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8-04 09:37:36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護士工作小結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為加強對護理人員的管理,配合醫院等級提升復審,我和急診部的其他三位護士長花了近兩個月的時間,整理、修訂和完善了《十院急診危重癥管理制度》、《急診危重癥護理管理制度》、《急診護理技術規范及操作流程》、《急診護士技能培訓資料》和急診護士技能考核本,這不但規范了急診病區護理人員的日常工作行為,還大大的提高了全體護理人員的工作主觀能動性。
為有效減少高危藥物的用藥錯誤,降低護理工作失誤和不良事件發生;急診部積極推行“三元色標識”在急診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即用紅、黃、綠三元色來標識藥物的危險度、環境潔凈度、不同治療方法等,以此表達風險的高低,警示護士及病人。通過使用三元色標識我們有效地避免了病人在醫療護理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各類風險,保障了病人安全;如我們在補液室的用“三元色”分區及配套的地標和椅套使患者一目了然所屬的區域;EICU三元色的消毒用抹布分類使患者周邊的用物潔污分開。在今年的檢查中我們的做法得到了上級部門的肯定和表揚。
二、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開展工作,調動護士的工作積極性
我常常主動與護士進行交流溝通,了解她們的想法、收集她們的意見,理解她們的煩惱,解決存在的實際困難等,使她們感到遇事有商量、能解決可信任的寬松環境,來激發她們的工作積極性和熱情,充分發揮她們的主觀能動性;從而使她們順理成章地富有情感的主動自愿地去對待病人和家屬,為病人,為社會提供高質量的護理服務。今年我常常幫護理人員代班;護士家里有什么事情都要和我說,我還上門為他們解決家庭矛盾,今年急診區護士們稱我為“知心大姐”。
同時,我還要通過崗位績效考核,開展病區優秀護士的評比等活動,來增加她們的工作壓力,來挖掘她們的潛質,使她們能真正成為工作的骨干。首先印制了“急診護士人員資質手冊”,并發放到每位護士手上,使她們知道在自己這個團隊里自己身居的位置及上升空間及努力方向,使之有不斷向上的奮斗目標;
同時試運行了急診科護士績效考核分配法:即通過:本人工作量、表揚人次、護理缺陷和不良投訴進行月度評排行榜,評選“業務能手”、“星級明星”。等方法進行綜合考核,成績優秀的給予獎勵。全年進行崗位績效考核三次,評選出的優秀護士9人,給予了精神和物質上的獎勵,大大的刺激了整個急診病區的護理人員,出現了人人爭當業務能手,人人爭當標兵的熱潮,使我區的護理質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加強護理人員培訓教育,提高護士整體素質
護理工作是醫院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現代醫學科學技術迅猛發展,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不斷出現,新的形勢要求護理人員必須及時地、不斷地學習掌握這些新知識、新技術,并應用于臨床,更好地為病人服務。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是提高護理質量的重要因素,直接關系到病人的身心健康。因此,加強護理人員培訓教育是提高護理質量的關鍵。為此,急診病區將護理人員培訓教育工作列入護理工作之首;
今年初我們幾名護士長和急診部護理部起草制定了急診護士培訓教育五年計劃,明確了培訓目標、內容和步驟,建立了2014-2011年、2012-2015年護士的培訓手冊,并印發到人手一冊。我們根據不同層次的護理人員制定具體培訓計劃,加大培訓力度,重視新護士的崗位培訓,幫助她們盡快熟悉環境及規章制度,較快勝任臨床護理工作,對低年資護士應加強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醫德醫風等方面的培訓,對高年資、中級護理人員進行帶教指導、組織管理、護理科研等方面的培訓,創造條件鼓勵在職護士學歷教育,外出進修學習等,建立不同層次護士的績效考核目標,規范護理人員行為,達到全面提高護士整體素質要求。
通過有組織、有計劃的安排,今年舉行的幾次培訓教育都取得了圓滿的成功,如3月15-17舉辦的首屆“急救護理短訓班”,全院36人年輕骨干獲得了“初級證書”,納入急救人員資源庫;
7月1日“侵權責任法”頒布后,我們開展了學習活動,認真解讀和學習了新的法律,并采取了一系列保護護士利益的措施。如:EICU設計了集吸氧翻身病情記錄于一體的“危重病人記錄單”等,真正做到把時間還給病人;11月我病區還專門組織舉行了全區護士“心肺復蘇”就地應急救援技能比賽,通過比賽大大的提高了護士們現在救急的專業技能。
我還時常跟急診病室的護士們說,自己要主動向護理專家、主任以及周邊護理前輩請教、學習,不斷充實提高自己的業務素養、組織管理水平,溝通協調能力,認真學習、尋找自己弱點,為將來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積累豐富的知識。
四、立足本職崗位,迎接新的挑戰
今年我在圍繞本院持續質量改進、提供滿意服務,開展人性化管理,充分調動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增強凝聚力,進一步提高護理服務質量等方面的工作上盡力自己的微薄之力;在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的基礎上,還帶領全體護理人員還根據公司的安排做好了上級機關對我病區的檢查工作。
1、完成了上海市護理質控中心對我院的護理質量檢查工作,急診室在評比中獲得了滿分而受到嘉獎;
2、在“文明醫院復查”檢查中,急診室也完全達標,為我院榮獲”文明醫院”盡了力;
20xX年是我院二五規劃發展目標承上啟下的關鍵年,也是醫保預付費、規范化診療、整治不合理收費等各種困難和挑戰的實戰年。面對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和意想不到的多種挑戰與困難,消化內科全體醫護人員在院、科兩級領導的正確指導下,在各職能部門以及兄弟科室的關心支持下,團結一心,奮力拼搏,全年基本完成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標。具體工作總結如下:
一、201X年工作回顧
(一)綜合目標完成情況
1. 醫療指標:今年1月~10月份,消化內科病區共出院病人2100余人,床位使用率超過100%,出院診斷符合率96%,平均住院日期約7.6天,治療有效率95%,急危重癥搶救成功率91%,疑難病癥好轉率93%,院感發生人數為11人。藥品比29.5%,較去年同期的36.5%明顯下降。
2. 經濟目標完成情況:今年1~10月份消化內科病房完成業務收入約1600
余萬元,另今年1~10月份1消化內鏡診療部完成各類胃腸鏡診療8400余例,其中各種內鏡下治療1670余例,完成業務收入約670萬元。超聲內鏡診斷技術在消化系統疾病鑒別診斷中的價值,已開展183例,創收近15余萬元; 高分辨食管測
壓在胃食管反流病臨床診治中的應用,已開展43例,創收29余萬元; 高分辨肛管直腸測壓在肛腸動力障礙性疾病診療中的應用,已開展37例,創收28萬元.
