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基礎手法匯總十篇

時間:2023-09-10 14:57:41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中醫基礎手法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中醫基礎手法

篇(1)

中D分類號:R681.5+3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7-2349(2017)03-0055-02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指患者的腰椎間盤的髓核、纖維環和軟骨板等各部分,特別是髓核發生退行性病變以后突出壓迫周圍神經組織而出現的腰腿部疼痛等臨床癥狀,是目前骨科最為常見的疾病之一,外傷、長期勞累、負重、過度肥胖和消瘦、陰冷潮濕、遺傳等因素均會造成腰椎間盤突出的發生,若不及時有效的治療,極易造成患者神經支配區的運動和感覺發生障礙,最終導致患者癱瘓。本文旨在探討分析獨活寄生湯加減治療結合手法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治療效果和安全性,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取2015年3月-2016年4月本院中醫科收治的82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經臨床、影像學CT檢查確診為腰椎間盤突出癥,符合《中華醫學會骨傷病學分會.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診斷標準(2010,大連)》的診斷標準,排除骨質疏松、中央型突出、椎間盤脫出、巨大型突出、馬尾神經受到壓迫、椎體壓縮骨折或椎體滑脫及椎弓斷裂、椎管內結核、腫瘤及結核、腫瘤椎體轉移的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1例,其中觀察組患者,男22例,女19例,年齡32 74歲,平均年齡(38.45±13.51)歲,病程2個月-4 a,平均病程(1.09±0.48)a,對照組患者,男21例,女20例,年齡33-71歲,平均年齡(38.22±13.31)歲,病程2個月-5 a,平均病程(1.11±0.36)a,經統計學分析2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基本信息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西醫常規治療,哈爾濱珍寶制藥有限公司提供的注射用血塞通(凍干)(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20026437),使用方法:400 mg+500 mL 5%的葡萄糖溶液,靜脈滴注,連續治療15 d;觀察組:獨活寄生湯加減結合中醫骨傷手法治療,獨活寄生湯方劑組成:獨活、川芎、牛膝、杜仲各15 g,茯苓、當歸、桂心、桑寄生、黨參、白芍、防風各10 g,加減:伴有血瘀者紅花、桃仁各10 g;伴有氣虛者黃芪30 g;伴有寒濕者加附子、防己各10 g。每日1劑,早晚服用連續服用1個月,在此治療的基礎上給予中醫骨傷手法治療,(1)對患者的臀部和腰背部痙攣的肌肉采用放松按摩的手法進行放松按摩,患者取俯臥位,將腰部暴露在外面,取適量的食用香油涂抹在患者的背部,采用掌擦和掌推的方法加快背部局部血液的循環,直到患者的皮膚發熱,再采用單掌按揉的方法按壓兩側腰部、臀部,做到由輕到重,由上而下,按摩5~8次適宜;(2)回納突出物,改善神經根與突出物之間的位置關系,同樣取俯臥位,暴露腰部,墊高患者的前胯部和胸部,使患者的腰部懸空,醫生站在患者的右側,對著患病的肢體,自上而下沿著患者脊柱正中兩側用雙手拇指推動,逐漸發力,保持平穩用力,按摩10次以后囑咐患者緊握治療床的床邊,并做伸展的動作,同時護士牽引患者的雙下肢,醫生用肘尖按下突出節段椎體棘突,護士和患者配合通過身體重量持續按壓,持續時間約為1 min;(3)點穴療法,采穴:背部兩側膀胱經大腸俞、腎俞穴、委中、昆侖、承扶、承山、環跳以及阿是穴,使用拇指進行點按壓;(4)活動關節,患者同樣取仰臥位,牽引、撥伸下肢以及直腿抬高等方法對患者的下肢和腰部關節,活動的頻率25 min/次,1次/d,連續推拿4周;

1.3觀察指標

1.3.1臨床療效評價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第3輯)》制訂臨床療效評價標準。顯效:患者治療后腰痛等臨床癥狀基本消失,直腿抬高試驗表現為陰性,神經功能正常,可正常生活工作;有效:患者治療后腰痛等臨床癥狀有所改善,直腿抬高試驗可疑陽性,神經功能改善,可勝任部分工作;無效:患者治療后腰痛等臨床癥狀無改善,直腿抬高試驗為陽性。

1.3.3觀察指標 記錄2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臨床癥狀緩解時間、消失時間并進行比較。

1.4統計學方法

SPSS19.0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臨床療效為多分類等級資料,組間比較采用Mann Whitney―u分析,非等級的計數資料的組間比較采用完全隨機設計的x2檢驗,計量資料(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完全隨機設計的t檢驗,以P

2結果

2.12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見表1。

2.22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見表2。

2.32組患者臨床癥狀緩解和消失時間比較 見表3。

3討論

篇(2)

一、幼畜的概念及其特點

幼畜就是我們長春養殖戶一般土話中所說的“幼仔兒”,一般是指那些新生的或者還年幼未到初情期之前的幼年家畜。這些家畜因為還未完全長大,從生理機能到狀況都與成年家畜有著很大的不同,生長發育十分迅速,有的動物種類甚至能一天長十幾斤,但是在生長的過程中就像成長的孩童一樣,因為身體機制未能完全發展,

他們往往對外界的適應能力較差,體質嫩弱,抵抗力低。我國古代中醫理論總結幼畜的生理狀況曰“稚陽未充,稚陰未長,五臟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壯”,而這些特點也決定了他們較成年家畜容易患病,但是在治療時又不能像成年家畜一樣診斷、用藥,具有很大的特殊性。

二、幼畜的常見疾病分析

1.先天性幼畜疾病

先天性幼畜疾病主要是由于幼畜先天發育過程中由于器官發育不健全、母體患病、病體遺傳或生產問題導致的一些幼畜患有的疾病,例如幼畜呼吸器官發育不健全造成的幼畜肺炎、母畜受孕期間營養不足患病等問題導致的幼畜孱弱等疾病都是幼畜先天性疾病的一種,這種疾病出生便應接受獸醫治療以便康復。

2.感染性幼畜疾病

新生幼畜生理機制還未健全,身體抵抗能力差,因此較容易感染疾病,使幼畜患病甚至死亡。例如因新生仔畜臍帶斷的那一斷受到感染,幼畜可能會感染臍炎,患畜常弓腰,不愿走動。

3.病毒性幼畜疾病

病毒性幼畜疾病和感染性幼畜疾病一樣,主要是由于幼畜體制較弱而引起的,不同的是,感染性疾病只要是由于幼畜在治病過程中或者有傷口的時候而造成的,而病毒性疾病則是因病毒感染而引起的疾病。主要常見的有輪狀病毒引起的胃腸道傳染病、膿毒敗血菌引起的膿毒敗血病、大腸桿菌引起的嚴重腹瀉等等。

三、幼畜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方法

診斷幼畜的方法與成年家畜一樣,也要求四診合參,做到望、聞、問、切,但因為幼畜和成年家畜的生理機能和體質有著很大的不同,治療的時候則絕不能什么都向成年家畜看齊。

1.診斷

在診斷幼畜疾病的過程中,獸醫需要先觀察幼畜的形體、神色、口唇等,通過其基本外相了解幼畜可能存在的問題。其后和畜主了解幼畜的疾病反應,這一步很關鍵,因為幼畜患病后的反應、幼畜所處的生長環境都都是判斷其病情的方法之一。

在基本的了解后,一些簡單的疾病已經可以診斷而出。但因幼畜的很多疾病都存在隱藏性較大、辨別性較難等問題,在幼畜疾病診斷時還需可以解其口舌氣味、呼吸狀況等,必要的時候更需要觀察其糞便等,準確了解幼畜存在的疾病。

因為幼畜的生理機能不健全,很多疾病表現也和成年家畜不一樣,所以切忌在診斷的時候根據成年家畜疾病經驗妄斷幼畜所患病。

2.治療

對于幼畜的常見病,一般獸醫會經常用到的常用治療法主要分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兩種。對于病情較輕的幼畜可以采取藥物治療,就是針對幼畜的病情選用正確的藥物讓幼畜通過口服、輸液等方式進行治療,而針對患病較重或者有需要的疾病可采取手術治療的方式。

在治療中需要注意的是,因為幼畜的生長迅速,其身體內各構建的成長也很快,因此對幼畜疾病的治療一定要反映迅速,爭取時間治療。在經過診斷,能夠確切的肯定幼畜所患的疾病后,所從事治療的獸醫一定要快速反應、及早治療、用藥。

3.用藥

幼畜和成年家畜不同,他們對藥物的反應要比成年家畜敏感很多,因此在對幼畜用藥的時候一定要特別注意,除了要比成年家畜用藥量少以外,更要絕對適合其體質,防止致病不成反對幼畜身體造成迫害。

在幼畜用藥的原理,中醫曾總結了三個“要”,即“一要精,選方用藥要精,藥味宜少不宜多,以使藥力集中;二要輕,藥量宜輕,中病即止,不可過量;三要清,取其味輕清,以流暢氣機;四要靈,靈活機動,不死守成方。”

此外在對幼畜用藥時還需特別注意幼畜自身的發育狀況、病情緩急、體質強弱等,在用藥的劑量上做好充分的把握。

4.注意

在幼畜疾病的治療中,有很多獸醫都存在有“經驗觀”的問題,或者根據成年家畜病況反應為幼畜定病、或簡單觀察便以經驗定病,這些在多年從事工作的老醫師身上可能是真確的,但是大多數獸醫不能正確判斷,因此切記“經驗說”。

篇(3)

銷售是情感的傳遞,信心的轉移。“一線萬金”的關鍵在于客戶情緒與情感熱鍵的“一觸即發”——“人最怕就是動了情”,電話銷售只要能有效調動客戶的情緒,就能更有效的進行銷售。

一、電話銷售人員的自我情緒調動:

溫斯頓·丘吉爾曾說過影響人的秘訣在于真誠:“在你能夠以情動人之前,你自己心里必須先充滿感情。在你能夠催人淚下之前,你自己必須先流淚。要使他人信服,我自己必須先相信。”

銷售人員想要影響和調動客戶的情緒、情感之前,必須要先和自己對話,調動自己的情緒與情感。須知,服務經濟中,我們并不是向客戶推銷我們的產品以獲得利潤來謀求生存,我們是向有需要的客戶提供相應的最佳解決方案,為客戶謀利益的同時不斷自我發展、自我完善來生存的。這是我們所有銷售工作的初衷。

在電話中我們怎樣讓客戶明白我們的立場與出發點呢?以下工具可供借鑒:

1、 調整你的肢體語言

是時候對我們自己平時的狀態建立一套的自察系統了。平時有意識地觀察一下自己的身體語言:當你彎腰駝背的時候、當你愁眉不展的時候、當你把身體蜷起來的時候……你的感受是什么?你的內心是如何進行自我對話的?

