力
發展能力是指企業在維持生存的基礎上,擴大經營、壯大實力的潛在能力,通常可以利用銷售增長率、資本積累率、總資產增長率來分析。根據資料可計算得出,三聚環保2012~2016年銷售增長率分別為:34.63%、48.51%、150.65%、89.31%、207.66%,可見公司近五年的銷售增長率波動幅度很大,2016年達到高峰,表明企業的增長速度快,市場前景好。
根據計算公式:資本積累率=本年所有者權益增長額/年初所有者權益*100%,計算出三聚環保近年的資本積累率分別為:0.18、0.15、0.34、1.32、0.34,從其波動幅度來看,2015年的趨勢奇特,猛地增長,2016年回落較大,接近100個百分點,表明企業資本當年的積累情況較2015年來說變壞,但還是高于平均水平,企業的資本積累較多,應對風險、持續發展的能力較強。
四、結語
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和《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為保護投資者的利益,當上市公司出現財務狀況或非財務狀況異常導致股票風險提高時,將采取一定措施對投資者進行警示,即退市風險警示制度。然而,退市風險警示制度本身存在不容忽視的缺陷,例如未考慮企業發展的生命周期,宏觀市場的波動,健康企業連續兩年虧損的可能性等,使得一些后續發展能力很好的公司被戴上ST的帽子,同時也使其股價受到相應的影響。但對于投資者而言,這些公司仍具有較高的投資價值。另一方面,ST制度帶來的退市壓力使得上市公司利用財務報表粉飾的手段以摘掉ST的帽子,但該方式并不能使其財務能力長久、健康的發展,從而給投資者帶來巨大損失。
一、研究設計
(一)樣本選擇
本文選取樣本來自滬深兩市A股曾被ST或至2011年末仍處于ST狀態的公司,特殊處理狀態以中國證監會的公告為準。所選取財務數據來源于樣本公司2007年至2011年對外公告的年度財務報表。為了對公司后續發展能力進行準確的判斷,以2008年成功摘帽的37家公司作為后續發展能力較好的公司樣本,因為該類公司四年連續盈利且未再次出現其他導致股票投資風險增加的情況,同時選取37家未能成功摘帽的公司作為對照組進行比較分析。
(二)指標選取
目前財務管理中用于對財務數據分析的指標包括五大類。具體地,短期償債能力指標包括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現金比率、現金流比率;長期償債能力指標包括資產負債率、產權比率;盈利能力指標包括主營業務收入凈利率、資產收益率、凈資產收益率、EBIT/總資產、權益凈利率;營運能力指標包括存貨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總資產周轉率;持續增長能力指標包括主營業務增長率、留存收益/總資產、留存收益/凈利潤。
除選擇常用的財務評價相對指標外,本文引入退市制度改革中新增的絕對指標凈經營資產、營業收入和審計意見類型指標。由于絕對指標存在巨大的個體差異,因此將其作為虛擬變量引入模型。其中,凈經營資產為負、營業收入小于1 000萬元、審計意見為否定或無法表示意見用0表示,反之用1表示。
對所選取的21個指標進行wilcoxon秩和檢驗的結果如表1所示??梢园l現,流動比率(X1)、速動比率(X2)、資產負債率(X3)、資產收益率(X4)、留存收益/總資產(X5)、凈資產(X6)和營業收入指標(X7)在2008年至2011年均表現出了明顯的差異性。按年對以上7個指標進行相關性檢驗,選擇相關度在0.3以下的指標,選擇結果如表2所示。
(三)模型建立
選擇Logit邏輯回歸模型作為評價各年度選取指標對公司后期發展情況的預測,Y=1代表成功摘帽的公司;Y=0代表未能成功摘帽的公司。
二、實證檢驗結果及分析
從回歸的整體結果而言,模型顯著性較高,雖然模型中自變量對因變量變異程度的解釋能力各年間差異較大,但隨著摘帽公司摘帽時間的延長,財務狀況好轉的現象也越發明顯,各財務比率的解釋能力也更加顯著。由于連續兩年虧損而被特殊處理的公司面臨著退市的壓力,因此摘帽成功并不能證明公司盈利能力的好轉。盈余管理的存在使得ST公司摘帽后一至兩年的財務狀況,更能真實地反映公司的持續發展能力。我國股市目前存在一些“二一二”公司,即財務狀況呈現兩年虧損、一年盈利、兩年虧損的狀態,也解釋了這些公司常年處于ST狀態,卻未被退市的現象。因此,上交所和深交所于2012年6月對現有的退市制度進行了完善,將凈資產、營業收入和審計意見納入退市制度,以解決上述問題。引入這些指標的效果如何,還需經受一段時間的考驗。
Logit模型的回歸結果如下頁表3所示??梢钥闯?,資產負債率在評價年限內均表現出較高的顯著性,資產負債率的降低將導致企業持續經營能力的增強,財務狀況得到改善的可能性增大。資產負債率作為常用的長期償債能力指標,反映總資產中有多大比例是通過負債方式取得的,可以衡量企業清算時對債權人的保護程度。資產負債率越低,企業償債越有保證,貸款越安全。此外,資產負債率還用于衡量企業的舉債能力,一個企業的資產負債率越低越容易舉債,而舉債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公司走出困境的能力。這是由于籌集資金能力強的公司更容易在市場上謀求長久發展,在遭遇經營決策失誤或市場環境波動時,可調整自身戰略,將風險轉化為機遇的能力更加強勁。
2009年及2010年作為摘帽后的敏感年份,資產收益率和留存收益/總資產比率的顯著性也值得關注。在沒有退市壓力的情況下,公司的各項財務指標更能體現扭轉困境的能力,資產收益率表現為公司的盈利能力,留存收益/總資產體現公司的持續經營能力,可以說明公司摘帽后通過提高資產利用率,才能獲得穩定的盈利能力。同時,穩健的利潤分配政策可以幫助公司填補之前虧損的財務漏洞,為公司穩定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對模型的判斷正確率進行檢驗的結果如表4所示??梢园l現,對財務好轉公司的判斷正確率高于未好轉公司,并且在摘帽后的關鍵兩年內判斷正確率達到90%以上,對于識別盈利的持續性效果顯著,有利于投資者據此進行投資決策。其余各年也表現出了較高的判斷正確率,而2011年正確率有所下滑,可能是由于公司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已走出虧損的影響,各方發展趨于穩定,財務指標變化趨于水平化,因此指標的判斷能力隨之下降。而未好轉公司判斷率偏低的原因在于公司未找到成功摘帽的方式,財務狀況波動顯著,財務指標差異較大,很難以統一的標準進行判斷。
三、結論與建議
由于我國退市風險警示制度本身存在缺陷,使得一些后續發展能力較好的公司由于盈利的波動連續兩年虧損而被ST處理,導致其股價下跌,但對投資者而言,這些公司仍具有投資價值。同時,ST處理所帶來的退市壓力,使得很多公司通過財務報表粉飾而非改善經營狀況來實現摘帽的目的,這類公司往往摘帽不久就會重新被ST處理,使得投資者蒙受損失。