(二)科室管理工作
1. 明確任務,責任到人
按照醫院201X年工作部署,本季度之初就及時召開科務會多次,認真學習醫院201X年工作安排,緊緊圍繞醫院全年中心工作,全科人員積極投入到醫院的7S活動,做好各項管理工作、市場工作及新業務的開展。認真貫徹執行院部下達的各項管理工作制度,制定了201X年的發展規劃,使科內醫護人員統一認識、團結一心,在保證醫療質量、醫療安全的前提下,把經濟管理工作中的調整收費結構,增收節支作為全年工作的重點。根據科室實際情況,把工作目標細分,責任到人,保證各項工作有序進行。
2. 狠抓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
我們組織大家認真學習醫療核心管理制度,認真落實三級查房制度、疑難危重病人、死亡討論制度等及科室大查房和主任教學查房制度,有效的保證了科室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時刻繃緊醫療質量、醫療安全這根弦。制訂了各級醫師培訓計劃,使年輕的住院醫師迅速成長,能夠較快地勝任臨床工作,并使各專業得以發展。我們還認真組織學習2010版《醫療機構病歷書寫規范》及《員工手冊》,并加強病歷質量管理,安排專人負責病歷質控,在全科醫務人員在病歷書的內涵質量明顯提高
3. 注重服務質量和服務細節
堅持為病人服務,創滿意優質服務為中心。讓全科員工養成工作認真負責、精益求精、一絲不茍、嚴謹細致的作風。把管理細化到每個人、每件事、每個工作環節之中。能針對不同疾病患者,進行個性化的短信提醒,如消化性潰瘍患者在天氣變冷時,及時提醒他(她)添加衣服;脂肪肝患者定期提醒他(她)注意飲食清談;胰腺炎患者在節假日來臨之前提醒他(她)切忌暴飲暴食。在患者生日的當天還會為患者送去生日祝福。在我科全體員工的團結協作、共同努力下,得到了病人的一致好評。本季度共收病人的感謝信50余封,錦旗8面,拒收紅包及禮金共近萬余元。
(三)大力開展新業務和新技術
技術創新是學科不斷發展的動力源泉,也是經濟的重要增長點。抓技術創新,我們遵循“三統一”的原則,即新技術必須要求社會效益、經濟效益以及學術價值三者的有機統一。尤其要體現“效益優先”,本著這個原則,我們已積極開展以下新技術新業務:膠囊內鏡檢查、ESD、肝硬化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大出血的內鏡下綜合治療、非靜脈曲張消化道大出血的內鏡下多種止血治療、內鏡下粘膜下切除術治療胃腸道息肉及良性腫瘤、巴雷特食管的內鏡下高頻電及激光治療、食物不耐受檢測、胃腸動力診療等,已成功申報省級繼教項目《超聲內鏡技術對消化系統疾病的診療應用進展學習班》.這些新技術新業務具有安全可靠、療效肯定的特點,不僅能滿足臨床需要,解除眾多患者的病痛,也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更重要的是能進一步擴大我院消化內科的影響力及知名度。
二、存在的問題及不足
201X年即將過去,對照201X年工作計劃,我們仍有部分工作做得不夠完善,主要是:
1、對督促我科部分醫療核心制度和核心條款的落實做到得不夠好。如部分醫生的病歷書寫不夠及時;疑難病例討論和死亡病例討論有時也不夠及時。有部分醫療文書的書寫不夠規范,如特殊診療知情同意書上無談話醫師的親筆簽名等等。這些說明我們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工作中還存在不足之處。
2、借口臨床工作忙,本科室的教學科研工作開展不理想,今年未有市級及以上的科研立項。今年上半年科內業務學習不夠規范,有時一個月僅組織一兩次學習,未很好的調動科室業務人員學習的積極性。
3、由于超聲內鏡和胃腸動力診療工作起步時間不長,在臨床上開展的深度和廣度不夠,因此,今后還需大量推進和廣泛開展。
4、本專業的市場輻射及影響力仍不夠,職保病人仍我們的主要就診人群,大約75%,。說明我們在培育市場,搶占市場,以及創新營銷方式、拓展營銷范圍等方面的工作還做得不夠好。
三、201X年工作計劃
1、人才梯隊建設
(1)繼續派遣技術骨干及青年醫師分期分批外出進修學習深造,鼓勵年輕醫師多參加各類學術活動拓寬知識面;
(2)鼓勵科室青年醫師進一步深造攻讀博士學位,力爭引進博士?名,碩士?名,鼓勵護理人員繼續深造;
(3)力爭聘請院外知名專家作為醫院客座教授,幫助和指導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和新技術、新項目的開展。
2、業務發展
(1)消化內鏡下的微創治療:近年來,消化內鏡下的微創治療成為消化學科的重要治療方法,我科近年來內鏡下微創治療發展迅速,如消化道息肉內鏡切除術、巴雷特食管內鏡治療術、消化道出血內鏡下止血術、消化道癌前病變內鏡治療術、消化道異物取出術、消化道粘膜下腫瘤EMR或ESD術、肝硬化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內鏡下干預治療,膠囊內鏡等。消化內鏡下的微創治療仍是我科的重點發展方向,我們將在ERCP、染色及放大內鏡、超聲內鏡、消化道早癌的內鏡下治療、腸道和膽道狹窄的支架置入、食管狹窄的`內鏡下擴張、內鏡下胃造瘺術等方面進一步拓寬業務工作。
(2)胃腸動力障礙性疾病的診治研究:胃腸動力障礙性疾病逐年增多,201X年的臨床開展工作中獲得較好成效,我科將在此基礎上繼續加大力度開展食管、胃腸壓力測定,24小時動態胃、食管PH監測及膽汁監測,生物反饋治療直腸肛管功能性疾病等診療手段,爭取獲得更多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同時將在胃腸動力方面進行進一步臨床及基礎研究,如對反流性食管炎進行食管測壓研究,對功能性胃腸病進行胃腸感覺檢查、植物神經功能檢查等,為將來科研立項創造條件。
(3)消化系疾病介入治療:介入治療是近年來消化系疾病的熱點,如射頻消融、肝動脈灌注化療栓塞術等,尤其是針對消化系統腫瘤效果顯著。目前我科介入技術仍有待得高,仍將該項目作為我科發展方向之一。201X年我科爭取在射頻消融、粒子種植治療消化性惡性腫瘤方面開展工作,從而更好服務患者,為提高我院實力而努力。
3、教學科研
我院一直以來重視臨床教學工作,201X年我科在科教科指導下,圓滿完成了教學任務,如武科大實習醫師的出科考試命題及臨床實踐操作考核等工作。201X年我科繼續加強教師隊伍(尤其是青年教師)建設,在科教科指導下,繼續努力完成各
級各類教學任務,努力提高教學質量,不斷提高我科醫師隊伍素質。同時爭取申報武漢科技大學消化內科碩士培養點,獨立或聯合培養高學歷人才。同時積極申報省市級繼續教育項目,提高普仁醫院,提高消化內科的影響力。科主任和護士長要以身作則,爭取申報省市級科研項目,并鼓勵各級醫師參與科研,發表學術論文。
4、市場開發
我院歷來重視市場開發工作,并多次深入社區調查,以組織義診、授課等形式宣傳普仁醫院,提高我院知名度,取得了巨大成效。我科201X年將克服困難,保證人員聽從組織統一調配,繼續支持市場開發工作,為提高普仁醫院這一優秀品牌貢獻力量。
5,業務學習
201X年以來,我科業務學習上做了一些工作,因人員不足,故次數及內容仍顯不足。201X年我科在科主任帶領下,擬采取多種形式組織業務學習,如專題講座、臨床病例討論、外聘專家授課等。爭取做到周周有內容,人人能表現,個個有收獲,進一步提高我科業務水平。
20xx年即將過去,20xx年即將翻開新的一頁。消化內科全體醫務人員立志團結一心,奮力拼搏,通過夯實學科建設,加快新業務和新技術的開展,加大人才培養力度,充分挖掘我們自身潛力,充分調動我科醫護人員的積極性,為我科重點專科品牌的創建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消化科護士年度工作總結2
時間過的很快,轉眼間在神經內科的一個月實習已經結束了,今天轉到了消化內科。
在神經內科的一個月里最大的感觸就是臨床和理論有太大的出入,可能是實習的第一個科室對一切還是很陌生。平時覺得那些病離我們很遠,但是在這個科室腦梗,腦栓,腦出血很常見,長期臥床的病人也很多,氣管切開的病人,PICC的病人也有,特別是昏迷的病人。覺得他們很痛苦,所以一開始不敢給他們打針,害怕沒有一針見效,讓他們更加痛苦。后來11床陪護叔叔說:“小范,實習就是要練,如果害怕,那就學不到什么,你現在可以在他們身上練習,反正打疼了他也沒有感覺”。我克服自己的恐懼去給他們打針,終于從一開始每天給周明明打針一針見血,到現在可以給他們都可以打了,不在恐懼害怕,那么的沒有信心。