我很疲乏、很累、我很脆弱……這時,你的喉嚨像塞了一塊布一樣,語速緩慢、聲調低沉、說話的內容斷斷續續、含混不清。試想,如果客戶接到這樣的聲音打過來的電話感受是什么樣的?客戶看不到你的人,但是通過聲音,客戶接受到的負面情緒迅速占領了上鋒,迅速感知到你的狀態并做出判斷:這個銷售人員好像很累——他們的工作很累很辛苦——很累很辛苦的原因是產品滯銷——滯銷是因為產品不好——我不會購買不好的產品。

直到現在,我們尚無法得知到底是行為決定心情,還是心情決定行為。然而,我們可以確知的是兩者互相影響、彼此作用。改變心情也許很難,但是改變行為卻很容易。只需要我們作一兩個簡單的舒展運動:把背脊挺直、抬抬手、壓壓腳、放松一下,我們的情緒立即會得到提升和好轉。

別呆坐在電話機前,站起來走動一下,把肢體調整到一種更舒適、更積極的狀況中,想象客戶就在你面前,通過他的聲音想象他的表情與心情。同時提升你的嘴角,微笑的聲音是可以通過電話感覺到的。

讓我們再來看看這一輪客戶的心理動態:這個銷售人員讓人感覺很舒服——他好像對自己代表的產品很有信心——肯定有不少人買過——似乎也得到過不少肯定——所以應該不錯——那我就試試吧。

2、 注意節奏:發揮你的影響力

電話線構建了一個由聲音組成的虛擬世界。在這個世界里,我們如何更好地發揮自己的影響力呢?關鍵在于節奏的掌握。節奏要千方百計地對應客戶心理需求。而這種需求是我們可以借助于自己的經驗、工具來了解、創造和把握的。

如果是客戶主動打進的電話,最好在鈴響第幾聲的時候接聽呢?

我們建議的答案是:第三聲。

鈴響第一聲:看來電顯示,是誰打來的,迅速調動所有關于這個客戶的記憶細胞,進入到與客戶面對面的場景畫面中。

鈴響第二聲:醞釀情緒,快速將自己推進到積極正面的情緒中,讓客戶聽到從話筒中傳來的第一聲的“感覺”就很好、很對。

鈴響第三聲:接聽,傳遞感覺,將在第一聲所創造的面對面場景中加入聲音的元素,讓畫面更完整。

同理,我們在打出電話之前也要對自己進行這樣的預熱:在打電話之前,把客戶的資料放在自己面前,根據客戶的資料想象一下對方:樣子、需求……把這些在頭腦中迅速組成一副畫面。然后才開始撥打電話。把電話中的聲音跟自己頭腦中的畫面對接起來:通過聲音想象對方是在什么樣的場景中,他/她的表情是什么樣的,心情怎么樣?通過對話,我們怎樣才能更快速影響客戶情緒,從而達成交易?同時,也不斷對自己和對方不一致、不協調的地方進行調整。以促成交易的發生。

3、 訓練你的聲音

由于空氣傳播的原因,我們平常聽到的自己的聲音和別人聽到的自己的聲音是不一樣的。所以很多時候我們通過錄音機等其他器材的幫助下聽到自己的聲音時往往大吃一驚:這是我的聲音嗎?如果我們以電話為慣常的營銷工具,我們就必須學會更好地習慣自己的聲音,并根據我們聲音的實際情況加以訓練,以達到更好的溝通的目的。

自我認知和實情往往是有出入的。而這種出入往往是在我們不自知的情況下。為了更好地提升我們的成交率,建議在我們的電話上裝一個錄音機。這樣,我們就可以跳出來,對自己的電話銷售進行分析和進一步的了解了:原來我在電話中的聲音是這樣的,這種聲音的特質是夠真誠/夠份量/夠柔和/夠積極(找出聲音的正面特質)。我常用的銷售語式是這樣的,如果我是客戶,我聽到這樣的聲音所傳遞的信息,我的感受是……這種感受會不會促動我買單?如果不會,這個聲音和這個聲音所講的內容需要做哪些調整可以讓我更有購買的沖動?

尤其要對自己成功的電話銷售個案進行分析:我打這個電話時的肢體語言是什么樣的?聲音聽起來是什么樣的?有激情、快樂、喜悅、平和還是其他?我是用什么樣的語調、語調和抑揚頓挫來帶出這種感覺的?我在這次電話銷售中情緒有什么不正常的地方?從哪些方面影響到了客戶?客戶是怎樣被一步步影響最后決定買單的?這次成功的經驗我可以怎樣應用在其他客戶的電話銷售上?

二、電話銷售中客戶情緒的調動

曾經有一家五星級的酒店對內部進行客戶滿意度調查,發現客戶滿意度最高的居然是自助餐部門。而席卷全球、炙手可熱的體驗經濟也在告訴我們:客戶的卷入度越高,客戶越容易得到滿足。服務的過程,也是鑄就客戶獨一無二的體驗的過程。

在面對面銷售中,我們還可以通過實演、試用等方式提高客戶的卷入度,但在電話中,我們怎樣通過聲音的對接來調動客戶的情緒呢?我們如何在聲音這樣一個虛擬的情境中讓客戶的情緒發生變化呢?

1、多使用正面詞語:

一個有趣的小實驗:現在我跟你說“不要想象一只粉紅色的大象跳著舞從你背后經過,不要想象這只大象有多么可愛,千萬不要想象,不要想象”。

聽到這句話,你的腦海中浮現的是什么樣的畫面?

心理學證明:人的大腦是不接受否定的說法的,在潛意識中,我們往往只聽到的了否定后面的內容,并把它當成事實的一部分。所以,當我們跟客戶說:當你買了產品后,你就會不痛苦。客戶聽到的是什么?痛苦。如果我們在面對面銷售中還有其他一些因素可以降低或彌補這種缺憾,但在我們的電話銷售中,不再有除了語言之外的其他工具再和客戶正面的情緒建立關系。所以,盡量使用與情緒、相感相關聯的正面詞語吧,它們包括了:放松、信任、輕松、愉快、喜悅、幸福、成功、卓越、優秀、美麗……

但是,有一個詞要引起你足夠的注意!——當你聽到“但是”時,你的感覺是什么?神經立刻緊張起來了吧?對,客戶和你的感覺完全一樣,立刻進入到一種戒備的狀況中。當你剛剛說完“是的,我贊同你的說法,但是……”客戶的感覺是什么?你還是不贊同我嘛。在此,我們向你提供一個更加安全、更有效的;轉折詞:后來。“是啊,我完全贊同你的說法。很多客戶在剛接觸我們產品時也有這樣的想法,后來,他們在購買后使用了一段時間之后就改變了這種想法。”

2、多采用贊美、提問的句式

日常生活中溝通的效果取決于對方的回應,銷售中溝通的效果取決于我們銷售的成果。電話銷售怎樣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果呢?還是在于客戶的感覺。然而,人是復雜的,我們內心往往有多種聲音、想法并存,此消彼長。客戶在做出購買決策之前,內心往往有著種種的對話:不買是安全的,因為不買就不會錯,不會因為自己一時頭腦發熱買下跟自己的需求不相符的東西,不會買貴,也不會買的太差讓別人笑話,但是也想嘗試,嘗試一下新產品帶來的好處,嘗試一下與以往不同的感覺……我們想讓客戶做出什么樣的決定,取決于我們肯定的是客戶哪一部分想法。肯定落實在我們的電話銷售中,就是不斷地用同理心認同客戶:認同客戶的主張、價值觀。而認同最直接的表現就是:贊美客戶。我們往什么方向去贊美客戶,就會加大客戶內心對話中這一方的力量,引發客戶相應的感受和行為。

發自內心的贊美是最直接的認同與完全的接納。

客戶在接收到這份認同與接納的感覺時,他才會放下警戒,在電話中開始與銷售人員建立一種彼此信任的關系。所以,嘗試著在電話中真誠地贊美客戶吧:“張先生,你的聲音聽起來真威嚴,相信平時生活中你也是一個一絲不茍的認真的人。”“王女士,聽你講話就知道你平時對身邊的人都很照顧。我以前也有這樣一位好大姐,我們相處特別融洽,我從她那兒學到了不少東西。希望現在也能向你學習。”