本文通過財務指標來區分ST公司的后續發展能力,實證結果顯示,資產負債率對于公司未來財務狀況能否發生好轉的影響最為明顯,而在摘帽一至兩年內的敏感期中,資產凈利率和留存收益/總資產對財務狀況能否好轉也表現出了較強的影響力。在對模型的正確率檢驗中,模型對于財務好轉公司的判斷較未好轉公司而言更為明顯,且摘帽后兩年內的判斷正確率高達90%,為投資者的投資決策提供了參考。
2012年6月,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對其原有的退市制度進行修訂,雖然細節上有所不同,但二者都將凈資產和營業收入納入評價指標:上市公司最近一個會計年度期末凈資產為負值,或因前期差錯追溯重述導致公司最近一個會計年度期末凈資產為負值的,其股票交易將實行退市風險警示;上市公司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營業收入低于人民幣1 000萬元,或因前期差錯追溯重述導致公司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營業收入低于人民幣1 000萬元,其股票交易將實行退市風險警示。凈資產和營業收入指標的加入,使得退市風險警示制度在維護投資者利益和促進證券市場改革創新及健康發展上意義重大,但是,凈資產和營業收入均為絕對指標,這對于上市公司規模差異巨大、發展狀況參差不齊的我國證券市場而言仍存在很大弊端,依然未彌補原有制度的缺陷,一些后續發展能力良好的公司依然存在ST的風險。因此,風險警示制度的完善需要資產負債率、資產凈利率等相對指標,而對于投資者而言,這些相對指標的投資指導作用也不可忽視。
參考文獻:
1.陳靜.上市公司財務惡化預測的實證分析[J].會計研究,1999,(4).
1引言
由于上市公司的特殊性和自身的經營特點,其一般情況下的信息都要進行公開的宣布,公司中的財務指標以及各種各樣的專業信息非常的多,并且其中的信息來源也非常的復雜。社會行業中的相關人員能夠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有效地獲得其中的一些對自己有用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準確地分析和了解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對上市公司進行投資的人員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現階段,針對我們國家上市公司的情況分析,每年都要經過兩次的財務公開報告,這也是到上市公司進行財務投資的選擇因素之一。其中比較重要的是財務指標,主要指的是每股收益以及每股凈資產以及凈資產收益率等三個指標,所以筆者建議上市公司應該使用三個重要的指標分析公司的財務情況,并且有針對性地對財務情況進行一定的分析和調整。
2上市公司財務指標的可靠性分析
上市公司中的三個財務指標主要分為每股收益以及每股凈資產和凈資產收益。財務指標是指政府進行的一種能夠直接進行批準的每一個公司所進行的和經濟有關的一些關鍵指標。這三個指標直接關系到上市公司的股票發行,并且能夠有效地關系到其是否能夠實施一定的配股形式,其能夠有效地關系到企業以及公司的關鍵一種指標。所以,不一樣的上市公司為了更加有效地達到一定的目的,就需要對其進行一定的人為調整。
2.1三個財務指標的意義
第一,每股收益。其主要反映的是普通股的增減情況以及獲利水平,不能夠反映股票所具有的風險問題。目前的股票是一個份額的概念,能夠有效地限制我們國家每股收益企業之間的比較。企業每股收益比較多,不僅不能夠表現出其分紅的情況,還需要對企業內部的情況進行分析。第二,每股凈資產。每股凈資產等于年度末股東權益除以年度末普通股數。這個指標主要反映的是一些相關發行情況所具備的普通股所能夠代表的凈資產情況,并且在進行投資分析的時候,只能夠在一定的程度上有限制性的使用這個指標,所以具有歷史性的成本計量。不僅能夠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凈資產的變現價值,還能夠有效地反映凈資產的產出能力。第三,凈資產收益率。其等于凈利潤除以凈資產。還指的是利潤減去優先股股利,再或者是凈資產等于資產減去負債。所以,需要對重要的財務指標進行一定的調整分析。
2.2上市公司提高發行價格
現階段,我國所計算的發行價格等于每股的利潤和市盈率的乘積。上市公司的市盈率主要指的是能夠在一定的程度上根據同行業中國年的一些上市公司的平均市盈率按照我國政府的相關部門進行確定。雖然我們國家的相關政府部門將市盈率的規定權利交給了負責上市公司發行股票的證券公司。但是由于我國證券公司還會考慮同行業的上市公司中的一些平均市盈率來對市盈率進行一定的控制,如果規定的市盈率過高或者是過低都會不太好,所以這樣的做法就能夠進一步地減少證券公司的一些經營風險。另外,為了給市場以及證券公司內部的一些投資者提供更好接受的、比較合適的市盈率,那么證券公司也會希望能夠有一個相對來說比較高的收益進行經營。因此,針對我國現階段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來看,上市公司中的一些新股的發行已經成為一種比較稀缺的資源,并且在這樣的情況下,就需要上市公司能夠在一定的程度上更好地得到更多的資金,因為只有盡量對公司的每股收益進行包裝,才能夠更好地提高企業股票的發行價值。
2.3獲得配股資格
現階段,我國上市公司在經營狀況內所具備的最大一個優點就是能夠一直在市場經濟的范圍內對其在配股上籌集一定的資金,但是要想做好這一系列事情首先就是要做好一定的相關部門配股資格制定,如果上市公司在一定的程度上失去了配股的資格,那么就會失去其自身的優勢。但是現階段我國的證監會在對上市公司進行配股權資格審核的時候需要根據嚴格的財務指標要求來進行。我國上市公司在配股的三年之內,公司內部的凈資產收益應該在一成以上,并且根據政府對配股行為的發展來看,上市公司凈資產收益率應該已經成為上市公司成為人為調整利潤的重要依據。
2.4有效避免連續三年虧損和公司股票損失
目前,根據我國相關要求規定,上市公司企業如果在三年之內進行連續的虧損,那么其最終在市場上的股票價值將會逐漸降低,最終將會被證券市場交易所進行掛牌交易。現階段,一般的上市公司如果要爭取一定的發行額度或者是要進行上市,都會在一定的程度上導致公司在上市之后進行摘牌,這樣一方面會對企業內部比較大的股東造成損失,還會對公司的未來上市資格造成一定的籌集資金困難的情況,這是上市公司市場上的一種浪費資源的情況。因此,我國上市公司應該在賬務的處理階段上能夠進行精心的處理,才能夠保證上市公司股票的風險規避。
3上市公司對財務指標調整的具體形式
