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12 06:09:05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陶瓷調查報告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1933年,任職于一家在華煤業合資機構――中福公司的英國人史瓦洛(R.W.Swallow)、瑞典人卡爾貝克(Orvar Karlbeck)在豫西北地區的一處窯址進行挖寶式發掘。這處窯址位于河南焦作修武縣境內,他們稱之為焦作窯。1943年,卡爾貝克發表了調查報告,其中稱古窯址位于離焦作鎮北部約四里的“Potter's Valley”(瓷谷)。當年他們挖掘所得的陶瓷資料標本后分別收藏于英國大英博物館和劍橋大學博物館。而他們的盜掘行為也引發了當地民眾的大規模盜挖,精美的陶瓷標本隨之流入古玩市肆。
1941年,日本古陶瓷學者小山富士夫來到中國,在北京聽聞古董界在議論一個叫做“當陽峪”的瓷窯。后來,他根據卡爾貝克的報告和所見標本材料對“焦作窯”進行了細致的分析考證,并稱此窯為“修武窯”。1958年,另一位日本古陶瓷學者長谷部樂爾在其文章中描述了“修武窯”的裝飾風格及技法。我國的古陶瓷學者陳萬里先生也曾于1951年調查了河南焦作修武縣當陽峪村的窯址,并云:“陴片而能賣錢,我于北方,除當陽峪外,還未曾見過呢。”他還認為,“當陽峪窯的作品……我以為在黃河以北的宋瓷,除了曲陽之定,臨汝之汝以外,沒有一處足與當陽相媲美。磁州的冶子窯以及安陽的觀臺窯(在漳河兩岸)終遜當陽一籌。”
1981年,經調查,當陽峪窯遺址位于修武縣城西北30公里的當陽峪村,東西長約2公里,南北寬約1公里,從焦作出城區向北約4公里就可到達。另外,多年的考古調查發現,整個焦作行政區內星散分布著大量瓷窯遺跡,應同屬于當陽峪窯群。目前已經確認的古瓷窯遺址有當陽峪窯、柏山窯、白坡窯、店后窯、石碑巖窯、恩村窯、定河窯、東王封窯、西王封窯、東于村窯、周窯瓷窯、李河窯。牛莊窯、東孔莊窯、許河窯、礦山窯、李封天目瓷窯、高窯河瓷窯、北業窯、東張莊窯、清化窯、南坡窯、張山街窯、狼坡窯等。近些年,因舊城改造、道路施工等工程活動,當陽峪窯制品標本在河南及周邊區域多有出土,品種幾乎涵蓋宋金之際所能見到的各個門類。現存于修武縣當陽峪村的“德應侯百靈翁之廟記”碑立于北宋崇寧四年(1105年),明確記載了宋代當陽峪窯“當陽工巧,世利瓷器,埏埴者百余家,資養者萬余口”的繁榮景象。
早年由于關注度不夠,當陽峪窯器物流失嚴重,流散于國內外的公私博物館中。而且這些藏品長久以來在展示和出版物中多被標注為磁州窯或磁州窯系,明確標明為當陽峪窯者風毛麟角。早在1954年,陳萬里先生就明確指出:“把凡與磁州窯風格相近的東西,一概稱之為‘磁州窯型’的瓷器。這種含混牽強的提法,與實際情形有很大的出入。”隨著宋金陶瓷研究的深入,將當陽峪窯產品從磁州窯系中區分出來,很有必要。本文擬對所見出土當陽峪窯標本和部分館藏當陽峪窯器作一對比分析。
紅外反料在可見光區呈現彩色,在紅外光區具有反射紅外光特性,將其用在建筑外墻涂料中,可使涂料呈現彩色,同時反射太陽光中的紅外部分,避免了光照帶來的建筑墻體溫度的升高,進而起到節能減排的作用。本文以鐵鉻黑為例,探究了共沉淀法多個變量因素對產物的影響。
1試劑與儀器
硝酸鐵、硝酸鉻:均為AR分析純,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碳酸鈉、碳酸鈉、氫氧化鈉:均為AR分析純,天津市科密歐化學試劑有限公司。FT-IR-8400S傅里葉紅外光譜儀(北京島津儀器廠),JSM-6610A掃描電子顯微鏡(日本島津公司),DX-2500X射線衍射儀(丹|方圓儀器有限公司)HCT-2綜合熱分析儀(北京恒久科學儀器廠)。
2鐵鉻黑顏料的制備
將不同摩爾比的硝酸鐵和硝酸鉻制備成100ml混合溶液。逐滴滴入250 ml,1 mol/L的沉淀劑中(沉淀劑為NaOH,NaCO3,NaOH+PEG2000)。待金屬鹽溶液全部滴定完成,靜置沉降2 h后,進行離心、洗滌、干燥。再將產物進行900℃煅燒2 h,即得鐵鉻黑紅外顏料。
3結果與討論
從圖可以看出共沉淀法制備得到的鐵鉻黑顏料衍射峰較為尖銳,表明該方法制備得到的產物結晶效果較好。對比可知加入的離子摩爾比不同,生成
3.2不同沉淀劑對產物形貌影響
圖2為不同沉淀劑下鐵鉻黑顏料的掃描電子顯微鏡圖像,所加沉淀劑分別為NaOH溶液和NaOH+PEG2000溶液。
從圖可以看出選用NaOH溶液為沉淀劑制備得到的鐵鉻黑顏料粒徑較大在10~25 μm之間。Na2CO3溶液為沉淀劑粒徑在0.3~1μm之間,分散性較好。加入聚乙二醇后,粒徑明顯減小,粒徑為200~400nm之間并呈現球狀,更有助于在顏料中分散。
3.3前驅體熱穩定性分析
圖3為鐵鉻黑前驅體的TG-DTA,由圖3可知,在100℃左右位置DTA曲線出現了一個吸收峰,分析為樣品表面吸附水的脫除,在50~500℃之間,樣品明顯失重,同時有熱量放出,推測氫氧化物發生了分解,生成金屬氧化物。
4結語
(1)金屬離子摩爾比,對產物的物相有一定的影響。加入的金屬離子摩爾比不同,生成產物的物相不同。
(2)沉淀劑影響產物的粒徑及形貌。氫氧化鈉為沉淀劑,產物團聚現象比較嚴重,粒徑較大;碳酸鈉為沉淀劑,產物粒徑明顯減小;加入表面活性劑后,產物明顯分散,并呈現球形,有利于在涂料中的分散。
(3)灼燒前后,產物官能團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并發生了物相轉變。
2021年陶瓷3D打印市場規模或超1.3 億美元
學號:xx
本組組員:xx xx xx xx
內容:
一、 問題的提出: 大氣污染有什么危害?