如果說贊美是加強認同,那提問的目的就是引起客戶的反思。

客戶總是對的嗎?不一定。但如果是由我們來說,客戶一定不會同意。即使心里悄悄同意了,礙于面子,也一定不會承認,糾正自己的行為:進行購買。所以,在電話銷售中,學會提問,通過問題引發客戶的反省,讓客戶進行思考自檢,將會讓我們的銷售從“推”進入“拉”的境界。電話銷售的前期,問一些開放式的問題,盡可能的收集一些客戶的資料,當我們得知客戶足夠多的資料并判斷出客戶真正的痛點時,通過問引導型、暗示型的問題取得客戶的認同。最后用封閉型的問題來促成交易。

3、聆聽是最寶貴的禮物“

學會問問題的另一個好處在于:我們可以暫時免開尊口——記得嗎?講多錯多、言多必失。讓客戶來說。客戶說的越多,在他的印象中,他與銷售人員的關系越緊密,信任度越好,成交的比例就會更大。

不僅僅是在電話銷售中,所有的銷售過程,客戶說話的比例和我們銷售成功的比例是成正比的。

在接觸前,我們不知道客戶的聲音會是怎么樣的,客戶的表達方式是怎么樣的。也許今天正好碰到一個很喜歡講話但平時沒有什么機會講話的重要的客戶。但是這個客戶講起話來前言不達后語,毫無邏輯性可言,而且聲調平板,令人昏昏欲睡。又或者,這個客戶講起產品來一套一套的,比你還專業。這些都是可能的。也許我們在潛意識中捕捉到一個有用的信息,但當時我們不知道。備注可以幫助我們有效思考:客戶現在的背景是怎么樣的,這樣的背景下有什么樣的需求,他對成交的哪部分比較敏感,這個客戶的采購清單上的標準是什么樣的……

篇(4)

一、公路通行費征收的必要性以及政府應發揮的作用

很多國家都對公路特別是高速公路采取收費制度,但是對公路收取通行費等費用也有一些不利影響:

第一、由于公路不可分割,政府不可能很密集的在同一運輸公路上設置多段收費公路,因此對于使用者來言,公路的經營具有壟斷性,這樣就容易產生定價偏高、產量偏低的問題,影響資源的有效配置等等。

第二、政府可能在收取通行費等各種費用的同時產生機構膨脹、管理混亂等行政效率低下的情況,這樣既會拯救收費管理成本也會加重使用者負擔;

第三、收費標準如果過高可能導致使用者放棄選擇收費公路使其使用效率下降并造成資源浪費,過低則會使使用率上升,公路的運營養護成本加大,并且交通擁擠也會帶來交通安全方面的隱患等等。

正是由于這些因素,必須充分認識到政府在在收費公路的發展中應起的作用。首先要通過制度設計規范收費公路經營企業的行為,最大限度地減少壟斷經營造成的社會凈福利損失,國際上通行管理模式是通過招標賦予私人公司一定期限的特許經營權,并由國家與特許公司談判后由國家批準決定收費標準等,這些公司政府對收費公路進行建設、經營和管理。其次,政府要采取一定的扶持政策支持收費公路的發展,控制收費標準在合理范圍內,防止過高或過低,既合理配置資源又不損害社會公眾的利益。最后要為公路的發展提供完善的法律保障體制,制度相關通行費征收等的法律法規,體現政府的調節職能以及對收費公路的各種扶持和約束,充分維護競爭秩序和社會公平,通過這些法律對公路建設和管理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二、目前我國公路在通行費等費用管理上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國在1984年實行“貸款修路,收費還貸”的政策來解決公路建設資金供需之間的矛盾,隨后我國的公路建設和管理迅速發展,截止2004年我國現已擁有11萬多公里的收費公路,占世界收費公路總里程的70%以上,收費公路總規模在世界各國居首位,并且公路的技術等級和路網的整體水平得到極大提高,先進的收費管理技術得到廣泛應用,提供了收費的管理效率,但是也伴隨著產生了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主要有:

第一、公路整體結構不合理,相比而言二級及以下公路所占的比重過高,約占全國公路總里程的71%左右,而高速和一級收費公路合計占總量的25%,其他少量的收費公路僅占總量的4%。

第二、對公路的管理比較混亂,存在不規范的現象,主要有管理模式混亂,并存著政府還貸公路和經營性公路兩種收費公路管理模式;有些路段收費標準偏高,未考慮使用者的承擔能力,提高了其通行成本,對經濟發展產生了阻礙作用,同時收費管理成本(主要是政府還貸收費公路)較高,機構設置冗余,管理人員過多等;審批不嚴以及收費轉讓權不規范,產生了部分地區收費公路供應過量以及控制不力現象,而且有些地區對收費權的轉讓不規范,未按有關條例規律來轉讓,一定程度上對收費產生了不利影響,造成了收費收入的流失和國有資產的減少;盡管許多地區取消了大量收費點進行了精簡,但是仍然有效地區收費站點設置過多過密,降低了通行效率,增加運輸成本,對群眾的生產經營產生了不利影響等。

三、規范我國公路收費管理的若干建議

上述的主要問題影響了公路的健康發展,引發了很多矛盾,要減少其不利影響可以考慮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第一、要通過合理調整公路的分布結構,而不是簡單擴大總規模,保證建設資金的基礎上減少貸款的債務負擔。要學習借鑒國外經驗,對大量的中低等級的公路主要由政府投資修建并免費提供給公眾使用,主要對高速公路實行收費,解決通行能力不足并降低擁擠成本以及增進社會福利,切忌將不擁擠、具有公共產品特征的免費公路改為收費公路,這樣,不能發揮政府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必要的道路基礎設施的基本職能。在調整收費公路結構同時要盡量取消不符合收費條件的收費站點,提高規范有序發展水平。

第二、要逐步建立規范的經營性公路管理模式,改變政府直接管理的模式,并且要控制并逐步取消政府還貸公路。這樣可以避免:地方政府因財力不足而將收費公路部分收入變成為地方政府財政資金來源,進而導致收費公路規模過度膨脹,收費標準不合理;由于缺乏有效約束引起的行政效率低下、收費管理成本增加、收費收入流失現象嚴重等問題。可以學習國外特許經營的管理模式,將政府的職能轉變到服務職能上來,主要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以最大限度地保護社會公眾的利益,而不是直接經營和管理收費公路。

第三、通過各種體制的改革轉變來消除制約公路發展的體制性因素,為公路的建設和發展提供制度保障。要將國家政府的職能從行政管理上轉向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方面,具體要加大對于包括公路在內的公共產品的財政投入力度等;加快建立健全公共財政制度和財政轉移支付制度,為公路的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的體制環境,加強地方政府的投資能力,賦予其配套的事權和財權,保障其建設資金來源,并且通過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平衡地區財力,彌補地方政府財力上的不足,調節不同地區公路的發展差距;要規范稅費制度,為公路建設提供穩定財源。

參考文獻:

[1]劉吉坤,徐大立.收費公路存在的問題及治理策[J].北方交通.2006.9

[2]王利彬.關于中國收費公路理論探討[J].長安大學學報.2005.3

篇(5)

[中圖分類號] S855.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2017)01-0261-01

畜禽病毒性疾病對畜禽造成很大的危害性,感染這類疾病的畜禽不僅會在短期內大批死亡,還會對畜禽產品質量帶來長遠的負面影響,也給養殖者帶來很大的財產損失。研究防治畜禽病毒性疾病的方法已成為畜牧獸醫工作人員面臨的重要問題。中藥與西藥相比,具有無殘留、無副作用的優勢,將中醫應用到防治畜禽病毒性疾病上,不僅能夠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還能減少抗生素的用量,提高畜禽產品的質量,有利于人民身體健康,同時提高養殖戶經濟收益。

1 中獸醫防治畜禽病毒性疾病的可行性

由于人口的不斷增長及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畜牧需求量越來越大,加之食品安全問題愈加嚴重,保證畜禽質量,科學治療畜禽疾病已成為全球性問題。然而,現有的畜禽病毒性疾病方法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比如濫用抗生素、疫苗藥效不強、免疫程序冗長等。這些問題造成了畜牧工作者對畜禽病毒性疾病難以把控的現象。傳統中醫學與現代免疫理論有些地方是相似的,而且中醫在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其效果已經過漫長歷史的檢驗。因此,中獸醫防治畜禽病毒性疾病方面是具有可行性的。中獸醫學以陰陽、五行及其運動方式和心、肝、脾、肺、腎五臟以及經絡學說為基本理論,并以氣、血、精、津、液為其活動的物質基礎。中獸醫治療畜禽病毒性疾病的特點是從整體觀念出發,按辨證論治原則進行畜病的診斷和治療,并以理、法、方、藥、針構成完整的學術體系。其中經絡包括縱橫交叉的經脈和絡脈,是內屬臟腑、外絡肢節、聯系全身、運行氣血的通道,是針灸的理論基礎。中醫中的正邪氣理論與現代免疫原理不謀而合。中獸醫主張畜禽的機體脈絡即為正氣,抵抗外邪入侵,陰陽調和,與現代免疫中的免疫系統的防御功能理念一致。

