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職稱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2-04-09 14:15:55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煤礦職稱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煤礦職稱論文

篇(1)

中圖分類號:TD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06-0145-01

目前,我國大多數煤炭開采工作基本以井工開采為主,為了創造開采條件,滿足煤礦開采、運輸及通風等的要求,就需要在地層中掘進出足夠的回采、運輸和通風巷道。因各個煤礦甚至同一煤礦的不同采區地質條件都各不相同,如果巷道掘進工藝及支護方式選擇不合理,在掘進過程中極易導致的巷道片幫、冒頂事故,從而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甚至人員傷亡。所以,工程技術人員要高度重視掘進支護工程的質量,采取科學可行的策略,這樣才能保證煤礦開采工程的順利開展。

1 我國煤礦掘進支護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 1 掘進支護的沿革

在煤礦開采行業中,巷道支護形式逐漸由被動支護,單一支護向主動支護、聯合支護方向發展。原來木棚、料石砌碹、工字鋼棚逐漸被淘汰,而在主動支護方面也有了較大的發展,從一開始的鋼絲繩漿錨桿、快硬水泥錨桿、管縫型錨桿,基本已被現在的樹脂錨桿支護,高強度錨索支護所代替,同時還出現了各種形式的聯合支護方式,比如錨網噴支護,錨網梁( 鋼筋梯子梁) 支護,錨網索支護等等,可以說,目前,80%的巷道支護方式采用了錨桿支護方式。但在施工過程中,這種主動支護方式也暴露出了諸多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就要求煤炭企業工程技術人員在管理、裝備及支護方式選擇等方面加強控制,確保巷道支護強度達到設計和使用要求。

1. 2 巷道支護相關問題

在礦井建設過程中巷道支護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①為了縮短建井周期,提前產生效益,井底巷道盡可能設計在煤層中,而該礦 4 號煤層厚度大,部分巷道( 比如軌道大巷,軌道下山等) 設置沿煤層底板掘進,頂煤厚度較大,錨桿支護錨固端在煤層中,無法錨固在穩定巖層內。②為了滿足巷道通風和運輸的需要,巷道斷面增大,而采區巷道多采用矩形斷面,巷道跨度最大達 4. 6 m,給支護方式的選擇帶來困難。③在施工過程中,操作工人的不規范操作,也會造成支護強度大大折扣,主要表現在錨桿、錨索間排距大,預緊力不足,外露長等。④施工機械化程度不高,雖然我國的煤礦巷道施工已經有了相當純熟的技術,但受多方面的限制,有些硐室或小斷面巷道在掘進過程中仍然采用打眼放炮的方式。

2 煤礦巷道支護過程的完善措施

2. 1 巷道支護方式的選擇

在選擇支護方式時,需遵循以下幾點: ①大型機電硐室,服務年限較長,防水要求高,宜采用混凝土或鋼筋混凝土支護,在涌水大的情況下,需在施工過程中,預留注漿管,以便于注漿堵水。②巷道過斷層破碎帶、巖石陷落柱,宜采用 U 型鋼棚支護,以利于短掘短支。若巖石破碎嚴重,短掘短支無法控制碎巖冒落時,可利用化學材料注漿( 比如固安特、羅克休等) 加固破碎巖體后,再進行短掘短支。③在遇到老空巷道或采空區時,多采用錨噴 + 墻梁支護方式,錨噴支護多是對老空頂板進行控制,通常支護跨度要大于設計跨度 2 m 以上,而墻梁支護主要是控制兩幫以及使巷道斷面符合設計要求,通常在梁頂鋪設 500 mm 以上碎矸,作為緩沖層。④在滿足錨桿支護條件時,盡可能采用錨桿支護或錨噴、錨網噴等聯合支護。

2. 2 厚煤層沿底掘進巷道支護完善措施

為了滿足巷道支護強度,采用增加錨索支護,主要做法如下: ①巷道跨度小于等于 4.2 m,錨索間排距按 2 m ×2 m 設置,巷道跨度大于4.2 m,錨索間排距按 1.6 m × 1.6 m 設置。②每掘進 50 m,對巷道頂板圍巖進行窺視調查,已確定頂煤厚度,同時調整錨索長度,確保錨索錨固在穩定巖層中。③每隔 50 m,安設頂板離層指示儀 1 支,每隔 100 m 設置表面位移觀測站,定期觀測巷道變形和頂板離層情況,以便檢查支護效果并為及時調整支護參數提供依據。④對于采用炮掘的巷道,采用分次爆破的方式掘進,特別是控制周邊眼的裝藥量,一般每眼裝藥量控制在50 ~ 150 g 左右,同時周邊眼開孔要在巷道輪廓線內 200 ~ 250mm,盡可能降低爆破對巷道周圍煤體的擾動,縮小爆破松動圈。

