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基礎的重點匯總十篇

時間:2023-08-29 16:41:24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中醫基礎的重點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中醫基礎的重點

篇(1)

中圖分類號:TU2文獻標識碼:A

合理設計建筑電氣的各個系統和運用先進的電氣設備對滿足建筑功能要求及節約基建投資是極為重要的。在實際的設計中,往往由于設計的周期短,時間緊,任務重,而對設計的經濟性忽視,致使在建筑初期電氣設備投資的浪費。下面我就建筑電氣設計中的一些問題作如下論述!

1 建筑電氣設計概述

1.1 建筑電氣設計的原則

1.1.1滿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①滿足上下、左右的運輸通道暢通無阻;②滿足特殊工藝要求,如娛樂場所的一些電氣設施的用電,展廳的工藝照明及電力用電等。 ③滿足舒適性空調的溫度及新風量;照明的照度、色溫、顯色指數。

1.1.2考慮實際經濟效益。節能應按國情考慮實際經濟效益,不能因為節能而過高地消耗投資,增加運行費用,而是應該讓增加的部分投資,能在幾年或較短的時間內用節能減少下來的運行費用進行回收。

1.1.3節省無謂消耗的能量。節能的著眼點,應是節省無謂消耗的能量。首先找出哪些地方的能量消耗是與發揮建筑物功能無關的,再考慮采取什么措施節能。如變壓器的功率損耗,傳輸電能線路上的有功損耗都是無用的能量損耗,又如量大面廣的照明容量,宜采用先進技術使其能耗降低。

1.2設計要達到的目標。①住宅電氣設計的設備選型應能滿足居民在住宅居住期內(一般按30 50年考慮)用電的增長,以居民遠期負荷發展為依據,以居民生活用電達到中等電氣化水平為目標。②根據居民生活情況,使每戶住宅的供電達到4 10kW的水平,并保證在住宅居住期內不再改造。③具有合格的電能質量,家用電器能正常工作。④為新建居民住宅電氣設計提供參考,使電氣安裝一次達到要求,不搞重復建設。

2設計中應注意的相關問題

2.1配電回路問題

每戶住宅室內配電回路不能過少,由于配電回路少,每回路所帶的負荷就增大,實際等于減少了導線截面。從配電箱出來的分支回路主要有空調電源插座、電源插座、照明、廚房電源插座、衛生間電源插座等。而目前在住宅中,起居室、臥室都會有空調,根據空調器負荷大小,空調回路應有2 個,回路數量一般不少于5 個,分支回路導線截面不應小于2.5m㎡ 銅芯絕緣導線,導線基本上都采用銅芯絕緣線穿管或電纜暗敷設方式,穿線管采用符合阻燃性能要求的PVC 管,嚴禁導線直埋墻敷設。

除了從配電箱出來的回路外,還有有線電視、電話線路,至少有七路管線進入居室,其中這七路管線中除照明是在頂板輻射外,其余管線均敷設在地面墊層內,彼此交叉是不可避免的。暗敷線路按最近線路輻射時,由于住宅的墊層比較薄,線路管線交叉不易處理;另外照明線路通常利用頂棚燈的接線盒進行分線,在住戶鋪設地板時,往往將敷設在地坪內的管線打斷,造成電氣不安全和使用的不方便。暗敷線路沿板孔、墻縫垂直或平行地面敷設,就可以避免上述問題的發生,因為管線交叉可以在墻縫中解決,而照明線路則在墻的拐彎處利用接線盒進行分線,而非頂棚燈的接線盒,住戶可根據配電平面圖,了解進入分支回路的具體方向和位置,從而避免在鋪設地板時將管線打斷。

2.2 電氣線路導線問題

2.2.1 住宅室內配線要用銅芯塑料線。而在日常工作中,有的為了節省投資,導線選用鋁芯塑料線, 這樣一來就為日后用電安全埋下隱患。我們知道銅導線比鋁導線機械強度高, 導電性能強,同樣截面的銅導線使用壽命比鋁線長。由于鋁線熔點低, 表面極易氧化,一旦線路過負荷, 鋁導線較銅導線易于起火,發生火災事故。

2.2.2 住宅室內導線截面應選擇大一些,如進戶線至少應選用10 mm²銅芯塑料線,最好選用16 mm²銅芯塑料線,空調回路應不小于4mm²銅芯塑料線, 普通插座及照明回路導線選用2.5 mm銅芯塑料線。因為家用電器( 如微波爐、氣體放電燈和鎮流器等) 產生的非線性負荷日益增多,使線路產生諧波,而住宅導線的選擇通常是按機械強度、發熱條件、經濟電流密度和電壓損失等因素考慮, 往往忽略電壓質量和這些諧波的影響, 另外我國迄今沒有載流量標準,設計手冊等資料所提供的載流量都是制造商(生產廠家)提供的,較國際電工委員會標準(IEC)的載流量約大20% ,而設計中又多未考慮多回路并列暗敷設時相互發熱而導致載流量的下降。導線截面過小,將引起回路阻抗增大,電壓質量受到一定的影響, 這一點在高層建筑中尤為突出。另外導線截面過小還會使導線發熱加劇,絕緣老化加速,易使導線發生線間短路和接地故障,引起電氣火災和人身電擊事故。

2.3 電纜線路的合理設計

在一個工程中,線路左右上下縱橫交錯,小工程線路全長不下萬米,大工程更是不計其數,所以線路上的總有功損耗是相當可觀的,減少線路上的能耗必須引起設計重視。在建筑中,低壓配電室應靠近豎井,而且由低壓配電室提供給每個豎井的干線,不至于產生支線沿著于線倒送的現象,亦即低壓配電室與豎井位置的布局上應使線路都分向前送,盡可能減少回頭輸送電能的支線。另外,還可利用某些季節性負荷的線路,這些用戶不用時,可提供給常期用戶作供電線路使用,以減少線路和電阻。

2.4 低壓配電系統中導線{電纜)載流量與斷路器整定電流不匹配問題

電線(電纜)的載流量需與低壓短路器的整定電流配合選擇,供線路受到短路器的保護,是每個工程都要遇到的問題,是設計人員必須掌握的基本功,看起來很簡單,但實際的施工圖中問題很多,這類問題主要表現在導線允許持續載流量小于保護該導線的斷路器脫扣器的整定電流。正確的做法應是先按負荷的計算電流確定保護短路器的整定電流,再按其選擇導線,使導線受到短路器的有效保護??傊瑧獓栏癜凑铡兜蛪号潆娫O計規范》進行設計,全面考慮各種因素,以確保供電安全可靠。

2.5關于高層住宅建筑內電纜轉接箱設置的問題

一般來講,所謂住宅建筑內的電纜轉接箱,實質為電源總配電箱。在高層住宅設計中,有些設計人員將該箱設在遠離進線點的某些樓層的配電小間內,而忽視了由建筑物外引入的配電線路,應在室內靠近進線點便于操作維護的地方裝設隔離電器的要求(可見《供配電系統設計規范》GB50052-95-6.0.10)。另外一旦高層住宅某一層發生火災事故,不便消防人員迅速切除相關電源,所以當供電電源從高層住宅外引入時,應在高層住宅的地下室或架空層靠近電源進線處設置電纜轉接箱(總配電箱),然后,才能將出線引至相關層配電小間內的分層集中電表箱。 2.6 關于衛生間局部等電位連結的問題

篇(2)