現階段我國很多的上市公司為了更好地縮減企業股東的總成本量,已經把企業內部不能夠直接產生盈利,但是在企業進行經營生產過程中對資產進行一定的剝離,甚至將企業內部的一些開放機構和營銷機構進行去除,以用來更好地幫助企業進行股本總量的減少,以更好提高企業內部的每股收益。另外,企業還將已經有的費用比較大,但是收入比較少的資產進行一定的剝離,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企業內部所獲得的利潤。經過多年上市公司對財務指標的經歷和發展,在不同的發展時期公司發行價格的計算方式也不同,并且所相關的利潤調整方式不再相同。在20世紀末期我國已經有不少的發行公司已經將盈利的預測進行了一定的高估,并且在結果上也有了一定的體現,所經歷的大部分公司都沒有完成盈利的預估。一旦公司在進行上市之后,要想獲得更加有效的配股資格以及更好地規避企業連續的調整方式。常常采用的是一些將費用進行少量加入的計算方式,如果發生一些明知道的收賬和壞賬,那么就需要增加一些主營收入等。
4根據上市公司財務指標的分析進行調整
4.1三年以上的應收款項
針對現階段我們國家在國際上的慣例可以看出,在至少三年以上的應收賬款是一種非常不正常的現象,并且如果存在的話,那么也會直接將其潛在的損失進行一定的收益。但是在我們國家的實際情況中進行分析,由于上市公司內部存在著一定的企業核算體制問題,并且同時存在著一定的當期損益。并且可能為人進行能夠利潤操作的情況。另外,由于我們國家在過去的一段時間內,上市公司內部的財務制度所規定的壞賬計劃比例比較低,給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造成了嚴重的影響,也會給公司發展造成嚴重的影響。通常情況下,我們國家在三年以及上的應收賬款中的一些實際情況來看,還不能達到對企業的現金凈流入進行幫助,并且作為企業的一項重要資產,很容易給企業的相關人員造成影響,應該在一定的程度上進行調整。上市公司財務指標中的預付貨款和應該收取的貨款之間沒有本質的差別,其應該在本質上是相同的,并且都能夠在一定的程度上讓商家之間提供一定的信用。如果企業介紹了預付款的方式進行經營和發展,其情況產生一定的惡化,摒棄在一定的程度上缺少資金的支持,導致我們國家付款方出現了這樣的事情。另外,公司進行預付貨款是企業之間進行資金融資的一種重要方式。因此,要把預付款作為一種重要的調整凈資產是一種比較穩定的企業經營方式。上市公司中的財務指標中的應收款項目主要指的是企業在日常的經營和發展過程中所發生的一些非購銷的活動應該收債的一些權利,像企業發生的各種各樣的還賬以及賠款行為。但是在實際生活過程中,有一些相關的選項卻沒有那么容易接受。因此,一般情況下上市公司中的一些其他應該收取的款項在這些基礎上就能夠推遲相應的費用作用,失去了原本的一些應該具有的意義,所以應該進行一定的分析和調整。
4.2需要對財產進行凈損失處理
公司內部需要進行處理的財產凈損失主要指的是在清查企業財產的過程中需要對其重要的信息進行查詢,包括各種各樣的材料以及相應的庫存和公司內部的固定資產等。這些相關的信息都是財產損失,其中有少量可以由事件中有過失的工作人員進行賠償,或者是經過保險的可以由保險公司進行賠償,其中扣除了殘料價值之后所產生的差額叫作待處理財產凈損失。在通常的情況下,一般的處理方式會通過營業之外的支出或者是一些相應的管理費用對其進行一些損益的表格制定,有效減少現階段稅前的利潤。因此,待處理財產損失的經濟是指本應該進入到損益表中的利潤損失以及相關的費用。不能從根本上對企業的經濟效益進行提高。但是現階段,由于我們國家很多上市公司在資產負債表格上的掛賬是一種巨額的待處理財產損失,有的掛賬已經達到了很多年。因為這樣的情況能夠非常明顯地表明其不能夠符合收益穩健的原則,不能夠對投資者進行正確的評價和相應的財務狀況能力以及盈利能力,應該對其進行一定的分析和調整。
4.3待攤的費用和遞延資產
上市公司中出現的待攤費用和遞延資產在實際上沒有本質的區別,它們都是一個時期之內公司的支出情況,但是根據全責發生制的情況進行分析和確定,本期和未來的各個時期之間的關系都需要進行一定的研究和探索,但是遞延資產的時期超過一年。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國的一些上市公司在進行財務處理和會計處理的時候,出現的待攤費用和遞延資產都非常不規范,并且能夠為上市公司提供更加有效的便利。現階段,我國上市公司的待攤費用以及遞延資產在使用的過程中都會讓其進行規范處理,對公司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所以,應該根據企業內部數據的大小情況以及資產的占比情況進行一定的比例分析調整。
4.4主營業務收入
上市公司的投資人員應該對其主營的業務收入以及相應的替代凈收益進行一定的考慮,并且要進行一定的重新計算,然后按照每股收益以及凈資產收益率進行比較。通常情況下,上市公司中的一個企業的業績非常好或者是其在發展的過程中成了一個很好的企業,那么其就會在很大的程度上成了其主營業務很好的重要原因。上市公司有可能將多余的一些資金用來尋找新的增大機遇或者是多角度經營的方式。但是我國大部分的上市公司圍繞的主要角度還是其主業經營,也就是發展過程中一些和主營業務相似的項目。這些行業在技術發展的過程中,其對工序以及相關的人員都有著一定的要求。比如一家制造彩電的企業對收購一些電子器件的企業來說,都是在經營范圍內有一定的相似性。我國有的上市公司雖然其經營的角度比較多,但是主要還是會集中在幾個角度進行成功的經營。當然還有一些企業本身就是一個含金量比較高的企業,失敗也是在所難免的。因此,對于一個企業所賺取的利潤大部分都來自于一些非營利的利潤,并且這些利潤和企業將會有著長期的發展,呈現出一些不是特別明顯的相關性。
5結語
綜上所述,經過對以上情況的分析和調整,上市公司財務指標主要分為三種:每股收益、每股凈資產以及凈資產收益率。這些雖然能夠表現出穩健的調整情況,并且在某些方面還能夠降低其相關性。因此,不要求也不能夠要求上市公司進行一定的公布數據調整。但是由于相關的投資人員對其進行了一定的企業盈利狀況評價,并且上市公司的可靠性也會有大大地提高,更加適合我們國家現階段上市公司企業的實際情況。
參考文獻
【關鍵詞】
房地產;上市公司;財務指標;因子分析
一、研究背景
進入21世紀以來,雖然我國的股票市場發展速度較快,但是從總體規模看,與國外還有相當大差距,我國目前股市投資者為3300萬人,僅占全國總人口的2.7%。并且隨著股票市場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面對我國股市規模較小,而與國民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有較大差距這種現狀,在我國擴大股市規模有很大的潛力可挖。這就會吸引越來越多不同行業股票的加入,國家在進行必要的政策改進之外,投資者必然要對這些股票進行理性客觀的評價,上市公司的財務指標就成為投資者的研究對象。但是如何選取以及選取哪些適當的財務指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對上市公司運營狀況的分析結果,除了對財務報表的宏觀分析之外,關鍵在于要運用數據的財務分析技術,通過財務報表數據看到公司的營運能力、資產價值情況,把握其未來的發展狀況。財務分析的方法有很多,因子分析是一種很有效的降維和信息萃取技術。因此,我們將利用因子分析技術,在眾多的財務指標中提取出主要信息。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1、研究對象
