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型人才和聲教學研究

時間:2022-03-07 10:34:43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一篇應用型人才和聲教學研究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應用型人才和聲教學研究

和聲是一門專業基礎性課程,是學習作曲這門學科必須要掌握的四大件之一。但在以往的教學中更側重于“精英類”教學,而在主要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的傳媒類藝術專業的專業基礎課教學實踐中,我們希望培養出來的學生能夠符合市場化需求。但目前課程教學中,突出地存在著具有普遍性并亟待解決的一些問題,簡單歸納為下面幾點:

(一)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較為單一

在以往的課程教學中,多數采用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這種單項教學模式,弱化了學生創造性的同時也降低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

(二)“紙上談兵”的教學模式使理論與實際脫節

一貫強調和聲“規矩”、“公式”的教學模式,造成理論與實踐的嚴重脫節,導致學生在創作、制作以及即興伴奏中就難以將所學的知識點有效的進行結合。對于學生而言,學習和聲更重要的目標是在音樂創作中可以結合使用,學會運用和聲手段增加音樂的戲劇性、情感性,乃至用和聲進行明確段落的結構性。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三)傳統和聲教學領域的局限性

目前教學中采用的和聲教材大部分篇幅的內容都是以20世紀初由歐洲傳入并發展起來的大小調和聲體系為核心的,如斯波索賓的《和聲學教程》;桑桐的《和聲學教程》,而我國的五聲調式,以及現代的流行、爵士和聲與傳統的大小調和聲體系又有很大差別,但在我們的和聲教學中,五聲調式的內容只是蜻蜓點水,至于現代的流行、爵士和聲更是少之又少。根據專業基礎教學模式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結合專業課程特點,充分體現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的教育教學改革基本理念,建立在傳統和聲學的教學載體上,加入聽、析、練三維度教學形式的結合以及多元化和聲的知識板塊重構知識內容,并要求學生通過團隊協作的模式完成作業任務等諸多方面進行教學改革。

(一)聽、析、練有機結合

建立在課程基本知識體系的基礎上,更進一步豐富課堂互動形式,以聽為前提的基礎上加入分析的學習且與練習習題三者有機結合的形式進行教學。課程中,精講核心實踐創作知識點,適當弱化理論知識點。同時,通過片段音樂的聽辨以及對其進行分析討論,以達到強化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培養從“感性層面”把握和聲使用的規律。

(二)結合多媒體軟件及電腦音樂制作技術

建立在傳統教學模式的基礎上,進一步豐富教學方式,加入多媒體軟件以及電腦制作技術的運用,使學生對各類樂器的音響特性、演奏技術、音色特點等有一定的感性上的認知,從而促進以后的配器課程學習。教師對此部分內容進行提煉問題,并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嘗試進行問題的深入解決,讓呆板單一的教學方式具有了立體感、交互感。通過完成任務的方式“重現”知識形成過程,從而得到對理論知識形成過程的較深刻體驗,以此極大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探索欲和表現欲。

(三)加入多元化和聲教學內容

建立在課程基本知識體系的基礎上,擴展教學知識領域。課程中加入民族五聲調式、鍵盤和聲以及流行音樂和聲的教學內容,根據教師提煉的知識點作為導入并布置考察任務。流行音樂在音樂市場中占有相當大的分量,運用小組完成任務的形式驅動學生掌握流行、爵士和聲。鍵盤和聲的加入,既可以鞏固學生的理論知識,又可以讓學生發揮自己的創造力,促使學生學會使用和聲這一音樂要素來增強音樂的表現力。

(四)建立學生團隊

和聲課程希望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授課方式進行,以教師提煉的知識點作為導向并根據知識點設定考察任務并對任務進行評價。這種方式促使學生運用所學知識點主動解決問題,也是教師與學生共同探索知識的過程。因此,課程中會采用翻轉課堂形式的同時建立學生團隊協作的模式,以此推進教學改革。本課程的改革重在培養學生創作能力、實踐能力以及多元化的自主學習能力。對于學生而言,學習和聲更重要的目標是在音樂創作中可以結合使用,運用和聲手段增加音樂的戲劇性、情感性,乃至用和聲進行明確段落的結構性。傳媒類音樂學院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要導向,我們希望培養出來的學生能夠符合市場化需求。在西方古典傳統和聲的學習上,加入爵士和聲、鍵盤即興和聲的學習,以及五聲調式和聲的學習。加入爵士和聲的學習,能夠使學生在“流行音樂”這一領域中掌握較多的知識點;加入鍵盤和聲的學習,是檢驗學生是否學會把知識點運用到實踐中的最好方式;加入五聲調式和聲寫作的學習能夠幫助學生對本民族的傳統文化有深入的研究以及進行進一步的拓展。同時,課程的改革能夠引發學生對知識的探索欲,達到學生學習的自我提升目的。

[參考文獻]

[1]斯波索賓等.和聲學教程[M].人民音樂出版社,1998.

[2]楊通八.初級和聲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作者簡介:李琳(1988-),女,浙江人,碩士,浙江傳媒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

上一篇: 鋼琴在舞蹈教學的運用 下一篇: 美聲唱法教學改革探討
相關文章
精選范文
友情鏈接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色天堂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青草衣衣一二三区 | 天天精品资源在线观看 | 最新国产资源网在线 |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无线码 |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