培養初中生的問題意識對學生發展有著重要意義,有助于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學生有了問題意識,就會不斷地發現問題,進而有解決此問題的欲望,就會有助于初中生形成探究能力,初中生具有了問題意識,就會去搜集各種資料,開發大腦,互相詢問,做出各種推測和實踐,從而探究問題的最終解釋,最終得出合理結論和規律;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初中生具有了問題意識,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會做出各種假設,會時時觀察、時時思考,這樣才會具有批判精神和求異思維,進而不斷地質疑、分析,積極思維,提出新問題,積極思維、探究,有自己獨特的想法和見解。那么如何培養初中生的數學問題意識,提高學生課堂參與效果呢?以下是筆者的一些見解。

一、激發中學生的求知欲,使中學生想問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從教育心理學角度講,興趣是一種內在動力,它能促使初中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自覺努力地去探求,去發現。這就要求我們在數學教學中應采取多種數學教學方法,要善于打破教材條條框框的束縛,引入初中生感興趣的自然知識和社會知識,特別是聯系一些社會政治、經濟方面的熱點問題,以及發生在初中生周圍和身邊的問題,使每堂課都有新異的信息,并通過圖畫、錄像、多媒體等多種數學教學手段來讓初中生掌握,避免內容的枯燥和方式的呆板化?!笆谌艘贼~,不如授人以漁。”當前初中生無疑可問的另一個主要原因就是不能發現問題,總覺得沒有問題可問。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引導初中生發現問題,提出想問的問題。

二、構建和諧師生關系,使中學生敢問

在現實課堂教學中,許多初中生還是習慣于讓教師提出一個個問題,絲毫不敢越雷池一步,即使有疑也不敢向教師提問。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教師沒有真正轉變教育觀念,對問題的培養素養重視不夠,一怕影響自己的權威,二怕打亂教學程序,初中生只有接受再接受,于是課堂上便只剩下教師的聲音了。久而久之,初中生也就沒有問題可問了,師生間的心理距離也就拉大了。要培養初中生的數學問題意識,首先要破除這種“習慣”和“成效”,營造寬松、自由的教學氛圍,建立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鼓勵初中生大膽質疑、提問,鼓勵初中生求新求異,正確對待初中生的提問,不譏諷、不嘲弄,挖掘其可貴之處。特別要鼓勵初中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在教學中“少一些不準,多一些允許”,讓他們在課堂上能夠“自由地呼吸”,敢想、敢說、敢做,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只有這樣,才能為數學問題素養這顆種子的生長提供了充足的陽光、水分、適宜的土壤,利于其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三、營造良好的激勵平臺,讓學生樂于提出問題

在傳統教學中,學生一直被束縛在“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下,乏味而又單調的學習,使他們逐漸失去了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鼓勵初中生提出問題,可以從根本上改變初中生的依賴心理,使他們由被動接受者變成主動探索者,能充分挖掘他們的潛力。大多數教師都忽略了初中生提問的重要性,原因就是在傳統的教學觀念中,教師認為上課不講話、不“搗亂”的學生就是好學生。這樣一來,為了爭做好學生,所有的學生都沉默了。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引下,數學教師已經逐漸認識到培養初中生問題意識的重要性,正在努力通過一些途徑來調動他們提問的積極性,營造良好的激勵平臺,例如把學生的提問納入平時成績中,獎勵積極提問的學生等。

四、為鼓勵學生發問,適時對“樂問”作出評價

初中生由于基礎不同,性格存在個別差異。更重要的是初中生由于心理和生理上存在發育到青春期的問題,不再像小學生那樣樂于提問,喜歡對新事物不斷地追問。如,對于那些很少回答問題的學生,和學習成績差的學生,由于數學基礎知識掌握的不牢固,對自己的數學學習沒信心。筆者對這樣的學生的提問,會說:“太好了,你有與眾不同的思考方法,你太聰明了。”對于平時很猶豫的學生,當他們能提出有新意的問題,學生有反對的,但依然能提出的,筆者會要用賞識的眼光鼓勵,及時給予評價。對于優秀生的發問,筆者會順著他們的思路加以更深層次的引導,并提示他們方法自己探究模式解題思路。這樣的評價能給不同學生以成就感,增加學生的自信心和自信心,更重要的是培養出了問題意識。

五、營造寬松、和諧的數學課堂氛圍

初中階段的學生活潑好動,喜歡不受拘束地進行學習。而在以往的數學課堂中,卻嚴肅有余而活潑不足,學生在課堂上只能倍感壓抑,從而嚴重地影響學生能力的發揮。今天,在初中數學課堂中,要想培養學生強烈的問題意識,必須改變 “一言堂”的課堂狀態,以一種愉悅的氛圍充分調動初中生提問的主動性,培養他們勇于探索,大膽質疑的能力。

參考文獻:

篇(3)

1 明確學習目的,激發學習興趣,鞏固專業思想

首先,通過目的教育,闡明這一學科本身的價值所在,并可明確指出《中基》是畢業考試,碩士研究生考試中之必考科目,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這樣使學生認清《中基》的學習目的和意義,使其明確要想學好醫藥專業并在日后從事這一行的話,學好《中基》乃是重要的第一步,從思想上調動其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挖掘其學習潛力,激發學習動力。其次,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在授課的過程中要盡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介紹祖國醫學悠久的歷史時可適當介紹中醫藥在國內外的發展前景以及中醫藥國際化的潛力,又如在教學過程中可適當穿插一些我國著名老中醫的求學經歷以及其高超精湛的治病救人技術。

2 認真備課吃透教材,講解時重點突出,難點基本講透

作為教師首先應該深刻透徹地領會教材。由于《中基》涉及內容相當廣泛,涵括中醫基礎和中醫臨床診斷等各科知識,所以教師必須先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臨床經驗,同時課前應該做充分的準備,只有這樣才可能上好課,達到教學大綱預定的目的。具體來說,教師在上課前必須對教材的重點、難點、疑點做到心中有數,能夠按照教學大綱要求結合教材確定重點,分清主次,全面思考,寫好講稿,而且講稿要根據學生反饋的信息及本學科的最新動態及時修改,不斷地補充和完善,以確保將知識準確、及時地傳授給學生。

3 改進教學方法,豐富教學手段

3.1 引導和教會學生采用好的學習方法,發揮其主觀能動性:首先,在學習中醫藥的過程中,應該理解與記憶兼顧,以記憶為重。所以教師應強調記憶與反復記憶的重要性,同時可采取相應的方法幫助學生理解并記憶相關知識點,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其次,在教學過程中,應明確指出每一章節的學習目的,使學生對學習內容能有個整體把握。同時,要指導學生學會分析、歸納、總結所學內容,如五臟、六腑、奇恒之腑之間的區別、五臟的功能、臟腑辨證等內容都可以歸納列表來對比理解和記憶,從而使學生把各章節內容前后銜接,融匯貫通,同時可教會學生好的學習方法而讓其終生受益。

此外,在教學過程中還應注重培養學生觀察問題、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并最終解決問題的能力,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而達到對知識的全面系統的掌握。

3.2 采用啟發式教學,注重多種思維方式的培養[1]:在教師與學生積極互動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課程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結合豐富多彩的形式,如掛圖、板書、幻燈、多媒體等,就教學的重點、難點和關鍵提出富有啟發性的問題,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積極性,使學生積極思維,獨立思考,融匯貫通地領會知識,并引導學生質疑、探究、創新和實踐。因為學生是認知的主體,教師只有把學生真正放在主動者位置,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3 運用多媒體教學,增進授課靈活性[2]:在《中基》教學中,抽象內容較多,難以理解和掌握,這是《中基》教學中的一大難題。如果只憑教師的講解,會顯得枯燥乏味,而且學生將很難清晰的理解。多媒體教學能將書本上乏味的文字變成生動形象的圖畫,給學生很直觀和生動的印象,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激發其興趣。采用多媒體教學可豐富教學內容,也可大大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

3.4 加強課堂提問,開展課堂討論:為了檢查學生對已學知識的掌握情況,每堂課開始前幾分鐘可向學生提出前兩節授課的重點內容,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促進學生去鉆研自學。不僅如此,課前提問還能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歸納總結能力,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還可以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便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黃偉貞.中醫教學改革的新思路[J].廣西醫科大學學報,2003,S1:107.