老師說這是第一步,做一個護士如果不會打針就什么都不要做了,靜脈留置針還不會,一直不明白那個像蝴蝶翅膀的東西怎么可以到靜脈然后慢慢退出來。每次看老師做自己不敢動。21床陪護阿姨一直笑我第一次肌注針時整個人抖的厲害,手一直抖,全身出汗把護士服都打濕了。現在已經克服了給病人做護理時內心的緊張,因為知道如果我緊張,病人會更加緊張,這樣子只會讓他們更加痛苦。從心理學的角度講,安全的需要是很重要的。馬斯洛的層次需要理論認為,人的基本需要由低到高的順序排列依次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愛與歸屬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其中人們滿足較低層次需要的活動基本相同,各需要層次之間可相互影響,當基本需要被滿足的程度與健康狀況成正比,所有的需要被滿足后就可以達到最佳的健康。在臨床上很難做到滿足病人所有的需要,但是作為醫護工作者我們可以盡自己最大努力去滿足他們的需要,以促進生命健康。
在臨床上工作會發現自己所學的知識是那么的有限,生命醫學是永遠沒有止境的,每個病人都是不同的,一樣的疾病在每個人身上都是不一樣現在有那么一點點后悔當初選擇這個專業,因為害怕自己很冷血。每天面對的都是這些在死亡線上苦苦掙扎的人,從一開始害怕去傷害他們,到現在每天在他們身上練習,給11床測血壓的時候他突然眼睛一翻,發出一個聲音。那一刻我真的感覺到了死亡的氣息,整個人都快要倒下了,還是堅持把血壓測完平靜的離開;當3床奶奶對我說:“孩子啊!我要死了,你不要哭啊!”那一刻其實我好想哭,但是我不能哭,我還要很平靜的去安慰她生命不能承受之輕莫過于此。也許明天或者下一個班哪個床就空了,會失落,會難過,但是沒有眼淚,也不能有眼淚。生命不相信眼淚。
一個月基本的護理從打針配藥,口腔護理、會陰護理、氣管切開護理、骨牽引護理、膀胱沖洗護理、PICC護理等都學會了,但是需要學習的還有許多,生命不止,永不停息。我無法保證自己是否可以在這個崗位堅持多久,但是可以保證對待每個病人用12分的熱情和真誠,不再恐懼,不再充滿激情,用平常心對待每個病人,生命存在的每一秒讓我們攜手前進。
消化科護士年度工作總結3
時光如水,瞬間又是一年。在醫院的這一年,我在護士長的帶領下,努力的達成了自己的目標,順利的完成了護士的工作,做好了護理的工作,服務好了病人。下面是我對工作的總結:
一、工作態度良好
身為護士,在這一年的工作中,我保持著良好的工作態度,聽護士長的指示,把安排給自己的工作努力完成。對待自己服務的病人,耐心的指導病人吃藥和打針。每天會按時去查房,為各病房的病人提供服務。工作很努力,我不會因為自己是個普通護士,就去把工作給懈怠了,不管是什么樣的工作,只要是需要我去做的,我都會竭力完成,不讓護士長和病人失望。沒有很重要的事情,我都會守在崗位上,當病人按鈴需要服務時,立馬詢問病人要做什么。做事積極主動,哪里需要我,我就去哪里幫忙,不用別人傳喚。
二、學習刻苦,補充知識
我眾多護士中,我算是比較沒有經驗的,所以我這一年來學習特別的刻苦,我上班有問題就問,下班后回到家依舊要看護理書籍,把理論知識給補全了。因為自己的努力,所以這一年,我的理論知識變得更加全面,有很多的護理工作,我都可以自己去解決。本年度,我參加了醫院刻意為我們護士舉辦的培訓,學習護理操作方法,學習護理理論,學習如何針對不同病情的護理方法。一年來,我進步不少,是我期望的那樣,我真的得到了成長。
三、護理工作不足
在護理這項工作上,我還有一些需要去改進的方面,有一些不足。在準備護理服務需要用到的物品和工具,我總是會因為粗心,導致拿錯工具或物品,亦或是少拿了東西,導致要往返病房多次,耽誤病人治療的時間,這在工作上是比較大的問題了,我必須要去把它改好的。另外就是耐心還不夠多,雖然我在護理時,已經算是比較有耐心的了,但是只要遇見一些無理取鬧的病人,我的耐心就顯得不夠了,這樣對于工作來說有很大缺陷的。
對于新一年的工作,我希望自己可以做更多好的成績,同樣還要去學習,努力讓自己變得經驗豐富和知識豐富。我會朝著優秀護士這一方向前進的,在醫院更努力去工作,讓自己的護理手法很熟練,得到更多人的肯定。
消化科護士年度工作總結4
20XX年三外科在院黨委的的領導下,結合醫院中心工作,以開展“優質護理服務”活動為契機,深化“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緊緊圍繞“改革護理模式,履行護理職責,提供優質服務,提高護理水平”的工作重點,不斷提升護理服務水平,完善各項護理規章制度,改進服務流程,改善住院環境,加強護理質量控制,努力開展工作。現將一年來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加強培訓教育,不斷提升優質護理能力。
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只有不斷學習才能與時俱進,才能在激烈的醫療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我科護理人員在臨床護理工作中深深地體會到,為患者提供優質服務不僅需要有扎實的理論知識、嫻熟的操作技能,護士富有同情心和盡職盡職的奉獻精神對護理事業的發展起到推動作用。
1、以“三基三嚴”為基礎,護理人員業務技能得到提高。認真抓好“三基”學習和考核工作。范圍涉及到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操作及其他急救知識等。同時積極參加護理部組織的業務學習,加強了護士的在職教育。在加強理論學習的同時,注重操作技能的提高,根據工作計劃安排,操作考核始終貫穿于日常工作中。我科在組織“三基”及專科技能的培訓中,特別強調臨床需要什么技能就重點學習和考核某項知識要點,做到考與做不分離的做法,使考試更加貼近臨床,采取現場考核與現場點評,實物示教與規范演示相結合,組織崗位練兵。
力爭使每個護士熟悉基本的技能業務,以老帶新,堅持邊學邊實踐,做到一崗多能,形成個個愛學習、人人鉆研業務的好風氣。既各司其責又主動配合,形成團結和諧、朝氣蓬勃、富有戰斗力、競爭力和創新精神的團隊,增強了凝聚力,提高了我科護理綜合素質、工作效率。在“5.12”護士節期間舉行了護理技術操作比賽中,獲得操作比武3等獎。全年共參加“三基”理論考試4次,科室一人獲得第二名的好成績,合格率95%。5名護士能夠利用業余時間自覺的學習文化知識,報讀成人自考,續專、續本。不斷提高自身文化修養。
2、護理文書書寫規范培訓,增強法律責任意識。認真貫徹落實衛生部的《病歷書寫基本規范(試行)》和省制定的《病歷書寫基本規范(試行)實施細則》,加強了對病歷質量的檢查。工作護理文書的規范不但能更好的反映病人住院期間醫療護理動態變化、為醫療護理診斷提供重要的依據,更為醫療護理行為提供了重要的法律憑證。我科把增強護理人員的法律意識和提高醫療文書的書寫質量兩項工作作為一項重點工作來抓。組織護士參加護理文書書寫規范培訓,不斷強化護理文書正規書寫的重要意義,使每個護士能端正書寫態度,同時加強監督檢查力度,每班檢查上一班記錄有無紕漏,定期和不定期檢查及出院病歷終末質量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每月進行護理文書質量分析,對存在問題提出整改措施,并繼續監控,對責任心差,書寫潦草的護士進行重點幫扶。今年出院病歷份,護理文書合格率達到了98%
3、加強禮儀培訓,提升人性化服務水平。大方得體的行為能為患者帶來良好的心境。科室在組織護士進行禮儀培訓時,要求護士舉止文雅,端莊大方,動作輕巧,著裝整齊,與病人交往面帶微笑,態度和藹,使護士外在形象與內在修養相結合。今年,我科老年人股骨折患者多,生活護理是老年患者最基本的需求。為此我科把為患者做生活護理作為護理工作的重要一部分,護士主動幫助患者翻身、拍背,使病人得到全面、及時、滿意的護理。病人稱贊護士“技術精湛,服務一流”。在強化人性化護理教育后,護士轉變了服務觀念,較好的克服了粗心、大意、毛躁等缺點,主動服務的意識更濃厚一些。也讓“三好一滿意”的主題在為患者的服務過程中得到了較好的體現。
二、嚴格規章制度,抓好護理質量安全管理。
每周護士會進行安全意識教育,查找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針對問題,提出整改措施,消除差錯事故隱患,認真落實各項護理規章制度及操作流程,定期和不定期各項護理制度的執行情況。確保安全醫療的根本保證。
1、明確崗位責任制和護理工作制度,如責任護士、巡回護士各盡其職,熟悉自己的工作內容、應盡的職責。引導責任護士對分管的病人全面履行觀察病情、治療護理、基礎護理、健康指導職責。杜絕了病人自換吊瓶、自拔針、口服用藥不到口、健康教育不到位的不良現象。
2、堅持查對制度。
(1)要求醫囑班班查對,每周總核對1-2次,并有記錄;
(2)護理操作時要求三查七對;
(3)堅持填寫輸液卡。
3、認真落實骨科護理常規,堅持填寫了各種信息數據登記本,規范了護理常用各種標牌、標簽(如床頭牌、一覽表、輸液卡、氧氣吊牌、物品標簽等),加強了病區藥品管理特別是毒麻藥品、危險藥品管理,加強了操作時的細節管理。
