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防治技術匯總十篇

時間:2023-10-29 14:38:30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病毒防治技術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病毒防治技術

篇(1)

1 田間主要癥狀朝天椒病毒病田間典型癥狀主要有兩種:一是心葉枯死,田間癥狀表現為葉片或果實初期出現褐色斑,后期發展為壞死斑,心葉枯死.造成頂枯;二是莖上有濃綠短條斑,落葉、落花、落果。經鑒定.第一種癥狀的病株由黃瓜花葉病毒(cmv)侵染危害所致;第二種癥狀的病株為辣椒脈斑駁病毒(pvnv)侵染危害所致。

2 發病特點。①傳播途徑:一是由介體傳播。主要以田間的各種蚜蟲、螨類等為介體傳播病毒。其中以有翅蚜的傳播最廣。它們的發生量與遷飛期可以直接影響辣椒病毒病流行的范圍、程度和時間。二是由非介體傳播.即通過種子和病殘體帶毒傳播。另外,接觸傳染也是一種非介體傳播方式,即生產、移栽、整枝、中耕、除草等農事操作給植株造成微傷口,病毒就通過這些微傷口侵染植株。

②環境、氣候條件與發病關系:據調查,露地栽培、移栽早的椒地發病重;土質差、未澆水的椒地發病重。同時,持續高溫、干旱、少雨有利于病毒病發生。此外,椒農進行農事操作時,易造成人為傳毒;椒農自己留種參差不齊,造成種子帶毒率高,有利于發病。

3 綜合防治技術。實踐證明。按照“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指導方針,防治朝天椒病毒病應采取“農業防治與化學防治”相結合的綜合防治技術。

①播前進行種子消毒:椒農留種應選取不發病植株、且形狀好的果實留種。在播種前一定對種子進行消毒處理。種子消毒可用45~50℃熱水浸種20分鐘,然后再用10%磷酸三鈉溶液浸種30分鐘,進行多次清水沖洗后催芽,提高發芽率,同時可殺滅種子表面病菌。

②防蟲網室育苗。搭建防蟲網棚,并在棚內建育苗床。當苗床上苗長至4片真葉時,移栽到棚內營養缽進行管理。當缽內苗長到9片真葉時,可移到大田栽培。

③合理密植。據調查,椒農每畝習慣種植1200株以上,植株開花結果時,行間過密,不利于施肥和采摘,造成大量落花、落果。同時易造成蚜蟲和農事操作時病毒傳播。實踐證明,朝天椒一般種植密度以每畝700~800株為宜。

篇(2)

黃煙是韶關市的重要經濟作物,每年種植面積逾2萬hm2,主要集中在南雄、樂昌、始興等縣,是當地農民的主要經濟來源。煙草病毒病俗稱煙草花葉病,多年來是韶關市煙草生產上分布較廣、發生較為普遍、危害較重的一大類病害[1]。煙草感染病毒后,減產幅度可達20%~60%,還嚴重影響煙葉的內在品質,上等煙比例減小,品質變劣,使煙農收入和財政收入大大減少。近年來,通過開展病毒病的發生規律研究和綜合防治措施,取得了較好的增產增收效果。現將其發生特點及防治技術總結如下。

1發病癥狀

一是煙草普通花葉病毒病。煙株感病后,表現為整株系統癥狀。在高溫強光條件下,5~7 d內就表現癥狀。幼苗感病后,先在新葉上發生“明脈”,葉脈組織變淺綠色,對光看呈半透明狀。后蔓延至整個葉片,形成黃綠相間的斑駁。幾天后,葉片局部組織葉綠素褪色,形成濃綠和淺綠相間的“花葉”癥狀。早期發病煙株節間縮短、植株矮化、生長緩慢。接近成熟的植株感病,只在頂葉及杈葉上表現“花葉”,有時有1~3個頂部葉片不表現花葉,但出現壞死大斑塊,稱“花葉灼斑”,植株中下部葉片常有1~2片葉沿葉脈產生“閃電”狀壞死紋。二是煙草黃瓜花葉病毒病。此病發病流行速度極快,來勢迅猛,常在移栽后團棵期發生,造成煙株生長發育停滯,嚴重減產。整個生育期均可發病,苗床期感染,移栽后開始發病,旺長期為發病高峰。發病初期表現“明脈”癥狀,后逐漸在新葉上表現“花葉”,病葉變窄,伸直呈拉緊狀,葉表面茸毛稀少,失去光澤。有的病葉粗糙如革質、發脆,葉基部常伸長,兩側葉肉組織變窄變薄,葉尖細長,有些病葉邊緣向上翻卷。病株根系發育不良,植株矮化,遇干旱或強光曝曬,極易引起“花葉灼斑”癥狀。

2侵染循環特點

煙草普通花葉病一般在茄科作物(番茄、辣椒等)及雜草上越冬,成為主要毒源。田間感病的煙株是大田再侵染的毒源。此病主要靠植株之間的接觸及農事操作時手、衣服、工具等與煙株的接觸傳毒。黃瓜花葉病毒一般侵染煙草種子、雜草種子,并隨種子越冬,也能侵染多年生植物和雜草,并隨這些寄主在田間越冬(如蔬菜、多年生樹木及農田雜草)。帶毒種子及田間寄主和雜草是主要侵染來源。在自然條件下主要由蚜蟲傳播,此外,病害的擴散和加重也和農事操作等機械傳染有重要關系[2]。

3發病因素

煙草病毒病的流行及其強度,主要是受多種因素影響,其中關鍵是氣候條件。據觀察,吹干風、驟冷驟熱、久雨后曝晴、久晴后突然連續低溫陰雨等不良氣候的出現會導致發病流行速度極快,發病急劇加重。吹干風天氣促使煙田早晚無露水,煙田水分喪失快,使葉片相互摩擦,造成病毒傳染。驟冷驟熱和連續低溫陰雨天氣使煙株生理機能受到干擾,導致抗病能力相應降低。移栽時,煙農往往不注意,將病苗栽入大田后,長勢很弱,葉色黃綠,植株矮小,葉片小而薄,側芽大部畸形,在煙田管理中,病毒傳到健株上,使煙株發病。連年種植煙田和與茄科作物、蔬菜混種煙田,田間病毒源豐富,使病毒病發生重。病毒病的發病輕重和早遲與蚜蟲發生程度和發生時期有著密切的關系。

4防治技術

由于煙草病毒病的病毒種類多,且多為混雜侵染,傳播途徑廣,因此對煙草花葉病毒病的防治,需嚴格實行“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搞好農業、化學等綜防措施。實行水旱2年輪作,不種重年田煙,不與茄科作物和蔬菜混作[3]。選用抗病品種,既能保證種子純度和質量,又有利于抗病品種推廣。加強苗床管理,培育無病壯苗。苗床要盡可能遠離菜地、烤房、晾棚等場所,床土及肥料不可混入病株殘屑,清除苗床附近雜草。嚴格無毒操作規程,操作時要用肥皂水洗手,嚴禁吸煙,盡力減少操作工具、手、衣服與煙株接觸。及時間苗、定苗,合理施肥澆水、有效地控溫控濕。適當提早播種、盡早移栽。地膜覆蓋、主攻頭煙、不留或少留二茬煙。加強田間管理,合理施肥,提高煙株抗病力。結合整地增施有機肥料、磷鉀肥、微肥和生物菌肥,注意及時追肥、培土、澆水,使煙株盡快通過團棵、旺長這2個最易感病的階段。打頂抹杈要在雨露干后進行,并注意病株打頂、抹杈要最后進行。蚜蟲是傳播病毒病的主要媒介,防病首先要治蚜,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4]。防治上可使用銀灰色地膜避蚜和藥劑防治。栽煙前應把附近茄科作物及雜草上的蚜蟲噴藥殺滅,避免有翅蚜遷飛傳毒。栽煙后40 d內采用黃皿器誘蚜預測,在皿中發現有翅蚜時,田間可立即噴藥防治。

5參考文獻

[1] 童雪霞.煙草病毒病的發生與防治措施探討[J].現代農業科技,2009(22):160-161.

