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06 17:38:24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英語基礎知識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單選題主要通過一定的情境考查學生對語言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呈現形式有單句、對話等??疾榈膬热萦忻~、動詞、代詞、介詞等詞義的區別;有詞組的辨析;習慣用語和固定搭配;語法功能的考查;以及對功能交際項目的考查等。具體解題方法有:
1. 排除法。此類方法要求學生,先根據題干提供的信息,把比較有把握的干擾項排除,縮小選擇范圍,然后將剩余項代入題干中進行驗證,從而獲得正確答案。
例1 (2012年南京)
―Peter, is there anything else you want to know about China?
―Yes, I am still wondering____________.
A. how is Chinese paper cut made
B. how was the Great Wall built in ancient times
C. why the Chinese people like to play the dragon dance
D. why do the Chinese people eat rice dumplings at Dragon Boat Festival
答案:C
評析:本題考查賓語從句。賓語從句的語序是陳述句語序,A、B、D都是疑問句語序,都可以排除。C項代入,答句意為“我一直很想知道中國人為什么喜歡玩舞龍?!?語義正確且時態無誤,故本題答案選C。
2. 交際法。此方法主要適用于考查語言交際功能類試題,題干一般都是以對話形式呈現。
例2(2012年泰州)
―Thanks for listening to my problem and giving me your advice, Amy.― . That’s what friends are for.
A. My pleasure B. With pleasure C. Never mind D. It’s kind of you
答案:A
點評:本題是考查交際用語中對別人感謝的回答。A項意為“不用謝”,用于別人表示感謝時的回答;B項意為“樂于為你效勞”,常用于應答別人的請求;C項意為“沒關系”,常用于表示對別人的原諒;D項意為“你真好”,用于表示對別人的贊揚。根據上下文的情境,故選A。
3. 關鍵詞法。許多題目中都有這樣一些詞,對于判定答案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常稱之為“關鍵詞”。找到它,就找到了問題的突破口。
例3 (2012年宿遷)
―There is ______ milk in the fridge. Please buy some on your way home.
―All right.
A. much B. many C. little D. few
答案:C
評析:本題考查近義詞辨析。橫線后的單詞milk是關鍵詞。由該詞是不可數名詞,可以排除B和D。因為B、D均修飾可數名詞的復數,B意為“許多的”,D意為“幾乎沒有”。再根據句意“在你回家的路上買一些”,推斷出“冰箱里幾乎沒有牛奶了?!眒uch修飾不可數名詞,表示“許多的”,little修飾不可數名詞,意為“幾乎沒有”。故此題選擇C。
4. 固定搭配法。直接利用相關的知識結構,得出正確答案。
例4 (2012年淮安)
― How about climbing the hill?
― I would rather _____ along the river than_____the hill. I’m a bit tired.
A. walk; climb B. walking; climbing
C. walking; to climb D. walk; to climb
答案:A
評析:本題考查固定詞組的用法。由題中would rather,想到固定搭配“would rather do sth. than (do) sth.”,意為“寧愿……而不愿……”。故選A。
5. 前后照應法。一般適用于題干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句子,或者以對話形式呈現的題目。解題時,需要理解上下句意,找出其隱含的句意。
例5 (2012年鎮江)
―Excuse me, how can I get to Nanshan Mountain?
―Oh, _____ of these two buses will take you there. You must go and take No. 3 bus.
A. neither B. all C. none D. both
答案:A
評析:本題考查代詞的用法。neither意為“兩者都不”;all意為“三者或三者以上都”;none意為“三者或三者以上都不”;both表示“兩者都”。由答句中的these two buses可以排除B和C;由答句的下半句You must go and take No. 3 bus.(你必須去乘坐3路公共汽車),可以推出“這兩輛公共汽車都不到那兒”。故選A。
二、詞匯題解題策略
詞匯運用題的呈現形式主要有:根據漢語寫單詞、詞形轉換、對話選擇填空或短文首字母填詞等。此類題中所有考查的單詞都出現在有意義的句子或短文當中,這種含有語境意義的試題,旨在考查學生英語的語用能力。因此,做這類題,一定要在整體理解句意和語言情境的基礎上,分析空缺單詞的詞義以及詞性,判斷出它在句子中擔任的成份以及所含的語法結構。具體做法有:
1. 仔細閱讀,找尋題干隱藏的內在線索,確定詞義。
例1(2012年鹽城)
John is so _______(honest) that no one believes him.
答案:dishonest
評析:由下半句no one believes him(沒人相信他),推斷出“他是一個不誠實的人?!备鶕o詞honest,判定應該寫出它的反義詞,故正確答案為dishonest。通過語境,不僅考查了同學們的閱讀能力、對句意的理解,也考查了反義詞的構成掌握情況。
2. 整體閱讀,捕捉句子體現的語法結構,判定詞性。
例2 (2012年鎮江)
Well done! You have worked out all these physics problems_____(correct).
答案:correctly
評析:由上半句Well done?。ǜ傻煤茫?,推斷出下半句句意為“你已經正確地計算出了所有這些物理難題。”由于副詞修飾動詞短語work out,所給詞correct是形容詞,形容詞加-ly構成副詞。故本題答案為correctly。本題考查了同學們對句子的閱讀理解力以及由形容詞構成副詞的掌握情況。該題把語法考查很好地結合在語境和語義的考查當中,可謂一箭雙雕。
3. 深度閱讀,查找語言之間的邏輯關系,認定詞形。
例3 (2012年鎮江)(保留原題號)
根據短文內容及所給首字母提示寫出所缺單詞。
A tobacconist(煙草商) left the snowy streets of Chicago for a holiday in Florida. His wife was on a business trip and wanted to m 46 him there the next day. When he reached his hotel and checked in the room that he booked three days a 47 , he decided to send his wife a quick e-mail. But he forgot to keep her e-mail a 48 in his computer. He looked at the keyboard and made an effort to type it in from m 49 . Unluckily, he missed one l 50 and his e-mail was sent instead to an elderly farmer’s wife. Her h 51 had passed away only the day before. When the sad wife t 52 on the computer to check her e-mail, she took one look at the screen, let out a scream, felt so f 53 and fell to the floor on a dead faint(不省人事). At the sound, her family rushed into the room i 54 and saw this note on the screen: Dearest wife, I’ve just got checked in. E 55 is prepared for your arrival tomorrow. I’m looking forward to seeing you down here.
答案:
46. meet 47. ago 48. address 49. memory/ mind 50. letter
51. husband 52. turned 53. frightened 54. immediately 55. Everything
評析:深度閱讀,查找語言之間的邏輯關系,在短文填空中運用較普遍。同學們在細致閱讀短文時,要注意捕捉空格處前后有沒有這樣一種詞,它含有的固定搭配,如實詞與實詞的搭配;實詞與虛詞(尤其是介詞)的搭配等。根據搭配可以判定它的用法。如第52題,此處語境為“當傷心的妻子打開電腦檢查她的電子郵件時。”,根據空格后的單詞on,聯想到固定短語turn on(打開),再由下句she took one look at the screen,可以看出時態是過去,依據時態前后一致的原則,第52題答案為turned。另外,在閱讀中,還可以通過上下句之間的邏輯關系,確定空格處的詞形。如第53空,由前一句let out a scream(爆發出尖叫)以及空格后的一句and fell to the floor on a dead faint(倒在地上不省人事),可以推斷句意為“感到如此的害怕”。確定好該詞意思后,再由felt的詞性(連系動詞),判斷出該空為形容詞――“害怕的”。故53空答案為frightened。
三、基礎知識題應試策略
1、注重詞匯積累。只有對教材和課標要求掌握的詞匯達到熟記的程度,才能為靈活運用打下堅實基礎。
首先,在反復中記憶詞匯。記憶單詞的方法多樣,如音節記憶法,構詞記憶法,語義聯想法等。掌握了這些方法,在運用的同時,利用好艾賓浩斯遺忘規律,在遺忘-鞏固-再遺忘-再鞏固的循環復習中,將瞬間記憶變成短時記憶,再變成永久記憶。
其次,在實踐中積累詞匯。每個單詞都有其最基本的詞義,一般詞典中第一個或前幾個標注的意思是它的概念意義。一般詞典中后幾個的標注意思是這個單詞在其特定的文化背景下產生的引申意思,即關聯意義。一個單詞一般會有多個意思,包括概念意義和關聯意義,只有在具體的語境中才能產生特定的意思。因此,同學們要全面了解詞義,不僅掌握詞匯相關的語用知識,而且要理解單詞在具體語境中的意思,決不是機械地背單詞和詞組。在這個環節中,建議大家留意我們生活中的英語,如網絡、電視、甚至身邊的流行語,豐富自己的詞匯。同時,將所學的英語活學活用于我們的日常交際中。
第三,在復現中內化詞匯。在詞匯學習與復習時,要重點關注四會單詞和高頻單詞。不僅關注拼寫,還要關注固定搭配和構詞以及同一個詞匯的不同詞性??梢岳煤檬诌叺摹八臅痹~匯手冊,也可以制作自己的詞匯手冊,收錄一些常用的高頻詞匯。明確課程標準對這些詞匯的要求,了解它在教材文本中的語境,從而歸類出它們的不同詞性、詞形、意義、常見搭配和例句等。當然,還要關注一詞多義,以及相關詞匯形與義的辨析。
總之,同學們一定要在給出語境的句子或段落中記憶單詞,這樣既能掌握其意義、拼寫等,更能了解其運用,真正達到詞匯量與質的同步積累。
2、夯實語法基礎。語法是語言的經脈,語法基礎扎實,有利于理解語篇。近年來,基礎知識的運用由原來的純語法知識的測試轉向實際運用能力的測試,從形式上看語法被淡化了,實際上語法的要求是深化了。試題通過知識與能力在語篇、語境中的有機結合考查學生活用語法知識的能力。
首先,弄清語法的基本概念,在概念中理解語法的含義。初中階段,英語語法種類繁多,死記硬背會不勝其煩。同學們要先理出初中階段的重點語法,如時態、語態、情態動詞、賓語從句、名詞的數與格、形容詞與副詞的等級運用等概念,再加以理解與記憶。
其次,歸納語法的一般規則,在運用中強化其概念。在語法學習時,同學們要構建好語法知識網絡,對語法的規則要力求充分的了解。堅持做適量的語法知識運用的練習,積累語言經驗,提高語言使用的熟練度與準確性。練習要以句為單位,口頭練習與書寫練習并重,力求達到思路與表達趨于一體的自然的語言習慣。
第三,在語境中感受語法知識,提高活用語法知識的能力。在語法學習中,要本著實用的原則,與語言的運用結合起來??梢哉乙恍┫嗨频木渥舆M行朗讀、記憶,在多次重復中形成語感;或者試著分析結構比較復雜的長句子,理出句中所含的語法知識;或者在閱讀長篇文章時,運用自己所學過的語法規則,進行創意表達。
總之,同學們要善于在理解的基礎上學習語法,在練習中歸納語法規則、在錯誤中總結語法規律、在交際中使用語法等,這樣才能起到語言知識與技能融為一體的效果。
3、提高閱讀能力。無論用哪一種題型考查學生的基礎知識,都需要學生有較強的題干和語篇閱讀能力。近年來,各地中考卷在單選題與詞匯題上增加了語境創設的試題和有交際意義的對話題。短文填空或對話填空不僅考查學生對詞、句、語法等的掌握情況,也考查學生對短文意思的理解能力。所要寫的詞匯在邏輯意義及語言形式上均要求符合語段的內容,對考生閱讀理解能力的要求提高了。
首先,挖掘課本中的長、難句,進行簡化練習。英語的句子主干往往并不復雜,只是其粘著修飾成分過多,如插入語、各種從句、非謂語形式等。分析文本中的長、難句,一點點“砍”去它的修飾成分,來獲得句子主干。當然,“欲簡之必先擴之”,我們也可以自己學著寫長句,模仿文本中的長句,適當運用句中的那些“粘著修飾成分”。通過這種練習,就能克服長、難句的閱讀障礙,提高同學們的句型表達能力。
第一部分:基礎知識
1.字母:26個字母的大小寫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2.語音:元音的發音
五個元音字母:AEIOU
12個單元音:
前元音:[i:] [?] /e/ [æ]
中元音:[?:] [?]