1)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2)對植物的危害
(3)對天氣和氣候的影響
二、 研究目的:
維護大氣的清潔,防治大氣污染;
三、 研究方法和過程:
(一)準備階段
(二)實施階段
1.資料收集:
人類體驗到的大氣污染的危害,最初主要是對人體健康的危害,隨后逐步發現了對工農業生產的各種危害以及對天氣和氣候產生的不良影響。人們對大氣污染物造成危害的機理、分布和規模等問題的深入研究,為控制和防治大氣污染提供了必要的依據。
2.外出實地訪問調查:
實地考察情況 :
1,汽車尾氣排放量增多
2,工廠廢氣排放量大,處理不當,嚴重污染環境 調查地點:某工業園區 調查人:
調查時間:xx 年xx 月xx 日 分析整理 考察完畢后,由于資料豐富,因此我們要盡快地把資料整理,篩選,并寫好調查報告
(三)課題評價:課題主要從大氣污染的現狀,大氣污染的原因,大氣污染的危害及其大氣污染的防治展開,對提高民眾對大氣污染的關注和保護意識有不小作用。
四 、研究結果:
(一)大氣污染大部分原因屬于人為因素,小部分屬于自然因素。
(二)大氣污染是存在的危機。
(三)解決措施:
1. 合理安排工業布局和城鎮功能分區。應結合城鎮規劃,全面考慮工業的合理布局。工業區一般應配置在城市的邊緣或郊區,位置應當在當地最大頻率風向的下風側,使得廢氣吹響居住區的次數最少。居住區不得修建有害工業企業。
2. 加強綠化。植物除美化環境外,還具有調節氣候、阻擋、濾除和吸附灰塵,吸收大氣中的有害氣體等功能。
3. 加強對居住區內局部污染源的管理。如飯館、公共浴室等的煙囪、廢品堆放處、垃圾箱等均可散發有害氣體污染大氣,并影響室內空氣,衛生部門應與有關部門配合、加強管理。
4. 控制燃煤污染。
①采用原煤脫硫技術,可以除去燃煤中大約40%一60%的無機硫。優先使用低硫燃料,如含硫較低的低硫煤和天然氣等。
②改進燃煤技術,減少燃煤過程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例如,液態化燃煤技術是受到各國歡迎的新技術之一。它主要是利用加進石灰石和白云石,與二氧化硫發生反應,生成硫酸鈣隨灰渣排出。對煤燃燒后形成的煙氣在排放到大氣中之前進行煙氣脫硫。
③開發新能源,如太陽能,風能,核能,可燃冰等,但是目前技術不夠成熟,如果使用會造成新污染,且消耗費用十分高.
5. 加強工藝措施。
①加強工藝過程。采取以無毒或低毒原料代替毒性大的原料。采取閉路循環以減少污染物的排除等。
②加強生產管理。防止一切可能排放廢氣污染大氣的情況發生。③綜合利用變廢為寶。例如電廠排出的大量煤灰可制成水泥、磚等建筑材料。又可回收氮,制造氮肥等。
6.區域集中供暖供熱設立大的電熱廠和供熱站,實行區域集中供暖供熱,尤其是將熱電廠、供熱站設在郊外,對于矮煙囪密集、冬天供暖的北方城市來說,是消除煙塵的十分有效的措施。
7.交通運輸工具廢氣的治理。減少汽車廢氣排放。主要是改時發動機的燃燒設計和提高油的燃燒質量,加強交通管理。解決汽車尾氣問題一般常采用安裝汽車催化轉化器,使燃料充分燃燒,減少有害物質的排放。轉化器中催化劑用高溫多孔陶瓷載體,上涂微細分散的鈀和鉑,可將NOX、HC、CO等轉化為氮氣、水和二氧化碳等無害物質。另外,也可以開發新型燃料,如甲醇、乙醇等含氧有機物、植物油和氣體燃料,降低尾氣污染排放量。采用有效控制私人轎車的發展、擴大地鐵的運輸范圍和能力、使用綠色公共汽車(采用液化石油氣和壓縮燃氣)等環保車輛,也是解決環境污染的有效途徑。
可是近年來,科學家們找到了一種更為可怕的致癌物質,它源于人類活動包括現代文明生產方式,故又稱為產業新公害。這是一類化學物質,在人和動物體內起著類似于激素那樣的作用。目前已知有300多種,為首釣是:二惡英(由含氯塑料不完全燃燒、紙漿漂白以及汽車尾氣等產生)、多氯聯苯(用于電器產品和其他塑料制品的原料)、鄰苯二甲酸酐類(用于碳酸脂樹脂、。雙酚A、塑料增塑劑的制造中),此外還有海洋防污涂料、氯丹、水銀、DDT以及含氯農藥等。總之,環境激素正滲透到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要想避也避不掉。
環境激素對人體的危害
環境激素既不屬于直接致癌物,也不像有毒物質那樣立即置人于死地,所以人們往往會對它喪失警惕性。
科學家從科研中得出結論:環境激素這種來自外部環境的合成化學物質侵入人體后,它會很快與體內的激素受體相結合,向人體細胞發出錯誤的指令;或侵占激素受體,使用一切辦法來阻止受體與激素結合,使激素信息無法傳遞,導致細胞活動因信息中斷而發生紊亂。