篇(3)

普通栽培種馬鈴薯由塊莖繁殖生長,形態因品種而異。株高約 50~80 cm。莖分地上莖和地下莖2個部分。塊莖圓、卵圓或長圓形。薯皮顏色為白、黃、粉紅、紅或紫色;薯肉為白、淡黃或黃色。由種子長成的植株形成細長的主根和分枝的側根;而由塊莖繁殖的植株則無主根,只形成須根系。初生葉為單葉,全緣,隨植株的生長,逐漸形成羽狀復葉。聚傘花序頂生,有白、淡藍、紫和淡紅等色。馬鈴薯是一種糧飼菜兼用的作物,營養成份齊全,在歐洲被稱為第二面包作物,由于營養價值高,馬鈴薯食品已成為目前的一種消費時尚。因鮮薯塊莖體積大,含水量高,運輸和長期貯藏都十分困難,為此,世界各國十分注重馬鈴薯的加工食品生產,如法式凍炸條、炸片、速溶全粉、淀粉以及糕點、蛋卷等,達100多種。馬鈴薯的鮮莖葉通過青貯,可以作為飼料,但其中含龍葵堿須引起注意,以防牲畜中毒。

二、馬鈴薯病毒病防治技術

1、癥狀

篇(4)

1.1甜椒病毒病受害病株主要表現為二種癥狀:一是花葉壞死型。病葉上呈現明顯濃綠與淺綠相間的花葉,有的還出現褐色壞死斑,先是葉片主脈然后是沿葉柄、莖桿上發生壞死條斑、落葉、落花、落果,直至整株枯死;二是葉片畸形及叢簇型。葉、株變形如葉片增厚變窄呈線狀,即蕨葉,或節間縮短,分枝極多,呈叢枝狀,后期植株矮化,果實上也呈現深綠和淺綠相間的花斑,有疣狀突起,病果畸形,易脫落。三是黃化型。病株葉片變為黃色,但不出現落葉現象。

1.2甜椒炭疽病甜椒炭疽病癥狀有黑色炭疽和紅色炭疽兩種。黑色炭疽可使葉、果受害。中下部葉先發病,受害病株葉片上出現水浸狀病斑,病斑擴大后呈褐色的不規則形狀,病斑中央呈灰白色,上面輪生黑色小點,病葉易脫落。果實上出現長圓形或不規則形褐色病斑,并呈水浸狀凹陷,有稍隆起的同心輪紋,上面密生許多黑色小點。干燥時病部易破裂,潮濕時病部周圍有水漬狀圈。紅色炭疽多在果實表面形成黃褐色水漬狀近圓形斑,后期病部凹陷,有輪紋狀排列的橙紅色的小粒點。在潮濕情況下病部有粉紅色粘稠狀物溢出。有時果柄也會出現褐色不規則形狀的陷斑,干燥時常裂開。

2發生原因

2.1甜椒病毒病引起病毒病的病源有10多種,在我國以黃瓜花葉病毒為主,是花葉壞死型病毒病的病源;其次為煙草花葉病毒,是畸形及叢簇型病毒病的病源。其中,黃瓜花葉病毒是通過蚜蟲傳播,高溫干旱的天氣,有利于蚜蟲傳毒,并且還可降低甜椒的抗病性;煙草花葉病毒靠接觸和輕微傷口傳播,如通過市售卷煙中病毒通過吸煙人的手傳病,也可附著在種子上傳播,還可通過定植、整枝打杈,打掃等農事活動傳播。管理粗放的田塊病重,感病越早的植株病越重,定植過晚、連作地、低洼地及缺肥的地易引起病害的流行。

2.2甜椒炭疽病病菌以菌絲體潛伏在種子內或以分生孢子附著種子表面或以擬菌核和分生孢子盤附著在病殘體上于土中越冬,成為初侵染源。翌年,條件適宜時,病菌產生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從寄主傷口侵入。病菌生長發育適溫27℃。相對溫度85%以上。因此,高溫、多雨、悶熱、潮濕的氣候適宜發病。棚內窩風、積水、種植過密、氮肥過多以及病毒病、日灼病重的地塊,甜椒炭疽病發病嚴重。

3防治技術

3.1甜椒病毒病防治

病毒病要以防為主,采取綜合措施進行防治。

3.1.1選用抗(耐)病毒病品種。如茄門、農大40、吉林3號等品種。

3.1.2種子處理。可用10%磷酸三鈉浸種25分鐘,用清水洗凈后催芽。

3.1.3栽培措施。(1)施足底肥,深翻,高起垅,增施磷鉀及硅鈣肥;(2)適當早播種、早定植,合理密植,爭取在高溫季節到來前,植株可封垅降溫,減輕病害發生;(3)與高稈作物實行套種。每6行甜椒種1行玉米或每1米甜椒點種1株玉米或菜豆,既可遮陽,又能阻止蚜蟲遷飛傳毒。(4)在進行打杈等操作時,要先用皂液洗凈手,再由健株到弱株病株的順序進行,以防人為傳播病毒。

3.1.4防治蚜蟲。防病先防蟲。可用50%辟蚜霧可濕性粉劑25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3000倍液,或10%吡蟲啉1000倍液噴施,并注意噴施到蚜蟲著生的心葉及葉背皺縮處,不要漏噴。

3.1.5藥劑防治。發病初期可用2%寧南霉素300倍液噴霧2~3次,間隔7天。或用31%綠亨嗎啉胍,三氮唑可溶性粉劑1000倍液加上人用病毒唑30毫升加上0.1%硫酸鋅溶液配成混合溶液噴施,利于甜椒生長,防效較好。

3.2甜椒炭疽病防治

3.2.1選用抗(耐)炭疽病品種。如早豐1號、長豐和茄椒等。

3.2.2種子處理。種子用55℃溫水浸種,恒溫30分鐘,移入冷水冷卻,晾干后播種;或先將種子在冷水中預浸10~12小時,再用1%硫酸銅液浸種5分鐘;或將種子用冷水浸泡10小時,撈出放入70%安泰生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浸l小時,沖洗后催芽播種。

篇(5)

一、前言

“計算機病毒(Computer Virus)”最早是由美國計算機病毒研究專家F.Cohen博士提出的,“計富機病毒”有很多種定義,國外最流行的定義為:計算機病毒是一段附著在其他程序上的可以實現自我繁殖的程序代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中的定義為:“計算機病毒是指編制或者在計算機程序中插入的破壞計算機功能或者數據,影響計算機使用并且能夠自我復制的一組計算機指令或者程序代碼”。本文在闡述計算機網絡病毒的特點及危害的基礎上,詳細介紹了防病毒技術,為網絡環境的維護提供理論指導。