后元音:[ɑ:] [?] [?:] [u :] [?] [?]
雙元音(8個)
合口雙元音(5個)[ai] [ei] [au] [?u] [?i]
集中雙元音(3個) [i?][ε?][u?]
3.詞匯:詞匯量,近反義詞
4.句子:大小寫,標點符號
第二部分:語法知識
1.名詞:名詞單復數,名詞的格
(一)名詞單復數
一般情況,直接加-s,如:book-books, bag-bags, cat-cats, bed-beds
以s. x. sh. ch結尾,加-es,如:bus-buses, box-boxes, brush-brushes, watch-watches
以“輔音字母+y”結尾,變y為i, 再加-es,如:family-families, strawberry-strawberries
以“f或fe”結尾,變f或fe為v, 再加-es,如:knife-knives
不規則名詞復數:
man-men, woman-women, policeman-policemen, policewoman-policewomen, mouse-mice
child-children, foot-feet, tooth-teeth, fish-fish, people-people, Chinese-Chinese, Japanese-Japanese
不可數名詞的復數就是原型: paper, juice, water, milk, rice, tea
(二)名詞的格
有生命的東西的名詞所有格:
a) 單數后加 ’s 如: Lucy’s ruler my father’s shirt
b) 以s 結尾的復數名詞后加 ’如: his friends’ bags
c) 不以s 結尾的復數后加 ’s children’s shoes
并列名詞中,如果把 ’s加在最后一個名詞后,表示共有, 如:
Tom and Mike’s car 湯姆和邁克共有的小汽車
要表示所有物不是共有的,應分別在并列名詞后加’s
Tom’s and Mike’s cars 湯姆和麥克各自的小汽車
(2)表示無生命東西的名詞通常用“ of +名詞”來表示所有關系:如:
a picture of the classroom a map of China
2冠詞:不定冠詞,定冠詞種類:
(1)不定冠詞:a / an a unit / an uncle
元音開頭的可數名詞前用an :
an egg / an apple / an orange / an eraser / an answer /
an ID card / an alarm clock / an actor / an actress / an e-mail /
an address / an event / an example / an opera /
an houran old man / an interesting book / an exciting sport /
an action movie / an art lesson /
(2)定冠詞:the the egg/the plane
定冠詞的用法:
特指某(些)人或某(些)物: The ruler is on the desk.
復述上文提到的人或物:He has a sweater. The sweater is new.
談話雙方都知道的人或物:The boys aren’t at school.
在序數詞前: John’s birthday is February the second.
用于固定詞組中: in the morning / afternoon / evening
不用冠詞的情況:
專有名詞前:China is a big country.
名詞前有定語:this , that , my , your , some, any , no 等:
This is my baseball.
復數名詞表示一類人和事:Monkeys can’t swim. They are teachers.
在節日,日期,月份,季節前:Today is Christmas Day. It’s Sunday.
一日三餐前:We have breakfast at 6:30.
球類 棋類運動前:They often play football after class. He plays chess at home.
* 但樂器前要用定冠詞:I play the guitar very well.
學科名稱前:My favorite subject is music.
在稱呼或頭銜的名詞前:This is Mr Li.
固定詞組中:at noon at night by bus
3代詞、形容詞、副詞
1.代詞:人稱代詞,物主代詞
人稱代詞物主代詞
主格賓格
第一
人稱單數I(我)memy(我的)
復數we(我們)usour(我們的)
第二
人稱單數you(你)youyour(你的)
復數you(你們)youyour(你們的)
第三
人稱單數he(他)himhis(他的)
she(她)herher(她的)
it(它)itits(它的)
復數they(他們/她們/它們)themtheir(他們的/她們的/它們的)
2.形容詞,副詞:比較級,最高級
(一)、形容詞的比較級
1、形容詞比較級在句子中的運用:兩個事物或人的比較用比較級,比較級后面一般帶有單詞than。比較級前面可以用more, a little來修飾表示程度。than后的人稱代詞用主格(口語中可用賓格)。
2.形容詞加er的規則:
一般在詞尾加er ;
以字母e 結尾,加r ;
以一個元音字母和一個輔音字母結尾,應雙寫末尾的輔音字母,再加er ;
以“輔音字母+y”結尾,先把y變i,再加er 。
3.不規則形容詞比較級:
good-better, beautiful-more beautiful
(二)副詞的比較級
1.形容詞與副詞的區別(有be用形,有形用be;有動用副,有副用動)
⑴在句子中形容詞一般處于名詞之前或be動詞之后
⑵副詞在句子中最常見的是處于實義動詞之后
2.副詞比較級的變化規則基本與形容詞比較級相同(不規則變化:well-better, far-farther)
4.數詞:基數詞、序數詞
基數詞:
(1)1-20
one,two,three,four,five,six,seven,eight,nine,ten,eleven,twelve,thirteen,fourteen,fifteen, sixteen,seventeen,eighteen,nineteen,twenty
(2)21-99 先說“幾十”,再說“幾”,中間加連字符。
23→twenty-three,34→thirty-four,45→forty—five,56→fifty-six,67→sixty-seven,78→seventy-eight,89→eighty-nine,91→ninety-one
(3)101—999先說“幾百”,再加and,再加末兩位數或末位數;
586→five hundred and eighty-six,
803→eight hundred and three
(4)l,000以上,先從右往左數,每三位數加一個“,”,第一個“,”前為thousand.第二個“,”前為million,第三個“,”前為billion
1,001→one thousand and one
18,423→eighteen thousand,four hundred and twenty-three
6,260,309→six million two hundred and sixty thousand three hundred and nine
750,000,000,000→seven hundred and fifty billion
序數詞
(1)一般在基數詞后加th
eg.four→fourth,thirteen→thirteenth
(2)不規則變化
one→first,two→second,three→third,five→fifth,eight→eighth,nine→ninth,twelve—twelfth
(3)以y結尾的十位整數,變y為ie再加th
twenty→twentieth, forty→fortieth, ninety→ninetieth
(4)從二十一后的“幾十幾”直至“幾百幾十幾”或“幾千幾百幾十幾”只將個位的基數詞變為序數詞。
twenty-first,two hundred and forty-fifth
基數詞轉為序數詞的口訣:
基變序,有規律,詞尾加上-th.
一,二,三,特殊記,詞尾字母t,d,d.
八去t,九去e, ve要用f替。
ty將y變成i,th前面有個e.
若是碰到幾十幾,前用基來后用序。
5.介詞:常用介詞:in, on, at, behind等
1.at表示時間概念的某一個點。(在某時刻、時間、階段等)。
at 1:00(dawn,midnight,noon)在一點鐘(黎明、午夜、中午)
2.on
1)表示具體日期。
注:(1)關于"在周末"的幾種表示法:
at(on)the weekend在周末---特指
at(on)weekends在周末---泛指
over the weekend在整個周末
during the weekend在周末期間
(2)在圣誕節,應說at Christmas?而不說on Christmas?
2)在(剛……)的時候。
On reaching the city he called up his parents.
