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1-09 10:47:36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一篇林業生態建設森林病蟲害防治分析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甘肅太子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于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與甘南藏族自治州之間,該自然保護區最早建于1957年,在2012年經國務院批準已經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由于甘肅太子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地理位置介于東經102°43'~103°42',北緯35°02'~35°36'之間,因此,該自然保護區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約5.1℃,無霜期110d左右,年平均降雨量660mm。
1森林病蟲害防治在林業生態環境建設中的作用
1.1促進物種多樣性的發展
伴隨著近年來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為人們創造了更好的物質生活條件,人們越來越認識到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性,越來越重視低碳、環保、綠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低碳環保也成為近年來發展中的重要議題。通過加強林業生態環境建設可以促進生物多樣性的發展,使國際社會、政府的號召得到落實,進而促進我國人與自然和諧的發展,為人們創造更加生態環保、綠色低碳的宜居環境。在林業生態環境建設中采取有效的森林病蟲害防治措施,其根本目的就是要防治病蟲害,減少病蟲害對于植物的嚴重破壞,避免林區內發生植物生長不良、植物死亡等情況。一旦在林業生態建設中出現森林病蟲害問題,則要高度重視,并及時地采取有效的病蟲害防治措施,避免病蟲害大量滋生,保護林業生態環境內動物和菌類的生長生存環境,進而確保林業生態環境建設的穩步發展,維持物種的多樣性。
1.2社會經濟效益顯著提升
林業資源在社會發展中具有重要意義,現代社會經濟發展中,林業資源仍舊發揮了重要作用,使人們的生活更加煥發活力。在人們的生活中林業資源隨處可見,例如,紙、牙簽、鉛筆、筷子、木制家具等都是用木材制造的。不難看出,在人們的生活起居中處處可見林業資源,林業資源具有較為重要的社會經濟價值。但是根據我國的林木業生態環境建設實際情況來看,森林病蟲害潛藏著較大的危害,甚至在無聲無息間就蔓延了整個林區,產生嚴重的破壞。由于病蟲害破壞性較強,對于植物樹木會逐漸侵蝕、損害,導致林木營養不良而死亡,病害、蟲害在該過程中迅速的繁殖破壞,并通過多種途徑繁殖、傳播。基于此,加強森林病蟲害防治對林木業生態環境建設會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能夠使植物受到保護,不會被病蟲害破壞,使得幼苗的成活率顯著提升,還能為林業生態系統建設形成有效地保護[1]。
1.3生態環境得到改善與保護
現代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得到滿足,人們不再滿足于物質生活的追求,更加追求精神層面的滿足。人們一方面享受自然環境所帶來的各類福利,另一方面也認識到人類社會發展與社會經濟發展對生態自然環境造成的危害,越來越認識到加強生態環境建設、保護的重要性。根據近年來社會經濟發展中的生態環境問題來看,在進入21世紀之后生態環境日益嚴重,溫室效應問題日益嚴重,2020年出現了大面積的南極冰川融化問題,這也就意味著人們的生活將會受到影響。因此,人越來越認識到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通過林業生態環境建設,能夠充分發揮其在吸收二氧化碳、凈化空氣、涵養水土以及調節氣候等方面的作用與功能,可以有效地避免水土流失導致的土壤荒漠化問題。還可以對環境中的二氧化碳進行吸收,使得溫室效應降低,對工業排放和生活廢氣、毒氣等進行有效的凈化,在生態環境保護中發揮出較為顯著的效果與作用。森林病蟲害防治是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生態環境建設的有效措施,通過在病蟲害防治工作中采取有效的防御機制和科學的技術手段,可以使生態環境得到較好的保護[2]。例如,在當前的林業管理與病蟲害防治工作中應用了衛星技術監測法、巡山檢測、誘蟲激素治理技術、無人機藥物噴灑技術等多種措施,可以有效地避免林業生態環境受到病蟲害的危害,確保各項林業生態環境的建設工作順利開展,進而為世界生態環境的發展提供可靠、有效的技術保障。