二、計算機網絡病毒的特點及危害

人們為了讓網頁更加精彩漂亮,功能更加強大而開發出ActiveX技術和Java技術。然而病毒程序的制造者也利用這些技術,把病毒程序滲透到個人計算機中。這就是近兩年崛起的第二代病毒,即所謂“網絡病毒”――以網絡為平臺,對計算機產生安全威脅的所有程序的總稱,如木馬病毒、蠕蟲病毒和網頁病毒等。

在網絡環境下,網絡病毒除了具有可傳播性、可執行性、破壞性和可觸發性等計算機病毒的共性外,還具有一些新的特點。

(1)感染速度快:在單機環境下,病毒只能通過軟盤從一臺計算機帶到另一臺,而在網絡中則可以通過網絡通信機制進行迅速擴散。

(2)擴散面廣:由于病毒在網絡中擴散非常快,擴散范圍很大,不但能迅速傳染局域網內的所有計算機,還能在瞬間通過遠程工作站將病毒傳播到千里之外。

(3)傳播的形式復雜多樣:計算機病毒在網絡上一般是通過“工作站――服務器――工作站”的途徑進行傳播的,但傳播的形式復雜多樣。

(4)難于徹底清除:單機上的計算機病毒有時可通過刪除帶毒文件、低級格式化硬盤等措施將病毒徹底清除。而在網絡中,只要有一臺工作站未能消毒干凈.就可能使整個網絡重新被病毒感染,其至剛剛完成清除工作的一臺工作站就有可能被網絡上另一臺帶毒的工作站所感染。

(5)破壞性大:網絡上的病毒將直接影響網絡的工作,輕則降低速度重則使網絡崩潰,破壞服務器信息,使多年的工作毀于一旦。

一般的木馬都有客戶端和服務器端兩個執行程序,其中客戶端是用于攻擊者遠程控制植入木馬的機器,服務器端程序即木馬程序。攻擊者要通過木馬攻擊用戶的系統,他所做的第一步是要把木馬的服務器端程序植入到用戶的計算機中。Windows系統啟動時自動加載應用程序的方法,“木馬”都會用上,如win.in、system.ini和注冊表等都是“木馬”藏身的好地方。

三、常用的反病毒技術

目前主要的反病毒技術主要有計算機病毒檢測和計算機病毒的防治

1.計算機病毒的檢測

計算機病毒的檢測主要有兩種方式。第一種為異常情況判斷,計算機工作出現下列異常現象,則有可能感染了病毒。比如:屏幕出現異常圖形或圓面,這些畫面可能是一些鬼怪,也可能是一些下落的雨點、字符或樹葉等,并見系統很難退出或恢復;揚聲器發出與正常操作無關的聲音;磁盤可用空間減少,出現大量壞族,且壞族數目不斷增多,直到無法繼續工作;硬盤不能引導系統;磁盤上的文件或程序丟失;磁盤讀/寫文件明顯變慢,訪問的時間加長;系統引導變慢或出現問題,有時出現“寫保護錯”提示;系統經常死機或出現異常的重啟動現象;原來運行的程序突然不能運行,總是出現出錯提示;打印機不能正常啟動;自動鏈接到一些陌生的網站;收到陌生人發來的電子郵件。第二種為計算機病毒的檢查,通過檢查計算機系統的相應特征來確定是否感染病毒。比如:檢查磁盤主引導扇區:主引導記錄(Main Boot Recoder,MBR),MBR占一個扇區;檢變FAT表:文件分配表(File Allocation Table);檢查中斷向量:IN n,DOS中斷程序的人口地址;檢查可執行文件;檢查內存空間;根據特征查找。

2.計算機病毒的防治

計算機病毒的防治是一項長期而全面的工作,首先要建立健全法律和管理制度,加強教育和宣傳,并采取一些有效的技術措施來提高系統的安全性,如進行軟件過濾和文件加密、注意生產過程控制和后備恢復,以及其他有效措施。

(1)防范計算機網絡病毒的常用措施。防范計算機網絡病毒的常用措施有如下幾種:在實驗網絡中,盡量多用無盤工作站,不用或少用有軟驅的工作站;在網絡中,要保證系統管理員有最高的訪問權限,避免過多地出現超級用戶;對非共享軟件,將其執行文件和覆蓋文件如*.Com,*.exe,*.ovl等備份到文件服務器上,定期從服務器上復制到本地硬盤上進行重寫操作;接收遠程文件輸入時,一定不要將文件直接寫入本地硬盤,

而應該將遠程輸入文件寫到軟盤上,然后對其進行查毒,確認無毒后再復制到本地硬盤上;工作站采用防病毒芯片,這樣可防止引導型病毒;正確設置文件屬性,合理規范用戶的訪問權限;建立健全的網絡系統安全管理制度,嚴格操作規程和規章制度,定期做文件備份和病毒檢測;目前預防病毒的最好辦法就是在計算機中安裝防病毒軟件,這和人體注射疫苗是同樣的道理;為解決網絡防病毒的要求之間進行隔離。

(2)其他有效措施。這里所講的其他有效措施,具體包括重要的磁盤和重要的帶后綴.com和.exe的文件賦予只讀功能,避免病毒寫到磁盤上或可執行文件中;消滅傳染源;建立程序的特征值檔案(文件名、大小、時間和日期等形成一個檢查碼);進行嚴格的內存管理;嚴格的中斷向量管理;強化物理訪問控制措施。一旦發現病毒蔓延,要采用可靠的殺毒軟件和請有經驗的專家處理,必要時需報告計算機安全監察部門,特別要注意不要使其繼續擴散。

參考文獻:

篇(6)

一、計算機病毒定義

編制或者在計算機程序中插入的破壞計算機功能或者破壞數據,影響計算機使用并且能夠自我復制的一組計算機指令或者程序代碼被稱為計算機病毒(Computer Virus)。簡單而言,計算機病毒其實就是一組破壞程序,是通過某種方式潛入用戶電腦,在用戶電腦中運行以達到某種預期目的的一種破壞性非法代碼。

與計算機木馬不同的是,計算機病毒具有極強的破壞性。主要體現為對用戶系統的篡改和信息竊取。病毒在用戶系統中運行以后,效果非常明顯。用戶可以實時該受到計算機系統的性能受到了強烈影響。雖然病毒也會隱藏自己,并防治被殺毒軟件查殺或者徹底清除。可是它的行為是“立竿見影”的。而計算機木馬是悄悄在系統中運行,并盡最大可能不被用戶發現。

計算機病毒其實就是一組破壞代碼。又因為它功能的不同而被人們分成了不同的種類。

二、計算機病毒分類

2.1 系統病毒

根據功能的不同,我們一般將運行目的為感染windows系統中的exe和dll文件的破壞性病毒成為系統病毒。這類病毒的前綴一般為Win32、PE、Win95、W32、W95。這類病毒主要通過感染計算機系統中的exe和dll文件以實現目的。典型代表為CIH病毒。

CIH病毒是一種能夠破壞計算機系統硬件的惡性病毒。據目前掌握的材料來看,這個病毒產自臺灣,最早隨國際兩大盜版集團販賣的盜版光盤在歐美等地廣泛傳播,隨后進一步通過Internet傳播到全世界各個角落。 它只能在windows 98、95和windows me系統上運行。病毒最初感染的是IBM公司旗下的一組Aptiva品牌個人電腦。對當時的計算機安全構成了極大的威脅。但是隨著操作系統的不斷更新,人們更多的選擇后來的windows版本,如windows xp和windows 7等。因此CIH病毒目前的流傳由于平臺的限制并沒有太廣泛。