4、堅持床頭交接班制度及晨間護理,預防了并發癥的發。根據科室特點對護理床頭交接班的重點、時間要求、內容、流程等進行規范。使床頭交接班的質量得到提升,對患者的病情觀察得到連續。
5、嚴格執行了病區消毒隔離制度。堅持了每天對病區治療室、換藥室進行紫外線消毒,一次性用品使用后及時毀形,浸泡,集中處理,并定期檢查督促。對各種消毒液濃度定期測試檢查堅持晨間護理一床一中一濕掃。我科在衛生員辭職的一段時間中,在只有一個衛生員的情況下,病房衛生得到了改善。病人有了一個舒適整潔的就醫環境。
三、發揮專科優勢,為兵服務不打折扣。
雖然醫院降格為臨床部,但為兵提供優質服務沒有變。隨著新時期軍隊的需要,部隊外訓、野練任務多而繁重,官兵出現意外傷也是在所難免。“不能讓戰士們流血流汗又流淚”,三外科在以科主任學術領頭人的帶領下,把“士兵第一、基層至上”的為兵服務理念實實在在地落實到每一個住院戰士的身上。同時,進一步深化護理服務,為軍人患者提供個性化、人性化的護理服務。根據患者年齡、性別、知識水平的差異,幫助患者,緩解心理壓力,護士應耐心細致、態度溫和、具有同情心,增加患者的信任,使之積極配合接受治療。定期反饋患者的意見,軍人病房內設有意見本,患者有什么困難和意見、建議,寫在本子上,相互溝通,相互協調,給予幫助和解決。,患者可以與醫護人員暢談,發表自己的看法,增進了理解,護士能夠及時了解患者的不滿之處,盡快做出相應改進,取得患者的信賴、理解和支持,滿足官兵需求。通過護理滿意度調查,針對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制定措施,全心全意為部隊官兵服務。
四、自查自糾找問題,針對問題找措施。
在提高護理技能和落實優質服務活動中,我科做了大量的工作,但離上級領導的要求、患者的滿意還有差距,年內找出存在的主要問題是:
1、基礎護理不到位,專業技術不精湛,出現一次導尿操作嚴重失誤,引起患者強烈不滿。
1、不斷強化安全意識教育,發現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時要及時提醒,并提出整改措施,以院內外護理差錯為實例組織討論學習借鑒,使護理人員充分認識護理差錯因素新情況、新特點,從中吸取教訓,使安全警鐘常鳴。
2. 加強重點時段的管理,如夜班、中班、節假日等,實行彈性排班制,合理搭配值班人員,同時組織護士認真學習,以強化護士良好的職業認同感,責任心和獨立值班時的慎獨精神。
3、加強重點患者的管理,如危重病人,把危重病人做為晨會及交接班時討論的重點,對病人現存的和潛在的風險做出評估,達成共識,引起各班的重視。
4、對重點員工的管理,如新調入院護士,對她們進行法律意識教育,提高她們的抗風險意識及能力,指定有臨床經驗、責任心強的老護士做新調入院護士的帶教老師,培養與患者之間的溝通技巧、臨床操作技能等。
5、完善護理文件記錄,減少安全隱患。重視現階段護理文書存在問題,規范護理文件記錄,認真執行護理記錄中“十字原則,即客觀、真實、準確、及時、完整”,避免不規范的書寫,如漏字、涂改不清、前后矛盾,與醫生記錄不統一等,既要體現綜合護理問題記錄,又要體現專科癥狀的特殊性,使護理文件標準化和規范化。
6、完善護理緊急風險預案,平時工作中注意培養護士的應急能力,對每項應急工作都要做回顧性評價,從中吸取經驗教訓,提高護士對突發事件的反應能力。
二、以病人為中心,提倡人性化服務,加強護患溝通,提高病人滿意度,避免護理糾紛。
1、真誠接待新入院病病人,把病人送到床前,主動向病人家屬做入院宣教及健康教育。
3、要求責任護士每天與家屬及家屬溝通,包括健康教育、了解病人的病情轉歸、生活需求、用藥后的效果及反應等,護患溝通能縮短護患之間的距離,是做好一切護理工作的前提和必要條件。
4、認真執行臨床處置前后的告知程序,尊重患者家屬的知情權,解除患者家屬的顧慮。
5、給病人對護理工作滿意度調查,對服務質量高的護士給予表揚鼓勵,對服務質量差的護士給予批評教育。
成績的取得,來源于領導們的關心支持和科室同志們的不懈努力,我決心在明年的工作當中繼續保持和發揚。同時也應該看到:成績面前還存在一定的差距,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點:
1、在實際工作當中,有時候自己的工作的方式方法不夠得當,有急躁情緒和急于求成的思想。
一、領導高度重視,教師心理健康維護工作認識到位,組織落實:
1、認識到位:學校領導認識到教師心理健康維護工作是德育工作的一部分,是時代教育的需要,是素質教育的需要,是不斷提高學校辦學質量的需要,是為教師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活工作環境的需要,是為教師終生學習、不斷進步發展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礎的需要。
2、組織落實:我校教師心理健康維護工作組織是嚴密的。校長親自掛帥并開展心理健康維護工作,使心理健康教育有了組織上的保證。
3、學校將教師心理健康維護納入學校規劃中,不論是學年還是學期工作計劃都將教師心理健康維護例為學校重點工作之一。而且,心理健康維護工作每學期要制定單獨計劃,進行總結。
二、培養師資,做到心理健康維護人員落實:
1、學校從普及入手,重點培養骨干,積極鼓勵教師參加心理健康教育繼續教育培訓。
2、設置心理維護崗位。我校由校長徐正忠親自擔任心理健康維護工作,使心理健康維護工作從人員上得到保證
三、開展心理健康維護的具體做法:
1、開展心理健康維護:
將心理學的基本常識直接引進講座,來實現心理健康知識的普及。學校不定期對個別教師開展心理健康維護工作。
2、在全校開展心理健康知識講座:
針對教師不同的心理狀況、不同階段中遇到的心理困惑,開展專題心理健康專題講座。
3、在教師中開展心理維護知識的普及工作:
我校在教師中開展了心理維護教育知識的普及工作。通過這些維護活動使全體教師提高了心理教育的理論,提高了開展心理健康維護的意識和開展心理健康維護的能力。并在工作中加以應用,有力地推進了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
4、舉行戶外拓展活動
為了豐富教師的課余生活,增進了同事間的情感友誼,緩解教師的工作壓力,讓教師在緊張的工作之余,放松心情,我校工會組織全體教師開展各種戶外活動和教師體育比賽。
1)3月8日組織全體女教職工參觀中山艦和龍泉山。
2)4月14日,組織全體教職工春游通山隱水洞。
3)10月底,以辦公室為單位組織教職工排球賽。
4)10月20日,組織全體教職工游覽黃石王英水庫。
一、積極活動,了解和熟悉業務
作為一名二千多師生的大校,成為一名新到的兼職校醫,新的學校、新的崗位,盡快了解熟悉有關校醫工作的所有業務及職能是做好校醫工作的基礎,于是報到的第一天,即執記事本,到相關的領導面前請教、記錄,爭取其意見,抓住了“衛生”、“健康”、“講課”、“文書”等工作主線,在隨后的一段時間里細心體會,并主動去第三中學,虛心討教,9月中詢在充分的取經驗相結合我校實際的基礎上,制定上了“江漢油田職業學校醫務工作計劃”并呈教各領導。
二、堅持認真工作
關于校園清潔衛生檢查和管理1、本期開學即做了以下工作;(1)給各年級發放了衛生值周掛牌;(2)給各班發放了清潔衛生工具;(3)給各班發放了“關于衛生檢查工作建議和說明”(后貼于校園網),提出了一個建議五個要求;
(4)明確了責任公區衛生劃分,貼出了“操場公區衛生責任劃分彩圖”;
以上工作,從物質上和制度上保證了隨后的衛生檢查工作的開展。
2、堅持每天全校全面衛生大楂,作記錄,打分,公布。(1)未做好清潔的,及時與該班師生取得聯系,提出要求;同時,現場記錄扣分原因和扣分;對區域劃分有疑問的,及時解釋澄清;對其它相關問題進行調解;(2)對未做好清潔的區域進行復查;
(3)配合有扣分疑問的師生,查閱扣分檔案。
本期全校10120班次的衛生考核打分,從未發生一起誤扣事件。
3、堅持每天進行全校疾病晨檢和記錄。
4、本期經校醫室治療的傷病患者,有記載的有322人次,其中外傷較多,有187人次,占58%,均為學生。5、對傳染病患者,作晨檢記錄,疾控記錄,提出隔離要求;囑咐涉及班師生預防性服藥。
6、購買消毒滅菌藥劑和工具,安排對傳染病涉及場所進行消毒滅菌噴藥處理。本期滅菌消毒噴藥640個班次,均有計劃、安排、復查、記錄。
7、關于傳染病患者的復學,對傳染病疑似患者或傳染病患者康復復學者,要求到具備條件的醫院確診并開具具有縣級以上人民醫院加蓋公章的診斷書,書上明確注明是否仍具有傳染性。
8、竭力做好融離休學者及家屬的解釋工作,對不聽勸阻的,認真做好記錄,并向上級作好匯報,保留因此導致疫情擴大造成后果而追訴的證據和權利.
9、配合地方病防治所對全校學生進行了尿碘化驗及碘丸的發放。
本期發現傳染病學生86人次,其中以腮腺炎、水痘為主要發病,83人經做工作(登記、給患者及家屬講清情況,提出隔離要求和用藥建議)后按規定進行了休學隔離和治療:僅1人報經校領導和疾控中心協助,勸其采取了隔離措施。發現隔離率百分之百。