2森林病蟲害防治在林業生態環境建設中存在的不足
2.1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難度加大
根據近年來我國的林業生態建設發展情況來看,在林業建設過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單一樹種造林情況,這也就導致林業病蟲害有較為適宜的生長、繁衍環境,使得病蟲害的規模逐漸擴大,傳播速度逐漸加快,這也就導致了林業病蟲害工作的難度逐漸加大。溫室效應導致全球范圍內溫度逐漸增加,甘肅地區本身冬季的氣候相對比較干燥、溫暖,受到退耕還林政策的影響,有很多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不能有效開展,無法有效地防病治森林病蟲害,林業資源中繁殖了大量的害蟲。這不僅會導致林業資源、林業生態環境會受到嚴重的破壞,還會導致對林木的健康生長產生不良影響。這在很大程度上會導致林業生態環境建設作用受到影響,且會對自然環境、社會經濟的健康發展產生不良影響[3]。
2.2危險性病蟲害的潛在威脅逐漸擴大
森林中發生病蟲害,會隨著時間的逐漸推移產生一定的自然傳播,還會受到人為傳播的影響,傳播范圍逐漸擴大,產生的危害也逐漸增加,尤其會導致危險性的病蟲害的潛在威脅逐漸擴大,嚴重威脅我國的林業生態環境建設。在20世紀80年代,在人為因素與自然因素的雙重作用下,黃斑變性天牛在我國的大部分區縣內大范圍傳播。在發現該病蟲害之后雖然及時地采取了相應的防治措施,使經濟損失得到控制,但是該災害性病蟲害仍舊存在潛在威脅。我國目前針對林業生態環境建設中出現的樺尺蛾、鼴鼠危害,雖然已經采取了一定的防治措施,每年都開展相應的防治工作,但是樺尺蛾、鼴鼠仍舊對于白樺、沙棘、青楊等林業生態環境建設產生了一定的影響與危害,存在潛藏的威脅,如果不重視該危險性病蟲害則很有可能會產生毀滅性的破壞。
2.3成災病蟲種類增加,病蟲害產生危害日益嚴重
根據相關的調查數據限制,自從20世紀80年代至今,我國目前的成災性病蟲害種類逐漸逐年增加,其增加速度也到了一定的程度。縣區的成災性病蟲害在20世紀80年代平均達到了7種~8種,如今已經蔓延至10種以上。根據該調查結果不難看出,林業生態環境建設中成災性病蟲的種類數量明顯增加,且蔓延速度較為迅速,對于各個地區的林業生態環境建設產生了嚴重的危險。以甘肅地區的林業生態環境建設中的病蟲害問題來看,比較常見的包含松材線蟲病、紅脂大小蠹、落葉松枯梢病、松皰銹病、濕地松粉蚧、美國白蛾、黃斑星天牛、光肩星天牛、青楊天牛、春尺蠖、楊樹腐爛病等。其中代表性的成災性病蟲害包括樺尺蛾、天牛以及鼴鼠等,此類成災性病蟲害雖然比較容易控制,但是每年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人力進行防治,還會對林業生態環境建設產生一定的破壞,導致林業生態環境建設面臨著一定的困境與問題。
3森林病蟲害防治在林業生態環境建設中實施的策略
3.1加強林業蟲害防治意識
要想確保森林病蟲害防治在林業建設中發揮作用,首先就需要不斷加強林業病蟲害防治意識,不斷地提升林業生態環境建設,根據時代發展趨勢來合理的應用先進的森林病蟲害防治措施與技術手段,加強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的相關制度建設,從而確保各項森林病蟲害工作順利開展,首先,要確保各項林業生態環境建設、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落實。要求林業部門的相關管理工作人員能夠定期通過召開學習、講座、會議等多種形式來加強相關工作人員的森林病蟲害的防治意識,在日常的林業工作中能夠采取有效的森林病蟲害措施,從根本上促進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順利展開,減少林業生態建設中的損失,進而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第二,要針對森林病蟲害發生面積擴大,森林病蟲害防治難度增加等問題,林業部門要合理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來開展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例如,可以嬰童數字化的偵測系統來對整個林業建設系統進行全面、動態化的檢測,這樣可以更加及時地發現林業建設中病蟲害問題,并采取有效的人工干預促使,使森林病蟲害大面積擴散問題得到有效的抑制。第三,要求相關的林業部門做好部門間的協調工作,要使各個部門的工作人員能夠做好自身的工作,確保各項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順利展開,部門之間不會出現互相推諉、互相“扯皮”的問題,將各項森林病蟲害防治措施落實到位。如果無法確保林業部門的協調工作到位,則會導致林業生態環境建設中存在一些“三不管”區域,在該區域內會自身較為嚴重的病蟲害問題,對林業生態環境建設與發展會產生不良影響。