2 中獸醫防治畜禽病毒性疾病的優勢

2.1 增強畜禽病毒性疾病防治效果

中獸醫以辨證論治為理念,相較于西方醫學更強調“治本”,在治療畜禽病毒性疾病時一般以扶正固本、扶正御邪為治療準則。對免疫力低的畜禽即正虛者采取扶正的治療方法,目的就是提高畜禽抵抗力,低于病毒性疾病的侵襲;對正不虛邪實的畜禽采取祛邪的治療方法,目的則為調節陰陽達到平衡,取得扶正氣、去邪氣的效果。在治療畜禽疾病時,中獸醫一般采用中草藥療法和針灸方式,不僅能夠治療疾病,還能從根本上改善畜禽體質,在防治畜禽病毒性疾病上具有廣闊的前景。

2.2 無毒副作用

畜禽感染病毒性疾病的原因有很多,加上畜禽本身免疫系統復雜,在畜禽機體遭受病毒侵害后,西醫療法所使用的免疫促進藥物或者免疫抑制藥物能起到的治療效果十分有限。而且西式獸醫所使用的藥劑一般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對畜禽本身及食用人群造成不利影響,阻礙畜禽業的長期發展。在使用中獸醫防治畜禽病毒性疾病時,不僅使用免疫促進劑及抑制劑,還會使用調節劑,對畜禽整體的免疫系統進行最大限度調節。而且使用藥物多為天然成分,如甘草、黃芪等,對畜禽機體無毒副作用。目前,獸藥殘留已成為影響畜牧業發展的重要障礙。有關專家認為,中獸藥不會對食品安全構成威脅,將逐步取代西式醫學部分化學藥品。另外,針灸療法也能起到一定的治療效果。

3 中獸醫防治畜禽病毒性疾病的方法

3.1 針灸、中草藥、疫苗結合

針灸治療講究穴位的特異性,中醫辨證理論指出,在使用針灸治療畜禽病毒性疾病的前提是辨清畜禽臟腑與穴位經絡的對應關系,在疾病特異性穴位注射藥物才能充分發揮藥物的療效,幫助畜禽吸收藥物,并且延長藥效時間,從而減少疫苗注射量,在節省成本的同時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另外,中草藥具有較好的抗病毒作用,并且能夠促進免疫系統的建立與完善,利用中藥研制疫苗輔助劑,能夠提高疫苗活力,并且減少一定的毒性與副作用,提高抗體產生效率與持續時間。此外,將針灸、中草藥、疫苗結合起來使用,三種治療方法相互促進,相互補充,能夠進一步增病毒性疾病的治療效果。

3.2 中獸醫治療方式與西式獸醫治療方式結合

一般來說,治療畜禽病毒性疾病時主要采用抗病毒藥物治療、抗生素預防繼發性感染治療等方式。對于發病的畜禽,確認病因是合理用藥的前提,只有確切的診斷才能了解病因,從而篩選對病毒高度敏感的藥物。這種方式符合中醫望聞問切的診治方法。而且中獸醫療法中的扶正祛邪相較西醫具有明顯的優勢,可以通過提升畜禽機體的非特異性免疫力來抵御疾病入侵。一般情況下,非特異性免疫力是畜禽在感染病毒性疾病后最初自愈的能力。由此可見,在治療病毒性疾病的實際過程中,將抗生素類藥物與中獸醫的診療方法如針灸、中藥等結合起來,充分激發、調動畜禽的免疫系統來抵御病毒侵入,能夠提高治療效果,降低病情惡化及再次感染的概率,從而提高畜禽質量,降低死亡率。

4 結語

我國中醫文化源遠流長,具有扎實、具體的理論基礎,不僅治標,而且治本,無毒副作用,相較于現代免疫學具有顯著優點。將中西醫結合起來,能夠有效增強藥物療效,提高治愈率,并且調動免疫系統來抵御病毒侵襲,提高免疫力。但是,由于西藥療效的立竿見影以及人們對傳統中醫的誤解,目前中獸醫在防治畜禽病毒性疾病的應用上并不廣泛,畜牧獸醫工作者要除舊立新,轉變觀念,尋求更好、更有效的治療方法,為保障我國畜禽質量及牧民財產安全做出自己的貢獻。

篇(6)

一、關于固體廢物回收

固體廢物通常是指在生產建設、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動中產生的污染環境的固態、半固態廢棄物質,主要包括工業固體廢物和生活垃圾。按照固體廢物產生的原因,可以將其分為以下四類:

1.工業固體廢物。工業固體廢物是在工業生產和加工過程中產生的,排入環境的各種廢渣、污泥、粉塵等。工業固體廢物如果沒有嚴格按環保標準要求安全處理處置,對土地資源、水資源會造成嚴重的污染。

2.危險固體廢物。危險固體廢物特指有害廢物,具有易燃性、腐蝕性、反應性、傳染性、毒性、放射性等特性,產生于各種有危險廢物產物的生產企業。從危險廢物的特性看,它對人體健康和環境保護潛伏著巨大危害,如,引起或助長死亡率增高;或使嚴重疾病的發病率增高;或在管理不當時會給人類健康或環境造成重大急性(即時)或潛在危害等。

3.醫療廢物。醫療廢物,是指醫療衛生機構在醫療、預防、保健以及其他相關活動中產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間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廢物。主要有:一是感染性廢物,指攜帶病原微生物具有引發感染性疾病傳播危險的醫療廢物,包括被病人血液、體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傳染病病人產生的垃圾等;二是病理性廢物,指在診療過程中產生的人體廢棄物和醫學試驗動物尸體,包括手術中產生的廢棄人體組織、病理切片后廢棄的人體組織、病理臘塊等。

4.城市生活垃圾。城市生活垃圾指在城市日常生活中或者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務的活動中產生的固體廢物。包括:有機類,如瓜果皮、剩菜剩飯;無機類,如廢紙、飲料罐、廢金屬等;有害類,如廢電池、熒光燈管、過期藥品等。

隨著經濟的發展,消費結構和消費水平的不斷提升,固體廢物的品種增多,數量不斷增大。若不重視固體廢物的回收處理利用,不僅浪費大量的寶貴資源,降低資源的利用效率,而且也會把有害物質帶入到生態系統中,當數量超過生態系統本身的自凈能力,會導致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事實上,固體廢物中有大量的可再生資源,回收處理后可成為新的資源重新進入生產過程,這不僅能夠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緩解資源對經濟發展的瓶頸制約,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而且還可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

二、固體廢物回收處理利用中的循環經濟亟待解決的幾個問題

現實中,人們非常重視發展固體廢物回收處理利用中的循環經濟,并取得了顯著成效,但是固體廢物回收處理利用仍然存在值得關注和亟待解決的幾個問題。

1.固體廢物回收市場秩序混亂:目前,回收行業已完全放開,大量流動人口加入到廢舊物品回收行業,回收市場呈現出無序化經營狀態;回收網點只注重經濟效益而忽視社會效益,“利大搶收,利小少收,無利不收”;有些網點法制意識淡薄,打著收購廢品的招牌,非法收購被盜的公共設施和企業產品,助長了不法分子的違法行為,引發了大量社會問題。

2.資源回收率偏低:一些企業重經濟效益,忽視社會效益,重建設項目,輕視廢物處理利用;一些無處置能力的企業,也未能按照有關規定要求,將所產生的工業廢物全部交由專業公司集中處置,或受利益驅使將企業所產生的危險廢物轉移給沒有處理資質的企業進行處置,這很容易導致二次污染;廢物回收的利益驅使著一部分非法收購者也參與到危險廢物的回收活動中,將部分含有殘值的危險廢物拆解變賣或用以制假、造假外,余下危險廢物未經處理隨意丟棄,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危害。同時,由于固體廢物的分類回收體系和分類回收機制尚未完善和建立,所以,很多可以循環利用的固體廢物沒有得到充分回收和利用,一些不易回收利用的再生資源的丟棄現象嚴重,資源的回收多為低級的材料回收,如,廢紙、廢玻璃、廢鋼鐵等。

3.工藝技術亟待提高:循環經濟發展的重點仍在減量化,固體廢物資源化產業發展缺乏規劃引導,政策扶持和資金支持不夠。加之,固體廢物資源化具有技術難度大、社會效益好、經濟效益差等特點,因此,固體廢物資源化企業規模相對較小,處理處置設施小而全,導致了資金和人力資源的分散配置,產品成本較高,在回收市場不具有競爭優勢;現行固體廢物資源化工藝和技術、回收處理方式和能力不能很好適應發展循環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要求。

4.消費觀念有待改變:改變人們的消費觀念是推進循環經濟、固廢循環利用的重要環節,有什么樣的消費,就有什么樣的市場。人們在消費時,除了注重產品本身的性能外,還刻意追求產品外在的包裝,使企業為迎合消費者的需求過度包裝,增加了固體廢棄物的產生量。

5.法律法規不健全:當前固體廢物處理和循環利用的現狀是,對城市和工業領域的固體廢物處理有所重視,從《環境保護法》到《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止法》再到2002年的《清潔生產促進法》,甚至是目前正在起草的《循環經濟法》都將固體廢物立法的重點放在城市和工業固體廢物的處理和循環利用上。但還是不夠的。現實中固體廢物得不到有效的處理,循環利用程度低,法律的效力沒有保障,結果不但造成了環境的污染和大量可循環利用物質的浪費,而且嚴重威脅著居民的身心健康。

當前固體廢物防治問題越來越突出,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固體廢物越積越多,長期得不到有效處置,給周圍環境帶來了嚴重危害,許多省市的廢渣危害尤為突出,鄉鎮企業工業固廢處置更是薄弱環節,急需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對策措施。