人體內在的有益激素是人體內通訊系統中來回傳遞化學信息的有效工具,它是環境激素攻擊的目標。由于這種攻擊作用是隱性的、緩慢的,受害者也沒有任何感覺,在不知不覺中受到侵
環境激素的危害性具體表現在下面的三個方面:
一是破壞人們的生殖能力。最近,莢國波士頓大學的科研人員公布了一份抽樣美國男性的調查報告,科研人員調查了該校近300名男子的數量、濃度、活動比率與形態等四項指標,結果全部符合世界衛生組織標準的僅有22人,被調查者的濃度平均值比20年前下降了50%以上。環境激素是其元兇。
二是致畸作用。懷孕女性在遭受到環境激素的污染后,生育畸形嬰兒的可能性大增,受害最大的是3―8個月的嬰兒。對人類的下一代的順利成長是致命的打擊。
三是降低免疫作用。法國科研人員的研究顯示:環境激素,即使只有少量,也會給人體的免疫系統帶來消極的影響,主要是因為它能抑制T細胞的成熟,從而導致眾多自我免?疫性疾病的發生,此外它還能降低淋巴細胞的反應能力以及巨噬細胞的戰斗力,客觀上為病原微生物的入侵大開方便之門。
進攻與設防
今天,生活在“文明”時代的人們已經被環境激素層層包圍,躲是躲不掉的,唯一抵御的方法是從科學角度進行設防,力爭將其危害減到最低限度。從進攻和設防兩方面著手。
在進攻方面,基本上是從飲食著手。多吃菠菜、胡蘿卜、白菜等綠色或黃色蔬菜以及糙米、小米、蕎麥等五谷雜糧。這類食物能對侵入體內的環境激素,如二惡英等,使之有效地排出體外。此外,常飲綠茶也有一定的“排污”功效。
拉克回來后唉聲嘆氣,未來的嫂子蘇絲說:“誰要開一家只賣同一顏色產品的商店,肯定能賺錢。”拉克說:“這是個商機,要不我們試試?”蘇絲說:“好啊。”不過,男友維勒卻不太贊成,他對拉克說:“至今為止,還沒有一家商店只賣白色的商品,這說明了很多商人都覺得只做一種顏色是不能成功的,否則為什么大家都不這樣做?”克拉說:“沒有一家商店只做同一種顏色的商品,證明了很多商人只是主觀判斷,沒有去試一下,能不能成功,試一下就知道了。”維勒說不過拉克,于是對她說:“你試一下就試一下吧,虧了可別哭。”克拉對維勒說:“我自有辦法。”
拉克并沒有急著去開店,而是做了詳細的調查。調查發現,賣得最多的商品,多是白顏色的。比如汽車,客戶所選擇的車輛三到五成是白色的;比如床單,也有三成的顧客比較青睞;當然,陶瓷類的商品多數是白色的,買的人最多。調查中,很多人都覺得白色不僅代表了純潔、簡約、時尚,而且也是百搭顏色,是人們最喜歡的顏色之一。有了詳細的調查報告,克拉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想法。于是,拉克用自己少量的積蓄和從奶奶那里繼承的6000英鎊作為啟動資金,創辦了White公司。
沒想到,只賣白色家用紡織品和餐具的商店,大受歡迎。在一年間里為拉克帶來650萬英鎊的收入。如今,White公司已有50家連鎖店,員工人數上千人。拉克將這一切打造成一個白色的商業神話。
(摘自《知識窗》)
【素材解讀】
宜興也是燒造六朝青瓷的重要窯場。漢、六朝時期宜興窯場大多分布在丁蜀鎮之南的南山、均山一帶,據上世紀50年代以來的考古調查,計發現窯址達20余處,眾多的窯址表明當時宜興陶瓷生產發展已經具有相當規模。以南山窯群為主的宜興漢代窯,其主要產品是釉陶和早期青瓷,器物種類有壺、罐、、甕等。
目前,中國每年新增建筑面積23億平方米,一座高層大樓需萬噸以上水泥砂子,而建筑商只需使用20噸超級納米膠粘粉,就可使整體大樓成為銅墻鐵壁,讓建筑質量得到質的飛躍,并為工程節省大量的水泥、砂子和水,節省大量的用工和原料運費,可節省開支幾百萬至上千萬,為全國建筑施工帶來福音。并確保達到中央政府提出的將城市建筑壽命從30年提高到100年的標準要求。銷售產品時可當場驗證,在一塊整體紅磚上貼上一塊石板,只需二分鐘,夾住石板把整塊磚提起來,令人拍手叫絕。我廠現面向全國承招加盟廠,辦廠者只需聯系一家房產開發商,保證一年內住豪宅開寶馬,成功當上大老板,我廠提供全套生產設備技術,提品質檢認定報告書,每市只合作一家。
喜訊:為滿足全國建材市場需求,我廠共開發出防水、膠粘、膩子涂料、保溫四大類18種建材制品專用納米膠粘粉,按市場行情確保每噸獲利約5000―10000元,加盟者對外銷售膠粘粉,也可生產多種新型建材,如墻體膩子粉每噸成本約150元,售價500元,保溫砂漿每噸成本約220元,售價600元,納米膠粘劑每噸成本約230元,售價2000元,防水劑每公斤成本1元,售價15元,確保加盟廠獨霸當地市場馬上發大財!
敬告:凡是不具備十五萬資金者,請勿聯系,謝絕考察!