它的主要運行原理是通過感染windows下的PE文件,所以屬于文件類型的病毒。最初版本的CIH病毒只是感染計算機系統中的PE文件,并在文件頭的空缺中插入代碼并不會增加文件長度。但是隨著病毒版本的增加,CIH病毒逐漸列入惡意病毒的行列。主要破壞計算機硬盤數據和BIOS程序。對用戶的計算機系統造成極大的破壞。并且將自身設置為每月固定日期啟動,對計算機安全構成極大威脅。

針對此種病毒的防治方法為::一是實時監測,不讓病毒進入系統,如KILL98就采用了這種方法,其優點是比較安全,但影響系統的速度,有可能誤報,而且對使用染有病毒的文件不方便。二是定期對系統進行病毒檢查,清除文件中的病毒,這種方法比較簡單,系統效率影響不大,但安全性不高。

2.2 蠕蟲病毒

蠕蟲病毒的主要功能是對自身進行迅速復制并感染其它計算機的病毒。其主要通過網絡進行傳播,利用網絡漏洞等方式通過網絡和電子郵件等方式對其他計算機系統進行破壞。這一類病毒不需要宿主程序,只需將自身復制給其它計算機系統即可運行。甚至在復制以后可以刪除自身。一般通過1434端口進行數據傳輸,這類病毒的典型病毒是2007年極為流行的“熊貓燒香”病毒。

“熊貓燒香”其實是蠕蟲病毒的一種變種,它利用了微軟視窗操作系統的漏洞,計算機感染這一病毒后,會不斷自動撥號上網,并利用文件中的地址信息或者網絡共享進行傳播,最終破壞用戶的大部分重要數據。它主要通過下載的檔案傳染。對計算機程序、系統破壞嚴重。它主要感染計算機系統中的exe,com,pif,src,html,asp等文件,它還能終止大量的反病毒軟件進程并且會刪除擴展名為gho的文件,該文件是一系統備份工具GHOST的備份文件,使用戶的系統備份文件丟失。被感染的用戶系統中所有.exe可執行文件全部被改成熊貓舉著三根香的模樣。被該病毒感染的電腦中的所有圖標都變成了熊貓燒香的圖案,破壞系統中的大部分文件并不停的復制自己,殺掉系統中的殺毒軟件進程,并同時感染局域網中的所有主機。可謂破壞極大。

針對此種病毒的防治方法是:首先查看電腦中administrator組的密碼,最好不要設置為空密碼或者極其簡單的密碼。然后將文件的后綴名設置為可見,最后是不要隨意登陸不明網站,以免中招。

2.3 腳本病毒

腳本病毒就是使用javascript腳本編寫的病毒。主要是通過修改IE設置、插入廣告信息、修改文件注冊表等操作,對用戶計算機使用造成極大程度的干擾。腳本病毒的特性是前綴是script,使用腳本語言編寫使用網頁文件進行傳播。典型的腳本病毒如“歡樂時光”。

“歡樂時光”是一種VB源程序病毒,主要感染htm、html、asp等類型文件。主要通過郵箱附件的形式進行傳播。利用outlook郵件漏洞,在用戶未運行郵箱附件之前就自行運行病毒本身,然后感染用戶電腦。當用戶電腦被感染“歡樂時光”病毒的時候,病毒將自己隱藏在郵件文件中,每當用戶發送郵件以后,就利用郵件感染郵件接收的電腦。通過郵件的方式進行傳播是此種病毒主要存活的方式。

針對此種病毒的查殺方式,主要是刪除.htt文件以及病毒對應的注冊表,重新設置用戶電腦里的outlook程序,尤其是其中的信紙設置選項。其實大多數殺毒軟件針對腳本病毒的查殺已經有了不錯的應對措施。所以用戶也應該及時更新自己的殺毒軟件病毒庫。

2.4 后門病毒

后門病毒的前綴是backdoor,顧名思義即利用計算機后門破壞計算機系統的病毒。它主要通過網絡連接利用后門漏洞進入用戶計算機系統,不僅會造成用戶個人信息的泄露,還會造成網絡的堵塞。另外,此類病毒的源碼是公開的,人們只需要稍微修改它,就可以生成不同版本的后門病毒,或者生成變形病毒。此種行為極大的提高了此類病毒的查殺難度。它主要通過局域網共享目錄和系統漏洞進行傳播。并自己攜帶簡易的口令字典,因此使用空白口令或者若口令的計算機系統極易感染上此種病毒。

針對IRC病毒的查殺方法,主要通過以下幾個方面實現。首先找到系統注冊表中的開機啟動項,然后通過系統資源管理器刪除掉此病毒的進程。然后顯示所有文件后綴名,刪除可疑文件。最后清楚病毒在注冊表中的啟動項。

2.5 破壞性程序病毒

破壞性程序病毒的前綴是harm,這類病毒主要通過非常漂亮的圖標,引誘用戶自己點擊運行病毒。然后對計算機系統造成極大的破壞性操作。比如計算機文件的刪除、不停的重啟電腦或者格式化C盤等等。這類病毒的破壞性非常的顯而易見,用戶也非常容易察覺。

針對此類病毒的查殺其實非常簡單,不要隨意點擊不明圖標,以避免自己觸發病毒的啟動程序。一旦發現系統運行情況存在異常,可緊急使用資源管理器強行關閉此類病毒進程。另外要通過文件管理器顯示文件后綴名,避免病毒隱藏自己。如果一旦感染病毒以后,可以通過殺毒軟件對系統進行查殺,刪除病毒自身程序并檢查注冊表配置。刪掉病毒自己在注冊表中的修改操作。

2.6 玩笑病毒

玩笑病毒的前綴是:Joke。也稱惡作劇病毒。這類病毒的特性是本身具有好看的圖標來誘惑用戶點擊,當用戶點擊這類病毒時,病毒會做出各種破壞操作來嚇唬用戶,其實病毒并沒有對用戶電腦進行任何破壞。與破壞性程序病毒不同的是,這類病毒主要是起嚇唬作用,對計算機系統并沒有真的進行修改,而破壞性程序是真的對計算機系統文件進行了修改。針對此類病毒只需要將其直接刪除即可。

三、計算機病毒防治

其實計算機病毒種類繁多,傳播方式也多種多樣。雖然各大殺毒軟件公司都有各自的病毒特征碼文件庫。可是新種類的病毒產生速度也是非常快的。用戶只能盡最大努力做好計算機安全防護,但是并不能百分之百程度的保證能維護計算機安全。一般用戶需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 安裝好計算機殺毒軟件。并及時更新計算機病毒庫。2 寫保護所有的硬盤,防治數據被病毒隨意篡改。3 準備一張干凈的系統引導盤,并將常用的工具軟件拷貝到該盤上,然后妥善保存。此后一旦系統受到病毒侵犯,我們就可以使用該盤引導系統,進行檢查、殺毒等操作。4.對外來程序要使用查毒軟件進行檢查,未經檢查的可執行文件不能拷入硬盤,更不能使用。5.盡量不要使用軟盤啟動計算機。6.將硬盤引導區和主引導扇區備份下來,并經常對重要數據進行備份。

參考文獻:

[1]王海峰.基于智能特征碼的反病毒引擎設計. 計算機工程. 2010(02).