3.2對危險性病蟲害進行積極防治
根據大量的森林病蟲害防治經驗來看,針對森林病蟲害的發生時期、發生過程中以及森林病蟲害的嚴重程度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森林病蟲害防治措施,需要對相應的病蟲害防治技術進行區分。針對森林病蟲害中的一些危險性較強的病蟲害防治則需要采取相應的科學防治手段與防治措施。在部分危險性病蟲害的防治中,并不是簡單的使用化學藥劑就可以,反之,應當盡可能地減少對化學藥劑、農藥的使用,這樣可以有效地避免在森林病蟲害防治中害蟲的抗藥性增強,對整個森林生態建設產生更嚴重的危害。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化學藥劑或者農藥治理森林病蟲害,雖然在短時間內可以迅速滅殺森林病蟲,但是也這會導致害蟲的天敵同樣被滅殺,則整個林業生態建設中害蟲天敵的數量銳減,害蟲的抗藥性增強后整個林業生態的生態鏈失衡。因此,針對林業生態建設中危險蟲害,則要求相關部門能夠采取有效的生物防治措施與科技防治手段,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從而使林業建設中森林病蟲害問題得到有效的抑制與防治。可以針對森林中的蟲害問題,引進該害蟲的天敵,使害蟲的數量減少,并有效地控制害蟲的繁衍,減少害蟲對林木的破壞。也可以根據害蟲的生長特點來采用科技防治的方法,從而使得害蟲的生長、繁衍被抑制。例如,可以適當的應用激素藥劑誘導雄性害蟲,這樣可以使雄性害蟲交配被有效抑制,林區內的害蟲繁衍被抑制,這樣也可以有效地避免危險性蟲害大面積發展,使森林病蟲害對林業生態環境的危害被有效抑制。
3.3多角度預防成災性的森林病蟲害
隨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低碳環保理念越來越深入人心,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加強林業生態建設的重要性,則必然認識到森林病蟲害有效防治對于林業生態建設的重要意義。基于此,就需要針對以往林業生態建設與營林管理中的存在的成災性森林病蟲害問題,來多角度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第一,要求相關的林業部門工作人員能夠進一步加強對于森林病蟲害的檢測工作。要結合不同林業生態建設區域、病蟲害發生時間的具體特點來嚴密監測與實地調研林業生態系統,了解林業森林病蟲害的具體特點、發展趨勢等,來采取具有針對性的森林病蟲害防治措施。例如,可以在森林病蟲害發生的前3個月就預先采取防治措施,可以在易發生森林病蟲害的區域、林木上噴灑防治森林病蟲害的相應藥物,也可以在土壤灌溉的時候加入相應的森林病蟲害防治藥物或者是藥水,這樣可以為確保林業生態建設的安全性、可靠性奠定基礎。第二,針對退耕還林政策下的林業生態建設項目,為避免由于單一性營林造成的森林病蟲害泛濫問題。為了能夠有效地避免林地與耕地接壤部分在病蟲害防治中受到影響,則需要更加注意對接壤的耕地的森林病蟲害防治。可以在每年的農收結束后,及時的焚燒農作物樁茬,可以對農田中潛藏色成災性害蟲進行滅殺,還要及時地將接壤的耕地進行翻地,這樣可以讓紫外線來對農作物根系不誤的土地進行照射,起到一定程度的殺菌作用,可以起到抑制病菌蔓延的作用,這樣也可以有效地避免病蟲害潛藏在土壤中,在適宜的環境中生長,誘發一系列的森林病蟲害問題,影響林木健康生長。
4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我國的生態環境建設中森林病蟲害防治發揮著之至關重要的作用,不僅可以使森林病蟲害的發生與蔓延得到有效地控制,還能夠進一步促進生物的多樣性,使生態環境受到有效地保護,并進一步創造與提升社會經濟效益。要使森林病蟲害防治在林業生態環境建設中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就需要結合其中存在的問題,采取有效的措施,在共建美好家園理念的指引下,逐步構建起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環境,這樣不僅能夠使人們更好的享受美好的物質生活,還能在生態環保的自然環境中獲得身心愉悅,使人們的精神直接更加豐富。
參考文獻
[1]孔超.淺析林業生態環境建設中森林病蟲害防治的作用及策略[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9,30(6):40,47.
[2]趙瑩.林業生態環境建設中森林病蟲害防治的作用及策略[J].農業災害研究,2021,11(9):191-192.
[3]白文斌.淺析森林病蟲害防治在林業生態環境建設中的價值[J].南方農業,2021,15(26):68-69,72.
作者:馬克瓊 單位:甘肅太子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中心甲灘保護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