石粉變塑料 締造財富神話
我廠榮獲國家發明專利的石粉變塑料技術,是用90%以上的石粉加入化工原料,經混溶乳化,紅外裂解膨化,改性造粒,使石粉變成新型塑料顆粒,廣泛用于吹塑、拉絲、拉管、注塑、造粒五大系列的塑料制品,每噸成本1300元,售2000~5000元,全套設備一人操作,日產約九噸。自2008年面向全國推廣后,眾多辦廠者一年賺到車和房,雜志社曾多次刊發李進勝、熊云江、孫喜友、彭志華“石粉變塑料 改變我的命運”,“石粉變塑料 圓了我二十年發財夢”等多篇文章。六年來多家雜志社派記者到多家接產成功廠家采訪,并發表了“石粉變塑料 締造財富神話”等多篇調查報告,我廠已舉辦三屆石粉變塑料創富聯誼會,凡是加盟者,均可到接產成功廠家參觀交流。我廠一律上門建廠,確保成功。每市只限一家。
超級納米陶瓷漆 石粉變黃金
我廠發明成功用99%的石粉,加入1%的幾種食品級化工原料,經混溶復合,紅外微波改性,瞬間變成超級納米陶瓷漆,可廣泛用于室內外墻面裝飾。產品粉末狀,加水拌勻即可施工,不用先刮膩子再刷乳膠漆,而是打底做面一次完成,省工省時,效果如陶瓷般堅硬潔白,光滑如鏡,不起皮,不開裂,具備超強的耐污性,水洗萬次無損傷。每噸成本約500元,市售參考價6000元,關鍵是產品不含任何有毒有害物質,不含甲醛,綠色環保,通過國家建材認證,整體裝飾效果超過任何一種墻體漆。廣東苗經理原來生產涂料乳膠漆,年收入30萬,而投資超級納米陶瓷漆,6個月銷售800噸,獲利200多萬,為表達感激之情給我廠寄來禮品。目前國內高檔乳膠漆售價高達每噸五萬,抗甲醛墻體漆每噸售十幾萬,歡迎讀者帶任何一種墻體漆涂料前來打擂臺,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我廠面向全國提供全套設備技術。
超級納米油污分解劑 辦廠發財快
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孟加拉采取了鼓勵民間資本發展和積極吸引外國直接投資的政策與措施,如:大幅提升外國直接投資的市場準入水平和保護水平;實施貿易和外匯自由化;貨幣在經常項目下可兌換;投資體制自由化等等,從而大力改善投資環境,極大地促進了外國資本的流入。
從投資來源國看,孟加拉外國直接投資主要來源為美國、挪威、馬來西亞、日本、英國、中國香港、新加坡、德國、南韓、印度、新加坡、泰國、法國等。
從外國直接投資的領域看,一直以來,最主要和最集中的投資領域是能源行業,如天然氣勘探開發和利用、電力建設等,其他投資領域主要還包括制造業尤其是紡織和服裝業、電信業等。根據孟加拉國投資局《2002年孟加拉國利用外國直接投資狀況》調查報告,2002年外國直接投資中制造業所占比重大幅增加,達到44%,這意味著孟國工業化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
從吸引FDI的趨勢上看,孟經歷了一個低水平―高水平―低水平的循環,即從1985-1995年均不足300萬美元,到2000年的高峰2.8億美元,再到2002年僅4500萬美元的低谷。2001年以來吸引FDI下滑的趨勢已引起孟加拉國內外及有關國際組織的高度關注,他們紛紛要求孟政府盡快采取應對措施,進一步改善投資環境,以吸引更多的外國投資者。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孟加拉投資局《2002年孟加拉國利用外國直接投資狀況》調查報告,2002年孟吸收外國直接投資高達3.228億美元。而且,根據該局于2003年9月30日最新的《孟加拉國利用外國直接投資狀況調查報告―第2期》(2003年1月―6月),孟加拉今年上半年共接受外國直接投資約2.87667億美元,同比增加71%。其中,新增股權投資1.68655億美元,再投資額9789.3萬美元,公司間借款2122萬美元。這二份報告似乎表示,孟加拉國利用FDI趨勢已經轉好,前景也一片光明。不過,孟加拉國外資統計數據存在較大爭議,眾多業內人士和專家對孟投資局的調查結果持懷疑態度。
總之,經過十多年的努力,孟加拉國在吸引外國直接投資方面,已經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比如,如果沒有國際石油公司參與孟加拉國天然氣資源的探測和開發,孟巨大的天然氣資源可能仍然處于未開發狀態,從而會嚴重制約孟加拉緊缺的電力工業發展,并進而影響國民經濟的增長。
鑒于FDI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作用,目前,孟加拉政府已制定了“2003―2006年利用FDI中期戰略計劃”(見表2),擬采取切實措施進一步積極吸引和利用FDI。
投資機會分析
我國在孟加拉投資興辦企業始于1985年,1990年以后發展較快,已先后在孟建立合資合作、獨資企業幾十家(不含港資、臺資企業),投資領域涉及服裝、紡織、陶瓷、裝修、飲料、醫療、養殖、家電等,比如中孟陶瓷企業有限公司、大吉麻制品限公司、中孟YMSC有限公司永業純凈水廠、中國塑料制品(孟加拉)限公司、賀氏海爾有限公司、孟加拉運城制版有限公司等。
盡管目前我國在孟投資規模尚小,但從長遠看,孟加拉國作為人口近1.4億的國家,仍然具有一定投資環境優勢,未來我在孟投資存在眾多合作機會。
1.對孟直接投資的政治環境良好。
一方面,這體現在孟加拉國政府對外國直接投資的政策支持。盡管孟兩大主要政黨―孟民族主義黨和孟人民聯盟在政治上斗爭十分激烈,但他們上臺后均無一例外地非常重視吸引外資。因此,自上世紀90年代初期以來,孟加拉歷屆政府即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進民間資本的發展和吸引外國直接投資。比如:外國直接投資僅需在孟政府投資局登記而無須獲取事先批準;對外國直接投資比例無最高限制;對投資所得和利潤匯出孟國不限制;在投資鼓勵和進出口政策方面對國內外投資一視同仁;對外國投資者的歧視性政策極少等。根據世界銀行報告《孟加拉的外國直接投資―長期持續發展議題,1999》認為,孟提供了“可能是南亞地區最自由的外國投資管理體制”。