一到城里他就給父母打了一個電話。
3.in
1)表示"時段"、"時期",在多數情況下可以和during互換,前者強調對比,后者強調持續。
in(during)1988(December,the 20th century)
在一九八八年(十二月、二十世紀)
6.動詞:動詞的四種時態:
(1)一般現在時:
一般現在時的構成
1. be動詞:主語+be(am, is, are)+其它。如: I am a boy. 我是一個男孩。
2. 行為動詞:主語+行為動詞(+其它)。 如: We study English. 我們學習英語。
當主語為第三人稱單數(he, she, it)時,要在動詞后加"-s"或"-es"。如:Mary likes Chinese.瑪麗喜歡漢語。
動詞+s的變化規則
1.一般情況下,直接加-s,如:cook-cooks, milk-milks
2.以s. x. sh. ch. o結尾,加-es,如:guess-guesses, wash-washes, watch-watches, go-goes
3.以“輔音字母+y”結尾,變y為i, 再加-es,如:study-studies
(2)一般過去時:
動詞過去式詳解 動詞的過去式的構成規則有:
A、規則動詞
① 一般直接在動詞的后面加ed:如 worked , learned , cleaned , visited
② 以e結尾的動詞直接加d:如 lived , danced , used
③ 以輔音字母加y結尾的動詞要改y為i再加ed(此類動詞較少)如 study – studied carry – carried worry – worried (注意play、stay不是輔音字母加y,所以不屬于此類)
④ 雙寫最后一個字母(此類動詞較少)如 stopped
B、不規則動詞(此類詞并無規則,須熟記)
小學階段要記住以下動詞的原形和過去式:
sing – sang , eat – ate ,see – saw , have – had ,
do – did ,go – went , take – took , buy – bought ,
get – got , read – read ,fly – flew , am/is – was ,
are – were , say – said , leave – left , swim – swam ,
tell – told , draw – drew ,come – came , lose – lost ,
find – found , drink – drank ,hurt – hurt , feel – felt
(3)一般將來時:
基本結構:
①be going to + do;
②will+ do. be going to = will
I am going to go swimming tomorrow(明天). = I will go swimming tomorrow.
(4)現在進行時: am,is,are+動詞現在分詞
動詞現在分詞詳解 動詞的ing形式的構成規則:
① 一般的直接在后面加上ing , 如doing , going , working , singing , eating
② 以e 結尾的動詞,要先去e再加ing ,如having , writing
③ 雙寫最后一個字母的(此類動詞極少)有:running , swimming , sitting , getting
第三部分:句法
1陳述句
(1)肯定句:是指用肯定的語氣來陳述的句子,如:
I’m a student. She is a doctor. He works in a hospital.
There are four fans in our classroom. He will eat lunch at 12:00. I watched TV yesterday evening.
(2)、否定句:含有否定詞或表示否定意義詞的句子,如:
I’m not a student. She is not (isn’t) a doctor.
He does not (doesn’t) work in a hospital. There are not (aren’t) four fans in our classroom.
He will not (won’t) eat lunch at 12:00. I did not (didn’t) watch TV yesterday evening.
2疑問句
一般疑問句:是指詢問事實的句子,此類句子必須用“yes”,或“no”來回答。
特殊疑問句:以特殊疑問詞(what , where , who , which , when , whose , why , how等)開頭引導的句子。此類句子應該問什么就答什么,不能用“yes 、no”來回答。
3There be句型
There be 句型與have, has的區別:
1、There be 句型表示:在某地有某物(或人)
2、在there be 句型中,主語是單數,be 動詞用is ; 主語是復數,be 動詞用are ; 如有幾件物品,be 動詞根據最*近be 動詞的那個名詞決定。
3、there be 句型的否定句在be 動詞后加not , 一般疑問句把be 動詞調到句首。
4、there be句型與have(has) 的區別:there be 表示在某地有某物(或人);have(has) 表示某人擁有某物。
5、some 和any 在there be 句型中的運用:some 用于肯定句, any 用于否定句或疑問句。
6、and 和or 在there be句型中的運用:and 用于肯定句, or 用于否定句或疑問句。
7、針對數量提問的特殊疑問句的基本結構是:
How many + 名詞復數 + are there + 介詞短語?
How much + 不可數名詞 + is there + 介詞短語?
單詞過關離不開聽寫,但也是一個比較令人頭痛的問題:每個單元單詞都要求聽寫,學生的單詞過關的情況并不盡人如意。聽寫過關是初中英語教學中常用的一種檢測學生詞匯掌握情況的方法。初中英語教學正好是學生英語知識的起始階段。然而單詞過關不能只是純粹地讓學生去記憶單詞。那樣的記憶并不能帶來長久的記憶,也不能讓學生更好地去運用這些單詞或詞組。
那么,如何讓聽寫也能具備有效性呢?教師可以試著改變聽寫的內容與形式:傳統的聽寫模式是老師讀英文,學生寫出英文單詞、詞組或句子,并寫出中文含義。我自己在教學過程中,也慢慢地摸索出不同的聽段與方法:
1.對于單詞的聽寫,老師讀英文,要求學生寫出英文單詞,并寫出中文含義。
3.對于句子的聽寫,可以是老師問,學生答;老師讀英文,學生翻譯成中文;或進行中文翻英文。
4.造句聽寫,給出一個單詞,讓學生利用這個單詞進行造句。能力好的學生會運用更多所學的內容。能力稍差的學生,他們會利用剛剛學過的句型來造句。
聽寫在英語教學中并不是孤立地存在,它對于其它教學目標(如說,讀)都是相輔相成的。靈活英語教學中的聽寫,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促進其它能力的形成與培養。
二、記英語筆記是夯實英語基礎知識的重要環節
記英語筆記依然是我最擅長和最喜愛的一種。從教以來,記英語筆記已成為我們教學中不可缺少的環節之一,是我們提高教育教學的一個重要手段,對此方法我感受頗深,現將該方法介紹給大家。
1.何為英語筆記?
記筆記就是英語中學習策略的最好體現,那么,什么是英語筆記呢?我個人認為,即在英語學習中,將課內外學習中的重難點及有用資源進行收集,整理,積累,使之條理化,系統化,以便于資源整合和查找。
2.如何做好英語筆記?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只要學會做英語筆記,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相信你已經邁進了通往成功的智慧之門。要做好,其方法很多,形式多樣。(1)。課堂筆記要盡快整理,使要點突出,這對鞏固知識十分重要。記好課堂聽課筆記,即記重難點,記板書,記體會。切記一味地抄板書,抄寫時要用紅筆,劃出重難點。記筆記應著重記下老師講課中的歸納與總結,以及容易混淆的概念等。(2)整理課后及習題中的筆記,我在講習題時,要求學生們在課后及時整理課文內外及習題中的重要知識點,不要總留在資料書里?!保?)學會分類記,學完一單元時,我就要求我的學生利用周末時間對本單元的詞匯匯總,按照詞性變形,近義詞、反義詞、同義詞等分類總結,最后全班再作總結,取長補短;在期中,期末復習前要求學生就單元類、話題類等再作總結,既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同時也使整個教學對教材條理化,清晰化。
3.記英語筆記的重要性
許多學生在英語中無計劃,無方法,盲目學習,因而收率甚微。初中的學習,就是打基礎,熟記筆記,熟悉重要詞匯的慣用法,畢竟英語學習中知識點多且閑散,只要記好英語筆記,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如果學生在英語學習中能夠善于記筆記,那么無論是在期中考試,期末考試,或是在中、高考的復習過程中,就可以在邊復習課本的同時,邊看以前記在書上和筆記本上的內容,有的放失,尋重點、難點和要點。如此復習,教材和筆記就會越看越薄,而成績則一定會越來越好,英語語感就會越來越強,英語水平就會越來越高。
三、教學評價是檢測和促進教學效果的手段
教學評價是指系統收集有關學生學習行為的資料,參照預定的教學目標對其進行價值判斷的過程,其目的是對課程,教學方法以及學生的培養方案作出決策。檢查教與學目標達成情況。并以此為依據制訂或修改下一個階段學習目標的管理計劃。應該做好考試成績分析,一般來說應包括試卷分析和答題狀況分析兩個方面。
1.關于試卷分析
(1)創設試卷的策略思想。主要寫明創設這份試卷,意在用考試引導學生重視什么知識和能力,告訴學生哪些是重點的教學板塊,哪些問題是容易出差錯的;教學成敗指數的驗證目標。
(2)試卷考查的內容,主要寫本學段教學的內容是什么,試卷是如何覆蓋這些內容的;與上一學段是如何衡接的,鞏固性內容有哪些試題。
(3)試題的分數權重。主要寫明全卷題分的比例分配,知識型、能力型和重點板塊是如何安排的。
(4)試題的難度、信度和效度。難度是按什么比例分配的,如3:6:1或3:5:2,考試結果和設想是否一致。
2.關于答題情況
(1)得分情況,主要有:①班人均分;②最高分,最低分;③各個層次考生的得分態勢分布圖(表),各試題得分率。
(2)失分情況主要有:①失分的主要答題原因;②失分在哪些題上;③失分題的共同率的統計。
(3)對學情的分析。主要有:①考前預測和考試結果的相關性如何;②有哪些問題是事先未想到的;③有哪些與預先估計相符。
(4)對教學成敗的分析,主要有:①考得好的題與教學的相關性。采取過什么措施;②考得不好的題。有什么疏忽;③哪些題是教學未注意或未重視的。
3.今后改進的方向
無論是對試卷本身還是學生的學習,都對老師的教學具有總結意義。一般來說,考試的重要性體現在以下幾點:
一、問題的提出
近年來,旅游業發展日趨國際化,出入境旅游業務大幅增加,對旅游英語專業的人才尤其是英語導游的需求不斷攀升,客觀上為中職旅游導游專業的學生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但是中職導游專業培養出來的學生在英語接待能力、英語口語表達等方面卻好像有著先天的不足,往往無法滿足客戶的需求。這些情況的出現主要有以下原因:
1、導游專業學生英語現狀:學生旅游英語知識貧乏,口語表達能力差,職業能力欠缺。