對上海證券交易所的29家房地產上市公司2006年財務數據的總資產、總股本、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利潤、利潤總額、凈利潤、每股收益、每股凈資產、凈資產收益率主要財務指標進行因子分析,并將這九個指標歸結為兩個因子。
2、研究方法
對上述29家上市房地產公司的9項財務指標在SPSS17.0軟件上進行因子分析。
三、實證分析
1、數據的獲取
分析指標數據的獲取是2006年度報告的財務指標經匯總計算而來的,各房地產上市公司的具體評價指標數據由于太多在此不便展開。
2、數據分析
中圖分類號:F276.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09)11―0199-02
1 公允價值涵義及其特征
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IASC)對公允價值描述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當事人自愿據以進行資產交換或債務結算的金額”。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對公允價值定義為“在交易雙方自愿的前提下(排除強迫或清算的情況),對當前資產(或負債)的購置(或發生)或出售(或清償)金額”。而我國財政部在2006年的《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中,將公允價值定義為“在公允價值的計量下,資產和負債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交易雙方自愿進行資產交換或債務清償的金額計量”。
盡管在形式上對公允價值的定義有所不同,但在其本質上卻有共同之處。從其涵義上看,以公允價值交易的雙方必須是無關聯交易的交易方,否則交易方很可能利用公允價值為其操縱企業利潤;公允價值的交易必須是自愿的,在強迫交易或者被迫進行資產清算時,公允價值也就失去了其意義;公允價值必須是雙方熟悉情況的,這要以完善的市場環境和專業的技術水平為基礎。因而我國在引入公允價值計量屬性中也充分考慮到了公允價值的三個應用層次,即存在活躍市場報價的(如證券交易市場),按市場報價作為公允價值;沒有活躍市場報價的,參照最近的交易價格或同質資產或負債的公允價值;不符合以上兩種情況的,采用專業的估值技術來確定公允價值。
我國現行的會計準則中有歷史成本、重置成本、可變現凈值、現值、公允價值五種計量屬性。會計的計量屬性要求能夠正確反映會計信息的準確性,提高會計質量,為投資者提供有用的決策信息。而可靠性和相關性是會計原則的重中之重。歷史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實際發生的交易或事項。但歷史成本是一種過去時態,適用在初始計量和各期進行攤銷或折舊,但不能反映資產或負債的市場價格的波動性,也就難以達到相關性原則的要求了。公允價值是以市場價格信息為基礎,能夠反映物價、利率、匯率變動及科技進步引起的貶值等因素對資產負債價值的影響,可以說公允價值是對資產負債價值的動態反映。公允價值有時又不是一種單一的計量模式,以其他模式為參照基礎,例如采用估值技術進行公允價值計量時,可變現凈值現值等折現方法往往又成為確定公允價值的參照價格。因此公允價值是基于市場的一種對資產或負債確定的綜合計量屬性。
由于金融危機的爆發,公允價值計量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質疑,公允價值究竟是引發金融危機的罪魁禍首還是幫手不做深入的研究。分析公允價值如何在會計準則中得到應用以及其對財務報表的影響。
2 公允價值對上市公司財務報表的影響
我國新頒發的企業會計準則中對公允價值的應用主要體現在金融工具的確認與計量、投資性房地產、非貨幣性資產交換、資產減值以及債務重組。在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中主要體現在商譽、資本公積、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營業外收入(支出)、資產減值等方面得到體現。
(1)公允價值對金融資產計量的影響。
公允價值在金融工具的確認和計量時得到的應用最廣,因為證券市場上存在活躍的市場報價,以公允價值計量能夠使財務報表使用者對公司財務信息的把握和風險的控制,能夠很好地反映金融工具的市值對凈利潤或凈資產的影響。但隨著金融工具按不同種類的劃分,具體的影響也就不同?!镀髽I會計準則第22號一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規定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或負債(與套期保值有關的除外)形成的利得或損失計入當期損益。而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又可進一步區分為交易性金融資產和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人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其相關的交易費用確定為當期損益,支付價款中包含的應收未收的現金股利或債券利息單獨確定為應收項目。在出售或處置該金融資產或負債時,出售或處置的公允價值與初始入賬金額之間的差額確認為投資收益;同時調整期間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對于作為可供出售的金融資產初始計量時的入賬金額包括相關的交易費用和其公允價值。而在資產負債表里,其變動損益不計人當期損益,而是計人資本公積。這點與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人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不同,其對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的影響也就不同了。
若劃分為持有至到期投資的金融資產初始計量時,入賬金額也包括公允價值和相關的交易費用。在持有期間按實際利率法,按照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確認利息收入,計人投資收益,在處置該資產時,應將所取得價款與其賬面價值相對比,差額計人當期損益。貸款和應收款項也做相似的會計處理。