篇(4)

目前的初中漢語文教學,更多的把漢語文學科的工具性放到了首位,而漢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已經弱化到可有可無的地步。這樣導致的直接后果是初中學生的漢語文水平越來越差,初中漢語文教學也越來越缺乏漢語文味了。筆者認為有必要在初中漢語文教學中上出應有的“漢語文味”。

一、初中漢語文教學“漢語文味”缺失的原因分析

初中漢語文教學“漢語文味”的缺失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初中漢語文教學漢語文味的缺失,首先體現在教材的選編上。

毋庸諱言,我們的教材編寫工作,在體現新課標的精神上面,還有一定的差距。所選入教材的部分篇目,或是思想內容有所偏窄,或是情感表達有些偏激,或是表達方式有點稚嫩,或是謀篇布局不太嚴密,或是語言特色不夠鮮明。一句話,經典性嚴重不足。有的作品尚沒有經過時間的洗滌和歷史的考驗,或有文無質,或有質無文,甚至有的文質皆無。沒有經典性的漢語文篇目,你想讓教師教出“漢語文味”,確乎勉為其難。

2、初中漢語文教學漢語文味的缺失與漢語文教師自身素質有關。

由于一些初中漢語文教師對漢語文教學的目標、方向、任務、目的并不十分清楚,其教學的著眼點、著力點都缺乏準確性、針對性、有效性,所以,課堂教學中就出現了不閱讀文本、不品味語言、不朗讀、不板書等現象。一堂漢語文課下來,聽不到瑯瑯書聲,看不到師生對文本研習時熱烈交流的場景,聽不到學生對文本閱讀自我體驗與個性感悟的交流,甚至一堂課下來竟然在黑板上見不到教師寫的一個漢字,這是漢語文課嗎?要知道,漢語文味應體現在文本的思想內容、情感態度、篇章結構、表達技巧、語言風格(特色)上。如果教師不在這些方面多動腦筋、多花力氣,那漢語文學科的特征又怎么會得到充分的體現呢?

3、初中漢語文教學漢語文味的缺失,還在于教師不熟悉對多媒體的運用。

多媒體進入漢語文課堂已是大勢所趨。多媒體以其寬泛的資源環境,動感直觀的畫面,便捷簡易的操作等優點頗受廣大老師的青睞。特別是“公開課”,對于多媒體的運用更是不可或缺的。多媒體作為一種輔助教學的手段,在變革傳統的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率中所發揮的作用是無庸置疑的。也正是如此,現在不少教師熱衷于運用多媒體課件上課。在筆者看來,過分依賴多媒體,實際上違背了漢語文學習的規律。要知道,富有張力的語言如果都用直白的具體的畫面表現出來了,這樣的文字還有什么想象的空間、創造的余地,這只會使語言的獨特意味和情味喪失殆盡。

二、初中漢語文課如何上出“漢語文味”

1、明確什么是漢語文課

漢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素養的形成與發展。漢語文素養是學生學習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漢語文課程應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漢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漢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漢語文課程還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

2、教出漢語文課獨特的美感

首先,教無定論,教師不能跪著教書,教師就應該在充分了解自身特點的前提下,想方設法使個人的漢語文特色在課堂凸顯,教出個性美,形成個性化的教學風格。如有的教師個性豪放,慷慨激昂,那么在教學中,就教出情、教出意來,讓學生在濃濃情意中得到陶冶。有的教師見多識廣、博學多才、妙語連珠,那就上出理來,上出趣來。一句話,能創新的創新,能幽默的幽默,能煽情的煽情,什么都不能的盡量真誠,也一樣可以打動人。

其次,漢語文課要教出并讓學生體會到漢語文的語言美、意象美、意境美、思路美與文化美。在漢語文課其樂融融的氛圍中,教師要教得神采飛揚,學生要學得興高采烈,師生雙方都要全身心投入。我們一定要最大限度地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努力嘗試自己去解決問題,這才是理想的教學境界。

3、教出漢語文課應有的語感

所謂教出語感,即教出對語言的敏感,包括對文體、語體和字、詞、句的敏感。讓學生學會通過字、詞、句的字面義讀出蘊涵在其中的情境義、深層義和象征義。這三者之間,教出對字、詞、句的敏感能力是最基礎最核心的。即品味語言。

品味語言,“讀”字當先,雖然語言品味可采用多種方式,比如:比較不同句式,故意遺漏重點詞語,抓關鍵詞理解,甚至還有現場表演……都能使學生格外關注重點詞句,加深體會。但是沒有朗讀的參與,只一味地干“品”,學生往往找不到語言的感覺,文字的妙處并沒有在學生心中烙下印跡。學生對字詞句的敏感主要是靠讀出來的。所以,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三、結束語

新時代的教育要求不斷提高,需要我們不斷適應。如何使漢語文課上得有漢語文味,如何培養初中學生的漢語文能力就成了一種科學的藝術,是一種教育的境界。因此,我們應該確切的估價,漢語文味在初中漢語文教學中地位和作用。用心去關注每一個初中學生的成長,上好每一堂漢語文課,上出漢語文課的漢語文,培養初中學生的漢語文能力,這樣才能真正提高他們的聽、說、讀、寫能力,為社會培養更多更好的勞動者。

篇(5)

時鐘同步技術對變電站電力系統中出現的故障分析、維護控制以及在運行和管理工作當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電網在運行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突發狀況非常常見,在發生狀態之后尤其是在發生事故之后都需要及時有效的對實時的信息實施掌控,這樣才可以對故障信息進行及時有效的處理和解決,將出現問題所造成的影響控制在完全的范圍之內,保證系統的安全、經濟以及穩定的運行;實時的對各種事故尤其是系統當中出現的故障進行掌控,方便之后對故障進行分析和解決,分析各種事件尤其是變電站中的系統故障、運行的過程,為系統的優化和維護以及對大型災難性事故進行有效的預防提供充足的根據。統一的時間標準是對故障實施處理和分析的根本保障。電子型互感器的運用與數字化變電站的建立,更需要互感器相互之間,在不同的時間間隔之間以及針對不同的變電站相互之間采用的時鐘同步措施需要保證采樣工作的統一化。

1 時鐘同步源

1.1 無線電授時

在北美地區的無線電授時通常包含了WWV、WWVB和WWVB。對于WWV與WWVH的精度通常保持在10ms之內,但是由于其絕對的時間所采取的語音報時,通常很難轉化成對應的數字信號,它適合在電力系統當中進行應用;WWVB主要是將時間的信息通過65kHz的載波信號來實施傳輸,精度保持在1ms之內,其中主要存在的為難題就是載波信號處于變電站當中比較容易受到電暈電信號的干擾。