10、完成了學校教務處安排的“心理與衛生講座”任務,做了備課資料和聽課記錄。相關的其它工作。
11、根據學校實際需要到批發部購買業務必具之藥品、潔廁濟、潔廁靴、滅害靈、消毒滅菌濟、噴藥器等清潔衛生用品。12、參加學校安排縣上組織的衛生工作會議,向學校領導匯報相關情況。
13、每月上傳校園網文書兩篇。
14、配合相關人員完成普九檔案的補充與整理工作。
三、本期校醫業務涉及的相關文書制作。
1、工作計劃;2、工作計劃涉文書錄;3、晨檢報告表4、疫情報告表;5、疾控滅菌消毒噴藥記錄;
6、疫苗注射登記表;7、體驗記錄表;8、傷患治療記錄;9、其它有關健康文件記錄;(如疫苗注射說明和通知)10、公區現場衛生檢查記錄;(即手記)
11、公區現場衛生檢查,學生干部對室內日檢匯報和分及扣分原因匯總登記;
12、生考核打分表;(全校日考核)
13、衛生考核評分表;(聯合檢查,如大掃除聯合檢查用。)14、大課備課及講稿打印。16、聽課筆記
17、校園網上傳文檔資料18、會議記錄;
19、操場公區責任劃分彩圖;20、期末工作總結。
四、本期工作中存在的一些有待改善的問題。1、我校學生多,場地相對狹窄,本期由于學生追打等原因造成的傷患較多(傷患322人次,其中外傷就有187人次,占58%),所以有必要對學生加強教育和管理;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specific measures and clinical effect of detailed nursing in the operation room.Method:In our hospital,66 cases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 and divided into A group and B group,33 cases in each group.B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care,A group was given detailed nursing.The nursing quality,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nursing service and the occurr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The patients of a group of disinfection and isolation and preparation of 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 management,personnel with operating room quality score of A group were higher than B group patients and the nursing service satisfaction (96.97%)was higher than that of B group (81.82%),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of the total incidence rate (6.06%) was lower than that of patients in B group(24.24%), there wer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
【Key words】 Operation room nursing; Detailed nursing; Specific measures; Clinical effect
First-author’s address:Henan Province People’s Hospital,Zhengzhou 450003,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29.027
手術室是治療疾病和搶救生命的重要基地,在手術室內對手術操作器械、設備、用具等物品的管理,以及對患者進入手術室后心理、麻醉、生命體征等方面的護理,均可影響至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應加強手術室內器械與患者的護理干預,以減少患者手術風險[1]。細節護理是一項針對患者疾病治療過程中各種細節加以干預的護理措施,研究發現該項護理措施可在手術室護理中,可有效提升手術室護理治療及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減少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對減少醫療糾紛、改善醫患關系,具有積極作用[2-3]。本院為進一步探究該護理干預的應用效果,對此開展了相關研究,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本院實行手術治療的患者中選取66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本研究操作,排除內科嚴重疾病患者、惡性腫瘤患者,無免疫系統及內分泌系統疾病,無合并高血壓、心臟病、肝硬化、糖尿病肺部感染等患者,近期內均未出現胃腸功能疾病,并且均未使用過胃腸藥物治療,分為A組與B組,每組33例。其中A組男22例,女11例;年齡19~59歲,平均(45.34±10.42)歲;手術類型:神經外科6例,泌尿外科7例,婦科5例,骨科
8例,普外科10例。B組男21例,女12例;年齡20~60歲,平均(45.67±10.97)歲;手術類型:神經外科5例,泌尿外科6例,婦科6例,骨科
7例,普外科9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手術類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該研究已經醫院倫理學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與家屬均知情同意并簽訂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B組:該組患者實行手術室常規護理,包括術前健康宣教、注意事項告知、術中病情觀察、生命體征監測等。A組:對該組患者實行手術室細節護理,具體如下。
1.2.1 術前護理 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向其詳細講解疾病發病機制、治療方法、手術操作過程、手術風險、注意事項等相關信息,以增強患者對疾病和手術操作的了解,使其具備一定的手術心理準備;同時還應根據患者存在的心理問題,對其開展相應的心理疏導,耐性傾聽患者述求,給予患者關心和鼓勵,向其講解一些手術治療成功的案例,以緩解患者對手術存在的恐懼心理,減輕其心理負擔,幫助其樹立積極樂觀的心態應對手術治療。另外,還應使用通熟易懂的語言積極回答患者提出的疑問,以緩解患者對疾病和手術治療的各種疑慮,增強其治療配合度。
1.2.2 術中護理 在患者進入手術室前,應準備好操作設備、手術用具等相關物品,同時還應嚴密觀察患者瞳孔、體溫、面部表情等變化,以確保手術順利進行。當患者轉入手術室后,主刀醫生、麻醉師、護理人員等相關人員,均應以平和的心態、溫和的語氣向患者做自我介紹,以消除患者的戒備心理,幫助患者放松緊繃的肌肉和神經。在麻醉時,應適當將室內溫度調節至25~26 ℃,同時還應做好患者的局部保暖措施,如雙上肢、胸前等,可給患者覆蓋上消毒床單;而麻醉師應通過握手、眼神、語言等方式,給予患者鼓勵和心理支持,以緩解患者的緊張心理,提升患者麻醉配合度。在麻醉結束后,護理人員應將患者手術部位固定好,同時注意避免暴露患者其他隱私部位。在手術操作過程中,若患者提前情形,則應告知其手術進程,以穩定患者情緒,還應適當與患者交談,以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同時還應嚴密監測患者各項生命體征,若患者出現不適或異常反應,則應立即匯報醫生進行處理。而在手術室外,還應安撫好患者家屬的情緒,向其講述手術情況,以緩解其緊張情緒。