由于以上幾種金融資產在一定程度上有著相似之處,在劃分上也沒有一成不變的界限。所以怎樣劃分取決于企業管理層對投資決策、風險管理的看法,因此應該完善公司的治理結構,提高財務人員的專業素質,保證金融資產的良好運作。
(2)投資性房地產。
《企業會計準則第3號――投資性房地產》指出投資性房地產是指為了賺取租金或資本增值,或者兩者兼備而持有的房地產。準則規定投資性房地產通常采用成本模式進行后續計量但有確鑿證據表明所持有的投資性的房地產的公允價值能夠可靠取得,也可采用公允價值計量。兩種不同的計量模式對財務報表的影響有著本質上的不同影響。采用成本模式計量,將投資性房地產看做類似于固定資產或者無形資產處理,按期進行折舊或攤銷,通過“其他業務成本”科目反映在利潤表上,在資產負債表上確認投資性房地產的折舊或攤銷。而取得的租金收入通過銀行存款或應收賬款科目在資產負債表上得到反映,而在利潤表上則通過“其他業務收入”得到體現。
若采用公允價值模式進行后續計量,投資性房地產則不計提折舊或攤銷,以資產負債表日的公允價值入賬。通過“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變動”和“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兩個科目分別在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上體現。這樣一來,將會使各期的費用減少,利潤增加。在房地產價格處于持續上漲的經濟環境下。對于擁有出租的建筑物或擁有有待升值的土地使用權的房地產企業往往是利好的影響,相反在房價回落,則是利空的影響。
在后續計量中,成本模式計量下的投資性房地產在有確鑿的證據表明投資性房地產的公允價值能夠持續可靠地取得的,且滿足公允價值模式計量條件的可以轉化為以公允價值計量,其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的差額,調整期初的留存收益。但已采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不得轉化為以成本模式計量。這樣,計量模式轉換采用的重新估值技術就至關重要了,若實際價值與成本存在較大的差異,由此引起的
賬面凈資產可能大幅度增加。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資產的升值狀況,但一方面也可能使企業在初始計量時采用計量模式的區別來隱藏資產,到達操作利潤的目的,因此必修加強企業的審計力度,加強監督體系的職能。
(3)非貨幣性資產交換。
《企業會計準則第7號――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指出,非貨幣資產交換必須同時滿足以下兩個條件:①該項交換具有商業性質;②換入資產或者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能夠可靠地計量。不符合上述條件的,以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和應支付的相關費用作為換人資產的成本,不確定損益。而以公允價值計量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以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和相關的稅費作為換人資產的成本,除非有確鑿的證據表明換人資產的公允價值比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更加可靠的。
所以換入資產與換出資產的不同,公允價值計量適用與否對財務報表的影響也就不同。其中換出資產不同也通過不同的會計科目來記賬。如換出資產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時,以其公允價值和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營業外收入或者營業外支出影響利潤表。換出資產為長期股權投資、可供出售的金融資產時,其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的差額確認為投資收益來影響利潤表。若上述資產以賬面價值計量時則基本上不影響利潤。
在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時,若沒有活躍市場報價的,上市公司往往采用估值價格作為公允價值。這樣公允價值的估計正確與否就至關重要了。若存在關聯交易其公允價值可能會成為交易方通過法律上的漏洞來粉刷財務報表,偽造公司良好業績表象的手段。
(4)資產減值。
《企業會計準則第8號――資產減值》規定為了防止資產虛增和利潤虛增,企業應當進行資產減值測試,當企業資產的可回收金額低于其賬面價值時,企業應當確認資產減值損失,并把資產的賬面價值減記至可回收金額。
資產可回收金額的估計是根據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的凈額與資產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兩者擇高而選擇。再根據資產可回收金額與其賬面價值比較,以確定資產是否發生了減值,若發生則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并確認相關的減值損失。這樣在減值測試過程中,是采用公允價值和現值兩種計量屬性相結合的方法。公允價值如何衡量、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預計和現金折現所采用的折現率對資產減值測試就無比重要了。
在確定其公允價值過程中有些資產往往不具有活躍的市場價格也沒有相類似可以參考的價格,這要采用估值技術的方法進行估計。如何衡量估值的準確性并沒有明確的說法。而在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時候要求最多涵蓋5年,企業管理層如能夠證明更長的期間是合理的,可以涵蓋更長時間。但企業往往受到客觀政治經濟環境、科技進步的影響,給預計帶來了較大的不確定性。過度自信樂觀的管理層往往會高估企業的未來現金流量。折現率是要求能夠反映貨幣的時間價值和資產的特定風險的稅前利率。在會計實務中采用市場利率為依據,若沒有市場利率則采用替代利率估計。這樣替代利率又能否正確反映貨幣的時間價值和資產的特定風險又具有不確定性。所以在資產減值測試過程中,計量屬性要慎用。