三、發展固體廢物回收處理利用中循環經濟之對策措施

1.完善相關政策、法律法規,促進固體廢物循環利用。固體廢物循環利用的政策、法律法規屬于循環經濟的立法范疇,循環經濟立法近年來在一些發達國家發展迅速。目前,德國、日本、美國、瑞典、挪威等發達國家的循環經濟法律體系比較完備,日本頒布了《推進建立循環型社會基本法》《促進資源有效利用法》等法律,德國是世界上最早開展循環經濟立法的國家,1996年生效的《資源循環和廢物管理法》成為建設循環經濟的基本法。國外成熟的立法經驗說明,循環經濟法律體系的建立,首先,必須制定基本的或綜合性的循環經濟法律;其次,要結合實際需要制定專門的循環利用法律、法規;再次,要在其他法律法規中充實與循環利用配套或促進循環利用發展的規定。由于我國具有自己的法律體系結構和環境立法傳統,因此,不能照搬國外循環經濟的立法模式,只能結合我國的環境立法結構在有關層次上定向地借鑒和吸收一些具體的立法或法律制度。要著手制定綠色消費、資源循環利用、電器、建材、包裝物等行業在資源回收利用方面的法律法規,制定生產者責任制度,委托者付費制度,污染損害者賠償制度,宣傳教育與職業培訓制度,公眾參與和監督制度,環境信息建設制度,市場準入和市場運行管理制度,發展與培育中介組織制度,推廣循環產品標志與循環包裝標志制度,消除廢物再生利用的壟斷制度,包括稅費征收、可交易許可證、押金退款、綠色補貼、價格支持等在內的經濟刺激制度。制定充分利用廢物資源的經濟政策,在稅收和投資等環節對廢物回收采取經濟激勵措施。

2.建設固體廢物回收處理利用體系。對固體廢物回收處理利用產業進行科學規劃,整頓規范固體廢物回收市場,盡快實現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回收,逐步提高固體廢物無害化處理率和資源化水平。扶持發展固體廢物資源化企業和產業,加快固體廢物特別是危險廢物處置中心和產業中心建設,提高固體廢物資源化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加強區域間固體廢物產出企業與固體廢物資源化企業合作,引導固體廢物資源化產業向集中化、專業化和現代化方向發展,降低固體廢物資源化成本。

3.開發固體廢物回收處理利用技術。固體廢物循環利用的發展需要以先進技術、關鍵技術作為支撐點。而固體廢物循環利用與傳統經濟活動的“資源消費產品廢物排放”開放型物質流動模式相對應,是“資源產品再生資源”閉環型物質流動模式。微觀層次上,要求企業縱向延長生產鏈條,從生產產品延伸到廢舊物品回收處理和再生,特別是對一些重點行業(如造紙、水泥、化工、建筑等),要先推廣一些簡單易行的技術措施,對重點企業要高起點地投資于循環經濟;同時拓寬橫向技術體系,將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進行回收利用和無害化處理。宏觀層次上,要求整個社會技術體系實現網絡化,發展高新技術環保產業,使資源實現跨產業循環利用,綜合對廢棄物進行產業化無害處理。要重視固體廢物資源化技術開發和創新,將其納入科技發展計劃。加大固體廢物資源化科技開發投資力度,從源頭上減少資源消耗和垃圾的產生。

4.構建固體廢物回收、處理、利用的長效機制。借鑒發達國家固體廢物資源化的成功經驗和做法,完善促進固體廢物資源化的扶持和鼓勵政策。不僅要重視資源的減量化,也要重視固體廢物的回收和資源化,提高資源利用效率。要爭取國家支持,對固體廢物回收處理企業及購買再生資源加工產品的企業和個人實行稅收優惠,鼓勵企業、公眾多用再生物品。政府要加大對重大固體廢物資源化項目的直接投資或資金補助、貸款貼息等方面的支持。構建固體廢物回收、處理、利用的長效機制,促進固體廢物資源化產業的發展。

5.加強固體廢物資源化標準建設。提高固體廢物資源化水平,推進固體廢物資源化產業發展,加強資源綜合利用,迫切要求制定和完善各行業清潔生產評價指標體系和廢物排放及污染控制標準。實行工業固體廢物和危險廢物申報登記制度,研究建立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明確生產商、銷售商、回收和使用單位以及消費者對廢物回收、處理和再利用的法律義務。建立落后技術、工藝和設備強制淘汰制度,提高環境監管能力,加大環境保護執法力度,嚴肅查處各種浪費資源和破壞環境的違法違規行為,主要通過經濟、法律和行政手段,增強人們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責任感,加快發展固體廢物回收處理利用中的循環經濟,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

6.廣泛開展循環利用的宣傳教育引導綠色消費。在組織開展資源節約、環境保護等一系列宣傳活動中,把推動循環利用發展作為重要內容,進一步加大宣傳教育力度,轉變觀念,樹立可持續發展的消費觀和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責任意識,大力提倡流行色消費,引導消費者自覺選擇有利于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方式,把節能、節水、節材、節糧、垃圾分類回收、減少一次性產品使用等與發展循環經濟密切相關的活動逐步變為全體公民的自覺行動。

篇(7)

手榴彈是軍事體育中技術較為復雜的運動項目,在手榴彈的教學、訓練和比賽中常常發現不少學員因技術存在錯誤而影響其運動成績的發揮和穩定,有時甚至造成運動傷害。我在長期的手榴彈教學、訓練實踐中,為了糾正這些錯誤技術進行了積極的探索,取得了初步的成效,現在此基礎上提出一點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對手榴彈的教學、訓練起到參考作用。

1 助跑最后兩步明顯減速

1.1 產生錯誤的主要原因

1.1.1 預跑段速度過快,因而加大了引彈超越、投擲前的預備姿勢和完成最后用力的難度,學員為了完成最后用力,不得不被迫降低最后兩步的速度。

1.1.2 第三步(交叉部)上跳過高,使右腿落地時腿部承擔不住那么大的沖力,因而迫使髖、膝、踝關節彎曲過大, 延誤了向第四步的過渡,引起速度下降。

1.1.3 進入投擲步的第一、二步,學員在引彈時向右轉體過多和向右倒體過大,造成下肢蹬地困難,引起投擲步的步距縮小和速度下降。

1.2 糾正方法

1.2.1 糾正預跑段速度過快引起最后兩步減速的方法

1.2.1.1 明確預跑段的目的和任務。即預跑是為投擲步完成動作服務而不是破壞它。

1.2.1.2 調整預跑段的速度(因人而異),以有利于學員自然、協調和不減速的條件下,完成投擲步的一系列動作為宜。

1.2.1.3 大量的持彈助跑練習(按自己的速度)。

1.2.1.4 用確定的助跑速度投壘球和標準彈,并逐漸提高投擲強度。

1.2.2 糾正第三步(交叉步)上跳過高而引起最后兩步減速的方法。

1.2.2.1 明確上跳原因是后蹬角度過大和右膝上臺過高,要求降低后蹬角和右膝向前抬。

1.2.2.2 持彈助跑踏標志。適當縮小第三步的步距,設立明顯標志,要求學員踏在標志上,讓學員體會適宜步距的動作感覺,并使之逐漸穩定下來。

1.2.2.3 助跑投壘球和標準彈,并逐漸加投擲強度。

1.2.3 糾正第一、二步向右轉體過多和向右倒體過大而引起最后兩步減速的方法。

1.2.3.1 講清第一、二步的任務是繼續向前助跑中完成引彈動作,為下一步(交叉步)超越器械做準備,而不是完成了超越器械動作。

1.2.3.2 走、慢跑、中速跑引彈。要求向右轉體適當(髖軸、肩軸與投擲方向一致),第二步結束時軀干后到約10°~15°。

1.2.3.3 持彈跑踏標志。根據學員的身高、素質情況決定四步比例,每步落點設一標志。

1.2.3.4 助跑壘球和標準彈,逐漸提高投擲強度。

2 最后一步過大,造成“坐著投彈”

是我校較多學員存在的技術錯誤,它對運動成績影響較大。

2.1 產生錯誤的主要原因

2.1.1 錯誤的認為加大最后一步可以加大投擲工作距離,因而有意邁大步,造成在支撐不穩的條件下(下坐)完成最后用力。

2.1.2 最后一步繼續向右倒體過大(交叉步完成超越器械后,最后一步不應再繼續倒體),使左腿抬離地面過高,延長左腳落地時間而引起最后一步過大。

2.2 糾正方法

2.2.1 講清最后一步的合理步長對完成最后用力的關系。

2.2.2 上步短助跑踏標志(1.8~2.0m)

2.2.3 短助跑、全程助跑投壘球、標準彈,逐漸加大投擲強度。練習時除強調左腳積極落地踏標志外,另外要求過渡最后一步時,不繼續向右倒體,身體軀干與地面約成60°~70°之間的角。