2. 3 加強巷道支護操作管理

在現場管理中,采取以下措施確保錨桿支護強度: 一是改進施工工藝,采用高扭矩錨桿鉆機安裝錨桿,同時對無法更換錨桿鉆機的施工隊要求配備風動力矩扳手,實現錨桿安裝機械化,降低工人勞動強度的同時,提高了施工質量; 二是改進樹脂藥卷,原 1 根錨桿采用 1 支 ck2330 和 1 支 ck2360 藥卷錨固,經常導致錨桿未完全推入,藥卷已凝固,致使錨桿外露長,后經改進1 根錨桿采用1 支 ck2330 和1 支 k2360 藥卷錨固,給操作工人充分的操作時間,解決了該問題; 三是工作面配備力矩扳手和錨桿拉力計,定期定量對錨桿支護質量進行抽檢,確保支護質量。

3 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我國煤炭行業的發展,巷道支護技術日漸成熟,但是在現場管理和操作中,要切合實際的選擇合理的支護方式,確保巷道在其服務年限內,牢固可靠,滿足生產需要,同時,在生產工作當中,相關技術人員應積極鉆研新技術,開發出更為有效的施工方法,以促進掘進技術的進一步完善,并盡快改善煤礦掘進支護中存在的問題,提高煤礦開采業的整體水平,從而實現煤礦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篇(2)

煤礦企業自身有其特殊性,因而對煤礦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形成約束與限制,使其對于成本控制有更大需求、煤礦企業特殊性體現在其所處地域位置。由于煤礦企業需要開采煤礦資源,為了增加地域的便利性,會選取煤礦資源豐富的區域。這些地區往往較為偏僻,因此會增加煤礦企業的資源運輸費用。同時,煤礦企業通常會直接從事于煤礦的探索與開采,而這些開采工作的順利進行,也會大量占據一定空間的設備與物資,因而會產生許多額外費用。

2.煤礦企業物資管理中對于成本控制的發展方向

因煤礦企業物資管理中對于成本控制有著極大的需求,因此煤礦企業要看清其成本控制發展遠景,并遵循其成本控制的客觀規律,解決煤礦企業物資管理中成本控制的問題。

(1)規范煤礦企業物資成本的管理制度當前我國煤礦企業對于其物資管理成本控制的意識比較薄弱,且自從我國經濟模式自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后,其成本控制水平始終未能提升至應有水平。煤礦企業在物資管理與采購方面的資金消耗量在煤礦企業整體現金流中所占比例很高。一般情況下,煤礦企業各個部門提出了物資需求量后,物資管理部門就會根據需求完成相應采購任務,但部門之間均未承擔其自身成本控制的責任。因此,煤礦企業如果要進行有效的物資成本控制,就必需從管理制度上著手,規范企業現有物資管理的工作,對企業各部門物資成本的消耗進行嚴格控制,建立和完善成本管理制度,以此規范成本控制責任人與工作流程。

(2)依賴快捷的物理降低供應成本和倉儲成本快捷的物流,是煤礦企業能夠正常運轉的保障。因此,不管是為客戶運送資源,還是集團公司之間進行資源往來,或者是煤礦企業自身物資采購,均與物流支持不可分離。然而,煤礦企業當前物資管理模式需要消耗量大物力、人力與財力。實際上,煤礦企業中煤炭資源與其他物資的倉儲量很大,其中有部分物資并非急用的,卻長期占據庫存,而某些物資需求極為緊迫,卻往往不能供應到位。上述情況均間接性的加劇了物資管理成本。因此,煤礦企業必需采取快捷物流方式,改革當前物資供應和管理方式,切實降低其管理成本。

(3)依靠網絡信心技術降低煤礦企業管理成本對于煤礦企業物資管理而言,采用網絡信息化管理,有助于提升其成本管理的主動性。尤其是網絡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現在,煤礦企業經濟活動中,對于煤礦物資的使用和實際需求要切實吻合,不能單純以大量儲備為主。其物資需求與儲備的分析和統計工作,不能僅靠人工操作,這樣不僅費力耗時,還不容易控制其物資統計的準確度。因此,在當前網絡信息技術推進下,我國煤礦企業應該進行物資管理信息化建設,從而實現物資成本有效控制的目的。

二、煤礦物資管理中成本控制措施

煤礦企業需根據其物資成本規劃發展前景,采取相應物資成本控制措施。從完善其物資管理制度、建立快捷物流供應鏈,到創建相應網絡信息化平臺,使得煤礦成本控制效果更為明顯,以此促進煤礦企業發展。

1.建立嚴格的物資成本管理制度

完善的物資成本預算制度,是煤礦企業提高成本控制水平的必備條件。成本預算制度,不僅能夠使得企業各個部門主動進行成本控制,還可將成本管理改為企業固定生產計劃。在建立成本預算制度是,應將企業年度物資管理所使用的資金,同企業每個部門只能相結合,從而使企業各個部門相互監督,最終提高資金使用的合理性、科學性和高效性。