在資產減值的會計原則中,確認資產減值損失,計人當期損益,反映在利潤表上,同時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反映在資產負債表上,從而避免資產利潤虛增。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
(5)債務重組。
在債務重組中,根據不同的重組方式會計操作也不同。以現金清償債務的。賬面價值與支付現金之間的差額作為營業外收入,計人當期損益。而以費現金清償時,債務的賬面價值與非現金資產的公允價值之問的差額作為營業外收入,確認當期損益。債務轉化為資本的,債務的賬面價值與股份的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確認為債務重組利得,計人當期損益。這樣一些本無清償能力的公司,一旦經過債務重組可能減少債務,增加權益,同時增加當期利潤,并極大地提高EPS。經營業績較差的公司可能會利用這種方式來操縱利潤,蒙蔽投資者,所謂的“麻雀飛上枝頭變鳳凰”。
3 公允價值計量模式下的應用環境及其相關建議
(1)完善公司的治理結構,提高財會人員的從業素質。
任何一種計量模式都要求有與之適應的內外部環境。鑒于我國市場經濟的特殊情況,正處于轉軌型經濟時代,我國的上市公司大部分是經過股份制改造的國有企業,經過股權分置改革也沒有改變國有股、法人股所占股份比例過高的局面。上市的民營企業中經常存在一股獨大的現象。這樣的經濟環境下,大股東很可能會利用公允價值計量模式來達到內部人控制的目的,損害中小股東的利益。因此關鍵要完善我國公司的治理結構,讓投資者參與市場,弱化內部人控制。充分發揮監事會和獨立董事對企業經營狀況和財務狀況的監督權。同時提高財會人員的職業判斷能力和專業水平,使他們能夠利用公允價值來把握市場信息,緊跟市場,為企業的投資融資決策提供可靠真實的依據。
(2)孕育公允價值所需的市場條件。
證券市場存在著活躍的市場報價,但對我國證券市場是否到達有效性并沒有統一的意見。采用估計技術進行公允價值計量時也需要市場信息。所以要努力培育各級市場的發展,特別是生產資料市場,使公允價值更加客觀、直觀。同時加強市場的信息化建設,促進市場的發展,同時也為企業迅速獲得可靠的市場數據提供便利。
(3)加快會計的審計監督建設,規范財務信息的披露。
注冊會計師對企業的財務報表進行審計時,必須盡職履行審計義務,作出公正合理的判斷。這需要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豐富的實踐經驗還有敏銳、準確的職業判斷。同時要加強審計屆和評估屆的合作力度。使審計人員能夠充分考慮到公允價值評估時的假設和估計。這對于完善企業財務信息的規范披露,加強審計監督,維護市場穩定和投資者利益有著重大意義。
4 結論
公允價值的運用和研究在我國尚在初步階段。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宏觀經濟的完善,公允價值的使用范圍將會越來越廣。正確地運用公允價值將會極大地促進我國企業財務操作的規范化和有效性,促進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6
[2]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應用指南[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6
中圖分類號:F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198(2010)12-0121-02
1 引言
上市公司的評價集中體現在公司實體經營方面和公司資本市場表現兩個方面,為了對中美上市公司的市場表現進行對比分析,我們統一了行業背景,具體看待上市公司財務特征。上市公司選取:中國取自上海和深圳股票市場,上市公司分別為:晨鳴紙業,美利紙業,金城股份,凱斯股份,景興紙業,太陽紙業,銀鴿投資,福建南紙,民豐特紙,華泰股份,恒豐紙業,ST天宏,冠豪高新,ST石峴,山鷹紙業,ST宜紙,博匯紙業,共計17家上市公司,屬于證監會行業中造紙板塊。美國交易市場選取紐約證券、美國證券和納斯達克證券交易市場,上市公司分別為:
Caraustar Industries Inc,Mod-Pac Corp.,Graphic Packaging Holding Company,Buckeye Technologies Inc.,Boise Inc.,International Paper Company,Neenah Paper Inc.,Mercer International Inc.,Wausau Paper Corp.,Albany International Corp.,Rock-Tenn Company,P.H.Glatfelter Company,Schweitzer-Mauduit International Inc.,Aracruz Celulose SA (ADR),Lydall Inc.,KapStone Paper and Packaging Corp.,AbitibiBowater Inc.,Verso Paper Corp.,Sappi Limited (ADR),Clearwater Paper Corporation,Kimberly-Clark Corporation,Hadera Paper Ltd.,International Absorbents Inc.,Tufco Technologies Inc.,Orchids Paper Products Company,Domtar Corp. 共計26家上市公司,行業屬于基礎資源中的造紙板塊。
2 美國造紙板塊上市公司財務表現
表1 美國造紙板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統計
最小值最大值總計平均標準差
資產28.592691383698.893347.966204.92
凈資產-10.05416917063.45682.531126.57
總股本3.43537.122853.29113.41173.12
收入33.092482979686.643187.465986.68
凈利潤-12821690-1692.89-61.71513.7
現金分紅02.326.320.250.5
股價0.1449.95231.949.2712.39
市值4.212068030609.221224.364126.44
(1)指標統計單位:股價和現金分紅(美元),股本(百萬股),其余指標(百萬美元)
(2)AbitibiBowater Inc(Public,NYSE:ABWTQ)無法出具報表,剔除。
(3)數據來源:紐約證券交易所和納斯達克交易所。