1.2.3 術后護理 手術完成后,護理人員應積極配合醫生為患者包扎傷口,并耐心細致地清潔干凈患者手術部位皮膚上的血跡和消毒液,妥善安置和固定引流管,以減少患者術后不適感;還應認真清點手術刀、縫針、紗布等手術用具,以避免其遺留在患者體內。在患者麻醉清醒時,應第一時間告知其手術成功的消息,以降低其心理壓力,幫助其病情康復。術后1 d,嚴密監測患者疼痛、引流、傷口、體征等情況,針對其具體情況來開展詳細的護理,對傷口嚴重疼痛的患者,應探尋患者疼痛原因,并予以對癥消除,還應為患者選取舒適的,囑咐其避免大幅度動作,以避免牽拉傷口而造成疼痛;對劇烈疼痛患者,還應對其疼痛部位進行環形按摩,或是指導其通過深呼吸方法來緩解疼痛。同時還應指導患者定時翻身,以避免發生壓瘡等并發癥;還應告知患者其他相關的注意事項和禁忌,鼓勵其積極進行術后康復訓練。
1.3 觀察指標與評價標準 觀察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并比較兩組患者手術室護理質量和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
1.3.1 護理質量評價 對兩組患者手術室護理質量進行評價,主要涉及消毒隔離、器械準備、設備管理、人員配合情況4個維度,每項滿分均為100分,最低0分,評分越高說明護理質量越高。
1.3.2 滿意度評價 使用自制調查表調查兩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主要包括護理質量、服務水平、患者舒適度、設備準備、手術室環境5個方面,滿分100分,最低0分,60分以下為不滿意;60~85分為一般滿意,85分以上為滿意。一般滿意率+滿意率=總滿意度。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 字2檢驗。P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患者護理質量 護理后,A組護消毒隔離、器械準備、設備管理、人員配合等手術室質量評分,均高于B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2.2 對比兩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 護理后,A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高達96.97%,顯著高于B組患者的81.8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字2=4.00,P=0.046
2.3 對比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情況 術后,兩組患者均發生皮下氣腫、切口感染、下肢深靜脈血栓等并發癥,其中A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為6.06%,顯著低于B組患者的24.2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字2=4.24,P=0.039
3 討論
在臨床護理工作中,手術室屬于其中較為特殊的一個護理單元,由于手術室是治療疾病、搶救患者生命的重要場所,因此其護理質量的高低將直接影響至手術治療效果,甚至影響至患者的生命安全[4-5]。故此,手術室護理是一項由各環節中所有細節所組成的護理工作,需要由各層次的護理人員共同完成,并且對護理人員的護理技能、專業水平、工作經驗等具有較高要求。相關研究指出,在醫療機構常發生的醫療糾紛、安全事故、醫患關系緊張等問題中,大多數是由醫療機構管理、護理工作不夠細致、不到位所導致,而由醫療機構的醫療水平、醫療技術所造成的醫療糾紛問題僅占少數[6-7]。因此,為改善醫療機構與患者之間的關系,減少醫療糾紛問題的發生,醫院應積極做好院內各科室、各部門甚至各環節的管理和護理工作,將管理和護理工作做到更加細致、到位和舒適,以提升管理和護理工作的質量和水平,從而提升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改善醫患關系[8-9]。細節護理屬于一項新的護理干預模式,其主要是針對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或是手術操作過程中等環節中的各項細節工作加以干預,并進行改進和完善,從而盡可能減少護理工作中的細節失誤或不恰當的行為,提升護理干預質量和水平,進而提升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改善醫患關系,并且還可輔助提升患者治療效果[10-11]。由此可見,細節護理在提升護理服務質量、提升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度、改善醫患關系等方面,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其不僅是輔助提升患者治療效果的重要舉措,也是反映醫院醫療水平、護理人員專業水平的一項指標[12-13]。目前有研究指出,將細節護理應用于手術室中,能夠加強術前手術器械、設備、用具等準備工作,術中麻醉、生命體征監測、保暖、隱私保護等護理工作,及術后包扎傷口、皮膚清潔、手術用具檢查、麻醉清醒等護理工作,從各個角度加強手術室管理工作,從而可有效減少手術室管理工作的失誤,提升手術室管理質量,確保手術順利進行;同時其還針對患者對疾病存在的錯誤認知情況,對手術治療、麻醉措施等存在的恐懼心理等細節,對其開展健康宣教干預和心理疏導干預,從而可提升患者對自身疾病的認知水平,加強患者對手術治療作用機制的了解,進而可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緩解其緊張、恐懼心理,有效改善呼喚關系,提升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14-16]。另外,在術中加強與主刀醫生手術操作的細節護理,緊密配合醫生各項操作,可加快手術進程,減少患者創口長時間暴露,減少患者術中出血量,從而可有效降低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17-19]。
文獻[19-20]研究結果顯示,在手術室護理中實施細節護理后,觀察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患者(P
參考文獻
[1]楊俊.細節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體會[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6,26(1):170-172.
[2]梁麗琴,鞠成蓉.細節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及效果評價[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5,28(2):264-265.
[3]王維琴.細節護理在手術室護理工作中的臨床分析[J].中國療養醫學,2014,23(6):568-569.
[4]田瑤瑤,趙美玲,魏藍.細節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學創新,2013,10(31):47-48.
[5]裴穎.細節護理在手術室護理工作中應用的具體措施和臨床效果[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2):356-357.
[6]汪瑩.探討細節護理在手術室護理工作中應用的具體措施和效果[J].健康必讀(中旬刊),2013,12(6):433.
[7]關柏秋,曹曉艷,董淑琴.手術室細節護理在確保手術室護理安全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4,18(12):57-60.
[8]曾國衛.細節護理和常規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對比[J].中外醫學研究,2014,12(21):85-86.
[9]譚愛娥.細節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及效果研究[J].中國傷殘醫學,2014,22(5):201-202.
[11]王華,江敏瓊.細節護理在確保手術室護理安全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白求恩醫學雜志,2014,12(6):554-555.
[12]馮淑珍.手術室護理工作中細節護理的應用效果分析[J].吉林醫學,2014,35(24):5517-5518.