另一方面,中孟兩國政治與經貿關系十分友好,經貿合作一直順暢,中國人民在孟國人民心中的地位也很高。這對于減少我國對外直接投資的政治風險至關重要。
2.孟加拉國是一個相當“同質的”社會。
在孟近1.4億人口中,孟加拉族占98%,孟加拉語使用者95%,伊斯蘭教信徒88.3%, 英語在孟廣泛使用。相當“同質的”社會使孟加拉國基本沒有重大的內部種族沖突,這有利于確保我國在孟投資企業的人身和財產安全。
3.孟是一個成長中的潛在大市場,并有望借此進入其他市場。
外界對孟加拉國的一般印象是:人口密集而貧窮,人口眾多但購買力極低。其實,對這一問題我們應該辯證地看待。隨著孟外向型經濟的發展,特別是近十多年來,經濟持續增長,年均GDP增長率高達5%左右,孟加拉國民收入不斷增長。而且,孟加拉存在擁有一定購買力的中產階層,而且近年來經濟的持續增長使中產階層規模不斷增長,他們擁有不斷膨脹的購買力和日益增長的產品和服務需求。因此,孟加拉國市場規模及其潛力仍不可小視。
此外,孟國還有可能成為我們進入其他市場的橋梁。
一是通過孟加拉進入其他南亞市場。因為,孟是“南亞經濟合作聯盟”(SAARC,以下簡稱南盟)的成員國。南盟早在1993年即達成了“南亞優惠貿易安排”,1996年該組織成員國的商務部長承諾在2005年前建立“南亞自由貿易區”。因此,即使相對貧困,“單一南亞市場”因為其眾多的人口(12.5億以上)和持續增長的國民經濟其規模也是十分巨大的。一旦“南亞自由貿易區”成立,我們就可能通過在孟投資企業進入印度、巴基斯坦、斯里蘭卡、不丹、馬爾代夫、尼泊爾等南亞市場。
二是通過孟進入歐美日等國市場。由于孟最不發達國家地位,孟在歐美日加澳等眾多國家享受免關稅、免配額等優惠貿易待遇,我國在孟投資企業生產的產品也可因此獲益,同時還可達到繞過有關國家貿易壁壘進入其市場的目的。
4.孟是潛在勞動密集型制造業基地。
勞動力價格低廉是各界最經常提到的在孟投資最有吸引力的因素。作為人口大國,孟勞動力資源十分豐富,且價格低廉,即使按地區標準也頗具競爭力。
我國目前的勞動力成本已經上升很快,特別是沿海發達地區。因此,某些勞動密集型行業在一定時候可考慮向孟加拉遷移。
5.孟加拉有其自身的資源優勢,特別是天然氣。
孟加拉有其自身的資源優勢。除人力資源十分豐富外,儲量最豐富者當屬天然氣。據孟能源和礦產資源部估計,孟已探明天然氣儲量為20.42萬億立方英尺,其遠景儲量為41.8萬億立方英尺(注:孟天然氣具體儲量無統一說法,存在較大爭議)。
豐富的天然氣資源吸引了外國公司的極大興趣,國際石油公司如Unacol、Shell 、Cairn等紛紛進入孟國市場從事天然氣的開發與輸送業務,成為至今為止孟利用外國直接投資最多的產業。
孟其他重要的資源主要還包括:石灰石、磐石、煤炭、硅砂、白粘土、黃麻、原皮、魚類資源、待開發的石油、豐富的農業原材料等。
對此,我國可采取產業轉移和產業開發等方式進行對孟投資與經貿合作。
所謂產業轉移,就是通過直接投資向孟轉移耗用資源、且在我國已趨于成熟或飽和、而在孟尚處于短缺的產業,如耗用天然氣的化肥工業(特別是大顆粒化肥)、耗用白黏土的陶瓷工業、耗用木材的造紙工業(在孟可利用黃麻、竹子)、耗用煤炭的冶煉工業等,產品既可在當地銷售,也可向周邊國家輻射,進入其他國家市場,還可返銷國內,平衡雙邊貿易。
所謂產業開發合作,就是利用我工業相對領先及技術相對成熟優勢,以經濟技術合作方式,開發利用孟相關資源。比如煤炭,我國作為煤炭大國,從勘探到設計、從開采到利用(承建燃煤電站)、從發電到廢物(煤灰)利用(生產機制空心磚),完全有能力與孟在該領域形成梯度、鏈條式產業合作。
目前,我國在這方面的投資與合作業務已有所開展,比如,在黃麻利用方面已投資設立“大吉麻制品有限公司”;在白黏土資源利用方面已設立“中孟陶瓷工業有限公司”;在天然氣利用方面已建成中孟合資機動車天然氣加氣站;在煤炭開發和利用方面,由中國技術進出口總公司在孟總承包的巴拉普庫利亞煤礦將于2004年底完工,同樣由其總承包的燃煤坑口電站也已于2002年開工,二個項目合作總額達4億多美元。
6.孟加拉需要大量投資來改進其落后的基礎設施。
目前,基礎設施開發已被列為孟加拉優先發展的領域之一,因為孟政府已充分認識到,基礎設施落后和低效率是制約孟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基礎設施的好壞也對吸引外資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孟電力、電訊等基礎設施領域存在著眾多的投資與合作機會。
7.孟加拉急欲吸引外資協助實現工業化。
不斷發展工業以增加其在GDP的比重是孟當前經濟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目前孟還沒有進入工業化社會,仍是一個農業國家,農業對GDP所占的比重近幾年來盡管有所下降,但仍有約80%人口生活在農村,在6000多萬勞動力中,62.3%就業于農業。工業則以原材料工業為主,包括紡織服裝業、化肥業、水泥業、黃麻及黃麻制品業、皮革及皮革制品業、冷凍食品業以及茶業等少數工業;重工業微不足道,制造業欠發達,以技術密集為特征的戰略產業結構遠未形成。因此,孟急欲吸引外國直接投資以協助其實現工業化。
而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輕紡、家電、電子、機械、化工、醫藥、建材、冶金等行業中,已有相當多產品具有較成熟的技術水平,形成了一定的競爭優勢。而且,現在很多產品在我國已趨飽和,生產能力出現過剩。由于孟國工業發展水平低,我國眾多企業的設備與技術在孟仍屬先進與適用,故通過設備投資和技術入股等方式對孟投資存在廣大的發展空間。
8.我國在孟投資與合作的具體機會。
據筆者觀察,我國在孟投資與合作的現實與潛在機會包括:
紡織業 這是孟目前急需發展的重要領域之一,因為,孟最主要的出口產品是成衣(約占總出口76%),而成衣的原材料―紡織品主要依賴進口。特別是隨著2005年MFA的結束,孟國將可能面臨紡織品更加緊缺的情況,進而可能對孟成衣出口業造成巨大沖擊。據有關統計,孟成衣業目前每年需求機織面料21.8億米、紗線4億公斤、面料2000萬米;為此,孟需建立約75―80家擁有25000錠生產能力的紡紗、80家120梭織機能力的機織廠、120 家染色及制成廠和50家針織面料廠。
農副產品加工 由于孟加拉具有豐富的農業原材料如水果、蔬菜等,因此農副產品加工業因其潛力巨大逐成為優先發展行業,這對于增加孟農民收入、減貧扶困都有重要意義。而我國目前正從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邁進,我國農副產品加工技術與設備均具較好的先進性和適用性。
機電產品組裝 尤其是冰箱、空調等家電產品及自行車、摩托車等產品的加工組裝業務。我國家電產品、摩托車等已近飽和,而孟相關產品市場正處于發展初期,而且還可充分利用孟廉價勞動力。
基礎設施開發 主要包括發電與輸變電;電訊業;港口、機場、鐵路的升級改造等。
魚類資源加工利用 孟加拉魚類資源豐富,凍蝦凍魚是孟主要主口產品之一。
皮革制品業 孟原皮豐富,品質優良,但加工制造設備、技術及工藝比較落后。
資源勘探開發 天然氣、煤炭、黃麻及其它資源的勘探開發、利用與加工制造。
其他 如醫療、禮品業、玩具業、旅游業、計算機及信息技術業等。
在孟直接投資的風險因素
孟加拉國與其他不斷走向市場經濟的發展中國家一樣,在向外資提供巨大潛在機會的同時,也存在許多影響投資收益甚至人身財產安全的風險因素,值得我們高度重視,并采取積極措施加以預防。
1.孟政策缺乏可靠性、穩定性和延續性
孟兩大主要政黨―孟民族主義黨和孟人民聯盟對抗性極強,每當政府換屆,前政府所作決策經常被否定,甚至中止,前政府所批的項目要經過重新審核;而落選的一方則不與執政黨配合,經常組織各種罷工等對抗活動。另外,孟加拉缺乏清晰的產業發展政策。因此,政策往往缺乏可靠性、穩定性和延續性。
2.開明的外資政策往往不能很好的實施與落實
如前所述,孟加拉國擁有較為自由的外國投資體制”。但是,孟吸收和利用外資的實際效果卻不理想,尤其是近兩年孟利用FDI額更是急劇下降。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即為孟政策落實不力,現有的開明外資政策得不到有效執行,甚至有些孟政府官員把外資企業作為自己謀利的途徑,對外資企業進行敲詐。
3.腐敗現象深入各階層
孟加拉已被“國際透明組織”連續3年評為“世界最腐敗國家”。孟政府存在辦事公開索賄(如內政部在護照簽證、工業部在“工作許可證”發放時公開索賄等)、項目審批官員腐敗等眾多腐敗現象。對外資企業來講,當地政府腐敗一方面會增加其經營成本與風險,另一方面將降低辦事效率。
4.基礎設施落后。
孟加拉基礎設施落后,如電力供應經常中斷,電壓不穩,企業大多必須另外準備備用發電機;電話/傳真安裝費過高且經常出故障,申請安裝時間太久(超過6個月甚至一年);天然氣供氣壓力不足、不純;經常停水等。同時,孟最大和最主要的港口吉大港貨運處理能力不足、效率低下、海關清關時間長(快則1―3天,慢則1個月,平均約一星期)。另外,孟加拉道路交通十分擁擠。
5.孟政府公共管理和服務質量急待提高。
孟加拉行政管理復雜而不透明,政府部門官僚習氣嚴重,辦事效率低下。比如,外資企業為其員工申請新“工作許可證”平均耗時約3―4月,“工作許可證”延期則需1―2個月,有時在不行賄時甚至6個月內也不能獲得“工作許可證”。
6.法律和公共秩序不佳。
有些企業經常受到當地黑社會勢力的騷擾如敲詐勒索等,有關當局在打擊犯罪不力。
7.勞資關系處理風險。
[中圖分類號]G2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3115(2011)016-0111-04
一、博物館基本情況
(一)館藏文物
酒泉博物館現館藏文物3463件,包括古生物化石、石器、陶器、玉器、金銀器、銅器、畫像磚、石刻、漢簡、經卷、書畫及歷代貨幣、明清瓷器、服飾等。其中,一級文物39件,二級文物133件,三級文物247件,一般和未定級文物3044件。按質地來分類,漆木器類文物7件,紙質類文物120件,紡織品類文物2件,石質類文物122件,陶瓷類文物2730件,金屬類文物467件(銅幣230公斤),其他類文物(骨器、琥珀、貝)15件。
(二)文物庫房
1999年新建館舍使用后,藏品庫房遷入該樓的一、三、四層,窗戶外均安裝有鋼筋防盜欄,室內有報警裝置,窗戶僅掛窗簾用以遮擋。雖然防盜效果比較好,但防塵、防紫外線照射均存在一定問題。酒泉博物館有文物庫房300平方米,共有9間,一樓3間,四樓6間,內設報警裝置,并放置保險柜、木柜架,用以存放不同級別、不同質地的文物。文物庫房功能和設施簡陋,缺少必要的空氣調節和控制設備,缺乏最基本的防塵、除塵和防日光、防紫外線設施,不能有效控制庫房的溫濕度、空氣質量、光照等自然因素,文物存放環境惡劣。因柜架嚴重短缺,而陶器、畫像磚等數量多,相當一部分陶器、畫像磚等文物只能壘疊存放,另外還有550件文物就地堆放。就地堆放文物主要是未定級的畫像磚、鋪地磚、磚雕和石碑等。
(三)文物陳列室
酒泉博物館自2008年搬入新館后,文物陳列設施和環境得到了極大改善,但陳列室環境條件和文物庫房相似,沒有任何環境監測和控制設備,藏品基本處于開放式的自然保存狀態。
(四)專業人員
全館共有工作人員16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9人,中級職稱5人,初級職稱4人,工人7人。16名職工中,大學本科學歷5人,大專1人;藏品保管人員3人,其中中級職稱1人,初級職稱2人。博物館沒有專門從事文物保護和修復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博物館有藏品保管制度和相關規定。
二、博物館所在地的環境狀況
(一)自然條件