3 撇 彈

此錯誤不但不利于通過手榴彈的縱軸用力,而且易引起肘關節肌纖維的拉傷。

3.1 產生錯誤的主要原因

3.1.1 由于進入投擲前的剎那,上體前移過早而失去做“滿弓”和翻肩的有利條件,造成從體側撇出手榴彈。

3.1.2 由于最后一步支撐不穩,使學員在雙腿支撐面外完成最后用力而引起的撇彈。

3.1.3 在“滿弓”過程不會壓低左肩,雙肩保持同一高度,使投擲臀在向上翻轉時不充分,只好從肩外撇出手榴彈。

3.1.4 從開始學習投彈時,缺乏正確的指導,養成撇彈的習慣。

3.2 糾正方法

3.2.1 講清上體過早移動不利于做好“滿弓”和翻肩的道理,要求完成最后用力時努力做到右腿蹬轉的同時翻轉右肩關節。

3.2.2 上步、短助跑踏“限制線”投壘球主要是糾正最后一步左右腳橫距過大的方法。

3.2.3 講清在“滿弓”過程雙肩的杠桿作用。及時地、適當地壓低左肩是為了抬起和翻轉開右肩,做到肘高于肩,手高于頭肘出彈。

篇(8)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667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3-1718-01

腰椎間盤突出主要是腰椎間盤出現退行性變、損傷以及積累性勞損,引發腰椎間盤纖維環或者是軟骨板破裂,髓核向椎管、椎間孔或者是椎體內突出,對硬膜囊以及神經根造成壓迫,導致臨床綜合征,以腰腿疼和神經功能障礙為主癥;若馬尾神經受損,會導致馬鞍區感覺出現異常,存在大小便障礙[1]。本次研究選擇86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應用中醫骨傷手法結合獨活寄生湯加減治療,效果較為明顯,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至2013年在社區服務站接受治療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86例,符合LIDP診斷標準。其中男性患者60例,女性患者20例;年齡為18至62歲,平均年齡為(41.0±14.5)歲;病程為5天至7年。

1.2 方法 應用中醫骨傷手法結合獨活寄生湯加減治療的方法,在治療過程中,囑咐患者多休息,并輔助適量的腰背肌功能鍛煉。

1.2.1 中醫骨傷療法 主要是分為四個步驟。首先,應用放松的手法,將腰背部和臀部痙攣肌肉放松;患者取俯臥位,腰部暴露,在腰部醫師涂抹適量的食用麻油,應用掌推法、掌擦法,加快局部的血液循環,局部發熱為止。其次,采用復位方法,有助于突出物出現回納;患者取俯臥位,在胸部以及前胯部墊一定高度的枕頭,腰部懸空,術者采用雙手的拇指沿當夾脊穴一線,內力推動,進行8至10次。再次,點按穴位,穴位包括腎俞、腰部阿是穴、大腸俞等。最后,活動關節,患者選擇仰臥位,應用拔伸及被動直腿抬高、牽引下肢手法,腰和患側下肢相關的環節得到活動。每次操作時間為25分鐘,每天1次。

1.2.2 中藥內服 獨活寄生湯是主方,辨證用藥。藥物的組成是:15g獨活、杜仲、桑寄生、牛膝;10g桂心、防風、白芍、秦艽、熟地、當歸、茯苓、川芎、黨參;3g細辛、甘草。對于血瘀者,增加10g紅花、桃仁;對寒濕甚者,增加10g附子、防己;對于氣虛者,增加30g黃芪;對便秘者,增加10g生大黃;對痛甚者,增加15g延胡索;對陽虛者,增加15g鎖陽;對陰虛者,增加15g枸杞。應用水煎服,每天1劑,兩次服用。1個療程為7天,需要治療2至4個療程。

1.3 療效評定 對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治療標準分為:痊愈、顯效、有效、無效。痊愈:腰腿疼痛消失,直腿抬高試驗為陰性,能夠進行正常的工作。顯效:腰部的疼痛有所消失,沒有明顯的壓痛點,直腿抬高試驗為陰性,能夠基本恢復工作。有效:存在輕度的腰腿疼痛,直腿抬高可疑陽性,可以部分恢復工作。無效:腰腿疼痛沒有好轉,直腿抬高試驗為陽性,不能恢復工作。

2 結 果

本組研究86例腰椎間盤突出患者,通過進行中醫骨傷手法結合獨活寄生湯加減治療,治愈為28例,顯效為32例,有效為23例,無效為3例,總有效率為96.5%。

3 討 論

現代醫學的觀點認為,腰椎間盤出現退變突出,對外層纖維環以及后縱韌帶脊神經膜支纖維造成刺激,引起腰背部局限或者是廣泛的產生鈍痛,若持續的時間較長,腰背部肌肉膠原組織降低彈性張力;肌纖蛋白與肌漿球蛋白沒有進行很好的結合,在肌肉作用時,運動單位的數量變少,產生腰背肌萎縮,腰椎的生理曲度消失,出現平腰畸形,腰椎的穩定性消失,腰椎間盤突出癥加劇[2]。

在中醫治療中,應用獨活寄生湯具有良好的功效:補氣血、祛風濕、益肝腎以及止痹痛。獨活寄生湯包括獨活、杜仲、桑寄生等藥物,多種藥合用,可以補肝腎、調節氣血、強健筋骨以及祛除瘀濁,對破裂椎間盤纖維和神經根起到修復的作用,在椎間盤周圍能夠生成營養保護膜,促進神經韌性的恢復,變性骨骼可以恢復到營養的狀態,消除椎間盤突出部分對神經、周圍組織以及血管所造成的壓迫,恢復局部新陳代謝[3]。應用中醫骨傷療法進行腰椎間盤突出癥治療,治愈率較高,治愈的效果較好,較為安全,沒有產生不良反應。應用中醫骨傷療法結合獨活寄生湯加減治療,中藥內服可以起到整體調節的作用,骨傷療法可以起到局部治療的作用,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篇(9)

The expression of triggering receptor-1 on myeloid cells in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induced lung injuryrats ZHU Wen-rui*,DANG Sheng-chun,ZHANG Chen,WANG Kun,SHEN Yao,WANG Ping-jiang,DUAN Li-rong,HOU Wen-ji,ZHANG Jian-xin.*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angsu University,Zhenjiang 212001,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ZHANG Jian-xin, Email: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triggering receptor-1 on myeloid cells(TREM-1)and inflammatory cytokines in acute lung injury(ALI)incurred by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 Methods Twenty-four male SD rats were randomly(random number) divided into sham operation (SO) group, SAP group and SAP+LP17(synthesized TREM-1) group (n=8 in each group), and SAP model was established by retrograde injection of sodium taurocholate into the bile-pancreatic duct. Twelve hours after modeling, all rats of three groups were sacrificed, and the pancreas and lung of rats were harvested. The histopathological changes of pancreas and lung tissue stained with 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 (HE staining) were observed under light microscope.The lung tissue was marked with macrophage-specific antibody CD68 to detect macrophage infiltration by using immunohistochemistry.The expressions of TREM-1 mRNA、interleukin-1β (IL-1β) mRNA 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 mRNA in lung tissue were detected by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QRT-PCR method). The data were expressed as (x±s) and SPSS 17.0 software was used to make one-way ANOVA, and P<0.05 was considered to indicat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Results Compared with SO group and SAP+LP17 group,the injuries of pancreas and lung tissue in SAP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more severe(P

【Key words】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Acute lung injury;Triggering receptor-1 on myeloid cells;LP17;Interleukin-1β;Tumor necrosis factor-α

重癥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危重疾病,病情進展較為迅速,容易引起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進而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而急性肺損傷(acute lung injury, ALI)是SAP早期較為常見且嚴重的并發癥之一[1-2],研究表明髓系細胞觸發受體-1(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s-1,TREM-1)可以選擇性表達在中性粒細胞、CD4+單核/巨噬細胞上,且具有觸發并放大炎性反應的作用,是炎性反應信號傳導通路的重要介質之一[3-4]。本實驗通過制作SAP時ALI模型,研究TREM-1及相關炎癥因子在SAP時ALI中的表達,進而尋求SAP肺損傷的相關發病機制及治療。

1 材料與方法

1.1 實驗動物和試劑

健康雄性SD大鼠24只,9周齡,體質量250~350 g,由江蘇大學動物實驗中心提供。牛磺膽酸鈉(美國Sigma公司),LP17(人工合成的TREM-1多肽,由上海潔爾生化合成),CD68單克隆抗體(香港abcam公司),Trizol試劑(美國Invitrogen公司),逆轉錄試劑盒(上海Fermentas公司),QRT-PCR試劑盒(美國Bio-Rad公司),引物(由上海生工合成)等。

1.2 實驗方法

1.2.1 動物分組及動物模型的建立 SD大鼠24只,隨機(隨機數字法)分為SO組 (假手術組)、SAP組和SAP+LP17組(LP17為人工合成的TREM-1多肽),每組8只。術前禁食24 h(不禁飲),經腹腔按0.4 ml/100 g的劑量注射1%戊巴比妥鈉麻醉大鼠。采用逆行胰膽管技術制備SAP大鼠模型,麻醉后固定消毒腹部皮膚,行上腹部正中切口進腹,充分暴露胰膽管及肝門,在近肝門端以血管夾夾閉近肝門部胰膽管,于十二指腸附近用注射器針頭穿刺十二指腸壁然后逆行穿入胰膽管,SAP組及SAP+LP17組均緩慢注射1 ml/kg的5%牛磺膽酸鈉,SO組注射1 ml/kg生理鹽水,注畢停留5 min后拔針關腹。SAP+LP17組術前先經尾靜脈注射LP17(1 mg/0.1 ml生理鹽水),SAP組及SO組均經尾靜脈注射等量生理鹽水。

1.2.2 組織病理學觀察 造模成功12 h后處死大鼠取胰腺及左肺組織,10%甲醛溶液固定,修剪、脫脂、石蠟包埋和切片,HE染色后光鏡觀察。胰腺及肺組織損傷病理評分標準參照文獻[5]。