[13]鐘麗娟,鐘麗瓊,鄭麗芳.細節護理在兒童肱骨髁上GartlandⅡ、Ⅲ型骨折行手法整復配合中藥熏洗中的應用體會[J].中國醫學創新,2015,12(28):73-76.
[14]楊冬花.細節護理干預對慢性盆腔炎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研究[J].中外醫學研究,2015,13(9):97-98.
[15]梁佳敏,程彬,侯亞紅.細節干預措施對手術室患者感染的預防效果研究[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4,24(4):1017-1019.
[16]呂靜.細節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方法及效果[J].大家健康,2015,9(20):566.
[17]溫泉,張敏,高玲.細節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繼續醫學教育,2014,28(6):21-22.
[18]許平.細節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及效果評價[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5(105):244-245.
中圖分類號:G64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41-0249-02
就業導向的目標定向、校企合作的辦學形式、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是高等職業教育的基本屬性。依據專業與行業企業特點,構建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是職業院校專業建設的基本任務。陜西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地下工程專業經過實踐與探索,形成了“學校、工地、項目貫穿”的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該人才培養模式以校企“四級對接”的運行機制為基礎,與企業深度融合,多舉措互動,構建基于隧道、地鐵施工與維護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體系,試行“雙軌輪換、工學交替”的教學組織模式改革,開展“項目貫穿、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改革,實施學校與工地雙環境育人,把專業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做到了實處。
一、深度融合 建設“四級對接”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運行機制
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實施,離不開企業的支持,依據行業企業特點,建立與企業之間科學有效的合作機制,是開展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必要保障。按照“互利雙贏、職能對接”的原則,依據企業三級管理的機構特點,與合作企業建立了“四級對接”的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運行機制,即學院與集團公司對接,共謀發展戰略;系部與分公司對接共商專業定位;教研室與項目部對接,共建課程與實訓條件;教師與工程技術人員對接,合作擔任教學任務。學院與企業合作出臺政策,明確分工,并給予激勵保障。這樣,建立了學校與企業在縱深方向的互動與合作,從機制上為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提供了保障。
二、深入分析 構建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體系
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體系,以工作過程為依據,以崗位實際工作任務為教學任務,適應了職業教育以就業為導向的要求,受到了高職界的普遍認可。專業遵照技能培養與素質教育相結合的原則,以培養學生職業崗位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為目標,以隧道、地鐵施工與維護崗位群典型工作任務為線索,按照崗位群—典型工作任務—行動領域—學習領域這一流程,構建了基于隧道、地鐵施工與維護領域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體系。在課程體系構建過程中,以完成典型工作任務所需的知識、能力、素質要求確定學習目標與學習任務,實現了課程體系與工作過程、學習任務與工作任務的對接。
三、系統設計?搖實施“項目貫穿、任務驅動”教學模式改革
任務驅動、項目導向教學模式被職業教育廣泛采用,但普遍的做法是各學習領域的載體選擇自成體系,相互獨立,缺乏密切聯系,對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支撐不夠。因此,在專業層面進行項目載體的系統設計尤為重要。經過認真篩選,本專業選擇了兩套具有代表性的典型項目作為載體,以完成典型項目為目標,以崗位能力標準為依據,對各學習領域的學習目標與學習任務進行系統設計,如在《工程地質》課程中,要求完成該典型項目的工程地質特性分析;在《工程識圖》課程中,要求完成結構分析;在《隧道施工》課程中,要求擬定施工方案、編寫作業指導書等。各學習領域按照系統設計的要求重構課程結構,劃分學習情境。這種在專業層面實施的“項目貫穿、任務驅動”式教學,確保了各學習領域的有機銜接與相互支撐,使各學習領域的教學目標更加具體,教師的教學更具針對性,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加濃厚。
四、適應工期 實施“雙軌輪換、工學交替”教學組織
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需要在教學組織上合理安排,使教學組織模式與項目工期相適應,才能做到“工”與“學”的有機結合。隧道與地鐵工程不同于一般的工程項目,一旦開工,則不受季節與節假日的限制,一年四季連續循環作業,這為工學結合教學組織安排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條件,即學生任意時間段去工地皆能開展相應的實踐鍛煉。鑒于此,專業推行了“雙軌輪換、工學交替”的教學組織模式,如圖1:將學生分為A、B兩組,A組學生在校內學習,B組學生在工地現場教學,一輪之后A、B組輪換。這樣的安排,既節約了教學資源,又保證了工作崗位上學生實習的持續性。同時,學生在頂崗實習之前就有兩次赴工地現場教學的機會,既鍛煉了技能、鞏固了知識,又了解了企業文化、培養了職業素養,在經過兩次現場教學之后,頂崗實習階段大多數學生都能獨當一面。
五、學校工地 雙環境雙向管理合作育人
為了有效訓練學生專業技能,提升職業素養,考慮到隧道建成后不可重復拆裝的特點,在校內,建設再現施工場景的隧道綜合實訓基地;在工地,建設工地課堂,校內校外相互補充,形成“學校”與“工地”人才共育環境。校內隧道實訓基地按照單線鐵路隧道1:1斷面修建,洞內外恢復到隧道施工過程原貌,布置企業文化、操作規程、安全警示等展示牌,讓學生在真實的職業氛圍中開展施工模擬訓練;遵照“項目建到哪里,工地課堂就設在哪里”的做法建設工地課堂,配置教學設施,開展現場教學。對工地課堂的學生,實施專兼職教師共同參與的雙向管理與雙向考核制度。兼職教師按照2~3名學生一位教師的比例聘任,系部下發教學任務單,學院給予津貼保障。
以“四級對接”校企合作機制為保障,學校與企業在人才培養方面建立了全方位、多層次的互動合作關系,將專業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做到了實處,不僅實現了“工地變課堂、師傅變教師、學生變員工”的轉變,同時實現了“德技雙修”的育人效果,明顯提高了學生的職業技能與綜合素質,促進了學生就業與企業用人的有機結合。專業畢業生連年就業率達到96%以上,88%以上的就業單位為中國中鐵、中國鐵建等國資委企業。跟蹤調查顯示:87%以上的畢業生單位評價為優良,約35%以上在頂崗實習階段就能獨當一面,約45%的學生在3~5年之后就能晉升為項目經理部各部門部長之職。
參考文獻:
[1]陳解放.“產學研結合”與“工學結合”解讀[J].中國高教研究,2006,(12).
[2]姜大源.論高等職業教育課程的系統化設計[J].中國高教研究,2009,(4).
[3]徐建平.創新體制 建立機制 優化管理[J].蕪湖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2).
[4]李海宗,陳磊.高職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的保障機制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2,(3).
[5]陳解放.基于中國國情的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實施路徑選擇[J].中國高教研究,2007,(7).
[6]趙志群.職業教育工學結合課程的兩個基本特征[J].教育與職業,562,(30).
[7]姜大源.高等職業教育的定位[J].武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2).
[8]王怡民.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8,(32).
[9]李進.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共同話題[J].中國高等教育評估,2009,(4).