[2]高琪.基于特征碼優化的 BM 算法加速. 哈爾濱工業大學 2007.

[3]陳大鵬.基于異常用戶行為的蠕蟲檢測與特征碼自動提取技術研究. 電子科技大學 2007.

[4]王曉潔.蠕蟲病毒特征碼自動提取原理與設計.微計算機信息.2007(23).

[5]蔡新.未知網絡蠕蟲檢測與特征碼自動生成的研究.華中科技大學.2007.

[6]蔣曉峰.面向開源程序的特征碼免殺與主動防御突破研究.上海交通大學.2010.

[7]王海峰.基于智能特征碼的反病毒引擎設計.計算機工程.2010(02).

[8]陳健,范明鈺.基于惡意軟件分類的特征碼提取方法.計算機應用.2011(06).

篇(7)

黃煙是韶關市的重要經濟作物,每年種植面積逾2萬hm2,主要集中在南雄、樂昌、始興等縣,是當地農民的主要經濟來源。煙草病毒病俗稱煙草花葉病,多年來是韶關市煙草生產上分布較廣、發生較為普遍、危害較重的一大類病害[1]。煙草感染病毒后,減產幅度可達20%~60%,還嚴重影響煙葉的內在品質,上等煙比例減小,品質變劣,使煙農收入和財政收入大大減少。近年來,通過開展病毒病的發生規律研究和綜合防治措施,取得了較好的增產增收效果。現將其發生特點及防治技術總結如下。

1發病癥狀

一是煙草普通花葉病毒病。煙株感病后,表現為整株系統癥狀。在高溫強光條件下,5~7 d內就表現癥狀。幼苗感病后,先在新葉上發生“明脈”,葉脈組織變淺綠色,對光看呈半透明狀。后蔓延至整個葉片,形成黃綠相間的斑駁。幾天后,葉片局部組織葉綠素褪色,形成濃綠和淺綠相間的“花葉”癥狀。早期發病煙株節間縮短、植株矮化、生長緩慢。接近成熟的植株感病,只在頂葉及杈葉上表現“花葉”,有時有1~3個頂部葉片不表現花葉,但出現壞死大斑塊,稱“花葉灼斑”,植株中下部葉片常有1~2片葉沿葉脈產生“閃電”狀壞死紋。二是煙草黃瓜花葉病毒病。此病發病流行速度極快,來勢迅猛,常在移栽后團棵期發生,造成煙株生長發育停滯,嚴重減產。整個生育期均可發病,苗床期感染,移栽后開始發病,旺長期為發病高峰。發病初期表現“明脈”癥狀,后逐漸在新葉上表現“花葉”,病葉變窄,伸直呈拉緊狀,葉表面茸毛稀少,失去光澤。有的病葉粗糙如革質、發脆,葉基部常伸長,兩側葉肉組織變窄變薄,葉尖細長,有些病葉邊緣向上翻卷。病株根系發育不良,植株矮化,遇干旱或強光曝曬,極易引起“花葉灼斑”癥狀。

2侵染循環特點

煙草普通花葉病一般在茄科作物(番茄、辣椒等)及雜草上越冬,成為主要毒源。田間感病的煙株是大田再侵染的毒源。此病主要靠植株之間的接觸及農事操作時手、衣服、工具等與煙株的接觸傳毒。黃瓜花葉病毒一般侵染煙草種子、雜草種子,并隨種子越冬,也能侵染多年生植物和雜草,并隨這些寄主在田間越冬(如蔬菜、多年生樹木及農田雜草)。帶毒種子及田間寄主和雜草是主要侵染來源。在自然條件下主要由蚜蟲傳播,此外,病害的擴散和加重也和農事操作等機械傳染有重要關系[2]。

3發病因素

煙草病毒病的流行及其強度,主要是受多種因素影響,其中關鍵是氣候條件。據觀察,吹干風、驟冷驟熱、久雨后曝晴、久晴后突然連續低溫陰雨等不良氣候的出現會導致發病流行速度極快,發病急劇加重。吹干風天氣促使煙田早晚無露水,煙田水分喪失快,使葉片相互摩擦,造成病毒傳染。驟冷驟熱和連續低溫陰雨天氣使煙株生理機能受到干擾,導致抗病能力相應降低。移栽時,煙農往往不注意,將病苗栽入大田后,長勢很弱,葉色黃綠,植株矮小,葉片小而薄,側芽大部畸形,在煙田管理中,病毒傳到健株上,使煙株發病。連年種植煙田和與茄科作物、蔬菜混種煙田,田間病毒源豐富,使病毒病發生重。病毒病的發病輕重和早遲與蚜蟲發生程度和發生時期有著密切的關系。

4防治技術

篇(8)

二十一世紀以來,我國信息產業持續高速發展,信息產業正在取代或者已經取代鋼鐵、造船、汽車、石油等產業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傳統地位,成為當代社會的先導產業、帶頭產業。然而信息產業在國民經濟中起主導作用的同時,各類計算機犯罪及“黑客”攻擊網絡事件頻頻發生,威脅著國家的安全和社會的穩定。計算機互聯網絡涉及社會經濟生活各個領域,并直接與世界相聯,可以說是國家的一個政治“關口”,一條經濟“命脈”。網絡與信息安全已上升為一個事關國家政治穩定、社會安定、經濟有序運行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全局性問題。

2、計算機病毒發展情況分析

目前,計算機病毒將呈現新的發展趨勢,互聯網在給我們帶來很多方便和幫助的同時,已經成為計算機病毒傳播的主要途徑;在與反病毒技術的斗爭中,計算機病毒的變形速度和破壞力不斷提高,計算機病毒采用的隱藏、多形性、社會工程、動態更新、混合攻擊、數據關聯、新型媒介、速度為王、惡意攻擊、跨越平臺等十大技術及發展方向,也使反病毒工作更困難了;不知不覺“中毒”帶來的后果更嚴重;人們使用最多的一些軟件將成為計算機病毒的主要攻擊對象。

3、3G云計算時代“云安全”的概念

“云安全”是既“云計算”“云存儲”之后出現的“云”技術的重要應用,已經在反病毒軟件中取得了廣泛的應用,發揮了良好的效果。在病毒與反病毒軟件的技術競爭當中為反病毒軟件奪得了先機。

“云安全(Cloud Security)”計劃是網絡時代信息安全的最新體現,它融合了并行處理、網格計算、未知病毒行為判斷等新興技術和概念,通過網狀的大量客戶端對網絡中軟件行為的異常監測,獲取互聯網中木馬、惡意程序的最新信息,推送到Server端進行自動分析和處理,再把病毒和木馬的解決方案分發到每一個客戶端。

未來殺毒軟件將無法有效地處理日益增多的惡意程序。來自互聯網的主要威脅正在由電腦病毒轉向惡意程序及木馬,在這樣的情況下,采用的特征庫判別法顯然已經過時。云安全技術應用后,識別和查殺病毒不再僅僅依靠本地硬盤中的病毒庫,而是依靠龐大的網絡服務,實時進行采集、分析以及處理。整個互聯網就是一個巨大的“殺毒軟件”,參與者越多,每個參與者就越安全,整個互聯網就會更安全。