目前企業對職業學校不滿意的一個主要原因是畢業生缺乏必要的工作能力,對企業所需人才來說僅僅是半成品。中國是一個旅游大國,隨著旅游行業的蓬勃發展,導游的服務素養、服務技能以及外語水平成為旅游行業的必備要求,然而不少學生經過旅行社英語面試后,難以達到導游錄用要求,這說明導游英語教學滯后,受到了用人單位的質疑。所以進一步提高導游專業學生導游英語綜合素質、及時發現導游英語教學中的問題并采取相應措施提高教學質量顯得十分迫切。
2、導游英語教學弊端:教學內容、方式脫離工作實際。
教學上,導游英語教學偏重于景點的介紹,對其他環節英語的學習需求降低,沒有把導游的實際工作任務納入到教學范疇之中,教學與具體的工作任務、工作過程分離,學生往往不能理解所學的理論和技能與將來所從事的職業的關系。其次,學校的教學只安排在教室這種一成不變的環境中,與真實的工作環境有非常大的差距。職業學校的導游英語教學內容、方式脫離工作實際,導致學生畢業時不能完成所學專業的具體工作任務。
3、企業需求與學生能力的矛盾。
從2005年到2011年職業學校導游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情況看,只有30%的畢業生找到了專業對口工作。應屆畢業生大都因其專業能力不足,未被用人單位選用。同時,學生在工作能力上達不到用人單位的要求,很多旅行社需要對剛入職的畢業生做長時間的“崗前培訓”,增加了企業的用人成本,進一步加劇了企業用人與傳統人才培養模式之間的矛盾。
因此,實施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廣州導游英語基礎知識》的教學改革,設置適合廣州學生的導游英語課程,成為我們的當務之急。
二、工作過程為導向的理論依據
所謂工作過程是“工作人員在工作情境中為完成一項工作任務并獲得工作成果而進行的一個完整的工作行動的程序”。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模式是以職業工作過程系統化分析為特征,課程設計基于工作過程,以真實的工作任務或產品為載體進行課程整體設計,充分體現了工學結合的特點,是當前職業教育課程改革的主流方向。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理論認為,職業課程反對復制知識,但不等于消滅知識、不要知識,而是重構知識。“工作過程系統化”是對“學科知識系統化”進行“有距離觀察”,以解放與擴展傳統的知識序列課程的視野,尋求知識關聯與分離的路線,確立新的課程內容定位與支點。這是通過對實際工作過程的分析,確立課程的職業培養目標,明確課程模式,在描述典型工作任務的基礎上,將職業行動領域轉換為職業學習領域,再進行學習情境的具體化設計,實現課程體系與具體課程的內在統一?;诠ぷ鬟^程的課程設計不再是以傳授學科知識為目的,應將學習過程、工作過程與學生的能力和個性發展聯系起來,強調職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并舉,實現理論與實踐的完全融合,以較好地體現中職教育的本質。
三、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廣州導游英語基礎知識》教學改革探討
1.打破傳統教學架構,創新課程教學改革思路
傳統的中職導游英語課程學科架構體系的特點是章節間的聯系是基于理論知識的聯系,或者彼此間的聯系并不明顯,這樣的課程體系在實際的中職教學中存在很多弊端,因此需要對該課程結構進行必要的重構,打破原有的學科架構課程體系,重構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體系。重構課程體系的思路是通過對行業企業和畢業生等進行崗位調查和研究,確定中職導游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方向,明確導游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以工作過程系統化為指導思想,以導游職業相關的典型工作任務、工作環境為基礎,以導游帶團的工作流程貫穿整個課程,按導游工作過程總結出相關的學習性工作任務,構建課程體系框架,最后將行動領域課程轉化為學習領域課程,通過課程學習情境設計實施工學結合課程的教學。課程教學改革思路如圖一所示。
2.基于工作過程導向,實施有效教學改革
(1)分析崗位要求,確定典型工作任務
通過人才市場走訪、報紙招聘廣告分析、網絡資源調研、畢業生動態追蹤、企業問卷調查等方式,我的歸納出行業企業對導游人才的要求為:熟練掌握旅游知識,熟悉旅游工作進程,掌握日常的旅游英語會話,具備較強的英語應用能力,具有較強的組織活動能力,能勝任導游翻譯、領隊及其他涉外工作。畢業生可適應的崗位與就業方向有:導游翻譯及領隊、景區導游、涉外飯店、旅行社工作人員、涉外工作等。導游英語課程的學習目標是:在基礎英語學習之后,培養導游專業學生具有較強的旅游專業文獻閱讀能力、翻譯能力、寫作能力和聽說能力,培養導游專業學生能夠熟練應用旅游專業基礎理論知識和旅游、導游實用技能。
圖一、課程教學改革思路
通過與行業相關機構和旅行社深入交流,我償確定了《廣州導游英語基礎知識》的課程標準,確定以導游工作過程為主線,把相關行動領域中的典型工作任務轉化為學習領域中的學習情境,構建教學內容,確立教學程式。基于工作過程的廣州導游英語課程教學程式如圖二所示。
圖二、基于工作過程的廣州導游英語課程教學程式圖
(2)依據典型工作任務,構建學習任務,設計學習情境
學習情境是在工作任務及工作過程的背景下,將學習領域中的能力目標和學習內容進行基于教學論和方法論的轉換后,在學習領域框架內構成的“小型”的主題學習單元?;诠ぷ鬟^程的課程核心不再僅僅是傳授專業知識,而是讓學生在盡量真實的職業情境中學會如何工作,能夠對工作過程有一個完整而深刻的體驗,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形成終身受益的職業素養,完成知識的建構與遷移。
《廣州導游英語基礎知識》課程以導游帶團游覽廣州這一工作項目貫穿始終,根據課程教學目標,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組織課程內容、設置工作任務,以工作任務驅動的項目教學為載體進行學習情境設計,課程以學習情境為單元,借助模擬環境、仿真教學設備實現“教、學、做”一體化。課程學習過程從 “receiving the guests, check in, at the restaurant, tour arrangement,shopping,entertainment, check out, departure”采用逐個包容的學習情境,每個情境對應一個子項目,每個子項目根據實際操作項目的不同,設置一項或多項工作任務,學生通過完成工作任務掌握工作崗位需要的各項技能和相關專業知識,培養職業崗位能力,全面提高職業素質。
任務中按照工作行程安排學生扮演所需角色,使學習過程任務化、具體化、真實化,理論知識以“必需”、“夠用”為原則,重點以旅行團一次旅行的完成為主。在教學情境設置上,由導游接團前的準備到旅行工作結束為順序,完成所有工作任務,逐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3)以學生為主體,實施行動導向的教學
《廣州導游英語基礎知識》的實施是以學生為主體,以項目引領、任務驅動來開展教學活動。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不斷強化學生的主體意識,使教學活動成為學生的內在需求而不是一種外部的驅動。
在教學上,以工作過程為主線按照導游帶團工作過程中活動與知識的關系來設計教學環節,突出工作過程在課程框架中的主線地位,按照工作過程的需要來選擇知識,以工作任務為中心整合理論與實踐,為學生提供體驗完整工作過程的學習機會。
通過系統的基于工作工程的環境模擬學習后,應安排學生進入到企業中(即旅行社)進行頂崗實習和綜合實訓。通過到旅行社頂崗實習,讓學生熟悉旅行社導游工作的實際帶團流程,感受旅行社的管理理念和企業文化,了解旅行社對導游英語知識的需求,為就業奠定良好的基礎。通過實訓,學生更深入、全面和系統地掌握了已學習的導游英語專業知識,并能將專業知識運用到綜合實踐當中。
以工作為導向的教學實施完成后,要對學生建立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教學考核。課程的考核是對教學任務完成情況的檢驗,強調過程考評的重要性,考核方式采用平時成績考核與期末綜合性考核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表一、課程考核各部分所占分值表
平時成績考核包括學生工作任務考核和職業素質考核,考核以學生工作任務的完成情況為依據,注重基本知識和職業技能的考核。工作任務考核總成績是將每項工作任務完成所得分值相加。職業素質包括職業道德、法律意識、表達能力、團隊協作、組織能力、應變能力六方面,由教師評價、學生互評和學生自評的方式進行。綜合性考核在學期末進行,包括理論知識考核和環境模擬實操考核兩個方面。理論知識的考核除一些必要的理論知識外,把大量平時訓練的項目改造成考試題目,讓學生不必死記硬背,而要強化能力訓練。通過理論知識考核,檢驗學生對基本理論的掌握程度;通過環境模擬實操考核,檢驗學生帶團的實際操作能力。課程考核各部分所占分值如表一所示。
四、基于工作過程的《廣州導游英語基礎知識》教學改革的實施效果
2010-2011學年度,筆者對2009級旅游班的《廣州導游英語基礎知識》課程進行了教學改革,通過改革,對2009級旅游實驗班學生在學習成績、滿意度、學習收效等方面與2008級旅游一班、二班學生情況調查對比發現,基于工作過程的教學對學生的成績和滿意度都有了明顯的改善,產生了更好的影響。經過教改,本課程工學結合更加緊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普遍高漲,教學效果理想。教學效果對比如圖三所示。
圖三、教學效果對比圖
綜上所述,基于工作過程的“廣州導游英語基礎知識”教學改革,在教學設計和實施中采用了先進的職教理論和方法,使教學活動成為一個人人參與的、創造性的工作實踐活動。通過選取典型工作任務或項目,按照“以工作過程為導向,以工作任務為載體,以能力為本位,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理念進行教學實施,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實施中職英語課程的就業導向、教學做合一、課堂與崗位的“零距離”提供了可參考借鑒的操作。
參考文獻
[1]趙志群 職業教育工學結合一體化課程開發指南.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2]嚴中華 職業教育課程開發與實施——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職教課程開發與實施.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3]劉合群 現代教學論新稿.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4.6。