1.2.3 免疫組織化學法 肺組織石蠟切片經脫蠟水化后,3%過氧化氫-甲醇溶液室溫孵育10 min以消除內源性過氧化物酶的活性,PBS液洗5 min,共3次,5%正常山羊血清室溫封閉10 min。棄去血清,加入1∶100稀釋的CD68抗體(一抗),4 ℃過夜。PBS液沖洗5 min,共3次,加入1∶200稀釋的山羊抗小鼠(二抗),室溫孵育l h,PBS液洗5 min,共3次,加入DAB顯色液顯色3 min,自來水充分沖洗,蘇木素復染,常規脫水,二甲苯透明,中性樹膠封片,光鏡下觀察并拍照。

1.2.4 熒光定量聚合酶鏈反應(QRT-PCR) 肺組織于液氮中保存。各組取肺組織100 mg,按Trizol試劑說明書提取總RNA,采用逆轉錄試劑盒逆轉錄成cDNA,引物序列:內參β-actin(P1:5’-CCTGTACGCCAACACAGTGC-3’,P2:5’-ATACTCCTGCTTGCTGATCC-3’,擴增片段:211 bp);TREM-1(P1:5’-AAGTATGCCAGAAGCAGGAAGG-3’,P2:5’-GGTAGGGTCATCTTTCAGGGTGT-3’,擴增片段:138 bp);IL-1β(P1:5’-AATACCACTTGTTGGCTTA-3’,P2:5’-TGTGATGTTCCCATTAGAC-3’,擴增片段:130 bp);TNF-α (P1:5’-CGTCGTAGCAAACCACCAAG-3’, P2: 5’-CACAGAGCAATGACTCCAAAG-3’,擴增片段:426 bp),反應條件:95 ℃ 30 min,95℃ 5 min,β-actin、TREM-1、TNF-α 58 ℃/ IL-1β 52 ℃ 30 min,72 ℃ 30 min,共45個循環。以2-ΔΔCt法計算mRNA的相對表達量(以SO組表達量為1,2-ΔΔCt值即為目的基因較SO組基因表達的倍數)。

1.3 統計學方法

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 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組間兩兩比較采用LSD-t檢驗,單因素方差分析后進一步Post-hoc分析,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大鼠SAP模型的鑒定及胰腺病理評分

肉眼可見SAP組胰腺壞死,質地較硬,呈灰白色;光鏡下胰腺間質出血、水腫、壞死,腺泡細胞變性壞死,失去正常結構,大量炎性細胞浸潤。SAP+LP17組肉眼及光鏡下觀察胰腺壞死較SAP組減輕。SO組正常。病理評分見表1。

2.2 肺組織組織病理學檢查及病理評分

肉眼可見SAP組肺水腫明顯,表面彌漫性出血點;光鏡下肺組織間質、肺泡及氣管內出血,肺泡塌陷,炎性細胞浸潤。SAP+LP17組肉眼可見肺輕度水腫;光鏡下見間質輕度水腫、充血,少量炎性細胞浸潤。SO組正常。病理評分見表1。

2.3 肺組織CD68標記的免疫組化

各組大鼠肺組織切片CD68標記的免疫組化結果見圖1。其中SO組肺間質及肺泡中偶見巨噬細胞浸潤,SAP組肺間質及肺泡中有大量巨噬細胞浸潤,而SAP+LP17組肺間質及肺泡中巨噬細胞浸潤明顯減少。

2.4 肺組織TREM-1、IL-1β和TNF-α mRNA的表達

造模成功后12 h,SAP組肺組織TREM-1 mRNA表達較SO組增強,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SAP+LP17組表達較SAP組減弱,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IL-1β mRNA表達亦較SO組及SAP+LP17組增強,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或P<0.05);TNF-α mRNA表達亦較SO組及SAP+LP17組增強,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或P<0.05)。見圖2、圖3、圖4。

3 討論

ALI是SAP較為常見的并發癥,而ARDS和MODS是導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早期治療和預防ALI對降低SAP的病死率及改善預后具有重要意義[6-7]。劉寧等[8]發現ALI時肺組織中TREM-1表達明顯升高,且與IL-1β和TNF-α的水平以及肺損傷程度呈正相關。近年來眾多學者對SAP急性肺損傷進行了相關研究,但其發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本實驗主要通過研究TREM-1及相關炎癥因子在SAP合并ALI時表達量的變化,探討SAP肺損傷的相關發病機制。

有研究結果顯示,TREM-1不僅在傳染性疾病中表達增加,在非傳染性疾病(局部炎癥和全身性炎癥反應)中亦表達增加[9-11]。本研究結果顯示SAP造模成功后肺組織TREM-1 mRNA表達均明顯增加,SAP時TREM-1可以觸發及放大炎癥反應,細胞因子可以自身激活,產生瀑布效應[12]。本課題組前期研究發現SAP造模成功后2 h肺損傷病理評分即開始增高,出現ALI[5],也發現TREM-1隨疾病的嚴重程度及實驗的進展表達逐漸增加,約12 h達峰值[13]。這些結果表明TREM-1可能是SAP急性肺損傷的重要炎性調節介質。Gibot等[14]研究表明 TREM-1表達上調可調節其下游的IL-1β、TNF-α等細胞因子的表達,從而觸發和放大炎癥反應,導致SIRS和膿毒癥的發生。本研究結果顯示TNF-α和IL-1β在SAP造模成功后12 h,較SO組高2.8~3.2倍(P<0.01)。因此,TREM-1在SAP急性肺損傷炎癥反應中扮演重要角色。LP17是一種人工合成的具有保守序列的17肽蛋白,含有TREM-1胞外區的‘F’13鏈重疊區,它可以模擬TREM-1胞外區和TREM-1的天然配體競爭性結合從而阻斷TREM-1信號轉導通路[15]。Kamei等[16]研究發現SAP時LP17可以有效抑制血清中sTREM-1的表達,從而減輕了SAP引起的肝、腎功能損傷。Gibot等[17-18]研究亦發現LP17可以在膿毒癥、肺炎及腸黏膜缺血-再灌注過程中有效地阻斷TREM-1通路。據此本研究通過LP17阻斷TREM-1通路后,SAP+LP17組較SAP組TREM-1表達下降(P<0.05),病理切片示炎性細胞明顯減少。這表明TREM-1是SAP相關肺損傷的一個潛在治療靶點,LP17可以有效降低TREM-1的表達,減少炎癥因子的釋放,從而有利于減輕SAP引起的ALI。最近的研究顯示,膜結合的TREM-1蛋白在SAP患者的胰腺、肝臟及腎臟中表達均增加[19]。Routsi等[20]亦通過研究發現TREM-1在膿毒癥或嚴重膿毒癥向感染性休克演變的過程中表達明顯增加,進而表明TREM-1可能與多器官功能障礙的發生有密切聯系。

近年來隨著對SAP研究的不斷深入,發現SAP時體內大量促炎細胞因子的釋放可以引起局部及全身病情的不斷惡化,而巨噬細胞的浸潤與激活在此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21-22]。CD68是一種位于胞質內的高度糖基化的膜蛋白,被作為巨噬細胞活化的標記物,當巨噬細胞被激活時其表達增高[23]。因而本實驗通過CD68免疫組化染色觀察SAP肺損傷時肺巨噬細胞的浸潤情況,結果顯示SAP肺損傷時巨噬細胞被明顯激活,肺泡及肺間質組織中巨噬細胞浸潤明顯,而相關研究已顯示TREM-1主要表達于成熟的單核/巨噬細胞和中性粒細胞表面[2]。因此,筆者認為SAP可以使肺組織內巨噬細胞的浸潤與活化,進而引起TREM-1的表達增高,TNF-α和IL-1β等炎癥因子釋放增加,最終導致ALI。

綜上所述,TREM-1在SAP肺損傷中表達顯著增高,可以觸發和放大炎癥反應,可能是SAP急性肺損傷機制中的一個重要炎癥調節介質。LP17可以有效降低TREM-1的表達,減少炎癥因子的釋放,從而有利于減輕ALI。由于SAP急性肺損傷發生機制較為復雜,多種因素參與其中,因此具體發病機制有待進一步研究與探索。

參考文獻

[1]Marsboom G, Janssens S.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new perspec tives and applications in cardiovascular therapies [J]. Expert Rev Cardiovasc Ther, 2008, 6(5): 687-701.

[2] Raghu MG, Wig JD, Kochhar R, et al. Lung complications in acute pancreatitis [J]. JOP, 2007, 8(2):177-185.

[3] Lucas M, Daniel L, Tomasello E, et al. Massive inflammatory syndrome and lymphocytic immunodeficiency in KARAP/DAP12-transgenic mice [J]. Eur J Immunol, 2002, 32(9):2653-2663.

[4] Bouchon A, Facchetti F, Weigand MA, et al.TREM-1 amplifies inflammation and is a crucial mediator of septic shock [J]. Nature, 2001, 410(6832): 1103-1107.

[5] Dang SC, Jiang DL, Chen M, et al. Clodronate-containing liposomes attenuate lung injury in rats with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J]. J Zhejiang Univ Sci B,2010,11(11):828-835.

[6] Pastor CM,Matthay MA,Frossard JL. Pancreatitis-associated acute lung injury: new insights [J]. Chest, 2003, 124(6):2341-2351.

[7] Shields CJ, Winter DC, Redmond HP. Lung injury in acute pancreatitis: mechanisms, prevention, and therapy [J]. Curr Opin Crit Care, 2002,8(2): 158-163.