公司實體經營方面(見表1):平均數據而言,美國造紙類上市公司的平均資產為3347.96百萬美元,標準差6204.92百萬美元,變異系數為1.85;凈資產平均為682.53百萬美元,標準差為1126.57百萬美元,變異系數為1.65;平均資產負債率為79.62%;總股本平均為113.41百萬股,標準差為173.12百萬股;收入平均為3187.46百萬美元,對應的凈利潤為-67.71百萬美元,收入利潤率-2.12%;平均單位股本對應資產為29.52美元,單位股本對應收入28.20美元,單位資產對應收入0.95美元,當期平均每股收益為-0.59美元,平均每股凈資產6.04美元。由于美國上市公司質地區別非常大,比較時應該注意個體和整體結合。
公司資本市場表現方面(見表1):在該25家上市公司中,股價(以2009年4月21日為準)平均為9.27美元,標準差為12.39美元,變異系數為1.34;市值比總資產為0.36;每股現金分紅2008年度平均為0.25美元,而同期每股收益市場平均為-0.59美元。從市場角度評價的公司價值和實體價值相差懸殊,例如2008年美國上市公司平均總資產為3347百萬美元,而同期市場價值為1224百萬美元,也就是1單位實體資產對應0.36個單位市值虛擬資產。這與美國上市公司股價嚴重兩級分化有關,在25家公司中,最低股價僅為0.14美元,而最高則為49.95美元,這種分歧與公司現金分紅聯系甚密,25家上市公司中現金分紅家數為10家,覆蓋面為40%,沒有分紅的公司占15家,比例為60%,凡是沒有分紅或是分紅極少的上市公司,股價一般處于1美元以下,而注重投資者現金分紅的上市公司股價則很高,特別指出美國上市公司分紅是按季度分紅。
3 中國造紙板塊上市公司財務表現
表2 中國造紙板塊上市公司財務數據統計
最小值最大值總計平均標準差
資產622.926299.577878.774581.16164.16
凈資產63.6214021.7734989.722058.213288.32
總股本80.162062.057440.36437.66454.7
收入230.7515529.5945740.882690.643738
凈利潤-208.111075.291514.0289.06292.36
現金分紅00.220.710.040.07
股價4.1212.55123.557.262.66
市值576.3516516.9954662.273215.423806.88
(1)指標統計單位:股價和現金分紅(元),股本(百萬股),其余指標(百萬元)。
(2)數據來源:國泰君安大智慧和。
公司實體經營方面(見表2):平均數據而言,中國造紙類上市公司的平均資產為4581.10百萬元,標準差6164.16百萬元,變異系數為1.34;凈資產平均為2058.21百萬元,標準差為3288.32百萬元,變異系數為1.59;平均資產負債率為55.07%;總股本平均為437.66百萬股,標準差為454.7百萬股;行業平均收入2690.64百萬元,對應的凈利潤為89.06百萬元,收入利潤率3.31%;平均單位股本對應資產為10.48元,單位股本對應收入6.15元,單位資產對應收入0.59元,平均每股收益為0.20元,平均每股凈資產4.70元。
公司資本市場表現方面(見表2):在該17家上市公司中,股價(以2009年4月21日為準)平均為7.26元,標準差為2.66元,變異系數為0.36;市值比總資產為0.70;每股現金分紅2008年度平均為0.04元,而同期每股收益市場平均為0.20元。從市場角度評價的公司價值和實體價值,2008年我國造紙類上市公司平均總資產為4581百萬元,而同期市場價值為3215百萬元,即1單位實體資產對應0.70個單位市值虛擬資產。在17家公司中,最低股價為4.12元,而最高則為12.55元(沒有考慮除權的影響)。17家上市公司中當年現金分紅家數為6家,覆蓋面為35%,未分紅的公司占11家,比例為65%,我國上市公司通常按年度分紅,中期一般為不分配不轉增。
4 中美造紙行業上市公司比較與分析
4.1 資產規模角度
平均資產規模美國為3347.96百萬美元,標準差6204.92百萬美元,變異系數為1.85,而中國造紙類上市公司的平均資產為4581.10百萬元,標準差6164.16百萬元,變異系數為1.34。如果考慮匯率問題,以2009年4月21日外匯中間價100美元=683.49人民幣折算(下同),我國上市公司平均資產為670.71百萬美元,規模上是美國上市公司平均資產的20%,相差甚遠;變異系數美國1.85大于中國1.34說明資產規模差異程度上,美國上市公司規模更加參差不齊??傮w而言,美國上市公司平均資產規模大于中國,且個體規模差異大。
4.2 財務結構角度
美國上市公司凈資產平均為682.53百萬美元,變異系數為1.65;我國平均水平折合美元為301.31百萬美元,變異系數為1.59,差異程度上美國變異系數高于中國。美國上市公司平均資產負債率為79.62%,而我國平均水平為55.07%,在利用財務杠桿的比重上,顯然美國更為激進,我國上市公司負債比例相對較低,一方面解釋為沒有充分利用財務杠桿,另一方面表明我國造紙類上市公司相比美國對債務類融資較為保守,注重財務杠杠危機的控制。
4.3 經營和盈利能力角度
美國上市公司平均收入平均為3187.46百萬美元,對應的凈利潤為-67.71百萬美元,收入凈利潤率-2.12%;我國折合美元收入平均為393.85百萬美元,對應的凈利潤為13.03百萬美元,收入凈利潤率3.31%。單位資產對應收入比例美國為0.95,我國為0.59,資產利用效率低于美國。2008年我國上市公司整體盈利水平高于美國,由于選取單個年份且金融危機起源美國,盈利能力比較缺乏力度,但從兩國造紙類上市公司絕對收入水平上,中國相當于美國的12.33%,平均收入水平還有相當的差距。
4.4 經營成果和投資者回報
2008年度中美平均每股收益分別為0.03美元和-0.59美元,在此分配基礎,中國平均每股分紅0.005美元,美國0.25美元,上市公司分紅覆蓋比率中美分別為40%和35%,顯然美國上市公司更加注重維護市場投資者的持股回報,即使整體盈利當年低于中國且出現會計上整體性虧損,分紅派現的回報力度仍然遠高于中國,這種回報方式無論涉不涉及過度舉債,反映了公司注重維護市場的投資形象,市場投資方式更加側重歸于價值投資(分紅預期、股價的價值含量等)。
4.5 市場對公司評價角度
每股市價(時點2009-4-21)美國平均為9.27美元,標準差為12.39美元,變異系數為1.34;市值比總資產為0.36;我國折合平均為1.06美元,標準差為0.38美元,變異系數為0.36;市值比總資產為0.70,我國股價平均低于美國,折合美元約為其11%。兩國市場變異系數差異非常顯著,美中分別為1.34和0.36,表明我國股市股價分布區間比較窄,個股股價差異度小于美國,由于價格不同引起市值比總資產也差異明顯,分別為0.36和0.70,顯示出我國上市公司市值比例高,也即虛擬資產市場價格占比高。
參考文獻
[1]Huang,Alan G and Hung-Gay Fung,2005.Floating the Non-floatables in China's Stock Market:Theory and Design,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 41,6-26.