隨著21世紀的到來,各國在科學技術等方面日益加深的合作和競爭,世界經濟一體化逐步加深,英語不但在生活中發揮著日常交流的基本功能,更在各個行業中體現其信息傳遞的功能。于是涉及經濟、科技、服務等方面的專門用途英語(ESP:English of Special Purpose)的重要作用日益顯現,其教學工作也在飛速展開。國外的實驗證明,當英語教學與學科教學結合起來時,學習英語的效率要比孤立地純粹地學習語言的方式高,因為只有學生通過自己親自使用語言來實施真實的交際行為,才能使他們的語言學習產生良好的實際效果。高職英語教學更具有職業針對性,更應該體現實用性。而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對專業性人才的需求也不斷增加,作為職業教育中的重要環節,專門用途英語教學越來越受到重視。
一、基礎英語與專門用途英語的關系
基礎英語,即通用英語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是專門用途英語的基礎,而專門用途英語又是通用英語發展的必然,從學生的學習過程來看,基礎英語向專門用途英語過渡是必然的遞進過程。學生經過普通英語的學習,打下了較為扎實的基本功,因而基本技能也已掌握,但實際運用能力,尤其是與特定專業相關的知識,英語能力總體上欠缺,因而必須通過某種專門的訓練,幫助學生提高英語的實際應用能力,這也是專門用途英語課程開設的目的。陳莉萍(2000)曾指出,外語學習分為EGP和ESP兩個階段,ESP為EGP的后續階段,兩者在語言習得這一點上并沒有根本區別,但表現在學習者的需求上,則有很大區別:ESP一般是在學完必要的EGP之后為了工作或者學術上的需求而修讀的,因此ESP學習者的語言圖式應該基本掌握,這樣一來對于ESP閱讀來講重點是從讀物中獲取所需的信息。
在論述專門用途英語和通用英語的性質時,Hutchinson&waters.A(1987)提出三個重要觀點:
(1)ESP不是教授一種特殊種類的英語,雖然專門用途英語有其特殊的語言特性,但并不存在某種特殊的語言種類,換言之,不應該認為專門用途英語是有別于通用英語的特種語言,兩者之間的共性大于特殊性。
(2)ESP并不只是指科技術語和科技人員用的語法。酒店英語與及酒店人員用的語法等,而是分辨出用語言辦事與用語言辦事所需的知識與能力的范圍。
(3)ESP在類型上與其他英語語言教學形式并沒有什么不同,因為它也首先應該基于高效學習這樣的原則之上。只不過前者在教學內容上有差異,即專門用途英語的教學內容與專業和職業更為相關,但學習的過程是相同的。
二、基礎英語與專門用途英語教學現狀
雖然高職院校經過多年的建設和發展,在課程設置上已經開始日趨合理,但是在傳統基礎英語教學模式下,追求各種英語等級測試過級率,專業英語教學沒有受到足夠重視,大多是在第四或第五個學期開設一個學期的專業英語,通常每周只有兩個學時,學時少,學分低,教學隨意性強。由于定位不明確,大多數高職院校并沒有凸顯高職英語專業培養模式的特點,基本上還沿襲本科專業的課程設置和教學模式,課程設置沒有明確的目的性,缺乏計劃性和延續性,ESP課程既不能滿足學生提高語言能力的需求,又無法和專業課的重要性相提并論。ESP教師注重的是英語,是語言知識,而學生注重的是專業知識,他們從根本上混淆了專門用途英語課程與雙語課程教學之間的區別。這些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高職院校ESP教學的發展,導致很多如就業、學生后續發展等現實問題。
目前各高職院校都希望畢業生能通過相應等級考試,拿到相應的等級證書,因此學校和學生對基礎英語都比較重視。學生認為一旦拿到英語等級證書,ESP學好學壞就無所謂,況且在未來實際工作中未必一定用得到。加之ESP開設時間普遍少于EGP,通常是在第三或第四學期開課,課時較少,對不再繼續考級的學生來說,英語已有些陌生,并且此時已開了數門專業課,課程負擔較重。ESP與EGP和專業課相比較來說,多數學生認為專業英語是可有可無的,從思想上不夠重視。
由于高職高專教育一直被定位于我國高等教育的最低層次上,因此這類院校所招收的學生入校時其整體成績和英語基礎相對薄弱。從主觀上來講,進入高職高專院校學習的考生大都存在心理上較強的失落感。因此普遍學習動力不足,缺乏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尤其對英語這類需要持之以恒的學科極易產生厭學甚至棄學心理。許多學生英語水平參差不齊,基礎英語并沒有想象中的好,統計結果表明二年級仍有很多學生在準備大學英語應用能力考試(B級)。有老師也反映若想全用英語上課,學生的整體聽說能力還有待提高。因此學生和老師都普遍認為,沒有收到應有的效果。
調查顯示,現在高職院校所使用的ESP教材,無論是從編者還是從教材的內容、結構、難易程度及覆蓋面等方面來看,都存在著諸多問題。目前尚沒有出版形式、內容等十分統一的系列教材。與其他相關課程的教材無論是在形式上,內容的難易程度上,還是練習的形式上都不配套,各門教材自成一體。由于課程設置的不固定,任課教師的不穩定導致教材的不斷變更,同一門課,教師換了,教材就跟著換了。
此外,基礎英語課程的教師英語基礎較好,但面對專業英語課程,明顯專業知識不足,對于專業問題無法講明白透徹。專業英語教師在專業基礎知識扎實,又有企業工作的實踐經驗,但英語水平有限,無法及時地獲得第一手的行業國際最新動態并傳遞給學生。
三、通用英語與專門用途英語教學銜接對策
1.教學目標。教學的關鍵是轉變思想,把高職高專英語教學的重心由通用英語向專業英語轉移。專業英語教學是基礎英語教學的延續和擴展,是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語言工作能力的一個重要教學內容。目前高校EGP教學時間過長,與中學英語教學存在著嚴重的重復勞動現象。將師資力量、生源質量、崗位需求、專業發展要求等因素放在一起綜合考慮,制訂有針對性的能力要求及其發展目標,不能對高職學生有過高的期望。在教學目標中,突出培養學生職業能力和技能需要的英語,避免聽、說、讀、寫、譯面面俱到,面面都沒做好的尷尬場景,應該從一至二點出發有重有輕。
2.課程設置。采用集群式模塊化的方式進行課程設置。模塊課程分成三個模塊,每個模塊的課程設置,應在對職業崗位能力分析的基礎上,根據培養的人才應具有的知識、能力和素質,通過整合,把課程分成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三個階段來進行。英語課程的設置按照集群化模塊化的方式,可分為以下幾大模塊。第一階段,基礎英語課程。在各專業學生入學后的第一學年,開設相同的基礎英語課程,定為必修課,主要幫助學生打好語言基礎,同時培養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尤其是聽說能力,為后一階段的學習打下基礎?;A英語課程每周可以安排4課時,其中聽說課占2課時。第二階段,專業英語課程。專業英語課程也定為必修課,安排在第3個學期,某些對英語要求特別高的專業可安排兩個學期的課程,并且適當增加課時,建議每周2―3課時。教學內容應與本專業相符或相近,如專業術語的語義及構詞特點,語法和語用特點,文獻類型和結構等,一方面強化英語專業知識的輸入,另一方面使學生利用英語獲取其專業學習和專業交流研究工作所需要的信息,即使英語成為獲得其他人力資本的資本。學生在結束專業英語課程的學習后,可以參加行業英語的考試,并且獲得證書。第三階段,實用英語課程??删o密結合英語市場價值的變化隨時進行調整。語言經濟學的基本理論觀點認為只要語言能在市場上滿足不同社會層次的需求,就會取得不同的經濟成果。近些年來,我們發現英語學習出現了課堂冷、課外熱的現象。結合學院實際情況,可以開設考證課程和口語、寫作、翻譯等單項訓練課程。課程設置采用選修的方式,循環開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學習需要選擇。
3.教學過程。專門用途英語與基礎英語教學沒有本質上的區別。一方面,二者存在各自的特殊性。針對不同的學習者和學習階段,二者的學習目的不同?;A英語通常是培養學習者聽說讀寫譯的英語基本技能,而專門用途英語教學是通過指導學生閱讀有關專業的英語書刊和文獻,進一步培養他們閱讀和翻譯專業英語資料的能力,并以英語為工具獲取專業所需的信息。從這一層面上看,基礎英語教學是專門用途英語教學的前提,而專門用途英語教學則是通用英語教學的高級階段。專門用途英語教學還要一改傳統的教學模式,開展靈活多樣的實訓活動,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盡管與通用英語相比,專門用途英語顯得單調、枯燥無味,但是只要把專門用途英語與學生所學專業密切結合起來,就一定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加強聽說能力的培養,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努力使聽說課的聽和說得到有效結合。在課內的聽說資料的選擇上,主要是日常應用交際對話,注意結合時事熱點問題,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用英語發表觀點的能力。在課后,注重聽說實踐的比例,積極為學生營造課外、校外實踐環境,突出應用能力的培養和訓練。加強聽說能力的培養,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努力使聽說課的聽和說有效結合。在課內的聽說資料的選擇上,主要是日常應用交際對話,注意結合時事熱點問題,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用英語發表觀點的能力。在課后,注重聽說實踐的比例,積極為學生創造課外、校外實踐環境,突出應用能力的培養和訓練。
4.師資培養。長期以來,我國外語師資培養結構不合理,現今的專業教師大多屬于知識結構單一的語言型或英語和文學相結合的人才,其基本功底扎實,教學經驗豐富,勝任基礎教學不成問題,但大多數不具備相關專業課的基本知識和實踐經驗,擔任專業教學無論是在專業知識還是在教學方法上都力不從心,而擔任專業教學的專業課教師,語音語調不標準,欠缺英語教學法方面的知識,因此高職院校專業英語教學師資嚴重匱乏。與基礎英語教師相比,專業英語教師更像是一個實踐者,因為除了發揮作為教師的一般作用外,專業英語教師還必須進行需求分析、大綱設計、材料編寫與評估。所以,開設專門用途英語課程需要培養一支雙師型師資隊伍,他們不僅要有較高的英語水平,還要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和實踐操作技能。
四、結語
高職院校基礎英語教學和專業英語教學是為同一教學目標而構建的兩個層面,正確處理好基礎英語教學與專業英語教學的關系對把握專業培養目標十分重要,但實施基礎英語和專業英語的融合,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在基礎英語與專業英語初步融合之后,根據專業特點和崗位要求,需要統籌安排,補充專業知識及文獻,使知識系統化進一步強化英語與專業的結合。總之,培養出我國急需的“專業知識+英語交流+現代化技能+創新能力”的新型專業人才高職院校還需對專業英語教學如何與基礎英語教學銜接、專業英語教學模式和方法等方面進行探索與改革。
參考文獻:
[1]Hutchinson,T.and A.Waters.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2]陳莉萍.專門用途英語研究[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
[3]劉小兵.論高職基礎英語與專業英語的銜接策略[J].教育與職業,2011,2:6,7,8.