與美國的WWVB相同的,我國的BPC、英國的MSF、日本的JJY、瑞士的HNBG以及德國的DCF,它們基本都是通過30-60kHz的載波信號來發送本身的標準時間標準。Loran-C遠程導航它所傳輸的就是脈沖信號,并且單純的通過狄波信號來進行有效傳輸。但是因為其本身所具有的發射頻率是100kHz,同時也非常容易受到變電站中電暈方面的嚴重干擾。OMEGC導航系統中與Lorange-C比較類似,工作頻率在11~15kHz上下,作用的距離相對較遠,延時的時間預測準確度可以達到2~6us。其中主要的缺點就是接收器所要花費的時間要比衛星系統所花費的時間高。

1.2 衛星授時

全球衛星定位屬于一種通過人造衛星作為主要載體來進行全球覆蓋、不間斷工作的無線電導航與全球定位系統。它可以有效的進行精確的導航、定位以及授時。當前國際上主要存在的衛星定位技術有美國的GPS,俄羅斯推出的GLONASS、歐洲地區空間管理局的伽利略規劃、我國的北斗導航系統等。GPS在實施定位與授時工作時的精度、系統的可靠性以及用戶設施的產業化發展等多個方面占據著較大的優勢性,在電力系統當中運用的較為普遍?,F階段中,我國的北斗系統發展迅速,在新建變電站中都要求主時鐘雙重化配置,能同時支持北斗系統和GPS系統單向標準授時信號,且優先采用北斗系統。

1.3 網絡授時

NTP也就是網絡系統中的網絡時間協議,NTP協議與基本的網絡事件協議SNTP,它是在國際互聯網時間上被廣泛應用的傳輸協議。NTP是TCP/IP協議組,運用了相對較為復雜的時間同步的時間算法。它可以有效的對精度在1~50ms范圍內的準確數據。而對于SNTP屬于NTP的一個簡易版,這還并沒有NTP中存在的一種復雜的算法,應當運用在比較簡單的網絡當中。而在IEC61850當中就相應的規定了在時間同步的協議其實就是SNTP,而在大多數的狀況下,其精確度可以保證在10ms。

但是可以真正的滿足變電站中所需要準確定時則需要IEEE1588、IEEE1588的基礎功能就是可以讓分布形式的網絡中最為精確的時鐘和其他時鐘的時間保持一致,同時還完全和原有的網絡系統中的協議進行兼容。它重點定義了一種較為精確的時間協議PTP,運用了乒乓對時的方式來進行計算,在MAC層實施時間的記錄,用來對標準的互聯網或者是其他方面所采取的多播技術分布形式的總線系統當中安置的傳感器、執行器和其他終端設備當中的始終實施亞微妙計數的同步運作。經過相關測試可以得出,采用了IEEE1588來進行授時,時鐘同步系統的精確程度可以達到±3us以下,要是運用相應的補償算法,這個精確程度還可以繼續提升。

2 站內對時方案

2.1 脈沖對時法

脈沖對時法主要有秒脈沖信號PPS,與分脈沖信號PM。秒脈沖信號主要是運用GPS系統中每一秒輸出的脈沖來進行時間上的同步與授時,得到和UTC同步的時間在準確度上相對較高,上升沿的實際時間誤差不能>1μs,這也是國際上IED中最常用的授時方式。分脈沖主要是運用GPS在每分鐘所發出的脈沖形式來進行準確的時間的同步與授時。

在南瑞繼電保護中的RSC-8000與RSC-8600變電站的自動化變電系統中,脈沖信號可以具體通過靜態的空中節點或者是RS-485的差分信號來實施傳輸。經過RS-496的總線進行傳送所產生的差分脈沖信號,可以同時對多個IED進行對時,同時還提升了對脈沖信號的遠距離輸送,具備較強的準確性。

2.2 通信對時

通信授時主要是通過對應的通信通道把時鐘的信息進行數據幀的方式向每一個IED當中發送。IED在接收到相應的報文之后,運用解幀的方式來取得當前主時鐘當中正確信息,以此來改變自己本身的授時時間,通過這種形式來保證和主時鐘之間的同步性。比如DL/H-775-1888中的ASDU87。

2.3 綜合對時

綜合授時主要是將時間的報文與具體的脈沖信號進行有效的結合,它是一種相對較為完善的授時形式。通常主時鐘會在脈沖信號發出一秒的時候,發出對應的報文。而對于IED來說通常是先接收到相應的脈沖信號之后才能接收到相應的報文。IED在接收到秒脈沖之后,要是毫秒上技術并沒有達到零,則認為當地的時間比正常的偏慢,這時就應當將秒上的計數加上一;要是毫秒上計數已經超過零,那么就說明當地始終比正常的時間偏快,這樣在秒上的計數就保持不變。此時,將IED秒以下的計數,其中也包含了秒表的清零,在IED接收到對應的報文之后,只是單純的修改秒單位一下的計數器,毫秒或者毫秒以下的時間單位都保持不變。

2.4 編碼對時

編碼所對應的信號有很多類型,我國最常用的是IRIG-B,具體的可以分為有調制IRIG-(AC)與非調制IRIG-B(DC)的兩種類型。1kHz的正弦調至信號可以有效達到1ms的授時精度,而非調至信號實際可以達到納秒以上的精度。非調至的TTP脈沖信號,主要是用在實際傳輸距離相對較短的場合當中。南瑞繼電保護系統中開發的GPS的主時鐘主要是可以通過RS-536的總線來對IRIG-B碼實施傳輸。

IRIG-B碼其實就是可以當成一種綜合性的授時方式,因為在報文當中就已經涵蓋了秒、分、時以及日期等相關信息,也就相當于秒脈沖的同步性信號。

2.5 在以太網網絡通信條件下實施IEEE1588的有效性

在當前的變電站自動化系統當中,人們逐漸開始運用以太網來作為主要的通信方式。IEEE1588的標準主要運用軟件和硬件相互結合的方式,可以有效的實現亞微秒級的網絡授時同步的精確程度,這樣可以更加的適合過程層,例如電子式的互感器的交流取樣的數據進行同步。而要想實現和這種協議的同步,并且對應的交換機需要支持IEEE1588的運行方式,這無疑會提升系統運行的造價。在IEC61850當中就相應規定了和時間同步的協議就是SNTP,但是要是系統當中同時存在兩種以上的同步標準,這又會帶來一系列的兼容性與相互操作的問題,并且還會提升系統的復雜程度。如何去對這些方面的問題加以解決,還需要大量的論證與實踐性的驗證。

2.6 對時網絡

在中大型的變電站的設計當中,通常需要具有多個保護的小間,小間相互之間需要具備一定的距離。針對這種類型的變電站具有兩種以上的對時組網的方式:方案一是集中式,全站當時知識設立一個主時鐘,對時報系統的報文,通過相應的監控的網絡體系的全站廣播,脈沖在全站進行傳送。保證小間相互之間可以通過光纜的作用作為通信的介質來對脈沖信號進行傳送方案二是分布式,其中主要是保證小間之間的布置。報文還是來自主的控制室中主時鐘,全站中的廣播。脈沖可以選取本小間的。集中的方式還是比較單一的。可靠的多設備相對統一的形式。