酒泉位于河西走廊的中部,屬于祁連山地槽邊緣拗陷帶。地勢基本上是南高北低,并由東南向西北傾斜,全境海拔1260~3140米,氣候屬大陸沙漠干旱型氣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干熱,春季多風,全年無霜期150天左右,多年平均降水量103毫米,蒸發量2000毫米左右,年均氣溫7.9℃,全年最高氣溫在7月,月平均氣溫在22℃以上,最低氣溫在1月,月平均氣溫在零下9.7℃。明顯的特點是氣候干燥,晝夜溫差大,降雨量少,蒸發量大,日照時間長 ,四季分明。由于干旱少雨,全年平均降雨量39.3毫米,蒸發量卻高達2486毫米,所以具有明顯的沙漠氣候特征,屬典型的大陸干旱性氣候。
(二)空氣質量狀況
根據酒泉地區的環境調查結果及2009年度空氣質量評估報告,大氣總懸浮微粒年日均值為0.40kg/m3。二氧化硫年日均值為0.08kg/m3;環境空氣質量達到Ⅰ級的天數為59天,占全年總天數的16.7%,Ⅱ級的天數為298天,占全年總天數的81.59%,Ⅲ級的天數為4天,占全年總天數的1.1%,Ⅳ級以上的天數為4天,占全年總天數的1.1%。
此外,酒泉地區年平均溫度7.9℃,年極端最高氣溫為38.4℃,年極端最低氣溫為零下31.6℃,年平均相對濕度為46%,相對濕度在7%~100%之間變化,一年中大部分時間的溫度日較差和相對濕度日較差都遠大于所要求的標準。春季都會有12次以上的沙塵暴,空氣中彌漫著大量浮沉和工業廢塵,成為真菌、微生物傳播的媒介。由于庫房、展廳密封性能差,缺乏除塵設施,大量沙塵進入館內,粘附于文物之上,造成難以清除的污染。
(三)溫濕度日較差值
從河西地區環境的溫濕度日較差值統計結果看,其中溫度日較差值大于5℃的天數約為360天,占全年總天數的98.6%;大于10℃的天數約為150天左右,約占全年總天數的50%;全年濕度日較差值天數均大于5%,全年幾乎均大于20%,大于30%天數約占全年總天數的40%。綜合統計結果看,該區域館藏絲織類珍貴文物保存環境惡劣,不適宜于文物庫房保存。
根據酒泉氣象部門統計,酒泉博物館所在地1999/2003年度溫濕度日較差值統計表見表1、表2。
三、館藏文物健康評估
(一)評估標準
1.病害程度
根據文物病害腐蝕程度,分為輕微、中度、重度、瀕危。
2.污染物面積
根據文物表面的污染物面積,分為污染輕微、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瀕危。
3.影響觀賞或識讀程度
根據污染物影響程度,分為影響輕微、影響中度、影響重度、影響瀕危。
館藏文物腐蝕評估標準術語見表3。
4.綜合評估計算方法
一般情況下,依據文物腐蝕程度,綜合評估時按下列公式計算:
(i,j,k)= ∑ i i + j j + k k(i=1,2,3,4;j =1,2,3,4;k =1,2,3,4)
上式中f (i,j,k)表示綜合評估值。若f (i,j,k)≥258 ,則藏品可綜合評估為瀕危;若f (i,j,k)= 29~258,則藏品可綜合評估為重度;若f (i,j,k)= 6~29,則藏品可綜合評估為中度;若f (i,j,k)= 3,則藏品可綜合評估為基本完好(輕度)。
(二)文物腐蝕損失狀況
1.不同材質各等級文物腐蝕程度調查
(1)金屬類文物腐蝕程度調查
酒泉博物館館藏金屬類文物共467件(見表4),其中基本完好93件,占館藏金屬類文物總數的19.91%;中度腐蝕190件,占館藏金屬類文物總數的40.69%;重度腐蝕95件,占館藏金屬類文物總數的20.34%;瀕危文物89件,占館藏金屬類文物總數的19.06%。中度腐蝕以上文物374件,占館藏金屬類文物總數的80.09%。
酒泉博物館館藏金屬類文物腐蝕程度調查統計見表5。
酒泉博物館館藏金屬類文物病害統計見表6。
(2)石質類文物腐蝕程度調查
酒泉博物館館藏石質類文物共122件(見表7),其中基本完好90件,占館藏石質類文物總數的73.77%;中度腐蝕14件,占館藏石質類文物總數的11.48%;重度腐蝕13件,占館藏石質類文物總數的10.66%;瀕危文物5件,占館藏石質類文物總數的4.10%。
酒泉博物館館藏石質類文物腐蝕程度調查統計見表8。
酒泉博物館館藏石質類文物病害統計表見表9。
(3)陶瓷類文物腐蝕程度調查
酒泉博物館館藏陶瓷、玻璃、畫像磚類文物共2730件(見表10),其中基本完好1278件,占館藏陶瓷、玻璃、畫像磚類文物總數的46.81%;中度腐蝕1028件,占館藏陶瓷、玻璃、畫像磚類文物總數的37.66%;重度腐蝕402件,占館藏陶瓷、玻璃、畫像磚類文物總數的14.73%;瀕危文物22件,占館藏陶瓷、玻璃、畫像磚類文物總數的0.80%。中度腐蝕以上文物1452件,占館藏陶瓷、玻璃、畫像磚類文物總數的53.19%。
酒泉博物館館藏陶瓷類文物腐蝕程度調查統計見表11。
酒泉博物館館藏陶瓷類文物病害統計見表12。
(4)紙質類文物腐蝕程度調查
酒泉博物館館藏紙質類文物共120件(見表13),其中基本完好31件,占館藏紙質類文物總數的25.83%;中度腐蝕65件,占館藏紙質類文物總數的54.17%;重度腐蝕18件,占館藏紙質類文物總數的15.00%;瀕危文物6件(均為未定級文物),占館藏紙質類文物總數的5.00%。
酒泉博物館館藏紙質文物腐蝕程度調查統計見表14。
酒泉博物館館藏紙質類文物病害調查統計見表15。
(5)紡織品類文物腐蝕程度調查
酒泉博物館館藏紡織品類文物共2件,基本完好1件,瀕危1件。
(6)漆木器類文物腐蝕程度調查
酒泉市博物館館藏漆木器類文物共7件(見表16),其中基本完好3件(均為未定級文物),占館藏漆木器類文物總數的42.86%;中度腐蝕1件(為未定級文物),占館藏漆木器類文物總數的14.29%;重度腐蝕2件(1件為三級文物,1件為未定級文物),占館藏漆木器類文物總數的28.57%;瀕危1件(為未定級文物),占館藏漆木器類文物總數的14.29%。
酒泉博物館館藏漆木器類文物腐蝕程度調查統計見表17。
酒泉博物館館藏漆木器文物病害調查統計見表18。