[8] 劉寧,顧勤,鄭以山.髓系細胞觸發受體-1在急性肺損傷小鼠肺組織中的表達[J]. 中華急診醫學雜志,2010,19(3):241-244.

[9] Tzivras M, Koussoulas V, Giamarellos-Bourboulis EJ, et al. Role of soluble 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s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J]. World Gastroenterol,2006,12(21):3416-3419.

[10]Ferat-Osorio E, Esquivel-Callejas N,Wong-Baeza I,et al. The increased expression of TREM-1 on monocytes is associated with infectious and noninfectious inflammatory processes [J]. J Surg Res,2008,150(1):110-117.

[11] Murakami Y, Akahoshi T, Hayashi I, et al. Induction of 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s 1 in murine resident peritoneal macrophages by monosodium urate monohydrate crystals[J]. Arthritis Rheum,2006,54(2):455-462.

[12] Wang YL,Zheng YJ,Zhang ZP,et al.Effects of gut barrier dysfunction and NF-kappaB activation on aggravating mechanism of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J].J Dig Dis,2009,10(1):30-40.

[13] 殷凱,黨勝春,張建新,等. 髓系細胞觸發受體-1對重癥急性胰腺炎大鼠腸屏障功能的影響[J]. 中華急診醫學雜志,2011,20(8):811-815.

[14] Gibot S, Buonsanti C, Massin F, et al. Modulation of the 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the myeloid cell type 1 pathway in murine septic shock[J]. Infect Immun,2006,74(5): 2823-2830.

[15] Schenk M, Bouchon A, Seibold F, et al. TREM-1-expressing intestinal macrophages crucially amplify chronic inflammation in experimental colitis and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J]. J Clin Invest,2007, 117(10):3097-3106.

[16] Kamei K, Yasuda T, Ueda T, et al. Role of 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s-1 in experimental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J]. J Hepatobiliary Pancreat Sci,2009, 17(3):305-312.

[17] Gibot S, Massin F, Alauzet C, et al. Effects of the TREM-1 pathway modulation during mesenteric ischemia-reperfusion in rats[J]. Crit Care Med,2008,36(2):504-510.

[18] Gibot S, Alauzet C, Massin F, et al. Modulation of the 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s-1 pathway during pneumonia in rats [J].J Infect Dis,2006,194(7):975-983.

[19] Kamei K,Yasuda T,Ueda T,et al. Role of 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s-1 in experimental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J]. J Hepatobiliary Pancreat Sci, 2010,17(3):305-312.

[20] Routsi C, Giamarellos-Bourboulis EJ, Antonopoulou A, et al. Does soluble 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s-1 play any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septic shock? [J].Clin Exp Immunol,2005,142(1):62-67.

[21] Folch-Puy E.Importance of the liver in systemic complications associated with acute pancreatitis:the role of Kupffer cells [J].J Pathol,2007,211(4):383-388.

[22] Takei M,Kobayashi M,Herndon DN,et al.Glycyrrhizin inhibits the manifestations of anti-inflammatory responses that appear in association with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like reactions[J].Cytokine,2006,35(5/6):295-301.

[23] Ferertbaeh D,Hughes J.Macrophages and dendritic cells:what is the difference ?[J]. Kidney Int,2008,74(1):37-46.

(收稿日期:2012-11-14)

DOI: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3.03.003

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1070287);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BK2011484);鎮江市社會發展基金(SH2011026)

作者單位:212001 江蘇省鎮江,江蘇大學附屬醫院普外科(祝文蕊、黨勝春、王坤、沈耀、王平江、侯雯躋、張建新);江蘇大學醫學基礎與技術學院(端禮榮),臨床醫學院(張晨)

篇(10)

英漢兩種語言詞性數目不同,詞的使用范圍和表達方式也不盡相同,如果生吞活剝原文的語法結構,“對號入座”地硬譯,往往語意含混,令人不知所云。因此,在英語中原來屬于某種詞性的詞,在譯成漢語時可以轉為不同詞性,有時也必須轉為另一種不同的詞性。只有通過這種變通處置,才能準確地重現原文的思想,并符合漢語的習慣和規范。請看以下例子:

1. He is the murderer of his boss. 他謀殺了老板。

2. But,as I walked out of the garage, KFC chicken in hand, a portly, unshaven young man in a stocking cap and dark nylon jacket emerged from the shrub by the parking pad and put his pistol betweem my eyes.

可是當我手里拿著肯德基炸雞走出車庫時,一個身材圓胖、留著短髭、頭戴絨線帽、身穿深色尼龍夾克的年輕人從停車處旁的灌木叢中鉆出來,把手槍頂在我的雙眼之間。

3. The landscape is a perfect dream.

這景色美極了。

4. This is the very book I’ve been looking for.

這正是我一直在找的書。

5. Mrs. Walkins waited to hear how others took the news.

華京斯太太等著看別人聽了這個消息后的反應。

例1的名詞轉換成了動詞:例2的介詞也轉換成了動詞;例3的名詞轉?成了形容詞;例4的形容詞轉換成了副詞;例5的連詞轉換成為名詞。

二、套用成語

英、漢語言成語豐富,但由于各自所處的文化環,完全對應、等值的很少。有的結構相似,但喻義卻差距很大。如何把英語成語譯成漢語,確是一個棘手的問題。有人套用喻義相似或一致的漢語成語來對譯,不拘形同,只求神似,通過變通,在整體效果上達到一致,倒也不失為一種應變的辦法。請看以下例子:

1. I warned him not to change his job but now he is forced to work for a company that is losing money. He has made his bed and now he must lie in it.

我警告過他別調換工作他不聽,現在他不得不在一家賠錢的公司里工作。他是自作自受。

2. We’ve each got to come down quite definitely on this matter; it’s no good sitting on the fence.

我們每個人都必須在這件事上明確表態,騎墻是沒有好處的。

3. Go down to the depot as early as you can; because it is the early bird that catches the worm; and if you get there after ten o’clock the best of the stuff has been sold.

盡可能早點去倉庫,捷足先登,要是你十點以后才到,好東西就都賣完了。

4. I wanted Mother’s present to be a surprise; now you’ve gone and let the cat out of the bag !

我本想媽媽的禮物不讓她知道,使她感到意外,可你卻泄露出來了,

5. Those who made large profits out of illegally selling rationed goods during World War II were fishing in troubled waters.

那些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非法倒賣配售物資而發了大財的人是混水摸魚。

需要說明的是,這里套用的漢語成語是廣義的,并非僅限于四字詞組。盡管如此,這種套用須持慎重態度,不僅得注意成語本身的意義,還得注意文體及成語所處的上下文。稍有不慎,便會顧此失彼,使譯文與原文相悖。

三、更換喻體

比喻這種修辭手段在英漢兩種語言中用得比較普遍,但由于英漢比喻所形成的文化環境各異,比喻同一種事物所使用的喻體卻不盡相同。例如,英語中有“as timid as a rabbit”這樣的比喻,喻體是兔;漢語中也有與“膽怯”相聯系的不是兔而是鼠。盡管喻體不同,但其內涵意義是一致的。為了兼顧英漢語言雙方的文化和表達習慣,我們只能舍棄形式上的一致而求意義的等值。因此,在保證語言的交際效果不變的條件下,我們是可以而且必須變通處理,更換喻體的。請看以下例子:

1. The first that I remember with clarity was that Little-John-Aunt-Carrie’s-other-nephew had started school on the same day as I did and had taken to it like a duck to water.

我能清楚記得的第一次,是“卡麗舅媽的另一個外甥小約翰”與我同一天上學,而且他如魚得水似地喜歡上學。

2. Last Week I was dragged out of a river like a drowned rat

上星期我從河里被撈起來,全身濕透,有如落湯雞。

3. I could feel the goose bumps rise on my back. 我(聽后)感到背上 起了雞皮疙瘩。

4. She is really a duck, he thought. 她真是一只可愛的小鳥,他想。

5. The man is the black sheep of the family. 那人是全家的害群之馬。

例1和2是明喻,英語的喻體為“鴨”和“鼠”,譯為漢語時則更換成了“魚”和“雞”:例3至例5均是隱喻,喻體由“鵝”、“鴨”“羊”分別更換為了“雞”、“鳥”、“馬”。經過這種變通處理,兩種語言中比喻的相似點達到了對等的修辭效果。類似的例子還很多,這里就不一一枚舉了。

四、改變說法

中英兩個民族思維習慣的不同影響著語言的表達。英漢兩種語言對“否定”這一概念有不同的表達方式就是一例:“英語中有些肯定形式的句子,譯成漢語時,常需改成否定的形式;英語中有些否定形式的句子,譯成漢語時,又常需改成肯定形式。” 同樣,兩個民族在時間觀念上的差異也反映到語言中來。漢語里有“前無古人,后無來者”之說,把已經發生的事情看成在前面,而把待發生的事情看成在后面。英語的表達卻正好相反。請看以下例證:

1. He has seen little of life. 他不懂什么世故。

試比較:他只懂很少世故。

2. An opportunity is not likely to repeat itself. 良機難再。

試比較:機會不可能再重復。

3. But we are getting ahead of the story. 可是我們說到故事的后面去了。

4. After you! 你(先)請!

上一篇: 機械電子工程的發展前景 下一篇: 建筑施工與管理專業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国产永久免费播放片 | 亚洲精品自产在线 |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综合天天夜夜久久 | 亚洲欧美日韩性爱一区精品 | 中文字幕乱偷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