3 對時系統中的誤差產生的來源

3.1 GPS時鐘的精確度

通常GPS時鐘的精確程度通常都大于50μs,其中最好的是20μs,最低的也是500μs。但是需要注意就是要是運用IRIG-B1kHz的調制信號,其實際的精確程度低于1ms。

3.2 信號的傳播

運用光纖作為主要的傳播媒介的時候,每一次電和光相互轉變的時間的延遲大約在16μs左右,光纖當中信號傳輸的延遲是5μs/km。信號在銅質導線中的傳輸延遲我們可以刻粗略的用5μs/km來進行計算。要是運用靜態的空接點來對脈沖信號實施傳送,則現在在接入到IED中的時候,光纖的延遲時間就可以以2μs大小來進行計算。

3.3 IED對時解決形式與授時鐘

IED對于秒脈沖的處理形式是對對時的精確度產生影響的主要因素。要是運用硬件中斷的形式,其精度主要取決于處理器的實際處理速度;要是運用查詢的形式,那么就還要看處理器的實際負載大小。在兩次的秒脈沖間隔內,時間上的精確程度就直接決定了IED中的授時鐘,內部晶體振蕩器原有的誤差與溫度差都是對其造成影響的主要因素。比如一個100ppm的警惕振蕩器每秒鐘所產生的誤差大小為100μs,這種狀況必須要運用秒脈沖才可以保證SOE中的分辨率的不超過2ms的需求。通常情況下,IED所采用的中斷的形式來處理對應的模擬量與開入量。在產生延時的一個采樣的間隔之后,IED才可以檢測到模擬量與開入量的變化,比如在50Hz系統當中運用每周波的24點的采樣速度,那樣延遲的最大時間就相對較大。

4 結束語

通過對時鐘同步技術在變電站中的應用分析和探討,可以了解到GPS主要指的是時鐘源,將時間報文與脈沖信號結合起來,實施綜合對時的形式是保證對時精確度的最有效的方式。時鐘同步技術全新的應用功能的運用,同步測量都將會進行較為深入的發展。時鐘同步技術對變電站電力系統中出現的故障分析、維護控制以及在運行和管理工作當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電網在運行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突發狀況非常常見,在發生狀態之后尤其是在發生事故之后都需要及時有效的對實時的信息實施掌控,這樣才可以對故障信息進行及時有效的處理和解決,將出現問題所造成的影響控制在完全的范圍之內,保證系統的安全、經濟以及穩定的運行。

參考文獻

[1]郭一夫,郜洪亮.新型變電站時鐘同步系統的研制及應用經驗探討[J].繼電器,2012,35(07):61-64.

[2]高志遠,劉長虹,劉瑞平.廠站自動化系統中應用網絡時間同步技術探討[J].電力自動化設備,2011,26(07):84-89.

[3]王燕山,李運華,劉恩朋等.以太網時間同步技術的研究進展及其應用[J].測控技術,2012,26(04):4-6.

[4]劉明哲,徐皚冬,趙偉.基于IEEE1588的時鐘同步算法軟件實現[J].儀器儀表學報,2006,27(06):2013-2011.

[5]桂本@,馮冬芹,褚健等. IEEE 1588 的高精度時間同步算法的分析與實現[J].工業儀表與自動化裝置,2011(04):20-23.

[6]溫先衛,戴海燕.500kV變電站集中式統一GPS對時系統的實現[J].湖北電力,2013,29(06):58-60.

[7]周斌,黃國方,王耀鑫等.在變電站智能設備中實現B碼對時[J].電力自動化設備,2012,25(09):86-88.

篇(6)

1. 電氣施工概述

電氣系統中,斷路器的應用非常多,新型的斷路器在使用過程中占地面積非常小,而且體積非常小,在防火性方面非常好,因為新型的斷路器在體積上非常小,因此,其在使用過程中能夠和其他設備放置在一起,這樣能更好的節省空間,同時,在管理方面也非常方便。

近年來,科學技術水平不斷提高,不僅高壓系統中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低壓系統發展中也有了很大的進步。低壓系統在體積、性能方面出現了很大的變化,而且,在發展過程中,性能更加安全可靠,在進行設計工作的時候也非常方便?,F在,電氣系統在發展過程中出現了更加智能化以及控制總線的發展方式,因此,在發展過程中,能夠保證運行速度。

2. 建筑工程電氣施工技術的前期準備工作

2.1 電氣設計委托書的制定

電氣設計委托書的制定是為了更好的對施工具體環節進行明確,建設單位在對設計單位擬建的各種電氣施工過程中的具體要求要進行明確,同時,在設計委托書中,要對各種技術進行明確。在電氣工程委托書中,對施工安全保障問題以及設備的各種參數要進行具體的設定。在對電氣工程的設計圖紙質量進行保證的時候,要對參數設定的準確性進行保證,這樣能更好的保證設計的質量,同時,對電氣工程的質量也能進行保證。對設計委托書中出現的問題要進行很好的分析,這樣能夠更好的對施工質量進行保證。

2.2 圖紙的審核與確定

在電氣委托書制定完成以后要對圖紙的制定以及審核問題進行確定,在進行圖紙設計的時候要做好長期工作準備。在進行設計的時候,要對整體進行把握,同時,在進行設計的時候,對圖紙的整體設計原則要進行保證,這是設計圖紙的關鍵問題,一旦出現差錯,就會導致以后的設計方面出現不準確的情況,導致整個工程的施工受到很大的影響。在對審圖的工作進行明確以后才能開展以后的設計工作。在進行圖紙設計的時候,對籌備階段的工作一定要進行重視,因此,設計單位要和施工單位進行很好的溝通,這樣能將施工過程中一些具體的宜進行統一的安排,同時,也能對設備位置以及施工圖紙的完整性進行保證。在施工前做好施工準備工作是保證施工能順利進行的前提條件。

2.3 設備選型的確定

在施工設計完成以后,要對施工設備進行準備,這個過程中一定要重視設備的選型問題,同時,對施工材料的采購問題也要進行重視,施工材料的質量對整個工程的質量有很大的影響,質量好的材料能夠避免施工工程出現很大的損失。工程材料的質量以及施工設備選型問題一定要引起施工方的重視,對施工設備的供應商資質要進行嚴格的審查,同時,在進行設備選擇的時候,一定要選擇對工程施工最有利的商品。重視設備的選型問題,對整個電氣工程的施工質量以及整個工程的施工質量都有很大的影響。因此,在設備選型的過程中,尤其需要注意設備的質量,除了對上述的設備性能、規格等進行檢查外,還要注意核實材料和設備的合格證、裝配圖以及說明書和試驗報告等。如果材料不合格,一定得在第一時間下達停止施工的指令,在使用設備之前一定要認真閱讀說明書和裝配圖以及試驗報告,參照之前的試驗方案進行檢測后再正式投放到施工運用中去。在電氣工程正式施工前,這些前期準備工作會直接影響后面的施工程序、施工質量,所以必須重視每一項準備工作,從委托書的起草到圖紙的審核再到設備的選定,每一步都不容有失。這些步驟就是鏈條,將整個電氣施工過程聯系起來。

3.建筑工程電氣施工階段

(1)防雷引下線

如果建筑物與建筑電氣采用立柱主筋作為引下線時,應該對主筋引下線進行標記,做標記的方式應該為從上至下。如果建筑電氣選擇以專用引下線時,引線必須要保證上下貫通一致,已完成電流的順利通過。另外,為保證防雷引下線的正常使用,并提高其使用年限,在施工時需要對其進行焊接以及防腐處理。