一、工作指導思想
我行的優質核心負債資源和傳統鄉域客戶資源,面臨同業競爭威脅,如不及時采取強有力的營銷維護措施,將帶來極大的資源流失風險。對于對公客戶資金匯集方式和交易手段關注度不夠,資金劃轉他行非同戶名賬戶落點跟蹤力度不足,為了加強對公客戶資金結算模式和結算交易對手的統計分析,規范對公存款日常資金變動監測管理,有針對性地追蹤和鎖定存量重點對公客戶主要結算交易對手為目標客戶開展結算交易對手鏈式營銷工作。
二、組織推動工作內容
(一)數據監測,建立交易明細臺賬
各網點支行要及時掌握大額資金動向,建立對公客戶大額交易明細臺賬,細化資金變動信息,臺賬內容包括但不限于資金變動原因、金額、交易對手方戶名及開戶網點等,準確掌握對公客戶上下游客戶信息和資金流向規律。
針對單筆轉入、轉出500萬元及以上資金變動應全部納入臺賬登記范圍,逐筆追蹤交易軌跡,按日逐戶登記,要充分了解客戶上、下游客戶,并與客戶溝通匯劃原因及業務背景,力爭將此類資金鎖定在我行。
(二)鎖定主要交易對手,推動鏈式營銷工作
在加強監測的基礎上,重點關注劃轉行外非同名客戶的結算交易資金規模和結算發生頻率。
按照網點支行存款規模設定營銷目標客戶范圍,具體如下:
1.存款規模5億元以上的網點支行對于當月發生單筆劃轉行外金額達1000萬元(含)以上;
2.存款規模2億元(含)以上至5億元以下網點支行對于當月劃轉行外2次(含)及以上單筆500萬元;
3.存款規模2億元以下的網點支行對于當月劃轉行外2次(含)及以上單筆100萬元。
依據由本行存量客戶向行外非同名客戶劃轉資金的頻率和金額,可將行外非同名交易對手鎖定為鏈式營銷目標。
存量客戶所在開戶網點支行為追蹤和營銷結算交易對手第一營銷責任人。根據資金匯劃軌跡,借助存量對公客戶協助以及其他信息查詢渠道,掌握主要交易對手的基本信息、及時追蹤資金的第一、第二落點,特別是對于主要結算交易對手為本市轄區內的,搭建我行與營銷目標客戶的聯系渠道。從客戶業務對接及便利性角度出發,各存量對公客戶開戶行在自行積極對接的基礎上,也應橫向溝通營銷目標經營歸屬地所在分支行協助進行客戶營銷對接。
(三)設定營銷目標客戶,力爭營銷成果落地
各網點支行根據結算交易資金規模和結算發生頻率鎖定目標客戶,要充分調動轄內對公客戶經理的及一線營銷人員的營銷積極性和使命責任感確保營銷目標客戶落地。
支行根據網點支行存款規模設定21家綜合網點每月序時進度的營銷目標客戶數,全年營銷目標客戶108戶。存款規模10億元以上的網點支行全年營銷目標客戶7戶;存款規模5億元(含)以上至10億元以下的網點支行全年營銷目標客戶6戶;存款規模2億元(含)以上至5億元以下的網點支行全年營銷目標客戶5戶;存款規模2億元以下的網點支行全年營銷目標客戶3戶。各網點支行按月跟進目標客戶落地情況。
三、組織推動工作要求
(一)強化組織領導,制定具體方案
XX支行根據對公新開戶的專項激勵用于開展本次營銷活動,支行針對網點支行目標客戶營銷落地完成情況除給予對公新開戶的專項激勵外還將增配適當激勵。對營銷過程中取得突出成績和貢獻的網點支行給予重點獎勵。各網點支行在業務推動過程中,如確實屬于重大項目營銷線索、可實現大規模優質資源落地的,可向支行提出申請,上下聯動共同推動業務發展。
活動結束后根據各網點支行目標客戶落地情況進行評優,進行表彰。
(二)強化專業引領,做好業務宣講
各網點支行認真梳理,針對營銷目標客戶開展鏈式營銷工作,積極營銷交易對手在我行開立結算賬戶,引導存量對公客戶結算資金歸行,形成資金流在行內的閉環流轉,逐步形成優質存款沉淀,并通過其他業務及產品的聯合營銷,有效提升單一對公客戶在我行的綜合貢獻度。
(三)強化過程管理,提高工作質效
各網點支行要將大額資金監測成為常態化工作管理,責任到人,細化臺賬,鎖定的營銷目標名單。對于劃轉他行同戶名的資金變動,摸排資金實際用途,提高危機意識,嚴防挖轉、強化存量客戶的日常維護工作;對于劃轉他行非同戶名的資金變動,根據資金變動流向,掌握資金性質,了解結算交易對手特征,打通交易結算對手鏈式營銷渠道,促成結算交易資金在行內的閉環流轉,進而拓寬對公客戶資源、提升優質核心負債規模。
四、報送工作要求
中圖分類號:F2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1)09(a)-0243-01
近年來,我國城市社區發展較快,初步建立起了社區服務體制。與此同時,一些從政府和企業分離出去的社會職能,轉由依托城市社區來承擔,但社區消防基礎設施建設和消防自我管理水平并未得到及時發展。下面,筆者結合新左旗地區實際淺談加強社區消防工作的幾點建議。
1當前社區消防工作存在的問題
社區是以居民家庭為主體,各類生活、生產、經營為輔的小型社會區域,與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有明顯的區別。據初步統計,社區火災占火災總起數的35%左右。雖然損失或死傷人員不大,但其危害性極大,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社會穩定,分析目前社區消防管理現狀,存在的突出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
(1)火災隱患嚴重,監督難度大。一些城市未改造的社區建筑仍以磚木結構為主,建筑物基本已經超期使用,居民多數幾代同堂,家庭成員多,住房十分擁擠,樓道堆放雜物多,用火用電極不規范,超負荷用電、線路老化現象嚴重,一些家庭液化氣罐、煤球爐和木材等廢舊可燃物堆放混亂。對此類隱患僅靠消防或政府其他單個部門的督促,已無法得到根本整改。而且這些區域一般無消防車道、消防用水,消防設施形同虛設,一旦發生火災根本起不了作用,極易造成火燒連營,后患無窮。
(2)消防安全工作跟不上社區居民的發展。社區實際上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小社會,隨著社區規模的擴大、功能的齊全、社區的結構也在發生變化。社區內學校、醫院、商店、小工廠、小作坊也不斷涌現。社區的功能由單一的供人居住向產業、經營、生活等多方面結合轉化。社區內的各種行業雖然規模不大,卻應有盡有,相當齊全。從而使社區的火災危險性也不斷增大,增加了消防安全管理的難度。
(3)社區消防工作并未真正落實到位。許多城市的社區已經開展了消防工作,但現在大多數小區,在開展消防教育宣傳方面,只是做做形式,貼一些標語和宣傳畫,收效甚微。成立消防志愿組織、義務消防隊的只是少數,從消防宣傳“進社區”活動工作開展以后,居民的消防安全意思有了很大的提高,有很多人對參加社區消防組織、義務消防隊等有極大的熱情,但是缺少組織或不知怎樣組織。
2加強社區消防工作的對策
社區消防工作現狀決定了社區火災的發生率,從發生火災的情況來看,社區火災主要集中在居民家庭及一些“四小單位”,火災原因主要集中在電氣、用火不慎以及管理不當等方面。其火災損失及影響雖然不能與其他企事業單位相比,但直接影響到居民的生活,而且社區火災殃及四鄰的現象普遍,常常引發民事糾紛,帶來一系列社會問題,繼而影響到社會的穩定。此外,社區成員遍布社會各單位,延伸到社會的各個角落,因此抓好社區消防工作,提高社區消防安全環境,不僅能保證社區防范能力的提高,而且對建立全社會的消防安全防范體系,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1、教室:本班教室位于二樓門廳內側,清潔范圍包括教室外的過道和樓梯。
2、 清潔目標要求:做到“五無”,同時隨時對地板和墻壁進行清潔,教室內無異味。
3、 清潔計劃和分工:本班共有43名同學,4—5人一組共10組清潔值日小組,每天輪流打掃教室(包括過道和樓梯),時間為每天的早晚放學后。同時,每周五下午第三節課全班共同對教室、過道、樓梯進行徹底的清潔,對不愛護公物和衛生的同學進行批評和令其值日。
二、 清潔區維護計劃
1、 清潔區范圍:本班清潔區為食堂和教師宿舍面前的水溝和路道,同時負責辦公樓右側的校長室、教導室、會議室的維護。