4、建立安全的防治體系

病毒、木馬進入新經濟時代后,肯定是無孔不入,網絡的提速讓病毒更加的泛濫。因此在2013年,我們可以預估vista系統,windows 7,window8系統的病毒將可能成為病毒作者的新寵。當我們的智能手機進入3G時代后,手機平臺的病毒/木馬活動會上升。軟件漏洞的無法避免,在新平臺上的漏洞也會成為病毒/木馬最主要的傳播手段。

在病毒制作門檻的逐步降低,病毒、木馬數量的迅猛增長,反病毒廠商與病毒之間的對抗日益激烈的大環境下,傳統“獲取樣本->特征碼分析->更新部署”的殺毒軟件運營模式,已無法滿足日益變化及增長的安全威脅。

病毒直接對電信系統的網絡、操作系統、用戶、應用程序、數據安全受到威脅。體現在企業商業信息安全、互聯網站信息安全、個人隱私類信息安全、網絡欺騙類、網友見面人身安全、無線局域網(藍牙)、手機病毒、手機竅聽等,所以必須建立電信系統工程網絡安全的防治體系。

4.1提升電信網絡信息安全的核心技術

“云安全”的出現為我們提供了足夠廣闊的視野,看似簡單的概念卻涵蓋了七大核心技術。

Web信譽服務

借助全信譽數據庫,云安全可以按照惡意軟件行為分析所發現的網站頁面、歷史位置變化和可疑活動跡象等因素來指定信譽分數,從而追蹤網頁的可信度。

電子郵件信譽服務

電子郵件信譽服務按照已知垃圾郵件來源的信譽數據庫檢查IP地址,同時利用可以實時評估電子郵件發送者信譽的動態服務對IP地址進行驗證,從而防止僵尸或僵尸網絡等Web威脅到達網絡或用戶的計算機。

文件信譽服務

文件信譽服務技術,它可以檢查位于端點、服務器或網關處的每個文件的信譽。由于惡意信息被保存在云中,因此可以立即到達網絡中的所有用戶。而且,和占用端點空間的傳統防病毒特征碼文件下載相比,這種方法降低了端點內存和系統消耗。

行為關聯分析技術

通過行為分析的“相關性技術”可以把威脅活動綜合聯系起來,確定其是否屬于惡意行為。

自動反饋機制

自動反饋機制,以雙向更新流方式在威脅研究中心和技術人員之間實現不間斷通信。通過檢查單個客戶的路由信譽來確定各種新型威脅。單個客戶常規信譽檢查發現的每種新威脅都會自動更新趨勢科技位于全球各地的所有威脅數據庫,防止以后的客戶遇到已經發現的威脅。

威脅信息匯總

安全公司綜合應用各種技術和數據收集方式――包括“蜜罐”、網絡爬行器、客戶和合作伙伴內容提交、反饋回路。通過趨勢云安全中的惡意軟件數據庫、服務和支持中心對威脅數據進行分析。過7×24小時的全天候威脅監控和攻擊防御,以探測、預防并清除攻擊。

白名單技術

作為一種核心技術,白名單與黑名單并無多大區別,區別僅在于規模不同。的近期惡意樣本(BadFiles,壞文件)包括了約1200萬種不同的樣本。即使近期該數量顯著增加,但壞文件的數量也仍然少于好文件(GoodFiles)。作為一種核心技術,現在的白名單主要被用于降低誤報率。

4.2落實網絡信息安全防范措施

(1)網絡安全措施

網絡層安全性的核心問題是網絡能否得到控制,即:是不是任何一個 IP地址的用戶都能進入網絡。我們設計系統能夠自動記錄那些曾經造成過危害的IP地址,使得它們的數據免于遭受第二次危害。用于解決網絡層安全性問題的產品主要有防火墻產品和VPN。(2)操作系統安全措施在系統安全性問題中,主要防范的問題有兩個:一是病毒對于網絡的威脅;二是黑客對網絡的破壞和侵入。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已經由過去的存儲介質變成了網絡,多數病毒不僅能夠直接感染網絡上的計算機,也能夠在網絡上對自身進行復制。電子郵件、文件傳輸以及網絡頁面中的惡意Java小程序和ActiveX控件,甚至文檔文件都能夠攜帶對網絡和系統有破壞作用的病毒,網絡防病毒工具必須能夠針對網絡中可能的病毒入口進行防護。 (3)用戶安全措施 對于用戶的安全性問題,主要防范的問題是:是否只允許那些真正被授權的用戶使用系統中資源和數據。 首先要做的是對用戶進行分組管理,并且這種分組管理應該是針對安全性問題。應該根據不同的安全級別將用戶分成若干等級,每一等級的用戶只能訪問到與其等級相對應的系統資源和數據。其次應該考慮的是強有力的身份認證,其目的是確保用戶的密碼不被他人猜測到。(4)應用程序安全措施 在這一系統中我們需要關注的問題是:是否只有合法的用戶才能對特定的數據進行合法的操作。這涉及兩方面的問題:一是應用程序對數據的合法權限;二是應用程序對用戶的合法權限。 (5)數據安全措施 數據的安全性所要關注的問題是:機密數據是否還處于機密狀態。在數據的存取過程中,機密的數據即使處于安全的空間,也要對其進行加密處理,以保證萬一數據失竊,偷竊者(如網絡黑客)也讀不懂其中的數據內容。這是一種比較被動的安全手段,但往往能收到最好的效果。(6)良好的操作習慣注意無線網使用包括手機的藍牙、郵件收發完畢要關閉、網吧上網離開時重啟計算機,下載后和安裝軟件前一定要殺毒、經常升級殺毒軟件的病毒庫、不需要安裝太多的殺毒軟件,重要文檔不要放在系統盤中,而且要備份好。建立Ghost鏡像、系統必須設置密碼、需要較長時間離開電腦時鎖定電腦,或拔掉網線。確保啟用網絡防火墻、一定要小心使用移動存儲設備、不要隨便接收文件,使用安全的瀏覽器、隱私文件要加密等防備人為病毒入侵。5、計算機病毒防治控制的法律實現要求在立法上對職責、義務、法律責任分配作出強制性規定。(1)政府職責:對互聯網絡安全負有責任,網絡安全保障不單是政府獨立完成的事務,需要互聯網用戶的積極參與。(2)企業義務:對企業、公司內部治理結構的網絡信息安全風險控制提出了要求,這也反映在ISO/IEC17799、ISO/IEC27001等國際標準中。(3)公眾義務:公眾教育是防治的基本,法律責任是風險控制的最終保障。

篇(9)

項目名稱:豬圓環病毒感染的防治技術研究

計劃類別:

申報單位(蓋章):***市畜牧獸醫站

聯系人:****

聯系電話:****

通訊地址:**省***路***號

管理部門:***市農業局

****市科學技術局

二五年五月十日

填表說明

一、本科技項目申報(合同)書一表兩用。在項目申報階段作為科技項目申報書;經審批列入科技計劃后,作為科技項目合同書。

二、封面“批準文號”、“合同編號”、“資助類別”、“資助形式”、“管理部門”由市科技局填寫。

三、“項目簡介”要求內容簡明扼要,字數不超過300字,著重說明本項目的主要研究內容、技術特點、項目的投資情況以及項目完成時預期的經濟效益。

四、“技術來源”:1、自有技術;2、產學研合作開發技術;3、國內其它單位或個人技術;4、國外引進消化與創新技術;5、其它技術。請在相應數字后“”內打“√”。

五、“技術領域”: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材料、機電一體化、資源與環境、新能源、高效節能、汽車、紡織、精細化工、食品、農業、林業、畜牧、水產等。請在表中注明項目所處技術領域。