(2)電氣接地施工

在對建筑電氣進行接地施工時,首先應確保基礎底板鋼筋的貫通性,并做好接地柱與底板主筋的焊接與防腐施工。其中,在施工時需要對接地電阻阻值進行測試。另外,在建筑電氣施工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可以適當增加人工接地極或者是增大接地面積等,以此來達到降低建筑電氣接地電阻值的目的。

(3)設備調試

電氣設備能夠正常運行,在根本上決定了工程施工的質量。對于設備的調試,首先應保證通電燈亮,配電箱柜應做好標簽明確控制對象。其中要注意,在對設備進行調試管理時,必須要以產品說明書以及設計圖紙等為依據來進行,對設備性能逐項進行檢查確認。對于設備的調試,需要由專業人員來進行,并且管理以及使用單位應相互配合,邀請專業部門參與設備調試。另外,為保證設備使用過程中的正常運行,還需要加強監督與檢查工作,對設備的安裝以及內在質量等進行確認。

4. 建筑工程電氣施工過程中的質量監督

在完成了前期工作后,整個工程就可以正式開工。而在施工過程中,對質量的監督也是相當有必要的。在電氣施工中,各個環節都離不開質量的保證,質量在具體施工過程中顯得尤為重要。項目負責人需要對施工中的每一個環節每一個執行部門進行嚴密監督。對重要的施工部門以及重要的施工環節都需要再加大監督力度,對于重點和細節部分,尤其要注意進行不定期檢查,加強對其的控制。對于整個建筑電氣系統,在施工過程中也急需注意其安全性。要保證施工工人的安全,就需在之前的工作中對整個電氣系統做好完全無誤的準備,各個環節需緊密配合。

5. 建筑工程電氣施工技術的要點分析

對于不同類型的電氣施工項目,其施工技術的要點也不盡相同。以下主要從四個方面來說明:

5.1 配電安裝技術

首先要弄清楚配電箱型號。在消防、樓宇等弱點的控制下,配電箱會發生改變,箱內的設制較嚴格,同時其原理也相當繁瑣,所以對配電設備安裝技術需要做到準確無誤。

5.2 線路敷設技術

在這一方面,要求施工人員必須嚴格按照管線的規格、型號和敷設的方法進行施工。國家嚴格規定了電氣施工的檢驗標準,所以,在施工的線路敷設過程中,必須嚴格按照國家規定,確保電氣施工技術的精準性。在線路鋪設完成后還要及時進行檢測。

5.3 開關插座的安裝施工技術

對燈具、插座等的安裝,應嚴格按照之前圖紙上的要求來完成。插座和插頭的使用一定要注意成套,不能交替使用不同型號。

5.4 建筑物防雷技術

這是每次建筑施工的重要環節,主要是看的建筑結構形式,必須保證建筑結構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在防雷技術上必須認真檢測,確保整個建筑電氣施工過程順利完成。

6.結束語

電氣項目施工時往往會涉及到眾多專業,施工質量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因此必須要加強對施工的管理工作。電氣施工項目是建筑工程建設的重要內容,其施工質量如何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建筑工程的整體建設效果。

篇(7)

自制體育器材對于小學生來說能夠有效地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幫助學生更好實現思維的鍛煉,當然在制作的過程中需要注重幾個重點問題,一是加強體育器材的安全性;二是實現體育器材的科學性;三是體現自制體育器材的環保理念。

一、自制體育器材的意義

小學生自制體育器材是一個完整的動手實踐應用的過程,因此,在學生面對自制體育器材的過程中,老師要組織學生進行多種實踐學習,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結合,這樣在學生進入社會之后能力的呈現不僅僅是局限于理論上。因此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也是非常重要。學生在自制體育器材的過程中,實現實踐動手能力的加強,在這有限的可能中,老師要將每一次自制體育器材當做重點來對待,最大化地激發學生綜合能力的體現。

例如,在一次自制體育器材實踐的過程中,老師要在前期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觀察整個實踐準備;然后將學生分為幾組依次進行實踐操作。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夠借用共同的思考來不斷地提出新的觀點和想法,這個過程將更為直接有效地鍛煉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同時學生可以在這個過程中感受到不同的思維方式,對于學生認識以及學習能力的提升也是一個重要的鍛煉過程;在自制體育器材結束之后老師要求學生對于每一次實踐進行歸納總結,在不斷的訓練之中,學生對于知識的歸納與總結不斷加強,這個過程就是實現了學生歸納總結能力的提升;自制體育器材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想象,結合老師的指導不斷完善自制體育器材的進化,完成體育器材制作中的各項要求,學生也能夠通過這一活動來實現想象力的拓展,能夠在動手制作中發揮學生的想象,才能夠真正地實現自制教育的目的性。最后一點就是學生適應能力的培養,整個實踐的過程其實就是在不斷的培養學生與團隊合作的適應能力等。因此,在自制體育器材中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需要老師充分的準備和最大化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來實現綜合能力的提升。

二、自制體育器材的重點

1.保證安全性

體育與健康教育課程的實施是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身心發展,通過學生自制體育器材來實現學生全面化的發展。當然在制作的過程中注重器材的安全性是最重要的,因為自制器材在應用的過程中能夠保證學生操作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保證安全性的過程也是對學生體育器材安全使用的提升,當然在制作的過程中老師給予學生安全性指導是十分有必要的。

2.體現環保性

自制體育器材的過程中,老師要指導學生盡量地使用廢舊的物品,這樣一方面能夠體現環保教育,一方面能夠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因此在制作的過程中,可以利用一些舊報紙、易拉罐、塑料袋等來當作原材料,這樣學生也能夠養成收集廢舊物品的習慣,減少了浪費的同時體現變廢為寶的理念,在小學生制作體育器材的過程中加深這一理念的灌輸,能夠幫助學生更早地建立保護環境的思想。

3.完善多用性

自制體育器材十分重要的一點就是一定要避免用一次就無法使用的可能,因此在制作的過程中一定要注重多用型的思考,或者是可以稍加改進能夠實現再次利用的可能,只有這樣才能實現自制體育器材的有效性,同時能夠提高學生多次思考的能力。

總之,在小學中實現自制體育器材的過程中首先要加強自制體育器材重點問題的思考,同時能夠在自制體育器材的過程中體現自制的意義,能夠幫助學生在動手制作過程中培養什么樣的能力才是關鍵。

篇(8)

前言

在新課改精神的指導下,作為初中生物教師,我們要積極探索和學習新的教學方法和模式。做到有步驟有計劃地通過開展既符合初中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特點,又能充分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擴大他們的視野的教學活動,來增強學生對生物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并最終提高生物課堂教學效率,一直是筆者在積極探索的問題,根據多年的教學實踐認為,打造初中生物高效課堂首先要做好以下幾點:

一、創設問題情景

創設好的問題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眾所周知,問題是教學活動的核心,學生在質疑中產生了探究的意識。如在學習《昆蟲的生殖和發育》一節時,教師先讓學生課前搜集蝴蝶的圖片,上課時教師播放音樂《兩只蝴蝶》。引導學生邊觀看美麗的蝴蝶,邊欣賞優美的音樂,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質問:蝴蝶小的時候就這么美麗嗎?除了蝴蝶之外,我們的周圍還有哪些動物是昆蟲?它們和蝴蝶生長發育的過程一樣嗎?學生列舉昆蟲的名稱,描述蝴蝶等昆蟲的發育過程。讓學生互動交流、資源共享,教師不要急于糾正學生答案中的錯誤,利用學生的疑問,激發學生興趣和積極性,通過探究學習得出正確結論。這樣不僅增強了學生學習的動力,還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