[2]Kane,A,Alan J. Marcus,and Jaesun Noh. 1996. The P/E multiple and market volatility,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52,16-24.
隨著企業投資,融資的市場化與信息化,更好的了解并分析企業經濟運行情況就變的越來越重要,而要獲得真正真實有用的信息,認真分析企業的財務報表就是一條重要的捷徑。上市公司公開披露的財務指標很多,投資者要想從眾多的信息中正確把握企業的財務現狀和前景,正確運用財務比率分析方法分析企業的運營情況,就比其他任何工具都要好用。每股收益,每股凈資產,凈資產收益率是上市公司最重要的三種財務指標,運用這三個指標來判斷上市公司的收益情況,一直是證券市場參與者的關注的焦點。證券信息機構定期公布按照這三項指標高低排序的上市公司排行榜,足見其重要性。然而在使用這三個指標時,對于不同的上市公司需要做一定的調整,尤其是在選擇投資目標上,以期待尋找一個真正有投資價值的上市公司。
一、調整的原因
每股收益、每股凈資產和凈資產收益率是否能真實地反映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關鍵在于該上市公司是否存在利潤操縱行為。為此就要考查我國上市公司所處的會計環境和經濟環境,以論證上市公司進行利潤操縱是否具有利益驅動。1、在發行市盈率受到限制時,為提高發行價格而進行利潤操縱。就中國目前及未來一段時間而言,新股發行額都是稀有而又缺少的資源。在這種情況下,上市公司要利用這難得的機會募集到更多的資金,只有盡量提高發行價格。新股發行價格受到發行市盈率的限制,一般不能超過15倍。盡管沒有明文規定,但證券市場監管部門很難批準發行市盈率高于15倍的股票。在發行市盈率正常的情況下,每股收益就成為提高每股發行價格首當其沖的變量。對于大中型企業而言,由于受發行新股額度的限制,只能從原有總資產中剝離出一部分資產折股作為發起人股,對這部分資產的盈利能力只能根據歷史數據進行模擬,模擬計算的利潤無須繳納所得稅其結果就很明顯了。2、為獲得配股資格而進行利潤操縱。上市公司上市的目的就是為了能方便地向社會公眾發行股票募集資金,在中國大陸數萬家的股份有限公司中,只有數百家上市公司能夠以向老股東配售新股的方式籌集資本。然而中國證監會對于上市公司配股資格有著嚴格要求:①上市公司在配股的前三年,每年的凈資產收益率必須在10%以上;②三年中不得有任何違法違規的記錄。于是在政府對配股行為的行政干預、上市公司自身發展對配股資金的需求、以及投資者簡單的價值判斷等三方面對上市公司形成了壓力。在這三方面因素的影響下,凈資產收益率10%成了上市公司利潤操縱的首要目標。3、為避免公司股票被摘牌而進行利潤操縱。根據《股票發行與交易管理條例》的規定,上市公司如果連續三年虧損,其股票將被中止在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因此,公司取得發行額度且爭取上市非常不易,公司上市后又被摘牌,不僅對股東而言是莫大的損失,而且公司喪失上市資格意味著一種寶貴的稀缺資源白白浪費。上市公司往往認為股票被摘牌是對公司的最嚴厲的處罰,所以寧愿賬務處理上玩一些花樣被注冊會計師出具保留意見,也不愿意出現連續三年虧損而被證券交易所摘牌。
綜合上述分析,上市公司確實存在利潤操縱的動機,上市公司在年度報表審計中被出具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的事件屢見不鮮,程度更惡劣的如“瓊民源”、“紅光實業”事件,這些都證明了對上市公司出具的財務報表在使用時進行一定的調整更為必要。
二、需要特別關注的調整賬戶
1、對凈資產的調整。對凈資產應予調整的項目其實就是上市公司易通過其進行利潤操縱的地方。調整后的凈資產能使每股凈資產、凈資產收益率這兩個財務指標的決策相關性大大增強。如何對凈資產進行調整呢?下面就有關項目進行逐一分析。(1)三年以上的應收款項。三年以上的應收賬款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很難為企業的現金凈流入做出貢獻。把三年以上應收款項當做企業的一項資產容易給投資者造成誤解。(2)待處理財產凈損失。不少上市公司的資產負債表上掛賬列示巨額的“待處理財產凈損失”,有的甚至掛賬達數年之久。這種股市?證券現象明顯不符合收益確認中的穩健性原則,不利于投資者正確評價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盈利能力。(3)待攤費用和遞延資產。待攤費用和遞延資產并無實質上的重大區別,它們均可稱為“長期待攤費用”。在一些上市公司的會計處理中,待攤費用和遞延資產的攤銷很不規范,為上市公司推遲確認費用提供了便利。2、對凈收益的調整。在上市公司存在利潤操縱的情況下,對凈收益進行調整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每股凈收益、凈資產收益率這兩個財務指標的決策相關性。首先,建議用主營業務收入代替凈收益來重新計算,作為每股收益及凈資產收益率的參考項目。主營業務收入指經營營業執照上注明的主營業務所取得的收入。有時,如果營業執照上注明的兼營業務量較大,且為經常性發生的收入,也可歸為主營業務收入。一般而言,一個業績斐然或者成長性很好的企業往往是因為在其主營業務上取得了成功所致。一個企業或許可以將多余資金用于尋找新的增長點或開展多角經營。但最好也要圍繞其主主營業務,即發展一些與主業相近或相似的行業,這些行業在技術要求、工序要求、人員要求方面與主業近似。至于企業按權益法或成本法計算的“投資收益”,則要根據具體情況而處理。若這部分投資收益來自被控股子公司的主營業務收入,則也可并入主營業務中進行計算,但投資收益往往來自于關聯方,這一直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的一個黑洞。所以,若上市公司的投資收益在利潤總額中所占比重較大,則也應引起投資者的注意。
經過以上調整,每股收益、每股凈資產、凈資產收益率這三個指標雖然會由于這些穩健的調整而在某些方面降低其相關性,所以,不要求也不可能要求全部上市公司方公布調整后的數據。但投資者若將其用于對企業的盈利狀況進行評價,其可靠性無疑會大大提高,比較適應我國當前股市的某些現狀。
作者單位:北京化工大學北方學院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