酒泉博物館館藏其他類文物共15件(見表19),包括骨器6件、蚌器3件、泥塑6件。其中基本完好9件,占館藏其他類文物總數的60.00%;中度腐蝕4件,占館藏其他類文物總數的26.67%;重度腐蝕1件,占館藏其他類文物總數的6.67%;瀕危文物1件,占館藏其他類文物總數的6.67%。
酒泉博物館館藏其他類文物腐蝕程度調查統計見表20。
(三)綜合評估結果
酒泉博物館館藏文物腐蝕損失調查結果表明,此次調查的3463件各類文物(不包括錢幣)中腐蝕程度在中度以上的文物總數多達1958件,占調查總量的56.54%。其中中度腐蝕1302件,占調查總量的37.60%;重度腐蝕531件,占調查總量的15.33%;瀕危125件,占調查總量的3.61%。調查結果表明,河西地區絲織類文物腐蝕程度相對其他兩地區要嚴重,這與該地區惡劣的自然保存環境有重要關系。
從館藏文物腐蝕程度看,中度腐蝕的一級文物20件,占館藏一級品總量(39件)的51.28%;重度腐蝕的一級文物4件,占館藏一級品總量的10.26%。二級文物中中度腐蝕的有79件,占館藏二級品總量的59.40%;重度腐蝕的18件,占館藏二級品總量的13.50%。三級文物中中度腐蝕的多達138件,占館藏三級品總量的55.90%;重度腐蝕的48件,占館藏三級品總量的19.40%;瀕危4件,占館藏三級品總量的1.60%。未定級文物中中度腐蝕的1065件,占館藏未定級文物總量的35.00%;重度腐蝕的457件,占館藏未定級文物總量的15.00%;瀕危120件,占館藏未定級文物總量的3.90%。
四、結論
酒泉博物館館藏文物健康綜合評估結果表明,館藏文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腐蝕,腐蝕程度在中度以上的文物約占56.5%。特別需要說明一點,由于大多文物來源是考古出土,從出土到博物館收藏至今,有的藏品在保存時被封存,收藏期間甚至幾十年從未打開過,從未進行保護處理,加之保存環境惡劣,文物材質病害發作和降解腐蝕及糟朽、老化,甚至文物表面存在油漬、血漬、污漬等污染物,嚴重影響了文物的觀識度。因此,就當前保護而言,應積極爭取國家文物專項修復保護經費,對受損館藏文物實施有效、科學的修復與保護。
[參考文獻]
[1]韓博文,盧燕玲,陳庚齡,黃曉宏,趙亞軍,徐睿.甘肅省國有文物收藏單位館藏文物腐蝕損失重點調查報告[R].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是指教師聯系學生的現實生活,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在學生鮮活的日常生活環境中發現、挖掘學習情境的資源。最大限度地發掘學生的生理和心理潛能,激發學習情趣,拓展思維空間,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引起學生的注意和情感共鳴,激發探索欲望。
筆者在第二單元的第四課和第五課的教學中,分別選取了具有景德鎮特色的“琺瑯瓷”和“彩粉瓷”作為教學資源。對于景德鎮的學生尤其是高中學生來講,景德鎮的瓷器,是耳熟能詳、如數家珍。具體教學情況如下:
在講解《文化的繼承與文化的發展》時,筆者先用多媒體介紹琺瑯瓷和彩粉瓷的具體情況,接著說:“琺瑯瓷和彩粉瓷是景德鎮陶瓷發展史上的經典之作,他們代表了景德鎮彩釉陶瓷的突出成就。”然后話鋒一轉“你知道這兩種陶瓷是怎樣產生的,他們之間有沒有什么聯系呢?” 由于大多數學生盡管熟悉陶瓷,但還真的未認真考慮上述問題,一時間所有的學生都參與討論,課堂氣氛異常活躍。
通過討論,學生不難得出:琺瑯瓷是景德鎮在康熙時期,在傳統的制陶工藝上,引進西洋琺瑯彩料并接受歐洲裝飾的某些影響而創制的。而粉彩是景德鎮在雍正期間,在上述琺瑯彩的基礎上創作出來的新的釉上彩。至此,學生能夠明白:粉彩瓷是對琺瑯瓷的繼承與發展。接著,筆者進一步啟發學生“從他們的產生過程來看,景德鎮人是如何處理西洋技術和自己的傳統工藝呢?”這時,突破本節課的重難點——如何對待外來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問題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啦。
二、引導生活化的探究過程
自主探究性學習是指學生積極主動地、獨立地發現及解決問題,獲得自主發展的學習方式。
但我們應該注意的是教師設置的探究內容必須來源于學生的生活,是學生所熟悉的“舊知識”,這樣學生對于教師提出的問題他們有話可說、有感可發,所以他們就樂于思考、敢于思考,平等的心態同教師對話、交流,通過分析綜合可以得出新的知識,達到教師課前預設的教學目標。簡單的說,即通過問題探究生活,通過探究獲取知識。
筆者在第五課的教學中,選取了具有濃郁江西文化色彩的“中國紅歌會”作為教學資源。課前,先用多媒體介紹中國紅歌會的有關情況,接著提出下面幾個問題,要求學生討論并給予回答。
教師:“如果把她作為一檔娛樂節目,在其他選秀節目遭到廣電總局封殺的情況下,為什么中國紅歌會卻能唱響大江南北,究竟紅歌會與其他的選秀節目有什么不同之處呢?”經過激烈的討論,學生回答:“節目內容不一樣,盡管借鑒了選秀節目的形式,但卻創新了選秀節目的內容,紅歌會弘揚了社會主義的主旋律,寓教于樂。”筆者接著再要求學生思考:“如果把她作為革命傳統教育的節目,既沒有刻意的說教,又沒有絲毫的“正襟危坐”卻有唱者忘情、聽者流淚的感人場面,究竟紅歌會與嚴肅的革命教育報告會有什么不同之處呢?”經過短暫的討論,學生回答:“盡管紅歌會唱的是傳統的革命歌曲,但卻創新了歌唱的形式,從舞臺設計、樂隊伴奏、歌曲伴舞、選拔手段到電視表現手法,都大膽融入現代元素,展現時代氣息。”最后,筆者要求學生歸納:中國紅歌會的生命力和成功的秘笈在哪里?至此,學生不難歸納其中答案,于是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文化創新,就會迎刃而解。
三、設置生活化的課后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