二、精心設計教學方法

學生主要通過課堂學習獲取知識。教師們需要采用比較靈活的教學方式,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然后使教學效果得到提高。新課改實施以來,教師不斷摸索,學校集體組織學習,新的教育教學理念逐步形成,改變了之前“滿堂灌”的教學模式。現在使用的教材中,許多內容既有文字描述又有圖片說明,學生一目了然。例如“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如果教師只是一味在課堂上講,效果肯定會大打折扣。這就要求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讓學生主動參與,通過小組合作對所學知識及發現的問題進行搜集、整理,最后做出總結。這種方式可以使學生最大限度地參與到學習中去,并取得好的效果。

三、確保學生的主體地位,要給學生“講話”的機會

時常聽到有教師抱怨上課時經常有學生問這問那的,從而擾亂了他的講課思路,也擾亂課堂紀律,分散了其他學生上課的注意力,因而感到很不滿意。對此,筆者不敢茍同。如果學生在上課時故意問一些與學習無關的問題,這當然是不好,應當給予適當的引導。但對于學生適當的提問請教,教師應當樂意回答,并應鼓勵他們多思考多發問。如果在一節課內,只允許教師在講臺上滔滔不絕地講,而學生只能默默地聽,學生就完完全全地處于被動的學習局面。這種灌輸教育,使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根本就無法調動起來,學生的思維能力也無法在學習中得到有效的鍛煉。這樣,教與學兩者都辛苦,所以筆者不贊成這種教學觀點。在教與學中,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學生向教師提出問題,就表明了他們存在著怎么樣的疑問。教師只有了解學生存在的疑問,才能幫助他們解決疑問直至弄懂吃透課文內容。只有活躍的課堂氣氛,學生的思維能力才可以發揮出來,更有利于他們對問題形成一個獨特的見解;也更有利于把他們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來。因此,筆者認為給予學生一個適當的“講話”機會對提高教學效果是大有好處的。

四、充分利用媒體、結合案例,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在教學中,當講到傳染病時,筆者給學生舉例2003年的“非典”、近幾年的“禽流感”等,使學生認識到傳染病的危害性,以及如何來進行預防傳染病的發生;當我講到遺傳時,給學生講解日本發生海嘯引發福島核電站爆炸,造成大量生物的基因發生變異;當我講到物種的種類和數量時,可以組織學生調查社區中動物種類和數量的變化情況,也可以組織學生搜集本地動物種類和數量的變化情況,然后課上進行表達交流,提出保護動物棲息地的具體措施,提高學生環境保護及愛護動物的意識。 《細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讓學生清楚細菌、真菌作為分解者是生態系統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認同細菌、真菌有利和有害的方面。新課標教材中,涉及環保教育的內容還有很多,我只列舉了其中的一部分。除此之外,培養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還要引導學生從我做起,從身邊的一點一滴做起,如“拒絕使用一次性筷子”“拒食野生動物”等等??傊?,教師在教學中,應結合案例,加強學生環境保護意識的培養,讓他們明白: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我們只有保護環境和各種生物,才能保護人類自己。

五、注重學法指導和評價,實現高效課堂

一是自主導讀,有目的的學習。課前教師可指導學生先閱讀要學習的教學內容,對本節課學習的重難點,對疑難問題的提出,做到心中有數,有針對性的學習。二是合作學習,善用學案。學案是學習生物最重要的方法之一。課堂上,教師運用學案教學,并且指導學生,將重點難點落實到學案上,培養學生的研讀技能,通過合作學習,使學案成為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導航燈。三是聯系實際,探索學習,學以致用。為了進一步提高生物教學質量,在完成課堂教學的同時,積極開展課外活動。開展課外活動,培養了他們善于思考,勤于動手,學會理論聯系實際,也是提高興趣的主要途徑。根據這一道理,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利用農村這個廣闊的天地,發動學生采集動植物標本,組織生物課外興趣小組,引導他們寫生物日記,記錄一些生物現象。此外注意從報紙雜志上摘錄并向學生宣講一些生物科技動態。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不但開闊了學生的視野,而且還使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能持久,同時有利于他們在知識、能力、思想、興趣愛好等方面得到和諧長足的發展。

結語

總之,課堂是初中生物教學的主陣地之一,要想構建高效課堂、提高教育教學效率,我們只有理性、客觀地面對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注重以上幾個方面,才能不斷打造我們的高效課堂。

篇(9)

考試考完的那一日,太陽難得露了笑臉,仿佛也在為我們高興。我背著大大的書包,抱著厚厚一疊資料,走在路上。耳邊滿是嘈雜的聲音,平時走過無數次的小路,今天顯得那么特別,是因為承載了太多的喜悅嗎?

仔細想來,仿佛不久前,也是這樣的。一樣的陽光,一樣的嘈雜,一樣的喜悅。然而,仔細想想,似乎又有什么是不同的。

在慢慢暗下來的夜色中,時間不急不緩地走著、走著。落日戀戀不舍地撫摸著屋脊,看著、看著。時針在繼續著它的工作,地球在轉動。

不知過了多久,秒針緩緩跨過那個時刻,嘀嗒嘀嗒,接著,繼續走著、走著。

漆黑的夜一下子變得可喜起來,就連厚重的寒意,也帶了一絲輕快。是因為不久,晨曦便會重新傾灑,新的一日又將開始了嗎?

濃重的墨色中混入一股清水,墨色開始漸漸變淡、變薄。噴薄欲出的驕陽顯得那么有活力,那么生機勃勃。緊接著,仿佛約好了似的,此起彼伏地響起了公雞的啼叫。

周而復始,又一天開始了。但是,難道這能永遠周而復始下去嗎?難道,就同昨天沒有半點變化嗎?

我仿佛悟到了什么,慢慢地走出房間,抬眼看金色晨曦。

燦燦的金光,嬌嫩的黃色,讓我想到初生的小雞、早春的迎春花。

新的一天,就要開始了嗎?

幽深的夜,既是昨日的結束,又是今朝的開始。其中的分隔,不過是那短暫的一瞬,短得讓人還沒反應過來,便已不見了的一瞬。

一天的時光,既是在夜的懷抱中睡去,又是在夜的親吻中醒來。

難道上天賦予我們新的一天是為了讓我們重溫舊日時光的嗎?我問自己。在恍惚中,我聽見了自己內心那個弱小卻堅定的聲音:“不,不是的。我們要活出不一樣的一天,活出不一樣地自己!”

是的,冬來了,春還會遠嗎?