關鍵詞 :職業學校學生 英語學習 單詞記憶 方法
“學習英語,記單詞要講究方式、方法”。對學習英語的時間以到達3~5年的初中畢業生再談這方面的認識,仿佛是一個笑話。但是我們職業學校的學生英語基礎確實差,有很多職校學生真的不會記憶單詞。提高英語基礎最笨也是最有效的法就是得過單詞關。只有過了單詞關,學生學習英語才能降低難度,試想一下一到英語課堂,如果碰到一個單詞不會碰到一個單詞不會,那怎么才能讀懂句子,怎么才能讀通文章。如何才能開展教學活動呢?學生感覺學習英語困難原因常常也就在這里。本人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對如何提高學生對英語單詞的記憶提出如下看法。
一、課堂上刻意加強單詞的記憶訓練
心理學指出記憶可以分為三種情況:瞬間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根據這一規律,在課堂上教學生新的英語單詞時,先給學生明確記憶的目標,比如,在剛教完一些新單詞后,要求學生在短時間內記熟所學的這些新單詞,然后馬上進行聽寫訓練,當然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通過搶答的方式。或者是提問的方式由老師讀單詞,學生進行單詞拼寫,或是老師講出單詞中文意思,學生讀出英語生詞,通過多種多樣的考核形式來刻意加強單詞記憶訓練,也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二、通過多種方式向學生展現單詞,刺激學生強化記憶訓練
心理學還告訴我們記憶是靠對大腦的刺激形成的。依據這一原則,老師要在課堂上要盡力使學生對所要記憶的單詞形成深刻的印象,這就為以后記憶牢固打下了基礎。為了強化對學生大腦的刺激,老師在向學生提供新單詞的過程中,除了常見的圖片呈現、對比新舊單詞的不同、聯想記憶等方式,還應該嘗試使用一些非尋常的方式呈現新詞。這樣有助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給學生以強烈的再現刺激,加深感知印象,引起學生興趣。比如老師在朗讀單詞時,可以用語音的輕重、加大爆破音摩擦音的變化來吸引學生注意力,加大對學生的刺激。選取視頻資料不同環境下對同一個單詞的不同發音。例如:fantastic,就常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呈現不同的音調,表現不同的感情。再比如用不同顏色的粉筆故意寫錯單詞讓學生糾正,來刺激學生的大腦加強對單詞的記憶。
三、盡最大努力幫助學生變機械記憶單詞為理解記憶
同時只要理解了的內容,就容易記住,并且理解得越深刻,記憶得越牢固。這一規律是誰都知道的。所以在教給學生新單詞時,一定要把它的音、形、義同時教會學生。甚至可以簡單地講述一些單詞的構成方法的知識。這樣學生就對這個單詞有了全面的理解。還有,就是根據已有知識讓單詞在一定的情境中出現,比如短語句子中出現,日??谡Z句子中出現。當然這些短語或句子是學生已有的知識,這還會用新的帶出舊的,達到用舊的學習新的,溫故而知新的目的。從而使新舊知識聯系起來,加深理解,強化單詞記憶的效果。
四、根據遺忘規律,復習英語單詞,加深對單詞的記憶
根據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的遺忘的規律曲線,有計劃地讓學生對學過的單詞進行復習,新學的單詞第一次復習絕對不能超過三天,第二次復習絕對不能超過一個星期。第三第四次復習就可克服遺忘現象,讓學生牢固地記住單詞了,變成了學生的舊知識。所以有計劃有安排地帶領學生復習單詞是單詞學習的“售后服務”,雖然不是產品本身,要想取得學習效果卻是必不可少的,也可以說是事半功倍的。
五、小結
總之,英語學習效果和成績的提高都要以單詞為基礎,單詞記憶的方法有很多,最好多種方法混合使用,交叉記憶。只要克服了學生過去學習中的興趣缺失、挫折感等問題,讓學生養成了積極動腦、動手、動口的習慣,有意識地去學習英語詞匯、熟悉詞匯,就一定能夠突破詞匯的難關,打好英語學習的基礎,從而取得好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豐玉芳.英語專業高低年級學生詞匯學習策略比較研究[J].外語界,2003(2).
1 基礎英語教學在英語專業基礎階段的重要性
2003年國家教育部批準實施了新的《高等學校英語專業教學大綱》。大綱明確指出,基礎階段(一、二年級)基礎英語(即綜合英語)的主要任務是傳授基礎知識,對學生進行全面的、嚴格的基本技能訓練,培養學生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筆者認為這其中的基礎知識不僅僅包括語音、詞匯、語法、篇章結構、語言功能/意念等,還應包括對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的文化了解。廣大一線教師重視學生聽、說、讀、寫的基本技能培養的同時,還應該注重文化因素的滲透。基礎英語的后修課程高級英語教師反映,學生對英語國家的文化知之甚少,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他們對語言的學習。根據幾年的基礎英語教學實踐,筆者認為文化知識的滲透應從基礎階段即基礎英語教學開始。
基礎英語課在一、二年級中所占比重相當大。在筆者所在的學校,一、二年級基礎英語課每周6學時,周學時占基礎階段英語課46%。這個數字足以說明基礎英語教學在整個基礎階段處于舉足輕重的地位。在對學生基礎英語學習的調查中我們發現,學生對英語國家的文化的學習意識非常強烈,迫切希望了解他們的政治、經濟、宗教、文學等文化。在實際教學中發現,文化因素滲透的越多,學生對所學課文的了解就越深刻。
2 語言與文化的關系
英國文化人類學家愛德華·泰勒,在其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書中,首次把文化作為一個中心概念提出來,并且將它的含義系統地表述為:“文化是一種復雜體,它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風俗以及其余社會上習得的能力與習慣?!焙髞?,美國一些社會學家和文化人類學家修正了泰勒的定義,補充為“實物”的文化現象,把泰勒的定義修正為:“文化是復雜體,包括實物、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風俗以及其余社會上習得的能力與習慣?!?林紀誠,2002)
關于語言與文化的關系,中外學者紛紛對其進行闡釋。Claire Kramsch (1993:1) 在關于語言和文化的研究中指出:“文化在語言學習中不是可有可無的第五種技能,排在聽力、口語、閱讀和寫作教學之后。文化從學習者開始學習外國語的第一天起就始終滲透其整個學習過程中,一不注意,它就會使他們心神不寧,使他們在交際技能方面的缺陷暴露無遺,向他們對周圍世界的理解能力提出挑戰?!?/p>
外語教學實際上是一種跨文化交際。文化在外語教學中占相當重要的地位,因為語言也是一種文化,是廣義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我們講的文化知識既包括講英語國家的同一時代的文化,也包括不同時代的文化。
3 如何將文化因素導入基礎英語的教學中
全國許多高校的基礎英語教材采用的是上海外國語大學李觀儀教授編寫的《新編英語教程》。《新編英語教程》是一套綜合性訓練的英語教材,是供外語學院和其他高校英語專業的學生在基礎階段使用的教材,該教材側重于聽、說、讀、寫四項語言能力的培養,并附有一定的翻譯練習,再加上配套的練習冊,突出了基礎訓練的比例。教材的編排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指導作用,揉綜合性與靈活性于一體,既便于學生的學習訓練、又便于教師的教學指導(郭文海,2003,9)。筆者根據自己在實踐教學中的經驗,以《新編英語教程》第三、四冊為例來說明,教師在教學中如何有意識地將文化因素導入基礎英語教學中。
3.1 政治歷史參照
政治文化因各國而異,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政治制度和政治背景。我們以《新編英語教程》(以下稱教程)第三冊的第五單元The Light at the End of the Chunnel為例來說明政治文化對我們理解文章的重要性。本文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描寫英吉利海峽在開通前英法兩國人民對其的態度;第二部分簡要地介紹了當時工程的進展。如果學生對兩國關系的背景不了解的話,很難理解英法兩國居民對英吉利海底隧道開鑿的抵觸情緒。對相當簡單的一句話如果沒有歷史背景,學生很難理解。一位退休公務員說,“I’d rather England become the 51st state of the U. S. A, than get tied up to there.”為什么講話人寧愿讓英格蘭成為美國第五十一個州,而不愿與法國連接起來。一個法國農民說,“I went to English once. Never again. All they eat is ketchup.”我去過英國一次,再也不去了。他們吃的都是番茄醬。如果我們對英法兩國的歷史關系作一概要的了解,就不難發現為什么兩國人民會有如此強烈的反應。英國與法國之間的矛盾沖突由來已久。1066年,法國諾曼底公爵威廉征服了英國成為威廉一世,之后,法國文化與禮儀在英國貴族中占統治地位。1154年,亨利二世奪回英國王位。1337年,英國的愛德華三世奪取了法國王位,導致了百年戰爭的爆發,百年戰爭時斷時續,一直打到1453年。兩國的戰爭在14、15世紀繼續進行。1689-1815年英法之間為爭奪在北美大陸的控制權不斷產生矛盾,英法兩國的矛盾一直持續到1818年拿破侖在滑鐵盧慘敗,這也是英法長期爭斗的結束。了解政治文化對這篇文章的學習至關重要,倘若沒有涉及這部分內容,整篇文章無法下手。
3.2 文學作品欣賞