六、“所處階段”:1、研發階段;2、中試階段;3、批量(規模化)生產;請在相應數字后“”內打“√”。

七、“經濟類型”:1、國有企業;2、集體企業;3、聯營企業;4、私營企業;5、有限責任公司;6、股份有限公司;7、股份合作企業;8、外商投資企業;9、港澳臺商投資企業;10、其它企業。“港、澳、臺商投資企業”指與港、澳、臺商合資經營企業,合作經營企業,港、澳、臺商獨資經營企業及港、澳、臺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外商投資企業”指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外資企業和外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請在相應數字后“”內打“√”。

八、“三項經費預算(分項表)”請據實填寫,其中“審批經費”內容由市科技局填寫。

九、“技術水平”:國際領先、國際先進、國內領先、國內先進、省內領先、省內先進。“技術表達形式”:論文、新材料、新工藝、新產品(品種)、成熟產品(品種)。

十、“項目實施基礎條件”要求填寫項目實施在技術人才、資金投入、技術裝備、企業管理及水電條件等方面的情況。

十一、“技術指標”要求注明項目研究開發產品(品種)執行的標準,項目完成后達到的具體技術性能指標。

十二、“經濟指標”指項目完成后,達到的年產量、產值、利潤、稅收、創匯等。

十三、“社會與環境效益”指項目完成后,資源利用、人員就業、環境污染與防治等方面的情況。

十四、“管理部門意見”、“項目管理”部分由市科技局填寫。

一、基本情況

1、項目簡介(限300字以內)

一、主要研究內容

1.豬圓環病毒(PCV-2)感染的致病機理研究;

2.豬圓環病毒的實驗室培養方法的研究;

3.豬圓環病毒感染發病的防治技術研究。

二、技術特點

本研究的技術關鍵在于豬圓環病毒感染致病機理的研究。針對豬圓環病毒感染發病引起的特征性高度免疫抑制,探討豬圓環病毒與免疫系統之間的相互作用。

三、投資情況

預計總投資20萬元,其中申請經費15萬元,自籌經費5萬元。

四、預期經濟效益

1.仔豬成活率提高5%以上;

2.研制出豬圓環病毒單克隆抗體、疫苗和藥物,通過技術成果轉讓產生直接經濟效益30--50萬元,推廣應用產生間接經濟效益500萬元。

2、項目技術領域及所處階段

技術來源1√2345

技術領域畜牧

所處階段1√23

3、項目承擔單位

主要承擔單位單位名稱**市畜牧獸醫站

單位地址**市**210號

法人代表**聯系電話****

傳真*****郵政編碼****

經濟類型1√2345678910

上級行政主管部門**市農業局

合作或

協作單

位及其

分工

4、項目主成員情況

姓名性

別年

齡職務

職稱學歷所學

專業現從事專業所在單位

負責人****38站長、高級畜牧獸醫師大學本科畜牧畜牧獸醫**市畜牧獸醫站

員**********副站長、高級畜牧獸醫師大學專科畜牧畜牧獸醫**市畜牧獸醫站

*****男**站長、高級畜牧獸醫師大學本科獸醫畜牧獸醫**市家畜家禽檢疫站

*****男**中級畜牧獸醫師大學本科畜牧畜牧獸醫**市畜牧獸醫站

*****男**助理畜牧獸醫師碩士獸醫畜牧獸醫**市畜牧獸醫站

*****男**助理畜牧獸醫師大學本科畜牧畜牧獸醫**市畜牧獸醫站

*****男**助理畜牧獸醫師大學專科畜牧畜牧獸醫**市畜牧獸醫站

5、三項經費預算(單位:萬元)

費用名稱申報經費審批經費備注

設備、儀器購置費2

材料、樣品加工費2

土建安裝費3

資料、調研費2

實驗、檢測費8

鑒定費1

技術合作費1

其它費用1

合計20

二、立項依據

1、項目的目的、意義及國內外發展趨勢、市場預測

豬2型圓環病毒(PCV-2)感染及其相關疾病現已在全球范圍內被認識并被看成是造成豬場主要經濟損失的原因,已引起世界各國的廣泛重視。豬圓環病毒與其他病原體混合感染的高度相關性;在短時間內世界范圍廣泛的傳播;對豬廣泛的高度易感性;對免疫器官的嚴重攻擊,導致高度免疫抑制性;目前尚缺商品化的疫苗、有效治療藥物和有效的控制能力,使養豬業蒙受慘重的經濟損失,成為當前國內外對養豬業危害極大的病毒性傳染病。探討防制該病的有效措施,是當前國內外養豬業密切注視的熱點。

2、項目研究開發內容、技術關鍵、技術方案或技術路線,預期技術水平

及表達形式

一、主要研究內容

1.豬圓環病毒(PCV-2)感染的致病機理研究;

2.豬圓環病毒(PCV-2)的實驗室培養方法的研究;

3.豬圓環病毒(PCV-2)感染發病的控制技術研究。

二、技術關鍵

本研究的技術關鍵在于豬圓環病毒(PCV-2)感染致病機理的研究。針對豬圓環病毒感染發病引起的特征性高度免疫抑制,探討豬圓環病毒與免疫系統之間的相互作用,這是項目研究的重點和難點。

三、技術路線

3、項目實施基礎條件

具有一定水平的動物疫病診斷實驗室和飼料質量檢測室,為項目實施提供有力的設備支持。擁有全自動生化培養箱、酶標儀、高效液相色譜儀、冷凍離心機、冷凍切片機、熒光顯微鏡、雙道原子熒光光度計等儀器設備。另外,我站**白豬育種中心下屬的四個原種場,進賢縣、新建縣、**縣、安義縣畜牧良種場可提供優良的試驗豬場和推廣基地。

二、項目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和社會與環境效益

探討豬圓環病毒(PCV-2)感染致病機理。

1.仔豬成活率提高5%以上;

2.研制出豬圓環病毒(PCV-2)單克隆抗體、疫苗和藥物,通過技術成果轉讓產生直接經濟效益30-50萬元,推廣應用產生間接經濟效益500萬元。

豬2型圓環病毒(PCV-2)感染及其相關疾病現已在全球范圍內被認識并被看成是造成豬場主要經濟損失的原因,已引起世界各國的廣泛重視。目前尚缺商品化的疫苗、有效治療藥物和有效的控制能力,使養豬業蒙受慘重的經濟損失,成為當前國內外對養豬業危害極大的病毒性傳染病。探討防制該病的有效措施,是當前國內外養豬業密切注視的熱點。

三、項目工作進度安排

起止年月主要工作資金使用安排(萬元)

自籌資金三項經費

2005.1—2005.6

完成開題報告和相關資料的查新

2005.7—2006.6

豬圓環病毒(PCV-2)的實驗室培養

2006.7—2007.6

豬圓環病毒感染的致病機理的研究

2007.7—2008.6總結豬圓環病毒感染相關疾病的綜合防治技術

2008.7—2008.12完成結題報告和撰寫論文

五、管理部門意見

項目管理人意見:

項目管理人(簽章):

二年月日

處室負責人意見:

負責人(簽章):

是否提交評估:是口否口二年月日

市科技局審定意見:

市科技局資助經費總額:

二年月日

六、項目管理

項目進展階段項目進程及完成情況三項經費

(萬元)項目管理人

(簽章)

第一階段

(年月開始)

第二階段

(年月開始)

第三階段

(年月開始)

第四階段

(年月開始)

七、共同條款

1、本合同簽字生效后,**市科技局(以下簡稱甲方)按合同規定進度向項目承擔單位(以下簡稱乙方)核撥經費,按合同規定到位配套資金。乙方應實行專款專用,并接受甲方的監督、檢查,乙方在經費下達后,必須按計劃進度將項目執行情況以書面形式向甲方報告。

2、乙方應在項目完成后的二個月內向甲方申請項目鑒定或驗收,并按規定提交鑒定或驗收的有關材料。

3、在本合同生效后5年內,甲方有權因非商業目的(如:在政府性會議、報告、文件、統計資料等)使用乙方企業、項目信息。

4、甲方鼓勵乙方盡快將本項目進行商業化應用。如在項目驗收后2年內,乙方未能將本項目投入實質性商業化應用,甲方有權指定第三方進行商業化應用。乙方應就技術使用費及其支付方式與第三方達成協議,雙方不能達成協議的,由甲方確定合理的使用費。

5、任何一方因不可抗拒力不能履行合同時,應及時通知另一方,并在合同期內出具不能履行合同的證明。任何一方提出變更合同的要求,需與另

一方協商,簽定變更協議后方可執行。

6、甲乙雙方應嚴格遵守本合同的各項條款、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如發現乙方違反本合同及有關規定,甲方有權撤消或終止合同。撤消或中止合同后,乙方應進行項目清算,并將甲方下撥的剩余經費如數退還。同時,甲方在今后三年內不再受理乙方的項目申請。

7、甲乙雙方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下簡稱丙方)共同協商,確認丙方為本項目的委托管理部門,乙方應接受甲方賦予丙方對本項目實施及撥付資金使用的監督和檢查。

8、雙方如發生爭議,應協商解決,協商不成,任何一方均可向**市仲裁委員會提請仲裁。仲裁是終局的,對雙方均有約束力。

9、根據項目具體情況,經雙方協商訂立的附加條款將作為本合同的組成部分。

10、本合同未盡事宜,雙方按科技計劃、科技三項經費管理等有關規定執行。

11、其它條款:

①、

12、本合同一式份。

八、簽定合同各方

甲方:

地址:

負責人(簽章):

電話:

郵編:

(蓋章)

二年月日

乙方:

地址:

法人代表(簽章):

電話:

郵編:

開戶銀行:

帳號:

(蓋章)

二年月日

丙方:

地址:

負責人(簽章):

電話:

篇(10)

經鑒定,壽光及周邊地區絲瓜花葉病毒病的毒原種類主要有黃瓜花葉病毒(CMV)、甜瓜花葉病毒(MMV)。絲瓜花葉病毒病于5月中下旬開始發生,6~7月發病較重。

2 花葉病毒病為害癥狀

上部幼嫩葉染病后,呈淺綠色與深綠色相間的小環斑,葉片皺縮;下部老葉染病后,呈黃色環斑或黃綠相間花葉,葉脈皺縮,葉片扭曲、變硬,葉緣缺刻加深,產生枯死斑,從下逐漸往上發展。果實染病,產生褪綠色斑,畸形,表現為細小扭曲或呈現出上小下大狀。

3 傳播途徑

該病毒主要靠蚜蟲、薊馬、煙粉虱傳播;農事活動、汁液接觸等也可傳播。

薊馬喜歡溫暖干旱的天氣,活動適溫為23~28℃,適宜空氣濕度為40%~70%;煙粉虱的活動適溫為26~28℃;溫度在16~22℃時適宜蚜蟲繁育,干旱或植株密度過大蚜蟲為害重。

4 發病原因

種子帶毒傳播;高溫空氣干燥,適合病毒病發生;蚜蟲、薊馬、煙粉虱等害蟲頻繁發生,加劇了病毒病的傳播蔓延;農事活動中沒有做好消毒,造成植株之間傳播;風力作用,造成植株之間摩擦傳毒;管理不善,植株徒長,抗病力弱,病毒病發生重。

5 防治措施

5.1 農業防治

①選擇抗病品種 結合當地市場和人們的生活習慣,選擇抗病毒病強的絲瓜品種,如江蔬一號絲瓜、完美絲瓜、早香絲瓜、夏棠1號、3號絲瓜、濰科3號、4號絲瓜等。

②加強種子處理 絲瓜種子進行干熱處理,即把種子放在70℃的恒溫箱處理72 h,可鈍化種子內的病毒;然后用10%磷酸三鈉、氫氧化鈉、高錳酸鉀等溶液浸泡20~30 min,進一步鈍化病毒。

③及時拔除染病植株 絲瓜花葉病毒病,無有效藥劑可以根除。發現病株后及時拔除,以防病毒傳染到健康植株。

④清潔田園 及時清除田間病株和雜草(田間及周邊種植前和收獲后雜草), 消滅或減少蟲源,減少病毒寄主。整枝打杈,摘除有蟲老葉和黃葉,及時帶到棚外銷毀。

⑤減少人為傳播 田間作業時,盡量減少人為傳毒。在接觸病株后應用肥皂洗手,再進行下一株或下一行。

⑥加強棚室內溫度、濕度調節 通過小水勤澆、周邊噴水、揭去地膜等增加空氣濕度,遮陽網間隔覆蓋、加大通風等降溫措施來改善棚內高溫、干旱的條件,白天溫度保持在30℃左右,晚上20℃左右,以降低病毒病的發生幾率。

⑦加強田間管理,增強植株抗性 首先采用營養土或營養缽育苗,培育壯苗;其次,定植前,有機肥和無機肥配合施用作底肥,適當增施磷、鉀肥,前期追肥要少量多次,防止植株出現徒長。

⑧注意輪作換茬 合理輪作倒茬,減少病毒來源。與豆科或禾本科作物實行3年以上輪作。

5.2 物理防治

①懸掛黃色粘蟲板 利用蚜蟲、煙粉虱對黃色的強烈趨性,在棚室內懸掛涂有黃油的黃色板誘殺,規格為(50~60)cm×40 cm,板要高出植株10~

15 cm,每667 m2放置15~20塊。

②通風口處設防蟲網 用40目防蟲網覆蓋通風口,阻止煙粉虱進入。

③通風 開放頂部風口和南側通風口通風,風不會吹動植株,可減少植株之間摩擦傳播病毒。

④適時加蓋遮陽網 加蓋遮陽網后,可以根據天氣變化,適時調節棚內的光照,從而調節室內的溫度,減少病毒病發生。

5.3 化學防治

①種衣劑拌種 用種子質量0.5%的35%種衣劑拌種,可減輕病害的發生。

②防治蚜蟲、薊馬和煙粉虱 用1.8%阿維菌

上一篇: 初中生教育培訓 下一篇: 智慧教育前景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日韩精品有码中文字幕 | 精品国产午夜理论片不卡 | 亚洲日本欧美三级 | 五月天AV免费在线观看 | 日韩中文精品在线专区 | 亚洲中文字幕一级视频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