篇(10)

【中圖分類號】R285.1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8-0124-02

一引言

中藥在我國醫藥領域的地位非常重要,它在我國的歷史悠久,對于人們的身體健康以及醫學領域的影響十分深遠。對于中藥藥性的研究,我們一直沒有停止。中藥最為一種客觀存在物質,其具有本質屬性與非本質屬性兩個方面,那么其本質屬性主要以從其藥性的方面表現出來的,現階段,我國對于中藥藥性的研究主要是在其作用于機體后所顯出的反應方面,中藥作用于機體后,機體會呈現出一種反應,這種反應具有一定的物質基礎,而我們所研究的正是在這一基礎之上的規律性,簡單的說,中藥的品種多樣,但是這其中必然會存在一些藥性相同或相近的藥物,這些藥物之間是否也存在相同或相近的物質構成,這個問題,成為了目前,重要研究領域的一個重點、難點。

二免疫印跡法

1.免疫印跡法是將蛋白質轉移到膜上,然后利用抗體進行檢測。對已知表達蛋白,可用相應抗體作為一抗進行檢測,對新基因的表達產物,可通過融合部分的抗體檢測。

2.與Southern或Northern雜交方法類似,但WesternBlot采用的是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被檢測物是蛋白質,“探針”是抗體,“顯色”用標記的二抗。經過PAGE分離的蛋白質樣品,轉移到固相載體(例如硝酸纖維素薄膜)上,固相載體以非共價鍵形式吸附蛋白質,且能保持電泳分離的多肽類型及其生物學活性不變。以固相載體上的蛋白質或多肽作為抗原,與對應的抗體起免疫反應,再與酶或同位素標記的第二抗體起反應,經過底物顯色或放射自顯影以檢測電泳分離的特異性目的基因表達的蛋白成分。該技術也廣泛應用于檢測蛋白水平的表達。

三斑點免疫印跡法中藥藥性物質基礎的研究分析

1.藥性相同的中藥之間是否存在相似或者相近的物質構成

這個問題,學者們給出的答案有兩種,一個是肯定回答,就是相同的藥性藥物之間有相似的的物質結構,如果是運用目前最為科學的制備圖譜技術來描繪的話,就能夠繪制做出中藥藥性的規律,而另一答案則是否定的,就是雖然相同的藥性中藥之間雖然存在相似的物質結構,但是這種結構卻沒有規律可言,若是基于這種結論對中藥藥性進行研究,我們也就只能夠從單獨的藥物出發,具體研究每一味藥作用與機體后,所出現的,寒、熱、涼等反應,不然,我們在中藥藥性物質規律的研究方面,就完全屬于空談和假想。那么,怎樣才能夠證明其規律性的存在呢,首先我們需要一個與中藥藥性完全不同的標準,中藥藥性是一個客觀的存在,因此,其這一表征中藥藥性物質基礎的綜合信號或指標應當從反映中藥物質組成本質屬性的指標中選擇,免疫原性可以整體表征中藥物質基礎的本質屬性,免疫原性作為物質基礎規律性驗證的綜合指標是中藥藥性研究的必然選擇。

2.研究假說

分別選用10味典型寒、熱性中藥的水提物作為對照抗原,免疫動物后制備相應的寒、熱性對照抗原抗體,以之與其他不同藥性中藥水提物作斑點免疫印跡,依據對照抗原抗體對不同藥性中藥水提物抗原的免疫識別作用,根據雜交信號的有、無和強、弱,平行比較不同藥性中藥之間物質基礎的相似度。相同藥性的中藥之間存在相近或相似的物質基礎,可以應用相應分析軟件對雜交信號作軌跡定量掃描分析,根據同一中藥與寒、熱性對照抗原抗體的雜交信號的大小,作聚類分析,作出中藥藥性寒、熱程度的距離圖譜。與對照抗原距離越小,表明該味中藥的物質構成與對照抗原中藥之間越接近,否則,二者的差別就越大。

3.技術路線

應用斑點免疫印跡法進行中藥藥性物質基礎研究的詳細技術路線如下。

3.1經典寒性中藥的選擇

用于制作寒性對照抗原的寒性藥物可以選擇為:黃連、大黃、知母、梔子、淡竹葉、黃柏、秦皮、金銀花、大青葉、蒲公英。該十味要的藥水提取物進行混合,然后在進行對照抗原的對比,這樣就會產生交叉信號,如果出現的中藥信號與整個信號相近程度高,雜交信號越強,藥性越趨向于寒性,反之,則遠離寒性。如果沒有以上雜交信號的規律性出現,則說明寒性中藥之間不存在抗原性相近的物質基礎。

3.2經典熱性中藥的選擇

在制作熱性對照原時候,我們首先要選擇相對應的中藥,那么我們常用的熱性藥物,基本為附子、肉桂、干姜、吳茱萸、高良姜、胡椒、仙茅、羊藿、杜仲、蓽。這十味中藥的提取物進行混合,經過作用后進行熱性中藥的對照抗原制作。那么如果熱性中藥之間真的是存在一種相似的物質基礎,那么從理論上來講,與熱性對照抗原抗體作免疫印跡,將出現雜交信號,熱性中藥的抗原性與對照抗原越接近,雜交信號越強,其藥性越趨向于熱性,反之,則越遠離熱性。如果沒有以上雜交信號的規律性出現,說明熱性中藥之間不存在抗原性相近的物質基礎。

3.3寒、熱性對照抗原多克隆抗體的制備

取20味用作對照抗原的寒、熱性中藥水提物的凍干粉等量混合后,用生理鹽水溶解,配成2g/L的溶液。初次免疫用等量完全弗氏佐劑充分混勻乳化后,于新西蘭大白兔背部皮下多點注射,2mL/只,以后,每10天加強免疫1次,加強免疫以不完全弗氏佐劑取代完全弗氏佐劑,劑量與初次免疫相同。4次加強免疫后從耳緣靜脈采血,采用間接競爭酶聯免疫法測定抗血清效價,待效價達到要求后,用耳靜脈放血與心臟放血相結合獲得抗血清,-20e保存備用。

3.4斑點免疫印跡檢測

本文所提出的斑點免疫印跡法,是一種建立在國際經典Western-blot技術上的基于藥物免疫原性的免疫雜交方法[1]?;诤嵝詫φ湛乖贵w對其他中藥所含相同或相似組分的免疫識別作用,以免抗對照抗原多抗為一抗,與不同藥性中藥水提液在硝酸纖維素膜上作免疫雜交,經HRP標記的二抗催化底物ECL顯色,應用相關軟件對雜交斑點作定量分析。

3.5聚類分析

同一味中藥分別用2種寒、熱性對照抗原抗體作斑點免疫印跡,得到兩組不同變量數據,每組數據的變量包括:斑點軌跡峰值、斑點雜交信號量、與對照抗原的相似度。以此作為聚類指標,根據大量中藥的斑點免疫印跡信息做出中藥藥性寒、熱程度的距離圖譜。

4.研究設想

通過整篇文章的研究和闡述,我們能夠得出,在對照抗原抗體對中藥相同或者相似成分的反應的基礎上,我們使用了免疫試劑盒制備技術,研制用于定性與定量檢測以植物藥為主的中藥藥性檢測免疫試劑盒的研制。這種藥性檢測免疫試劑盒不但能夠定性判別中藥藥性,而且能夠定量分析中藥藥性的寒熱程度。

四、結束語:

我國對于中藥的發展,是在其藥性研究基礎之上的,相關學者對于中藥的藥性,以及相同或相似藥性的中藥之間的物質基礎進行了多年的分析和研究,并充分利用斑點免疫印跡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這對于我國中藥的發展和進步,有著非常積極地作用。

參考文獻

上一篇: 腹部手術的護理 下一篇: 近代政治思想的基礎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日韩中文字幕精品在线 | 伊人五香丁香婷婷天堂网 | 宅男入口亚洲一区二区 | 日韩欧美一级一中文字幕 | 日韩在线观看不卡视频 | 中文字幕丰满的少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