《教程》部分所選材料來自英美著名作家的作品。如第四冊的第九單元The Pearl 選自美國著名作家約翰·斯坦貝克的同名小說。節選的文章是漁民基諾在去鎮上賣珍珠之前的場景。如果學生對這部小說了解甚少的話,學起來會有些難度。斯坦貝克的語言非常優美,并且擅長使用修辭等手段來達到感染讀者的效果。在講這篇文章之前,教師不必從本文入手開始講解,不妨可以從這部小說開始講起:首先分析小說的主要人物、故事情節、寫作基調、主題以及它所反映的人們對夢想的追求。當學生對這部小說有了總體的了解之后,我們再進行課文的學習。此時會發現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相當快,幾乎和教師同步進行。在針對課文的內容進行提問時,學生們很容易回答上來。最明顯的是,學完課文作Role-play時,學生們都將老師在課堂上分析小說的一些情節納入他們自己的對話中,而這些情節是課本里所沒有的。這種方法將使教師知道學生真正掌握了這篇文章的主題,以及所反映的時代背景。
3.3 人文宗教求證
宗教在英美國家文化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據統計,85%的美國人是基督教徒。因此,許多作家把宗教話題納入他們的寫作視野,以及借助宗教來表達主題思想?!督坛獭返谒膬缘谌龁卧腟alvation,選自蘭斯頓·休斯的自傳體小說。在這篇自傳體的文章中,作者力圖讓我們了解孩子怎樣對待宗教以及為什么孩子有時會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上撒謊。整篇文章語言點并不多,但充滿宗教色彩的詞匯讓學生們難以了解。倘若老師在上課時面面俱到地講解課文語言點,而忽略了宗教本身,學完之后學生們會覺得這篇文章索然無味。筆者在講解這篇文章時,首先從作者入手開始討論。蘭斯頓·休斯是美國現代優秀黑人詩人、小說家和劇作家、“哈萊姆文藝復興”的杰出代表。休斯以極大的同情描寫美國黑人的苦難生活和悲慘命運,抨擊白人統治者的種族歧視政策,啟發黑人群眾的覺悟和自豪感。有了這個背景知識,我們對本文的主題有了大體的認識。文章的主人公并不認為上帝最終會拯救他,能夠拯救他的只能是他自己。文中出現的sin, pray, lamb, sermon, soul , hell等詞都是我們經常遇到的,但學生對這些詞并不是真正了解的,了解基督教的歷史和現狀等會加深學生對文章的認識,能夠正確掌握這些詞匯使用的語境。
3.4 地理知識的認識
《教程》第三冊第三單元的Three Sundays in a week說明地理知識的了解對學習文章的重要性。這篇文章選自美國19世紀著名詩人、短篇小說家、文學評論家愛德加·愛倫·坡的短篇小說。他的小說情節巧妙別致,推理嚴密,文筆考究。但節選的文章是利用了一個地理常識編撰了一個饒有興趣的故事。在講本篇課文之前,筆者借助地圖和學生一起分析時區和日界線。對幾個專業術語像格林威治平均時間和國際日期變更線講解之后,學生懂得了這樣一個基本常識,即:每當穿越日界線時,向西則日期向前進一天(即失去一天),向東則日期向后退一天(即多出一天)。換句話說,如果向東旅行,假如到達日界線時是星期一,那么穿過日界線后,就又是星期天了。本文的魯格杰恩大叔提出,除非一個星期有三個星期天,否則不同意羅伯特與凱特結婚。為了挫敗魯格杰恩大叔的反對,羅伯特與凱特請了兩個剛剛環游世界歸來的水手朋友,一個自西向東旅行,多出了一天,一個自動向西旅行,失去了一天,在他們的幫助下,想出了一個妙計,騙了魯格杰恩大叔相信三個星期天確實集中到了一個星期里。講解完這個問題,當我們再去閱讀這篇文章時,學生們輕松掌握了這幾個年輕人利用了妙計,讓魯格杰恩大叔上了圈套。
本文只是分析了幾種可以利用文化知識的滲透對學生進行文化教學。但這不僅僅是把這些知識介紹給學生就完成了,還需要我們教師對后期學生如何利用所學過的文化知識促進他們的學習以及學習效果怎樣都需要做一定研究。我們可以通過平行班的不同教學情況得出一個結論,或者通過學生的學習成績對其文化滲透前后,以及學生自己的感受等等來考查一下文化教學的必要性。
參考文獻
[1] Claire Kramsch. Culture and Language. [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8.
一、高職會計英語課程的意義
隨著經濟全球化,中國經濟的迅猛發展,會計英語作為一種國際通用的商業語言,在貿易全球化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國家需要會計專業方面的高水平復合型人才來滿足對外貿易的需求,因此,許多高校開設了會計英語課程。學習這門課程有助于學生了解會計的基礎知識,掌握會計報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使學生在學習英語知識的同時,突出對會計英語語言的了解和應用,提高學生在會計崗位上運用專業英語的能力。會計英語課程的開設,不僅對高職院校的會計和英語課程的發展有重要的意義,也可促進高職院校的發展,使會計專業學生對國際會計通用語言和國際會計通用管理進行學習和掌握,更好地適應當前國際經濟環境,在日后的會計工作中能更順利地融入社會,成為會計方面的核心競爭力。
二、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雖然中國各大高職院校有很多都開設了會計英語課程,但在會計英語教學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下面從以下兩方面就存在的問題加以闡述。
1.教材難度大,學生學習興趣不高
經調查表明,會計專業的學生大一時通過A級考試的占學生總數的40%,即便是過了A級的學生也不代表他們能輕松閱讀會計英語教材內容,更何況連A級都達不到的學生更是對教材的內容一知半解了。作為一門專業英語,會計英語有其獨有的復雜性,專業性極強,術語多,詞匯量大,設計的范圍廣,語義有其獨特行業意義。其次,會計英語教材涉及的專業術語較多,學行文難免生澀難懂。這樣的教材對于學生來說無疑是難上加難,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
2.師資力量匱乏
作為一門專業性強的復合型課程,會計英語對教師的要求也很高,它一方面要求教師要掌握會計專業的相關知識;另一方面,教師還要具備扎實的英語語言功底,聽說讀寫能力,這樣才能有效地組織教學。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缺乏這樣的人才,擔任該課程的教師一類是公共英語教學的教師,另一類教師是從會計專業教師中挑選英語基礎相對較好的教師兼任此門課程,沒有專業的會計英語教師。
三、如何有效地促進課堂教學
1.轉換教學模式
傳統的會計英語教學主要是以教師講授為主,知識理解效果差。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師應改變一人講授為主的課堂,采取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模式。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觀點,也可采用分組討論的方式,提高學生口語交際的能力,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種成就感,從而產生學習興趣。教師還應該針對學生的特點進行分組討論,對含有較多會計原理和術語的段落精講,讓學生加深印象并積累專業詞匯。
2.樹立科學正確的考評理念
我們要求學生在學習知識、掌握原理的基礎上,更好地學習技術,繼而成為合格的技術人才。死記硬背書本的理論,不掌握理論是不可取的。其次,考試的內容要全面,教師應重視對學生全面語言技能的考核,避免純知識的考核。再次,成績要多元化,要科學、準確、客觀。教師應注重學生平時的課堂表現,讓學生真正掌握所學知識,并重視能力的培養,從而體現素質教育的本質。
3.合理的師資培訓計劃
由于會計英語教學屬于新興專業,我們的師資力量還很薄弱。我認為各大高職院校應制定合理的師資培訓計劃。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會計英語教師,教師要具備較高的英語水平,其次,還需要具備較全面的會計專業知識,更重要的一點是教師應具備相應的外企會計崗位工作和實習經歷。學校應該提供并鼓勵必要的培訓、進修機會,教師可以利用假期及課余時間深入到外企進行校企合作。教師還可以通過學習考取相關國際會計證書,如LCCI,CGA,ACCA、CPA等,從而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
一、加大繼續教育培訓力度,提高教師素質,是實施英語素質教育的有力保證
目前,農村初中教師專業素質普遍偏低,部分教師對語言教學規律吃不透、拿不準,“用英語教學英語”尚不能熟練駕馭,對學生學習心理缺乏全面的了解與研究,嚴重地阻礙了英語教學進程。教師是素質教育的最終實施者,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根本保證。因此,教師素質再教育的提高勢在必行。
教師要提高自身的專業文化素質,深入領會教學大綱,全面透徹地掌握教材,熟悉語言教學規律,研究學生心理和學習策略,同時加深對英語國家歷史背景、人文地理、民俗風情等跨文化的理解,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拓寬知識結構和視野,在教學中有的放矢。提高教師素質,一方面需要組織加強培訓,通過學歷進修和非學歷進修,繼續再教育培訓等來完成。另一方面也需要教師自身的業務進修,研究教育法、心理學、社會學等理論,學習了解認知法、聽說法、功能法等教學流派的基本特征,用現代最新語言教學理論指導自己的實踐。
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能力,不斷總結、積累教學經驗,研究教學方法,參與教改實驗,撰寫教研論文,以教研促教學,增強“科研先行”意識,做好使自己由“經驗型”向“研究型”教師轉變工作,使英語教學工作科學化,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順利完成基礎教育階段素質教育賦予我們的歷史使命。
二、轉變教育觀念,面向全體學生,實現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