2.建立快捷物流供應鏈

煤礦企業是一下物流,與外界企業進行合作與交流。因此,快捷方便的物流供應鏈,可保障煤礦企業每一項資源有充分供給的前提下,減少企業不必要庫存,實現有效的成本節約。煤礦企業在控制其物資管理成本時,要將不同物資進行分類,不常用與急用在資源要進行區分儲存。同時,煤礦企業要定期監督和檢查倉庫,確保物資均得到充分利用,實現物盡其用。此外,企業要定期維修成產機械與設備,保持其生產設備有良好狀態,減少維修費用,同時保障企業順利運行。這樣不僅能延長生產設備的壽命,還能節約企業的采購成本。

3.建立網絡信息化平臺

煤礦企業信息內容較為復雜,若要準確處理其內容與相關數據,必需借助網絡信息化平臺。煤礦企業建立網絡信息化平臺,可明確指定物資采購、維護和使用的人員,并細化每個部門的工作,提升工作效率。此外,信息化網絡平臺包含分類整理、使用記錄和報表統計等方面,可幫助管理人員及時處理預算問題,并有利于企業各個部門交流信息,監控資金的使用過程。

篇(3)

2 地質勘測對地下煤礦生產的作用

2.1 地質勘測對煤礦安全生產的作用

對于地下煤礦的生產,通過地質勘測,能夠對煤礦礦脈的走向、儲量等數據有一個大致的確認,這樣更利于在煤礦生產過程中,進行適宜的資金投入,尤其是有的地區其地質條件比較惡劣,通過地質勘測,能夠對煤礦資源的價值進行預估,從而為投資生產提供有力的依據。

再者,地質勘測數據對于地下煤礦生產方式的選擇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更是技術支撐的關鍵。比如,地下河床的分布、斷裂層構造等,通過對地質信息進行收集,能夠對煤礦生產是否選用爆破作業等技術方面進行了直觀的考量,這樣才能讓生產作業的可行性得到有效的保障。

2.2 地質勘測對煤礦安全的作用

下文主要分地下煤礦開采設計、地下開采進行、地下開采完結三方面討論地質勘測數據對煤礦安全的影響。

2.2.1 地下煤礦開采設計階段

如果地質勘測的數據非常的不準確,對于煤礦生產的安全性、持續性方面有著極大的負面影響,這是因為在進行煤礦生產方案的設計,以及對安全設施進行設計時,需要根據地質勘測數據來執行,如果數據不準確,在生產過程中和實際情況不相符,這很容易造成地質事故的發生。

如對地下河流標高與流向、區域巖性、斷裂帶構造的勘測數據的不準確有可能在實際的生產作業過程中由于大量爆破作業的沖擊下導致地下河流的改向,或者造成地下巖層間發生細微的錯動而導致巷道內滲水,在長期水流的侵蝕作用下巷道兩側及頂部巖層自然脫落,引發冒頂片幫事故,而隨著巖層脫落的擴大,加之地下結構隨著開采作業的進行而引發的局部應力失衡極容易導致大范圍地質坍塌事故的發生。

2.2.2地下煤礦開采階段

在地下煤礦開采作業中必然會由于生產作業的進行而導致局部區域內的地質結構發生重大的變化,特別是掘進作業和回采作業中,大范圍、高強度的作業極大地破壞了原本相對完整的地質結構,使得地質結構內部應力發生較大的躍變,原有平衡被打破。尤其在地下局部區域內存在有地下河流或巖間含水量較大的礦區,會由于地下水流的侵蝕而加劇了區域內地質結構內部應力的失衡,造成地質條件發生較大的變化。

2.2.3 地下煤礦開采終止階段

開采作業完結后形成的巨大采空區的安全控制一直是當前煤礦生產的難點所在。而事實上當前很多煤礦發生地表塌陷或大范圍巷道坍塌事故均是由于對采空區的安全防護和實時監控不足而導致的。如某地地下煤礦采空區設計采用木方及土石做基礎支護,但由于連日的降水導致采空區滲漏入大量的雨水,在水流的侵蝕作用下采空區發生塌陷,從而引起了大范圍的地下巷道坍塌,雖然沒有造成大的人員傷亡事故但卻使得地下煤礦的生產秩序遭受到了巨大的影響。而對采空區實施的地質監測如采空區標高、范圍、周邊巖層位移偏移量等數據的監控則為第一時間處理采空區的坍塌事故隱患提供了參考資料,也同時為煤礦的生產工作提供了一層堅實的保證。

3 當前地下煤礦地質勘測中存在的問題與注意事項

上一篇: 大學生營銷總結 下一篇: 網絡傳播學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精品中文字幕一区在线 | 香蕉成年网站未满十八禁 | 一区二区三区激情高清视频 | 日韩欧美理论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最新自产拍在线观看 | 日本亚洲中文无线码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