“素質教育”是針對“應試教育”的弊端提出來的。素質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素質為目的的教育,它與“應試教育”的主要不同在于教育觀、質量觀、學生觀、教學觀的不同,因此,我們要堅決反對應試教育,毫不猶豫地變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在英語教學中,尤其要改進教學方法,加強對學生在學法方面的指導,使學生掌握語言學習規律,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盡可能創設一個適宜于英語情景交際的語言環境,使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得到提高,使素質教育落實到日常教學之中。
三、創設交際情境,培養學生交際能力,是英語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根本目的
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語言藝術學科,是一種交際工具。實踐證明學習語言除了有科學的學習方法,還有一條最佳捷徑,那便是有一個真實的語言交際環境。
在教學實際活動中,即使沒有一個真實的純英語交際的大環境,但我們絕對有能力營造、創設一個基本接近于說英語、用英語的交際小環境。大自然的千姿百態,多姿多彩的民俗風情,優美動聽的英文歌曲,勇于探索創新的人物形象以及現代教育技術在語言教學中的運用等無不給語言教師提供了豐富的交際素材。如問候、指路、購物、看病、打電話、邀請親友、日常生活及學習活動等題材,教師一可通過實物及教具演示、看圖及投影會話、扮演角色形象、詩歌故事演講、日常生活小事對話等課堂活動運,運用聽錄音、放錄像、繪制簡筆畫等手段、組織英語演說竟賽、課外英語角交流等活動,創設語言交際情境,提高學生綜合技能。教師還要不斷調查研究,掌握交際動態,力求面向全體學生克服部分中差生不敢說、害怕說錯、羞于啟齒的語言心理障礙,盡可能多地為中差生提供交際機會。分層、分組組織他們進行情景會話表演,使轉化中差生工作上一個臺階。這樣,將語言形式與語言意義和學生實際相聯系,通過動耳、動口、動手、動腦組織大量聽、說、讀、寫等交際活動,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建立了初步語感,并內化知識,形成技能,增強了語言實踐運用能力。
四、強調科學有效的教學方式
之所以進行課改推行素質教育,目的是在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因此要變“學會”為“會學”。在引導學生強化記憶的同時,更要強調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首先是預習環節,預習,是起到一個“心中有數”的作用,在預習初期,教師要給予一定的指導,明確方向,指明預習中的重點和難點,使學生思路清晰,對教學內容有初步的了解和認識。當逐步形成自主學習意識的時候,教師則可以要求學生進行自我預習,并試著找出重點和難點。最后則將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但卻不能缺少一定的制約,否則將會成為“放羊式”教學。其次是復習,復習也是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孔子曾說:“溫故而知新”,這已成為千年不變的真理。通過復習,可以起到鞏固和查缺補漏的作用。使學生對教學內容有更加完善和系統的認識和理解。最后,改錯本,在英語教學中是每個同學必備的。在經過系統的學習后,很多錯誤知識在學生的頭腦中形成,造成“一錯再錯”的現象,學生只有將其錯誤寫在改錯本上不斷地提醒自己,才能在今后的學習中改正過來。
要確定商務英語專業的學生應該學習哪些職業技能,要先確定該專業學生可以從事哪些職業崗位的工作。商務英語專業的建設、發展正在逐步走向成熟。但實際上,商務英語專業本質上還是沒有一個明確的、具體的研究方向。原因在于它仍然沒有脫離語言作為工具這個本質,而商務在該專業中一直處于被淡化的地位。原因在于它包含的領域過于寬泛,如國際經濟與貿易、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財務、電子商務、法律等。再如,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就業崗位有:外貿業務員、單證員、跟單員、報關員、貨運等;市場營銷專業也是如此,比如,市場調查員、營銷策劃項目經理、廣告策劃專員、市場開發專員、營銷管理人員、市場推廣人員、大客戶談判員等;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就業崗位有:人力資源總監、職業經理人、培訓師、人事部主管、勞資主管、助理、公關經理、獵頭顧問、涉外文秘、文員等;財務相關專業崗位有:會計、出納、會計主管、財務總監、審計等。因此,要確定商務英語專業職業技能,則應該參考各相關專業的就業崗位群,再具體到具有崗位的職業技能以及職業技能涉及的實踐教學內容。各相關專業的職業技能總結起來包括:基本職業技能(語言、商務知識、辦公軟件使用)、核心職業技能(各崗位相關專業理論、實踐知識、業務能力)、綜合職業技能(職業道德、人文素養、身心素質、人際技能)等。
二、職業技能實踐教學現狀
目前為止,獨立院校中商務英語專業的學生處于一個比較尷尬的地位:語言能力不如英語專業的學生,商務專業能力不如學習商務相關專業的學生,實踐能力和職業技能也無法和專業學生相比。原因在于各高校的商務英語專業的課程設置偏重語言的教學,沒有注重專業技能的培養,而實際上,商務相關專業就業崗位對從業人員的專業業務能力要求遠大于語言能力的要求。對于專業職業技能的實踐教學的開展和研究也處于初級階段。實踐教學設備、師資、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教學方法,還有其他方面的保障還不夠完善。
三、有針對性的培養
要進行有針對性的培養,首先應該改革課程設置,注重培養學生的專業職業崗位實踐操作能力。
(一)課程設置
課程設置要保障學生的專業知識結構能夠支撐學生將來的就業、從業和職業發展。也就是專業知識、語言訓練、職業技能的培養應該成為商務英語專業培養方案中的核心部分,并且占用重要比重。改變商務英語專業注重培養語言能力,簡單增加商務知識的現狀,要讓職業技能教學涵蓋語言的學習和堅固專業知識的學習。還有,職業基本技能、專業技能和綜合技能的培養也要融入到日常職業技能的實踐教學之中。
(二)教學模式
這就要求語言、專業知識職業技能的教學同步進行,而不是按照現在高等院校中的普遍采用的“語言+商務知識”的教學模式。而是采用CBI的教學模式即ContentBasedInstruction(以內容為依托的教學),就是直接用實踐操作完成語言專業知識,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提高語言的應用能力。也就是用職業技能的實踐教學實現專業知識、語言教學和實踐操作的“三位一體”的教學模式。此外,獨立院??梢越梃b高職、中職的經驗,通過課、證、崗、賽、校企合作、課內外、理論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培養學生。
(三)三位一體
專業職業技能實踐教學“三位一體”的教學模式的實現要求有設備、師資、機構和管理的保障。職業技能的實踐操作離不開設備,國際貿易專業的就業崗位中的基本職業技能,如:辦公軟件的操作需要的計算機設備;崗位核心職業技能需要的業務流程的模擬訓練實訓軟件、硬件設備等。市場營銷專業相關的職業崗位實訓設備以及其他商務相關專業亦如此。師資保障則需要“復合型、雙師型”教師。要培養專業職業技能復合型人才,就要求教師首先是專業知識、語言能力、業務崗位實踐操作綜合實力過硬的復合型、雙師型教師。所以獨立院校應該加緊培養滿足要求的教師,可以聘請企業中在職人員或者派有潛力的教師到企業中鍛煉。機構保障指的是校企合作。獨立院校應該與行業企業進行廣泛的合作,建立實訓基地,讓學生在就讀期間或者是寒暑假到企業中實習、實訓,在真實的崗位上實踐所學的知識。在管理上,針對獨立院校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欠缺的特點,從制度要求和日??己酥斜U险n上下,課內外的教學和學習效果。
(四)課、證、崗、賽相結合
此外,課、證、崗、賽的教學模式貫穿其中。其中課程的教材、教學內容一定要傾向職業技能的實踐操作。例如: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中外貿業務員、單證員、報關員等崗位應該熟悉進出口貿易流程,外貿談判、合同的簽訂、信用證的審核、備貨、租船訂艙、報檢、保險、報關、提取提單、發裝船通知、制單、交單、結匯等。而這些課程內容沒有完善的、實時的、適應于獨立院校學生使用的教材,所以教師應該具備較強的教材編寫能力、教學的同時開發相對完善的教材體系。證書的考取也要融入到教學中,社會對畢業生的要求除了畢業證之外,還要求學生有職業資格證,所以要證明學生具備職業技能還有幫助學生考取相應的資格證書。這樣就要求日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應試能力,根據職業資格證書考試大綱的要求,完善相關知識的學習。崗,指的是崗位技能訓練。這需要校企緊密合作完成。在校內的職業技能的實踐教學與實際工作崗位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實際的工作崗位還涉及具體行業、具體企業以及企業對員工的具體要求,因此,真正要獲得專業職業技能實踐能力只有到具體的實際工作中才能有真切的體驗和確實的收獲。比如,外貿公司的具體產品,產品所在的行業、公司的規模、該產品在國際貿易中要遵守的國際慣例等等都因企業的不同而不同。所以,獨立院校一定要和企業有廣泛的合作來保證實踐教學的圓滿實現。賽,指的是參加與專業相關的實踐技能大賽。鼓勵學生參加國際級別的,國家級別的,省級級別的和學院級別的各項比賽。讓學生通過比賽,鞏固和實踐課堂中所學的知識。有針對性還體現在針對學生的具體特點進行實踐教學。獨立學院的學生是高考中第三批次錄取的生源。這就說明獨立學院的學生的基礎知識、綜合素質在第一、第二批次錄取生源的水平之下。他們多年的學習習慣也會影響大學期間的教學和學習效果。因此在教材內容的選取、難易程度的取舍和教學方法的使用上都應該有所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